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44:03
导语:在经济管理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电网工程 技术经济管理 建设成本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93-01
一、引言
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众多支柱产业当中的一个,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电力产业在飞速发展,进而也带动了电网工程的发展。因此,人们关注的就是其技术的经济管理。基于这一情况,就要控制好建设成本的投入以及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其经济管理,深入探讨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方法。同时,还要不断增强控制电网工程造价的责任感、紧迫感,提高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加强造价管理,这是电力企业发展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内在要求。
二、电网运行的概述
不同的区域有各自的地形特点,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分布。因此,不同地域的电网运行有不同的调度中心来负责,做好调度管理工作,推动电网能够正常的运行。电网的运行始终是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最大动力,秉承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的理念。为了实现科学的管理电网运行,要在整个电网的运行中紧密配合、互相协调,达到电网运行管理的技术支撑。
三、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面临的难点
1、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流程不科学
技术经济管理流程对提高电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流程仍存在不科学的问题,急需改进。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并且没有做好工程的收尾工作,再加上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流程不清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都将导致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流程不科学的问题,也不利于电网工程的高效技术经济管理。
2、对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控制力度不够
在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投资观念不足,以及缺少相应的项目管理理念,促使在电网工程施工中,项目投资无法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电网工程企业没有签订详细的施工设备合同,结果导致设备质量因缺乏足够的保障而影响了电力工程进度。有很多电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都缺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知识,所以就普遍存在价格假象,概算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也增加了电网工程的成本。
3、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低
在工程开展中,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能否顺利的进行,所以提高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情况看,很多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还缺少对电网工程的投资、价值等问题的足够认识,并且也不具备管理电网工程工程造价、施工等方面的能力,这就导致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整体的素质不高。除此之外,一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没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不重视提高自身的素质,专业技能较差,这些不利因素都阻碍了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4、电网工程设计深度和预算编制有待于深化
总的来说,设计深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地质勘探深度不够,进而导致设计变更。施工图预算编制有些落后,不利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此外,工程建设人员很难完成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在电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没有做合理造价分析做基础,也没有按要求进行签证。同时,施工图审查的优化设计和降低造价意识淡薄,工程进度没有得到严格控制,从而使前后的进度不一致,造成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的现象。
四、加强电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方法
1、做好电网工程项目规划决策阶段的应对措施
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涉及到市场调研、技术方案的确定以及具体的建设条件,这些都在研究范围之内,分析、评价其产生的具体经济效益。尽管分析、评价具体的经济效益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但是作为控制项目具体投资成本的关键还在于是否合理的对该项目经济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一般来说,在成本控制当中,对一些系统性方面的管理原则要牢牢把握,这是我们重视控制项目具体投资的根本体现,也就能很好的完成成本控制方案规划,该规划需要以具体的项目为基础得以形成。
2、加强管理运行方式,做好反事故演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针对运行方式管理的加强,主要可以从制度上对电网运行方式开展规范管理工作。我国在2006年开始对电网年度运行方式编制,在编写过程中主要是对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充分的考虑,提出了解决电网薄弱环节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并且制定出一系列严密的防范措施,更好的应对突况。
此外,还要做好反事故演习。要有组织的、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计划中网架结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故障的预想,提出防范措施,以免发生电网事故。并且定期有效地组织调度人员针对不同的天气、运行方式和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反事故演习,使调度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提高了调度员在事故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对事故处理流程的熟悉程度,检验反事故预案和措施的适应性、预案处理程序的可行性,_到锻炼队伍、提高调度员事故应急处理水平的目的,也能减少经济损失。
3、加强水电管理提高经济运行以降低购电成本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措施
一、房地产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经济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房地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我们要不断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力度,这样才能保障房地产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对经济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的企业认为经济管理只和财务管理部门有关,将经济管理的任务直接交给财务部门,这样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工作。经济管理与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管理可以增强每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功能,这样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更有利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所以要想真正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企业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为企业的经济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对房地产需求的不断增大,国家必须完善房地产的经济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来规范经济管理,然而相关政策与法规出台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管理问题仍然存在。大部分的政策在实施时,并没有了解实际的房地产情况,政策与实际的情况脱离,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有的政策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房地产的经济管理中,影响房地产的发展。制定的法规对于房地产的细节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明,不同的经济管理者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会出现差异,没能实现统一化的经济管理目标。房地产事业一直都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当,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失去作用。房地产企业没能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会直接影响到下阶段的正常工作。房地产企业无法实现管理,也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的发展,国家调控在其他行业也会失去效用。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企业管理
