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养猪的市场前景

时间:2023-05-28 09:44:15

导语:在养猪的市场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在国内生猪价格屡创新高之际,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对外宣称,将与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从事肉鸡、生猪养殖及肉类加工等业务。双方共同出资100亿元人民币,中粮集团持有合资公司67%股份。这是国内迄今为止中粮在生猪养殖领域引进的最大合作,也意味着其在打造整条肉食产业链的过程中“再下一城”。

出手的时机

在中粮集团宣布与日本三家企业合资之际,国内生猪价格又创近几年新高。在外界看来,中粮对外公布此消息选择的时点有些耐人寻味。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此前表示:“中粮的目标就是让消费者每天都能吃到中粮集团的食品。

虽然中国肉食及加工食品产业的规模非常大,中小零散的生产者却占据市场多数市场份额。此次合作的重要目的是学习日本肉食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事实上,中粮集团一直希望成为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和加工企业。其中,其计划在天津投资80亿元,最终建成年出栏500万头生猪产销一体化基地,而在江苏,中粮集团规划一期投资50亿元建设生猪养殖和加工基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

在湖北基地,中粮集团计划投资97亿元,力争在未来5年内,建成存栏50万头的能繁母猪繁育基地,形成1000万头的养殖规模,实现1000万头优质活猪屠宰加工及精深加工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中粮集团正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业,而肉食产业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内外资加速

事实上,除了国内企业不断涌入养猪业,外资早就“觊觎”已久。2008年9月,高盛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同年8月,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上海宏博集团公司养猪场30%股份。同时,德意志集团也注资6000万美元参与近年来在天津发展势头很猛的宝迪农业产业集团。

内外资加速在中国养猪业的“跑马圈地”,主要是看好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随着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对肉类的消费也将大量增加。”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畜牧分析师王晓悦认为,“国家一直在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示范场建设可获得政府补贴,还鼓励大企业进入,这样有利于增强生猪养殖业的主体实力。”

在计划合资前,中粮集团已经在国内生猪养殖和肉类加工展开布局,已在天津、江苏和湖北建立三大生猪基地,中粮集团资料显示,中粮集团目前年生猪出栏量在150万头。

第2篇

 

乡镇长助理述职报告各位领导:

200*年*月,根据省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要求,我被派到西营城镇做镇长助理。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首先对全镇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根据需要组建了科技服务团队。通过一年多的工作,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能力上得到了提高,经验上得到了积累,知识上得到了丰富,我在工作中努力发挥服务团 队整体优势,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为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现将述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立足优势抓产业,寻到服务主攻点

通过在省培训班的学习和到任后的产业调研,我和团队成员形成了共识:人才服务项目工作中必须抓住所在乡镇的主导产业,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通过典型带动,让周边的村民从观望到渴望,从渴望到兴望。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团队对西营城镇农业产业发展做了具体的分析,确定了服务的主功点:一是苗木花卉。利用“波泥河北方苗木花卉之乡”这个品牌效应,把苗木花卉作为服务的主导产业。二是饮马河大米。饮马河大米是早年就出了名的民间品牌,将这个品牌大米的生产技术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生产出绿色大米,有机大米,这是一个市场前景最火的生产方向,积于这样的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团队就瞄准了机械化生产有机水稻的主攻项目。三是生态养猪。生态养猪既省时又省力,既减少疾病又可提高肉质,全市第一个引进此技术的典型户又在西营城镇,团队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富民的产业,于是生态养猪便成为养殖业的一个产业发展重点。

二、不拘格式搞服务,遵循市场做引导

       我认为服务的手段和过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是否达到和效果是否理想。举个例子:去年秋天我到庞家屯去看那里几户苗农种苗的情况,根本没说是干啥的,只当是买苗的。通过聊天谈谈苗木行情和苗木发展趋势,有意识地向他们传递苗木市场信息和发展动态。等到今年春天,我的话一一得到了市场的印证,从而这些苗木户开始大力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就是这聊天便为农户服务了。

以生猪养殖为例,今年是猪肉上涨的高峰期,明年就会逐渐价格下降,每3—5年一个价格周期。明年年末到后年年初,我们如果再让千家万户都养猪,那些不具抗风险能力的.农户就有赔得血本无归找咱们玩命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远比技术传授更要走在前列。只有这样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服务体系才能给产业带来微妙变化,给农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收益,甚至是不知不觉中为各产业发展及各业户规避了一个个市场危机并带来可喜收益。

三、拉动产业争项目,合力创新做实事

第3篇

关键词 规模养殖场;新建;原则;要素

中图分类号 S81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270-02

近年,随着国家、地方政府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畜牧业生产已进入由千家万户散养到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的转型期,各地兴办规模养殖场的热度继续升温。要办好一个规模养殖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应该把握3个原则即“三定”、“三选”、“三落实”。

1 “三定”

1.1 定养殖类别

养殖类别不同,所需的投资成本、生产周期、建圈舍标准也不同,市场风险也有一定差异。同一种类不同用途的品种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也有不同要求。例如肉鸡和蛋鸡在饲养过程中所需设备投资、饲养周期及饲养过程中的免疫程序有很大差异[1]。养猪生产也是如此,专门从事种猪生产和商品猪生产以及自繁自养的生产管理程序也不相同[2]。因此,要办好一个养殖场,首先要定准养殖种类和发展的目标,有目的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选择饲养种类时要兼顾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及市场供求情况及前景潜力等。

