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防雷教育知识

时间:2023-05-28 09:43:55

导语:在防雷教育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防雷教育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校园植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29-02

植物分类学是农林院校农学、植保、林学、园艺、草业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植物分类学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后期专业课程及毕业实习的顺利完成。因此,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植物分类学的教学改革,不同的学校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

植物形态术语是学习植物分类课程的基础,形态术语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掌握科属特征及正确使用检索表精确检索植物具有关键作用。在我校,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部分包含在“植物分类学基础”这一章节,计划学时为12学时,其中理论部分6学时,实验6学时。理论课是在课堂上结合文字及图片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实验部分利用实验室材料对细微部分进行解剖观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延续多年,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内容繁杂,通过3次讲课,学生对相关内容不能完全消化,野外对实物分析判断能力较差。(2)实验室虽然能够提供解剖镜等仪器、干制腊叶标本和干燥储藏的花及花序标本以及部分的新鲜标本,实验材料与实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一些宏观形态特征,室内的实验存在局限性。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对本校2015级园林152和设施152两个班的学生为试点对象,对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部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调整,将教学效果、最终成绩和往届学生进行比较,发现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学生对形态术语的理解和野外实际运用能力有了显著增加,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提高课堂讲授教学效果

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类型多、内容繁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3次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大量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学时数少、教学时间密集,学生对部分内容出现了“似懂非懂”的情况,说明这部分内容学生听懂了,但是没有将内容完全理解和消化。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对上课方式进行了调整,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调整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对较难理解的内容重点讲解。如:花序的类型这部分,在学生课前预结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将花序的类型用图表的方式进行总结;再通过问答讨论的方式,对每一种花序的特点进行总结;最后教师根据花序的特点,在黑板上将各类花序的简图进行绘制,分析花序之间的关系及区别。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教学时间密集造成的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消化困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校园植物,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现已鉴定的我校校园植物共计41个科,181种。其中,木本植物类28个科,113种;草本植物(包括栽培花卉)13个科,68种。校园植物是学生最熟悉的植物种类,也是学生最易于观察和学习的植物材料。在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靠教材和课件的内容来进行学习。尽管教学课件中显示了较丰富的植物形态图片,但是想要达到让学生对植物各器官形态特征有全面、深入理解的教学目的,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最主要的是学生缺乏对植物形态特征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为了弥补理论教学环节上的不足,我们充分利用校园植物的多样性、便利性和时效性,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增加学生实地观察新鲜植物、增强感性认识的实践环节,探索实践了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完“植物叶的形态”、“花的形态和花序的类型”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布置小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采集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叶片及花序,进行现场压制标本并以幻灯片提纲的形式进行汇报。对作业内容,利用实验课前5―10分钟的时间,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实践活动的收获,展示形态图片和压制的标本。教师对各组的标本和汇报内容分别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自主创新性,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以校园为课堂,校园植物为对象,探索实践启发式和参与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与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效的互动[5]。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从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与教学环节为辅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有机结合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案。如上“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A”这一内容时,以校园作为课堂,校园植物为讲授对象,教师以典型植物为代表讲解: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区别分析:单叶互生、对生及簇生之间的关系;乔木、灌木、半灌木、半灌木及木质藤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两性花和单性花、雌性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及假二叉分枝之间的联系及区别;皮刺、枝刺和托叶刺区分;果枝和徒长枝、芽鳞痕和不同生长年龄枝条之间的联系及区别;松树、云杉及柏树的区别;等等基础性问题。此外,在校园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介绍校园内常见植物名称,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形态术语的同时掌握校园内常见树木的名称。这种启发式和参与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校@植物不仅美化了校园,净化了空气,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又为植物学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提供了新鲜、丰富的教材。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推进了植物学形态术语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为一体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同时还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及相关院校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试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张,华王芳.大学农牧学院植物分类学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2015,(8):33-36.

[2]吉乃提汗・马木提,谭敦炎.新疆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2015,(18):97-100.

[3]靳瑰丽,张鲜花,朱进忠,等.“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课堂理论教学的实践化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27-28.

[4]张树振,张博,靳瑰丽,等.卓越农林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6,(6):15-16.

[5]邱爱军,张玲,黄文娟,等.以校园植物为选材的植物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3):84-86.

Reform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Method of Morphological Terms of Plant Taxonomy

―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DILIXIATI Hasimu,AMANULA Yimingniyazi

(College of Grassland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第2篇

一、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综合课程框架下的一种混合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为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的同时,也力求兼顾美术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这类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通常既重视幼儿对艺术作品欣赏与创作的感受、体验,及对幼儿情感、态度等的培养,也重视幼儿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幼儿对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经验的整合和内化。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有时由教师确定,有时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发起,兼具预设性和生成性两种特点。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一般是先根据幼儿的经验和主题的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再根据活动内容设置活动目标的,活动内容和目标均具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当活动是由教师根据预设的目标、内容和步骤来开展时,这类活动呈现出较高的结构化程度;当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需要和经验,对预设方案作出调整并发起,或是由幼儿发起时,这类活动则呈现出较低的结构化程度。〔1〕

在主题活动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可使幼儿获得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幼儿在活动中有一定的自主性。这类美术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对教师开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准确把握活动设计意图,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反应,对预设的活动内容或活动过程作出适时调整,对幼儿的需要作出机智回应。

二、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美术教育活动

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美术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通常渗透在一定的主题活动之中。它不是单一的美术教育活动,而是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将美术与音乐、戏剧、舞蹈、文学、影视等艺术领域中的其他门类,或与社会、科学、语言、健康等其他领域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活动。