尽管我们可以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房地产行业的行为,但是我国的法律在房地产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缺乏专门的法律来调控房地产的经济行为活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只是简单地提到房地产的管理,但是具体的措施和手段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最大的缺陷是没能对房地产整个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不能有效地避免房地产经济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是特别完善,制定的条款己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房地产发展现状。导致整个房地产事业没有相关法律的制约,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关的法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无法充分地发挥功效,大大降低了执法的力度,不仅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同时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房地产的经济管理
(一)制定周密的经济管理计划,严格控制成本
现在,有不少的房地产运营企业在工程完成后核算盈利时发现盈利低于预算,更有甚者会发现工程创造的价值几乎为0,这就导致企业日后无法正常运行。房地产开发商在项目施工之前,分析和计算整个项目工程的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成本降到最低,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减少施工期间不必要的开支,将资金都用到实处,用最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经验,还能促进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发展。
(二)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制度
作为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学会调节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要跟随市场变化科学变换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房地产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想真正加强房地产经济管理机制,房地产企业加强自身的实力和管理制度才最重要。当在实际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灵活地变换管理方式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十分必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共同合作,监督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发现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行为要及时地采取手段阻止,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
当今社会是法治时代,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保障法治时代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房地产的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房地产企业开展项目开发时,有相应的法律制约,可以有效地避免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行为,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保证我国整体经济的安全发展。颁布的法律要符合实际的房地产经济现状,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房地产经济活动的效率。在当今的房地产市场中经常会出现房地产开发商利用法律的漏洞来进行不合法的经济行为,损害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风气,不利于更好地开展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面对这种情况,在制定相关法律时,要对房地产企业的经济行为严格地控制,弥补法律之前的漏洞,完善整个法律体系,制定多样的法律对房地产事业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高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管理,促进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总结
要想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方法是提升房地产的发展速度。因为,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都能够不断改善,尤其是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面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出现问题的现状,要及时地采取措施来解决,房地产经济管理能力的加强,不仅使得整个房地产事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房地产的经济环境。相比较国外的房地产经济管理能力,我国经济管理方而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房地产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重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进行经济管理之前根据企业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树立长远的目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房地产事业的长远利益。企业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法律的重要性,企业的经济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的指示,这样才能实现房地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提升房地产的经济管理力度,最终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岛.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08).
关键词:高校;水电服务;经济管理
0 前言
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生活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无离开电和水的参与,因此如何管理好学生对于电和水的使用,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电水使用环境是关系到学生在校生活能否顺利展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但是,在以往学校进行水和电的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干扰了学生对于水和电的正常使用体验,进而影响到了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校园生活的正常运作。除此之外,高校如果不能够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水电服务,不仅仅会影响到校园生活的正常运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名誉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公信力,进而使得在学生中影响力的下降。所以加强对于高校水电服务的管理能力和开发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方法是提高高校运行效率和提高在校生学习体验一项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管理水平和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水电的管理方法也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其中成理论、成系统水电服务管理理念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高校水电服务的原始看法,进行了一次管理观念上的升级。所以,笔者将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对于高校水电服务的理解,认真讲解相关的心得体会,以=以求为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的发展指出一条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道路。
1 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管理的现状
作为我国高校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电服务一直以来却没有得到应该具有的重视,所以在高校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给学校的正常运行和管理都来了很多问题。所以,要想提高我国高校管理水平,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运用经济管理的方法提高高校水电服务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应用手段,在我国部分已经展开实践的学校中,运用经济管理的方法提高高校水电服务已经获得了较为成功的典例,所以笔者将展开对于这种管理方法的推广工作,以求在更大程度上能够被社会各个高校所接受,从而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而达到提升我国高校综合水平的目的。
(1)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较差,缺乏职业道德
在造成我国高校水电服务出现问题的各个影响因素中,相关从业人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素养,没有最基本的相关职业道德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要想解决我国高校水电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必须要从相关一线工作者的培养上入手。因为在我国高校的运行模式中,脱产干部并不具备较大的话语权,在学校关键问题上缺乏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这也就使得在进行有关学校水电服务管理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表态上,水电服务的真正从事者缺乏话语权。其次,因为学校水电服务并不受到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这也就使得高校水电服务的从事者并不严肃认真的对待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忽视掉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最为基本的从事这项工作的职业道德,在这种从业人员的影响下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自然而然无法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升,相反各种问题才会层出不穷。
