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加工贸易特征

时间:2023-05-29 16:02:09

导语:在加工贸易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加工贸易特征

第1篇

1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的特征

1.1.1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

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主要是由我国当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相对较少的资本的禀赋现状决定的,我国具有劳动密集型商品上的成本和价格的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已经取代纺织品,居于商品贸易额的第一位。近年来,机电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进一步增长,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1.1.2加工贸易国内的配套值不断增加

配套产品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国内相应的配套产业不能得到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业只能停滞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贸易发展初期,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产业的技术低下,造成了我国国内的配套能力不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配套产品的制造技术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逐步上升,增加了30多倍,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来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增长快于来料加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加工贸易配套值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1.1.3加工贸易附加值连年提高

一个国家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是衡量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和给该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一般使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表示,可以用加工贸易的出口净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值表示。我国的来料加工贸易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特征就决定了贸易的增值率不高。从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所提高,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加工贸易成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近年来,我国成了世界反倾销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造成双边贸易不平衡,但是,2010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83.9%,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仅占8.6%,企业贸易额为667.9亿美元,约占总额的5.8%。可见,大部分的顺差被外商企业获取了,我国仅从事较为低端的加工环节,仅取得了数量很少的加工费,相反一些其他国家利用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挑起贸易摩擦。

1.2.2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关联度不高

我国的加工贸易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通讯设施落后,因此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造成了我国总体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格局。加工贸易产业与该企业下游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称作产业的关联度。较高的关联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入品,可以带动当地投入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第二,产业不直接输出而是转交给国内的其他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导致国内企业的管理技术改进。加工贸易产业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比例较低,由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置作用很低,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不大,技术外溢效果也受到抑制。

1.2.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以机电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业务主要以外企为主体,通常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技术、技术密集型的环节不在我国生产,只把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到我国,致使我国获取的附加值低,整体技术不高,这已经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发展瓶颈。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与机遇

2.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2.1.1价格的贸易条件亟待改善

国际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传统的加工贸易品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期,供给大于需求,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其不会为我国的产业升级打算,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主要采取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通过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和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进口价格。所以,总体来看,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进一步下降,进口价格有所提高,长期发展下去,将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

2.1.2劳动力比较优势减弱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价

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事加工贸易方式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国际竞争的源泉,虽然支撑了地方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却严重扭曲了我国的加工贸易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大国的地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早日实施并完成。

2.1.3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以粗加工、低增值的加工方式,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获利空间有限,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利润很小。在加工贸易中,我国仅能获得占出口总额的7%到9%的加工费,其余部分被外商获得。更有甚者,在进料加工中的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外商控制,利用转移价格和利润的方式,如引进低端而价格较高的设备,以次充好,使我方受损,还有可能产生贸易摩擦,造成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传统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久生存、发展,更不利于贸易结构的优化。

2.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遇

2.2.1良好的国际机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主要以产品内部的工序细分为特征,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正在积极调整国际经营战略,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开始把国内的研发中心、技术和资金输入我国,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获得外部性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已达到800家左右,使产业的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与我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结合,以进一步加大利润。这种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全球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始实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全球化营销策略,可能把某些高新技术和大量中间技术转移到我国,成为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动力。

2.2.2国内的优惠政策与战略调整

我国商务部、环保总局明确公告取消部分出口退税的商品,并将一些加工层次低、污染高、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商品列入贸易禁止类目录,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向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而能源消耗低的结构发展。我国东部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为我国敲响了产业转型的警钟,但是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颁发的一系列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的政策,为东部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东西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选择

3.1把握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普及,员工素质的提高,跨国公司可能把更好水平、更大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境内,从而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所以,应该抓住国际和国内的机遇,沿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从下游的采购环节、中游的生产加工环节,再到下游的物流配送环节向高附加值的阶段转型。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应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使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改善,促进劳动密集型贸易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所以,应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沿着从“一般供应商”到“主要供应”,再到“合同制造商”,最后成为“品牌领导者”,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变革,使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成为贸易的主导。

3.2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延伸国内价值链

如果能够及时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将脱离劳动密集型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迈进。转型升级实现后,即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也不会影响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当前应该鼓励发展中间投入品市场,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这样就可以提高国内采购率,从而改变目前的不利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与相关配套企业的良性互动,使国内的产业价值链得到有效延长。

第2篇

一般来说,加工贸易的初始发展依靠的是总量扩张,在市场竞争中以量取胜。但在一定量的扩张的基础上,其结构的作用开始显现。当贸易结构比较优化,适合并领先市场竞争需求时,那么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就会凸显,形成结构取胜态势。山东加工贸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和快速扩张过程,进入了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工贸易体系中的各种业务、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配比在不断变化和优化,相互间的正向关系与相互间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尤其是服务贸易,作为加工贸易新的内容,其构成比重与地位、作用不断显现,与加工贸易之间的耦合关系不断深化。它既是加工贸易的构成因素,又是加工贸易发展的促动因素;既更新了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又增强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后劲。这两者之间的耦合性关系既表现为环耦合,也表现为链耦合,而环耦合与链耦合的有机整合将形成我们所期待的互动耦合效应。

1.环耦合原理的应用。服务贸易是加工贸易体系诸多构成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运用环耦合原理研究服务贸易自身的发展对于加工贸易整体来说就具有了重要意义。环耦合研究是选取整体事物中的某一截面而进行的静态研究,旨在就环节本身进行优化组合,增强内部要素间的耦合性与互动性。环耦合在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中的应用主要是从发展的横切面上审视服务贸易的耦合度,分析它的发展表征是否健康平稳、运化机制是否活跃有力,以此判断作为加工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机体的服务贸易是否存在足够的内在耦合性,其各要素与各部分的联系与融合是否达到最优化,并能否展示强烈的互动生机与活力。如果答案为否的话,则需回答问题出现在哪里,发生离散现象、背离耦合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时,要通过充实耦合性条件,包括满足要素需求、密切要素关系、调整内部组合,从而实现服务贸易自体循环的健康与顺畅;通过自体实力提升带动加工贸易整体水平提升,以实现转型升级的任务要求。

2.链耦合原理的应用。服务贸易不仅是加工贸易中的重要环节,还是加工贸易产业链构成中的重要链条,运用链耦合原理研究服务贸易在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拉伸与完善中的作用也就具有了必要性。链耦合注重的是纵向动态研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视、度量各个链条之间的衔接状态与契合密度,探讨链耦合前提下的互动耦合效应,并且使得这种效应达到最大化。服务贸易是加工贸易重要的产业构成,它的发展壮大不仅丰富了加工贸易的产业内涵,提升了加工贸易产业层次,优化了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增强了服务贸易与其他产业的相关联系性,成为整个链条中重要的分支链条。尤其是生产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内在联系性更为紧密。研究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的链耦合与互动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促进加工贸易上下游链条的紧密衔接,不仅有利于服务贸易自身发展,还有利于激励和推进加工贸易各个环节与各个分链条的协作发展,形成良好的链条能量传递与耦合交互作用强度,以此带动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

二、山东服务贸易发展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耦合性表现

目前,全球经济在危机过后仍面临诸多问题,经济发展仍旧充满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美国的就业和贸易逆差问题、欧洲的债务问题、日本的灾后重建问题、新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加之连绵不息的中东战事,预示着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这一背景下仍不乏经济亮点。伴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异军突起,带动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比重大幅提升,为全球经济展示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点亮了希望之火。山东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大丰富了山东加工贸易内涵,改善了加工贸易的结构,为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显现出鲜明的耦合性特征。