1.2 定实现目标

无论从事何种畜禽生产都必须考虑近远期发展规模和实现的目标。一是发展规模的确定应根据企业自身现有的经济实力,有无社会其他方面的投入。现有资金的匹配应是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场房、购置所需的设备、引种等)和流动资金(包括饲料、兽药、添加剂、消毒用品、人员工资其他正常性办公支出)。二是实现的目标应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般应计划3~5年、5~10年、10~15年发展目标。包括年饲养量(存栏数+出栏数+死亡和自然死亡淘汰数)、正常年份实现效益的目标(市场价格波动、饲料及其他原材料的涨幅、疫病风险等)。

1.3 定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管理人员的职责及考勤制度;饲养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场区卫生消毒制度;防疫及免疫制度;进出入人员及车辆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

2 “三选”

2.1 选好场址

场址应选择在远离村庄、主干道300 m以上,最好选择在村庄的下风向,要求地势高燥、平坦,地下水源水质较好,交通方便,利于排水。建圈方位视地理位置确定,一般畜禽舍栋与栋之间最好留有绿化用地,栽植长青绿化树或景观苗木,圈舍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养殖场面积大小视饲养规模而决定,根据经济条件决定生产规模,种猪繁育场和商品猪生产场建场的标准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根据生产能力,一般按1头能繁母猪需30~40 m2确定建场面积。猪场布局上应按照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管理区,包括办公室、档案资料室、监控室、食堂;二是生产配套区,包括消毒室、更衣室、兽医室、仓库、饲料车间、饲养员宿舍等;三是生产区母猪舍、保育舍、育肥舍每区间距在7~10 m;四是隔离区,包括病畜隔离、引种隔离、化粪池等;五是进场的大门必须配有消毒池,并配有高压消毒机、人员消毒通道。养殖场建筑材料,应考虑经久耐用、节约成本,又要因地制宜,可用砖混结构,也可采用钢构夹芯板建造。无论采取哪种建筑,必须考虑到采光通风,冬暖夏凉,畜禽舍的檐墙高度应在2.5 m,大窗、安装水帘、风机和排气装置。

畜禽舍内部构造视不同畜别群进行建造,一般采取双列式建设,后备母猪可考虑建游圈或运动场,怀孕母猪用定位栏时应连同产仔箱一并结合,断奶仔猪的保育舍应配有加温设施。畜禽舍内部地面应是水泥地面,并留有一定斜坡,排粪尿沟留在室内,做到雨污分流,自动饮水装置应与食槽保持距离,一般应安装在排粪沟上方[3-4]。无论新建场或老养殖场,在进种前7 d进行2次严格的喷雾消毒,第2次在引种的前3 d,消毒后开启门窗,以通风散气、排出异味。自动饮水装置在进猪使用前进行人工清洗,将水管中的水适当排出。

2.2 选好品种

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并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场需求。养猪场目前主选品种有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以生产二元母猪或三元杂交猪为主;以生产商品牛为主的养牛场,在品种选择上以西门塔尔杂交牛或夏洛莱杂交牛为主;以生产育肥羊为主的,目前主要选择波尔山羊杂交羊;蛋鸡以新罗曼、褐海兰的高产蛋鸡为主。

2.3 选好人员

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防疫员和饲养员。这些人员不仅要求有较高的自身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精炼的业务知识,而且也要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同时,必须做好上述人员的岗前培训。企业对员工既要严管,又要厚待。

3 “三落实”

3.1 资金落实

较大规模的养殖场在建设之前就应通盘考虑自有资金的数额,以及资金匹配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有基础建设资金。还应备好流动资金(含人员工资)、应急资金及不可预算资金,基础设施完成后,随之是引种,引种前要备足饲料、添加剂及饲养员培训。

3.2 市场落实

无论饲养何类畜禽,市场前景是成败的关键。一是自己找市场;二是与大的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三是超前谋划。市场前景、社会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脱离了市场就等于断送企业的后路。

3.3 任务落实

首先是确定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实现的目标,并将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或每个员工身上,建立奖惩机制,让每个员工都有责任,都能兢兢业业工作。

4 参考文献

[1] 周忠于.新建养殖场的疫病防范措施[J].科学种养,2006(9):47-48.

[2] 孙淑萍,樊蓉,薛云,等.如何做好新建标准化羊场的规划设计[J].当代畜牧,2013(18):12.

[3] 林文广,姜明.牛舍环境卫生、消毒和检疫的管理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7):206.

第4篇

一、企业工作

1、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原刘集窑厂紧邻党良路,占地180亩,地理位置优越,乡政府制定了企业发展的优惠办法:对于规模性投资在土地出让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税收年超过5万元的设立基数奖和增收奖。以此来鼓励和吸引投资者。

2、膨胀骨干企业。由乡经委牵头,九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王辉村委会达成协议,投资300万元,新征废弃地20亩,新上一批设备,用于厂房扩建。确保九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该厂征用该村原小学校用址,占地15亩,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目前正在洽谈中,预计年底完成土建工程。

3、规范传统行业。刘集淀粉加工摊点多,规模小,产品质量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以风祥淀粉厂、海升淀粉厂、振桥淀粉厂三家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淀粉行业协会,结合县技术监督局,对现有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办理市场准入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现在各企业正在进行改扩建,设备正在进行换代升级。预计10月底可完成。

4、培育小型企业。东峰油脂厂在黄庄征用废弃地15亩,投资300万元,建设厂房,目前设备已到位。该项目主要生产高级油及变压器油,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10万元;玉龙轧花厂在苏王村征地40亩,两家企业预计11月底投产。

