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健康管理档案

时间:2023-05-30 15:13:47

导语:在健康管理档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健康管理档案

第1篇

1.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和挖掘是获得新知和创作价值的重要途径。预测为大数据的本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档案价值的提升和大学生事务的决策是以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因势而动,积极运用大学生数据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进而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使其可为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更好而有效的服务。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档案为例,利用大数据精准测量分析大学生的动态心理指标,将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准确反映出来,这不仅对防范大学生心理突发危机有利,而且也有利于科学预判和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恰好为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空白。这就需要大学生档案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更新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意识。2.大数据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尽快构建起三大信息平台。具体为:一是信息整合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来源广泛,且内容繁多,周期也长。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搭建信息整合平台过程中,整合起不同学生的各类心理档案,从中深度挖掘数据源,可将各类不同档案资料之间的关联寻找出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逐渐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数据网络形成,从而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好的目的就在于有效使用,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搭建起具有大数据要求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科研平台。这就是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努力归纳和寻找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总体规律,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预控和处理策略。大数据时代可以将现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平台建立好,以数据化来处理分析各类学生的心理档案,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就我校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性。因为学校相关部门仅仅将新入学大学生的普查和建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持续追踪和调查学生在读期间心理状态,也就无法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全貌与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二是心理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而学生档案则归学院等部门管理,两者分属不同系统,若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就无法产生一个能互为支撑、彼此依托的数据系统。三是未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从我校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仅仅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可以参照执行,而且比较笼统和宏观,未涉及谁来管、怎么管、用什么管等一些具体内容,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这就导致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四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效能比较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依旧是因袭传统的档案保管与查询模式,对档案具体信息缺乏发掘,这肯定无法产生比较高的利用效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人手不够。例如,我校在校生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但只有五名专职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此外就是有几个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兼职承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仅仅能做些新生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想追踪调查全部学生比较难,仅仅可以开展搜集整理局部信息方面,要系统去建设和管理就不可能了。二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标准,不同部门和环节都不统一,因没有过硬的数据处理技术所以无法进行整合,甚至仅仅处于纸质心理测评资料、简单的excel表格汇总等基础层面上,很难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也无法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档案的使用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1.优化数据收集。出于分析、整理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需要,就自然应对数据收集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其基础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标准。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质性比较强,也不乏在全国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所必需的条件,依据一样的标准与规范采集数据,就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的效率。从一个方面来看,借助于对本校数据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学校数据的比较过程,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规律特点的有效归纳,必须将那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高校经验与做法作为学习借鉴的重点,对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校还没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超前进行预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2.实施动态化、系统化管理。一是将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齐全的搜集。主要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搜集。二是做好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必须站在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高度,分析现有数据,并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主次轻重、相互影响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将一个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网络搭建起来,并以心理数据分析框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基础上,继续与学生年级、年龄、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依据时间序列而形成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数据库,再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常规制度做好完善,采取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对搜集的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明确各种要求,将岗位工作制度完善好,并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实际做好分工、职责、流程的明确,从而构建起事有专管、人有专责、协调合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新体系;在优化数据管理手段和完善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的强化工作。通过档案反馈查阅制度的建立,使大学生本人的档案知情权有保证,并在确保隐私不泄露的基础上,以档案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将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与标准、电子化数据保管、备份与安全制度、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制度等的制定,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发利用的规范化。

四、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及设想、建议

实现有效利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主要有:一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在学生心理档案中,我们可寻找出其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个性化心理健康特点和人格特征,可以结合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辅导策略。二是开展团体辅导教育。开展团体教育辅导的着眼点就应聚焦在学生心理档案中体现的共性问题上,采取学生小组的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开展科学研究与预测。要以统一的标准化测评量表对学生心理测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科学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行指导,并预防出现心理危机情况。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为今后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学好用好数据处理技术,达到数据整理与分析的高水平,同时深入而充分地发掘出档案之中蕴含的内在关联和基本规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由此,可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以更有效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其管理和利用水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健康体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保证了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健康体检是医院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对健康体检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等多个具体工作环节。传统的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系统往往会出现体检项目多、统计数据难控制、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为了解决类似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引进信息技术,实现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这是保证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下的档案管理,建立了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够便于相关工作人员随时查看,掌握每个个体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

