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02:04
导语:在档案管理指导思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作为档案管理员要切实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力度,逐步完善档案管理配套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档案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档案法》,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使镇村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档案工作巩固省二级、争创省一级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新的档案团队工作为出发点,继续做好基础工作,发挥优势作用。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调整我镇档案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下设办公室,确定专职和兼职档案人员。全面负责档案业务管理和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
(二)加强档案业务学习,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首先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使大家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要坚持经常学、自觉学、熟悉和掌握档案知识,增强以法治档意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狠抓档案业务建设,使之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今年在档案业务建设上,要着力抓好五个重点:
1、首先要制定出20__年档案工作计划,明确具体任务,目标和要求;同时,按照县档按局的要求,把我局档案等级认定等级作为今年档案工作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2、按照档案等级认定的标准、认真做好档案自查工作,写出自查报告;自查工作要逐项进行,认真细致,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原则上缺什么补什么,完善补充,提高标准,保证质量。
3、加强档案基层设置建设,配齐所需的相关设施。
4、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即:立卷归档制度、工作职责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保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学习制度、工作程序、查借阅档登记簿、报送统计登记簿等,形成档案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领导主抓,专人负责,明确责任,落实奖惩.
二要加强指导.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法规、业务培训,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管好屯用好档案。
三要加强督导.采取检查与督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档案管理按规范化要求抓到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
总之,今年档案工作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做好档案工作,一定能达到重新认定的标准,实现我局档案管理提档晋级的新目标。
档案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担任多项管理工作。虽然工作面广,事情繁琐,但是管理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切实加强图书室、阅览室、资料室建设,不断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热情服务教育教学,为教师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真正发挥图书馆、阅览室在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功能。
二、主要工作
1、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
2、对图书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图书利用率。
3、开拓创新,读书活动力求有特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读书热情。结合学校“营造书香校园”,为各班建设小图书角做好参谋;定期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新到书籍、报刊杂志,让他们及时借阅;开展诸如“我爱祖国”征文比赛、创新作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编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激励学生读名著、背名诗。
4、优化图书馆管理。做好新书整理工作和新书借阅的准备工作,并对学生进行爱护新书的教育。要合理安排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以及进阅览室阅览的年级,不断充实图书馆的内容,切实加强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努力改革图书借阅方式,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确保本学期内人均借书10册以上,使图书借阅及管理更方便、有效。
5、报纸杂志及时整理,当日上架,半年装订完毕,为教师查找资料提供一切便利,并做好借阅的记录。
6、更进一步完善好学校特色项目的档案,迎接区“特色项目年度评估考核”;认真收集上学期资料并整理归档,20__年上级文件档案整理归档。
7、按时按质地统计上报学校“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综合统计”表。
8、认真务实地做好学校固定资产的总账和低值易耗品的总账,定期检查各功能室的'台帐,做到帐物相符;认真做好迎市政府“两项制度督导评估”考核。
9、做好财产保管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10、分7、12月及时向区信息中心提交学校师生获奖情况。
档案管理员个人工作计划
一、职工档案信息完善
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职能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是职工档案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档案整理工作中发现少数员工档案材料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类材料:
一、学历材料;
二、党群材料;
三、奖励材料;
四、职务变动材料;
五、薪酬变动材料。
针对以上不完善的员工档案材料,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根据公司发文文件和人力资源系统信息梳理员工档案信息,将梳理后的信息与员工纸质档案材料进行核对整理,对缺少材料做好记录,并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明确所需归档材料名称及归档材料移交时间段。做到全面清理,逐步完善。年底完成原长期员工缺少材料补充工作,逐步完成所有员工档案信息的建立健全工作。
明年具体安排如下:
针对不完善材料,采取措施如下:
档案管理是一项持续地不断补充完善信息材料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领导、同事的支持与配合,树立档案材料归档意识,将归档材料妥善保存并按规定时间段移交,让公司所有员工档案信息更加充实、完善。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加工、整理、开发、利用工作,拓宽档案的信息功能。具体措施:
1、购买计算机、扫描仪等硬件设施。
2、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人员沟通,为档案信息化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高校 评估 档案
对高等教育实行评估制度,是国家继“211工程”之后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在各高校开展教学评估、科研评估、校园文明建设评估、学校治安综合治理评估等各种形式的评估活动,对一所高校整个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又能促进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的指导思想,对高校加快落实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往,许多高校对档案工作缺乏认识,没有给予档案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和设备购置等难以得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能力。评估是国家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一所高校的声誉和地位,是关系到学校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所以,档案既是学校评估、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学校积累的宝贵财富,只有切实做好档案工作才能保证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才能在学校接受评估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摸清底数,找准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迎评工作的开展,高校档案工作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另一方面,高校档案工作的滞后与被动也更为明显。从我院的情况看,档案工作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系部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档案基本工作比较薄弱,个别系部没有及时建档、归档,导致一些档案资料流失;三是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档案保管条件差,设施陈旧、装具不足,不符合“七防”要求;四是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未经过档案业务培训,缺乏档案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案卷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五是所有档案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工作多、任务重、精力分散,造成归档不及时,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
