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

时间:2023-05-30 15:14:07

导语:在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水利工程的前景与发展

第1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虽然,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为了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正在逐步发生改变。但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导致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1.1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中经济和环保意识差

水利工程设计的评价中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经济指标,通过对项目经济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才能对水利工程设计好坏做出评价。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中缺乏经济意识会造成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因为投资规模超标或者其他资金问题导致工程进展受到限制甚至停工的现象。

随着国家环境保证政策实施之后以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工程之中,工程设计人员并没有真正将环保意识落实到工程设计中去,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当地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城市中的问题则更为突出,城市中的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宝贵的水资源与人类衍生的依靠关系,尤其是没有注意到城市的发展中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的重要性,当遇到特大暴雨时,由于城市排水能力弱,不能及时排净街道的雨水,使得很多城市在一些大雨中街道变成了“河流”,这些内涝问题给建筑、交通、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1.2水利工程设计水平较低

要想把一套完美的设计变成现实,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作为保障。水利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很多技术,但目前的水平来看,这些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例如水利信息化,通过该项技术可以获得防洪预案,对水利工程建设起指导作用,但目前该技术尚不完善,功能的不足导致在行政决策方面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所以技术不过关也是一项较为重大的问题。

1.3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素质较差及设计所需资料不全面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质量,而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导致水利工程设计问题频出。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符合相关的职业从业资格要求,要有较高的实践工作经验。水利工程设计和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工程急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2.水利工程设计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

2.1水利工程设计创新中提高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迈进,这就为水利工程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城市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环保设计尤为重要。城市河湖是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维持城市生命和非生命系统、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梅花城市环境等重要功能,在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起到纽带作用。在河道形态布置上,要重视河网水源问题,充分利用河道自然动力,保持河网水体流动,起到自然生态的效果。此外,城市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要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要结合生态学理念,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开发设计。

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工程设计方案的实际价值是现阶段一项常用的评价方法。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注重经济指标,在设计工作中从工程材料、工程建设成本、材料运输、人工成本等各个方面严格考虑。

2.2水利工程设计创新中注重资源节约的理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在世界排名十分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水资源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浪费和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添加节约的元素也是非常符合国情的。城市水利工程设计必须注重节约资源,包括考虑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等,使城市水利工程成为资源节约的典范。

2.3水利工程设计中注重科技创新

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是一项包含环境监测、测绘、图纸设计等各项工作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型工作,所以其中需要用到的技术也很多,目前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要求也是人们困扰的原因,要想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就需要提高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的水平,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科技创新的成果,发展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大量的先进技术,使水利工程的运行实现信息化、高效化,更好、更快的为人类的发展造福。

3.水利工程设计创新的发展前景的研究

城市水利发展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水利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协调,城市水利工程的建设应注重功能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水利工程设计要创新设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

3.1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水利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水利工程师资格证的设计人员被视为理论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具有水利工程设计师资格的人员逐年增多,但是其中很多获取相关资格认证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的工作能力的情况,所以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3.2水利工程设计实现生态化

水利工程建设从一定层面上讲也属于国家环境工程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城市水利发展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水利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协调,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本理念须与水利工程设计完美结合,在完成水利工程的同时应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水利工程应尽量依托自然环境,在尽量少的破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融入环境,将单纯的水利工程转变为水利观光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带动水利经济不断发展,实现工程、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总结:

我國的水利工程设计尚不完善,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较低、设计水平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水利工程设计以及建设工作的发展。社会时代在进步,水利工程设计要在新时代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就要在设计中融入创新的元素,以创新带动自身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宋伟,浅谈水利工程设计的创新发展前景[J],科技与创新,2015(19)

[2]王笃丰,浅谈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建设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迫切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与之相适应。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优化水利设施的职能,应进一步研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1.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概念阐释以及可行性分析

