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3-05-26 15:29:38

导语: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企业发展战略 三门峡

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中,三门峡地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过渡区域,目前被定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政府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好规划、引导、推动、服务、协调作用,构建具有三门峡特色的区域经济,而区域内的企业,又如何借助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整、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赢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一、区域经济理论简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比较优势后能够吸引区域外众多生产要素像该区域内聚集,俗称“洼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凸显。

二、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

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是一种契合和共生关系。政府是区域经济构建的主题,企业是区域经济有效载体。政府宏观引导,区域内企业个体积极参与,形成区域产业经济板块。区域经济宏观走势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小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制胜的机遇,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也导致了区域内各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谈起区域经济的典范,我们不能不提浙江台州经济模式以及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1、浙江台州经济模式: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中科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调查,于2008底首次提出了“台州模式”,即再生资源-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机制”四位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崛起对台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台州产业集群数量众多,近几年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如当地的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塑料模具、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2、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晋江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贫乏。晋江剑走偏锋,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的口号,创造了 “晋江经济模式”。晋江模式源于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形成产业集群效益,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条道路,使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制造基地。经20多年的培育,诞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鞋业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较成熟的产业集群,聚集各类企业6000多家,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等美誉。

    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趋势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原经济区、金三角试验区的交集地,其区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支撑,资源型行业优势较强。

三门峡市政府目前正着力推动的三大工程。一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果品加工、煤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通关” :2011年3月,国家同意设立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门峡海关,另外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疏通企业进出口渠道。三是“大交通”:三门峡“三纵四横”交通黄金十字架雏形显现,使三门峡融入了郑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

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和台州、晋江有相同之处,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有矿产资源如:铝矾土、煤炭、黄金、特色农产品如:苹果、大枣以及充足的电力等,着力实施的“1333”工程。目前铝制品中戴卡轮毂、柠檬酸金钾等品牌优势已经显现,这将有效带动区域内外同类及相关产品在三门峡区域内聚集,区域经济的“洼地效应”显现。

五、区域内的企业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调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切入点。

区域内企业应研究区域经济,融合区域经济体,更好地把握趋势、抓住机遇、顺应调控、利用政策、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科学规划,在区域经济共同体内,甚至共同体外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电子商务;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

一、广西北部湾旅游电子商务调查与分析

1.网站调查。当前,北部湾旅游网站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以北部湾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网站,如北部湾旅游网()是能够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北部湾旅游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该类网站数量极少,经笔者调查只发现5个;二是地方政府旅游网站,包括广西旅游局及南宁、钦州等六市旅游局官网共7个站点,如广西旅游在线(gxta

)主要针对广西旅游业提供政务公开、旅游资讯、导游培训、旅游企业监督与管理等信息服务;三是地方性旅游企业网站,该类网站数量较多,约有60余个,构成了北部湾旅游网站的主体,但其服务范围较小,一般局限于本地,如e北海旅游网()主要面向北海地区的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大型旅游门户网站,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40个旅游门户网站包含涉及北部湾旅游的网页,如去哪儿网的防城港旅游专题(/zt/fangchenggang)、乐途旅游网的钦州旅游指南(),该类网页是游戏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由于过于分散零碎,且缺乏深层次区域特色的旅游信息,因此较难满足游客的需求。

2.问题分析。经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站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水平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旅游电子商务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综合性大型旅游网站较少,缺乏公共性的广西北部湾旅游服务平台,而以地方、县市景点为主推的旅游网站居多。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以及在建设过程自身优势资源分析不足和定位不准,导致所有网站模式雷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很多网站只是简单的复制其它网站的信息,不同网站上获取的旅游信息基本相同,例如简单地将当地景点、宾馆酒店、交通运输等信息堆砌起来。(2)网站专业性不强,功能单一。以上调查的大部分网站都没有实现网上交易,而是采用“电话预定、线下付款、线下服务”的交易模式。在营销上,主要是静态的信息,与旅游者之间缺乏实时有效的双向互动,也不具备对用户信息自动收集、分析以及基于此的信息推送和个性化服务等功能。另外,网站安全性不够也是以上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客户认证、电子支付和商业机密等方面问题缺乏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导致消费者对旅游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网站访问量和交易量有限。(3)旅游产业之间缺乏联动,未能实现有效融合。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和业务深层次合作是旅游电子商务发挥效用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政策法律法规支持不够以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薄弱以及部分企业电子化程度低等原因,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站之间缺乏基本的互动合作。(4)各区域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缺乏合作。由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普及程度都有所不同,广西北部湾区域内各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呈不平衡态势。从地区旅游网站数量上来看,北海地区旅游网站居首,其次是南宁,而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四个城市则都只有个别当地企业建有旅游网站。另外,从网站提供的旅游线路可以看出,涉及三个地区以上旅游景点的线路很少,大部分线路只包含一到两个地区旅游景点,这说明各地区之间还没有开展网上的旅游合作。

二、区域旅游合作及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1.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模式。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内不同旅游主体(政府、旅游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以旅游资源整合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关系,包括区域间旅游合作和区域内部地区旅游合作两个层面,涉及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两种参与主体。从内容上来看,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旅游资源―产品―市场联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区域内旅游企业及地方主管部门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设计跨越多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并且整合对外进行形象宣传和产品推广。(2)旅游交通―设施―信息系统合作建设模式。作为支撑旅游业的三个重要因素,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建设效率、减少浪费和重复,实现统一规划;合作内容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湾、桥梁等交通项目;酒店、宾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公园等服务设施项目;旅游信息数据库、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项目。(3)旅游政策―制度―管理协作交流模式。区域旅游合作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部门等主体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不同合作主体的有机合作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保障。这一模式注重保证旅游业参与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均衡,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的合力下保证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及利益的最大化。

2.区域旅游合作对电子商务的影响。(1)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共享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需大量的旅游信息资源作保障。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这极大影响着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制约着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区域旅游信息资源的分散重复开发也带来大量浪费,从而降低了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效益,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经过统一规划、建立合理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旅游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区域旅游电子商务。(2)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进行网上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关键。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设计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是解决网上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提升旅游电子商务竞争力的根本。同时,随着旅游消费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网络旅游涌现出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移动服务、团购服务、社交服务等新兴旅游服务模式,而要实现这些旅游服务,首先必须实现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区域内优势资源有力掌控。(3)区域内各旅游主体的积极有效合作,是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的功能,提升电子商务公信力和整体形象的必需。旅游网站通过与旅行社、景区、宾馆、车船公司进行在线合作,才能提供网上查询、交易与在线订单处理等功能;与银行、网络服务商等合作才能实现网上支付;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提供担保支付、信用评级等安全认证服务,才能够提升网站的公信力,取得旅游客户的信任;通力合作打造区域性网络旅游品牌,才能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扩大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市场范围。