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将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互相整合,可以破除二者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局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整合应该是一种自然、适当、有机的融合和相互渗透,而不是生硬的简单相加。

将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相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美术为切入点和主要活动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的内容,以达成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整合,这种整合的目标主要指向美术发展领域。二是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让美术与其他领域或同领域的其他艺术门类相互融合渗透,使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其生活、情感以及社会、科学、语言等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进一步整合,形成更为整体性的经验,这是一种融合程度更高的整合方式,其目标指向同时兼顾美术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三、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学科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活动目标的设定通常有学科化倾向,活动内容的选择也会较多地考虑美术的内在序列和要求。〔2〕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通常不被提倡,但由于其活动目标较单一和明确,活动内容和步骤多是事先确定好了的,教师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因此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选择开展这种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

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学科为取向,某种程度上更易帮助幼儿由易到难、较系统地获得一定的美术表达技能,也便于新手教师在短期内较高效地开展教学和评价活动。当然,这种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活动内容常常脱离幼儿生活,甚至导致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技能的枯燥训练。为避免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可以采取一些“变式”,如将系列美术教育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为线索加以串联,使幼儿能够在成系列的美术教育活动中较为持续地探索他们的关注点,获得较系统的经验。这种变式兼顾了学科取向与儿童发展取向这两种设计取向的优势,既可顾及幼儿美术学习方面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特征,也可顾及幼儿的兴趣、经验、发展水平和需要等。

四、区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或活动区活动,是一种结构化程度较低的活动。区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大多为美工区活动,它是一种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活动通常不设置统一的目标和内容,而是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自主地与同伴、教师互动。〔3〕当然,教师也可以投放特定材料、进行适当引导,如,引导幼儿开展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美术活动。与集体美术教学活动相比,美工区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更强,活动的组织较开放,活动的状态类似于游戏。

区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既可以由幼儿自发生成,也可以是美术教学活动或主题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还可以与班级其他游戏活动相结合。作品既可以是由幼儿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幼儿以自由组合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的,作品创作时间较宽松。美工区的环境布置主要着眼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且富有美感的区域,因此,可在区域内用张贴、悬挂、摆放等多种方式陈列一些适宜幼儿欣赏的大师                 作品、工艺美术品,或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等。

五、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所处社区或大自然中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因这一类美术活动是在园外进行的,相对于园内美术活动,其结构化程度更低。活动目标通常着眼于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或审美素养,较注重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类美术活动更趋生活化,幼儿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土、沙、石、枝条、树叶等来进行创作,或开展写生、摄影、参观、欣赏活动等,这类美术活动有利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

在社区/自然情境中组织开展美术活动,一般可以与郊游等户外活动结合,在活动中注入美术元素,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审美素养。在活动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社区和家长资源,如组织亲子共游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相关的美术教育活动;或组织幼儿到人文景点参观;或组织幼儿开展郊游写生活动,让幼儿与美丽的大自然亲密接触。社区中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或场地、资源,如节庆活动、公共绿地、大型沙地等,都可充分利用。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户外活动,这对于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要协调好与家园、社区的关系,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尤其是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此外,教师还需具备较好的设计及组织活动的能力,在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渗透或穿插适宜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

六、亲子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亲子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主要是指亲子园教师为0~3岁低龄儿童及其家长所设计、组织的美术教育活动。教师在设计这类美术教育活动时,要坚持“以幼儿教育为主,适当兼顾家长教育”的活动原则,以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促进幼儿的艺术成长为目标,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美术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艺术素养和美术教育指导水平。亲子园中美术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关键是要符合低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活动形式可以有较为正式的教师与亲子面对面的美术教育活动和亲子美术工作坊活动等,一般来说,后者的亲子自由探索程度与创作空间更大。

亲子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更低,可变性和不确定性也更大,这对教师整合资源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更高。亲子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通常都需家长参与,因此在活动材料选择、创作时间与空间安排、创作形式设计、教师介入和指导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活动材料要适合不同创作水平的幼儿和家长的需要;创作的场地要安全、宽敞、舒适,可以不拘一格,如,可以在地垫上、桌子上、草地上、公园里,等等。亲子创作活动一般不受常规的约束,通常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实施。如,以游戏的形式导入,用游戏化的语言指导及评价等。教师对这类活动的指导可采取多层次、互动式的参与方法,让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交流更丰富多样。

第3篇

关键词:低碳发展;碳排放绩效; LMDI分解法;人类福祉;中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我国政府承诺:以200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基础,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削减40%~45%。在此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中部地区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中部地区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加大,碳排放是促进中部崛起所面临的不可忽视的约束因素。已有研究表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类福祉必然带来一定量的碳排放,但只要提高碳排放绩效,实现高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水平并不必然带来很高的碳排放[1]。因此,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人类福祉之间的绩效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目前,将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关联起来进行碳排放经济绩效分析开始成为低碳经济研究的热点。从已有研究来看,一些关于碳排放经济绩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复钩问题[2,3],主要着眼于经济视角,表征的是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经济产出,即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或碳排放的经济效应[4,5]。

