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44:04
导语: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98-01
水稻,一种重要的粮食资源,全世界许多地方的人都依靠其作为基本食粮。尤其是在我国,水稻作为一种绝对主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所有粮食作物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而总产量却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我国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以此作为主食。但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就对水稻栽培、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耕地面积内,栽培出更加高产、优质的水稻作物,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水稻供应。
一、水稻的选种与处理
在水稻的选种上,应该针对地域特征,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然后做一定的挑选,剔除秕粒、病虫粒以及杂质。然后可选用25%史百克或是保鲜克做两到三天的浸种处理。播种前还应在晴天对种子进行两到三天的晾晒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晾晒时种子厚度约在3厘米左右,还要时常对其进行翻动,夜间注意收装。另外要掌握好温度与水分,催芽到破胸时期的谷温应该控制在38~40℃,并保持种子的湿润度。破胸之后,谷温应掌握在25~30℃。
二、培育壮秧
水稻播种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到五月上旬。要使水稻可以优质、高产,壮秧是一个关键环节。应选用露地湿润育秧技术,以方便排灌的田块作为秧田,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15吨、氯化钾75千克、三元复合肥375千克、尿素75千克到150千克。秧田的播种量应该掌握在225千克每公顷之内,秧大田比为1比8到1比10。培育壮秧应该达到的标准为:生长整齐、旺盛,无病虫,有3个之上的分蘖,苗体健壮且有弹性,叶片要挺健、宽厚,苗高适中,颜色为深绿色,少黄、枯苗叶。另外,秧苗要保持整齐、一致,每株之间的差异较小。当水稻秧苗育龄达到30天到38天时,便可进行移栽。
三、大田栽秧
栽秧前要进行整地,要使土地平整、膨软,土肥均匀相容,无大块的泥土,也无任何残茬、杂草,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整地时通常为一犁一耙一耖,如果有黏重的土壤泥块,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情况下进行三犁二耙,使原本壤黏的土壤可以变得松软、细碎。秧田的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铺。还要注意适时的提前早栽,提倡中小苗移栽,以延长本田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在具体的插秧作业时,要保证好质量,要做到深度浅,间距均匀,秧苗正,秧列平直,并且不要有漂秧现象出现。
四、秧期田间管理
1.科学配方施肥
插秧前4~5d,在苗床上施送嫁肥,施用一次性水稻专用复合肥或腐熟农家肥7500kg/hm2、二铵150kg/hm2、硫铵300kg/hm2作底肥。底肥翻后耙前要全层深施,有机肥肥效持续时间长,能保持秧苗中、后期稳健生长,不脱肥早衰。秧苗开始生根时追返青肥,施硫铵和钾肥75~150kg/hm2,拌入除草剂撒施,有利于稻秧快速活棵和中耕除草。2~3周内再追施发棵分蘖肥,施尿素150kg/hm2、钾肥或复合肥225kg/hm2,有利于水稻快速发棵分粟和抽穗齐。
2.科学管水,防止烂秧
插秧后在水层管理上,保持稻田水层“浅、湿、干”的节水灌溉模式,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以不淹没秧心为准),扶苗返青,防止长期深水泡秧。
3.打好送嫁药,预防病虫害
水稻移栽前3~5d,用吡虫啉0.30~0.45kg/hm2或40%毒死蜱乳油1500ml/h㎡兑水喷雾可以预防水稻稻蓟马、一代螟虫、稻瘿蚊;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750kg/hm3喷雾,以预防水稻稻瘟病发生。
五、生育后期田间管理
1.合理灌水
水稻孕穗期需水最多,要间歇灌溉,即灌3cm浅水层,待落干至脚窝有水,晾晒1~2d,再灌3cm浅水,如此往复。减数分裂期要保持有水,如遇低温冷害,要保持18cm水层防御低温冷害。结实期保持3~5cm水层,水稻齐穗后到灌浆期,灌跑马水,进行湿润灌溉,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地温,可以养根保叶壮秆,延长上部叶片寿命,促进水稻早熟。黄熟末期停灌,以利于收获。
2.及时晒田
晾田3次以上,第1次在水稻七叶期(分蘖达80%);第2次在始穗前,7月20日左右;第3次为齐穗后,晾田程度达到有微裂,脚踏有印痕为准。
3.灭草
要及早割净田埂和渠道两旁的杂草;若前期封闭除草处理效果不好,于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选晴天,用48%苯达松1500mL/hm2混50%二氯喹啉酸750g/hm2对水450L/hm2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田间水,施药后第2天灌水正常管理;对田间残存的杂草,要在齐穗后人工除草1~2次,以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早熟。
4.科学施肥
一是要合理施穗肥。倒数2.5叶时至孕穗末期,田间有效茎数不足,出现拔节黄的要早施,低部叶片枯萎的先晾田后再施,有叶瘟病的防治后再施,同时要观察天气,多雨寡照不施或少施,施尿素750kg/hm2或硫酸铵1125kg/hm2、硫酸钾750kg/hm2。二是要增施磷。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功能叶片寿命,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籽粒饱满,在齐穗至灌浆期,均匀撒施含磷、钾较多的草木灰750~900kg/hm2,或选择晴天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稀释液750~900kg/hm2,每隔7~8d喷1次,连喷2~3次,利于水稻早熟。
5.病虫害防治
当田间叶瘟达到防治指标时,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提倡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性产生。防治适期是倒2.5叶、孕穗末期、齐穗期。在叶瘟发病初期,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25%使百克等咪鲜胺类、拿敌稳等药剂喷雾,在孕穗末期再喷1次,同时兼防叶鞘腐败病。预防穗颈瘟,可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药,用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喷雾。7月末至8月上旬防治2代二化螟,选晴天9:00之前或15:00之后,用18%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双撒滴剂等喷施。
参考文献
[1]刘洪祥.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08(5):57-58.