(2)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
造成我国高校水电服务质量迟迟无法得到提高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高校水电服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理论和指导思想,具体的时间工作只能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前进,这也就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条理性,杂乱不堪。除此之外,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思想那个对于高校水电服务的管理来说还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高校最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较大程度的管理水平,这对于学校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和信誉程度来说都是十分便利的事情,所以,高校的水电服务工作要想真正意义上得到学生的认同,就必要有一个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思想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只有在这种前提下,高校水电服务工作的展开才能够获得广大师生的肯定,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3)学校的管理者并不重视水电服务
除了以上两种因素之外,学校的管理人员并不重视高校水电服务相关工作的展开是造成我国高校水电服务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提升我国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水电服务的重视程度是提高我国高校水电服务质量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2 如何运用经济管理方法提高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的水平
(1)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
要想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就十分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解决这些存在与我国高校管理现状中层出不穷的问题。首先,应该意识到一线水电服务管理者和工作者工作的重要性给与其应该有的尊敬,使其能够专心的从事自身所要从事的工作。其次,就是要定时定期的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能够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工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掌握程度。再次,学校就是要加强对于这些工作人员相关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其能够明白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示其对于高校水电服务的责任心里,进而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我国高校水电服务能够得到一个较大水平上的提高。最后,高校水电服务的质量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状态上离不开学校对于相关从业工作者人才梯队的建设力度,只有建立一个年龄结构合理,人才储备丰富的学校水电管理队伍才能够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保持高校水电服务能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2)建立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管理质量的提升除了要在人才方面进行相关的工作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对于相关系统化、理论化指导思想的确立,只有明确了自身的指导思想,并且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坚持下,才有可能对我国高校的水电服务质量做出一个较大程度上的提高。首先,相关政策制定者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收集国内与国外高校在进行水电服务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对这些先进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另外,不仅要对国内或者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要针对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应用,确保理论内容能够与学校的事情情况获得一个较大程度上的相容。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需要格外重点的内容就是学校相关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建立在一切为了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可因为为了名誉上的改变,而肆意妄为。
(3)提高相关管理者对于水电服务的重视程度
最后,当高校水电服务的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却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之时,学校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学校书店服务管理质量的提升。首先是要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普及,使其能够认识到学校水电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一定的支持。其次,学校还要针对水电服务管理的重点工作进行有选择性的针对,从而提高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管理的质量。
3 结语
我国高校水电服务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学校在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个十分关键的部分,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与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工作,与实际现结合从而做到自身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到来有了变化,人们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规划调整,通过各个方面知识的整合,加强并丰富了有关的管理概念。
一、农业经济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还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所以说,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农业经济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现今发展形势、政策方针、社会环境等情况进行管理。根据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形式及目标,计划协调农村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使农村经济发展走向正轨。
二、现阶段的管理现状
新形势的社会下,农业经济没有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不仅与社会发展结构不适应,而且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一些管理上的缺陷给还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管理人员对管理的忽视
我国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拥有一系列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但是落实的效果差,制度到地方农村后并没有的到人们的重视,执行力度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偏低,对管理的方法与制度结合不到位,国家下发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没有渗透到管理人员的思想中。
3.管理人员缺乏执政能力
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结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产业化发展得不到满足。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管理的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其不断的发展。
1.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走上了轨道,这种管理模式渗透到农村经济的各个部分,这种管理主要针对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对深加工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得到改变。
2.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变化,其中也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借助科技手段转变农业生产力,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不断加强我国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够将我国的农业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3.产业化管理
产业化的形成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产业与其他组织合作,能够更加迅速的扩大发展,其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也有高速度的发展,通过将这些联系起来,产业机制整体性发展。一些大型的企业带动农业产品发展,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更加标准。
4.管理制度改革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的存在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改革仓噺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清除,使发展更加健康。对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就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对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在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式。