三、六措并举,全面推进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
1.加强领导和监督,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1)高等学校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学校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2)建立和健全各学院及各系部档案工作网络。各学院的综合档案室是日常具体负责档案业务工作的管理机构,也是全学院档案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健全学院综合档案室,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一名或多名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对搞好高校档案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系部也必须指定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本系部有关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查阅工作,使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能及时完整归档。
2.全员参与,提高群体档案意识
平时在工作中,档案人员常遇到的问题是档案材料收集难,案卷材料不齐全不完整,从而造成案卷质量不能达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体档案意识薄弱。在迎评工作中,档案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各层面的人员积极参与。全员参与的过程有助于全面促进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深化,所以,评估对人们档案意识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通过教育教学评估,学校广大教职工能够深切体会到档案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提高档案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地位的良好思想基础。
3.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完善管理制度
(1)在档案人员中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大档案宣传的力度,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配合档案部门的各项工作。
(2)建立完善本学院、系部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各门类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人员职责范围、考核制度、档案的保管、借阅制度,各门类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并对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者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3)实行档案管理责任制。通过实行档案管理责任制,使院系所有教师都承担一定的教学档案责任,对各自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地移交档案管理员,经档案员统一验收合格后存档。这种责任制能有效地将这项工作细化,有利于执行,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教学档案长期有效地收集和保存。
4.加强对档案员的档案业务培训
普通高校院系级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制度不够健全,系里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工作繁忙,头绪多,并且由于教学档案内容繁杂,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他们当中部分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因此造成频繁换人,对业务始终不熟悉,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工作中出现一些漏洞。如:有些人需要文件时乱翻乱拿,借阅、转阅从不登记;自己不妥善保管也不及时归还;相当一部分教学档案材料散失于个人手中。教学档案收集不全、流失、归档材料质量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大对档案员的档案业务培训力度,定期对他们进行档案岗位培训,切实提高档案员的业务素质,使其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贯彻落实好相关档案规范标准。
5.强化档案部门服务意识
学校档案部门必须能够满足高校评估专家们方便快速地检索、调取,并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这在无形中强化了档案部门的服务意识。如今,高校档案部门在职能上已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围绕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为高校教学、科研、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并在实践中大力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档案工作者只有抓住服务这个根本,档案工作才有市场、有价值、有地位,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档案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纳入系部评优考核范围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为宜兴市供电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和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为目的,狠抓基础建设,做好信息的采集和维护,为企业人事决策提供优质服务,使公司人事档案工作实现达二级标准单位的目标。
从2002年到2005年,全公司人事档案工作基本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纸质档案:
1、在进一步健全收集工作规章制度和完善收集网络的基础上,注意在收集材料的完备、及时、准确三方面下功夫,坚决把好“入口关”,切实提高归档材料的质量,做好纸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2、严格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员工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江苏省电力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工作验考评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保证每卷档案的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
(二)、电子档案:
在做好纸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同时,注意搞好电子档案。
1、系统结构
公司使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访问快捷准确、安全可靠的原则,建成公司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使人事档案信息查借阅、转递及数据的提取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
2、多媒体档案材料
将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产一线的动态影像、声音、图片与考核、考察材料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投影设备显示出来,不仅提供被任免干部的外观形象、气质、性格、口头表达能力和处事风格等,以便对任免人选有一个比较全面、直观和生动的了解,从而提高知人、识人的深度和广度。
3、多媒体档案材料保管和维护
以大容量、高速磁盘或光盘介质为电子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介质,并按照科学的备份和保管制度进行备份和保管。同时注意对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分类、更新和维护。
4、多媒体档案材料使用
通过实用、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对有关材料的查询和使用。注意对人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
5、多媒体信息系统保密和安全
建立网络防火墙,通过引进安全可靠的防攻击系统,建立科学的访问、利用管理体制,来保证电子档案材料的保密和安全。
(三)基础建设版权所有
我公司配备专用的人事档案管理专用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备份设备。
照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实现“三室分开”(库房、办公室、阅览室),管理档案库房面积32平方米,库房的“六防”(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安全措施工作到位。
二、现阶段主要任务
2002—2003年开展员工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
2004年公司达员工人事档案管理二级标准单位。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举办业务培训班进行培训。
2005年初步建成同行领先和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化人事档案馆框架。
