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技与管理研究

时间:2023-05-26 15:29:45

导语:在科技与管理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技与管理研究

第1篇

一、科技档案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1.档案管理是科学技术的保存载体。

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形成的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在逐步进行实践操作后,才能形成最终的科技成果。就科技思想而言,其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文字资料就形成了科技档案。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完整地保存科技成果,而且也能够确保对科技发展趋势的理解。

2.科技档案管理可以有效保管科技成果。

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保证科学技术不断地被积累与分析,从而体现出科技档案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科技成果、文献等,对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够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成果都被广泛地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其中意义最大的便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网络信息技术则使得档案工作更加方便。最近几年,智能软件、二维码扫描、云储存等先进技术,也在档案管理中得到运用。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档案管理在结合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

目前,个别部门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够,制约了其发展。我国目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还没有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使得地方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不够主动。由于长期缺乏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一些地方的档案管理还处于止步不前的的状况。

2.对于科技档案,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和处理。

一般情况下,进行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时,由于工作量较小,结构比较简单,较容易做好完备的处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不断地堆积,档案的更新和管理会变得十分复杂和繁重,再加上目前科技信息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没有做好收集工作,将会出现滞后现象。

3.现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科技档案管理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现有的管理队伍普遍缺乏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化的操作经验不足,管理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我国在档案管理人才方面的教育和储备起步较晚,新一代能够达到要求的人才出现了断层,人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三、实现科技档案的高效管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1.转变观念,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

首先,国家要对科技档案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总体规划。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任务划分,促使地方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其次,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工作要进行考核评比,激励相关部门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2.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对于档案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引用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

对于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管理流程的把控,要多进行交流和模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和归档,在查询这些档案时能一目了然。同时,要建立统一和快捷的登录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更要使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变得高效、方便。

3.建立一个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这对于档案馆来说,特别是对要处理海量信息的科技档案馆是十分必要的。就档案管理而言,从科技信息的原始收集、储存、整理、检索、利用做起,再将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做到资源共享。这样能够充分保障档案的利用效率,也更有利于信息管理。

4.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人才教育。

第2篇

关键词:科技企业; 集中核算; 研究

一、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概述

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源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它是由企业总部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对企业本部及所属内部核算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科技型企业是由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而设立的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其单位性质是由原来财政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变而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其财务管理体制由原来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换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其在会计制度转换过程中,从某些意义上仍然保留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色彩,所以,其会计机构仍然沿用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模式。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科技型企业推行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效显著:一是精简了企业会计机构、减少了会计人员配备,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二是成功解决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有效遏制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三是实现了企业资源互补和相互融资,减少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财务费用,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

1.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的建立

随着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完成,并纳入国资委系统管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由于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不断增多,自不断扩大。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已成为必然。按照“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科技型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所出资兴办的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分账核算,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

科技型企业根据其组织机构设置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规定只在企业总部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并所属单位行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企业所属内部核算单位不再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全部委托企业总部财务部门办理。企业总部财务部门根据各内部核算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和出纳人员,具体办理内部核算单位的会计事务。通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为集中式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3.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职责范围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就是将内部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企业总部,由企业总部的会计机构行使管理和核算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1)集中统一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从制度上保障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效行使职权。

(2)集中统一管理和调配企业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金,在核算单位之间有效协调企业资产和资金运行,降本增效,保障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

(3)集中统一办理银行开户和企业信贷、担保业务,统一管理银行预留印鉴和各种有价证券,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

(4)集中统一制定企业折旧、职工薪酬和利润分配办法,兼顾股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不受侵害。

(5)集中统一设置会计账簿,实行分账核算,统一合并会计报表和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4.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取消了所属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将所属单位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上级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实行一站式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服务,其主要内容是:

(1)集中统一办理各单位报账业务,按规定程序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避免了分散核算时,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全、发票使用不规范,记账凭证编制不统一、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现象发生,积极推进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开展。

(2)集中统一办理各单位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及时准确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掌握各单位现金、银行存款余额变动情况,加强对各单位流动资金的监控,杜绝企业资金体外循环,防止企业私设小金库,以预防和消除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3)集中统一办理企业财产、物资的增减、收发、转移、出租、出借等业务,核算各单位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卡、物三相符。掌握各单位财产、物资的采购、领用、库存和价值变动等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决策参考,避免了过去信息报告不及时、虚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4)集中统一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标准等,避免过去由于执行会计政策不统一、成本计算方法不一致,而造成会计核算资料的可比性差,影响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5)集中统一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科技专项资金是科技型企业取得的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项目资金,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规定,科技专项资金拨付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实行合同管理。实行集中核算与管理,杜绝了科技专项经费层层转拨现象发生。

三、科技型企业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1.企业管理层对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认识

(1)企业高管的认识:由于部份高管兼任所属核算单位的法人代表,他们认为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都在同一管理层的领导之下,只要是通过财务部门报账、记账、算账就达到了集中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对核算单位之间业务办理模糊不清,概念不明,致使财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时张冠李戴,甚至把该属下属单位承担的成本费用,全部计入企业总部承担,违背了“集中管理、分账核算”的原则。

(2)核算单位负责人的认识:会计集中核算与管理,核算单位不设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单位所有的会计业务均到上级会计机构办理;单位负责人认为没有了财权,失去了信任感。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责任心不强,调动不了积极性。

