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档案管理准则

时间:2023-05-29 16:02:08

导语:在档案管理准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管理准则

第1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药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求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以求更好地为药检工作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药检

药检档案是指导药检、促进药检、发展药检事业、保障和服务民生,为药监工作提供坚强有力技术支撑的重要工作手段。当前应当重视药检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

1药检档案的基本内涵

药检档案即药品检验、鉴定档案,是药检机构在药品检验实践、科研、培训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了药检机构的检验实力和检验水平的佐证,属于科技档案范围,既具有科技档案相同的属性,又与其他档案一样,具有“自然形成”、“历史记录”、“使用价值”的属性,还具有材料分散性、时效性强等自己的特性。

药检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药检管理和药检业务两部分。药检管理部分档案材料主要有:上级工作指示、通知、决定,药检管理工作计划、总结、教学管理有关通知、决定、检验事故、差错、纠分处理等,这些材料是带有文书材料性质的档案;药检业务部分档案材料主要有:检验(测)报告、药品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产品批文、原始数据资、仪器档案等,这些材料是由于药检工作与其他科技工作的区别导致的既不同于文书档案又有异于科技档案的独特个性的档案。

2当前药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药检档案管理格局不明晰,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工作中,药检档案管理一般由行政办公室负责。由于历史沿革等原因和药检行业管理要求,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而药品检验(测)报告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图书档案等分属药检机构各个业务科室管理,在一个单位内形成多部门管理档案格局。

2.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检查督促考核落实不力。在药检所管理中,一般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及其继承和发展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制定了较为健全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手册和各科室、各类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特别是像药检档案的制度、职责较少,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检查考核措施,没有把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范围。

2.3药检机构档案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明。当前档案系统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较大变化,药检档案的范围也已由以往的文书档案、药品检验(测)报告档案等发展到今天的科研档案、电子文件、各种检验(测)设备及其使用时产生的图文、数据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缩微胶片档案和数字化档案等等新型档案。由于未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赋予明确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药检机构均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实施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药检档案没有纳入管理。

2.4未能将档案管理与药检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在药检机构近、远期规划中,一般对检验(测)设备、人员结构、技术水平、质量目标、检验项目及能力等都会作比较详尽的规划,而对药检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入等考虑较少或完全未纳入规划,造成药检档案管理水平不能与药检业务同步发展。药检档案管理水平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检业务技术的发展,和实验室资质的认定。

2.5档案管理水平不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能力较差。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在药检机构管理中的广泛运用,药检机构管理手段在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少,信息量小,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手中操作、手工检索上,缺乏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手段,不利于药构档案的收集、编研、开发和利用,加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发挥药检档案更大的、应有的技术支撑作用。

3适应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做好药检档案管理工作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药检机构调整管理思路、改进档案管理方法,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药检档案管理工作。

3.1建立健全药检档案管理网络。应进一步加强药检档案管理网络建设,重视平时材料的积累和归档,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使药检机构每个单位从横向(药检——药监)到纵向(档案室——各业务、检验室,稽查队)组成一个档案管理的整体网络,并将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中,形成横的方面覆盖包容、纵的方面前后连贯的信息内容结构模式,确保文字、图片、声像等材料不疏漏、不散失。

3.2加强药检档案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归档制度、保管制度、鉴定制度、利用制度,完善档案工作程序,逐步将档案管理由多头分散管理过渡为大集中统一综合管理。二是坚持档案检查验收制度。做到档案工作与档案归档要求同步管理。三是将档案工作同业务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业务工作一样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同时采取措施调动档案工作人员和专兼职文档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收集、整理、归档,从而确保药检档案文书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四是设立药检科研档案保证金制度。在年度奖励基金(或劳务费)和药检科研项目中明确一定比例(或数额)的档案保证金,保证业务和科研档案及时形成并在完成后按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确保档案完整、系统、准确和相互配套。

3.3注重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多新的手段。为此,应以药监系统信息化建设、政务信息公开为核心,以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为契机,加大投入。大力增强药检档案管理工作的手段和能力。如创造条件购置必要的现代化设施、建立本单位的档案目录数据库、采办GD2000等适用的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资料,使档案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数字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使药检档案发挥最大效益。