三、实现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和紧迫感。
2、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强对员工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
2004年运用员工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人事信息使用点,使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维护、检索和利用更加方便。稳步推进图象、声音和录像片和考核文字材料相结合的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和管理。
3、加强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宏观业务检查指导工作
公司有计划的开展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及时转发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接受上级公司对我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与考核,并组织业务培训研讨活动,提高公司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的能力
【关键词】档案鉴定;制度;基本原则;内容
档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真实的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国家和统治阶段产生后,统治者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使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则对档案文献的保管、积累及鉴定工作更为重视,并成立专门的档案机构,这也使档案鉴定工作有了具体的内容和意义。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来对档案的价值进行分析和判定,从而对档案是否需要进行保存及需要保存多长时间进行确定,可以说档案鉴定工作直接关系到档案的生存,更是与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做好档案鉴定工作,确保更好的发挥出档案的重要作用。
一、档案鉴定的基本原则
档案鉴定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在具体监管工作中要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并以其作为重要的指导,并充分的利用全面、历史及辩证的观点来对档案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行估计,从而确定档案是否保存及具体保存期限。
(一)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党的方针政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项事业都需要遵循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档案鉴定工作中,需要以党的政策方针作为指导,从而更深入的对档案的内容和性质进行深入理解。
(二)基于社会总体需求,并利用全面、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对档案价值进行判定。档案在产生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不同全宗之间还是一个全宗内的档案之间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档案价值的分析和评估需要将全部档案看作一个整体。同时应从全局性来对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考虑,不能仅仅针对档案局部的利用来考虑档案的价值。
二、档案鉴定的制度
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有价值的档案进行保护,则需要建立档案鉴定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部分鉴定人员在工作中由于认识不足或是疏忽大意而导致珍贵档案受到损坏。通过建立统一的档案鉴定制度,使档案鉴定工作有了重要的依据,而且能够有效的约束档案鉴定人员的行为。档案鉴定工作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对工作人员细致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具体鉴定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规定和制度进行。档案保存价值鉴定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看档案本身的内容、来源及形式对历史上各种现象及历史经验的记载,其次是看档案内容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用需要。由此对档案、案卷及文件的保存价值进行判定,可以说档案保存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会由于人们主观认识变化而发生改变。要具体档案鉴定工作中,需要遵循党和国家及其档案管理机关确定的统一的鉴定原则和标准,制定和颁发的鉴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归档文件材料保管期限表。档案馆(室)在鉴定档案时,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不得任意销毁档案。
三、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在档案鉴定工作中,针对哪些档案需要进行保存,具体保存期限,哪些档案没有价值不需要进行保存,哪些档案已到了保存期限,丧失了价值需要销毁等诸多内容进行鉴定,在具体档案鉴定工作中,往往会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会针对不同的档案鉴定内容。
(一)馆外鉴定阶段
(1)立卷鉴定。文书处理部门或者说业务部门在立卷归档时,按照有关机关文件材料进行归档范围内的规定,同时剔除一部分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在这个时候,还需要对立卷归档的文件进行初步的鉴定,以便于确定每个案卷的保管期限;
(2)档案室鉴定。档案室对于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确定的保管期限进行检查,作为验收案卷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将不需要保存的档案予以剔除。
(二)进馆鉴定阶段
主要是指档案馆对档案室移交来的档案进行鉴定。档案馆对于档案室移交来的档案进行筛选,对于档案室的鉴定结果进行审核,按照馆藏建设的基本要求决定档案是否接受入馆。
(三)馆内鉴定阶段
(1)定期鉴定。定期对于已经鉴定过的档案进行重新鉴定,并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鉴定结论进行加以调整,及时发现和纠正鉴定失误,并根据档案的利用情况重新审定档案的保管期限。(2)期满鉴定。对于保管期限满的档案进行再鉴定。对确定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剔除,对于仍需要继续保存的档案重新划定其保管期限;(3)开放鉴定。对于封闭期满的档案进行鉴选,决定哪些档案可以向社会开放,哪些档案应当控制利用,延长其封闭期。(4)销毁鉴定。为了保险起见,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进行再次鉴定,避免错销档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馆外鉴定阶段、进馆鉴定阶段及馆内鉴定阶段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各个阶段鉴定工作的目的和任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在具体档案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不断的优化馆藏档案的质量。
四、结束语
档案鉴定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项工作,直接关系到珍贵及有价值档案的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在整个档案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档案鉴定工作,可以有效区别不同保存价值的档案,对于需要长久保存的档案进行重点保存,使有价值的档案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而且通过档案鉴定能够针对档案价值的主次来进行针对性保存,尽可能的降低珍贵档案的损失。而且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档案鉴定工作还可以为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提供更多方便,特别是一些新的档案机构的出现及文档服务中心的成立,都对档案事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传媒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现状
首先,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随意性较强。在传统的传媒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规范性的、系统性的工作程序,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统一规范的工作细则导致办公室档案管理混乱现象时常出现。在传媒企业集团中,有很多实际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巨大的文字、音响资料,重要的文件、对外交往签署的合同等,这些资料或文件中大部分是由企业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单独存档或管理,这些资料和档案的管理需要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免造成资料及档案搜集不全、遗失、损坏等情况的出现。
其次,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传媒企业集团中,很多资料、对外签署的合同对未来传媒信息的多层面分析、研究、项目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管理意识,造成重要资料不全、遗失等无法挽回的结局,为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也是文化研究上的重大损失。
