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时间:2023-05-28 09:44:02

导语:在农学专业社会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学专业社会实践

第1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5-02

农学专业是天津农学院的传统骨干学科,各项办学条件和实力相对较强,在天津市处于领先地位。进入21 世纪后,在天津市大力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新形势下,20 世纪形成的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关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对沿海都市农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合理修订,构建出一套适应沿海都市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需求多元化和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客观需要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高等农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知识结构为“窄深型”,实用性知识较少涉及,实践性环节只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随着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出现了“厚基础, 宽专业”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在学生成绩的判定上仍是理论占主导地位。表现如下:①实验课多为验证性, 以验证理论而设置为主;②手段落后, 技术过时;③实验教学内容重复,缺少覆盖面宽的跨学科、高层次实验;④没有设计性实验, 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⑤综合性实验少,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⑥校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少, 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了解较少。综合分析以上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已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知识面窄, 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缺乏灵活性、动手能力差,限制了人才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 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培养方向拓展

农学专业培养定位要实现“为沿海都市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向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农科所、农技推广站、农业企业等国有制单位、县级以下基层部门、农业产中领域, 转向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国有制、私有制两种经济成分, 以及农业基层和城区农业, 各级各类农业企业, 产前、产中、产后, 一、二、三产等广阔领域培养人才。

(二)培养规格提升

新时期农学专业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知识结构上不仅掌握产中理论, 而且同时掌握产前产后理论;专业素质要求做到多学科交叉,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农作物生产、遗传育种、加工贮藏、经营、管理等数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此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目标拓宽

“面向三农”、“高素质”、“应用型”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三创一基”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应使课程教学与生产实习结合, 重点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 形成与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统筹考虑实验、课程实习、校外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 保证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重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增设与沿海都市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

四、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实施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来,不同层次实践环节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加强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全面,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学生继续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考研率不断攀升,考研成功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通过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陈宏涛,吴锡冬.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 2010,(18):100-101.

[2]陈宏涛,吴锡冬,曹丽颖.面向天津农业发展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3):318-320.

[3]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王敬国,李晶,杨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M]. 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4]韩秀兰,张春庆,宋宪亮,李向东.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4,(2):58-61.

作者简介:

王金龙(1978-),男,博士,教授,农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学。

边立云(1974-),男,山西省忻州市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陈宏涛(1977-),男,天津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

吴锡冬(1962-),男,重庆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耕作。

第2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32-02

农学专业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對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农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检验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1]。实践教学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2]。如何搞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国内外在认识和实践上尚不尽一致,尚无一个可遵循的模式。本文从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方面总结了我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旨在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与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一、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充分调研农业科技发展和地方区域建设对农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前瞻性地把握社会发展的速度,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优势和特色融入实践教学中[3]。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根据农学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由基础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这些实践教学分层次、分阶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上文件都反映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5]。

1.实验室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

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

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

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

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国家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

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

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王敬国,杨亮,张小明.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3-9234. 

[3]陈宏涛.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117-120. 

[4]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5]张桂莲,张海清.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J].农业工程,第6卷第5期2016,6(5):122-124. 

[6]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7]孟桂元,周静,金晨钟,周丽华,谭显胜.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35-136. 

第3篇

【关键词】: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第4篇

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室建设。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国家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美俊 王宏富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王敬国,杨亮,张小明.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3-9234.

[3]陈宏涛.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117-120.

[4]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5]张桂莲,张海清.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J].农业工程,第6卷第5期2016,6(5):122-124.

[6]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第5篇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体系

农业高职教育对推动河南省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就在于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专业理论,又要会专业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传统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农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分配到基层,直接指导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方面工作,没有较强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1.1实践性教育环节系统性和整体性薄弱

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受到教学计划和作物生长季节性限制,教学安排很难让学生观察研究大田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农学实验中,往往只能借助标本,让学生了解某种作物某一生育期的形态、特征;缺乏现场,不能深入生产第一线,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学生缺乏对农作物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掌握的只是抽象的概念,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也不系统,在生产第一线实际应用容易出现各种问题[2]。