2.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局限性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由于会计人员的精简,核算单位的不断增加,一个会计兼任几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普遍存在,其日常工作仅局限于报账、算账、记账、申报纳税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对于预算、监督、预测和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却无法开展。再加上会计人员置于核算单位之外,不了解核算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与核算单位的产、供、销等职能部门协调不好,对账工作不正常开展,账实不符、账表不符、账账不符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上弱化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职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资源共享的影响

科技型企业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水电设施等,在内部核算单位未分离之前,这些资源已存在于企业总部,归企业总部所有和使用,而在内部核算单位分离之后,企业总部为减少投入,而将这些公共资源统一调配给内部核算单位使用,形成了所有权保留于企业总部,使用权由总部及所属单位共享的局面,而这些资源是行政调配的,没有按市场规律进行计量、计价和分配,给会计核算带来新的难题,造成企业总部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等成本费用负担过重,而所属单位的却没有核算固定成本,只核算变动成本,造成生产成本虚减,影响了利润的计算。

4.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关联交易的影响

科技型企业的关联交易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转化的支出,技术咨询服务、内部租赁,内部融资,内部产品加工等业务。这些业务是在企业内部集中运行和统一办理的,在集中核算与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往往忽视了交易合同的签订、发票的开据、收入和支出的确认等,给企业带来了税收和法律上的风险。

5.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全面预算的影响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由于会计核算和管理是集中的,所属单位认为预算也是由财务部门集中编制的,是财务部门的事,放松了对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预算的分解、考核和监控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全面预算流于形式。

6.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影响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重核算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在债权债务核算方面只简单记录发生的时间、金额和单位,而对账龄管理和分析等工作均流于形式,清收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坏账、呆账损失的可能性加大。

四、完善科技型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做到集权与分权的真正的分离

集中式会计核算与管理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因此企业管理层应提高认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总部高管不再兼职子公司法人代表,应还政于子公司,做到集中与分权的真正分离;子公司负责人要在总部授予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做到既不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又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2.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实行全面分账核算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两大职能,企业财务部门应强化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不能只重视会计核算,而放松了会计监督。再次,会计人员应加强与核算单位的协调与联系,定期与有关部门对账,做到账、卡、物三相符。要严格按照企业独立核算原则,实行全面分账核算与管理,不能只重视分账,而放松管理。

3.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正确计算资源成本,

财务部门要与资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资产使用台账,要摸拟市场规律,建立资产使用的计量、计价制度,按照“谁使用,谁承担费用”的原则,核算资源使用成本,确保成本计算的真实和完整。

4.强化合同管理,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

企业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规范关联方交易行为。建立建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和台账,强化内部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内部交易手续;财务部门要根据内部交易合同和业务流程办理收入支出核算,依法确认收入和支出,降低企业财税风险。

5.强化子(分公司)的预算管理作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强调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消除核算单位认识上的偏差,改变预算单独由财务部门编制方式,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预算编制方式,调动核算单位编制和实行预算的积极性,推动全面预算工作的展开。

6.建立信息管理体系,强化债权债务管理

建立债权债务信息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债权债务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把内部各单位的债权债务的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便建立客户信息挡案,加强监管,同时,企业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落实债权债务的管理责任,及时清收,保证企业资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徐慧勋: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及策略[J].广东科技,2009(8).

[2]刘 伟: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1(02).

第3篇

关键词:科技进步;创新;物流管理;措施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现代物流管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入手。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的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如由于对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此外,人口的增多使得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样不仅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正常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积极地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这样一来就为现代物流进行绿色转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的认识到,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物流管理提供了一些新的技术,从而促进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中人力、财力、物力三者的有机结合。管理者也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对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从合理、高效的角度出发,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物流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说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物流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方式过渡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正是因为在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的背景下得以完成的。首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方式的出现,要想使得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也出现了电子通讯设备以及电子商务,这些在技术上的进步和创新都有利于现代物流管理的顺利进行。其次,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促使他们创新现代物流的管理方式,从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背景下优化现代物流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

要想使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管理水平。如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在管理人员掌握管理知识的前提下,企业还可以开展“管理竞赛活动”,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对管理水平进行积极的创新,从而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此外,企业内部要合理安排管理人员的岗位,使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其次,要想使得我国的物流管理更加合理,最重要的就是对物流活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就需要优化物流的管理机制。如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管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物流管理机构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上的物流发展趋势,还能够调整物流管理体制,是物流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二)为现代物流管理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所以企业要对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如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电子通讯设备以及信息处理器等来对一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方便了管理者收集客户意见和改进工作。此外,企业还要为管理者在管理技术的创新方面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加强各企业物流管理者之间的联系,使管理者们通过学术交流,改进自己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促进现代物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政府加强对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视度

政府部门颁布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重视度,促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对于现代物流管理部门来说,政府首先要加大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资金投入,如对于一些积极创新管理制度的企业,政府要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并大力支持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其次,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如对一些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并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成效的企业,可以免收一些税务;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对企业进行拨款,让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每一个企业的培训结果进行评比,获胜的企业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科技创新的困境,也大大的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更好的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制度的建设。最后,政府还要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使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一来高校毕业生就可以直接在企业中工作,实现了技术人员的优化配置。除了与高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外,政府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引进海外技术人员,优化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机制。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水平虽然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影响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制约和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物流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提高我国的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科研院所;人才管理;人才激励

