时间:2023-05-26 15:29:35
导语:在初中女生的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 要:由于年龄逐渐增长,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高中综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众多。权衡考虑来说,主要有主、客两方面因素。同时,主、客观因素相辅相成,集中在主观因素方面起重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通过女生的心里活动特点表现出来。
一、体育活动中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
1.深刻而稳定的女生动机
针对高中所学的知识逐步增加,认识辨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渐趋于正确化,更为深层次的对社会性体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此,针对那些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关联较为密切的间接动机,一定程度上激发女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动机,既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学习的理智态度,又渴望获得现实中种种满足与认可。
2.增加兴趣全方面的选择度
高中阶段,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其态度分化将更进一步加深。男生侧重于热爱竞赛性活动,与初中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女生则侧重于喜爱动作优美、运动力度与强度都相对适中的体育项目。与此同时,部分女生对体育欠缺正确性认识,或体育基础不牢的女生,则对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产生了厌倦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女生,因为自身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要求技巧性较强的活动产生顾虑,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确自身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走求学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都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硬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明确了身体的健康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未来事业发展的利害关系。由此,她们不仅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而且开始注重体育实用价值的讲究,侧重于探究体育与人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全面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熟练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女生完成某项活动的具体状况来评测能力的高低。比如体育老师的熟练讲解、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技能,并结合女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度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兴趣和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兴趣和能力,意义很大,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与女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只有当女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时,兴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强化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同时,气质是人的情感和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以及平衡性、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多血质的女生反应迅速、灵活、精力充沛、热情,但易见异思迁,坚持性不够。对这样的女生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练习中要有一定间歇。粘液质女生细心、沉着,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反应慢,很能坚持学习,成绩和情绪也较稳定。抑郁质的女生缺乏战斗精神,技术差。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要求老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各种气质的女生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如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觉,中长距离跑时出现的极点现象;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练习。如天气变化、上坡跑等,可见克服困难是运动过程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困难,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纪律性等。
体育教学中对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结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协助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教育女生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纪律,遵守各项运动规则,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3)根据女生的具体状况,体育授课的特点,巧妙地使得具有计划性的教育与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女生在运动时出现疲劳感时,要使用生动灵活的教法使女生的兴奋和抑制及时转稳;对个别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险时,老师需要耐心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及时实施有效地安全措施,进行保护。(4)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水平和项目特点,对教学难度、运动负荷量、女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恰当的要求,使女生能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 增强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三、针对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的关注点
1.适当地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创新
在开展的体育教学全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女生系统化的讲解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确掌握体育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另一个关注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语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简洁化,并能准确地运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际生活中,因人而异,对女生讲解一些适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洁易懂的,并能长久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与锻炼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处处收益。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女生之间的传教、女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女生个性的丰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特点的角度来考虑,高中女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性较强,渴望老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爱老师的基础上,同样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爱戴老师,同时,老师尊重女生、爱护女生,增强女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极大乐趣,并转变思想,真正懂得体育运动带来好处。