1.2社会、学校经济条件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现有的教育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落后于环境,与理论教学比较,实践性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实践性环节的质量。由于受实习经费限制,对实习环节进行精减,一些实习费用较高的环节只好变相取消。原有的为期4~5个月的分散毕业实习,大多因实习差旅费、学生生活补贴等上涨难以维系。另外,教师到实习点进行实习指导难度大,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3就业压力使毕业实习效果下降

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就业,众多大学生从3年级第1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毕业实习也带来冲击。毕业实习是分散的,遍布各个县市,学校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一些学生就利用实习时间联系工作单位,毕业实习质量难以保证[3]。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原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调查、农业推广、毕业实习、农学实验等6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2.1基本思路

农学专业的实践对象主要是种植在大田中的作物,有季节性、农时性,不同于实验室实验。因此,有必要把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重新整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根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条件,可重点加强农学专业,尤其是一些主干课程,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入学后每学期均开设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将主要专业课(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等)中的实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以“一门必修课程”性质进行定位和建设,改变原来依附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门与理论课相独立的实践性的专业骨干课程,并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教育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2.2基本内容

(1)设置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确定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即社会调查、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教学实习、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生3年学习中不间断地全面实施。

(2)开设专业实践课,并作为实践性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贯穿3年全学程。2、3年级还安排4~8周到实践基地进行生产实习锻炼。

(3)实践教学3个阶段侧重点各不相同。第1阶段:1年级进行专业思想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以参加农事活动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劳动技能培养根据农时季节,每学期为30学时。重点训练基本劳动技能和作物生产技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巩固专业思想。社会调查安排在假期,使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农民、农业,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和组织能力。

第2阶段:2年级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培养,通过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等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训练作物大田管理、杂交制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种子经营、农业科技推广、作物科研等技能;加大论文综述、论文设计的份量和力度。实施方式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双方合作,互助互利。

第3阶段:3年级进行综合素质训练提高。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见习农艺师、生产技术员或技术推广员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来进行。通过教学与科研、推广相结合,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并重,加大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份量和力度。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具备试验设计、分析总结等科研能力,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

(4)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有教学大纲、考核标准和方法,编写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教材和指导书。院内建有农学、园艺(果树、蔬菜)、园林(花卉、园林植物、苗圃)等试验基地;校外建有6个综合实习基地,十几个具有专项教学功能的教学实习点(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践性教学师资合理配备,队伍较稳定,均为各专业的骨干,老中青相结合,以保证教学质量。

3改革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

3.1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而有序

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避免两者的重复与脱节,课堂教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灵活机动,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特别是改革后所有的校内外实习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这样,学生大多表现积极,避免缺课不参加生产实习等现象,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3.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基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提供能够很好体现“验证—改进—创新”过程的实践教学现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

3.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外综合实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三农问题,感受时代脉搏。实践技能训练更加系统,联系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和试验研究,同时参加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这对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社会调查,训练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从事农业或农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涉及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转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是学校能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大问题[6]。探索和建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基点的现代教育模式,新形势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4参考文献

[1] 殷曦敏.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体系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4,16(10):66-69.

[2] 金文林.农事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温增起.浅谈实践教学[J].实验室科学,2004,24(4):18-20.

[4] 王亚东,黄梯云,赵春江.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学报,2002,21(2):214-218.

第6篇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三农”;对策

[作者简介]吴芝花(1981—),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江西南昌 33004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村、农民、农业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农业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处重要地位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自身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又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高等农业教育在“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农业科研,为农业提供了实用生产技术

首先,高等农业教育利用其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专业创新队伍、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多种渠道的信息资源,研制出许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其次,高等农业教育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高等农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人才严重匾乏,一方面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三农”中的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等,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在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比其他高校更具有优势。

(三)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随着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范围和领域也发生了变化。高等农业教育不仅着[于农业生产的中间部分,着重于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等技术性问题,而且也关注产前、产后的系列问题。高等农业教育着[培养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懂农业生产,还要懂销售、经营和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化将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市场意识,扩大农民的从业范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扩大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尚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当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有些农业院校,由于农科招生困难、农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弱化了农学专业,淡化了作为农业高校的性质转而发展其他学科建设。非农化是帮助农业院校适应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拯救农业院校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越过了一定的“度”,它还会走向反面。