二、农业工作

1、壮大两大特色产业。芦笋和养猪是刘集的两大特色,近年来效益一直不错,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两大产业。努力把刘集建成芦笋种植基地和养猪强乡。今年下半年,全乡共育芦笋苗30亩,涉及前七、施庄、东周、马庄、后刘等村,可栽种1000亩,由政府协调,芦笋协会新购进“阿菠萝一号”芦笋种子25公斤,明年春天预计可种植500亩。由主管农业的副乡长负责,依托县畜牧局,充分发挥养猪协会的作用,预防生猪疾病的发生,扩大猪的存栏量,预计12月底生猪存栏可达12000头,新增养猪户23家。

2、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的运作。由政府乡长直接负责,结合县土地局,对于王辉、前张、郑庄三个村的3000亩土地进行开发,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预计10月底完成申报工作。

二、党建工作

1、后进村如期转化。20**年刘集乡后进班子共有8个,其中市备案4个,经研究,全体子成员每人分包一个后进班子,对于反映村干部有经济问题的十王店、周庄、徐楼三个村,由乡纪检负责,会同农经站、财政所人员清理村里的财物帐目,给群众一个明白;对于村班子软弱不健全的后刘、高榔头、李庄、赵庄四个村,由分包的党委成员负责调整和充实,配齐配强班子;对于秦河的违反计划生育问题,由计生委负责调查,查出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现如今,已有后刘、高榔头、赵庄、周庄得到转化,其余4个村预计12月底全部转化完。

2、完善基层组织场所建设。对于项目内14个村的基层组织场所,由组织委员牵头,包村干部负责,完成院落整理等后期工作,10月15日前投入使用;对于项目外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村,由各片片长负责,采取上级帮扶、外援联系,村内自筹、租赁翻新、联建支部等措施,12月底达到村村都有活动场所。

3、村干部培训。由组织委员负责,邀请县畜牧局技术人员、纪检会等有关同志讲课,对全乡70个村的“两委”正职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三、社会事业建设

1、全部完成“村村通”工作。由一名副乡长负责,通过政府协调、联系外援、群众集资、出义务工等方法,完成王浅、王保、张自公、孔里、马庄、魏庄、西榆、祥庄8个村共7000米的油面路工程;由乡政府投资2万多元,完成刘集完小的道路硬化工程,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

2、完成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由宣传委员负责,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村内自筹、政府支持、出义务工等方法,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因村制宜,到11月底完成高榔头、赵庄、马油、郑庄、石庄5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

3、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由宣传委员负责,结合县劳动保障局,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到年底,再培训农村劳动力600名,通过县劳动服务公司,帮助他们转移就业。

4、加大扶贫开发和贫困人员生活救助。今年我乡列入省扶贫开发的共有24个村,由一名副乡长负责,结合县开发办,到9月底完成贫困村的前期准备工作;由民政所负责,对全乡的贫困人口进行调查,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切实保障贫困人口的吃饭穿衣和过冬问题。

5、全面提高农村的合作医疗。由一名副乡长负责,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对于“五保”对象,由政府出资参加合作医疗,使群众参合率达到95%以上,让全民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

第5篇

1996年,李应强进入江城县酒精厂打工,由于多种原因,工厂停业,职工下岗,2000年回家自谋出路。刚刚经历挫折的李应强,并没有被失败所击倒,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勤奋努力,自己必会成功。下岗不久,他开始进行市场调查,经过分析发现江城的养殖业比较落后,尤其是猪、鱼,市场供应百分之九十从思茅市场调入,这一现象让他认定在江城发展养殖业很有市场前景。2000年底,李应强开始筹资养鱼,小小鱼塘,成为他养鱼的实验基地,每天认真观察、精心饲养,以最认真的态度,做最简单的事情。遇到问题,或查资料,或到农科站咨询,并数次到思茅实地考察、学习养鱼技术。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他的养殖技术走到了同行的前列,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这使他深深认识到“致富靠的是政策,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勤劳”。成功之后的李应强,想到了扩大养殖规模,2004年,当地多数的池塘都落实了承包人,再靠承包池塘是无法发展壮大这一产业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了把自家的农田改建成鱼塘。说干就干,当12亩农田改扩建为鱼塘之后,他在鱼塘边还建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饲养了15头母猪,每年销售成鱼5-8吨,仔猪300多头,出售肥猪15-20头,年收入达4万余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江城市场对鲜鱼的需求日趋增加,2006年,李应强租用其他农户的农田投资建设较大规模的鱼池,他采取滚雪球的模式逐步扩大养殖面积,到2009年年底,总计养鱼面积达到50亩,年产成品鱼65吨,年加工、销售鱼料520吨,收入达25万元。

从一个打工仔走到现在的致富能手,李应强的事业踏上了顺风船,或许应该满足了,但他不这样想。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将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同行传授,发展带动了周边乡镇120余户农户从事养鱼。目前勐烈镇养鱼面积达到560多亩,渔业产值在450万元以上,水产养殖成为江城的一大产业、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展水产养殖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2009年李应强牵头发起成立了江城县勐烈镇桥头村中寨养鱼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吸纳了80余户水产养殖大户入会,合作社社员382名,会员水产养鱼面积由当初的320亩,增加到了520亩,合作社带动了一批新的水产养鱼大户,会员的养殖收益也逐年增加,而他则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当之无愧地当选为社长,同时还义务承担起技术指导工作,无论是白天黑夜,哪里有情况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还从海南等地引进了许多新品种,促进了全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以后,江城的鲜鱼已经能够满足本县市场需求,思茅市场的鱼已不再进入江城市场。李应强充分利用合作社广阔的市场信息和自己历年来储备的商贸关系,把合作社社员生产的成品鱼集中统一销往周边县市,部分运往老挝境内约乌县销售。