三、区域合作下的广西北部湾旅游电子商务战略选择

1.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也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宏观管理者和规划者,由政府主导来发展电子商务,既可以解决投资、维护、协调合作、认证服务等电子商务发展难题,又能在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上提供保障。由政府投资建立统一的区域旅游信息数据库,引导各旅游企业构建内部旅游信息网,并制定严格的信息标准;由南宁(单核辐射)或南宁、北海(双核联动)牵头建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广西北部湾旅游信息门户,其他各城市通过内部网将本地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后提供给区域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政府主导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可采取G2G、G2B、G2C、G2G2B、G2B2C等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提高旅游企业参与度,增强旅游者对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信任感。

2.产业联盟协同发展战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还可以组建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水平。旅游电子商务产业联盟一般通过旅游核心企业发起与相关旅游企业响应的方式组建,例如,由专注于信息流服务的大型网络平台(如北部湾旅游网)或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高的知名旅行社(如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发起,而景区、饭店宾馆、交通运输等相关企业加盟。产业联盟不是权力机构,但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到关联协作作用,通过信息共享、沟通协作、产品整合、统一营销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各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成本,提高了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加快整个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进程。

3.网络品牌整合传播战略。随着全球进入品牌国际化竞争时代,网络品牌作为电子商务整体形象的代表,对于提升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而区域网络品牌是由区域内众多关联旅游网站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分散、独立开发的旅游网站与信息系统以及参差不齐的网站质量与服务水平必然严重影响和损害着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络品牌的形象。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构建完整的区域电子商务体系、搭建区域旅游信息门户、重新规划整合区域旅游网站、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旅游产品与服务、组建区域网络营销联盟和统一的形象推广策略。

4.“服务本位”发展战略。旅游业的服务依托型和信息密集型特点使之成为最适合应用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从当前广西北部湾旅游网站建设情况可以看出,其电子商务的战略核心主要还在于信息传播和网络营销,而忽略了旅游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服务。除基本信息服务外,旅游网站还应提供网络社区、电子交易、咨询洽谈、信用评价、个性化定制、网络中介、线上线下整合等深层次电子商务服务。特别是应基于区域合作对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在服务内容上通过区域数据共享和挖掘实现个人信息定制、智能推荐、促销优化和精准营销等,在服务模式上通过系统集成与外包的方式实现一站式服务、团购服务、服务、移动服务等,在服务平台上通过网络互联搭建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政府、企业与个人以及政务、商务和服务的融合。以服务为本位的发展战略,能够从各个层面提升电子商务的网络附加值,进而增强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竞争力。

作为典型的区域经济主体,广西北部湾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必须紧抓区域合作这条主线,从各方主体、各个层面入手,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民间团体之间的协作,深化旅游业各个环节、各项要素之间的衔接与融合,打造网络旅游品牌,开拓网络旅游市场,为广西北部湾旅游业开创一片美好前景。

参 考 文 献

[1]邢宝学,李亮.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7):28~31

[2]秦学.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4):697~703

[3]《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说明书(2009―2020).2009(9)

[4]周小勇,吴玉萍.基于电子商务的广西北部湾旅游服务模式研究

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研究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地发展。供应链管理是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结点企业,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将所处的供应链中各种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使得该供应链的产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应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供应链管理战略

供应链管理战略就是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管理的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认识和制定供应链管理战略,就是要解决企业在具体实施供应链管理方式时所依据的方法论和策略,避免走弯路或出现失误。

2.1供应链管理从运作层向战略层的转移

供应链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而且随着人们对供应链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供应链管理本身也得到了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想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管理的潜在作用,不能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操作方法,而应该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战略性问题来考虑。

目前虽然绝大部分制造企业将供应链管理列为关键或重要管理活动,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大约有75%的企业在平均及以下水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50%的企业虽然大多数有供应链的计划,但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其他原因包括:缺乏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改革关键流程的阻力,跨职能的障碍,缺乏有效测量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指标等。

以上情况反映出一个问题,即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和它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的绩效不成比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是供应链管理理论本身有什么大问题,而是企业没有将它看做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需要一个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的战略性思考,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所有这些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因素都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2.2建立供应链管理战略系统的主要内容

2.2.1组织战略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管理的模式。虽然这里用了“管理”一词,但是其含义与过去只在一个企业内部发生的管理行为不一样。供应链管理是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结点企业,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将所处的供应链中各种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使得该供应链的产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种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合作企业间的协调问题,供应链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组织结构上进行重新设计,使之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运行要求。如果发生在一个大的集团公司内,公司总部将起到计划和协调的作用。

2.2.2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

创立供应链优势、改变传统采购模式不仅是一种职能,而且是一种战略思想。认识到这一点是改革企业原有经营管理思想和模式的重要前提。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经表明,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操作性方法,而是一种改变人们对企业职能再认识的战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区别主要有:传统企业的目标是为了销售而制造,而供应链企业的目标是按订单安排生产;传统企业的管理目标是减少与优化库存,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创新;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批量,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企业的柔性。因此实施供应链管理只有在经营思想上提高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和供应链管理运行规律的战略。

2.2.3共享信息战略

企业能够共享信息是供应链的优势。通过共享竞争信息,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及时制定及调整它们的生产策略,以便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愿意彼此开放,并且愿意及早进入供应链。

2.2.4利用先进技术的战略

企业从物流过程自动化、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基本技术做起,把先进技术作为支持供应链协调运行的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向新的、更先进的技术推进,为供应链获得优势。

2.2.5绩效度量问题

系统运行绩效是执行层努力的结果,绩效度量是保持战略层和执行层迈向共同目标的黏合剂,绩效度量是实施任何一种战略主要内容之一。

2.2.6供应库战略

为了保持企业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与供应商建立广泛的关系就成为战略。通过供应链创造优势的企业清楚地懂得每个供应商在资源组合中的应用,因而把与供应商关系看作是高度战略化的工作。

三、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经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通信技术、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3.1供应链管理绿色化

供应链管理绿色化,就是要发展绿色供应链。现在非常强调绿色化概念,因此,企业要从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供应链,企业在设计、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要考虑消耗的能源,要减少对环境污染。要让环保理念渗透到整个供应链管理中。

3.2差别化与定制化供应管理

按照顾客的需求来响应、定制化供应链,强调顾客或消费者差别化,企业生产产品定制化,差别化与定制化,把供应链跟别人区别开进行针对性管理。

3.3面向顾客的价值流管理

首先要从顾客考虑,提供给顾客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从供应链的时间和成本来考虑,关注顾客的价值流。

3.4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难以取胜,往往要多个企业即与本企业经营内容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盟友”即是供应链上的成员。集成供应链就是这样的企业联盟。目的是在整个供应链中创建生产制造与物流功能的无缝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竞争武器。企业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向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共同的目标组成的,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来实现集成。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供应链管理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应用,加强和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使企业组织简化,提高管理效率,可从经营战略上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能力已经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凤山,叶素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2

