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绿色工程论文

时间:2023-05-29 16:01:49

导语:在绿色工程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工程论文

第1篇

(一)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在化学工程的物质反应中,化学反应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所有化学原料的转化均是需要化学反应才能得以实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合理选择有效的化学反应形式可有效促进化学工程生产效率及质量得到提高[2]。对化学反应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反应原料、环境、时间、特点等均会对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化学生产过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反应形式为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产生,所有化学原料均会在热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变质,因此会大大降低化学品的生产质量。在绿色化学工程中,应用新型的反应形式,这种新型反应形式为烃类氧化反应。这种反应形式的应用不仅可促进催化物反应催化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可有效促进生产物同分异构反应时间增加。

(二)使用无毒无害催化原料随着化学工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将化学反应合理的应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已经成为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均离不开催化剂的使用。将催化剂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可有效加快反应速度,缩短法宁时间。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原料成为推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催化原料的选择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催化剂得到开发和研制,化学反应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原料不断得到改善,分子筛除催化剂等优良催化原料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毒无害催化原料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化学反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同时也可减少环境污染。

二、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产生的促进作用

目前,在各工业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均已广泛应用到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该工程中具有的应用性能不仅可有效改善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可有效促进化工生产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绿色技术,该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化工原料进行无害、无毒、无废处理,实现原料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化学工程的生产质量得到提高。在清洁技术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分别为脱硝和脱硫两种技术。应用该两种技术对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的化学废物、生活垃圾等进行绿色处理,经过相关技术的处理后,生活垃圾可有效转化为沼气。应用自然发电技术来代替传统发电技术。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和应用是清洁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生物工程中合理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可有效促进细胞及基因工程的发展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在辐射加工中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可促进催化剂的作用得到显著提高。

(二)与生物技术相互结合的应用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其技术范畴具体包含细胞、微生物、基因、酶等多种技术。其在各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工合化学仿生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生物体内,生物酶作为催化剂存在,其具有显著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在生物合成的每个过程中均无法脱离酶的作用。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对生物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相关技术处理,可使再生资源转化为相应的化学品。早期所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原料大部分是直接源自动物和植物,后来才逐渐发展为将煤炭、石油作为原材料使用。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通常情况下均是应用工业酶或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酶作为催化剂。将酶与通常应用的化学催化剂进行比较,酶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无污染、产物性质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例如通常情况下均是应用丙烯腈进行丙烯酰胺制备,当使用酶作为催化剂后,能耗消耗量大大降低,反应具有彻底性,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无任何副产物产生。

(三)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主要发展目的之一即为为社会生产处环境友好型产品,如清洁汽油、磷洗衣粉等无毒无害产品。通过绿色化学工程可以生产出与社会、自然环境发展相符合的友好型产品。绿色化学工程生产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的购买的产品均为绿色产品,不仅有效保证了人们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能够促进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可有效降低生态环境的染污,促进国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第2篇

根据绿色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结合这一目标,对于建筑类工程项目进行绿色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宏观上要求项目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在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要求获得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提高组织经济效益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

2绿色管理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建设势必将继续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投入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十二五规划”中还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就要求公路建设项目应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可持续发展。公路工程与其他的建设工程一样,整个项目包括前期策划及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也正发生着突飞猛进的进步,从项目的立项、设计以及施工技术和材料等等,正逐渐符合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目前的形势是公路工程在实施建设过程各个阶段在生态环保方面是单独分开的(例如:设计只管项目经营时的环保节能,施工时只管材料以及工艺的环保),没有形成协调统一,所以作为对整个项目起到协调统一作用的项目管理工作就必须对整个项目各个环节联系起来,从而使整个项目实施中对环保生态所做的努力事半功倍。所以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应用绿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3针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绿色管理的各阶段分析

针对一个项目,归根到底是一个组织,组织的特点就是各个组成部分要协调统一从而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既要满足各部分、阶段自己的实施条件和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部分阶段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一个统筹兼顾整体。那么针对公路工程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满足各个阶段本身的经济环保要求,同时为其他阶段的实施创造条件,它们之间相互兼顾,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3.1公路工程前期策划绿色管理

前期策划一般包括项目构思、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决策,由于公路工程项目规模大,影响范围广,从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在前期的构思中首先是其经济上的必要性,不出于经济目的就没有建设的必要,但是由于公路影响范围广,常常经过多个省市,特别是高速公路,必须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川藏公路的建设)。这些内容考虑成熟后就体现在项目的建议书中。在以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只是对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例如交通量、带动经济量以及服务经济范围等,而环境保护方面只是作为附属部分甚至是一种形式,对工程的评价没有起到决策性作用,在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中,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将成为决策因素的重要考虑部分。项目立项最终决策就是要统筹经济与环保两方面的效益,不能因经济的原因而忽视了环保效益,使得公路变成“利在当代,遗害千秋”。

