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5:29:44
导语:在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那么如何诵读呢?低年级小学生处于记忆黄金期,大量的熟读和记诵有利于其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仅仅要求学生记诵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给予可操作性方法上的指导,借此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提高诵读能力,感悟成功,进一步转化为诵读经典动力。
第一,诵读要读出声来。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读出声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读书需要在用心、用眼之外,还要加上口与耳,也就是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提高背诵的效果,同时从永恒主义教育观来看,学习古人的诵读方法,即为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的发声诵读。我在实践中发现,当一个材料摆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按照拼音诉之于有声的语言,开始读第一遍,学生还有些不熟练,但是遍数多了,学生的感情就越发丰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想融合,在有声的语言中理解其中的意思,诵读效果和正确的诵读习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
第二,在诵读中尝试着回忆。
“尝试回忆法”是对一段材料诵读达到熟练之前常用的一种方法,记忆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实践中,学生自己总结后发现,并且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学生试图回忆用时越多,其记忆效果就越好,理解也越是深刻,所以,学生在诵读经典的活动中,我们教师应予以这一方面的引导,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原有的认知和诵读方法,养成回忆的诵读习惯,提升诵读的效率,实现认知和情感的持续性的积累。
第三,在诵读中寻找支撑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诵读活动中的记忆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外在表现是从原始和直接的“自然记忆”随着智力和诵读量的增智力而发展的,而发展的需要一些支撑点。拿古诗词诵读为例,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诗词中的重点词、句,借此作支撑点进行朗读、背诵。实现记忆效果的提升和思维积极性的强化。
第四,在诵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切磋。
独学而无友,经典诵读也是如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诵读,在诵读过程中互相提醒,指出诵读有误的地方,相互学习好的诵读经验和方法,实现共同进步。在一起诵读活动中,发现并指出同伴的诵读错误,有利于自己强化认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应增加诵读活动中互动效果,或采用相互提问的方式,将自己诵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质疑拿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相互切磋,提高诵读的准确性,聚集众人的智慧,提高诵读的优势。
第五,为学生营造运用经典的平台。
有用的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经典诵读亦不能外,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运用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例如,可以举办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必须胸中有货,而且有诵读的技巧和情感的投入。借助这样的竞赛,很自然地联想到在诵读诗词时要关注的音韵节奏,如果周期性进行此类竞赛无疑是激励学生去认真诵读,诵读变得更具意识性,而且由于有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平台,学生会在平时就有意识地进行准备,如诵读时更注重韵味,在诵读后就会及时地尝试调整自己诵读的情感,这些或深或浅的感受看似零碎,但是积累下来无疑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感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一、诵读与诵读教学的价值
诵,首先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又能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诵读,就是带着情感的语调来读,读出文字的韵味,读出文字的美,读出文字的情。诵读教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学模式。《周礼?春官宗伯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的讽诵,就是诵读。可见诵读,已经是祖先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司马迁十岁,诵古文;班固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曹植十岁余,诵读《诗》《论语》及辞赋数十万言;蔡文姬应曹操之请把四百多篇文章全部默写下来,没有疏漏……如此非凡的记忆力除了天赋之外,自幼接受扎实的诵读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诵读经典,就是传承民族精魂,回归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尊重自己的文化。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民族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其次,诵读经典,就是让快乐从学生心底涌现。诵读经典的快乐,可以追溯到远古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乐之教。《尚书?尧典》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在没有成熟文字的原始社会,人们就是这样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礼乐的陶冶,一方面,起到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审美的过程中得到愉悦。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沉浸在经典文化的感悟中。用儒家的仁爱、道家的平和、释家的慈善、法家的尊严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空间;用秦汉的厚重、大唐的庄严、两宋的美丽与哀婉来充满学生的情感世界。
第三,诵读经典,促进和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古圣先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在大学课堂,与古圣先贤同行,在诵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比如《论语》反复言及:“礼之用,和为贵。”“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诵读经典,会让我们从心到身,都感知到和谐。有了个体的身心和谐,构建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就将成为必然。