二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条件艰苦,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学生学农不爱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是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影响农业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高等农业教育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量非常不足,培训质量也较低。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时间极为有限,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加之受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且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外出务工缺乏吸引力和竟争力,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强教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应该融入乡村发展潮流之中,农业大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一个“农”字,否则就与其它类别的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了。高等农业教育要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增设新专业,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教育服务“三农”。

(二)合理设置专业,安排教学计划

高等农业教育要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在确保不削弱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地位和水平的同时,拓展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角色和使命。充分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按照培养“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大农业“通才”要求,积极发展农理、农工、农经、农管、农文的交叉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三)培养科技人员,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应以“面向农村,面向未来,面向农业现代化”为导向,更加广泛地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能够适应艰苦环境、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其次,学校要按照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等。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作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科技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比较优势,在知识的再生产、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要加强科研工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间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的形成,重点攻克农业重大科技难题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根据有关地区的实际需要,组织科技人员担任有关地区、单位的技术顾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知识在农村开花结果;建立校外科技示范和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为“三农”服务,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为农民增收助一臂之力。

(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高等农业教育还应注重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以“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农村为发展空间、以农业为求职取向,立志农村、服务农业、献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业。首先,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自觉自愿到农村去,为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杨沛林.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综合研究, 2009,(12).

[2]王文凯,孙文学.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6).

第7篇

在离校之前,老师安排了专业实习认识的课程。虽然实习报告早已经完成,但它激起了我要在漫长的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

其实,自己早就有尝试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赚取自己所需生活费的想法,当然更多的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我自己更进一步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以前总是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不知外界社会如何现实.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实践中增长见识,更为重要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融入这个社会的大家庭并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差距。

怀揣着自己的美好憧憬,我开始了暑假的时间安排。最初是计划留校,因为我希望能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打工赚钱的地方,以此来实现我的社会实践。但事与愿违,由于有一学期没回家了,父母都十分的挂念,都不允许我留校,于是我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回到家后,我仍旧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实践,在多次与父亲的交谈后,父亲答应了推荐我去当地村委工作,给村支书做助理。没想到村支书真的答应了这件事,只是不能拿到工资,这也令我有一丝遗憾,但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就没敢提多的条件。

村委的工作比较的繁琐,很多东西都是我能所不及的,所以我多的是学习支书的处事为人的方法。也没有规定的上班时间,因为村委的人本来就很少有时间值班,我的加入反而使他们的值班室有了人选,于是我每天上班的时间是自己定的。由于父亲在县里的农业部门工作,所以我们工作上见面的机会也很多,他经常会到村里考察农作物的长势,加上每天早上也是他叫我起床一起去上班,我也就成了他的半个助理。在村里没事的时候我就跟父亲一起去其他乡镇里考察。

夏日的天气总是不饶人,每次从下乡回来我们都是满身汗臭,脸没晒的通红,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当初父亲不让我学农学,因为实在太艰苦了。以前总是想父亲的工作一定很好做,在跟随他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才发现,父亲的工作是多么的困难,而他每次要把事情处理都恰到好处是多么的不易。

在7月末,父亲的单位开了月底工作总结会议,跟了父亲一两周,还没见父亲主持过单位内部的会议,于是开会的当天父亲允许了我去旁听。我坐在会议的角落,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会议的气氛与自己在分团委工作开会的气氛是竟然不同的,少了唧唧咋咋,七嘴八舌,多了严肃认真。会议上首先是单位的陈叔叔讲了话,总结7月工作的经验教训。接着是父亲,他做了对未来一月份的工作安排,为了激发单位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团结。父亲做了题为“支部是我家,人人共建它”的演讲。提倡支部是一个大家庭,并以简单明了的四句话“支部是一个凝心聚力的家庭,支部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家庭,支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家庭,支部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阐释了这个倡议。经过那次会议,我学到了很多,于是我决定的村支书提议我们也在八月份做一个工作会议,号召农民的积极性。村支书答应了我的提议,但我得为此次活动写计划并做好布置场地。为了让活动搞好,我请来了村里的其他大学生,要他们一起出谋划策,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终于计划在8月11号天开展此次活动。

