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管理与经济

时间:2023-05-30 15:13:51

导语:在体育管理与经济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管理与经济

第1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与管理;财经类;课程建设;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10年发展目标。落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战略部署,时间紧、任务重,人才是关键。当前需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大众体育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一)相关概念简述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旨在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更好地分析体育经济问题,旨在培养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基本理论,并能将其同时运用于体育经济教学与科研以及体育市场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简述

国内最早开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是北京体育大学。目前,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发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也积极探索并建设该专业。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中,高等体育院校仍然是主要的成分,比如说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以及天津体育学院等,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在开设相关专业;其次部分财经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也增设了该类专业。此外,由于学校创办专业的方向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在该专业创办前的对其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的设定,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创办方向与模式,因此,在创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方式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比如说,国内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设定为能够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另一部分体育类院校则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在掌握两种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仅具有实践能力,且具有良好的科研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两类高校在基础课程的建设上基本一致,旨在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下的学生能够同时掌握体育基本理论与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在拓展课程方面则为一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建设正稳步推进。其中,湖北经济学院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强调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而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高校则大多注重于培养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且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相对体育类高校将课程体系的建设重点放在专业课程方面,目前财经类高校在建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体系时,更加注重公共必修课的建设。然而,目前财经类院校虽然在基础课程中对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都有所普及,其交叉综合类的课程的目录也和体育类院校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在体育技能类的课程建设方面与体育类院校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技能类课程种类与数量明显少于体育类院校,因此,本文认为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课程体系建设在经济类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基础课程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但是就体育类课程项目来说,相对于体育类高校,在课程种类与课程教学深度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完善我国财经类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

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的价值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规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要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要平衡专业课程构架比例,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并细化主要培养方向。其次,要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以高校为基础,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良好体育能力以及经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性复合人才的培养来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体育类高校的管理学、经济学课程建设水平及普及率,以此来提高体育领域人才的经济知识水平与管理能力,从而间接促进体育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合理开设基础课与专业课

首先,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体育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在该专业中开设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相对较少,课程种类也相对单一,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体育类高校来说,其应当优化专业课程中的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审核课程规范性。其次,在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财经类院校中,大多数院校的该专业在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上相对于体育类院校有较大的优势,但如前文所述,目前很多财经类院校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要在优化经济类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体育技能类课程的种类与教学深度,规范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良好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最后,本文认为各体育类院校与财经类院校可以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开设方面定期的进行交流,如体育类高校可以向财经类高校咨询经济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开设经验,而财经类高校则可以向体育类高校咨询体育技能类专业课程的开设经验。

第2篇

关键词: 现阶段 竞技体育 管理体制 举国体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育管理体制。

1.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

2.内容与分析

2.1竞赛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竞技体育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竞赛,是竞技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又是检查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尺。体育竞赛按其功能和水平可分为群众性体育竞赛和高水平体育竞赛。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高水平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目前,运动竞赛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已被人们所深刻认识。毫无疑问,对于竞技体育而言,体育竞赛的内容、规模、频度、形式等,不仅影响到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制定、训练体制和训练方法的改革,而且对竞技体育多元目标的实现和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起到导向作用。我国的竞技体育竞赛制度是在1956年制定的,经1958年修正后正式颁布试行。竞技体育竞赛制度的确立,为我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提供了保证。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竞赛的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竞赛活动完全由国家拨款,国家办竞赛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愈来愈不相适应。一般来说,竞赛管理体制是推进体育事业各方面的“助推器”,并对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荡起体育改革的风帆时,首先要进行的便是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整个竞赛制度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竞赛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竞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竞赛市场的建立和培育,竞技体育迫切要求竞赛管理体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国家体育总局所建立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并在同时组建的竞技体育司,不仅在运动项目的体制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也为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与国际通用的现代体育竞赛管理制度接轨,走发展体育产业和培育体育竞赛市场的道路。其基本特点是,权责明晰,科学管理,依法治赛,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具体来说,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要消除条块分割、区域为界的人为屏障,打破户籍制度、代表队制的人事管理框架,实现以俱乐部运转为主体,以人才自由流动为条件,以等级联赛为杠杆,以体育市场为基础,以政府调控为纽带的良性循环的体育竞赛体制。未来中国体育竞赛的管理体制,应当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大环境,进一步加强体育竞赛与市场的结合,使体育竞赛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物质上的支持,从而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注意发挥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开发体育竞技的无形资产。同时,一方面要注意发展市场中介职能,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作用,依据市场规则,建立和完善体育竞赛自律性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改善和加强对竞赛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行为秩序,建立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