3.2勘察设计绿色管理

勘察设计是将公路项目由设想变为现实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在实施中要满足项目的实用功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其他属性,例如节能、美观等以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兼顾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环境破坏以满足环保效益。1)路线选择。以往的路线选择考虑因素有:a.尽量大的服务范围;b.降低项目的经济投入。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求:a.减少周边环境破坏;b.考虑周边生态情况,保持其稳定。2)结构设计。众所周知公路的垂直结构依次为土路基、垫层、基层及面层。结构设计一方面是要满足工程质量和功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公路的各种材料的使用。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既要满足传统设计的各项要求,还要兼顾公路本身以及周边的环境影响。一条路修完,传统的设计往往会给周边农田、河流、树林造成很大的破坏,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将会结合周边事物的特性并加以合理改善,从而使除公路本身外,其余事物不发生任何变化。3)材料选择。对于绿色公路的建设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公路建设的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化学材料。天然材料的选取既要满足经济上就地取材的原则又要考虑其取材后影响进而考虑其他的方式。还有部分化学材料,要根据其特性加以区别灵活选取,例如在设计时对于混凝土的选择,根据实地情况选择不同的混凝土,不一定全部用统一的混凝土。同时要选择可回收的循环材料,减少浪费,降低成本。4)环境美化。周边环境美化传统目的是为了保护道路本身及行车的安全和道路的美观,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公路的修建必定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对这种破坏要进行最大能力的弥补,在选择美化的物种和方式时要与周边物种相结合,不影响生态,从而达到更优的效果。

3.3施工绿色管理

施工是将设计图转化为实物的环节,这个过程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项目功能等,同时也是对环境破坏的执行过程。传统的施工对环境是先破坏后治理或不治理的模式,在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中虽然破坏不能完全杜绝,但要采用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减少破坏的同时加以治理,从而以最优的状态满足项目要求和各项功能。1)施工图布局。在公路施工布局中,认为可决定的有取土场、弃土场项目部的位置,影响布局的因素很多,例如土质、距离、交通设施、水电设施等。在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要求满足质量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a.施工便道的修筑尽量不使用不可回收材料(如混凝土),做到竣工后能恢复原貌;b.借土方要尽量不使用可耕地的土;c.减少机械搬运距离和工程量,降低空气和噪声污染。2)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运用。工程的施工组织选择具体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机械设备,以此来控制工期和成本。在目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机械设备在研制中受时代的影响,环保成为他们追求的新功能,例如清水混凝土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所以在工程项目进行绿色管理就是要求运用这些新的工具来实现项目中的环保要求。3)材料加工与使用。在公路工程中使用的化学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会对大气、水等造成很大污染,例如沥青、水泥等,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新的环保循环材料,另一方面还要在传统材料上做文章:a.加工时应减少污染,能在专业场地加工的就避免在现场加工;b.根据材料特性,在加工和使用时采取一定方法降低污染;c.施工完毕后应尽快清理防止浪费和污染。

3.4公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绿色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是对项目功能和质量满足目标的检验,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相比较,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在验收上加入了更多的环保目标,在公路工程项目中相应的验收内容是:1)项目文件核对;2)公路功能、质量验收;3)沿线设施及绿化,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使公路在功能完善的前提下又达到美化公路路线的目的;4)环境破坏恢复程度,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对周边环境破坏,所以在公路完工后,要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进行还原。

3.5公路工程项目绿色管理各阶段关系的协调统一

组织整体性的要求之一就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各个部分要相互协调统一。公路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组织,在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必然也得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使项目以最佳状态实现目标。伴随着科技进步,公路工程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在环保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的尴尬是各阶段只是以本身为中心,没有考虑到其他阶段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设计时为实现工程的各项环保目标不考虑施工时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各衔接阶段消息不能互相反馈。所以工程项目绿色管理的关键就是把各阶段有机的连接起来,以使得工程的整体环保目标得以实现。在对项目进行绿色管理中,各阶段的实施方人员在各实施阶段互相参与、互相影响。在前期施工时要结合设计和施工方制定可行的工程项目目标,同时设计时要有施工方参与以及施工要在设计的指导下进行,最后的竣工验收通过针对设计和施工的情况来对项目目标进行反馈。总而言之,各阶段信息既要自上而下的传达又要自下而上的传递,从而使项目的整体目标趋于完美。

