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01:52
导语:在抗血栓的护理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THA术后DVT形成的原因
1.1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作为血小板聚集的一种生理屏障,正常的血管内膜可以防止凝血系统的激活及血小板的凝集。当血管内膜发生损伤后,机体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使血小板发生聚集,黏附损伤的部位,导致血管腔变窄,血流缓慢,从而进一步加重血小板的凝集,引起血栓的形成。国内学者杨晓梅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电刺激致血管内膜损伤可引起血栓的形成,这与国外学者Mticke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血管内膜损伤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1.2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组成成分发生改变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对于THA患者,一方面与自身的因素有关,若是高龄患者或合并有多器官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其血液系统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另一方面,THA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引起术中大量失血,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同时,手术应激可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增强其黏附性,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国外学者Steven和国内学者薛莲等人在研究中证实了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生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
1.3静脉血流瘀滞 正常的静脉血液回流对凝血因子起到清除和稀释的作用。当下肢出现血液回流障碍时。局部凝血酶聚集,促进无活性的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导致血栓的发生。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患肢疼痛明显,患者减少下肢的主被动活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缓慢,加上术后患者卧床时问久,血液缓滞加重,从而发生静脉血栓。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静脉血流瘀滞可使血液流变性发生异常而导致血栓形成,这与国外一项回顾性分析的结果基本相同,进一步表明了静脉血流瘀滞是发生血栓的原因。
2.THA术后发生DVT的高危因素
诱发THA术后DVT形成的高危因素很多,比如年龄、肥胖及麻醉方式等。老年患者血管壁的弹性纤维减少,舒张性降低,加之血液系统的凝血因子活性相对较高,可使血液滞缓,从而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DVT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在低于15岁的人群中,DVT的发生率低于0.005%,而高于80岁的人群其发生率可高达0.8%。肥胖患者由于体内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加上活动量减少,血液回流缓慢,脂肪易聚集于血管壁,使得血管腔变窄,从而导致血栓形成。研究发现,肥胖患者THA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36.8%,而正常体重患者的发生率为10.5%,因此认为肥胖是发生DVT的相关因素之一。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麻醉方式与DTV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采用全身麻醉方式的THA术后,DVT的发生率为75%,而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者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0%。此外,酗酒、吸烟以及长期使用激素也是THA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3.THA术后DVT的发生率
目前,国内外关于THA术后DVT发生率的研究报道各不相同。国内相关研究表明,THA术后采取抗血栓措施者DVT的发生率为6.7%,而未采用预防措施者DVT发生率可高达32.7%。此外,DVT常常发生于THA术后第一周内,发生率可达7.7%,第二周内的发生率则为2.6%,而第三周内的发生率仅为0.9%。国外研究显示,THA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40%-70%,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而导致死亡。因此,采取措施预防DVT的发生刻不容缓。
4.THA术后DVT的预防措施
4.1西药预防 目前,临床上多用具有抑制凝血因子功能的药物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比如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多项研究证实,这两种药物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具有抗凝作用和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其原理是:在抗凝血酶Ⅲ的参与下,低分子肝素钙可间接拮抗游离和结合的xa因子,发挥抗凝、抗血栓的作用。张慧等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THA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观察组的DVT发生率。另外,有学者也发现低分子肝素钙不仅可以降低THA术后DVT的发生率,而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其原理是:高度选择性和可竞争性抑制凝血酶原活性及结合游离的xa因子。张晖等人在观察足疗程应用利伐沙班预防THA术后DVT的效中发现,利伐沙班在预防THA术后DVT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且抗凝疗程延长至35天可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此外,该研究还发现,该药物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增加术口出血的风险,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高的推广价值。还有研究发现,利伐沙班在预防THA术后的疗效不劣于低分子肝素钙,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量及隐性出血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另外,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术口出血量,可用于预防THA术后DVT的形成。
4.2中西药联合预防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人,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和中药方剂可用于预防THA术后DVT的形成,如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益气活血化瘀法和三七活血方。此外,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增强预防DVT的效果。黎惠金等_28_在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HA术后DVT形成的干预作用中发现,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相比,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更有效地预防DVT的形成。另外,有学者为了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预防THA术后DVT的临床疗效,将124例实施了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预防DVT,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预防,结果发现,两组预防DVT的总有效率基本一致,但治疗组实验前后的D一二聚体下降较明显,提示益气活血化瘀法对THA术后DVT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有研究显示,在THA术后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应用三七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D-二聚体值,有效预防DVT的形成,提示口服三七活血方预防THA术后DVT的形成是安全可行的。