第6篇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如阜阳奶粉事件后,广州假酒中毒事件、四川彭州的毒泡菜、天津的假鸡蛋、糖精水巧妙勾兑的劣质葡萄酒、香港毒鱼刺事件、“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陈醋……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让人触目惊心。使得食品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十一五”期间,由于产品供给结构和需求市场的变动,导致肉类流通方式发生改变,大中城市集贸市场的肉类销售比重下降,各大连锁超市的肉类销售比重上升,冷链物流、肉类的包装保鲜销售方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目前,我国是肉制食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人均肉制品占有量大大高于世界水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肉类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国都正在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由于源头污染、畜禽屠宰中控制不当等原因,造成肉类食品的安全隐患。

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供应(supply)、生产计划(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由图1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的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中)、满足用户需求来实施。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用户的物料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和降低供应链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在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上,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上所有节点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从供应商到用户的采购、生产、分销、销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2)供应链管理中,强调对肉制食品的质量安全供应保障、及时供应保障、准确供应保障和重视战略与合作管理;

图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3)供应链管理要求对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采用集成、整合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的简单连接;

4)供应链管理中,对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通过管理库存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达到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的服务,而不仅是完成一定的市场经济利益指标;

5)肉制品供应链管理围绕从基本原材料供应开始到产成肉制品供应,其中的可靠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等诸多内容,对于相应的管理内容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2我国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

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造成供应缺乏物流保障、物流运行成本偏高,运行效率低。我国大多数养猪场规模普遍较小,养猪场位置比较分散,养猪户居住也较为分散,运输距离长,供应网点少,并且这些养猪场或者养猪户的运输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运输工具,车辆往往不能保证时效且费用较高。由于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原因,养猪场的供应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养猪户的此种情况更甚,对猪肉供应保障形成了制约。

2.2原材料采购不符合标准

肉制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不达标,供应商选择不当;中小型供应商企业的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响应能力等有限,无法保障供应的可靠性。有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未做好事前的采购计划,在采购中不重视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的管理,采购人员进行的“货比三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这3家是怎样选出来的、同样类别的采购这次审批的3家和上次的3家是不是同样3家等等。另外,中小养猪企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不是很高,即使引进新技术也很难保证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很好的运用而创造出效益。肉制品加工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也使得供应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2.3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难以实施有效的成本优化。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供应链成本管理是针对整个供应链而言,而有的企业认为成本仅仅只是个别节点企业、个别部门、个别人的事,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4企业卫生管理差

质量检测能力和检疫防疫能力弱,检测设备落后,卫生管理差,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除了大型养猪企业以外,一般中小型养猪场的质量检测仪器和检疫防疫的设备的配置极为落后,并且由于规模的限制,有的养猪场无法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甚至无法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这对原材料、产成品的安全供应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2.5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和运营集成做得不是很好,协调能力薄弱。供应链中传统的3个阶段:采购、生产和分销,其中每2个相邻节点之间表现出一种供需关系,就要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要能同步运行、协调运行,要求有较强的协调运行能力。信息集成和运营集成是供应链管理工作的两类。信息集成关心供应链成员之间共享信息的质量和可获性,运营集成则主要关注的是生产、库存和产品分发。肉制品供应链上,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导致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再加之肉制品供应链的协调能力比较弱,因此影响了供应的保障。

3我国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供应链保障体系解决对策

3.1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除了投资存量不足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质量低下,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应在扩大物流基础设施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其质量,将现代科技运用其中,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服务效率。我国已在物流科技投入、交通软件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信息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开发,以及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交通科技明显进步。只有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我国交通科技水平,才有可能建立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体系。

3.2选择优秀的供货商

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好坏程度、紧密程度对供应链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管理好采购供应链,供货商的选择是关键。目前较多的是用招标(联合招标)的形式来确立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有竞争力的诚信供货商。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成本,减少供货商的随意性,提高供货产品的可追溯性。控制的目的是要促成肉制品加工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双赢”局面。肉制品加工企业可以建立供货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由采购部对供货商进行评定,及时全面地了解供货商的信息,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完善整套供货体系。

3.3优化供应链管理成本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内部库存成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供应链总成本,未能命名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化。供应链是由多个节点企业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节点企业的良好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供应链成本控制谋求成本节约与降低的同时,还应重视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使整条供应链获得多蠃的局面。

3.4完善检验检疫制度

严格检疫、检验制度的执行。德国动物检疫法规定:每半年必须对所有的生猪饲养企业进行一次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我国应加强肉类检验、检疫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如:除生猪的紧急屠宰外,无论是工厂化屠宰还是家庭屠宰,都必须进行屠宰前后的卫生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猪肉才能进入市场,不合格的猪肉要送往专门地点销毁。另外,政府有关部门经常随机地从零售商那里购买样品进行检验,对出售不合格猪肉的商店进行严厉的处罚。

3.5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肉制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信息流对物流的调节、控制作用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平台,肉制品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应该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真正达到信息的共享和高效利用,从而减少信息冗余和错误,提高信息流动效率,为肉制品供应链上的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建立肉制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标准化。高效、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就必须实现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如果没有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先进的emi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射频技术等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2] 田源,张文敏.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4).

