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44:05
导语:在传媒公司标志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BRT;城市快速公交;商业价值;品牌价值;传媒价值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43 -03
BRT在广大常州市民眼里就是出行时可以选择的一种快捷市内交通工具,大部分市民并不知道BRT是城市快速公交的英文简称。BRT最早发源于巴西,现已在我国多个城市推广运用。我市作为最早建设BRT的内地城市之一,现已发展为2条主线、3条区间线、7条支线和2条环线组成的“十字加环”快速走廊系统,实现了对城市行政中心、重点学校、主要医院、商业中心、城市公园、旅游景点等客流集聚点的有效覆盖。每天的客流量稳定在33万以上,BRT为我市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为实现我市公交优先战略贡献“给力”。城市公共交通向来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在目前的运营环境下,政府补贴是维持城市公交低价运营,保证城市公交公司完成使命的必然之举,BRT当然也不例外。我市BRT投入较大,但票价维持普通公交低价,在获得广大乘客连连称颂的背后是公交公司向政府的连连伸手,如何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如何依靠BRT为其低价运营提供物质保障,本文谨从探索BRT功能价值以外的商业价值入手,探索BRT开源之途。
一、BRT的品牌价值
“欢迎乘坐常州公交BRT”;“现在的公交BRT太便捷了,一直到我公司门口,我的私家车都不用开了”;“你要到高铁常州北站,前面路口转弯BRT站,乘坐BRT一号线就可直达了”,上述用语是近年来常州人经常说的,“BRT”这三个英文字母组合已成为常州人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BRT表面上只是一种公共交通模式的名称和标志,但在广大市民眼里,BRT代表的是一种便捷的交通产品;一种优质低价的交通服务,而“BRT”就是这种产品的品牌,就是这种服务的品牌,市民喜欢BRT,市民传颂BRT,市民忠诚BRT,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BRT已具备地域著名品牌的特征,其蕴含的商业价值也就值得挖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BRT专设站点冠名权
目前BRT主线各专设站点大多以地域名命名,少数以传统商号或学院号命名,大多数以地域名命名的站点均可拍卖专设站点冠名权。举例:如大润发拍得BRT马公桥站的冠名权后,该站点的标准站名就变为“BRT马公桥大润发站”,拍得冠名权的企业除可在站点醒目处悬挂标准站名,还可在规定的站点空间和表面上进行企业形象识别和产品广告的。我市目前的BRT站台,多站雷同,连站台两端的BRT标志也是一样的,很不便于乘客识别该站是哪一站。
(二)BRT线路冠名权
目前BRT各主线,子线均以“B+”数字命名,竞拍冠名权后线路名将溶入拍得企业或组织的指定信息。举例:如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拍得B13线路冠名权后,标准的线路名:“B13旅商高职校线”。也就是说线路被冠名后,凡是以前B13出现的地方都将以冠名线路名出现。
(三)设计BRT品牌标志,注册BRT服务商标
BRT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的标识已在我市各BRT线路和站点广泛运用,公交公司作为常州BRT的运营商可将常州BRT标识和快速公交的标志整合,按照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求重新设计,申请注册常州BRT服务商标,构建保护常州BRT品牌价值的法律屏障。常州地铁向社会公开征集商标图案,受到社会广泛响应,公布的预选图案生动形象有意境,常州BRT可学习常州地铁的做法,选择确定品牌标志。目前我市各BRT专用站点两头均设置统一的BRT标志,虽然醒目,但显得很普通,缺少新意和美感。
二、BRT的传媒价值
BRT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专用道路横贯东西,专用车辆穿越南北,专用站点霸道中央,运载人流量大,很多站点均设立于商业繁华地段,已成为我市很多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但BRT车辆和站点自然生成的传媒价值目前闲置浪费的很多,其中占较大比重的车身传媒远远未能开发利用。仅我市BRT车身传媒的年商业价值就至少在二千万以上,公交车身传媒价值不开发的原因据说是怕车身广告影响市容整洁,丑化城市形象,市政府禁止在所有公交车身上做商业广告。(现在常州唯有旅游线路y1、y2有疑似车身商业广告)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充分酝酿,精心策划,开发车身传媒商业价值之举完全可做到各方多赢,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城市美化
一幅公交广告,实际上就是一幅大型的图画,经过设计师的设计和制作人员的精心打造,无论是构图、造型、色彩都具有美感,这是报刊等媒体不能比拟的。而且,为了醒目,绝大部分广告都鲜艳夺目,形式感很强。与普通绘画作品不同的是,为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公交车身广告在画面色彩的考虑上,还特别注意给人以亲切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愿意多看几眼。BRT不同线路的车辆可考虑设计不同版式、不同色彩的广告画面,使得城市的街道充满跳跃生机,对美化城市的环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这种对环境的装饰作用,使人们以一种欣赏艺术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讯息。同时,乘客可借助不同的广告画面辨识不同线路的车辆以免误乘。像在一些大型的换乘站,如BRT文化宫站,B12和B21同站,现在的无差异车身让很多乘客一不留神就上错线路。如果借助车身广告进行车辆线路识别,不但广告效果好,更可大大减少乘客的误乘之苦。可以设想,当一辆辆构图、造型、色彩都经过专业设计的个性化的BRT车辆行驶在常州这座城市的大小道路时,这一道道城市的流动风景线有多美!