0 引言

科研院所作为进行科技研发的核心机构,是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支柱力量,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技人才是科研院所发展的核心力量,科研院所要想取得发展,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激励人才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才华和潜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最终促进科研院所的长期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的科技进步。

1 科研院所在人才管理和人才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过度重视学历,忽视了能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科研院所在招聘科研人才时都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还要通过英语六级或托福证书等一系列资历证明,认为这些证书是人才能力高低的证明,而对其科研能力却缺乏必要的考核,忽视了他们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导致很多科研院所招收的科研人才都是只会学习、不会科研的“考试人才”,无法很好地适应科研工作,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容易出现失误等,甚至给科研院所造成很大的损失。

1.2 人才结构不合理

科研院所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人才的学历、行业、地域和能力等方面的不合理,科研院所的人才主要是从事科技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等工作,有时候一个科研课题需要不同背景、来自不同地域、专攻不同领域的科研人才来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而长期以来我国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结构一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人才队伍在专业、行业、区域等方面的分布比例不平衡,在进行科研工作时缺乏协调性,导致人才队伍的整体科研质量和水平有所下降,极不利于科研院所的持续性发展。

1.3 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院所只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人才的激励和培养,这不利于科研院所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激励手段单一。现阶段,我国还有很多科研院所没有形成科学的薪酬制度,薪酬的制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奖励的项目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相关的配套绩效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导致薪酬激励制度难以发挥效用。另外,在薪酬激励方面手段比较单一,除了必要的工资绩效之外,对科研人才没有提供必要的奖金、福利等待遇,不利于提高科研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缺乏必要的精神激励制度,没有为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受当今社会形势的影响,部分科研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挣钱或者拿到较高的职称,缺乏对自身价值的挖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这主要是由于科研院所缺乏对科研人才的有效激励,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型科研环境,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过程中太过注重研究成果,而没有对人才给予肯定,导致人才失去科研的积极性。

2 加强科研院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的意义

加强科研院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有助于提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通过管理者的正确引导和适当激励,可以在满足科研人才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满足之外,还可以激发科研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去,使院所的科研队伍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同时,科研院所通过完善科学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能够将公平、按劳分配等思想充分体现出来,避免不正之风的盛行,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对人才的约束作用,从而净化整个社会的学术研究环境。

3 加强科研院所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人才管理制度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导致我国的科研院所不能很好地凝聚和吸引科技人才,研究水平不能快速得到提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全面的人才观,提高对能力型人才的重视,加强人才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进而培养出一批顶尖的大型科研项目的学科带头人,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服务。

3.2 优化人才组织结构

针对目前我国科研院所人才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科研院所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合理地对人才的数量和类型进行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效用。通过结合实际需求来配备人才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科研院所实现人才结构的动态平衡,优化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提高人才队伍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最终实现科研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保持科研院所人才队伍的活力和创新性。

3.3 完善激励机制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

科研院所在建立人才激励制度时要转变人才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重视人才的主体地位,将人才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工具去管理,加强对人才的激励和引导,积极挖掘科技人才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良好的人才激励制度是为科技人才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对人才产生约束力;激励制度是为了鼓励人才进行科研创新,而不是督促人才进行科研工作。科学的、人性化的人才激励制度强调的是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培养科技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个人目标与科研院所目标的协调统一,从而使人才更高效的为院所开展科研服务工作。

第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首先,在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薪酬是保证科技人才物质需要的前提条件,也是科技人才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前提与基础,更是对科技人才工作绩效的一种肯定。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来让科技人才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同时还可以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科研团队,为科研院所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科研院所要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可以根据科研任务的强度和获取的科研成果,建立更为公正透明的工资制度。在进行职称评定、确定工资水平时对科研人才进行全面的考察和量化评估,比如工作态度、取得的科研成果数量、科研课题难度等,保证薪酬激励的公平性。物质激励还可以通过发放适当的奖金、福利、股权等多种形象来实施,使科研人才能够安心地进行科研工作。其次是精神激励,在这方面,科研院所领导要对表现优秀的科研人才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看到自身的价值得到认同。加强与科研人才的沟通,帮助他们减轻来自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及时帮他们解决困难,减少精神压力,进而可以安心地进行科研工作。对于有能力的人才,领导可以给他们安排比较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充足的发展空间,让科研人才在自我挑战、自我价值实现上得到满足,同时也使精神激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三,营造自主创新的激励氛围。

自主创新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主要的发展目标,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科研氛围来激励人才进行自主创新,帮助人才实现个人价值。

首先,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做好科技人才的后勤保障工作,构建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增加他们的归属感,让科技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任务中,激发创造激情。

其次,科研院所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时要实现管理的柔性化,注重人才的主体地位,营造自主创新的科研氛围,最大限度的为科技人才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其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进而使科研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另外,科研院所为了提高科研人才的创新水平,还可以适当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根据科研项目的要求将科研人才进行合理的分组,为每个项目组制定一定的目标,力营造团队“紧迫感”和“荣誉感”,在竞争中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创造更大的科研成果。

科研院所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创造力,有必要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优化科研院所的人才组织结构,使科研人才队伍保持活力和创新性;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坚持以人才为本,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为人才营造自主创新的科研氛围,从而激发人才进行科研创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艳艳.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

[2]吴林妃,陈丽君,庄俐,符建荣.从激励机制视角探析农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4(04):84-88.