第2篇

【关键词】土地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土地档案管理能够帮助我国土地资源更加科学合理且高效地运用,从而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现状,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其严重影响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因此研究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十分重要。

一、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及工作素养不高。第二,我国土地档案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对于现代先进信息科学技术应用较少。

(一)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及工作素养不高。我国是资源短缺型国家,特别是土地资源,我国土地面积虽然宽广,但土地资源的质量却很低,且我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土地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膨胀与人口膨胀的需求。土地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设计利用,能大大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因此土地档案管理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较为欠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严重影响了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和工作人员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两方面。土地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普遍较低,再加之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消极的工作态度,使得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大大降低。由于工作人员土地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缺乏,且未认识到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工作内容及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大大降低了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此外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行知有效的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监督体制,其未能监督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质量,再加之工作人员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从而使得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心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土地档案管理技术落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技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十分成熟,但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对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却很少。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其需要的信息资源量较大,传统的土地档案管理方式及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社会需求。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电子档案管理技术已经成了现代社会土地档案管理的必要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却未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土地电子档案构建工作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与改进,进而降低了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改进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探究

(一)规范化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不利。为了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完善土地档案管理体制。土地档案管理体制的完善应该从建立统一的土地档案管理体制,制定国家统一的土地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树立科学的土地档案管理理念几个方面着手。树立科学的土地档案管理理念是帮助规范化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形成了统一科学的土地档案管理理念,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才有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进而促进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土地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标准,是规范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与科学依据,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规章制度,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才有行之有效的行为实践标准与准则。土地档案管理体制是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基础,是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规范化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统一的土地档案管理体制。

(二)根据我国国情对土地档案管理进行合理的分类。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繁多且较为复杂,目前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一共划分为九类。虽然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已经有了明确的工作内容及种类的划分,但每个种类下面更加详尽的种类划分不健全,有的甚至出现了工作内容遗漏的现状。例如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中对建筑用地的管理。目前我国违规建筑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土地档案管理对建筑用地管理的不科学,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此外,建筑用地土地利用的审批手续十分繁杂,且需要的审批时间较长,这严重影响了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状况与我国国情对我国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并对其工作内容及更加详细的工作内容划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从而明确土地档案管理每项工作的内容,进而提升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秀梅.浅析土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2012(11):102.

[2]许军强.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2(21):237.

第3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企业制度 企业档案管理 档案研究

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运转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重要,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在企业档案中被记录的清清楚楚,特别是技术创新、企业改革等重要措施也会被企业档案记录在案,企业的销售、进货渠道等等统统会在企业档案信息中出现,所以企业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核心职能

在过去的企业模式管理制度中,企业档案管理的职能主要围绕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进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核心变更为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资产档案的管理,通过企业资产的比重来确定资产档案管理的隶属关系,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其最终要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资产划分以及权责变化的档案资料作为档案管理职能的核心部分。

二、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准则

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四部分为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准则,这四部分相互优化互相结合,其能够快速、有效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信息保障。

(一)真实性

现代企业能否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取决于企业档案管理能否为企业提供正确、真实的信息,如果企业档案管理中出现虚假信息,会直接对企业的决策和企业本身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企业进行的档案管理时,要将信息进行核实、落实,保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充分排出虚假信息,为现代企业决策提供真实性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

(二)系统性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势必要有自己的组织构架,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应该有不同的职能或工作范围,通过各自的职能将收集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管理,这就是档案管理系统性。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度和规范度,能够在企业决策时更准确的查找、搜索到相关信息。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信息准确利用,推动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工作效率。

(三)全面性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范围与以往大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新格局下,现代企业的交流贸易范围极为广阔,不再局限于国家、地理等范围的影响,特别是在互联网介入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贸易范围实现了世界化,很多企业通过外贸公司将产品销往海外,在这种范围广、复杂化的情况下,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面临着挑战性,企业档案管理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档案收集范围,其要对企业背景、企业文化、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外贸出口、当地法律法规、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收集,这样才能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贸易提供保障。

(四)有效性

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在收集信息时,需要注意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极为重要,通常分为信息时间有效率以及价值有效性。

