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5:14:09
导语:在大学汉语文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预科;汉语;实验;非汉字文化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50-03
一、实验规模及生源构成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2008年开始着手进行预科汉语教学实验,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三轮,分别是2008级、2009级和2010级。三轮实验的研究规模及生源构成情况如下:
从上表中看出,哈尔滨师范大学进行预科汉语教学实验的特点:一是实验班的学生全部来源于非汉字文化圈国家;二是预科实验班学生拟攻读的学位类别以硕、博研究生为主;三是实验班学生的来源已经从单纯的奖学金生扩大到自费生。
二、课程设置的延续、变革与配合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所进行的三轮预科汉语教学实验中,课程设置始终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预科生的培养质量。在三轮实验的课程设置中,我们重点对以下四种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专业课。我们在第三轮实验中则添置了“专业基本词汇”这门课。这意味着哈尔滨师范大学预科汉语教学的实验性研究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汉语强化教学向真正意义的预科汉语教学迈进了一步。此外,由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目前的预科生主要是硕、博研究生,所以我们采取了“分专业设课”、“以专业基本词汇为主、辅助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策略。
2.读写课。在第三轮实验中,我们以读写课代替复练课。考虑到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在读写汉字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我们采取了“分段教学、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实践证明,读写课这种从“字、词句段”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3.HSK辅导课。对于HSK能否作为衡量预科汉语教学质量的科学标准,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不过,鉴于目前我们还找不到更好的能够替代HSK的衡量标准,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进行预科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时仍然把HSK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列入预科生培养计划当中。下面是我们对2008、2009、2010三个年级预科生参加HSK考试情况的统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级3名没有通过HSK四级考试的学生中,除1名学生相差较远(147分)以外,其余两名学生都接近过级线(179分)。这个成绩是在我们第一次对学生进行新版HSK四级辅导的情况下测得的。后来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新版HSK四级中阅读部分的“排列顺序”和书写部分的“看图,用词造句”这两种题型,学生反映难度较大,今后我们打算重点加强上述两种题型的针对性训练。
4.汉字课。在第一轮实验中,我们没有设置专门的汉字课,而是把汉字课的任务放在了综合课和读写课中。事实证明,不设置专门的汉字课,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在第二轮实验中增设了专门的汉字课,综合课也辅助一部分汉字教学任务,但两种课型之间没有形成明确分工,也缺少配合,不过从教学效果上看,第二轮实验的汉字教学效果明显比第一轮好,但还不理想。经过认真分析,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认识:(1)汉字教学任务不能全部压给汉字课,需要多种课型配合完成;(2)应抓住学生入学后1-2个月的关键时期,集中帮助学生攻克“汉字难关”;(3)汉字教学应贯穿预科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第三轮实验中制定了“三管齐下、长短结合、长抓不懈”的汉字教学策略。
三管齐下:不把汉字教学任务全部压给汉字课,而是采取综合课、读写课、汉字课这三种课型“分工合作、集中攻关”的教学策略。
长短结合:经过第二轮实验,我们发现长远来看,专门的汉字课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汉字的识写规律,但是见效太慢,因此,我们在第三轮实验中采取了一项补救措施,就是在综合课上拿出一定的时间,利用每一课后的生字表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综合课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一个汉字的书写问题,我们把综合课的这种汉字教学形式称为“短平快”式的教学。汉字课与综合课这一长、一短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汉字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长抓不懈:对于非汉字文化圈学生而言,汉字识写问题是一个长期工程。在实际的汉语学习过程中,他们随时都可能遇到不认识、不会写的字,所以,汉字问题应贯穿预科汉语教学的全过程。
三、部分教学经验及教学管理经验总结
1.做“妈妈式教师”,帮助学生攻克“文化关”。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大都来自欧、美、非洲国家,他们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很大。对于预科班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要面对如天书一般的方块字,一方面要承受高强度的汉语强化训练,同时还要克服迥然不同的中国文化给他们带来的种种文化冲击。这三方面压力同时落到一个初到中国的外国人身上,他们的心理感受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认为,预科班的学生更需要教师母亲般的人文关怀。为了帮助预科班的学生顺利渡过“文化关”,我们的很多任课教师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事实证明,这些备受关怀的外国学生是懂得回报的,他们的回报方式就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并且将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一直保持到最后一节课。
2.高度重视预习与复习环节:
(1)预习式抄写,复习式听写。“听写”作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技巧广泛应用于综合课、读写课等课型中。但如何听写,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表明,外国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学后听写”这种教学方式。尤其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学前听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单纯地采取“听写”这一教学技巧不可能同时兼顾预习和复习这两个环节,于是我们创造性地引进了“抄写”这一课堂教学技巧,即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完成抄写生词和抄写课文这两项作业,我们称这种抄写为“预习式抄写”,其目的在于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强制性地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学完新课后我们要听写所学新课的生词和重点例句,我们称这种听写为“复习式听写”,其目的在于以小考的形式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复习旧课。为了保证这种“预习式抄写”和“复习式听写”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作业检查机制。经过两轮实验的实践检测,这种“抄写”、“听写”相互配合、各有分工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2)坚持“先练后讲”。“讲练结合”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但这条原则不适合应用于课后练习。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处理课后练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要以家庭作业的形式把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然后再回到课堂上由老师带领逐题讲解,答疑解惑。实践证明,这种“先练后讲”的练习处理方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布置“寒假作业”。预科班学生只有一年宝贵的汉
