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小学国学教育

时间:2023-05-29 16:02:06

导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学国学教育

第1篇

1.前言

在当今网络环境影响下,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纸质图书,他们更热衷于读图、读网、看视频,一些新的语言、符号、音像,渐渐形成了一种与以往全然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多元媒体时代的信息泛滥,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引起全社会的浮躁。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慢慢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①。

在国学教育中,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华的古典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可行而且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中小学图书馆是课堂的延续与拓展,也是学校教育的第二阵地,图书馆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有目的的阅读、组织有意义的国学教育活动,帮助引导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念、树立正确的理想。

2.中小学图书馆为国学教育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国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过程,制定强制性的条例要求青少年去执行,往往会引起他们的逆反,贵在让他们体验情景、获得知识、汲取智慧,因为“读书方恨知识浅,观海乃觉天地宽”。只有品味了国学的深沉和深厚,才能懂得什么是肤浅,什么是真知。

2.1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国学资源

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都有令当地人们自豪的地域文化,都有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也有传诵不绝的经典故事。我县是水浒英雄宋江的故里,这里有许多广为流传的英雄传说。中小学图书馆应利用各种渠道,吸收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国学资源。例如:某小学图书馆与班主任合作,在一次寒假中,给小学生们安排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听长辈们讲两个故事,或者两首童谣,并认真地记录下来。开学后,每个班组织了一次交流活动,图书馆员将这些资料收集在一起,整理成册,不仅留下了具有特色的国学资源,小学生们也增加了与长辈们交流的经历,是有益的尝试。

2.2扩展馆藏建设,设立国学图书室

随着近年来,国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中小学图书馆已先后购置了部分国学内容的文献,我们在对这些文献进行整合、编制的同时,还应继续补充、发展,使其更加丰富。小学图书馆可根据条件,购置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书的绘画本、图文本,降低难度,提升小学生的兴趣。中学图书馆可购置如《论语》、《尚书》等,既与所学知识有衔接,又可扩展视野、端正品行、锻炼毅力、提高综合素养。

中小学图书馆应开辟专门的国学图书室,备有特设的借阅书架和阅览区域,若建筑条件实在有限,也应在原浏览室内划出一些空间,形成有特色的国学小天地,吸引学生去阅读。

2.3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国学教育不应流于说教,必须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如征文、知识竞赛、趣味沙龙等等活动,吸引中小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播国学知识。如: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开展国学兴趣沙龙、读书竞赛等国学体验活动②。

2.4组织学生成立、推广国学教育的课余活动社团

以“学习中华国学,提升自身素养”为目标,倡导学生一起读书、讨论、创作,引导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感悟国学精髓,寻访古人印迹,陶冶高尚情操,探索人生真谛,提高自我素养。并以国学社团为中心,辐射到各个班级、各个年级,逐渐到全校,使大多数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关注国学和了解传统文化,促进校园中学习研究国学的氛围更加浓厚。

2.5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中小学图书馆不仅要请来一些国学专家,为中小学生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学。也要与本校的语文教师共同研讨,设计出既能满足本校学生需要的,又符合学生实际认知发展水平的国学教育计划方案,充分调动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与图书馆员一起,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相关活动。更应该着力培养掌握国学文化知识、熟悉图书馆业务、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2.6继承国学精华,不断开拓创新

国学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国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更要创新,将历史中的优秀文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国学才能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源泉,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③。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国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6-01

一、加强学生汉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汉字是学生学习国学的基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汉字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汉字独有的魅力。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汉字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化过程,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后来的小篆、隶书,最后演变为宋体。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内学习到汉字的形变和意变的大致过程。教师在讲解形声字和意形字方面,可以从造字的意义上进行讲解,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金文中的“学”字为“”,最上面像人的两只手,意思是合力办学;中间为金“爻”,指读音;再往下像一个房子,“房子”中有一个“子”,就可以理解为孩子在房子里面读书。所以,“学”最初的含义就是学习,后来又有学校的意思。教师在汉字教学课堂上,可以适当地融入书法和国画等传统文化,这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写好中国字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写字的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便为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的诗词吟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对诗词的吟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唐诗宋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学生进行唐诗吟诵有助于学生养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学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如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每吟诵一首诗词,就像在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且能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收获很多知识。例如,在吟诵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时,通过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可以让学生懂得时间短暂,稍纵即逝,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在吟诵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通过学习屈原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可以使学生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态度;在吟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时,通过学习文天祥誓死保卫王朝的大义凛然的气节,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吟诵《弟子观》中的“酋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时,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仁孝的含义。通过加强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坚持不懈的态度,还使学生学会了做人、仁孝以及珍惜时间。

三、为学生讲述经典的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共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个性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经典的国学故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拥有大量的成语,必要时使用成语可以使话语变得更加简洁,并且还能够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其实,很多成语就是一个故事的浓缩。通过学习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梦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精彩、教育意义深刻的经典国学故事,如《亡羊补牢》、《闻鸡起舞》、《刻舟求剑》、《任重道远》、《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成语的活动,鼓励和督促学生读成语、说成语、写成语、听成语以及演成语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成语水平和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任重道远”这个成语时,成语的意思是担子很重,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比较大,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解这个成语。具体是这样的:曾子的学生问老师:“读书人应具备哪些品质?”曾子答道:“必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读书人身上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真是任重道远!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故事,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国学故事中蕴含的无限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故事的兴趣。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成语的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成语故事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建德,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2]沈青.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成功(教育).2009(11)

第3篇

>> 浅析我国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现状及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反思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转型期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我国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试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 论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 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实现条件 论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从教育督导职能的回归看我国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解决 浅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浅论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李娟.学校心理咨询督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青少年研究,2004(5):21-22.

[9]王宏方.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过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9):24-26.