(一)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间的耦合性加深山东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实现了由量到质的变化。而服务贸易作为加工贸易的有机构成,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力也在逐年增大,表现出了良好的耦合特征。一是服务贸易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份量加大。“十一五”初,山东服务贸易进出口额44.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比重为12.3%,而到2010年,进出口额就增加到174.5亿美元,增长近4倍,占加工贸易比重上升为23.1%①,也就是说,山东加工贸易有近1/4是由服务业创造的,服务贸易对于加工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服务贸易对加工贸易的拉动力增强。服务贸易作为经济链条的下游环节,对于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的拉伸和完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山东加工贸易以加工制造为主,贸易内容比较单一,且历来处于产业链条的中段,发展空间比较狭窄,产业上游与下游力量薄弱。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直接完成了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下沉,还通过知识流程外包与创意产业的扩大,带动上游研发环节的成长。就这一意义上看,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已显现出良好的环耦合效应,也显现了链耦合互动效应。

(二)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耦合性初现服务贸易发展不仅有利于拓展山东加工贸易发展空间,还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前,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耦合性特征也已显现。一是服务贸易发展大大增强了山东加工贸易的发展活力与盈利水平,增强了其再生产实力与发展后劲。山东加工贸易由于长期处于单一的加工制造层面,获利能力微弱,大量加工出口利润流入设计商、营销商、品牌商的口袋。而服务贸易处于价值链高端层面,且以人才与智力为创富依赖,对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极具现实拉动意义。实践也证明,山东服务贸易的发展拓宽了加工贸易新领域,并以其快速成长性和高附加值为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描绘了可喜前景。二是服务贸易发展大大弱化了资源约束,提升了山东加工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多年的低水平加工贸易,耗费了山东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大减缓了山东资源压力与环境压力,促进了加工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随着服务贸易在山东加工贸易中比重的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山东服务业的发展。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0.4:57.5:32.1,2011年三次产业比例为8.8:52.9:38.3②,服务业比重得到明显提升。不能不说服务贸易这架马车发挥了很好的拉动作用。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山东加工贸易向轻型、效益、集约、可持续转轨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耦合性也由此可见。

三、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离散性表现

尽管目前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耦合性与互动性不断增强,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些离散性表现,成为山东服务贸易继续发展的掣肘因素,同时也减弱了对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带动力。

(一)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活力之源。就服务业在整个山东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看,2011年尽管有所提升,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只有38.3%,低于广东的45.2%、江苏的42.2%、浙江的43.8%、福建的38.1%,也低于全国43.1%的平均水平③,更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这说明,山东经济整体上仍旧表现出重型化特点,制造业发展迅猛,服务业相对滞后。这就使得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根基不够坚实牢固,影响到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耦合互动效应的发挥。

(二)服务贸易人才不足服务贸易是以知识、人才密集为特征的,人才是决定服务贸易数量与质量提升的关键。从山东省实际看,发展服务贸易所需人才与实际人才保有水平之间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涉及到技术层面与智力要求较高的新兴服务贸易与知识型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还比较紧俏,包括服务外包设计人才、金融保险业务人才、广告咨询业人才、服务贸易营销人才等。而兼具外语、技术、管理、营销、对外联系与沟通等多种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许多订单就是因为人才瓶颈而白白流失到其他国家与地区。[3]应该看到,人才问题得不到改善,服务贸易难以上新的台阶,直接影响到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间的耦合性的深化。

(三)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度不高“十一五”期间,山东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重要地位。2010年完成贸易额运输业为46.7亿美元,旅游业为16亿美元,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为5.3亿美元,这三项业务合计总额为68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①。近年来,山东新兴服务贸易包括计算机、金融、保险、咨询等高附加值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还有许多潜力尚未发掘,尤其是山东深厚的文化资源尚未转化为文化服务贸易优势。服务外包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服务贸易的支柱产品和增长源泉,但总体上看,外包层次相对较低,技术开发能力相对不足,企业接包能力相对有限。结构问题也成为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带动力增长的制约因素。

(四)商业存在比重偏低商业存在是指服务贸易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的服务性企业,为其所在地成员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近年来,山东注重了商业存在对于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加大了服务业引资力度,但现状还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一是外资总量不大。“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929个,合同利用外资146.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01.6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省外资总量的26.1%、26.4%和22.5%,而这期间,广东、江苏等省份的占比已超过30%②。二是结构陈旧。全省大多服务业投资集中在商贸餐饮、物流运输、服务外包、基础设施等传统服务业,金融保险、咨询服务、文化教育等新型服务领域外资流入较少,利用外资加速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尚显不足。

四、提高山东服务贸易与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耦合度的对策思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山东服务贸易要走出新的天地,开创新的局面,必须打破束缚,加速发展,变离散为耦合,才能更好地带动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壮大服务贸易产业基础发展服务贸易,产业是基础,强身需先强基,繁荣的服务业才能衍生出服务贸易发展的蓬勃之势。一是完善产业政策。根据形势发展与产业需求作出及时政策调整,始终突出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推进战略举措有效实施。二是降低产业门槛。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条件,在注册资本、资金扶持、落户安排、租房补贴、创税奖励等方面给予非民企业同等待遇,培育多元竞争主体,增强产业内生活力。三是培育产业增长点。根据山东发展实际和要素条件,选择发展潜力大、产业带动力强的领域与项目集中扶持,重点在生产业和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业中寻求新发展,尽快形成产业特色与竞争优势。四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山东服务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扩张产业规模,加速产业集聚与区域聚集,做大做强,形成集群效应,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依托。

(二)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在国家宏观政策框架下,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奖励、保费补助、服务贸易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扶持重点服务贸易项目;同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加大对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二是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土地政策。在土地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将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应用于服务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项目用地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应,也可以采取租赁方式供应,以降低服务业发展的投入成本;鼓励占地多的企业对外转移产能,以满足服务贸易发展的土地需求。三是完善服务贸易重点扶持政策。给予新兴服务业、重点服务贸易企业、重点服务外包项目以政策倾斜和服务支持。四是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保障体系,规范市场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为服务贸易的技术创新和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优化服务贸易发展平台一是优化承载平台。应继续抓好经济园区与基地建设,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基地,要按照国际化、标准化、便捷化、低成本要求高起点建设与完善,凸显服务业专业特点和适宜性,增强园区功能和承载力。二是优化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完善以互联网应用为中心、以空间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服务贸易网站,为信息的集聚与交换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增强服务贸易信息透明度和广泛传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与推广,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信息资源交换与使用。三是优化展示和交易平台。一方面要精心搭建和利用山东自己的展会平台,继续办好文化产业博览会,树立口碑,收获实效;另一方面要借助国际展会交易平台,组织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服务贸易促进活动,以展示和传播山东服务品牌形象,推进更广阔深入的贸易合作。

(四)注重服务贸易人才涵养一是完善培养方式。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开发型培训体系,实行合作培养与自主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高端培养相协调、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相同步,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二是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盯住具有全球眼光、熟谙服务贸易国际规则的海外高端领军人才和拥有核心技术水准的专业人才,增强引智条件的针对性;打造适合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展示人才使用的高效性。三是优化人才管理与涵养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和效率原则,以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畅通的人才需求衔接平台、周到的人才服务环境用人留人,培育山东服务贸易人才竞争新优势。

第3篇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3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产品内分工迅速兴起并成为国际分工的必然趋势。产品内分工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变革,各国纷纷投入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中,从而把各国间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方式,发展加工贸易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有利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研究山西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将有助于提升山西在产品内分工链中的地位,从而使山西能更好地参与产品内分工。

一、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1.产品内分工含义。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2.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除了是一种贸易方式外,也表现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体现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是在自由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方式,所以它代表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特征。

产品内分工深化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能在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充分实现,这样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按照这样的话,如果产品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因为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也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我们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我国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3 名都是电子类产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相对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也最容易把产品生产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如今随着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