为了构建质量过硬、服务一流、科学先进的水利工程服务体系,需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改革,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更是需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较为广阔,不仅包括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更是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构建人性化的服务平台。不仅需要实现监控软件的现代化、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内部体制的整改和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必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是一个动态的体制改革过程,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人才这几个主要方面。

构成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这五大要素,彼此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人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高素质人才的使用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核心,水利工程的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的管理和操控。进一步细分现代化管理体制,在提高水利设施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合理分配任务。显而易见,经过改革和优化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与传统体制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并具备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1.2 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与内涵的分析

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服务运营过程和产品的调配。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数据化,确保操作员工的技术水平达标,实现掌控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具体的讲,“精”是指把握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细”是指加强水利工程流程的治理和监督工作,并进一步细化流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水利工程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

2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主要内容

2.1 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

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将工作重心放在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进一步深入和贯彻改革的广度和力度。注重人才的作用,在人才分配、人才引进、人事奖励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好人才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检测体制和维修体制,优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使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2.2 管理设施方面的改革

2.2.1 检测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健全的监督系统是其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对于水利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将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监督管理体制的可靠运行,有助于及时发现对于水利工程造成威胁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应完善视频监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监控水平,有效掌握和控制大坝和闸门的运行情况,以及河流的水势情况。其次,将监控点均匀分散地布置,是监督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对于一些特定的区域,应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监控,利用语音、视频、图像,实现对于监控点的实时、有效、全面监控,尽量缩小监控点布置的密度。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监控系统和检测系统,使之有机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检测体系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结合。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沉陷变形、渗水,以及工程本身的裂缝监督,都要进行及时的检测,对于发现的险情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排除险情。

2.2.2 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

水利工程与河水长期接触,日复一日,在水的作用下,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因此,在水利工程的使用阶段,加强工程的养护和维修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安全,同时还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对于水利工程的日常清理和维修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典型提防地段的维护作为维修和养护工作的重点,这类地段极容易出现问题,应指派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负责维护工作,从而使水利工程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3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基本途径探究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在资金的利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水利工程的服务水平也很难获得提升。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视程度不足,现有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3.2 加快推进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人才管理是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实施者――管理人员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吸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他们的后期培训,强化他们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定期举行相关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其思想的引导,让其深入了解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3.3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的改革力度和深度要不断得到拓展,完善其基础的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地创新管理体制,对于运营中的机器设备要加以有效的检测和维修,优化水利工程性能,降低维修成本。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久远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已经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势必会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文章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探索和相关研究,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更好地造福百姓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昊华,倪大银,马云霞.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6):60-63.

[2]沈岩,张馨方.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140.

[3]蒋琳.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3(15):230.

[4]张道均.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6):189-190.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发展进程;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14-01

0 引言

水利工程管理综合性强、专业性强、管理范围大、管理难度大,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起步晚、技术人员薄弱、学术研究不多,是一个急需发展壮大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专业。水利工程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合理保护、运用和经营已开发的水利项目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水利项目的运营状况。实现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键,是提供水利保障的核心要素。

1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现代化的水电建设起步虽晚,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国家投资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已与国际接轨,给水利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大量的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养护维修,许多项目效益日趋衰减,投入巨资的新建项目设施老化失修等等。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正面临一个新的高峰,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需要,要求兴建一些新的大型控制性工程及一些配套的或中小型工程;另一方面,前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已运行三四十年,加之有的先天不足,大量病险工程急需维修和除险加固。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经不断努力,基本已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初步建立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管理体系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负责、再从地方到中央集中改良的管理体制。各体系的上级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下级部门的有关工作,业务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管理职能及时发现、反映存在问题。形成了水行政主管部门从事宏观及方针政策和法规方面的管理而具体业务管理则由业务管理部门负责的局面。

在法规建设方面,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及《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水利工程管理的根本大法,并制订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如《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几十种法规和技术标准。

2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1)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首要问题,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或者责任不明确会给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等工程目标带来风险和后患。

(2)招投标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如委托单位没有资质或低资质;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同体”现象,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中存在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的现象。

