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时间:2023-05-29 16:01:59

导语: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学生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的标志。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提高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就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途径,促进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机制和完善的形成,为学校工作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作用

诚信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建设,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具备的,高职院校在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中的诚信教育,主要目的是监督学生的行为,诚信铸就人生道路不可缺少的竞争力,告诉学生,如果个人诚信问题,将对就业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不便,诚信是一种品德,不是单纯的个性要求,关乎一个人,甚至整个社会。学生失去了诚信不仅不能申报学校的奖学金,更不能办理个人贷款,学校还可以公布因违反诚信学生行为,让他们了解社会舆论的压力的严重性,在一般情况建立诚信意识,有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良好的信用。高职院校学生获得良好的诚信教育,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信用档案,这将大大降低单位用人的工作量,有利于用人单位、学生的双向选择,有效地遏制了学生使用假文凭,证明作弊现象。

2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含义及内容

诚信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建设,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具备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主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的诚信行为,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记录,能反映其在诚实信用状况的全面信息,对在校学习期间记录的奖惩,志愿服务,参加活动情况,其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诸多方面。

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客观评价作为真实记录的辅助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评价、学校综合评价、实践承诺四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身体检查的情况,入学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工作人员收集上述信息,根据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中,不断补充更新。

学习诚信评价关于学生参加各种学习,考试,借阅等活动中的信用评估,包括奖学金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护士或护理人员通过资格审查、考试违纪、纪律处分等,特别是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都如实记录,如:考试作弊、抄袭、上课迟到、早退等。

学校全面完整的评估,可以细分为以下四大类的记录:道德诚信记录,具体包括:每年道德素质综合评价的评价、违反学校的纪律处分的纪录、奖励和日常生活诚信状况的评价等。经济信用记录的完整性,个人经济的基本情况,交学费,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支持的诚信记录,如学生贷款,包括无条件和理由不偿还、弄虚作假、骗取生活困难的津贴。社会实践诚信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记录,以参与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如:爱心捐赠、扶老助残和在体育、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各种荣誉等。毕业生就业记录:在学生毕业前诚信求职,学校将毕业生在校期间,个人信息细致、全面的记录,求职期间给予每个学生完整详细的记录,毕业生的简历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核部门签字,这样也能形成一个严密和完整的个人简历。

践行诚信承诺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必要补充,根据《大学生诚信行为规范细则》编制,是在校期间学生有关行为的承诺。大学生自愿申请建立信用档案,并在诚信承诺书签字,同时,学生应切实保障严格的恪守诚信校规。

3 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基础工作,以收集,归纳、分类、整理、鉴定、利用等工作流程为主要线索,首先,要明确信用档案的收集范围,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整理文件,学校各部门和个人应当对有关诚信档案信息的活动予以重视。其次,建立信用档案资料3级收集机制。第一阶段由在校大学生基层管理人员对学生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建立了专门的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第二阶段由高校将所有的学生档案汇总一起,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汇总到学校档案馆;第三阶段由档案馆为每位学生接收,存储,归档,诚信记录,以确保完整的库文件的完整,随时以备将来参考。

同样,学生信用档案的材料,必须进行动态管理,并坚持以下四点。

(1)严格链接学生信用档案管理信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基本内容是复杂的,每个学生的信用记录都是独立的文件类型,形成学生个人的自我活动,如果学生信用档案,可根据学生―― 年级、性别、籍贯,各部门细化分类内容,将对读取档案提供极大的方便。

(2)规范文件管理工作流程的处理。作为档案管理部门,高校档案馆在高校学生信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信用档案,收集数据和初步审核,整理,同时也要科学分类和归档数据,使信用档案作为一个真正的实体,能达到识别和利用安排的完整性地步。

(3)科学借阅审查程序。信用档案,因为该材料的组成是在不断的变化,信用档案及时识别是必要的,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价值鉴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信用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工作,确定信用档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其真实性,普遍性,由学生事务处,学校诚信纪律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组成学生信用档案评审组,以确保信用档案的综合性和真实性。

(4)建立一个数据平台,方便查询阅读网上信用档案制度。因此,将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网络管理的自动化,大学生信用档案和开放式管理的规范,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大学生信用档案系统的作用。