[2]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7,119.
1.秧田备载准备
既是秧田的后期管理,此期是第 4叶和第1完全叶节根、叶腋蘖开始生长期,需时5~ 7天左右,主要控4叶鞘高不超6cm,促地上第1完全叶节根、叶腋分蘖的早生快发,揭膜炼苗期。管理措施
1.1温度白天控制在20℃不宜过高,夜间温度可适当低些,此期注意高温诱发立枯病的发生,移栽前3~4天气温稳定13℃以上时,可打开棚膜炼苗,昼揭夜盖,棚膜逐渐全揭;
1.2湿度管理处于饥渴状态为佳。控水、蹲苗、壮根,使栽后发根好,返青快、分蘖早;
1.3防治立枯病:发病严重时要灌大水建水层,因立枯病多为好气菌,灌大水可抑制病菌,也可抓紧移栽;
1.4送嫁保健要在移栽前一天进行,一浇足水防高温晒死苗;二带足肥,撒磷酸二铵100g/m2,少喷水使肥沾到土上有利返青;三带药防治潜叶蝇,用40%乐果7.5 ml加水6kg喷100m2苗床;四带移栽灵2 ml/m2加3kg水,浇洒在苗床上,利于生根返青。
2.本田移栽管理
2.1适期栽植
依据当地水稻安全移栽期所需温度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为插秧适期。黑龙江省绥化市插秧适期范围为5月10~30日,插秧适期又细分为高产插秧期(5月15~25日)、平产插秧期(5月10~15日、5月25~30日)、减产插秧期(早于5月10日前或晚于5月30日后)。
小苗(2.1~2.5叶龄)在高产插秧期的前期插为宜;中苗(3.1~3.5叶龄)在高产插秧期的中期插为宜;大苗(4.1~4.5叶龄)在高产插秧期后期插为宜;壮秧耐低温能力强可在高产插秧期的前期插为宜,弱苗可晚些;移栽前期出现盐害或立枯病应提早移栽本田,调离不良生长环境。
2.2密度要合理
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栽植的穴数或基本苗数。黑龙江省绥化市手插秧栽植密度范围在13~32穴/m2,其中13~16穴/m2为最稀密度,16~22穴/m2为一般密度,22~32穴/m2为最密密度;基本苗数范围在17~100株m2之间,平方米计划穗数一般在400~600穗m2;原则“肥地宜稀,瘦地宜密”,土质瘦、栽培水平低、品种分蘖差、株型紧、直立早熟品种适当密植,反之适当稀植。
2.3方式要得当
栽植方式指单位面积、栽植密度等同的前提下,穴数或基本苗数的不同布局,即行、穴距的变化;行距根据株高的1/3确定,一般在23~40cm间;穴距一般在13~20cm间;每穴苗数1~5株,插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2.3.1四边型插秧:是最基本的插秧方式,在行距确定前提下,随密度增加穴距变小,由等边四边型趋于长方型,规格多在(23cm~30cm)×(13cm~20cm)间变化,如图1。宽行窄穴距可改善水稻田间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有利提高冠层光合效率,增加有效分蘖,成穗率达90%左右,此方式适合小苗或中苗分蘖力差、密植的早品种。
2.3.2宽窄行插秧 :由四边型等行距变成2:1的宽窄行距,随着密度增加穴距减小,规格(40cm+20cm)×20cm,如图2。特点稀中有密、密中有稀,通风透光、营养空间好于四边、等三角,有效分蘖高达98%以上,成穗率达96%,根活力增强,活杆成熟率达97%以上,适于分蘖力强的晚熟品种、钵体大苗、单本超稀植、两段育的健壮大苗。
2.3.3等边三角型插秧:特点穴间距离相等,个体间作用相同,随着密度的增加,穴距变小,所得到的营养空间均衡,如图3。试验结果平均每穴有效分蘖高达32蘖,有效蘖率达96%,穴距一般26~30cm,每穴株数2株,适用于健壮的中苗。
2.4质量要保证:
2.4.1移栽减少伤根:起秧前一天浇足水,秧要随起、随运、随插少伤根,不暴晒秧苗。
2.4.2保证整地质量:整地质量是栽植质量的保证,在施足基肥、泡田整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细整找平,保证田面平整,封闭除草后保持5cm水层2天后,自然降水层3cm时插秧。
2.4.3保证插秧质量:要求“插浅、插直、插匀、插齐”。插浅为1~2cm深,不超3cm;插直为秧苗直立不倾斜;插匀为行直穴匀;插齐为秧苗高度齐在同一水平面。
关键字:水稻;栽培技术;管理;
前言:水稻有数以万计的品种,并且在技术人员的研究中仍有新的水稻品种不断出现,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为世界水稻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优良品种的水稻推广的过程中,由于稻农在水稻的田间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水稻的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稻农常见的水稻田间栽培技术和管理问题,从稻田建设、插秧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对水稻的优产高产提出可行的实现方案。
1.水稻的田间栽培技术
1.1水稻田间栽培的土壤管理
稻田土壤对于水稻的生长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稻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水稻生长的环境、所需要的光照以及所处的气候条件等,稻田土壤的养分、疏松程度、金属农药残留等也对水稻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稻田应当具有满足水稻生长的充足的光照条件,所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在十到十五度最佳,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因此稻田周边应当有清洁充足的水源。在稻农进行水稻种植前,应当对稻田土壤进行翻耕,使土壤松软透气,适当使用药物、肥料对土壤进行处理,检测土壤中金属及农药残留应在安全范围内,土壤含氮量也应适中。
1.2水稻田间栽培的秧苗选择
世界共有水稻品种14万余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对于不同土地的适应程度有所偏差,我国拥有辽阔的土地资源,不同地区的土地状态差别较大,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当选择稻种品质能够适应当地土壤环境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能力。在进行水稻育苗后,应当在稻苗生长的适当阶段进行田间插秧栽培,育苗时间短,稻苗小时进行插秧栽培会使得水稻抽穗较晚,影响稻苗的成熟度,而育苗时间长,稻苗较大时会使得水稻抽穗早,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应选择育苗时间适中的壮苗进行插秧栽培。秧苗进行田间插秧栽培的气候温度对秧苗的成活率有所影响,需要选择适宜的气候温度进行插秧作业,提高秧苗成活率,具体温度值视地域和水稻品种而有所不同。