(二)规范档案管理,提高信息准确性。信息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工作后,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差错,使得健康体检数据能够准确无误,提高数据处理的连续性、科学性和可查询性,从而完善了整个体检档案系统的建设,对于保障个体健康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健康体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一)合理选择体检软件。体检软件的选择是要为健康体检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医院需要参考自己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具体化的数字体检管理系统。首先,数字化的体检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将所有的诊断设备和体检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这是为了避免信息遗漏或丢失,确保信息的完整新和可用性。其次,建立全过程电子报告,实现对体检者的动态管理和对体检全过程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体检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度。

(二)建立医生工作站。软件系统建立后需要建立有效的医生工作站相配套。体检者完成一系列的体检流程后,通过计算机将自己的体检结果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生成报告,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根据体检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将这一系列信息结果提交给体检者个人或所属单位。这样的工作流程相对于传统的体检档案信息管理来说,更加简易,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准确性层面提高了体检工作质量。

(三)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从人才建设入手。人才队伍的建设,既要注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人才队伍,更要注重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一般来说,体检中心的医生、信息管理人员、技诊人员等都是培训的主要对象,从意识层面到技术层面,都需要丰富培训内容。一方面,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能够摆正思想位置,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医院也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等平台,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整个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准。

(四)实践操作环节。体检者进行体检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输入站的密码和口令来进入系统,然后依据已选择的相应的体检项目,来获取体检者的流水号和个人信息。工作人员据此输入体检者的具体情况,在计算机系统的运作下,对体检者信息自动小结。

(五)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系统的维护工作对于整个体检档案信息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在日常工作中,要将系统维护作为基本工作内容之一。信息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系统的更新及维护,及时排查漏洞,升级工作系统,提高体检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健康体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信息化是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随着大众的体检观念逐渐增强,健康体检的信息量正在迅猛增加,传统的人工收集和处理信息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档案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的健康档案管理不仅能够建立个人的动态档案,实现规范化,更能够将这些信息保存一生,保证信息的永久可用。同时,数字化的个人医疗信息将进一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共享,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健全强大的健康档案数据库,并与其他医疗机构实现联网,共同对个人的健康档案实时更新,提高健康档案信息对体检者个人身体健康的医疗意义。在了解健康信息的基础上,医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建立健康预警,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实时的观察分析,及时对出现的身体状况进行诊断,给出合理的建议。

(二)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性。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同时对工作者提高了要求,除了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档案外,要求档案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主动性,特别是在收集信息方面,变传统的信息收集模式为更加主动、超前和直接连续收集信息。其次,信息化管理下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也将整体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和综合工作能力越高,与能够在新形势下促进体检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3篇

1增强建立健全疾控档案意识,建立疾控档案网络

1.1增强建立健全疾控档案意识

在疾病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中,会形成大量丰富的数字、图表、影像等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增强对这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增强对这类档案的建立意识,从而能够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疾控档案信息和资源,发挥这些信息在疾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促进疾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建立疾控档案网络

建立机制完善的疾控档案网络,覆盖整个疾病控制中心的各科室,设立独立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规划,使得整个疾控中心的健康教育档案网络变成一个简明的、职能明确的发散网络。由中心档案室做总体设计和规划,各科室紧密配合并遵守中心档案室的制度和要求,促进疾控档案网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建设。

2开展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培训,建立疾控档案管理新模式

2.1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集技术性和保密性于一体的专业化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熟悉档案的收集、统计、分析、鉴别、归纳、保存等步骤,熟知每个环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份枯燥、繁杂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高素质水平。疾控部门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吸纳优秀的专业型人才,打造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使其成为疾控档案事业的中坚力量。