第4篇

关键词: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社会转型发展 实施策略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媒”关系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范龙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提出“人媒交互与共生”的观点,即认为“人与媒介,注定永远处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交互生成’的关系之中:人通过使用媒介而使媒介成为‘媒介’,媒介则通过被人使用而使人成为‘人’——人与媒介各自本质的获取,是双方彼此赋予的结果”[1]。这种“人媒交互与共生”是“人—媒”关系应追寻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培养媒介化社会中个体的媒介素养是极为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当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虽成长于媒介化社会,但由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故对媒介的认识与使用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对他们适应当前的媒介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于促使其成长为人性完整而丰富、超越时代、与“媒”共生的未来人。联系我国实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尚未普及,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学校较之于家庭、社区等更具现实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相继出现。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有关“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简要总结与评述。

一、研究背景

1.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有待完善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欧洲,至今国内外均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英国学者DavidBuckingham提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通过教育手段应该掌握的一种体验媒体、解构媒体、分析媒介讯息和制作媒介制品的技能和素养。”[3]媒介素养教育,即促使个体具备这种素养的教育,其在1997年由卜卫系统地介绍入我国。在这近二十年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数量——伴随媒介影响力的深入,相关研究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如表1);第二,研究内容——涉及概念界定、内容建构、施行原则、推行意义、问题反思、发展趋向等;第三,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思辨研究,又有实证调查研究;第四,研究思路——既有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又有对本土化理论构建与实施的思考;第五,研究视域——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初步体现跨学科视域的聚焦与融合;第六,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整理2001年至今的460余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的主题,发现研究关注对象的多样化(如表2),特别是对于学生受众的研究,涵盖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青少年”、“高中生”、“独立学院学生”、“研究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英语专业学生”、“高职学生”、“军校学员”、“医学院学生”、“公安院校学生”等众多视角;第七,研究风格——选取的切入口较具体,贴近时代生活与研究热点;第八,研究呈现“不均衡态”——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关注“受众”较多,特别关注“大学生”与“青少年”群体。有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远多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即有关研究中具体到学校教育角度的较少,反映出研究“泛而不深”的特点;研究的地域差异较明显,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等。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开展起来。

表1 2001—2012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表2 2001年以来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期刊论文的关注对象类型统计

2.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不仅是完善学术研究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大众传媒正在快速发展,甚至已成为国民经济第四支柱产业。”[4]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缺位。特别是在媒介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教育的“缺位”,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接触”媒介时,为其成长埋下隐忧——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对媒介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下图);因“媒介问题”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增多等。学校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中小学学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性、持续性、强制性、制度化等特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展开了研究。

图 未成年人最常用的电脑功能

数据来源: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于2004年11-12月所开展的“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

二、研究内容

1.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方面更为匮乏。因此,我国当前的研究仍在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媒介特点

媒介的形象化、娱乐化、商业化,同质化等特点[5],使青少年在面对媒介及信息时遭遇新的挑战。

(2)媒介接触状况

戴怡平提出:“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效果是累积的,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影响其观念和行为的形成。”[6]当前中小学生接触媒介,特别是接触新媒介的人数、渠道、频率等均明显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7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1.62亿网民当中,青少年学生比重已达35.8%。

(3)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小学生所处的心理时期是复杂的,表现为:他们的社会性与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但自制力欠缺,易受影响而盲信盲从;思想活跃、敏感,好奇心强;易偏激、冲动,产生逆反心理等。

(4)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表现为:在思辨层面,对媒介信息缺少辨别能力及主体性批判意识,进而导致非理性认知及行为;在技术层面,片面使用媒介的娱乐化功能,沉迷于“追星”与“网络虚拟世界”,而利用媒介获取、加工、创造、传递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

(5)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政府认为:“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正确结合,就能对他们成年后的‘公民性’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7]美国社会学者英格尔斯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众传媒接触与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相关,而人的心理素质或人格力量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8]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媒介全球化与市场化的综合影响下,出现了去中心化、意义碎片化、商业利益化的传播浪潮。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以促成自己现代公民身份的转变。

(6)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伴随教育研究的深入,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真正作用不是让学生认识媒介并运用媒介,而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主体自身及主体间的多向度理解,体验视域交融的生命质感与美感,进而收获全面而丰富的生命内涵。

2.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整体上仍处于准备阶段。尽管一些中小学作出了积极尝试,但是影响尚未扩大。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不够——迫于升学考试压力或受限于眼界;概念界定不明——例如,将“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技术素养”等,而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其实施方向;具体规范缺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仍未建立规范;机制保障欠缺——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估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资源匮乏——必要教学设备等硬件资源与专业师资、课程教材等软件资源配置亟待完成;师资培养不足——教师在职培训与师范生教育缺少系统性;社会协力薄弱——缺少相关社会力量的配合,较之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团体及社区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显得力量单薄。

3.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引导与支持

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相应的教育政策,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从法律与制度的层面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予以保障。具体来说,应引导传媒产业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督,从而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提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施行的宏观框架,建立媒介素养考核评估机制,支持完善相关资源配置,从而为其推行构建适宜的内部环境。

(2)中观层面——指导与辅助

①高校:应在研究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有益经验的同时,研究其本土化推行路径;积极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质资源与理论指导。

②社会组织: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应加强[9],不仅调动媒介机构的力量,还应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与教育组织,以辅助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

③社区:应成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社区在媒介素养教育推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微。伴随新媒体的出现,有学者还提出通过“实际社区方式”与“虚拟社区方式”共同推进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10],富有启发意义。

④中小学学校: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主要场所。应加强与高校、社会组织、社区等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体系;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将教师与学生的媒介素养测评纳入到已有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媒介素养拓展平台,如,鼓励其参与校园广播台、校报、微博及网站管理等工作。