[3] 李旭.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22).

第7篇

调查地点是湖南省浏阳市马家湾村。本研究组成员于2009年3~4月、2010年1月、2010年7~8月3次进驻马家湾村,对该村垫料养猪情况进行无结构访谈、参与观察。该村主导产业是养猪业,是远近闻名的养猪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马家湾村养猪业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养猪法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猪粪便用水冲到猪栏外面的沟里,不经处理就流到河中。长此以往,致使马家湾村陷入了“有水不能饮,洗菜水难寻,下田脚发痒,蚊虫蚂蚁多,空气污染大,臭气满天飞”的困境。根据长沙市环保局监测站在近几年连续对该村的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养殖区域周边90%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0%左右的农村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农民的健康安全。当地政府于2008年决定在马家湾村推广“多功能生物活性垫料养猪零排放技术”(以下简称垫料养猪),由湖南泰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该技术最初在马家湾村得到一定范围推广,但由于各种原因,至2011年10月止,全村仅有两户仍采用垫料养猪,大多农户都已暂停采用,持观望态度。有些农户虽然建有环保猪场,但是根本没买垫料,仍然在传统猪场养猪;有些农户甚至又把环保猪场改回传统猪场。

2生态农业技术的产业技术化环节

垫料养猪就是采用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林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活性制剂制成垫料,猪在垫料上生活,垫料里的有益微生物能够降解猪的粪尿,无臭味及其他有害气体产生,不需要冲洗猪舍,没有废弃物排出猪场,猪出栏后,垫料清出圈舍就是优质有机肥。垫料养猪相比传统养猪具备的较强优势在于省水、省料、省劳力,提高猪的抵抗力、肉品质,增加养殖效益,无污染、实现粪污零排放。但该项生态农业技术在马家湾村推广效果并不佳,本研究认为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是技术整合、经济核算、政府补偿和文化形塑几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环节上的任何一环缺失或不足就会导致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不佳。

2.1技术整合马家湾村农户虽然承认垫料养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技术,但普遍认为,该技术由于应用时间不长,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垫料养猪不太适合浏阳地区的气候。猪适宜在30~35℃的环境下生长,温度过高就容易生病。浏阳地区的夏季气温很高,猪舍使用垫料后,垫料分解猪粪便然后发酵,使猪舍温度更高,往往达到50~60℃,垫料上面不能淋水降温,猪舍建造又大都达不到通风的要求,猪极易患病。而在冬季则很好,垫料发酵升高了猪舍温度,适宜猪生长。二是垫料养猪不方便消毒杀菌。猪是群养,每个猪栏养几十甚至上百头猪,养殖密度大,容易传播疾病。垫料里面加了可以杀死病菌的成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于大的疫病作用不大,由于垫料上面不能喷洒消毒液,加大了疫病防治的困难。三是垫料养猪会造成猪成长的差别。环保猪栏很大,一般是几十到100多m2,一个猪栏养几十甚至上百头猪。猪的成长有强有弱,强的一般会长得快、长得好,弱的一般会长得慢、长得小,从整体上拉长猪的平均出栏时间。四是垫料养猪会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猪长大以后粪便排泄增多,垫料消解不彻底,为了增强消解功能,农户就得往垫料里面掺加老糠子等材料。而这些材料会影响猪的肺部呼吸,导致一些呼吸道疾病。产业技术是系统性技术。首先,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只有做到很顺利地实现新旧技术之间的替代、交融,很紧密地实现与其他技术的匹配、契合,形成稳定的技术结构关联,并由此改变自身的形态,成为产业技术,才能发挥其作用。其次,相关群体尤其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相关农业技术丰富而实用的经验,他们与自上而下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互补或者相互竞争。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结合相关群体尤其农民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获得信任和支持,推广人员、公司、政府不能只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向农民传播生态农业技术,而应该与农民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协商,促进相关群体达成共识。在马家湾村推广的垫料养猪是高栏环保猪场、垫料降解猪粪便、发酵高温杀菌,与传统养猪的矮栏水泥猪场、冲洗猪粪便、消毒防治疫病差异相当大,垫料养猪与传统养猪的替代、交融的实现,控温、防疫、喂食等各项技术匹配、契合的实现,都有一个碰撞、磨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推广人员、公司、政府和农民对于同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及技术结构的认识、掌握和运用不尽一致,会就技术发生复杂互动,不断沟通和协商。生态农业技术之间横向、纵向的匹配、契合程度,推广人员、公司、政府和农民就技术沟通、协商的状况,最终决定着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的状况。