语学习时间,而寒、暑假则要占去3—4个月。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留学生在寒暑假回国期间,由于长时间不接触汉语会导致“汉语回生”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汉语回生”现象发生,我们创造性地借用了我国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形式。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作业形式,作业完成情况非常好。
3.制定强化班管理细则,狠抓出勤率。预科班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强度大、进度也快,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保证出勤率。可以说,出勤率是决定预科汉语教学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尽管从教学管理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制定各种各样的奖惩措施,来控制学生逃学现象的发生,但学生脱离课堂的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事实证明,单纯依靠教学管理措施来保证学生的出勤率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们的经验是:除了依靠严格的教学管理措施,还应充分发挥教师在保证学生出勤率方面的作用。
4.中期测评,重新编班,错层式设课。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不管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高超,也不管学校的教学管理措施如何严格,如果一个学生主观上不想学习,即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低下,那么再好的教师、再严格的管理措施也无法将他们锁定在课堂里,这类学生注定会成为差生。但也有一类学生,他们学习非常努力,从不缺课,总是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但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问题,他们的成绩就是不理想,于是被同学们越拉越远,最终沦为“差生”。对于第一类差生,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对于第二类“差生”,我们则不能轻易放弃。尤其是在预科班里,有很多第二类“差生”由于预科阶段成绩不过关不得不延期乃至放弃在中国学习专业。那么如何才能减少这种遗憾发生呢?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学期结束后,我们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平时的课堂表现,对其进行中期测评;第二学期开始后,再根据学生的中期测评成绩,打乱原来的班制,重新编班,所有中期测评成绩不合格者编为一班,然后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帮助这些学生巩固复习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一个月后再接新知识,教学进度适当放慢。
四、强化班与非强化班横向对比研究
为了检验预科班强化汉语教学的效果,我们在第三轮实验中做了一次严格的横向对比研究,即以综合课的教学效果为考察对象,将处于平行班级的一个强化班与一个非强化班的综合课成绩进行了全程跟踪对比,跟踪对比时间分别为学生开始学习汉语4周后、8周后、12周后、17周后,全程跟踪一个学期。为了保证对比的科学有效性,我们规定:作为对比班级的强化班与非强化班的综合课周学时均设为12学时;必须保证两个对比班级的教学进度大致相同;每次测试时两个对比班级必须采用同一套试卷检测。经过4次分阶段的对比测试,我们获得了几组数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从每次参加考试的人数来看,可以看出非强化班的学生出勤情况不太稳定,忽多忽少;而强化班的学生则一直保持良好的出勤率。
2.不管是强化班的学生还是非强化班的学生,其学习汉语的过程都经历了一个波浪式的曲折发展阶段。
3.从优秀率与不及格率这两项对比数据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即非强化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而强化班的学生相对要好很多。“两极分化”现象几乎是所有的教育教学中都难以避免的问题。这里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不要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二是要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创造机会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开口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程度不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的研究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进行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预科实验班的生源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奖学金生基本上都是研究生,本科生数量很少,自费生中的学历生比例也不太高,这就限制了我们的研究发展空间。不过,经过三轮实验的不断摸索,我们还是在预科汉语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针对一年预科生的汉语强化教学模式已趋近成熟;(2)在研究生预科汉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3)摸索出了_条重点帮助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快速通过“汉字关”、的有效途径;(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创造性地引进了“预习式抄写”、“布置寒暑假作业”等教学技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5)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如何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创造性地采用了“中期测评、重新编班、错层式设课”等教学措施,收到良好效果;(6)通过强化班与非强化班的横向对比研究,发现了初级班学生学习汉语时存在着一个波浪式的曲折发展过程,既有也有低谷,从而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学生的逃学现象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上述很多经验不仅对预科生有效,有很多经验其实也可以推广应用于普通进修班中。
参考文献:
[1]陈昆,姜丹.英国利兹大学预科教育评析及其对我国来华留学生顸科项目建设的借鉴[c].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7).