(3)微观层面——转变与交往

在“参与式文化”与“后喻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应以真正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为前提,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的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往而非单纯的说教来实现,关注学生主体性反思意识及互识、共识的理解精神的生成。与此相关,周大勇提出青少年自主建构媒介识读体系的四个步骤:“知晓—分析—反思—行动”[11],对中小学教师具有启示意义。

4.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设计

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即可概括为媒介的“认识”与“运用”两个层面。[12]戴怡平认为其包含五个方面:媒介结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13]张新明等认为其包含三个方面:媒介知识、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媒介信息意识和伦理道德。[14]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讨论,还未具体到中小学层面,但均可体现教育内容对“媒介”本身的超越。

5.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建设

(1)独立模式

宫淑红认为:“随着媒介消费的日益增加,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15]张开等认为:“在小学阶段,媒介素养可以独立课程的姿态加入小学课程体系,这样既能达到小学阶段教学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分辨力和综合素质,又能达到丰富小学生生活和减负的目的。”[16]有学者提出:“媒介素质教育的所有目标只有在将其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时才能有实现的保障。”[17]在该模式下,还可讨论课程类别,如主修、选修、辅修等。

(2)融合模式

有学者认为,就我国实际而言,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更适合融合在国家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推行。陶营田提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的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已经包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18]已有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所作出的研究——李海源谈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李凤芹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也有学者探讨媒介素养教育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3)渗透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可通过“隐性课程”渗透实现或是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例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报社等。

6.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模式

一是“网络型”,即由下而上自发推进;二是“纵向型”,即由上而下指引推进;三是“放射型”,即主要由个别机构推进,而后逐渐在中小学中推广。目前,“纵向型”模式得到较多学者认可。即应将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指导中小学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上下协力承担此教育重任。

7.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享有媒介自由的同时,不为这种“自由”所奴役;促成教育的理解性[19]——由师生主体间理解发展到主体与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由人对媒介的理解拓展到人与媒介的交融与共生;促成社会的和谐——在社会参与中享有理性的自由与自由的理性。

三、研究不足

我国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表现为相关论文、专著、论坛会议、调查项目、研究机构等的出现。例如,中青网开设“媒介课堂”专栏;“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召开;深圳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上海成立首个媒介素质“青少年教育基地”;张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与黑芝麻胡同小学展开合作;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在长春市四五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

但整体上看,相关研究亦存在不足:起步晚,数量少,反映关注度较低;论述西方相关概况的理论研究较多,针对我国实际的实证研究较少;感性认识较多,批判性理论论证较少;热衷于关注新兴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忽视对传统媒介影响力的研究等。

四、研究趋势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应在进一步明晰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以全面理解媒介素养教育为前提,其中包括正确对待媒介的发展趋势。鉴于其重要性与迫切性,相关研究可能呈现出数量上增长的趋势;并应增加更多的实证调查研究;伴随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应逐渐转向重视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推行路径的构建;日后的相关研究会愈发体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与优势,特别是心理学,其可能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开辟出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范龙.“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人媒交互与共生[J].国际新闻界,2011.7.

[2]蔡帼芬等.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7][16]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军林等.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6][13]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

[8][17]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5.

[9]刘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1]周大勇.在信息解构中确立主体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步骤的探究.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12-7—9.

[1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

[14]张新明,朱祖林,王振.我国未成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M].中国电化教育,2006.6.

[15]宫淑红.对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式的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2.

第5篇

在学生守则的制定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价值导向的,认为学生是正处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应该引导他们去做善良正义的事情,规范的表达注重“学生应该做什么”;另一种是规范导向的,认为学生守则应该是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的,主要说明学生不能做什么。在不能做的禁令之外,学生有充分的行动自由。中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更多地体现为“价值导向”,注重价值引导,但是很多规定显得宽泛模糊,在规范约束学生行为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教师和行政人员在管理学生方面常常感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因此,本文试图介绍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以资借鉴。从已有文献来看,对于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的介绍还不够全面,其中有些文章也容易产生误导,认为美国的中小学学生行为是非常自由的。其实,恰恰相反,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内容全面细致,几乎事无巨细,务求凡事都有章可循;惩罚森严,尤其对涉及药品、酒精、武器、袭击、欺侮、暴力等违规行为毫不姑息。

一、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的重要性

1. 《学生行为守则》体现程序正义原则。《学生行为守则》 (code of student conduct)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很多州教育法要求学校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并将《学生行为守则》在学区内存档。一些郡县教育委员会制定全学区统一的《学生行为守则》,尽量包含学生在学校行为时应该知道的所有规则。而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对家长和学生也特别注重《学生行为守则》的宣传,学生人手一份《学生行为守则》,并要求家长阅读后将签完字的表格上交给学校。。

《学生行为守则》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吸收了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安保人员、包括学生的各方观点,表达了对于学生正确言行、衣着、举止的教育期望,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行为,发展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法律效用。依据程序正义原则,学生要有知情权,在事先受到警告,知道错误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法律支持学校制定并维护校规,认为校规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没有制定学生行为规范的学校,在面临诉讼时,就会非常被动。当学生和学校及教育委员会产生纠纷,进行诉讼时,《学生行为守则》就成为法官判定学校行为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2. 制定《学生行为守则》的依据是学生的权利和责任。由于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同样适用于学生,所以《学生行为守则》必须在宪法、州法和郡县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法规范围内进行,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行为守则明确界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对学生相关行为进行适度限定。

二、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的主要内容

1. 《学生行为守则》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内容差异较大,但形式却大同小异,主要包含下列几个部分:介绍语、学生权利与责任、界定学校不允许的行为及相关惩罚、正当程序原则及其使用步骤、定义相关术语。