再次,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开发的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多方面应用,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在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过度地重视硬件的购置,网站、网络的建设。但是对于涵盖传媒企业集团特色的软件开发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落实限制档案利用的条框,不适用网络建设的规定等,导致没能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档案的优势,没能有效地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最后,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队伍管理意识薄弱。传媒企业集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导致整个企业集团的工作重心倾向于日常的采编、节目生产等工作,缺乏对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没有形成管理档案的团队和相应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
2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2.1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提高企业集团领导的思想认识。建设数字化档案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领导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负责,优先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思想认识,做好思想建设才能加强顶层规范设计,由上而下由科学的档案管理思想指导,彻底贯彻执行。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问题,反馈思想,从而优化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领导层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管理部门的管理,做好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监督,对每一份资料和档案都要负责,精心、尽心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
2.2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全面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管理具体工作的执行标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集团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高效完成的保障。可以使企业集团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同时实现对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综合管理。在具体的实施中,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利用,对所有存档的电子文件进行注录、编辑等具体实际操作中的规范。实现全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能够确保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成功完成,每一份资料和档案的正确整理和入档,企业中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有效使用。
2.3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重视度档案数据库的完善。传媒企业集团中建立有本企业特色的数据库,能够很好地实现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平台上实现档案信息的公司内部共享。在具体的实施中,逐步增强数字化档案室的效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子文件是档案数字化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体部分。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在注重电子文件的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电子文件的质量,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真正实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价值。完善档案数据库建立在规范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中要采用统一的格式便于整理,统一的索引标准便于档案的查找,统一规格的数据描述便于进行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建立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标准能够很好地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2.4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完善档案数字化的硬软件环境建设。档案的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集团领导阶层做好思想建设后,要做好相关的硬软件环境建设。在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中,需要配备一定水准的计算机、扫描仪等专用设备,完善档案数字化的硬件建设。相对而言档案数字化的软件建设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既要做好数字化档案相应的管理制度,还要注意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和优化。
一、统一思想,明确认识,高度重视社区档案工作
社区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着社区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精神,把社区档案工作摆上了社区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发展建设规划,多次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端正思想认识,调动了社区干部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邀请区档案局业务骨干指导培训了1名业务熟练、责任性强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者完成了档案管理、归档、装订等工作,制定了考核办法,明确职责,靠实责任,形成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氛围,保证了社区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投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确保社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投入5000余元,购置档案柜5个、档案盒200余套、档案影集册、配置了防火、防盗等设施,使社区档案工作做到了5个统一,即:统一铁柜装具,统一档案卷盒,统一整理方法,统一集中保管,统一规定制定,特别是利用微机管理社区党建、计生、卫生、综治、民政、社保、社区服务等专项工作的档案资料,基本达到档案安全保管、查阅方便的要求。
三、抓好培训,提高社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社区居委会干部档案业务水平,我们先后4次邀请区档案局业务骨干对社区开展培训工作,并指派社区档案管理专干到区档案局边学习理论,边整理档案,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方式使社区干部熟练地掌握了档案整理归档保管技术,为社区建档任务的全面完成和社区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规范管理,强化社区档案规范化整理。
社区居委会干部经过培训后,依据《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和《社区居委会归档文件整理办法》的要求,对本社区成立以来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实物等档案,按照党务工作类、行政事务类、民政工作类、文化卫生工作类、社区服务类、文件科技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类、劳动保障服务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照片类、实物类等进行重新整理,排列有序,编目准确,检索方便,卷盒整齐美观的标准,累计共整理各类档案92盒,档案起止年代从*年至20*年,文书档案24盒,其中(永久7盒173件、长期5盒142件、短期12盒164件)计生档案26卷,文化卫生档案11盒,(永久5盒38件、长期2盒66件、短期4盒61件)民政低保档案卷26盒,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5卷,禁毒档案78盒,各类图书资料125册。目前已累计保存各类照片档案3册119张,收集报刊186期。