3.因势利导,发挥女生的个性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比较容易些。一样的女生,个性却相差千里。不仅重视纪律方面的教学,还要注意技术技巧方面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由于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别较大。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保证全面地指导课程顺利进展,更需要针对每位女生的实际,着重于个别教育。在准备授课前,老师需要明确每位女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个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明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的性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对女生形成优良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表现出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果断性、顽强性、勇敢、机智、灵活、自制力、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46-01
初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表现出一些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腼腆、害羞、自尊心强、爱清洁等。她们上体育课时,往往不是很积极。因此,培养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很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提出提升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方法策略。
一、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国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对于高等院校一直十分重视其素质教育。其中的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地位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认可与重视。作为实现体育教学的重点部分,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节笔者将对于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虽然体育课程在目前的初中考核之中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程,同时在考试之中,其成绩一般也会列入学分,最终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对于初中体育课程仍旧出于种种原因显得不够重视。去上体育课程,一般也是出于无奈。
其次,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我国初中的体育教学当中,其教学形式往往还停留在“教者发令,学者响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中部分学生,在面对体育课程的出席率上,甚至会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而这些行为与我国教育部出版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具有较大的不同,《纲要》之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这一目标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
再次,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缺失。从一般大学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往往最头疼的就是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初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自身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又相对较低,在思想之中“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在体育课中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她们在体育教学中,即使参与教学活动,也往往是身到心不到,经常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对于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的相关建议
首先,学校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往往是因为在众多课程之中,体育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从考试方式等方面来说,都不如专业课程正规,同时其学分数也一般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本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在学习之中精神不集中。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高体育教学的体育,增加体育的课的课时,以及学分数量,在教学之中,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的监管。同时定期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考核,增加其教学评价环节。使得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
其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环节当中,往往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示范教学动作,学生在旁边观看,模仿,学习动作。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显得过于呆板,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习得。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之中,学习更多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因材施教,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在主观上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女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与教法方法,针对男女有别的特点合理安排女生的运动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从初中女生的特点来说,她们对体育课具有求趣、求健、求美以及喜欢韵律等特点。所以,在教材内容、教法手段、运动量的择、安排上,既要充分考虑她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初中女生的兴趣点,激发她们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此外,改进体育课程的结构,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来说,一般的体育课程教学结构可以分为“三段式”,即“读”为第一阶段,“理”为第二阶段,“练”为第三阶。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束缚学生个性的解放。所以教师应该将体育课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基本阶段,选择阶段,结束阶段。