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时间:2023-05-30 15:14:10

导语: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高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109-02

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集中、储存、传播、应用机制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作为向社会培养、输出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变人才培养目标。

一、信息经济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均被认为是后工业社会的代名词,它们并无时间先后之分,但共同标示了21世纪的特点。概括起来,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较先前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具有以下新特征:首先,知识成为首要的生产要素。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金融资本。正如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所言,20世纪企业最宝贵的是生产设备,而21世纪最宝贵的资产则是知识工作者[1]。其次,知识与信息的处理远较其储存更重要。信息如果不加以整理,更多的信息也不过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资料而已。第三,信息工具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对信息技术本身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将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众多研究发现,高校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具有许多缺点,由于追求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量为目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素质结构出现严重缺陷,“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现象严重。为了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高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信息经济时代的合格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许多学者作出了自己的结论。如Trilling & Hood认为信息时代需要七大基本技能(7Cs),即批判性思维与行为(Critical Thing-and-Doing)、创新(Creativity)、协作(Collaboration)、跨文化理解(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传播(Communication)、计算机素养(Computing)、生涯与学会自立(Career and Learning Self-reliance)等。《21世纪的竞争》(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研究报告则认为,信息时代的人才需具备十方面的技能,包括传播技能、革新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素养、视觉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知识开发与管理能力和经营才智等[2]。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根据乔伊斯和韦尔(Joyce B.& Weil M.)给出的定义,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被陆续提出,如模拟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自学教学模式、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层次教学模式等[3],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 Internet网、多媒体技术等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学习系统、电子阅览室、校园局域网、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在高校开始陆续出现,这为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新型教学目标创造了条件。在这种以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均会发生相应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接受者;教学过程由讲解灌输转变为情景设置、问题探索、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媒体的作用由教师的讲解工具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等[4]。以下仅就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一)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面

教育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因此,学生所处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卡兹丹(C.Cazden)曾将课堂对话划分为两类,即“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按照贝布里斯(N.Burbules)和布鲁斯(B.Bruce)的观点,教学对话应是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赋权的知识建构过程。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这便决定了“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二者之间的对话往往并不平等,教师掌握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师生之间常充满矛盾[5]。另外,传统的课堂对话结构由于其封闭性,使学生的思考和行为被限制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最终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的学习环境无疑会对学习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随着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如QQ、 MSN)、电子邮件收发系统、聊天室、网络社区(如博客、BBS)等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教师―学生”二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宽松的、相对平等的对话平台。这种对话平台的创建,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平等的对话机制起到纠正作用,进而会解除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想的束缚,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发展。

(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方面

团队与合作精神是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与他人的协作和配合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所必需的技能之一。目前,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职员的重要评价指标。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后可能学富五车,但在工作中却往往由于无法与他人配合、共处而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在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国外一些大学在教学模式中有意引入一些教学环节,使学生参加一些学习合作项目,如共同准备案例、学习小组竞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双赢”理念。如美国高校教学模式中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有三种形式:小组活动(Group work)、切块拼接式学习(Jigsaw)和团队研究式学习(Project-based team learning)。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模式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效果[6]。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条件,如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进行案例准备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允许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竞赛。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通过学习软件进行“市场竞争模拟”、“企业经营模拟”等活动,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每年还组织以学校为单位的网上全国市场竞争模拟大赛,由于类似竞赛活动大多以小组为单位,因此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能否根据自身经验背景来建构相关知识。而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具有差异性,如布卢姆(Bloom)曾将人类认知领域划分为六个方面,由最简单到最复杂的活动领域依次为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并依此建立了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7],不同的学生可能处于不同的认知领域。这种学习者本身经验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差异化。只有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美国教育学家凯思尔(Kathie F.Nunley)提出的“分层课程”教学模式就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差异的需求。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如在网络上建立个性化学习空间,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开发不同版本的网络课程、网络课件,还可以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如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开发学习网站,目前国内许多精品课程网站就属于此类)等。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鼓励学生在网上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参与课件开发等,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学生研究能力培养方面

随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作为现代教学模式的目标之一已被普遍接受。为了实现该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一些学者相继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如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探究训练教学模式(萨奇曼)、探究性教学模式(施瓦布)及“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兰本达、布莱克伍德和德韦恩)等。

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及网络学习社区来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目前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可以从以下途径搜集到学习资料,如:讨论区(如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网络杂志(如Harvard Business Review、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等杂志均提供网络电子版);网上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EBSCO数据库等可提供中、英文期刊文章);网络课件(如MIT网络上已公开了部分课件资源,我国也正在建设精品课程网)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如可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整理相关主题文献等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的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模式创新并非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抛弃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时应正确把握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所谓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抛弃,而是“扬弃”,是信息技术、新教育观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整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别指出“尤其应把技术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加以使用,而不应将其看作是一种取代传统形式的独立的手段”[8]。

(二)教学模式创新应追求效果而非形式

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是追求好的教学效果而非形式上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客观地评估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性质,警惕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在教学实践中已发现了网络教学的一些负面效果,如学生在网上浪费掉大量学习时间,网上交流效果较差等。

(三)教学模式创新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不搞“一刀切”

以效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硬件条件,也要考虑软件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要素的和谐统一,也才能兼顾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另外还要考虑学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有些课程可能不适合用多媒体课件,此时黑板板书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目前一些高校在教学模式创新中搞“一刀切”,盲目地上计算机、建网络,不顾教学实际需求,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李和平,等.论信息时代与教育的变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3]陈金春.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5(9).