(1)时间有效性。现代企业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需求或者招标上通常会在互联网进行,如果有企业在互联网上需求或者招标公文时,企业档案管理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采集,提供给销售部,有利于销售部门更快的找到意向客户,可以促使企业快速销售产品,为企业在销售方面挣得优势。

(2)价值有效性。当企业档案管理在收集信息时,会进行大范围信息收集,在收集到的信息中要进行分类塞选,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保存,对于无效信息应该进行排除,这样既不浪费储存资源又能够在利用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价值的体现。

三、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联系,很多企业在看待档案管理工作时,皆认为此工作可有可无,实则是因为大家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并不了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员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在工作中没有了责任感、没有了奉献精神,再加上工作人员在信息收集工作上的知识缺乏,更不能发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

(二)档案管理理念、工作方式落后,危害企业自身安全

当前企业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中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仍然是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得信息,而这种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不能够被充分利用。还有的企业对企业档案管理上的资源投入甚少,很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是有办公室勤杂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在变动上较为频繁,所以他们掌握的各种信息来源都会导致档案信息混乱,编错号、盖错章、信息不准确、假信息等问题在很多企业层出不穷。也正是为此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源投入更为少之又少。同时,因为内勤人员的更换还有可能将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对外透露,会极大的造成企业自身的损失。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档案管理应该由原来的纸质媒介向信息智能化网络转变,而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大量纸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在企业作决策时不能够充分的提供详尽资料,甚至因为纸质资料发霉而导致信息缺失。有的企业实现了电脑办公数字化,但因为纸质资料不能详尽的储存到数字化电子档案中,而造成企业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不集中、不完善的资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利因素。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虽然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联系,但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使企业突破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为企业的产品提供新型技术的创新信息,能够为企业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同时,也为企业在重大决策时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医院;审计档案;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198-02

医院内部审计档案是医院内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直接记载和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档案管理水映出医院内审业务工作的水平。近年来,我院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审计的领域同时扩展到经济合同审计、工程审计、采购项目审计、招投标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等领域,并从事后审计逐步转向为事前、事中审计。这一变化对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内部审计档案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并就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内部审计档案在医院审计过程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档案是考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研究内部审计工作历史的重要依据,建立完整而系统的医院内审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为医院内部的连续审计提供资料

医院内审档案包括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所有重要资料,它系统而完整地反映了医院内部审计过程的基本情况。它可以作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复核和备查的依据,也可以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审计情况提供证明材料。医院有些审计项目如经济合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预结算项目审计等,连续性很强,为了缩短审计周期,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作参考进行审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为提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积累资料

目前,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通过建立医院内部审计档案,可以比较系统地总结医院内部审计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律,为医院的规范性管理创造条件。

(三)为医院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提供素材。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而审计实践的具体详细记录就体现在审计档案中,因此,医院内审档案所积累的各种案例资料,为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学术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的现状分析

目前,医院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能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医院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中也作了较大的努力,但从总体上说,医院审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还处于不完善状态,还有一些方面不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

(一)目前我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成效

1.内审档案管理工作较为规范

首先,档案设施较为完善。我院所有本年度重要的审计工作资料先在审计部门留存,待年底由档案员进行分类整理后将其送至院综合档案室进行统一归档保存。综合档案室具备专门的场地和必要的存档器具,档案保管规范,不易丢失、泄密。其次,审计处对日常内审档案工作做到细化管理。对所有需要审计的项目进行登记,登记时间有送审时间、出报告时间、合同盖章时间、领取时间及备注等。文件资料按照审计档案准则的要求收集、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档案质量。

2.较为科学的审计档案管理方法

我院定期组织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档案员在年底都要做好文书档案整理及归档工作,具备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流程。内审档案员在年底整理、查缺审计档案,进行排序、编码,并将归档文件的目录输入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档案管理部分,便于以后年度查阅。这样,整理出来的审计档案既能有效保管,又便于查找利用。

(二)目前我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院近几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作出了较大的努力,但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

2.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不配有专职档案员,均为兼职人员。所有的兼职档案员都一身兼数职,各种工作多,能集中精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使文书档案资料得不到及时整理归档。