[2] Richard Owens,供应链中的IT应用[J]. IT经理世界,2011,15

第4篇

关键词:苏仙区;SWOT分析;旅游发展

一、引言

苏仙区是郴州市两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耒水上游。百瞻衡岳,南倚五岭,东界罗霄,周边与郴州市北湖区、桂阳县、资兴市、永兴县、宜章县接壤,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SWOT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发展战略的有效方法。运用SWOT方法对苏仙区旅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认清苏仙区旅游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选择正确的旅游发展战略,促进苏仙区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二、苏仙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

苏仙区旅游资源总量丰富,各种类型的资源单体数量较多,包括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红色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等。区内旅游资源整体品位高,拥有五盖山国际狩猎场、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堂温泉、苏仙岭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及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湘粤古道”等多项国家级的旅游资源,旅游集聚效应强。

2.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武广高铁、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南北贯通,北与长沙、株洲、衡阳相连,南与广州、深圳、珠海相连,对长株潭近、中程客源市场和珠三角、京津唐地区中远程客源市场起空间引导作用。郴资桂高等级公路东西方向横贯苏仙区,西接嘉禾县、北湖区、桂阳县,东连资兴市,对苏仙区联系周边地区客源市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后发优势明显

苏仙区目前旅游开发层次比较低。除北部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堂温泉以及城区的苏仙岭等旅游资源已开发外,东部和南部的旅游资源尚处于自发开发或尚未开发的状态。这些因素使苏仙区旅游资源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性,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大湘南旅游目前处于迅速成长期,只要以高水平的规划为指导,精心策划、开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苏仙区旅游完全有可能成为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湘南旅游经济强区。

(二)劣势分析

1.旅游精品、名品缺乏,旅游目的地形象模糊

虽然苏仙区旅游资源较好,但旅游产品缺乏精品、名品。目前仅有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苏仙岭景区等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未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其余景区旅游品牌则还在形成之中。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比起国内、省内知名旅游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有“生态苏仙,文化苏仙”的先天区域形象,但因包装不力,没有形成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2.旅游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苏仙区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和规模,尤其缺乏旅游经营和市场开拓的专门人才。旅游人才的培养是苏仙区在旅游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否则将阻碍苏仙区旅游业的发展。

3.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苏仙区的旅游管理,涉及市级和区级的旅游、林业、水利、城建等多个部门以及旅游投资集团。由于旅游业发展特有的规律性,这种政出多门的管理模式,易造成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和生态利益相冲突的局面。

(三)机遇分析

1.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

国家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陆续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200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国务院《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了《关于金融业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一直都保持在7 %以上,国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旅游产业发展来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精品”建设,为旅游开发提供更多的资金和公共基础设施支持;能积极地刺激需求的增加,提高居民的出游率,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苏仙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3.旅游发展趋势转向生态和文化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居民出游意识也进一步增强,游客的需求正向生态和文化方面发展,中短程的节假日、周末双休日休闲游憩逐渐升温,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苏仙区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生态和文化型旅游产品的潜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湘南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011年,国家同意设立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苏仙区作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业发展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在转移的产业和资金中,必将有一部分涉及旅游业,为苏仙区旅游发展带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四)威胁分析

1.大郴州区域内竞争激烈

古老而靓丽的郴州大地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素有“山水之秀甲湖南”的美誉,且福城福地,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亦极为丰富。资兴的东江湖、宜章的莽山、北湖区的万华岩、桂阳的阳山古民居等,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苏仙区旅游客源市场,以及发展旅游的其他一些资源。

2.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同质化竞争明显

苏仙区的核心旅游资源是飞天山的丹霞地貌,我国丹霞地貌有东南、西南和西北三大集中分布区。东南区 (包括浙、闽、赣、粤、湘、桂等省区)多发育临溪丹霞峰林、丹霞赤壁、一线天、天生桥等景观,在湖南省内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就有新宁崀山、平江石牛寨、通道万佛山,与苏仙区邻近的还有广东韶关丹霞山,同质化竞争明显。

3.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严重

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的退化会严重威胁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其中虽有部分自然的原因,但也不乏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环境破坏。苏仙区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迅速,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相对严重,景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三、苏仙区旅游发展战略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战略

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加大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苏仙区旅游开发层次。目前政府应重点抓好三项基础工作:一是做到“三个纳入”,即: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旅游业发展状况纳入政府和主管部门任期目标考核制。二是创新机制,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业体系。三是积极筹备并尽早创建旅游开发与管理委员会,提高行政管理机构的级别,并增加有效性。

2.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战略

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方面可以增加景区的等级、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可实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通过国际规范的借鉴和贯彻从而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苏仙区要积极推动以飞天山为主的,与万华岩、莽山、东江湖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工作。积极与其他相关区县的政府取得联系,进一步沟通联合申报的具体合作意向,建立以苏仙区为主的“飞天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联盟”,群策群力,合作共赢。加大申报项目包装推广力度,争取省政府,甚至国家的大力支持。

3.区域联合战略

苏仙区应与周边地市联合,在资源开发上避免雷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培育重点项目,尽量做到变同质化竞争为资源整合、区域合作关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县市逐步发展,最终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首先,要划分区域合作层次,形成本地及边界地区、大湘南区域、湘赣粤交界区域三个合作层次。其次,明确区域合作领域,主要从基础设施、产业投资、旅游市场、专项旅游、人才教育、旅游信息、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第三,在本地及边界地区合作层次,形成东西南北四个合作翼,并制定不同的合作参与方式和策略。

4.融入都市圈战略

苏仙区旅游市场的空间层次包括长株潭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要以大都市为目标市场,融入到周边大都市旅游圈内,成为长沙、广州,以及周边中小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要强化与衡山、长沙、韶山、韶关、东江湖等周边重要旅游区的市场关联度,有效地引导游客分流;根据目标市场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特点设计旅游产品,注重旅游项目的体验性,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真正做到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强化游客对苏仙旅游品牌忠诚;加强对周边城市目标市场的宣传促销。

参考文献:

[1]张燕.桂林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2,27:123-124.

[2]肖海平,黄静波.湘粤赣省际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苏仙岭为例[J].湘南学院学报,2011,32(2):65-71.

[3]李志亮.以文化增加郴州旅游商品附加值点的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9:94-96.

[4]李清泉,何明飞.泛珠背景下湘南地区产业发展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3):5-8.