[4]赵志强.论信息化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6(6).

[5]赵明仁,黄显华.近20年来西方教学研究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6]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4(4).

第2篇

【关键字】: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技术创新

1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存在的问题

1.1参与企业众多,品牌杂乱

现如今,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参与企业有很多,例如在PDA、PDN等信息接受产品移动终端和联通通讯终端等等,不仅仅是通讯企业的参与很多家电企业也纷纷挤入智能交通产业,比方说TCL、创维、康佳、步步高等企业,数码企业也积极地参与智能交通产业比方说爱国者、纽曼等等企业,从GPs导航产品上来说,其主要的产地在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据之前统计,我国的车载应用的数量其中广东卫星导航产业的比重高达一半以上,其中对于卫星导航产品有百分之六十之多来自于广东,就目前来说,仅对导航产品来看其品牌就有上百种,知名企业以及小企业都有。众多的品牌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智能产品的时候处于茫然的状态,不知道选择哪一个品牌。

1.2.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

在众多的智能交通企业之中很多导航产品的生产企业都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各企业的竞争力都比较薄弱,根据统计众多的智能交通产业的员工人数在100以下,营业额在500至3000万不等,而且在车载导航系统上很多品牌都走得是贴牌代工的经营模式。

2 制约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1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掌握核心科技是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中心所在,现如今我国的智能交通产业之中众多的核心科技还是掌握在国外企业中,很多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不论是智能交通产业的管理还是智能导航产业,其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了国内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在我国智能导航之中,很多国外的产品占到了80%之多,尤其是专业测量接收机以及测向接收机等高端产品,就接收机来说,现如今国外的产品在我国之中占比高达三分之二,尤其是航空导航接收机,国外产品甚至可以说是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而且很多国内的产品的芯片都是采用外国进口。

2.2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由于产品没有标准化,市场准入缺乏适当标准和门槛,任何投资商都可以自由进入,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信任度。例如,目前我国大部分GPS生产商都没有标准的生产线和相应的模拟环境检测线以及品控GPS运营商为了节省投入,程序,不买正版软件和电子地图而使用供应商提供的盗版软件和自行拼凑的电子地图,从而导致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难以兼容通用、软件无法正常升级、系统经常瘫痪、地图信息过时误导用户,部分监控中心甚至是多系统并存,操作使用不灵,维护复杂困难,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存在隐患风险,使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不能完全成为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2.3产业链整合问题

具备专业的生产程度的智能交通企业在我国很低,仍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之后,尚未形成大量的GPS载波,以减少整个产业链。在我国,成本,节约投资,集研究与开发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开发终端功能于一体,同时对硬件和软件的生产、销售和运营。因为它在任何专业生产不足,导致其终端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产品维修率高,最终导致该行业的竞争力。

2.4市场培育问题

目前,即使在一些国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中,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市场形式还仅仅是一部分,对于大多数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不了解。如PDA包括SMS、WAP交通信息服务,MMS,和车载患产后抑郁症的单位等交通导航信息服务方式的理解和理解不深,更不用说应用程序。需求不足的智能交通公司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且还严重影响工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

结语

为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应当在合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一般来说,在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充分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经济的基本国情,选择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其次,在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不应该盲目地复制自顶向下的模型和欧盟的政治和模式,应当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道理。

参考文献

[ 1] Ran B,Lee K Y K,Dong H. Cost - benefit Analysis on Deployment of 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 [J] . Transporta1997 , 1588 : 137 - 144. tion Research Record,

[ 2] Lee D B Jr. Benefit - cost Evaluation of Traveller Information: Seattle's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website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000 , 1739 : 25 - 34.

[ 3] Bristow L,Pearman A,Shires J. An Assessment of AdJ] . Transvanced Transport Telematics Evaluation Procedures[ port Reviews, 1997 , 17 ( 3 ) : 177 - 205.