3.审计档案利用的效果不明显

审计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在审计工作中,复审、查证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审计档案的凭证作用特别突出。随着审计工作的作用日益显现,审计档案的数量也会与日俱增。同时,审计档案案卷组成中蕴藏着大量而重要的信息,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这些信息加以开发和利用,为医院的最高决策层服务。

三、加强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做好审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内部审计档案管理规范》并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首先,建立内审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和审计署6号令的相关规定,实行审计组责任制,由审计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按审计项目进行收集,对所有审计工作底稿、取证材料、审计立项文件以及审计结论性文件进行整理、鉴别和取舍,并按规定的类别顺序编目,装订成册,做到“审结卷成”,并在规定期间内将审计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只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做到有章有循、有法可依。医院必须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完善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标准,以促进审计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

(二)加强学习,提高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又包括职业道德。作为审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正确运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其次,审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程序性、成套性、公正性等特点,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不能视同一般档案,应按照专门档案进行专业化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审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因此,除要搞好关于审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通过培训学习更新知识,一方面,提高审计档案管理意识和依法归档观念;另一方面,提高业务水平,使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发挥更有效,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充分开发审计档案资源利用,更好的为医院经济发展服务

随着信息公开的日益透明,审计档案管理方式应当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为向为部门单位的利用者开放;审计档案的资源利用应当从单一为审计业务工作服务,逐步向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向为审计业务工作同步服务过渡。同时,还应当从单纯的纸质查阅利用审计档案的方式,逐步转向运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利用审计档案资源,并不断总结审计档案利用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使之及时推广,从而使审计档案的利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规范医院的各种经济活动,维护医院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治理商业贿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内部审计可谓是医院经济门户的守护神,内部审计结果都将为医院的最高领导决策服务,以促进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光.医院内部审计档案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7).

[2] 张亚金.医院内部审计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12).

[3] 于志云.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09,(12).

[4] 薛喆.对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第5篇

依安县依龙镇综合文化站 161520

[摘要]据当前现状分析,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企事业单位的向上发展,与社会档案需求的脱节程度也日趋明显。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围绕文书归档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作用展开了分析,概述了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并藉此提出了优化其管理效能的相关建议,以期对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档案文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文书档案现代化管理对事业单位的作用

(一)提高文件传递的安全性。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主要是通过邮政投递系统或是其他快递方式,受限于时间与距离的影响,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私存文件或者丢失文件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其他原因造成文件的延误、丢失亦属常事,都为档案管理与使用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所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亟待引入并推广现代化技术进行文件归档管理,比如,通过计算机网络方式进行文件传递,能够极大程度为文档收编节约传递时间,提高文件传递速度,确保文档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二)确保文件保存的稳定性。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事业单位档案室已经逐步开始普及上述现代化的办公方式。纸质文书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缩短寿命,一旦纸质文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电子文件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通过选用不同的电子载体,将文书档案以电子方式进行保存,可以实现文书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分离利用,同时,电子载体具有存读方便、快捷、保存时间长、易于传递、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小、不易损坏,稳定性比较强等特点,能够提高文书归档工作的质量,确保文件保存的稳定性。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管理,重视不足。据客观而论,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局限于行政管理阶层,对基层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甚至对档案管理认知存在偏差,比如,只关注单位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漠视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导致内部档案管理工作长期缺乏有序部署与严格管控,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不全、整理不规范、散乱等现象严重,难以为单位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二)配套不全,条件较差。健全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必须配备完整且匹配的相应基础设施与监管机制,但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档案管理“软”、硬件条件“差”,比如,档案柜架等基础设施的配备装具参差不齐,致使档案工作陷入被动局面;或是部分基层档案室建设缺乏专项启动与维修资金,导致纸质档案资料在长时间的存放下出现霉变、虫蛀等现象。

三、优化事业单位档案文书管理效能的具体措施

(一)全面推行文书归档规范化管理。完善、健全的制度是促进文书归档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在文书归档管理过程中要始终以制度为标准,督促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与准则,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与规章制度,并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作业,确保每一工作环节有序进行,践行文书归档的规范化管理原则。