[2]戴云.试论留学生预科汉语速成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3]代睿.理工科学历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1,(2).
[4]葛青.对中国留学预科教育模式之探索——以德国汉堡大学预科为例浅谈德国现行预科教育模式对我国留学顸科的启示[c].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7).
[5]郭书林.严抓教学、严格管理-_诙北语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预科生的教育[c].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7).
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像医学、建筑、会计、工程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是传统人文科目,是人文精神直接的载体,担负着提升和传承全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重任。它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教育过程中,不注意直接创本文由
收集整理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去统计的社会效益。
2、教育不仅体现在应用性方面,而且体现在对学生精神取向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3、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事人的工作的,因此要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不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选择,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目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实用性的更新和知识点的选择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偏离实际情况、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等。教材的编制没有注重对学生实践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锻炼,方法陈旧、观念落后。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汉语言文学实用性的发展。
2、教学的手段单一,现代化教学方式运用不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但目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单一教学手段仍旧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热情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中常常出现运用不当的情况,无法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动力和优势。
3、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学生上课记、下课抄、考试背。但是这种模式严重的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经济不断提速的今天,只有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文学功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不是靠死记硬背能培养出来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进行调整或改革。
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1、使用实用的理念指导文学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在各个行业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在相关行业中,也常常存在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冲击所造成的就业压力。从实际角度出发,应从两方面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1)强化科目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本专业应用能力。从目前学生难就业的实际出发,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本专业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竞争的资本。具体可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读”、“说”、“写”三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本专业的实用性教学主要体现在,古今语言文体的阅读能力,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和信息调研能力这五个方面。教师和学院领导应精心设置课程,合理进行教学内容整改,形成本专业特有的应用体系,并通过对应用
技能课程的设置,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能力,以及获得未来工作中所需的语言文字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2)对课程进行优化,强化学生本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对课程的优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将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避免内容出现重复;每门课程都应根据本领域最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简和调整,强化其中的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的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重视基础教学,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为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文人才。
本专业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就业情况良好。学生除大量直升或考取研究生外,基本到中高等学校、新闻媒体或政府机关任职。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外国文学作品精读、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文学概论、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通论、经典导读系列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大力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只有在大学生拥有充分而良好的思想内涵的情况下,才能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高校教学资源、在不影响其他课程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是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属于广义上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一部分。而高校语文教育的作用,除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技巧之外,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1]而大学语文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就必须针对大学生在思想内涵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进行功能再造。
一、大学生思想内涵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而过度强调专业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非专业教育,导致了大学生思想内涵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缺少思想内涵发展必需的人文知识的积累
具有充分而良好的思想内涵的前提是大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假如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论述一无所知,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根本不可能的;假如对中国历史一知半解,就很难理解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为国家为人民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而正是由于对人文知识积累的缺乏,很多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很多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缺少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现代中国的苦难史正在逐渐远去。如今的大学生,因为其出生乃至成长的时间均处于中国几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高速发展阶段,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缺乏感性的认识,再加上西方在世界上掌握话语霸权,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宣扬国家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蛊惑。这种缺乏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不屑一顾,对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民族英雄毫不在乎。