(二)政府与公交公司得益
一笔不菲的商业广告费收入,可弥补或减少公交公司的正常经营亏损,进而减少政府财政补贴。根据其他相关城市的运作经验,像常州这种规模的城市,在市中心运行的普通公交车辆仅车身广告费收入就可达每辆10万/年,全市近380辆BRT车辆(其中的三分之一是18米长主线大车)的车身传媒价值可达二千万是很保守的估算,如果以后推广到全市所有的公交车辆,车身传媒创造上亿价值也不为过。
(三)广泛的企业需求
公交车身媒体和其他广告媒体相比而言,公交广告具有以下8个特点:流动性大、覆盖面广、长时性、强制性、强视觉冲击力强、较强的针对性及受众量大、较低的千人成本(CPM)。正是由于这8个优势,才使得车身传媒成为难以替代的地域性传媒,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以品牌形象为主要诉求目的;以产品推广为主要目的、以配合电视广告为主要目的、以配合产品促销为主要目的企业和商家需要选择这一广告媒体。有了广泛的企业需求,也就有了开发的价值基础。
三、BRT专设换乘站点人流聚集的市场价值
每日数十万的客流量,为BRT站点,尤其是多路BRT换乘的立体站点、带来人流量的大聚集。且这类立体站点(如文化宫站点,南大街站点,新北万达站点,兰陵站点等)多建设在本已繁华的商业街区,又多与人行过街通道,人防工程,包括以后的地铁站点配套建设,如果规划决策者在建设这类换乘站点时能与市场网点配套规划,建设相应的市场开发的空间,那人流大聚集的市场价值将是一笔永恒的财源。(此专题涉及面较广,需有关方面共同专题探讨)
四、开发BRT商业价值的建议
BRT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它的主导价值已获广泛认同。但要开发这一公共资源的附带商业价值还需我们抱着创新探索,科学求实的态度,联合各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我市的特点,充分酝酿,积极筹划,相信一定能收获各方共赢之果。现重点就品牌和传媒价值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出台有关管理规定
可借鉴兄弟城市公交车身广告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BRT的特点,由市有关职能局出台《常州BRT站点、车身广告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规范站点线路有偿冠名,车身广告等商业行为,从制度上保障开发这一公共资源的附带商业价值的公开、公正,实现多方共赢。
(二)成立有关的管理部门
在市政府协调下,成立专门的开发管理部门,明确职责,配置专门人员,直接参与开发管理全过程。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开发管理的重点工作
开发BRT商业价值,涉及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有关部门要对以下工作足够重视,方能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1、企业需求调研
可利用多种调查方法对我市相关企业,尤其是BRT沿线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题调查,了解他们对站点、线路冠名、站台、车身传媒的需求意向,掌握一手资料,为后期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2、各站点、各线路冠名标准制定
加冠名后的站点、线路名应不影响原约定俗成的站点线路名的继续使用,这样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冠名标准。据了解,南京的地铁站点尝试商业化冠名,采用的是:商业品牌+约定俗成地名的冠名标准,地铁开通运行后,市民对此种冠名方式反响较大,认为商业气息太浓。常州BRT可借鉴南京的经验教训,冠名标准可考虑:约定俗成地名+商业品牌,对商业品牌的字数应作限定,冠名标准采用地名优先原则后,可弱化商业气息,大大降低冠名期满后如商业品牌变换带来的影响。
3、站点,车身底板色彩和广告模版的制定与选择
各站点,各线路车辆的底板色彩和相应的广告模版是brt商业化开发能否兼顾城市美化和车辆识别的重要之举,色彩,模版的制定与选择应以常州城市色彩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色彩的搭配美,由相关专业人士通过相关程序拟定。
4、竞标方案的制定
BRT商业价值的开发很多涉及到“稀缺资源”,如某条线路的冠名,也许沿线有很多企业想获得冠名权,这条线路的冠名权就是“稀缺资源”。为体现“稀缺资源”开发的公正,公开,公平,必须制定合理合法的竞标方案。通过公开竞标方式,追求公正和公平,以保障“稀缺资源”发挥最大功效。
5、广告整体效果评价
BRT商业价值的开发很多涉及企业的商业广告,虽然我们对商业广告的内容不能界定,但有关方面要对商业广告的整体效果做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将直接影响该广告能(下转第49页)(上接第44页)否出炉。可以设想,如果让一幅缺少艺术性和公众审美价值的商业广告包裹着BRT车辆行驶在街头,一方面城市环境被污染,另一方面会引发广大公众对公交车辆商业化开发的愤慨。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灵魂,常州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管理创新也许更能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带来效益和效率。有关常州BRT商业价值的开发思路和设想也许在城市管理者眼里不具备可操作性,甚至有幼稚之嫌,但创新之举缘于创意之想,常州BRT商业价值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决策者的思路决定开发出路和成效的管理创新之举,国情所致,此项工作只有引起常州高层领导重视方能付诸实施。笔者同时更希望BRT商业价值的开发能积累一整套成功经验,并作为一种制度推广到全市的其他公交线路,站点,车辆,乃至以后的常州轻轨和地铁。当以后某一日,在常州的大街小巷穿梭的公交车辆不再是色彩单一、个性单一的丑小鸭,而是一道道色彩绚丽和谐、画面优美动人的流动风景线时,相信广大市民公众在感受风景线城市之美的同时,还要感谢这道风景线为城市公交便利和低价所做的物质贡献。
【关键词】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整体包装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电视媒体产业也进入了产业化发展模式,由此对各个电视台以及电视节目公司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电视包装应运而生,电视包装是指对电视品牌形象进行的设计与策划,从而提高电视栏目或者电视频道的知名度。在进行电视栏目或者电视频道的形象设计以及品牌宣传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节目自身的质量,还要具有鲜明的特点,挖掘具有深度的内容,形成自身的特色,然后运用品牌宣传策略,对栏目或者频道进行宣传。电视节目包装从局部需求逐渐发展为整体包装,从策划、创意、设计和制作等多个环节入手,对整个节目或者频道进行集体生产形式,从而提高节目或者频道的知名度,吸引大量的观众,提高收视率,这是电视节目整体包装的意义。
一、电视包装的要素
CI形象设计是电视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在视觉系统的传达要素,通过CI形象设计,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现出节目、栏目、频道的特点,在观众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视觉印象,看到某一个标志、颜色以及声音就会联想到某一节目、栏目、频道,在CI形象设计中主要包括形象标志、颜色以及声音。
一)形象标志。形象标志是节目、栏目或者频道必须具备的一种标志,其代表一种特有性。一个成功的形象标志会在观众脑海中形成深深的烙印,看到标志第一时间就能够判断出是什么节目、栏目、频道,这是电视整体包装中一个重要的要素。二)颜色。形象设计中的颜色需要与节目、栏目、频道的定位相符,根据其展现的形式以及内容确定主色调。颜色应该具有鲜明、协调、抢眼但不刺眼的特点,与整个节目、栏目、频道的基调相吻合,达到相互呼应和衬托的效果。三)声音。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音效等元素,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目前在很多大型电视节目中还会采用声音LOGO,根据节目的特点制作特定的声音,在节目播出之前或者过程中播放声音LOGO,观众仅从声音上就能够判断是什么节目。
二、提高电视整体包装水平的措施
好的电视包装对于确立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品牌地位、彰显风格特色、树立整体形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如今,以栏目为产品,以频道为品牌的包装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大家所倡导的整体包装理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做好电视整体包装、增强其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整体风格的规范统一。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应该遵从整体包装的统一性,否则看起来就杂乱无章,就失去包装的意义。首先是识别整体包装的元素包括标时、音乐、颜色等都应该相对统一以形成整体效果,节目包装/栏目包装应该在整体的频道包装统一原则内实现自己的包装特色,节目/栏目形象应从属于整体的频道形象之下。频道中各个节目、栏目的包装要素相对统一。无论个别元素在形象设计方面有什么样的好创意,如果没有顾及到统一、规范的要求,都会破坏统一性和规范性。电视整体包装的统一性要有科学的规范化操作作为保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落实到日常的节目和栏目当中,才能确保整体包装的具体实现。
(二)坚持“变”与“不变”的原则。在电视节目整体包装设计中,有些因素是固定不可改变的,比如节目、栏目、频道的LOGO、颜色以及声音这些都是固定的,是通过这些CI设计树立品牌形象的,所以需要长期保持不变,才能够在观众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有些元素是需要变通的,比如说频道的宣传片,宣传片是吸引观众目光的重要形式,为了激发观众的新鲜感,需要定期更新宣传片,从而对观众产生吸引力。
(三)彰显个性 突出特色。一个成熟和有影响力的频道或节目,它的标识系统、节目编排形式、主持人形象设计以及片花、音乐、演播室背景等等都有其独特的张力和内涵。这种个性化的差异显现出频道和节目与众不同的形象,使观众对其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电视频道的包装不仅要定位准,还要有表现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因此各频道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民族民风来包装自己,才能避免电视频道包装相互间的雷同。栏目的个性化包装,是一个栏目区别于其他栏目的自然标识,也是一个栏目凸显个性重要条件。