一些研究已经开始重视人类福祉视角的碳排放绩效问题。诸大建等指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指标难以全面刻划碳排放绩效,尤其是由于福祉门槛效应的原因,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指标度量仅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而非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6]。显然,基于福祉导向进行碳排放绩效研究是民生福祉建设下更具创新意义的研究命题。在这一方面,王圣云对中部六省人文发展(人类福祉)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研究[7]。诸大建等基于经济社会福利视角提出了碳排放绩效衡量指标,并对二十国集团进行了实证分析[8]。谌伟等基于福利视角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及其效应进行了评价,并对中、美、英三国进行了比较分析[9]。综上可知,尽管关于福祉视角的碳绩效研究在国内一些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方面,主要在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的概念界定、评价模型构建等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证方面,对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部地区进行碳排放绩效实证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首先在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图解分析基础上,基于福祉导向以及福祉提升的去碳化视角,提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的概念框架和内涵;然后基于碳排放绩效的概念框架以及碳排放量、人类福祉的计算公式,构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测评模型;再对中部六省1990年~2008年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进行评价和时空比较分析;最后应用LMDI分解法对中部地区碳排放绩效的效应进行分解研究。

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1.1 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概念框架与图解分析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人类福祉水平的提高。然而,提升福祉必将受到碳排放的约束[10]。碳排放绩效概念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碳排放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作者之见,经济发展的去碳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提高过程。从福祉导向来重新界定碳排放绩效,福祉提升的去碳化过程则是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提高过程,即福祉趋向最大化,碳排放趋向最小化的动态过程。因此,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可用人类福祉指标和碳排放指标的比值来表示。图1中,横轴表示人类福祉,HW0表示基期的人类福祉,HWT表示T年的人类福祉。纵轴表示碳排放,以CE表示。从A到B,碳排放指标值不变,人类福祉从HW0到HWT。从A到C,人类福祉指标值不变,碳排放从CE0到CET。将AB称为福祉增长过程,AC称为去碳化过程,图中阴影部分即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提升区域。

1.2 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评估指标与模型构建

目前,较好的福祉测评指标有ISEW(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11],ISE(Index of Economic Welfare,经济福利指数)[12]和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人文发展指数)[13]。其中,人文发展指数(HDI)是依据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的衡量人类福祉最简明、最著名的指数,由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收入指数综合而成[13]。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人文发展指数是人均意义上的指标,为了保持统一,碳排放指标采用人均碳排放量,人口总量采用户籍人口数。

碳排放量计算则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8类,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和天然气。根据燃烧的燃料数量以及碳排放系数来进行碳排放量估算,碳排放系数计算公式为:碳排放系数=氧化率×含碳量×低位发热量。各种类型燃料碳排放系数见表1。计算出各种化石燃料的碳排放系数,与各种燃料的消费量相乘即可计算出各种燃料的碳排放量[5]。

构建的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评估模型见公式(1):

CEPHW=■=■=■=EPHW・CEPE (1)

CEPHW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of Human Well-being)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衡量单位碳排放所获得的人类福祉;HWI(Human Well-being Index)为人类福祉指数;EPHW(Economic Performance of Human Well-being)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成果的民生享有。CEPE(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of Economy)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PGDP(Per capita GDP)为人均GDP;PCEI(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为人均碳排放量。可见,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即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和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的乘积。

1.3 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的驱动效应:分解方法与模型构建

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效应的分解模型采用LMDI分解法,该方法由Ang[14]等人提出,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因素分解模型。根据LMDI模型,基期和T年的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可表示为CEPHW0和CEPHWT,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可表示为CEPHW0和CEPHWT,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可表示为CEPE0和CEPET。从基期到T年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变化值为总效应HCEP,由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变化值EPHWeff和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变化值CEPEeff两部分组成,见公式(2)-(4):

CEPHW=EPHWeff+CEPEeff (2)

EPHWeff=■・Ln(■) (3)

CEPEeff=■・Ln(■) (4)

若EPHWeff、CEPEeff为正值,表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变化促使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增加,称为增量效应,表现为驱动效应;反之,称为减量效应,表现为抑制效应。

1.4 数据来源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即2006年《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的中部六省。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出版的历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历年中部六省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因为1990年和199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并不是采用现行取对数的方法来调节人均GDP(PPP$),而是使用Atkinson收入效用公式进行人均GDP的折算(UNDP,1997),因此按取对数方法对1990、1995和1997年的人均GDP指数重新进行估算,使其具有可比性。为了使指标数据保持年份一致,本文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等数据选取年份和HDI数据保持统一,分别选取1990、1995、1999、2005、2008年的数据。

2 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评估

2.1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

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先增后降,呈现倒U型,在1999年达到最高,2000年后中部六省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并未提高,反而下降。1990年~2008年,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基本上一直呈现河南最高,江西次高;山西最低,安徽次低;两湖居中的格局。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得分最高的河南和得分最低的山西相比,1990年河南是山西的3.5倍,2008年增加为5.2倍,可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省际差距明显(图2)。从图2可见,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的省际绝对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过程。但总体而言,其省际差距是扩大的。

2.2 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

从图3可以看出,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整体呈递减、趋同趋势,其省际差距趋向缩小。1990年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得分最高的河南是得分最低的湖北的1.4倍,而2008年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得分最高的江西比得分最低的湖北仅高0.056。需要指出的是,2005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得分处于最低值;2005~2008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均略有上升,表明经济发展成果的民生分享步伐开始加快。

2.3 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

从图4来看,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整体呈递减态势,其省际差距整体缩小。1990年中部六省的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极差为1.91,2008年为1.08。1990年~2008年,河南的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一直最高,江西次高;山西最低,安徽次低;两湖居中,这种格局和趋势与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特征较为相似,表明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决定。河南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降幅最大,由1990年的2.43降低到2008年的1.34,降低了1.09;山西降幅最小,从1990年的0.52降低到2008年的0.26,降低了0.26。

