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时间:2023-05-30 15:13:50

导语:在档案管理基本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考核;使用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our country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system is also constantly reform, the traditional human resource file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archives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has many problems, seriously restrict the work of archives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new period.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of human resource files into things. At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rov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archives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terprise archives management in human resources,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from seven aspects effectively improv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records management level of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dust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rs.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files; Informatization; The inspection; usage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1、有助于企业了解人才基本情况

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企业对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本依据。对于企业而言,把好人才的进出关、做到人才的选用工作、全面了解员工特长,通常采取的办法就是通过查阅人力资源档案,对人力资源档案材料中所记录的个人素质、思想品行、业务水平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然后进行用人分析和确定。

2、便于企业内部考核

而在企业的内部考核上,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情况的档案材料汇总,来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是实现人与物相结合,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并不是静止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出现人员流动、岗位变化、优胜劣汰等情况,人事档案可以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人才在各地区、行业、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

4、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可以为企业制定用人计划和发展战略提供支持。所以说,企业认真做好人力资源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和保管工作,能够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良好的条件,也能够为企业的人事数据和信息管理提供依据,进而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的途径

对于个人来说,不管是调动工作、评定职称、调整工资,还是入党或者离职等,所有手续和证明都会以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并成为其审核的重要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就是每位员工的历史实践证明,并通过职业生涯进行不断的补充。近年来,国家的各项改革政策使得人力资源档案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也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任务。比如国家退休待遇调整以后,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或者退休较早的人员,就需要进行职称和工龄材料的确认。这就需要人力资源档案来作为依据。所以说,加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在现代的企业人事管理中仍然非常重要,人力资源档案是伴随每位企业员工一生的重要材料,且能够在其人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档案内容缺少真实性

近年来,个人信息内容失真现象屡屡出现,假年龄、假工龄、假学历之风愈演愈烈,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没有渠道来进行有效的鉴定工作,只能被动接收信息,而不真实的信息导致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正确评估职工。

(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大都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随着人员的流动性的加强,会出现当事人去了另一个单位或城市,但他的档案却还在原单位或原城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想查阅这个人的档案就要去别的单位或另一个城市去查阅,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带来很大不便,造成大量时间和人力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档案管理人员减少

当前社会价值取向较以往发生重大变化,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既不能获得社会所推崇的高薪、高位,又不能得到应有的价值肯定。在企业中,机构撤并、人员裁减等工作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档案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下来,档案人员逐渐减少,管理工作水平日益下降,整体管理工作逐步弱化甚至恶化。

(四)企业人事档案的内容不够完备

现代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也要完善起来,要能够正确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情况等。企业是以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创造力,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这跟一般的机关干部的做法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除目前的基本内容以外,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管理需求充实一些内容。同时,通过调整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的内容构成,才能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体系,而不是仅仅照搬干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五)信息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待深化

企业员工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录入、修改、存储、浏览、查询及统计等功能,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最基层的要求,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精华所在,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标。但由于企业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地开发利用上意识淡薄,“重藏轻用”现象普遍存在,客观限制了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如何加强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切实发挥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明确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内容——基础前提

1、员工的测试与甄选材料

现代企业招聘员工一般都要经过层层筛选,采用多种方法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核。一旦一个应聘人员被企业录用,企业面试考核小组对应聘人员仪容仪表、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其它考核项目的评语、鉴定等材料,在经人力资源部门整理以后,应该归入企业员工人力资源档案。如果企业对应聘者有笔试考核,笔试成绩与试卷等资料也应归档保存。

员工基本情况档案

这里主要是指有关员工的受教育状况、专业知识、能力特长、政治面貌、身体状况、业余爱好、家庭情况等基本资料。有些资料企业可能无法保存原件,如员工的学位学历证书、党团资料、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但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核实这些资料以后,必须对每个员工建立起相应的基本情况档案。

员工培训档案

员工培训档案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员工本人为主拟定、经员工本人上级认可、并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备案的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二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人才需求以及员工培训规划而制定的员工培训和使用资料。