(四)注重形象化和生活化。形象化和生活化可使观众产生直接的联想,拉进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观众似乎身临其境,融入到电视频道中。所以在电视频道包装中应去掉纷繁的非主题元素,突出形象化、生活化的主题元素。包装精美的频道和节目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视觉带来的愉悦和,而且树立了频道、节目崭新的形象和美誉度,提高了频道、节目的广告市场占有率。对于中小电视台而言,虽然没有大台那样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阔的收视覆盖范围,但是中小电视台却有接近性强的独特优势。中小电视台可以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接近性来包装节目、频道。尽可能地贴近当地特色、反映当地百姓生活,讲述当地百姓的故事,才是吸引观众的法宝。将这些内容重点包装、强势传播,才能使观众对节目、频道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并且优化节目编排,在整包中建立合理而完备的导视体系,考虑观众的各种需求和收视心理。
三、结束语
在传媒行业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下,加剧了各个电视台或者电视节目公司之间的竞争,电视频道以及电视节目的数量大量增加,由此如何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节目收视率,是电视台或者电视节目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电视节目整体包装通过对节目、栏目、频道的整体设计和策划,在传媒市场中进行全面的宣传,形成品牌效应,从而获取较高的知名度,这是目前各传媒单位比较常用的手段。
参考文献
作为中国报业改革创新的探索者,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于去年5月,对下属的《辽沈晚报》进行了整体转企改制,成立了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辽宁省晚报、都市类报纸在采编、经营整体转企改制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全国报纸传媒中率先走出了转企改制的第一步。
在转企改制过程中,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将《辽沈晚报》编辑部、沈阳辽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经营资产、沈阳红马甲报刊发行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发行资产、辽宁北国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股权及北国网资产从集团剥离,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股份公司,但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地位不变。原《辽沈晚报》内具有事业身份的员工,严格执行114号文件精神,按照人随业务走、自愿、公开的原则,实施了身份转换。辽沈晚报社的事业身份也按照规定予以注销。
新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最大的难题,是人员身份的转变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其中,红马甲发行公司涉及近上千人的发行团队,身份如何界定,社保如何缴纳,员工利益如何保障,都是转制改企的关键点。
发行公司的发行员身份特殊,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是辅、可替代性、流动性比较强的岗位。全省上百个发行站,涉及上千人的切身利益。如果将这部分人纳入到股份制公司,将给新的体制带来巨大的人事管理压力。
依据人事管理外包的经济学理论及借鉴相关单位的经验做法,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对涉及改制的部门人事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摸底调查和思想动员,厘清了思路。对办报和经营、管理岗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对发行公司涉及人员众多的发行员岗位采取人事外包的形式,进行管理。为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公司设计了轻装上阵的岗位编制架构。腾出人员和精力,把社保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划归到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业务上来,把那些繁琐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环节外包出去,实行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实现人事管理机构与承办外包业务的经办机构优势互补,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仅减轻集团内人事管理的压力,提高专项服务能力,还通过服务外包,提升了整个发行团队与社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接轨达标的水平。
经过反复动员和周密的基础工作,使集团上下对人事外包有了全新的认识。原红马甲发行团队的700多名发行员纳入了人事外包劳务派遣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北国网、户外广告等部门也把可替代、辅的岗位人员,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明确了劳动关系。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省市报业资源整合,既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大众报业集团实施省市报业资源整合,顺应了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势,符合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
1.兼并重组,形成规模经济,是报业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产业发展,有规模才会有效益。从国际传媒业着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时代华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等,无一不是规模巨大、媒介多样的国际传媒企业。新闻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泰晤士报》、《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涉足报纸、杂志、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相关行业,在全球拥有800多家企业。资产重组是新闻集团常用的经营策略。十多年来,新闻集团大举进行收购、兼并,星空卫视、道琼斯、20世纪福克斯、Direct TV、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等,都有新闻集团的股份。这使新闻集团从当初发行量不到10万份的地方报业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
我国新闻出版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出10668.9亿元;实现增加值3099.7亿元。全行业营业收入10341.2亿元;利润(结余)总额893.3亿元,纳税总额为620.3亿元;不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1848.5亿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6168.3亿元。资产规模虽然巨大,但是在全国29家出版集团、39家报业集团、5家期刊集团、27家国有发行集团中,并没有能与国际传媒巨星同台竞技的企业。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区和行业壁垒的存在,使资源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以资本为纽带实施报业资源整合,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的明确要求
2009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后,对报业改革的主导方向,一是资源重组,二是培育骨干,三是市场推动,四是资本运营。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则明确指出:“以资本为纽带,按市场规律办事,这才是改革。”
山东省把“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作为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重点任务。2010年7月2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在会上指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文化与资本融合。
随后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鲁办发[2010]19号)中明确指出:“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支持国有报业、出版发行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做强大众报业、山东出版、山东新华书店等新闻出版发行企业品牌。”“重点支持核心层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高报刊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齐鲁晚报等鲁版报刊品牌的影响力。”这些要求,明确指出了大众报业集团及其所属齐鲁晚报在山东文化产业振兴中所承担的任务。
3.省市报业资源整合,在全国已有先例,省内已有探索
全国各省级报业集团都在探索省市报业资源整合,主要有五种模式(郭全中:《传媒业大变局下的必然选择――论省市报区域化合作》):
一是“西江日报模式”。2006年,南方日报社与西江日报社采取“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模式,开展第一步合作;2009年5月,双方进行产权合作,南方日报社以现金和输出品牌等报业资源购买西江传媒有限公司49%的股份,西江日报社控股51%。
二是“辽报模式”。2008年3月21日,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合作创办辽沈晚报铁岭版。2009年初,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又与本溪日报、辽阳日报、营口日报、阜新日报进行合作,合作不触及经营层面。
三是“楚天都市报模式”。2009年3月2日,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刊,系由荆州日报主管的科教导报整体划转而来。
