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旅游专题研究

时间:2023-05-30 15:13:49

导语:在旅游专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专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2篇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构建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狭义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

1.职业教育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在职业素质方面,而且在智能结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应满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专业业务规格本身就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建立在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

2.现代化特征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了企业的高新技术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因此,对这些职业岗位的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适应上述变化和新的要求,把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岗位技能的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是现代化建设对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外延及内涵扩展所提出的现实要求。

3.社会实践特征

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直接贴近社会需求,最快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反映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旅游管理专业的模拟项目实训和模拟案例实训,都应来自企业的真实运作。企业也是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场所,在现代企业里,学生不仅得到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感受现代企业文化气息。

4.校企共建特征

校企共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则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校企共建就是建立校企之间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专家请来帮助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的硬件与“软件”,这样的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符合企业的现实需求。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手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能力运用水平,就可以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并付诸实施。

2.有助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展开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开展地区性新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实现学校对地方产业的直接介入。同时,还能以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对技术、工艺在生产实际中的最新进展以及产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作出及时反映,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高度统一;通过鼓励学生深入企业找课题,在完成毕业设计或专题制作的同时,满足企业的需要。

3.有助于高校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开展。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开展对旅游行业或产业的调查,识别和分解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相关的专项能力及能力要素,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业导向性和应用实践性,应该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为落脚点,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线,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旅游行业从事管理工作。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具体来说,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的并不是支离破碎的东西,而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包括管理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硬件管理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的软件管理。所需物质条件多,投入量大;要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真正的“双轨同步”,必须建立起完善可靠的、软硬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有熟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并掌握过硬技术的“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较完备的、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和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三个重要条件。实践教学对支撑保障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既要有一定水平的硬件环境,又要有相适宜的软件环境。支撑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其成功与否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成败。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以旅游产业需求、旅游学科理论为依据,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其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该以了解旅游产业的需求为前提,针对旅游企业岗位群对于旅游管理人才应对旅游产业需求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结构,确定实用性、实践性、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和实践教学内容,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较好地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

(二)建立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验基地目前一般包括客房模拟实验室、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旅游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等。高校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实验条件,加强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型、开放式的实习场所,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速学生成才的学习场所,也是学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的交流平台。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应该通过协作关系,与有关企业共同建立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企校合作关系。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必须以产教结合为桥梁,通过引进、培训、深造、实践等途径来打造“双师型”教师,具体采用以下的措施: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参加挂职锻炼;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实行定期岗位轮换;从旅游企业引进优秀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总之,必须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全面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鼓励、支持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文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实践教学网站,实践教学工作动态,交流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五)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

在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过程中,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同行评价、实习单位顾客评价、实习单位上级评价等方法构建起全方位评价机制,通过实习报告的评价、事后实践能力的考核、全角式的跟踪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时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尤其是注重与国家职业资格评价标准对接的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通过实践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诊断作用来确保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炜.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5).

[2]王保泉,等.工科院校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

[3]王健.谈高职教育中实验实训的作用[J].山东科技大学高职教育研究,2001,(1).

[4]汪焰,等.高职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探讨[J].成人教育,2004,(3).

[5]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J].旅游科学,2000,(6).

第3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主要问题;校企合作

一、贵港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近几年来,贵港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的总体规划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旅游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8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0%。旅游业已成为贵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要求仍有一段较大的差距,专业建设仍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仍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主体结构,多门课程有机结构改革较少,课程重级优化少,用行业的话来说,就是课程“多、全、散”没有形成和突现专业职业教育特色。

(二)实践教学的缺陷:关键是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

现没有建立好专业课程的实训室,只有一个模拟教学教室,空间小、设施大大的不齐全、功能不健全,不能满足实训的需要,也达不到实训的效果。作为专业的教师,建议建立的实训室和教室连为一体,教室既像客房和餐厅,客房和餐厅也像教室。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操作的指导者,学生在这里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教、学、做”在这里得到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与学的真正结合。

三、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思想

依托贵港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突出贵港旅游文化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等5种职业素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5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完善我院对本专业新设置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第一个“1.5”是指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课本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第二个“1”是学生第四、五学期安排到企业用1年时间进行基础及岗位技能训练;第三个“0.5”是学生第六学期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权利,愿意留在企业的,可以签订企业的正式合同;也可以选择自由自主的选择服务其他企业。如此的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充分开展授课、实训、顶岗实习的实地演练,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课堂上说教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其一,在进行酒店方面学习时将学生带入酒店工作岗位现场参观、讲授;导游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景点景区,进行实地的讲解,从方法到技巧的运用进行实地的演练,从使学生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其二,聘请行业专业人士来院讲课,以弥补专业教师实际经验不足的缺陷,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一是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贯穿到讲课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二是在开展实践教学时, 校内实践环节强调仿真性,从场所布置、设施设备、实操着装、职业语言、操作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都要尽量模仿行业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受到职业气氛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其职业适应性。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用从课堂到实训室、从校内到校外、从模拟到仿真到顶岗实战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既培养操作技能,又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构建,还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专业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围绕“社会需求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是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智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江西教育》,2005(17).