第5篇

关键词:四区建设;县域经济;引擎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05-02

玉河乡是黑龙江省延寿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支撑作用。本文以玉河乡为例,探究以“四区”建设为引擎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期对哈市境域内与其经济发展现状相似、资源禀赋相近、产业结构趋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一、玉河乡概况

玉河乡拥有较为丰富的林业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依靠本地资源,玉河乡在发展大农业、乡村企业、第三产业的同时,还打造了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工业产品主要是亚麻制品,现玉河乡年均种植亚麻6000亩左右,并建成了两个麻制品加工厂,亚麻纺出的纱料质地好,透气性强,已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认可,销量逐年提高。农业产品主要是优质大米,出产的“玉丰”大米,在绿色食品行列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另外,食用菌产品和山药材发展势头迅猛。

玉河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还面临一系列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以粮食为主导的局面尚未打破,种植业仍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养殖业产业化趋势尚未形成,竞争力不强;循环经济尚未形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电、灌排条件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部分排灌渠出现损坏;地方的基础配套设施与农田生产实际需要不相适应;部分机耕路损坏,田间作业道路不畅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三是道路交通不畅:乡内道路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缺失;乡镇停车场、站、点功能不全;路面等级、路面宽度不够,特别是高速公路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村生活环境差:个别屯内路面没有硬化;个别村屯饮用水尚未解决;泥草房还存在;生产及生活垃圾未能无害化处理;排水设施不完善;贫困户比重较大。

为促进玉河乡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快研究和努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二、构筑玉河乡经济发展战略――以“四区”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为引擎打造经济增长极

根据玉河乡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应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现有资源、产业、特色,倾力打造水稻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畜牧养殖区、特色种植区四个产业区,并以生态旅游为引擎打造玉河乡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本乡的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东部――畜牧养殖区

由于玉河乡东南部具有地域优势,加之现有新城黄牛养殖联合体、玉河生猪养殖联合体和玉河肉鸡养殖联合体,因此要把玉河、新城、长胜规划发展为畜牧业的重点,以玉河村、长胜村为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和肉鸡养殖,以新胜村为重点发展黄牛养殖。

(二)南部――生态旅游区

1.深度开发长寿山、长寿湖生态旅游产业

玉河乡景观资源丰富,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度开发长寿山、长寿湖沿线的生态旅游产业,特别是旅游黄金线上的新城、玉河、长胜等村,将景区沿线规划建设成由综合管理区、水上垂钓区、古村落区和生态采摘区构成的生态旅游网络体系,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全乡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契机。

(1)综合管理区。综合管理区可以设在长寿山、长寿湖景区内,建成集商贸、餐饮、娱乐服务一体化的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服务基地、购物中心。

(2)水上垂钓区。要充分利用景区原有的水体,适度调整水面,并以水为依托开展水上垂钓娱乐活动。可围绕原有水体沿线设置垂钓、水上览景等活动,再现小桥流水等景观。

(3)古村落区。由于玉河乡是一个汉、朝鲜、满、蒙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大乡,因此可在景区沿线建造体现各民族特色的房屋、亭台、楼阁,体现民族文化,并对部分农舍进行装潢改造供观光游客住宿。建议在本区域内规划出文体休闲区、戏曲文化区、体育文化区、民间传统文化区(如展示农具、渔具,如石碾、石磨、犁耙、水车、蓑衣、斗笠等)。

(4)生态采摘区。玉河乡现有果树观光采摘园300亩,有葡萄采摘大棚40栋20000平方米,可以此为基础扩大水果的种植品种,发展生态采摘游,并通过宣传水果养身保健文化,促进水果的销售。

2.打造各具特色的农家乐

建议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题内容,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在旅游黄金带打造特色农家乐,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农家乐要体现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特点,主要分布在风景线沿线的长胜、玉河、靠山、长寿、长山五个民俗屯,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主要形式:美食休闲型、景区依托型和度假疗养型。美食休闲型农家乐是服务于城市居民在夜晚、周末吃、住、玩休闲的农家乐,周边多数没有景点。景区依托型农家乐以景区为中心,以观光园区为依托满足游人观光之后的吃、住、娱等消费。度假疗养型农家乐,依托玉河乡山水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区域特色产业,以舒适惬意为主要特色,满足城市人放松心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

打造农家乐时要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做大品牌、致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结合玉河乡经济林果、特种农业、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可充分开发利用树莓、大樱桃、蓝莓、山葡萄等特色产业,结合丘陵山区、“天然氧吧”等自然资源,开发多种多样的农家乐。走与生态建设、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开发三结合的道路,开发出能满足游客物质、精神和科技文化需求、参与性强、适应面广、个性突出、科技含量高、产品生命周期长的农家乐旅游项目。

3.深度开展旅游副产业

(1)山坡养鸡。鸡要在山坡放养,主要以吃玉米、石子、虫子为主,绝不喂饲料和添加剂。鸡出栏后增收的途径可分为:①将整鸡卖给游客;②游客可自行去山坡找拾鸡蛋,并按枚收取费用;③将散养的鸡、未采完的鸡蛋收集后散卖或专供超市;④将鸡、鸡蛋作为食材在农家乐销售。

(2)开发药膳。要借助玉河乡药材、山野菜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与医药研发人员、餐饮研发人员合作的方式开发药膳,药膳既可以作为饮食文化在游客中推广,也可以在农家乐出售,更可作为农家乐的一种形式――药膳农家乐,从而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

4.传承发扬“寿”文化,推进旅游纪念品开发

寿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遗存甚多,民间故事流传甚广,民间工艺品甚丰。玉河乡应充分利用寿文化的核心思想与现代人的长寿企望相吻合,拥有众多的心灵受众的特点,通过丰富的史料并配以图画的形式,如:寿字溯源、寿星故事、寿诞颂歌、寿物崇拜等,开辟独特的“寿”文化之旅,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并配备专业人员收集市场信息,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纪念品。

(三)西部――水稻示范区

建议充分利用朝阳灌区、小水库、小塘坝以及地下水源对延中、延明、朝奉、火星、文化、东光等六个村的水田进行重新规划,实行水稻绿色、规模化种植。发挥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和环境质量好的优势,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有机保鲜米饭生产,形成从基地建设、稻米加工到有机保鲜米饭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同时填补我省方便米饭生产的空白。产品还可与超市、快餐行业对接,实现水稻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四)北部――特色种植区

建议在玉河乡北部的黄玉林场、合心一代,重点以地栽木耳、滑子蘑、灵芝、棚室蔬菜为主。在离县城较近的延兴村、中胜村发展棚室蔬菜引导农户重点发展特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逐步使玉河乡成为县城的蔬菜供应基地。另外,还应利用本乡大豆优质绿色、蛋白质含量高的优势,大力发展与台湾永和豆浆、香其酱业、佳明佳早餐等大豆深加工产业的合作,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三、推动玉河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一是探索发行地方债券,扩大经营性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规模,为玉河乡的经济建设提供长期资金投入渠道。二是设立建设发展基金。玉河乡可以联合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化的投资管理公司,以有限合伙的形式设立基金管理中心,广泛发掘民间私有资本、寿险资金、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等多种资金来源,弥补建设投资的资金缺口。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改善排灌基础设施,对部分排灌较难的田地要新建排灌渠道,改造、翻建、整修排灌渠系,对灌溉较难的田地增加进水管和拍门,对排渠进行修理和清淤。二是改造机站、配套机泵;维修或新建水闸,修整独立田块进水洞门;将田间机耕道路平整、铺砂石、加宽;新建农机下田配套坡道。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鉴于玉河乡的地域、资源特点,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可以选取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生态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等。