第8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非专业实践

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三条最基本的途径。早期的大学主要通过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生产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这种方式渐渐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现代化的生产不仅要求人才掌握大量的理论,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具有科学的社会观和责任感,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些方面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科研训练难以完成。所以在现代工业产生以后,社会实践就作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引入到大学教育过程,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同专业的关系,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专业实践活动和非专业实践活动。前者是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课程进行的,旨在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实际专业技能的过程。专业社会实践往往列入大学的教学计划,规定每位同学必须参加,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和实践目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包括那些与专业内容非直接相关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科技服务、智力扶贫等。这类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活动主题和场所都比较灵活,其内容也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为方便读者理解,文章中用“专业实践”指代前者,用“非专业实践”指代后者。

1990年代末期以来的高校扩招,使我国大学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时代。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这种不适应从就业的角度看,就是毕业生就业后普遍地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弱、行业了解少、岗位技能差,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屡见报端。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可喜的是,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探索出了“校企合作”、“校场共建”、“校院联合”等多种形式,以及“5+1”、“3+1”等多种办学模式,甚至人事部等多部委于2006年2月颁发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以利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上改革和措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 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是,上述改革和措施在强调专业实践同就业的结合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非专业实践同就业的联系。所以,文章就非专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角色展开讨论。

一、就业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分析

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基本因素有3个:知识、素质和能力。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因而,知识是实践的理论概括,是抽象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积累。知识模块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通用知识是普遍的作为一般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成分,比如对于每个专业都必须的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社会常识、数学理化知识、外语知识等。专业知识是关于某个专业领域的业务理论,比如经济学专业中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些专业知识是对于其他非专业人员具有排他的性质。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指心理学上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现代汉语词典,2002)。能力就是技能,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而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量。能力是解决某个特殊问题而必备的技术和能量,其获得途径是后天的培养和学习而获得。素质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特点。其获取途径主要是先天性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养成而改变和提高。能力的掌握是一种技能内化的过程。一个人具备了一种能力也就掌握了完成某种任务或工作的所需的技能。这种技能必将内化为这个人的本身固有的特点,表现为他特有的才能。素质是一种关于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实践中需要通过人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素质的表达是一个人内在特点的外显过程,表现出这个人独特的观点、行为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教育就是按照就业需求对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和改造。简单地讲可以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概述为这三个模块的教育和养成。能力模块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是维持社会人正常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等。专业能力是就业人员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特殊任务必须具备的特殊技能。这种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专用性和排他性,即专门解决某个领域某个特殊问题,不掌握这种技能的其他非专业人员无法完成任务。例如,农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品种识别的技能、播种和田间管理的技能等。综合能力是为毕业生将来的事业发展,人生职业规划提供更广阔平台的能力,比如,良好的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等。素质模块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二、非专业实践的就业效应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决定一个人就业能力高低的不仅有专业因素,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其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非专业因素。非专业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树立基本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社会技能的过程。但大学生的主体教育过程是通过课堂和书本完成的。因为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脱离现实的倾向。非专业实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非专业实践以其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实践形式把大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与大社会的接触中,大学生亲身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了解社会人情冷暖、接触大众文化,学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这些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为他们步入社会,缩短就业“适应期”做好重要的准备。

2.锻炼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专业往往意味着单调的、重复的生产工艺和过程。虽然这种重复训练和强化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但对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作用却有限。非专业实践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这里,他们将遇到各种困难和难题,形形的事物,这些难题和事物必然催使他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接人待物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另外,开展非专业实践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固定的程序、内容和场所,也可能没有老师的细致的指导,更多的事情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主导者。他们必须学会自己安排、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和情况。在这种情境之下,大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活跃起来,对事物的感知也必将更加真实和深刻,对事物的处理也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提升。

3.扩展大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现代的专业教育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懂得某一学科专业的专才,还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通才。因而,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非专业实践为拓展学生通用知识,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提供了机会。实践中,大学生们深入社区工厂,田间地头,接触不同的百姓群众,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听讲不同的民间故事,学习各行的礼仪习惯,这些都对学生知识面扩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非专业实践也会改变学生对一些事物的浅薄看法,重新拿审视以往的观和知识。

三、对策建议

以上论述表明,大学生非专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更充分的重视,在就业指导和实践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它的作用。

1.正确处理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的关系。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践为学生学以致用,加深专业知识理解、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是现代专才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非专业实践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完善,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打下实践基础,为缩短大学生就业“适应期”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在高校中要重视两种实践途径的相互结合运用,系统安排。