1.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
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对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将管理的内容规范化,将管理职责分配到人,做出相应的部署。并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教育学习,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到管理的意义,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建立完善
在对农村的建设中,首先要对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再去根据规划内容一步步发展,所以在规划时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得出最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制度,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制度让人们心中对农业发展有新的认识,农业结构的转型得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然后要解决农产品的方面,利用加工手段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最后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对农业经济加以提高,使农业生产更加安全,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不仅提高了竞争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对群众利益完善维护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农民的利益,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机制,能够有效的将矛盾、权益、利益等权衡协调,得到统筹,使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制止损害利益的行为。同时也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群众服务部门的能力,有效保障群众的利益。
4.对管理队伍的有效建设
管理队伍的思想水平影响着地方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果,对管理人员的挑选与后期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具有高业务水平、超强责任感、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管理内容的培训活动,使其业务管理水平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明确国家下发的各种农村经济政策,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
5.对农业经济实行产业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经济增长,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能够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农村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使整体效益提高。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体系,全面推进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医院 经济管理 财务分析方法 作用
对于基层医疗单位而言,良好的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效对单位固定时间段内的各项业务的财务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业务作出对应的调整,促进单位财务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基层医疗单位的实际运营情况,其在很多时候需要自负盈亏,因此其必须要财务有效的财务分析措施,通过对自身财务的有效管控来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目前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在经济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方法尚不能满足其日常运营的需要,导致其经营的效益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发挥的作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财务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务分析的落实是医院内部开展相关资金成本活动的必要前提。根据现代社会中财务管控和资本配置的情况来看,只有在全面落实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保证医院的日常经营效益。同时,对于医院日常工作中对内部资金的管理而言,完善对资金管控相关环节及档案资料的分析,是其内部资金管理的必要基础,也是医院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根本。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不仅对医院的经营效益有很大影响,还关系到医院日常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控工作中包含对以往财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找到医院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既能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完善,又能让医院的日常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和整体发展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案有序开展。而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来看,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对自身财务的有效管理和分析,找到自身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实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立足之地。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财务管理人员是医院日常运行中的关键,其对医院日常运行中的财务信心的准确把握和分析,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因此在医院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中不仅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培训,让其能够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落实每一项工作,避免因个人原因而导致财务分析工作出现漏洞,从而确保医院的经济管理顺利开展。
(二)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投入
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财务管理工作是所有工作中仅次于治病救人的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其中不仅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人才,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设备,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地物质条件,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其中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资金的分配比例,合理安排人才引进与设备设施的购买,这样才能让二者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医院提供更大的动力。
(三)加强对资金成本审核管控资料的分析
通过对资金成本的有效管控,能够让医院将所有的资金用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上,从而保证医院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的资金成本审核来看,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核算的统计资料不全,导致其在对医院日常成本进行审核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导致成本审核无法正常完成。而在开展资金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资金成本的审核是其中的关键,只有明确资金的用途和作用,才能让医院的资金运用更加合理,保证医院资金的正常运转。
(四)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报表制度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内部财务报表都十分重要,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医院领导对医院整体运营情况的判断,并且会影响医院领导的相关决策。因此在医院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报表制度,通过有效的条款完善对财务报表的管理,从而促进医院资金的合理利用。其中尤其要在医院表面账务处于盈利状态时加强对内部财务报表的管理,因为在处于盈利状态时是医院整个资金运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对财务报表制度进行有效利用能明显提升医院的资金管理效率,从而提升医院的经营效益。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医院的发展环境因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受到一定影响,医院必须要积极开展自身资金运作的管理,才能让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从而确保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医院的日常运行中必须要加强对财务分析方法与其实际应用的研究,从而保证医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阳.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探讨[J].经济师,2012,02:179-180
[2]张来勇.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 加速医疗改革[J].中国市场,2012,18:89-90.