二、经典诵读方法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我们平时在诵读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对文本立意的把握,这是诵读的根本。王夫之在《船山遗书》一文中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因此,如果不先行理解文本的立意,只是在文采辞句上下功夫,一旦诵读起来,那也只是进入一个语言的“闹市”,表面热闹而已。诵读经典应该让文本的灵魂随着诵读者的有声语言跳动着、飞舞着。
第二,对文本结构的把握,这是文本灵魂的安放之所。如余光中《乡愁四韵》。全诗共四韵,共四个层次,每一层的情感表达不一样。第一韵长江水,透彻心扉。诵读时,要带着深沉的思念的感情,去感知诗人渴望回归之情,要用悠长浓烈的语调去体现;第二韵海棠红,思念断肠。诵读出诗人那痛彻心扉的情感,感知诗人那乡愁的滋味如沸腾的鲜血般在游子心中翻滚;第三韵雪花白,迂回缠绵。诵读时,用一种悠长的语调,读出这一韵里最让人心醉的望眼欲穿式的等待;第四韵腊梅香,醉魂动魄。腊梅的馨香,故乡的土地,母亲的温暖三者融在一起,搅动着千丝万缕的想念。诵读时要颤音,把诗人满腔的爱国思乡的激情流淌在每一个音节中。理解了文本情感结构的变化,诵读时就能将迂回的乡愁如长江水般翻滚而来,回味无穷。
第三,对作者个性的把握,这是诵读文本风格的确定。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道:“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然所凝,是以笔区云,文苑波诡者矣。”同是盛唐诗人“李杜”,由于他们先天禀赋和后天成长环境不一样,所以,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李白的浪漫夸张,表达的是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杜甫的浓郁顿挫,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因此,在诵读时一定要把握好作者个性的不同。又比如同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苏辛”,却有区别。苏轼是豪放之中有飘逸;辛弃疾是豪放之中有悲壮。
第四,对文本字词句段篇的把握,这是诵读文本的外部技巧。诵读经典时,要注意各种语言技巧,比如适当的停顿、读音的轻重、合适的速度、语调的抑扬、音色的处理等会有助于学生对经典文化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普通话诵读水平。
1.适当的停顿 停顿是诵读时为了表情达意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在诵读中注意适当的停顿能够更好地传递文本的灵魂。一般来说,停顿可以分为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逻辑停顿,也叫自然停顿。也就是说,停顿要自然、合理、适当,不能违背语言习惯随意地乱停,否则就叫“读破句”了。如果诵读的句子短,就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了,比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如果诵读的句子长,则应该按照文本的文义,合理地在中途作一些短小的停顿就可以了,比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就可以读成“此非 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做一点小小的停顿,就可以使文义更加地清晰,并能让听者在停顿的间隙里去思考去揣摩。感情停顿不受语言逻辑的制约,完全是诵读者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表达的需要来决定停顿。但是,此类停顿是声断而意连的,是充分建立在诵读者饱满的感情基础上,表达激动、回忆、思考、犹豫不决等。当然,在停顿的时候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如“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诵读前一个“滋味”时,用悠长舒缓的语调读出然后接上“是乡愁的滋味”,这样,作者无尽的思念就在语意的连贯诵读中体现出来了。同样,在停顿时也有语气的不同处理,有斩钉截铁的“戛然而止”、有声断意连的“渐弱渐止”。比如“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感情停顿后,接着以“戛然而止”的语气结束。
2.读音的轻重 重读或者轻读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一般是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等读得重一些。轻读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要,相反轻读也是一种用以突出某些字词的技巧方式。哪些字词需要重读,哪些需要次重、次轻、中轻,这需要视文本而定,所以,对文本立意的把握是诵读之本。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由于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追求丁香一样美好理想的孤独、迷失的感觉和空虚、惆怅的情绪,在诗的开头和结尾都做了如上的重复,以营造特定的情绪。而诵读时把“悠长”和“寂寥”做重读处理,也正是符合整首诗的氛围的。
3.合适的语速 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一般来说,如果表现的情感是欢快的、激动的、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如果表现的情感是悲痛的、低沉的、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如果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语速要以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语速要慢一些;《海燕》,语速就要快一些了。比如说,丁建华在诵读《月光曲》时,或舒展柔和,或强烈紧凑,前后变化有致,处理得很好。“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前两句舒展、缓慢、柔和,给人以幽静、抒情、明亮的感觉。后面一句强烈、紧张、有力,恰当地反映了作品所描绘的图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诵读;国学经典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84-01
国学经典是我国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蕴藏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发展也传承国学经典成为了国家文化事业以及教育事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小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让孩子了解国学经典,熟知国学经典”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家长以及教师应该团结一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鼓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筛选高质量经典文化名著
1、大纲教材为主
教师应该从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以教学大纲为主,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素材,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古代诗词以及古代文学经典,这些材料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比如一年级的古诗《锄禾》,这是一首赞美劳动人民精神的古诗,学生通过分析古诗,反复诵读,能够深深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粮食,这就是国学经典带给学生的启迪,以及教育的意义。