4.3机械抗血栓预防 机械抗血栓措施在预防THA术后DVT形成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比如加压充气泵、弹力袜及足底静脉泵。吴晓燕等研究早期使用全自动周期性序贯加压充气泵(ASPCP)在预防THA术后DVT形成的疗效中发现,使用ASPCP能够显著降低高龄患者THA术后DVT的发生率,这与洪素萍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证实了加压充气泵可明显降低DVT发生的风险,减少费用支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还有研究发现,弹力袜可通过阻止深静脉的扩张,增加静脉血液的流动速度,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减少DVT的形成。此外,足底静脉泵在预防THA术后DVT形成方面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4.4护理预防 护理预防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饮食护理。对于高危人群,术前应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缓解患者的情绪,从而提高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对于术后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指导,即鼓励患者做踝趾及股四头肌的主被动活动等,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减轻下肢血液瘀滞,预防血栓形成。饮食护理主要包括戒烟戒酒、多饮水和清淡饮食,同时还应禁止摄人含有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食物。
【关键词】 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的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脑卒中患者约有三分之一需卧床。因其运动功能障碍使血流滞缓,易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瘫痪肢体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DVT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DVT是病死率极高的肺动脉栓塞的基础病。
1 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并发DVT的临床表现有患侧肢体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浅静脉扩张、下肢水肿,皮肤发绀,皮肤温度升高,肌肉萎缩及双下肢不对称等,但约50%或以上的下肢DVT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和体征,研究表明左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右下肢。重度偏瘫及长期卧床患者的DVT发生率较高,且患者瘫痪程度越重,DVT发生率越高[1]。
2 DVT的病因以及预防
脑卒中患者发生DVT多在脑卒中早期1~2周内,其高发原因:(1)肢体肌肉瘫痪无力,其深静脉失去血液回流的主要动力,血液淤滞。(2)血液黏滞度高。由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措施中脱水剂和促高凝剂的使用,造成血液黏滞度增高,易形成血栓。(3)深静脉损伤。最常见的是深静脉置管术和介入性操作,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纤维蛋白原与血液中有形成分易于黏附、聚集而形成DVT。DVT起病较急,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临床上90%的肺栓塞是由下肢DVT引起的,故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4]。基于上述DVT的发病因素,采用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及加穿弹性压力袜套,通过被动运动促使瘫痪肢体深静脉的血液回流。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鼓励患者经常做足伸屈运动和早日离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安全有效的措施[2]。弹性压力袜套是一般使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辅治疗物品,脑卒中患者使用弹性压力袜套可通过压迫瘫痪肢体的浅静脉促使瘫痪肢体深静脉的血液回流。降低DVT发生的同时,应避免深静脉创伤性护理操作,适当补足水分。
3 护理方法
3.1 患肢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的疼痛和肿胀情况,触摸患肢动脉搏动,指压毛细血管的充盈度。同时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色泽、弹性和患肢的感觉。每日测量周径并记录,测量方法可采用以膝关节为中心,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处测量周径,并与溶栓前对比,以观察了解疾病的发展及恢复情况。
3.2 患肢 DVT发生后,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患肢抬高20~30 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5],腘窝处避免受压,患肢制动,局部禁止按摩,可予以湿热敷,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3.3 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药物溶栓时首选患肢静脉,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有无出血,有无黑便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性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下肢DVT后1~2周内最不稳定,血栓极易脱落,要警惕PE的发生[6]。
3.4 出血的护理 用软毛牙刷刷牙,如齿龈出血时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时可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7]。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 cm处压迫止血,渗血量较大时,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2 块2 cm×2 cm的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并加用沙袋压迫[8]。
3.5 心理护理 下肢DVT患者常因疼痛较重、患肢水肿、治疗时间长而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和悲观心理,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患者家庭、社会的支持。
3.6 健康指导 避免长时间久站及卧床时间过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绝对戒烟,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饮茶,因茶叶有促进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脑卒中患者是DVT高危人群,特别是合并重度瘫痪者,多数脑卒中患者的DVT累及下肢远端深静脉,DVT发生后,栓子脱落可发生肺栓塞,病死率可高达20%~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血栓形成后出现一系列综合征,给患者的生命、生活及工作带来影响。所以DVT的早期预防对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2 徐秋霞,王松,赵永志.血栓栓塞性疾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3-94,108-109.