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融合;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58-04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设施及经营方式的落后,导致物流行业管理混乱、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物流配送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为更好地控制物流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物流体系建设。目前,国内的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则更多地依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如何在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寻找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融合的趋势与规律,构建适合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战略,来进一步适应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将是我国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融合的主要模式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联动趋势日趋明显。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企业向物流业渗透融合发展。目前,国内的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纷纷开始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对百世物流、星辰急便和汇通速递的投资和股权收购,并将投巨资兴建“大物流”计划。B2C电子商务京东商城于2009年初开始投资建立圆迈快递公司;凡客诚品也建立自己的快递公司,如风达;当当网也宣布将组建配送服务公司,并将其打造成为独立高效的物流开放平台。另一方面,快递从业者们也把触角伸进了电子商务领域。顺丰、宅急送、申通快递这三家就各自成立了顺丰E商圈、e购宅急送、久久票务网三个电子商务网站,并以自己的物流体系作支撑,尝试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目前,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有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物流企业自建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企业混合型物流模式,即自建物流和外包物流相结合。

1.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模式

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是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关系,二者之间基于供应链的纵向战略联盟,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融合发展方式。这种融合方式更强调战略伙伴间的相容性,重视联盟方之间相互资源的共同运用。这种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是将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业务(包括仓储和配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的目的在于达成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共享用户的商业信息和技术创新,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最终达到降低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这种战略联盟又分为契约型战略联盟和合资并购型战略联盟两种形式。

目前,除少数电子商务公司组建合资并购型战略联盟外,大多数中小型电子商务公司跟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属于纵向供应链上合作层面的契约型战略联盟。采用组建战略联盟方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C2C模式的平台型电子商务公司和中小型的电子商务公司。因为,C2C平台上的卖家及中小型的电子商务公司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公司规模,其物流专业水平低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采用物流业务外包的模式,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二者不再是简单的服务提供方和服务使用方,而是从各自的长远发展出发,努力建立、维系和发展长期互信合作关系。例如,阿里巴巴公司与国内的天天快递、韵达快递、申通快递、圆通快递四家物流企业实现了平台对接,用户在淘宝网上达成交易后,可直接在线发送订单,买家和卖家还可以随时跟踪订单。全国邮政电子商务速递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分派订单、回执录入、信息监控、订单查询、数据统计等功能,可有效保障信息共享和实时传输,同时实现了与淘宝网网商的实时对接。实现下订单、分拨、配送、查询等一条龙服务,形成了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的联盟合作体系。信息系统对接支撑了电子商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证了物流服务更快速、更高效、更便捷,开拓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但是,一些战略联盟模式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首先,战略联盟中可能出现一方通过损害另一方利益来谋求自身利益的局面。如第三方快递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及提高效率,普遍存在“暴力分拣”问题。由于对包裹内商品缺乏足够了解与适当操作,“暴力分拣”导致的商品破损问题屡见不鲜,直接损害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利益及形象。战略联盟中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此现象的可控程度较低,只能依赖其分检配送人员的行业自律。同时,第三方快递公司只负责将商品送至顾客手中,业内普遍存在限制索赔期限、免除自身责任、快递延误不赔等霸王条款,因此,在货物出现破损或者货差时,不负责解释,也不负责调换或退货。顾客只能先将货物收下并付款,再与电子商务企业联系解决问题,影响整个购物流程效率。其次,战略联盟有可能带来关键技术和人才的流失。通过紧密的合作,物流企业有机会清楚地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流程、业务数据以及关键技术,一部分物流企业在跟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之后,已经开始在自己的物流网络之上经营电子商务,最终发展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强大竞争对手。

2.电子商务企业采取混合型物流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又称为混合物流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一方面自己建立自己的仓储及配送体系,部分商品和区域由自建配送体系进行配送,另一方面部分快递业务由第三方快递公司来完成。其原因主要包括:(1)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各有其优势。从理论上来讲,B2C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是比依靠自身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更节约成本的。但是,由于国内的第三方快递公司普遍存在的规模小、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高的配送要求和配送量。B2C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自建物流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2)部分B2C客户出于对于网络安全以及便利支付的角度,倾向于选择“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对于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在货款回收途径上只能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人员,在配送货物的同时代为回收货款。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回收货款,代收款的返还速度慢、时间长。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人员先要将款项送回配送站,然后再由配送站转送到当地城市总站、省总站、直到回到总公司,再由总公司将货款转账给电子商务企业,整个过程往往需要5―7天。而对于自建物流配送的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配送人员,在上门配送货物的同时收取货款,能够实现当天发货,当天回款,极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的效率,这对资金依赖度极高的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有些自建物流的B2C电子商务企业还为自己的配送人员配备了手持终端刷卡机(POS机),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服务水平,也保证了货款的安全回收。(3)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可提高对商品配送的控制力、增强企业服务水平、树立企业形象。由于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缺失或低效,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和传递,导致商品一经发出就处于失控状态,电子商务企业无法获知商品何时配送、如何配送、何时送达以及商品的丢失率和破损率。而电子商务是一种时间和空间差异化的商业模式,从客户下达订单到客户签收货物全过程的跟踪构成了客户消费体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获得运输外包环节及时准确的信息,既是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企业在建设与外包商协同信息平台时必须思考的内容。随着行业的发展成熟,依靠价格战的粗放竞争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上,以高标准的购买体验来吸引用户。作为电子商务环节中,唯一能与用户接触的环节,物流配送很大的作用在于用高效的配送效率、优质的配送服务,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增加用户的忠诚度及重复购买率。然而,大部分第三方物流无法建立与商品价值匹配的快递服务。在企业有能力直接面对客户时,品牌传播和售后服务等形象不是第三方物流能完成的。通过自建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更为完善、更为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4)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不只是成本支出环节,而是一种可有效利用资源,随着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优势和效益的显现,物流已逐渐具有了成为B2C电子商务企业新的价值中心的趋势。随着电子商务服务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对产业链上下游控制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呈现出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向线下实体平台扩张的趋势。即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实力的不断增强,电子商务企业的自有物流体系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需求,更有可能向外扩展,为其他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3.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组建自己的仓储和配送系统,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来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包括满足企业内部生产的材料供应、产品的销售等。企业的物流能力与其销售模式、订单响应需求及客户购买习惯相适应,用最经济的方式满足客户对订单的需求。但选择自建物流配送体系一般要求有一定的规模基础,即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物流具有一定量的规模,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建设发展需要。所以,目前自建物流体系的企业规模都较大,而且多是由传统企业转化或者分离出来的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的优点是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可以避免商业秘密的泄露,缺点则是投入成本过高,若资源配置不合理,易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管理机制约束等问题。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自身战略的制定,自营和外包物流的区别在于是拥有还是控制物流资源。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与自身核心竞争力相匹配。达到一定业务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选择自营物流业务,打造物流网络平台,保证网购物流的快速、稳定,并让客户满意,将自身核心竞争力构筑在物流优势之上。但一定要考虑企业的业务规模,否则可能会因物流网络利用率不高,导致成本增加,造成投资浪费,同时,自建物流也应该是阶段性的,长远来看不能代替第三方专业物流,二、三线城市甚至乡镇一级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

