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02:07
导语:在医学教学反思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细胞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265-02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创新不断涌现和竞争不断加剧的重要时期。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第一要务。教育观念的更新,首要更新的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庞大的师资队伍,他们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是课堂和实验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中最有力的影响者,毕竟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多学科、多层面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
细胞生物学被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和高等教育体系中均占有重要位置的前沿学科。医学领域的许多重大发现与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对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意义日益突出。在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科研思维的同时,如何利用课程授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是我们当前面对的教育课题之一。我们在研究生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改革的迫切性、系统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教育观念更新是前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忽视能力培养是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着教学计划和教科书一章一节地向学生讲授,学生熟背理论而与实践脱节。二是忽视自主能力的培养,限定领域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主张学生的自主发挥,学生理解书本但不会思考。三是忽视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只学习已有结论和经验,忽视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和形成结论的深入研究[1]。在实现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及教学团队的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前提,也是基础。各指导教师的创新力的保持和对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学习有助于保持教学的生命力。
2.师资队伍加强是保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曾说过:“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提高研究生本身的质量,更要重视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质量。”[2]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关系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师生双方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并认为导师的学术素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3-4]。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师德高尚、教风严谨,梯队合理。搭建技术力量雄厚的师资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重引进也更重培养,引进看学历、选专业、重学缘,培养分批次、重坚持,力求优势互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以小型的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加强交流,互助共进;在梯队建设上,看重专家教授的经验,也注意吸纳思维活跃的中青年学者;并依据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学生的兴趣主导,确立了双导师制,并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深化课堂改革,推行创新课堂
1.课程设置合理化。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做到适时调整,丰富选课资源的同时,加强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2.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要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建立在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知识作为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研究生阶段知识的获取不应该局限于本科阶段的某一本教材的重复拓展。我们在课堂设计中集思广益,打破教材的局限,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设置了十个小的专题题目,专题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创新、前沿知识、热点领域,并充分考虑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如细胞通讯、细胞信号跨膜转导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端粒、端粒酶和肿瘤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细胞骨架与运动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举例(原因分析、分子细胞学调整、研究进展)等。学生既能从中巩固提炼的基本理论框架,又能获得丰富的前沿信息,在学习中还有助于科研方向的确立和科研思维的培养。
3.改革教学方法。我们在前几年的教学中留心对研究生的理论基础、能力水平和喜欢的教学模式做了问卷调查,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学生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已经具有比较广泛、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向往自由的思维和互动表达。综合研究生的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试行教学方法改革,彻底改变教师灌输知识的单一模式,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担负引导、组织实施、总结和考评的职责,更多的时候也是讨论和争论的主体之一,变师徒关系为伙伴关系。具体实施是依据学生兴趣分组,3~4人/组,组内分工协作,依据自己所选的感兴趣的专题查阅资料,开展讨论并推举一人以PPT文稿的形式图文结合在课堂上汇报讲解,同学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做针对性的点评、补充。创新的课堂组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保障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协作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课堂表达和提问互动有效地活跃了学习气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综述及表达能力。此种形式受到了选课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吸引了更多的研究生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中。
4.考评手段合理化。在转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模式的同时,打破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划一呆板的考评制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课堂表现和实践实训,各占50%。课堂表现的评价中以小组汇报讲解中的综合能力表现作为主要的考评指标,并逐步完善了评分标准,简介如下:基本原理简明扼要、切中要点、通俗易懂;研究应用举例典型、兼顾多方面;重视结果分析(尽量使用图表);重视技术发展的进展和研究理论进展(突出新意)。除了陈述者有奖励分之外,课堂提问及回答者都有酌情加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提问、课后总结的学习资料都可以组织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学习档案也可作为酌情加分的因素。
三、反馈与思考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的考评方法改革的突出优势在于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但在试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于改进的问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需要合理调研,依据社会、培养目标和学生主体的需求做出调整,充分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学生更注重研究进展的讨论和热点文献的分析,教学内容需要每年更新,不能一成不变。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试行讨论式课堂的问题反应在四个方面:个别小组成员因自制力不强、计算机水平限制、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等原因对所选专题的基本理论或研究进展陈述不清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同学对该专题领域的学习。在课堂汇报环节,受部分同学表达能力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堂进展的节奏会略显拖沓。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综合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锻炼,也有个别学生在混学分,并没有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且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体系中,给学生公正、全面、合理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但其过程是相当烦琐的,需要教师团队比较多的精力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能更好地配合教学改革的推进。
四、展望
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更需要创新能力。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多体现在实践实训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学院、导师和学生等多个主体的重视和参与,但基础是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师或导师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保持教育改革的热情,及时地发现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拥有足够的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技术、方法的不断提高完善,才能真正推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龙华.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7,(5):102-105.