1.3水稻田间栽培的设备支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兴农项目的推进,我国农用机械也得到了很大的革新。在水稻田间栽培中的农用机械主要有用于翻耕的拖拉机、用于插秧作业的水稻机、用于水稻收割的收割机及相关的加工处理机械等。水稻机在插秧作业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水稻机的应用极大程度的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并且水稻机在插秧作业时能够使秧苗密度均匀、深度适宜。除此之外,与田间管理相关的土地酸碱度、含氮量等指标的检测,环境湿度、温度监测等一系列科技设备的支持使得水稻的田间管理能够从以经验为依据转变为以数据为依据,为田间管理各项措施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2.水稻的田间管理
2.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水稻品质
化肥的滥用会导致水稻残留物超标,土地退化,污染生态环境。但化肥在水稻的种植中仍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科学高效的施肥是合理使用化肥来提高水稻品质的关键。化肥能够为水稻有针对性的提供其生长所需的物质,还能够降低其患病虫害的可能。根据水稻在生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判断水稻是否需要补充某些物质,掌握施用化肥的需求量,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结合高效的施用方法对水稻使用化肥。在防治病虫害时,农药是直接、有效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灾害情况,确定农药的用法和用量,还应确保农作物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2.2及时监测水稻和稻田的状态
对水稻和稻田状态进行动态掌握能够更好的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也是及时响应应用相应对策的关键。结合相关技术设备的支持以及稻农的耕种经验,对稻田和水稻状态做出判断,在杂草、虫害、水稻病害等影响水稻品质的趋势爆发之前及时采取除草、施肥、施药等方法进行处理。合理灌溉、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系呼吸和生长,还可利用灌溉对环境温度的调节使环境适宜水稻生长。
2.3加强水稻的田间综合治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杂草等其它植物来争夺养分以及病虫害的困扰,水稻的田间治理需要贯穿于自水稻插秧栽培后到指导水稻成熟收割。水稻的田间综合治理具有长期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在水稻插秧栽培约十天后,需对田间杂草进行治理,此时应当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使用物理移除的方法还能够帮助稻田疏松土壤,促进稻苗生长。水稻的病虫害应以防止为主,现代许多水稻品种自身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水稻患病风险降低,但在水稻田间管理中仍应加强监管,及时发现稻田中的病虫害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水稻的种植也可与其他农业、养殖业相结合,通过构建有机的生态系统提高总体发展的稳定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结语: 良好的水稻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国民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良好的水稻种植需要人力、物力、设备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在合适的地区对优良的水稻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的同时,要同时对配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普及,加强科技下乡力度,才能更好的保证水稻推广的效果,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技术引导工作的支持,方便技术人员对稻农提供水稻田间栽培的咨询和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稻 栽培方式 发展趋势
水稻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大部分居民都是以水稻为食,北方居民也不例外,因此,重视水稻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改善大国粮食自给问题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步伐日趋加快,为了稳定提高水稻产量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我国进一步增加水稻生产效益成为水稻生产的重点目标,水稻栽培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关系着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1.1直播法水稻栽培
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是一项久远的历史,古代粮食作物产量不多,为了获得粮食,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直播法水稻栽培技术,从水稻栽培技术下手,提高水稻粮食产量。直播稻是指不经育秧移栽,把稻谷直接播种于大田而栽培出的水稻,这种栽培方式方便简单,便于操作。据史书记载,我国水稻最初是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也就是说直播是一种原始的水稻栽培方式。所谓的直播就是在稻田里撒上种子之后没有移植的过程,让水稻单纯地在稻田里生长,直至水稻的成熟。这种原始的栽培方式一直保留下来,延续至今。现在许多农村的农业生产就是引用的直播法水稻栽培,但是产量不尽人意,所以在后期逐渐被淘汰。
1.2移栽法水稻栽培