3 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分解与测度

3.1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测度

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波动较大。其中,1990年~1995年,河南、江西、安徽三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为增量效应,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表现为驱动效应;山西、湖北、湖南三省的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为减量效应,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表现为抑制效应。1995年~1999年,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均为增量效应,且较之1990年~1995年的增量效应更为明显,其中湖南由1990年~1995年的减量效应到1995年~1999年变为增量效应,最为明显。1999年~2005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均为减量效应,其中湖南的减量效应最为明显,江西次之。2005年~2008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均为减量效应,减量效应比1990年~1995年整体有所减弱,唯有河南减量效应仍较严重,表明河南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的抑制效应较为突出(表2)。

3.2 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测度

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整体是递增的,呈增量效应,且呈趋同趋势。但1990~1995、1995~1999、1999~2005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均为减量效应,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兼为抑制效应。2005年~2008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均为正值,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为增量效应,起驱动作用。其中,河南从1990年~1995年中部六省最低值-0.831到2005年~2008年中部六省的最高值0.092,增速和增幅明显;山西从1990年~1995年中部六省的最高值-0.032到2005年~2008年中部六省的最低值0.020,降幅显著(表2)。

3.3 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测度

由于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和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的综合作用,1990年~2008年中部六省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总效应波动较大,和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的波动特征较为相似,但幅度较之略小。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效应由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和经济福祉绩效效应的叠合,当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是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总效应的决定性效应。换言之,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总效应主要由其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决定的(表2)。

4 结论和讨论

第一,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先增后降,在1999年达到峰值,但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单位碳排放量的经济产出并未提高。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省际差距明显。尽管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存在较为明显,但中部地区提高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仍然任重道远。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整体呈递减、趋同趋势,中部地区经济福祉绩效的省际差距整体在缩小。中部地区在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的过程中竞争十分激烈,表明经济发展的增速仍快于民生福祉的增速。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整体呈递减态势,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省际差距整体缩小。中部地区人类福祉增速低于碳排放增速,但这一趋势在2005年后有所趋缓。

第二,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波动较大。1990年~1995年,河南、江西、安徽三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为增量效应;山西、湖北、湖南三省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为减量效应。1995年~1999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均为增量效应。1999年~2005年和2005年~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均为减量效应。河南、江西、安徽三省在1999年之后由增量效应转为减量效应,即由驱动效应转为抑制效应。山西、湖北、湖南三省则经历了“减量效应-增量效应-减量效应”的波动变化,即由抑制效应到驱动效应再到抑制效应的动态变化。

第三,1990年~2008年,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整体是递增的,且呈趋同趋势。但1990~1995、1995~1999、1999~2005年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均为减量效应,2005年~2008年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均为增量效应。表明2005年之后,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开始由减量效应转为增量效应,即由抑制效应变为驱动效应,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总效应起到了驱动作用。

第四,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现阶段主要由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决定。由于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和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的综合作用,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总效应和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的波动特征相似。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与人类福祉的经济绩效效应的叠合,经济发展的碳排放绩效效应是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总效应的决定性效应。

第五,中部地区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耗较大,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较大。本研究对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及其效应进行时空演变定量分析,对于指导和促进中部六省节能减排、产业优化升级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参考价值。在碳减排目标与碳排放空间的双重约束下,在经济持续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未来导向下,提高中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碳排放绩效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人文发展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协调高效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人类福祉与碳排放的逐步脱钩,将是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潘家华,庄贵阳,陈迎. 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6-8.

[2] 赵一平,孙启宏,段宁.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06(3): 128-134.

[3] 孙耀华,李忠民. 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5):87-92.

[4] 何建坤,苏明山.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9(10):42-47.

[5] 潘家华,张丽峰.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5):49-50.

[6] 诸大建,刘国平. 碳排放的人文发展绩效指标与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5):73-79.

[7] 王圣云. 中部地区人文发展的生态效率评价[J]. 经济地理,2011,31(5):827-832.

[8] 诸大建,刘国平. 基于碳排放的中国人文发展效应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1(4):29-34.

[9] 谌伟,诸大建.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低么:基于福利视角的国际比较[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56-62.

[10] 王圣云. 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20.

[11] 赫尔曼・E・戴利. 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0-128.

[12] Osberg L, Sharp A.. An index of economic well-being for selected OECD countries[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2,48(3): 291-316.

[1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10: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附录.

[14] Ang B. W. 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J]. Energy Policy, 2005,33(7): 867-871.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and its Effect Decomposition in Central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Well-Being

WANG Sheng-yun1,3, SHI Li-jiang2, XU Shuang-xi3

(1. Center for Studies on Cent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7, China;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12, China;

3.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

第4篇

关键词:分类讨论;归纳总结;高中数学教学

一、分类讨论的含义及组成

高中数学是很多学生的难点,在解题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就必须进行分类讨论,分类求解,最后进行综合解答。

分类讨论贯穿整个中学数学教程,是高中数学难点之一。它不同于其他解题方法,分类讨论要求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在最后又将讨论得到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得出相应题目的求解。分类讨论的组成大致分为要素、步骤、原则三部分。

要素:要素就是指需要进行分类讨论的对象,分类后各自的概念,还有最后区分的标准。

步骤:分类讨论的步骤具体有四个步骤,第一,确定要进行分类讨论的对象和要讨论的区域。第二,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分类。第三,根据从大到小、先易后难的解题步骤进行逐步分类讨论。第四,归纳分类讨论所得出的答案,得出最后答案。

原则:分类讨论要遵循的原则是,首先要确定分类对象,不可重复对象,更不可遗漏对象。确定对象之后要选择正确的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讨论。遇到多级分类,就需要更加仔细地在分类部分中再次分类。