[2]周晋,王树叶,刘述川.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787-789.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主题交流法
一、引言
教育和培养技能性人才是高职高专教师的双重任务。然而在实践中,任课教师很难摆正这一关系。通常任课教师都偏向自己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他们在讲述专业时,洋洋洒洒,在理论上一套又一套,而对于少数经常迟到、旷课、在课堂上用手机聊天或干脆趴着睡觉等表现不近人意的学生,懒得去过问,忽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是他们的份内事,而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在高职高专中持这一观点的任课教师比较普遍。其结果是,每年都有少数学生受到这样和那样的处分甚至被开除学籍,每年总有少数学生因未修满所规定的学分而毕不了业。究其原因,有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的问题。尽管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是由方方面面的内外因素影响而决定的,但他们从小学至大学,教师对其的教育失误占了很大的比例。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教师是有一定责任的。这是值得每一位任课教师反思的问题。通过对教育和教学的反思,总结经验,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的提高与发展。搞好教育与教学工作,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教师追求的理想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教育与教学这二个方面,二手都要硬。在对待很多在学习上早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的高职高专层面上的学生,非政治思想教育的任课教师在其传授专业知识时,应以学生为中心,适时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有利于教育和培养技能性人才,有利于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
首先何为教学?从广义上说,教学是指: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致生活本身,都是教学。狭义指:使学生学会各种活动方法和技能的过程。而笔者以为,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活动,所谓“教”就是由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传授学习方法等。所谓“学”就是指学生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技能和传授的学习方法等。
何为反思?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其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reflection)的广义概念是指,“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active persistent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any belief or supposed form of knowledge in the light of the grounds that support it and the further conclusions to which it ends)他还提出了意思与“反省”近似的“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反省”(introspection)这一观念,在二千四百多年前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便初现倪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曾子在《论语•学而》中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忠实的呢?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没有不去温习呢?”显然,这里孔子的学生曾子要求人们经常回想自己所做过的事是否正确。而杜威的观点是要对所做出的结论进行不断地考虑。二者有异曲同工之意。只是杜威把教学和反思引入教学过程,将其密切地结合了起来。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成败之经验,然后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笔者以为:教师成长=实践+反思+经验+实践+反思+经验……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培养自己不断地成长,就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不断地总结成功与不足,并为自己下一步的教学精心做好计划安排。笔者将其描述成一个流程图,(见下图)这样循环往复,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一定能不断的提高,甚至飞跃,教师就不知不觉得到了成长。
三、笔者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工作。通过对教学的不断反思,意识到有如下得有失。
1.教学方向的定位
教学对像(按笔者任课班学生)是来自江苏省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其入学时的英语高考分数情况;入学后使用教材与教学结果见表1。从入学的英语平均成绩来看(56~71分),学生都在中下水平。对这类学生应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称《基本要求》)来实施教育教学。高职高专应该实现“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确保各项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只是简单地把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的考试,教学管理部门也把通过这一考试定为拿毕业证书的门槛。于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追求英语应用能力A/B级的高通过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材内容的编写也对引导学生通过A/B级的考试有所侧重,如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的内容设计中SECTION C部分实用写作;听说教程中的TESTING YOUR EYES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是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势必围绕着这根指挥棒转,这也是教师把通过A/B级考试作为目标的原因之一。可见,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学的阴影。多年来,我院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教学也主要是围绕着通过A/B级考试的通过率的目标开展的。虽然学生的一次性通过率(A级97%左右;B级的通过率为95%左右)在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但学生的口语能力却不近人意,对所学专业的英语更是不甚了解。由此可见,这种公共英语的教学已偏离了学生专业和就业的培养方向。因此,作为从事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全面准确地理解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全面领会和把握教育部为高职高专所设的教学目标,为了实施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确保各项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应该在这几个能力方面下工夫。在方向上,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强调学生在上述提到技能和能力上得到培训与发展,应促使学生把英语当作一项技能来学。因为当今受企事业单位亲睐的就是既掌握一定技术操作又懂一门外语的毕业生。要使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就英语而言,学生光凭一纸A/B级英语应用能力证书还不够,他们应该把英语和他们的专业结合起来学,做到在专业上基本上能和“老外”沟通。学生除了通过A/B级考试外,还应通过涉及其本专业的类似于职业英语(English for Career)或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考试尤其是口语考试。设立这样的教育教学目标无疑给教师一个崭新的课题,这无疑是挑战教师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迫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笔者以为,这就是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急需的定位和立刻付之实践的任务和目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把思想教育贯穿到英语教学中
就英语教学而言,从上述列表中可以清楚地得知:我任课班学生的高考平均分在56~71分左右,显然他们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他们的学习习惯也存在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个别03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迟到、旷课、在教室里发呆或趴着睡觉等。这些学生上课听不进,也不参与课堂活动。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1)正面教育与帮扶相结合
经课后和上述类型的学生交谈后得知,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在中学里没学好,现在听不懂,想学但没办法;有的是对英语不感兴趣,认为英语学了没用,于是干脆不学,苦于要考试,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对待他们除了配合班主任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外,还应该主动地帮扶他们,使他们感到学好英语有希望。如应电0302班的部份后进同学,在经过我和他们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后,主动向我提出了为他们补课的要求,对于他们的要求,我立刻积极地回应。我利用他们的自习课和我的空余时间为他们免费地补了一个学期的课,帮他们解决了一些以前一直不懂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学习英语的心态有明显的改观。