随着时代的日趋变化,社会也逐渐进步,人们逐渐发现直播法水稻种植存在着大量的缺陷,比如说产量不高,秧苗长势不一等,为了解决直播法水稻移栽的缺陷,人们又引进了移栽法水稻种植。所谓的移栽法水稻种植,指的就是让水稻秧苗在初期时在某个地方长大,等到长大到某个阶段就对秧苗进行移栽,移栽到稻田里。这种栽培方式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而且这种早期水稻移栽还解决了直播稻草害严重的问题和多熟制季节矛盾,大大地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在那个时期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耕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水稻育苗也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在20世纪50 年代初期,我国南北各地均以水育苗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则稍微受限制一些,但北方也同样是采取移栽法对水稻进行栽培,但是,移栽法水稻栽培依然存在着缺陷,就是水稻在初期发育会出现烂根的现象,导致水稻死亡,又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水稻的产量问题。为了解决烂秧并培育壮秧,人们开始对水稻种植进行大量的实验,与此同时又进行了保温育苗试验,防止烂根的现象出现,后来发现保温对烂根现象的作用巨大,于是又发展了保温育苗,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保温育苗显得至关重要。最初的保温用物用的是油纸,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改成了塑料膜,能够有效御寒。
2. 当前我国北方的水稻栽培方式
2.1抛秧法水稻栽培
受南方文化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也效仿南方的抛秧法水稻种植,并逐渐发展起来。北方气候偏冷,到了9月份气候转凉,水稻的生存受到限制,因此北方的水稻种植大都是一年一收或者一年两收,达不到南方的一年三收。抛秧法水稻种植简便易于操作,对于粮食的增产起着关键作用。所谓的抛秧栽培指的是采用塑料秧盘或旱育苗床,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在播种时往空中抛投,然后秧苗由于自身重力插入到稻田中,随后任其在稻田中生长,这样就解决了一颗一颗插秧的麻烦,简单省事。
2.2机械插秧法水稻种植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抛秧法栽培显得比较落后,与机械相比,效率变得好低。为了解决人工抛秧法种植水稻的问题,人们苦思冥想终于制造出了插秧机,这也就有了机插秧技术的出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机械插秧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水稻秧苗的成活率,较之前的抛秧法先进了许多,有着大量不容否认的优点,机插秧后发优势强,稳产高产,从技术层面上看,机插秧具有定行,定穴和定苗栽插的优势,实现了插深株距和插秧量的量化调节,作业质量显著提高,成为了我国当今水稻种植的主流方法。
总结: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粮食社会就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水稻研究方面,努力提升作物产量,利用现代化技术,简化操作,提升产量。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水稻培育,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秀文, 水稻抛秧田的管理[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1(4)
【2】周建群, 水稻栽培方式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9,2,51-54
[关键词]优质高产 水稻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98-01
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水稻一直是我国单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种植面积较广。水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解决水稻生产在种植技术、种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深入探究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对于水稻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期的社会实践表明,掌握科学、合理的水稻栽培技术,不但可以很好地保持水稻的产量,还能提高水稻的品质,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进行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水稻种植发展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1.栽培优质高产水稻的条件
优质水稻主要取决于地域,灌溉水和品种本身。高产水稻主要取决于栽培技术和栽培水平。但是品种也影响产量,栽培技术也影响品质。因此既要选择高产优质品种,也要采用优质栽培技术。综合考虑,想要栽培出质高产的水稻离不开有利的自然条件,比如合适的气候、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热量还有光照等等。除此之外,优质水稻的生长也离不开人为的处理、秧田的管理、肥水的处理等等。因此优质高产水稻的生长需要很多条件的支持,想要栽培出优质水稻,需要尽可能提供或者满足这些条件。
2.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的同时,重金属农业耕地污染也日益加重。据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环境问题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品种的选择、秧苗的种植、水稻的种植密度、肥料的使用、野草及病虫害的发生都会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科学种植尤为重要。
3.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
3.1 秧苗的培育
品种的选择是基础,因此在栽培优质高产水稻时应选用优化抗性品种,选用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米质优、商品性好,并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水稻栽培主体品种包括中籼稻丰优香占、中粳稻苏稻9号等。选好品种后应对种子进行一系列处理,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并等种传病害。苗床的准备应选择土壤肥沃、草害较少、靠近水源、盐分较轻、排灌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作为秧田。旱整秧田,采用旋耕犁作业整平秧田,达到上虚下实、通气土松的要求。将种子在合适时期播种在整理好的秧田中,避免一代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
3.2 秧田的管理