2.2运动项目管理改革

我国竞技体育重点项目的布局,在指导思想应体现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奥运战略的实现。在竞技体育的所有比赛中,奥运会无疑是最高层次的比赛,其国际影响日益增加,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主要经费和力量放在实现奥运会目标上。第二,有利于优势项目的持续发展。优势项目的持续发展是竞技体育成绩稳定的坚强柱石,一个优势项目的取得是需要付出很多辛勤工作的,是教练员、科研人员、运动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优势项目来之不易,国家和社会应当共同关心和支持这些项目。第三,有利于潜优势项目向优势项目转化。第四,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事业经费还很有限,我们必须提高投资效益,走集约化道路。我国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布局的依据,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不足,我们必须考虑项目布局。第二,我国民族体质和精神素质的基本特点。第三,我国传统优势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第四,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第五,国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优势与重点。第六,我国社会资源对竞技体育的支撑程度。对中国近三届奥运会成绩和单项所得奖牌进行系统分析,确立乒羽、重竞技、体操、射击、射箭、游泳、田径等几个项目,另外再加上冬季运动会作为我国的重点发展项目。对于这七个重点项目,在投入上要有所侧重。第一,金牌和奖牌的数目有较高的相对占有率,再增长已很困难,国内已有一批尖子队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项目。这类项目在投入上要保持稳定,重点发展和培养年轻选手和二线队员,这样既能保持人才群,又能很好地发展人才链,使优势长期保持下去,如跳水和乒乓球。第二,对于一些潜优势小项多而奖牌占有增长较快的项目,需要加大投入,以促使其向第一类过渡,它是未来的优势项目。这些项目的投入重点是培养尖子选手,使其尽快地向金牌冲击,它是中国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羽毛球、体操、重竞技。第三,对于一些潜优势小项少而奖牌占有率不高的项目,需要对部分潜优势小项进行投入,这些项目有较高的增长率和较低的占有率。如果投入方向准确,就有可能向第二类过渡,如中国的游泳和射击有很大的潜在发展优势。另外,田径与柔道中的个别小项也具有争夺金牌的实力,应对这样的小项加大投入。

2.3组织管理体系改革

将传统的集中型国家行政垂直协调机制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改为有宏观控制的社会自我协调体制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这就是宏观上由国家体育行政权力机构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所进行的有效控制,微观上主要由社会各级体育部门、各类体育团体和社会化体育市场机制来协调。通过国家行政体育部门综合平衡后所确定的关系到体育发展的重要规划,如竞赛制度的规定、运动员参赛资格的确定、运动员年龄的划分等,可以是指令性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但主要不是依靠层层下达行政命令,而是通过制定必要的政策,以间接方式去实现。对于社会上各类体育团体、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运动训练、竞赛活动及经费开支等,除极少数体育团体由国家行政部门专门拨款,统一调配予以重点管理和控制外,基本上由各类体育团体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和社会化基础及本身的情况自行安排。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主要是采用竞赛制度的杠杆作用和法律手段来调节,以促进和保证竞技体育的基本平衡和协调发展。这种模式既能有控制地发展竞技体育,又能比较充分地发挥竞技体育为社会服务的作用,把宏观控制与社会自我协调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的全局性来制约社会自我协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某种盲目性。另一方面,运用社会自我协调机制的客观规律性来制约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制定竞技体育发展规划可能产生的某种主观性,使宏观控制与社会自我协调互相取其所长,补其所短,推动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

3.结语

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传统,以及体育自身的性质和发展状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和世界体育发生剧烈变革的今天,中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特别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改革和创新。由于体制是基础,社会的发展以体制为根基,因此竞技体育要发展,也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陈作松.韩淑艳.经济体制改革对体育科技发展的影响.体育文化导刊,2009,(4).

第3篇

1、文献研究法

广泛阅读了有关体育经纪人的文献,如有关美国体育经纪人制度的文章,国际足联关于足球经纪人管理条例,经纪人论文专著等,同时查阅了经纪学、体育学、法律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目前我国仅有的三家体育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及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和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员,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法律学、经济学教授,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听取了新闻媒体的意见。

3、逻辑分析法

本文采用了演绎、归纳、综合、分析、比较等方法,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力求论据充分、有力,论点具有建设性。

二、目前体育经纪行为分类

目前,我国体育经纪人数量不多且多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体育市场交好的大城市,公司、法人是我国现有体育经纪人的主要组织形式。

三、规范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必要性

1、保护经纪市场能实行公平竞争

目前,我国体育经纪活动尚处于无序运作状态,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现有的体育体制不适应经纪市场的要求。论文百事通第二,缺乏规范的经纪市场管理制度。

2、维护委托人及第三人的利益

由于我国体育经纪组织无章可循,经纪人被甩及企业、俱乐部冒然被骗等现象屡见不鲜,不能维护委托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如足球运动员转会过程中,引进外援的操作过程是“蛇有蛇道,鳖有鳖道”,引进途径大多是通过俱乐部的熟人、朋友等关系介绍。如此众多的引进外援行为背离了国际体育经纪操作规范,由此造成了不良后果,引发诸多案件。

四、规范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具体对策

1、明确体育经纪活动及体育经纪人的主管部门

根据我国特点,体育行业的经纪人和经纪活动应由国家体育总局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管理,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可成立体育经纪人协会协助管理,建立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消除目前体育经纪人及经纪活动无人管的局面。

2、建立和完善体育经纪人及经纪市场的法规体系

(1)体育经纪人法规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体育经纪人的资格认定、登记注册程序及批准机构;

②体育经纪人的佣金管理及保证金制度;

③体育经纪人合同的管理和合同范本;

④体育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允许范围和禁止行为;

⑤体育经纪人的法律责任、纠纷的解决和监督管理;

⑥体育经纪人社团组织(体育经纪人协会)的管理规定;

⑦体育经纪人培训及考核制度。

(2)明确体育经纪人的资格审查及注册登记程序。

在体育经纪人管理中,采用法制手段对体育经纪人进行调控和管理。根据体育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体育行业经纪人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条例,依法规范经纪人的经纪行为。

(3)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经纪人管理制度。

等待条件成熟,可建立全国体育经纪人协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体制;实施保证金制度,维护委托人及第三人的利益;成立仲裁委员会解决体育经纪活动中的纠纷及官司;建立体育经纪人的违规处罚制度,约束体育经纪人的违法行为等等。