员工绩效档案

员工绩效全面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或者说是员工的表现被企业认可的程度,绩效评价材料不能仅仅用于当期的奖励、表扬、晋升或者奖金发放,过后就弃置不顾,而必须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档案保存下来。员工绩效档案主要包括绩效考核表,员工的自我鉴定和上级鉴定,考核面谈情况记录,员工受到的表扬、奖励以及处分情况等材料。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制度保障

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活动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力资源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

(三)推广信息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新兴手段

利用现代化工具使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资源信息化,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以实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提高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使用价值,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

信息化人力资源档案应增加记录个人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动态反映人才职业经历、职业能力、职业信誉等的记录,主要包括人才的基本信息、教育培训经历、工作履历、工作业绩、成果荣誉和业绩评估等。

(四)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信息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挖掘。——科技方式

当前数据挖掘技术日趋成熟,它可以从大量的、有噪声的、不完全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可信、有效的、并能被人理解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高级处理过程。我们可以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多为定性内容的局限,发现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具有决策意义的关系和模式,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人事档案数据的挖掘能够保证系统决策支持的实现,从而拓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领域。

(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素质——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是专业性、保密性、政策性。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就要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的素质,努力培养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武装档案管理人员的头脑,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一最好的状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他们的要求,进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六)改进和完善档案功能——重要补充

对档案的功能应进行重新定位:一是对档案的原有重要部分应该予以保留;二是档案的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如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内容;侧重对工作业绩的评价;增加一些其他诸如劳动技能、学习奖惩、专业特长等方面的材料,以便使所具有的功能更加适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三是补充其他有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十分需要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选拔人才服务,减少“弃档”现象。

(七)要逐步提高我国目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使用率——核心要求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利用价值通过为使用者提供有效准确、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资源而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对档案记录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保证人事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条理性。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当随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还应该做好信息保密与信息使用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人力资源档案资料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同时也要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结语

综上,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档案在人们的生活中势必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极为重要。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思维方式,利用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亚.解析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1.10.

[2]张斌.对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困惑的思考[J].北京档案,2007.2.

第2篇

关键词:档案教育培训;调查;档案人员

一、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培训情况,笔者于2017年6月至8月间,依托省、市档案局,对广东省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档案馆(室)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个人信息,包括专业、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二是调查对象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情况及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整理,最终数据基本完整齐全、回答属实的有118份问卷,视为有效问卷。从调查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72.9%的人所学专业与档案专业及计算机专业无关;一些单位不太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干部中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偏多,占调查者的59.3%;档案管理队伍流动性较大,队伍不太稳定,调查中有64.3%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不足10年。

二、档案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规范的培训机制

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一人兼多岗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没有一定的培训机制作保障,有些单位领导以工作较忙为理由不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离岗培训,导致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一年或几年才参加一次教育培训。

(二)档案培训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以大培训班、大型会议培训为主。这种短时间内不分层次的上大课的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一般以公共“通识”理论教育为主,与档案工作的具体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缺乏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业务水平等情况进行的培训,特别是缺乏档案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一般是在培训前临时抽调的,主要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兼任,这些兼职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授课艺术与专职老师相比有所欠缺,讲课吸引力不足[2]。此外,师资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优秀的一线档案工作者参与教学。

三、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措施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专业人员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3]。在目前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也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尤显重要。因此,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是档案行政机关面临的任务。

(一)建立全员化的档案教育培训的机制[4]

首先是规范化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能为新聘档案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后开展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从零开始并逐步适应本岗位要求而接受档案教育的一个过程。因此,新聘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学历高低、专业背景如何都应该接受岗前培训。其次是强化业务提高培训,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协会、学会组织应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除了上述岗位培训外,有关单位还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如专业证书班、学历教育班、继续教育班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拓展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兼职人员,工作较多,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学习培训。针对这种情况,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培训机构应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培训形式,提供一些人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在线培训课程、面对面培训、案例研讨会、工作实习等培训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解决“工学”矛盾。

第3篇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学生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的标志。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提高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就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途径,促进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机制和完善的形成,为学校工作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作用