如果待水稻成熟后采用收割机收割,那么在做秧畦时留好收割机进出稻田的车道。做好防漏水的双田埂,防止稻田受到渍害。进水驱拦坝必须打在靠近闸门的一头,避免稻田受渍,也可以节约水资源。秧苗揭膜后要求立即加盖无纺布防网。秧田要求持续保持秧板湿润。移栽前5天断水盘根。
3.3 肥水管理
农家肥最佳,亩施腐熟农肥3000公斤,化肥用量根据生产情况而定。中、上等肥力的土地,亩产量计划达到600公斤。氮、磷、钾配方施肥,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5公斤。采取前重、中控、后巧的施肥方式。底肥占总氮量的45%,总磷量的70%,总钾量的60%,在耙地前施入,即全层施肥,与15-18cm深的土壤充分混合。蘖肥占总氮量的30%在返青后施入。在灌溉方面,遵循“浅-湿-干”间歇灌溉的原则。生产优质水稻,江河水好于库区水,库区水好于池塘水,池塘水好于井水。全生育期提倡浅水灌溉为主,水层保持在3-4厘米。除此之外,要格外注意在原有灌溉中秧苗都是在20mm的位置受损,因此在灌溉是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在水稻成熟期,应将田面表土开裂1-2mm时进行灌水处理,达到优质栽培效果。
3.4 合适时期进行收获
适期收获和晾晒,减少腰裂米。适宜收割期:稻谷外型有95%以上的稻穗达到黄熟期为宜,但必须在重霜前收获。水稻收割的越晚,稻米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就越高,但量整米率则是在是出穗后的50天时收割为最高。水稻收割的时间越晚,除了直链淀粉含量以外,其它含量的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在水稻出穗后的45―55天收割时,水稻的产量差异并不明显,出穗后45―50天收割可以兼顾产量和米质。
4.水稻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
4.1 稻纹枯病
对纹枯病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一要改进栽培技术,实行翻地深耕,把散落在地表的菌核深埋在土中。要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硅肥,分期追施氮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合理排水晒田,控制水稻徒长,增强水稻抗病力。二要适时进行药剂防治。至于药剂的话,市场上的赛欧、龙誉、福多收、金素青、华星稻黄金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
4.2 水稻瘟疫病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发病部位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导致水稻产生瘟疫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多使用氮肥、水分不足或是水分过多,这种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所以需要尽早、尽快、及时预防。预防措施就是选用优质的品种,科学的栽培方法,再配合合适的药剂辅助进行综合防治。药剂用量:亩用40%富1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100克,喷雾防治。在没有发生叶瘟的条件下,在抽穗前也要防一次稻瘟病。
4.3 防治杂草
先要到田间识别是何种杂草后再进行防治。据了解,稻田的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稗草较多,其他还有阔叶草和莎草。可以使用富美实公司的韩秋好10%f唑酰草胺乳油防除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稗草,加用吡嘧磺隆、2甲4氯兼除阔叶杂草和莎草。或者使用氰氟草酯(千金等)和五氟磺草胺(稻杰),同时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尽量在草龄较小时施药,草龄较大时需适当增大用药量。实践证明,防治农田杂草,单一采用一种措施是不行的,完全控制和防除是不可能的。深耕、精选良种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和夹杂在种子中的杂草种子,筛选出去的杂草种子不但可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还可饲养牲畜、做酒等。调整播种期可诱发条草提前出土,提前集中除掉。实行带状种植有利于化学带状定向喷雾。高温堆肥可沤坏杂草种子,使杂草种子失去发芽出土的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应加强对水稻高产优产的重视。近年来,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为了达到高效生产管理目标,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选用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以便促使农民在水稻种植期间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栽培水平,做好秧田及稻田基地选择等,并依据秧苗的实际生长状况对其展开相应的施肥处理,最终提高秧苗的生产效率,达到优质生产的目标。在秧苗播种期间,农民应依据水稻的生产特性选择适宜的育秧时期,提高总产量。
参考文献
[1] 盘祖勇.有关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
关键词:水稻栽培;现状;高产栽培技术
1我国水稻栽培现状
我国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对我国近代水稻种植进行分析,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自改革开放以后,水稻种植由高秆变矮秆,从常规稻到杂交稻,无论从产量还是从品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第二,从育苗角度分析,由水育秧、湿润育秧再到旱育秧,直到今天的塑料软盘育秧,秧苗的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抛秧盘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人工劳动量;第三,从施肥技术角度分析,由单一的有机肥、化肥联用,再到今天的化肥单用就可以满足水稻生长要求,在水稻施肥技术发展的今天,通过对肥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可以为水稻实现高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第四,从灌溉技术角度分析,长时间以来我国灌溉主要采用水管灌溉、浅水灌溉方式,这种粗放式的灌溉形式一方面造成成穗率低,另一方面对穗粒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应用背景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灌溉对水稻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五,从耕种技术角度分析,在过去主要以中耕方式进行除草,而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今天,除草剂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除草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量,另外在农业生产大量应用机械的今天,水稻种植所需的人工劳动越来越少,上述这些都为水稻种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2.1科学选择水稻品种