1.数量分析。Hummel,Ishii,Kei-Mu Yi(2001)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将一国进口品分为用于国内最终消费与用于出口品生产这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垂直专门化比率”(vertical specialization(VS)share),用这种方法,Hummel等人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做了一番估算。VS用体现在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来衡量,公式为: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产品总价值×2。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VSi,考察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与上式大体相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VS从一国的进口中间品来考虑,VSi从一国的出口中间品来考虑。如果某国用进口中间品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VS值就等于进口的中间品金额;如果全部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即出口为零VS=0;如果仅仅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品,而不进口任何中间投入品则VS=0。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我们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中可能包括少量进口辅料的价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值要比实际值要低,但误差不会很大。参照此算法山西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2002年以来山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VS/总出口额)处于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019上升到2007年的0.224,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也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现状相吻合的,近些年来我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已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结构分析。为深入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大类。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coise Lemonie 和Denizu 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山西省2008年1-10月和2009年1-10月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选取的两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5,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山西主要是对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2008年占到近30%,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中间投入品逆市而上,显示山西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说明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加强。总体来看,山西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少,但可以看出山西加工贸易对外贸的拉动作用不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逐步改善结构。

三、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角度

山西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山西省加工贸易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整体政策支持较弱等制约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单一。加工贸易商品以初级产品铁矿砂、氧化铝橡胶等为主,加工贸易项下的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一直占全省加工贸易的80%以上,而机电类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工商品简单,且主要集中在资源性、重能源产品的加工上表现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加工链条短。三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规模比较低。五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波动幅度大不稳定。

就目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形势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全省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产品内分工。因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全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虽然山西近几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增加,对山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进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着重提高产品不同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环节,即仍然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鼓励更多加工企业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环节生产中,尤其要紧紧抓好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2.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提升。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建立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速资本积累,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供应链中沿着产品内分工阶梯攀登,即继续从简单组装辅助零部件制造一般和重要零部件制造高级组装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这样使加工贸易企业的中间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简单产品过度到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最终顺利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环节的提升。

3.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由著名的微笑曲线可以知道,越往上游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品牌和营销两端走,增值幅度越高,中间的加工制造增值幅度最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工贸易还应在拉长的产品分工链条上升级,提高加工产品的增值含量。一方面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从最后工序开始依次向前,循着“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从而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另一方面向下游拓展,发展加工贸易营销和海外销售。

山西一直以来以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了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如果加工贸易一直固守在加工组装环节,将会出现“贫困性”增长现象。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销售―自主品牌”的产业链升级道路。从劳动密集型环节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以“边干边学”的方式沿着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我品牌,完成产业“蜕变”,才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1)

2.徐攀峰.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湖南大学,2006(9)

3.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宏观经济研究,2004(2)

4.兰勇,杜红梅.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层次性与路径探讨.经济论坛,2005(20)

5.黄飞娜,金余会.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分析.经济论坛,2008(11)

6.李少华.产品内分工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湖南湘潭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第4篇

加工贸易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

1.加工贸易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是由以国际生产分割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生产国际化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特征与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形态。国际生产分割(internationalfragmentationofproduction)是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国际生产分割是指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在国际间高度分离,国际贸易产品中包含着在一个以上国家实现价值增值过程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多国际贸易产品的零部件来自于多个国家。这种全球性的产品生产模式,使原来集中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生产分散到了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某阶段或零部件的生产,使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了产品内部,而这种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国际贸易被称为产品内贸易。加工贸易的实质就是产品内贸易。

加工贸易的出现与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纯粹的“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会越来越少,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立起来、限制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严格区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已经没有太多必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发展加工贸易就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有利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

2.比较优势差异的存在使得加工贸易在我国的长期存在成为可能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本来是用于解释产业间国际贸易的,但对于当代普遍存在的产品内国际贸易,这一理论仍然有解释力。在产品内分工和中间品贸易成为可能的情况下,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主要取决于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而中间投入品价格的高低又取决于一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体现为以劳动生产率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产品内分工使得不同的生产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存在技术差异和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使比较优势成了决定产品内贸易模式的首要因素。譬如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留在国内。这说明,只要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异,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存在加工贸易的基础。

我国目前主要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力低价格优势,使得我国目前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中处在劳动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上。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的主要比较优势仍将是劳动力优势,现行加工贸易模式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而且,我国今后若干年内仍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需要借助于加工贸易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当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将发生改变,比较优势也可能发生转变,甚至成为一个资本和技术充裕的国家。不管比较优势如何变化,只要存在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差异,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加工贸易都会存在,改变的只是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中的位置,即由劳动力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环节,提升加工贸易的档次。

本土化改善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途径

1.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局限性集中表现为贸易利益低下

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各种形式的贸易利益是各国从事国际贸易的动机所在,主张自由贸易的各自由贸易理论也声称贸易能够使贸易各方获益,但贸易各方所获利益不对等是不争的事实。

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产品内分工及产品内贸易,参与产品内贸易即加工贸易的各国从贸易中所获贸易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在产品内分工链中的位置。具体而言,取决于其在所处产品内分工环节中投入的中间品的价格,而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又主要取决于不同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市场结构特征的差异产生于不同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的差异,所以,如果中间投入品的知识含量越大、专用性越高,市场结构就越趋于垄断,价格就越高。而在一般性的生产环节,中间投入品往往是非技能劳动,在国家间具有较大的替代性,其市场结构就趋于竞争,价格就越低。在现今世界的产品内分工中,发达国家的企业(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占据着垄断性强的生产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营销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占据极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往往只能加入竞争性的一般生产环节,因而在收入分配中处在不利地位。目前我国在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时候,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主要还处在竞争性的一般生产环节,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中所得甚少,只能获得微薄的工缴费,而且这种微薄的贸易利益往往还要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另外,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低下还表现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小,加工贸易的辐射作用小。

2.改善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关键是本土化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利益的低下,不管是利益分配少还是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小,其根源在于现行“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加工贸易模式,这种加工贸易模式呈现出所谓的“候鸟经济”、“飞地经济”特征,除了加工装配环节,品牌、技术、零部件、销售,甚至接单,都在海外,与国内产业关联少,而且不稳定。要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加工贸易模式,使我国加工贸易实现本土化,把加工贸易由所谓的“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提升我国在加工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地位,让加工贸易在我国扎下根,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

对加工贸易本土化的认识,应该从对加工贸易的准确认识着手。加工贸易,是“加工”和“国际贸易”的统一,涉及到产品加工装配,属于以国际生产分割为实现形式的生产国际化或产品内分工的范畴。同时也涉及到进出口贸易,这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传统的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应该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样的认识并不准确。加工贸易的核心是产品内分工,参与国或地区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或劳动或资本或技术,参与产品生产某环节,加工贸易并不必然表现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具体而言,作为加工贸易,中间一定在内,但两头并不一定都在外。

对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的理解,除了要基于对加工贸易的准确认识,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仍然是一个有劳动力优势的发展中大国,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资本和技术要素正在不断的充裕,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总体而言,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一方面是要逐渐由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由国内的外贸公司或加工企业直接接单,改善在整个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同时增强加工贸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要逐渐实现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提高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率,增强对国内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国内接单:从源头上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化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体现为“海外接单,国内生产”。由于加工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外方投资者往往在海外接单,然后将订单拿到国内生产。这种做法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外方接单人控制,造成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方投资者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不仅使得大部分利润留在了海外接单人手中,而且一旦这些海外接单人将订单转发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自己不能接单,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既降低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还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为了改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渠道被外方接单人和海外中间商控制的局面,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必须针对存在的障碍与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我国加工贸易由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从源头上实现加工贸易的本土化:(1)促进加工贸易领域的工贸结合。贸易企业和加工生产企业各有其优势。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要求所有加工生产企业都能够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都能够从海外接单,但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贸易企业,通过贸易企业接受海外订单,然后再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加工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和提供适当的协助,鼓励我国的贸易企业在海外市场积极寻找订单。(2)吸引外资企业将营销环节转移到国内。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也不会完全改变。在这种局面下,要想把海外接单转变为国内接单,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优惠的税收政策、健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将外资企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内的同时,将其营销环节也转移过来,从而将接单由海外转移到国内,实现国内接单。(3)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信息、网络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譬如提供优惠贷款、提供展销机会、建立相关官方网站、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等。