(三)个人中心主义严重
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意识的缺乏。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广泛的分工合作,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处于不同的分工环节之中。要使分工获得必要的效率,个体就必须有相应的集体意识,保证分工的同时使合作顺利展开。但是对于个人中心主义的大学生来说,集体对其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其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很少考虑集体的利益,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是不尊重关心他人。个人中心主义因为一切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所以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不懂得尊重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因而在与人交往时显得冷漠而自私。个人中心主义严重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对其思想进行矫正,必然会导致其受到集体和周边人群的排斥,从而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四)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要想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具备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是必要条件。缺少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必然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畏缩不前,从而使其遭受相应的挫折。而这种挫折的产生又进一步增强其畏难心理,最终导致其一事无成。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就不可能面对困难时再接再厉,更不可能养成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缺少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最终等待这些大学生的只能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一生。
二、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功能
(一)增加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大学语文教育必然涉及到对其使用的文学素材的理解和讲述,在此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很多相关的人文知识。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其文章本身就将三国时的部分历史进行了简单而精辟的叙述,而且对里面出现的很多人物和事件的表述,要理解和讲述清楚的话,学生就必须对三国乃至汉朝的很多人文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学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必须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清楚的认识。因此,语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技巧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大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其思想内涵中人文知识积累不足的缺陷。[2]
(二)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很多语文教育讲授到的经典文学作品,都创作于国家繁荣的巅峰时期或者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前者的典型如盛唐的诗歌,后者如中国近现代,都产生了很多足以流传千古、并为大学语文所选取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或描述祖国山河的壮丽、人物的风流,或抒发其对祖国深沉的感情,或表达为祖国富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会在文学艺术欣赏中受到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情感的感染,自觉抵制对西方盲目崇拜思想的干扰,将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3]
(三)培养其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之中,并且作为这个网络的一部分而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谅解是这一网络正常运作的墙体。因此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都大力赞扬的美德,由尊重他人延伸开去,就必然涉及到与处于同一集体的其他人团结协作的问题。因此,尊重他人是产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而集体主义思想则是尊重他人的逻辑结果。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深刻体会到作者所代表的社会对自私自利的深刻厌恶以及对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真情赞美。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遭遇,与语文教育中作者的价值观相印证,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尊重他人美德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四)促进其坚韧精神的形成大学语文使用的文学素材中,很多都涉及到励志的论述和相应的故事。这些论述和故事往往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或多或少的类似之处。如三国时期“非复吴下阿蒙”的典故,讲述吕蒙少年时无所事事、受人鄙视后发奋努力、终成大器的故事。还有少年周处为祸乡里、在乡人劝说下除“三害”、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等。在学习这些文学典故的时候,对比一下类似吕蒙和周处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少年时或无所事事或为祸乡里但都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流传千古的美名,作为新时代具有相当现代知识基础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更好的成绩呢?只要不懈努力,自己也能像这些励志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语文教育的功能再造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就有必要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其功能再造。
(一)明确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重要任务的地位
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前提,是明确思想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说语文教育本身必然会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但是若不明确其思想教育的任务,这始终只是语文教育产生的附带作用,无法将这种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将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而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而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使语文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内涵的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而不仅仅是附带的行为。
(二)在语文教育中增加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
语文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其使用的文学素材才能最终发挥出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材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实现这一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内涵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适当增加此方面的文学素材的内容。尤其在大学课本中课文的编选方面,因为语文课的讲授基本都是围绕着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因此要在大学语文课本中适当增加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而对那些缺乏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素材,除非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特别的必要,否则尽量不要选取。另外,对大学语文教育中列出的必读课外书籍,也有必要向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学经典倾斜。