(4)建立、健全我国体育经纪人培训及考核制度。

可由国家体育总局授权给相关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培训体育经纪人,并进行考核。也可选择一些具备各方面条件的体育院校设置体育经纪人专业。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用由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可以选择直属体育院校,这样有利于控制招生的规模和培养层次。

(5)制定比较合理的佣金制度

3、规范体育经纪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中介结构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经济形式,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相比,它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开发无形资产、充分利用无形资产要靠中介机构来完成,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才能打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财产权利和财产管理能力不平衡的“权能结构”。实现这种功能的前提是要规范体育经纪市场,使中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五、结论

1、目前我国从事体育经纪行为主要为“个体经纪人”及经纪公司(包括注册经营范围含或不含体育经纪的公司),还有少数非企业单位,如体育、文化系统的事业单位。

2、目前规范我国体育经纪市场非常重要和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经纪市场能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维护委托人及第三人的利益,使经纪行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理念;创新

目前云南所组建的各种形式的相对较为成熟的竞技体育运动队,按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以云南省体育局及各市县体育局管理下的省队及各县市队、云南高等校院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各公司企业竞技体育运动队、各种单项体育协会及俱乐部形式的竞技体育运动队。本文拟从政府主导下的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的现状出发,从管理理念创新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教练员、运动员的全部潜能,解决当下运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云南竞技体育又好又快地实现科学发展。

一、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

就如何解决政府对各竞技体育运动队资金投入不均衡的问题而言,可以适时、谨慎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加以尝试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带有的强烈的政治功能决定了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必然处于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经费所占比例较小。

具体到云南竞技体育的实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保障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政府加以资金倾斜本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主导的地位不容打破,否则将会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创伤。但是,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挖掘非优势竞技项目的潜力,打造新的更多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云南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为彻底突破资金的制约,除加大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扶持力度外,要逐步树立“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

所谓的“市场运作”管理理念,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大竞技体育的市场价值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发掘竞技体育在产业化、社会化方面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组织保障和市场机会。最终实现从以政府投入向以社会投入为主的方式转化。

引入“市场运作”管理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产业化程度以及组织机构投资主体的社会化比例,从而彻底转换以往“等、靠、要”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拓宽竞技体育的资金来源渠道,改善竞技体育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的问题。

伴随管理理念的创新,政府型管理主体的职能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重、谨慎地推进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为主要特点的俱乐部制和协会实体的发展进程。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寻求社会效益目标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平衡点。

在2010年召开的云南省体育局长会议上,副省长高峰在回顾2009年云南体育事业发展时指出:“坚持发展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由此可以看出,在坚持正确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竞技体育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道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界也已形成广为认同的共识。“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的自身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议题。管理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是管理中的主体,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另一方面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根本。

具体到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对管理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从事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人,如竞技体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练员(也是被管理人员)等。被管理者也是人,如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我国著名体育学者徐本力明确指出:“运动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上”。这就要求管理者将竞技体育运动队伍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

概括地说,竞技体育运动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运动员、教练员等竞技体育参与者的需求作为一切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潜能,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和比赛质量。

(一)以教练员为本,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

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是造就高水平运动队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这就决定竞技体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包含以教练员为本。目前,面对云南竞技体育运动管理中个别教练员“职业懈怠”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教练员的培养主要是由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转变和体育教师到教练员的转变。云南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培养也大致相同。这种教练员的培养、选拔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部分教练员学历偏低,又缺乏有关训练、比赛、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机会,进一步深造的途径单一、狭窄;二是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认识不深刻,大多以经验训练为主,导致整个训练存在较大盲目性,缺少针对性,突破口模糊不清。

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举措。

一是高度重视在职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改善教练员的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鼓励教练员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增强教练员的创新、科技和管理的意识、能力。从而,改善教练员队伍结构,促进教练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学习型转变。

二是加大优秀中青年教练员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实施“教练员学术带头人”工程,帮助重点优势项目队的骨干教练尽早脱颖而出。

三是加大高水平教练员引进力度,为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与之相应的要进一步完善教练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流动机制。对水平低、能力差且工作积极性不高、多次考核不合格的教练员要给予警示,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的退出制度。 转贴于

(二)以运动员为本,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练员的管理对象。长期以来,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中,教练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人本化”意识薄弱,不重视对运动员的 “人本化”管理。突出表现是“唯奖牌论”,即一味追求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而忽视了运动员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

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体现运动员的尊严、实现运动员的价值、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体育运动管理者亟须牢固树立“以运动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的说来,以运动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该以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为首要任务,以提升运动员的精神境界、实现运动员的人生价值为重点,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在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的实践中,运动员“重训练、轻视文化课学习”,由此导致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及退役后的再就业培训等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无法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

2010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以[2010]23号文件的形式,正式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共二十一条。其中有四个方面明确指出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切实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体育系统人事处长会议在云南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召开。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刘延东国务委员就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所做重要指示精神。

可以说,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已引起了上至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部委,下至各省体育局等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而言,在找准突破口的同时,必须打造一个平台作为实施各项具体措施的载体。

在笔者看来,加强云南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最佳平台就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加快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步伐,引进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文化课教师,充分发挥“体教结合”的教学特色。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分批轮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实现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总之,在充分发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使其真正成为加强全省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龙头”。

就加强运动员保障而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既是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以运动员为本”管理理念的根本要求。这需要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在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理念创新方面,要逐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适度引入市场,多方筹措资金,实现各竞技体育运动队伍资金投入的相对均衡。在保持优势项目的领先地位的同时,发掘其他竞技项目的潜力。决定云南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不断拓展和丰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切实做到以教练员为本、以运动员为本。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使用制度及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工作机制。公正合理的看待、对待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各种潜能,实现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推动云南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雪峰.中国高水平竞技体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发展特征与发展走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

[2]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Z].2006—11—8.

