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观的概念

时间:2023-05-28 09:44:16

导语:在教育观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观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教育观念;改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59-01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育幼儿的任务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彼此成为合作的伙伴。但在合作的过程中,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目前,家长们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放任式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是传统教育。家长的教育思想还不时地充斥着幼儿的一日生活。具体体现在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重幼儿身体保护,忽视幼儿心理是否快乐,重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忽视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的宣泄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

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在被人们所关注,而一些原有的、过时的理念在被人们摒弃,在更新的过程中,尽量的剔除糟粕,取之精华,使学前教育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有一个新的开端。传统的育儿观念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生活中,幼儿通过父母的影响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可以说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基础。而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挑战传统的育儿观念,把原本的和发展的一些教育理念进行梳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育儿思想,这种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幼儿家长,家长的选择和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育儿理念。

家庭教育是育儿教育的起始点,家长便是育儿教育的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也在不断的汲取新的育儿理念,不在停留在原始的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课堂理念。更多的要求尊重幼儿个体,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在教育的过程中,这种育儿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会间接的对教师起到一种提示音的作用。这种提示如果符合社会新的发展要求,那么幼儿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衔接的过程中便会少走弯路,顺利过渡;反之,就会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甚至会阻碍幼儿的发展进步。

杜威的“在玩中学”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约束性活动。现在大部分家长都能意识到要给予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当幼儿独立的有所发现,学习活动就开始了。为了满足幼儿的发现,幼儿园和家长都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从容不迫的,无压力的自由环境。幼儿要达到自由发展空间,在于解除束缚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使解放儿童不至于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让幼儿自由的去观察,去认知才能更好的给予幼儿自由。放手;才能有新的发现,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和快乐的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感受快乐。在探索实验《水蒸气和雨》中准备杯子、热水、晴雨表、塑料袋物品让幼儿进行实验,感受水蒸气的形成,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进行思考,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发展了脑的思维能力,同时,还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愉悦了身心。幼儿园的这种教育理念也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家长在汲取精华的同时,也会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放手。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家长适当的放手是一切教育的根本需要。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自己主动的去观察,去思考,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观念

引言

进入21 世纪,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使得高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有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不符,甚至相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刻不容缓。进行的教学管理改革,我们深刻认识到,既要重视发挥其控制和监督功能,又要重视发挥其民主协商、观念引导、激励服务等功能。教学管理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针对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而不是为了便于管理,搞“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机械式管理。

1.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重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和基本任务,教学质量是一个大学得以立足和发展的根基。即便是研究型大学,也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的本质工作和首要任务。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应当改变原有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运行机制,增强其服务性和引导性,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教学管理制度的主旨所在。

2.促进传统的行政型教学管理体系向服务型教学管理体系转变

“去行政化”是当前大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探讨。去行政化不是说取消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而是要恢复大学教学管理的本来面目,充分体现大学教学管理的学术性特点。管理为教学服务,而不是教学去适应管理。应树立“学生是根本、教师是主力军、干部是服务员”的先进理念,教学管理者要明确自己“服务员”的角色定位,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教学管理人性化

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性质、内容特点制定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强化学习过程考核。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和学生学业测评办法,建立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只有建立人性化的制度,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他们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宽容学生的失败,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4.教学管理全员主体化

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作为培养的对象,更应该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来。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创新就缺乏起码的动力;相反,有了学生的参与,学校才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项制度才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要求,学生也更愿意自觉遵守。矿业工程系将教师和学生视为教学管理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尤其重视学生的参与。组织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制度和系部的管理工作。

5.教学管理专业化和科学化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高度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工作,它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它还承担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学术性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上,需要实行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结合,重视和强化教学管理的学术功能,坚持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需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掌握教学管理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建立适应性思维,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按规律办事。适应性思维则是要求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管理中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6.质量管理全程化

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管理。高校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坚持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面化和全程化。全面化,就是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及学校政策要求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建设、考试题库建设等质量管理目标,使管理内容全面化。全程化,即以教育评价为技术性手段,从评价准则的多样化、评价过程的连续化、评价制度的经常化设计和完善质量评估与分析系统。