五、建立健全制度,为搞好社区档案提供方便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档案的作用,我们根据社区的实际,制定了《社区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社区档案整理归档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档案保密制度》、《社区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等,突出了为群众服务的主题,建立了民政低保档案、老龄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困难职工档案、残疾人员档案、育龄妇女档案、“两释”人员档案、涉毒人员档案、人员档案等,全面掌握辖区居住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教育、法律、卫生、就业、社保等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档案在处理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司法调解、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接待查阅档案的群众55人次,并根据辖区特困家庭、下岗职工的择业推荐档案,先后安排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再就业58人,社区居民从帮困服务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看到了档案的作用,社区指定专人坚持每月将社区党建、文明建设、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有关档案信息记录下来,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48-02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信息资源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事档案管理内涵也有了新的延伸,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只有坚持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革,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
1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
(1)近年来,社会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人事档案作为个人成长历史的重要载体,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事档案管理开放化、社会化转变,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2)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承载重要信息的方法,档案信息通过电子文件保存在计算机内,不仅能够为人事管理提供全面信息,还能有效避免信息的丢失,可见,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档案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3)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必然会涉及大量新信息,通过网络可以加快更新速度,对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档案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实现资源共享,消除传统纸质信息更新的繁琐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使管理人员有更多时间扩充知识,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信息数据库上有关于员工和干部的最新考核信息,这些能够为领导的选拔决策提供帮助,因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节约劳动力、加快信息更新速度、提高信息资源时效性的必要途径,有利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对于档案的查询、修改、更新等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有效避免了对原始档案的破坏,保证了原始档案的权威性与客观性。每个人都有人事档案知情权,人事档案信息必须建立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只有档案信息得到员工的知情和认可,档案才更具有使用价值,通过信息化建设,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可以通过网络使员工了解自己档案,并对员工的疑义给出解答,有利于消除矛盾,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2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2.1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目的是对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体现其动态性、即时性和快捷性,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予以充分明确,这就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1)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上进,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气,能够不断创造条件对先进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统一和全面,坚持以人为本,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组织安排,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循序渐进,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对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做出研究,并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自动化系统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及时总结存在问题,找出解决措施,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实现一体化管理
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过程的管理,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保障,安全、快捷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使人事档案管理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支持人事档案工作的所有业务,比如建档管理、归档管理、档案综合查询、档案借阅、档案借出、档案盘点、档案处理、档案转出等,实现对档案信息接收、传送、存储、使用管理的一体化,使人事档案管理具有一体化服务职能。
2.3 营造良好档案管理信息化氛围
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为了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应对政务信息化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并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其中,引导档案管理人员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发展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氛围,有效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2.4 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力度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操作平台,只空谈而不行动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加快各类操作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在此基础上,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对于档案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考虑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系统必须具有代码和格式管理功能、维护功能、查询功能、传输功能、交换功能、处理功能等。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信息数据库集合了相关人事档案的全部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重复使用,因此,必须将信息数据库建设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以提高数据利用率,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一套全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安全性、统一性、专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数据库的服务质量,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档案利用率,这对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作用。
2.5 加强信息沟通
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它是与企业的全部部门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保障干部档案信息形成的规范性和全面性,企业需要集中一切可行力量进行信息数据库建设,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和安全,以便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3 结语
人事档案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利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人才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利用现代化科技和信息技术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档案管理安全性、加快档案信息更新速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所以,必须做好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主体更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芝虹.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3):294-295.