《学生行为守则》需要对一些重要术语进行定义。如欺侮是指对一个或多个学生或雇员有计划地、长期地对他人施加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困扰,包括引起恐吓、敌意和冒犯的身体、书面、口头行为。定义也用于划定标准。如轻微偷窃(petty theft)是指拿走的财产价值在300美元以下;严重偷窃(grand theft)是指拿走的财产价值在300美元以上。对于术语进行界定,可避免模糊,统一标准。

2. 核心内容。学生权利与责任学生的权利与责任是制定中小学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学生的权利主要包括受教育权、平等权、言论自由权利、隐私权、要求正当程序的权利等。相比而言,美国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隐私权,学生的学业记录和档案受到严格保护;特别反对歧视,强调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学生行为规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正当程序原则的解释、界定和对于学生申诉程序的规定。依据正当程序原则,当校方对学生违规行为做出处分之后,听证会不能太迟。学生受短期停学5天及以下的处罚,听证会是简短的,非正式的。惩罚越严厉,听证会就越正式。学生有权利去聘请律师来代表自己,找目击证人来支持自己,并有权与指控方及其证人相对质。但是,听证会只是给予学生一个机会证明自己没有违反校规,并不能审查校规是否合理公平,如果听证会确定学生确实违反了校规,那么惩罚就必须实施。

当然,学生在学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有每天按时上学、参加学校课程、活动和完成功课的责任。学生有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权利,同时也有在学生群体选举中投票的责任。其中,学生每天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的责任是最为重要的。学生请假不上课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而且是被教育委员会所允许的理由。16岁以上学生,因为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可以自愿填写正式的退学申请,只要父母签字同意,就可以合法地中断学业退出学校。

3. 对于学生违规行为的分级分类。校规不能超过教育委员会及州法律所授予的权威范围。从学生行为规范适用的时空范围来看,其不但适用于学校范围内,还适用于学校所有的财产范围内,如学校停车点,还适用于在上学放学途中乘坐校车的时间段,同时还适用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校外活动。

校规除了对于学生的考勤、出席等行为进行界定外,还制定了相关的衣着规则和电子设备使用规范。休士顿独立学区(Housto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规定着装规则可以由各个学校单独制定,可以统一要求学生穿校服;Broward郡则统一制定了学生的着装规范,与特定帮派相联系的、或鼓励使用烟酒、暴力、支持歧视的服装饰品不能穿戴。容易引起身体伤害的首饰不能戴。Broward郡同时规定,在学校携带电子产品和通讯工具并不违反学校纪律。但是,在上课时间电子产品必须关掉并且放在视线之外。在校期间和在校车上都不允许使用手机。违反者,电子产品会被没收,并会上缴家长。

三、对教育惩罚的相关规定

1. 惩罚的目的和权限。《学生行为守则》对学生违规行为进行分类和界定之后,会制定相关的惩罚手段。惩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为了确保学校安全、为了促进学生的最大利益、为了培养良好的品质。校方在制定教育惩戒时,拥有很多裁量权。惩罚越严重,对施加惩罚的人所具有的权威要求就越高。比如,督学或校长才有权对学生做停学10天以上的处罚,而普通教师则无此权力。校长没有权力开除学生,只有提出建议的权利。一般来说,开除的决定只能由教育委员会来完成,或者是由教育委员会任命的督学才有权批准是否开除学生。

一些学区制定了纪律方阵,将每类或每级错误行为可能导致的惩罚一一对应列举出来,一目了然。在休士顿独立学区所列举的学生违规行为中(见表3),1级违规行为通常需要教师干预,2级需要行政人员干预,3级将会被停学或者可能被移交到纪律学习项目(Disciplinary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简称DAEP),4级被强制移交到DAEP项目,5级将被开除。一般来说,违反联邦法律,就会被移交司法机构,建议开除;违反州法,则会被停学,反复者会被建议开除。

2. 严厉的惩罚措施。随着、枪支等因素对美国学校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要求安全校园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应的违规惩罚也越来越严厉。1994年,克林顿政府签署了无枪支学校法案(Gun-Free Schools Act of 1994),规定凡拥有或持有枪支的学生必须被学校开除一年,并提交到青少年法庭。后经过修正,零容忍的法令逐渐推行到武器、药品。所为零容忍(zero telorence),即对既定行为实行固定的惩罚,不容许任何通融,不考虑其动机,也不管其后果是否严重。学校对于买卖、携带和使用药品(包括酒和含酒精的饮料、改变情绪的物质、非正规医疗机构开的处方药、非处方药)、携带和使用武器(包括仿制武器、玩具枪、小刀、链、管等)、袭击学生或教师都实行零容忍政策。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相关的惩罚措施包括停学、紧急行为矫治、建议开除、报告执法部门。

3. 其他替代性惩罚手段。从表5可见,停学适用的范围很广,其中校内停学使用尤其频繁。但过度依赖停学作为惩罚手段,也会带来很多弊端,学生会越来越跟不上学习节奏,完全丧失学习兴趣,以至于辍学。

目前的趋势是鼓励学校尽量采用停学之外的替代性惩罚措施,如:取消特权(包括课外活动、校外活动、体育活动);朋辈调解(peer mediation),训练学生调解员来调节违规行为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法庭(peer court),司法系统中专为应对青少年轻微犯罪(打架斗殴、偷窃、携带大麻、烟草、酒等)而设计的,是替代传统青少年法庭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陪审团成员来自于学生志愿者。警察局、学校、市政法庭、青少年服务部门可以把违法的学生提交到学生法庭,当他们承认自己的罪行后,由高中生和初中生组成的陪审团会根据案情提出相关惩罚的建议,如赔偿损失、做0~40小时的社区服务,参加管理情绪的学习班等。被告履行相关惩罚后,其犯罪记录会被勾销,且可以申请成为学生法庭的志愿者和陪审团成员。如果不能履行相应惩罚,则会被提交到青少年服务部(Department of Youth Services)拘禁,强制矫正。

第6篇

(一)教育振兴时期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这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两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一个是“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于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另一个是“跨世纪园丁工程”,即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以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可以预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会给基础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学校外语教育面临的历史任务

外语是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外语与计算机技术已被认为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因此,外语学科作为我国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受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贯彻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进程中,无论是“素质教育工程”,还是“园丁工程”的实施,外语学科都被列为一个重点。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外语教学能否有效地提高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几年来的学术年会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都是围绕外语教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开展的。

二、中国学校外语教学的形势

(一)中国学校外语教学的概况.