第4篇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信息,及时,让人们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三个层面[1]。

但是,在旅游业智慧旅游新趋势的发展下,部分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应届毕业生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依然和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样,无法跟上旅游业开放变化时期的步伐。究其原因,某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滞后于旅游新趋势的发展,所应用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并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变化而进行相对应调整。因此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2014年中国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契机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如何依托学校优势资源,构建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广义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个层次:一指宏观的专业设置,涉及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二指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某专业内部课程体系问题;三是指微观的教材体系,是某专业内某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笔者研究的主要是中观的课程体系,主要针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发现无论是本科院校或是高职院校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2]。

(一)课程设置不适应时代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的技术技能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这就规定了其课程计划与其他专业是有所区别的,对于旅游专业来说,除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配合教师的讲解,再配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教学过程外,还要顺应时展,结合旅游业新的发展趋势合理设置课程。在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是传统的基础课程,缺乏对智慧旅游要求下的互联网技术与旅游相结合等的课程。

(二)课程内容重复。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呈现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重复。第一,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这些理论课程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而在旅游学类中又涉及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学等内容。第二,在专业课内部呈现出“小而全”的特点,由于分化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旅游景区(点)管理三个方向,其专业方向之间的课程设置则呈现出“小而全”的特点。如酒店类课程涉及饭店经营管理、饭店市场营销等内容;在旅行社管理方向同样出现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内容;在景区(点)管理方向同样出现类似的课程内容,这是专业方向分化而缺乏有效综合的结果。第三,课程内容重复还体现在专业内部知识之间的重复及不同层次、同一课程之间的重复,例如旅游策划学是大学本科三年级时开设的科目,而专升本的学生在专科期间已经学过这门课程,使某些学生认为升入本科后并没有学到许多新知识,本科期间学过的旅游基础知识,研究生阶段也开设旅游基础知识,造成巨大的重复及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

(三)理论课程比例大于实践课程比例,实践环节质量不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不能一毕业就立即投身于旅游行业,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实践能力,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几乎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从而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内导游部分、酒店管理部分、旅行社部分的实践课相对较少,而某些高职院校由于其整体学习时段较之本科少一年,这种情况直接会导致专业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都不深入,甚至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验实训条件有限、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足,校外实训基地开拓较少,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实践质量大大减少和降低,这些原因就成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在从业过程中部分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导致本专业学生与其他非本专业的就业人员一样,并没有凸显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该有的专业优势。

(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旅游院系或者旅游管理专业处在历史学院(系)、管理学院(系)、地理学院(系)、外语学院(系)等,其课程的安排明显带有本学院(系)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并不能体现旅游学科的特点。某些学校盲目地开设旅游课程,随意地拼凑旅游课程使学生学习旅游课程没有系统性,导致旅游课程开设混乱,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方面过于注重理论上的学习和实践方面的培养,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演讲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和人文课程(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和职业道德等课程)。

二、智慧旅游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昭示智慧旅游建设的强大市场需求智慧化是社会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次深刻变革[3]。

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2014年,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这18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武汉、福州、大连、厦门、洛阳、苏州、成都、南京、黄山、温州、烟台、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武夷山。

同时,各旅游电商网站也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以携程智慧旅游为例。携程智慧旅游是依托携程旅行网2.5亿用户,扩展到合作机构旅游爱好者,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市场化导向、互联网思维构建的,以目的地及景区营销一体化为核心的智能解决体系和一站式服务体系。携程智慧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提供系列软硬件、数据接口、APP、微信平台产品。从目的地及景区数据统计管理、游客体验、市场营销推广三个维度出发,以旅游产业链的角度将线上销售、线下服务完美互补、交融。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对目的地及景区的实力呈现;通过目的地APP增强与游客互动、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认知;通过微信平台加强整体化的目的地品牌建设,搭建移动营销平台;系统化地帮助旅游目的地实现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全面实现智慧景区建设[4]。

通过以上携程智慧旅游的定位、功能与服务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了解到对如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产生一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智慧旅游的发展对现当代的旅游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旅游高素质人才高素质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公关素质和渊博的知识要求、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基础上,一些具备电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甚至写作、视觉设计、摄影摄像专业学习背景的学生竞争力更强,更受企业欢迎。因此,要跟上旅游发展新趋势,培养适应企业所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对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下属学院财经与外贸管理系。截至2015年共招收4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生在校人数共计200人左右,在我院财经与外贸管理系中,相较于市场营销、会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其他专业而言,属于专业实力较小、学生人数较少的专业。下面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比例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的简单介绍,分析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理念滞后。