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比率低,公认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跨国公司从经营一体化和防止技术优势扩散甚至避税的角度考虑,往往更多地从公司内部或母国采购中间品;二是我国国内企业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畅通的融资渠道生产中间品,国产中间品规格、质量不稳定,达不到出口品生产要求;三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偏向和鼓励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而不利于从本地采购。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原因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的缺陷。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往往从一体化和防止技术扩散的角度,或出于转移利润的需要,趋向于从公司内部或母国采购中间品,而现行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的缺陷则未能起到促进提高中间品本土化率的作用,甚至“纵容”了中间品的进口,“阻碍”了中间品的进口替代。

促进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鼓励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同时,规范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转移定价行为。

如果能够通过实施优惠政策等鼓励措施,引导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就能改变外资企业主导我国加工贸易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外资企业一体化经营战略等原因导致的中间品本土化比率低的问题。另外,针对跨国公司转移利润以规避税收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规范其转移定价行为,以维护国家合法利益。同时,这一举措还可起到遏制中间品进口动机的作用,有利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土化采购率的提高。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对我国中间品产业和企业的改造,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提高国产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土化率的一个根本性措施,就是使我国国产中间品与进口中间品可以替代,甚至在质量和技术性能上超过进口中间品。为达此目的,需要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上下工夫。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政府需要高度重视中间投入品产业的发展,重视装备工业的发展,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改变长期以来国家的价格、投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产业倾斜的做法,加强对国内中间品行业的扶持和改造,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与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中间品生产企业需要树立国际化生产意识,加强自身改造,甚至进行企业再造,增加R&D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管理,力争使产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有必要对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以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在加强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譬如建立加工贸易需求信息库,为本国中间品生产企业的宣传推广进行协助等。

(3)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给予国产中间品生产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加工贸易政策,主要是指税收政策。目前我国对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境外进口的料件实行免征进口税等优惠政策,而对加工贸易企业从本地采购的料件,虽对加工贸易企业视为进口,对料件供应企业视为出口,但采取先征后退且部分退税政策,这显然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调整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不仅将国内企业销往加工贸易企业的国产料件视为出口,而且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待遇,将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内中间品生产企业采购料件视为进口,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待遇。在国内外价格相近,而且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的质量和技术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也会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因素而优先采购国产料件。

(4)完善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标准,促进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土化率的提高。

第5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地位作用转型升级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阶段:自1987年至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

第三阶段:自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8.7%,仍然是最大的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3%,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1.4%。同时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进口额高出近580亿美元。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此外,在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73%。

(二)目前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986年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更是达到6207.9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9.62%。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自1978年党的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199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1.1%。加工贸易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自1996年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以后,1997年占52.2%,1998年占53.4%,1999年占51.1%。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是1986年56.2亿美元和67.0亿美元的20倍和11倍。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21.7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5.2%,高出全国贸易总体增长速度3.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进口1222.3亿美元,增长30.1%。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77.1亿美元。(见表)

表: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比较

贸易统计年鉴(2003年)》

(三)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用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8至1990年间的16.1%提高到1997年的41.9%,2000年1至6月份则达45%,这表明加工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进口差额总计为6.27亿美元,到1995年为47.68亿美元,1999年的达188.78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据初步计算,减去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和企业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则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实际使用的国内配套原材料、零部件价值:1990年约为5.3亿美元,1995年约为40亿美元,1999年为160.46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

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

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这反映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

4、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45.39亿美元和526.7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67.2%和71.6%。199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得72.9%,比1998年增长8.32%。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5、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2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加工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

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未能起到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条短,因而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中上游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瓶颈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因此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加工贸易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第三,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我国出口货物在香港特区的增加值,也被美欧等国统计为从中国进口,势必扩大其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和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双边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数量过多且价格过低,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到2000年底,已经有29个国家(地区)对华输出产品提起反倾销,共达412起,金额达到数百亿美元。

第四,加工贸易走私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加工贸易走私给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家应征税款的大量流失,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冲击了国内市场,特别是敏感商品走私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直接冲击国内一些支柱行业和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加工贸易的走私现象还极易造成社会腐败的滋生。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对加工贸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且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也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条件。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政府在“梯次转移”中要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三)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企业的产业链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从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

(四)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五)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六)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六、结论

20多年来,加工贸易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上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它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清醒的认识。事物在运动中前进,矛盾在解决过程中化为动力,认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建.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正确认识我国的加工贸易,特区经济,1999,[8],26—31

[2]对加工贸易的几点思考,中国商务报,2003

[3]洪滢.试论90年代前期我国的加工贸易,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胡峰.试论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师专学报,2002,[2],97-99

[5]汪五一.从经济全球化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经济问题探,1999,[10]

第6篇

一、加工贸易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一般意义上的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以投资方式把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加工装配产品后运出东道国销售的过程。狭义上的加工贸易,是指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保税监管的贸易方式。但是,这两个概念都仅揭示了加工贸易的表象。笔者认为,加工贸易蕴含着深刻的全球利益背景,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一)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全球布局、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方式过去几十年,跨国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跨国产业转移是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具体实践。跨国公司利用各国的优势,将注册、融资、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在全球范围展开,各个环节被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国度,通过加工链条或增值链条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以世界范围内的最低成本组合实现了全球套利最大化。跨国公司和分布在各国的子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具有了加工贸易的特征。

(二)加工贸易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工贸易与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跨国产业转移,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世界经济“资源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其中加工贸易发挥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高度,才能认清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全球背景和长远趋势,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去。

(三)中国要利用加工贸易全球配置资源的特点,建立自主的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即开展以我为主的加工贸易目前,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中,中国主要存在于其中的两个环节(即初始的生产加工环节和终端的市场返销环节),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较为缺乏。据不完全统计,医药行业的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行业9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产品附加值和最主要的利润被跨国公司获得,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不应该是单向的、单纯引进外资的加工贸易,要逐步摆脱西方跨国公司加工产业链的桎梏,学会自主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建立自主的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在经济全球化的版图上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与加工贸易发展相关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几个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问题。

(一)GDP中国GDP目前排名全球第二,其中加工贸易带动成分很大。笔者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制造业转移到世界各地,以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GDP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真正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实力=该国国内生产总值+该国在海外的资产总值-别国在该国的资产总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实力仍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不能依靠加工贸易的粗放式发展拉动GDP增长,必须培养自主的核心竞争力。

(二)外贸统计当前国际贸易的统计原则是按照原产地进行统计。按照这种统计方法,去年中国“贸易顺差”超过3000亿美元,大部分是加工贸易顺差。笔者认为,这种统计方法不科学:首先,很多中国加贸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其次,它没有反映产品的加工增值情况;再次,它没有反映文化、金融、服务、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国处于“逆差”的情况。因此,按照现行原产地规则统计的中国“贸易顺差”,实际上是“被顺差”。鉴于现行进出口统计干扰统计真实性的情况,笔者建议除按原产地进行进出口统计外,另设一套统计指标,将欧美国家在中国设立以及为其代工的加工企业进出口总值进行单列,并与国家进出口总值对照,真实反映贸易情况。

(三)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是“藏汇于国”,截至2011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万亿美元,而发达国家大多“藏汇于民”。政府集中管理的巨额外储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负面作用,中国外汇储备购买美国“两房”债券和美国国债造成的损失可谓“前车之鉴”。如何使用外汇储备,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本文第五部分“发展建议”中会进行论述。

三、30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及问题

加工贸易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正确选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做出的正确经济决策,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发展要求。30多年来,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出口创汇,以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也暴露出负面问题。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

(一)在带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国仍处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渠道大规模向我国转移,使我国迅速成长为制造业大国,赢得“世界工厂”称号。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跨国公司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市场、销售渠道和定价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放在境外。我国加工贸易大多只参与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这使我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世界加工厂”。

