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研经费的管理

时间:2023-05-28 09:44:15

导语:在科研经费的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研经费的管理

第1篇

我国对科学研究事业加大了关注度并且加大了投入经费的力度。因为高校内的科研组织是我国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现在及未来的时间里由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规模会变得越来越大,规模扩大的同时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不是一直处于单一的状态,一定会向多元化转变,科研经费数额的也会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因此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事务和程序也就变得复杂,高校如何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现在一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到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了高校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就出现了种种的问题,例如科研经费任意挪用、浪费等,这些问题非常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因此,在科研经费管理出现问题的高校必须正确认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必须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正确使用科研经费。

1 科研经费的定义及其基础应用理论

1.1 科研经费的定义

科研经费是指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在进行科研活动中所应用的人力资本和各种物质资料的费用是科研经费,在科研活动中还需要专业的科研仪器来得到精确的数据,这些设备购置费也属于科研经费,实验时应用的实验材料及试制费,科研经费还包括科研业务费和其他管理费用等。想要把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到迅速和稳定发展,就必须有科研经费的支持,因此可以说科研经费是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物质前提条件,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能够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更能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研经费一般是由政府、企业、基金会等单位组织通过委托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决定科研项目的承接单位,然后根据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用来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1.2 科研经费管理中所应用的理论

文章主要简述科研经费管理中应用的三个理论。第一个理论是全面预算管理理论,这个理论是指在已经制定的目标指导下,对单位组织将要举行的活动和活动使用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在执行预测的过程中监控,然后把实际财务情况与制定的目标预算做对比,最后以最大程度地去实现已经制定好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是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重要应用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让高校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参与科研工作过程中拥有一份成本和效率意识,降低科研经费浪费使用。正确地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理论还可以让科研机构组织能够达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目标和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综合水平。第二个理论是激励理论,影响科研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外在元素有很多,如科研单位的政策、工作管理制度、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等。因此高校在科研经费合理健全的情况下应该应用激励理论去充分调动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在进行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能够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更多的科研任务。第三个理论是协同理论,它是指系统各部分要素之间的协作,通过协同合作系统各个部分会出现新的有序结构,这样系统整体就会有良好完整的运作。在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各个科研和管理部门都应该进行协同工作,协同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大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尽量去避免经费的挪用和浪费。

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和制度的不完善,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和合理有效的监督措施。一些高校并没有将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就导致了高校科研经费的负责人挪用等违法现象。因为国家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以高校所提供的决算报告为标准,有时候并没有对高校所提交的报告进行详细的审核,导致了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中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文章针对科研高校科研经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高校想要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就必须抓好对科研经费科学的监督工作。因此国家可以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则去保证科研经费监督实现规范化,还去应该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各高校实情的完整的监督体系,保证科研学者和管理者去合法、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二是要建立起健全的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合理地完善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评价机制。高校应该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提升高校科研水平,这样国家的科技才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2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doi : 10 . 3969 / j.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36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067- 02

民办高校大多由于建校较晚,软硬件基础差,科研力量薄弱,纵向经费拨款有限,科研投入主要靠学校自筹。学校存在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会计控制弱化、管理平台落后、效益不高等现象。现就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浅谈若干点看法。

1 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

民办学校特有的办学体制下,科研经费渠道单一,数额较少,因此,普遍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重争取,轻管理”的客观实际。科研管理部门往往由教务处派出人员兼管,不甚专业。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不知情,对经费去向不过问,这些现状难以适应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科学管理的需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①民办院校起步晚,科研实力弱,纵向经费较少,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②大多民办院校职能部门少,存在身兼多职现象,管理粗放。

1.2 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度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规定,高校科研管理由科技处、财务处、课题组负责人共同承担。由此在三者之间形成互相依托、分工合作、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民办高校财务部门难以获取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料,更难以对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情况、结题成果进行分析,根本谈不上参与科研前期预算制定、中期开支去向、后期结题及决算的监督管理工作;科技处与财务处没有会商机制;课题组脱离了财务监管。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无法有效落实,出了问题往往财务部门背黑锅。主要原因有:①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经验不足,未形成一套规范且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根本原因。②课题组缺乏对科研经费意义的认识,主观上不愿意受财务部门约束。

1.3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存在挪用、侵占经费现象。个别课题组责任人借协作科研之名,把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转入关联单位,最后中饱私囊。

(2)存在经费结构错位,支出混乱现象。大部分科研项目中的差旅费、餐饮费、劳务费占比较大,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占比较低。报销票据存在“失真”的现象:如发票开具时间不在科研活动时间范围内或者未附购物清单;使用收据、假发票等票据不规范行为;科研管理部门审查松懈,财务部门会计科目不明细,把关不严,这都给一些部门违规核销有机可乘,甚至报销与科研业务无关的汽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3)存在“结题不结账”现象,造成资金沉淀。民办高校缺乏结余经费处理规定,管理松懈。有些项目已终结,但部分项目负责人总是想方设法用完结余资金,把项目结余资金用于部门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消费等方面。由于结账时限制执行不严,常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报销问题。不仅影响到财务日常账务管理还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甚至人为贪污浪费。