(三)增加对文学素材背景资料的讲授
关键词:韩国大学;教育课程;课程设计
近年来,韩国的大学入学率已经超过了80%,在急速实现了量的提高之后,韩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宏观调控和自身改革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对大学的定义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大学生职业和学术能力培养、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多样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生源的学生群体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大学为应对多样的环境变化应该在包括教学课程在内的根本问题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满足社会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高等教育本身的竞争力。纵观韩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其在课程设计、实施、成果、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Stark&Lattuca1997年提出了Academic plan,即学术计划,将复杂的大学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图示将教育内部和外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地进行了说明。内部的教育环境要素包括目的、内容、顺序、学习者、教育过程、资源、评价以及调节。这些内部教育内容不仅仅受到社会、政府、学术机构等大学外部的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教师、学生、学科等大学内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整体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同时,对于教育课程的实施结果和最后的教育效果以及取得成果的评价反过来可以为教育课程的内外部环境调整提供良好的反馈。将此模型运用在实际课程设计,可以看到韩国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本科课程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到底课程设置由谁来决定的问题一直存在
与大学本科教育课程密切相关的决策者包括政府、企业、教授、大学管理者、学生、社会等。政府的政策方针、市场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的运营方向以及经营者和学生的要求都可以反映在课程设置当中。但事实上本科教育课程的设计大部分都依赖于相应学科的教职人员。保守封闭的环境使得教育课程不能符合社会需求。未来的大学课程设计需要反映更多方的立场,内外部因素才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整体教育设计过程。
二、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没有充分反映各个大学的特性
韩国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育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注重硕士学历以上学生的研究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本科课程设置实现。而教育型大学注重本科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和实用性。但事实上,具有不同特征的这两种大学的本科课程设置状况却十分类似。此外,即使是同类的大学,各个学校的目标和理念也不尽相同,而这样的异同却没有在专业课程上有所体现。所以,大学课程设置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机构这个外部环境要素的要求。
三、影响教育课程的最后一个内部因素就是教学评价,即对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估
虽然韩国大学联合会等机构定期对各个大学进行综合评价,但评价领域未涉及具体的专业教学质量问题。在各个大学内部以学生为对象对教师教学进行的评价也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以及评价标准,且各个学校、各个机构评价的重点和侧面各有不同。此外,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过程应避免单一化,充分综合教师、学生和学术管理机构的意见。韩国大学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还不成熟,并未能帮助改善大学课程设置提供重要的反聩信息。
四、韩国大学的本科课程一般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构成,哪一个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的问题一直在存在激烈的争论
一、注重校园文化打造。彰显汉文化特色
“汉字汉语汉王,古色古韵古香”是汉王小学校园文化的定位,围绕这个中心,校园里设计建造了一系列关于汉文化的景点。
“天汉雄风”是我校文化打造的序,“天汉”是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又指天上的银河,寓意着汉王小学的教育像天上的银河一样光辉灿烂。学校操场周边的“汉字长墙”,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化字,汉字演变彰显其中。“汉朝车马图”依势而画,彰显古朴的特点。“汉源广场”,以中国象棋为形体,小小棋盘,车无轮,马无缰,那横亘其间的楚河汉界,自有一番金戈铁马的雄浑;“诗露花雨”主干道,图文并茂雕刻着唐诗宋词,学生在一个个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中,潜移默化,心领神会,获得生命之美和感性之美的享受,沉潜往复,从容含昧,吟出一颗诗心,诵出一种精神,可谓“千古文化,浓缩其中”……
学校教学楼采用了“青、白”两种颜色,喻指做人要一清二白。学校建筑以古代四大藏书楼命名:“文澜楼”、“文溯楼”、“文渊楼”、“文津楼”,营造浓浓书香氛围。花园边,拐角处,树丛下,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和图画,充满文化韵味的呼唤和劝勉,一字字,一句句,一幅幅,一帧帧,充满温情,充满灵性。师生在与文化的互动共鸣、情感交融中,体验到一种与己相关的情感。
二、注重学科课程渗透,抓根基促成长
汉王实验小学充分把汉王的地域文化同学校文化相融合,依托汉文化的根基,学校确立了“培养有根基的现代文明人”这一办学目标,提出“根基教育”为学校特色,即以汉文化为学校的文化根基,以汉礼为主题的思想德育根基,以读、写、算为基础的教学根基。
读――
读书能提高教师生命的厚度、高度和品位。顺应孩子爱诗、爱书的精神需求,学校每个班都成立了班级“读书会”。读书心得同学共赏,好书美文大家分享。
汉王小学教师在“学习――实践――写作”的路上,为自己构筑读书生活,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培植读书心情,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把教育实践与读书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形成自己的教育表达,反思自己的教育细节和习惯,立德、立言、立行――万涓成水;“心灵港湾”――教师漂流书栈,将自己的推荐书籍放于书架,并在扉页附上自己的读书心语,成为大家共同的智慧财富。“知更鸟书友会”不定期举办的读书节、读书笔会、读书沙龙给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活力四射、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率性、自然、平易、真实地写作,提高教师的执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写――
学校文化处处离不开“汉字、汉语”,写一手好字,读锦绣文章。古色古香的气质传承了书法的精髓;儒雅大气的风格,展现着书法艺术的魅力。汉字、汉语、汉王;翰墨、涵品、飘香。正是这样一份情结让汉王与书法浑然一体,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把写字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以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和《小学写字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管理、师资、设备、场地、课程、经费等多方面统筹考虑,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扎实做好写字教学、教研工作,并且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从低年级开始开设写字课,让学生们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练好字,并从练字的过程中去领悟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校从校长一分管校长一科艺体教导一艺术总指导一书法教师、语文教师,有一套健全的管理网络。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从抓“双姿”起步,自编了书法专用校本教材和《稚手握笔书人生》校本教材进行练习。每学期举行小型多样的书法竞赛活动,每年的校艺术节,书法是必比项目。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以比赛为契机,发动学生练习完整作品,这样既选拔了人才,又能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大幅度提高。