从上述课程设计所反映出来的设计理念看,受传统课程设计观的影响。该校的课程体系属于典型的“本科压缩型”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叠加法进行组合,形成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这种设计课程体系,只不过采用的课程类别名称有所区别。

(二)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和深度。

从各个模块的具体构成看,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更进一步的划分,致使设计深度不足。例如,专业能力课程包和专业拓展课程包中没有进行进一步细分,导致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管理、导游等课程混在一起。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客源国概论、现代酒店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策划等,由此看出诸如此类课程在每学期只学习一门,各方向的课程不仅缺乏深度,没有针对性,而且导致学生课程学得多,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什么又不会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实验实训课安排不合理。

从笔者的教学过程看,该专业主要将实习实训集中在实习阶段完成,而平时实训课程较少,专业实训主要有认知实训、模拟导游实训、模拟旅行社实训,且实训课程的学时较低,都为24个课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训室条件的限制,实训教学一般在理论课堂完成,甚至流于形式。再者,该专业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课程在最后一年顶岗实习当中,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致使学生在上岗前没有得到更多的实验实训练习,造成本专业实习生到了实习单位一切得从头学的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校实训条件极度缺乏及“双师型”教师较少所致。目前我院旅游专业校内只有一个导游兼形体实训室,校外建立两个实训基地分别是广西北海园林园艺博览园及北海曼哈顿酒店、北海银滩1号国际会议酒店,实训条件极其艰苦和匮乏。

(四)实习层次低,内容单调。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实习岗位主要是在饭店实习,在岗位安排上主要集中于基层操作岗位,实习内容基本上都是最基本的操作,缺乏一般性管理岗位的实习。这种实习基本上属于低层次的经或简单技能积累,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智慧旅游视角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将研究在智慧旅游逐步发展的时代,针对具体情况,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如何依托学院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艺术类等优势专业的师资及实验室设施设备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提出一些构想。

(一)特色构建之总体思路。

在智慧旅游大发展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优秀传统学科的师资及设施设备雄厚的实验实训设备,将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方向兼具传统的导游方向和新型的智慧旅游方向,放弃之前所包含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景区管理方向,从而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向专业化、方向化方向转变。而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的培养则由传统的能力结构如实际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转向“人际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创意写作能力、摄影能力、‘智慧旅游能力’”,其中智慧旅游能力包括旅游电商互联网所需的网页制作、文字与图片编辑和等核心能力。

(二)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特色构建。

构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与专业选修课。

(1)公共基础课属于学校公共通识课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和毛概等基础课程。

(2)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向:①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②旅游学科知识类,如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心理学等;③酒店管理类课程,如现代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

以上专业基础课摒弃了传统上多所高校课程重复及大而全及针对性不强的特点,结合我院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经管类―旅游类―酒店管理类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力量针对这三大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

(3)专业技能课中,同样针对现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全面的劣势,在智慧旅游时代的引领下,着力打造两大技能方向对应三大能力素质。①第一大技能为――导游专业方向技能,主要面向传统的导游职业。导游专业方向所对应的课程数量较多,目的是着重训练学生导游专业方向专业技能及导游人才所必须训练的礼仪技能、语言表达及沟通技能和导游词创作技能,主要对应课程有:导游基础、导游业务、导游实务、演讲与口才、礼仪与沟通、导游词创作等。②第二大技能为――旅游电子商务技能,主要面向如今智慧旅游时代要求下旅游人才所具备的新型技能,如:旅游类电子商务网站的网页设计余制作、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文字或图片编辑、网络营销等。

(4)专业选修课中所选择的课程统一面向的专业技能是摄影和计算机图片编辑和处理的技能,主要服务于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导游技能课程包和旅游电子商务类课程包,目的是进一步加深这两种技能的拓展和学习。一方面,我们结合现有的学院计算机系和艺术设计系的教师和实验室资源可以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授课和学习。另一方面,此类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及浓厚的兴趣,同时能真正使学生学到两门专业技术强的技能,从而学以致用,进入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和上手。

2.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构建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析如下:

(1)理论项目实训模块。该部分的理论项目实训主要对应理论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的实践能力导游技能、旅游电子商务技能、摄影技能、图片处理技能、语言表达技能等,其相应课程有:旅行社经营实训、旅游景区服务实训、模拟导游、计算机图像处理实训、摄影实训、礼仪与沟通实训、导游词创作实训等。

(2)拓展项目实训模块。此部分主要包括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管理与服务等,主要学习和训练理论体系中酒店管理理论课程中的各实践教学项目,以便进一步深化和提高酒店管理模块的素质和能力,所开设的相应课程为:前厅与客房服务、酒水知识与服务、中西餐宴会摆台、康乐服务与管理、化妆基础、插花艺术等。