4.物流企业自建电子商务模式

物流企业自建电子商务是指物流企业利用自身天然的物流网络优势,开展电子商务。这样,一方面使物流企业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借助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增加利润收入。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前景虽不太明朗,但也是未来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方向和趋势。

国内几家知名的物流快递公司都已经公布计划,将筹建和上线其网上购物平台。圆通快递的全联网于2010年9月上线,申通快递的电子商城于2010年lO月推出。这主要是因为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始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的压力下,物流快递公司急于寻找到业务模式的新增长点,以减少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依赖。除自身的物流资源外,这些物流快递公司还掌握着各大电子商务公司的会员数据库,这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丰富的资源,是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另一个原因。

但是,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缺陷明显,短期内很难超越在这方面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企业。甚至在物流配送环节,这些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还并未达到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比如,京东商城的自建物流体系,其多种物流服务的软硬件指标都超越了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且,各大电商平台急于自建物流体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物流快递公司的服务水平达不到他们的要求,限制了他们的高速发展。因此,可以发现,物流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并不具有太多优势,目前只能是物流业向电子商务渗透融合的一种方式和趋势。但是物流业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产业链中始终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因此,未来物流业发展完善之后,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二、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

电子商务企业选择与物流企业组建战略联盟还是自建物流体系,其决策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交易费用。我们知道,中小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外包型战略联盟的模式,大中型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一部分选择合资型战略联盟模式,一部分选择自建物流体系模式。这一规律的外在影响因素是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内在影响因素则是由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所共同构成的企业成本。

1.松散的组织方式导致物流企业的沟通和管理成本高昂

国内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除EMS和顺丰速递外,都采用加盟的组织方式,这种松散的组织方式导致物流企业本身的沟通和管理成本高昂。与这些物流企业组建外包型战略联盟的电子商务公司,对自身业务中的物流过程可控程度极低。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盟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根本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及其用户的要求,导致用户的投诉率和退货率较高,增加了经营成本,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形象和发展。因此,这些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虽然通过外包型战略联盟的模式降低了部分交易费用,同时也增加了较高的经营成本,但受限于规模和资金,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无力自建物流体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外包型战略联盟,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2.采用股权连结的方式保持战略联盟

部分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选择与物流企业合资建立物流配送体系,或者采用股权连结的方式来保持战略联盟关系,这种方式是比较持久和稳定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联盟企业相互拥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使这种联盟关系得到稳定地发展并表现出统一管理和协调一致的整体性活动。比如淘宝网与几家物流企业分别以合资或者股权协调的方式建立战略联盟。这种模式既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同时也保持了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的高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3.另一部分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选择自建物流体系的模式也是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

这些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的早期,也多是与物流企业组建外包型战略联盟,同样是经受过高经营成本的压力。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外包物流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首先,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有较多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人性化设计,比如预约送货、拆箱验货、现场退货、代收货款等等,而且这些设计经常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这都需要电子商务企业频繁地与物流企业进行沟通和谈判,并时时监督物流企业的执行程度。因此双方的交易活动较为复杂,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较高。其次,由于大中型电子商务业务量十分庞大,因此与物流企业的交易活动十分频繁。此外,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在节假日期间通常有更高的销售量,比如春节等节日。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节假日通常放假,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这种特殊的交易需求。如每年春节期间的“爆仓”事件,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这种交易过程的高度不确定性、交易的高频繁性,使得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的交易费用高昂,通过外包型战略联盟无法解决这种问题。这些大中型电子商务公司开始转向自建物流体系模式,即通过将物流交易内部化来降低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