4 继续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

第2篇

高校档案记载着高校的发展历史、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科研成果,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这些档案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无论是对高校,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档案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中,主要是指档案管理人员运用科学手段和专业技术,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档案质量管理工作核心内容主要是在档案管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为高校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由此看来,加强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现状

档案工作作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日常教育事务的开展,而构建完善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内容较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工人员综合能力、服务意识、制度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提供保障。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工作认知存在局限

就档案管理工作认知角度来看,存在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多数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停留在资料整理,是一项十分枯燥、乏味的工作,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这就导致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敷衍了事,责任意识欠缺,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2.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无论是资料搜集和管理工作,还是借阅制度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实际工作开展中未能更加规范的开展,档案的分类存放和借阅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很容易造成档案资料的丢失和损坏。档案资料在借阅过程中,受到领导干部的影响尤为严重,很多领导说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无法遵循档案借阅流程进行[1]。

3.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就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迫切的需要对管理理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应用更多现代化管理技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诸如,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和温度调控设备的应用,均是当前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备品。但是由于高校长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4.档案管理奖惩体系不完善

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如何能够为管理工作质量提供更坚实的保障,管理工作人员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尤为突出的。这就需要完善的约束机制,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有序开展工作,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2]。对于表现良好的档案管理人员予以奖励,工作敷衍了事的人员则给予严厉惩罚,以此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二、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策

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高校档案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中,主要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到实处,提升管理质量。基于此,首先,应该号召档案管理部门所有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实现全方位的配合,根据相关制度和标准对文件资料进行管理,确保档案资料能够及时归档,提升档案管理质量[3]。其次,对档案管理全方位监控。高校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作监督是尤为必要的,并且贯穿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分类以及使用等全过程,一旦发现违规操作问题,及时有效的制止,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最后,应用先进管理技术手段。通过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统计方法,有针对性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质量奠定基础

为了确保高效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张,有章可循,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是尤为关键的,促使高校档案合理利用、规范整理,健全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利用等过程都能够有章可循,形成更加全面的档案管理网络,有针对性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4]。完善档案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根据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全面。此外,还应该强化档案质量管理意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清晰、无缺陷,实现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3.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工作十分枯燥、单调,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高低,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影响十分深远。这就需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结构,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

第3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向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室藏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化处理,是因为它自身就包涵着信息。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2 、改进档案管理方式,推进工程档案管理进程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为前提,如何切实改进档案管理方式,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工程档案信息的管理体制,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水平,从单纯的传统管理方式向综合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是我们各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着力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2.1 拓宽档案信息管理思路

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要拓展档案信息管理思路,坚持档案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思想,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变过来,改变过去那种重保管轻利用,片面强调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管理原则和以档为本的价值取向;扭转那种将本应该提供开放的档案束之高阁的局面和档案发挥作用的范围相对狭窄的局面;揭开档案神秘的外衣,将广大的社会公众迎进档案室的大门。

近些年来,档案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手工操作逐步向着现代化管理的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档案管理人员在拓展档案管理思路的同时,切实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档案实体管理人员向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转变。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单纯停留在“档案保管员”的层面上。各级档案部门,更应该顺应时代所需,从现实出发,从长远考虑,实现档案从“重藏轻用”到“以藏促用”的转变;从主要向领导或领导机关提供档案转变到为社会大众提供档案服务上来。

2.2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档案的加快推进,计算机管理软件为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网络建设和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得档案管理的重心不断向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层面转变,也给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

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档案信息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档案管理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可为社会经济效益服务,产生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大量电子文件的生成,如何安全可靠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档案管理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档案管理软件,智能、高效、便捷、全面,通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形成对档案电子文件功能的有益积累和对档案电子文件功用的有益发挥。从而达到科学、高效、规范管理档案电子文件的效果。

选取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固然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疏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脉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成效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2.3 加强工程档案信息管理

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决定着工程档案的建立和形成。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从客观上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和管理的难度,而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转变。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工程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工程档案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工程档案工作人员应全面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选用适合工程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工程档案信息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工程单位和部门利用工程档案的条件。