诚信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建设,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具备的,高职院校在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中的诚信教育,主要目的是监督学生的行为,诚信铸就人生道路不可缺少的竞争力,告诉学生,如果个人诚信问题,将对就业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不便,诚信是一种品德,不是单纯的个性要求,关乎一个人,甚至整个社会。学生失去了诚信不仅不能申报学校的奖学金,更不能办理个人贷款,学校还可以公布因违反诚信学生行为,让他们了解社会舆论的压力的严重性,在一般情况建立诚信意识,有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良好的信用。高职院校学生获得良好的诚信教育,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信用档案,这将大大降低单位用人的工作量,有利于用人单位、学生的双向选择,有效地遏制了学生使用假文凭,证明作弊现象。

2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含义及内容

诚信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建设,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具备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主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的诚信行为,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记录,能反映其在诚实信用状况的全面信息,对在校学习期间记录的奖惩,志愿服务,参加活动情况,其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诸多方面。

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客观评价作为真实记录的辅助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评价、学校综合评价、实践承诺四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身体检查的情况,入学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工作人员收集上述信息,根据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中,不断补充更新。

学习诚信评价关于学生参加各种学习,考试,借阅等活动中的信用评估,包括奖学金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护士或护理人员通过资格审查、考试违纪、纪律处分等,特别是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都如实记录,如:考试作弊、抄袭、上课迟到、早退等。

学校全面完整的评估,可以细分为以下四大类的记录:道德诚信记录,具体包括:每年道德素质综合评价的评价、违反学校的纪律处分的纪录、奖励和日常生活诚信状况的评价等。经济信用记录的完整性,个人经济的基本情况,交学费,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社会支持的诚信记录,如学生贷款,包括无条件和理由不偿还、弄虚作假、骗取生活困难的津贴。社会实践诚信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记录,以参与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如:爱心捐赠、扶老助残和在体育、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各种荣誉等。毕业生就业记录:在学生毕业前诚信求职,学校将毕业生在校期间,个人信息细致、全面的记录,求职期间给予每个学生完整详细的记录,毕业生的简历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核部门签字,这样也能形成一个严密和完整的个人简历。

践行诚信承诺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必要补充,根据《大学生诚信行为规范细则》编制,是在校期间学生有关行为的承诺。大学生自愿申请建立信用档案,并在诚信承诺书签字,同时,学生应切实保障严格的恪守诚信校规。

3 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基础工作,以收集,归纳、分类、整理、鉴定、利用等工作流程为主要线索,首先,要明确信用档案的收集范围,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整理文件,学校各部门和个人应当对有关诚信档案信息的活动予以重视。其次,建立信用档案资料3级收集机制。第一阶段由在校大学生基层管理人员对学生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建立了专门的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第二阶段由高校将所有的学生档案汇总一起,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汇总到学校档案馆;第三阶段由档案馆为每位学生接收,存储,归档,诚信记录,以确保完整的库文件的完整,随时以备将来参考。

同样,学生信用档案的材料,必须进行动态管理,并坚持以下四点。

(1)严格链接学生信用档案管理信息。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基本内容是复杂的,每个学生的信用记录都是独立的文件类型,形成学生个人的自我活动,如果学生信用档案,可根据学生―― 年级、性别、籍贯,各部门细化分类内容,将对读取档案提供极大的方便。

(2)规范文件管理工作流程的处理。作为档案管理部门,高校档案馆在高校学生信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信用档案,收集数据和初步审核,整理,同时也要科学分类和归档数据,使信用档案作为一个真正的实体,能达到识别和利用安排的完整性地步。

(3)科学借阅审查程序。信用档案,因为该材料的组成是在不断的变化,信用档案及时识别是必要的,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价值鉴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信用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工作,确定信用档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其真实性,普遍性,由学生事务处,学校诚信纪律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组成学生信用档案评审组,以确保信用档案的综合性和真实性。

(4)建立一个数据平台,方便查询阅读网上信用档案制度。因此,将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网络管理的自动化,大学生信用档案和开放式管理的规范,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大学生信用档案系统的作用。