三、京东商城物流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

京东商城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北京,是目前国内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电子商务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2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自主式B2C市场(即不包括基于C2C平台的B2C)销售额的近1/3。其发展速度是业内公认的奇迹,从2004年成立至2010年,每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004年1 000万元销售额,2005年3 000万元,2006年8 000万元,2007年3.6亿元,2008年13.2亿元,2009年40亿元,2010年则达到惊人的102亿元。年复合增长速度达到300%。

京东商城选择自建物流配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快递业作为国内的新兴产业,发展还不成熟,同时,国内物流配套设施落后,缺乏相关人才的大环境也影响了快递业的高效健康发展。与第三方快递企业合作过一个时期后,京东商城改变了策略,大规模投资建设自己的仓库和物流体系,当时的第三方物流体系已不能满足类似电视冰箱这样的大件产品的配送需要,物流配送问题成为阻碍京东发展的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京东选择耗费巨资自建物流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京东商城自建物流仓储和配送体系后,首先的目的是节约此前高昂的配送成本,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量。自建配送后,京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成都建立了物流仓储中心以及配送体系后,此后一个月之内,成都地区的订单就提高了一倍,最高的月份订单量增长了将近400%。此前从北京仓库配送到成都的大家电,平均成本是每件400元左右。成都自建物流中心后,物流成本则下降到了48元,节省了90%。自建物流配送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针对用户需求开展一系列专业的配送活动,以此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司品牌形象。2010年3月,底京东提出了“211限时配送”服务;同年4月,京东商城又推出“售后100分”服务承诺――自京东售后服务部收到返修品确认属于质量故障开始计时,在100分钟内处理完一切售后问题,为消费者首次明确了退换货周期。这些高标准的配送服务,为国内的电子商务企业树立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标杆,同时也为京东赢来了用户的高度好评及销售额的持续增长。而这些高用户体验的配送服务,依靠当前国内的第三方快递企业是无法实现的。

国内快递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电子商务尤其是C2C电子商务企业淘宝网的爆发式增长。京东商城与淘宝网同在2004年成立,第三方快递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始期,京东选择了邮政EMS作为配送方。随着第三方快递业的发展,京东选用了圆通等第三方快递企业来取代价格高昂的邮政EMS。2007年之后,京东的业务量剧增,京东开始尝试在用户集中度极高的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自建部分配送体系来满足自身需要。经历过2008―2010年频现的配送瓶颈,京东决定全力投入物流体系的建设,并且完成了从依靠第三方快递为主的配送模式向依靠自主配送模式的转变。2010年,京东商城配送量的70%由自营物流完成配送。

四、京东商城物流体系发展的启示

作为国内B2C电子商务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京东商城的物流发展模式变迁过程对正在发展中的电子商务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指导意义。可以看出,早期影响京东商城物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物流成本及用户集中度,随着规模的扩大,后期影响因素则是日均订单量及服务要求。这些因素决定了京东从第三方快递配送模式向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的转变,但是,也有专家提出,从长远发展来看,第三方物流配送是大趋势,是电子商务企业最经济的选择。可以预见,在短时期内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服务质量上尚不能发展完善到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在与物流业的融合过程中,将会选择自建物流体系来解决物流配送中的各种问题。而更长期内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主流趋势,还要看将来第三方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状况已经自建物流的B2C巨头自身的经营状况。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

参考文献:

[1]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广华.B2C电子商务二级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3] 常连玉,陈海燕.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0,(8).

[4] 陈银凤.关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0).

第4篇

【关键词】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1引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材料产业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新材料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将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与制造强国的重要组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创新驱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材料工业一直是辽宁省的支柱性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拥有鞍钢、辽宁忠旺、恒力石化(大连)等重点企业,也拥有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研发主体。但近年来,辽宁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期望,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紧跟国家政策,依托自身禀赋与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在2020年的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建设世界级的冶金新材料基地,深度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发展重点。因此,在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的背景下,辽宁新材料产业要把握产业变革的机遇,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把握发展机遇与主动权。

2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2.1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全省涉及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约258户,并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先进钢铁材料、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及前沿新材料也具备一定产业基础。鞍钢、本钢、抚顺特钢、辽宁忠旺等新材料重点企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具备特色优势的高性能海工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无取向硅用钢等产品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军工和民用的重大科技专项,高质量完成载人航天、跨海大桥、核电设施等重大工程关键材料攻关。辽宁省材料领域科研基础实力雄厚,近年来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链条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省内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力量较强的创新主体。在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等新材料领域储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强的顶尖人才、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据统计,全省建成一批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4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4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2个,覆盖省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