我国目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亿3千万,5700多万和1000多万。学校开设的外语主要是英语、俄语和日语。俄语和日语主要集中在东北三个省和内蒙古。分别有35万学生和12万学生学习俄语和日语,其余中学生全部学习英语。小学开设英语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从1994年以来几乎每年递增一百多万。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为止,约有700万小学生在校学习英语(每周平均3课时)。除近8万所普通中学开设外语课(每周4~5课时)外,全国约有50多所外国语学校开设外语课(每周6~8课时)。此外,目前全国所有职业高中和技校都要求开设英语课,还有数千所民办中学或技校也开设外语课。可见,我国中小学在校学习外语的人数接近一亿,真可谓是“外语教育大国”。

(二)中国学校外语教学近十多年来的进步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外语课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从理论天实践上为外语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确立了外语课程的多元目标与要求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语言教学的要求,而且在思想教育、文化素养、智 力开发等方面也提出了目标与要求。

2.更新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因此,我们必须在教材编写中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其听说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运用外语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全国各地外语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地区的外语课已经开始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翻译中解放出来,逐渐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

3.形成了积极研究教法和学法的局面

十多年来,为了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路子,优化外语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各地教育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活动。他们培训教师,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听课和评优,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研究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4.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

为了营造外语语言环境,全国各地学校都开始重视外语教学仪器的配备,如录音机和投影仪等。县、市级的许多学校建有语言实验室,城市许多学校使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一部分学校设立了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并且开始了网上教学。

5.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的改革

课程与教材的改革加速了中学外语测试与评估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测试和评估由过去的注重对知识的检测逐渐变为注重对能力的检测,并逐步加强测试和评估的语境化和交际性,同时逐步增加听力测试。

6.加强和促进了中外语言教学的交流

近20年来,我国中学外语课程与教材的发展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中外合作编写教材的举措对中外学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春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从此结束

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与科研封闭的状态。近几年我们与英、美、澳、俄、日、韩等国的同行学术交往频繁。我学会不断派教师和教研人员出国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参加我们的年会和讲学。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学校外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一进步又集中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西南师大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于1999年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调研活动。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的部分中学高三年级的师生共有10255人参与了这次调查,并有5682名学生参加了测试。此次测试与1985年原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高三水平测试相比,成绩增加了10~20分,其中农村学校和非重点中学成绩提高幅度更大,增加了约30分。这项调查的结果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我国学校外语教学的发展

事实证明,我国学校的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诸如中小学外语教学底子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加上应试的沉重压力,使得外语教学难以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总体上说,教师的外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较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教学技术和手段落后,语言环境缺乏;这必然会造成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总之,我国学校的外语教学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求得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在外语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注重发展创新教育。

(一)推进素质教育

面向21世纪的外语新课程标准正在制订。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主要是:

l.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具有分级要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2.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4.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获得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5. 通过语言实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其国际意识。

(二)发展外语创新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加强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那么,外语课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学习语言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处处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发问、发现、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求异、想象和创造等。

外语教育是否要创新呢?回答也是肯定的。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创新外语教育。2000年七月,由美国欧哈那基金会倡议和赞助,在东西方中心组织了中美专家学者就如何创新EFL,ESL以及EIL教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和学者达成以下共识:

创新外语教育必须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

1.创新课程设计 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情感、心理和身体素质为宗旨,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加强对其认知能力、文化意识、自学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新世纪的课程应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普通学校及各类特色学校的需要。

2.创新外语教材建设 课程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各种教材应是创新课程的具体体现。因此,教材从内容、体系、训练形式。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需要创新。教材的内容应富有时代感,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和现代科技信息。教材体系的创新主要反映在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的结合上应更为紧密。教材中的语言训练应当由机械模仿型转向任务活动型,使其更富于实践性和启发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新学校外语教学方法 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途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深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

4.创新外语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育的重要保证。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可以营造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增强视听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教学程序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校建立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图书馆和阅览室,建立网络教学,实现外语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实践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5.创新评价手段 创新评价手段是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现,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同时应该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应当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朝中、期末考试或考查与平时课内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相结合,听力、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6.创新外语师资培训 要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外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中学共有55万外语教师,初、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0.4%和55%这种状况难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根据目前“跨世纪园丁工程”项目的要求,一方面抓英语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全国已建立六个国家级外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将于21世纪初培训千分之一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地还要分别培训百分之一和十分之一的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性思维去创新教学方法。

四、结论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已经颁布,学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已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在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师资培训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使中国学校的外语教育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光明日报》,1999年2月25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教育研究》,1999年第7期。

张正东:“对外语教改的五点看法”,仲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2期。

刘道义:“试论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7期。

第7篇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 学校教育 社区服务

服务性学习起源于美国,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虽然其在美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人们对美国学校教育中服务性学习发展历史仍知之甚少。在美国,服务性学习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由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发展到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服务”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在强调服务本身,而相应地淡化了以传授知识本身为目的的学习;社区服务开始融入一定的学习成分,学习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服务性学习则是真正将“服务”与“学习”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彼此不再独立,而是相辅相成,逐步走向融合。