2.2 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目前“重建轻管”的水利工程管理使得大型水利工程运营“不景气”,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水平低,影响着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在行政管理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较普遍;工程安全风险分析方面也尚没有自己的一套可操作的工程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技术;对水利运营政策的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分析研究不够。

2.3 管理部门单位机构臃肿,社会保障机制不全。

内部机构设置层数较多,机构臃肿,因人设事,因人设岗,导致效率低下。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基本需求。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精简机构,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逐步调整人员结构,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

3 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要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务必抓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做好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3.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趋势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管理对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库维修养护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适应工程管理现代化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是现代水利发展的关键。

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引进等方式努力培养出一批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精通水利信息管理、熟悉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已成当务之急。

3.2 准确定位,建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依据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结合其收益情况及社会效用,将水管单位划分为纯公益性单位、准公益性单位和经营性单位三类。以科学客观发展的态度划分经营型和公益型的问题,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挖掘潜力,发挥最大效用。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发展取得的成就简而易见,然而,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要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效益化。

参考文献

[1]顾浩,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高玉琴,方国华,韩春晖,王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2009(4)

[3]王仁钟,章为民,蔡跃波,吴建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水利水电技术,2001(1)

[4]阳吉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研究[J]中国水运,2011(8)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支撑技术

一、前言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信息化技术、水利开发与信息化资源,带动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新途径。水利工程信息采集、传送、储存、处理以及利用,可提高水利信息的应用技术水平与共享范围,最终可提高设施的应用效果。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水利工程开发重点规划管理技术,现已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水利工程特点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和其他的建筑工程相比较,投资相对交大,并且进行的周期相对较长,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属于比较重要且困难的工程。但是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其难度也相对较高。并且水利工程往往具备十分巨大的规模,涉及很多的工程技术,参与的人员众多,对其进行控制以及管理十分的困难,使用传统的方式很难管理,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因此,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大多数人认同,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管理的质量也有所提高,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使工程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对工程变化采取措施,做好预测和监控以及工程规划等系列工作。下面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网络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而水利工程功能这个行业正在向着高科技、高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网络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网络拓扑技术能够将办公系统中的网络连接到一起,并且通过使用一些系统软件很好地对系统内部的数据进行监视、判断以及作业转移,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使得系统中不会由于某一台服务器的故障而中断服务;并且使用网络中的存储功能,能够使得计算机的硬盘存储空间在逻辑上得到容量的扩充,减少了计算机硬件上的负荷。同时,可以在网络中安装防火墙,来保证内部数据的安全,使得外部的各个站点的攻击能够被隔离开,进而保证内部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2、数据库技术

在计算机领域,数据结构决定了软件的开发模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仿真分析系统、工程合同管理系统、工程档案信息系统等工作。这些专业化的管理都和工程的数据息息相关,因此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严格地将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将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作为数据库的设计的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各类的专业化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开发与应用。

3、中间件技术

在复杂的分布式的、规模比较大的软件系统中,中间件技术得到了_发,并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在应用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十分关键的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中间件技术得到了十分重要的应用。通过对中间件平台的搭设,能够很好地将水利信息进行应用,从而进行交叉学科的科学性研究,这在水利信息化的应用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并且,针对水利行业的特点,能够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中间件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由数据集成中间件、应用开发的框架平台等构成的,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把雨水的情况以及水量、水质等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性处理,并且将分析后的结果进行汇总,这对于水量工程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未来发展趋势

1、建设中应用

未来,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的技术有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等,都使用了网络化的技术平台,实现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并且在水利工程的项目中,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的处理系统来对水利进一步的控制,随着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出现,也可以将其应用到水利工程中,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变得更加现代化。将信息化的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能够使得其价值得到大大的提升。