3 付佳,高凡,郭红,等.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550.
4 曹洪,李伟,谢祥仁.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概况.医学综述,2008,14(2):2752-2781.
5 黄红建.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护理学杂志,2002,17(5):399-401.
6 单爱静,张轶芸.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行导管溶栓术的护理.现代护理,2005,11(22):1951.
【摘要】 目的 比较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结合常规的护理措施预防与常规的护理措施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9年1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预防,实验组增加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预防。结果 实验组发生了4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了24例,发生率为40% (P
【关键词】 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41%~85%,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1]。早期预防是防止术后DVT的关键,目前的预防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机械干预。但药物预防存在引发术后出血、皮疹、瘙痒等并发症等危险。我科2009年开始使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通过比较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与常规护理措施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20例,采用方便取样(患者自愿)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如患者病史中有下肢静脉血栓、脉管炎、皮肤病或其他下肢血管疾病者排除。120例患者,实验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90岁,平均53.04岁;行髋关节置换术11例,股骨内固定术29例,髌骨内固定术4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14例,踝部骨折内固定术2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7-89岁,平均年龄50.96岁;行髋关节置换术12例,股骨内固定术28例,髌骨内固定术6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13例,踝部骨折内固定术1例。
1.2 操作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预防方法,实验组术后即开始应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并结合常规护理预防,两组进行比较。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评估危险因素(年龄、手术、制动、既往史等),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措施。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述深静脉栓塞的形成及危害,并观察其心理变化,运用语言技巧进行疏导,鼓励患者克服术后疼痛和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
2.3 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清淡、高热量饮食,DVT患者给予低脂肪饮食,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低盐饮食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高热量高纤维饮食可补足机体所需能量,亦可防止大便干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宣传戒烟重要性,使患者明白吸烟可引起血管痉挛,又可增加血液黏稠度而自觉戒烟。
2.4 护理 密切观察患肢情况,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由护士指导做足部屈伸活动锻炼。术前1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床上主动做足跖屈和背屈运动,足的内、外翻运动及足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不能活动者,由护理人员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同时做足踝关节活动[2]。术后每3~4h活动1次,每次活动10~20min。
2.5 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 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术前1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美国泰科公司产,6521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操作程序:患者取平卧位,双下肢套上套筒,松紧适中。检查套管与主机及套筒的连接是否紧密,套管有无打折、扭曲,备好后,连接电源。开始时缓慢向套筒脚踝部充气,充满后压力保持不变,逐次至小腿、大腿。通过腿套“挤压”过程迫使静脉血液流出下肢,然后套筒所有部位(6个部位)同时放气,血液回流入下肢。片刻,再次充气,周而复始。30min/次,2次/d,7~10d为1个疗程,根据情况给予1~2个疗程。使用时应注意:(1)仪器水平放置;(2)应在肢体套上套筒的情况下对套筒充气;(3)套筒远离锐器以免被扎破致操作失败;(4)急性静脉血栓、深部静脉性血栓严禁使用,因其可加速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2.6 DVT的观察及治疗 患者在术后2周内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DVT的发生。
(1)小腿疼痛,腓肠肌压痛,渐出现患侧下肢肿胀;(2)皮肤略有发绀或暗红,皮温可升高,浅表静脉曲张,逐步出现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3)下肢局部压痛明显,沿血管可摸及索状物,压痛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出现以上症状之一者需报告医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诊。如出现深静脉血栓,则肢体制动,并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及右旋糖苷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停止使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
2.7 DVT的预防教育 有DVT病史者,其DV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次发生DVT患者,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患者提高对DVT的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DVT的发生。护理中,仔细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正确指导进行术后活动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3]。指导患者加强预防措施,对于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如药物抗凝疗法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机械压迫等物理预防方法,以降低DVT发病危险因素,同时做好疾病的宣传工作,增强人群对此疾病病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DVT的发生。
3 结果
在这期间有20位患者术后第4天下床活动,停止使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组别
DVT发生例数 DVT未发生例数 共计
实验组
4
56
60
对照组
24
36
60
4 讨论
经典Virchuow理论认为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4]。本研究对象均为下肢手术患者,具有上述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所以应采取预防措施。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栓药物主要是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右旋糖酐糖苷注射液等抗凝药物。但由于抗凝药物易造成出血、皮疹、瘙痒等并发症,因此机械性预防措施更受到人们的青睐[5-6]。
我科使用的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通过可充气的气囊间歇性充气,使下肢和足底静脉受压,增加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且对患者无损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2]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3] 卢伟杰,余楠生.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14(3):129-131.