7.下放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现代大学制度的管理理念认为:学校领导班子是决策层,中层领导班子是管理层,基层领导班子是执行层,顶层的主要任务是宏观规划和指导,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应给基层组织比较充分的活动空间和自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系部管理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每个专业设立教研室,将部分权限下放到教研室,允许教研室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实施、教学评价等,系部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监督、决策和指导功能。

8.开放化、国际化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国家间的国际交往日渐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我们走出校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办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观念、制度,提升办学层次,拓宽办学途径,充实竞争力量。

9.结论与展望

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管理模式、方法、手段和工具等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管理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服务意识,人性化,教学管理全员主体化、专业化和科学化,质量管理全程化,下放管理权限和国际化。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中应首先革新陈旧的教学管理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教学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新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之取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2):117-120.

[2]任丽民.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36-38.

[3]黄平.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55-56.

第3篇

(1)源于实际经验。学生在对概念的认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生活习得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这些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已经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的认知,即所谓“前概念”。如在入学前不少孩子就已经能认识钟表,认识几点几分,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能认识长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基本形状,有了一定的平面图形概念。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概念是不需要严格界定的,孩子认识到的大多是一些实例而不是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科学概念,因此学生头脑中的一些前概念是不精确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概念进行描述和定义。

(2)源于直接告知。教师将前概念加以明确、修正,或者是直接告知,从而得出具有科学性的数学概念。在这里,教师很好地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让学生明确了“是什么?”“叫什么?”。从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来看,任何概念、规则都不是凭空出现,都有着其自身的源起、生长;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斩头去尾烧中端”式的做法也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概念教学也应具有思辨性和探究性,概念的呈现不应是直接告知,应重视对知识的源起、演变的探寻。即不仅关注“是什么?”“叫什么?”,还要关注“为什么?”“怎么来?”“哪里去?”。

以此为关注点的概念教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概念的回溯和展望,从而改变“直接告知”的教学方式。在引领学生探寻“你从哪里来?”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以下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望文生义,回溯概念源起

教学片段:“认识分数”。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板书:数)能报出一些数吗?(生:1、2、0……)师:想一想,数是怎么来的?(生有些疑惑不解,不知如何回答)答案其实就在这个字里。(指着板书的“数”)

生:(若有所悟)数(shù)是数(shǔ)出来的。师:很早的时候,人们将自然界的事物,一个一个数出来,这样的数也叫作自然数。今天咱们来认识分数。(板书:分数)分数是怎么来的?生:(异口同声)分数是分出来的。师:那咱们认识分数,就从分一分开始。

从疑惑不解到若有所悟直至异口同声,学生在反思、猜测,一旦发现文字中的秘密,便有了无师自通的能力。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寻找概念的意义,以期学生能用反思的眼光看待知识,追溯知识从何而来;尝试用一种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数学,了解数学的发展演进。就像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认识一件新事物,往往可以从了解其名字开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文字的影响。强调望文而生义,当然也不能被文字所局限,一味地试图从字面揭示概念的意义。对于以上几则实例,同样应该强调的是:数不都是数出来的,小数也不是指小的数,分数也不仅仅具有平均分的含义。

二、创设冲突,促进概念生长

数学概念是不断丰富、生长的,对于现有知识体系的不满,产生对其进行改造的需要。在教学时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学生产生学习新概念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造成认知上的冲突,进而自然地引入新的概念。

教学片段:“认识‘毫米’和‘分米’”。

出示:长度为非整厘米数的物体以及一把只能量出整厘米数长度的尺子。

师:能用这把尺子量出物体长度是多少?生:比5厘米长一些,大约是5厘米。师:到底比5厘米长多少?怎么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是多少?

在这里,面对那多出的一小段到底有多长,学生自然想到了可以将1厘米的大格再分成一些小格。教师也不直接告知分成10小格,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而是进一步追问:将一大格分成几小格合适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往往能感觉到可以分成10小格。

师:分出了更小的格子,要知道到底是多长,你还需要知道什么?生:一小格是多长。师:拿出自己的学生尺看看,是不是一样?人们规定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这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通过创设新的测量长度的问题并让学生尝试解决的过程,引出了“毫米”的概念,使学生在构建新概念的过程中感受到新的长度单位是源于实际测量的需要,并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感受到十进制的普遍存在。对于“分米”和“毫米”的教学,是从“厘米”出发,经过“分”与“统”引申出新的概念。