(3)综合实训项目模块,包括学生的企业认知实训、顶岗实习和核心技能强化,主要对整个三年的学习前、中、后进行系统总结和学习。

第5篇

1 当前旅游专业中高职院校教育状况

我国中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的教育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中职院校设立旅游专业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大量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一线旅游工作人员,以及拥有中等技能的旅游服务型人才。在实际教学当中,却经常出现忽略文化教育,偏重技术能力教育的情况,中职院校常常只是对学生某方面实践动手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在基础文化课程方面就显得有些敷衍了事,用于这些课程教学的课堂时间非常少。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就算实现了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目的,也会让学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短处,无法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高职教育则是在中职教育之上的一个教育体系,学生在完成中职教育之后会选择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难以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上,高职院校增设了许多管理、文化理论课程,包括需要一定数学基础和英语基础的课程。这时中职院校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吃力,甚至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严重影响了高职旅游专业的教育质量,阻碍了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因而,我国中高院校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课程内容不但出现了很多重复的地方还有一些矛盾、缺漏的部分。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我国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严重影响了中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2 中高职院校衔接课程体系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上存在分歧

在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明确指出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高素质劳动人员以及中级技能人才。但是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却没有统一的规范表述,有些文件中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定义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也有一些文件将其表述为培养现代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几种不一样的表述都不能非常清晰精确地概括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并且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相比,其所为的“高”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都没有规范的文件来进行解释。而中职院校对于其和高职院校之间培养目标的差异和联系也存在很多盲点,无法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进行有机联系。正是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分歧,使得中高职院校目标定位混乱,造成其内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无法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不规范

课程体系构建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养成的重要基础,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不仅要适合自身的教育形式,还要结合实际的企业调研和岗位任务,再根据各个专业的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特点来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中普通高中的生源占比较多,学校就依据他们的基础水平来构建课程体系,忽略了那些中职学生的基础水平,造成中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普高生和中职生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普高生文化知识比较牢固,但缺乏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中职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较为灵活的动手能力,却存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尤其是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严重不足。如果高职院校完全无视这些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把他们纳入到同样的课程体系当中,将严重违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无法发挥不同生源的学习优势,大大降低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相关课程重?湍谌荻?

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体系中肯定会有重合的地方,这是难以避免的情况,主要是由专业课程性质和实际教学需要造成的。在中高职教育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很大部分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是为了应对升学压力,这些课程内容的专业面和技能面都相对较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也不灵活,大多数知识都是在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死记硬背的成果。因而,在进入高职院校后,为了保证专业课程的连贯性,并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再次将这些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减少,还要注重加强课堂教学的深度。在实际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与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相重复的地方非常多,导致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名称、结构极其相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交叉重复,甚至中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高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水平,还是对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

3 做好旅游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1)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虽然我国中高职旅游专业属于职业教育,都具备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但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个是培养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一个是培养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因而中高职院校为了衔接好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应该在培养目标上进行延续和衔接。也就是说,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再进一步接受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培养,从原来的中等技术型人才转变为拥有较高旅游行业实际工作能力和掌握初步专业技术,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现代高端旅游人才。中高职院校应该尽量在确保培养目标相互延续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专业课课程体系的衔接。

(2)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各职业院校应该在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来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贯通一体化的目标。不同的课程体系都必须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并且课程设置应该符合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结合中高职学生各自的身心特点来科学设置不同的课程比例,包括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等。中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应该明确二者之间的课程联系和培养分工,由此确定合理的课程教学周期,在专业整体角度统筹分配课时,使得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建立起衔接紧密的关系。并且它们之间的课程体系应该达到内容完备、特点突出的贯通一体化要求,做好旅游专业中高职院校的课程衔接工作。

(3)优化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

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内容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职院校必须在充分利用中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拓展、深入、外延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想要优化中高职院校课程内容的衔接工作,就应该掌握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深入了解中职生的基础水平,针对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展开强化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在中职课程内容上的拓展,同时这些内容会出现一些重复的地方,但高职院校应该尽量降低这种重复率,将其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再对其自身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极大锻炼。如中职教育是要求旅游专业学生学会专业基本技能,在高职教育中就应该增加主题宴会设计等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策划设计能力、控制营销能力的综合型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既能够运用中职课程知识的同时,又能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中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旅游 课程体系 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43-02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了同步扩张的势头,表现出与其它行业不同的较强的地域性、实践性特点。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然而,据调查目前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形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说明高职旅游教育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之间的不适应越来越明显,作为教育培养模式核心的课程体系重构势在必行。因此,课程体系重构的理念研究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认识

(一)从旅游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纵观人类旅行的发展历史,人们早已惊奇的发现,旅行通过知识获取,文化转移等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整体的文化面貌与进程。当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视角下思考和把握这个问题时,就必须这样认识旅游和旅游教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为旅游业输送多少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事,旅游业人员的“旅游经营思维”将涉及到旅游业的未来走势以及旅游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业提供的“特别的感受”中会重塑自我,实现心智结构的完善,从而积极推进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优化进化;另一方面,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社会在旅游中获得利益更多还是付出代价更大。毫无疑问,目前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业精英正处于旅游业重要的发展结点,无数个个人相互影响的经营行为将走出现代旅游业的轨迹,并让它进入社会整体发展的历史中。