(四)合理利用土地

一要进行土地指标调整;二要合理确定园区规模;三要整合资源,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

(五)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

一是可以引进资本经营,培育龙头企业集团,以企业带动产业集聚,促成规模经济,以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支撑,带动县域企业集群的发展,提升其整体竞争力。二是将政府推动与民间发动相结合,实现市场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推动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六)发展特色工业,避免盲目开发

第6篇

论文内容摘要: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作为一定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企业族群共享的公共品牌,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外部性、资产性、规模效益性、与区域企业品牌互动性、与区域文化互动性等特征,这导致了企业使用区域品牌的“搭便车”现象以及区域品牌供给的不足。本文提出,发展区域品牌,政府要发挥指导作用,提供政策保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文化建设;行业协会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产品质量、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等行业标准;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技术与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同时,区域品牌的发展还必须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竞争力已不单单取决于企业自身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取决于企业所处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s)、区域比较优势等中观层面的因素。在品牌方面,与此相适应,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也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围绕某种产品的生产经营逐步形成的规模化产业集群。但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大,不少产业集群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基于这种现实,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认识到发展区域品牌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内企业产品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意义,并期望通过发展区域品牌引领地方经济走出困境走向繁荣。

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分类

(一)区域品牌的内涵

与私人品牌(PrivateBrand)相对,区域品牌(PublicBrand)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得到普遍使用的一个经济概念。目前国内研究者关于区域品牌概念的理解可总结为五种观点:区域品牌是地域的信息载体与经济文化的象征;区域品牌是区分某个区域内的一群生产者所用的标志,是区域形象品牌;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与影响力;区域品牌是在特定的地域生产出的产品经过促销形成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区域品牌是城市的“特有资产”,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最具典型意义的称谓。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只反映了区域品牌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或涵义,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反映区域品牌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形成的基础。

本文认为,区域品牌即区域企业公共品牌(EnterprisesPublicBrand),是指一定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以区域内某一比较优势为核心价值的、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族群共享的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对区域内企业、产品、服务或资源等给予定位,并通过营销传播使这一定位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综合体现该区域企业的信誉、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也体现该区域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区域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具有良好的声誉。

企业品牌(EnterpriseBrand)是拥有该品牌的企业的私有财产,而区域品牌是区域内企业族群的共享资产,其主体是复数企业,即区域内的企业族群。企业族群的结构可能是以一家大企业为轴心的众多中小企业拱卫环绕的轮轴式结构,可能是由若干个大企业组成的寡头式结构,也可能是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的网状结构。区域品牌不是区域内的单个企业品牌的简单叠加,而是区域内相互独立的企业品牌的有机合成。区域内的企业既是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也是区域品牌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区域品牌价值的形成基础首先是区域内的企业,脱离企业与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就是无本之木。其次是区域内产业集群的价值。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能提高分工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率,能降低交易费用,并能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决定了区域品牌的价值形成。最后是区域本身的比较优势,这包括先天资源禀赋优势和后天比较优势。先天资源禀赋优势包括由地理位置、交通、通讯等综合作用而成的区位优势与由气候、土壤、矿产资源等形成的自然资源环境优势;后天比较优势包括由财政、货币、投资、产业政策等形成的政策优势、由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等形成的经济优势、由社会关系网络、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形成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

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通常以区域或区域的特定要素作为区域品牌的名称。区域品牌命名与定位的关键是建立区域与特定产品的关联。例如,“中国瓷都-景德镇”、“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义乌”、“温州打火机”、“西湖龙井茶叶”、“绍兴黄酒”、“巴黎香水”、“瑞士手表”、“意大利皮装”、“日本电器”、“美国好莱坞”、“美国硅谷IT产品”等。

(二)区域品牌的分类

从我国各地区域品牌的形成来看,区域品牌可以区分出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和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就是企业自主发展品牌,企业所在区域后来获得有关部门授予的“区域品牌”称号。例如,1990年福建泉州晋江市陈埭镇有制鞋相关企业474家,形成了“鞋材一条街”,1999年晋江市在陈埭镇举办首届国际鞋业博览会,标志着陈埭制鞋产业集群地位的确立,2001年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授予晋江市“中国鞋都”(运动鞋)的称号。“中国鞋都”就是未注册的区域品牌。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就是政府部门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起主导和推动作用,在企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例如,1984年浙江嵊州市诞生了第一家领带企业,历届市政府均高度重视领带产业集群发展,持续不断地打造“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到2005年共有领带企业千余家,年产领带3亿条,占全球领带市场份额40%以上。

而按照注册与否,区域品牌可以分为未注册的区域品牌与注册的区域品牌。在注册的区域品牌中,可以区分出产品注册和地理标志注册。产品注册通常是由行业协会注册集体商标,特许有关企业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温州劣质皮鞋在许多地方受到抵制,温州市政府认识到低质量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企业生产皮鞋的质量监督管理,2001年温州被命名为“中国鞋都”,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了“中国鞋都”集体商标,并在26种鞋革相关类别中分别注册。“中国鞋都名品”成为温州市的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在经评委会审定认可后可被授予“中国鞋都名品”称号,并可以使用“中国鞋都名品”专用标志。地理标志注册通常是由行业协会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供区域内企业使用。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实施农业产业化政策,引导农民种植大桃,通过举办平谷国际桃节等措施提高“平谷桃”这一区域品牌的知名度。近两年来,平谷桃出口额占全国鲜桃出口的40%左右,在平谷区果品产销协会的带动下,2002年注册了“平谷桃”地理标志,平谷区的企业、农户在国内外销售大桃时都使用“平谷桃”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特性分析

作为品牌,区域品牌具有企业品牌的一般特性,即独特性、易分辨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差异制胜”。同时,区域品牌还具有以下特性:

(一)非竞争性

一般而言,区域品牌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区域品牌,增加额外一个区域内企业使用该区域品牌并不会引起区域品牌成本的任何增加,即区域内使用区域品牌的企业数目

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例如,北京“平谷桃”这一区域品牌,由于地理因素等条件决定了“平谷桃”的独特品质,区域内众多企业、农户共同使用着这一品牌。但平谷地区桃产业中再增加一个企业或农户来使用这一品牌,也不会引起区域品牌的创建成本的任何增加。区域品牌的非竞争性决定了区域品牌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具有了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之一。