(二)巩固单位领导及全员档案意识。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文书归档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具有提高全员档案意识的积极作用。然而,基层档案室文书档案数量较多,经费却相对紧张,由此要求文书归档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以保证文书归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增强领导的档案意识,将档案归档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不断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三)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办公模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文书档案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将文书档案由纸质档案转变为以光盘、磁带、计算机硬盘等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以网络化的方式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逐步实现从手工作业方式向计算机管理方式转变。同时,国家财政部门也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层档案室的配套设施,加强地方文书档案信息网络与资源的一体化建设,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同时夯实对电子文件的管控,最大限度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性和信息可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首要建立在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的基础上,同步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以专款专用、准确预算、恰当使用、详细记录、及时结算等位为准则设置专项资金,优化工作机构设置,并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与能力范围情况下,积极投建电子档案室或数字档案室,自上而下全面覆盖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确保事业单位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的安全便捷。

参考文献

[1]刘嫔兰.云计算在企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

[2]陈萍.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分析[J].广东科技,2013(12)

[3]李海珠,都蕾.试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

第6篇

(一)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投入过低

由于医疗用房的紧张,医院存放档案的地方也十分有限;医院文书档案职责不明,管理不完善,医院文书档案与医疗病历档案的存放于档案库房的存放相混合,与档案管理的标准相差甚远。医院文书管理的信息效率过低。

(二)医院办公室文书档案意识薄弱

长久以来医院多偏重病案档案,医院文书与文书档案相对于病案档案来说,医院文书档案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到位的宣传。很多人都认为文书档案没有存在的价值,相关的科室对于文书档案也是只保存不利用,有效资源的利用率下降,浪费程度极其严重,不能达到预想的可观状况。

(三)医院在文书与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现下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存在这许多的不规范现象。例如:版记不全、文件使用不当、分类不明确、用纸不达标、办理程序不规范、原稿文件缺损、装订不规范等现象。

(四)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专业素养等方面参差不齐。有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文书档案管理方面的必要专业知识,责任心主人翁意识的缺失。造成案卷的混乱和收集保存不齐全等现象,不符合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准则。

二、针对医院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优化措施

(一)强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

实现文书、档案工作一体化,要求文书人员严格把好文件纸张大小、文件格式、笔支选取等等原始一手资料的质量关,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及时整理立卷及归档。

(二)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意识

医院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办公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社会必然导致大量的电子文件的出现。实现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则需要努力成为管理型、复合型和技术性的专业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人才。

(三)提高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档案整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促进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把握好人员的变动和调入关,增强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时对从事相关文书档案管理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待遇到位。

(四)建立医院文书归档的制度

具体到一个立档单位,不仅要真实、客观,要有归档的时间、范围、要求,保证文件的完整。文书档案整理的内容:档案的系统化(档案的分类、案卷的排列、档号的编制)和基本编目(编制案卷的目录)。

三、结束语

第7篇

有利于提高高校档案的服务水平传统高校档案管理主要采用的是手工操作模式,然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比较多,工作程序较为繁杂,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也会浪费很多时间,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由于人为因素而影响档案质量。比如,档案装订立卷工作以传统手工方式操作,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就非常大。又比如档案信息检索工作,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寻找,检索的时间很长,而且手续非常繁琐。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现代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对等高校档案进行加工、整理,只要通过信息系统就可以完成档案管理、分类、查询等工作,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以往档案的案卷、全引、专题等目录进行统一编目建立一个系统的计算机目录索引系统,这样可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使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

2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建设的标准化想要实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应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也即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执行,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和依据,从而有机组合高校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尽可能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目前,高校档案管理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政的现象,而且档案信息化软件开发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较为分散,为此,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全面研究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软件系统,同时应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技术,而且应结合国内外档案管理标准以及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制定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遵守的准则。比如,文献索引标准、信息传输标准、通讯标准、网络数据库建立标准等。通过科学的组织、协调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各高校的工作管理软件统一,促进各高校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2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传统高校档案基本上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查阅时会花用很多时间,导致每年高校档案管理费用支出不断提高。而且由于纸质材料的特点,长时间很容易出现泛黄、粘连、发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损坏档案质量。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可以以计算机数据库为平台,利用一些特定的软件整理、排序、存放各种档案信息,便于查询、检索。而且数字档案可以复制,计算机数据库的容量非常大,可以存放大量的档案,因此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建设具有便于管理、安全性高等优势。