数据质量和容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优势和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质量关,保证各项数据的全面和准确。利用计算机对工程档案管理,也应着重考虑数据审核制度的建立,在数据录入前进行审核,在数据录入后进行校对。

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3、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3.1 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3.2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3.3 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3.4 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

4、结语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 对信息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更好的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的能力,在高校中也是如此。在很多高校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高校进行档案管理的重要设备,本文主要对高校中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往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些办法和技术已经无法完全的满足高校档案建设的需要。将其信息话是符合高校档案发展需要的。但是怎样解决现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 现在,我国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在对档案信息化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首先,很多学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都没有真正的认识到档案建设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档案建设就是用来收藏,档案也是保密的;其次,对社会发展趋势认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高校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做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最后,很多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人员投入的时候不够重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本社的素质比较差,不但不具备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档案管理的素质也比较差。

(二) 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相关的手段比较落后

现在,很多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都存在方法落后以及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很多学校依旧采用以往的办法进行档案管理,投入的经费比较少,相关的奖惩制度没有健全,这也导致了高校中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本身的工作积极性比较差,没有将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三)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比较低下,无法满足信息化的需要

计算机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非常的广泛,但是很多高校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比较低下,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比较的少,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并不能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并且信息开发应用方面的意识也比较的差。

二、 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措施

(一) 领导必须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高校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对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而领导的认识和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学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所以高校的领导必须真正的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规划中去,并在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二) 进行 权威机构的建立,做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应该重视机构的建立,做好相应的统筹规划、实施以及保密等方面的工作,将档案信心的网络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努力的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真正的意识到高校网络扩建整改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并抓住这个机遇,进行相应标准和规范的建立,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并做好安全防范方面的措施,做好数据库的建设。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应该进行考核奖惩制度的健全

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作人员或者集体,应该对其进行表扬,在其评职称的时候也应该给起提供一定的便利;对于那些在进行档案管理或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并给学校带来严重损失的人,则必须追究其责任,给其一定的处罚,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2、健全培训制度

学校还应该对培训学习制度进行一定的健全,学校可以用进修和座谈会等方式,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本社的素质。

3、健全保障制度

想要做好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学校还应该进行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保证费用的充足。

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够给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高校中,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是档案信息能够交换和共享的一个重要平台,做好方案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也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

1、 学校应该根据相关的规定做好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和管理

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校进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做好档案的网上预处理和归档工作,不但存储比较的方便,利用的时候也会比较的方便,同时还能够保证档案本身的完整性,对于文档一体化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2、 将档案信息数据库、相关管理软件以及网络建设结合在一起

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档案的网络利用,这对于统计和反馈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现在在进行档案网络利用的时候还是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必须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开发,解决这些问题。

(五) 做好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在高校中,数字档案的重要来源便是馆藏的纸质档案,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便必须将其数字化。现在,在对其数字化的时候主要的办法是扫描和键盘录入。键盘录入本身速度比较慢,并且还很容易出现误差,效率非常的低下,出发键盘录入技术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否者这种方式将会被淘汰。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馆藏档案录入的时候采用的都是扫描的办法,这种办法速度比较快并且非常方便,也利于网络的传送,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应该努力的做好成本的控制,提高其效率。

(六)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决定管理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力达不到要求,无法做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所以必须对其队伍进行建设。首先应该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努力的提高其专业素质;其次,应该努力的引进相关的人才,将符合档案建设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和档案管理人才吸引到学校中来,并为其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本身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

在高校中,对其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是符合高校发展需要的。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这一点,学校领导在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给其提供足够的资金,并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人事处)

参考文献:

[1] 赵静.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2] 刘彦君.关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3] 顾玉红.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3(22)

第5篇

关键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机构改革; 体制改革

在长期的发展中从事各种活动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如何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科学正确的管理的档案,并且积极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长远发展服务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通过广大档案工作者多年的理论探讨,单从档案工作的自身要求看,档案产生的主体、服务对象、工作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档案管理理念、技术手段、队伍素质必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建立起统一的、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1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背景