算――
算是数学的基础,每学期的小小数学家竞赛,速算、巧算等数学基本技能训练开展得扎扎实实,我校数学教师自主编写了《速算巧算训练册》、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与智慧》,上好每周一节的数学思维训练课,写好数学日记,办好数学小报。同时结合我校省级课题《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悄然形成了另一种特色――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图文结合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现代文明思维技能。
三、重视活动课程参与,以活动促发展
掌握或了解农村的文化艺术也是我们学校根基文化教育之一。汉王文化源远流长,学校本身就有独特汉文化资源,依据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积极将“拓片”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孩子们或打拓或泼墨,一张张古朴的拓片默默诉说着汉字几千年来的演变历程,置身其中,就仿佛随着汉字的历程走过了千年,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此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孩子的技能,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曾经的专业课教学是以“教”为主,而微课教学的重心则是“学”――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微课的设计理念包含三方面:网络教学、自我学习、小班化教学。基于该理念下的微课特点同样可归纳为三方面:短――10~20分钟,最长不会超过25分钟;少――仅针对一个教学重点;小――微课视频小,便于上传与下载。上述特点高度符合教育心理学提到的学习规律,比如个体差异的规律、注意力的规律、个性发展的规律、认知能力的规律等。拿“注意力”的规律来讲,早有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成年人,能够持续、集中地关注某件事、某个内容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尽管一堂专业课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但最合理的方法是将教学内容切割成几个“小块”的知识点来讲解,以便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现下广为流行的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超星公开课等,上面的微视频基本都在20分钟左右。
课堂上引入了微视频,教师不能再继续扮演“传授者”的角色,更不是课堂上的权威者,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协助者,唤醒学生去发现、探索、评价、质疑的精神;唤醒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让这些和教学内容相互融合渗透,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汉语言文学中微课设计资源的整合
1.各类“语言学”内容的整合
如: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有一部分微课内容是《文言诗文阅读理解的基本思路》,它的设计者是方相成――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视频全长不到20分钟,重点讲解了阅读文言诗文的规律与规则,通过技巧、文本、事件、道理、感情来理解文言诗文。又如:时长不到18分钟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设计者为邓莉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视频中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五个知识点。从这两个精彩的微课设计中可以看出,语言学方面的微课程,只需要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设计便可。
2.各类“文学作品”内容的整合
以唐志刚老师设计的时长16分钟的微课《庄子・濠梁之q》为例,通过当面传授与讨论呈现了两方面内容:庄子的生平介绍、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技巧,让人们感受到庄子“齐身与物”的高尚品行。微课的时长虽然有严格的要求,但唐老师并没有受其限制,依然在视频中详细介绍了庄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不能因为微课的“微”就随意简化教学步骤,微视频中同样要适时地穿插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三、四步五环、评价微课
四步:规划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自学、个别辅导,此为课前环节;五环:解释疑难、纠正错误、互动合作、反复练习、总结成效,此为课中环节。“远程教育”是开放性大学的一大特色,如今网络平台基本能够满足微课教学所需,师生亦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探讨,故而开放性大学可以在网上展开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测评功能。一方面,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师生的互动性加强,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育技术部门与文学院应该协同合作,将开放性大学独特的教育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设计“四步五环”的测评环节,提高远程教学水平。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正朝着信息化方向迈进。微课教学是专业教育与现代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教育改革的浪潮完美契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设计微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高校教师的基础技能,只有大胆创新、敢于探索,才能为开放性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微课程建设增砖添瓦,才能让大学真正成为培育高质量人才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雷强.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开展微课教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2):17-1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高尚情操 个人素质
高校阶段的素质教育,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科目十分繁杂。要看到,当前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逐渐转向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层面,即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探讨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现实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培养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高尚的情操
在探讨本文的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清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诉求。何为人文素质,其实就是指一切文化、文明和进步素质的综合体。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大学生的优秀、全面的素质的集合。有了这样一层概念的理解,我们更容易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有了清晰的研判。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其实正是透过语言文学知识、汉语言理论、各类文学作品教育教学的进程,来不断提升和培育大学生的综合文化、文明素养。所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具体来说,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浓厚的中华民族意识。要知道,一切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的来源其实都和爱国、爱国息息相关。古来大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和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近现代的诸多文学作品等,其大都流露出国家、民族、天下的主题,都投射出众多文学创造者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怀。让大学生接受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和洗礼,其实也是培养他们民族和国家情感的有效路径,这个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升华的过程。