(二)从旅游产业的特点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旅游产业的特殊性表现在诸多方面,在旅游业人才培养中必须首先针对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旅游业的跨地域性。这就使旅游业经营本身内含高度的开放性、外向性和全面的竞争性;第二,旅游业的综合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旅游业会不断拓宽其产业面,从传统的旅行社、饭店、旅游吸引物开始,逐步扩展到旅游目的地和东道国(地区)社会的方方面面,旅游业还会逐渐拉长其产业链,向上游产业追溯和朝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群;第三,旅游业的快节奏变化性。多数时候旅游业的发展落后于市场的成熟,也落后于旅游者的特征和需求的变化,旅游业需要在产品供给方面创新。因此,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思路新颖,视野开阔,需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和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前瞻性和开拓性工作的能力。

(三)从旅游的学科性质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从学科性质上讲,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众多学科知识在旅游这一特有主题下辐射和应用的结果。而目前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渗透偏重,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人类学等的知识比重相对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受教育者在专业思维形成时存在理性的经营管理思维和感性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不平衡的严重缺陷。旅游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受教育者获得当前从事旅游工作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具有一种“对尚未想象出来的未来事件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念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坐标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理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通过社会评价标准体现。以现实社会需求为核心所建立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指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或者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所练技能、所养品质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按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它要为地方区域旅游产业,乃至国家旅游经济建设培养适应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坐标的,其教育的产品――学生正是市场上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管理服务人员或涉及专业技术的应用性人才,即实用型人才,既不是那些搞学术研究的人才,也不是那些毕业后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之后才能胜任岗位的人才。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推进和社会文明进程的演进,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趋渐长,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逐步深入。近些年来,各级旅游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等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念,必须满足在校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期望以及旅游企业等相关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地方、国家旅游行业经济发展方向,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为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储备充足的原动力。

(二)以专业实践为归旨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理念

被誉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摇篮的国际知名旅游院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实践的时间占整个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在校生逾千,其中一半在世界各地酒店实习,一半在校内,校内有300余间标准客房,以及相应的餐厅、厨房、酒吧、宴会厅、网球场、健身房一应俱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举止谈吐、衣饰一律按酒店工作实践要求严格训练。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在校期间有三个学期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即专业实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实习。学生必须在旅游服务性行业工作520小时,由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适宜的岗位,管理性实习同样是520个小时,服务性实习和管理性实习结束后完成研究论文,这些都是当代世界旅游教育成功的典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除借鉴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需要在国内从接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能够更加直接地、透彻地和无障碍地针对实际需求,创新性构建匹配工作岗位的专业素养模型,切实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让受教育者学习“实用”、“够用”的理论课程,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根据现有条件突出专业实践环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密切联系实践,提高他们自身的操作能力、专业技能。

(三)以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要素引领地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自主创新的重构理念

高职院校一般为地方院校,由地方政府支持办校,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也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与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其建设、发展目标。例如,河南省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黄河文化旅游带、嵩山―少林寺、大伏牛山、南太行山、桐柏―大别山、古都洛阳与开封、龙门石窟与白马寺、河南博物院、卧龙岗、南阳四圣、古城商丘、云梦山与鬼谷子、黄河小浪底、虢国博物馆等各具地方色彩;旅游文化要素体现在故都文化、遗址文化、红色文化、花卉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河南省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应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实践为归旨的基础上,引入河南省地域特色和文化理念,重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为河南旅游未来发展,深刻挖掘地方旅游文化内涵,变产品驱动为形象驱动,塑造和强化地方文化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形象,应全面提升建设水平、文化品位和区域整体形象等方面输送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与地方旅游企业紧密合作,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不断引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自主创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实干型与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磊.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

[2] 黄磊,吴长清.高等旅游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3)

[3] 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 王瑜.以就业为导向拓展旅游专业建设[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4] 李青,李伯伟.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7(1)

[6] 李翠.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7] 罗丽丽.旅游管理专业素养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11(12)

[8] 李世讴.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9] 贾蕊.基于资源优势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2)

第7篇

一、专业办学方向

特色化的专业办学方向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能适应旅游市场新变化;二是能充分利用E域性特色旅游资源及所在院校(系)资源。因此,要想提炼出切实可行的专业办学方向,首先,需要各专业点对旅游业动态始终保持一个灵敏的视觉,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尤其应关注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及国家旅游产业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其次,各专业点应在充分了解行业与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主动联系当地旅游企事业单位,积极与其建立、强化合作关系,使其为专业方向建设提供实践资源和保障;最后,各专业点应在透彻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方向现状与实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最终决策。