[4] 蓝春勇,王小燕,张步林,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J].老年医学,2008,17(2):70-72.
【关键词】双侧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89-0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好发于下肢,一旦发生,将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DVT是髋关节置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1-4d是发病的高峰期。相较于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同时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DVT的发生率更高,并且已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警觉。有关DVT的发病率,国内最新数据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病率高达47.1% [1],现从护理角度将我科针对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DVT的早期发现及预防和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56例同时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1.7%,该患者为术后第三天,出现一侧患肢肿胀疼痛伴腓肠肌压痛,浅静脉怒张,经多普勒超声确诊为DVT,后经抬高患肢及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2 DVT的预防
2.1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患沟通 手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D-二聚体、血粘度、血常规及血栓弹力图检查,明确手术风险。在不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的前提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DVT风险教育,让患者了解其临床表现、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观点。护士应做到勤巡视、多沟通、多鼓励,维护患者乐观积极的心态。
2.2饮食 低钾血症患者肌力下降会影响功能锻炼,导致血流缓慢,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进食。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改善血液浓缩、粘稠状态。糖尿病患者执行糖尿病饮食,严格控制血糖,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劝吸烟者戒烟,避免因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2]。
2.3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聚集而成。它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是预防和治疗DVT的首选药物,首剂应于术前12小时及术后12小时开始给予,治疗应持续7―10天,至少至病人可以下床活动为止。由于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性,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2.4围手术期制定功能锻炼计划 入院即教会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动作,指导并训练在床上大小便,并讲解其目的。术后早期活动是预防DVT形成最有效的方法,在麻醉恢复期,应采取被动活动,辅助改善双下肢静脉回流。麻醉作用消失后可行踝泵运动,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活动前将双下肢置外展中立位,以此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手术后第2天可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4次/d,20min/次,对于活动量小的患者给予患肢向心方向按摩,2次/d,30min/次,鼓励患者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康复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康复过程应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主动锻炼对康复可起积极作用。
2.5肢体气压治疗 肢体气压治疗是一种物理性、非浸入性治疗方式,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的优势。其主要是运用环状间歇压力,通过套筒气囊的反复膨胀和收缩作用,对肢体的远端脚踝部到小腿、大腿根部进行均匀有次序的挤压,达到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及肢体肿胀作用,可明显改善下肢静脉回流,且该治疗使患者感觉舒适,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3 围手术期DVT的观察及护理
3.1适当的促进静脉回流 患者平卧位,术后抬高患肢及床尾,高于心脏20-30°,髋屈曲
3.2引流管的护理 手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若引流不畅形成积血积液,不但会增加感染的机会,而且易使血肿下血管受压,从而使血流缓慢。
3.3严格执行床旁接班制度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出现以下情况:①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单侧肢体肿胀,双侧肢体周径>1cm者;②皮肤颜色发红、变浅、浅静脉曲张;③小腿部疼痛、压痛,Homans征阳性;④下肢局部疼痛伴发热等,一旦发现,均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溶栓处理[3]。患肢肿胀者,禁止按摩或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3.4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发生便秘时,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3.5注意保护静脉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患肢避免人为造成血管壁损伤,输注有刺激的药物时,应给予稀释缓慢静脉滴注。
3.6预防压疮 患者因双侧髋关节同时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防止髋关节受压引起脱位,故导致翻身受限,或患者因疼痛不愿活动等原因,全身骨突部位极易发生压疮,因此,术后应卧于气垫床上,指导并协助患者每2-3h抬高骶尾部等受压部位,并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
4 讨论
4.1 DVT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和静脉血流缓慢。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创伤性较大,多有静脉壁损伤,而且翻身及双下肢活动均受限,常出现双下肢血液回流缓慢,使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增加了形成DVT的风险。部分患者又因伴有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性病变和器质性病变,不同程度的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由此可见,手术前后做好相关的检查及预防工作,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对DVT的形成应以预防为主,术后通过积极行功能锻炼,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吕厚山.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气压治疗仪;深静脉血栓;预防重症