其中选择阶段应该根绝学生的需求选择性的济宁锻炼方法的传授。加强与学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重视学生反馈。在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学校应该尤为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所以,作为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课程的研究人员,教师应该更为科学的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其后根据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的法规,修正自身的教学方案,尤其对于学生之中的女生群体,应更为重视。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业幸,石丹青.如何提高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2] 翁 薇.初中女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实证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03)
[3] 邓广南,曾祥萍.21世纪初中女生形体美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9)
一、初中女生身体发育的特点
进入青春期后,女学生的体重明显增加,皮下脂肪较多,身体显得丰满,骨密质的厚度较薄,肌肉内水分及脂肪的含量相对较多,含糖较少,这使女学生的肌肉力量比男子弱,易疲劳。心脏体积较小,心肌收缩力较弱,调节心脏的神经中枢兴奋性较高,心率快于男学生,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脏每分钟的输出量,心脏贮备力量低于男生。因此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低于男学生。胸廓和肺脏的容积小,肺通气量、肺活量小于男生,心脏血管系统功能不及男学生,故女学生安静时和最大体力负荷时的吸氧量也小于男学生,这就限制了女学生在运动中的供氧能力。
二、减少女生月经期间对体育课及体育训练所造成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女生对月经其间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缺少基本的了解,所以,多对女生进行月经期的生理卫生教育,特别是体育卫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让她们了解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月经期,人体一般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因此月经正常的女生在月经期间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有利于身体的发育。而且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全身的不适反应,逐渐消除她们的心理顾虑。
平时应加强对女生的身体锻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她们热爱体育活动,具备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减轻她们的畏惧心理,或有意识地克制这种恐惧心理。一般在月经期间,女生的身体反应能力、适应能力、肌肉力量、神经调节的准确性及灵活性等可能有所下降。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合理安排女生月经期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不安排她们参加比赛,因为比赛时运动强度较大,精神过于紧张,体力及神经系统都不适应,易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经血过多或月经紊乱,避免增加她们的畏惧心理。
摘要: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后进,加之在民族地区的家庭教导中重男轻女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造成女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弱,脾气内向,腼腆怕羞,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女生在上课时,虽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总体质量相对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女生心理怕羞;自尊心强;想动又怕动;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也和她们身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有些关联。学校体育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法子的采纳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女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任务完成较慢,学生身体素质处于下降趋势。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法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充沛发挥体育教导的功能,是值得我们
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提高 民族地区 初中女生 体育课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和发展,结合《体育与健康》新教材在我校实施,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将“健康第一”、“健身育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她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如何上好初中女生体育课,是广大教师,特别是上农村初中女生体育课的教师们的一道难题。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研究对象
在校的初一、初二学生
三、研究方法
3.1学生体育课心得小结:在我所带教的两个不同的年级里,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把对体育课的意见、建议、不足之处、修改意见等写成小结,不写名字。然后整理分析,得出异同点。
3.2查阅有关体育教育教学资料和有关于农村初中女生体育课教学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
四、讨论分析
4.1初中女生的生理特点
中学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乡村学生,她们的身体发育都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期阶段,男女学生在生理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故在选择运动项目和掌握运动量方面,必须考虑到女生的生理特点:女生的肌肉数量少,力量小,下肢比男生略短,脊柱较长,骨盆宽,重心较低,对完成平衡、舞蹈等动作方面较有力。此外,女生的心脏相对小,心输出量低,心率也比同龄男生要快一些,肺活量就比不上男生大,呼吸频率也快一些。身体成分男女更不一样,女生体内脂肪含量所占比例高,因此,初中阶段男女生的运动项目与运动量必须有一定的差别。
4.2 教材的布置要符合女生的特性,有利于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打好学习根基。根据女生的特性,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根基上,选用增强速度、气力、耐力和柔韧等素质的练习,作为“课课练”的内容,并根据练习的性质、强度将它们分辨布置在每节课的各个部分。每学期的素质练习内容要统筹布置,布置时要注意兼顾高低肢的活动,以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这些练习还要有利于主要教材的学习。