【关键词】 传统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Tellus学会
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由来已久,从1972年最先将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算起,到2002年联合国高峰会议后,将次年定为可持续发展行动元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经历长达30年的漫程之后,终于得到了全人类的理解和认同。现在,多数国家和企业都开始主动、自发地从各方面着手环境保护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在会计领域的行动。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还很欠缺,笔者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管理会计,这对于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利用相关信息,有效评估企业的环境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对于传统管理会计来说,获取与评估环境有关的信息存在一定困难,而收集的信息不完整、不精确,最终会导致环境管理决策的失误或失败。正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局限,促使环境管理会计开始萌生并得以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缺失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生产经营,忽视环境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如决策、规划、控制,注重的只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供应、生产和销售,没有引入环境管理活动,没有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进行科学的决策、系统的规划和严密的控制。企业在观念上不重视环境管理,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在企业的管理会计实务中引入各项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内容和机制,并将其融入未来企业管理理念中,对于改善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有深远的意义。
(二)重视普通信息,忽视环境信息,会计信息与环境管理决策的相关性弱
传统管理会计使用的主要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系统。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没有单独列示、反映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收入、成本等信息。尤其是从成本信息上来讲,财务会计只重视普通成本,忽视环境成本。在实务中,与环境相关的开支,不是直接放在流程或产品成本中单独反映,而是先放在制造费用中,期末再按照产量、机器小时、生产工时等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各产品真实的环境成本和生产成本,利用这样的成本信息进行环境管理、定价等决策,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即便有的企业计算、反映了环境成本,也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环境成本,未考虑外部环境成本。
(三)投资决策分析不完善
投资决策因其影响时间长,是企业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决策。传统管理会计中投资决策未考虑与项目有关的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往往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真实的盈利情况。加之,投资决策分析多采用按照既定贴现率将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而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与项目有关的环境因素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加大投资的风险,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通常未考虑这类潜在的环境风险,采用的贴现率与项目的实际投资风险不匹配,折现后只会高估项目收益的现值,因而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
(四)业绩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有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中,考核、评价业绩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一般评价业绩的尺度多是单一的、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产品贡献边际、可控成本,这些指标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的环保效益,不利于企业从根本上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另外,这种评价方法也可能导致人为操作数据的做法。近年来,虽然平衡计分卡等方法提出了衡量企业长期业绩的财务与非财务评价指标,但是实际中这些方法应用的却极少。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作为国民经济基本构成元素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应贯彻环保政策,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一)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在,各国的环境保护已从关注解决终端问题逐步转为营造企业改变环境的驱动力,也就是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导向的变革来谋取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双赢”。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为了合理利用相对匮乏的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通过立法,来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以达到环保标准。同时,我国政府还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补贴、征税、收费等,通过调节经济利益来鼓励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对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一定经济刺激,而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则进行一定经济处罚。即便如此,为了巨额的经济利益,许多企业还是全然置国家和全民利益于不顾,继续大肆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建立起以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业绩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以其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同时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伴随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环境管制标准愈来愈严格,企业环境相关成本及环境风险增加,引起企业及银行等融资机构的重视。很多著名的大型银行都开始要求客户对自身的环境情况做出必要披露,同时还积极研究和运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案。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绿色消费”浪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功能和价格,还关注产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许多国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业对外披露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凡此种种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积极行动,改善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水平,树立环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降低环境风险及资金成本。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尽早建立环境管理会计。
(三)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但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故意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建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盲目地认为是外资总是先进的、环保的,于是堂而皇之地打着外国投资的幌子,将污染“免费”制造给发展中国家,进行着的环境剥削。同时,他们凭借产品低廉的成本,牟取了巨额的利润。为了抵制这种环境剥削,我国急需引入环境管理会计。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可以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要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环境管理会计的界定、内容及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最早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此后,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先后开始推行环境管理会计。在过去的十几年,环境管理会计倍受关注。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导致的经济后果越来越多,国际上成立了许多专门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机构,如Tellus学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司环境管理会计专家工作组以及美国环保署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与咨询中心等。这些机构对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定义阐述如下:
Tellus学会:环境管理会计是组织说明其业务的物料使用和环境成本的专门会计。物料会计,是通过跟踪工厂或营运场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将其投入和产出反映出来,以达到评价资源效率和发现环境改进机会的目的。而环境成本会计是进行环境成本的确认,并将其分配到物资流或公司经营的其它有形方面。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环境管理会计是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审计,但更侧重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全成本法,收益评价和环境管理战略的规划。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部环境管理会计国际专家组:环境管理会计是用来辨识和度量当前生产流程的环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预防或清洁流程的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 并且将这些成本和效益集成到日常业务决策中的一种机制。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
环境成本是环境管理会计中最先受到关注的项目。为了避免和减轻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达到环保要求的标准,企业需要开展一定的活动,如购买环保设备、改进生产流程、进行清洁处理等,在这些活动中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此外,对于企业以往经营活动对环境以及其他社会群体造成的损害,按照相应规定,可能需要治理或给予赔偿,在这类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支出。这些支出都属于环境成本,它们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水平,进而影响到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环境成本是最先受到信息使用者重视的环境管理会计项目。识别隐藏于企业内部和外在的环境成本,科学解决环境成本的构成、核算、成本计算和控制等问题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随着环境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断增大,如绿色消费者的出现、环境保护贸易壁垒等。人们发现,企业环境保护活动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的方面,即能够增加企业的收益,比如因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而增加的利润、因环境管理严格而争取到较低利率的贷款等。如何衡量企业环境管理活动取得的收益、发生的环境成本及其产生的综合环境效益,为企业提供更为相关的决策信息支持,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环境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环境管理决策和环境投资决策,包括优化环境管理行为,指导产品定价、产品组合、产品开发和改良资产等决策,这是环境管理会计关注的另一类问题。
