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5:13:59
导语:在教育部科技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课堂教学改革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城乡结合部的很多学生家长除了种田之外,大多数在城里打工,疏于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和思想教育。所以,城乡结合部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但是,现在的很多课堂教学改革出发点依然是提高学生成绩,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当然,这不仅是城乡结合部学校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考名校也并未真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依然仅以高考成绩作为自己学校发展的唯一招牌。就人的一生而言,决定一个人最终“胜负”的,绝不仅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还有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的综合素质等因素。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个言那么简单,而是要走出升学教育与育人为本相对立的陈旧思维模式,去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这个问题从课堂教学改革来看,在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必须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实施,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只有把人培养好了,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也才是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本意。所以,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肩上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育人功能。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有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感悟知识的美、感悟人性的美、体验进步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有同情心和爱心,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会逐步提高,也就越来越有教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既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公民,也有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让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在遨游知识的海洋中把握做人的正确航向。
二、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第一个方面的“静”指农村孩子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相对较弱。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然而,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村学生多,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掌握知识的狭窄,大多数农村孩子在众人面前显得腼腆、拘束,好像大方不起来,学习时表现在课堂上不善于沟通交流和积极发言;同时,一部分农村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导致班级两级分化严重,上课常会出现“冷场”现象,致使合作探究等环节组织难度比较大,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反思,想办法让这些农村孩子找到自信,让他们敢于交流发言、善于合作沟通,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要有正确的出发点,农村的孩子有发言的权利,也能够培养出较高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而不能一味地抱怨。这就一方面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另一方面设置的讨论问题要合理,既不能太难,也要有一定的高度;同时,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要有意识地创造让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
第二个方面的“静”指课堂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现在的很多课堂都提倡让教师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教育也是如此。一节常态课既要有动,也要有静。课堂中如果少了思考就等于人没有了灵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脑力劳动的快乐、体验智慧的神奇力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及教育资源的不足,在思维方面更需要加大培养和提高。
三、转变观念,加强软件建设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就具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反之,学生就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城乡结合部学校由于相对地处偏远,师资力量较弱,信息比较闭塞,教师接受新鲜事物慢,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观念的转变就较难也较为迟缓。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教师们对课改的主要精神还没有完全理解,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自己的“教”上,对学生的“学”依然重视不够,“满堂灌”现象到处可见。所谓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也更多地表现在一些公开课上,目前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司负责“111计划”的具体组织工作。核心内容是按照“统筹规划、限额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建设、动态管理”的原则,以项目形式建设100个左右引智基地。2005年启动实施以来,该计划共有77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批复立项建设,引起了教育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和各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为国内高校与国外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以及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要求,今年,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将于近期启动2008年度 “111计划”的申报工作,再建设一批新的引智基地,进而完成“111计划”的整体布局工作。为方便申请者申报,现就有关具体事项做些说明,供申请者及相关高校与部门参考。
受理条件
申请者申报前须仔细阅读“关于申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申报通知”)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严格按申报领域和相关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申报程序
1.了解申请信息
“111计划”自2007年起采取网上申报方式,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访问网址stmp.moe.省略/)进行。
“111计划”项目申请者和依托高校在组织项目申报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把握“111计划”的性质、内涵和意义,以及申报资格要求等事项。相关文件可登录教育部科技司网站主页(dost.moe.省略/)查阅。
2.为申请者设立账户
“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系统是为满足教育部科技管理工作电子化办公需要而建立的,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各高等学校推广使用。高校使用此系统进行项目申报时,必须拥有相应的帐户和密码。目前各高校科技(研)处(部、院)拥有本校管理员账户和密码。凡通过学校外事处、国际合作处等部门申报“111计划”项目的高校,需与本校科技处协调设立申请者账户事宜。
3.申请者网上提交申请书
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项目申请书后,按要求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请书”的各项内容。填写完成后,进入“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系统,选择对应的支持领域,按提示要求逐条在页面上填写相关内容,并将申请书电子版本通过申报页面在申报系统中提交。
4.依托高校审查并提交申请书
申请者通过“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提交申请材料后,依托高校须对申请书内容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并在管理平台中填写项目审查意见。特别注意必须在受理期限内通过网络提交申请材料。直属高校的申请可通过管理平台直接提交到教育部科技司,部门所属高校的申请在管理平台中只能提交到相关部门,须经部门进行审查后方能提交到教育部科技司。
5.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审查并提交申请书
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必须对所属高校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提交后,申请材料方能到达教育部科技司。