(4)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名义上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院所、财务部门等齐抓共管,实际上共管缺位。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产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甚至成了私人财产,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时,缺乏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科研投入的固定资产财务无记账,处于失控状态。

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①财务缺乏监督检查能力。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不熟悉,获取的信息不对称,也难以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管理更是无章可循。②费用支出约束性差。科研经费如何运用,科研管理部门一般不管,财务部门也只有流水账,绩效评价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科研经费不规范开支严重、甚至产生。③人情因素干扰,财务控制职能弱化。财务部门即便有科研经费时限结算制度,但实际执行中由于人情因素干预,总是执行不力,造成报销拖延。

1.4 缺乏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资金使用效率低

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学校自筹,每年经费预算较少。抢报科研项目申报成了各个学院普遍的例行“公事”。而对应项目研究的结果却鲜有奖惩措施,这就导致“有申报无汇报”的现象。申报项目落后,科研结果应付了事,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主要是因为缺乏对科研过程及结果的绩效考核制度,客观上造成为申请科研经费而申请经费的现状。

1.5 没有信息管理平台,监督管控不力

多数民办高校没有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平台,财务部门根本不能及时了解科研项目资金的最新使用情况,何谈风险监控。学校也没有建立三方商讨机制,科研资金使用全凭项目负责人一人管控,没有了过程监督,最后结算很难避免出现支出混乱,马拉松结算等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信息共享平台,监督技术难道大。

2 提升民办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的举措

2.1 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随着民办高校进入快速成长期,其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步增多,纵向科研经费呈现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学校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科研立项、成本核算、项目预算、合同审查等岗位职能,加强会计控制;财务与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2.2 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中要扮演主导角色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从科研立项、资金划拨到位开始,财务部门要对资金统一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要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备案,对资金去向进行跟踪。还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审计。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信息,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参与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

2.3 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财务报销制度。财务要用公示的方式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核销流程及要求,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无序性、随意性;严格按照核销标准执行,打消票据作弊侥幸心理;相关领导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科学管理,减少人情干预财务制度。

(2)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经费使用办法。针对科研项目的学科特点,组织专家团队核算项目成本,科学预算,不搞一刀切,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对其中的经费使用核销明细作出严格规定,使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严格结题时限。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6个月内办理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财务处根据学校管理办法予以结账,直至冻结资金。

(4)明确固定资产归属。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项目结算时要持有《固定资产清单》及移交、保管情况方可进行课题结算。

(5)为了预防项目组或个人利用学校的设备和技术等资源私自换取横向收入,防止学校资产流失,项目结题时财务部门必须审核确认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后,才能出具报告。要保证科研经费能够“好钢用到刀刃上”。

2.4 财务与科研部门携手建立并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制度

(1)产出绩效考核。具体选取以下指标: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支出经费、专著论文数量及质量、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收入等方面考核评价,在政策上加大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对于科研水平低,项目效果差的则采用惩罚措施,比如按比例核销经费,减少下一年度的申报项目数量和资金预算等,对于弄虚作假的甚至可以停止科研项目经费的申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通过绩效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水平和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2)扩展评价对象。实行个人与项目组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式,鼓励内部竞争,形成将个人利益与项目发展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

(3)公示考评结果,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2.5 建立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向先进院校学习管理,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为一体的“财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将科研项目预算审核、经费支出、查询、决算结题等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一个动态的信息查询平台。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科研经费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方便及时快捷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促进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和制约。科研及财务部门根据网上数据信息,对项目的进展程度和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不规范的费用支出要及时踩刹车,实现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监管,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综合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翟慧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核算[J].事业财会,2001(4).

[2] 程忆军.课题制管理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题及对策[J].学院

学报,2005(4).

[3] 蔡爱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加强[J].发展研究.2005.12。

第3篇

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对部门预算资金的重要补充,如何规范核算、科学管理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财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大量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领域,科技需求猛增。高校作为专业研究机构以外的重要科研力量,顺应时展的要求,参与到各个领域的科研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的多少从数量上标榜了其所具有的科研力量,高校需要用科技水平来体现自身拥有的深厚底蕴,吸引学生,提高高校的排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创造能力、工作能力和教师本身拥有的科研经费的多少也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发展,高校自身科研人员本人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使得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占高校部门预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合理和规范的管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的结构和现状

高校科研经费根据资金来源不同,一般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

纵向的科研经费主要指的是财政性的拨款,如:国家科技专项经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和地方上的各种基金,“国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等方面的基金”,“归国留学生基金”等等。由于这些资金都是财政性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同时依照合同预算来对开支进行规定。

横向科研经费主要就是指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横向联合,承接技术和产品开发、 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成果推广或转让等项目获得的资金。为吸引和争取这些资金,提高教师(科研人员)争取横向经费的积极性,横向经费管理相对松散,在获得合作方认可的情况下,以合同为依据列支经费。