2.2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档案工作人员技能

疾控部门应该鼓励疾控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即时的吸纳优秀的、创新的、实用的档案管理经验,通过交流提升自身对档案的收集、统计、鉴别等技能。同时,鼓励并设置激励措施,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修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比如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和外语技能,促进档案的管理工作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全球化大环境下的形势需求,促进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的时代性发展。

2.3 打造档案工作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档案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僵化,应该把新时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应用于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中,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档案分类和管理的效率,延长档案及其信息的使用寿命,促进疾控档案的管理实现现代化和数字化,完成档案管理从旧模式向数字化的新模式的转变。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健康教育规范化

3.1 建立奖惩机制促进档案建设

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定期对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选优劣,对工作优秀者或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有巨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进行档案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申报,为他们配备科研经费,促进档案资料的更充分利用。而对于评选不及格者,给予一定的批评,连续不及格者可以终止录用,这样可以从人事方面优化档案建设团队,促进档案建设改革保质保量的进行。

3.2 结合实际,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第4篇

摘 要 学校体育档案是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综合反映,也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历年来开展的所有资料全面系统地划类归档,建立的体育档案。学校为了对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总结和指导,就要运用体育档案,因此必须对学校体育资料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和编辑,建立较规范化“学校体育健康档案”用时则取之,不用则存之。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健康档案管理 运用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的体育档案,既是学校规范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阅读收集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全面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体育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将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档案的内容学校体育档案的内容非常之多、之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体育的文件。(二)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体育课本、及相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书。(三)体育专业用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书籍;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四)学校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五)各年级常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体育课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六)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七)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八)学生体检表及病免、请假证明材料。(九)体育课教案及器材出借、成绩考核和出勤情况资料等。(十)学校运动队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考勤、竞赛成绩等。(十一)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类竞赛资料,如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等。(十二)教师自编的教育教材内容。如体育理论试题、大课间操资料等。(十三)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档案,如论文、基本功比赛、培训证书等。(十四)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十五)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二、体育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一)按材料内容分,如校内同一运动竞赛类(学校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活动类(早操、课外活动)等。(二)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材料进行整理,一般学校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这类档案可参加《两个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建档。(三)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四)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按两个《条例》的备查目录分类建档。

三、建立体育健康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体育健康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连续性、有序性、完整性、系统性、创造性、价值性和统一性的原则。(二)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三)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四)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成。通常学校体育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建立学校体育健康档案的意义

(一)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学校体育工作。(二)体育档案的建立把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师能力。(三)有利于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为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四)有利于促进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运用体育健康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二)要以档案为准绳,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三)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不要把它做一种摆设或作为应负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

档案管理重在勤。一个好的档案就像一套漂亮的房子,如若长时间无人打扫或疏于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变得陈旧不堪,故此我们在运用档案时一定要做到三个勤:要勤于收集和整理材料,要勤于进行科学的分析,要勤于建成档案。

综观我校十多年来对体育档案建设和管理,我们深深体会到资料的积累对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并不断取得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校体育管理从随意性、经验型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只要坚持不懈,把体育档案建好、管好、用好,在学校体育中定能办出特点,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档案管理[EB/OL].

[2] 中国档案管理网.档案管理知识[EB/OL].

第5篇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让社区卫生院可以依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社区居民对于卫生院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增强,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例如,慢性病患者的不规律服药情况、嗜盐以及懒动等行为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肥胖的居民也通过健康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体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经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服药以及适当锻炼等方式,血压与血糖指标逐步恢复平稳,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幅度提高了社区慢性病的防控效率[5]。

第6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档案管理  规范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era of municipal dsease contro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ilereserves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pecifically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health education file managementsystem to meet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promo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file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近年来,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疾控事业的蓬勃发展,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充分利用健康档案,发挥健康档案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  强化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意识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网络

        1.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健康教育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形成了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数据,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要增强这方面档案意识、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实现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健康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业务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疾控工作服务。