2、课外参考教材为辅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减轻学生负担,强化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课本中的国学经典毕竟有限,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课外教材,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阅读类型。在选择课外国学经典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现阶段的阅读能力,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考量,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简明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展开国学经典教学的保证。
1、范读引领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示范引领。教师必须要将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够收到成效,否则,诵读教学的效果不会很明显。比如:在阅读《老子》第一句的时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句子本身有标点符号,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起来仍然会比较拗口,有些难度。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会三个字一个停顿,就想三字经一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这样的读法是不对的,这里的“非常”与平时我们经常说的“非常”并不完全一致,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道一可道/,非―常道/;名一可名/,非一常名/。”这里“―”的符号,表示声音的延长,同时语气加重,像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要示范领读,否则学生很难掌握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教师引导和规范下,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好,语感、语境都会更好,对于经典内容的理解也会越来越容易。
2、诵读积累
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中,当然国学经典诵读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诵读,诵读能够帮助学生逐渐领悟文章内涵,掌握预感、语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诵读的积累,合理安排诵读时间,每周可以安排一节课专门进行经典诵读练习,每天上课之前,安排“10分钟的早读”环节,选择一名诵读能力优秀的学生作为领读,全体学生一同诵读,即回顾了中国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读声朗朗,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可以接龙读,配阅读,还可以一边打拍子,一边读,这些丰富的诵读形式,都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诵读欲望,帮助他们更好的诵读,积累更多的经验。
3、故事激趣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国学经典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含义,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消除了反复诵读所产生的枯燥感。如学习《诗经・兔置》,教师可以先把内容编成“武夫与公侯”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马上对《兔置》产生了兴趣,然后在正确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武夫、公侯这两个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故得更加生动。短短二十分钟时间,学生就诵读理解了《兔置》。故事激趣促进了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形成了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动态过程。
4、摘录运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学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把有关内容摘录在笔记本上,不仅要诵读积累,还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适当运用,促进经典名句从“古人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本文从两大方面对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希望当代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积极承担起发扬国学文化的重担,将中华民族洋洋文化更好、更加辉煌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语文教学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自古代蒙学起就被普遍运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自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人们对诵读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教师往往重讲轻读,虽然有语文学家屡屡提倡,但从总体来看,上至小学语文教师下至小学生对诵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喜好程度仍显乏力,诵读状况令人担忧。
一、修师为高,强化自身文化素质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较高,又无固定的教学参考内容与教学方法,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修养,才能够在经典诵读教学中左右逢源、驾轻就熟,这对已经适应于统编教材教学的老师而言是一项挑战。学校要有意识的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使教师有足够的涵养应付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可以组织教师在假期集中学习,还可以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但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还依赖于自身有意识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应该只会“教”、会“背”,还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背诵,自然而生动的叙说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在课下从容的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从心里产生敬佩,从而带动并促进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最终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递。