4促进绿色管理在公路工程项目应用的建议

一场新的变革必然会带来利与弊两方面的影响,绿色管理应用到公路工程中也不例外,在能够降低污染提高环保的同时必然会增加投入和实施难度。变革事实的同时也是博弈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环保效益,就应该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并对其予以大力的引导。1)政府硬性规定。公路工程一般是由政府引导建设的,政府是其最终意义上的业主,对于工程各项指标政府有决定权,在项目的立项时提出有利于环保的指标。而且还要以立法的形式对全国范围内的公路工程项目予以约束,以促进其进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2)行业内倡导。公路工程建设行业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最具有发言权,行业内部不成文的规定往往会更具有约束力,行业内部对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倡导会对其应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行业内部更加注重绿色技术、材料、工艺的研究,以促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3)金融部门支持。作为工程融资主要对象的金融部门,对工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公路工程的融资对象对工程在环保方面做出要求,比如如果满足一定环保指标可以提供更方便的资金支持,会对工程刺激,必会促进绿色项目管理的推广。4)员工宣传教育。参与项目的员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是工程建设真正的实施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了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促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应该对员工大力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同时教授他们绿色技术和绿色材料的使用,这样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就会自觉的服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

5结语

第3篇

如今,我国开始广泛普及节能环保理念,对于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被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建材中拥有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对于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十分有利。

(1)水循环利用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就需要将绿色节能施工理念引入到水排放和处理中,要科学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专门的设备来抽出基坑降水,在一定的容器内存储,以此来用于混凝土的搅拌,甚至是用作生活用水,促使水的循环利用得到实现。还可以将雨水回收技术应用过来,对雨水进行收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机具的洗刷、喷洒降尘等,都可以用这些雨水。对于生活用水,可以用其来冲洗厕所等。

(2)门窗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门窗,门窗有着较好的光投射性和较差的保温性能,要想促使门窗的节能效果得到提升,就需要深入的研究,这样建筑整体的节能效果方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首先,将那些比较经济实惠和较强实用性的建筑材料给应用过来,采用的玻璃应该是节能环保有着较低辐射的,这样门窗的反射率就可以得到有效减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开始普遍应用这种环保节能的玻璃,但是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注意,因为没有健全的行业监督机制,这样市场中的产品质量都不符合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节能环保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次,要对门窗的比例严格控制,如果有着较大的比例,就会对建筑整体保温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

(3)墙体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要想促使墙体节能环保得到实现,就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对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来讲,墙体有保温和防渗漏功能,但是钢筋混凝土的导热率却无法与寒冷地区保温要求所适应,因此,房屋建筑都将墙体加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应用了过来。墙体保温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这种划分依据是施工方式的不同,在对保温方式进行选择时,需要将室内供热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通常情况下,如果室内有着较长的供热时间,室内温度变化速度较慢,那么就可以将外保温技术应用过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内保温技术,会有隔墙的作用出现,有可能会有冷桥形成,促使结露现象出现于墙体上,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对其充分重视。

(4)建筑物光照节能施工技术:在节能方面,发挥着非常大作用的就是建筑物的顶面,因为顶面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雨淋、光照、冰雪堆积等,有着更大的辐射面积。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否则冬天顶层的住户就会更冷,夏天就会更热。因此,就需要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过来,首先,在建筑物顶面施工中可以采用新材料,如果采用的建筑材料有着较低的导热率,或者将新型高效的保温材料加在顶面,就可以有效隔离顶面和外界。其中,顶面种植技术较为流行,在建筑物能够承受的范围和防水要求下,在建筑物顶面上种植一些绿色的果蔬,可以对夏天的暴晒有效的抵御,绿化效果也可以得到强化。另外,还可以将太阳能板铺设于建筑物顶面上,这样在制冷或者采暖系统中应用收集到的太阳能,可以对冬冷夏热的情况进行改变,还可以将新能源提供给建筑物。

2推广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措施

(1)对节能建筑技术的推广机制进行构建,政府要积极参与进来,大力倡导,同时结合市场引导,紧密结合市场和政府,以便推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2)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机制不断推进,需要将市场和政府部门的功能给充分发挥出来,大力创新制度,充分研究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大力推广。

(3)要对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反馈网络进行健全和完善,将网络服务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更好的推广建筑技术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设备,对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信息反馈机制进行构建,以便保证技术人员和专家以及工作人员能够互相的交流。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咨询;咨询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耗能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之一[1]。面对我国建筑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发展绿色建筑成了重要环节。工程咨询业作为投资建设领域的服务行业,意义重大,绿色咨询不仅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保证实现确定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质量[2]。本文立足于咨询业现状的前提下,找出工程咨询行业在可持续建筑这条道路上的正确方向。

1绿色工程咨询业发展现状

1.1绿色咨询机构的现状

由于我国工程咨询业和绿色建筑起步都较晚,在严重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还没有创新意识,在对绿色建筑咨询过程中对各阶段的配合缺乏默契。不过相对而言,这些年来的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也集聚了不少有抱负的人才,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工程咨询水平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1.2绿色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