4 继续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

第4篇

一、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我局顺利晋升为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三级单位后,我局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科站长为第二责任人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科(站)、室,由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年终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管理人员实施奖惩,调动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我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结合工作实际,我局设有专门的档案室1间,并按要求配备了排风扇,温湿度计、消防器材、照相机、计算机等设施,档案柜数量基本能满足需要,能适应档案工作的发展,落实了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鼠、防虫等措施,周围无安全隐患。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档案法》和《实施办法》的要求进行,文书档案及时立卷归档,无积存;无破损、变质;无拒不向档案室移交应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无拒不向档案馆移交应当接收进馆的档案;应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不断完善档案的管理、借阅、登记制度,既保证了档案不丢失、不损坏,有效地保护了密级档案,又保证了档案为我局的各项工作服务。至2013年,我局没有出现私自带走、留存、转移、销毁档案等违法乱纪现象。

三、档案管理水平提高

按照区档案局的要求,我局参加了区档案局主办的档案继续教育培训,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律法规、文书与档案管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档案编研等工作;每季度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局职工学习档案法有关内容,以板报、会议、局内文件、订阅档案书刊等形式对全局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了全局职工对档案管理的法规意识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档案信息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人员熟悉档案内容,开展工作及时有效,能满足本单位各项工作需求,并坚持做到档案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登记,各类档案检索工具齐全完整。

第5篇

【关键词】慢性肾脏;档案管理;数据

0 概述

不管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政府工作部门,档案是各个单位都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档案中包含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企业各项工作的资料管理都是通过档案的形式来实现的,并以档案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工作人员手工地完成档案的记录与管理,通常通过纸质媒介进行保存。在对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的方式上,本单位工作人员只是机械地将档案资料的内容整理、录入到计算机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方式并未对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明显的提升效果,整体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便于档案信息得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错误,因此,开发一套符合单位实际现状的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管理系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1 系统分析

本单在对慢性肾脏病人的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清楚的掌握每个病人的情况,为每个慢性肾脏病人进行建立档案,并且不断的更新档案,以掌握病人的最新情况。

在β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建档的对象,一般要求对所有的慢性肾脏病人建立档案,无论他的性别和年龄。本单位会定期对这些慢性肾脏病人进行走访,到他们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病情。同时,还会开展定期的免费身体检查工作,这样能够掌握慢性肾脏病人的身体的整体情况。对所开展的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系统来进行处理,例如进行体检之后,需要将体检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并保存,再由专门的医生对其身体的健康情况作出一定的判断。

在确定要建档的慢性肾脏病人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建立档案,档案中需要包括两大类信息,一类是居民的基本信息,另一类是居民的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所患慢性肾脏病的情况。

用户最主要的业务是对慢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进行管理,除此本单位还组织一些针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2 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在软件架构自上而下分为表现层、业务层以及持久层。表现层主要是由HTML、页面等组成。而业务层主要是由通过接口来完成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系统中所有的控制类和实体类都被存储在该层中。持久层由各种框架以及数据库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3 功能设计

本文根据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划分为档案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慢性肾脏病管理,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模块、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档案基本信息管理,设计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基本情况进行管理,掌握每个慢性肾脏病人的具体情况。

2)慢性肾脏病管理,对患慢性肾脏病人的病情建立详细的档案信息。包括慢性肾脏病人每次看病的诊断信息、检查信息和诊断信息。对本单位为病人所开展的病人随访情况进行维护管理。

3)体检管理,登记并维护对慢性肾脏病人开展的定期体检的基本信息以及每个参加健康体检的病人的检查结果。

4)健康教育活动管理,对本单位针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并所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记录慢性肾脏病人对每次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建议。

5)查询统计分析,对慢性肾脏病人的信息及健康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统计分析

6)系统管理,对使用系统的用户及其角色信息进行管理,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质量将直接对软件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要处理的现实世界与数据库原理知识相结合完成设计,本系统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

1)处理的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在为数据库建立实体联系模型是,要将现实中处理的实际单据与实体之间进行对应,为系统建立实体并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是现实中分析出来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多。

2)主键与外键

对每个实体都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标识符,该实体标识符又来唯一识别每个实体,不同的实体之间要通过外键来发生联系。不仅如此,主键与外键还能够分别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3)基本表需满足原子性、原始性、演绎性和稳定性的性质。

4)范式标准

基本表中字段的相互依赖关系,应至少满足第三范式,最好能达到BCNF。更高一级别的范式可以更好的避免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5)正确处理实体之间的多对多的关系