四是“生活报模式”。2009年12月17日,黑龙江省市两级报业结成战略联盟,2010年起,鹤城晚报、三江晚报、林城晚报、鸡西晚报、绥化晚报5家地市晚报成为生活报的地方版,黑河日报、七台河日报将与生活报共同创办新的生活报地方版。
五是“大众报业模式”。2009年11月18日,大众报业集团所属的半岛传媒有限公司(半岛都市报社)与潍坊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成立山东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参股经营潍坊晚报。合作的内容是:潍坊日报社将其主管、主办的潍坊晚报的采编权、发行权、经营权委托共同成立的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运营,半岛传媒以现金和输出品牌等报业资源购买潍坊晚报传媒公司49%的股权,潍坊日报社持有51%的股权。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潍坊晚报广告收入增长38%,实现利润超过2009年全年。
4.大众报业集团最有条件在全省报业资源整合中担当重任
山东省报刊资源配置相对分散,报业结构布局不平衡,市级党报社除一二家以外,普遍发展缓慢。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广告市场萎缩,地市报社经营更加困难,有的甚至亏损严重,发展难以为继。山东做大做强报业产业,必须打破各种壁垒和限制,改变资源分散之现状。
大众报业集团在整合全省报业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等报纸品牌,舆论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稳步提高。2005年至2009年,集团总资产年均增长20%,2009年达到36.8亿元;净资产年均增长23%,2009年达到23.5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2009年达到18.67亿元;2009年实现利税4.11亿元,利润2.86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52%。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利润进入全国报业前三位,总资产、净资产和营业总收入进入全国报业前六位。
“资本联姻”的整合模式
从“潍坊重组”到“临沂重组”,大众报业集团对于省市报业资源整合的探索持续推进,形成了模式。
1.重组的基本框架
这次重组,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将非时政类报纸全部拿出和大众报业集团进行股份合作。主要框架包括:双方合作成立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沂蒙晚报,各占50%的股份,成立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管理运营鲁南商报,临沂报业占49%股份,大众报业占51%股份。公司成立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将沂蒙晚报、鲁南商报的采编、广告、发行等办报和经营权分别转至晚报公司、商报公司。新公司分别设立董事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双方共同委派董事会人员和主要管理层。沂蒙晚报、鲁南商报现有人员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划归新公司,重新建立劳动关系。
“临沂重组”的方式与“潍坊重组”大体一致,只是合作主体和股本比例有所不同。“潍坊重组”的主体是半岛传媒和潍坊日报社,大众报业一方所占股本比例为49%;“临沂重组”又推进了一步,合作的主体是大众报业集团、临沂市委,大众报业集团所占股本比例提高到50%和51%,并出资收购了临沂新闻大厦。
2.重组的四个特点
一是市场主导,行政支持。
近几年,大众报业集团所属齐鲁晚报在各市地发展势头迅猛,仅临沂一地,年广告收入超过2000万元,在与当地市场类报纸的竞争中,逐步成为强势媒体。如果任双方自然竞争,必然会出现高成本、低效能的局面,既给省级晚报发展造成阻力,又使当地报纸难以为继,不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省市同质资源重组,则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市场竞合方式,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携手共进成为两个市场主体的共同愿望。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贺春说:“合作以后,临沂报业市场消除了恶性竞争。齐鲁晚报作为强势品牌媒体,市场拉动力强,一定能够带动鲁南商报的办报、广告、发行再上新台阶;沂蒙晚报借助齐鲁晚报的品牌、人才等优势资源,一定能发展成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我们对合作充满期待。”
重组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继续保持了省级和市级党报集团各自的主体地位,将同质资源拿出来重新组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存量不变、增量分成。在目前的行政区划中,这种方式破解了省市报业整合的瓶颈,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承敏在揭牌仪式上说:“对于这次战略合作,临沂市委、市政府完全赞同并大力支持。对于新成立的三个公司,临沂市委、市政府将在人事编制、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合作更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出席了仪式并为新公司揭牌。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宿华在接受大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地牵手,优势互补,必将做强区域板块,做活资源文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二是资本联姻,整合彻底。
两次资源重组都不是一般化的合作,而是深入到资产和文化层面,明确投资各方的关系、资产配比和利益分成,重构业务流程,对机构、人员、资产进行彻底整合。
在“临沂重组”中,大众报业集团按照成本价1.55亿元购买临沂新闻大厦,在资产重组方面推进了一步。我国新闻媒体有个特点,当资金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投资兴建办公大楼。这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办公需求与现有条件的矛盾。另一方面,我国传媒业并未真正与市场接轨,办报政策宽容度低,市场容量有限,投融资渠道不完善,报业利润很难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储备大多用于盖办公楼。所以,报社办公大楼往往都是最重要的报业资产,由报业利润转化而成。大众报业集团收购临沂新闻大厦,也是对报业资产的重组。
三是建企改制,一步到位。
重组后的潍坊晚报、沂蒙晚报、鲁南商报全部采取公司制,一报一公司,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崭新的体制机制和事业发展的愿景,取代了生硬的体制转换,有效避免了转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身份之痛和各类矛盾,一次性解决了临沂日报报业集团非时政类报纸的改制问题。
沂蒙晚报记者部副主任刘文超说:“沂蒙晚报底子好,一线编辑记者大都是年轻人,有活力,有干劲,有思想。这次合作,将沂蒙晚报推向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等于给了我们一个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前景的平台。用句广告词来说,就是‘她好我也好’。另一方面,合作以后的公司体制鼓励个人创造价值,这跟以前我们就按劳动量考核的机制是一致的,所以大家普遍都能接受。”
四是输出管理,激活文化。
早年海尔在扩张过程中曾创造过“激活休克鱼”模式,就是将海尔文化和成功的管理模式注入那些已经进入衰退期的企业,重新激活它们。通过管理模式和文化的复制,实现集团的低成本扩张。对于那些新成员来说,共享到海尔成功的经验,可以站到一个较高的新起点上,实现快速跟进和发展。
“潍坊重组”之后,采编和经营的主要管理团队出自半岛都市报。半岛传媒作为强势媒体向潍坊晚报实现管理输出和文化输出。潍坊晚报的办报思路和办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采编和经营迅速见到起色,影响力不断提升(李毅:《山东省传媒业联合重组第一例――资本联姻半岛传媒携手潍坊晚报》)。
“临沂重组”后,大众报业集团依托齐鲁晚报品牌发展两张报纸,并从集团选调精干力量担任领导层,而新融入的采编和经营骨干人员主要出自齐鲁晚报。
临沂晚报传媒有限公司、鲁南商报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俊表示:“两个公司正式运转后,依托两大报业集团的优秀文化和强大的支撑力,注入齐鲁晚报成熟的办报经验和企业文化,引入公司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的先进理念,有信心让两张报纸快速成长起来。”
3.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简言之,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商业模式在学术上为多数人公认的定义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李振勇:《商业模式》,新华出版社)其中,“整合”、“高效率”、“运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客户价值最大化”、“持续赢利”是商业模式的关键词。
报业集团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就是以服务文化消费者为目标,对报业相关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通过整体设计,使之成为高效运行的组织系统,实现持续赢利。报业集团通过经营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所以,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如何整合传媒企业内外部资源,使效益最大化。
大众报业集团以“潍坊重组”作为开端,以“临沂重组”作为战略性节点,在省市报业资源整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商业模式:就是以集团战略为指导,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产业发展方式,以“资本联姻”促成自身资源整合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创造新的赢利点,实现资产和规模的高效增长。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在10月14日的三家公司揭牌仪式上,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说:“双方以产权为纽带、符合共同利益的联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们有信心把这次合作搞好,做成合作的样板,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成功的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才有出路,合作才能共赢