[3]王丽.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商,2015(24):16.

第5篇

关键词: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对策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standard file management, not onl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of labor one kind of affirmation and recognition, also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layed a refere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role. Therefore, explor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management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technology archives; Moder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l 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科技档案,是科技人员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现代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1 档案是机关、单位和个人科技活动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知识形态存在的历史记录档案是过去工作和历史情况的记录,它可以为机关工作提供备查的依据。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还有一些文件材料,如合同、契约等制发的目的就是备忘,其凭证作用就更加强烈、更加明显。

1.2科技档案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以及科技思想结晶,具有数量大、科技含量高、利用率高、效益明显等特点科技档案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基本建设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重要技术文件材料(包括图纸、图表、照片、影视片、多媒体、技术总结材料和重要运算数据等)。它是国家全部档案的组成部分,是今后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

1.3科技档案的保管和开发利用为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以及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科技档案资料是生产和科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郝分,科技档案资料的利用被人称为科研的必要劳动,有时它贯穿某项生产和科研活动的始终,和直接的生产和科研活动密不可分。

1.4科技档案是实现信息传递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

大到各个国家、地区,小到各个不同领域的集团、公司,无不对科技档案的信息交流给予极高的重视。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大大大小小的科技信息交流中心,并由专人负责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以至跨国、跨省、跨地区的信息交流。

2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对科技档案进行系统、科学地管理,致使档案材料在页码编号、档案排序及材料分类、入库等环节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2.1档案材料页码编号及书写位置不规范。

2.2档案材料移交混乱。

2.3档案材料分类不清。

科技档案资料不完整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科研部门对材料的收集不完整、不及时;二是科技人员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科学考察等,会议文件及考察报告很少有人主动将资料文件交档案人员归档,而档案管理人员又对外派人员情况不了解,造成会议文件不能及时入档;三是有的科技人员对科技档案缺乏了解,认识不够,只向档案部门移交科技成果阶段的技术材料,大量研制阶段的第一手资料仍保留在个人手中。科技档案的不完整,直接影响了科技档案整体质量的潜在价值。

2.4技术手段欠缺。。

3、对于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3.1依法治档是加强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国家和行业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等法规性文件,为科技档案工作依法治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企业档案工作中,依照档案法规标准管理科技档案还存在不少差距,有法不依、有标准不执行的现象还很突出,忽视管理法规和标准要求导致科技档案归档不全、材料不真实、整理不规范的情况常有发生。

要提高对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认识。企业档案工作者应善于与领导沟通,使之了解国家关于科技档案的法规标准,了解科技档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取得领导的理解和重视支持,争取到在本单位行使依法管理科技档案的职权,企业档案工作者才能行之有效地依法做好科技档案工作。

要不断提高企业档案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科技档案的工作能力。依法治档主要依靠档案专业人员加强执法,这就要狠抓档案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档案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作责任感,使档案员成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能适应在具体科技档案工作依法管理的要求。

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把科技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各工作环节纳入有关人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形成既具有指导意义又有约束力的科技档案工作程序文件,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同时,要形成档案部门必须参加科研成果鉴定、新产品开发定型、基建工程竣工验收、重要仪器设备的开箱验收与生产技术活动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制度。

3.2建立健全企业科技档案的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

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要做好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健全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哪个部门产生的科技文件材料,由哪个部门负责归档。做到每一项生产、建没、科研、管理等工作活动。完成后都有完整、准确、系统的科技文件材料,并按制度归档保存。

档案部门对归档的科技档案要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工作。应根据本单位档案的数量,设置专门档案库房和配备相应的档案设备。库房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温度,同时要具有防盗、防火、防潮、防阳光、防腐蚀、防有害生物和防污染等设施,并应具备齐全的消防器材,确保档案的安全。在进行档案的著录工作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发的《档案著录规则》进行,同时应结合本单位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科技档案部门应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的借阅制度。,借出科技档案应根据使用范围、保密程度履行一定的批准手续。凡是根据档案材料编制的各种汇编、索引、手册等,在对外交流时,均应按原档案材料的使用范围,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进行。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的统计工作。统汁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基本情况、档案数量、档案提供利用及其利用效等。

3.3开发利用是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科技档案的利用服务是衡量企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最高标准。

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把企业各阶段重点工作作为档案部门的重点工作。这就要求档案员走出卡当案部门,了解企业各项工作的动态,及时提供和介绍企业各相关工作所需的档案料,使档案的技术和管理功能在各项生产经营、科技研究等活动中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科技档案利用服务质量。使用计算机全面辅助科技档案管理,应用激光扫描、缩微技术将重要科技档案存人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传播科技档案信息,使科技档案查询利用达到方便、快捷、准确。

开展科技档案信息的编研。随着计算机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档案管理人员学会专题史料编制等等,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效率;同时还应根据生产经营科技开发等需要,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各部门日常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资料。