在将实体转换为表时,要注意必须为其联系也建立一张独立的表。该表中的主键是由两个实体的实体标识符共同组成,再加上联系本身的属性构成表的所有字段。

6)完整性约束的三个方面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分析并设计表之间如何联系,表中字段需要满足的条件。

根据对慢性肾病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各项功能的需要,系统中设计的主要的表有慢性肾脏病人信息表、体检表和健康档案表。

第6篇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隶属于武威市的三级乙等肿瘤专科医院,目前开放床位500余张,临床护理单元12个,特殊护理单元11个,护理人员370人,其中本科学历56人,大专202人,中专112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9人,护师89人,护士249人。

1.2方法

1.2.1传统纸质档案管理

2010—2011年护理部将所有护士的毕业证、身份证、执业证、资格证复印件按科室装订成册并定期更新,将荣誉证、进修结业证等复印件按类别分别装订成册,并定期更新。

1.2.2电子技术档案管理

2012—2014年护理部按来院时间为护理人员编写档案号,以护理人员的姓名及档案号为名称建立文件夹,将毕业证、身份证、执业证、资格证、荣誉证、进修结业证等各类证件的扫描件以子文件夹形式保存于其中;将护理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家庭情况,奖惩记录,科研及论文情况,每月护理部理论、操作抽考成绩,进修情况等)存入文件夹内,形成电子技术档案。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更新技术档案并保留备份。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方法更新、整理一次花费的时间,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以及护理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满意度。

1.4评价方法

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更新一次档案所需时间,每月一次;每月统计科室、个人审核资料保存是否完整;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汇总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讨论

2.1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电子技术档案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功能,快速查找相关人员的资料,方便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同时还可以客观了解护士继续教育以及科研论文等情况。观察组在更新、整理技术档案时消耗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通过电子技术档案,护理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护士个人的工作表现及晋升情况,动态掌握护理人员资料,改变了以往因人员资料繁多查询困难的局面,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2资料保存完整

纸质版档案在办公室搬迁、借阅、保存不当等情况下可能会遗失,而电子技术档案管理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点,弥补了纸质版档案管理的诸多不足,使得资料保存更完整。观察组资料保存较对照组明显完整(P<0.01)。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的电子技术档案存有备份,要求科室管理人员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档案也存有备份,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资料遗漏、丢失等现象。

2.3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护理部存有全院护理人员的电子技术档案信息,并由专职人员管理,负责完善基本情况登记表,各类证件扫描件的存储,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的录入,并负责定期更新;各护理站及特殊护理单元均有科室护理人员电子技术档案,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电子技术档案的实施减少了管理人员整理、更新技术档案的时间,且方便查阅,增加了管理人员与护士、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提高了护理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表3显示,观察组管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4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家庭关系的建立便于紧急情况下护理管理人员查找其相关信息,了解护理人员的家庭背景,方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与护士间的沟通,帮助护士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2.5节约人力及资源

改变了以往各类证件复印件由各科室护理人员复印、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工作人员按类别顺序排列的工作方式,电子技术档案管理由护理人员将各类证件的扫描件通过QQ等方式传至护理部,护理部按技术档案号入册,节省了护理人员复印、上交档案所花费的时间,节约了护理部工作人员整理、更新技术档案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纸张的消耗,节约了人力及资源。

3小结

第7篇

一、强化各级管理者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视

(一)加强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视

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且应认识到建设一支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档案自动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加大力度推广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全体员工积极配合。

(二)强化法制意识

树立法制意识,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搞好企业档案工作要从“提高认识、强化制度”上下功夫,使依法治档深入人心。首先是提高执法认识,要大力宣传《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明确执法的严肃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从而解决和杜绝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等错误思想。其次要提高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推进和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三要加强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网络建设,把档案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档案工作专项经费,落实各级领导档案工作责任制,使依法治档工作落到实处。

二、做好信息化建设管理布局

(一)依托企业单位局域网,构建本单位信息管理平台

在局域网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各业务信息应用系统(OA、PDM、ERP等)互相联通,资源共享。通过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可以解决电子文件及元数据的采集、加工、鉴定、归档、管理和维护问题,对各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可以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类别的丰富和总量的增加,并保证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同时,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一批专题数据库,对其实施统一管理,既可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又方便信息管理和利用。