2.2创新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2],各领域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且深度融合,加快高端装备、基础设施等换代更新,激发对于高端材料的大量需求。同时,全球价值网络变革与颠覆式技术涌现不断推动产业整合升级,加速了不同区域间技术转移与扩散。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辽宁新材料产业被推到全新的发展平台,某种意义上倒逼其要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3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差距

3.1产业生态亟需改善

(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截至2018年,辽宁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1181亿元,不足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虽然省内新材料企业涉及领域较多,但有一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较少。(2)内生动力不足。辽宁省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省内如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轻工行业等高端需求较少,限制上游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牵引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3)缺乏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省内现无新材料发展的专项政策,虽规划一批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但产业内部分工不明确,未形成合力,产业链上下游存在脱节现象。3.2创新发展能力不足(1)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当前合作多以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等低层次合作为主,缺乏深度。此外,省内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明显弱于我国其他区域,科技服务机构呈现“小、散、弱”的特点。(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高校与科研院所注重基础研究与科技研发,存在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中试能力无法产业化等问题;企业热衷成熟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愿承担技术研发风险,缺乏涉足创新链前端的动力[3]。(3)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双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双流失”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性问题,受经济发展慢等因素影响,原有的专利、资金、高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进一步向市场活跃的发达地区集聚。

3.3与先进地区差距加大

辽宁新材料产业在创新发展、产业化水平等方面与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先进地区大力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迅速发展和壮大新材料产业,抢先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高端材料产业,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而辽宁新材料产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创新内在动力不足,新材料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尤其在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有诸多短板和空白。此外,辽宁省在未来发展的布局上相对滞后,在智能制造、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上落后于先进地区,都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阻力。4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策略方案

4.1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

促进不同的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有效联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联合体,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1)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各方主体形成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格局。(2)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全面提升新材料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进而吸引与培育高端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3)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创新中心城市,如沈阳和大连作为中枢和引擎,省内不同城市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分工协同,统筹优化省内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创新效率,整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4.2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把提高新材料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有效增加科技供给。(1)要加强重要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等科技创新力量,集成企业的创新资源,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聚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产品,加强高效协同与密切协作,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2)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基础研究项目计划,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与产业化,形成以重大需求牵引原始创新、以原始创新支撑重大需求的良性循环。(3)对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应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学科交叉与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集中全省科研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实践[4]。

4.3完善要素支撑,加速成果产业化

增强创新发展水平,推动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应完善相关要素支撑。(1)加强科研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省各界应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依据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促进人才在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推动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2)深化开放合作,加大科技与产业开放力度,拓宽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渠道,支持省内新材料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引进高科技企业与高层次专家团队,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3)加速推进省内生产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健全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科技金融、企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与支撑。

4.4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产业融合,探索新发展模式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5]。(1)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产业化实践,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与企业研发、运行、生产、服务等流程相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制造技术融通发展。(2)推进模式创新,探索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构建提升企业柔性化组织能力和价值网络,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3)加强新材料数字研发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材料基因工程,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体化的新材料数据库,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参考文献】

[1]屠海令,吴以成.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行动计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5.

[2]胡续楠.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3]朱永彬,张赤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而未化”难题[J].科技中国,2020(9):4-7.

[4]康萌越,谢振忠,程楠.经济新动能重塑发展新优势[J].科技中国,2019(12):45.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创新发展 能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和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企业进行贸易往来和交流,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企业管理相对落后混乱,在自主创新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不断地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还是过分注重市场而忽视管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一)缺乏经营战略,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足够重视经营战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从而导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另外,我国多数的中小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这也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最终,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高耗能和高污染的项目,得到微薄的利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受制于人。

(二)管理缺乏科学性,政府支持乏力

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制约,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资产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另外,由于政府的部分政策和行政部门的干预,大部分中小企业当前都面临着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关系国家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我国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不够完善,力度也不够,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发展方面不能得到国家的足够支持。

(三)营销观念淡薄,缺乏完善的创新体系

受自身观念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相对僵化,营销观念比较陈旧,没有足够重视市场这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企业不在市场营销方面下功夫,不可能真正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一般而言,完善的创新体系不仅包括市场信息的获取,创新内容的确定,创新资源的准备,还包括创新成果的实现和成果的成功转化。现在,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和条件,但在信息获取方面还比较落后的,也缺乏接受市场转化的经验和实力,这种并不完善的创新体系不能真正的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

三、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缺乏经营战略可科学性,营销观念也比较单薄,在创新发展能力方面创新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创新体系,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社会经济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在中国发展迅速,竞争力也非常强,所以制定发展战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另外,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意识,倡导自主创新精神,鼓励员工发散思维。同时,为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促使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科学管理,转变政府支持内涵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投资项目的时候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也就说,科学管理,正确决策,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实现盈利是企业的目标。同时,如果中小企业具备资金,技术创新和实际操作的条件,可以借鉴部分成功大企业的做法,例如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项目的各个步骤做到精心设计和管理。在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政府也要转变策略,即政府不能只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小企业制定进行指导,也应该通过实施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利的措施来支持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这样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就有条件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实施特色营销战略,构筑完整企业自主创新体系