(二)在给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内资企业和民族工业仍需要更多的参与机会加工贸易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对海外母公司或者委托加工公司的依赖程度很高,大多数加工贸易业务在境外母公司与境内子公司及外资配套企业之间进行。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既导致加工贸易增值利益外流,也不利于民族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三)在提升“中国制造”技术水平的同时,高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30年多来,加工贸易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封闭性导致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转让比重较小。当前,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但研发出的关键技术被跨国公司严密控制。当前外资企业在内地的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内资企业获得技术相对困难。

(四)在带动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GDP持续增长。但是与之伴随的是为发展加工贸易付出的成本,有些外资企业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坚持GDP为核心的政绩观,片面重视外资规模,部分地区以加工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占用了大量土地。加工贸易高度集中的东部沿海,土地、能源、资源消耗大,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五)在积累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带来了外贸依存度过大、贸易保护政策等问题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创造的外汇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是,“顺差”导致的贸易摩擦正在成为对外贸易的常态,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则是贸易摩擦升温的另一种表现。另外,现行加工贸易模式使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我国经济及出口在一定程度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进而容易产生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

(六)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代工企业和劳动者仅得到加工费和劳动报酬加工贸易的发展,为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拥有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即便是长期从事OEM的大型代工企业,如富士康、广达等,也处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低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劳动者也只能获得低廉的报酬。而且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后,跨国公司向国外转移生产线的趋势已经出现。

(七)在享受“超国民待遇”措施的同时,对中国的财政和税收贡献小于一般贸易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逐渐形成一整套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国家对外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两免三减”等,这实质上是一种“超国民待遇”。此外,从实际情况看,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对我国的财政税收贡献较小,外资企业规避税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八)加工贸易在拓展海关职责范围的同时,给海关监管和打私工作带来压力加工贸易的发展拓展了海关的职能,2003年,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增设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目前许多东部地区、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海关,主要业务是加工贸易监管。但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对海关监管能力也形成严峻考验,海关监管长期面临严格把关和提高通关速度的双重压力,加工贸易走私目前仍是最主要的走私形态之一。虽然多年来海关改革创新不断,但也只能暂时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加工贸易业务量迅速扩张的矛盾。

四、国内学界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观点鉴于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国内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对策,在此逐一进行辨析:

(一)观点一:取消加工贸易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先征后退”,逐步取消加工贸易。笔者认为,当前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取消加工贸易的阶段。首先,我国关税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进口还要征收17%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金融体系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同样高于发达国家。再次,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决定了缓解就业压力仍是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第四,国际大环境制约。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性金融危机持续发展的严峻情况下,如果贸然取消加工贸易,将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观点二:延长产业链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部分学者提出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吸引跨国公司将中、下游环节在华投资的思路。笔者认为这个思路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华产业链拉长后,跨国公司在因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考虑搬迁其在华企业或者转移代工企业时增加了困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

(三)观点三:引进研发中心部分学者提出给予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外资研发中心的思路。笔者对这种观点原则上也没有异议,但是这仍然治标不治本。首先,研发仍然是外资企业主导的研发,研发成果依然为外资企业拥有,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封闭体系内,民族企业并没有得到技术转让的机会。其次,即使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放在中国,其加工工厂受成本等因素影响,一样可以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资企业“候鸟效应”。

(四)观点四:向中西部转移部分学者提出转型升级的对策是将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区域之间的转移,必须考虑到中西部的生态、环境、资源承受力。单纯劳动密集型、对生态和环境不造成影响的加工企业,可以转移到西部,其他类型的加工企业,特别是高耗能、耗水、污染的企业,以中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加选择地承接将会带来巨大风险。

五、关于加工贸易的转型路径思考

笔者认为,对于加工贸易升级路径的选取应立足于两条原则:一是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造力。也就是“弯道超车”,在核心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二是坚持以我为主,大力促进民族工业和内资企业的发展。只有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先进制造业才是中国可以依靠的经济基础。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应该确立目标清晰、路径可行的加工贸易长期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200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国务院领导亲临并作专题发言,对于统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对加工贸易认识的分歧持续升温。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仅靠商务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远远不够,财政部、税务总局、外管局等必须参与。笔者建议召开全国性的加工贸易研讨会,各部委、各界专家学者参加研讨,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前景、路径和配套政策等深入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性的加工贸易政策。笔者建议:加工贸易发展应确立由内及外四个层面的发展目标。最核心的目标是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内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开展全球加工贸易。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提高民族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水平,使民族企业在配套中提升层级档次,最短时间内掌握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渠道。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对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整合,鼓励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端产业链等方向转变。最浅层次的目标是对现有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淘汰出加工贸易行列。

(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一是积极探索利用外汇储备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式。利用欧美国家陷入金融危机的时机,建立外汇储备支持国内企业发展的机制,支持国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并购,引进先进技术,必要的时候,可由国外企业出面收购,规避经济安全调查。二是通过强有力的政策、经济等手段,促使欧美国家尽快取消技术出口限制和封锁;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收集、引进和吸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对外资企业的分类管理措施,对转让技术、知识产权的给予政策鼓励和优惠,对不转让技术的提高准入门槛。三是鼓励和推动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和补贴。放宽技改设备引进门槛,对民营企业引进设备给予和外资企业同等优惠待遇。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鼓励留学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四是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研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最终目的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培养本土化的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中国企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推动加工贸易向内资主导型、可持续发展型、高附加值、区域合理布局方向发展首先,建议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国内企业从事加工贸易,最终实现加工贸易国内企业主导;国内应发展与加工贸易产业相匹配的配套产业,减少对国外产业的依赖;鼓励外资企业与国内配套企业开展合作,对选择国内企业配套生产的,给予优惠措施,对刻意阻碍国内企业进入外资企业加工体系的,给予相应的政策限制;在料件采购上,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向扩大国内采购转变,增强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其次,完善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办法,按照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保等方面要求,建立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通过政策落差,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将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结合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有区别地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直至取消优惠,适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引导转型升级。再次,国内企业要抓住知识型产业和服务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会,学习跨国公司资本、市场、品牌、营销、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升自身产业水平。特别是在我国严重落后的服务业方面,促进国内企业向分销、仓储、运输、金融保险、贸易以及国际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学习印度等国家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第四,推动加工贸易布局向区域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发展转型。中国是一个大国,不需要所有地区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从协调发展角度看,各地区应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全国有机分工。对中西部地区参与加工贸易,建议:首先,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为加工贸易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其次,吸取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满山放羊”的教训,选择具有区位、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的城市,建立“圈养”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形成承接东部转移的集中区域和产业集群。最后,利用中西部地缘优势,发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加工贸易。

(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一是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向发达国家跨国投资,规避贸易保护政策。倡导“走出去”的氛围,给予信贷等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二是发展本土跨国公司。选择治理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开展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试点,实行跨国经营便利化政策,最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龙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以我为主”的加工贸易。

(五)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建议:1.扩大加工贸易业务范围。将研发、物流服务、产品营销等纳入保税范畴。2.放宽同种货物在保税与非保税贸易方式上的串换限制。鼓励国产料件替代出口,提高国内企业配套率,把加工贸易增值利益引向国内。3.整合现有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立“政策齐全、功能配套、通关便捷、高效监管”的自由贸易园区。二是转变海关监管方式。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一要监管到位,二要高效便捷,具体做到:1.实现从合同管理向联网监管、期间式账册、合同并存的立体监管模式转变。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联网监管,实现“备料管理、分段备案、自动结转、滚动核销、联网核查”;对资信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总量控制、以出限进、自动登记、定期核销的期间式账册管理;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合同管理。2.由事无巨细的过程监管向诚信申报、结果管理转变。实行企业计划备案、盘点管理、核算平衡、规范申报、海关认定和据实核销的作业模式。完善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实行企业诚信自律和海关后续监管相结合,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依法经营,促进持续健康发展。3.从以海关为中心向主动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的监管方式转变。海关监管须顺应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运用ERP系统管理的形势,将企业ERP管理理念与加工贸易监管思路深入融合,推进监管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依托企业管理信息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与海关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