(二)以档案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为平台,管理馆藏传统和各门类档案信息

档案综合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现场技术资料控制为重点。其基本构成档案信息网页,档案管理系统、文档一体化系统,网上远程检索系统、电子文件和档案全过程管理系统。其上流转的文件资料信息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设计、试验、制造各个环节的电子文件实现了有效传递交换和共享,突破了信息管理孤岛,形成了集成化的档案管理业务环境。在该平台上,可对档案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包括动态采集、动态更改、动态跟踪、动态。

(三)以综合办公系统(OA)为管理平台,对煤炭企业事务信息实施全电子化管理

综合办公系统对企业单位公文实施收发管理的同时,实现了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单位各项事务活动。充分发挥综合办公系统效率高、权限分明、自动归档、检索准确、使用方便的优势,按照文档一体化原则,对政务工作中的电子文件实施全过程管理,即在文件形成、收集、鉴定、归档、保存和利用的全过程发挥作用,实现各项工作的记录和电子文档紧密相连和对文件实施全程闭环管理,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四)以档案网站为核心,建立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平台

建立企业单位档案网站的首要目的是向单位内部提供档案信息的查询服务,可使用户借助网络实现方便的档案信息查询、分类查询和专题查询等多种方式查询档案目录信息,也可以实时了解文件资料借阅的更改状况,进行电子文件归档,查看照片档案,浏览档案全文等。

三、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数据管理

(一)要积极推动网络化归档工作

利用煤炭企业的网络化办公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归档。各立卷部门的档案管理者在档案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和在专职档案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将所在部门产生的需要归档的文件备注处理意见,通过自动化办公平台传输到档案馆数据库,年终时只要向档案科移交一份组卷清单即可,从而减少了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输入工作。档案科只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处理开发,便可完成档案的及时、准确归档。

(二)建立重要档案数据库,保证重要数据的安全

第8篇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地社区档案部门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与部署,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并通过整合社区档案资料及对社区建档等各种方式,主动积极的进行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受到许多相关体制、实际条件以及传统观念的约束,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及相对薄弱的地方。首先是思想上认知不够,对社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社区根本没有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在实际工作的安排上,过于偏重处理繁杂事情及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往往忽略了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的相关实物及图像以及积累档案管理的资源;其次基础设施落后,档案散失严重。由于社区办公经费紧张,基础条件不到位,缺乏专人统一管理,档案资料分散保存问题突出,造成档案材料散失甚至损坏;最后是档案业务不熟,管理缺失。由于社区整体工作起步迟,工作人员由街乡基层单位选派,多为新手,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对档案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了解不够,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不甚规范,许多有价值的文件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档案收交、查阅、利用等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力。

二、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措施

(一)强化宣传,加强档案意识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种种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档案部门来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应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学习与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档案观念,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与领导责任挂钩,以此来保证社区档案的完整。

(二)健全档案管理,建设合理的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制定并健全社区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促进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对档案管理办公用品的投资,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条例,要将制约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因素一一解决。

(三)加大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

积极组织各个社区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关于档案的培训,让其了解档案整理与立卷等规范的工作形式,同时还需要对社区工作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熟练掌握社区档案工作的详细步骤以及了解社区工作的相关职能与性质,才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社区档案管理工作。

(四)加大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当今世界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计算机档案管理的网络程度也在持续强化。而档案人员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观念来强化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并改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那些不合理的手段和方式。要落实好电子企业档案的网络安全工作,针对一些十分重要的档案文件,需要应用非常严格的保密方式,实施重点保护。另外,要尽量保障一些关系到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的档案文件的完整。与此同时,社区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拓宽知识面,掌握工作所相关的知识以及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应用现代化的科学装备与技术,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指导及改善档案工作,这样才能做好社区档案的管理工作。

(五)明确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加大监督力度

第9篇

1、乡低保申请人在向其所属村委提出低保申请时,必须同时申报家庭基本情况。

2、申报的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重点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住房状况等;家庭成员基本情况重点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就业及收入情况、健康状况等,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乡低保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填写《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书》。要求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填写规范。