二、高中数学分类讨论产生的原因

1.分类所涉及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函数式子中y=1/sinx。看到这类函数,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sinx,它作为一个变量,同时又作为分母,是不可以为0。在作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排除sinx=0的这种情况,因此,所对应的图像是间断图像,然后再从递增递减性去考虑函数sinx,最终完成解题。

2.分类所涉及的公式

例如,在排列组合题目中的有组合计算方法,8个人分两排站立,A和B之间相邻的站法有多少种。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将题目中确定的两个固定位置当中的任意一个视为整体,那剩下的7个人就分为两排,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组合数,接下就该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AB进行讨论,将得出答案乘以2,就得出了最终答案。

3.分类所涉及的参变量

参变量这类问题在不等式中出现的较多,例如,(a-b)x0、a-b

4.分类所涉及的约束计算

所谓约束,就是指一些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条款,如分母不可为零。

三、分类讨论实例

下面以具体例题来说明分类讨论。

例1:在正方体的8个顶点、12条菱、6个面的中心、正方体中心共27点,共线的三点组成的有几个。

解:根据题意,共线的三点组可以分为三类。

四、结语

第5篇

依托学院的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平台,在工科类纺织服装贸易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作为纺织服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当系统,但在行业领域后向一体化的衔接,尤其商贸知识的欠缺成为发挥专业特长的软肋。因此我们注意到高校在培养跨学科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是为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复合型卓越纺织工程科技人才。2012年起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程设置与结构的重组与改革;实验、实习及毕业设计与论文等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全工程的系统教学,构建基于工程实际、基于实际工程问题、基于科技项目的构成实践教育平台,初步形成了纺织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

纺织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则构建了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开放型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按照基础专业综合创新研究四个层次进行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课内外、学科间、校内外及至国内外实验教学的结合;注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的结合。明确了各课程体系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手段与方法,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性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纺织与服装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纺织服装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包括:从纤维纺织品设计染整工艺服装设计与制造纺织管理与贸易过程的仿真与模拟等。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使得学生可以实现在线进行软件模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此外尚有各类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其他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的支持。

2 主要培养方法与路径

(1)实施纺织与商贸课程对接

纺织贸易业务是纺织产业服务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全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跨学科课程作为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承载形式,需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其课程教学中主要内容包括:纺织专业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管理知识,国际贸易实践等。具体涉及到外贸的基础知识、外贸的商品知识(纺织面料与服装)、出口贸易跟单实务、外贸进口跟单实务以及外贸跟单的管理知识。其主要业务内容包括: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货物的打样、生产、加工、检验、装运、保险、报检、报关、结汇等环节进行实践操作,需要将每一岗位环节实践内容的领悟与纺织专业知识的对接。

(2)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教材使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学生可以实现在线进行《外贸跟单模拟实习平台》软件模拟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模拟系统通过虚拟角色定位,选择扮演外贸企业跟单员角色,系统随机模拟一家国际贸易企业,从客户处接受一笔随机外贸纺织品订单,由业务经理将该笔订单全套数据(包括:P/O订单,工艺单以及邮件往来信息)交由跟单员处理,以纺织品跟单为对象,完成包括订单分析、样品跟单、原辅料跟单、生产跟单、包装运输跟单在内的整个外贸跟单实务流程,直至将所有订单项下产品按照客户要求交付完成。其中仅订单分析就包括对外贸订单、产品工艺单以及客户的其他要求进行分析,掌握基本信息(价格数量条件、交货期、产品工艺、包装要求、货运要求等)大量的内容,同时也考验了学生纺织英语专业术语水平和外贸订单过程中对产品要求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客户的要求尤其是细节。系统可以更好体现实际场景的模拟,将纺织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很好融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服务企业需求的实践性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的操作紧密对接起来,纺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借力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平台基础,与合作企业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的筹划与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设立,提供学生培训与实践岗位,考核实践成果的模式等诸多方面将专业理论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对接的相关纺织服装贸易企业,运用实际纺织贸易企业的出口订单流程做案例,聘请贸易人员与学生进行定期讲座和交流。于此同时,部分学生本身就是卓越工程培养平台的学员,有机会在外贸企业通过实际业务的操练更深刻理解外贸业务的实际流程,对不同订单的处理方式、检验标准和要求、与客户的交流协商、纺织产品加工、乃至外贸产品的开发多方面探索和实践,成为了他们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很快成为助力企业的亮点。

(4)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将教学平台与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多类型工程实践模式和创新实验计划的实践性操作结合起来,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本科专业教育和技能实践的对接,在纺织材料、面料、服装加工、测试标准、外贸实务等进一步完善知识并灵活运用。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纺织行业对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3 实践的主要成果

(1)根据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纺织行业标准,结合纺织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工贸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纺织与服装工贸对接的人才模式与培养方案。

(2)加强课程体系改革,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与课件进一步完善,将纺织与服装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很好融合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的操作紧密对接起来,运用实际纺织贸易企业的出口订单流程做案例,对接相关纺织贸易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3)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已建立《外贸跟单模拟实习平台》,采用人物仿真对话的沉浸式教学与实习模式。将学生引入一个任务引领式的实务教学与模拟实习环境,主线任务涵盖从接受订单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所有相关学生均可网上运行系统。

(4)通过服务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校企共建课程,企业和学生均深度参与各项教学实践培养过程,使纺织服装工程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紧密对接。