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与品种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其他作物一样,水稻种植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水稻品种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所选择的种植品种必须同地方气候条件等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不适性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另外对水稻生长过程中抗病和抗旱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2保证播种育苗质量
从种植实践经验方面分析,播种育苗质量对水稻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当科学确定播种和育苗时间,切记不可出现过早播种或者过晚播种的问题。其次在确定播种时间时,还应当对水稻生长关键期的天气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避免高温天气对秧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再次,育苗栽种之前应当了解和熟悉水稻的生长特点,综合地方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最后,在育苗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育苗新技术,以水稻产量、地方特点和种植过程为基础,制定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先进育苗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水稻根部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对水稻后期生长管理水平及水稻结实率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大田栽培与管理
2.3.1整地
通常情况下,水稻种植若选择在免耕栽培田块上进行,则可以不用进行整地处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秧苗移栽之前应当使用除草剂完成除草,之后再灌水、施肥。若选择的不是免耕栽培田块,则必须进行翻耕处理,同时在翻耕之前应当使用农家肥和化肥的混合肥料均匀地洒在田块中。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混合肥料的用量应当以田块的具体营养情况为参考。通常情况下,每667m2田块需要农家肥1~1.5t、三元复合肥30kg以及锌肥1kg。
2.3.2移栽
水稻产量高低同种植密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例如,秧苗种植密度过大,可能会降低成穗率和穗粒总数,因此插苗具体栽植密度应当以所选择水稻的品种来确定。在移栽过程中,应当保证移栽动作浅、稳、匀、直,一气呵成,切记不可移栽过夜秧与深水秧。若选择抛秧式移栽法,则应当保证天气晴朗,同时水深应当控制在1~2cm,另外抛秧方式应当选择后退式,待大部分秧苗抛完之后,应当间隔3~4cm设置一条30cm左右的工作行。
2.3.3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分粟阶段应当保证浅水;第二,分粟结束后应当及时排水晒田;第三,孕穗阶段将水深控制在3cm左右;第四,生长后期应当使田块保持干湿交替。
2.4湿润间歇灌溉,促根长蘖争大
穗传统淹水不烤田的排灌方式对水稻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水稻生长过程中水分供给充足,应当改变这种排灌方式。其中针对排灌方便的田块应当使用浅水勤灌的方式,同时做好烤田。从实践种植经验分析,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应当主要使用无水层或湿润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在水分敏感期和施肥用药阶段是不使用的,这两个时期通常以使用浅水灌溉为主。例如插秧时保持浅水;首次追肥分蘖阶段保持田面无水;插秧后的4~5d内不进行灌水;插秧后5~6d施肥时灌水深度小于3.3cm。
2.5适时有效综合防治病、虫、鼠、草害
第一,在秧田阶段,对于早稻而言,应当注意稻叶蝉、稻飞虱和稻瘟病;对于晚稻而言,应当注意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瘟病。第二,在大田阶段,应当重点注意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细条病等。在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用药时间、种类以及方法和具体用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稻病害和稻纵卷叶螟防治过程中,应当将药喷洒在叶面处,因为只有稻株吸收药物后才会发挥防治作用。鉴于此,在喷施农药过程中最好采用喷雾形式,雾点越细,效果越好。
3结论
总而言之,在耕地资源日渐紧张的今天,如何提升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水平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品种的选择,做好播种和育秧工作,同时保证后期栽培与管理工作到位,以切实保证稻田产量。除此之外,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当加大对水稻根系生理、光合作用及营养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机械化设备,为实现水稻生产的机械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水稻高产栽培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国兴.杂交水稻新品种中浙优8号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技服务,2016(13).