第5篇

一、引言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尽管程度各不相同,但已毋庸置疑地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成为引发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加入WTO至今,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密切。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问题,在我国也存在,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持续运行。尽管在学界早就有学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截止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解决对策被提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步伐都变得滞缓,基于此,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本文研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点及原因,并探讨解决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能为世界各国走出经济阴霾,促进世界经济健康、良性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征

总体来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并非是朝夕即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累积、形成的过程,其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就开始出现了失衡现象,其明显的表现,就是二者的数量比例不均衡,与实体经济部门数量相比,金融经济部门的数量增多迅速,并且在在资产、规模上也更大。这种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缺失,而原本处于辅助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地位的金融经济,已经超越实体经济而占据了主导位置,并逐渐开始脱离实体经济,实现独立发展。金融资产系数、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量比率等,是衡量二者之间分离程度的指标。如果这些指标上升的幅度越大,说明二者之间的分离问题也就越严重。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兼并行为导致经济体过度集中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使得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在实现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风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依靠自身强大的资源与竞争实力,逐渐开始兼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机构,这种优胜劣汰导致的规模较大的兼并行为,使资源与资产逐渐集中到少数较大的金融机构受众,这就使得全球经济体分布过于集中,从长远来看,将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从层面来说,过于集中的经济体,将使金融机构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产生功利性心理,过度追求更高薪资。如果大型的金融机构发生破产,那么,为了维持经济稳定,政府就不得不伸出援手,出于这种考虑,大型金融机构对破产的顾虑更加忽视,甚至做出很多与正常经营及自身发展目标相悖的风险经营行为。

2.经济活动过多地出现在金融经济中

与实体经济相比,金融经济无论在规模、资金,还是发展实力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基于这种优势,很多经济活动都趋向于在金融经济领域进行,其导致的结果,便是实体经济遭受金融经济的挤压日益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使二者比例逐步失去均衡,从而发生分离。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纯粹投机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金融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剧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

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衡

金融经济的片面强大,以及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直接导致了二者在数量上出现比例失衡,而且,在金融经济中,还存在大量的投机因素,这些投机因素影响了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准确性,导致很大一部分的价格指数,均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从而也无法准确地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价格指数丧失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反映与指导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其原因在于,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不均衡,使实体经济受到了金融经济的严重损害,社会资本不断地从实体经济中流失,并注入金融经济领域中,不仅使金融领域中的投机行为更频繁,也使经济发展呈现出虚假繁荣的现象。这种虚假繁荣的现象,掩盖了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降低了国家宏观指导策略的科学性、正确性,甚至会导致宏观指导错误,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逆的消极影响。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利弊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金融经济的独大及片面过度发展,使金融经济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并占据了主导。而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却因为金融经济的强盛而日益降低,世界经济结构由此发生了转变。整体上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出现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从有利方面来看,随着金融经济地位不断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量的社会资本及资源流入金融经济领域中,使得金融经济在整体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时,由于资本及资源的强力整合,金融经济对社会资本及资源的大规模流动与优化配置,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中介与配合作用,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经济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如果二者发生比例失衡或分离,不管对金融经济来说,还是对实体经济来说,都将带来空前的破坏性。因此,如何对二者之间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探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背后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控制二者的分离。

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表面原因,主要是金融经济在规模、数量、地位等方面,极大地超越实体经济。但是,其深层次原因则远不止这些。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金融资产增多加剧了分离风险

从出现的时间顺序上来看,显然,实体经济是先于金融经济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而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实体经济也是起着根本的作用的。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金融经济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进行自身发展。同时,实体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也需要金融经济的支持,可以说,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中介与桥梁作用。由于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要相对滞后于金融经济的增长速度,适当的金融资产比率增加,对于实体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对二者分离的影响

从技术角度看,科技就是生产力,技术的创新程度会极大地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在全球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具有国际性的。金融经济的发展,也收到技术的影响,但是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提升金融经济发展速度及金融资产比率方面,显然更易见成效。从制度角度看,因为制度的相对不完善,对于金融经济的发展缺少有效的制约,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缺少有效的支持,导致金融经济发展强于实体经济,出现分离。

3.金融管制自由化与弱化的影响

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不可否认的直接直接因素之一。由于国际上解除了金融管制,这就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同时,有的国家内部,对于金融管制未加重视,甚至解除了金融管制,导致金融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4.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出现分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失衡、地位的颠倒,是导致二者分离的最重要的深层原因。金融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发展,它需要基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尽管金融危机是存在于金融经济领域,其实质却是金融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导致的后果。金融机构自我强大趋势过于强化,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干扰,并使二者产生了分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经济发展必须要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支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才能有效解决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构想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317―0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静态的结构体制和动态的运行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结构体制中管理主体的职能定性与定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internet检索清华学术期刊网收录的1995年以来关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归纳。

1.2.2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滨江区6个城区30个街道329个社区,在社区内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2167份,回收率为86.68%。有效问卷1955份,有效率为90.22%。

1.2.3访问座谈法对政府群众体育工作者、对部分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体育社团负责人、体育俱乐部经理和晨晚练点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1.2.4统计分析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杭州市社区体育活动现状及其体制性缺陷