2.2经济核算马家湾村农户普遍认为,垫料养猪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目前猪价不稳的情况下,很难承受。垫料养猪,不能沿用传统猪场,要改建或者新建环保猪场。因为传统猪场的猪栏较矮,而环保猪场的猪栏要求较高,里面要放一定厚度的垫料。据估计,建环保猪场的造价大概300元/m2。垫料养猪要求1.7m2养1头猪,而传统养猪,1头猪只要1.2m2,1.2~1.5m2就相当大了,因此环保猪场的猪栏很大,一般是几十至100多m2一个猪栏。这就增加了农户的成本。垫料养猪与传统养猪相比,相同面积养猪的头数即存栏量减少了,同时每个猪栏的空间大,猪的活动量增大,饲料吃得多,但出栏速度差别不大,卖价也差别不大,很不划算。垫料公司宣传1次垫料可以用1年,1年可以养两批猪,然后换第二次垫料。目前农户使用垫料的实际情况是:一次垫料不能养两批猪,垫料用到后期已经不能化解猪粪便,期间要添加好多材料,或者向垫料公司购买新垫料,这样也增加了成本。环保猪场里猪的成长有强有弱,长得快的能在6个月左右出栏,长得慢的要7~8个月才能出栏,从而把养猪的整体成本提高了。垫料养猪,要经常翻料,垫料化解粪便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翻动得是否勤快,翻动的少垫料就会发霉,猪吃了就拉稀。养小猪时劳动量不大,1周翻1次就行。养大猪时,粪便多,必须勤翻。猪达50kg,每两天要翻垫料1次,猪达100kg,每天要垫料翻1次。每次翻料至少耗4h以上,农户感觉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而传统养猪,100头猪的规模,每天喂两次食,用水冲洗一下猪栏,一个多小时就可完成。农户对垫料养猪成本的考虑,是与猪价行情联系在一起的。养猪赚钱的时候,不会计较太多,养猪不赚钱的时候,就更精打细算。农户认为,现在农民打零工都是50~60元/d,以此为标准,猪价要在12元/kg才算赚钱,5元/kg就不赚钱,目前猪价在下降并且很不稳,所以传统养猪从经济上来看更划算一些。产业技术是竞争性技术,它是经过选择、淘汰而剩下来的技术。农民会针对一项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前景和成本进行分析,如果此生态农业技术没有带来农民预期的经济收益,农民不可能采用。因此,生态农业技术转化为产业技术要经过经济核算,要针对采用该技术所需的原材料、人力和资金投入进行成本预算,同时,还要对预期销售收入进行测算。首先,如果没有经济核算,生态农业技术不可能进入产业,无法成功转化的技术,技术本身并不一定差,可能是因为使用成本太高。正是基于经济核算,所以现实中起作用的农业技术可能并非最优的生态农业技术。马家湾村农户虽然普遍认为垫料养猪的成本较高,但是否采用垫料养猪要视猪价行情而定。行情好的时候,养猪能赚钱,发展垫料养猪成本高点尚能接受;现在猪价行情很不稳,并且一直下降,养猪不赚钱,农户基本上倾向于采用传统养猪。其次,推广人员、公司、政府和农民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经济核算,致使他们在经济利益问题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矛盾冲突,推广人员、公司、政府认为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技术可能并不能让农民真正在经济上受益。

2.3政府补偿对于垫料养猪这种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当地政府进行了补助,但马家湾村农户认为补助力度不够大。建环保猪场的补助不是按照整个建筑面积算,只补助垫料池的面积(40元/m2),而垫料池一般只占整个猪场的50%~60%。相比建环保猪场的全部成本而言,农户觉得补助太少。而且,补助有时候未能落实到位,有的农户只给补一半,有的农户未获任何补助。补助是当地政府派人前来检查、丈量环保猪场后发放的,一些农户建好环保猪场后却没人来检查、丈量,因而没有得到补助。至于为什么没人来,农户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当地政府只给农户补助一次垫料的钱,第2次的垫料就要农户自己出钱购买。补助只惠及了头两批报名参加垫料养猪的农户,后续参加垫料养猪的就不再有补助。当地政府扶持一下后,垫料养猪就交由垫料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由于农户关于垫料养猪成本太高的反映较大,后经当地政府出面协调,垫料公司对垫料实行以旧换新。农户用旧垫料从垫料公司换取新垫料,旧垫料作价只抵1/3的新垫料,另外2/3的新垫料钱由农户承担。目前,就是垫料的以旧换新业务也不再进行。农户普遍认为,当地政府在环保养猪的推广上还需加强投入,落到实处,不能哄骗农户,这样农户才能放心去发展垫料养猪。其实只要当地政府补助到位,农户还是愿意发展环保养猪的。生态农业技术属于公益性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考虑技术本身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长远的和宏观的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尽可能提高农民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达到公益性等计划性目标,包括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技术195与其他农业技术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等负面影响。初期,生态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可能不高于甚至低于其他农业技术,而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采用与否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考虑,政府非常有必要对其推广进行投资。像马家湾村垫料养猪的推广,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成本较高、农户不赚钱,其推广需要政府加强投入并且落实到位。政府可借鉴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价格支持做法,如政府对垫料公司提供价格或其他形式的补贴,垫料公司再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农户。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垫料公司的权益,又有利于农户优惠获得生态农业技术,更有利于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2.4文化形塑马家湾村农户普遍认识到,垫料养猪在环境保护方面确实优于传统养猪。传统养猪用水冲洗猪舍,把猪粪便冲向沟渠,再流到河里,环境污染严重。这样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对人类健康不利。农户逐渐意识到健康与环保的关系。环保养猪能够减少甚至从根本上解决村里的污染问题。但是,农户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对于垫料养猪,农户还是考虑成本问题更多一些。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养猪赚钱,可以搞环保;养猪不赚钱又要搞环保,那就不搞”。产业技术受到文化的很大影响,内含一定的文化意味,并且技术的体系化、系统化程度越强,技术结构关系越复杂,其文化属性也就越强。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过程中,其质的规定性要经过“文化形塑”。首先,生态农业技术引入一个地方必须考虑文化适应问题。一项生态农业技术尤其整套技术的引进,不仅影响到当地原有的农业技术体系,而且对农民等相关群体的生产、生活、行为、观念都会产生较大冲击,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文化冲突。其次,相关群体尤其农民的文化水平越高,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理解越多,他们就越支持技术的推广。相关群体尤其农民所掌握的生态农业技术方面的文化知识以及对技术所持有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冲突的状况。马家湾村深受传统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之苦,普遍认识到垫料养猪对于环境保护的好处。这是垫料养猪最初能在马家湾村得到一定范围推广的重要原因,现在虽然大多农户都已暂停采用,持观望态度,但并未完全放弃,也是逐渐浓厚的环保文化作用的结果。