(2)结合课文内容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一定要板着脸,一本正经地面对面进行说教,有时可以把思想教育贯穿在课堂的语言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授“谁需要数学?”(Who Needs Math?)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预备2级UNIT 5 SECTION B),我能及时利用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该文说的是一位美国数学教师,通过他所遇到的轻视和不想学数学的学生所做的事,阐述了每个人都需要数学的论点。课文叙述了二件事:(1)一名数学不好的出纳员,因停电,无法使用电脑而找错了钱。(2)一个胸无大志,只想当用不着数学的清洁工,但他在购物时,却常常上别人的当,受他人的骗。通过这二则故事的学习,我让学生讨论学习了英语的重要性。用英国文化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对他们进行教育,(该报告说,全球有20亿人正在积极地学习英语,到2015年全世界会说英语的人将达到30亿,接近目前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换句话说,就是每2个人中就有一人会讲英语了。)并且利用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以来,无锡新区加快对外开放的脚步,不断吸引外资企业投资落脚和对会英语的技术人才需求的形势对学生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比起数学,英语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工作语言(A Global Working Language),非常有用,用它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和“老外”沟通是完全有可能的。通过课堂上的思想教育,部分学生端正了学习英语的态度,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以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对多年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反思,早已意识到,高职高专层面上的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相当低的。如何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难题。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一种良好的对策。
能听能说英语是学习英语的初衷,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许多教师均很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一般通过口语热身活动(warm-up activity),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等课堂活动环节来达到此目的。很多高职高专教科书在设计和环节编排上,也根据课堂教学的这一要求,走这一条路。它们在每个单元的开头均有供语言热身活动的固定栏目,如:Leading In and Exploring the Topic(《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郑树棠教授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n this unit, you will…(《实用综合教程1》王守仁教授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pre-reading questions(《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于洪颖教授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联合出版)……热身活动是学生进入英语课角色的预演,教材这样编排无疑是为方便教师引导学生由英语口语热身转入课文,它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角色,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完成热身活动并不困难,他们能说得头头是道;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也能干巴巴地作一、二句简略回答。而在高职高专层面上,能说较长时间英语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在英语课上只会干巴巴地回答Yes或No。在很多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只局限于一些简略问答,学生也总跳不出作简单发言的圈子。有的英语课堂,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英语“热身”,忽视了后几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口语技能的培养。结果是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疲,他们的口语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引导他们能较流利地说较长时间的英语呢?通过反思上述那些学生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除了鼓励学生平时多听多读外,还应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一个进行英语交流的主题,一切语言训练和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通过“主题交流法”(Topic-interactional Approach)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主题发表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达到让学生多说英语、说好英语的目的。
1.变传统的讲解法为“主题交流法”
传统讲解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的设计从单词、句型、语言点的讲解到语篇段落的分析与翻译,均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的作用也仅仅是简略回答一些课堂提问。而主题交流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法。它是由Melrose (1991)将英语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发展而成并提出的教学法。此教学法已被列入当代语言教学与学习的数据库中。其主要结构是:设置情景,提出主题,完成主题,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
学习语言是一个过程,经常接触有意义的语言,得到输入理解的语言后便有语言输出,这便是语言的学习过程。当今学生可以通过课本,报刊杂志、电台、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接触到很多有意义大的英语材料,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材料(主要是课本)确实花了一番心血。他们从单词、句型的讲解和翻译到文章的篇章布局的分析等。许多教师还给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讲述,但光讲解的教学是“填鸭式”的,不全面的教学,事实早已证明,它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语言学习的课堂上,师生互动(interaction)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说英语,把输入转换成输出。但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不可能立竿见影。经过长期大量地输入和消化吸收后,语言就会有“冒出”(emergence)来的有效的输出。课堂上采用主题交流教学法可以为引导学生多说、多输出提供一定的保障。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主张:“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说多练,学生更容易掌握。所谓,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嘴练的学得会,就是这个道理。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多动嘴,说听到的和读到的英语。
2.笔者的主题交流法
我们中国教师习惯上是按教科书、按单元组织教学的,而教科书上的每个单元一般谈论的主题都很明确。以《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2》第三单元A部分(My First Job)为例。工作问题是本部分的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做以下引导:
预先布置二个预习任务:(1)在热身(warm-up activities)阶段中,让一组学生预先准备,表演出一些工作特征的角色,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猜出其表演的职业是教师、警察、经理、推销员,物流管理师,电子工程师等等。英语课的热身活动很有必要,像体育比赛前夕,运动员要活动开身体各个关节的热身一样,它可以使学生活动开舌头等发音器官,进入讲英语的角色。热身活动应围绕着“工作”这个主题进行,不要脱离该主题,为热身而热身。根据上述学生扮演的职业,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Teacher,policeman,manager,salesman etc., which occupation would you prefer? Why? What kind of job would you like to get in the future? Why?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ant to do your job well?等问题。给学生提出这些很实际,很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就有话说,就可以很自然地进入课文导入 (lead-in)阶段。(2)课文学习阶段的预习:请学生预先将课文分段,并给出分段的理由。本部分的课文说的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先在一家小餐馆跟一个叫Helen的60多岁的老太太学做了7年的女招待。其间,她一直梦想自己能做一番事业,可她父母不愿出资帮她。由于她的人品好,赢得了以Fred为首的老顾客赞赏,并得到了他们的经济支持。