美国服务性的学习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间国会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进步主义思潮和杜威教育理论的出现都为学校教育中服务性学习的孕育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服务性学习进入萌生成长的第二阶段,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服务在此期间纷纷兴起并蓬勃发展。同时,“服务学习”这一术语在这一时期由罗伯特・西格蒙和威廉・拉姆西在美国南部地区的教育会议上被正式提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服务性学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一系列与服务性学习相关法案的陆续出台使得服务性学习在美国实现了其在法律规范背景下的飞速发展。

一、老布什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于1990年11月签署了《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该法案则成为美国服务性学习历史上的重要的事件之一。该法案授权拨款,用于支持中小学校的服务性学习计划、社区服务计划,青年团、非赢利性机构及各高等院校中的示范性全国服务计划,并授权建立“国家学习服务交流中心”。相关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不仅确定和巩固了美国学校教育中服务性学习的地位和作用,也使其上升成国家意志,同时更推动了为继续完善服务性学习而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从而推动服务性学习朝着科学化、法规化和系统化的方向不断纵深发展。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老布什之后的美国政府也通过颁布与修订法案来逐步完善关于服务性学习的法律条文,使服务性学习的发展有法可依。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则再一次重申了服务性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国家与社区服务财团法人组织通过“学习与服务美国”计划支持中小学校推动服务性学习活动。同时,联邦政府通过“美国服务志愿队”计划向高中毕业生、大学生提供服务社区的机会,以换取津贴、偿付教育贷款或支付未来高等教育的费用。克林顿政府时期内一系列法案的诞生和实施,使得服务性学习的发展更加规范和严谨,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加的清晰,课程设置日益丰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服务性学习的完善和改进。

三、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进入21世纪后,服务性学习在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通过继续颁布相关法案对服务性学习进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则更加重视公民道德的培养。美国学校教育通过服务性学习,以实现学生与国家社会的双赢为目标,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1月签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2002年颁布的《公民服务法案》则是对之前法案的继续完善和补充,并提出“为了复兴全美国的公民责任伦理和社区精神,通过扩展和加强服务性学习计划来改善青少年的教育。”在小布什总统的积极倡导下,2002年9月成立“学生服务美国”计划,促使美国的青少年进一步参与到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活动中,形成终身服务与公民参与的习惯。

四、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奥巴马总统就职后,就把加强和改善联邦志愿服务体系置于优先议程中。2009年通过了旨在保持美国志愿服务事业长盛不衰的新法案――《爱德华・肯尼迪服务美国法案》。以这部篇幅达1601页的法律为标志,美国联邦志愿服务计划及其管理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该法案通过一系列新的授权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国家与社区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美国青少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让他们体验作为公民应尽的基本责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毫无疑问,服务性学习在21世纪将继续发展与演变,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美国各级学校今天和明天的面貌。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服务性学习的历史对于当今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极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学习和吸收美国服务性学习的理念与策略,逐步将其本土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服务性学习,并朝着适应学生发展、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06):67.

第8篇

关键词:英国中小学;节能减碳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背景

(一)英国开展节能减碳教育是回应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积极对策

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掠夺式的滥采滥伐下,地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人类生活的环境也每况愈下。

在非洲,森林面积以每年大约4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在东亚,每年采伐的林木达到森林面积的4%;仅印度尼西亚一年就失掉70公顷森林。在土壤退化的同时,作为最重要自然资源之一的水资源也严重减少。1990年,有28个国家共计3.35亿人口面临水资源紧张,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50个国家的30亿人口[1]。与人类现代化生活紧密相关的化石能源也面临枯竭。据统计,世界原油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76年,天然气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96年,煤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220年,核燃料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86年。[2]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剧增,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增多,全球开始变暖[3]。从1978年以来,北极区的海冰区域大约每10年收缩9%。温室效应使降雨、风、云层、气旋、洋流以及南北极冰帽大小等关键可变因素发生变化,从而使极端天气频繁发生[4]。就英国本土来说,历史上出现的伦敦大雾事件、泰晤士河事件等无不给政府和教育部门敲响警钟。无论从资源还是环境的角度来看,英国开展节能减碳教育都是必要的。

(二)英国开展节能减碳教育是履行《京都议定书》职责的具体体现

由于全球变暖及其产生的影响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达成共识,160多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采取减缓和稳定气候变化的行动制定了议事日程[5]。1997年,各国政府进一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国家制定了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京都议定书》被认为是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里程碑。《京都议定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应个别地或共同地在2008~2012年承诺期内将六种温室气体的全部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少5%。其中,欧盟做出减少8%的承诺。英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控制气候变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欧盟内部的“减排量分担协议”中承诺减排12.5%。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进一步表示,力求在2010年减排主要温室气体一氧化碳达到20%,2050年减排60%[6]。英国对欧盟、对世界的承诺决定了其有义务开展节能减碳教育。

(三)英国开展节能减碳教育是对国家节能减碳计划书的实际践行

2009年,英国政府公布了“英国的低碳转型策略”。作为最新的节能减碳计划书,该策略希望在2020年以前达到以下五项减排指标:120万人以上投入绿能产业;700万户家庭得到补贴整修房舍,150万以上家庭获得补贴生产能源; 40%以上的电力将由低碳能源产生,例如再生能源、核能、清洁碳;进口的能源将比现在减少50%;新车平均的碳排放量比现在减少40%。为了达到上述的五个目标,英国着力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能源供应业、工商业、运输、家用、农业与土地、公共部门。教育属于第六个方面,是公共部门中的一部分。

(四)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传统为开展节能减碳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英国注重环境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现今的节能减碳教育是建立在传统环境教育基础之上的,是对传统环境教育的发展和延伸。