3促进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的建议

3.1吸引农民参与,为农民提供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为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生态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的良性循环,拓宽推广渠道,创新生态农业技术服务模式。推广时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技术,优先推广那些高产优质、简单易学的生态农业技术,并提供相关的配套信息。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生态农业技术研制出来之后大多由政府组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需要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利益,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技术,事先确定好推广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常常不能奏效,不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农民对生态农业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往往比研发、推广人员更加清楚,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农民参与,需要吸收农民的生产经验、创造性思维。农民的参与可以保证所研究的技术更符合农民的需求,更适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可以发挥出农民在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适应性修正能力。在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阶段,农民参与主要体现在技术需求的表达方面,以及把新技术与现有农业生产措施结合起来等方面;在生态农业技术的实施阶段,农民参与主要体现为大范围内对新技术进行检验、评估并内化到现有生产措施中。因此,一方面各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学校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可以对农民进行正规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实行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

3.2政府积极扶持,让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在经济上受益生态农业技术的外部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技术的推广是不现实的,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提供了理由,各级政府应当给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以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一是可以给予适当补贴,降低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成本,鼓励农民学习、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对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投入,给予货币或实物补贴,如品种、工程材料、农业化学和生物生产要素以及农民的学习成本和投劳成本等。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的建设进行补贴,保障农民能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生态农业技术。对那些因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而经济陷入困境的农民给予补偿,确保其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二是可以运用财政资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扶贫开发、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项目,都要向生态农业倾斜。各级财政部门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配套经费,专门用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并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善生态农业科技应用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支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为导向、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第8篇

关键词:酵母硒;猪;营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116-02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性中心,作为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预防某些疾病,促进其生长发育。饲用硒制剂有无机硒与有机硒两类,无机硒生物利用率和生物安全性较低,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动物中毒,因此作为有机硒的代表――酵母硒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动物营养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酵母硒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高生猪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等方面,对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在猪营养中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为相关研究人员开展酵母硒在猪营养中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来源与存在形式

目前普遍认为,酵母硒主要是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制备而成。在酵母培养过程中加入亚硒酸钠等形式的无机硒,加入的硒取代部分含硫氨基酸中的硫,酵母中的硒以有机硒形式存在,通过富集生产出酵母硒。酵母硒中的硒元素主要以有机结合形式,如含硒酶、含硒蛋白、含硒多糖类、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等生物有机分子存在,很少以游离态存在。

2 生物学特性

2.1 抗氧化性 机体内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后生成的过氧化物会影响器官的正常代谢或损害其自我修复功能,而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成分,其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GSH-Px酶促反应来清除动物机体内存在的具有潜在威胁的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对过氧化作用引起的损伤起到有效的防御效果。

2.2 提高免疫力 酵母硒能够有效的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水平,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硒可作为动物的免疫调节剂,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因此在当前规模化养殖中靠添加硒来预防疾病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在猪营养中的作用

3.1 改善母猪繁殖性能 母乳是哺乳期仔猪补硒的重要来源,所以提高母乳中硒的存留量非常重要。吴倩[1]等研究表明,有机硒能穿过母体的胎盘屏障,改善胚胎硒的营养。李海彬[2]、鲍振国[3]等研究表明,补硒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母猪繁殖晚期,缺硒极有可能会导致窝产仔数下降,在母猪妊娠的关键阶段,适当提高日粮中硒水平,能够提高仔猪成活率,哺乳阶段提高硒水平能够有效提高母乳中的硒含量,改善母乳质量,并能提高初生仔猪血浆硒含量。

3.2 提高生猪生产性能 诸多饲养试验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硒,具有防病、刺激生长,提高猪生产性能作用。赵艳平[4]等研究表明,富硒活性酵母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并有提高断奶仔猪肠道绒毛高度的趋势。王学东[5]等研究发现,富硒活性酵母能够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养分表观消化率。仲崇华[6]等研究表明富硒酵母能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的发育、减少仔猪腹泻等功效,还能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3.3 改善公猪品质 研究显示,猪营养中硒水平影响品质和受精率,酵母硒能促进的生成和发育,有效地降低畸形率。邝声耀[7]等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改善种公猪的品质和精清生殖激素水平,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Mahan D C. [8]等研究证实硒蛋白在维持线粒体结构方面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3.4 改善猪肉品质 猪肉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适口性、营养价值和消费者接受度。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酵母硒能降低猪肌肉的滴水损失,提高红度值,有效提高肉色评分。何宏超[9]等研究发现,酵母硒可以更好的改善猪肉的颜色和系水力,提高硒在猪肉组织中的存留量。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可使肌肉样品中的pH、滴水损失和肉色及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有改善。

4 展望

猪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具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等积极作用,为人体摄取必需微量元素硒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在猪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倩,刁新平.酵母硒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2(7):36-40.

[2]李海彬.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18):358-359.

[3]鲍振国,胡猛,张文举.硒元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1(12):45-47.

[4]赵艳平,瞿明仁.酵母硒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1(21):28-30.