(2)身心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手法要丰厚多样。丰厚多样的身心准备活动,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兴性,使肌体处于良好状态。根据身心准备部分的内容布置准备活动,可将徒手操、辅助体操、游戏等编排成准备活动操;练习投掷类项目前,可做双手操、实心球操、角力游戏等。做操时,既可做定位操,也可做行进间操;可统一做,也可分组做。这样有利于培植女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3)合理布置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布置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季节的变换,以教学任务作为根基,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布置教学内容。排球、投掷及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应布置在夏季;耐力跑、跳跃及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应布置在秋季未或冬季;球类四季都可以布置;技术内容不宜布置在夏季。也可考虑选用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投其所爱,突破难点进行教学。
(4)合理布置课堂上的运动量。女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较差,因此运动量的布置要合适。一般采纳密度大、光阴短、中等强度的练习为好。课堂上,学生的平均心率一般要维持在130一135次每分钟,最高不宜超过170次每分钟。如果要做运动量较大的练习,须增加间歇光阴、减少密度。在课堂上的教、学、练和放松部分及收场时,可以让学生各自进行一次自我心率测定,以及时地领会学生的机能状况和恢复情况。
(5)课堂放松活动要轻松愉快,形式多样。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放松活动的光阴可长可短,队形也可不按上课时的队形聚拢,可在原地排成各种图形队列,边歌边舞或做些轻松、优美的体操,还可以想办法引导同学们放声大笑,在笑声中愉快地收场一堂课。
4.3 教学法子要灵便多样
(1)采纳多样的方式来组织练习,可根据教材的特性适当地采纳游戏来进行。例如,在教弯道跑技巧的动作时,可运圆周接力赛跑的游戏来训练,不仅有助于弯道跑技巧动作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能培植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适当地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教运球、三步上篮时,可进举动作评比,看哪一组的动作质量高、“三步”做得标准、上篮命中率高的同学多。这样既可启迪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又可以使同学之间相互鼓励,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努力提高解说与示范的质量,教师的解说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年纪来开展。解说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标准、流畅而优美的示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在教学的历程中,教师应根据女学生的特性,在全面推进素质的同时,兼顾思想品质教导,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领会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喜欢及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导。教学内容的布置要符合女生的特性,也可考虑选用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内容,教学法子要灵便多样。要特别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心,只有学生对活动感兴趣,才能积极参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去调动。因此,教师在对女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领会女生的心理特性和兴趣喜欢,认真研究教材,既备课又备人,采纳丰厚多样的组织教学,运用生动形象的解说和标准优美的示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干把课上好上活。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通县青林乡;少年儿童;身体自尊
[DOI]10.13939/ki.zgsc.2015.41.169
1 引 言
身体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评价”,它是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当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时,身体自尊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身体自尊不仅对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这种身体确认与我们的身体活动的选择以及同参与或回避参加竞技运动、休闲活动、体育锻炼或减体重的策略训练等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有关[2]。由于它的变化能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因此它在西方锻炼心理学领域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少年儿童时期是个体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所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的解决与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现状的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青海省大通县青林乡9~15岁青少年儿童,其中小学生(9~12岁)73名,中学生(13~15岁)127名。汉族学生83名,土族学生117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心理健康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以及相关身体自尊的有关文章。
2.2.2 问卷调查法
选用由武汉体育学院段艳平编制和检验的《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3],在青林中心学校随机抽取250名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当场回收214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率为80%。
2.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回收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男女生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从整体来看,土族和汉族中小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差异。而男女生则在身体活动、速度、耐力三个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见表1)。这提示传统文化和性别的社会角色定位中小学生有影响,人们倾向于接受[4]“活泼好动的男孩,安静听话的女孩”,因此在身体活动方面,男生较女生更好一些,而进入青春期后,男生由于生理特点表现出了速度和耐力方面明显优于女生。
3.2 中小学生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从表2、表3、表4分析来看,小学生和中学生主要在身体吸引力、身体柔韧程度和外貌自尊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①初中生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自尊新比较强,虚荣心也比较强,但过于虚荣和过强的自尊心就导致了缺乏自信,特别是女生。而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没有中学生那么强,因此在身体吸引和外貌自尊方面自我认高于初中生。②儿童的骨质有较好的韧性,而随着年龄增长,原始结缔组织逐渐被板层结构所代替。弹性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小学生的身体柔韧比初中生的身体柔韧性好。
3.3 小学生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汉族小学生在运动技能、力量、耐力、整体自尊和外貌自尊方面均比土族小学生要高(见表5)。特别是力量和耐力方面有差异极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汉族和土族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同,汉族更重视小孩子的身体活动、社会交往、外表行为等因素,造成了汉族小学生身体自尊更好一些,特别是对自己力量和耐力的认识上倾向好评。
通过表6分析来看,小学男生和女生在速度认识上存在差异。男生的速度比女生要高。这和男女性别生理方面的特点有关。同时由于男生比女生更爱运动,所以小学男生比女生对自身速度的认识方面要好于女生。