医学科主要收治急危重症患者,鉴于该学科的病患长时间处于卧床,且绝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管损伤及血液高度凝集等状态,所以该科室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本病的高发部位是下肢静脉[1]。临床表示,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合理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对策,可改善生存质量,且关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层出不穷[2]。气压治疗仪是近几年国内新兴的一种通过产生不同压力的气流,继而对局部进行挤压按摩仪治疗的仪器,随着业界人士的不断研究,有研究者表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气压治疗仪治疗后,大大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本小组特分析了重症医学科患者45例采用气压治疗仪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重症医学科病患85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排除心律不齐、肺水肿、急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深部血栓性静脉炎等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7~78岁,平均(57.58±9.86)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13例,脑卒中偏瘫者10例,呼吸衰竭呼吸机使用者9例,肾功能衰竭者5例,其他3例。研究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2~76岁,平均(58.69±8.97)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15例,脑卒中偏瘫者9例,呼吸衰竭呼吸机使用者10例,肾功能衰竭者7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同样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患侧肢体抬高,在确保有效治疗前提下,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并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协助患者按摩双下肢,被动活动关节。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气压治疗仪护理,仪器采用KENDALL压力抗血栓泵,具体操作如下。连接电源,将气管插头和主机器官插座相连,将患者双下肢抬高,套上空气压力套筒,从足背牵拉拉链至大腿最上方,并扣好,然后将4个“Y”型连接管连接在气管插头管上,然后打开电源,设置好压力参数、时间,注意每加压1min,患者应休息11s,压力在40~55mmHg,反复加压和释放压力。气压治疗,2次/d,30min/次。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发生异样感觉,或者治疗仪发生故障(突发停电等),均应立即将定时器调至“0”处,同时关闭电源,将空气管从套管中分离,排尽空气,拔出电源。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血液峰流速、平均速度、下肢肿胀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预防血栓形成有效率。预防血栓形成有效率评价。①显效:经护理后,下肢未见疼痛、肿胀症状,且皮温正常,未见其他异样感觉及腓肠肌挤压情况,双下肢对称,管腔未见回声;②有效:经护理后,一侧或双侧下肢轻微酸胀感,体温正常,管腔内不规则低回声;③无效:一侧或双侧下肢明显疼痛和肿胀,下床困难,超声未见血流信号。总有效=显效+有效[3]。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液峰速度、平均速度的比较两组护理前的血液峰流度、平均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血液峰流度、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1)。
3讨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5-0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如胸痛不伴有ST段抬高(同时有血中心肌标记物或心肌酶升高),常提示相应的冠状动脉尚未完全闭塞,心肌缺血损伤尚未波及心肌全层,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下移及(或)T波倒置等,表明有尚未波及心肌全层的小范围坏死,缺血坏死累及心室壁的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此类MI如果处置不当,亦可迅速进展为STEMI(ST段抬高性MI),为了防止NSTEMI进一步恶化、转变为透壁性MI而危及患者生命,早诊断、早预防及早处理是防治的关键,防止并发症发生。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NSTEMI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2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0-80岁。梗死部位:前壁20例,前间壁4例,下壁2例。其观察标准符合:①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心肌坏死的心肌标志物和(或)心肌酶的动态演变。
2护理
2.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给于吸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维持有效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对烦躁不安、剧烈疼痛者可给吗啡2-4mg静脉注射,必要时5-10分钟重复,可减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濒死感。注意观察血压和呼吸情况。
2.2疼痛的护理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放射,剧烈者可给予吗啡止痛,予以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持续静脉滴注或微泵输注,以10mg/min开始,每3-5分钟增加10u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血压下降,疼痛发作期间密切注意心电变化、注意滴速及药物用量,做到合理用药、有效止痛、缩小梗死面积。
2.3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及再梗死征象,要求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心电图的瞬间及动态变化,能够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及熟练掌握AMI的动态心电图变化,并应检查电极片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稳当,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并记录,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及Q波的出现。
2.4抗栓治疗的护理NSTEMI患者血栓成分主要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治疗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抗血栓形成,抗缺血治疗,因纤溶药物不能溶解血小板血栓,甚至还激活血小板,对治疗不仅无益还有害,不推荐应用。目前常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是NSTEMI治疗的基础。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的防治。