申报注意事项
鉴于前两批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避免今后项目申报发生类似情况,现将申报中需注意的事项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供申请者参考。
项目组织要求
1.“111计划”主要目的是引进海外人才并与国内团队形成较紧密的结合,以带动学科发展。强调的是“强强合作”。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要求拟建立的引智基地需同时拥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2.在注重海外学术大师的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个人影响力,考虑其能否团结和凝聚整个团队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研究等。
3.海外学术骨干要与学术大师及国内研究团队有一定的前期合作基础。海外团队的人员组成结构必须合理,避免临时拼凑、避免海外团队与国内团队研究方向不一致等情况发生。特别注意要避免海外人才的重复引进聘用。
4.国内科研骨干要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拥有能够与海外人员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的能力。国内研究团队的人员构成要合理,团队成员间要有较为稳定的前期合作基础,避免临时拼凑。不建议将外单位研究人员加入到国内研究团队中。
5.要注重斟酌和凝练拟建基地名称,避免基地名称不能反映申报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申请材料撰写与提交要求
2007年度,“111计划”项目实行网上集中申报,最新版本的申请书可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的“下载中心”下载。
1.申请者应严格按照申请书中的“填写说明”和各条款中的“填写要求”填写。
2.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交申请书电子版(须PDF格式,大小不超过10M)时,申请书中各签章页和部分附件内容须扫描,其中各签章页须原件原色扫描。在撰写附件材料时,项目申请者只需按申请书要求提供相关附件材料即可,无需制作上千页的附件材料。同时,申请者提供的纸质材料内容须与申请者在“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内容完全一致。
3.项目依托高校需组织本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讨论项目申请,并对拟建引智基地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作设想的科学性、预期目标、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签署具体意见。依托高校管理员须对项目申请内容进行审查,确认申请书填写无误后,在“审查意见”栏填写审查意见,并提交至上级管理员进行审查。各项目申请只有通过教育部管理员审查通过后,方视为有效申请。
4.申请者提出的首年度申请经费一般不得高于“申报通知”中规定的经费额度,项目依托高校应按照《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请书”中的相关要求出具匹配资助经费等条件的书面承诺,否则不予受理。
网上申报流程
为避免项目申请者因不熟悉申报要求和申报流程而失去申报资格,“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中提供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报注意事项及网上申报流程”,供申请者在进行网上申报前了解申报流程。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在进行网上申报时,必须严格按照网上申报流程操作,否则“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将无法显示申报项目信息。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而言,申报操作流程为:项目申请者填写学校管理员审查教育部管理员审查;对各部门高校而言,申报操作流程为:项目申请者填写学校管理员审查部门主管司局管理员审查教育部管理员审查。如果低一级管理员没有对项目进行审查,则更高级管理员将看不到该项目。项目申请者及各级管理员都应随时关注项目状态,直到项目状态显示为“教育部审查通过”,方可认为项目网络申报成功。
学术人才要求
1.国外人才规定
应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其中包括:不少于1名学术大师、不少于3名学术骨干、不少于6名来华短期学术交流学术骨干。已被其他高校引进聘用或已在前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受聘的海外专家,不得重复引进聘用。在拟引进的海外人才基本条件方面,《管理办法》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具体如下:
(1)海外人才应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且与拟建基地有良好的相关合作研究基础。
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申报及评审流程图
(2)海外人才所属学科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等。
(3)海外人才应具有外国国籍、所在国家或地区永久居留权,对中国态度友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于合作精神。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 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4)学术大师应为国际著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学术水平在国际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取得过国际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能够把握国际科学发展的趋势,引领本学科保持或赶超国际领先水平,汇聚国际上本学科的学术骨干,解决对学科或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
(5)学术骨干应具有所在国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拥有创新性思维,与学术大师有合作基础,在所属领域取得过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6)国内工作时间:学术大师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1个月;学术骨干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一般应有一名学术骨干留在基地工作;每年来华短期学术交流的学术骨干不少于6人次,时间不限。
2.国内人才规定
申请负责人,亦为国内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和拟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需要有很好的全局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也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并有能力统领一批高水平人才进行长期合作研究,其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国内科研骨干,要求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科研骨干成员需具有博士学位,5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获得者应占国内科研骨干的一半以上。
3.资助经费使用
“111计划”对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持采取分阶段滚动资助的办法,首年度支持经费一般为180万元,各申报单位应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相关经费使用原则和“985 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预算。资助经费主要用于:
(1)聘请海外人才的国际旅费、津贴、住房、医疗等开支;
(2)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人员费、助研津贴和其他相关费用,原则上不得用于购买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3)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配备的国内优秀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短期访问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所需费用;
(4)其他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相关的费用。
4.项目申请者与依托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1)申请者的责任和义务
申请者要按照本年度“申报通知”中支持的指南领域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要保证提交的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申请者有义务向拟引进的海外人才说明“111计划”的性质及相关要求,不得制作虚假合作证明,更不得通过非正常方式获得海外人才签字。对于故意在项目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该申请负责人申请资格,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处理。
(2)依托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一、科技宏观管理的顶层机构权威性:科技涉及到各行各业,显然不是一个部门机构能统一管理的。部委管理机构职能设置重叠,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管理,各部门的政策目标不一致,政策难以相容协调,甚至部门规章与法律条款相左。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协调管理。
二、计划经济时代的科技管理和运行体制:中科院、国防科工委、农业部、卫计委等部委都有自己部门的科研体系,大量的科学事业费用于养人养机构,没有真正用于科研投入。
三、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研发投入以国家为主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科研与经济脱节,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匮乏,知识生产者和潜在使用者之间“人为”隔离,彼此之间仅有有限的沟通和协同。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产学研 广东地方高校 合作