2.3加强网络安全化建设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安全保密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严谨的信息化档案安全保密制度,而且需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技能。同时,应引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设置安全防火墙,及时、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黑客”等不安全因素。

2.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人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和主体,想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术技能,同时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职业素养。因此,高校应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不仅应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知识,也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养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队伍。其次,应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定期对档案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并且将员工的工资和考核结果直接挂钩,这样有利于激励档案管理人员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3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档案管理;质量控制;关键点;实验室

中图分类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62-01

档案管理是对档案实体及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其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实验室检验检测服务。《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了检验检测实验室必须要建立的程序,如文件的控制程序,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保持程序,服务和供应商的保持程序等,对中国境内的检验检测实验室有强制性的约束。然而准则中的这些内容都需要档案管理。通过控制档案资料管理的质量解决档案的诸多状况(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1-2],达到检验数据量值溯源。作为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中的重要内容,档案资料的管理应该放到重要位置。但在实验室实际的操作中,遇到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困难。 本文详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1 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每年都会有变化,导致档案管理有难度

实验室的档案数量庞大,包括人员档案、记录档案、设备档案、财务档案等,每年大量的档案都要根据实验室的需要进行改动,每年的档案都会出现大量的添加和改动,改完后又重新入档,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比如每年的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和检定校准等各种工作最终都要把相关文件归档。

1.2 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

实验室领导很关注检验检测一线的工作,但是往往不重视档案管理。这种情况下,许多实验室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员,即使有也大多是兼职,往往是每个科室自己管理自己的档案,即使有专职档案管理员的实验室,由于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1.3 档案管理岗位人员的待遇不理想,责任心欠缺

由于档案管理员的待遇往往是实验室最低的,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积极性和较强的责任心,领导无法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灌输给实验室领导和每个工作人员,让他们知道文件资料归档管理的重要性。

2 加强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通过完善的制度来提高检验检测实验室里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具体来讲,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实验室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以使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正常有序地运行,还应定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及档案管理意识的教育培训。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资料工作全部交由该部门统一管理,一线的检验科室工作应该结合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档案人员不仅仅是单纯的资料文件的管理,还应接近、了解整个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从而减少实验室各部门间的重复工作[3-5];由于检验检测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性强,应对档案管理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2.2 抓住实验室体系运行中的关键点进行档案管理

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工作繁琐复杂,要管理好非常不容易。档案管理工作不直接产出物质财富,档案的本身也不是由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员产生和利用,它是实验室里各部门在质量检验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历史文件资料,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员仅仅对这些文件资料进行管理。但有了档案管理,它就可以通过提供档案信息为其他各个部门服务、为社会所利用。

要让档案管理在检验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运行里更好地发挥作用,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其实就是提纲挈领,抓住检验检测实验室体系运行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控制。这些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2.2.1 人员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是检验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检验检测实验室的人员档案中应该有各类工作人员档案,如抽样人员、操作设备人员、检验检测人员、签发报告人员等;同时还需有所有技术人员的具体档案,需要记录人员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等内容。

2.2.2 实验室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环境条件的档案管理。开展检验工作最基本的资源是设备和设施。实验室应该正确配置包括抽样工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设施,所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应满足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的配备、使用、维护、标识、检定、校准进行跟踪,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实验室应有满足检验检测的工作场所和环境,对标准和技术规范有环境条件要求的,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手段并做好相应记录。

2.2.3 检验检测方法档案管理。检验方法是检验工作的依据。为了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监控检验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制订和确认的全过程,须对检验方法确认后方可使用。方法确认后所有资料和原始记录及时归档。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对检测方法的选择、确认,自制方法进行控制,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其中包括检验检测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适当时,还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验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6-7]。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包括超出预期用途使用的标准方法、修改的标准方法、设备厂商给定的方法、自制方法等。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按《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对非标准方法建立作业文件并进行确认,同时所有检验方法按序归档管理。