第7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商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学者得出的地理位置在加工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观点,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地理距离有关的两种预测:第一,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出口贸易距离是负相关的;第二,加工贸易出口到亚洲国家对出口距离比较敏感,出口到非亚洲国家对进口距离比较敏感。最后运用引力方程模型,对这两种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加工贸易 地理距离 引力模型 实证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在吸收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功不可没,而且作为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模式,它在促进技术进步、增加社会就业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对加工贸易实施了一些政策,只要是出于出口的目的准许企业在进口原材料时免税,许多的外国公司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开始将他们的价值链转移并且将其劳动密集型的总装企业转移到我国,致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在总出口中的比重由1988年的30%上升到2007年的50%,从而使得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商品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1998至2007年间,加工贸易占总出口大约55%左右,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的38%-49%。根据koopman,wang,wei(2008)的最新估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中仅有20%是产自国内,剩余的80%由进口投入额组成。这些投入主要是从与我国相邻的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韩国进口得来(Dean,Lovely,&Mora 2009;Lemoine&Unal-Kezenci,2004;Tong&zheng,2008),这种进口模式表明我国与东亚地区之间地理位置对我国的加工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地理距离对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

在进行双边贸易过程中,地理距离是作为运输成本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贸易双方的距离越远,双边贸易额就越小。其原因在于在其它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贸易双方距离越远,运输成本就越高;运输成本越高,产品的进口价格与其出口价格的差异就越大,贸易的盈利可能也就越小;贸易盈利的可能性越小,贸易总额也就越小。换句话说,距离对贸易的负作用主要是通过距离对运输成本的正作用来体现的。正是由于地理距离对贸易的作用如此重要,因此不少学者在运用引力模型来分析双边贸易流量时都将距离变量作为必须考虑的变量之一。

Fidrmuc(2000)用两个国家的GDP总量与国家首都之间的空间距离来测量双边贸易和投资流量,考察了欧洲中部和东部国家,得出的结论是双边贸易和投资量与GDP总量正相关,与距离负相关。

骆许蓓(2003)选取1988-1998年中国各省向日本的出口数据,使用面板分析(panel)和横截面分析(cross-section)两种计量经济回归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引力模型在对1988-1998年中国各省向日本的出口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中有较强的解释力,两个主要解释变量中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距离,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和负影响。

强永昌(2008)选取与我国贸易关系密切的44个国家(地区)为样本,把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对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地理距离等变量引入引力模型,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并揭示距离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吴俊(2009)利用引力方程对江苏省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距离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对出口的影响。楼朝明(2003)利用引力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GDP值、相互之间的距离、殖民地联系以及经济政策等地理因素对双边贸易额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加工贸易与地理距离有关的两个假设:第一,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距离是负相关的;第二,加工贸易出口到亚洲国家对出口距离敏感,出口到非亚洲国家对进口距离敏感。运用1997-2007年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省份(江苏、山东、福建、上海、广东)与对外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数据,利用引力方程模型对以上两种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

地理距离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选择与处理

依据可采集数据特征,本文所采用的是1997-2007年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省份对以下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这十个国家或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日本、韩国、欧盟、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为了考察贸易距离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本文以引力方程为基础来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因此,模型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到这些地区的出口额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以上十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美元)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中国商务年鉴》(2009)(单位:美元);双边距离变量(D)数据取自世界港口距离网(省略),取各省份与各国主要港口之间的海运距离(单位:海里)。

多数文献对距离变量的处理是采集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本文基于以下原因采用海运距离:首都是各国的经济中心,但进出口货物配送枢纽往往是各国的主要港口,考虑到国内运输距离对各个贸易伙伴国影响相同,因此双边距离采取主要港口之间的海运距离是合乎经济理论的。一般来说,双边距离变量的待估系数预期值为负。

(二)分析方法及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来分析地理距离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引力模型的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的相互吸引力与其质量的积成正比,与相互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进而设想两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两国(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这一思想也是本文引力模型的来源,模型中的因变量是加工贸易的出口额,自变量分别是各省份及各国GDP及人均GDP、各省份及各国的人口数量、各省份的平均工资、进口距离、出口距离,然后对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取对数。具体模型如下:

InEXijt=β0+β1IncGDPpcit+β2InGDPpcjt+β3IncPopit+β4InPopjt+β5InWageit+β6InExDistit+β7InImDisti+β8Eastj+β9Eastj•InExDistij+β10Eastj•InImDisti+λt+μijt(1)

其中,EXijt为在t时期i省出口到j国的出口额;cGDPpcit和cPopit分别代表i省份在t时期的人均GDP与人口数量;GDPpcjt和Popit分别代表目标市场国家j国在t时期的人均GDP与人口数量;Wageit代表i省在t时期的工资;ExDistit是i省到j国的出口距离;ImDisti是i省在t时期进口距离的加权;Eastj是虚拟变量;λt是时间效应;μijt是白噪音干扰项。出口距离(ExDistij)是我国的i省港口到目标市场国家j国中心的最近距离,考虑不同国家的复进口,进口距离(ImDistij)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2)

IMijt是省份在t时期从j国的进口。如果InExDistij与InImDistij在加工贸易出口中存在负效应,则假设一就可以得到证实;如果Eastj与InExDistij交互项系数负相关,同时Eastj与InImDistij交互项系数正相关,则假设二就可以得到证实。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等式(1)进行了系数估计,估计时使用稳健标准误差。其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都大于0.7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说明贸易距离对加工贸易的影响;从回归到的结果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是与进出口贸易距离负相关的,并且InExDistij与InImDistij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是存在负效应的,证明了假设一的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出口距离是负相关的。在第二栏,进口距离与出口距离均为负值,并且表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在第三栏,进口距离的系数为负值且表现显著,但出口距离的系数却为正值,这也说明了进口距离与出口距离有很强的负相关。比较第四栏和第五栏可以发现,加工贸易出口到东亚国家受到进出口距离的负面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到非亚洲国家受到进口距离的负面影响,出口距离是加工贸易出口到非亚洲国家的决定性因素。 由第三栏可以发现East•InExDist的系数是负的,而East•InImDist的系数是正的,这也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到东亚国家对出口距离更敏感;InExDist的系数绝对值较大,而InImDist的系数绝对值较小,这也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到亚洲国家对出口距离敏感,出口到非亚洲国家对进口距离敏感。

结论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将加工贸易出口额作为因变量,将进口距离、出口距离作为自变量,同时增加了一些可能影响距离与加工贸易出口之间关系的控制变量,如人均GDP、人口规模、我国的各省份、出口的目标市场以及工资水平等,建立引力方程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得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出口贸易距离是负相关的,其出口到东亚国家与出口到非亚洲国家相比,受出口距离的影响更大,受进口距离的影响较小;当考虑到人均GDP、人口规模、工资这些变量时,加工贸易出口到非亚洲国家时更倾向于选择人口多、工资高、人均GDP高的地方。

当然,对于贸易距离对加工贸易产生影响的研究并不能停止,由于收集到数据的可行性,本文将我国的加工贸易仅仅局限于主要从事加工贸易的几个省份,而并不是全国的范围,因此在实证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局限的,所以在后期的研究中可以将我国所有省份的加工贸易考虑进去,进而来证明贸易距离是否对我国加工贸易产生影响。无论是具体到主要省份还是全国范围,在进行贸易过程中考虑到地理距离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制定贸易方针政策和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miti,M.,&Freund,c.An anatomy of China's export growth[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8

2.Coe,D.,Subramanian,A.,&Tamirisa,N.The missing globalization puzzle: Evidence of declining importance of distance.IMF staff paper,2007

3.Koopman,R.,Wang,Z.,&Wei,S.J.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NBER Working Paper14109.Cambridge,Massachusett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8

4.Dean,J.,Lovely,M.,&Mora,J.Decomposing China-Japan-US.Trade:Vertical specialization,ownership,and organization form.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

5.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J].世界经济研究,2003(2)