一、引言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产业乃至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而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创新主体,如何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现今面临的新问题。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最早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地区之一,当前,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不断深化发展,数量持续增长,结合面不断扩大,涉及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领域越来越重视深度与广度,区域创新化程度不断提高,已与广东省部产学研发展模式形成良好对接。与此同时,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研发合作深度不够、缺乏成熟的运行机制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从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经验借鉴,进而为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共同利益点尚未达成,研发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在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发展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彼此之间认识不清,缺乏有力联系纽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责、权、利的划分比较模糊,缺乏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利益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多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与被动的状态,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化的“公益支持”。
具体而言,一方面,广东地方高校承接大项目的能力和实力不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局限于理论研究层面。参与项目更看重的是项目完成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以及项目对职称评审所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却并未重视。另一方面,科研实力较强的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主要以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课题申请等短期形式存在,这种短期合作的技术针对性较强,企业只是通过这种形式节约研发成本,短期内解决技术需求。但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这种缺乏前瞻性、战略性,偶尔“碰撞式”的合作既不利于广东地方高校对于高新技术的研发,也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实力的提升。
2、省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2010―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中大、华工“985工程”专项经费各10亿元,广东给予等额配套经费,中大、华工可得到至少20亿元的财政投入。广东其它地方高校与中大、华工的经费资助差距将越来越大,并且广东尚未将地方高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当中。此外,教育部一些基本科研业务费只对部属高校开放,广东地方高校没有资格申请;以及一些人才建设项目,平台建设项目等指标和比例明显向部属高校倾斜,如长江学者和新世纪人才的选拔、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科研课题和科研奖励、省部产学研重大项目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竞争局面。此外,广东学科专项资金并没有向省内地方高校倾斜,使得大多数地方高校日益被“边缘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徘徊不前,最终必将使广东社会经济建设遭受影响。
3、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不科学
现有大部分广东地方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主要源于体制的工资和津贴,其次源于科研项目的提成,分配上注重“大锅饭“和“平均化”,对一些创造力强,科研成果多的优秀人才没有区别对待。考核结果与津贴、奖金、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挂钩,造成科研活动的浮躁和功利主义十分明显。这种考核分配体制和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不利于广东地方高校内部、广东地方高校之间、广东地方校企之间的研究合作,难以形成群体优势。
此外,多数广东地方高校都存在配套经费、配套奖励等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和科技人员搞科研出成果的积极性和紧迫性仍未真正调动起来,现有激励政策注重分配均衡、“按资排辈”,对年轻人科研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人性化激励机制,结果导致教师和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后劲不足,且难以形成学术团队,产出大成果。
三、国内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经验启示
1、上海高校开展产学研经验借鉴
(1)高校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产学研合作,大都是高校同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相互将局部或整体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更多地追求长期利益。上海高校积极当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的“编外研究院所”,自觉自愿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上海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是上海高校正在积极努力实践的模式。
(2)设置地区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
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是在上海市产学研工作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成立并开展运作的,是一个专门为上海高校开展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机构。一方面,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构在各高校分散进行自主成果转化工作的基础上,将他们的优势领域组织起来形成互补,建立起一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果转化联合体系,进一步推进上海高校与企业、行业间的对接交流。如华东理工的精细化工、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上海大学的冶金材料、上海理工的动力工程、水产大学的水产养殖、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香精香料等等,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上海高校成果转化机构为高校产学研合作搭建专门化的平台,充分发挥技术媒介的作用,弥补校企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通畅与不对称,通过成果转化服务提高供需双方合作的成功率。
(3)建立产学研联盟
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实现有助于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的建立实现这几大优势要素的互补。首先,产学研联盟依托大学科技园区形成。上海交大与徐汇区政府全面合作,共同投资建立了“慧谷”信息产业区;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政府共建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这些大学科技园普遍通过引进“资金加管理”的投资模式,建立畅通的融资渠道。例如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区设立科技园种子项目孵化基金,评估高校师生科研成果,对其中技术指标先进、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给予注资。其次,产学研联盟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上海高校已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近50家,当中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技术条件,同时研究开发机构作为企业的科研基地和智力库,二者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上海硫酸厂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隧道公司等共建10个工程中心、研究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增强企业和高校的竞争实力。上海汽车(集团)总公司还建立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设立6000万元的基金,支持上海6所高校的研究与开发。
2、江苏高校开展产学研经验借鉴