绿色工程咨询业就是以绿色建筑作为工程项目的对象,运用管理科学、先进技术和经验,坚持“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宗旨而提供的一种技术服务。工程咨询服务内容贯穿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认证阶段整个过程[3],但咨询工作仍然比较狭隘,为了拿到绿色标志的星级,每一步均按照绿标的要求进行,没有自己的研究和改进。

2对绿色工程咨询各阶段的认识

中国·上海2010工程项目管理国际论坛中提到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的深入发展,依靠绿色建筑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模式的创新[4]。工程咨询单位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绿色咨询,不但肩负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肩负着带动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实现,加强对各个阶段的认识可使绿色建筑咨询单位能更好地积极引导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5]。

2.1规划阶段

工程咨询单位对于这个阶段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采取措施降低绿色建造成本,研究、总结新型绿色建筑的成套建造技术,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加强设计与施工的结合,结合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确定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方法,从经济及社会角度来为业主分析此次绿色建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2设计阶段

在绿色建造的设计阶段,对技术筛选存在误区,在实施中,不用大规模的投入绿色、节能的新技术,追求全而广,这将直接导致建筑成本上升,造成推广上的困难[6]。事实上,改进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提高土建工程绿色建造技术含量可以直接降低绿色建造的成本。工程咨询单位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建造成本的降低因素。

2.3施工阶段

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咨询单位成立的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形成绿色施工专题会议制度。从实例来看,实施阶段的绿化做的不到位,此时工程咨询单位应发挥其作用尽量做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施工组织的绿色化;二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工地上的“三废”产品[7];三要开始使用新型模架体系、环保型混凝土技术、施工机械,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安全,最终实现建筑绿色生态。

2.4运营阶段

根据美国最大绿色建筑总包商Turner公司对绿色建筑所做的调查,绿色建筑能够带来长期成本的节省,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绿色建筑中能源成本是低的;68%的被调查者认为,绿色建筑的整个运营成本是低的[8]。从生命周期成本角度来看,绿色建筑能够显著地提高成本收益率,在一些关键的成本测量指标上,比非绿色建筑的长期成本低。绿色建筑的特殊性让咨询单位不能够停止工作,对投资回报要进行充分的预测,这是其职责范围,以此来刺激人们对绿色建造的驱动力。

3 绿色工程咨询业的新趋势

3.1加强国际交流、培育品牌企业

我国绿色建造起步晚,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但国外的建设工程项目从开始直至项目介绍有数据统计来显示建设过程中资源重复利用的比率,考核施工企业在绿色建造方面的工作。我国绿色管理应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建立带有绿色标志的咨询单位,使之品牌化,让其拥有优质的服务质量和先进的绿色建造意识。

3.2统一“三大效益”

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工程建设企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提高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项目建造过程中,除非费用增加或合同约定,大多数承包商难以自觉实施绿色建造。所以,如何让非绿色建造的社会责任成本变高,让实施绿色建造的企业的收益得到保障,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绿色建造的良性发展[9]。

3.3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

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为可持续建设服务。当前整个国内建设项目之间信息通道是封锁的,尤其是同类型的项目。对于单个工程项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等等信息也互不沟通,因此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工作及资源的浪费。咨询企业作为服务中介行业,若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可以节省十分之一的投资,这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 [10]。

4结束语

随着低碳生活渐入人心,国内外工程咨询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工程咨询企业不仅面临更多强大竞争对手的威胁,还经历着绿色建筑对其服务的挑战。工程咨询企业的创新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对于工程咨询业要有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和发展战略,使之快速健康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刘丽媛.基于费用效益法的绿色建筑节能措施之经济评价研究 [D].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谢志英.对中国工程咨询业的认识与思考 [J].四川建材2010(6)

[3] 建筑工程咨询网络

[4] 特别关注.2010

[5] 万科.浅谈绿色施工的工程咨询 [J].绿色建筑2011(4)

[6] 龙恩深.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几点困难 [J].中华建设2010(10)

[7] 蒋竞;潘娟.绿色施工理念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引入及推广 [J].施工技术2009(5)

[8] 陈兴华.绿色建造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J].质量管理2010(12)

第5篇

关键词: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环境保护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维系人类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我国,也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证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1 .我国水污染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用水的要求会更高,缺水威胁还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体污染。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全国7大河流经过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质污染严重,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的已经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2)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这类物质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在迁移循环过程中遍布水体、土壤和作物,污染环境,危害生态。

(3)降水酸化日趋突出。全国已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扩展之势。

(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我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水污染的影响

水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水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离不开水,水质会直接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二是对农业的影响。用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质量降低,农作物减产、变质,甚至颗粒不收;污水对渔业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可使水生生物缓慢中毒,出现畸形的或是带有怪味的鱼虾,严重时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鱼死亡。三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中,当数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 加强水污染控制的对策思考

(1)加强全民的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世代代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应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水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积极投身防治水污染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政府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实施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污水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水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水污染控制的协调发展。