二、古诗文诵读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永远无法弥补。怎样通过锤炼儿童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许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和一生影响的就是这种大量的反复的对经典诗文的强化诵读,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诵读根基,才有了当代中国、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伟大人物的文化造诣。
三、利用在校时间增加学生的诵读体验
阅读将带给孩子一生的成长。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想办法,让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班级,教师应想办法建立班级图书馆,并试图在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安排可以享受的阅读时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成为一个讲述者,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讲述喜欢的故事给学生听,或者也可以成为一个朗读者,选择经典的有趣的童书大声读给学生听,增强学生的诵读体验。
为了达到一定的诵读质量,必须有一定的诵读数量作保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的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在学校里,晨读就是种非常好的诵读方式。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体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脑力、体力、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也是诵读诗文的最佳时期。放声诵读经典,练气练声,开心益智,也有助于课上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晨读有利于学问的积累,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读的素质,又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且六至十三岁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能储存大量知识。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
四、文化陶冶,促进良性循环
经典诵读的首倡者王财贵教授指出“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可见,经典诵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文化陶冶,追求的是长远价值的实现。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诵读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要关注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视学生诵读的实际情况。经典诵读教学的目的、特点要求其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要调动多元评价主体、开发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进行反馈。心理学研究证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的反馈比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还要以鼓励为主。这是在经典诵读教学评价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获得激励,从而真正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促进经典诵读教学的良性循环。
给学生足够的诵读时间,加之教师有效的指导和督促,合理选择诵读方式,优化诵读评价,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久之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这样学生的诵读水平就会逐渐提高了。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便具备了,语言材料也充实了,那么学习语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典诵读;民族文化;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孩子们从小与古典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圣古人的诗文。但如何通过诵读古典诗文来弘扬民族文化,将语文教学与古典诗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呢?
一、运用电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为便于教学,每个教室都装有一台电视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为了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我们,购进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光盘,运用电视机图文并茂的优势,每天利用晨读十五分钟进行古诗欣赏,并利用中午进行古诗词的广播教唱。通过听、读、看、唱,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读的技巧,既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锻炼了他们的诵读能力。
二、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传统实用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课堂是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主要领域。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呢?
1.示范读。古典诗文,不像现代文容易理解,但有一定的韵律。学生刚接触新诗文不懂内容,读起来感受不到诗文的韵律。如果教师能示范读或配乐读,这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提供朗读榜样,创造朗读条件,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激发起学生朗读兴趣和信心。
2.引领读。为了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检查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况,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节奏气势及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示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读或教师领读,让学生在领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齐声读。齐声朗读能引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让学生很好地调整朗读速度,训练学生掌握自己的正常音量,发展学生朗读技巧,齐声读能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对那些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学生,可多一些带读,并增加学生朗读的次数,齐声朗读的形式可以是男女同学分组读,全班齐读。