(1)强化高校产学研的公共服务职能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其内在的目的本来就在于服务地方,推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江苏,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具有较高的普遍性,而且近年来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扩宽、合作层次不断加深。尤其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江苏地方高校做出很好的示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通过官产学研共建研究基地,高校内研发团体提供决策意见,技术转让及委托开发等多种合作模式参与到公共服务之中,如南京大学主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充当“智囊团”、“思想库”重要角色,南京大学总结的“新苏南模式”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做出重要贡献。
(2)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
江苏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现象非常明显,所有地方高校都同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知识转让、委托开发这种零散、短期的合作模式在全省各个地区全面开花,同时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研究基地这种的深层次、长效的合作模式也同步进行,而且有进一步深化、向综合性产学研发展的趋势。虽然这些模式在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上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有效地契合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3)推进地方官产学研构建
通过高层互访、科技行等活动,江苏省内南京理工、苏大等22所高校与江苏苏州市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与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进和深化全方位高层次的“官产学研”合作,提高地方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为此,地方市政府还专门设立校市合作经费,每年由财政拨出专款扶持与地方高校的科技合作活动。以江苏苏州为例,苏州市与苏州大学的合作中,市政府按把苏州大学纳入苏州市总体发展规划,列为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双方发展,实现双赢。为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苏州市科技局还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于2007年成立苏州市产学研合作中心,使得苏州当地企业在家门口就找到与地方高校合作的平台,从而使企业与各地方高校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广东地方高校发展产学研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着力建设核心平台
广东经济总量从1989年开始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作为经济强省,完全有能力和有必要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制定相应的政策,由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设立“广东地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对地方高校进行稳定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入。与此同时,省财政应逐年增加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并重点关注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应更多地向地方高校倾斜,以防专项资金向部属高校的重复投入,避免由于投入过于分散而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不良的“马太效应”以及地方高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广东应大力建设产学研核心平台,包括同行业联盟,跨行业联盟,某行业同地方高校、研究院所的联盟等。产学研组织形式可通过“创办校办企业”、“参与组建产学研联盟”、“加入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渠道建立核心平台,合作对象可包括各级政府、高新区、科技园区、中小型企业以及某个行业主管部门。在此阶段只要实施差异化战略,肯定能找到产学研的空白区域。
2、地方高校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
广东地方高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视程度,产学研结合各方应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尤其在对教师的管理和认可角度,应从政策的高度给富有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的教师足够的支撑和鼓励,不能留于形式。
具体来讲,首先要优化广东地方高校科技管理机构设置,实行规范管理,提高科技管理效能。可以考虑聘请一批相关学科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组建一支科技管理与规划研究队伍,充分发挥科技规划的导向作用。其次要建立高层次创新引进人才跟踪服务和培养机制,重点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更好地发挥职称评审条例的“指挥棒”作用。建立校级科技成果年度评审奖励制度,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奖励与国家、部、省级科技奖励的有效衔接,营造自主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合学科优势,突出特色
广东地方高校瞄准某个产业和行业,结合优势学科,完全能够在产学研某个领域做出特色。在广东40所本科院校中,研究型和教研型大学约占四分之一,而占大多数的教学型大学一般综合科研实力相对较弱。例如位于粤西地区的广东海洋大学,其离省会城市广州距离较远,但瞄准海洋产业,结合涉海学科优势,由校级领导牵头带队和各地海洋与渔业局以及水产企业开展海洋生物疾病防疫、海洋环境评估和远洋渔业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学校的产学研成果排在全省前列。所以类似农林类院校瞄准农林产业,医药类院校瞄准卫生医疗产业,师范院校瞄准教育培训产业,都能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推进产学研工作。
4、坚持国际化、可持续化发展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濒临港澳,开发、兼容度高,国际交流密切频繁,经济实力强大,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地缘优势,以现有的国家和省部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龙头,整合相关研究力量,重点投入,形成亮点,使之成为地方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基地。首先,地方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每年投入一笔经费公派一批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如“建设出国进修工程”等);其次,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国际交流合作多、合作层次高的学科领域与国外共建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实现人才、项目、平台在高层次上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地方高校科研的国际视野与国际竞争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广东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201411846064)。)
【参考文献】
[1] 赵剑冬、吴天生:广东高校产学研组织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
[2] 陆瑾、谈顺法: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构的运作实践[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
[3] 陈立泰、张祖妞: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对重庆市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
[4] 刘锋:苏州产学研合作全面开花[J].科技日报,2007(11).
[5] 秦小鹏:苏州市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区域[J].华东科技,2009(9).
[6] 易俊:关于广东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6).
[7] 孙健: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8] 徐瑾、蔡则祥: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9] 李兴华:大力发展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
[10] 罗建锋、刘毅:高校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分析――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11] 赵丹萍: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12] 陈英杰:基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3] 钱敏、芮振: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8).
[14] 盖锐、杨正宇: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
[15] 刘洋: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大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3(8).