(2)加强工业废水的源头治理。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全面推行废水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一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执法力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肃查处违法排污现象。二是严格工业项目环保审批。博士论文,供水安全。。对于新建基本建设项目,严格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放许可证制度,坚持做到生产线设计与污染治理设计、生产线施工与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生产线建成投资与污染治理设备启用“三同时”,严格杜绝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三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环保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四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博士论文,供水安全。。博士论文,供水安全。。从源头削减污染,清洁生产包括合理选择原料和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改革生产工艺和更新生产设备、提高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率,以及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和杜绝跑冒滴漏。五是提高工业废水处理及利用的水平。

(3)加强城市废水污染的控制。一是科学编制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水资源综合利用整体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规划。二是抓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我国城市大多数属于综合性城市,居住、商贸、工业混杂在一起,城市建设欠债太多,排水系统不健全,管道质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对污水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决不能半途而废或打乱总体部署。应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则,建设好市政排水管网,并为污水回用预留管网空间。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衔接。三是筹划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应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环境保护融资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水污染控制阳治理。要根据城市规模和污水水质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引进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艺、技术和设备,防止出现部分处理建筑物和设备闲置的问题,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工程。

第6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研究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 点,1994 年 5 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 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 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 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 勃展开。1996 年 3 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 海河、 辽河等的污染。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 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 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 重点资助项目。2000 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 年,建设部通过 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 念、内涵;2001 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 年我 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 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 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 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 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 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 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 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 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 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 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 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 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 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 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 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 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 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 效果的测试分析。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绿色管理;全寿命周期

根据国际绿活组织提供的数据,空气“霾害”有三大来源,一是建筑及生活排放约40%,二是工业排放约30%,三是交通排放约30%。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95%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传统的房地产业对生态环境和能源的消耗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发展绿色地产是我国房地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发展绿色地产是大势所趋,未来房地产项目实施绿色管理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房地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绿色管理的道路。

一、绿色管理的含义

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于企业或项目的经营管理之中,它涉及企业或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求在企或项目业管理中全过程、全方位、全面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体现绿色。与传统的其他管理理念相比,绿色管理具有过程整体性、消费者绿色意识提前、全过程绿色产业化、统一的绿色标志等特征。

二、房地产项目绿色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房地产项目的高能耗、高污染涉及材料生产、施工建造及后期运行、拆除等各阶段。

1.耗能过高。传统的建筑产品在建造过程与使用过程中的耗能比约为1∶3,而房地产产品价格即房屋的售价,无法体现房屋在运行与维护阶段的使用成本,因此大部分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优先考虑降低建造成本,很少顾及运营与维护阶段的使用成本,由此造成造成建筑耗能过高。

2.建筑垃圾多。传统的建筑产品及房屋多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体系,施工现场多采用手工作业,在建造过程中大量能耗水、混凝土、钢材等,并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3.二次装修。当前绝大部分建筑产品与房屋都以毛坯房形式验收并交付使用,消费者不得不进行二次装修,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行业发展部测算,住宅装饰装修平均一户可能产生两吨垃圾,其中有85%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全年如果有2000万户进行装修改造,一年有4000万吨垃圾污染环境。二次装修问题,是我国建筑能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4.材料及土地浪费。我国的建筑物平均寿命不到30年,大部分建筑材料为不可再生材料,目前建造的建筑未来将产生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废弃物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还会形成二次污染,成为棘手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房地产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日趋严峻,房地产业必须转变现有的生产方式,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管理的道路。

三、房地产项目绿色管理模式的核心特征

将绿色管理理论应用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管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抓住房地产项目绿色管理的核心特征,对房地产项目绿色开发与管理的价值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房地产项目的绿色管理就是要尽最大可能节约资源与能源消耗,通过项目整体的优化设计,采用被动式能源使用策略,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等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房地产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再利用、再节约、再循环与“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尽量降低对项目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努力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2.全寿命周期管理。对房地产项目实行绿色管理要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不仅考虑建造过程,更多的还要考虑使用过程,引导人们自觉将眼光放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发展眼光与房地产项目建造过程中的现实项目条件有机结合,强调在项目全寿命期内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布局合理性、功能完整性,强调环境宝华同时兼顾经济利益,最终使房地产项目目标达到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环境下所能达到的最优经济目标与环保目标。

3.信息共享。通过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共享的优势,通过富有前瞻性的决策,实现资源节约和项目增值。如果大量处于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被拆除,是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拆除这些建筑不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加重了环境压力负荷,这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究其根源主要是建筑设计的前瞻性差和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开发商们只想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所以质量越来越糟糕。若在决策阶段就充分考虑到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种可能的使用模式,为功能改变预留工作接口,尽量减少设计、施工中的大量重复劳动,就可大大降低上述浪费。