结语。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科技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程。我们务必要加强科技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而为增强科技档案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高我区科技整体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 王传宇,沈永年.科技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

第6篇

关键词:实验管理 绩效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23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本科教育水平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构建一支服务意识强、高效的实验管理队伍尤其重要,但是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调动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能量,也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针对我校的实验管理队伍实际现状,研究实验管理队伍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验管理队伍的现状及特点

近几年学校也非常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队伍人数不断壮大,加大实验示范中心的设备和投入等硬环境的建设,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1 组织机构的脱节

由于实践教学管理的内容的复杂性和部门交叉较多,导致了中间二级学院级的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和工作的脱节。经常出现某些实验管理工作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而随机抽调一个人滥竽充数的现象。

1.2 人员稳定性较差

多数二级学院的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专职岗位设置较少,有不少部分的人员都是兼职人员;还有一些是新进实习教师,熟悉一年就离开,也是导致实验管理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1.3 自我认可度不够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

与在教学岗位的教师相比,实验管理岗位的教师存在着收入偏少,技术职务晋升慢,进修机会较少,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工作中出成果较少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实验管理人员心理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自我认可度不够。

1.4 服务意识不强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管理人员,始终都应该以为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服务为宗旨,但是有一些实验管理人员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服务意识不强,在工作中,会流露出一些不合作、嫌麻烦的不好情绪。

1.5 实验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

总之,由于实验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实验管理队伍也具备一定的特点:专业性、实践性、复杂性,正是这些特点对实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实验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高校普遍存在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具体步骤,就是在年终的时候发放考核表让老师填写。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完整的绩效管理应该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五个方面的管理活动。高校重视的仅仅是考核,因此出现了“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现象。

2.2 强调科研,弱化实践能力

在实验管理队伍能力的考核指标上忽视了实验队伍的特点,更多强调的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等级,而实验人员在实验教学改革上花费了多少精力,或在学生的应用能力上投入了多少精力,考虑的就比较少,甚至在工作量的计算上,带同样课时的实验课的系数还要低于理论课。

2.3 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虽然实行绩效改革已经两年了,一般教师都很清楚,每年只要没有大的教学事故,基本上就不会影响本年度的考核,也认为是走个过场,没多大价值。最后的考核结果也就简简单单的以五级的形式反馈大家。在考核时,指标设置时往往也很少考虑到实验人员的工作特性,大都是根据各人经验和印象做出判断。这样的形式管理,会造成实验管理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使其工作动力不足。

3 针对实验管理队伍现状及绩效管理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加大实验示范中(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管理队伍软环境的建设。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时,注重队伍建设,突出实验管理人员的作用和地位,调动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潜能和能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1 顶层结构的设置

这里的顶层结构包括符合学校运作实情的实验管理机构和职位的设置,细化到具体的岗位职能划分和实验管理人员配套制度的完善。要理清思路,自上而下,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管理的顺畅。

3.2 针对岗位分工,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理论与实践不分家,两者具有同等地位。但实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设定实验管理人员考核指标要区别于理论教师,可以从实验管理人员的实验教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实践创新和改革能力、团队建设等四大方面进行测评。根据实验管理不同的岗位,考察也要一定的区分。这样可以提高考核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3.3 注重绩效的反馈与应用

这点往往被忽视,可以通过面谈或电话的形式,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人员进行分析,并要提出自我改进的方案,并及时跟踪,重点看下一年的考核结果,这样会真正达到绩效管理的作用。同时,针对绩效考核的结果,制定出一定的实验人员的激励措施。

3.4 加强对实验管理队伍的激励

激励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物质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适当提高实验管理岗位的津贴的额度;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基金,仅针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设置实验方面的专项奖励基金。精神方面,设立实验管理队伍的荣誉称号,譬如“优秀实验管理人员”、“实验室先进工作者”;注重实验人员的专业培训。并且激励机制应该与人员的绩效反馈配套起来,有利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B/OL].http:///edoas,2007-4-6.

[2]陈慧芬.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王海波.高校实验教师队伍激励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第7篇

关键词:科技人才;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提高运行效率、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探索的焦点,然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的科技引领作用如何发挥关键在“人”,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难以发挥,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并且对单位的科研团队乃至员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1 科技人才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

1.1 绩效考核体系短视导向突出

大多数事业单位对科技人才绩效考核均采用按年考核机制,即通过年初与部门/团队签订年度绩效考核目标责任书,这样将会导致工作重点和中心放在年度责任书目标的完成上,对长远发展放在一个“被忽略、被遗弃”的角落,容易造成短视导向。

1.2 考核结果“重”年终现象

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年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较为完善,重点突出对年度绩效考核目标责任书“规定”内容的考核,而缺乏对科研项目日常管理的考核制度,对一些日常性事项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就成了“考核缺乏机制,办理要靠等、催、追,考核只能拍脑袋”的无序状态和重结果而忽过程的结果型方式。

1.3 绩效考核制度刚性不够

在员工当中我们往往能听到这么一种现象,即:“年度考核之际,企业忙碌之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年度目标完成不够理想,但大家又不想在绩效考核中成绩太差,这就有了工作未完成是有客观原因的、客观原因必须要上报的,由于在事业单位中有时会受到人情社会等因素影响,便有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结果,也就形成了考核机制与考核实际相分离现象。