二、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都是纳入到单位的部门预算中,作为科研专项收入,虽然我国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在2001年共同了科研计划实施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以及所有和科研课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直接费用就是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过程中可以直接纳入到成本中的费用,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以及其他科研费用,而间接费用就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无法对成本进行直接计入的费用,包括各种行政管理费用、服务人员费用、各类设备的使用费和折旧费。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没有独立核算,没有科研经费的收支报表及会计制度,科研经费的核算是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或高校会计制度,难免会和部门预算中的教学、公用经费相关联,部分间接科研支出包括使用费、折旧费、实验用消耗品、人员费用以及水电费等无法从教学事业费用支出中区分出来,虚减了科研支出成本。核算方法不能适应科研管理的需要。这样的一种核算模式,对高校的好处是科研经费的存量资金调剂了部门预算资金的周期性缺口,维系了高校资金链的稳定。

(二)缺乏精细完善的科研经费预算

科研经费特别是纵向科研经费申报获得成功,需要有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方案,由于科研项目专业性很强,财务部门往往不参加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编制预算的科研人员又不懂财务制度,且科研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算往往只是对项目经费的简单的切块。内容空洞宽泛,预算编制合理、合法性无法保证,更不可能达到精细化的程度。科研经费审批部门重视的是科研任务如何完成,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也不够重视。没有通过专家论证,预算经费多了少了也不管。科研经费到位后,由于没有精细的预算和计划,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经费使用和科研项目进程脱节,往往项目已经完成,经费还有大半没有用。只能突击化钱,或用和该项目无关的费用来冲抵。

(三)缺乏科学的经费管理分类

高校科研管理办法,是根据资金来源划分为横向科研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来管理的,没有按照科研类型(学术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来分类管理,同一类型的研究,可能因为资金来源不同,管理的方法也不同,科研人员获取的科研收益大相径庭。科研人员自然会产生不满,挖空心思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套取科研经费。学校因为管理上的久缺,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科研经费管理的诸多乱象就产生了。

(四)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

我国在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责任上采用的都是课题组负责制,给予了课题负责人在预算范围内较大的经费使用权和自主支配权,课题组负责人往往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向委托单位负责就行,希望学校不要有太多的监管和约束。而高校作为科研经费的受托监管方,也希望有更多的科研经费进入学校,从科研经费的数量上来体现学校的科技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这一点上来看,学校和科研人员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严格监管科研经费的使用,势必影响科研人员引进科研经费的积极性,高校的受托监管职能形同虚设。很多高校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引进科研经费,采取宽松管理方式。科研经费监管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屏障。而委托方对科研项目的验收注重的是科研成果是否完成,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就是由本人提供的一个汇总表。由此可见,科研经费的监管是科研人员反对管,高校不愿管,委托方无意管,充分暴露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五)缺乏对科研劳动的认可

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是一个过程管理模式,科研经费需要在科研过程中按预算使用完毕。而对高校非专职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劳动,在预算中没有体现或被限制。特别是学术类的科研活动,大部份是科研人员的脑力劳动,很少需要其他间接费用,在正常途径体现不了科研人员劳动的情况下,部分科研人员会以:会议、出版、咨询、伪造科研人员名单、签订虚假科研协作合同、购买假发票等行为,套取科研经费,部分养活了一批会议中心、杂志社和咨询公司,部分中饱了科研人员的私襄。

三、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

(一)建立科研经费核算体系

高校应制定一个详细、可操作的资金核算和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划拨、结题结算、结余结转、课题验收、资产管理等。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把科研经费从高校大帐套中分离出来,开设独立的科研经费核算账套。

(二)建立科研支出科目体系

建立独立的科研经费收支科目,把握科研教学共用的设备、场地、水电、实验耗品的分配。做到既不占教学的便宜,也真实的核算了科研支出。在学校的大账套中设科研收入和科研支出,科研结余三个总账科目,每月进行报表合并。衔接科研和教学支出。科研经费的收入不单独开设银行账户,科研沉淀资金仍在学校大帐上周转。

(三)建立精细的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帮助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的合理需要以及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坚持经济合理性、政策相符性以及目标相关性等原则,并对科研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充分的预估,经过科学测算并请专家进行论证后对科研项目的预算进行编制。科研经费有科学精细的预算,可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科研费用的合理使用,同时也为审计监督和财务核算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建立科学的经费分类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科研项目分类不清晰也有很大的关系。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是按经费来源不同,分为横向科研和纵向科研,没有按科研的性质去区分为学术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从科研性质来看,学术型研究,以脑力劳动为主,研究过程的经费消耗很少。研究结果一般不产生经济效益(非核心期刊发表还需支付大额版面费,也是学术型研究的主要支出),高校教师作这方面的研究,于公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于私是为了个人评职称所需,和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是高校的特色。学术型研究应从科研中剥离出来,这部分科研经费可不作科研经费收入,改为学术性资助,除支付必要的调研、出版等经费以外,其余经费作为学术研究所付出的劳动的报酬。应用型研究是高校真正参与到社会科研活动中的部分。这类科研经费的管理应根据市场规律来办事,严格按合同和预算来执行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人员的劳动一部份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以预算的形式固定下来,大部分的科研劳动应该由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承担,用市场的追捧程度来量化。科研经费按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分类,理顺了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把学术型研究从科研经费管理中分离出去,使的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社会接轨,破解高校科研重量不重质的现象,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五)建立信息化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可以结合经费公开的相关规定,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的水平。科研项目经费进入高校,建立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档案,类似公安系统的户籍制度一样,一旦科研项目进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项目的整个状态就反映在信息系统中,项目经费总额、项目实施时间、项目目标任务、学校经费配套情况、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项目协作情况、经费预算标准、经费使用进度、结题情况等一一列示。接受内部审计和群众的监督。减少科研项目弄虚作假的可能性。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更加透明和公开。