[2] 朱广会.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0,28(6):81.
[3] 李香仙.浅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1,9(17):221.
一、传统医院档案管理状况分析
(一)缺乏档案管理意识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缺乏对其工作价值的关注与认可,总体的管理重视程度较低,甚至存在停滞不前的状态,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改进。产生相关原因的关键,在于医院档案管理无法像医疗治疗工作那样为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更多的属于医院二级科室,属于医院服务工作的幕后辅助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开展的记录角色。这种工作需要长期积累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无法带来资源与物质直接性收益。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档案管理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或者采用滞后于时展状况的传统制度规范,无法对当下的医院档案管理产生直接有效的管理效果。而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管理阻碍。例如,档案收集、整理无法做到及时、全面,同时也不能对档案资料做有效的总结分析,无法发挥档案中蕴藏的潜在价值,进而无法对医疗水平做阶段性的总结,制约了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这对于档案管理而言,也产生了较大的资源浪费。管理与实际工作需求的脱节导致档案管理与时展相脱离,导致在医疗观念上无法有效的革新,不能有效满足民众的需求,进而与新医改要求相背离。
(三)缺乏高素质人员队伍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人为操作,因此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一般是通过调岗的分流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或具备专业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导致档案管理整体队伍人员素质偏低的状态,档案收集整理不完善,相关现代化技术运用补透彻,工作效率低,档案资源价值无法充分调动等问题。尤其是该工作不受领导层的重视,因此相关工作考核与要求较低,大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对职业产生认同感,工作懈怠没有热情,不能积极创新与改良滞后的档案管理工作。
(四)管理模式滞后
在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中仍旧沿袭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没有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结合,或者存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但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处于闲置状态。更多的档案管理集中在纸质档案,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支持,还需要做好物理与化学性的档案防护工作,管理难度更大,需要的空间更多。同时,由于在使用上受到时空局限性,造成使用与管理不便捷。
二、新医改形式下医院档案管理改善对策
(一)强化领导层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医院档案管理附着在医院整体管理工作之下,因此要充分得到领导层与有关部门对医疗档案管理的认可与重视。这样才能在相关管理设施、设备、人员支持、技术支持上做有效的投入配合,从而积极的改善管理制度,做好工作考评监督,督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向前推进。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医疗档案的重要性,它能对临床医疗提供法律凭据保证,为临床医疗提供教学研究资料,对相关医院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档案的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工作用人机制、工作考核机制、工作业务规范以及相关的奖惩机制等。对于制度规范要积极学习先进管理制度,同时要充分依照本医院实际情况作适度的调节,要做好制度的明确性、清晰性与量化指标。避免制度制定笼统模糊化而导致缺乏实际制度效力等问题,将制度落到实处,有效指导与解决档案管理的实际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促使相关后来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明确指导与开展。在制度的制定中,需要充分学习新的医改内容,尊崇其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与其保持同步化操作。要依据不同工作岗位人员设立对应的工作职责范围与工作目标,有效促使各部门各流程有序开展,达到统一规范与管理的实际效果,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健康良性发展。
(三)注重人员素质管理
医院档案管理需要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注重人才引入的匹配度,把思想与技能合适的人员派遣到对应的岗位上,做好入职培训管理,规定对应的工作标准与职责范围,促进后续工作的指向性与规范性。在职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需要针对情况做分级培训管理,依据个人情况与岗位需求进行相应的培训,积极倡导工作人员继续教育与深造,从而提升业务能力。培训上要做相应的反馈考核,提升培训的落实效果。日常要对工作人员做工作考核,将考核标准逐步量化明确化,促进工作人员对岗位的敬畏心理,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四)用奖惩制度来提升工作积极性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较为普遍地存在工作懒散倦怠感,要适当地提供一定奖惩制度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有更谨慎的工作态度,细致落实每项工作内容,避免工作差错;另一方面积极提升工作效率,争先创优,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创新,有效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与水平。工作人员在相关奖惩制度的激励下,能充分发潜自身的能力,将不良工作习气有效的遏制。最终达到奖惩制度与工作考评制度形成一体,让奖惩制度具有威慑力,同时也具有说服力。