纺织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题2013年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岗位实践的工科类纺织服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课题2015年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三等奖。近五年工贸结合的纺织服装工程学生积极参加由教育部高等纺织与服装指导委员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在几十所学校选手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生个人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3项。关于岗位+教学对接的工科类纺织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于2012年12月获得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许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纺织服装贸易工作,岗位上手很快,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个人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纺织服装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进入行业领域后,更好更快适应业内后向一体化的衔接,尤其是直面国内外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实质性的岗位适应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学校防雷 现状分析 预防措施

引言:惠州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雷电季节从4月开始一直到9月才结束,雷电高发区为5月至8月,每年平均有雷电日87天,每年因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近10年来,每年均有发生雷击死伤事故。惠州市全市共有中小学1000多所,其中登记完善防雷设施的仅有400多所。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舍没有完善防雷设施,部分学校防雷设施检查不合格,却都因经费原因,一直没有按规范要求对防雷设施实施整改。许多学校的防雷设施没有按要求进行年度检测。据统计,我市中小学校防雷设施的年检率仅有20%至30%,绝大部分学校都不会主动要求对防雷设施装置进行年检,尤其是乡村一级的学校,存在较大的隐患, 2009年6月11日,龙门县平陵中学教学楼、门卫值班室、教师宿舍楼遭雷劈,导致教学楼四楼楼面被击穿、教师宿舍楼大灯1盏被击坏、门卫值班室的控制器被击坏,以及教学楼风扇7台,灯15个受损。雷击原因:该中学教学楼、教师宿舍楼、门卫值班室均没有安装防雷设施。因此,加强学校防雷工作,意义重大。

1 教学楼防雷设计

1.1 学校选址

学校选址应避免雷击气象灾害:为了确保安全在建校选址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考虑,我们提出如下防雷建议。“易击雷区”最容易引起火灾和人员伤亡,所以应该将房屋的位置选在“非易雷击区”。“易击雷区”有以下主要特点:地形位置较高,突出于周围地貌;邻近潮湿和水草地区;处于上升气流的迎风面;地下有金属矿藏的地区;从以往经验了解经常遭雷击的地区等。房屋位置的选择应避开上述“易雷击区”,另外房屋位置的选择还要避开高压输电线路和移动基站。

1.2 学校防雷的设计思路

一是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学校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的接闪器,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学校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二是突出屋面的物体其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2]: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

三是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2、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1.3 学校旧建筑物改造

对旧校舍改造我们提出采取以下防雷措施:一是建筑物有防雷装置,应进行检测,对不合规范要求的防雷装置进行整改;二是对旗杆、金属栏杆、金属门窗要求接地;三是电教设备电源至少设两级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设信号浪涌保护器[3];四是对校园内路灯也要求接地。

1.4 学校防雷装置维护

1.4.1 学校应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防雷装置,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做好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工作。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4.2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学校内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一次。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学校应当主动申报年度检测,检测应由取得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检测资质证的检测单位进行。

1.4.3 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学校对检测报告指出的不合格事项应逐条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检测单位以安排复检。

1.4.4 是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2 学校防雷安全教育

政府安全部门、教育部门、气象部门要加强沟通与联系,通过发放《公共安全知识手册》及电视、报纸、广播、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及时向学校雷击等气象灾害预警。

利用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广泛普及防雷安全知识,每年应通过地方主要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防雷减灾公告、防雷安全科普等,做好面向社会公众宣传工作。

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教育。教育部门应组织学校积极开展防雷安全教育,加大对中小学生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警示,科学指导预防。

学校应开设防雷减灾知识讲座(如中央台的开学第一课),广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不断提 高师生的防雷安全意识。教育学生避免在下面易遭雷击区域停留:一是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二是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和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点等;三是土壤中电阻率不连续的地点,比如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处、露出地面的岩层等;四是地势较高和空旷处,如房顶、操场等;五是孤立、突出在空旷地带的高耸物和金属突出物,如大树、旗杆、变压器、广播电视天线等;六是含有大量金属构件的建筑物,如钢结构体育馆、风雨操场等。

3 雷雨天气防雷基本方法

3.1 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

3.2 如在室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旗杆等高耸、孤立物体和墙根避雷接地装置,不要在铁栏杆、架空电线、变压器附近停留,以防旁侧闪络、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3.3 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双腿并拢蹲下,抱膝,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塑料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3.4 打雷时如在室外,切忌骑车、奔跑,师生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3.5 雷电天气发生时,室内门窗一定要关闭,以防球雷进入室内。不要靠近、接触金属门窗、管线等。最好不要使用电器设备,尤其不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应拔去电器设备所有的外接电缆插头。

参考资料:

第7篇

关键词:气象法律法规行政许可法防雷技术专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301-01

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减灾科技服务工作,防雷工作主要有三大块分别是图审、检测、雷电评估,在依法行政、天气、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防雷专业技术服务及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行政能力根据本法,提高防雷水平和减灾专业技术服务和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启蒙运动功能。

一、防雷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1.防雷减灾法律法规、行政许可问题

防雷行政许可运行还需要规范完善,办理行政许可程序意识淡薄, 甚至出现简化行政许可办事流程, 忽视行政权力的制约作用;没有建立部门内部监督监管机制,内部管理分工不够完善;对防雷减灾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广泛。

2.防雷技术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由于市县两级气象防雷部门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工作业务量又很大,导致从事人员结构复杂,一是专业知识学习、培训不够,二是常见的外部人员,属于防雷专业人士,所以在防雷技术服务工作,是建筑防雷技术的操作规则是不一致的。