“制度”是规范人们办事程序和行为方式的规则,“体系”是制度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集合”,是整体性、协调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档案是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纪录,不但是对过去和现在的业务活动、机构调整等行为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改革发展、经营决策等重大行为的决策依据以及维护合法权益的历史凭证,是的宝贵财富。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管理利用好档案,对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如:制度的确立仅以档案工作的自身业务需要为导向制定,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与这些制度相关的利益主体的需要,总是习惯于“为加强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提高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质量,制订本规范”、“为加强本的档案保管和管理工作,特制订本规定”等等,来说明档案工作制度的建设目的或目标,缺乏与时俱进、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有的档案工作制度的制定没有充分征求和吸纳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显然,以这种理念确立的制度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和社会需求,缺乏制度应有的约束力、广泛的影响力和科学的执行力,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制度的贯彻落实,大大降低和弱化了制度的实施效力。

2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能“一概而论”, 也不可能有现成模式可以供“翻版”克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逐步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看到,在 “向管理要效益” 的大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存在与否,已不再取决于上级部门的行政指令和要求,而是取决于档案工作是否能在制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与制度融合为有机整体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在“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的发展规划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应当是档案工作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途径。如何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呢?笔者认为:

第一,从开发“管理层”入手。档案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是维护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凭证和依据,也是重要的无形资产。目前,就本集团公司来看仍有不少下属的公司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把档案管理建设工作提到管理的议事日程,这与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究其根源就是这些公司的管理层重视不够,因此,首先必须提高负责人的档案管理意识,才能提高的档案管理意识,在全公司树立档案是资产、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

第二,从管理“规范化”切入。提高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水平,“10号令”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据此建立完善适宜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规范别要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是档案是规范管理的关键环节,档案资源收集不上来就谈不上管理。对于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在制度体系上给予保障,切实将档案收集工作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第三,从增强“适用性”着眼。并不是说所有类型的都要构建模式相同的体系,而是应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机制。笔者认为,一些小型只要有档案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库房和装具、配备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能有效开展档案工作就可以。大型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关键是要保证档案收集及时完整、保管得当、利用有效,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标准在于是否能满足时展,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有利于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从提高“利用率”发力。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是档案管理是否引起管理层、员工重视的“生命线”。目前,仍有一些对档案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系统的档案管理机制,档案分散保管在各个具体经办的职能部门,如财务档案保存在财务部、人事档案保存在人力资源部,而这些部门之间又互相封闭,导致的档案管理不能做到完整、准确、系统的收集,档案资源容易流失,不仅不利于档案的永久保存,还会给档案的管理留下安全隐患。究其原因就是档案利用率不高,认为档案可有可无,“书到用时方恨少”,档案管理亦如此,只要在制度体系建设中“勾画”积累档案资源、丰富档案内容的“蓝图”,档案资源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第五,从优化“档案员”队伍抓起。档案管理人员是落实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最直接的执行者,贯穿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提供利用等各种活动中,如果不精通档案专业知识,就会影响档案业务活动的准确性、有效性,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也就无从说起。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技术、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做到“眼勤、耳勤、脑勤、手勤”,看到新工程、新项目,听到新活动、新举措,接触到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类图书、资料都要认真查验、及时收集,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对发生的档案信息源抓紧处理,不讲代价,并按照一定的属性分门别类整理,以确保室藏档案信息资源的齐全、完整、准确、丰富,方便各职能部门的查阅,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档案信息资源,这样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档案员。正如加拿大著名档案学家特里・库克所言,档案管理人员要“停止扮演保管员的角色,而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这样才能“重新坐回上帝的身边”,体验“为上帝服务”的快乐,做档案管理工作的忠实实践者。

3 档案管理工作要更新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一种多元、灵活、高效的统一体,主要由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和各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组成,其中档案规范标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的组织保障,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体现。无数的案例证明,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能减少的管理成本,为创造管理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发展的速度和脚步不断的加快,作为记录发展轨迹的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更新观念,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更要与时俱进,在市场竞争、发展中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服务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荀巨虹.煤矿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4)

第6篇

[关键词] 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 信息化建设

21世纪奖成为信息社会,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共识。信息技术已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信息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