4、《申报书》必须由低保申请人填写。申请人因故不能填写的,由村委会指定专人代为填写。对申报表内的相关内容申请人必须如实填报,对不如实填报家庭人口和故意瞒报家庭成员就业及收入情况的,低保管理服务机构有权在6个月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低保申请。

二、城乡低保入户调查制度

1、城乡低保工作坚持三级入户调查制度。村委在接到低保申请人的书面申请和申报材料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安排低保专干或指定专人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重点调查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乡民政办在接到村委上报的相关材料后,要及时进行审核,对有争议和有疑问的要入户调查。县低保监管中心在接到乡民政办上报材料后,要按照20%的比率进行抽查。

2、入户调查必须由2人或2人以上同时入户进行。

3、入户调查可以询问当事人、也可以通过邻里走访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特殊情况可以通过信函索证的方式进行。

4、调查人员要认真填写《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调查表》,做到内容准确、记录完整。《调查表》应由调查人和被调查人共同签字。

5、城乡低保入户调查严格执行“谁调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调查不细致、不深入造成调查结果不真实或故意更改调查内容造成工作失误的,视情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城乡低保听证、民主评议、评审制度

1、乡设立城乡低保评审委员会,由乡长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村委会设立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小组,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组长。

2、听证、民主评议人员要兼顾到各个方面,由文化素质较高的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优抚对象、退休人员等组成,一般不得少于20人,其中居民代表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听证、评议小组人员以每村民小组至少2人为宜,现任村组干部不得超过4人)。

3、新增(明察暗访或有群众举报不符合低保条件)保障对象,在完成村委入户调查后,提交低保听证、评议小组进行听证和评议。被听证对象及其左邻右舍参与听证会。听证、评议小组成员有同意、不同意的权利。听证、评议小组全体人员按照被听证人陈述、调查人介绍情况、听证小组成员质疑询问,认真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现场记票、公布结果,得赞成票三分之二以上的新增(调整)对象,方可进行公示。对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由村委签署意见上报乡民政办公室审核。对评议及公示未通过的对象应告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同时退还全部申报材料。

4、每次出席的民主评议人员不固定,要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此次评议人员9至13人(奇数为好)。如果抽取的评议人员中与被评议对象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利害关系的,应实行回避。

5、乡民政办公室在接到村委的上报材料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并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对审核、评审通过的对象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城乡低保监管中心审批,对评审及公示未通过的对象应将相关资料退回村委并书面说明理由。

6、乡和村委应建立评审、评议记录档案。对象参加评审、评议的人员,评审、评议的对象及评审、评议意见作好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城乡低保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1、村委会应设立城乡低保公示栏,或直接使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栏应设置在村部及本辖区范围内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方便群众监督。

2、城乡低保实行“四项公开”、“三榜公示”制度。四项公开即:保障政策公开、工作程序公开、保障对象公开和保障金额公开;三榜公示即:村委会在对申请城乡低保的对象初审合格上报前进行第一次公示,乡镇对申请的对象审核合格上报前进行第二次公示,在县民政局审核批准后再次公示一次。公示时间分别为5天、7天、5天。

3、保障对象应长期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月家庭收入、居住地址等。对调整保障金额的对象、取消保障待遇的对象实行定期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天。

五、低保工作人员及申请低保家庭承诺制度

1、村委主要负责人与乡民政办主要负责人分别签署《城乡低保工作人员实施廉洁办理诚信承诺书》,层层承诺,级级负责,确保低保审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2、申请低保家庭要签署《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诚信承诺书》,确保申请对象符合低保对象条件,同时承担应尽的义务,以及违规时自愿接受相应的处罚措施。

六、城乡低保举报设诉制度

1、各村低保管理服务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城乡低保举报投诉工作,负责来信来访接待,切实保护举报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2、各村低保管理服务机构要设立举报箱或举报投诉电话,举报投诉电话的号码应向社会公开。

3、建立举报投诉登记簿,准确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

4、建立举报投诉工作责任制,举报一起,查处一起;投诉一起,查实一起,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七、城乡低保公益劳动制度

1、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且尚未就业的城乡低保对象要自觉服从低保管理服务机构的安排,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2、公益劳动主要包括治安巡逻、绿化保洁、低保政策学习宣传和其它适宜低保对象从事的相关劳动。