        1.2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网络,设立健康教育档案,即在中心设立由主管领导牵头,各科长参加的全中心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中心档案室负责全中心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起草制定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并要经常到各科室检查、指导。

        2  强化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新模式

        2.1加大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等基本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所以要有素质高、能吃苦刻苦、具有奉献精神和较高政治素质的人员管理。

        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增加投资,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坚持内训与外引相结合,培养专业人才,使这支队伍成为疾控档案事业的主力军。

        2.2采用多种渠道提高技能

        健康教育档案业务培训必须紧跟发展需要,加以创新并着重学习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等技能,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了解和把握健康教育工作新态势。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使健康教育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在培训方面采用参加培训班、进修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档案知识培训,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2.3健立档案工作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档案工作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推动健康教育档案事业的发展,使健康教育工作向深度和广度上发展,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保护健康教育档案,延长其寿命,使疾控档案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转变。

        3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促进健康教育

        3.1利用绩效考核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引进奖罚机制,纳进考核评选,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在健康教育工作档案整理突出的档案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申报档案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研究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开发。近年来,开展疾控绩效考核工作中涉及大量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注意收集整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建设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3.2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繁重任务,尤其是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健康教育技术档案。从疾病控制的工作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更好的促进健康教育工作,为疾控机构进步和发展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孙波.谈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17(4);241-243.

[2]匡有成.健康教育档案的作用和管理[j].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10(2);34-35.

[3]钟先阳等.热带海域驻岛军人的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34-535.

第7篇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管理 利用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7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4-0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因而必须对管理和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此,笔者就此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 分析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我国在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城市与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在构成方面不同,加上在进行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管理软件类型较多,且大都难以符合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难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共享、更新和添加,往往只能独自反应所在社区、村镇的居民健康情况,不利于疾病追踪,同时也不能将随访形成的数据及时录入而成死档;三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网络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往往是单机管理,缺乏管理的动态性,进而影响其利用效率,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其利用效率难以提升[1]。

2 关于如何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提高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基于此,笔者以下分别从管理和利用两个方面的对策进行探讨。

2.1 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是致力于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实现统一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技术标准规划,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需要,尤其应尽快编制并统一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从而为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实现动态化的管理以及信息的共享奠定坚持的基础。

二是致力于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首先,应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在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和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其次,应确保信息的录入和扫描以及拍摄的专业性和及时性,并加强与旧健康档案的对比,并做好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最后,应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例如为所有的基层居民人手一张就诊卡,在完善个人资料的同时明确动态管理目的,并致力于健康档案的完整,采取分片包干制度确保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归档的科学性,在居民就诊过程中,应确保门诊诊疗系统和健康档案之间联机,以便于随时更新和查看个人健康信息,对于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后再回来治疗时,应及时将其资料信息和手术信息等录入健康档案之中,切实加强慢性病、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重性精神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应切实做好健康情况的调查工作,最大化的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更新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三是致力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为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在管理过程中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最大化的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

四是加大力度监督和检查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将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容作为档案行政执法的主要考核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考核力度,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加强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监督和检查,以最大化的确保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及时性[2]。

2.2 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的对策。在做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致力于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善和创新。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最大用途就在于为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资料,从而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后,医师就能利用其对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并能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从而和谐医患关系,并在医保或新农合报销下,患者只需要提供医药保险病历与医保卡卡号,便能在就医时减免部分医药费,进而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其次,应致力于公共信息服务的强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展的需要,作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必须在专门部门和规范流程的引导下切实做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采集与分类工作,并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资料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进而为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应对不同健康人群实行差别化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全程服务的科学性,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基础。

最后,评估预测居民健康。基层居民的动态健康档案,使医务人员可以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健康诊断,评估居民的健康水平,分析居民的疾病构成、预测居民健康支出,从而为财政投入、医疗保险报销比率、农村卫生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3]。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人员,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从而在为基层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助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9,08:59-60