[16] 杨风: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
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质量体系建立和认证工作,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质量体系的认证。目前,依据ISO 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不断增加。这些学校的实践表明,将ISO 9001标准应用到高等教育科研领域是可行的。
科技(研)处作为重要的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是高等学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正在逐步实现战略转移,其特点是科研工作呈多元化和多向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和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又重视工程项目和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将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转变为产品,因此,必须要实现高等学校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这就导致高等学校科研质量管理必须具备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个高校同企业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为了生存和发展,高等学校的科技管理必须走质量体制认证这一必由之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是高校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投入逐渐增加,科技工作已逐渐成为重点高校除培养人才之外的另一项中心工作。另外,高等学校的跨学科、人才集中等诸多优势,使其科技工作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除基础理论研究以外,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这些任务多以产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与企业和研究院所一样,高等学校在完成重大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质量保证系统,依靠组织机构来保证过程控制,解决科技活动中的质量问题,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必然要求。
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是高校科技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事业正在向有序化、正规化方向发展。高等学校要争取更多的科研任务,就要依靠自身实力参与社会竞争,特别是对于以建设世界领先的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重点院校来说,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教学队伍,还要有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那么,如何组织实施科学研究任务按照合同书要求顺利地完成,就体现在高等学校科研质量管理的能力上。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是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重要标志之一。
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是充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更好发挥科研工作人员能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一些高等学校的科技(研)处处长采取竞聘上岗,每两年一任的体制,而科研项目大多为课题组组长负责制,管理者和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一直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科研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往往是一任处长一个管理办法,一个课题组一个管理方式。科技处处长的质量意识、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科技工作效率。
高等学校科技管理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人为因素决定过多。科研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了科研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质量较难控制。一旦管理人员组织方面安排不当、指挥调度不利,就会出现责任推诿和重复性工作过多等严重后果。如果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体制,学校不仅在实施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照质量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正常运作,还能使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由此可见,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保证科技工作内部管理有序化、正规化是提高学校科研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模式
建立统一的科研质量管理体制
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制首先要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开始。质量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科技管理组织机构来统筹规划、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建立应主要是为科研服务,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科技(研)体系其组织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学校管理任务完成的需要,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运行机制和新的管理组织机构模式,以保证质量体系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标准行为准则能够顺利地得到实施。从高等学校目前所承担的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科研生产任务、市场需求、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出发,学校必须建立统一的科研质量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岗位指导书和程序文件
岗位指导书是管理者的眼睛,程序工作是质量管理体制的技术基础,管理的质量保证体制在于岗位指导管理,而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程序文件。高等学校的管理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科技处处长来说,基本是每两年一变,缺乏统一系统的领导和管理。为了适应管理体系工作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科研管理体制,这个科研管理体制工作的重点是要为科研服务。此外,高等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制在拥有自己的特点的同时,还必须要保证两个统一,即校内管理体系传递的统一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统一。
建立统一质量管理标准化文件
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化文件的目的是使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能够按照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去实施,这样就可以保证质量体制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统一性。
在编制标准化文件时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满足本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满足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是为了保证标准化文件具有系统协调性、科学合理性、操作实施性、证实检查性,避免标准化文件空洞、脱离实际。
基于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制要素的设计
机构设置
目前多数高等学校设有科学技术处(以下简称“科技处”)。根据不完全调查,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一般规模和科技工作量较大,学校承担国家、省、部、市尤其是企事业委托科技项目较多,因其涉及立项、研究、成果鉴定及转化、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等工作业务量,故科技处设置的下属科室较多,人员配备较强。如综合性大学平均为4~5个科室;理工科平均为3~4个。
高等学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科技处机构设置是第一位的工作,目前各校都在进行定编、定岗、定员的所谓“三定”工作。
科技处管理职能范围的界定
管理职能范围的界定是任何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科技处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管理的唯一行政职能部门,其管理职能范围的正确界定是高效、积极工作的基础,也是深化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管理部门调控能力的唯一途径。同时,当前高等学校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时期,科技处的管理职能范围和管理人员也不能一成不变,一切在有利于适应新形势和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持续发展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具有前瞻性地适当调整科技处的部分职能也是完全必要的。
1. 科技发展计划与计划项目
根据调研,高等学校科技处基本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各部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结合本地区及学校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短期和长期科技发展计划。而科技发展计划确定了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格局,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立项选题的依据。
计划项目包括各类科学基金、政府拨款资助的各类(纵向)科研计划,也包括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的科研计划。对计划项目(纵向) 包括“四技”服务(横向):即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管理是科技处的主要职能,所以高等学校设置专门机构对计划项目进行管理,常见的设置有计划科。
2. 科技成果、奖励、推广、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的管理包括对各级科技成果技术鉴定管理与登记,各类科技奖励组织申报和专利主管等。对前两者,100%的高等学校均由科技处负责,多数学校成立了成果科或成果及转化科,专项负责成果技术鉴定、验收和报奖等工作,科技成果、奖励、专利管理也是影响学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科技人员通过艰苦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总希望得到广泛地认可,提高其积极性;同时,科技成果也能对项目进行宣传,扩大学校和科技人员的知名度,体现学校的科技实力,为进一步的成果转化、推广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学会、学术交流管理