2.非专业实践形式和载体多样化。非专业实践可以采用集体实践、分散实践和分队实践等不同形式。集体实践由各级团组织统一组织、统一管理,有共同的实践主题和内容的实践类型。分散实习是各位同学按照一定的要求,各自前往自己的实践地点参加实践活动。而分队的实践是参加实践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集体实践由于主题和内容统一,其教育目的更加明确,更易取得预想的效果,但缺点是行动团体太大,一般的组织和地方难以接纳。小组实践更加灵活机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往往效果有限。分队实践结合了二者的优缺点,既有集体实践的整齐划一,也有分散实践的机动灵活,如果加强指导,会是一种较好的实践形式。就业导向的非专业实践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专业性较强的、可能对学生专业和就业发挥较大作用的实践可以采用集体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实现集体统一行动的优势,也可以为实践单位选人用人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对就业意向不明显,专业特色不突出的实践或总则可以选用分队实践和分散实践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机动灵活地安排实践内容和活动。

非专业实践载体多样化是指高校可以采用“三下乡”、科技扶贫、科学调研、科技入户、勤工助学等多种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实践载体必须多样化,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解决自身困难,取得实际效果。

3.非专业实践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教学计划中专业实践比例,探索多种实践途径和模式。但普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管理松散、计划性不强、流于形式。鉴于此,高校必须重新重视非专业实践,对其系统化管理,科学化安排。系统化管理就是要把非专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整体环节中考虑,认真研究非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制定科学、严肃的非专业实践的管理制度,使其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环节。科学化就是要认真研究非专业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计实践内容、组织形式、实践安排、管理队伍和办法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非专业实践的就业效应。

第9篇

关键词 热带植物;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24-02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for High Education Cultivation according to Working Cases in Tropical Plants Field//Long Wenxing, Yang Xiaobo, Huang Jin, Li Donghai

Abstract This study took the case, the practice teaching on tropical plants in Hainan University, to analyze the meanings, requiremen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teaching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carrying out practice teaching were given.

Key words tropical plant;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Author’s address Key Laborator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of Tropic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gricultur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China 570228

2012年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通过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问题。笔者根据海南大学植物系在开展热带植物实践教学中的体会,谈谈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

1 开展热带植物实践教学对育人实践工作有重要意义

开展热带植物实践教学对推动植物学热带特色的教学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海南大学植物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以热带植物为对象,以突出热带特色为目标。开展热带植物野外实践教学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将热带特色贯穿于植物学教学的具体举措,突出学科特色,实现学科发展目标,推动学科发展。

开展热带植物实践教学能促进学校热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海南大学“热带、海洋、特区、旅游”特色办学目标,在植物学教学中丰富热带植物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体现了学校“热带”办学特色要求。在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将植物学基本理论迁移到热带植物教学的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热带植物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对我国热带植物特征和多样性分布有较全面了解,这为学校园艺、园林、农学和环境等专业培养具有热带特色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体现了现代高校的实践育人理念。

开展热带植物实践教学对培养地方特色人才有重要意义。海南省目前正开发国际旅游岛,迫切需要具有热带植物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充分利用好海南热带植物资源,将海南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尽早改变海南省“(生物)资源强省、经济弱省”的局面,是海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保证。

2 开展热带植物实践教学是育人实践工作的需要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全热带陆域省份,气候条件优越,有丰富的热带陆地植物资源,是我国研究热带植物资源的重要区域。据统计,海南省有维管束植物5 000多种,这些丰富的热带植物多样性有很多科学问题尚未解决,有待更多的年轻工作者来探索和开发。

目前植物学课程已作为园艺、园林、农学、生物技术、草业科学、环植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教学、室内实验教学和课程实习,共90学时左右。理论课教学任务是学习掌握植物体的组成基础,掌握植物个体发育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器官形态发生与胚胎形成规律,了解植物分类基础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植物资源;实验课教学任务是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核组织器官,掌握植物鉴定方法,认识与本专业有关的植物资源;野外实习任务是学习植物调查方法,了解主要资源植物及其标本制作方法。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分析,本校学生多数来自非热带地区和省份,学生对热带植物缺乏感性认识,对热带植物种类、分布及用途更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