2、管理中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中也可以进行信息化的应用,这样不但能够加强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能够使得信息化的管理变得更加的有条理性。从水利工程的项目进度、项目的质量以及项目的资金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子系统的划分,各个部门的协同性工作,能够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使用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收集,并且整理和分析之后,根据其结果对于整个工程进行信息化的控制,实时的掌握水资源的情况,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对于生产要素、技术等都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管理,从而使得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并且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还应该加强对于施工环节的管理,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其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去,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也是顺应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信息化的支撑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利工程在未来所具有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第5篇

       前言: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人们既需要水来维持生命、发电功能、灌溉农田,同时又不希望洪涝灾害的发生,这就需要水利工程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如何科学的完成水利工程设计是人们迫切需要讨论的,只有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才能够综合利用水资源,造福人类。本文正是针对目前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只有树立经济环保意识、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技术水平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水利工程计划。 

1.目前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经济环保意识 

在水利工程中的建设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既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环保理念。本着用较少的成本换取性价比高的物品的原则,树立一种简朴方便绿色环保的观念,切实的履行可出续发展计划,为以后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在水利工程设计时如果一味地追求低价而忽略了品质,那么在工程的后期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影响更加严重。因此在设计初期就要全方面考虑造价等问题,仔细筛选出适宜的性价比高的工程材料。在选材的同时要综合考虑环保因素,选择的设计材料无毒无害,不对环境和居民产生较大影响才可以。但是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设计时都没有充分考虑环保理念,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与当地居民产生纠纷,产生不好的影响。

 

1.2 设计准备工作不充分 

水利工程设计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很可能不能顺利解决在施工时遇到的一些突发状况,以致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因此想要顺利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必须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便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设计的基础,俗话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而在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便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对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政府人员没有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古人说治水必躬亲,只有通过实地的考察才能更好地因地制宜的设计出适合地区的方案来。由于设计准备工作的不充分不细致,没有落到实处的去考察地貌地形故而设计出来的图纸也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质量。 

1.3 设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设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关乎着设计工程的质量,素质不单单包含专业素质也包含工作的责任和态度。水利工程设计团队作为一个集体更需要有核心的设计理念和专业的设计水平。水利工程设计人员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解决纸上谈兵的问题,将设计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对设计方案了解不充分,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在实施时没有恰到好处,影响施工质量,甚至对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2.水利工程科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建立经济环保意识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设计中,以经济情况来衡量水利工程的可实施性是普遍的方法,如果一个方案造价很高,很可能在实际生产中出现资金不够等情况,相反地如果一个工程设计造价低廉,很可能出现豆腐渣工程的情况。为了避免两种情况的产生,设计人员应当建立适宜的经济理念,计算出适合工程的预估价,分析市场行情,综合得出结论。随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不断推进,人们在对于工程的设计不能只看目前的利益和现状,更应全面分析为长远的发展做准备,要保证设计出来的水利工程既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又不影响下一代人的利用。只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对于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城市湖泊河道等方面的建设,更需要考虑生态问题。在不影响当地居民居住和植被生长的前提下,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好。 

2.2 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细致的工作态度的有机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步骤,甚至影响到最终能否发挥预计的应用效果。在开展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把握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提高水利工程人员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在制定好合理的设计图之后,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不但要具备水利工程设计执业资格还应当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周围环境,熟悉设计方案流程,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应当让施工人员切实的参与到水利工程中来,而不再是被动的完成施工任务。工人是密切接触水利工程建设的前线人员,更加了解实际情况,应当及时反馈有效信息,杜绝施工中出现偏差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丰富理论知识,避免在工作出现失误,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 

2.3 水利工程科学设计的前景 

由于目前专业的水利工程设计师的缺乏,预计许多企业都会对拥有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提高待遇来招贤纳士,为的就是带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对水利工程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前来应聘。对于在职的水利工程人员,可以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鼓励大家勤动脑多劳多得,实行工资收入与工作能力挂钩的制度,以此激励工作人员互相进步共同学习。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水利工程师资格证的专业人士也将逐步增长,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利工程作为需要的工程之一不容小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从事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水利工程事业完善的更好。对于水利工程本身来说,研究其的人越多必然设计方案也越好,工程也将向更加生态化、美观化的方向去发展。在以后的研究中,设计人员会优先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破坏自然平衡前提下,尽可能的造福人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便利。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也会将美术元素添加进去,更多的讲究对称的美,符合人们的视觉需求。在未来的建设中,水利工程会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性原则去设计出更新更完善的实际方案。 