学术活动主要是以各级各类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交流为基础的业务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对具体内容的管理各校之间却存在着差异。如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处不负责学报的管理工作。学校由科技处对各级各类学会组织、各类学术论文和国内各级学术会议直接管理。
科研质量管理监控方法的研究
过程管理方法
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对“过程”这一术语的定义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运用过程方法对影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各个过程实施质量监控的方法包括:
1.明确该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2.明确该过程实现所需的资源条件;
3.明确对过程输出的质量评价标准;
4.明确该过程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方法;
5.必要时,明确该过程的工作流程。
例:“岗位工作指导书、程序文件”过程的监控方法
主要质量管理监控点
在用“过程方法”实施质量管理体制的监控中,重要的环节在于明确各过程中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质量控制点是过程控制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设计的位置和多少直接影响到过程控制的效果。原则上,质量控制点应设计在该过程中影响科技管理质量的主要环节。同样,质量控制点设计也取决于现行科技管理的实际情况,可根据质量管理体制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控制点进行删减和增加。
质量管理控制点选择的方法有:
1.找出该过程所有影响科技管理质量的因素;
2.对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因素;
3.针对科技管理的实际,找出薄弱环节。
质量控制标准
质量管理的确定应符合科技发展目标和现代科学研究,质量管理标准的内容要符合科研规律,并根据要求进行更新。
以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要求“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由于科研质量管理是以保证科研管理质量为目标而建立的,该体制的有效运行,应为科研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为此,应将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要求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为一体,将科研质量管理体制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结合在一起,用科研质量管理体制的过程管理来保证学校科技工作指标的实现。
总之,构建科研质量管理监控体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尽管目前还不十分成熟,在一些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但根据某些高等学校的实践,笔者认为这的确是一种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监控方法,有利于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质量和素质,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一、近三年我校科研取得的成绩
近三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在项目的争资立项、成果转化、整章建制、规范学术活动、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数量稳步增长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立项311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33项(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民委项目2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5项,中央其他部委24项,省级项目33项,厅级项目50项),横向项目48项。这比以往都有较大的增长。
(二)科研经费有了一定的突破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经费1498.06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1031.8万元,横向项目经费466.666万元。同时,学校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学校对项目1:1配套,更是省内其他高校所少见。
(三)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年来,我校共发表科研论文3060篇,其中CSSCII和CSCDA共计权威期刊论文33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22部,其中专著133部,编著94部,教材90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90项;其中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四)科研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三年来,我校形成了由非实体研究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截止目前,有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统战部研究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个省级工程中心,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
(五)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科研管理建设等方面,2006年共出台各类科研管理文件14项,使科研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三级系统,使我校在科研管理迈向科技化更进了一步。这套科研管理三级系统在省内院校处在前例。
(六)产学研一体化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学校每两年召开校地校企工作会议,并已形成一项制度。在科研转化上,开发的动物血清、氧化淀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我校建筑节能建材方面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各教学单位针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与其他兄弟院校对照,归纳如下:
1、一是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还不多,缺乏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整体实力不强;
2、缺乏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各自为阵,成果关联性较差,特别是对服务民族地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研方法、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心理;
4、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当部分教职员工对学校科研的形势及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有的甚至将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
5、国家级科研项目少,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少;
6、项目中后期管理滞后,项目结项率低;
7、科研质量还不高,权威期刊论文少,权威期刊论文在整个学术论文中所占比例偏低;
8、成果获奖少,特别是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少;
9、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率偏低,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科技研发服务与重大需求对接不够,产学研紧密结合不够;
10、科研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横向经费管理过严、过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缺乏有效管理。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以科研管理创新促进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1、着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一是要树立“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届人才”为原则,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工作的热情、想象力、创造力。
二是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要出台科研团队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三是高度重视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继续扶持我校中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力培养科技创新新生力量。
2、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是加强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博采众长、合作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注重积累、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是切实加强科研道德建设。要严格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遵守行为准则,恪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和纠正弄虚作假、剽窃侵权、学术霸权、功利浮躁等学术不正之风。
3.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科技管理队伍
要切实加强学校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科技管理人员熟悉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知识;努力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精神的力;要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热心服务的水平。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抓好体制机制创新
1、加快推进科研分级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要明确学校与二级单位在科研管理上的权责划分。科研处要侧重于全局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与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及对二级学院的科研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与考核工作。具体事务性工作应由二级学院承担。对此,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2、强化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力度。要争取多渠道、采取多措施以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要在申报领域有所突破;要在经费有所突破;力争今年经费达到800万元。