防雷专业技术队伍才人欠缺,防雷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防雷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宣传不足,建立本地化防雷服务品牌意识是不够的,没有使防雷技术服务大规模、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和专业方向。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技术服务、测试设备,技术含量低,还有一些老化。 气象部门防雷的现有设备可以满足常规业务,不能有效促进防雷服务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需求,应提高防雷设备的升级配置,防雷服务还需要改善工作环境, 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做好县乡防雷减灾服务工作。

二、防雷减灾事业的发展与对策

1.法律法规是开展防雷工作的依据

《气象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因此,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气象部门就要明确,防雷减灾工作是《气象法》赋予给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重要行政管理职能,就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如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管理职能角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理念,强化基层气象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理念,增强行政许可管理意识,依法行政是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了气象主管部门对防雷减灾的社会管理职能,就应当依法履行防雷减灾的社会管理职责。

第一防雷行政许可必须按程序规范进行,当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立法迟,社会认可度较低,社会对气象依法行政不够了解、有回避的情况,气象处罚也没有行政强制的权限, 还需要依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 一些前置性审批要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

第二防雷审批和执法要形成良性互动, 全面履行好法定的防雷管理职责。政务中心的建设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基层气象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气象行政审批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行政业务,气象行政许可就应当进驻政府政务中心, 这样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才能打开新的局面,同时也要着力提高政务中心气象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不能出现窗口工作人员无事可做的现象。再有就是 “法贵在行”, 要把气象法律法规落在实处, 必须进行规范执法与严格执法, 加大气象行政执法力度, 使审批和执法相互促进, 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第三是依法行政,加强气象依法行政人员队伍建设, 维护气象行政执法主体部门的形象,不断完善有利于气象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一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依法行政队伍, 依法行政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执法人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气象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心理素质等教育培训。二是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定时定期进行执法培训,通过培训, 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升。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是基层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减灾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基层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和准则。气象法对于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防御气象灾害,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还不够到位,对气象法规必须加大宣传,要广泛、深入的多样化、多渠道的开展宣传,气象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的应用,让广大社会公众认识气象法,了解气象法,执行气象法。

2.提高了识别的公众气象服务,坚持的气象服务人民的根本目的,加强气象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与福利服务的能力

2.1加强防雷的队伍建设,标准化防雷减灾服务能力提升

加强防雷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防雷,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在自然界中,防雷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掌握防雷电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如电工、电路基础、电磁场的基本知识电子信息、网络设备系统等。为防雷技术服务,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防雷减灾,必须研究系统的防雷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防雷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只有熟练掌握技术规范,为了更好地开展防雷减灾技术服务工作,防雷技术服务的安全性能是否防雷装置检测或防雷技术评估、技术都属于第三方公正的发表的报告文件,首先必须符合公平的原则,第二必须符合防雷规范的要求。所以熟悉掌握,正确认识防雷规范,技术程序,从事防雷技术服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2.2规范管理、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扩大防雷技术服务

坚持以服务为本,准化的内部管理,加强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只有标准化管理,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才有战斗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服务的设备投资和基本单元的硬件建设直接关系到技术服务形象,而且还促进服务能力和拓宽服务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应该增加科学技术服务的基本建设投资,一是科学和技术服务技术和设备改进和更新,二是改善工作环境。

第8篇

关键词 农村;防雷现状;雷电灾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96-02

Causes of Rural Lightn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ZHU Ming CAI Mu-min LIU Kai-dao

(Qinzhou Meteorological Office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Fegion,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 The situation of lightning accident disaster was summarized,and the root causes of frequent lightning accidents in rural areas were analyzed,including farmers poor lightning scientific knowledge,lag sens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facilities,delay of lighting implementation,imperfect managemen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the blocked release of lightning warning information.Measures to reduce lightning accidents in rural areas were proposed:promot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awareness,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l,speeding up warn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strengthening lightning responsibility to implement,etc.,which had a good guidence to reduce lightning disaster in rural.

Key words rural;situ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lightning accident;causes;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雷电灾害已逐渐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逾1 000人因雷击伤亡,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其中,我国90%以上的雷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农村[2]。笔者通过了解总结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现状,分析阐述了雷电灾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为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1 农村防雷现状

近10年全国雷击伤亡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为850人左右,死亡人数为450人左右,而农村占总伤亡人数的92.3%[3-4]。据《广西雷电灾害典型实例汇编》统计显示,2006—2009年广西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中,人身伤亡事故农村占93.2%,死亡人数中农村占92.8%,受伤人数中农村占91.6%,房屋受损数量中农村占52.4%,直接经济损失中农村占38.6%。如2006年8月28日17:00—18:00,广西钦州市大垌镇麻芎村附近山坡一层未安装防雷装置的平房受雷击,造成2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被雷电击中,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5];2007年6月25日,江苏乐清市磐石镇芝湾村小龙坪山坡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6]。

2 雷电灾害成因分析

2.1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知识较贫乏,防雷意识淡薄。认为雷电灾害是雷公发威,是天神惩罚人,难以直接对抗和避免,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在居住(房屋建设)、生活劳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雷自我保护意识。如农村建房选址盛行信“风水”先生,不懂也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把房屋建在雷电灾害发生几率大的地方;又如在野外劳动遇到雷雨时,就近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没有防雷设施的亭子里,这很容易招来雷击之祸。

2.2 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相关防雷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10余年的运行,城市防雷减灾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城市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安装、验收等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程序,并取得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但在农村,由于地域宽广、建(构)筑物分散、经济较落后等原因,防雷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