[5]王学东,戴晋军,李彪.酵母硒的特点及其在养猪中的应用[J].养猪,2009(5):6-8.

[6]仲崇华,王康宁,姚鹃,等.不同硒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硒利用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8,29(5):20-24.

[7]邝声耀,唐凌,张纯,等.猪日粮中酵母硒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20-21.

[8]Mahan D C.Effect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lenium sources and levels on sow colostrum and milk selenium content[J].Animal Sci,2000,78:100-105.

第9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偏好高品质猪肉,这使得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三元生猪品种在我国更受欢迎。但近几年来,“双汇瘦肉精事件”等猪肉安全事件的频发引起了人们猪肉安全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催生了土猪肉市场的兴起。“土猪”这个概念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催生了一个亿元市场。不少企业开始发展生态养殖,或者是发展国内土猪品种的养殖。为了研究宜昌市土猪肉的市场,我们与宜昌市农牧业龙头企业东鑫牧业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课题组开展了关于宜昌市土猪肉市场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宜昌市土猪肉市场的现状,并给出调查分析后的建议。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首先走访了宜昌市东鑫牧业实地养殖基地,参观了实地养殖情况,对猪肉的品种、来源、养殖方式、供货渠道等进行了了解,对企业的规模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调查询问,在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对后期的问卷调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在问卷设计上,参考了大量国内已有的相关资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随机的方法,在大明菜市场、北山便利超市,国贸大厦,儿童公园和滨江公园等地投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12份,确保问卷的普及性、广泛性、公平性,最终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6%。

我们用得到的数据算出各个选项的百分比,画出对应的饼图、柱形图。

2.分析结果及建议对策

2.1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土猪肉市场的因素:

(1)虽然土猪肉相比于普通猪肉,更加环保,健康,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喜爱,而且现在的消费群体都有健康饮食,绿色饮食的理念,但是土猪肉的市场价格过高,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不能够长期承受这样的消费,这导致普通猪肉仍然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主要市场,消费群体购买能力不强,需求量跟不上,难以大批量的消费,这就直接导致了土猪肉消费市场难以扩大。

(2)猪肉价格不稳定,土猪肉市场的价格缺少规范性。土猪肉价格是随市场波动的,而且变化幅度很大。市场需求量变大,则猪肉的价格急速上升;市场需求量变小,则猪肉的价格迅速下跌,,价格变化巨大波动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3)对于土猪肉鉴定没有统一的标准,猪肉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目前土猪养殖还停留在小散乱的的无序发展阶段,土猪肉市场较为混乱,消费者只能从价格上进行区分,在未辨别清楚的情况下为求购买到放心土猪肉,高价买进,给土猪肉市场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4)对土猪肉的宣传不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对高质量的土猪肉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但是在市场调查走访中我们很难在宜昌一般的超市中看到土猪肉的身影,并且还发现未购买土猪肉的群体还是占绝大部分,甚至没有听说过土猪肉,这个概念,缺少消费土猪肉的根本动力。

2.2建议对策

(1)加大对土猪肉的社会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上的媒体对土猪肉消费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对土猪肉有更充分地了解,提升土猪肉消费群体的数量,扩大土猪肉销售市场份额。

(2)相关部门加强对土猪肉市场的监督。对土猪肉市场进行全面的整顿,规范土猪肉市场,在此基础上,帮助研制出能够有效辨别普通猪肉与土猪肉之间区别的方法,提升广大消费者的辨别能力。

(3)加强企业养殖环境的监管,实现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优化土猪的喂养环境,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殖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全方位科学地,绿色地养殖土猪,减少猪的发病率,做到零排放无污染猪,同时不断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土猪养殖经验,通过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合,摸索出优中更优的土猪养殖技术。为了增加消费群体对土猪肉的信赖,土猪养殖企业可以为每一头土猪制定相应的档案,在市场上销售时,可以通过猪肉了解猪生前的所有信息,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对于出现的问题猪肉也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将出现的问题解决。

(4)强化市场营销,打造土猪肉市场大品牌。将一些小规模的养殖业主逐步融合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扩大土猪养殖规模,打造出一些令消费群体信得过的土猪肉品牌,增加土猪养殖业主对土猪肉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土猪肉的市场营销,在调查中发现还有大量的有购买力的人群还没有购买过土猪肉,而土猪肉消费又是符合时展,人民群众需求的一种商品,强化土猪肉市场营销,扩大土猪肉消费群体的数量,无疑将对土猪养殖增加一个无比巨大的动力,将对土猪肉的品牌打造产生很大的影响。

3.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猪肉,消费趋势开始不断转变,猪肉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土猪肉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基于此,只要能有机地结合养殖基地、市场两者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供求关系,完善好监管市场体制,才能使企业最大程度地从中获取利润,也能更好地促进土猪肉乃至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完善。由于此次调查只限于湖北省宜昌市这个区域,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区域的局限性,有待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余德谦.土猪生产发展现状与展望[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2,05:13-14.

[2]张蓓,黄志平,文晓巍.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下的无公害猪肉购买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13,07:143-150.

[3]舒安丽.高品质土猪肉的市场份额将逐渐提高[J].农业知识,2012,15:13.

[4]长沙高端猪肉供不应求[J].乡村科技,2012,07:9.

[5]采访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楚华,博士,采写,本报记者,郭静,实习生,贾亚敏.“似土非土”关键靠“慧眼食肉”[N].广东科技报,2008-08-01007.

[6]我国规模化土猪养殖出栏量大幅增加[J].北方牧业,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