(六)建立完整的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普遍存在内审缺失的现象,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主要还是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意图。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项目资金长期挂账等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状况普遍存在,内审缺失使高校科研管理的重担都压在高校财务人员身上,独木难支,顾此失彼。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一定要建立科研经费内审制度,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对展开定期、不定期的审计,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对违规使用资金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整改, 造成损失的要及时查清责任。科研项目结题要对项目的收支结余情况进行审计,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及时评价,结余资金按高校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审计结果交给科研项目委托方,作为结题报告的组成部分。只有实行对科研项目的全程跟踪审计,才能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安全性、预见性,才能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科研经费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要走的路还很长,虽然我们不能从科研机制、体制上根本改变科研经费的管理,但各级科研经费的主管部门,和科研经费的使用单位,都要从现存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到解决科研经费管理症结的办法,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综合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海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鸡西大学学报.2011(8).

第4篇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审计内容

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如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科研经费支出是否符合项目批复的预算范围和标准,科研项目编报是否出具虚假决算等。二是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如科研经费是否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性等。三是管理机制的建立情况。重点关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如科研经费用于设备采购是否实行政府采购,用于项目建设的是否执行招投标法规定的程序等。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立项时预算编制不合理部分高校科研课题负责人不重视经费预算的编制,编制的项目预算缺乏科学性。确因实际需要必须调整科研经费预算时,不按规定变更程序报批,随意调整预算。导致科研经费实际经费支出与项目预算偏差较大,无法按合同约定执行预算,不利于科研经费的精细化考核和监管。

(二)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不规范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研经费支出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对经费支出合理性判断缺少依据,费用的相关性认定困难。二是部门间配合不够,财务处对科研经费的筹集及用于哪个方面缺乏足够了解,只能是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对科研经费的合理性无法把关,导致超标准超范围列支经费现象存在。三是科研经费结余比例高。由于科研项目合同签订与经费拨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部分项目负责人重研究、轻报账,项目结题验收后,不按规定进行财务结账,导致合同预算执行率偏低,结余金额较大,不能及时结账。

(三)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一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涉及高校的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针对科研经费进行专项业务控制与监管,造成高校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职能的缺失。二是高校没有开展科研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高校科研审计多为事后审计,尽管也能发现问题,但却不利于及时改正错误,难以发挥内部审计过程控制作用。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一)强化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一是科学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在项目申请时,高校财务部门要协助科研项目申请人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规章制度的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二是杜绝预算随意调整,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科研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应按规定履行相关的调整程序。为了保障资金安全,督促项目承担人按批复的预算内容安排科研业务支出。可以通过合同形式约束科研活动,严格要求项目负责人全面履行科研合同,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对违约的科研人员应给予严肃处理。同时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定期分析通报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科研经费收支平衡。三是完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科研项目财务验收是项目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价,合同通过验收,意味着合同任务已经完成,不应再发生成本费用。项目通过验收后,应及时结账,完成账务处理。

(二)规范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一是高校科研经费应当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高校要完善科研经费支出审核制度,杜绝虚假票据,严格执行公务卡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二是高校科研经费各项支出必须严格依据经费预算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严格外拨经费审核,严禁以任何方式挪用、侵占、骗取科研经费,以免造成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科研管理任务繁重的高校可以设立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机构,有条件的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可安排科研秘书,协助完成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工作。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应该采用项目明细账核算,避免几个项目的费用混杂在一起,对科研项目的验收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便于科研项目效益考核体系的建立。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科研经费审计方面,主要以外部审计为主,而且多为科研项目的结题审计。为规范科研经费支出,高校首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运行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应加强从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审核、经费支出管理以及项目结题财务审计等资金安排及使用的全过程审计。再次应建立内部控制联动机制,确保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现问题,联动机制随即启动。最后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且应从完善制度层面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彻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内部层层把关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

第5篇

一、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在现有的历史发展背景条件之下,我国高等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基础性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大多倾向于选取和采用集中式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工作组织实践模式。在这种管理工作模式的具体化组织运用过程中,充分强化和凸显了高等院校在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所承担的主体责任地位,因而在切实明确高等院校本身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占据的责任主体地位的前在背景条件之下,应当切实将高等院校内部目前占有和控制的,来自多种多样具体来源渠道的科研经费资源要素,切实引入统筹到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统一性和集中性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之中,继而完成具体化的高等院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任务。研究显示,受多元化因素的共同影响,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真实存在着一系列具体问题,现简要阐释分析如下:

(一)高等院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在高等院校具体组织开展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科学研究项目主要负责人通常会遵照科学研究经费供给部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要求,结合以往在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申请过程中获取的成功经验,来具体完成针对将要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项目的费用支出规模预估工作,从而确保自身能够成功且顺利地完成科学研究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工作环节。在如上所述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方案的具体化组织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主要负责人在具体开展的项目费用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未能针对项目在具体组织开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项目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评估,因而势必诱导实际编制形成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经费预算方案,无法充分满足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的资金要素需求,诱导实际组织开展的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因无法获取到及时、稳定且充足的资金要素支持条件,给我国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活动的顺畅有序组织开展,以及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在现阶段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通常都是经由高等院校内部的科研工作部门和财务管理工作部门直接共同完成的,但是在现有的综合性业务发展背景之下,由于高等院校内部科研工作部门与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部门之间,本身在日常化的基础性业务实践活动过程中,缺乏稳定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因而直接?е赂叩仍盒D诓靠蒲泄ぷ鞑棵庞敫叩仍盒D诓坎莆窆芾砉ぷ鞑棵胖?间,通常会难以避免地出现一定表现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诱导在具体开展的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难以稳定顺利地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在基础性业务活动组织开展背景下,高等院校内部科研工作部门,往往侧重于关注基础性科研项目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的整体规模,研究成果获取状态,以及经济收入获取状态,与此同时,在多种多样具体化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干预背景之下,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部门,通常无法在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活动的具体化组织推进过程中,针对科研经费资金要素的投入和使用行为,建构实施科学且规范的全过程性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从而在后期围绕特定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展开开支规模核销工作过程中,通常无法在严格遵循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预算方案背景之下,完成基础性开支项目的核销工作,客观上却只能基于高等院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工作领域的相关规定,具体确定资金要素的报销范围,最终导致预先编制形成的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预算方案,在具体的研究工作组织推进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其本该具备的管理约束力,给我国高等院校具体组织开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最终工作效果的获取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高等院校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存在一系列具体困难

第一,高等院校内部科学研究人员借由套用外来协作的名义,欺骗性获取基础性科学研究活动经费资金支持条件。在现有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尽管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已制定形成了规范且系统的科学研究经费的有效报销范围和判断标准,但是由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具体划定科学研究经费有效报销范围的界定过程中,均存在着一定表现程度的模糊性,因而导致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部分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人员,往往会基于套用外来协作的名义,欺骗性获取基础性科学研究活动经费资金支持条件;或者是借由编造和改变科学研究经费的基本属性特征和基本使用用途的实践手段,为自身或者是利害关系人获取一定数量规模的经济资金利益,客观上导致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的整体性经费支出数量规模,难以获取到科学合理的控制。

第二,运用科学研究工作酬金,形成和发放无关性款项支出项目。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作用,我国高等院校现有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在防腐败意识的建构和认知状态层面,依然存在着表征显著的局限性和薄弱性。在上述背景之下,我国各级高等院校部分现有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工作人员,往往会在高等院校院校内部科学研究工作部门,与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为背景,借由伪造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参与人员名单的行为方式,违规支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给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效果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现存问题的引致原因

第一,高等院校内部科研经费资金要素的产权界定结构存在模糊性。我国高等院校中之所以存在科学研究工作部门,以及财务管理工作部门共同参与科研资金管理工作的客观局面,主要引致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各级高等院校,在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本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产权归属结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基础性科学演技经费的调度和管理工作过程中,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表现程度的模糊性和混乱性,给我国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工作的综合效能获取水平造成了极其显著的不良影响。

第二,高等院校内部现行的科学研究经费管理体制和科学研究经费会计核算体制,诱导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工作在具体组织开展过程中发生失效问题。在高等院校内部存在基础性科学研究经费拨付工作部门监督管理工作缺位,以及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具体完成科学研究项目过程中,存在工作效率低下问题条件下,通常需要委托或者是指派高等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职能部门,具体承担和完成针对高等院校内部科学研究经费的监督管理工作任务,在现有的业务发展背景之下,尽管我国财政部,以及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经费支持赞助主体,制定形成了指向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工作领域的规范性制度,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实现对高等院校内部目前占有控制的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的全面有效管理。事实上,现阶段,我国部分各级高等院校内部的科学研究项目工作团队,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本身占据着稳定且显著的主导控制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诱导我国高等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生失效问题。

三、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改良对策

第一,高等院校想要在具体组织开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必须切实致力于逐步建构和完善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科学研究经费管理控制制度。要指令高等院校内部相关工作实践人员,基于基础性观念认知层次,切实提升对高等院校基础性科学研究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等院校现有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的具体化组织开展情况,展开科学系统的高中院校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工作,确保实际建设形成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具体组织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基本需求的充分满足,为我国高等院校基础科学研究活动的高效有序组织开展构筑支持条件。

第二,高等院校想要在具体组织开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应当借由择取和运用适当类型的干预控制措施,逐步改善提升科学研究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平。要在具体编制形成指向特定科学研究项目的预算方案过程中,优先针对科学研究项目的具体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继而确保具体编制形成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经费预算方案,能够具备稳定且充分的科学性。

第三,高等院校想要在具?w组织开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应当采取措施干预和强化现有科学研究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和避免高等院校现有的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的非正常性流失和浪费。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路径