市场是检验一个企业发展成败的试金石,因此中小企业要实施具有特色的营销战略占领市场。我国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技术特色和目标市场特色和消费者的需求,慢慢形成自己企业的特色。例如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感兴趣,企业可以发展一系列与中国特色文化想联系的项目。另外,在中小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和文化创新的时候,往往因为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不能构筑完整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对自己的创新体系进行评估,找出自己在什么地方不够完善。加强与外部技术发展的联系,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及时的学习新技术新文化,还可以和研究院,高校等进行合作,有效管理企业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只有完善管理,构建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我国中小企业在能提高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的健康快速发展,然而当今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不科学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特色营销战略,培养创新意识,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使我国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并最终促进中国企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乐.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探讨争鸣,2009(4).

[2] 李智彬. 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

[3] 彭晓春.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J]. 怀化学院学报,2007(6).

第6篇

关键词: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Abstract:Financial support is important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based on practice in Shandong Province,researches on technological finance nature and elaborates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hich technological finance development needs,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how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finance innovation.

Key Words:technological finance,innovation,practice

中图分类号: F83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5-0003-05

一、引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着眼于国际产业分工与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势在必行。实践证明,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是实现科技型产业蓬勃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没有金融的驱动,没有融资技术的支持,就没有科技型企业持续开发与迅速产业化,也就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无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政策环境的完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发展和创新也为金融创新打开了空间,为金融资本提供了优质的资源配置渠道,为金融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二者之间存在互利互动的关系。本文对二者有机融合产生的科技金融进行研究,并结合山东省的实践阐释科技金融发展所需的相关制度安排。

二、对科技金融本质的探讨

卡箩塔・佩蕾丝于2002年发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增长的基本范式: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实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对于科技金融,赵昌文等(2009)做了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为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学者提出科技金融的完整定义: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因此,科技金融首先应该是一个金融领域的概念,可以看作是产业金融的范畴;其次,科技金融是系统性、创新性的政策安排,它与传统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相比都具有独特属性;再次,科技金融的服务对象并非只是高新技术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它也包括对传统产业、成熟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和研发的支持。

笔者认为,对科技金融的本质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认识:(1)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金融的发展,这个创新既包含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也包含金融的创新。(2)科技金融是科学技术资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技术方可以用股权、债权以及其他一些方式筹措转化所需资金,也就是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3)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的配置获取高回报的过程。(4)科技金融是制度化的活动。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支持,以专利保护制度、市场竞争制度等为代表的制度安排对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作用。(5)科技金融具国际化特点。科技金融无国界。虽然各国金融体制、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全相同,但科技与金融结合,以及金融产品开发与使用拥有共同的特征,因此对任何国家科技金融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都可吸收、借鉴和遵循。(6)科技金融是整个社会投入性活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特点,需要建立包括政府资金、信贷资金以及社会各类资金共同投入的一体化组织架构和机制,其创新发展投入的社会化明显。

三、山东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完善信贷政策、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推动政府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及实施信贷政策效果导向评估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科技金融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省科技贷款总额约为977亿元,各金融机构对高新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机构、其他企业和项目的授信分别为265亿元、754亿元、18亿元、18亿元和350亿元,中小企业科技贷款、重大科技项目贷款、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贷款等增长较快。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有效支持了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的快速提升。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2%,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33项,获国家科技奖励成果36项。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19.6亿元,居全国第4位。《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6位,主要表现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医药和农业科技稳步发展、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顺利实施等方面。山东省在金融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发展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强化窗口指导力度

山东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旨在要求各金融机构顺应科技与金融合作发展的新趋势,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支持“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研究和探索支持自主创新的有效措施,并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端环节的信贷支持。作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对象,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四新一海”战略的实施,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群、国家高技术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投入极大地支持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制定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重点从构建细化信贷管理模式、建立专营式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八个方面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二)搭建沟通协作平台

山东省加大了对各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推动,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活动,促成多家科技型企业与银行达成信贷支持协议。同时,充分运用科学化、网络化的手段和方式,提升银政企对接合作效率,组织了“山东省银企合作信息网建设推广现场会”,并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银企合作信息网建设工作的意见》,在全省全面推广建设银企网络对接平台。目前,地市网络对接平台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实现了由现场集中推介向现场推介与网上推介并行的转变。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开展以支持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为主的银政企三方推介、洽谈和促进活动,有效地畅通了信贷政策传导渠道、优化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政银企互利多赢。2002年以来,曾先后联合山东省和各市政府累计推介项目2.6万个,达成贷款合同金额超过万亿元,实际资金到位率超过90%,有效支持了重点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等项目。

(三)完善科技金融合作长效机制

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情况作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该项指标的考核比重,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推动和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此外,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会同省财政厅、科技厅研究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奖励制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一年期以上的新兴战略性科技项目贷款、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以上的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资金,有效地提升了银行贷款投放的积极性。