第8篇

【关键词】 电子健康档案;糖尿病管理;工作效率

【中国分类号】 R35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07-0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迅猛增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9.7%,全国有9240万的糖尿病患者,对患者个人和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对于糖尿病这种无法治愈的进展性疾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减轻患者的负担和国家的损失。然而,慢性病控制,仅靠住院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患者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的糖尿病人和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非常不乐观。有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社区干预不失为一种根本上的解决方法。尤其糖尿病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将上海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对糖尿病治疗管理作用分析研讨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将上海古美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为自愿参加高血压健康档案管理,两组均承诺配合医生工作。两组各随机抽取500例名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患者意识清楚,能合作,生活能自理,无严重并发症,全部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1型糖尿病5例,2型糖尿病495例。男285例,女215例,年龄25~85岁。其中25~35岁5例,36~45岁43例,46~55岁176例,66~75岁221例,76~85岁55例。对照组1型糖尿病7例,2型糖尿病493例。男287例,女213例,年龄25~85岁。其中25~35岁7例,36~45岁40例,46~55岁179例,66~75岁220例,76~85岁56例。两组患者病程均超过1年。其中观察组确诊时间2年者81例,2~5年者268例,6~10年者143例,10年者8例,对照组确诊时间2年者83例,2~5年者269例,6~10年者142例,10年者6例。

1.2 方法:(1)对观察组建立糖尿病电子健康档案。内容采用上海市统一的健康档案格式,由首诊医生推荐,在患者自愿的原则下,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一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病史部分按照S、0、A、P格式书写,包括一般情况、糖尿病病史及目前相关症状、伴发的其他慢性疾病、家族史、不良嗜好、饮食习惯、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需特别提醒的事件等等。特别是血(尿)糖情况,用药情况等。确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制定相应个性化的治疗目标,进行相应的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建档后每月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1次,指导患者用药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每次随访情况均记录于电子健康档案。(2)人员培训。对观察组医院管理层人员、医务人员、防保人员等分批进行糖尿病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及实施的知识培训,掌握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健康教育需求,实施细则及技巧和评价指标等,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对观察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干预控制方法、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等。要求按2000年国家卫生部科教司《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3)综合效果评价。随访2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涉及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对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以及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评估、比较两组调查结果。同时记录每年两组医务人员完成糖尿病随访需要的时间,评估两组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用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血糖空置率的比较: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别(p

表1 建档前后患者对高血压保健知识的了解人数变化 (P

2.2 治疗费用;两组治疗糖尿病的年均费用间的差异。对照组社区患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为3726+159元。而观察组社区患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降为2218+118元。两组患者治疗费用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

2.3 完成随访所需时间的对比:观察组随访一个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随访一个病人所需时间(平均时间)的比较(P

3 讨论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2003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2 300万,预计至2025年,将激增至4 600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预测数据,如不采取有效措施,2005年至2015年中风、糖尿病和心脏病将导致中国的国民收入损失5580亿美元(相当于39060亿元人民币),这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威胁。尤其当糖尿病无有效的治疗时,预后不可逆转,致残率高。糖尿病的并发症在不断上升,这些并发症多累及心、脑血管和视网膜、肾脏、神经病变等主要脏器。

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1]。然而全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代谢指标的监测情况并不理想。2003年亚洲糖尿病中国协作组对我国30所三甲医院、2 729例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仅11.5%的患HbAlc6.5%[2]。上海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仅8.9l%的糖尿病患者HbAlc6.5%[3],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加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同时,必然也给患者,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尿病管理包括即时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教育,帮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对糖尿病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监测及治疗等[4]。一级预防,医疗团队介入、干预、监控室可操纵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法。有研究表明,社区干预,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性,通过社区的医患服务平台,有利于近距离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5],使一级预防有效、规范地进行。尤其能有效提高圆型糖尿病患者各项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延缓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STENO2研究[7,8]显示通过多种危险因素同步干预,可更加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风险。

本研究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析表明,建立糖尿病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四位一体的网、线、点、面防治模式,对病人实施综合干预与治疗,不仅能明显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更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无谓劳动和重复劳动,从而相对减少了成本上的开支,从实质上降低了医疗费用;使糖尿病管理有连续性,有利于一级预防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具有向市、区其他地域同领域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贾伟平 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J].上海医学.2005,28(1):1-3.