四、房地产项目绿色管理模式应用实例

沈阳亚泰城项目按照绿色管理模式的理念进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亚泰城项目由沈阳亚泰金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2011年9月开工,2013年12月建成第一期。项目位于蒲河大道与盛京大街交汇处西南侧200米,占地面积5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周边有盛京医院、天和综合门诊部、辽宁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

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即将绿色管理理念融入到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是房地产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绿色管理的核心内容。沈阳亚泰城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管理的理念,采用装配式结构体系,采用预制叠合楼板、梯梁、楼梯等构件,预制率约10%,减少模板的使用,减少现场垃圾排放,起到保护地球环境的效果。虽然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只是消耗极少的资源,却决定了建筑产品存在几十年内的能源与资源消耗特性。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房屋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房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2.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绿色管理和技术进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目标的施工活动,包括施工策划、材料采购、建筑施工和工程验收四个环节。沈阳亚泰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预制构件,大部分结构已经在构件厂生产完毕,在现场只需吊装到施工层即可,模板钢筋等工种可以减少一半劳动力,还可以采用无外架施工,减少了脚手架等高空作业,减少安全隐患。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施工阶段是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物的阶段,也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直接的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开发商对建筑产品及生产过程提出绿色建造的要求,将引导承包商的施工行为,对于提高承包商开展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促进其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改善绿色施工的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实施绿色施工并非仅仅是施工单位的任务,绿色施工与开发商同样密切相关。开发商对绿色施工的控制贯穿于房地产项目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绿色施工将环境保护置于施工过程的首位,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一个微观系统进行科学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其中包括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自然条件施工,节约水、电、物等资源或能源,环保的施工工艺,不使用有害原材料,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对废弃物进行恰当处理,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绿色施工技术因其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作用而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

3.绿色运维。目前,对房地产项目运行维护管理阶段所实施的绿色管理还停留在“只要有绿化、保持环境清洁就达到绿色管理”的初级阶段,这就使房地产项目运维阶段的绿色管理表面化。很少有物业公司专门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以及具体措施。在物业管理阶段,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积极宣传绿色物业管理和绿色运维的理念,包括建立绿色物业管理机构,制定绿色物业管理制度,制定环保准则,举办绿色消费、环保教育及宣传活动。沈阳亚泰城项目运维由吉林亚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是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始终坚持以优质服务提升业主的生活质量为服务宗旨,奉行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美化环境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公司全面贯彻“服务心贴心,情谊长久远”的服务理念,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着眼未来,从培育市场出发,奠定核心竞争力,规范企业运作,不断追求创新,在基础管理、房屋管理、共用设备设施管理、公共秩序安全管理、清洁绿化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学习+工作”、“环境+文化”的管理模式。201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与增长速度下行趋势明显,房地产业步入下行周期。受宏观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的影响,2015年房地产下行态势持续,但是从长期发展看,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具有显著的波及效应,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房地产项目开发管理采用绿色管理模式,符合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增长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潘好.房地产项目绿色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冯国亮.绿色地产: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住宅产业,2009,(01).

[3]冯国亮.发展绿色建筑营造理想人居[EB/OL].

[4]邓晓梅.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思想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J].上海建设科技,2000,(10).

第8篇

关键词: 西部地方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1.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1.1土木工程专业起步较晚。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虽然较多,但土木工程专业起步较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①历史原因导致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办学理念没有随着时展即时转变过来,仍旧沉迷于自己相对成熟的文理科专业办学模式,延误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②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要求较高,讲求的是工程实际,其师资水平、实践条件等,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开办。

1.2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

少数西部地方高校或是由于观念问题,或是由于财力问题,或是由于经验问题,虽然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但要么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要么照搬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大都没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适应西部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如湖南省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大多属于此类状况。

1.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际能力较弱。

社会实际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工程实际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即用人单位不需要岗前培训就能单当一面地胜任工程各项任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受传统文理教学模式的影响,西部地区许多地方高校,没有找到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既不像重点院校的精英人才,又不能很快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

2.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足

2.1办学理念滞后延误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

西部地区许多地方高校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建立并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由于西部地区长期的经济不发达,信息较落后,思想较保守,人才较缺乏等原因,西部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以稳扎稳打见长。当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大力培养工科专业人才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时,西部地方高校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文理阵地。办学理念的滞后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开设延误。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并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帮助西部地方高校,如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已成为吉首大学的对口扶持单位。

2.2财力薄弱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备。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解决工程实际而开设的,其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最大之处在于,该专业必须有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供学生训练,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西部高校的财力显得更弱,尤其是在高校经费自筹的当下。这种短期内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专业,使得不少西部地方高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映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便是用理科实验替代工科实践或干脆减少实践环节,其后果是工科专业成为理科专业,受害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大量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西部地区。