“临沂重组”的成功实施,作为山东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对大众报业集团及山东报业发展都将具有深远影响。
商业模式的特点是自身的可复制性。大众报业“递进式整合”的商业模式形成后,自然会产生新的扩张要求,不断创造新的赢利点。这是商业模式自身成长的必然结果。目前,大众报业已经成为省市报业资源整合的主导力量,必然会乘势而上,继续推进整合,并有可能参与到跨媒体和跨省界的资源交流。
【关键词】 CI视觉设计;形象;现状分析;设计定位
CI也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一般译为“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它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精神和独具个性的价值体系,是最高决策层,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原动力。行为识别(Behaviour I.dentity)简称BI,是指企业在经营理念下,对企业内部的教育、管理以及对外的经营公关,社会性公益活动等行为。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简称VI,它是整个系统的视觉表现方式是接触层面最广泛、效果最直接的静态识别形式。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国内企业形象设计的现状与分析
1.附和性多,创新少。如百事可乐的广告设计当年能够成功对可口可乐形成威胁,就是因为设计公司把百事可定为年轻人的饮料:“年轻人,喝自己的可乐”。可口可乐的产品设计、广告、活动极力体现“热烈、红火、喜庆、激情”,百事崇尚的则是“新一代的选择”,极力表现“酷、新潮、时尚”。国产品牌非常可乐的广告给人的感觉总是在跟着可口可乐走,并没有推陈出新。产品诉求与可口可乐越来越接近,但在总策划上总是略逊一筹,造成非常可乐生活于可口可乐“阴影之下”。
2.理论多,实践少。中国的CI设计有其特殊性中国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企业界缺乏“市场经济”的概念,一直没有创造企业形象差别的CI意识,在CI设计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许多行业,无论是和设计沾上边的,还是八竿子打不上一撇的,都纷纷著书立说,大谈主义,仿佛不说CI就显得自己很落后,就显得自己对CI的研究不重视似的。
3.重及时效应,缺乏整体观念。中国企业形象设计往往重视短时间的效应,缺乏设计元素和风格的整体性与统一性。企业的产品缺乏系统整体定位从而造成市场上某些产品旺销而有些产品滞销的现象。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伊卡璐这五种洗发水,同属于保洁公司的产品。但不同的是形象的诉求点各不相同。
二、VI系统设计在新时代的具体应用的原则
1.同一性原则。每个设计公司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同时有相同的个性,如何达到“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得统一”的同一性是必不可少的。如现在的企业形象设计时针对企业形象的提升,既依靠企业的产品质量在消费者中树立信誉,又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对企业文化加以宣传。设计统一的企业VI系统如:企业口号、标志标识、旗帜、办公用品、产品包装、礼品、车体广告、电视、广播、网络等广告等传媒体系,通过妥帖的设计,受众可获得企业文化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方位动态接触,使企业形象的美誉度在可亲可敬的诉求中得到提升。在企业内部,可以唤起全体员工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文化意识,提高凝聚力,有统一的认同性则有利于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向高层次发展。
2.时代性原则。新时期数字化媒体出现,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电脑技术在设计上的广泛应用,挑战着艺术设计形式,也充实着设计的外延。VI也打破了“静”的传统,逐步开始“动”了起来如:脑白金的广告在VI设计过程中,除了较之传统的纸质媒体、广播媒体以及电视媒体外也抓住了网络媒体、移动网络媒体等具有更高的传播效率的手段,使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发展,它强大的传递、沟通、分享信息的能力使人们冲破了时空的界限。如网络中那对健康可爱的老人的FLASH的动画更加深了人们对公司产品的整体认识。
3.系统性原则。规范与系统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单纯有好的设计理念而没有好的管理体系势必会造成一片混乱的局面。系统化的设计主要指标志与其他基本设计要素的组合规定,目的是对未来标志的应用进行规划,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设计作业的效率,保持一定的设计水平。为实现统一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可以用强有力的标志来统一各关系企业,采用统一标志不同色彩、同一外形不同图案或同一标志图案不同结构方式,来强化关系企业的系统化精神。在设计公司VI设计过程中,强化系统应用。设计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LOGO标志,辅之以标准字、标准色的中英文馆名组合,大量应用于视觉可及的业务和办公用品,不仅增加了公众的视觉刺激,同时业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创新性的原则。如何创新是所有广告公司要追寻的目标,设计公司的应从以企业为核心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观点。这种立足点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被大众所认同和接受。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标志设计;色彩;企业理念;受众人群;视觉效果
标志是由文字、图形和色彩三要素构成的。三个要素都是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标志设计就是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创意设计,而在标志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注重的是图形和文字的设计,却忽略了标志色彩的设计。实际上色彩也是标志设计成功的关键,其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三大要素中,色彩是标志与受众群体的第一线接触,是吸引公众注意的因素,最能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首先感觉的是色,然后才是形,在最初接触商品的20秒内,消费者的色彩感觉占80%,形体的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50%。由此可见,强烈醒目的色彩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并迅速的传达品牌信息,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标志的色彩不但可以能够起到吸引受众人群注意力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受众人群的记忆力,从而在受众人群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传达信息、宣传推广的效果,而且美好的色彩能直接左右人们的感知、记忆、联想、情感等心理作用,决定了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标志的色彩是标志构成元素中“最基础、最可靠、最永恒”的识别元素。无论与品牌相关项目的设计怎样变化,标志的造型怎么变化,标志的色彩总是相对稳定的。壳牌石油的标志在1915年使用了红色和黄色后,无论标志造型如何变化,其标志的色彩未改变。可口可乐公司的标志自1950年使用红色后,标志的造型虽然多次修改,但是颜色却一直是红色。1898年,百事可乐诞生,其标志使用的色彩为单色――红色,此后百事可乐的标志造型几次变化,但是依然用的红色,直到1950年百事可乐在其标志中又加入了蓝色,直到今天百事可乐标志的主要色彩依然红色和蓝色。国内的大公司在更换企业标志时也是不轻易改变标志的色彩,例如联想公司的标志一直使用蓝色,联通公司的标志一直以红色调为主。正是因为标志色彩的稳定性使得标志的色彩成为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色彩设计的基础,成为企业确定企业主色调的依据。所以标志的色彩是企业的代表元素之一,是企业最稳定恒久的识别元素。正基于此标志的色彩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依据色彩属性和含义
色彩属性和含义是设计师进行标志设计的基础。设计师要进行标志的色彩设计,首先要了解色彩本身的属性和含义,色彩的属性和含义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认知,不同色彩会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感染力。在人们周围环境中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大自然本身就是色彩斑斓的世界,投入生活、感受生命,便能透悟色彩的奥秘,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
设计师要了解色彩的各种属性,如明度、饱和度、味觉、冷暖色调、重量感、空间感等。设计师要根据色彩的属性,色彩对眼睛的刺激效果,给人的感受来确定标志的色彩,标志色彩的数量,标志的色彩搭配方案等。在各种色彩中,红色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色彩,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增高血压、加速血液循环,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鼓舞作用,所以很多运动品牌标志使用红色,例如李宁、安踏等;蓝色等冷色调对视觉器官的刺激较弱,易使人的情绪较安宁,另外蓝色还充满科技感,所以电子信息科技品牌多用蓝色,例如联想、中国移动等;绿色为植物的色彩,对生理作用和心理作用都极为平静,刺激性不大,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舒适、吻合,让人产生亲近的感觉,所以与农业、环保相关企业的标志多是绿色,如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标志、中国烟草等。目前标志色彩设计的趋势是使用较为明亮,鲜艳的颜色,因为这种颜色与周围环境区别较大,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凸显出来,另外这种颜色对眼睛的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目标人群的注意,给目标人群留下较深的印象。