(二)非排它性

区域品牌的非排它性是指要排除区域内任何一个企业使用区域品牌,其成本很高或者不可能。对于未注册的区域品牌,要排除区域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对于注册的区域品牌,通常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区域内所有企业都可以使用注册的区域品牌,在此情形下区域品牌显然具有非排它性;二是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经过注册人准许后可以使用区域品牌,在此情形下区域品牌显然具有弱非排它性,即对于众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使用区域品牌没有排它性,但是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具有排它性。

区域品牌的非排它性决定了区域品牌的使用将会存在“搭便车”现象,其行为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搭政府的便车,地方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出资打造区域品牌,区域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不付费用,却享受区域品牌带来的利益;二是中小企业搭大企业的便车,在以一家大企业为轴心的众多中小企业拱卫环绕的轮轴式企业族群结构下,会出现中小企业搭大企业便车的“智猪搏弈”现象。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的产品称为纯公共产品。由以上分析可见,区域品牌属于公共产品,而非一般私人物品。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导致市场失灵,即供给不足。一家企业对区域品牌投资,其它企业却可以不劳而获,因此企业不愿意对区域品牌进行投资。区域品牌通过市场方式无法提供或者提供不足,决定了地方政府有必要对区域品牌进行投资、并提供区域品牌。

(三)外部性

区域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的行为具有外部性。当区域内的某个企业由于技术创新等原因发展壮大时,其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带动区域品牌价值的提高,其它企业将因此受益。当区域内的某个企业以劣充优滥用区域品牌时,其败德行为将导致区域品牌价值下降,区域的其他企业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2003年11月,金华个别火腿生产企业采用敌敌畏浸泡火腿防苍蝇的行为就引发了“金华火腿”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原产地区域品牌多米诺骨牌式的品牌株连危机。一个良好的区域品牌具有正外部性和“晕轮效应”,有助于区域内企业品牌的成长和成功,而一个糟糕的区域品牌具有负外部性,会危害甚至扼杀某些企业品牌。

(四)资产性

区域品牌代表了区域内企业族群的形象,传递着企业族群产品与服务价值的信息,对顾客能够产生购买欲望,并引导顾客购买,因此区域品牌代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为区域内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品牌资产价值由企业自身因素决定;区域品牌资产价值则是由区域内企业族群、区域本身比较优势等多重因素决定。

(五)规模效益性

区域品牌具有规模效益特性。企业品牌只覆盖企业本身的产品,大企业生产规模大,市场份额高,对品牌进行投资具有规模效益。但是大企业打造企业品牌进行的巨额投资具有极高的商业风险。而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限制,对产品品牌投资是不经济的,也具有商业风险。因此,大量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没有品牌或采取贴牌生产的方式销售产品。而区域品牌覆盖区域内企业族群的各种产品,由区域内企业族群、政府、行业协会等合力共同打造,具有成本分担、风险分散、收益分享的特点,区域品牌投资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优势。

(六)与企业品牌互动性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具有互动性。区域品牌是在区域内众多企业品牌的高度浓缩和提炼,是区域内众多企业共同努力树立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是区域品牌的基础,区域品牌是企业品牌的代表。一个响亮的区域品牌一般由区域内一两个著名企业品牌所带动,但同时还必须集合一批与其质量、信誉相一致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的产业集群,发挥地域企业族群的规模经济、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的优势。例如,温州不仅拥有康奈、东艺、吉尔达三个驰名商标,而且有奥康、红蜻蜓等20家企业产品获国家免检,有近100家企业(占全国的2/3)佩挂真皮标志,于是成就了“中国鞋都”。同时,良好的区域品牌会带动区域内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区域品牌通过发挥市场“聚焦”效应、产业资本筛选集中效应、价值信息传递效应与关联产业带动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共享区域品牌的众多企业高度集中在同一地区生产同一产品及提供配套服务,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地理集中形成了良好的资源、技术产销、网络分工体系、信息溢出优势、专业化的供应商与熟练的劳动力市场,而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

(七)与区域文化互动性

区域品牌是一个区域的象征,以某一特定的区域为载体,建立在区域相对优势基础上的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公共品牌,是区分某个区域的一群生产者的标志。区域品牌下的产品或者具有深远的文化背景、或者根据区域消费特征定性研发、或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往往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区域社会文化特征,挖掘出了区域特色资源,发挥了区域特长。例如,北京中关村等地区利用其丰富社会经济资源,形成了高尖端技术产业的区域品牌。如同由地理位置形成的文化圈派生出美学方位的差异,普遍沿袭的行为习惯和文化观念使每个区域具有独特的物质资本、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

此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区域地方文化赋予区域品牌更加独特和突出的优势。例如,反映潮汕文化精华的潮汕瓷艺、刺绣、木雕,通过凸显区域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渊源等区域文化,不断升华其内涵,形成了很难被模仿的竞争优势。

区域品牌的发展策略

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区域品牌应坚持“政府指导、协会引导、企业主导、法律保障”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指导

加强区域品牌的管理、发展区域品牌应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必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区域品牌属于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市场不会提供区域品牌,因此政府对区域品牌的提供进行干预十分必要。发展区域品牌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政府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完善环境、发展基础设施等措施塑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促进区域内企业发展,最终将促进政府税收收入的增长。区域品牌的成长过程表明,在初期绝大多数区域品牌是自发形成的,但是其持续发展和不断升级却需要政府的指导、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

首先,地方政府要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采取资金注入、税收减免、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生产和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其次,加强区域硬、软环境建设,提供企业发展必需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方面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内企业与外界沟通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吸引区域内外人才、资本、技术集中于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区域内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发展区域品牌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提升区域品牌文化附加值。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竞争力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提升、协调、辐射作用。培育区域信用文化,推动区域内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地方政府要根据区域内物质资本和人文特色充分挖掘区域品牌文化内涵,利用区域个性文

化提升区域品牌形象。温州举办的“早茶会”、南宁举办的民族服饰博览会、佛山建造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等举措都有利于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的融合,促进产业文化建设,提升区域品牌文化附加值。

最后,地方政府还必须把区域品牌建设当作政府的一个重要公共管理项目,安排专门机构管理,投入资金进行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使区域产品成为区域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成为该地域的品牌形象和区域名片。

(二)协会引导

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构建标准,完善品牌共享机制与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发展区域品牌。发展区域品牌过程中许多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中介机构提供引导和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政策协凋、标准制定、区域品牌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惩处机制以及资质担保(如贷款担保)等。这就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的参谋,企业的“婆家”功能,承担行业自律、维权、组展、服务、协调、管理等任务。