从23个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的情况来看,云南大学结合云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旅游人才需求实际,开设有旅游经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E管理等3大学科支撑方向: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则下设旅游教育、景观规划与设计、策划营销等3个专业方向,以跟云南大学形成区分;桂林理工大学结合国际旅游目的地桂林的本地资源,及面向东盟的人才需求状况,重点发展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等3个专业方向;燕山大学则从当地实际出发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设有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电子商务4个专业方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述23个国家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中,有17个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其突出的特色加以提炼和打造。深入分析后发现,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之路多半遵循着如下规律:第一,注重自身独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如云南大学的对外合作办学模式、天津商业大学的中外联合办学模式、黄山学院的“职业经理人”育人模式、青海民族大学的“一专+多能+特长”的培养模式,等等。第二,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如北京联合大学建立了由北京市旅游局、首都旅游集团及其它首都旅游企业共同组成的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桂林理工大学“校、政、企、研”的协作办学思路,贵州师范大学“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方针,等等。第三,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无一例外地将实践教学版块加以重点看待和处理。第四,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多方面内容的协同发展,如桂林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四方面:一是优化课程体系,二是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三是教学方法具备时代特征和国际化特点,四是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诚然,一套成功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上述经验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借鉴,但要想发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功效,非得经过我们结合实际的创新和发展不可,因而在提炼特色时应做到: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忌讳急功近利,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才能逐渐得以建立和完善;其次,产学研协作容易流于表象而难成大器,尤其需要我们精心运作、深入开展方能有所成效;再次,实践教学环节不仅需要完备的校内外实验实践资源,而且更需要不折不扣执行教学计划的精神和干劲;最后,树立品牌意识,适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整体提炼和升华,如华侨大学提炼出的“面向海内外、面向企事业,校企结合、广泛交流”的人才培养思路。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元素和关键环节,也是国内高校旅游教育的软肋所在,即便上述23个特色专业点也均不尽如人意。要想打造自身特色,各高校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滞后是国内旅游管理教学的常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从行业需求和职业资格入手,分析旅游业最新的能力体系、能力单元及对应的教学领域,组织学界专家和业界资深人士,及时开发以能力需求为本位的新课程,并进一步以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为依据,建立相应的新、老课程群模块。

第二,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国内旅游教育历经30多年,教材数量可谓汗牛充栋,但经典的教材却是凤毛麟角,这是我们多年来重专著而轻教材建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了弥补国内教材滞后实际的缺陷,有些院校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案例,其做法值得有条件的院校参考和借鉴。但是,英文原版教材容易水土不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题。而要想编写旅游经典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谢彦君教授编著的《基础旅游学》、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编著的《医域旅游规划原理》等,不但需要编者们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恒心,更需要所在院校对这种毅力和恒心的足够鼓励和支持。

第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国内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体过于传统,其单向“灌输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能力和职业要求,致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造成上述教学内容滞后、教材建设缺乏原因不同的是,国内不少教师已对新的旅游教学方法进行了小有成效的探索,如对旅游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整体思考,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对趣味教学法的思考与分析,等等,只是囿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及资金保障的缺乏,致使新的旅游教学方法难以生根发芽,更无法枝繁叶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主要是做好三点:一是将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日常教学任务加以部署;二是提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所需的各项软硬件条件,尤其是资金支持;三是对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奖励,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四、实验实践教学

实验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建设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其可供提炼的特色元素有:

第一,可根据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创新性地构建起由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技能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5大版块组成的“职业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例如,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行业用人需要,建立了课堂教学与参观见习、仿真模拟、实战演练、专项能力训练和毕业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第二,以企业化运营和管理的思路开展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例如,可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前店后院式”的经典做法,使校内实验实训室既能发挥其教学实训功能,又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扮演其接待服务角色。虽然上述23个特色专业点无一例外地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但最为成功的当属华侨大学。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华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点已建成国内一流的旅游实验教学中心,也是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形成了“为侨服务,传播华文”“服务海西,示范全国”“主题实验,实践创新”“四髙模式,科教协同”“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五大特色。

第三,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在遵循“实践-理论-实践”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点应采取间歇性实践教学方式,将各实践教学任务穿插在每个学期的不同时段进行。其中,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技能实践以单次实训不超过两周,每学期实训不少于两次为宜进行安排;只有实践实训总量达到一定总量方能进入毕业实习于毕业设计环节。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云南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超强的师资阵容组合及相对合理的师资结构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提炼上,应重在落实。

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或专业负责人的带头、引领作用。教学名师或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在学术界往往一言九鼎,并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如北京大学的吴必虎教授、中山大学的保济刚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的谢彦君教授、华侨大学的郑向敏教授、云南大学的罗明义教授、湖北大学的马勇教授等,都算得上是旅游界的标杆性人物,他们对其所在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释放了极大的正能量。