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科学、合理并且可行的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企业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客户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等三类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估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效益,以激励企业管理当局重视环境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管理会计不仅是关注管理会计的问题,更多注意的是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因而在实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企业经营管理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消费环境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经济问题,会计上理应予以记录、计算和报告。这其中包含企业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列为资产、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列为负债、消耗的资源成本列为费用、环保收益列为收入等。
2. 建立微观和宏观两重环境量度体系。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环境资源效益做出相应的会计量度和处理。从宏观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环境质量和成本量度体系,设立环保基金,向企业提供用于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的合理资金。
3. 注意辨认和识别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绩效的开支。一般说,开支的目的是辨识环境成本的主要依据,如果一项开支以环保为目的或以环保为首要目的,应归为环境成本。另外,从构成上来看,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都是环境成本的构成内容,需要全面考虑。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决策服务,企业还需要对现在、未来及潜在的环境成本予以辨识。
【参考文献】
[1] 干胜道,钟朝宏. 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 会计研究, 2004, (10).
[2] 王燕祥. 环境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与收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 (2).
[3] 胡谷乔. 议环境管理会计. 财会通讯,2004,(4).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新形势下H省的产业集群要发展,进而推动本身工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必须要依靠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通过竞争促进了解,通过了解推动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唯有如此,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选择才有保证,技术的迅速升级才有可能,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有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结合H省经济发展的条件,构建开放经济环境的产业集群的管理[1]。
一、重视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集群
1.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渠道
在交通运输环境方面,应加快交通干线建设,形成与区外省市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科学规划物流网络,重视物流中心的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入国外资金,整合省内资源,发展外向型集群。在对外经贸渠道方面,通过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扩大企业自营出口经营和引入外商流通企业等多种手段,实现外经贸渠道的顺利转型。
2.对内开放,利用国内资金支持本省工业产业的扩张,依托国内市场构造产业发展的纵深
对于H省这样的省份而言,强调对内开放、强调H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强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仅就国内市场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之后,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国内市场的扩张速度、市场分工的深化、市场结构的调整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着变化。与整个国际市场相比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是当前国际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世界经济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中国和亚洲市场的发展情况。因此,如何在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H省的情况来看,在促进对内开放上,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上,尚缺乏稳定的机制和手段[2]。H省没有一家全国性的贸易流通企业,具有全国性销售网络的骨干企业也不多。在省内市场活跃的贸易流通企业,不是外资就是来自沿海地区。以每年吸引的省外国内资金为例,2012年,到位的内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6.4亿元,占全省GDP、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12.7%和24.2%。仅从这一数据上看,对内开放的重要意义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H省的对内开放发展较快,取得的成就也较大。相对于对外经济发展而言,H省的对内开放的发展在规模上、影响力上都更大。这与H省西部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分不开的[3]。
二、打破自我封闭,构建开放的集群运作机制
1.存在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人为分割
目前H省集群主要集中在各个政府规划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内,而工业集中发展区在空间规划、地理位置方面,与所在城镇均有较为明确的分界线;在集中发展区中所适用的政策和制度,均较区域外有所优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集中发展的空间和制度条件,从而推动集群的发展。但也在客观上隔断了集中发展区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4]。沿海一些地区在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部门的过程中,采取的也是建立工业园区、封闭运行的模式。在园区中,资金、管理、技术甚至原材料,都由国外提供,园区企业只负责加工制造,产品也主要输出国外。这样,除了使用当地的劳动力之外,园区经济与当地经济之间并无联系,更谈不上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这种状况被称之为“另类二元经济”。一方面,园区经济在区域外需求的带动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地经济却在本地市场需求疲软的作用下显示出衰退的迹象。在出口创汇的压力下,一批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的企业得到了发展,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除了较低的价格外,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较弱,产品的附加值更低[5]。从实践上看,在低价策略支持下的出口增长,不仅容易遭遇贸易壁垒,更是一种资源的损失和“贫困式的增长”。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在构造投资“洼地”刺激工业集中发展的同时,没能充分利用园区的扩张效应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其经济效率的来源就在于集群本身与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因此,在加快H省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借鉴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教训,以避免集群与区域经济脱节的自我封闭情况出现。
2.集群的产业关联性较弱
产业集群是依赖区域优势,通过产业链纵向整合、横向联系发展起来的企业集聚,其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密切相关。从H省集群发展情况来看,①从政策层面上认定的产业集群多数处于县(市)行政区域内,跨区域集群尚未出现。而县级工业园区由于投入不足,为相关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产业关联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基础。各个县(市)的产业集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同构化”现象。②目前的企业集聚还处于企业“扎堆”阶段,多数在园区内的企业并无密切的联系[6]。
三、扩大区域市场,增强区域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H省人口基数大,只要人均消费提高一点,消费总量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消费增加了,区域市场需求就会旺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就会形成。人均消费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要提高H省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①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调整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为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必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城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强劳动职业培训,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为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必须给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消除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到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体系中;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覆盖面,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③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鼓励其扩大消费。
结论
区域市场作为H省工业产业集群的腹地,其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市场运转的效率高低都对集群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取综合性政策手段,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加快要素市场化,尽快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场,是发展区域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新婷,刘新艳.基于动态开放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防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128-132.