3.结语: 

第6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与检测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土工材料试验检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等能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测及其他土木类建筑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现在正处在新一轮的水电开发中,可以说,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但是水工专业的毕业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这个就得和水工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关系了。毕业生可以在水利水电单位及中小型水利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基层水利单位,从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也可从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计算、技术资料管理和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新能源;

4 广告;

5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师、项目经理、资料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水利水电工程师;

2 项目经理;

3 资料员;

第7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质堤防;渗漏

1土质堤防渗漏的原因

1.1土质堤防在材料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初具雏形,在那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一部分土质堤防,然而以前的水利工程方面的材料并不健全,因此导致了土质堤防缺乏足够的材料,而且土质堤防由于需要长年经受腐蚀因此对其各方面性能要求也很高,而当时并没有各方面性能都很好的材料可供使用,因此我国许多的土质堤防的材料都存在着问题。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高速发展时期,许多项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一些并不能满足土质堤防使用相关要求的材料,例如有些项目利用石灰和土水泥作为胶结物质,采用陶、木、素混凝土或用凝灰岩凿成外方内圆的涵管作为放水建筑物,导致现在的土质堤防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1.2土质堤防在建造方面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对施工过程要求十分严格,以前建造完成的水利工程由于在施工方面缺乏严格的把控,因此很多的土质堤防都存在着质量方面的问题,例如早期的土质堤防工程中坝体碾压时没有达到应有的强度,使得坝体填筑的厚度超过了相应的标准,还有土料的粉碎做的不到位,也间接影响了坝体的高度。除此之外,许多的土质堤防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一直不断地进行加高,然而在土质堤防的加高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例如加高时忽略了现有堤防和新加高部分的材料无法有效结合的问题,导致了新旧交界处出现了分层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土质堤防的渗漏。

2土质堤防渗漏的解决措施

2.1土质堤防在材料方面的解决措施

由于土质堤防工程量很大,短时间内不可能重建,因此针对土质堤防材料方面的缺陷,只能想办法对其进行加固,进行加固的措施有利用接触带进行渗漏处理,接触带处理技术中最有效的便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因为高喷灌浆所喷出的水泥浆是定向的、局部的。在某一层的局部,用高压水破坏原地层的结构,同时掺入水泥浆,形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凝结体,避免了一般压力灌浆工艺中水泥浆流向和灌浆范围不好控制的弊端。采用摆喷和旋喷工艺,在接触带上;营造防渗帷幕,隔开坝体软土和基岩的接触。同时堤防抢险堵漏主要是靠临水截渗,稳定坝坡手段实行抢险,在迎水面离堤脚2-3米处要用抛石以稳固堤脚、消杀水势,与此同时还可用土工膜(布)、彩条布贴面截渗或用有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加土封堵。

2.2土质堤防在建造方面的解决措施

想要解决土质堤防在建造方面的问题,就要加强对土质堤防建造的监管力度,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在施工方面严加管理,确保其在施工时不会发生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为此,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该派遣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检测,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也应该负责在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分工,做到工作人员效率最大化。检测人员负责随时监测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技术性和操作性的问题,并且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测,工程中必须使用质量达标的材料,此外,检测人员还要定期对已完工的部分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检测其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对于不合格的部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重新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只有施工现场的建造方面不出现问题,才能够保证土质堤防不出现问题。