三、结语
1.档案的原始性、唯一性与档案信息扩散性需求矛盾。档案原件的唯一性,载体应该受到特别的珍视和保护,但档案价值的实现在于充分利用,因此必然会在的藏与用之间产生矛盾。对档案载体理化性能保护来说,是利用越少越好,对档案信息扩散性要求来说某份档案上的信息被传播次数越多越好。2.档案的保存环境与利用者需求环境相矛盾。档案库房的防光、防鼠、防虫等致使库房昏暗药虫味剌鼻,一触即破的纸张与生硬的编研材料很难再吸引住人,在信息时代人们追求的大多是在清爽的办公环境中从电脑上、网络上寻找更多的综合信息。他们需要信手拈来,方便地利用档案。从供需环境看,要想提高利用率,必须贴近群众,消除距离感,增加亲和力与时俱进。鉴于此,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已大势所趋,医院档案管理者不能只是将档案保管起来便万事大吉,而是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通过不断完善、丰富、创新工作内容,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向转变。
二、创新医院档案服务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加强人才培养,更新服务观念
医院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档案人员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档案工作自身的社会使命,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医院档案服务对象主要是医院管理者及医护人员,他们是知识型人才,工作负荷重,压力大,时间紧,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利用特点积极探索档案服务新路子,加强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管理手段由手工向技术型转变、档案服务由单一向综合型服务转变工作的探讨,不断深化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思路。
(二)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服务手段
对档案信息有需求的群体都是我们的客户,他们的满意度直接体现档案服务水平,医院档案管理员要立足客户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1.建立档案信息主页,提供网络专题利用。现代化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使许多大型医院都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网络无纸化办公,档案部门要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局域网络建立档案信息主页,根据医院不同时期工作重心需求,将综合性的、专题信息进行网络,让“死档案”变成“活资源”,为利用者提供丰富鲜活的档案信息,同时利用档案信息主页做好档案工作多方面宣传,以提高医院档案室的公信度及全院员工档案意识。2.建立档案查询平台,提供档案远程利用。在档案室利用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及档案原文数据库形成档案查询平台,对需要频繁参阅档案的职能部门直接建立客户端,通过医院局域网实现档案远程利用。医院各个职能部门是医院档案资料的主要形成者和制造者,是档案利用者的重要群体,档案的远程利用让他们足不出户便可查阅相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既方便又快捷,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的同时减少了对档案实体的利用,实现了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3.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个。个性化服务就是根据利用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服务,主要从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进行个性化服务。档案室根据自身信息资源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和途径,例如利用网络公告、电子邮件、现场专家咨询、电话咨询、专题报告会等服务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使用户能够各取所需,各得其益。4.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提供知识服务。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利用者将不再满足于一般信息的获取,经过筛选、整合、优化的档案信息是他们的首选。因此,档案人员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档案资源,加大档案编研的工作力度,适时把相关的信息转化成编研成果,直接为客户工作服务。档案编研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服务方式的主动性、提供信息的系统性、编研成果的创造性等优势成为档案知识,它融入了档案人员的思维过程和专业性意见,弥补了利用者的知识空缺,对利用者来说更具实用性。知识是一种更加主动的服务,同常规的服务相比,其技术“含金量”更高,对于利用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辅助作用更大,从而更容易受到利用者的青睐。5.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新领域。医院日常的档案服务只局限在做好为本单位查阅利用本单位产生的档案方面,而对本单位档案如何主动为患者、为社会公众服务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考虑得也很少。因此,医院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档案资源,在不涉及单位机密、个人隐私前提下,尽量向本单位甚至社会开放更多档案资料,实现更多档案资源共享。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