2.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发展。

西部地区的诸多区域劣势,如科技水平偏低、经济久发达等,使得西部地区难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也难以稳定已有的专业队伍。这种现象在西部地方高校更是普遍存在。面对如此两难局面,西部地方高校大多从原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拔与土木工程专业相近的老师,采用进修等方式培养成自己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教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却难以胜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西部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其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瓶颈。

2.4客观因素使得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偏低。

西部经济久发达的地域、西部地方高校办学艰难、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积淀不深、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客观因素,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厚基础,宽口径”,但难以“强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下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其属性介于理科与工科之间,毕业后不能立即独当一面,大都需要一年以上的转型期,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也增加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延缓了学生迅速发展的进程。此种培养模式唯一的优点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研高手。因为相对就业而言,研究生录取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低。

3.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3.1以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办学,提高西部地方高校的核心力。

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办学观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重点院校已率先大力发展工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便是其中优先发展的专业之一,这从各高等院校热门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出。西部地方高校作为西部最直接的人才培养基地,也应及时跟上时代步伐,转变办学观念,着手发展工科专业。在如此大环境下,一些西部地方高校也相继行动起来,如吉首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工科专业,适度申报文理专业”,而土木工程专业便位列其中。

3.2以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的保证。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1]。重点有:①加强校内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材料力学实验室、建筑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试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施工模拟实验室等是土木工程专业不可或缺的。校内实验设施可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便、及时地互相结合和交融,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如吉首大学已有十多家建筑企业、公司成为该校长期稳定的实验、实习基地。学生除在这些土木工程类的企业、公司进行真刀真枪演练之外,还可以进行“顶岗”实践,真正达到增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③开展网络虚拟岛计划。学生在计算机上创立自己的虚拟岛,二年级学生在岛上进行规划,如布置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设施等,三、四年级学生对它们进行设计或虚拟施工[2]。学生在实施虚拟岛计划过程,对木工程领域有了全面的认识,规划、设计、施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弥补了实践条件的不足,既经济又环保,体现了绿色工程的思想。

3.3以“双师”型队伍充实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阵地。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类的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性因素。没有工程经验、工程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讲授工程技术知识时,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调整,构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师队伍,即工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培养工程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3]。

西部地方高校大部分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没有工程实际经验,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脱节。在高学历高职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的前提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可采取以下途径:①鼓励教师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注册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要考取注册资格证书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学校应为其创造条件。②从当地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引进具有注册资格证及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老师。高校对人才引进大多设有硕士、博士等学历门槛,为满足教学需求,应适当降低这部分人员引进的门槛。③与重点院校及当地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合作办学。利用他们的资源弥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不足,带动自身发展。如吉首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签约了对口支援协议,与张家界国土、设计、规划、环境等六部门签约了联合办学协议。

3.4以工程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综合技能(基于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从事某一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四大模块[4]。搭建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战平台是提高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必备措施,具体有:①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理论课学时适当缩短,实践课程学时尽量延长,以保证学生实战训练时间;②实验课程以综合应用型为主,基础型为辅,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践课程到工程现场进行,让学生参与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等全过程,并运用专业知识协同工程管理人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④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鼓励学生在大二时独自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科研水平及独自开展工作的能力;⑤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以当地工程实际的效果作为成绩的最终评判标准。

4.结语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办学观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偏低,但只要改变办学观念,大力发展社会实际需要的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就一定会为广大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出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仲,李广军,孙佳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世纪桥,2007,(146):99-101.

[2]吴瑾,程吉昕.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特点[J].2004,13,(4):87-89.

[3]郭建博.地方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7,(1):111-114.

第9篇

把新概念变成产品,需要一个舞台。而“重庆造”最大的舞台,当数市科委倾力打造的三大科技平台。

“1+1>2”催生三大科技平台

1990年代末,位于石桥铺的重庆市计算机研究所陷入困境,科研人员纷纷流失。而与此同时,地处北碚区的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有着先进的科研检测设备,却常常“吃不饱”。

能不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市科委牵线搭桥,2003年3月,自动化所从山沟沟搬到了计算机所院内。合并之后,两个所焕发了活力。

这次“合并”引发了市科委决策层的思考。经调查发现: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千台,分散在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军工企业里,总价值近10亿元,然而其利用率却不足25%。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设备利用率不高,科研成果难转化,成了制约重庆科技创新的“瓶颈”。

自动化所和计算机所“1+1>2”的运作,触发了市科委决策者的灵感:整合科技资源,建设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推进科技创新。

研发,从“苗苗”抓起

“对重点项目的研发,要从‘苗苗’抓起。”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说。

市科委培育成功的最大一株“苗”,当数家蚕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

1995年,市科委提出了家蚕基因组计划的设想;2001年,市科委启动“家蚕EST计划”;为了和日本抢时间,2002年,市科委紧急启动了家蚕基因组计划,并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