2.5生命体征的观察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压下降,休克也是严重危及生命的重要因素,肺水肿、呼吸困难是病危的表现,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发现异常情况的客观指标,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排便的护理用力排便是诱发本病的诱因之一。宜保持大便通畅,口服蜂蜜水,适当进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适量活动,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以促进排便,对便秘者可及时应用开塞露,注意排便时要有专人守护,防止意外发生,必要时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后再排便。
2.7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应有专人陪伴,允许病人表达内心的感受给予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3护理体会
3.1提高认识、强化观念、防止病情恶化一般NSTEMI较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较低,而易使医务工作者对NSTEMI病人的病情变化的警惕性下降,疏于防范,滋长惰性心理,在临床上NSTEMI住院病死率较低,但其再梗死率、心绞痛再发生率、远期病死率则较高,其住院期间病情恶化、转变为穿透性心肌梗死及发生猝死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认真护理、合理预防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保证。
3.2注重抗凝、不宜溶栓目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因处理方法不同于Q波性AMI,而类似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此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溶栓药物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不推荐应用)(284页内科学),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均将UA及NSTEMI的诊断治疗合并进行讨论。
3.3预防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保持情绪稳定,教会自我监护及急救方法,适当参加体力活动,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定期体检、定期复查,合理用药等。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25例,女43例。年龄50~86岁,平均63岁。老年性骨关节炎5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既往病史:糖尿病16例,高血压41例,冠心病5例。
2DVT的相关危险因素
DVT的相关主要因素有Virchow[1]1856年提出的三联因素: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此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年龄:DVT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DVT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高龄病人发病率增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同时合并较多的其他危险因素。②膝关节病损,下肢运动明显减少,手术中长时间的被动,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应用,过度旋转和牵拉下肢,术后局部肿胀以及肢体活动进一步减少等引起下肢静脉血流淤滞。③骨水泥热聚合反应,手术操作损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多种与凝血机制有关的组织因子。④术后抗凝血酶Ⅲ降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受到抑制。⑤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和血栓病史等患者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此既往史者。
3DVT的预防与护理
3.1术前预防
3.1.1 术前要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凝血情况,积极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3.1.2 向患者做好DVT预防的相关宣教,引起重视,主动进行术前患肢的肌肉收缩及踝关节跖屈背伸训练。
3.1.3 戒烟,说服病人戒烟,避免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增加血液粘稠度。
3.1.4 饮食,指导病人多饮水,进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2术后护理
3.2.1 症状观察DVT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以下肢的腓肠肌静脉丛为多见,症状隐蔽,小腿隐痛常为手术创伤反应所掩盖,直至血栓蔓延至主干静脉时,才表现患肢疼痛,肿胀,静脉扩张和压痛。术后如出现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发展的凹陷性水肿,并伴有浅静脉充盈,皮肤青紫及潮红等为静脉淤滞所致。因此,听取病人主述,并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才能提高DVT的早期诊断率。
3.2.2 活动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在术前锻炼的基础上,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即可采用主动与被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每小时1次,每次3~5分钟,24小时后改为主动锻炼。
3.2.3 使用PCA泵术后48小时内使用PCA泵,缓解疼痛,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尽早并坚持做下肢运动,以加快血流。
3.2.4 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下肢血管穿刺,尤其是左下肢的血管,尽量一针见血,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刺激性或高渗的药物,如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等,须注意保护血管,输液凝血阻塞时,应用稀释肝素钠缓慢推注。
3.2.5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加压缠绕包扎,减少出血。4~6小时后,适当松解敷料,以免肢体肿胀,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2.6 引流管护理术后伤口均放置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妥善固定。当天不予负压,因负压可致髓腔渗血不止,加重失血。术后第一天晨倾倒引流液后改为负压吸引,观察并记录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量。
3.2.7 遵医嘱使用药物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速碧林)4100u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此药是抗凝血酶Ⅲ依赖性凝血酶抑制剂,与肝素钠注射液相比,具有半衰期较长,抗血栓效果好,出血倾向较弱,给药方便等优点[2]。术后当天不应用,以免加重出血。
4讨论
有资料表明,术后并发DVT者,有50%发生于术后第一天,30%在术后第二天发生[3]。所以要预防其发生就需要尽早采取措施,手术结束即应进行。总之,护理人员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工作中担负者重要任务,需要掌握DVT的发生机理及高危因素;能够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并掌握预防方法;监督指导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准确及时发现DVT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处理等。相信随着膝关节置换术的不断开展,相应的护理策略必将会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43.