3.4 初中学生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初中生从民族角度来看,土族和汉族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并没有表现出差异,而从性别方面看(见表7),初中男生在身体活动、速度、耐力方面都明显高于女生。初中生都处于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别不同,男性的雄激素明显的促进肌肉组织发育的功能,而雌激素促进脂肪沉积,所以,男生的肌肉增长比女生多。而男生喜欢活动导致心肺功能也强于女生。身体活动、速度、耐力是青春期男女最具差异的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整体来看青海省大通县青林乡的学生,男生在身体自尊上要略好于女生,主要表现在身体活动、速度和耐力方面。这跟男女的发育特点和社会角色认知对学生的影响有关。
(2)由于受到青春期发育的特征的影响,初中生的身体自尊不如小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个人活动范围、人际关系发展以及社会评价等环境的影响,都会被学生纳入到身体自尊概念中,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自己身体的各个方面加以评价,因而对自己身体的要求更高,导致其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程度加大。
(3)土族小学学生的身体自尊要比汉族的低,但初中生土、汉两族学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在生活习惯上,教育理念上土族和汉族还是有不同之处。小学阶段,孩子对自身的认知更多受家庭教育影响,因而表现出了差异,而初中阶段,孩子对自身的认识更多依赖与学校和同伴,所以这一学段土、汉两族学生身体自尊没有表现出民族之间的差异。
4.2 建议
(1)应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视对女生身体自尊方面的教育,鼓励女生正视和接纳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在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明确男女生理性的正常差异,树立对自身身体素质的信心。要提高青林乡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组尊,改变家长的观念是重要前提。
关键词:初中;女生;兴趣;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46-01
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对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脑负荷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初中女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心理状况分析,进一步的来了解一下女生如何上好体育课。
一、女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特点
1、学习动机具有不稳定性
目前在校女生年龄一般处于14―16岁之间,她们曾接受过6年的义务教育,对体育课的意义、作用都有了模糊的认识,但她们对上体育课的目的却不是和明确。据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助于促进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等,也有个别人讨厌上体育课。这说明她们既有理想的追求和较为理智的态度,又表现出学习动机的不稳定性。处于青春期的女生,运动后心理疲劳到来过早,对体育课有更大的惰性,她们在体育活动中精神差,怕失败的动机往往高于取胜的动机。
2、学习兴趣具有间接性
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兴趣产生的基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并和相应的活动爱好相联系。从总体上看,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在小学上课兴趣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具有连续性和扩展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差,侵占体育课的现象严重,“放羊式”教学现象极为普遍。学生既接触不到应有的运动项目和设施,也学不到有关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这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运动兴趣,尤其是女生的上课兴趣更低,给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
3、学习项目具有选择性
据调查由于女生胆子小,对“冒险”性项目,表现出犹虑、畏惧。对脏累、吃苦和自觉参加或感兴趣者不多,对中长跑项目最不喜欢,对跳绳、羽毛球等项目喜爱程度较高,也会较积极的去练,产生这种选择的差异和女生在青春发育期所表现出的爱美、爱清洁、情感丰富以及身体的柔韧性、韵律感、节奏感强有关。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中学女生的这一现象,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引导和培养,以兴趣培养热情,用热情带动学习。
二、体育教学应有针对性
1.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其次在教学中讲解生动、活泼,给学生产生美感。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开展一些学生兴趣较高的游戏或喜爱的项目,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再次,女生素质差,体质弱,胆子较小,易失去运动信心,产生心理障碍,不敢锻炼,要多鼓励,多示范,多辅导,以此来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
2、扬长避短,合理安排
针对女生爱美怕苦,自尊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克制消极方面,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自尊强,可以促进她们积极学习,以取得优于她人的成绩;有时为了表明不比别人差,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毅力,这对体育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的自尊感,促进体育教学。批评要注意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根据季节和运动后的清洗条件,安排运动项目。如冬季可安排一些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项目,在夏季可以安排一些器械性和柔韧性等项目。
3、掌握情绪,增加趣味性
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特别对一些单调重复的练习,在教法上可穿插游戏和竞赛的方法进行,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在掌握学生情绪的同时,在个别运动项目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趣味性。如在耐力跑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追逐跑,变速跑或以学校篮球场那目标连续穿插跑,这样既达到了锻炼的效果也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
4、照顾全局,因人施教
初中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小学,在小学时接受运动的时间和技能都不一样。但在接受初中体育教育时,标准是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到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的。在教学中由于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不同,会产生“不平衡”现象,对此应“齐步走”;对素质好,有一定专项才能的,不能放任自流,要提高要求,使其潜力发挥出来;对基础差,懒动好静的同学要重点辅导,加强练习,并照顾到其心理的承受能力,少批评,多鼓励,使她感到有进步,增强运动信心,以此提高自我运动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能力;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差别和社会角色之一,但是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却实行着不区分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性别差异在学校教育中几乎被忽视。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现代研究领域内的基本课题,国际对此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我希望对初中生的测试、访谈基础上对数学能力和成绩进行分析,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借鉴,能够根据这些性别差异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