一个好的区域品牌必须有包括产品质量、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人员培训及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系统完善的标准作为技术性支撑,以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监督与管理,产品规范化及认证认可工作,提升区域品牌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因此,行业协会要从国际接轨的角度,加强对产业集群内各门类体系的主要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佛山就通过制定推广“佛山陶瓷”品牌标准,建立“佛山陶瓷”的认证机构,增加了“佛山陶瓷”的含金量。

发展区域品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共担投入,共享利益,协调运作”的品牌共享机制,即按照市场规律、产业集群态势和营销策略界定行业政策的范围,形成族群企业一致行动的准则和与之配套的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并严格进入门槛以杜绝利用区域品牌进行掠夺性经营、低价竞销、大肆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等破坏区域品牌形象的短期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区域品牌形象。但这种区域品牌共享机制不可能由企业群自发作用形成,也不可能通过行政性手段强制产生,只能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力量在协调区域内各企业的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中国皮革之乡河北辛集就在政府指导下由皮革协会成立了“打假办公室”和“消费者投诉站”。

同时,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行业共性技术及配套技术以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技术不可能通过区域内单个企业实现发展。而政府由于资金、人员的有限对这方面的支持也较为薄弱。只有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介入,建立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地区间的技术跨越。

(三)企业主导

企业既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也是区域品牌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因此,企业应成为区域品牌发展的主导者,培育区域品牌、发展区域品牌要成为企业品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商业经营行为,发展区域品牌需要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参与和支撑。公共品牌要靠企业品牌来支撑。只有区域内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培育区域品牌对整个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和对企业自身产生的切实利益,企业才有激励加强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营销管理,区域品牌才能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势的品牌忠诚度和较高的区域品牌竞争力。

企业要发挥在发展区域品牌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在行业中做到产品质量领先、营销管理领先和技术领先。其中,质量领先是基础,营销管理领先是关键,技术领先是核心。过硬的产品、服务质量是区域品牌成功的第一步,是最根本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可能。

而要使区域品牌形成较高的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不断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的创新,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经营成本,从质上改善区域内企业所支配的经营资源。在此基础上,区域内企业还要采用现代化营销管理理念和方式、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在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加强公共产品体系的营销推广;要与区域内相关企业一起研究和把握市场,利用论坛节会、展会经济资源整合公共关系、营销传播。而实现这三个领先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全面实施“产学研”模式,企业在技术改造、管理改进的过程中,应与区域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积极合作研发,结合生产和科研进行互动创新。如“中国鞋都”产业园管委会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共同组建了“浙江工贸学院—中国鞋都培训中心”。在“产学研”模式下,企业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优势、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才能有效降低企业开发创新的成本,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并提高科技向生产的转化率,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科技含量,促进技术、品牌形象价值和品牌营销管理的提升。温州低压电器产业的正泰学院、服装产业的服装学院都已成为培养产业优势的孵化器。

(四)法律保障

区域品牌虽然是公共产品,但是其所有权必须进行明晰,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所有权模糊不清,是区域品牌被滥用的主要原因。科斯(RonaldCoase)认为,外部性是没有或不能确立产权的结果,如果允许排它的产权确立,外部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区域品牌所有权明晰化并不是要求所有权单一化或私有化,而是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地方政府部门所有、行业协会所有、区域内企业共有、区域内若干企业共有等。

区域品牌所有权明晰后,应依法注册,取得法律保护。区域品牌注册后还应加强区域品牌使用的管理。区域品牌如果未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就会出现某些企业假冒和盗用区域品牌产品的行为,这不仅有损区域品牌权利人的利益,破坏了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也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有关商标、品牌的法律保护措施不断完善,这为实施区域品牌法律保护创造了条件。2001年我国参照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以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完善,使保护地理标志权、区域品牌有法可依。法律对区域品牌的保护,为发展区域品牌提供了激励,有利于各个地区依据自身条件发展适宜的产业集群,推动全社会都重视区域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振娜,我国区域(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5(4)

2.韦光,左停.初探农业集群发展中“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中国产业集群[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杨丽.我国皮革行业的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皮革,2004(7)-4-7

4.刘茜,李蔚.珠三角区域品牌瓶颈亟待破解[N].南方日报,2005.7.28

第7篇

关键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 体育资源 共享 发展策略

1.影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

1.1办学观念因素分析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目前有5所高职,2所技校,陆续还要有多所本科院校入驻,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在类型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公共服务理念上存在分歧。

园区内各学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理念、特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在短时间内很难加以融洽与协调,各学校的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及专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诸多因素影响着体育资源共享的实现。

1.2教育体制因素分析

教育园区进驻的学校总体上是公办校,由于各学校是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办学竞争问题就尤为凸显,国家在对高校进行评估时,在强调硬件条件和各学校广泛追求体育办学特色与创新的现实情况中,难免影响体育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与竞争的对立问题,实质上是我国传统的封闭管理体质长期制约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资源共享的实际进程。体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不能相互交流,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体育硬件设置和软件资源的共享进程。

1.3管理机制因素分析

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是协调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中设立的教育园区管委会就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协调方式。但这一管理机构一般更注重的是社会工作,在教育园区中的协调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只是起着形式上的作用,整体功能发挥不强。体育资源共享不应仅局限于学校之间,也应对社会开放,充分发挥体育硬件资源优势,同时也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建立一个体育资源协调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制度,发挥资源整体功能。现有的管理机制各有不同,影响体育资源共享的发展。

1.4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第一,资源配置空间不合理。目前教育园区在资源配置中,仅注重于学校资源自身功能的发展,而忽视园区整体功能的挖掘,这样就使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各个“点”高度分散、高度分割的局面,没有形成合理的共享“面”。

第二,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过于“标准化”。调查显示,多数学校的场馆建设,注重竞技运动,轻视教学、大众健身、娱乐、文化等,造成大量高标准的场馆设施汇集,而健身需要的大众化场馆严重不足。大众化的体育资源较标准化、高质量、造价极高的体育资源更有利于实施体育资源共享,因此资源配置结构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

第三,资源配置方式过于单一,造成了教育园区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等、靠、要”做法上,真正吸引社会力量来推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意识不强。这种单一的资源配置形式,显然制约了资源共享的规模和范围。

2.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发展策略研究

2.1转变传统办学观念,明确体育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

对于教育园区的体育工作来说,要实现体育资源共享,首先各学校要转变以往传统、封闭、相对独立的办学观念,构建教育园区体育资源优化整合、融洽共享的指导思想:“相对独立,开放建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强化辐射”。各学校之间要明确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辩证关系,校际间应相互开放、相互扶持,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办学新理念。

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出发,对各种体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新的配置格局。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实质性的共知、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教育园区的集聚效应,体现园区的综合优势,突显园区的开放特色。