但她的第一次投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她只好换做了一份股票经纪人工作。尽管没有经验,但她竟然成功了,她连本带利地还清了所欠那些顾客的债。做了5年后,她自己开起了公司,当上了老板。这篇课文内容不难,适合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让学生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后,请几名学生给课文分段和用英语说出各段的大意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意思(main idea)。教师做点评,然后,为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一些难的句子结构及一些单词和词组。最后,总结课文,布置课后的任务。为了使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字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挖掘和理解课文内容,消化吸收,把理解的输入转换成输出,多讲英语,教师应该继续围绕着课文主题,给学生布置一些开展小组讨论的无标准答案(open ended question)的思考题,如:What are the writer’s secrets to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 end?要求学生给出理由、结论和感想。要完成此讨论,学生迫使自己复习课文中所学的新知识和内容,并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小组口头交流。为了使讨论展开下去,教师可以给些提示,如:与成功就业有关的一些因素:人的素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交际能力等要点。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与讨论:Why was the writer able to be enrolled by the bank as a stockbroker even if she did not have any experience about it?各小组讨论作答之后,推荐一代表在全班发言。学生经历这些说的过程,即:经历了由理解的输入经消化吸收后转换成输出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讨论和过程,学生说的内容较丰富,而且说得也比较有条理,基本上一改以往只会干巴巴地说Yes/No或者做一些简短的回答。可见,在教学中使用运用主题交流法,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多理解语料,可以让学生觉得有丰富的内容可说,可以促使他们多说。这样,久而久之,有利于学生提高其英语的口语能力。
五、结束语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会意识到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育与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学生除了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外,还应通过涉及其本专业的类似于职业英语(English for Career)或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口语和笔头考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思想教育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出一份力,作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姜文闪译.我们怎样思维[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
[2]陈大伟.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4]周龙.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
[5]田文.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EB/OL].
[6]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
关键词:师资发展,英语教学改革,反思,反思性教学,情感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中学、大学(非专业)的教育中,一直被视为第一外语和必修课之一用于教学实践,从初中开始到大学(现在某些地方从小学就开始学),一学就是十多年,按说英语的知识及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实际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生活中真正能用英语交流的少之又少。
美国教育学家芬诺切罗在1986年出版的专著《作为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英语:从理论到实践》中指出:“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唯一的因素”。美国另一位教育学家斯瓦比先生进一步指出,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具备采取成功进任保教学方法以适应所教授学生的需要的能力”。
把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方法,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并对许多理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找到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方法或规律,就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科学实验。There exists a gap between researchers in the towers and teachers at the chalk face (Hawes,1997),毕竟象牙塔里的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存在着差距,因此广大一线教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进行反思,进行自我发展,这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师资发展了,教学效果才能得以提高,英语教学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反思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反思智慧。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辩论思维的一种体现。那么,应用于教学实践,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John Dewey就发现大部分人们和大部分老师不知道利用反思来改变他们的课堂(教学)、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社会。因此,他花了一生的时间研究什么是反思,并建立了教师教育项目以训练教师不仅能详细的回顾课堂上发生的内容,而且能分析为什么某些事情会发生,及下一步需要采取什么措施。John Dewey于1933年,在How We Think《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对“反思”作出了界定:“对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此后,Donald Sch?n (1983.1987.1991)等学者也对反思进行了研究。Claine Stanley 把他们就如何进行反思提出的建议作了归纳:
——think back (回忆)
——try to remember as much detail of the events as possible (尽可能多的记住事情的细节)
——investigate reasons for the events (分析原因)
——re-frame events in light of several theoretical frameworks (根据不同理论框架重新设想事情过程)
——generate multiple understanding (从不同角度思考)
——decide on what needs to be done next in rel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what has already happened (根据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
三、反思性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世界各国教育中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1983年,美国学者斯冈(D、A、Sch?n)在The Reflecting Practitioner《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者》中把“反思教学”描述为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认为“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失败标签的超越。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的概念可追朔到1933年John Dewey (杜威)对反思的定义,后来Cruick shank对Dewey 的书《我们怎样思维》作了注释:肯定教师需要思考。他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发生在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进行思考,然后思考有别无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可确定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全面地、解析地、客观地思考教学事件的机会”(Cruikshank and Applegate,1981)。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产生良好的思考习惯。Zeichner(1981) 和Richards(1994)对反思性教学也分别作了研究。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把反思性教学界定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并解决自身和教学目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将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关于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的定义说法不一,但其中的逻辑意义还是一样的,反思涉及学习个体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教师和他或她在团体中与成员之间的关系。