男女生在数学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我从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研究。培养要点总结如下:
1、加强女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女生思维的呆板性和思路较为狭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克服女生在思维上的缺陷。一题多解可以启发和引导女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运算过程解答同一道问题。不断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充分调动女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女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技巧,锻炼她们思维的灵活性,开阔她们的解题思路。
2、加强对女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女生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比男生差,关键在于女生在概述与图形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难以把图形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多给女生读图、析图、回答的机会,加强图文结合,以图释文的方法指导。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可以直观形象地把图形展示给女生,把立体几何图形中出现的情形全部展示给女生,开阔女生在空间几何的视野,弥补女生在空间想象能力的缺陷
3、加强女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女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感到力不从心,是因为不懂得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引用生活实例和数学建模的相关例子进行讲解,例如银行利率的应用问题,让女生从题目中提取出数学问题,归纳建立数学模型。
4、加强对男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针对男生表达和交流能力比女生差这一现象,初中教师讲解转变为教师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以学生讨论为主。给学生一个中心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议题发表见解,互相讨论。最后让每个小组的男生与其他小组的男生对讨论结果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在表达和交流上的不足。另外也可以对男生加强“说数学”的训练,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解题步骤、解题方法,让他们不断地用数学这一语言表达和交流。
5 、加强男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男生运算能力的正确率虽然比女生的低,但是技巧性强,所以教师对男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对运算结果的训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有关运算的问题,可以完全让男生演算。布置作业时,也可以布置多一些有关运算方面的作业给男生,而且还要要求男生书写规范、步骤清晰完整、言语表达准确,严格要求男生,这样也可以弥补男生表达能力不强这一不足之处。
性别差异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初中生在数学能力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只要教师适当训练,可以有效地缩小差异,达到全面教育,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习惯;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4302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仍然受到社会各界所重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苏州市初二、初三年级在校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测试人数为:初二男女生:484、493人,初三男女生:476、482人。
1.2研究方法
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问卷,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等。生活方式调查采用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从饮酒和药物使用、体育锻炼习惯、饮食习惯、应激控制能力、安全习惯六个方面评价生活方式。
2统计与分析
2.1身体形态指标
身体形态是反映体质状况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包括身体的发育程度、机体的生理功能等。本文采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BMI=体重/身高2,该标准为:BMI
表1中,初中生男女身体形态指标出现问题人数比例在12%左右,绝大部分初中生处于正常的身体形态,男女生之间的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男生过重与肥胖比例均略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经常暴饮暴食、女生爱美节食有关。
2.2身体素质状况
身体素质是反映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承受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是人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机能的综合反映。本文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标准,总分86分以上为优秀,76~85为良好,60~75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表2中,初中男女生身体素质优秀人数比例均低于10%,而女生优秀与良好人数比例约30%又明显低于男生比例40%。经卡方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2.3吸烟情况与饮酒习惯
表3显示,初中男生吸烟和偶尔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从不吸烟的比例同样低于女生。经卡方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吸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是目前最主要的可导致疾病与死亡的因素,同时危害周围的人,尤其是儿童和妇女,被认定为社会的公害。虽然因烟草而致疾病者大多数为成年人,但吸烟通常始于青年时期。该研究得出约有1/4的男生偶尔吸烟,因此对男生进行远离烟草的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表4中,女生有饮酒习惯的比例远低于男生,有相当一部分男生则是长期饮酒,这严重威胁了身体健康。经卡方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适度饮酒有助于身体健康,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而过度饮酒则会适得其反,对身体伤害极大。因此,加强对初中生的饮酒习惯的控制则显得尤为急切。
2.4饮食习惯
表5中,男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比例要好于女生,但男女生整体的良好饮食习惯比例仍然较低。表现为,男生出现问题的人数比例30%左右,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约为45%。经卡方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饮食应做到:食物摄入应多样化,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豆类、奶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肉、蛋、禽;少吃荤油的膳食。初中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因素,应得到教育者格外重视。