4.吟唱读。大多数古诗词本来是有乐曲,以供吟唱,如《今日歌》《忆江南》,有的古诗是后人给它谱了曲,如《春晓》《锄禾》等古诗就是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老师谱的曲。在教学中,教师们能通过多媒体配上乐曲,引导学生进行吟诗唱歌,在吟唱中学生可采取多种吟唱,合着节拍摇头晃脑,合着节拍拍手,点动脚步,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手拿笔用笔杆轻轻敲桌面,笔杆和笔杆轻敲发出脆响如同乐器,吟中取乐,唱中背熟,既使他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又使他们在享受优美的诗文之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采用竞赛培养学生诵读情趣
德国一位著名的医生说过:“六至十三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最高峰。”小学生诵读古典诗文,是赶在孩子心里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将跃然纸上的古典诗文,在孩子们最佳时机采用竞赛,培养他们的诵读情趣,以便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采用竞赛的方法:1.在班级学生中开展古诗文积累比赛,吟诵比赛,扮演诵读比赛。2.分低、中、高年级比赛,可以吟诗作画比赛,根据诗文自编自演比赛。3.在教师中进行古诗文教学比赛,意在检查教师方法,实质从中验证学生,学习情趣,所达到的效果。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诵读情趣高涨,求知欲望加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借用力量调动学生诵读热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64-01
在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生存环境和考验,促使人们对其命运进行新的思考。2007年起,教育部等启动了“中华诵”系列活动,旨在借此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经典的热潮。为进一步推进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5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联合启动“中华诵”进高校校园工作。“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官方网站强调,此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契合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引领校园文化;也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从开展方式、参与主体及范围上看,经典诵读活动在高等教育层面所取得的反响与成绩远不能与初等教育层面相比。中小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锻炼技巧的重要阶段,“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引起中小学师生和初等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及时改善相关教育环境条件,易于收获教育效果。同时,中小学生的爱好兴趣容易引导和塑造,经典诵读大赛、中小学生夏令营、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更为接近,易于激起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以经典诵读为例,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认为,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因为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只是写论文、敲一敲电脑,搜集很多资料,它与你的生命不发生真正的关系。可是吟诵就不一样。中国的语言,它有一种节奏,特别是诗歌的语言,它有平仄、格律、韵字,而声音能够感动人、打动人的心灵,你如果透过这种声音,是可以跟生命结合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要从小养成吟诵的习惯,这样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她指出,诗歌吟诵的重点在于诗歌本身情意的感发,从小让老师带着这样吟诵,我觉得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这样,将来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不是肤浅的,而是有修养的。这才是重要的。很多人认为自己现在仍能背诵一些古诗词文章得益于早年的背诵,这些记在脑中的诗文会时常给自己带来新的领悟,让自己对生活有更美好的感受。可见,经典作品的诵读,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吟诵,是初等教育阶段打好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基础的重要方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初等教育层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预料中的。
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经典诵读活动的优势并不突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思想性格、文学素养、书写习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已定型,且重新培养文学艺术兴趣直至有较高水平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在大学,非专业学生,除了自学,一般能通过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来提高自己的相关素养。但是选修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自选课,那要以兴趣为前提,如果是必选课,没有兴趣的学生则以得到学分为学习的最低限度。有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讲文学作品和文学及写作常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在补课。另外,由于手机、电脑的普及,用纸笔写信、做记录的方式慢慢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大学生用钢笔写字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即使是做课堂笔记,很多大学生都选择拍照或直接拷贝课件等新方式,与传统以纸笔抄写笔记的方式相比,各有好坏优劣,但对汉字书写来说,基本没有益处。这导致大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不仅达不到书写美观,有时连正确书写都做不到。事实是,相关专业之外的学生,对学习由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缺乏动力和兴趣。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对与自己就读专业、就业无关的事物不大关注的现象较为普遍。