设计师运用色彩不但要遵循色彩的属性,还要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每一种色彩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具有热情、温暖、活泼、热闹、革命、幸福、吉祥的含义,橙色具有甜美、成熟、温情、华丽的含义。色彩在视觉上引起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设计师要了解色彩的含义除了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色彩的象征意义并不相同,例如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帝王之色,象征着辉煌、皇权、富贵,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黄色有懦弱、软弱、无力、卑鄙、耻辱、病态的含义;红色在中国是吉祥喜气的色彩,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是血腥、牺牲的含义;白色在藏族文化中是纯洁、无瑕、善良、喜庆的含义,在汉文化中是枯竭、无生命的表现,象征卑贱、死亡、凶兆,在西方文化中是清纯、纯洁、神圣的象征。[1]因此,在设计标志的色彩时设计师要特别注意标志使用环境的文化背景,该文化对色彩的喜爱和禁忌,各种色彩在该文化背景下的具体含义。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是一个红色的中国结,中国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幸福,吉祥;而红色寓意着吉祥、富贵、兴旺、成功、圆满之意;图形与颜色有着相同的寓意,共同表达了中国联通美好的企业愿景。
2 色彩搭配原则
标志的色彩设计是通过不同色彩的有机组合,形成成一种视觉形象,给人以感情、情绪的感染,从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引起感情共鸣。所以标志图形的色彩配置应根据品牌定位、产品特点、受众人群等因素,应着重考虑到各种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住色彩的特性,并恰当地运用,色彩元素才能发挥其在标志设计中的功效。
标志颜色的选用上要求用色简洁。很多情况下设计师会使用一种色彩来统一图形,这种标志被称为单色标志。单色标志具有轮廓清晰、色彩饱和、明确有力、适用性广、易于推广的优势。[2]所以很多公司都使用这类标志,例如联通标志、中国银行标志等。
与单色标志对应的就是多色标志。多色标志具有个性、时尚、鲜明、有活力、视觉效果好的特点。多色标志的色彩一般情况下用色不超过三种,用色太多会给人一种零乱、难识的感觉,使得标志起不到辨识的作用。多色标志设计的关键在于色彩搭配,优秀的色彩搭配可以让人看后瞬间产生非同一般的视觉冲击。
多色标志常用的配色方案:
第一,三原色搭配,例如广东卫视、贵州卫视等。三原色的颜色单纯、强烈、鲜艳夺目,艺术效果和传播效果显著;但是因为这种搭配较为固定,过于死板,所以现在使用三原色的标志变得较少。
第二,近似色搭配即搭配的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上保持其一个属性不变,其他属性作规律性的变化,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例如选择一种颜色,通过色彩明度变化达到色彩配置,如用桔红、桔黄、中黄、浅黄进行搭配,形成由浅入深的过渡色视觉,能表达出动态感,例如山东卫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等;麦当劳的标志使用了金黄色和红色搭配,金黄色和红色都属于暖色调,金黄色是成熟的颜色,象征着美味的食物,而红色是热情的颜色,传达出喜庆友善热烈的感觉,整个标志给人以温暖、欢乐、亲切、美味的感觉。
第三,补色搭配即互补色搭配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色彩配置,对比鲜明,图形格外醒目鲜艳、层次清楚,既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人深刻印象,又容易记忆。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4]例如百事可乐的标志使用红色、蓝色互补色以及白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蓝色表达了年轻、受欢迎、好玩的品牌文化,红色代表了激情、热烈,整个用色给人带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追求时尚,渴望无限,乃至突破渴望的信念。丰富的色彩对比能带来更多特定的色彩效果,满足了人们对色彩的喜爱需求,使得标志更具魅力,更能打动消费者。
另外,一般情况下标志的颜色不宜超过三种,但是有的时候需要设计师有打破常规的胆量,突破常规往往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标志是一只多彩的孔雀,标志划由7个色块构成,每个色块使用一种颜色,一共使用了7种颜色。标志的7种颜色搭配得很和谐,富有韵律感,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
3 标志色彩能满足视觉效果的需要
标志的色彩设计不仅仅要体现企业的精神,还要满足视觉效果的需要。标志的主要作用是吸引目标人群,区别其他产品,美化产品的作用。所以标志的色彩要满足标志的视觉效果的需要,满足审美的需要。设计师要合理的选择标志颜色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属性,使得标志的色彩满足视觉效果的要求。形状是色彩的容器,是色彩存在的形象要素之一。标志的色彩要与标志的形状配合起来,共同产生视觉形象。
设计师特别要注意根据标志的造型和色彩的属性来控制色彩的使用数量、面积和色彩搭配。奥运会的标志是由天蓝色、黄色、黑色、草绿色、红色五个圆环相互扣接组成,五环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友爱,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见,欢聚一堂,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但是五环的粗细却并不一样,五环粗细比例为蓝 :黄:黑:绿:红=1∶1.3∶0.9∶1∶1。皮埃尔・德・顾拜旦设计奥运五环时注意到色彩的重量感属性,五种色彩中黄色重量感最轻,黑色的重量感最重,所以将黄色圆环加粗,黑色圆环减细,从而在视觉上使得五种颜色的圆环达到平衡。
科技在进步,标志的色彩设计也在进步,得益于印刷技术的进步、显示屏的普及,现在高饱和度的色彩因为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较好的视觉效果,而被设计师大量的使用。光影效果、立体效果、半透明效果的标志因为创意新颖独特,也被设计师大量使用。汉诺威世博会标志就是利用光影投射形成的绚丽多变的标志,被称为“会呼吸的标志”。索尼手机的标志利用色彩渐变以及光影效果形成一个立体球形的标志。
4 受众人群的特点
受众人群是指商品的销售群体,也是标志的目标人群。商品要迎合消费群体的喜好,标志的设计更要考虑受众群体的喜好。受众人群第一眼能识别的元素就是色彩,最后能大多数消费者能记住的也是色彩,特别是他们喜欢的色彩。因此,标志的色彩设计要从受众人群的心理出发,了解他们的需求,用颜色去打动消费者,达到完美的色彩设计。
美好的色彩能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使受众者与品牌之间产生感情联系,从而建立对品牌的信任感和忠诚感。不同受众群体的色彩爱好是不同的,例如年轻女性偏好粉色,儿童偏好糖果色,商务人士偏好稳重色,年轻人喜好鲜艳的颜色。设计师应根据商品的销售人群选择受众群体喜好的颜色,让商品更被受众群体所喜好,进而达到品牌宣传、促进销售的目的。当然标志的色彩还要体现企业或商品自己的个性特点。移动公司的“动感地带”(M-ZONE)品牌的目标用户群非常明确,针对15 ~ 25岁的年轻一族,所以品牌标志使用了醒目的橙色和黄色,整体配色热烈、活跃、醒目,象征新一代无线通讯服务地新奇魅力,符合年轻人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创新,充满活力朝气的特点。而“全球通”是移动公司网络覆盖最广,标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品牌,其定位于中高端客户,所以该品牌标志使用了稳重而富有科技感的蓝色。
5 标志色彩传达企业的理念
企业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精神、观点,有自己的理想、愿景。设计师要将色彩的含义与企业的精神联系起来,利用色彩的含义来体现企业的精神、理念。例如一个企业从事服务行业,希望表现出对顾客的热情,那么设计师可以考虑红色等暖色;食品企业希望传达给顾客绿色有机的信息,那么标志设计时可以考虑绿色系,但是如果企业的理念是生产出甜美的诱人的食品,那么标志可以使用橙色等成熟色彩。只有色彩与企业理念相一致,色彩语言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恰当的色彩选择有利于品牌的认知,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展示品牌的独特个性。标志设计时设计师要根据企业性质和理念挖掘最能代表其行业特征和企业精神的色彩,将色彩与企业精神能够有机地结合。例如,IBM公司的标志使用海洋的深蓝色,蓝色体现了科技、前卫、智慧的企业形象,整个标志色彩的属性、含义与企业的属性相吻合,体现出了企业的精神、理念,IBM也因此被称为蓝色巨人。
标志所要传达的信息十分丰富,而色彩是其信息传达的重要途径。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各种传媒形式的迅速涌现发展,使得现代人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企业标志或商标。这就要求标志要同数字信号一样,具有高度的识辨性,使在众多标志中吸引到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标志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依靠标志的色彩设计。
标志的色彩设计是集审美、科学、创造、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色彩运用。随着物质生活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标志色彩的审美品位越来越高。设计师要基于色彩基本属性,从视觉、心理、生理等角度综合考虑,达到标志色彩和谐统一,满足审美要求,同事又能传达出企业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李广元,李黎.中西色彩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31-56.
[2] 肖虎.新概念标志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12:100.
[3] 朱春华.标志图形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5-16.