第8篇

[关键词] 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出口创汇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18-03

[作者简介] 文妮佳,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交通管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广东 广州 510725)

作为贸易方式之一的加工贸易,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就业、税收、技术进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即“两头在外”。主要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和补偿贸易。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以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进口,成品返销境外的办法。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所以本文的数据统计和研究讨论都是建立在狭义范围之上的。本论文节选了1987年至2005年的数据,以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

一、加工贸易是广东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广东的对外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历年来稳居全国榜首,1987-2005年间,从210.37亿美元上升到4279.80亿美元,平均占全国贸易额的36.3%,进口总额从108.97亿美元增长到1898.20亿美元,出口总额从101.40亿美元增长到2381.60亿美元。广东对外贸易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

由表1和图1可知,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从1987年的67.65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50.73亿美元,增长了24.8倍。自1987年起,加工贸易占了广东对外贸易额的6成以上(剔除90年代初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93年略有下降,但随即又平稳上升。1995年以来,均占7成以上,可见加工贸易在广东对外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是广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主力。

广东加工贸易在1987-2005年间(表2),其出口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74%,进口对全省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2%,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等也多与加工贸易有关,如果统计在内,那么加工贸易对全部进口的贡献率会更高。其中,比较特殊的年代是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进口缩减,对全省进口的贡献出现负值,为-0.43,但是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未受到影响,由于其他贸易的减少,全省整体出口增量减小,加工贸易对全省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了3.35倍。在当时经济严重波动的时期,加工贸易显示了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

二、广东加工贸易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平衡了国际收支

就广东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贸易额来看,历年呈明显上升趋势。进出口贸易差额(出口-进口)从1987年的-0.14亿美元,到2005年的580.25亿美元,从起步阶段的贸易逆差,变为贸易顺差,并逐年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加工贸易在利用资源,加大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从表3来看,广东加工贸易对全省国际收支平衡的贡献是显著的。1989-1996年,1999-2003年,这15年加工贸易的顺差都超过了全部贸易顺差,也就是说,在这些年中,其他贸易合计都是净逆差。例如,2003年加工贸易顺差为373.24亿美元,而全省对外贸易顺差为222.40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是对外贸易顺差的1.68倍。可见,加工贸易在平衡全省的国际收支方面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仅仅从贸易顺差来评价加工贸易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是有失完整的。因为,加工贸易还带动了设备进口,更重要的是,超过70%的加工贸易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完成的。而外商投资企业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加工贸易顺差。在经常项目下,外商投资企业还有投资项下设备进口,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加工贸易引致的;还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其中有一部分也是与加工贸易有关的。在资本项目下,还有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由于统计资料没有将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与其它外资企业分开,在此,只能引用相关资料的估算结论:在经常项目下,加工贸易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流入,与加工贸易引致的设备进口和非贸易支付金额大致相当,略有盈余;在资本项目下,利用外商投资企业在银行的结售汇情况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带来的是外汇净收入,内资企业对加工贸易的外汇流入的贡献虽不如外资企业那么显著,但也为净流入。所以,加工贸易推动了广东省的出口创汇。

三、广东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而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供给方面,主要贡献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一国经济可以按照参与国际分工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将经济资源集中于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从而实现结构性的效率增长;第二,贸易的不断扩大,将会增加本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迫使本国经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第三,通过贸易可以补充本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存在“资本”瓶颈,又存在“技术”瓶颈,经济资源禀赋极不均衡,劳动力资源明显过剩而其他资本、技术等主要经济资源明显不足。而加工贸易解决了大量劳动就业问题,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回我国所短缺的其他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技术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短期内,实际产出水平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即短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一般而言,为了计算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贡献,通常采用国民经济平衡等式:

Y=C+I+(X-M) (1)

如果将出口X分为加工贸易出口(Xp)和其他出口(Xo),进口分为加工贸易进口(Mp)和其他贸易方式的进口(Mo),则(1)式可改写为:

Y=C+I+(Xo-Mo)+(Xp-Mp) (2)

(Xp-Mp)就是加工贸易的净出口额,(Xo-Mo)式其他贸易方式的净出口额。由(2)式得:

Y/Yt-1=C/Yt-1+I/ Yt-1+(Xo-Mo)/Yt-1+(Xp-Mp)/Yt-1(3)

(3)式左端是GDP的增长率,右端分别是消费、投资、其他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按照这一公式,计算1987年以来广东加工贸易对广东GDP的贡献,如表4:

从该表结果可以得知,1990年以来,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有正有负,1993年,由于广东在对外贸易方面先后遭遇收购价格上涨、货源紧张、汇率变动过大、资金短缺等许多困难,这一年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入超,对GDP的贡献达到最低,-10.64%,然而加工贸易在这一年的贡献反而为3.29%,足以体现此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生命力。单就加工贸易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1999年贡献为负外,其他年度都为正。这是由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下半年开始下跌,1999年虽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其它货物贸易除了1990、1994、1995和1997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为正外,其它年份都为负。因此,加工贸易对GDP的贡献的负影响非常小。

以上我们都是从短期静态的分析角度出发的,但是,既然以GDP增长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就有必要分析它的长期发展趋势。因此,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我将1987-2005年的加工贸易作了更细致的分析。

首先,以广东加工贸易出口(X1)和进口(X2)为解释变量,以GDP(Y)为被解释变量,利用1987-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表1和表4),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结果如下:

1987-2005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与GDP的回归分析结果

Y=145.9391+1.347909X1(4)

R2=0.9782F=718.2346T=26.7999

Y为GDP, X1表示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X2从判定系数R2(0.9782)、检验值F(718.2346)、T(26.7999)可以分析得出,加工贸易出口与GDP增长高度相关,即加贸出口值每增长1亿美元,可带动GDP增长1.347909亿美元。

1987-2005年广东GDP与广东加工贸易出口、进口的回归分析结果

Y=233.08379+3.0652916X1-2.636678X2 (5)

R2=0.987 F=515.91 T1=4.8404 T2=-2.7179

Y为GDP, X1表示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X2表示广东加工贸易进口额。(5)式中判定系数R2为0.987,则说明广东GDP的增长有98.7%是由自变量――广东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来解释的,而且F比值相当大,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广东GDP的增长,而进口则会起相反的作用。

1989-2005年广东GDP与广东加工贸易净出口的回归分析结果

Y(GDP)=501.8612+1.5454X3(6)

R2=0.68F=30.766T=5.5467

Y为GDP, X3表示广东加工贸易顺差。由于1987、1988加工贸易为逆差,为了研究的方便,就将数据剔除出去。那么从判定系数(0.68)、F检验值(30.766)、T检验值(5.5467)来看,广东加工贸易顺差与GDP相关,但不如出口带动作用大。

四、结论

历史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加工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平衡了国际收支,通过对广东加工贸易与GDP的短期静态分析和长期动态分析,说明加工贸易在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红蕾.国际贸易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工贸易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

[4]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第9篇

我国的加工贸易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早期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内地企业承接来自于港澳地区的服装、玩具、鞋类等产品订单,采用来料加工的模式生产出成品之后再出口。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大量外商投资于加工贸易领域,在推动加工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迅速增加,到90年代中期,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且地位日益重要。1995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20.7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为59.9%;到2013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3578.1亿美元,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81.1%。19年间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平均为76.9%。在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加工贸易方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及发展趋势又有所差异,但目前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加工贸易发展之初,主要是由中国本土企业采用来料加工的模式承接海外订单,外资企业在来料加工进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随着外商在来料加工领域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不断加大。1995年,我国来料加工进出口总额为368.06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为15.0%;到2005年,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4.3%;2013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到69.5%。

在进料加工领域,近二十年来,外资企业一直占据着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1995年,外资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出口中所占比重为77.3%,其后一直持续增加,到2004年,这一数字最高达到92.1%。近些年来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2013年仍维持在82.9%的水平。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整体来看,还是从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两种类型来看,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外资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一)推动加工贸易从以来料加工为主转变为以进料加工为主