因此,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教师收集教学数据,检查他们的教学态度,信念,假设和教学实践,然后以获取的信息作为基础,对教学作评论性的反思。
四、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学习进行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从普遍意义上讲,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应在学习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结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一) 理论方面
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离不开系统的理论学习。我国的英语教师理论水平的现状大多不高,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这里指系统教学理论)的一般都很少。现在我国教育界已有多套英语教师培训丛书,学校组织支持或教师自学都可解决一些问题。教师需增强学习力,(即学习的动力、毅力和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坚持可能是枯燥甚至是艰难的理论学习。
我们知道一种新观念的确立,表明已把教育教学外在价值标准内化。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需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这样才能探寻到问题根源,这样才能提升和拓展主体的合理性水平。新观念的内化需有一个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五个过程,实践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理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理论的指导性消失后,那些表面上看来是联系实际的做法;本质上很可能已背离了实践的地要求,那么,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就会偏离,甚至会有悖于目标达成。教育理论为反思提供新视角,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践方面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让教师的工作学习化,那么教师在工作中自我更新就变得非常作用,正如以上所说的学会反思才能改进教学效果。 在教学领域中,有许多个性化和实践情境性的知识,很难格式化,只能依赖于教师在实践中的理解和领悟。
1、 可通过系或教研室的集体活动来共同学习提高的。
(1)可共同学习成功的典型(也可包括骨干教师或模范教师的案例等),这些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策略和方法中,蕴涵了标示的理论,他们成长过程表现了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专家型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表现出审慎的态度、品格和习惯,习惯于以开放的姿态,善于把他人的成力因素嫁接到自我经验的相应部位。那么,剖析学习这些典型,会为教师提供一个教育教学思想的范例。
(2)可通过教研活动来学习
可以教师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形式来展现,把现代教学理态和理论(如摸式、策略、方法)通过课堂案例来展示、印证、促进教学理不断转化为教学行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大适用性的,能不断促进教师学习的方法。
也可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典型教学问题,然后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在学习和依托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师研究和创造新的知识和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
2、个体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把先进的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把握其实质,充分发挥反思性教学的优势。那么教师在实践中要做到:
(1)记好教学日志
详实地记录教学日志,为日后的反思工作提供当时的确凿的依据。把教学课堂的一切记录下来,包括体会及发现的问题,如教学行为明确性,教学方法的适宜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性,活动取向性等等。
(2)通过学生的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
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沟通后,才能把握住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还可通过学生的思维状态,学习成绩的变化等来反思教学,进而发现问题,以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3)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技术来反思
通常可通过邀请同事进行课堂观摩,通过教学实况录音或录像进行教学技术分析与诊断。
一般可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来收集信息,然后再仔细思考,寻找问题。
发现问题后,以新的理论为切入点,尝试改进,然后潜心研究,再调整再反思,观察亲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在教学中实际效果。首行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得到较好地解决,如果没有,则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措施,如果已解决,则要继续强化已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有问题出现,则要谨慎追寻其实质,针对新问题再度方法或其他改进措施,再去尝试,再反思,就这样循环不止,不断上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反思性教学的两个注意点
Claine Stanley 对反思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反思的过程中要认识到
(一)方法的各样性及情感的作用
反思是很复杂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其形成和发展需要时间和大量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反思的方法和技艺往往不同,并不与专家所建议的方法那样一模一样。而且情感在反思中起重要作用——要么阻碍反思过程的正常进行,要么促进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情感能起抑制剂的作用,也能起催化剂的作用。有的教师虽然很希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但他们都不能坐下来写教学日记,也不愿意听他们的课堂录音或观看课堂录像。这主要是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情感占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自我责备、内疚、甚至愤怒等消极情感。在这些情感的支配下,教师不能以平常的心态去研究不成功背后的原因,也不能积极思考如何改进,因而不能进行客观有效的反思。
(二)要想正确处理反思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增减反思能力,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所有教师在教与学的环境中都可能出现情感反应(emotional reactions)。教师善于发现情况反应,分析情感反应的性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第二,教师是反思的主体。教师应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第三,教师应在反思中建立与自己、与学生以及与同事的良好关系。所谓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建立内在对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这也是把认识和情感结合起来的重要表现。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把教与学联系起来考虑。与同事的关系,就是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分享快乐。
目前,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中,大部分的老师可能仅局限于看到问题,但未作探讨,或未能正确地反思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这可能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如刘润清在为“剑桥英语师资培训系列丛书”所作的总序中说的,师资培训一词已变化三次,从teacher training到teacher education(师资教育)再到最近的teacher development (师资发展),从过去仅仅培训教书技巧(教书匠)到现在更加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为中的科研”(action research),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别人的发现,形成自己的信念,反思自我,使每一次决定都有根有据,每一个判断都有理论支撑。
只有既有语言教学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善于思考的教师和研究者,才能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也只有我国一线教师普遍地学会反思及反思性教学,师资发展了,才能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才能改变我国整个外语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Hawes, G“the classroom teacher’s role in research: the missing link” in Modern English Teacher. Vol. 6, No, 4.1997.