2.1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与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一般都有相应的群众体育科(室),但没有专门负责社区体育管理的人员。各单项体育协会一般挂靠在县(市)体育总会开展活动,在业务上接受体育总会的指导。社区晨晚练点的管理者则多为居委会干部,或者是老年体协负责人。

实地调查发现,居民锻炼时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各种社区体育活动小组,如秧歌队、健美操队的指导者一般都是其负责人。

2.2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当前,杭州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活动和不定期的体育活动。不定期的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是由体育行政部门组织,街道社区体协配合,街道各种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比赛,活动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2004年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市及各区、县(市)、乡镇、街道、各体育协会共组织相关活动641次,参与人数61万。日常性活动主要是在社区晨晚练点进行,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参与人数较少,参与人群单一,一般以老年人为主。主要依靠社区成员的自发组织。

2.3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杭州市现行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主要是以街道社区体协为核心,以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文化(体)站或文体科为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以政府其他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为参加单位,形成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共同构成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系统。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附设在街道文化(体)站,接受街道办事处的指导、监督。辖区单位体协、社区晨晚练点、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同时,又都接受街道社区体协的监督、指导。

2.3.1社会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的“缺位” 当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管理主体可以划分为政府体育部门和社会管理主体,其中社会管理主体又包括各种社区体育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以及专业性社区体育服务机构。但是,从目前实践情况看,社会管理主体对社区体育的管理还很欠缺。社会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的“缺位”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街道社区体协还不能承担对社区体育晨晚练点、社区体育俱乐部、辖区单位体协的有效管理,没有发挥其在社区居民大量日常性的体育活动中的组织、指导、管理职能。目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多数是一种自发行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个人独自活动。

其次,正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与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缺乏联系。目前社区体育管理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等正式体育组织承担,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由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来承担,例如社区体育晨晚练点,或者是体育活动站。但是,街道社区体协还没有与数量众多的辖区单位体协、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建立起正常的联系。

最后,体育总会作为群众性体育组织的指导者,没有发挥其在业务上的组织、领导与指导职能。通过对杭州市体育总会的实地调查发现,体育总会在对各种体育社会团体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对体育社团的登记、注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深刻教训对体育总会加强体育社团管理敲响了警钟。

2.3.2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所谓政府角色或职能的“越位”,乃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实质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政府,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的这种“越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政代社”,承揽了过多的应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职能,如直接组织和承办了许多社区内的文体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2)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的将社会组织作为依附在政府身上的附属单位或下属机构,直接干预这些社会组织的活动;3)在财政安排上观念转变不够,投入――产出效益不高;4)在体育健身公共器材的建设与管理上,政府只投入,不计产出,事无巨细的进行干预,制约了其他企业实体进行融资,不利于体育社会化、产业化道路的发展。

2.3.3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中“条”与“块”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条”是指社区体育管理的纵向结构,各级政府体育行政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运行和管理,形成市体育局――区文体局――街道文化站的垂直管理体系。这里的“块”是指社区体育管理主体的横向体系,即在街道层面上,社区体育运行的横向组织结构,包括街道社区体协、政府派出机构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社区体育组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条块”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致使管理主体内部缺乏横向联系,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首先,在街道层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分别隶属于相应的主管部门,多数企事业单位和体育社团组织(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也各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它们都在本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并

无直接联系。其次,由于条块分割的存在,造成社区体育管理对象不一致。体育社团(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关心的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社团能否成长壮大,资金能否保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本单位内的体育设施,其服务对象一般也仅限于本单位的员工。它们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协调,沟通交流不够。最后,由于多头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的不一致,各自为政,彼此间缺乏良性的互动关系,结果造成社区内的体育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资源整合难以实现。例如学校体育设施在非教学时间内的闲置比较厉害,对社会开发程度还不够。一些社区居民急需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却因为资金、管理等原因而不能兴建,调查显示,从制约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来看,缺少健身器材(22.2%),缺少活动场地(19.2%)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同时,有58.1%的居民提议增加体育活动场所。

3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3.1我国宏观的体育体制改革的制约 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新的体制还不完善,而旧的政府型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有它存活的空间和环境,新旧体制目前还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将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力。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作为我国宏观体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同外部的宏观体育管理体制紧密相连,因而,宏观的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彻底不彻底,发展完善不完善,也决定了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完善程度。

3.2政府管理主体的管理观念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是唯一的体育事务管理主体的观念还在政府体育部门领导头脑中占有重要位置,既“管体育”,又“办体育”。这种管理的职能观念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不利于发挥社区体育自治组织以及专业性的社区体育服务机构的管理职能,不利于真正形成社区体育多元管理主体的局面。

3.3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欠缺杭州市全市现有法人资格体育社团61个。另有104个单项体育协会直接挂靠市、县二级体育总会,并在二级体育总会指导下开展活动。但目前体育社团的发展,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管理都还没有制度化,人治色彩较浓,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调查表明,社区居民锻炼形式仍以个人锻炼为主,体育社会团体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还远远难以真正做到社团管理,实现社区体育自治。社区体育自治组织(社团)自身发展的不足,成为真正实现社区体育自治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也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4对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不足

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我们探讨和研究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4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动因

4.1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国家与社会的职能分化正在加速进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长期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正在向社会转移,其中相当一部分职能需要由城市社区承接;另一方面,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的多样化又推动着城市管理重心向基层社区的转移。

4.2社区管理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并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了区、街道、居民委员会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当前杭州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也基本上是依托原有的社区行政管理体系上成立的。随着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也将发生改变。