3、村委、乡民政办公室应制订年度低保对象公益劳动计划,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并做好低保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记录。

4、保障对象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保障对象每月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一般为1-2个工作日。

5、对续二次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公益劳动的保障对象应取消其本人的保障待遇。

八、城乡低保分类施保、定期回访及动态管理制度

1、低保管理审批机关在批准申请人享受城乡低保时,应准确界定其类别。保障对象共分为三类:一类为“三无对象”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扶、抚)养人;二类为特困人群:家庭无劳动能力、一级二级残疾人(包括伤残军人)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成员患重病导致家庭生活难以维持的;三类为因自然灾害致使年内无自救能力的居民。

2、保障对象档案必须张贴类别类识:一类对象标识为绿色,二类对象标识为黄色,三类对象标识为红色。

3、各村应制定、组织并落实村委会定期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分类核查:一类对象每年度核查一次,二类对象每半年核查一次,三类对象每季度核查一次。

4、回访也是村委干部一项重要职责,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且二人以上,通过回访及时了解掌握低保家庭实际变化情况,也可以走访左邻右居,对了解情况及时登记在回访薄中,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变更户主、调整保障金额、停发保障金待遇等意见,经乡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县民政局审批。

5、乡民政办根据工作安排,每年组织一次年度集中核查,各村应积极支持配合。

6、按不同类别落实限期保障。一类对象为长期保障对象,不限定保障时间;一次批准二类对象享受低保的时间为12个月;一次批准三类对象享受低保的时间为6个月。

7、按规定落实重点保障。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孤儿、70岁及以上老人、单独生活的、少数民族居民、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以及经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认定患有尿毒症、白血病、肾移植、恶性肿瘤等重症病且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每人每月可增发保障标准全额的10-20%保障金。

九、城乡低保审批制度

1、城乡低保实行低保集体审批制度。城市低保按月、农村低保按季度召开一次审批工作会议,特殊情况由分管领导临时召集。

2、城乡低保报批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⑴证明材料齐全;

⑵表格填写完整规范;

⑶按规定的工作程序执行到位。

3、乡调查人员应逐一汇报入户调查情况,并提出审批意见。

4、保障对象的审批事项包括审定保障金额、划分对象类别、明确保障期限。

5、每次审批工作会议均应做好会议记录,并整理存档备查。

十、年检报告制度

乡民政办于每年12月1日至20日对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进行年检,确定其是否继续享受,并填写年检报告单,报县民政局审批备案并存入低保对象档案。

十一、低保档案管理制度

1、城乡低保档案实行分级管理、以基层管理为主的原则;坚持完整、准确、集中管理的原则;坚持既统一标准又结合实际,在操作上简便易行的原则。

2、建立低保一户一档制。由县民政局,乡民政办,村委三级建立低保对象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3、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恪尽职守,精通业务,熟悉低保档案的内容、数量及存放的位置,减少查找的盲目性,确保档案的有效利用。及时根据提标或家庭人口、收入的变化做好登记备案,同时确保档案的安全,并要定期认真填写和收集低保工作的各种文件、资料、信息,不得随意改动,按要求归档入库。

4、低保档案室必须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等防护设施。对保管的档案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保证档案的完整、真实、准确。

5、低保档案主要供低保管理部门使用,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查阅,需出示相关证明、证件,或经领导同意批准,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查阅并解答。

6、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进、出和临时查阅的登记工作,不得丢失、销毁和涂改。

7、档案管理期限:在册低保户档案要永久保存;停发低保户档案保管期限为5年;低保培训会议记录和走访资料保管期限为10年;低保文件制度汇编、低保审批通知、低保金发放名册和低保统计报表保管期限为20年;涉及低保的照片、录像、录音等特殊载体档案永久保存。

8、对已失效的档案,由档案管理员登记造册,经乡民政办和县低保中心共同核定,县局和乡分管领导共同会签意见后,按规定销毁。销毁档案由乡民政办具体组织实施,县民政局派员监销,监销人、销毁人应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十二、城乡低保工作人员责任制度

1、申请人进入村委会、乡及相关单位办理低保事宜,应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回避和推诿。

2、城乡低保工作人员在低保调查取证过程中,所出具的证明必须情况真实,无虚假内容。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