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早期,所采用的模式以来料加工为主。20时间8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进料加工得到快速发展,到1989年,进料加工的贸易额已经超过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进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53.1%。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以欧美企业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浪潮的到来,进料加工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3年进料加工进出口占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为72.1%、70%、78.1%和86.7%;其中,外资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77.3%、88.8%、91.9%和82.9%。外资企业成为推动加工贸易从以来料加工为主转变为以进料加工为主的重要力量。

(二)推动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从早期基本上从事服装、玩具、箱包、小五金、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转向电子、电气、通讯、计算机、办公用品等技术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组装,机械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加工贸易的主流,并推动了我国整体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与之相伴随的是,从1995年开始,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纺织服装类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3年,机电类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超过一半;到2012年,这一比重进一步达到76.5%;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也从27.1%提高到50%以上。其中,外资企业在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中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三)推动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

随着大量外资组装类加工贸易、特别是机电类加工贸易生产设施转移到中国,很多与之配套的原有零部件和辅助产品生产企业为了维持配套关系、降低运输成本、保持密切沟通,客观上存在着跟随组装类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动机(张京红,2012);而中国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所谓“产业链招商”模式,也对吸引相关配套厂商在华投资发挥了激励作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一些外资加工贸易厂商逐步在华建立起了以海外原有配套厂商为主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中国国内本土的配套厂商在外资的辐射、带动之下,也逐渐发展起来。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对苏锡常等地展开的一次调查显示,有60%的外资企业在当地都有两家以上的配套企业,其中本土配套企业数约占配套企业总数的40%(刘志彪、张晔,2005)。在深圳的计算机产业,有1500多家计算机配套工厂,能生产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部件,打印机本地配套率达91%,PC机达80%,计算机主板达41%(于瀚、闫岩,2008)。以外资为主导的进料加工贸易促进了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

(四)推动了中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为促使加工贸易的主体从外资企业向中国本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推动力。这主要体现为:第一,一些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引进了较为先进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填补了当地在技术与产业方面的空白,这为中国本土企业近距离学习和模仿提供了榜样和契机,也使得本土企业有可能进入这些加工贸易领域、提高加工贸易水平。第二,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工人和人才的流动,成为中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三,在有些地区,围绕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形成的配套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实力的地方产业集群,这也为当地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三、外资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内配套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由于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水平、加工能力、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方面很难满足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因此,外资企业产品装配所需的主要零部件通常是来自进口或通过当地的追随型外资配套企业得到满足,而对中国本土配套企业的带动作用相当有限。以笔记本电脑这种我国加工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为例,目前,中国台湾所有主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都在大陆地区投资从事加工贸易生产,但是其主要的供应商当中却几乎没有大陆本土企业,重要的零部件,如电池、显示器、键盘、散热器、CPU、主板芯片组等,几乎都是由在中国大陆的台资企业或其他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而本土企业即使进入其供应链体系,所提供的也往往是最低端的产品,如包装箱、螺丝、塑料构件等(Yang,2006)。因此,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形成的生产网络大都具有“封闭型”特征,对国内配套产业即使是有带动作用,也往往是技术含量非常有限的低端产品。同时,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时推出的所谓“产业链招商”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封闭型网络的形成,减少了国内配套产业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二)产业结构虚高,增值率增长相对缓慢

20多年来外资在华加工贸易投资的迅速发展,实质上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产品内分工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因此,虽然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在外资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很高,但这些产品在中国基本上只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技术含量和服务含量低,关联效应弱。虽然也有技术转移和研发活动,但跨国公司向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的技术转移以加工技术为主,在华开展的研发活动偏重于生产流程的改造和调整。因而,虽然加工贸易的出口结构升级效应明显,但实质上却是产业结构虚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出口增长高度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局面。这一点从外资加工贸易增长率的变化上可见一斑。虽然近年来机电类产品出口规模及所占比重增长显著,但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却并未大幅增加,基本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

(三)溢出效应有限,而挤出效应突出

由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网络上的“封闭型”,本土企业很难嵌入进去成为主要的供应商,使得通过“干中学”和技术指导、转移获得学习机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外资加工企业中掌握核心技术和处于关键管理岗位的人员通常来自于国外,中国本土员工很少能担任高层职务,即使是曾经担任过,其流动的方向往往是其他的外资企业,因此,借助于人员流动所产生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溢出效应也不明显(刘志彪、张晔,2005)。在溢出效应有限的同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与海外的母公司或海外客户具有长期稳定的承接订单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中国本土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享受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所提供的一些优惠政策和信贷方面倾斜,而中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获得订单及融资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导致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空间。

(四)缺乏本土根植性,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意愿不足

与以开拓中国本土市场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不同,加工贸易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呈现典型的“两头在外”的特征,业务类型基本上是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加工组装成品为海外客户服务,扮演着“制造车间”的角色,在研发、设计、营销与品牌拓展等方面对中国的嵌入性不足、根植性差,除了在生产工艺上的技术革新和改善之外,通常缺乏进行技术创新和营销能力培育及提升的意愿,几乎不可能按学术界和政府的设想,走上“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隆国强,2006)的转型升级之路。另外,当中国的政策、法律、汇率、劳动力成本等环境因素出现不利于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变化,或者国际市场出现大的动荡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更有可能在利益目标的驱动下向其他国家转移,甚至直接撤资、弃厂,从而增加了了加工贸易发展的波动性和风险性,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韩资企业“夜半逃离”现象(张京红、王生辉,2009),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四、外资主导下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一)优化外资进入加工贸易的准入制度,不断提高

外资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我国从1999年起对加工贸易实行商品分类管理制度,加工贸易商品被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和允许类。2003年以后,政府开始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及限制类商品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对其他加工贸易的政策进行了多次修订,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相关政策,对于限制“两高一资”项目、优化出口结构、推动出口产品的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加工贸易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现状。面对加工贸易中外资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未来应该继续完善外资进入加工贸易领域的准入制度,根据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把《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商品目录》、《来料加工装配项目分类指导目录》等加工贸易方面的规范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外资进入加工贸易领域的门槛和标准。除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外,一方面,要进一步降低外资加工贸易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溢出效应不明显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重,另一方面,在鼓励外资进入机电产品和其他高科技产品领域加工贸易的同时,还要引导和推动其向价值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升级。

(二)推动外资加大对国内企业的配套采购

加大外资对国内企业的配套采购,可以使国内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知识溢出,为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成长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此,首先需要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水平,能够开发、生产出在技术含量、质量水平等方面满足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的料件。同时,地方政府应改变产业链招商的模式,在信贷、税收、信息、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给予国内加工贸易料件生产企业以必要的扶持,培育有特色的加工贸易本土配套产业集群的发展,利用产业集群吸引和强化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合作。此外,现行的加工贸易税收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使用进口料件不必缴纳增值、而使用国产料件则要缴纳增值税、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中使用国产料件加工成品后结转不予退税等,对外资直接进行本土采购以及通过结转方式进行国内采购带来了负面影响(赵晓晨,2011)。因此,现行的相关税收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国产料件,在出口退税方面应与进口料件一视同仁,对深加工结转中使用国产料件也应制定合理的出口退税办法,从而刺激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加大本土采购的力度。

(三)引导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进一步吸收外资研发投资

要实现外资主导下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主要集中于简单“加工”环节的局面,延长其在我国的价值链。为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引导和鼓励政策,推动外资把与制造有关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研发服务和其他生产者服务业等向我国转移,在我国建立地区物流中心、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等,形成涵盖研发、生产、物流和运营管理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带来更大的溢出效应和辐射与带动效应。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国在人力资源和研发基础设施方面积累和形成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加大在华研发投资的力度,提高研发活动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一方面继续进行工艺流程和制造工序方面的改造和开发,为高级制造工序进入我国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研究甚至是基础研究,推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

(四)支持更多的本土企业直接从事加工贸易,打破外资一枝独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