在品牌推广中,一个易于记忆、富有意义、可爱的品牌设计具有很多优势,因为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并不关注太多信息。描述性和说服性元素减轻了营销传播的负担,建立了品牌认知,并将品牌联想与品牌资产关联起来。当几乎没有其他与产品相关的联想时尤其如此。通常,产品利益属性越模糊,品牌标识和其他反映无形特征品牌设计元素的创造性潜力就越重要。
一个优秀的标志设计必须有好的创意,好的创意必定来自对主题本身的挖掘。因此,只有牢牢把握好主题,展开辐射式的思维,才能找到最佳定位点。
一、标志设计的特点
标志设计是图形艺术设计的一种,它与其它图形艺术表现手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必须先了解标志设计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1.功用性。标志的本质在于它的功用性。经过艺术设计的标志虽然具有观赏价值,但标志主要不是为了供人观赏,而是为了实用。标志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直观工具。
2.识别性。优秀的标志,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识别和区分品牌,寻找名牌。设计标志的基本目的,是便于消费者在同类产品中做出选择。一般说,同类产品在主要使用价值方面区别不大。但其质量都有很大差别。消费者通过使用,能够感觉到这种差别。但同类产品的外观往往接近一致,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购买和消费场合中识别出自己钟情的品牌呢?这就要借助于品牌标志、品牌包装设计等识别标记了。
3.记忆性。优秀的标志有助于取得高度品牌认知,这是因为标志本身具有可记忆、引起注意的特征,也就帮助消费者记住了那个品牌的商品。现在,消费者对于每天所受到广告的狂轰滥炸实在感到不胜其烦。因此要使消费者对自身产品感兴趣,必须考虑从标志。到包装,色彩,广告宣传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上取悦于消费者。在大量的品牌标志中,使消费者一见钟情,过目难忘。例如,有一家公司给它的丙烷气罐起名为“蓝色的犀牛”,并配以独特的黄色火焰和蓝色吉祥符的图案,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
4.多样性。品牌标识形式多样,有的以文字标志为主。有的则以图形标志为主。文字类品牌标志包括汉字类品牌标志与拉丁字母类品牌标志;图形类品牌标志包括具象图形品牌标志和抽象图形品牌标志。品牌中具有极强文字符号而不带有图形标志的例子有可口可乐、登喜路和Kit-Kat等。而图形符号的例子有梅赛德斯的星星、劳力士的皇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眼睛和奥林匹克的五环。文字和图形二者相结合是组成品牌标志的另一种方式。有些标志是品牌名称的直接表达。以此强化品牌含义和品牌认知。标志也可以非常具体或图形化。产品或公司的某些成分也可以成为符号。总而言之,标志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无论从其应用形式、构成形式、表现手段来看,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多样性。
二、标志设计的思路及特征
标志应该具有创新性和明确的形象特征,图形简洁,丰满,美观大方,易认,易记,易辨,寓意深刻,切合产品特性和企业性质是标志设计必须把握的设计思想。要用图形或文字、色彩等语言去体现这种设计思想,就要确立一个较为全面的设计定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若是时尚品牌标志,则先确定它应用的行业。比如是用于化妆品、服装、还是电子等等。每种行业都有其固有的特征。这些特征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化妆品的温柔体贴、服装的保暖舒适、电子的人性化多功能,不同行业的品牌标志设计理念和语言图形肯定是不同的。
而后应有的放矢的进入社会或进入市场,搜集这类品牌团体的资料,研究其性质,总结比较出这类品牌团体的共性特征。再了解这个品牌的服务宗旨及企业理念,抓住个性特征,最后推断出这个品牌与众不同的特色标志。
现代标志设计的特征是形象简洁明了,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准确性。时代性,更要具备意象美,具有诗的意境并且意味深长。能体现产品和企业的文化精神及传达意图,将国际时尚元素和本土文化很好的结合,适合各种传媒和载体进行传播。标志对其简练、概括、完美的要求十分苛刻,做到多一笔少一笔都要有其原因,即要完美到几乎找不至更好的替代方案,其难度比其它任何图形艺术设计都要大得多。
三、品牌标识的优点
由于标志容易辨认,因此成为识别产品的有效方式,虽然有时顾客也许认得出,但不一定能将它们与具体的产品或品牌起来。
标志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们的多样性。由于标志往往是非语言的,因此能在不同文化和品类之间较好的转换。例如,公司品牌需要一定的标志,这样公司就能在广泛的产品领域中表明身份,并对不同的子品牌进行“背书”。
当由于某种原因难以使用品牌全名时。抽象的品牌标识就显示出了它优越之处。例如,英国的国民西敏寺银行采用了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作为其标志。部分原因就是它的名称冗长拖沓,而标志则可以很方便地作为身份符号出现在记事薄、文件、签名等促销材料中,其标志中也用到了公司的缩写名称Nat West。许多保险公司都使用或表示力量,或表示安全,或两者结台的符号。
四、总结
中国作为建筑设计师施展才华的巨大舞台,不仅让中国的、也让全世界的设计师瞩目。驻上海的德国建筑师马丁·哈格尔说:“中国是建筑师向往的地方,其规模令人难以置信。对设计师来说,建设一座新城市的机会不是常有的。”60后建筑设计师的幸运之处在于,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获得了空前的学习机会。北京建院总设计师胡越24岁大学一毕业就获得了参与设计亚运会体育馆,与建筑大师马国馨院士学习的机会,30岁出头就负责设计了位于北京长安街的金融大厦。当北京建院的刘晓钟总设计师告诉一位意大利同行每年经其手做的建筑面积过千万平方米的时候,对方连连惊讶地说:“不可能,不可能。”
尽管一直有批评称中国已经成为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但与世界顶级大师的合作的确带给中国建筑设计师前所未有的、学习国际最新理念和技术的机遇,这甚至是那些出国深造的同行们所无法比拟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使邵韦平团队获得了与荷兰的Naco、英国的Foster&Partner和Arup这样的机场建设方面的顶级公司合作的机会。从中所获得的经验,对于他所设计的正在施工的凤凰国际传媒应该有重要的影响。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的许多设计和技术都与国际同步,其非线性全曲线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建造模式,入选世界著名设计网站Designboom 2011年度世界十大文化建筑。
然而,60后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又是“不幸运”的。因为他们不再拥有前辈们在建筑师人才稀缺、设计机构寥寥无几、建筑设计行业完全是卖方市场时代所拥有的一言九鼎的权威。从他们所接受的专业训练来说,尽管基础知识很扎实,但却信息量不足。“国外的建筑设计是什么样的?人家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还不太清楚”。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国设计公司大举进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时,他们发现在与国外设计师的竞争中也处于被动地位——大部分重要的标志性项目的方案创作权落入了境外建筑师的手中。
《当代中国建筑师》一书讲述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四位总建筑师——胡越、刘晓钟、邵韦平和朱小地的故事。
北京建院是一家成立于1949年的大型国有建筑设计机构,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不少出自北京建院。国际上,建筑设计师被定位为自由职业者,建筑师以合伙人的形式组成的事务所是承担建筑设计的主体,像北京建院这样拥有1200余个职工的大型国有设计机构恐怕是中国所独有的。由于北京建院在设计界的地位,它也被称为建筑设计界的“黄埔军校”。书中的4位主人公基本上是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在北京建院工作,作家孙永安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反映了近30年来,中国建筑师、北京建院和中国建筑设计业走过的历程。
书中通过大量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60后中国建筑师们所共同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例如,在西方的设计体系中如何实现创新;在现代建筑中如何体现地方性元素;如何理解对古城的保护;如何在设计中体现环保的理念;如何看待传统的风水……书中设计师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披露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奥体公园之下沉花园、中国石油大厦、杭州奥体中心、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等标志性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不为人知细节。
60后建筑师的纠结在于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他们需要学习西方的设计体系,需要在开发商和客户之间、政府与国外合作伙伴之间坚持与妥协,需要面对国外设计师的竞争……正因为处在种种矛盾与冲突之中,他们在实践之外,对于建筑的本质、方法论等都有独到的思索和见解。而理性层面的思索,让他们为自身设置了近乎苛求的标准。胡越说:“我现在没有觉得哪个项目比较完美,甚至连满意的都没有。建完了我不愿意让人去看,怕别人笑话。”
建筑设计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文化和思想等诸多层面,尽管从个人能力来说,中国设计师也许已经可以与国外同行媲美,但从整体上在短时间内弥合国內外的差距绝非易事。然而,毕竟中国设计师已经站在比前辈们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具备更为多元化的视角和知识体系。
世界上所有的建筑师都在往金字塔尖上爬,爬到顶尖上看见的是天,就可以自由发挥自己了。而下面的人往上看是别人的屁股,往下看是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要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使劲往上爬,爬到最高处。