其次,师资队伍引进上应做到髙标准、严要求,力求多元化。国内旅游本科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大多是高学历、高职称,而对其实践经验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根据国内实际,相对理想的师资队伍结构应是专职学术性教师、专职“双师型”教师与兼职实践性教师各占三分之一。在这方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点处理得相对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点已组建起一支积累了丰富专业教学经验和较强实战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PBL教学改革团队”,其中,具有行业兼职背景与经历的专业教师占63.6%。

最后,师资队伍培养上应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的新途径。学校培养重点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社会培养关键在教师实践能力的历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来说,两者均显得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实战经验丰富、关注行业动态,且与业界保持良好关系的旅游专业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因此,针对当前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各旅游院校(系)应将其培养重心放到社会培养上来。具体可采取让教师带薪去企事业单位挂职、利用亚余时间去企事业单位兼职、鼓励教师承接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等方式。例如,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倡导教师做行业的实践者,既要从事“学术研究”又要从事“行业实践”,鼓励并支持教师在承担横向课题、管理咨询、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202-01

1 我国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立足学历本位化,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旅游管理学科是新兴应用型学科,我国传统旅游专业教育立足于“学历本位”,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要求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等素质。这种理论化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领会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不懂得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薄弱,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1.2 能力培养片面化,软实践关注度不够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即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说的“硬实践”。人们简单地认为强化实践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操作技能,而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软实践”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不足。除此,还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类型单一,覆盖面窄的问题。

1.3 校企合作表层化,实践教学平台狭窄

现在常见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校内实训室与校企联合办学两种,也具有实际意义,但存在着建设不力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经费的原因,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能落实到位,设施设备简单,只能为个别实训课程提供简单的基本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只能进行基本的服务技能训练,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训练,实践训练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有的学校甚至完全缺乏校内实践场所,只能利用学校食堂、招待所进行简单训练,或者根本不进行实践训练。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流于表面,难以建立紧密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合作关系。客观上,由于企业缺乏参与培养的责任感,企业经营运作管理工作繁重复杂,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主观上学校对实践教学的关注、投入不足。这些因素制约了校企深层合作的有效开展。

2 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旅游业是经验行业,综合性、实践性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针对以上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摒弃过去以理论化教育为主的办学思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新型高等旅游教育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由以往单一注重学历化教育为主向侧重实践能力教育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1 以能力为导向,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在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产业界代表参与,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出发,确立反映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以此作为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准确把握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企业专家的作用,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2.2 深化校企合作,提供社会实践环境

校外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不仅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陶冶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增强未来工作的适应性。一个真正有效的产学结合模式,应该建立在校方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共需、共赢、互动”的基础上,这样,校企合作才能深化、现实化,才能真正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社会实践环境。

2.3 创办产业实体,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高职院校可通过多种形式(申请资助、申请专项、与企业合作)加快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如模拟客房和实习餐厅等)。与旅行社建立联系,联合共建实习基地。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旅游从业人员数以百万的缺口。这对培养旅游人才的高校来讲,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谁能迎接挑战,有前瞻意识,抢夺制高点,赢得生源,办出特色,打出品牌,谁能成为培养旅游人才的王牌学校、精品专业。发展职业业教育,仅靠争取国家资金和学校投入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发展,积累资金,壮大实力。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依托教师在行业的人脉优势,建立和壮大自己的校办企业(即旅行社),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使本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就近实习、实践,及早适应企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3 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3.1 引入行业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定期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并提出培养建议,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指定并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同时,将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3.2 安排顶岗实习,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限一般为2―4个月。而旅游百事通作为我校的顶岗实习单位,优先满足我校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并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习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实习的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

3.3 负责就业推荐,提高自身吸纳能力

在学生的入学、期中、毕业前,经与旅游企业联系并做出安排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作为我校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合作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而我校每年邀请旅游企业用人单位参加我校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并推荐符合对方岗位要求的学生,帮助挑选合适的人才,优先为其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展开。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践与实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之路,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

3.4 校企双方互聘,促教产研全面合作

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可聘请对方企业的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作为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校外专家和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实训任务,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我校旅游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出谋划策。除承担部分专业课和知识讲座等教学任务,还可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带入课堂,开展企业文化与管理实务的系列讲座。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践教师自我反思,走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之路,强化教学研究和业务进修,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一线学习深造,使专业教师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人才需求规格。

挂职期满并经考核合格后,视情况由接受单位发放相关聘书。双方通过互聘的方式,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交流,不断积累人才培养的经验。通过不断探索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校企合作形式,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全面合作,为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3.5 互相认可挂牌,扩大双方的知名度

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根据需要,确定实习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双方均同意在对外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通过招生宣传、新闻媒介、学校网站、报刊杂志等渠道将与企业联合办学作为学院的优势与特色进行宣传,吸引学生报考双方联办的专业。企业定期提供招聘需求、宣传辅助资料给学校,学校可配合对方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并推荐学生供对方筛选,确定适合岗位要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翔翔.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2]王琼,李云辉.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1).