二是大力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前培育,提高争取和承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紧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及我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目标,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研项目。要做好目前我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前期工作。
三是加强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科研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今年准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项目申报有关问题进行辅导。同时加大对科研干事和主管科研的领导进行培训力度。同时,在2010年1月召开科研表彰总结大会,并对申报有关的国家级课题进行动员、部署,下达申报任务。
3、加大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鉴定的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我校在研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去年我校的结项率为63.7%,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立项。对此,要通过加强管理、狠抓落实,提高项目的结项率。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要从经费上强化项目的中后期管理。
4、积极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
针对成果获奖少,应加强外联工作,保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畅通;力争在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方面有突破。要通过一定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申报成果的积极性。
5、加强科研工作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研究机构建设,要根据科研及学科建设需要,多设立一些非实体研究机构。如尽快制定制定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二是切实加强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一,进一步做好委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现有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二,积极组织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第三,配合省委统战部,做好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的日常工作,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第四,做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族大学藏药研发中心和兰州高新区*民族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重点要做好兰州粘合剂工程中心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挂靠我校的各学会、研究会等,要策划组织好科研活动,发挥学会、研究会等的优势,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
一是促进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今年9月份要召开我校校地校企合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地校企合作。同时,要建立与市、县政府、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促进专家教授积极与企业家合作,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是做好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要鼓励与地方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合作承担完成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形成“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今年要做好*民族大学节能建材示范园工作。
7、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一是通过制定《*民族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民族大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民族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等三项制度,进一步创新我校科研机构平台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国际合作项目管理。
二是要通过完善《*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学校配套经费管理办法》《*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民族大学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促进经费、校级中青年项目、学术资著等工作科学管理,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人员做科研的积极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1、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统筹
第一,将科研成果向课堂、向教学内容、向实验手段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实施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第三,努力促进本科生教学参与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工作。
2、抓好传统优势学科与其他应用学科的统筹
在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其他应用学科研究,注重应用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做好优势学科和其他应用学科结合,要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上发挥优势。
3、抓好数量与质量的统筹
要力争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要在文章的发表的级别与成果获奖方面要有所突破。
关键词:高校院所 科技经费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21-02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激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1]。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1 高校院所国家科技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经费预算观念不够强
目前科技人员对项目申请时的科技经费预算重视不够,多数科技人员对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及管理制度了解不够,对于严格执行国家各项管理规定及合理使用科技经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技财务管理部门对申请到的国家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有些不够健全,国家科技经费管理部门对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标准、评估评审、执行跟踪、决算审计,以及信用授权,和预算管理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不够完善。
1.2 科技经费预算不合理
项目申请时的预算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往往不符。导致预算失真的原因就是本来合理的预算支出条款在现阶段可能与正在执行的其他政策相矛盾。应根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按照政策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科学、合理真实的编制课题经费预算。课题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
1.3 科技经费开支增大、浪费较严重
随着全球物价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科研经费的开支强度,加之项目批准经费和申请金额往往相差较大,导致科研经费实际支出和原计划的预算常常不能一致。在项目经费批准额度偏低的情况下,开支增长本来就给项目顺利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浪费严重对有限的项目经费更是“雪上加霜”。如有些项目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购置了许多大型仪器设备(同一单位有重复购置),科学仪器的购置费占了科研经费开支的很高比例,这种状况造成了科研经费的很大浪费。有些项目缺少详细、准确、完整的单独成本核算体系,有些项目负责人好几个项目的经费混着支出,导致项目经费耗用不实。
1.4 科技项目管理与科技经费管理脱节,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往往比较注重争取科技项目经费,而不太够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科技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现象严重),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以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
1.5 各级管理体制内有矛盾,科技经费不能按时到位,造成该结题时突击花钱
现在我国科研项目的合同书中只规定了项目的起止日期,却没有规定经费得到位时间。许多项目经费往往是在项目开始的一年后才能到帐,钱到帐了,项目也快结题了[2]。有些项目,到了该结题验收的时间,经费还没有到位。由于我国的财务制度采用年度报销制,本有2~3年使用期限的项目经费往往会因经费延迟到帐,而只剩一年的使用期限,还有的项目,一年就要求把3年的经费用完。这就是导致许多科研机构突击花钱的重要原因。
2 新时期高校院所国家科技经费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2.1 严格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严格执行科研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法要求以及科研项目合同、计划任务书和预算批复,组织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对于需要调整预算的情况,应遵照《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要求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更预算和扩大科研经费开支范围。不得调整间接费用。加强项目间接费用和结存结余经费管理。
2.2 加强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定期的专业培训
建议国家加强对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长期的专业培训(如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等),特别是对国家科技政策、经费预算编制、财务规章编制等方面定期的学习培训(或网络答题形式),形成机制,培训合格者方可参加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2.3 重视科技经费管理、健全科技经费管理责任制