1.4 绩效考核关注内部忽视外部

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围绕内部管理需要设定,内部化指标程度相对较高,恰恰忽略了员工对市场开拓、对外技术引进和输出等外部需要的考虑,可以说自己弱化了市场导向。

2 对科技人才绩效考核的改进建议

2.1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1)在现有按年度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增加长期约束机制,可按项目的完成节点进行考核,规避“短视问题”,确保科技人才可持续创新。

(2)合理设置目标。在签订目标责任书时考核者和被考核人员必须经过充分的沟通,明确项目的节点和交付产品目标,也就是将绩效目标落实到位,约定员工达成的目标,将压力逐层逐级传递下去,这是确保任务完成的关键,同时通过绩效目标的牵引使得单位和团队成员向一个方向努力,共同完成单位既定战略目标。科技人才作为单位的核心,其自身的绩效目标就是其团队的目标,因此,科学合理设置科技人才绩效目标是建立健全我们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所在。

2.2 加强日常事项过程管控和推进的考核

建立日常事项的过程管控和报送机制,明确各类事项的归口管理部门、报送内容、报送时间及评价标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为年终或者项目终结的考核夯实基础。将日常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责任书,明确考核权重,实行量化式管理,杜绝“裁判员拍脑袋”现象发生。

2.3 严格进行考核,确保绩效考核机制执行的“刚性”

进一步树立考核刚性要求,做好考核制度的宣贯和培训,提升员工对考核的认识,减少完成不好是有客观理由的现象。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奖惩要求,将考核结果作为有效的反馈,通过面谈,以便员工对参与绩效评估中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满意度提高,审查自己在工作中的意见的任何一方面的进步,今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和提高。

同时,绩效考核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科研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执行,可以采取“对话形式”,即:考核者与被考核人的当面对话,通过谈话能使员工更好的了解考核目的并参与到绩效评价中去,提高其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满意度,使被考核者清晰的了解自己在过去工作中取得了何种进步,在哪些方面尚存在改进的空间,只有让员工理解才能有效实施。

2.4 以市场化考核导向加强绩效结果的运用

只有引入市场化绩效考核导向才能提升质量效益,如:每年新开发客户多少、老客户产品订单数量、客户满意度、技术对外输出、智力引进提升效果等。以上外部化指标的结果可以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岗位调整,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结果连续分析,筛选出考核结果比较好的人员,对其岗位进行调配或晋升,通过大数据分析累积考核结果,如发现员工工作表现与其岗位存在不匹配问题,查找原因并及时进行岗位置换;二是薪酬待遇调整,主要体现对员工当期和中长期激励,项目考核结果优异的员工,兑现一定数额奖金给予当期激励,或者给予股权分红;三是职业生涯发展,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个人,指出其工作的优缺点,让员工改进工作有了依据和目标,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自身潜能,助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对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实施绩效考核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在推进绩效考核工作时,出现不同问题也在所难免,只有清楚地分析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科技人才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单位由短期向长期发展、由注重内部发展向内外部齐头并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文盛,李秋萍,熊敏,等.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绩效考核方法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14.

[2]冯颖新.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核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许迎.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08.

[4]王亚玲.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与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

第8篇

关键词:B/S结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Asp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前言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是整个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体育学院已经建立的校园网络和计算机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使科研信息管理更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辅助领导决策,是体育学院科研信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体育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科研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科研业务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加速信息的记录、查阅和搜索速度,而且可以与“数字化校园”中的其他网络软件互相连接一起实现校园内的统一信息管理系统。校园内使用一个有效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对实现科研工作的数字化、网络现代化管理,能够提高科研信息管理信息水平、科研现代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在查阅科研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和数据库理论等相关文献,以及对其它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使用、需求调查基础上,就收集到的6套科研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工具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实现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与构建。

3 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3.1 总体设计

从实际的人工业务分析得出,所开发的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同时对用户来说,应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分析本“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如下:1.基于权限的管理。教师类用户,只能查看信息;分院管理员用户,可以查看和管理分院教师所有科研信息;超级管理员用户,可以查看和管理全院教师所有科研信息。2.信息浏览灵活。对教师科研信息提供模糊和精确的查找。3.方便科研信息管理。教师科研信息可进行添加、删除、编辑等操作。4.导出报表且有打印功能。

3.2 系统体系结构

日前,信息管理系统要有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和服务器/浏览器模式。C/S模式是在LAN环境中具有交互性好、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强、提供更安全的存取模式、降低网络通信量等优点,但具有扩展性差、维护困难等缺点。B/S模式是在TCP/IP协议和HTTP协议中,把传统的C/S模式中大客户机、小服务器结构变为小客户、大服务器模式结构,客户端计算机简化到仅仅需要安装浏览器软件就可以,使系统更加易于维护、开发和培训,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系统资源的共享,并且很好的解决了网络扩展,兼容性和跨平台等问题。[1]以Web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三层结构服务体系,分为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示层,如图1所示。

应用层是B/S系统核心,主要负责应用处理服务功能,封装主要的业务逻辑数据,位于应用服务器上。并且在接收到用户提交的HTTP请求后,通过访问倒数据库,将操作的结果用HTML页面形式给前端浏览器显示出来。数据层包含了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能力,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实现Web服务器对数据进行操作的请求,且实现外部指令对数据库进行查询、修改及更新的功能,并将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