首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利益转交给社会,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管的局面,克服由于管理职能观念造成的管理职能错位、权责失衡等弊端,实行政府有限职能观。这就对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国家简政放权,改“办体育”为“管体育”,把各种具体的社区体育事务交由体育社会团体去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经费的投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其次,政府管理权力与利益转交给社会,就必然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沟通社会渠道,推进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

4.3宏观的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 如果将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看作是一个系统,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6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全民健身条例》,所有这一切,为杭州市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持。

4.4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杭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也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社区基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的社会服务功能由工作单位分离到社区,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整合功能进一步加强。其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职能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变化,城市管理重心正在向基层社区转移,这就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发展的动力。最后,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更应发挥社区体育自身独特的功能魅力(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密切人际关系,培养社区感情),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

5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构想

5.1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特征是“小政府,大社会”。从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发育,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离开了政府的调控和推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体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都是无法完成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塑造的“小政府”同时还是一个“强政府”。也就是说,“强政府,大社会”的社区体育管理新模式,应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要求与体制特征。

“强政府”的基本含义是:在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是一个能够对其实施有效调控的强势政府。即政府在法定的权限内,对社区体育事务的管理有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的计划、指导、各级关系的协调、监督等方面。而放弃社区体育具体活动或者事务的组织管理职能,以强化社会体育组织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组织管理,将管理重心真正下放到基层,顺应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大社会”的基本含义是:各类非政府的社会体育组织与民间体育团体发育、发展状况良好,更关键的是,在政社职

能明确区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组织管理职能,真正实现社区体育自治。

5.2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具体构想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合理,各要素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因此,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体育管理新模式,首先在于构建合理的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新模式划分为四个层面:领导系统、决策系统、协调系统、实施操作系统。

5.2.1领导系统社区体育的领导系统主要指各级人民政府,包括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从宏观上加强领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提供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与经费支持;3)发挥其在各种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职能。

5.2.2决策系统社区体育的决策系统主要由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组成。

决策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具体实施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制定开展社区体育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考评制度;2)制定社区体育设施、器材装备标准;3)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负责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社区,切实发挥作用;4)建立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制度;5)组织举办一些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及群体表演,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5.2.3协调系统社区体育协调系统由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组成,包括市体育总会、区体协和街道体协。

协调系统的主要职责是:1)做好晨晚练点的登记、注册工作;2)认真开展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工作;3)对同级各单项体育协会,各行业体育协会以及青少年体育活动俱乐部进行登记管理,提供业务指导;4)协助体育政府部门开展大型社区体育活动;5)宣传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经验交流;6)举办全市(区、街道)性的社区体育活动;7)协调体育行政部门与各单项体协、行业体协之间的关系,并争取一定的经费支持。

5.2.4实施操作系统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体制改革设想,为了真正实现社区体育基层管理,依据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在社区层面上,在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内,设立非政府组织――社区体育指导中心。

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其作用有以下几点:1)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发挥社会管理主体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形成“大社会”格局;2)从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的基层管理职能必将越来越重要,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有利于社区体育自治;3)在社区层面上设立社区体育指导中心,符合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强社区体育的基层管理,有利于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切实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4)社区体育指导中心有利于弥补街道体协、街道单项(行业)体协与社区晨晚练点、辅导站、俱乐部、体育活动小组之间出现的“断层”,起到一种“桥梁”作用;5)指导中心能有效的把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联系起来,消除“条块”分割的矛盾。表现在:街道文体站将不再直接干预社区体育事务,而是通过参加指导中心来体现政府意志并实现其社区体育管理职能;驻街政府职能部门与一般的驻街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指导中心来实现与其它社区体育组织发生联系;6)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可以利用社区居委会作为决策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来实现与政府体育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解决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与体育场地设施问题,缩短了政府体育部门与基层社区体育管理主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政府体育部门全面、及时、准确了解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其负责人从各类代表中推举产生,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团。

第7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

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足,资金供给的风险加剧,使得许多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由于企业无法对宏观经济环境进行改变,所以加强企业自身的预算管理以达到节约资金、控制经营风险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必要。企业的预算管理即通过考察、评估、预算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财务或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及控制,以协助企业高效的组织和协调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同时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预算管理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执行和绩效考核四个部分,其中涉及到预算编制人员的选择、预算制定流程的重构、预算编制基础的选择等问题,由于预算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促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高效的沟通交流,可以方便可行目标的确立,更加有利于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促进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的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企业员工预算管理意识缺失、预算机制不够健全、预算执行缺乏执行力和控制力以及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凸显,我们接下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结合当前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促进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存在不足

1.1预算管理意识缺失,预算管理能力不足

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的完善,最基本的企业全体员工应当具备预算管理的意识和预算管理的能力,然而一些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企业领导预算管理意识缺失,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预算机制的建设不够完善,由于没有建立企业员工预算管理方面的激励机制,所以企业员工也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这就从根本上不利于预算管理的完善;二是企业财务人员的能力仅仅停留在基本的会计核算上,缺乏预算管理的能力,无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费用进行准确评估,导致预算报表的编制过于草率,导致预算管理活动难以继续开展;三是预算人员在进行预算报表编制的过程中,没有利用精确的软件对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变数进行评估,仅仅对企业的常规费用进行预算,最终可能导致实际支出远远脱离预算金额。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环境保障体系的完善,也就不利于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