还需注意的是,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往往采取比赛的形式,但激发学习兴趣要比参赛或获奖更重要。一般而言,各个学校会为自己最好的选手提供训练指导,而忽略条件水平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一些普通院校或各类职业院校,意识到自己的水平不足以在全国或省内大赛中获奖,往往只在本校内作一般宣传,不组织相关系列活动或消极参与。总之,“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存在形式化、成效小等问题,经典诵读进高校的意义未能很好地体现。
国家教育部门在让经典诵读起到亲近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引导作用的同时,急需早早营造社会氛围,进一步积极谋划汉语文化在中国初等教育中奠定坚实地位,确立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对在校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等方面兴趣薄弱、缺乏基础的情况,高校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倡导经典诵读活动的契机,采取补救措施,提供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有效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标本兼治,让年轻一代的大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成为其真正的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贤德.大学生坚持诵读经典名篇有利于培育健全人格[J].商业经济,2009(5)
《论语》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意蕴绵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在诵读中认知文字,在诵读中初识文章内容大意,在诵读中挖掘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诵读中受儒文化之洗礼,通过诵读去探索这穿越两千多年的经典。
一、认真诵读、理解文字、疏通文义、感悟经典文化
1、诵读是清除文言字词障碍的前提。认读并理解词语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熟读成诵对于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诵读中,诵读的内容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的古文素养得以提高,写作时也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底蕴。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2、诵读是梳理文义的重要方法。先贤朱熹早已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找到了方法,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就是说,诵读多遍后,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不必讲解就会自然通晓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要越俎代庖,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懂得怎么读,而是把语文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去诵读。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初识文章大意,在诵读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两个过程并无明显的界限,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完成的。
3、诵读是继承和领悟经典文化的有效起点。论语的诵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论语》的解读,从文字和文义入手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停留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行及道德修养标准、教育与学习的思想是到现在都受用的教育理念;仁者爱人的为政思想都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中。中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古文的字词用法、句式特征,还应在诵读中使学生感悟并吸收这些文化,使经典作品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诵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或者应试需要而剥夺学生的诵读权利。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不正应该如此吗?
1、强化诵读过程中的扶弱拔差意识。老师在课堂上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我们的诵读目的并非选拔诵读人才。班级中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加之性格因素和成绩因素,班级中那些内向的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对自己声音没有信心的学生,因其缺乏朗读信心,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部分同学总是选择沉默。因此,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投入到诵读行列中来是诵读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们机会去亲身尝试诵读带来的美感,可以课前单独给予他们一些诵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来评价这一群体的诵读,从而增强他们诵读的自信心,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诵读的和谐氛围。不应该让课堂成为仅是少数人展现自己诵读技巧的舞台。
2、重视诵读的作用,提升诵读的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理解,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不要认为诵读是中小学教师应做的事,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诵读却常因为赶教学进度,学生不配合或者家长认为此举对提高成绩无甚意义等种种原因,始终在教学舞台上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以语文教学为第一要义,排除干扰,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设计诵读教学流程时,应该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诵读的时间,在《论语》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透读深,让学生的诵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从而深化对《论语》内涵的理解。事实证明,许多高中的学生,对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诵读教学记忆犹新,回忆高中语文课堂时总觉得这样的课才充满活力,像是真正的语文课。