[关键词] 无公害 水稻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115-01
一、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概述
1.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简介
无公害水稻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适用化肥、农药、生长剂等化学药品,主要靠有机肥纯天然培育出种子与幼苗,辅以少量无污染的化学肥料,依靠无害的杀虫技术,并在无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出的水稻。这样培养出的水稻不含有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2.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使用现状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栽培技术,因技术条件、种植条件等限制,目前使用率还比较低。但其健康价值以及营养价值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政府应当大力推广种植无公害水稻,提高当地人们的收入。
3.无公害水稻技术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一方面水稻单位亩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农药、化肥等农副产品已严重威胁到人民身体健康。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水稻种植技术,来摆脱高污染农药与化肥的桎梏,真正培育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水稻。在这种情况下,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二、无公害水稻种植要点
1.土地选择
首先,无公害水稻基地应选择完全无污染的土地,靠近培育基地三千米以内不得建设有污染的非农业设施或厂房,远离废品、废渣、城市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其次,无公害水稻对水源要求较高,应保证水源无污染,水源地上游不宜兴建高污染的废水排放大厂。此外,空气质量应达标,培育基地应远离废气的下风向。最后,为提高无公害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土地的选择应该避风向阳。
2.良种选择
无公害水稻应选择适宜当地条件,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种子。挑选良种应因地制宜,挑选合适本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的种子。很多农户认为可以将前一年收获的粮食作为种子播种,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农户在购买种子的时候,要购买正规大厂家所生产的的种子,不要在小的贩售店进行购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参观厂家的试验田,根据实验田的表现来购买。
3.科学管理
为提高无公害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种植者应对水稻进行科学管理。
3.1浸种:将种子先放置在阳光下晒2~3小时,然后将药水与水进行混合,将种子浸入到药水中,进行消毒杀菌。这样浸种可以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水稻多发病。随后再催芽至“粉嘴谷”。
3.2播种育苗:无公害水稻的播种应适宜本地播种期,依据本地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前应选择好合适的苗床。做好苗床的消毒工作,保证高质量有机肥料的到位。利用较为成熟的育秧技术,保证秧苗的高素质、高抗逆性以及无返青期。最后种苗前,应加强苗床检查,尽量避免出现病苗、幼苗进入大田的情况。
3.3规范化插秧:插秧的时候使用浅栽浅插的方式,坚持一犁三耙的整田方式。努力做好田间小气候管理,保证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密植,以保证水稻的优质高产,合理密植一方面可以促进水稻单体与稻田群体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光合作用,增加了有机物质的积累,为水稻的优质高产基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科学管水:无公害水稻栽培前期应进行浅水栽秧,然后做到湿润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每步都需规范化操作,切忌操之过急导致水稻质量下降。中期应进行适当晒田,以防止水稻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的无效分蘖。晒田时应注意多次轻晒,将水抽干轻晒2~3天后,灌上新水,反复多次。种植后期到收获前3~5天,都应保持干干湿湿相互交替,防止水稻因脱水过早而导致质量下降。
3.5科学施用药肥:无公害水稻备受消费者倾心,关键就在于其无公害这一优势上,所以施肥时应以绿色环保观念为原则,始终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污染的化学肥料为辅的施肥方法。使用农药时应坚持低污染,严禁使用高污染的违规农药,尤其是一些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就要严禁使用。
3.6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合理运用物理防治(人工捕杀,人工除草)、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病虫害天敌)、化学防治(低污染,低残留的农药)等手段,做到三位一体,多管齐下,以保证水稻的健康无公害。
三、收获与储藏
为防止因晚收导致稻米内部发生变化,造成营养物质倒流损失,使大米的品质下降,种植者应及时收获稻米。约在稻米90%成熟时,组织人员在晴天抢收,可以通过“边收割,边脱粒,边晾晒”的方式完成收获。当然,在收获后也不能大意,应规范化储藏,做好品种分类,做好储藏地的病虫害防范工作,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民对稻米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温饱问题上,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更多的考虑到大米的品质及对人体健康与否。无公害水稻培育技术作为科学发展下产生的新技术,遵循绿色环保理念,保证了稻米无污染无公害,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吃的放心。因此,无公害水稻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是水稻发展的主流趋势,本地应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认真学习无公害水稻栽培理念,严谨的执行规范化操作,以确保大米质量符合全国无公害的米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申建华,郑敏军. 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2009(02).
[2] 赵亚玲,刘树朋,钟慧冰. 辽阳地区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 2006(03).
[3 ]陈燕艺.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一)[J]. 福建农业. 2004(07)
1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概述
1.1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简介
无公害水稻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适用化肥、农药、生长剂等化学药品,主要靠有机肥纯天然培育出种子与幼苗,辅以少量无污染的化学肥料,依靠无害的杀虫技术,并在无污染的土地上种植出的水稻。这样培养出的水稻不含有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使用现状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栽培技术,因技术条件、种植条件等限制,目前使用率还比较低。但其健康价值以及营养价值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政府应当大力推广种植无公害水稻,提高当地人们的收入。
1.3 无公害水稻技术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一方面水稻单位亩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农药、化肥等农副产品已严重威胁到人民身体健康。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水稻种植技术,来摆脱高污染农药与化肥的桎梏,真正培育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水稻。在这种情况下,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2 无公害水稻种植要点
2.1 土地选择
首先,无公害水稻基地应选择完全无污染的土地,靠近培育基地三千米以内不得建设有污染的非农业设施或厂房,远离废品、废渣、城市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其次,无公害水稻对水源要求较高,应保证水源无污染,水源地上游不宜兴建高污染的废水排放大厂。此外,空气质量应达标,培育基地应远离废气的下风向。最后,为提高无公害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土地的选择应该避风向阳。