1.英国环境教育历史悠久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国家之一。1920 年, 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帕特里克·吉迪斯(Patrick Geddes)首次将“环境”和“教育”两词连用。英国政府还率先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在 1970~1985 年的15年间,环境教育开始进入英国学校的课堂,成为英国正规教育的必修科目。1971 年,学校委员会的“5~13 岁环境学习项目”公布,环境教育开始走入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教学中。此后,英国《国家课程》又规定,环境教育应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必修课而存在。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出版了《国家课程指南7:环境课程》, 规定了英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大纲,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途径,形成了完整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乃至全球环保工作的开展。[7]

2.节能减碳教育是对英国传统环境教育的一种新发展

节能减碳教育与传统环境教育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说它一脉相承,是因为两者都以减少破坏、保护家园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和生态意识,并最终落实在行动上。但是,节能减碳教育与传统环境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环境问题出现,科技、文化等新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于环境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环境教育侧重于从整体上培养人们普遍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8],而节能减碳教育则侧重于培养人们具体的对资源能源的敏感度,以及减碳意识和行动力。可见,节能减碳教育是对传统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二、主要措施

(一)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一系列计划

儿童、学校与家庭部是英国负责可持续教育的最高公共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策略。其中,“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切实地将节能减碳融入到了学校教育当中。此外,儿童、学校与家庭部还推出了以下五大举措。[9]

第一,生长学校计划:鼓励、促进学校利用户外环境(如食物与农作物,花园、花圃与绿地,野生动物与自然环境)进行跨课程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亲身体验与大自然的互动。

第二,共同发展“幼年基础阶段教育”:把“认识与了解世界”列为学生的六大学习重点之一,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早地播种在学生的心里。

第三,汇编“未来学校案例集”:为了给各所学校的校园建筑修建提供参考,案例集中提供了大量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与学校规划案例。

第四,与英国文化协会共同推出“全球通道网站”,供全球各个地方学校的相关人员利用此平台进行交流,分享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观念与做法。

第五,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合作,共同推出为期两年的“青年行动者计划书”,促进年轻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

“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是儿童、学校与家庭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旨在促进所有学校在2020年之前发展成为可持续生活和学习的典范,鼓励学生在学校和社区扮演积极的角色,利用各种方式担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此计划共包含以下三项主要内容。

第一,一份关怀的决心。学校是一个提供关怀的场所,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要求把这份关怀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还要扩展到对能源、水源、垃圾、食物、交通以及人们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困难。概括来说,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关怀理念包含三层含义: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包括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人)、关心环境(包括本地和外地)。

第二,一个整合的策略,即可持续发展学校探究各种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并通过三类途径进行整合渗透:通过课程融入学习中,通过校园融入学校各种活动与价值中,通过社区融入于社区人士与伙伴的观念中。

第三,一些精选的主题。主题用来作为入门的起点和初步探讨的主轴,可在不同课程中进行发挥和延伸。《可持续发展课程规划实务指引》指出了八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主题(详见表1)。

“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有效地带动了英国中小学参与节能减碳行动的积极性。例如,洛威中学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可持续发展大使。该学校鼓励学生组建社团——生态学校社,并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和为小学生举办的可持续发展活动,带领学生们进行垃圾分类,区分可回收、可再利用、可丢弃等不同类别。生态学校社编写了《可持续发展食物采购指南》,分发给社区居民作为参考。此外,生态学校社还举办了一系列以环境为主题的研讨会,探讨学校的节能减碳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三)将节能减碳理念融入进国家课程

融入课程,即将节能减碳教育纳入到国家课程的特定科目中,进行渗透性教育。英国国家课程依据学生年龄将教育分为四个关键期:5~7岁为关键一期,7~11岁为关键二期,11~14岁为关键三期,14~16岁为关键四期。节能减碳等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包含在第一、第二关键期(小学阶段)的“跨课程的学习”与第三、四关键期(中学阶段)的“跨课程的维度”中(见表2)。

“跨课程的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被融合在地理、科学、体育、公民教育等各科的学习中,渗透到学生的观念与行为里。与“跨课程的学习”相似,“跨课程的维度”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被融入到公民教育、设计与科技、地理、科学等科目中。与小学阶段“跨课程的学习”不同的是,“跨课程的维度”开展的形式除了融入已有课程之外,还以主题式课程的形式存在。在发展主题式课程方面,“跨课程的的维度”的主要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见表3)。

三、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在英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英国的节能减碳教育得以有序开展,并收到了切实可见的教育成果,但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

(一)主要效果

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号召下,各学校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措施(如开辟花园、监控能源的使用等),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下面的三则事例体现了英国中小学生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践行着节能减碳的要义。

哈比教会小学在皇家督学的采访中得到了高度评价,因为所有的师生都表现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学生们能够就节能减碳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侃侃而谈或者质疑对方的言行一致问题。该校的“生态战士们”还想出了许多节能减碳的点子,有的学生还希望参加市议会,表达他们对于垃圾、废弃物、回收等问题的看法。

阿格利小学把节能减碳教育充分融合到课程之中,低年级学生能够讨论节能减碳的相关议题,了解气候的变迁;五年级的学生集体给国会议员写信,希望国家重视森林砍伐问题。

洛威中学将学习与行动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全国性和国际性活动。该校一名11岁的学生不仅积极加入社区中一个关怀气候变迁的社团,甚至参与提出了一份请愿书,希望促成11~16岁学生免费搭乘公共汽车或地铁。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英国的节能减碳教育运作模式相对成熟,而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0]

第一,各科目之间的协调难度较高。英国的节能减碳教育采取“渗透”+“专题”的模式,对各科间的分工合作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协调不好,就会使节能减碳教育支离破碎,各科间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缺失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英国开始在学校设立环境教育协调员,旨在协调各科目间的教学,促进教师合作,以更好地开展节能减碳教育。