一、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很多人看来,档案管理是附属性工作而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只要做到不丢失,不泄密,同时又能应付外调、查档就可以了。在这种错误意识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单位忽视档案管理工作。

2)部分单位在档案硬件设施上投入不足。档案室本来应是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地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宁肯在其他工作中完善硬件设施,也不愿在档案室添置新设备,从而对档案利用产生了不利影响。

3)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档案管理这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在管理手段方面,就会体现管理手段较陈旧,由于不懂得档案管理,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档案收集工作力度不够。要想管理好档案,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收集归档工作管理制度。然而部分单位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制度。大部分单位搞的鉴定、考核和评价材料,套话多,费话多,不能准确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情况,档案管理形同虚设。

5)更为重要的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现代化办公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档案管理中广泛运用,这些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2 档案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要将档案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培训,使他们了解管理档案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

3)建立档案信息系统,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信息化建设的今天,要想真正搞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管理档案和档案信息,全方位建立适合水文工作特点、统一开发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科学化,与此同时还要在提高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从而为水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就是以纸质、照片、录音、录像等载体作为档案管理的实体,以手工操作为主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编研、统计和提供利用等方面的档案管理过程,其工作量巨大,步骤之繁琐。因为存储量大,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经过信息化的档案资源是可重复、多平台利用的信息资源,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应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电子档案

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此,人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档案熔化管理的需要;其次,依据文件处理流程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再次,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另外,在电子档案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到一是电子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

现代化的设备需要人来操作,档案工作信息化需要人来实现。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知识背景才能适应要求,现代化知识将成为每一位档案工作者知识构成的要素,同时,也深刻地影响档案工作队伍的结构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现代科学成果在档案管理中在大量运用迫使档案工作人员支学习和掌握理论、文化和管理等有关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计算机、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它们对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具有直接作用。其次,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如具备档案学、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目录学、档案自动化管理以及档案著录、标引、检索、编研、复制、修裱等有关档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再次,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看,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服务与咨询等三方面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选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造,进行离岗培训,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办法,互帮互学等建立复合型人才群和梯队型人才结构。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应看到自身素质与新形势对档案工作需要的差距,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紧自身的学习提高,尽快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档案工作者。随着设备的更新和引进,档案管理部门既要注重引进具有丰富档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精通业务的各种人才 ,又要注意引进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合理调整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原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更多的人熟悉和掌握有关现代化管理技术,科学地管理档案。

总之,改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同时进行,才能更好的让档案管理工作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改变档案管理的面貌更能发挥其重要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档案部门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就能够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7篇

所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的模式由原来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作为重点,转向以档案实体通过信息化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作为重点。实现档案实体的信息化,可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提取和加工,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益。与传统的档案资料相比较,电子档案更便于保存、修改和查询,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递,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仍习惯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有的单位即使已经安装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也会因为系统功能的限制,只把一些个人档案和信息输入计算机。在调阅档案和资料检索时,仍然只习惯于手工操作,所谓的“无纸化阅档”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施,档案管理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要求事业单位须改变这一传统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

2制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制定之时,应服从服务于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在分析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信息化长远规划及近期计划,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管理模式,推动档案信息化协调发展。另外,还应注重系统实际应用的效果,重视系统对事业单位信息服务的目标支持,强调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给未来发展留下扩展空间。

3建立起一个实用的档案信息网站

档案网站是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在网上建设的信息站点,一般以网页形式给人们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和服务,进行档案信息的网上咨询、查找、电子文件的实时归档及直接提供使用。这是档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手段。

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之中,应该把档案的管理系统纳入事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个一体化系统,把本单位各个部门的信息统筹考虑进去,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获得档案管理的综合效益和系统效益。

还应选用那些使用有升级能力和开发能力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这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种重要条件。软件适应了网络管理的需求,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才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建设信息档案的网站时,要选用标准化的设备。选用的产品应符合当前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最好是当前或未来的一些主流产品,能够得到国内外一些实力雄厚的软、硬件公司或厂家的支持,以保证其升级换代,减少重新开发的成本。设备的设置应尽量合理化,要考虑到网络吞吐能力、响应时间和传递速度,等等。