[2]、Dewey, J. How We Think. Chicago: Henry Regnery and Co.1993.
[3]、Cruickshank, D. R. and J. H. Applegate,“Reflective teaching as a strategy for teacher growth”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No.38.1981.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已。实施反思性教学或学习,并不是要面面俱到,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加以反思,而是可以在某次具体操作中更侧重哪个环节的训练,从各个环节的提高从而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我们班的学生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反思作业本,他们把自己考试中、作业中做错的习题抄在此本上再做一遍,自查是否学会了知识,这个作业学生在七年级刚入学时就开始做了,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在七年级刚入学时这个作业必须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才能完成好,现在他们能够自觉地把这个作业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踏实的做好。经过将近两年的实践,我认为做反思作业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学生通过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使学生避免或减少同样错误的再发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品质。第二,反思作业让学生学会从哪跌倒就应该在哪站起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做事力求完美的心态。第三,反思作业让学生的思维误区得到有效的弥补,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走上一个新台阶,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效率,实质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学生做反思作业的同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反思作业汇编成习题集,形成反思学习卡,一段时间后我利用此卡对学生学习进行摸底调查,再针对学生的知识问题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学生在做反思作业时,他有可能不是真正地学会了。而是大脑中形成的瞬间记忆,一段时间后瞬间记忆的东西会消失,只有真正理解才可能做对。我的每张反思学习卡上的习题选择标准是:第一,学生的易错习题。例如:数学中的双值问题、分类问题、涉及辅助线的几何问题等;第二,学生作业获考试中错误率达到30%以上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有必要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在回顾、在学习的内容。
学生在反思学习中是有一定的自的,养成反思学习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负责任的学习心态的升华。它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虚心好学、自我否定与追求完美等优良的学习品质。这样的反思学习能使学生不断更新和发展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同时在书写反思习题汇编时也是我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提高自身掌控、运作教材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反思;探索
G633.6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只有在思考、再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才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拓宽思路,优化解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学习水平。本文针对初中的数学内容,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解题作了如下的探索。
一、反思是纠错的重要手段
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知识缺陷造成的,又有能力缺陷造成的,也有逻辑上、策略上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就有必要对解题的正误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及时总结、纠错,反思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1.反思概念,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
.如初学直线、射线、线段时同学们常因概念不清、考虑问题不周密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例如:已知三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画几条直线?往往错解为3条。如果反思一下便知道正确的答案是1或3条。由于已知条件并未指明三点的位置关系,因此三点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
2.反思隐含条件,提高思维能力
解数学题时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对有一些含有附加条件的问题简单易解,但结果都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充分考虑条件中隐含的深层含义,挖掘所有的内容。如整式加减问题,欲求值,却没有直接给出字母的值;欲加减,却缺少具体明确的加减式。这类问题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往往隐藏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条件及有关定义、性质等将它挖掘出来。
例如:已知x , y是互为相反数, a , b 互为倒数 , 求x+y-ab(x+y)/a+b的值。由于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互为倒数的积为1。因此很容易得到x+y=0,ab=1。
二、解题反思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重视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中领出来,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1.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精神
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力图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帮助今后的问题解决,提高解题能力。
如求代数式的值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中考和竞赛中一个必考内容。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化简,再代入计算求值。但在实际解题时,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求值,现介绍求代数式值的一些常用方法。
(1)单值代入法:这是常规的方法,即按照求代数式值的一般步骤进行求解
当a=3,b=-2时,求代数式(a+b)(a-b)的值。
解:代入值后,原式=[3+(-2)][3-(-2)]=1×5=5
(2)整体代入法:就是根据条件,不是直接把字母的值代入代数式,而是根据代数式的特点,将整体代入以求得代数式的值
已知2x+y=1,求6x+3y- 2的值。
分析:根据所给的条件,不可能求出具体的x,y的值,可考虑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所要求的代数式可变形为3(2x+y)-2,从而直接代入求出答案。
解:6x+3y-2=3(2x+y)-2=3×1-2=1。
(3)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3、已知当x=1时,代数式px?+qx+1的值为2001,求当x= -1时,代数px?+qx+1的值。
解:由已知求得p+q=2000
当x= -1时px?+qx+1= -p-q+1= -(p+q)+1= -2000+1= -1999
(4)定元法:当有几个字母,并且这几个字母不能同时求出,此时,可以选定一个字母作为已知,其它字母用含它的代数式表示后再代入
例4 已知m/n=2,求代数式(3m-2n)/(3m+2n)的值。
解:因为m/n=2,所以m=2n,把它代入,则原式=(3×2n-2n)/(3×2n+2n)= 4n/8n=1/2 。
(5)换元法:当已知中出现比值时,可以考虑用换元法
例5 已知x:y:z=1:2:3,求代数式 (3x+2y-z)/(2x-3y+z)的值。
解:可设x=k,y=2k,z=3k,代入后,
原式=(3x+2×2k-3k)/(2k-3×2k+3k) =4k/(-k)=-4。
(6)特殊值法:在x择题与填空题中,由于不写计算过程,也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计算,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字母的值,直接代入代数式得出答案
例6 当a < b < c,x < y < z时,下列四个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A. ax+by+cz B. ax+cy+bz C. bx+ay+cz D. bx+cy+az
解:取a=x=1,b=y=2,c=z=3,代入四个代数式,结果分别为14,13,13,11,故选A。
(7)凑值法
例7 已知abc=1,求a/(ab+a+1) +b/(bc+b+1) +c/(ca+c+1)的值。
分析:本题是求三个代数式的和,已知条件是三个字母的积,而每个代数式中的分母不同,考虑将异分母问题凑成同分母的问题,不妨以第一个代数式中的分母ab+a+1为参照,将其它两个分母也化为ab+a+1。
解:因为 b/(bc+b+1) = ab/(abc+ab+a) =a b/(ab+a+1), c/(ca+c+1)= abc/(caab+abc+ab)= 1/(ab+a+1),所以原式= a/(ab+a+1) +b/(bc+b+1) +c/(ca+c+1)=1