[2] Frandsen KB.糖尿病治疗管理的现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72-173.

[3] 钱荣立,项坤立,尚红丁,等.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60-80.

[4] 姜素英,左玉华.张和平,等.社区糖尿病治疗达标现状分析[J].上海医学,2005.28(1):30-32.

[5] 安芳,崔明亮,赵玉娟,等健康管理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评价研究[J],2011,14(4A):1121-1123.

第9篇

[关键词] 农村健康档案管理; 农村档案管理规范; 管理途径;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85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39-01

1 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农村管理干部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有些农村地区甚至根本不重视。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只是一纸空文,农村领导干部更重视农村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认为档案管理与经济建设联系不大,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无部署、无检查、无落实,对农民的健康档案当然根本置之不理。殊不知,农民的健康状况与农村经济建设直接相关,当地居民身体与生活健康指数也从侧面反映农村的生活状况与经济发展程度。另外,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进行动态测量、收集个体生命全过程的各种相关健康信息。农民的健康档案工作最初是各试点县自发组织开展的,对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随着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许多农村管理人员难以跟进,不能对内容及时的分人群分类进行更新与补充,最后慢慢导致档案管理意识的弱化,造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迟滞与落后。

1.2 农村档案管理机制与机构尚未完善与健全,有些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条件影响,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配备一定的设施机构与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正常有秩序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档案机构管理人员与相关的设施设备,投入低或根本无投入,导致档案管理机构的名头闲置,农村居民的相关档案被混乱置放,档案或因人为管理不当或因虫蛀霉变致使遗失与毁坏,完整性被严重破坏,安全性令人堪虞。另外,我国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制法规,如《档案法》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宣传与落实,对农村档案管理的约束规范作用甚微,这使得档案管理在农村形空同虚设,完全得不到重视。

1.3 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档案管理在岗人员绝大多数并未进行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他们许多对于基本的档案管理程序不甚明晰,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不按规距与程序来办事,往往只按自己的经验或主观意识进行收集整理。这种情形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或农村上级领导的不重视与不培训不指导,另一方面也因为农村基层农事繁忙,村干部既要处理村务,又要进行农业生产,任务繁重,而他们认为档案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无关紧要的“附属品”,所以自然就态度轻慢。最后导致整个档案管理业务水平的低下与非规范管理。

2 规范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2.1 在农村地区广泛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要提高农村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如集中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管理教育,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积极配合领导干部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全与内容信息的更新。让《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农村各基层,增强农村农民与各干部的这项工作意识。要努力转变农村领导干部只顾经济建设的传统滞后的管理思想理念,广泛的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的落实,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营造农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全民积极合作参与化的管理氛围。依法建章立制,将这项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农村发展计划之中,在法规与人治上给予这项工作充分的支持与保障。

2.2 依法在农村对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进行档案管理机构的合理建设与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与提高农村档案管理的工作条件与基础设施设备水平。农村基层的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管理的重要一环,对健康档案管理事业的投入,主要是要在财政上给予技术支持与人员设备保障,并将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可在农村地区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健康档案管理事业的建设中来。努力改善农村健康档案管理条件,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事业的深入长远发展。

2.3 对农村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管理业务水平,培养提高他们工作的责任感与乐于参与奉献的敬业精神。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细致、耐心、谨慎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责任心、奉献精神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需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与现代化科技手段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这就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政治理念要强、业务要精、掌握技能要过硬、工作作风要优良的客观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培训手段对农村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一方面要在业务水平上监督跟进,另一方面也要在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与交流。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科技手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实现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的高效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关于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N].赤峰学院学报,2009(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