高校院所应明确单位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技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健全科技经费管理责任制。单位科技部门负责科技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财务部门做好科技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单位财务部门负责科技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合同约定及有关财经法规规定使用经费(建议有关单位成立科研财务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国家财政科技经费和其它科技经费的监督、审核、管理)。
2.4 增加科研人员的劳务补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08年以前,我国总的科研经费在世界上排第六,2008年之后,我国的科研经费总额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四的位置,但是,人均科研经费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这显然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3]。
有些项目每年的中期检查、进展考察、总结会等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况且有些科研成果不是短期就能研出的,为何不能把不该花的钱用于科学研究人员的补贴上呢?我们比较优秀的学生基本都出国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研究条件、研究人员待遇低,现在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学实验研究、实验室建设、而没有人才投入,我们很多仪器设备的水平某些都可以和国际接轨了,为什么研究水平就是上不去?这主要还是人的问题,人是最核心的要素。[6]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如果能做到增加这部分经费的比例,按照科研项目投入时间从科研经费支付一定的劳务补贴,体现对科研人员投入价值的承认,对于吸引人才将会有利。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也是有利的。
2.5 探索建立国家科研经费统筹管理制度
我国财政科技经费配置分散。科技宏观管理各自为政,科技经费分配部门过多、计划项目林立,科技部、发改委、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各省、市科技部门都有各自的科技计划,导致科技经费条块分割、重复分散,整体使用效率不高。探索建立国家科研经费统筹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国家各部委的科研经费的管理权限,将政府科研经费支出职责归并到几个部委内,加强对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强化国家对科技经费使用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4]。
2.6 应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经费支出比重
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配置不够均衡,基础研究经费仅占总支出的4.6%。政府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性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等公共科技活动,建立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长期稳定资助模式,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加大相关科技投入,破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结构失衡难题。
2.7 强化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的职责
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经费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课题预算调整审批程序,按时提出财务验收申请,配合做好财务审计、财务验收等工作,及时按规定办理财务结账手续,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科研、财务、行政等管理部门对课题实施的全面支撑,积极推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对课题的开放共享[3]。
总之高校院所国家财政科技经费,应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应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科技竞争力,使之在世界科技进步的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应积极发挥我国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1-3-16.
[2]张巧玲.关键在解决体制内的矛盾[N].科学时报,2010-3-8.
1.1科技创新团队能使科技创新效率有效提高
科技创新团队各成员优势互补为其在合作中互相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互相协助支持能够增进彼此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科研积极性,促进研究工作的进展,有效避免内耗,节约研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科技创新团队能够对成员间人际关系起到良好沟通,规范科研成员行为,增进各成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而且,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人也会产生触动,因团队和谐气氛促进团队间共同为团队荣誉而不断努力。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成员间通过分工协作,提高了彼此交流沟通的频度,在交流共享中顺利完成科研研究任务,推动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并能够发现研究学科中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形式,特别是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层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具有前瞻性、整体性战略规划等重大问题上,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1.2科技创新团队能使各类组织竞争实力明显提升
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再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也缺乏凝聚力,不能协同发挥应有作用。美国硅谷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与创新中心的聚集地,其在科技与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创业者都组建了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科研团队。
2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现状
2.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除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外,基本上没有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即使各省市也只在某些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中粗略提及。
2.2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对创新团队进行资助时,由于对团队间战略布局与协同关系重视不够,对现有学科分布及发展趋势考虑不周,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对资源没有充分整合与挖掘,使一些可能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没有被发现。某些课题申请者利用自身人际关系强行拼凑的科研团队,其价值取向融合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成员间信任度不够,在合作研究中不能形成默契会使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团队效应,难以研究出重大创新成果。
2.3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某些机构部门在科技学术管理中干预过多,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造成泛化行政权力,弱化团队学术权力的不利现象,在管理运作上通过行政机构组织程序实施学术管理职能,通常只倾向于管理项目与经费,而没有对团队成员采取激励措施,忽略对科研团队的管理。
3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结合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合理规划科技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适合于我国科研实际情况的跨学科、部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建立高绩效科技管理组织,建立符合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实际的协同管理及运行机制,对科技创新团队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多层次管理。结合科研人才现状,构建灵活合理的培训机制,科技激励与管理约束机制,以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科研成果。
4结束语
>> 基于水晶报表的查收查引报告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如何以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保证质量控制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冠脉CTA检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规范化筛查与随访 医院挂号收费管理与服务质量规范化相关问题分析 规范化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规范化管理对新生儿红臀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浅析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全程规范化管理与控制 以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促进中国留学事业发展 浅析内部控制规范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浅谈电力营销规范化管理与服务 橡皮布质量与规范化操作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工商所规范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酒店服务灵活性与规范化的统一 对河南地税开展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供血库规范化管理与延伸供血服务的体会 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与体会 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物流服务合同规范化发展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王晓丽,蔡恒,季淑娟.运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9 -31.
[4] 王晓丽,董月玲,季淑娟.论科技查新的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243-246.
[5] 宋成方.查收查引服务质量提高路径及其延伸服务探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5(3):47-50.
[6] 汪媛,马瑞敏,肖毅,等.科技查新服务调查与分析研究:基于教育部查新站收费标准的数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4):61-68.
[7]袁俊华.关于图书馆有偿服务项目的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