4逐渐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档案原件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式。档案数字化应该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把档案部门的各种物质载体形式加工转化成数字化的信息,建立起档案全文数据库和档案目录数据库,并在网上,以提供服务。馆藏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并不是对所有馆藏进行全文数字化,而是对馆藏的档案资源数字化进行整体分析,以突出重点,进而逐步解决。建成数字档案馆也不意味着传统的档案馆要消亡,两者应,相互补充。

5档案信息化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时,应该按照国家推荐信息化管理的标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内部的管理标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应既符合国家的标准,又有利于实际的操作。应对各立档单位文件及档案的内容、著录项目、数据库结构和格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还要对档案数据库管理的软件、硬件的文档格式、数据指标等进行统一规范。使得将来电子目录入档案馆之后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解决因软件的不同而带来的数据无法转换或者不能读取的问题。

6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有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

第8篇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院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医院档案仍然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具有固定性和准确性,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但可以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1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第一,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操作计算机,其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掌握先进的技术。然而,目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者缺乏专业化的知识,无法进行计算机操作,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无法快速查找、录入、以及整理各类信息资源,影响医院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由于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化建设存在安全风险。由于大部分档案管理者不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无法进行规范化地操作,达到工作标准的要求,并且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直接用电脑查看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未经病毒检测而直接下载软件,这些都有可能使档案信息资源遭受病毒或者感染木马,损毁部分档案信息资料,破坏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第二,基础设施不健全。一般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复印机、刻录机等机器设备,但是由于资金的不到位,现在很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不健全,无法为医院提供相应的服务,阻碍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工作不标准、规范性较低的问题。

第三,资源开发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医院虽然相应号召,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缺乏科学的思想知道,无法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目前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藏轻用”的现象,很多档案束之高阁,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低下。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忽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

2 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2.1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第一,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拓宽人才选拔的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档案资源管理专业并且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同时大量引进网络技术开发与维护的管理型人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满足现代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第二,合理配备基层工作人员。按照知识结构和层次分配工作,将高素质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发挥其价值,真正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提升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和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掌握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技术,例如对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将文件移除并进行长期保存等,这样才能电脑系统崩溃、发生意外情况或者自然灾害时,保证档案资源的完整性。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档案管理具有服务性特征,因此,我们应当尽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数字化档案,保证每一个环节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具有保密性和机要性,除了保证网络安全之外,还要处理好外聘人员的安全问题,争取领导的支持,扩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定期检测数据库,防御木马与黑客的攻击。做好电子档案检测与拷贝的跟踪记录工作,避免发生人为错误,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2.2 健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第一,健全档案信息化标准。统一的标准、数据、以及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软件程序、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统一的工作规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高度资源共享的档案信息化网络,推进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纸质档案具有固定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使用电子档案完全取代传统纸质档案是不可能的,必须采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的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效用。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落实资金管理制度,配备统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无论是收集,还是保管与利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必要保证档案装具的充足、齐备、规范,科学、合理、有序的放置档案,这样既方便查找,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3 提高人事档案资源开发的效率

目前,我国医院人事档案主要以纸质为主,那么我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并其通过扫描对其进行二次保存,方便以后的查询和使用,同时保证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档案资料的储存、管理、以及利用,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利用档案资料,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以评估的方式对归档的电子档案进行筛选,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要进行归档,没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要及时删除。此外,由于档案连续性的特点,应当保证现在档案资源的连续性,信息转化的同时,还要扩充部分档案资源,完善原有的档案资源,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库。

此外,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的开发效率,必须严抓基础工作,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深入开发储存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院信息档案是一项复杂并且繁琐的工作,但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发挥档案的价值,早日完成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医院、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题题.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人力资源,2015,(04):83-84.