科研预算管理作为科研单位中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内容,对于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和实际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研预算能通过对相关科研项目的优化与完善,实现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评估,从而使科研预算经费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科研单位对科研预算的管理。本文关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主要是针对当前科研单位中科研经费预算的发展情况,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本文着重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实施优化,以便为日后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

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预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首先体现在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导致科研经费预算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对科研经费预算时,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体现在,首先,科研单位科研预算相关人员对经费预算的认识能力不足,科研资金预算往往由科研人员甚至是研究生单独编制,往往在编制预算时并未依据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预算和编制[1]。其次,科研预算财务部门之间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对于科研经费的预算仅依据对科研项目的估算,对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性和分析性。最后,科研经费的预算实际上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部分科学经费预算的人员对于预算的依据不够重视,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二)科研经费预算缺乏充分的监督管理

无论是在会计财务核算中还是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实施充分完善的监督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监督性的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对科研经费的科学化监督管理。就目前科研单位的发展情况而看,科研单位在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2]。一方面,科研经费相关人员在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管时,无法及时、全面的将科研经费预算成果进行把握和监管,科研项目验收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调账次数,同时也缺乏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全过程控制。另一方面,在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并没有按照之前的预算对科研经费进行使用,在缺乏对科研经费预算及其使用的监督管理基础上,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水平低下,科研经费预算超标,限制科研单位的创新与发展。

(三)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限

科研经费预算人员是科研经费预算过程中,直接接触经费预算的工作人员,因此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科研经费预算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成果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在科研经费预算评估过程中,仍存在部分科研经费预算人员能力和素质有限的问题[3]。首先,目前科研经费预算部门中的部分工作人员,并非学科专业的毕业人员,多为其他行业转行而来,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的具体工作流程尚不十分清楚,致使部分科研工作人员在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和评估时,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另外,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存在不足,部分科研经费预算人员受利益的驱使,违规的使用科研经费;更有甚者在国家严抓违法乱纪的情况下,存在的现象。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探讨

(一)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认知能力

科研单位在发展进程中,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科研单位的发展。根据当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发展形势来看,必须要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认知能力,使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人员能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第一,要对科研经费预算树立正确、科学的观念,认识到科研经费对科研单位的重要性,抓好科研项目的申报与预算评估,以此保证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能够得到充分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4]。第二,要增强科研经费预算部门管理者的科研预算意识,使管理人员能够充分重视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并将自律意识主动落实到科研预算制度上来,科学合理的预算科研项目经费。第三,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科研预算的重要性,通过对科研预算管理的创新式发展,使更多的科研预算人员认识科研预算的重要性,使科研预算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二)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

监督与管理是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重要因素,由此,在促进科研单位发展并提升其经济实力时,需要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首先,要实现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内部管理,加强对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采用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的方式,展开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内部控制管理,使科研经费预算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采用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形式,通过选拔优秀的监督小组成员,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相关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以此提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能力和水平[5]。此外,也要完善公众的监督和控制,实现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科研项目经费在预算过程中,其相应的预算成果以及使用经费的途径等,应以公开的形式使公众有明确的认知,以此实现社会公众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从上述两方面,可以充分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并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能力。

(三)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科研人员的研发能力和预算能力虽然很重要,但是其道德素养也同样重要,科研经费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因此在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一方面,在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专业水平时,相关部门要选拔相对优秀、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性人员,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对科研经费预算流程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熟悉;同时,所选的科研经费预算工作人员也要具备适当的经验,对经费的预算具有一定的评估能力[6]。另一方面,在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能力时,科研经费预算部门应定期的对科研人员展开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实现对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其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并保持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以此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三、结语

在经济逐渐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科研单位在发展进程中,更应该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升经费的管理能力,以使其能够充分的实现对经费的管理,促进科研单位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科研经费预算缺乏充分的监督管理、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限等方面,展开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同时从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认知能力、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展开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鹏翼,秦国胜,吕宸.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02):85.

[2]刘美,于深,马榴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经费预算执行与控制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03(15):93-97.

[3]张志军,马彩文,王秀菊,等.项目管理视角下科研经费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07(04):18-24.

[4]李晓冬,赵娟.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4,01(03):34-39.

[5]杨秀文,苑雅文,闫立金,等.农业科研单位绩效预算管理路径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01(04):40-42.

第7篇

关键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19-02

一、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1.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明显加大。2016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十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状况: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根据国家已经公布的最近几年的科技经费投入来看,全国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持续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不断提高,具体2012―2014年科研经费投入情况见表1。

2.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在全国科研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第三就是高等学校。到2014年,全国R&D经费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926.2亿元,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8.1%和4.8%。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

二、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矛盾

高等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大都是条块分割,不同业务归口不同的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表现为:经费管理由财务处管理,项目管理由科研处管理,二者共同负责管理和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由此,就会出现“管项目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项目”等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各部门都是只管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有时缺少必要的沟通,管理上不能协调统一。同时,课题负责人又是科研经费的审批人,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学校的科研处和课题负责人一般对国家财务制度和学校的财务规定了解不够。这些都可能使得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科研部门的项目管理出现不统一的现象。