第二,忽略基础知识的积累。由于英国中小学节能减碳教育比较注重实践,强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太少,而基础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节能减碳教育的开展效果。

第三,教师的时间有限。由于节能减碳教育要穿插、渗透在各科的教学中,这使得教师除了准备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花精力阅读、准备节能减碳教育部分的知识和教学材料,教师教学压力增大,有时甚至有心无力。针对此问题,英国学者指出,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给予教师更大的支配权,并加强各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建立完善的绩效机制。

四、对我国的启示

在节能减碳教育方面,英国的做法给我国带来了诸多启示。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其成功经验,尽快找到在我国开展节能减碳教育的方向和途径,少走弯路。

第一,英国将节能减碳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教育之中,属于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一环。推动节能减碳策略并非单兵作战,而是教育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学校配合,在整体的统筹规划下有序开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也可以将节能减碳教育纳入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之中,使教育体系内的政策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之间的连接更为明确、紧密。这样,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可以成为节能减碳教育的具体目标,而节能减碳教育则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第二,英国开展的节能减碳教育非常重视实践,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落实节能减碳教育的相关理念。知行合一是开展教育的法宝,节能减碳教育也不例外。学校不仅仅是宣传理念的地方,更是带动学生落实行动、将节能减碳付诸实践的地方。英国的节能减碳教育充分鼓励学生在行动中落实理念,在知识上和行动上都能深刻地理解节能减碳的意义。我国在推动相关课程与教学时,也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以避免纸上谈兵。

第三,英国节能减碳教育与国家课程配合,并由学校弹性规划。在英国,各学校在开展节能减碳教育时,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中相关科目的指导,配合各自学校特点进行适切的调整与规划,这充分体现了对校本精神的重视。也正因如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师生更有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节能减碳教育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国在对节能减碳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时,也应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各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闭薇娜,谭志雄.论资源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65-68.

[2]张玉新.试谈能源危机和解决的方法[J].应用能源技术,2003(4):7.

[3]王勇,赵玉民.环境问题的归因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2): 125-129.

[4]孙晓航.全球变暖状况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3-4.

[5]韩昭庆.《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及其相关问题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 100-104.

[6]潘家华,陈迎,庄贵阳.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J]. 中国经贸导刊,2006(18):51-52.

[7]冯永刚,董海霞.环境教育:英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79-83.

[8]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其目标[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3): 118-122.

[9]王如哲,黄月纯.节能减碳教育:国际观点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9-58.

[10]黄茂勇,刘奕涛.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问题探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J]. 科教文汇,2009(2):57.

[11]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QCA) (2009a).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ction: A Curriculum Planning Guide for Schools[EB/OL].http://qcda.gov.uk,2009.

[12]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QCA) (2009b).Cross-Curriculum Dimensions: A Planning Guide for Schools[EB/OL].http://qcda.gov.uk,2009.

第9篇

【关键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教育思想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49-01

近段时间以来,笔者常读有关教育思想方面的书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做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也是有启发的。

对于20世纪世界教育史上的璀璨明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研究,国内关注已久。自三校复员北返之后,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工作就一直进行着。学者们对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点:(1)通才教育;(2)教授治校;(3)学术自由;(4)爱国教育;(5)社会理想。

李硕豪以《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为题,探讨了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就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止于至善”,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专家次之。大学四年应该打下良好的知识面基础,文理兼通,融汇中西,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服务。邵明峰以《西南联合大学办学奇迹背后的原因探析》为题撰写论文,文中提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坚持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教授与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教授治校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一个亮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的一句名言影响了大学的模式,即“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周棉在《中国留学生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认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始终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学者、学生自由地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自由地研究知识,敢于挑战权威,学术方能进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坚持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各派学者,各派观点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学生自由开拓学术视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思想异常活跃。李宗建、魏强阐述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把爱国教育作为第一教育理念。张伯苓把培育爱国精神,陶冶爱国情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并亲自制定“公能”校训,把“爱国为公”作为“公”的不争内容。张伯苓的爱国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而深刻。李宗建、魏强详细提到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中的社会理想教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社会理想教育是建立在深刻的现实反思和强烈的责任应当的个体觉悟的基础之上。这种社会理想教育体现在,一方面对于青年学生进行的立志教育,这种志向不再是旧道德规范因袭下的为了“扬名声、显父母”,而是现实国情下的为了国家之振兴、社会之进步和人民之幸福;另一方面,希望诉诸教育之力量,进行国民性的根本改造,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美好愿望。

国外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美国学者易社强为例。易社强教授的《Lianda: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西南联合大学:战争与革命中的中国大学》)是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巨著。在著作中,易教授主要研究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内容,抒发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的学术情怀和学术自由的氛围,描绘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的精神面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个有着优良学术风气、学术氛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世界名校。虽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在当前教育思想的探索和完善中,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学生的培养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美术教学应首重基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讲究通才,不过早地给学生定位,美术教学也是这样。学生们的基础很重要,在奠定基础的过程中,不要过早地定位主攻方向是国画、素面、油画等。要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基础,学生们一旦奠定好了基础,成绩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第二,重视品质教育,美术教学也是有品德要求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重视爱国主义,社会责任培养,美术教学要注重品德教育。学好美术绝对不是为了一幅国画或一幅油画能卖多少钱,学美术的初衷是为了反映美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学美术的品质也是产生重视的,这一点做到了,广大学习美术的学生将会走得很远。

第三,美术源自内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讲究学术自由,其实学美术也与心境大有关系。一个人的一幅画往往反映这个人的内心世界。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心境的培养,画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感,找好自己对于生活的灵魂深处的定位,这样的创作才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专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2]周本贞、高建国等著.守望大学精神[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