2.2.4 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各类检验、检测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及与客户的沟通是实验室对外业务的资料文件。评审客户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确认实验室的能力、资源是否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得到充分理解后,形成被双方接受的合同,并予以实施和保证,评审过程或结构要做相应的记录并按序归档管理。

2.2.5 建立服务与供应品商的档案。为保证采购物品和相关服务的质量,实验室应对采购物品和相关服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应按程序对服务、试剂试药、耗材的购买、验收、存储进行控制,以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对重要的耗材、供应品和服务的供货单位和服务的提供者进行评价,并保存这些评价的记录和合格供应商的名单,并按序归档管理。

2.2.6 有分包要求的检验检测实验室要对分包方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档案管理。因设备设施、工作量、关键人员、环境条件和技术原因无法完成检验检测任务的可以分包给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分包前应建立分包的管理程序,从合格分包方目录中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按序做好归档管理。

2.2.7 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控制程序的档案管理。与检验检测相关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必须现行有效、合法有据、标识明确[8];应定期审查文件,将已作废、失效的文件或版本及时清理收缴、封存或销毁,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确实需要保留在现场的,必须加以明显标识,以防误用。及时批准最新文件或版本,确保所有质量文件始终处于严密的受控状态并按序归档。

2.2.8 抽样及样品处置的档案管理。制定《抽样管理程序》和《样品管理程序》并监督实施。抽样需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抽样人员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或抽样方案[1-2]。对抽样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分析抽样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按照制定的《抽样管理程序》的要求记录与抽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抽样记录内容齐全、信息准确,应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有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可能,还应包括抽样计划所依据的统计方法[9]。

实验室应按《样品管理程序》来规范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理以及样品的标识等各个环节。样品应有唯一性的标识和检验中的状态表示,通过对标识的控制能够知道样品流转到了哪一个步骤。

2.2.9 检验结果及检验报告控制的档案管理。实验室的产品就是最终的数据和报告。检验报告是实验室对外出具检验结果的正式凭证,是对样品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为确保检验报告的客观、公正和准确[4-6],并能满足客户需求,对影响检验报告书质量的各种因素都能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可信,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建立了有效的实验室数据和报告档案管理体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包含在整个实验室检验过程中的,不仅忠实地记录和保存了实验室体系运行的一切信息,还能反馈实验室的检验检测工作,使之更加完善。同时,还要认清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实验室自身也要不断发展完善,这就要求实验室的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相关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1],各项工作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同时还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

4 参考文献

[1] 张静恒,⒔#方晓燕,等.加强农产品检验工作的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2(3):346-347.

[2] 刘仕顺.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及其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 王卫芳.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191-193.

[4] 郑明昕.谈加强农产品检验工作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52.

[5] 张从宇,张巨芹.试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和信息开发工作[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6):81-83.

[6] 胡阿丽.农业科研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6):170-172.

[7] 郭洪莉.迎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0(11):101-104.

第9篇

【关键词】商科;二级学院;档案;管理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内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高校已经开始或正在实施或逐步完善二级院系管理,教学档案的管理内容也日益复杂多样,本文针对新时期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

一、文科类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一)档案管理的任务、范围。档案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收集相关材料,进行鉴定分类、整理备份、保管归档并提交至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在搜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鉴定归档价值进行分类保存。归档价值的认识决定了一份档案的质量,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各类档案归档准则,我们不难总结出如下几条归档准则,亦可以说是归档价值的鉴定标准:1.“对社会和学校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作用、凭证作用以及研究价值”“完整、准确、系统地反映各项工作的全过程”。2.“遵循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彼此间有机联系”。3.“有重点,有特点”。从范围讲,二级学院的归档一般分为以下大类:办公(党政)类、教学类(本科生/研究生)、科研类、外事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和技术开发类。其中,对于文科类二级学院,产品生产和技术开发类文档几乎不存在,外事类档案也相对较少,但它反映出学院在科研、人才交流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走出去”“请进来”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应该被遗漏。

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教学档案管理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高等学校档案的主题、核心和重点。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二级学院管理,二级学院办学自进一步加大。因此,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内容也变得复杂多样,本文根据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