2.重立项轻预算。科研项目的水平和获得的科研经费数量是考查一所高校的实力或某一学科的地位和水平至关重要的指标,也是高校老师职称的晋升、岗位等级的评定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这种体制下,高校重视的是获得多少立项,获得多少经费支持,往往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在项目和经费分口管理的模式下,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的申请和立项,一是重视项目的级别,是国家级、省级还是横向项目;二是重视各级别项目的数量,还有到帐经费的多少;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主要负责项目经费的日常报账,并对其进行核算,并不十分了解国家和学校对每一类和每个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等过程缺乏了解,财务管理的监督也就没有发挥其作用。另外,高校科研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不规范,预算金额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课题经费每一支出项目的实际情况,造成有的项目经费预算过大,而有的项目预算不足。

3.忽视科研人员体力与智力劳动付出。众所周知,人是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诚然在以往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有些存在较大的福利化因素是不正确的,有的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求财务人员只要科研经费报销的相关票据合法就可以,不需要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科研经费的浪费和腐败问题。但是,在我国加强科研管理和重视科研领域反腐的新形势下,完全忽视科研人员体力与智力劳动付出也是不可取的。在实际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一些学校由于怕担责任,在政策的制定上,不能够正视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在高校科研人员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科研项目,经常主动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他们的这些体力和智力投入在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下很难得到补偿,有时还会出现承担项目越多,经济上越吃亏的现象,这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非常不利。

4.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在项目立项合同中,一般都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经费预算,明确规定科研经费支出的项目和金额,但在实际操作中,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一直是高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课题负责人一般认为科研经费既然由自己负责,而且一般不要求学校或学院领导签字,完全由自己支配,在科研经费使用时会忽视相关管理规定,而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一般关心研究成果也不会关注经费的使用情况。一些与科研项目无关的支出也从科研经费中支出,使得科研经费许多没有用于科学研究。

5.结题不结账。按照《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对课题的结余经费应进行结算审核,但是,科研项目已结题不结账的问题在全国高校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很多科研项目在结题之后,在其财务账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这种“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也给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提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相互学习。在现有的分口管理的体制下,一方面需要高校能够统一领导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形成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相互参加对方有关政策的制定,经常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相互了解与学习对应的政策与业务,经费管理人员要学习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与政策,科研管理人员也要熟悉和学习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这样才能够从项目立项到科研经费使用,不管是科研管理部门还是财务人员都能够进行指导,二者都能够密切配合,使科研经费使用发挥更大的效能。

2.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加强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与学习的基础上,应当把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科研管理的全过程。这里面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整个学校财务管理的角度,要把科研经费纳入到全校的预算,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高度。第二,要对科研项目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即:在项目立项阶段,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指导,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核实项目支出的合理性,保证预算的合理;在项目获批经费到帐以后的实施阶段,预算也并不能束之高阁,应根据项目立项时的预算情况,保证按预算项目和金额进行核算,如需对预算进行调整,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批;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要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科学合理,没有浪费与挤占挪用。

3.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与付出。首先,应加强认识,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他们的人力劳动付出应给予一定的认可;其次,国家和学校应根据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中的体力与脑力付出的实际情况,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要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允许一定比例的人员经费,既包括科研人员的人员经费,也包括研究生助研的津贴等,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第8篇

一、教育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目前,国际上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科研单位资金来源多样化,财政资金为主,捐款等形式多样,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并严格按预算执行。

2. 对科研课题发生的费用规范管理,细化界定。

3. 科研经费从申请、分配和使用到绩效评估形成一整套完整而成熟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4. 世界各国教育财政普遍面临经费短缺,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例如,近年来,国外科研单位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学科综合协作的方式,即集中有关专业的专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共享各种信息,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解决科研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以此来降低单个科研单位的研究费用。

(二)相对于我国国内,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却存在许多切实的问题

1. 科研经费立项预算存在弊端。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仅要熟悉相关课题,而且还需具备财务知识。当前基本是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预算,目的是为了能够立项,主要是根据经验预估,往往是到结题时该有的项目没列,没列的项目实际支出较大。财务部门不熟悉科研项目的详细内容,无法对经费预算做出科学的判断,导致科研预算形同虚设,无实际支出控制。

2. 内部机制不健全,存在报账不实。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普遍不够健全,财务管理手段落后,会计监督缺位,管理水平整体偏低。财务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无财务管理意识,导致科研经费无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监督,随意性大,报账时无法辨别真实性。

3. 缺乏成本意识,成本核算不真实。科研单位科研经费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长期以来未有成本效益的观念,节约资金的意识很差。加之很多单位为了鼓励科研,一般对其管理比较宽松,导致一部分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认识,认为科研经费属于自己,花费自由,突击花钱,甚至随意购买自己的生活用品。

4. 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脱节。科研部门不懂财务上的规定,主观认为立项后的经费等管理应由财务负责,却没有及时提供完整的项目信息,也不跟踪经费的使用情况。财务无执行依据,无从下手,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大,科研项目与财务账目多个环节存在脱节,致使科研经费管理也难以规范。