【关键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00―01
2008年-2012年,我院关节外科对48例高龄患者是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患者均在60岁以上,最大年龄83岁。男32例,女16例,平均住院时间35.8天,术后恢复理想,全部治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健康教育 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病室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尽快适应住院环境。然后评估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护士应系统、连续地从患者家属或病历已有的检查记录等方面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具有个体化的护理,选择适当的时机,应用适当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健康教育。
2.2 心理护理 患者因时间长、行动不便,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很想通过手术来恢复肢体功能,解除痛苦。但由于对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不了解,因此对手术能否成功抱有疑虑。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原理及手术的安全性,从而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愉快地接受手术。
2.3 术前准备 高龄患者身体常比较虚弱,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肺、肾、脑等脏器的功能损害,因此患者入院后需做详细全面的各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现有疾病,进行全身综合调理以提高手术耐受力。
2.4 术后护理
2.4.1 老年患者术后又需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褥疮和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必须做好预防,应经常变换或应用“气垫床”,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保持干燥、平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翻身后轻轻叩拍背部,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清洁,以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1]。
2.4.2 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位并防止外旋,以防脱位。可使用牵引法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足部穿用“防患肢体外旋鞋”,以防止患肢外旋。
2.4.3 引流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特别是术后8h内,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如血性引流液持续增多,应告知医师。术后48-72h引流液停止,可根据医嘱拔去引流管[2]。
2.4.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观察患肢肿胀程度,与健侧对比,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每日督促按计划进行;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防止下肢静脉扩张,有条件者使用下肢血循环助动器,促进静脉回流;高危患者可应用抗血栓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苷、低分子肝素钠等[3]。
2.4.5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在床上联系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术后2-3天可练习未固定关节的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方法是:嘱患者伸直膝关节,做直腿抬高练习,当患者做动作时,下肢虽未抬起,但大腿肌肉已收缩。1周后可坐起,并逐渐增加屈伸活动范围,并可做外展和外旋动作。两周后可坐在床边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4-6周后可持双拐下床做不负重活动。功能锻炼时注意事项:(1)早期避免内收活动,更不要同时做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动作,以防止股骨头假体向后脱位;(2)在做功能锻炼时由护士在床边指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开始时以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逐渐增加主动活动,两周后即以主动活动为主[4]。
3 出院指导 让患者掌握屈髋锻炼要领,术后6-8周以内不宜久坐及术侧侧卧位,每天俯卧2-3次,10min/次,避免在不平整路面行走,避免翘“二郎腿”动作和做低子,不坐软沙发,不下蹲、不爬坡;术后6-8周避免性生活,性生活时要防止下肢极度外展,并避免受压;6周内避免屈髋超过90度,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座位站起,避免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一般术后2月可弃拐行走,完全负重要在术后3个月;如有异常及时复诊[5]。
4 小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风险性高,故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对各个环节密切监控,才能使患者原有疾病得到良好控制,进一步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颖,高飞.髋关节置换术32例护理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4):60-61.
[2] 刘书玲.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239-240.
[3] 葛丽蓉,赵燕,袁凤娟.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07,1(11):82-83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康复护理;干预;下肢
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A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多由于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所致,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血栓形成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做好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扩护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康复医学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引入我国,到目前为止,接受正规系统的康复概念极少[2]。护理学虽从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扩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但仍然处于应付患者的病情观察、忙于治疗和重病患者的护理,而康复完全被忽略,等到患者安全脱离危险时已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产妇是DVT的高危人群。我院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产后DVT18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总结探讨如下 。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8例,年龄22~48岁,平均28.5岁,其中大于30岁者10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8例。住院时间14~40d,平均18d。其中剖腹产术后2 例,宫颈癌根治术后4 例,卵巢癌术后8 例,子宫肌瘤术后4 例。发病时间在剖宫产术后1~25d,平均11.5d。常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突发肿胀,疼痛,增粗,皮肤潮红,皮温升高,可伴有术后持续发热,血象偏高,患肢周径较健侧增粗3cm以上,股三角区压痛,Homan征阳性。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血浆二聚体检测及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可确诊。同时初期表现为小腿部疼痛,压痛及轻度肿胀,活动后加重。