[2] 张新婷,刘新艳.产业集群动态开放创新网络系统的构建[J].江苏商论,2010(09):132-133.
[3] 任淑华.邢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平乡自行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87-288.
关键词: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优化原则;途径及方法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activities, can manifest the enterprise's whole management level, if you want to pu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make up, the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is a necessar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optimize on-the-spot management and content, points out the optimization site management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ite management main ways and method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Field management; Rule of optimization; Ways and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2-03(03)-1221
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1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1.2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充分而有效,使职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1.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最基本的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均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项目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3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3.1以人为中心,提高全员素质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管理人员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作为生产一线员工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2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
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3.3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保证企业效益的基础。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4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4.1全面成本管理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首先要抓好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对每个施工现场的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1)全过程控制管理。施工项目从合同签订起直至工程完工、验收交付为止的整个过程都要有成本控制。从管理理念,时时、处处精打细算,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并力争节支挖潜增效。
2)全员控制管理。全员成本控制管理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个员工都要关心工程成本的节超情况,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节支挖潜增效的活动中来,要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实行人人肩上扛目标的成本责任制。
3)全方位控制管理。全方位成本控制管理是指涉及成本发生的各部门、单位、班组都有成本控制责任,实行工序、工种过程控制,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即:材料费的控制;人工费的控制;机械费的控制;管理费的控制;措施费的控制;分包劳务的控制。
4.2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运用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实际中去。如预算、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价值工程等技术。对质量、成本、安全等管理目标的控制、改进可采用以下方法。
1)对比法。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分析影响管理控制目标的主要因素,即实际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
2)因果分析图法。用树枝状的图形来寻找各种可能影响控制目标发生偏离的因素。
3)因素分析法。分析每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对现场管理目标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重点控制。
4)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就是要做到操作方式和作业流程合理,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4.3现场管理的有效性
1)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现场管理的有效性。现场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含义有两层:一是促进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一般为项目经理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取得经济上的有效性;二是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2)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三种办法:①行政方法。通过行政隶属关系,下达强制性指标并制定实施措施,定期检查问效;②经济手段。利用经济杠杆,对部门、单位和个人实行绩效与收入挂钩的办法进行管理;③法制手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照章办事,对违纪违规者严厉责罚,确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3)要实现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企业针对现场管理制订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控制程序,有效地协调各项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必须坚决服从这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5结束语
关键词:新时期;资金管理;途径及方法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企业的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有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资金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忽略了新时期背景下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资金管理,没有认真的完善对于资金的运行系统,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不顺或出现危机。所以,如何有效的管理好资金,并将资金的管理更好的贯穿于企业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就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提出了在新时期的前提下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科学有效的管理资金,提高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