3、师生诵读时要“动真情”。想要指导学生投入感情地诵读,作为教师首先要“入戏”,也许课堂一开始会有一些学生不投入或者发笑,但我想如果教师坚持住,学生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创设好的诵读情境。只有营造恰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引导他们入境、人情,才能“情动辞发”地读出情感,达到诵读的效果。学生的情感其实是丰富的,不过,情感的进发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情感触发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曲歌谣,亦可以是一个笑话。
《论语》选读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情意,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论语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诵读中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并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论语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只有明确了解论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走人到论语中,这时读起来自然会情动辞发。
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摆正诵读的地位,重视诵读教学,精心设计诵读的情境导人,使诵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如专家们呼吁的那样:“阅读教学,应该‘读’占鳌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外衣,既是形式又包含着内容。
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这样的阅读学习效果远比教师讲解来得好。
关键词:诗文诵读 高校学生 口语交际 策略
引言
口语交际水平是高校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他们将来的一项谋生技能。但是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成为他们毕业后就业的一个瓶颈。经典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实践证明,通过经典诗文诵读训练提升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研究掌握所诵读诗文的写作背景、情感基调和表达方法
可供高校学生诵读的文本很多,经典诗文是最佳选择。因为经典诗文都是历代以来的文学精品,它最能给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词汇和精当的表达方法。诵读经典诗文,首先必须对诗深入的研究,从三方面去把握:一要把握诗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并进一步弄清诗文的情感基调。二要认真涵泳感受诗文中最能打动你的那些语段和词汇。三要思考作者是怎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找到他最成功的表达方法。
比如我们在诵读陈子昂的《感遇(兰若生春夏)》时,首先应该了解陈子昂当时这样的状况:陈子昂虽然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但后来跟武攸宜出征时,却被武攸宜忌恨,并因此被贬官在家。所以陈子昂空有满腹才华却是无用武之地。所以应该抱着一种怀才不遇并十分痛楚婉惜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其次,这首诗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前面两句把兰若写得那么美:它的颜色是我们中国最看重的红色和紫色,它使林中其他花草都为之黯然失色。后面两句形成反差:但就是如此之灿烂美丽的兰若,却无人欣赏,最后只能随秋风而凋落。这不由让我们想到陈子昂自己,虽为才俊,有满腹的治国安邦之策,却无人能识,落在县令段简之手,最后冤死在狱中。最后,陈子昂用什么方法把自己这种怀才不遇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呢?是一种比兴寄托的手法:花为美花,人为才俊,花无人欣赏,人也是怀才不遇。整首诗其实是以花比人。
高校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高低,关键看这三点:一是他思想水平的高低;二是他词汇是否丰富;三是他是否找到了合适的表达方法。不能想象,一个思想干瘪、词汇苍白、表达拙劣的高校学生能很成功地进行口语交际。而诗文诵读过程中通过上述三方面对诗文的把握,恰恰能使高校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需要的这三点素养得到提升。
二、要真正提高诵读效果,就必须做到对诗文熟读成诵
虽然现在一些高校也开展诗文诵读活动,但是他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却没有做到熟读成诵,一旦脱稿就结结巴巴,甚至出现卡壳的情况,结果活动开展效果就不够好。所以这里强调诗文诵读过程中必须做到对诗文熟读成诵。
第一,熟读成诵是诵读的题中之义。所谓诵读,是在熟读成诵读基础之上的美读,如果对所诵读诗文不能熟读成诵读,就称不上诵读了。第二,熟读成诵对高校学生语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感是高校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高校学生的语感好了,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都会增强,他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提高了。那么熟读成诵为什么会促进高校学生语感的形成呢?研究表明,高校学生通过一般阅读所获得的信息,都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中,这些信息只有经过与大脑中原有知识网络的连接才能转入长时记忆。所以高校学生要想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再现作品中精妙的言语形式,达到原汁原味的表达效果就很难。因为他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同化了所诵读文本的语感图式,而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去适应文本的语感图式而产生新图式。原有的语义、情味、观念等就不能通过原来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用他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来复述。所以,只有在全面掌握诵读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心、口、耳、眼并用的反复诵读,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才能够让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去适应所诵读文本的语感图式,并产生新的语感图式,这样就从根本上丰富了自己原有的语感图式,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即形成语感。比如,当我们对某些诗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形成语感以后,一旦有和这些诗文相似的表达情境出现,我们当初所诵读的这些诗文就会自动地在我们的脑海中显现出来,有一种“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就是因为形成了语感。第三,熟读成诵还能培养高校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而条理性和逻辑性是高校学生口语交际不可缺少的思维品质。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尝试去背诵一段诗文时,往往会出现一下子记不起来或是把原文给篡改了的情况,这时我们会自问为什么会这样。原文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的改动不如原文?经过这样比较思考,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另一方面我们自己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三、对语调、停顿、重音和语速等诵读方法做出认真的筛选