2003年春,西南农业大学向仲怀院士带着一群人扎进北京基因研究所实验室。在最艰难的攻关阶段,市科委领导来到测序工作现场,鼓励日夜鏖战的科学家们:“基因组测序研究,既是重庆的光荣,更是中国的光荣。”在国家科委和市科委的悉心支持下,科学家们经过130天的奋战,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测序工作。

市科委扶持的另一株“苗苗”当属“海扶刀”。

“海扶刀”,即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被称为“21世纪肿瘤无创伤治疗的高新技术”。这项技术,就诞生在重庆医科大学,是地地道道的“重庆造”。

1996年,在“海扶刀”研发最困难的时期,市科委一次性投入200万元研发资金,1999年,在市科委“打破传统观念,引入市场机制”的理念引导下,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降生。

2003年10月7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为了让“海扶刀”早日投入市场,新上任的科委主任周旭还没来得及报到,就直奔海扶公司调研。一见面,他便对海扶领军人王智彪说:“你们的困难在哪?需要科委提供怎样的支持?”紧接着,周旭又积极为“海扶”联系婆家,在市科委的精心呵护下,“海扶刀”终于从重点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并飘洋过海,出口到英国、新加坡、韩国……

像这类通过重点实验室来扶“苗”的故事还有很多。目前,全市有重点实验室1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研究内容包括新型机械传动及新技术研究、超声治疗应用基础研究、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等30多个主要研究方向。

共享,让资源“为我所用”

只要你轻点一下网址“www.csts.net.cn”(重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搜索,全市有哪些大型科学仪器,分布在什么单位,能进行什么试验,如何收费等信息即可瞬间知晓。

市科委条件财务处副处长李宗森说:“我们建这个门户网站,就是要将共享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各尽其用。”为建设好这个平台,市科委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设立开放资金,对设备使用者和提供者实行双向激励。

政策在前,科研院所、军工企业纷纷入网,目前加入“共享平台”的单位有50余家,入网仪器总数达1050台(套),入网仪器总价值近7.2亿元。

从“独霸”到“共享”,变化让不少企业尝到了“为我所用”的甜头。

以前,重庆李尔长安汽车内饰有限责任公司的许多项目测试都要送到国外去做,耗时,费钱。“共享平台”建成后,该公司设计人员在浏览网页时发现,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的一台多功能试验系统,检测水平可以达到国外先进水准。从此,李尔公司的许多项目测试都由交科院完成,成本节约近一半,开发周期缩短了两个月。

重庆市仪表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的X射线衍射仪,前些年几乎像“一堆废铁”,进入“共享平台”后,要求检测的单位排起了队。该检测中心的负责人感触很深:“以前‘吃不饱’,进入‘共享平台’后,客户纷纷找上门来预约,业务直线上升。”

“共享平台”建立一年多来,网站访问次数近10万人次,千余台“废铁”运转起来,全市大型设备利用率提高了两倍以上,实现服务总收入4000万元以上。

“助推”,促成果“转化”

针对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市科委精心搭建了一座更大的平台。

1997年,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带着精心准备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性多肽”项目材料,来到市科委求助。这个项目俗称“乙肝治疗型疫苗”,对中国这个肝炎病高发的国家来说,其意义非同寻常。但要攻克这个目标要冒极大的风险,在这之前还从没有人成功过。

市科委决定“助推”一把。吴玉章得到了市科委“中青年专家基金”的资助。2001年,吴玉章研制乙肝疫苗获得重大进展,重庆市科委再次通过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资助了100万元。2003年,“乙肝治疗型疫苗”终于获得国家一类新药批文。

在市科委引荐下,重庆啤酒集团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在项目研制初期即与三医大结成利益共同体,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支持科研。经评估该项目价值高达5亿元!

登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平台,不能不看重庆“镁”景。

镁,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重庆不是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镁的冶炼加工技术更是一片空白。但重庆却用3年时间,建起了全国一流的镁合金产业基地。

1999年,市科委决定支持重庆大学等单位开展镁资源利用技术综合研究,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将镁矿开发、冶炼、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在短时间内一一攻克。

按照惯例,科委的工作到此即告一段落。但市科委却把隆鑫集团、西南铝业集团等5家企业召集起来,建议他们组建一家镁合金企业,科委还专门拿出5万元供这几家企业研究考察镁合金产业的商业前景。不久,重庆镁业破壳而出,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镁合金相关产值近2亿元。

除了直接“助推”外,市科委还借助高交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壳资源”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张帅是一家汽车空调生产企业负责产品外形设计的技术人员,前不久,他来到重庆激光快速原型及模具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下他的设计思路。几天后,促进中心通知张帅去看模具。令张帅兴奋不已的是,促进中心赶制的汽车空调模具,竟跟自己设计的思路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