B/S系统的用户端使用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并且可以在服务器上面安装web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此技术与现在采用传统技术的C/S系统相比,具有用户界面统一、且不受操作系统平台限制、操作简单方便、减少用户前端的开发工作量、系统维护容易等优点。为此,系统采用B/S模式。

3.3 系统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开发语言中,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web服务器)+ASP(Active server Page 编程语言)+Access (数据库)方案全部是Microsoft公司的产品,它们在建设B/S类结构的三层模式网站上相对比较容易。ASP语言可以通过技术可以不通过在服务器端进行人工设置,而能成功写入程序代码方便的访问数据库,采用TCP/TP网络通信协议实现了信息的动态存储。系统开发工具采用Dream waver或其他文本编辑器编写ASP网络程序设计语言。客户端采用通用的网络浏览器即可。

4 技术关键

4.1 模块化设计

在软件工程思想指导下,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节省开发成本。系统划分为科研项目管理模块、信息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等几大功能模块,实现单独设计和单独编程。且每个模块之间还可以通过子模块系统实现相互支持,相互调用,协作工作。系统的工作操作流程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维护流程,一部分为访问流程。维护流程可以从基本数据录入开始,到中间层的审核与修改,再到最终的存储进入数据库,数据录入一般由各部门科研信息管理人员,录入的数据为第一手材料,能够保证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访问流程可以从登录客户端的浏览器,进入科研系统访问界面,再到输入查寻条件、浏览网络服务器,返回符合查询条件的对应结果,最终实现导出Excel数据表等功能。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4.2 登陆

登陆模块包括过客登录和会员登录,只有合法登录后,才能操作和使用该系统,不同的登录享有的权限不同。

4.3 系统功能

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涉及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体育院校科研发展对科研信息的需求在以下方面进行开发与研究:项目新增、项目列表、添加教材著作、教材著作列表、添加期刊、期刊列表、添加会议论文、会议论文列表、添加专利、专利列表、信息管理、字典管理、日志管理、数据管理等。体育院校科研信息管理添加期刊系统功能如图3所示:

5 系统安全防护

ASP编程技术具有易掌握、功能强大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为了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使用了非法字符过滤技术和验证码技术,当用户称成功打开登录页面时产生一个以当前服务器时间作为种子的4位随机整数,用户每次登录页面都需要输入显示于屏幕上的4位验证码,这样就可以降低黑客程序采用穷举法攻击系统的可能性。其次科研系统数据库的所有用户密码在存入数据库之前,都采用 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算法进行加密。任何长度的用户密码都能够转换为128bit的大整数后,才能够被存入数据库。

6 结束语

采用 Asp和Access结构设计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客户端软硬件配制要求低,只安装浏览器即可;(2)数据库采用符合范式设计原理,最大程度减少了数据冗余。(3)加密以及验证码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本系统的安全性;(4)数据实时共享,突破了科研系统在以前采用 Excel表格作为数据库工具只能进行单机操作的缺陷。实现了具有以上功能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让科研管理工作可以从计算机辅助管理层次走向完全的自动化办公层次,而且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但是本科研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加入如企业类的ERP模块的分析与决策功能,这样能够为今后的科研管理方向上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台德艺,王昆仑,郭昌健.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9).

[2]蔡长安,王琪.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4):2066-2069.

[3]王长峰.IT项目管理案例与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董成立.谈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及其信息管理系统[J].科技管理研究2009,(5).

[5]丰景春.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6]姚尧.教师科研信息管理信息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基金项目:吉林体育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0[01])

第9篇

关键字:曹妃甸;科技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E835.8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创新己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成为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达国家或先进地区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国家或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我国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曹妃甸港作为中国沿海港口的后起之秀,将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将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并将成为支撑河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兴战略平台[1]。而科技管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如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成为推动曹妃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1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就是管理者根据科技活动的任务及目标,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对科技活动中的人、财、物、组织、信息等各种资源或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效用,以便圆满地完成预定的科技目标。

近几年,曹妃甸科技管理工作在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分析曹妃甸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政策支撑力度仍不够强。由于曹妃甸建立时间很短,在很多方面尚未出台统一的科技执行政策,导致各功能区在落实上级政策及执行原科技政策等方面出现问题。第二,科技人才制度不完善。现有的科技人才政策没有形成体系,支持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安家费、补助费等,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养使用”的现象,特别是人才政策没有与科技、经济等其他政策紧密结合。第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曹妃甸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科研机构少,研发实力较弱。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方面系统化、全面化的扶持政策较少,创新资源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网状或者科技研发系统,各功能区科技资源各自为政,配置效率不高,由于缺乏对区内外科技资源集聚和整合手段,因此尚未形成健全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2]。

2 提高曹妃甸科技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

针对曹妃甸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就提高曹妃甸科技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加强技术预见研究,完善科技发展战略

加强技术预见研究能够帮助曹妃甸科技管理部门清楚地界定短期和中长期研究计划,并注重在制定过程中将各种科技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

(1)优势产业继续保持

对于在己取得较好声誉的冶金、电气、化工、陶瓷等优势产业方面,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参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2)发展新兴特色产业