(二)教学档案的特点。1.文件来源分散。教学档案来自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除了少部分来源于教务管理部门外,大部分来源于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而来源于教师个人的教学文件材料,大多不需经过收发部门登记,且没有副本,甚至长年累月存在于教师个人手中。因此,教学档案的来源与其他档案相比,具有明显的分散性。2.专业性强。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划分比较细致,一般的高校专业数量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且每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导致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3.种类繁多。存放在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除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本部门的计划、总结及会议记录等行政管理材料,还包括教学计划执行及教学质量监控各环节产生的教学管理材料,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内容丰富。4.载体的多样化。教学档案管理的载体除了纸、卡片、照片等传统载体外,还包括各种办公文档和多媒体文档等电子载体,而电子载体在归档时一般需要刻录成光盘。

二、目前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意识薄弱。二级院系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学单位,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高校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学评估背景下, 从学院领导到教职员工更是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忙于具体的教学事务,对教学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仅仅把它视为教学管理的附属工作,在评估检查时,往往临时突击,应付差事,草率整理。

(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模式。高校档案管理目前还是遵循老一套的管理手段,学校档案馆(室)作为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部门, 对各二级学院的监督指导不到位,不及时。另外,由于大多数高校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二级学院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力度缺少适当的衔接点。

(三)重文书类,轻实体声像类。由于纯文科学院几乎没有实验模具、科研成果样品等,往往在存档中根本不会在意实体类声像类的收集,无论是学院还是教师也存在一种倾向,即:奖状、证书、礼品等是学院或个人工作交往中产生的,一旦上交保存,自身的档案将缺失,再利用时也比较困难。那么我们可以将具有代表性、存档价值高的实物进行复制,将复制件上交至学校档案馆,学院内部涉及学院整体的实物类档案由学院统一保存,并编号造册,注明好时间、尺寸、材质、产生背景等详细情况。

三、完善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并完善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有规可循。二级院系作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施行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档案馆(室)的业务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制定教学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高校师生对所在二级院系的依赖程度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使档案管理体现专业知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让拥有本专业和学科知R的教师专家自主制定或完善涉及自己专业和学科范围的教学档案的规章制度,包括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的分类、保管、鉴定及利用等方方面面,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实现对教学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搞好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工作。高校的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所起的承前启后作用,重视二级院系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可以安排专职的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对教学档案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由学校档案馆(室)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卷辅以详细讲解和操作指导。同时将教学材料的归档工作同教职员工的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奖励评优等挂钩,激发二级院系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工作水平。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档案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改革需求。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办公自动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应当实现网络化管理,借助互联网、校园网及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教学档案信息平台,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的无缝连接,档案管理人员依托网络一方面实现对教学档案的及时收集、迅速整理、全面存储、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实现与处于业务指导核心地位的学校档案馆(室)的密切沟通,完成教学档案信息的上传下达,使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高效、安全、智能化的网络模式。

(三)做好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二级学院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必须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完成年度档案工作所必需的时间和条件。专兼职档案员要加强档案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主动地采取措施,在归档前按照归档范围到各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收集分散在个别教职工手中有价值的各种材料,并认真检查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检查文件的联系是否互相混淆或有拆散现象,检查是否有遗漏或不需要归档的材料。确保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和系统。同时对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材料也要加强收集,如照片、实物、奖状、奖杯等,实现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化。

(四)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强,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内容复杂多样,但是大部分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的,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且更换频繁,因此高校档案部门应加强对二级学院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在每年年初由学校档案馆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结合具体案卷,加以详细讲解和操作指导,提高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水平。

(五)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社会信息化致使社会各项活动的记录产生于网络数字化环境,人们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也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体,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原理,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

(六)进行个性管理,做好档案服务。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之中各部门的工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每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信息以及需要参考的档案数据信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应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增加其对各部门的针对,可以将不同部门的档案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进行针对性管理,并根据部门的不同进行档案数据信息的分类。不仅如此,档案数据管理人员还可以与具体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各部门对档案数据信息的个性化需要,并以这种需要为依据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利用网络平台满足高校内部不同部门的差异性需要。

综上所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起特色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创新和完善高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选择合理的管理技术,从而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邢韬.高校评估(教学)档案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测试[D].北京邮电大学,201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