再者,通过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高尚的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知道,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既包含国家优选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各高校举办的各类文学教育活动。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洗礼,抑或是实践活动的亲力亲为,都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思索的空间和进步的范畴。简言之,行之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可以让大学生走进思想境界深远、人生价值高端的深层次境地,这对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塑造是一次必不可少的过程。总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全过程,也恰恰是大学生找寻情感着落、定位人生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人文素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这是优化和进步的过程。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提升个人气质
要知道,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承接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进程,二者之前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以汉语言和基本文学知识框架都主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尽情徜徉,吸收文学素养的自由天地。在汉语言文学的空间内,大学生不仅可以品读到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和领悟优秀文学家的思想与精神,而且可以透过诸多的文学创作,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知识的魔力。这样的文学教育和感悟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培养自身的品格和人格,建立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发展观。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指导下,可以透过基本文学知识和文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个人气质,形成优雅、大方和高端的艺术品位,而这些恰恰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体现的不仅仅是作品的语言之美、艺术之美,更多的为人们展现了作品背后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境界。比如《爱莲说》中着重描绘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品格,其实就为人们展示出了人生基本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性,那就是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情操,轻易不可动摇。大凡此类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其根本的诉求就是培养大学生们优秀的个人品格与思想素质。对此,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明显而重大的。这种作用,虽然不具备剧烈的显性力量,但是其蕴含的思想渗透能力和潜移默化的感悟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陈容辉.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作用及有关举措[J]. 企业家天地,2011(04) .
[2]许秀清.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S1) .
[3]刘芳. 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
论文摘要: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诚信教育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个体长期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个体遵守诚信的道德规范,具有诚实守信品质的努力。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体、学校和社会多方参与。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诚信教育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个体长期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个体遵守诚信的道德规范,具有诚实守信品质的努力。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体、学校和社会多方参与。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涉及面宽、内容繁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在校内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风气,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抄袭、作弊等现象,洁身自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2.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大学生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一个重要群体,加强网络诚信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中,学校应该侧重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一般规范和网络责任教育,从而奠定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基础。
3.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学风是校风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涉及学生自身、学习环境和学习规章制度。
4.大学生择业中的诚信教育。
第一,大学生择业中的“唯实”教育。诚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在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诚信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诚是立身的“奠基石”,信是做人的“身份证”。
第二,大学生择业中的“抵假”教育。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大学生择业中的契约意识教育。适应现阶段形势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确定的就业关系,就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和合同意识。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诚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 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首先是一位普通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可以说,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公民做人立世的根本准则。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诚信品德都不具备,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对公民道德建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二) 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法制经济。这就要求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青年大学生即将成为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取决于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可见,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我国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入世后,我们必须坚守诚信原则,履行我们所作出的承诺。因此,入世本身即是我们面向世界实践诚信原则的开始,同时也是对我们诚信状况的一个考验。为了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培养国人现代意义上的诚信观念必要而紧迫。尤其是在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更应结合该组织的有关规则,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大学生作为将来实践这些规则的生力军,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素质。
因此,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努力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磊,刘建荣.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