第4篇

一、 引入数学概念,要生动直观

中学数学概念无论如何抽象,实际都有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原型。在教学中,既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该注意从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问题出发来引入概念。这样通过学生熟知的语言和事例向他们提供感性材料,引导他们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引入数学概念的方法很多,如以旧导新引入,实践操作引入,通过计算引入,多媒体演示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引入形式,都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生活经验去设计出适宜的引入形式,尽量做到生动直观。例如在讲三角形分类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且使它们运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各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有什么变化?各是什么角?这样的角有几个?最后由学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定义。

二、 揭示概念内涵,要抓住本质

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我们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作出辨证分析,用不同方法揭示不同概念的本质。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一切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所反映事物的范围,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把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在揭示概念的内涵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概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的概念,要抓住关键和要点,进行剖析。例如,对“种+类差”定义的概念,应揭示其种概念与类差,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既有它的种概念的一般属性,又有自己独有的特性,同时要讲清概念中的每一字、词的真正含义。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就是它最邻近的种概念;类差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本质属性。由于类差不唯一,因此这种方法所作出的定义也不唯一。

三、 对于相关概念,要讲清联系

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学习数学概念也要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认识。才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学习概念,可深化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学生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单个概念,更重要的还应当使学生掌握概念的体系,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因式——公因式——因式分解——化简分式——分式运算——解分式方程,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概念之间都由其内在的联系。明确概念的系统性,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忆。

当学生对单个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还应进一步分析综合,掌握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搞清概念之间转化的条件,理解每一个概念在知识链条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认识研究数学,这样不但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 对于易混概念,要注意对比

有些概念是成对出现的,两个概念同属于一个种概念且呈矛盾状态(例如正数与负数,乘方与开方);有些概念是由概念的逆反关系派生出来的(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有些概念是由某一概念逐步推广引申而得到的(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由锐角三角函数推广而来的)等等。注意对相近、对立、衍生概念之间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反例来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错误,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对于一些貌同实异,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学中应注重其本质属性,分析从属关系,通过对照比较,找出异同,加以严格区别。例如排列与组合两个概念属类同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混淆,教师讲解时要抓住其本质认真剖析。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而不同点就是前者要“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而后者却是“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而不同点所揭示出来的不同内容,恰恰是这两个不同概念内涵的本质区别;再如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与极大(或极小)值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前者是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包括端点)上对所有函数值进行比较得出来的,是函数在定义区间上的整体概念,后者是对极值点附近的函数值比较得出来的,是函数在极值点附近的局部性概念。函数在一个区间内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可能有两个以上,而最大值与最小值只能各有一个,并且极大值(极小值)不一定就是最大值(最小值),单除端点外,在区间内部的最大值(最小值),则一定是极大值(极小值)。

五、 对于关键词语,要重点强调

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文学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语句中必定有关键词语,讲解中应该突出关键词语,重点剖析,认真强调。既要讲清它的表面含义,又要挖掘它的内涵与引申意义。例如三角形的内切圆定义:“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这里关键词语就是这个“都”字,如果和三角形的一边相切不行,和三角形的两边相切也不行,必须强调和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在讲解中要加以阐述和强调。

六、 关于平行概念,要加强类比

把两类平行的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它们的规律和联系,可以收到由此及彼,温故知新,迁移类比,触类旁通,加深理解的效果,增强记忆的清晰程度。例如平面几何中的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这两个概念,通过类比,不但复习了有关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而且使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例如平面几何中角与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进行类比,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和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第5篇