5. 科研效益不高:未进行项目效益评价。目前,大多数单位对科研经费都没有进行效益评价。大家关心的就是一年下来,个人能拿到多少科研经费,从而科研效益很低。

二、针对国际国内出现的预算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当务之急

(一)针对预算不规范,严格审批、预算细化具有可执行性

应重视科研经费预算规范管理,单位财务人员每年申请财政预算时,应与科研项目人员及时沟通,考虑科研课题的内容、时间跨度等等问题,要求课题负责人就经费的支出细化,并在实践中监督科研人员的实际使用情况,与预算内容对比,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二)加强财务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由于国家财政拨款,不核算年末利润,相对企业来说,基本是只注重财务核算,忽视财务管理。事实上科研单位应就科研经费的申请、使用、终止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内控管理制度。一些科研人员报销时,票据来源不合理,支出不实甚至购买虚假发票;报来的支出与科研项目无实质联系,有些属于私人的花费;或者报销的内容与当初的科研预算相差甚远,随意性太大等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就这些出现的问题,内控制度能够规避一些。

(三)重视科研经费的成本意识,防止损失浪费

目前,许多单位很重视科研,对科研人员及科研经费管理相对放宽。加之一些科研人员对财经纪律模糊,把财政拨给的科研经费划至自己名下,无计划无管理,财务人员也鞭长莫及。科研负责人应加强课题成本核算,对每个课题涉及的花费分类管理,安排专人记账、到财务报销。对课题及子课题进行归口的成本核算,尤其对申请对象多、时间跨度大的课题项目,更应重视科研经费的成本意识,防止浪费,保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在课题全过程中紧密联系,不脱节。科研部门熟悉科研课题整体的运作程序,对其涉及的财务处理不甚明了;而财务人员恰恰相反,对运行其中的财务处理明了,却不了解科研项目的具体程序及内容。因此,在立项之初,科研部门应就所涉及的财务问题与财务部门沟通,确定财务性质及后续可能发生的财务事项处理,财务应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其中,监督课题资金的使用,并对其结果进行效益评估。

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科技力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注重科研建设,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呈现出不断加大的发展状态,科研经费的增加,为科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确保各大项目的顺利开展。但是也会造成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出现,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不合理,无法满足当前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合理化的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管理制度不科学

当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存在较多制度问题,没有制定出合理的科研项目立项、审批和经费管理制度,导致科研行业在发展中没有制度可循,导致各项工作出现较多问题,无法运用法律体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约束和制裁。导致科研经费的操作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无法对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把握。加之,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存在较多问题,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便,无法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作用。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会计核算制度是确保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保障,目前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大多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使得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不健全现象,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管理制度粗放,科研成本仅限于发票核算,无法实现全成本口径核算,导致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成本增加,需要单位配套资金予以支持,单位流动资金压力大,且无法真实的反应出当前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成本效益。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预算支出不能与预算科目进行完全对接,科研专项经费预算科目与核算内容不同,导致决算报表的口径不一致。

(三)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首先,预算编制不合理,编制人员没有意识到科研经费预算的重要性,经费超额支出,预算成本计算方法不合理,主要是运用传统的预算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其次,不按预算内容开支。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较差,对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不明确,无法合理判断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不能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财务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缺乏对科研项目的可控性。

二、加强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想确保经费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使用经费时,需要确保经费的各项使用环节都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进行,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本单位性质等制定出合理的制度,提高制度的操作性能,对各项职能部门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权限,各部分人员需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通过相互配合,协同来完成工作。在对经费进行管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

例如,某卫生行业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科研经费的使用一律凭经费使用卡按章支付和专款专用,费用报销需要经科研经费项目办审核,到财务处登记后由分管业务领导和分管财务的领导进行签字。第二,实验项目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外单位协助,由课题负责人进行书面申请,由临检中心主任签字同意,经科研经费项目办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三,在购买仪器设备时,需要仪器部门提交专门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方可办理专用设备购置申请、入库手续。第四,课题经费的使用主要用于购买实验动物和试剂,劳务费、员工工资、差旅费等需要满足相关比例要求。第五,建立科研项目申报数据库和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制度,对专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实现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二)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需要按照相关财经法规制度要求,确保各项科研经费使用有制度可依,充分运用资源,对科研经费进行统筹配置,确保经费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各项科研经费需要使用核算方法一致的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中的经费支出需要满足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要求,需要将会计核算科目中的分类科目和科研经费预算统一起来,有助于确保会计核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对强化会计核算管理职能具有重要作用,为财务信息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三)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

事业单位发展中,要加强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有必要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确保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财务部门需要意识到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并做好全过程的监督和跟踪服务管理工作,将其作为财务部门主要的工作内容,在单位内部宣传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并定期的开展预算经费编制及管理的相关专题讲座。财务部门需要结合单位实际的经费使用情况,对科研项目预算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对经费支出的比例进行控制,注重实际指标管理,确保科研项目预算经费各经济科目预算工作的合理执行,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结论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科研是推动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要提高科研水平,必须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因此,事业单位对科研经费加以精细化管理具有必要性。目前,纵观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等。基于此,有关人员应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一是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制度;二是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三是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有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红.关于加强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探讨[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