通过政府连接作用,为企业找准、找好对口单位促进产学研科技合作,以点串线,以线带面,通过发挥龙头企业集聚作用,形成从种、养、殖、加工到流通的一体化产业链,形成一批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生态特色产业集群。

2.创新科技政策体系,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技术创新体系在整个曹妃甸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承担主要作用,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

(1)通过大规模引智建立研发机构

需要运用毗邻京津的优势,利用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特别是要加强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北联合大学等的合作,面向京津开放,通过大规模引智的形式来构筑起曹妃甸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

(2)构建创新联盟和创新集群

利用传统产业优势,构建创新联盟。利用唐山钢铁、煤炭、动车、陶瓷、化工的产业优势,打破企业界限,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使企业能够共享科技成果,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能力。利用开发曹妃甸,唐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大规模的开发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为唐山市的资源城市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构建现代制造服务创新企业集群。要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航运与物流服务业企业,提高现代化和智能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重点发展业务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积极融人现代物流、金融、制造等服务领域。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企业集群。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曹妃甸区的特色增长点。首先,依托国家海洋研究机构尽快建设海洋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海洋重点科技创新机构,增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转化能力。其次,重点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形成海洋科技产业增长点。

新能源创新企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缓解我市能源压力,满足市场需求的战略选择。重点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企业产业集群。

3.加大投资和融资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通过对科技资金的管理来满足曹妃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公共需要,使资源合理配置并发挥其最大效益。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应建立科技投入资金占财政收入比例的稳定增长机制,以制度保障政府体制内的资源分配并充分引导社会资源聚集。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应集中财力对在曹妃甸经济发展中具有制约和牵制作用的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难题、关键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给予重点支持,对于具有曹妃甸地区特色的原始科技创新给予支持,使资金的投入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2)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和风险投资为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制。增强科技投入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财政科技投入与金融机构及企业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科技投入机制,运用资本市场促进科技与教育、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社会发展、科技与地方特色产业开发、科技与资本、科技开发与基础设施投资在多个层面上对接融合,广泛吸纳境内外各类资本投向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联合推动,共同发展。

(3)破除融资瓶颈

建立统一的科技投融资平台,政府应将财政预算收入、土地收入等有形资产和政府规划、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定价、政府信用等无形资产集中到此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并通过分类、重组等方式发挥其最大效用。依托现有科技金融机构,建立集科技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贷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投融资机构,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包括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投资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的投融资服务。

4.优化科技人才管理,充实社会创新力量

实现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目标的协同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曹妃甸在今后的科技人才管理中应予以重视的,曹妃甸要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战略资源,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和奖励等环节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形成“本地培养、外地引进、留学归国”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3]。

(1)完善人才培养措施

针对薄弱的基础性研究领域,结合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和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紧缺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青年专技人才。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创新和发展,造就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

借鉴深圳经验,推行高端人才全球招聘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等统筹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各领域的核心领军人才,给予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待遇。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建“国家级曹妃甸留学生创业园”,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操作性强的措施,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来曹妃甸创业。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保护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拴心、贴心、宽心、舒心的用人环境,使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使曹妃甸成为人才辈出、人才聚集、人才创业之地。

5.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服务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研究和转化的中介组织,是由政府和企业建立的服务结构。目前来看,科技服务体系应当首先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目的是为了科技服务提供有效地保证。

(1)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开放式、市场化运作的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吸纳国外高端研发机构,中央和地方大院大所、重点高校、龙头企业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多元实施主体参与共建。此外,还应搭建创新资源平台,实现创新信息资源和政务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2)探索“产学研”发展新道路

完善契约制度,建立战略联盟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建立技术参股、效益分成、委托研发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享机制;支持和鼓励功能区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面向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为曹妃甸企业开展长期的战略咨询、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科技服务工作,探索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6.加强科技预警管理,提高管理应变能力

结合公共管理中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引入“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做到“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弥补传统科技管理中只强调管理带来的有利状态,“忽视”或“短视”科技管理过程中因诸如社会、经济、科技等外部大环境发展产生的多样性需求以及由内部诸如失误或者低效科技管理行为而带來的不利甚至危险状态,强调事先预控和经常性预防,通过组建科技预警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科技预警措施以及加强科技预警管理研究等,不断优化政府科技管理行为[4]。

(1)建立科技预警组织机构

建议在政府内部建立科技预警管理组织,实现科技应急管理的公共治理。建立由其他政府部门、社会专业团体、企事业单位、媒体甚至个人等参与的对科技管理内部与外部过程进行常规监控、综合监控和危机监控,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互动的监控网络。

(2)健全科技预警管理政策措施

建立科技预警管理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针对科技预警管理中的“监测、诊断、预控、矫正”四个管理阶段特点和科技预警管理控制性、预见性、警告性、纠错性和免疫性等本质属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3)加强科技预警管理研究分析

借助唐山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信息和技术优势,建立其与政府的联动机制,为政府提供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推断等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真实、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曹妃甸港口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814-817.

2. 李峰.基于国家创新型皿市的唐山市区域科技创新恤系的构建[J]. 科技信息,2012:94-95.

3. 李婷.科技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初步探讨[J]. 科技论坛,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