1.2预算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环境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完善预算制度的建设,然而一些企业预算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导致预算管理面临较多的问题。第一,企业对于预算报表的编制管理较为松散,企业内各个部门对于预算的制定认识不统一,且在预算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企业领导、董事会、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科技研发部门以及其他各个部门具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责任,权责不明使得预算管理面临较多的问题;第二,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模式,使得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使得预算执行过程不够明了,且企业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针对性的牵制机制,使得可能出现的现象,所以缺乏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牵制机制也是预算管理不够完善的原因之一;第三,企业在预算绩效考核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使得预算执行缺乏动力,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阻碍。

1.3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执行力和监督控制机制

预算执行的不利以及监督控制机制的缺失是预算管理环境保障体系建设中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

首先,一些企业的预算报表编制过于形式化,企业在差旅补助、水电费、成本采购等方面的支出较为混乱,没有严格遵照预算报表所列支的科目和金额执行,时常出现私自挪用预算资金以及乱报发票的行为,比如预算报表所列支的是第一季度差旅费用3万元,企业的实际差旅费用可能为4万元,那么超出的部分往往用其他的预算金额进行顶替,不利于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其次,企业缺乏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审核,也没有对资金使用产生的发票进行详细的核对,这就难以及时发现实际开支不符合预算的行为,等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最后,一些企业并未建立预算的控制机制,比如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导致实际支出远远高于预算金额,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

1.4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预算管理的不断完善需要精准的绩效考核予以支撑,一些企业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停滞不前。第一,一些企业并没有对预算执行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总结、评估,所以没有建立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或者是绩效考核指标的建立过于随意,导致后期的绩效考核难以达到反映预算真实执行情况的目的;第二,一些企业在预算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过于随意,没有完全依照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详细地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过于平均化,难以反映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或者是预算考核过程中存在的行为,导致预算绩效考核偏离实际;第三,一些企业缺乏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全面评价,难以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也无从改进,导致预算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2完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2.1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提升预算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领导应当加强对于市场经济环境的认知,同时深化对于企业经营现状、资金现状的了解和把握,全面认识预算管理工作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意义,重视预算机制的顶层设计,为预算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可以采取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员工预算管理意识的提升,使其将预算管理的意识植根于日常的工作中,由此从根本上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其次,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预算管理能力的培训,或者是引进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同时加强企业其他部门对于预算管理的认知和能力,使财务部门人员对预算报表的编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确保各个部门的员工对预算报表有一个详细的认识,以此促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最后,在预算报表编制之前,应当通过专业的统计软件对预算金额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同时利用风险评估软件对企业以后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同时为风险的发生提取风险准备金,以防止实际支出远远脱离预算金额的情况发生。通过以上一些方法,为企业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

2.2完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的完善可以为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应当强化对于企业预算报表编制的管理,统一各个部门对于预算报表和实际执行方式的认识,在预算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对各个部门进行统筹规划,明确董事会、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科技研发部门、业务部门等各个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建立权责分明的制度以促进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其次,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特别是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以确保预算执行更加透明,同时建立各个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的牵制机制,避免部门之间一家独大而造成的现象,要全面控制企业资金的支出,为预算管理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最后,对预算的执行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预算执行效果良好的部门予以奖励,以加强预算管理的动力,为企业的预算管理贡献力量。

2.3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

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可以为预算管理和预算机制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第一,应当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当依照预算报表所列支的科目和金额严格的进行费用的支出,对各个部门所提供的发票进行严格的审核,坚决杜绝虚开发票的行为发生,对于经营情况临时变动需要更改预算金额的情况,应当要去资金使用部门出具相关的证明和发票,确保资金大体按预算报表执行;第二,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即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不定期的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以及时发现各个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以防止实际支出过分偏离预算而导致的企业资金浪费;第三,企业应当建立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机制,由于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损失,所以应当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对这些突发的情况予以控制,比如提取适当风险准备金等,在确保实际支出不过分偏离预算的情况下有效的化解危机,节约企业资金。

2.4健全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

健全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对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最终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企业应当对预算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的总结、评估,筛选出能够准确反映出预算管理情况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并编制绩效考核指标表,为预算的绩效考核做好全面的准备;其次,企业在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应当严格遵照之前所编制的考核指标表进行考核,准确详细的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计算,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同时绩效考核小组应当由各个部门的人员组成,形成考核环节中的相互制约,避免考核人员为了部门利益随意篡改考核结果,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为绩效的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最后,企业应当重视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评价,通过分析和评价发现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由此促进预算管理的不断完善。

3结语

总之,预算管理和预算制度的环境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和预算制度的环境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高效,使企业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民.浅议如何建立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

[2]孙国华.浅析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

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体制;社会经济;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既面临着种种机遇,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而财务管理体制作为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应顺应经济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管理体制,最终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财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

财务管理体制作为一种经济型管理体制,在企业和国家单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成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财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看,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之后,逐渐由计划经济为主变成市场经济为主,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也丰富了起来,具体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等,而其中的经济手段就与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息息相关,它是国家在进行战略规划和经济计划之前的宏观调控,还有一种是利用金融或者财政的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而财务管理作为我国经济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就要更准确地为国家提供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由此可见,由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有着很深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着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而财务管理体制也反过来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财务管理体制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有成本管理制度、收益分配的制度以及财务投融资体制等,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安排财务的总和,而从财务管理体制的各方面内容都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例如在财务投资体制方面,我国近年来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出口型经济的政策与投资制度的价值取向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我国投资制度的政策定位上就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朝着外向型、出口型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从财务融资体制中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速度,由于国家对投资力度的增大,表明政府在推行科学、稳健的金融政策,这种经济环境就有利于融资制度的产生,而融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经济市场的发展,使其更加完善、健康。由此可见,完善、健康的财务融资体制反映也影响着经济环境的状况。