通过反思,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而推广出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2.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可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找解题途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的反思,不仅是简单回顾或检验,而应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与特殊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联想.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有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若解答正确则想一想有无新的解题途径?若有另解则应分析比较,找出最佳解法,最后再总结一下解答此类题目有无规律可循,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变换和化归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通过对解题思维的反思,重新审查题意,更正确、完整、深刻地理解了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使各种技能与方法相互渗透,使较多的知识点得到了复习巩固,学生自己通过实例还“拓展”了一个定理,虽然此结论早就有了,但学生自己发现了并合理地运用了,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提升、发展。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初中历史.实践探索.
Abstract: "Reflective Teaching" is the late 1990s, began to be educators in Chin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one of the ways is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reflective teaching is necessary.
Keywords: reflective teaching middle school history.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每个人都有大量的生活经验,同时又对这些经验深信不疑。那是因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念和思想,时常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行动。社会群体的成员拥有的信念和态度代表了他们的文化系统,反过来又体现于他们的行动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教学,逐渐成为反思型教师。对教师而言,他们是“朴素”的教育实践家,他们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这种观念教师的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倡导初中历史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转变历史教师教学的观念。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教师教育行为只是沧海一粟,我们看不见得隐藏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之下的那一大片就是教师教育观念,“所谓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师教育教学情景与教育教学历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学生与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且信以为真的观点,他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生活经验,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指引着教师的反思与行为。教师观念不但影响着教师的知觉与判断,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而且还影响着教师行为,他们往往是内隐的,未被意识到的。”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初中历史教师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师反思自己的内隐的未意识到的观念,重构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会给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进步。教育观念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它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学习观、教学观、自我发展观等。“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的影响,尽管教师对此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当教师学习、尝试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时,原有的观念就可能成为“过滤”新观念的篦子,拒绝更新新观念也拒绝从学习中获得成长。” 教育观念一旦形成具有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教育观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具有较高层次,因此说,转变教师观念是对教师一种较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是教师角色转化的前提。传统的教育认为教师只是讲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学知识。这种观点严重的影响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互动。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教法的不断创新,都是依靠教师来实现的。假如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不更新,那么各种改革都走形式,毫无实际意义。
第二,教育观念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代相吻合,是时代对教师树立正确观念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教师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代背景相吻合,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完善、发展和巩固,为反思型教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被认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总结教育改革经验是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或‘违背教师意愿’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涉及教师知识、信念、观点、态度、行为和兴趣的各因素的变化,而教师信念又在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统摄着教师的其他方面的品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思想的转变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吸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运用反思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二. 倡导反思型教师
从杜威的观点中,我们理解为:反思型教师对课堂中的问题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能够连续不断地思考课堂问题,追求更好的教法和课堂管理方法,他们还关心自己的课堂效果能否给学生带来哪些利益;同时反思型教师还对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比较重视,他们知道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学习条件和环境是有区别的。职称表反思型教师拥有一种良好的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各方的意见,甚至承认存在错误的可能。反思型教师对信息的收集有自己的权衡标准和判断决策标准。而传统教师型教师对课堂和学生问题思考的较少,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但他们只局限于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缺少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同样,他们对理论的东西几乎不关心,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传统型教师往往认为只有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有时候他们也想创新,但考虑的较浅,不注重价值;他们有时也收集一些信息,结果是固守结论,机械行事,不会理性的判断。
关键词:翻译教学 跨文化交际 教学方法
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正成为21世纪时代特征,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各个领域急剧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开始采取措施加强英语教育。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国外各类参考文献,获取先进的科技信息并参与国际交流。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翻译能力是英语使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处于非常不受重视的地位。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操作都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在1996年1月以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没有翻译考试题型。即使翻译题型引入了以后,所占分值过小使翻译还是处于次要的地位。这就给学生和部分教师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增强听力能力,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必要花时间和精力专门学习翻译。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虽然在每单元各编有一些汉译英或英译汉的练习,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课文中所学的词汇与句型,至于有关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只字未提。考试不考,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学,教材也没有作要求,教师也只就基本不在课堂上专门讲授翻译知识,忽视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翻译能力。由此可见,翻译教学非常不受重视。