3土质堤防的发展前景

3.1土质堤防的发展阶段分析

我国土质堤防的发展阶段一共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起步期,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国内缺乏应对这种状况的相关工程,因此土质堤防应运而生,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例如黄河周边完成了首批的土质堤防的建造。第二个时期为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基本全面展开土质堤防的建造工作,尤其是中小型堤防建设,各地都对其建设积极投入,导致我国土质堤防数量猛增,为抵抗洪涝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个阶段为高质量土质堤防建设阶段,由于前两个阶段过于追求土质堤防的数量,而忽略了其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堤防建设速度逐渐降低,着重于堤防的质量,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现场,因此我国的堤防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于是堤防建设速度明显提升,新型的土质堤防出现而且迅速发展,一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陆续开工,我国的堤防事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2土质堤防的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中国水力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开发现状,预计未来中国西部地区大型土质堤防建设将取得长足发展,而未来对东中部地区的土质堤防的建造情况应当根据其水力资源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我国堤防建设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水利方面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要进一步提高,使华北和沿海地区城市供水得到缓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将兴建一批新型的土质堤防,同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的堤防建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各学科技术发展迅速的条件下,如果把新材料,新结构以及新工艺及时应用到堤防建设中,就会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更大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土质堤防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GPS技术;水利工程;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TV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098-02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为水利测量工作带来了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GPS定位技术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系统,它具有全天候观测、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和操作便捷的优势,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最早是美国军方联合研制出来的一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已经从单纯的军用发展到了民间普及的程度。目前,大量的GPS导航仪出现在汽车标配中,有的手机甚至也有了GPS导航功能。此外,近年来,随着建筑测量行业的不断发展,GPS技术也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在各类建筑测量项目中。GPS由于其技术特性决定的精度高、定位准、时间短、操作快等特点,迅速在测量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1GPS定位系统

1.1基本组成和原理

GPS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分为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监测控制和天线组成的地面部分以及GPS信号接收机三大部分。利用GPS定位卫星,必须具备监控平台、传输网络和GPS终端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GPS定位的定位原理是将高速运动的工作卫星所处的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假设t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可以测定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收到的不同方向的卫星发射的其他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式:

通过计算就能够确定待测点在三维空间上的位置。

1.2优势与发展现状

GPS卫星定位由于工作卫星分布均匀所以定位精度高,且能够全天候观测,定位系统还具有观测时间短、操作便捷的优点。在一个观测站点上如果需要连续较长时间观测,可以将观测的数据通过数据通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为了让GPS定位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目前正在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导航系统的多系统并存,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可用性,扩大应用领域;二是推广应用多元组合导航技术,主要是GPS与移动通信基站定位、航位推算技术等的组合应用;三是卫星导航与无线通信等其他高技术相结合,如GPS接收机嵌入到蜂窝电话、便携式PC、PDA和手表等电子产品中,从根本上促进了IT技术的整体发展。 由于GPS定位系统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日趋智能化,并且定位仪器越来越轻便,所以为测量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测量中的应用

2.1高程测量

GPS定位技术在高程测量中的应用,就是对地面上的测量点进行三维定位,通过对工作卫星发射出的电波信号分析解读之后,直接读出大地高再经过水准测量得出高程异差和正常高,并得到目标地点的三维坐标值。首先测量所有目标测量区域内观测点的大地高e,再通过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出观测点的正常高d,利用计算式高程差异q=e-d就能够得出目标观测点的高程异差。这一系列操作依次完成之后,运用GPS水准高程测量方法联测区域网中公共点的正常高,求出公共点的高程异差后,运用数据拟合方法计算出目标测量区域内其他观测点的正常高。

2.2渠道管线测量

水利工程测量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渠道管线测量,它具有线性放射分散分布的特点。渠道管线测量工作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传统方式采用全站仪或者半站仪对渠道管线纵断面进行测量,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天气气候变化都会对测量工作带来较大的干扰,这也是传统测量方式测量精度差、效率低的原因。近几年来GPS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渠道管线的测量工作中也得到了普及。在渠道管线测量工作中运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作业,不会受到天气及地形地貌等环境的影响,可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GPS定位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管线测量工作通视条件限制的缺陷,使测量工作不受限制。利用GPS定位技术只要有设计高程、转角等技术参数,就可以很直接的确定目标观测点。这种测量方式相比于传统测量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数量和节约设备资源。