一、新时期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企业的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如氧气之于人类一样重要,企业资金给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但是在新时期的企业中,许多企业的资金的管理方法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固于老旧的资金管理模式,并没有认识到新时期有效的管理资金的重要性,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当前大多数企业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管理模式中,与现有的资本市场和网络全覆盖下足不出户的资金管理方式相脱离或存在着制度方面的缺失,导致许多企业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时存在安全隐患、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比如企业的闲置资金的管理是紧跟金融市场变化方面,在银行、证券、基金等行业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财产品,企业是否与时俱进也建立了相应的投资和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了决策审批流程、是否按照不相容岗位执行、是否设有资金平衡的预警方案、是否建立监督体系等制度,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收益。还有,企业的最低持有资金量的确定、重大事项的资金储备金额和资金结余的管理,大多数企业在这些事情上往往都是靠一个部门或个别人来管理,也是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直接体现。往往都是应该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直接导致资金的运行情况崩盘,从而导致企业受损。
(二)资金的使用率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的使用率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当前的企业中,许多企业都存在着资金使用率不够高的问题。虽然许多的企业在使用资金之前都会选择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的本意是合理的使用资金,但是往往会出现计划制定的完美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计划的制定的完美,对于计划的执行,并没有认真的按照资金使用计划执行,这样就会导致资金的使用率不够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比如每个企业都会有的财务部,财务部往往会有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计划,但是对于资金是如何使用的,资金的流向如何,财务部往往只是停留在账目的基础上,并没有认真的了解资金安排是否合理、资金流向是否合理,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导致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对于新的企业来说,投资往往没有目的性,只是盲目的在投资,就会导致企业资金的分散,这样没有使用效率的资金使用方式,也是许多企业无法在残酷的新时期企业经济中生存下去的原因。
(三)资金的管理方法不科学
资金的管理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企业资金流通阻塞的原因之一。对于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如果用了不科学的方法管理资金,会导致一些对企业来说不必要的花费,而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不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会导致企业资金使用的滞后性,也就是资金太过分散的问题,当企业资金出现滞后性,企业就可能会面临资金无法快速被用在重要处而出现损失。比如许多的大企业都会设立子、分公司,如果子、分公司对于资金的管理方法不科学,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的资金出现闲置在某一个子公司或者是在某一个分公司出现极大的浪费的情况,那么当其余的子、分公司出现资金危险时,由于资金管理不科学导致无法及时对子公司施以资金上的援助,可能会导致子公司和整个企业同时损失惨重。
(四)资金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虽然有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了资金管理在新时期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有意识的输送一批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去进行对于资金管理方面的培训。但是由于这样填鸭式教学的培训时间很短而且培训的内容也大多老旧,对于管理层的工作人员来说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导致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的重要性还是无法认识到。比如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管理的方式还停留在表面,有的企业认识到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不设定专业的财务人员帮助管理资金,有的企业对于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听取,导致资金被用在错误的地方,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详细的计划等情况。这些都是资金管理意识不够高的体现。
二、新时期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具体方法
从上文提出的问题来看,新时期背景下的企业资金管理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不利于企业资金的管理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企业就需要拟订具体的解决方法来避免资金的管理不善,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一)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先从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对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企业应该业务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与时俱进不定期修订和完善制度,比如对于闲置资金的使用情况,首先应该资金管理部门应该很了解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其次很清楚公司的资金需求周期,最后通过编制准确性的和可执行性的资金计划告知公司内部决策者,实现提高闲置资金的管理。企业还应该通过提高对资金的监控水平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比如对于对物资的采购,企业应该明确的知道物资的价格波动,通过供求关系合理安排和计划资金的存量。对于资金管理制度中出现的漏洞,企业也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并且应该认真听取资金管理者的意见,努力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给予资金管理人员相应的奖励,让他们能更加积极的工作,更加认真的帮助企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应该由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一起完善。
(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也是有效的管理资金的一种方法。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可以尝试根据市场的经济情况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求已经能最大限度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于资金的使用企业也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认真执行计划,保证资金不会出现囤积等情况,让资金能最大限度的被使用,帮助企业的发展。在新时期的发展下,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让资金能有最好的使用率和流通情况,才能帮助企业在新时期发展壮大。
(三)采用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
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法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管理资金,比如对于拥有子、分公司的企业来说,可以建立集团资金管理中心,但需充分了解子公司资金的取向,从而达到集团资金有效科学的全面管理,让子、分公司能和企业一起共同发展,促使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资金,让资金能充分的被使用,利用好各种资金的价值,帮助企业减少企业的成分,获得最好的利润。
(四)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对资金的管理意识也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对于企业来说,招收优秀的资金管理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招收资金管理人员应该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已经在职的资金管理人员,可以选择定期对他们进行资金管理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对于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管理资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想要企业发展壮大,就必须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要认识到企业当前资金管理方面的不足,并且及时的加以改正,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科学有效的分配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企业对资金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帮助企业在新时期下能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