二、改善翻译教学的策略
1.给翻译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里的外部环境是指给学生学习翻译知识一些外部的推动。2007年1月开始的新四六级考试题型,增加了5个小题的汉译英翻译。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也应该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强化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另外,在期末考试和平时测验中也要添加或增加翻译的分值和比重。有了考核的压力学生应该能够开始重视翻译的学习。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选用四级考试的材料,也可结合四级考试中汉英翻译的要求进行教学,又能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需求,搜集整理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这样的翻译活动具有功效性。这样的话通过考试的压力和教学的实用性角度考虑,应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翻译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1)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翻译理论和方法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注意实用性,但是还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翻译理论方面的知识。翻译理论的指导性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因循性,而提高科学性、功效性。讲授主要只能涉及一些基本原则。通常我们都知道翻译讲究“信,达,雅”。简单地说就是要求译文忠实、通顺、优美。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怎样翻译是忠实于原文,什么是可接受译文。关于翻译的常用方法直译和意译,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时,则要直译;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运用直译、意译两种手段时又要贯彻“能直译便直译,不能直译便意译”的大原则。
(2)不同文化之间文化差异造成翻译障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心理结构;不同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翻译时能深谙中西文化的异同,无疑可使翻译跨越东西南北,有的放矢,行之有效。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有时即便对某成语典故的文化含义有所了解,但在翻译中不能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也有可能达不到“传真”的效果。任何翻译都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英汉语言各具特色,比如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难从中透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同时领略和欣赏其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与浓郁的民族特色。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做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的主要差异,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即“忠实和通顺”。
(3)充分利用教材在精读课上讲解翻译知识
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充分利用精读课文是渗透教学翻译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典型例句或段落作为翻译技巧讲解的例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的印象,也可以通过翻译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并非为了学习词汇本身,而是通过学习词汇让学生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包括翻译技巧和翻译基本理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同是讲一个词组、一个单词的用法,不同的例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恰当地选择词汇讲解的例句,可以通过这些例句对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的训练和翻译技巧的操练。
三、加强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翻译教学通过母语和外语的互译与对比,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准确理解,是全面检验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另外,通过翻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英语特有表达方式的认识,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较好的语言环境,在最大程度上用英语授课。但同时也应考虑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对于非英语专业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完全用英语思维或教师完全用英语释义的方法来理解复杂难懂的英语长句是不合实际的。事实表明,在提高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其汉语表达能力以及在提高学生汉语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使其英语表达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许多教师有同感,对英语原文的最好理解是将其译成准确的汉语,而这样做的基础是深刻理解原文,汉译英也是如此,没有对汉语进行深刻的理解,没有良好的英文功底是无法译出流利的英文的,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中国学生,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应该同时体现在两种文字的应用上,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有用的人才。从语言应用的角度考虑,这种应用充分地体现在工作中能准确地流利地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调整教学中对诸语言技能重视的比例,恰当地均衡教学方法的使用,分析学生将来的需要,在重视四种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把翻译技能的重视也提到日程上来,使学生能够五种技能并举。
参考文献: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与年级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
2.抓好写字训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通过自己的课堂板书,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从技能方面和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强化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抓好读书训练。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其次,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高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1.学生主观意识差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翻译从来都不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由于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分数才是他们唯一关注的问题,因此,这方面的练习及重视程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即使是一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的英语翻译水平也仅限于对一些简单句的分析。面对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题目,比如阅读理解、作文等,他们就显得力不从心。
2.老师教学方法不当
一些高职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不注重教学方法,与学生同样存在一种不重视翻译教学的思想。从老师的教学角度来讲,大部分老师在授课时都只是机械地传授一些教科书上的东西,而没有告诉学生关于当地风土人情的知识,更没有意识到要对学生做一些关于思维能力的训练,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一些单词、语法、句式,并不能很好地分析文章结构,进而独立写出优美的文章。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就更谈不上在英语专业翻译上面有多大的进步。
二、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多注重总结反思
在平时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课后反思习惯。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学生应该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改正。为了更好地进行反思,学生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反思本”,经常性地把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失、改进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2.老师的反思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