二、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为了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实施、把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与新时代的经济环境结合起来,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实践工作中,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和培训,不断提高和改进其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对财务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设想和大胆改革,制定有前瞻性的计划和规划,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二)打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市场

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秩序的进行,因此,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市场的规范,例如在实际的管理中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服务质量,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以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在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上要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进行合理制定,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要与企业单位的战略目标相符合,尤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更应结合国际的经济状况打造一个资金流动健康的财务管理市场。

(三)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财务管理制度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中更加强调了财务管理体制的重点内容,同时也使财务管理体制的职能更加明晰,从根本上为财务管理功能和财务管理体制的内容有所创新。具体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把财务管理的观念改变了,财务管理制度真正成为融协调、监督、组织、评价等为一体的制度规范,把企业单位在运营、资金运转、控制成本、收益分配等多方面的财务内容进行综合的组织与控制,最终进行评价和监督,为企业对财务进行科学的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财务管理的本质内容,长时间以来,企业财政直接管理财务监督、财务资金的周转等活动,导致财务工作和财政工作混淆不清的状况,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我国新的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下,可以把政府给予财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变为政策上的规章制度,把财政的直接参与变为间接引导和监督,为财务风险的规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我国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为主逐渐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体制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尤其近几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经融入到我国各项经济发展工作中,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财务管理体制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研究财务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志刚.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基于新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17).

[2]饶晓秋.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J].当代财经,2003(05).

[3]唐君.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32).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对策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成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从而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房地产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房地产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2.1对目标认识模糊,缺乏相关政策

近些年,为了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政府有效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保证居者有其屋。一方面,由于缺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导致对房地产经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长远的发展计划认识模糊,甚至出现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再加上.对目标认识模糊,使得短期的政策和长期的规划思路完全不统一,更严重的出现相违背的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政策,导致房地产行业跟随政策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给投资者创造了可乘之机,扰乱了市场正常发展的秩序。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注重事物管理,然而却缺少长期的规划,对事后的调控较多。

2.2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房地产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虽然近些年国家政府为了稳定房价而密集推行了许多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和规定多数流于形式,部分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其执行效果不佳。同时,相关实施细则的制定与颁布远远跟不上实施细则的制定与颁布,我国对房地产经济的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两级监管,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管理范围未能明确划分、职责调控不到位,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合作博弈。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具有高收益、低成本的特点 ,这成为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了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方不断推高地价、拉高房价,从而形成官商相—致的利益链条,使得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管理难度逐步加大,宏观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2.3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从全世界各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确保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然而,在我国国内。房地产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房地产行业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应该具备从开发、建设、管理的完整体系,然而现如今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房地产市场的法律。事实表明,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建设根本不能满足当前房地产飞速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很多法律真空现象。

另一方面,目前对房地产的经济管理主要凭借行政权威,大多数相关文件的颁布都是以国务院的名义颁布的,相关法律缺乏严肃性、普遍性。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具体的实施要求并不完善,导致土地市场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如果长时间进行下去,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并且如果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没有真正落实,那么将会直接降低法律的效力。

3 解决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3.1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指导短期实践

在充分了解我国的特殊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要更加明确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整个思路,发挥短期效应的作用,并且还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从而进一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对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情况作详细的调查。根据市场的调查结果,合理的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计划,而且,这也是保证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涨则紧,跌则松’的状态。

3.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难以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予以彻底解决,只有改革现有的房地产管理体制才能有效改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不足。政府应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应履行的经济管理职能,调整和优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正视市场失灵的存在,在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经济的变化给予适度、适当干预,从而建立起有利于房地产业良好运行的合理管理机制,以为促进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创建完善的社会环境。对于腐败和官商结合的不法行为政府要给予严厉的打击,与此同时,还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典型的负面例子,警示人们,从而营造良好的房地产氛围,保证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3.3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现阶段,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运行,约束房地产管理行为向合法化、合理化、适度化方向发展。首先,我国应以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制约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以规避由于政府过度的行政干预对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运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我国房地产全方位、综合、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不断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筑法》和《土地管理法》加以完善,并尽快出台与此相关的实施细则,将房地产交易管理、开发建设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均纳入到法律法规体系中。同时,提高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政策规范的严肃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层次性,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 对“国五条”操作细则的一点看法

笔者以为,地方政府对于“国五条”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落实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有利益关联,如果地方政府拥有调控选择权,很有可能不是为了控制房价,而是为了土地财政。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审视各地细则,甚至有必要启动约谈和问责程序,以维护宏观调控的公信力。一方面,应该对那些没有按期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地方,即没有按期出台细则的地方,进行公示或者点名批评,以促使所有地方尽快出台各自操作细则。另一方面,对各地细则进行检查,凡是不符合要求者,理应责令去完善,让细则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必须由国家部门制定的细则,应该早日制定并公布。 总体来说各地颁布的细则比预期要宽松。因为社会对房地产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反应最强烈,从地方出台的细则看,基本上遵循国家的口径,因为国家的细则没有更多的详细的办法如何征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这方面还没有具体到如何收。

5 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经济的不断改革,使得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了,并且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房地产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和企业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房地产经济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必要时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指导短期实践、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典型的负面例子,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房地产氛围.保证房地产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家鑫.浅谈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问题[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