2.3 农村防雷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

农村绝大部分建(构)筑物没有安装防直击雷装置,或者安装的防直击雷装置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遇到雷雨天气时,这些没有安装或安装了不符合规范的防直击雷装置的建(构)筑物都处于雷暴危险区中,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给农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现在许多农村建(构)筑物的屋顶上安装有电视接收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等,这些设施往往没有接地,也存在很大的雷灾隐患。

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电话、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的家庭也不断增加,这些电器的电源、信号线路多数是由旷野外架空引入,且乱拉乱挂,布线不规范,较容易遭受雷击。由于这些电源、信号线路没有安装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电源和信号SPD),一旦遭受雷击,强大的雷电流就会沿着线路进入室内击坏家电设备,甚至危及居家人员的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有近1/3是由室外架空线引入引起的[7]。

2.4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不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部门可以提前一定的时间尺度对雷暴未来发生的强度、地域进行预报预警,但由于农村地域的特殊性,雷电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没有覆盖整个农村,雷电预警信息难以及时传达到广大农民手中,农民难以在雷雨到来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

3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知识宣传

加强防雷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科学认知雷电的知识水平,增强防御雷电灾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推动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职能、涉农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的原则;以5月、10月的科普宣传大行动为抓手,以电话、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等为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全力、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防雷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同时,应把防雷科普知识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将防雷科普知识纳入到基础教育当中,最终的目标是让防雷科普知识达到人人皆知、人人重视的程度[8]。

3.2 创新农村防雷减灾技术规范和管理模式

一是在县一级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建立县、乡(镇)、村三级从设计、施工、检测、验收以及维护等较为完善的农村防雷管理体系,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和防雷宣传骨干人员,以解决当前农村防雷服务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县实际,组织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制定本县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依据本县建(构)筑物的特点,制定不同类型的防雷标准设计图,并印制成《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技术方案图集》下发至乡镇村委会,为农村开展防雷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三是建设防雷减灾示范村和学校。村(户)出一点,气象主管机构支持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筹集资金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防雷示范村和1个防雷示范村小学。示范村和小学应选择建于雷电灾害事故多发的村和小学,通过防雷示范村和示范小学的建立,让农民对防雷减灾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以点带面,推动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全面发展。四是把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与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给予政策支持和投入。如采取措施强制对电话、通信、电力等线路入户进行屏蔽处理或安装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电源SPD),以有效减少旷野外架空线路所引起的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对建在农村的学校、企业、农民自建房屋的防雷技术服务费用给予特殊的减免优惠,对安装了防雷设施的农户给予经费补助。

3.3 加快雷电预警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的

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信息显示屏等各种手段,及时、传递雷电预警信息。让广大农民能及时获取雷电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预防。

3.4 强化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落实

一是气象主管机构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职能,认真做好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防雷装置设计的审核、分段检测和竣工验收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把好防雷安全工作关口;定期检测防雷装置,对不符合规范的防雷装置限期整改;对违反防御雷电灾害法律法规的人和事坚决纠正,严肃查处。二是充分发挥县(市)人民政府在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依据国家、省(市)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出台相配套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实施办法,努力构建科学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从上到下依法开展农村防雷工作的局面。三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依靠当地人大的理解支持和监督,依法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督体系,确保防御雷电灾害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4 参考文献

[1] 黄小红.农村防雷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97.

[2] 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3] 梅机.丘陵山地农村雷击原因剖析与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13238-13239,13245.

[4] 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5] 李家启,覃彬全,陈宏,等.开县“5.23”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分析[J].气象科技,2007(35):48-51.

[6] 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第9篇

2.切实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网的建设。特别是雷灾高发区域,需要全面查补防雷设施的安装漏洞。农村住宅建筑防雷装置建设滞后,与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防雷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广大农村,乡镇住宅的建筑物防雷设施被忽略,几乎没有防护装置。为了节省资金,农村民房大都自建或是小型私营企业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没有经过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测。农村不少农民在屋顶上安装铁塔、不锈钢装饰、没有接地的铁针等,由于没有有效的防雷措施,极易引雷入室造成设施及人员伤亡。电力线路、电话线路、电视天线等架设不规范,由于线路长,架空,又无雷电防护措施,是雷电感应的主要通道。很多住户乱架天线、电话线、电源布线混乱,往往易遭受雷击,导致农村的电力变压器、家用电视机、屯冰箱受损普遍。气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联手,加大对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的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质量监督、竣工检测验收把关的力度,提高覆盖面和到位率,同时给予农村企业和农民防雷技术服务收费优惠,使广大农民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力。

3.向农民宣传普及防雷避险知识。在雷击死亡案例中,绝大多数是缺乏防雷基本知识而遭雷击身亡。有些农民在大树下躲避雷雨,有些农民扛着金属农具在雷雨天气下作业,极易遭受雷击造成伤亡。应加强农村防雷科技培训和宣传,普及农村防雷知识,消除部分群众的迷信和恐惧心理,提高农村和农民科学防雷的能力。特别建议应在乡镇、村干部、安全人员培训和农村学生的科学课时增加防雷知识。同时要结合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身防护能力的问题,开展送防雷科普宣传资料进学校进农家。防雷知识进农村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通信不发达,农民接受教育的条件有限,就更应该做大量的艰巨的防雷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

4.加快建设雷电轨道业务体系,提高雷电预警预报能力雷电监测工作才刚刚起步,雷电诊断分析技术还很青涩,缺乏成熟的可供实际使用的业务产品,造成雷电预警预报工作相对滞后,距离社会特别是农村对雷电预警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迫切需要尽快建立雷电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增强整体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