一、广电业构建真正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从本质上说电信业务和广电业务提供的都是市场服务,但是广电没有全国性的结算体系,而且广电营业厅数量太少,缴费不便。因此这个包括营销、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等众多内容的体系构建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二、三网融合容易造成寡头垄断现象。三网融合有一个关键性要素即播出平台,目前诸多播出平台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对播出平台的掌握将成为相关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警惕未来因三网融合而出现寡头垄断现象,这可能会影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三、广电运营商的弱势地位和分散状态不利于业务开展。广电业与电信业收入相差悬殊,整个广电业数千家营运商的全部收入少于中国移动一家的净利润。另外,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全程全网和准军事化垂直管理的网络体系相反,广电运营商处于割据状态。只有通过网络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大广电运营商,才能与电信运营商相抗衡。四、三网融合挑战广电播出功能和体制。广电业在这次推进政策中取得了播出业务的控制权。但是三网融合的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挑战的对象,恰恰是传统广电式传媒的播出功能和体制。这种挑战为广电的三网融合带来了不确定性。一是广电业推动播出功能改革的动力,另一个是如何建立适应播出功能改革以后的治理结构。(据汪霏霏于《现代视听》2010年第4期)
媒体解读是最具影响力的产品
为什么公众在有了免费的网络之后,还选择付费购买报纸或其他内容的产品,在获知数据后还要关注媒体的报道?原因在于公众不是一般地购买信息,而是购买专业选择结果,购买传媒提供的对市场情况、政策变动、发展趋势的解读。就整体而言,解读成为最有价值和最有吸引力的内容产品之一,能否提供足够的选择结果和解读,成为区分传媒综合素质高下的一种标志。传媒的深层影响不仅在于提供了事实,更在于提供了分析和见识。传媒提供内容的层次和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内容满足方式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媒体提供有足够背景、深度的报道,提供足够的解释和判断,可以使人们得以获得分析、见识,影响层面显然较深;提供有足够感染力、渗透力的报道,满足受众在信息、心理、价值观等多种层次的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可以使人们得以获得共鸣、交融,影响层面显然更深。在经济波动期,人们更需要提供解释和见识。基于利益相关性,人们会认为分析、解释、判断和见识更有价值,比只能提供一般描述和报道的传媒更有影响力。(据陆小华于《新闻战线》2010年第5期)
传媒的终极价值追求
传媒的价值取向应与社会的价值追求相一致。人的解放是最核心的价值追求,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新闻传媒的终极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化――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发展的条件、过程和结果,正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理念上,媒体应尽可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对传媒的各种需要,包括信息和知识的需要,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参与和创造的需要。尽可能实现人民的各种相应权利,包括知晓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传媒利用权,自觉、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这样的价值取向,媒体就要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包括人民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和发展利益。媒体应重视人民传播的需要和权利,取消不必要的限制和禁止,充分发展传媒事业和产业。数量上,尽可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对传媒日益增长的需要量;质量上,尽可能提高传播效率和效果,提高受众需要的满足程度。受众既有接受的需要,也有传出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都关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传媒提供充分的、优质的、方便的、低价的传播渠道和交流平台。(据谢金文于《新闻记者》2010年第5期)
重视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大众传媒突破了传统的政策行为模式,实现了政治体系与公众的双向互动,尤其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现实中,一项政策的“公共性”程度取决于政策方案被公开与充分辩论的程度,没有公共讨论的“平台”,政策对公共利益与资源的分配就难以实现公平。传媒作为特殊的社会公共组织和政策体制外的一种社会力量,承负着巨大的社会公共责任,并对政府政策行为的合理性、公共性、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公众也依赖着传媒作为讨论和参与社会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平台”。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领域作用的发挥,大体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大众传媒更多的是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政策宣传、动员及执行领域发挥作用,而对政策的形成及制定作用甚微。后一阶段,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执政党执政理念及行为模式的转变,大众传媒在政策领域发挥的作用(包含了问题认定、议程设置、方案规划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关口前移,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据聂静虹 梅琼林《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近期恐难出台
正在研究第四稿
据悉,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第三稿被否决,工信部和广电总局正在研究第四稿,讨论的重点仍然是电信系统与广电系统权益范围的划定。双方对第四稿内容仍然存在分歧,撮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被要求再修改,拿出第五稿方案。因此,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近期恐怕难以出台。5月初,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与广电总局、工信部三方调研团分赴多个地区调研。调研结果再次明确,传输内容的集成播控平台建设与管理权力由广电系统负责,电信系统的相关企业可以从事部分节目内容制作和互联网视听节目传输、转播等业务。据透露,试点城市要尽量具备五方面要素:首先,已完成有线电视网的双向网络改造;其次,当地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一般来说需要达到百万级;第三,当地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多元化视听节目的市场需求较大;第四,该地区最好有一家有线网络的上市公司,能够为省网整合甚至跨地域的全国性整合提供资本支持;第五,当地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完成事业单位转制。(消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广电9家企业入选“文化企业30强”
由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文化企业30强”评选活动揭晓,广播影视系统9家企业入选,分别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入选的广电企业是广播影视系统最具实力和竞争力企业的代表,这些企业各有特色,都在自己的领域作出了突出成就。(消息来源:广电总局网站)
广播电视绿色传媒工程启动
积极推动低碳化低辐射
5月20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与环保部环境宣教中心发起,主题为“共担环保重任,打造绿色传媒”的绿色传媒工程在环保部发展中心报告厅启动。启动仪式上,环保专家就绿色传媒理念做了主题演讲。中广国际总公司与环境宣教中心签署了推动“绿色传媒工程”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向全国广播电视传媒业发出倡议,积极推动低碳化、低辐射、低能耗的广播电视新技术、新能源和新设备的开发。此外,环保部发展中心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深圳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广国际分别就绿色传媒具体项目签署了有关协议。(消息来源:《人民日报》)
中广传播:
我国已建成移动多媒体产业生态系统
5月21日,国家手持电视运营商中广传播集团宣布,我国已建成完整的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产业生态系统。这意味着我国CMMB手持电视产业链已得到初步完善。CMMB是我国广电系统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目前其运营商中广传播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中广传播总经理孙朝晖表示,CMMB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成,将使内容生产与集成、网络建设与维护、终端制造与销售、市场推广与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获得合理的利益回报,促进各方积极投入,建设优良的产业环境,共同推进CMMB手持电视产业的发展。(消息来源:新华社)
江苏卫视斥资百万
倾力打造“三国荔枝台”
江苏卫视热播的新版《三国》5月2日首播以来取得1.36的冠军收视,收视率一直稳居四大卫视之首。在这场收视大战中,江苏卫视表示将打造一个“三国季”,除了易中天、纪连海两张名嘴来配合说三国,还在线上安排了独家限量版三国人物玩偶的观剧礼品,更把三国风和频道的包装集合,推出了全新“荔枝三国演义”系列动画,再次给《三国》打上独家品牌烙印。据悉“荔枝三国”系列的整体包装设计费用预计百万元,除形象宣传片外,还会考虑推广到衍生产业,制作三国荔枝人偶和动画片,如此动作在全国尚属首次。(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华数与成都电视台签署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