2.5运动习惯
表6中可以看出男生的良好和基本良好的运动习惯的比例明显好于女生,经卡方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初中生学习负担较重,大部分时间处于静坐状态,研究表明不少学生除上体育课外,几乎很少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是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因此,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和保持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将对他们未来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2.6应激控制与安全习惯
应激控制反映初中生情感表达、应对压力以及与人交流的心理适应能力。分析得出,拥有良好应激控制习惯的男女比例均低于20%,约有18%的女生和24%的男生在应激控制方面存在问题。表现在不善情感表达、排解压力等,人际交往上出现嫉妒、冷漠、敌对等不良心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初中生心理紧张和心理异常现象日益增多的情况,以便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统计显示,男生安全习惯良好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女生,经卡方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
3结论与建议
苏州市初中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有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尽合理,应激控制能力欠缺等,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的,并且从信息、知识的获取到行为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这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第一,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第二,切实改革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第三,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初中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树立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减负 初中生 学业压力 对策
2014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指出,学习压力大是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原因[1]。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和学习负担已成为教育部门的共识。2013年教育部开展了“减负万里行”活动,从合理安排作业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对中小学生减负做了明确规定[2]。但持续的“减负”运动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学生校外补习现象仍十分普遍,学生的作业时间越来越长,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学业负担重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症[3]。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固然是减负的一条途径,但诚如某学者所言[4],“减负作为一个价值判断”,其在许多概念使用上不准确,“学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互用,客观的作业量、学习任务量与学生对此的压力感没有区分,对于学习压力的来源也众说纷纭。因此,对于减负而言,一方面从外部着手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5],另一方面,只有重视学生本身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压力感受现状和特点,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减负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学业压力,是指学生对学业内外环境要求超出自己应对能力的感受,是反映学业负担的重要指标[6]。初中生学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7],一是外在压力,包括过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学习时间等;二是内在压力,包括个体对学业目标、要求的评价,自我评价等。相关研究表明,学业压力过大对学习成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如龙安邦等人的研究表明[8],学习压力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上对学生存在双重消极影响,一方面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延长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学生成绩下降。李桂青、林蕴博的研究发现[9-10],中学生学业压力与学习成绩有显著负相关,其中,心理韧性、希望特质在二者之间起调节作用;徐丽丽、刘秋萍的研究表明[11-12],学业压力通过人格特点、应对方式等中介作用导致初中生的学习倦怠;葛岩等人的研究表明[13],初中生学业压力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这些研究表明,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导致学生降低自我效能感,产生学习倦怠和厌学心理,进而影响学业成绩。
学业压力不仅影响学习成绩、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且会伴随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4]。如蔡杰等人的研究表明[15],中学生学业压力与焦虑、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学业压力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焦虑来间接影响幸福感。李海垒等人研究发现[16],初中生学业压力与抑郁有显著正相关,同伴支持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总之,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减轻学业压力对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一中学、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15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问卷率95.24%,调查对象人员构成见表1。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中学生学习压力调查问卷》调查初中生学业压力状况。问卷包括20个题项,4个维度:任务压力、时间压力、环境压力和要求压力。采用1~5分计分,分数越高表示压力越大,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a系数为0.82。
(2)半结构式访谈法
随机抽样访谈了学生、教师、家长共24人,其中学生14人、教师5人、家长5人。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了t检验和F检验。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初中生学业压力现状
为了解初中生学业压力现状,对其压力各维度分布情况做了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到,中学生压力总均分为3.13,高于3分,说明中学生学业压力感在中等以上。四个维度中,任务压力得分最高3.32分,环境压力得分最低2.66。进一步对总均分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从表3中可以看到,感受到中等以上压力的学生占测试总人数的81%,其中感到较大压力的占29.5%
2.初中生学业压力的主效应分析
以性别、年级、成绩、学校为自变量,以学业压力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各个自变量的主效应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见表4。从表3中可以看到,性别、年级和成绩在学业压力总分上有主效应,性别、年级、成绩和学校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3.初中生学业压力的性别、年级、成绩差异