诗文诵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笑言、泣语、沙哑、尖声等等,但最基本的要讲究语调、停顿、重音和语速等几个方面。
(一)语调
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正确把握语调可以有效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调是由语气决定的,语气的千变万化带来语调的丰富多彩。曲折性是语调的根本特征,这种曲折性表现为四种基本情况: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在进行诵读时,应该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也根据句子本身的语气,选择适当的语调。
还以《感遇(兰若生春夏)》为例来分析语调的选择。这首诗一共八句,共中“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这前四句所用的语调应该是由平调到升调:“兰若生春夏”一句平调出之,以后三句的语调逐渐升高。这样,才能表达看到兰若时那种惊艳和喜悦之情,内心充满了对兰若的欣赏赞美。而“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这后四句所用的语调应该是由平调到降调,“迟迟白日晚”一句,由前面的升调陡然回到平调,表达失落的开始,以后三句的语调逐渐降低。这样,才能表达兰若无人欣赏的那样一种失意和痛婉之情,内心充满了痛楚和忧伤。
(二)停顿
停顿是指语流中出现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出于生理上换气的需要,一方面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在诵读中,适当的停顿可以使声音错落有致,形成节奏,另外还能使表意清晰,便于理解。
仍以《感遇(兰若生春夏)》为例,这是一首五言诗,五言诗句中的停顿,大致有/与//两种形式。这首诗的停顿应该这样来处理: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三)重音
诵读中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于某个音节,叫做重音。重音不同,所传达出的感情也不同。重音位置的确定取决于诵读者对于诗文的理解和表达的需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突出重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加重声音是突出,而轻读、拖长也同样是突出。可以快中显慢,也可以重中见轻。
《感遇(兰若生春夏)》这首诗,前半首充满了对兰若的欣赏赞美,后半首则充满了痛楚和忧伤。服从于这样的感情表达: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四)语速
语速就是在诵读时语流的行进速度,这个速度是由诗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决定的。语速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当出现紧急情况或突然变故时用快速,它可以表达紧张、恐惧、激动、欢快等心情;当感情没有较大起伏变化时用中速;当表现沉重、哀痛、忧伤、肃穆等心情时用慢速。不同的语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诵读《感遇(兰若生春夏)》时,可以这样来处理语速:首句用中速开始,接下来三句的语速则逐渐加快,表现出一种赞美喜悦之情。而后四句则要用慢速来读,尤其是最后两句,要更慢,这样才能表达兰若无人欣赏时的沉重、忧伤和婉惜之情,从而表达出陈子昂的怀才不遇。
以上四个方面是提升高校学生诵读效果的关键。同时,语调、停顿、重音和语速等对于高校学生口语交际中说话技巧的训练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能通过诗文诵读来很好地锤炼这几个方面的技巧,对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易行难。如果要想把由诗文诵读提升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想法落到实处,最关键还在于实践。任何技能技巧的获得都需要反复训练,口语交际和诗文诵读也不例外。同时,也只有多进行诗文诵读训练才能锤炼学生现场交流的心理素质。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说诗文诵读是一个“博观”和“厚积”的过程,那么口语交际就是一个“约取”和“薄发”的过程。通过诗文诵读是提升高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用。语
参考文献
[1]鱼浦江.语文教育理论专题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7-99.
[2]汪大昌.传统格律诗词诵读与语法分析[J].语文建设,2009(10):75-78.
[3]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5-108.
[4]苏绍华.漫谈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三个为什么[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89-91.
一、现状分析
对学生调查国学教育发现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利性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意识形态逐步产生了功利性。面对社会的多样性,加重了学生的功利心理,在责任意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逐渐缺失。这样的功利心理会转化成学习的功利性,国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就难以被接受,人文素养提升受到阻碍。
2.实用性影响。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侧重字词句主题的讲解,专业技能的提高,轻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水平的高低不能够等同于人文素养的高低。学习国学经典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是反复咀嚼,深刻体会精神内涵。
3.忽视自主性。学生在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上有缺陷,难以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注重课上学习轻视课下学习,对国学经典里的人文精神不愿深入思考。
4.缺少实践性。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有积累就必须会运用,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重视知识转化成教学能力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我们在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将人文精神积淀内化,这是提升人文素养最佳路径。
二、提升策略
国学经典蕴含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如果说掌握科学知识是立世之本,那么国学经典学习就是处世之根。如何认识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采取何种策略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