2.2设立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

教育园区校际间层次、类别等差异,要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就要在校际间设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及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案,保障体育资源共享有效合理的运行。成立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委员会,设立园区内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和政府负责人联席指导组、教务、信息部门和体育部门负责人联席协作组、体育专家指导协作组,各部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建立规范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开放工作规范化,并保证资源共享,相惠互利。

构建规范化的工作体系,可以促进体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发挥,有利于各个学校充分发扬各自的传统和特色;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中等教育中体育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使教育园区不仅满足体育教育教学发展需求,而且能够使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受益,更好的实现“全民健身”。

2.3推动教育园区体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2.3.1空间布局的合理化

2.3.1.1校园内部布局

根据高校生活区和学习区两大功能区,在生活区内主要配置以生活化、娱乐化为特点的小型体育设施,如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篮球场等,以满足学生娱乐健身的需求;学习区主要配备以标准化为特点的多功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如田径场、体育馆、网球场等,以满足教学和训练等的实际需求。

2.3.1.2校际间布局

根据各校之间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可以分别建设不同项目的室内场馆,实现校际间体育资源共享,学生可凭学生证根据兴趣到自己喜爱的运动场馆去锻炼。这样的体育资源组合既节省投资,又提高了利用率,建设的高标准场馆还可以承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赛事,提高教育园区影响力。

第8篇

前言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认为社区参与作为检验生态旅游的重要标准之一。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专项旅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作为生态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湿地农户高质量的旅游参与对湿地旅游业的成功开发、促进环境保护和带动农户发家致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了保障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协调发展,本研究对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涉及的社区进行了调研,对社区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与具体的保障体系。

一、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

目前,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为湿地生态观光游客的接待与湿地生态观光农业生产,在参与生态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

(一)社区参与人数少、类型单一

目前参与湿地旅游社区居民较少,主要是为游客提供餐饮接待和住宿;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尚未开展,湿地提供的社区参与岗位较少,主要是湿地的生产管理。

(二)社区居民有较高的社区参与热情、但参与能力较弱

社区居民对于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一定的了解,积极支持并渴望参与大庆市湿地的建设和开发,期盼通过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带动他们发家致富,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目前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能力整体较弱,有社区参与的意愿,但总体社区参与的意识比较薄弱,参与技能较差,满足不了未来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

(三)社区居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

大部分社区居民收入来源为务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但养殖规模较小、技术条件都很有限等原因,大多数社区具名收入较低,缺乏开展旅游经营所需的启动资金。

(四)社区受益面较窄

大庆市湿地建设使周边部分社区居民获得了租地收益,由于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属于发展的初期,社区参与的渠道较少,受益面较为狭窄。

(五)社区参与管理滞后

社区内部尚无专业的社区管理组织和人员;大庆市相关旅游公司尚未采取有效措施去鼓励和引导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政府层面上也没有具体的保障社区参与的计划与规章制度,随意性比较强。

二、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的发展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

大庆市湿地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有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等现代集约产业,既能起到保护湿地的作用,还能使湿地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启动社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提升社区农户参与能力策略

启动社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聘请旅游教育机构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对社区农户进行现代湿地的生产技术、湿地科学知识、农家乐管理技能、湿地生态农业耕作技能、湿地游乐设施使用技能、游客接待技巧、传统旅游商品的再创新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社区农户能顺利参与湿地旅游和湿地生态农业。

大庆市湿地社区居民经济与社区参与能力差异较大,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允S各社区居民参与的差异,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让社区居民选择与自己家庭和能力相适应的社区参与方式。

(三)重点扶持部分社区精英策略

对于那些眼界开阔观念新,受过现代产业化训练,拥有一技之长,有切实可行的参与计划的社区精英,政府可以投入引导资金、给予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支持,使他们能起到较好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

(四)建设完善社区旅游基础设施策略

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旅游交通条件,打通内部旅游交通支线,发展特色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二是完善各村旅游住宿与餐饮设施,特别是靠近湿地,观光位置好的地段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接待设施;三是完善各村旅游用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社区旅游能够正常运转;四是修建旅游服务点,让游客能方便的得到各种旅游信息。

(五)建立合理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策略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大庆市湿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庆市湿地社区内,不少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模糊,旅游发展的基础尚未建立,因此,在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上,应当变“输血”为“造血”,鼓励社区居民通过自身观念的调整和合法权益的获取,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参与,也为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小城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颁布和近几年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充分表明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社区体育备受人们喜爱并逐渐走进小城镇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现代文明生活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多方面对社区体育在小乡镇开展的现状及所遇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社区体育在小城镇的繁荣发展,旨在丰富小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

一、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基本概念

小城镇社区体育是指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1]。

二、当前在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兴建了一批全民健身路径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社区体育活动室(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群众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不足,但仍无法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2]。由于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此现象尤为突出,社区中没有较多的器械设施,因此市民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简单的器械、集体舞、民间大秧歌或跑步为主,影响了人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年龄性别比例不平衡

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给中青年人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为生活工作学习而忙碌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娱乐场所或很少参与到社区体育中来,再者,他们的健康意识淡薄,没有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财富才能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小城镇企业工人和乡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3]。老年人一般没有中青年人那么多的生活压力,余暇时间比较充足,加上他们的身体状况不断下降,所以在小城镇中参加社区体育的人大部分以老年人居多,在参与社区活动人员性别方面,女士明显多于男士。因此,为了壮大社区活动人员的队伍,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

(三)缺乏专业的社区辅导员

在发达城市的人们信息接触的比较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例如:跳广场舞、练太极、老年操等,并有专业社区辅导人员指导,这样就使动作的优美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得到极大的增加,从而使人们进行社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在较小的城镇没有专业的社区辅导员,导致一些新兴的娱乐项目不能及时传入,只是不断重复几个简单动作;由于无专业社区辅导员的指导,使得一些舞蹈类的活动缺乏优美性,这都使参与者不能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因此是人们对社区体育参与性降低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市民对健身意识的缺乏

据全国百县市国情问卷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业余活动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读书报、教育辅导子女,而选择闲暇时间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较少[4]。近几年,尽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的需要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的文件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加人们的健身意识,但大多数人在余暇时间还是选择了其他活动,基本上没有健身的概念,没有意识到只有在正确健身意识的驱动下,自觉、科学、常年不懈地参加健身运动,才会有健壮的体魄,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发展小城镇社区体育的策略构想

第一,政府要对市民的健身活动高度重视,最主要的就是对社区体育场馆和器械等给予大量资金支持,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促进人们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应大力加强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可以不定期的搞一些比赛或小游戏的活动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参与其中,这种活动方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还有助于人们之间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

第三,聘请优秀的专业社区辅导员前来工作,使人们接受到先进时尚的娱乐项目以及增加活动项目的美感,这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还将有利于社区体育开展的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学.1997.17(5):6-10.

[2] 韩坤.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