1.2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①立即开始早期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运动疗法。瘫痪肢体放置功能位,如一侧上肢瘫痪,可在上肢下垫一个枕头,肘稍屈曲,腕背屈30°,手指轻度屈曲至可握一个乒乓球的圆形物;下肢瘫痪者,足部放置垫枕一个,使踝背屈90°,防止足下垂。②定时变换,凡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每2h辅助翻身1次。③按摩,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先轻后重,由浅入深,由慢而快,每天2次,每次15min。④肢体功能训练,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根据患者肌力不同,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较弱的肌群,如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另一枕上,髋,膝关节自然屈曲,枕高低适宜。同时鼓励患者用健侧帮助患肢被动活动,如双手叉握上举,下肢的桥式运动等。⑤采用botath方法,对患者进行翻身训练,每2h 1次。向健侧翻身,双手交叉,患手拇指位于健手之上,屈膝后将交叉双手举起,偏向患侧,向健侧摆动借助惯性翻向健侧。向患侧翻身,举起交叉的双手,先向健侧偏,再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翻向患侧。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疗效评定为:①痊愈:治疗后功能独立状态达到完全独立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所有项目完全达到独立水平;②显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状态级别较前进步2级或进步虽未达到2级,但已达到有条件的独立水平;③有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仅进步Ⅰ级,且达不到有条件的独立水平;④无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与治疗前无变化或者恶化。
2结果
本组18例DVT患者中除1 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外,出院时治愈率42.9%,好转率52.8%,护理过程中除1 例截肢,1 例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其他均抢救成功,患者未出现出血,肺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满意度达99%以上。16例患者随访至今情况良好。
3讨论
Virchow在19世纪中期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3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但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妇产科病人术后因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滞缓,血液易形成高凝状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报道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25%,而下肢静脉血栓一但脱落,极易形成肺栓塞危及生命[3]。
血流滞缓是DVT发病的主要因素。本组中左下肢发生者15例,远远高于右下肢,这与解剖因素有关,因为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骑跨,使左下肢的血液流速更为缓慢。而产后产妇多长期卧床,活动较少或者经常盘腿坐着哺乳时间过长而致血流缓滞,增加了DVT发病的危险[4]。正常静脉内皮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在诸如产后、术后等损伤情况下随着内皮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内环境的改变,从而为血栓形成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在同一静脉处进行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导致血栓性静脉炎。产后DVT的发生也与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由于妊娠期及产后均可使血小板增高,释放出的凝血因子Ⅲ在血液中的含量也增高,并可激活凝血因子Ⅻ、Ⅺ,这些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循环,使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呈高凝状态,而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
DVT在创伤早期即可出现,此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局部或全身的静脉血流淤滞。目前,预防DVT发生的主要措施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和应用凝血酶阻滞剂和改善微循环药物。对于DVT在早期阶段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手段及临床效果,国内外缺少系统的研究。我们从临床角度对DVT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早期、及时发现亚临床DVT的发生,从而指导医护人员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阻止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在具体康复护理过程配合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制剂、华法令等。此类药物用量过多可引起出血等并发症,故应密切观察。如出现穿刺部位渗血,有血肿形成,皮肤或输液穿刺部位淤斑,牙龈出血等到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出血部位应进行局部按压。密切监测血压、意识、瞳孔的变化。严格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过高过低均应及时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妇科身体虚弱者最多,由于血栓阻碍静脉血回流,故下肢肿胀,疼痛和活动障碍是该病最突出的特点,由于疾病的痛苦,病人心理负担沉重,表现焦虑不安,甚至食欲不振,责任护士要主动关心病人,处处关爱她们,除主动介绍病房的制度和自己人的职责外,还要了解病人的职业、爱好和社会关系,用温馨的态度和贴切的语言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让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医生的治疗。由于我们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从根本上预防了因病人的紧张和急躁情绪而并发的血管危象,同时也为以后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出院指导要嘱患者坚持服阿司匹林片,持续6~12月,以防新血栓形成,服药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现象,定期到医院复查出凝血时间;下地活动时坚持穿阶差弹力袜,经常活动下肢,避免久坐、久站、久卧,休息时抬高患肢;多饮水,每日饮水2500ml以上;用低脂,低盐饮食,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不宜穿紧身内衣,以免血液淤滞;下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促使静脉血的回流和减轻下肢浮肿;若有浅静脉炎症时,避免久站久坐或长时间行走,站立变换负重,加强腓肠肌收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肺栓塞症状出现,立即平卧,高浓度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通知医师积极配合抢救;溶栓抗凝期间,观察过敏反应及并发症。刺激性药物,饭后服用;定期随访。
通过对18例住院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干预训练,使治疗疗效明显增高。国内外资料证实:早期康复在促进患肢运动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花物治疗及恢复期康复疗法,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同步进行,贯穿全过程,能更快地提高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6-227.
[2] 王红霞、郑漫艳.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2(1):47.
[3] 蔡伯蔷、徐凌、郭淑静,等.北京协和医院肺栓塞基础病因的变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12:7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