第9篇

【关键词】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特点;问题;对策

一、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的特点

路桥工程建设档案是指在整个路桥建设改成中形成的全部有保存价值的信息总称。其主要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强。路桥工程档案大部分内容是技术方面的,要做好路桥工程档案工作,既要有工程方面的知识,也应具备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2)建设单位多。整个完整的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要牵涉到政府部门、业主、勘察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运营使用单位、监理监督单位。(3)形成时间长。一个工程项目从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工程施工、交工验收、试运营到最后竣工验收,一般最少要两年左右时间。(4)载体多样。路桥工程建设档案除了传统的纸质文件以外,载体形式多样,有图纸 、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和其他高科技存储介质。(5)档案数量大。一个工程从决策,设计到最后竣工,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原始记录,到后期便会形成数量巨大的特点。(6)数字化管理水平要求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路桥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各项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在不同的的工作环节和管理阶段,形成的档案对新时期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一些工程建设单位对项目档案管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重视不够。如有的认为项目档案是工程建设的附属产物,相对诺大的工程项目显得不重要,微乎其微,从领导到员工都集中精力抓工程质量、工程技术、工期,对项目档案管理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认为项目档案管理是额外工作,主要是上级要求做,存在应付的意识,认为能应付检查就行了。

2、规范性不强。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一些工程建设单位认为项目档案管理只是工程完工后,后勤资料人员再做的工作,在平时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注意工程资料收集、积累、整理工作,到了工程结束后为了能应付竣工验收,才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突击。由于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对形成的资料收集不及时,造成资料遗漏、缺损,影响了工程资料的质量

3、操作方法落后。目前很多路桥建设项目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项目档案,就是在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等平常工作中单纯由人工操作和管理,这样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很好地适应项目档案数量大和项目档案利用范围扩大的需要。在整理方面,传统方式整理竣工资料就是项目完工后统一整理,组成竣工资料编制小组,一般需要做―套纸质档案,一套项目档案数量上千卷,需要很多纸张,造成每个单位都有庞大的档案室,需要配备多人编制和管理,人工建目录,占用许多资源,造成人力物力的过多利用,甚至是很浪费。

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参建单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很少配备专职资料员,大多是兼职资料员,工程技术人员兼作资料工作,或是办公室文员兼作资料员,这就造成资料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具有工程方面的知识,却不具有档案方面的知识,有的具有档案知识,对工程方面知识又缺乏了解,还有的对这两方面的知识都不甚了解,等等,这给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5、缺乏责任约束。建设单位、相关单位、监理的责任,有的不明确,有的虽然有规定,但不落实,且不承担责任。建设单位自身的人员责任也不落实,一些档案缺损、错误找不到人负责,缺乏考核约束。

6、协调性不够。建设单位与相关单位之间、建设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相互间工作协调、衔接不够,各自为阵,这样就使项目档案管理标准、方法不统一,影响了项目档案管理的质量。

三、 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依法进行项目档案工作管理,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一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建设单位有义务做好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换句话说,项目档案管理是依法必须完成的工作,不容忽视。二是加强社会监督,打击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需要充分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依据作用、监督作用等社会管理功能,保证档案质量至关重要。项目档案收集不完整、管理不科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依法对项目档案进行管理,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2、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1)加强对工程档案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律意识。(2)是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这就要求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理论学习,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上岗证书。(3)是深入现场,做好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服务工作,主动做好对重点工程档案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积极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做到档案收集、整理与工程建设同步,认真抓好档案整理、归档、移交工作。(4)是注重工程档案信息反馈,掌握最新动态,即新的项目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方式,减少了哪些工作环节,同时又改进了哪些工艺,增加了哪些程序,形成了哪些与之配套的新表格资料,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管理层,并通过汇总、提炼再补充到相应的规范中。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路桥建设路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艰巨性,突破旧的管理概念和固有的模式,学习研究国家基础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严格执行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职责,积极参与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各项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使路桥工程建设档案更好地服务于路桥建设建设的需要。

4、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档案信息能否有效地被开发利用,除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信息的质量外,还与档案信息传递的技术密切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社会各界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对文件、档案等的传统手工操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不了政府信息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5、定期开展资料整理、检查与监督。由于档案管理是一项琐碎的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又非常繁忙,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地,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如不认真进行督导检查,到最后很可能一塌糊涂,甚至会有大量资料流失,所以要定期召集有关参建单位及档案管理人员参加项目档案工作会议,对建设项目中的各种资料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汇报项目档案工作进度,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结束语

作为一名路桥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还要结合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实现路桥企业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许辉. 交通工程档案质量剖析与管理控制[J].北京档案,200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