2.2 良种选择
无公害水稻应选择适宜当地条件,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种子。挑选良种应因地制宜,挑选合适本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的种子。很多农户认为可以将前一年收获的粮食作为种子播种,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农户在购买种子的时候,要购买正规大厂家所生产的的种子,不要在小的贩售店进行购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参观厂家的试验田,根据实验田的表现来购买。
3 科学管理
为提高无公害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种植者应对水稻进行科学管理。
3.1 浸种 将种子先放置在阳光下晒2~3小时,然后将药水与水进行混合,将种子浸入到药水中,进行消毒杀菌。这样浸种可以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水稻多发病。随后再催芽至“粉嘴谷”。
3.2 播种育苗 无公害水稻的播种应适宜本地播种期,依据本地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前应选择好合适的苗床。做好苗床的消毒工作,保证高质量有机肥料的到位。利用较为成熟的育秧技术,保证秧苗的高素质、高抗逆性以及无返青期。最后种苗前,应加强苗床检查,尽量避免出现病苗、幼苗进入大田的情况。
3.3 规范化插秧 插秧的时候使用浅栽浅插的方式,坚持一犁三耙的整田方式。努力做好田间小气候管理,保证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密植,以保证水稻的优质高产,合理密植一方面可以促进水稻单体与稻田群体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光合作用,增加了有机物质的积累,为水稻的优质高产基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科学管水 无公害水稻栽培前期应进行浅水栽秧,然后做到湿润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每步都需规范化操作,切忌操之过急导致水稻质量下降。中期应进行适当晒田,以防止水稻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的无效分蘖。晒田时应注意多次轻晒,将水抽干轻晒2~3天后,灌上新水,反复多次。种植后期到收获前3~5天,都应保持干干湿湿相互交替,防止水稻因脱水过早而导致质量下降。
3.5 科学施用药肥 无公害水稻备受消费者倾心,关键就在于其无公害这一优势上,所以施肥时应以绿色环保观念为原则,始终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污染的化学肥料为辅的施肥方法。使用农药时应坚持低污染,严禁使用高污染的违规农药,尤其是一些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就要严禁使用。
3.6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合理运用物理防治(人工捕杀,人工除草)、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病虫害天敌)、化学防治(低污染,低残留的农药)等手段,做到三位一体,多管齐下,以保证水稻的健康无公害。
4 收获与储藏
为防止因晚收导致稻米内部发生变化,造成营养物质倒流损失,使大米的品质下降,种植者应及时收获稻米。约在稻米90%成熟时,组织人员在晴天抢收,可以通过“边收割,边脱粒,边晾晒”的方式完成收获。当然,在收获后也不能大意,应规范化储藏,做好品种分类,做好储藏地的病虫害防范工作,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水稻种植效益;现状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2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水稻的种植与培育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其质量与口感也在不断的提升,这都是我国的农技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但当前在水稻培育与种植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是水稻本身的栽培问题,还有一些属于经济效益的问题,总的来说,为了提高我国的水稻产量与质量,必须要正视这些种植中的问题,并且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1 水稻栽培技术现状
1.1 选种
水稻的选种十分重要,选种不但影响着当代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也影响着后续持续收益甚至土壤的结构,所以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从选种的角度上来说,要考虑种子本身的质量与品质,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与温度、降水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来综合考虑,要适当做一些局部实验,如果效果满意才可以大量种植。
1.2 培育
水稻的培育工作一般分为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影响主要作为提高成秧率的理论根据,要提高苗齐、苗壮的情况,还要保证秧苗的栽插时机。对于栽后返青的情况进行严格把控,从而大大提高成活率与成长速度。
1.3 种子处理
对于水稻种子的处理,一般采取的是纯度不低于98%,而且发芽率不能低于95%的种子。种子的晾晒与浸泡可以使用13%的细盐水进行,泡后进行充分的冲洗,要催芽,还要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催芽温度为30℃上下。
1.4 秧田处理
出苗前一般进行保温保湿的处理工作,还要及时撤掉地膜,防止不透气的情况发生。在进行补水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水,补多补少对于秧苗的发育都是不利的。秧苗要经过自然温度的培养,不能够轻易进行温度干预工作,对于少数情况下发育不良的秧苗,可以适度施肥。
1.5 田间平衡施肥
由于肥料本身可以促进秧苗的发育与生长,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秧苗的品质与质量水平,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但是肥料本身会改变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数值水平,一旦过度使用就会破坏环境稳态,造成其他植物减少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施肥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在指导下进行。
1.6 水浆管理
对于水浆管理过程,一般插秧后的水层要求3~5cm以上,并且要求浅水返青。要及时掌握干湿情况,不能够过干也不能够过湿,整体的水层控制在上述要求燃纯伞?蒲У乃浆管理可以为稻田带来极大的效益水平,不但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还能够促进水稻生长速度,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1.7 病虫害防治
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一般来说,病害主要有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症,对于不同的病症要进行对症下药,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在考虑当地生态环境药物承载能力与净化能力的前提下进行药物防治,平时加强通风换气,做好维护工作即可。
2 提高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2.1 推广优良品种
由于水稻的选种对于水稻种植及其重要,而水稻的选种范围主要集中在优良的种群中,所以如何研制和推广优良水稻品种是当前科研工作者的重中之重。当然,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的方法。
2.2 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食物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产稻大国,我国的水稻质量水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而言,许多地区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特别是偏远山区,依然大量利用农药与化肥进行生产工作,既没有很好地提高产量与品质,还造成食品污染和环境破坏,所以说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势在必行。
2.3 应用高新技术搞好生产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1个组成部分。提高水稻综合效益水平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要发展和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改善品种,还要进行科学的大田管理,从而可以在管理的角度上提高综合效益,进而改变当前的生产环境,促进我国水稻种植行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