一、社会上下应重视教育,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科教兴国”、“尊师重教”在人们的意识里并不深刻,很多时候仅停留在口头上。国家按计划对教育的投入应达到当年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几年来都达不到。《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很多地方还实现不了。一些中小学连一个标准的运动场都没有,上体育课、做课间操都保证不了。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增多,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的人数不断扩大,很多学校出现大额班级、超大额班级,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要根据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本级财力小,用钱地方多,要多倾向教育有实际难度。再加上教育周期性长,见效慢,在既可投向教育又可投向其他行业的资金,宁愿投向其他行业。就如何切分本级财政蛋糕时,每年两会上,人们还是各拉各的弦,各唱各的调,力争为本行业多捞一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湘西州泸溪县为每位农村教师每月多加1000多元工资,县财政动了真金白银,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就是个亮点。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教学点的教师每月比城多同级别的1200元,稳定教师队伍;实行高中免学杂费和增加班主任津贴每月300元。同时,吉首市在解决城里大班额也下了重手,吉首高级中学投入4个多亿、第九小学投入6000多万元,2017年可以投入使用,不久吉首市的教育会得到根本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上下应该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对其他方面投入缓一缓,减一减,加大力度投入教育,争取用二十年时间培养数以万计高素|人才,全面提升本地区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二、社会上下在关注教育同时,应认识教育,尊重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

党的十报道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人们对教育的评价主要看考高考,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有没有几个大学生能考取北大、清华等重点学院,若有,则该学校、该地区教育质量可以;若没有,则该地区、该学校教育教学不行。这种“只数几颗胀谷子”的专一评价反应的是人们对教育的选拔功能过分放大,对只以“智力因素”为内因以“高考分数”为外在形式的格外崇拜,折射的是家长对孩子就业的焦虑和以后养老的担忧。教育的选拔功能放大后,迫使一些地区办重点校或开重点班,更有甚者有的一个班只重点培养几个成绩好点的学生。这种做法有失公平,同样是祖国未来,同样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为什么很多学生被当绿叶?显然,教育仅仅靠选拔是不行的,它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脱离了当代教育的本质。

当代的教育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发展”即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归属。每个学生天生个性差异、所处环境差异就他们内在的智能是不同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接受霍华德・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为8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审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后来他又把智慧只能列在后面。他指出个人的智能不是平均的,各种智能的发展也是不同的。从“智能多元论”观点可以看出:每个人只要充分发展自己擅长方面,就可以出类拔萃,就能成为人才。教师要做的是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扶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从学校层面来讲保证每个学生的智能呈“一专多能”的发展是迫切的、必要的,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需要。

现在政府、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都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从政府层面来说,城镇、农村已经实行养老保险,这样就可以减轻人们对“老有所养”的担忧,促进学生去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家庭对孩子的认可更多元、更理性,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品行好、健康、开心、能养活自己就行了,并非一定要进名牌、上重点大学不可,家庭的认同可以减轻孩子们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社会上真才实学的人、有实践能力的人有了自己的舞台,有的人中学没有毕业手下却管理多名大学生,这里并不提倡学生多读书,只是强调拥有综合实践能力比死文凭、死知识重要。

普通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来说首要的条件是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只是纲性要求。课不开齐,老师怎能发现学生智能情况呢?重要的条件是每门学科都要落实到位,杜绝挤占艺体等课现象,在评优、评先、推荐等方面所开设的课程都要考虑到,它们所占比例可以有所不同。湘西州吉首市教育局2011年上期对全市小学的检测中把语、数、外、科学、品德与生活5科都作检测科目,这是对所谓的“减轻学生负担”的科学纠正,有力促使开齐开足所有科目,有利于开发学生多种智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各种智能情况的把握才好有的放矢进行开发和培养。如果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可以对现有课程进行“二度开发”,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的要求:让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优秀的学生多进行综合性学习,鼓励他们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鼓励其他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对自己某种突出智能或感兴趣方面加大学习力度,相信孩子们能够有纵深发展。这样的教育就能培养出无数人才,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三、社会上下应尊重教师劳动,积极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兴旺关键在教师,一所学校教育的成败还是在教师。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尊师重教国家,很多家庭把“天、地、君、亲、师”供奉于自家的神龛;夸美纽斯把教师比作是“人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了保障和提高教师的权利,明确教师的义务,国家还颁发了《教师法》。但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期、矛盾突发期,有的利益分配不合理、有的观念冲突明显,短信、网络和微博等虚拟世界对稍有不足都能不假思索地讽刺、鞭挞且无限放大,社会上种种浮躁与焦虑需要找一个突破口发泄,再加之,教育行业的各种政策法规还需要细化,教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没有协调统一,这些现象无疑影响教师工作。社会上下关注教育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待遇,实现“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晋职称时多向一线教师倾斜。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要全面、多维度考查,即使在如何条条框框评价标准下,有的方面教师都可以选择不做为和可作为,而他们却毅然选择了可作为,所有完成指标都不能完全反应教师内心深处对学生那种由衷的爱。社会上下还要为教师工作营造宽松的环境,不要过多的用行政手段去干扰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教学,鼓励他们教出的学生才不会墨守成规束手束脚,学生才爱独立思考,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的,它是当代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即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即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即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现阶段,人们仍存在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观念,感觉就读职业学校好像矮人一等。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就读职业学校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复合条件的,有意愿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造成资源浪费。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动脑而且会动手;不仅有知识而且有技能,成为现代企业的香饽饽。职业教育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是贫困家庭走出贫困的一条捷径。