分别以性别、年级、成绩为自变量,以学业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到,初中生男女之间在任务压力和总压力上有差异,女生压力高于男生压力,而在要求压力和环境压力上无差异。各年级在要求压力、任务压力和总压力上有差异,其中初二年级压力最大,初一次之,初三年级压力最小。不同成绩组除环境压力外在压力总分及其余维度上均有差异,好成绩组学业压力最轻,中等成绩组在要求压力、时间压力、和总压力上的压力感最重,差成绩组的任务压力最重。
三、减负视角下初中生学业压力的干预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业压力主要来自要求压力、任务压力、时间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方面,总体压力感在中等以上。其中,任务压力感最重,环境压力感最轻。相关研究表明,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激发学习动力[17],因此保持中度左右的学习压力对学生来说最有利,调查中有51.5%的学生感受到中等左右的压力,这对于学生来讲是有必要的,不需要干预。但有29.5%的学生感受到较大压力,需要进行干预和调节。如前所述,较大压力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绪状态,使人处于应激状态,长期下去不利于身心健康。但减负减压不是单纯的降低学业要求和减少作业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1.加强对女生的指导
从性别特点上看,女生的学业压力感高于男生,女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方面的压力感较大,这与李敏和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8]。其一方面与客观上的学习任务重有关,如作业多,考试多,需要掌握的内容多、难度大,另一方面与男女生应对压力的方式差异、思维特点差异有关。有研究表明,男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而女生则更多采用自责、退缩等应对方式。因此,在减轻学习任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女生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她们调整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信心,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学习任务。此外,有研究表明[19],虽然男女生智能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但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初中阶段,女生抽象思维水平优于男生,但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不如男生,随着年级增高,初中课程中逐渐增加了几何、物理等课程,可能这些更需要思维灵活性的课程造成了女生在学习任务上的压力感。因此,应加强对女生的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她们调整学习方法,寻找适合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重视对初二学生的减负减压
从年级特点上看,学业压力在各年级间有差异。其中初二年级总体压力感最大,初三年级总体压力感最小。初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较初一都有明显提高,但初二学生的压力感却被忽视,导致初二学生的压力感最大。初二学生的压力感主要来自于任务压力和要求压力。因此,一方面要采取对初二学生的作业量、考试量的减负措施,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减压,学生本人也要建立对自己的合理期待,提高自信。
3.对不同成绩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从成绩特点上看,学业压力在不同成绩组间有差异,好成绩组学业压力最轻,中等成绩组的要求压力、时间压力感最重,差成绩组的任务压力最重,说明需要对不同成绩组的学生进行压力的分类指导。中等成绩组的学生,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其自身对成绩提高都有一定的期待和要求,以致于他们有较高要求压力,因此应帮助他们建立合理期待,学会时间分配,有效利用课外时间,从而缓解相应压力。差成绩组学生的任务压力重,这可能与他们本身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欠缺、学习能力不足等有关,因此,对差成绩组学生应加强学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如前所述,过高的学业压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会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的“减负”举措中不仅应包括加强学业指导、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应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训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压力的方法,从而能够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面对压力,保证心理健康,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虽不严重,但也不容忽视。学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减负减压措施,如学业指导、时间管理和情绪调节,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愉快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3]13号.
[3] 许蔚萍.学业负担过重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15(8).
[4] 罗建河.“减负”政策的限度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9(11).
[5] 刘家访.未来十年立足减负的课程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2013(5).
[6] 朱巨荣.中学生学习压力、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 路宏,王爱兰,郑学燕.城市初中生学业压力源的实证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2011(1).
[8] 龙安邦,范蔚,金心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测度及归因模型构建[J] .教育学报,2013(1).
[9] 李桂青,谭光霞. 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
[10] 林蕴博. 希望特质、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2(5).
[11] 徐丽丽,王威威,于立娜.初中生学习压力、人格对学习倦怠的影响[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5(6).
[12] 刘秋萍. 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 .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13] 葛岩,尹丽娜.初中生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自我效能、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 .教育导刊,2013(10).
[14] 肖莉娜,梁淑雯,何雪松.青少年学业压力、父母支持与精神健康[J] .当代青年研究,2014(5).
[15 ]蔡杰,董圣鸿,周骏,等.高中生学习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焦虑的中介作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5).
[16] 李海垒,张文新.青少年的学业压力与抑郁:同伴支持的缓冲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0).
[17] 廖红.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压力的关系[J] .现代预防医学,2013(14).
[18] 李敏和,王强强,康静梅.学优生和“学困生”学业压力的比较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