[3]郭春慧.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新思路[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崔斌.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3).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 应用型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彭凤(1978- ),女,云南大理人,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及影响研究。(云南 大理 6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20-02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2.5亿,同比增长17.3%。国内旅游收入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6%。我国旅游大国的市场地位已经基本确立。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旅游人才的支撑。

我国高校旅游教育近几年无论是在办学数量还是在教师队伍上都保持增长态势,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旅游教育的发展为旅游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人才支持。但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旅游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旅游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却不足20%。很多旅游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旅游行业工作,而旅游业又存在着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这种矛盾现象提醒我们,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层次定位模糊。目前很多高校出于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考虑,纷纷开设热门的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这种目标指导下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只能服务于高校招生,而对于旅游教育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还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教学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上尚不足以支撑旅游教育。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敏感,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理论素质绰绰有余,而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口号没有行动。此外,有些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只重视技能培养,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这种培养模式也偏离了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旅游服务,而是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充实进来。当前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正是缺乏这种清晰的目标定位和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

2.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因此一名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综合的技能。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将这些旅游知识以外的相关学科内容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具体特点应当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融合性。但是目前高校该专业的学科设置却很难符合这种要求,主要表现为相关课程的设置只是简单地将其他专业中的课程生搬硬套到旅游专业中来。例如,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旅游与地理是两门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从事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作为补充和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旅游专业学生掌握,像地球内部构造和洋流季风等地理知识是可以忽略不学的。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地理课仅是将地理系的课程和教材生搬硬套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上,教师也是地理系原班教师,造成地理教师不懂旅游、旅游教师不管其他专业进展的局面。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难以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系统化教学和人才培养。

3.“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设置、教学设施、教材编写、办学经验等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最早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抽调而来,缺乏对旅游管理这门学科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在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以后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造成教师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年轻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但是这些教师大都是非师范毕业生,没有教育理论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学生心理,做不到因材施教,这一点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造成障碍。同时,这些教师也缺乏在旅游业中的实践锻炼,对旅游业的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中也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急需大批既有较高理论修养,又有过硬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实习基地的强化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实习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锻炼,而且还能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工作岗位,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缩短上岗以后的磨合期。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中的实习基地建设在效率和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被选派到国内国际一些旅行社和酒店实习,这种合作模式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各有所需的利益共同点,遗憾的是这个利益共同点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向企业派送实习生仅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下一步的扩大招生。而企业也能因此得到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岗位设置和具体工作安排完全由企业负责,企业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这些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中去,这样实习基地便成为一种摆设,对于学生提高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不起主要作用。

三、完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向标。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需要,能否为推动旅游业持续不断发展贡献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目标是否有针对性,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有共通之处。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也具有工业的一般特征,即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两种发展方式。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游业经历了起点低、增速高的粗放式发展阶段,那么现在的中国旅游业正在向求质量、求效益的集约型阶段转型。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也导致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结合这种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粗放式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即简单的旅游服务人员,向游客提供基本的服务,在相关行业从事基础的劳动经营。而现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高校应当以此为目标,在加强学生理论修养的同时还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将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教学课程中的一种总体规划,它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和知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着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学生不但应当具备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管理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等,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当涉及这些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不是将纯粹的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生搬硬套到旅游管理专业中来,而是对这些课程经过教学人员的研究增删之后,编写成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门教材。所谓有针对性的专门教材,就是与旅游有关的知识保留,与旅游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知识删除。例如,删除管理学中的行政管理、地理学中的季风洋流等知识点。这样使得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更加优化,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后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学校都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和服务。尤其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我们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在工作中应当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即当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时,能够积极地破解这些难题,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4.在校企合作中完善实习制度。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措施。进行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在企业中检验学生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对真实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目前校企合作已经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发挥作用,但是合作尚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如何评价合作成果,如何衡量学生综合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提高还没有具体标准。这样使得学校将学生交给企业便不再过问,企业接受实习生之后也没有将他们安排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而只是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为此,应当尽快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具体措施为在校企合作框架中,校方教学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应当在合作前商定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的具体信息。这些实习岗位应当能够体现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果,并且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后,校方安排教师定期巡视学生实习状况,解答学生疑问。只有如此深入具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学校除了派出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锻炼,还应当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应当体现与真实环境相似的工作岗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借助校企合作的框架还应适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体现在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职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使他们不但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而且还建立起与理论知识相称的实践能力。其次还应通过引进的方式壮大“双师”型人才队伍。引进企业中能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旅游管理人才指导学生学习,与这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工资酬劳,通过他们的带动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承担着为我国旅游业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重任。高校应当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机制,既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程华宁,庞力萍.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意识养成教育之新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2]刘启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J].中国―东盟博览,2011(3) .

[3]李伟丽.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9).

[4]倪荣彪,牛文经.“拟剧理论”之于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