2.3变形观测和地形观测

在水利工程中,需要对水利建筑的地基、水库大坝及堤坝的位移、倾斜和沉降等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由于被观测的构筑物尺寸大,环境危险,所以需要较高的测量技术。传统测量方法中监测地基的沉降主要靠水准测量方法,利用三角测量的方法测量整体的倾斜和水平方向位移。GPS技术运用到变形观测中,可以在远离大坝的位置安置GPS接收机并选取几个基准点,同时在发生变形的区域内也安置GPS定位机并选取观测点,通过自动地不间断观测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经过计算后得到变形数据。而在水下地形观测工作中,传统测量方法同样遇到工作难度大的困扰。利用GPS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在测量水深之前在两个已知点安放GPS接收机,通过测得的数据计算出转化参数。然后对水下观测点进行定位观测,通过转化得到水下深度等数据,再利用相应软件得到水下地形图。

3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发展

3.1优势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应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测量作业达到高效率、高精度且能实现自由选取基准点,与传统的测量定位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可以更灵活自由的选择水利工程测量控制网基准点,不要求各个基点之间相互通视,基点的位置和数目变化不会影响测量的精度。一次性将控制网准确定位,不会有误差的积累,提高了定位精度。在控制网上只是利用基准点来确定计算起点和起算方向,即使某一个基准点观测数据被破坏仍然不影响整个观测控制网。使用计算机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测定和分析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3.2注意问题

GPS定位技术在给水利工程测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GPS定位技术是计算机将信号接收机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到的观测点的坐标,所以信号接收是关键因素,如果信号接收受到干扰或被中断,将会使测量基准点的数据不准确或者接收不到数据,给测量工作带来误差。因此在水利工程测量中不能完全依赖GPS定位技术,也应该适当配合使用常规的测量仪器,例如水准仪、全站仪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测量工作的高精度。另外,将GPS静态定位技术和动态定位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精确度。

3.3发展趋势

随着水利工程测量行业内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测量工作已经能够实现CAD绘图等功能,部分软件还将实现测量绘图数字化统一。尽量减少数据传送、输入、转抄等不必要的中间过程,实现测量、设计和施工及后期管理一体化,顺应水利工程“内作业与外作业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水利工程常规测量方法,选用了电子水准仪、电子全站仪等先进设备,但是仍然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而通过GPS静态定位方法进行总体控制网测量,并依此绘制纵横断面图或地形图非常便捷。所以引进GPS定位技术是最佳选择,具有广阔前景。

总而言之,将GPS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测量中,是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革命性突破,其高精度、全天候、无通视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而方便的操作流程也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测量将更加广泛地运用定位技术及实时动态定位,更大程度地提高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几种测量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与比较[J].西部资源,2011,03.

[2]张绪鹏,于凤琴.GPS拟合高程技术浅谈[J].山东水利,2005,01.

第9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编制方法

一、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具备防洪防灾、疏通灌溉等功能的且公益性很强的工程项目,其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各级政府的材质预算资金、国债以及水利建设基金等,而且我国对水利工程投资审批以及建设程序管理非常严格,因此,关于水利工程造价编制方法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还是整个社会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水利工程造价编制方法基本概述

水利工程造价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法、工程类比法、定额法、实物法等,其中,综合指标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已经建成的相关工程造价资料,从中获得符合一定条件的分类水利工程造价指标,并充分利用这些造价指标进行拟建水利工程的投资估算,通常情况下,综合指标法主要运用于水利工程中桥梁、供电线路以及房屋建筑等项目的造价编制。