第6篇

数学学习的任务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有逻辑的表达,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用数学的头脑想、用数学的手段做,而这些都与“基础”紧密相关。基础课必须给学生以清楚的概念,于是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历数学概念的探索过程,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善于讲“一个定义三个注意”等,忽略了创设让学生感知数学概念形成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但记不住概念,也很难理解概念的实质,更谈不上准确、灵活运用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探索过程,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如在椭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条细绳(无弹力),课上学生分组进行如下操作,在一块纸板上取两个定点,将一条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使笔尖在纸板上慢慢移动一周。这时让学生观察在纸版上得到的图形(即椭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得到椭圆概念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如果调整两个定点的相对位置而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图形还会是椭圆吗?如果是,现在的椭圆图形和原来的椭圆图形比较有怎样的变化?学生在操作时思维往往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通过上面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椭圆概念的本质特征。学生经历了椭圆定义的探索过程,真实地感知了数学概念的形成,对概念的理解会更加准确而深刻,为后面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例举丰富的实例,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

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学生不仅更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能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如在导数概念的教学中,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进而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以及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和内涵。再如,集合虽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但在教学中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可举例:班级高个子男生可否构成一个集合?(2)班级个子最高的男生可否构成一个集合?通过对上面两个例子的判断,让学生明白集合概念的特征,即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在丰富的实例中,学生能够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经验,从而达到理解概念本质的目的。

三、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辨析中掌握数学概念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映射与函数、平面角与空间角、函数与方程、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例如函数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可以说贯穿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学过的函数概念,在尝试列举各种各样的函数后,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在学完映射的概念后,对比、辨析映射与函数概念的联系,进一步弄清高中阶段函数的定义。在后来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中,加深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像函数等核心概念需要多次接触、反复体会、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辨析可以使新的概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同化、进而内化。

四、阅读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能力

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重课堂轻课本,缺乏阅读数学概念的习惯。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教师的讲授无论水平多高,也不及教材中概念、定理等内容表述得准确和清楚。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概念的论述并进行适时、适当点拨,不仅可以发挥概念、符号的规范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概念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例如在讲授解析几何这一章节时有一个重要概念“曲线与方程”,由于教材中对此,概念的表述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导致解题时运用不准确,教师可引领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文字细细体会、斟酌、辨析后再做习题。在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后,学生会逐步养成阅读课本的好习惯,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这两个特点使科学探究在化学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提倡,能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测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思考。

例如,我们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中,由学生自己带蜡烛,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观,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尤其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比纸上练兵要强得多,这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

例如,在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学生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能够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并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自己动手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并通过三组实验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向装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多”的结论。再通过向两瓶不同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得出空气中O2 的含量比人体呼出气体大”,以及通过向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大” 等结论。

学生通过系统的观察、交流,进行了几组简单的对比实验后,从而获得了一些事实性信息,相比呆板地听教师的传授,自己没有任何实践,只是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三、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直接提出问题或通过描述已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从而明确提出问题。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相等时,学生会直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那么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吗?