工程类比法则是通过与结构特征以及建设条件基本相同的在建或者是已建水利工程项目进行造价指标类比分析,并估算相应的拟建工程投资额,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工程类比法估算的水利工程造价通常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定额法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预算编制最常用方法,主要是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定期测算并的水利工程概预算定额以及费用标准,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工程施工方法,进而查找对应的定额子目并计算出工程单价,然后乘以工程项目具体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

实物法,即实物量法,主要是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强度,并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劳动力资源,确定施工机械、施工材料以及劳动力等各项资源的消耗量,进而根据分析计算的机械台时费、材料价格以及人工工资等基础价格来计算出直接费用,合理确定并分摊间接费用,从而确定水利工程造价。

三、水利工程造价编制的变革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水利工程逐渐引入外资以及国外的工程造价编制方法,当前国外在工程造价编制方面主要采用实物法,而我国则通常采用定额法,然而工程造价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不断地完善,并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进程,具体而言,首先,工程造价编制需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以市场形成价格的管理机制,而工程造价主要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产生,需要由业主与工程承包商或者是投标方通过公平竞争形成双方共同接受的并最有利的价格,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促进工程造价编制的变革发展。

其次,工程造价编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工程造价不是政府定价而是在市场中形成的,而且工程项目的法定负责人需要负责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而定额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用来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为了适应工程造价编制的变革发展,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计价依据对工程定额进行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者,工程造价编制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发展前景广阔,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促进工程造价编制与国际接轨,完善国内现有的工程造价编制方法,并以定额法为基础吸收实物法的工程造价编制经验,进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从而拓宽水利工程筹资渠道,积极地引进外资来发展水利工程。

四、水利工程造价编制方法的合理选择

1、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具体类别

水利工程项目品类繁多,不同类别的水利工程需要运用不同的造价编制方法,从而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并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体而言,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引水、灌区以及河道造价编制可以采用定额法,而水闸和水库等大型的贡献项目则可以采用实物法进行造价编制,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主要建筑物造价编制适合采用实物法,而次要建筑物造价编制则适合采用定额法。

2、依据工程项目投资来源与设计深度

通常而言,运用实物法进行水利工程造价编制在利用外资并进行国际招标的工程项目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在水利工程设计阶与招标阶段应用比较突出,用来确定水利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有关合同外单价。而国内的水利工程招标项目则不分资金来源,国家鼓励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定额来进行投标报价,同时还需要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求来重新测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费用标准。

3、促进定额法与实物法的结合使用

在水利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针对常规的施工方法适合采用定额法,而对于非常规的施工方法且涉及到施工机械的具体应用,则适合采用实物法作为定额法的补充,帮助完善定额体系。当前,我国的水利行业对传统的定额法造价编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例如将劳务资源量以工时为单位,机械资源量以台时为单位,分别从原来的混泥土中划出并进行单独列项,与国际惯例上采用的实物法相一致,而且水利行业还针对我国的小浪底等工程项目发包相应的物价指数,这些都为定额法与实物法在水利工程造价编制中的结合使用提供了客观条件。

实物法与定额法的结合使用,具体而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对而言占主要地位的工程项目预算编制适合采用实物法,而占次要地位的工程项目则使用定额法,与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和进度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可以运用实物法,反之则适用定额法。而且,在水利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确定以后适合采用实物法进行预算编制,从而合理地确定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投资以及外资额度等,促进工程项目合同的有效管理。当然,实物法在我国工程造价编制中的推广使用,还需要提高实物法的工作效率,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建立并完善工程项目基础资料数据库,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造价编制以及管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造价编制方法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努力与国际接轨,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发展,推进水利工程造价的社会化、市场化以及规模化发展趋势,进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节约水利工程建设资源,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牛芳. 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及其对造价的影响分析[J]. 水利技术监督,2014,01:25-27.

[2]陈明哲,方文莉. EXCEL在浙江省水利工程造价编制中的应用[J]. 浙江水利科技,2014,04:109-111.

[3]胡诚. 定额编制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建设,2012,04:144-145.

[4]高焕萍. 浅谈合理编制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几点基础工作[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1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