学生知道要想知道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相等,就需要使用天平。学生通过动手做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以及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发现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但有些同学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发生倾斜,蜡烛质量减轻,这个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经过分析与讨论,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导致质量减小,从而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而加深了对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对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也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们可以收集学生的探究活动报告形成档案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数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20-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钻研数学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长期的学习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因此,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根据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归纳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学概念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欠缺。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少部分教师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课本和黑板二者的简单结合,很多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方法的培训,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讲授也只局限在课本和教学大纲之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历史等知之甚少。这些教师虽然可以把应该教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很难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2.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一节课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状况。在备课时,教师应该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主线。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讲课之前,不但要把教材读懂,更要把教材读厚,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并且要根据教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变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在备课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吃透”书本知识,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不能认识到教材内容所传达的意义。

3.教师的讲课方式不成熟。一些老师在讲课时,习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却不知所云。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的方式,以节省教学时间,使教学变得“简单、轻松”。但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不能从根本上对知识进行理解,只能机械地进行举一反三。久而久之,会积累很多问题,失去了教学的宗旨和意义。同时,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减少了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探究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从数学概念出发,提高教学质量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客观事物相结合,使之具体形象容易理解。数学是一门研究量与量变的学科,在处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往往采用的是数学概念来表示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数学的基础。数学概念是抽象与形象辨证统一的,抽象在于其存在的形式,形象在于其表示的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也反映了现实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从现实中找到数学概念的原型,这样学生在理解概念时思维就能够有所依靠,从而更快地理解概念并将其运用到现实中。

(二)抓住概念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概念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在习题的练习和实践中使概念具体化,启发学生探求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胆猜测,勇于质疑,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得到的对概念的理解是最具体和直观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为知识的应用和相关概念的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了知识的容量,提高了对概念应用的能力。

(三)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概念,促进概念的具体化

在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成对或相关出现的,它们反映的是同一客观事物的不同关系。因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对抽象的语言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采用合适的语言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和描述,教师不应该将概念直接叙述给学生,而是要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配合相应的教具,使抽象概念形象化,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意义。

(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1.根据授课内容设置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一旦他们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感兴趣,就会去积极主动的探索,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的情景,能够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做游戏、猜谜语、你问我答、观看动画等方式,把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形象,使学生很快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比如:教师在讲图形的时候,讲课之前,小学生对图形的概念是不清楚的,但是他们对各种图形的形象非常清楚,所以老师可以先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同学们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有什么?”学生就会举例很多物体,如车轮、月饼、硬币、盘子、篮球、圆形的表盘等。老师可以继续问大家:“那什么东西是方形的呢?”学生依然会踊跃回答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大家提问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各自功能,有什么区别等,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形状的特点,学生们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并且通过之前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

2.应用多媒体等工具,提高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随着教学硬件水平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多媒体应用教学之前,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采用作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理解,但是这种传统的作图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又不够形象,而且如果学生一遍理解不好,就很难再进行第二遍。而多媒体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后,有效弥补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幻灯片、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既能够重复播放帮助学生理解,也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3.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提高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巩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老师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列出两个式子“66÷6和66÷6.6”分别等于多少,这时很多同学可以顺利地将第一个式子计算出来,而面对第二个就会产生困难,教师可以先让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并相互交流,同时老师在旁边启发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小数点或者怎样将其转化。这样,学生会自己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需要和学生主体出发,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求知欲带动学生进行探索,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济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新课程研究,2008,(7).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6).

第9篇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作为心理品质,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其次,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它是知识的积淀和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专家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

当然,我们并不因为素质的相对稳定性而断言素质一旦形成就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前面所言,它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因而它又会在外界的影响和冲击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是质的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人才的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关于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由于素质及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从这一意义出发,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从重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直至注重提高素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比喻,即给学生干粮不如给学生猎枪,这个比喻强调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现实的存在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提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

然而,我们并不由此推断,过去的教育,特别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着眼点的教育体系或模式,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就不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就一般意义而言,任何一种类型、模式或方式的教育对人才的心理品质即素质都会产生影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可以体现于任何一种教育之中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在素质的提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教育中,教育本身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当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以后,提高素质才能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明确目的。因而,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重大突破。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或者说不能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因此,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出发,高等教育应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高等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行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的武装,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的能力,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型的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就应更加注重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更新。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我们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这与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三、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1995年,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全国部分高等学校进行试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偏颇与不足,其中人文教育薄弱尤其突出。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设想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得到普遍的认同。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们还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弥补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可以说,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首先,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始终与高等教育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和讨论相依相伴。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展开,这就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了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双重探索,思想观念讨论中的收获与突破对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反过来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改革。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在高等教育界逐步确立,并逐渐深入到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头脑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其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强调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重视课内外、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实践,这些做法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无疑为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提供了实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