(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依托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A级信用企业培植规划,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植力度,逐步提升科技型企业信用等级,提高科技型企业自身竞争力。在各地高新区组织开展创建“信用园区”活动,实行“信用捆绑”增信增级办法,开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 “绿色通道”,全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直通式”服务。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大力推动各市政府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机制,推行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制度;突出科技金融结合创新,向各市政府发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议函,向省政府进行科技金融结合专题汇报,采取科技、银行、高新区、技术高端企业等单位合作协调联席会议等方式,营造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引导金融机构细化措施

围绕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强化支持措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表现为:一是建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支持科技创新意见。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加大与相关部门联系,制定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加强了产、学、研三者的结合,促进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与山东省科技厅签订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合作的协议书”,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项目的通知》、《关于申报农机类科技贷款项目的通知》。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将有授信关系的大部分“国家创新试点企业”,纳入总行级重点客户,在授信政策和条件上都给予重点倾斜。恒丰银行在《2010年法人客户授信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信贷资金要重点投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和产业需求特点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信用产品,如仓单质押短期信用、对公客户活期存款账户透支、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多、缺乏固定资产的特点,探索开办了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三是推进专营式和特色化的科技金融合作。例如,威海市商业银行在科技产业密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山东省首家“科技支行”。青岛银行在高新区设立了主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特色支行”。同时,各金融机构也积极打造特色化的服务模式,例如,齐鲁银行加大了在济南高新区的网点建设力度,自2008年以来,该行相继有两家支行迁往高新区,辐射高新区的支行达到了5家。

四、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有赖于合理的制度安排

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相配套的金融机构、服务、工具等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从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来看,受各种内外部因素制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科技金融结合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以及担保公司、信用评级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多方配合,目前尚未形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结合、共同发展的优势,在法律制度环境、信用文化、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与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需要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科技企业可抵押实物资产不足,市场不确定性较大,难以通过银行信贷或股票、债券等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系还需完善。创投资金主要投入于企业成熟期,缺少天使投资和种子资金。需要政府在投融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与再担保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又如,科技创新企业特性与银行风险结构不相匹配。客观上,科技创新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现金流不稳定等特点,一般强调成果的先进性,忽略成果的生产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缺乏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的市场意识与成果生命周期意识。近年来,针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山东省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安排,科技金融战略合作不断深入,并开始取得成效,随着一些针对性的科技金融政策陆续颁布实施,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也逐步完善。从山东省的实践来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政策安排和制度创新的支撑。

(一)创新科技金融的政策安排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金融也经历了从行政化到市场化、从单线条到多方面发展的转变。从实践来看,发展科技金融必须坚持“五化”政策导向:一是实施专业化。设立专业机构、开发专属产品、引入专有技术、制定专项考核,形成发展科技金融的专门机制。二是鼓励差异化。支持发展不同所有制结构、产权结构、商业模式的各类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联动。三是提倡集约化。在科技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率先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典型示范,广泛带动。四是坚持市场化。政府引导与投入,信贷资金的支持,必须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市场原则,使科技企业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五是强调协同化。搭建中介服务、信息共享、融资担保“三个平台”,建立财政奖补机制、培训辅导机制、组织协调机制“三项机制”。

(二)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保障,而科技发展和创新则会推动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互利互动关系。目前,深化这种关系,需要推动以科技型企业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首先,科技投入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近年来,政府的科技经费投入增长较快,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科技企业的行政依赖性仍然较强,而参与市场的主动性不够。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出发,对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应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应强化其市场融资能力。例如,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国外上市;积极争取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的支持,鼓励并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证券公司、银行等机构合作,利用好各类债券市场和多种债券融资工具。

(三)探索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增强金融创新的动力

科技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成长期长、风险高等问题,需要金融体系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提供相应金融服务,而这就需要借助于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对经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高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科技专项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政策性银行应根据各自的业务实际,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票据融资等业务,支持有条件的银行和国家级高新区(市)合作设立重点支持科技类中小企业的专营科技金融服务部门或分支机构,在满足行业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抵押方式、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支持科技创新,拓展中间业务和增值金融服务等措施,提供专营化、特色化服务,实现利润来源多元化。如在引进专利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产品方面可以扩大业务范围,对于成长中的科技企业可以开发多种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

同时,通过营造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自主创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体系。

五、科技金融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转方式、调结构的促进作用,除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之外,还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新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信贷模式与产品

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科技创新发展的融资需求,建立专业的组织架构,引进专业的管理制度,实行专门的客户准入标准、信贷审批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业务协同政策,提供专业的产品服务,实施专业的激励考核,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制度激励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加速资源整合和资金配置,开发出适用于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信贷品种。推动和推广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订单质押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信贷创新产品,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设立区域性银行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研究高收益债券等更加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债券产品,推进科技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探索对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全新途径。

(二)推动科技金融相结合的中介市场服务体系发展

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快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引进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发展融资担保中介服务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建立健全融资担保平台,探索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专业化科技担保公司。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抵质押登记系统,为科技企业抵质押品的确权、登记、评估、转让、结算、融资等提供标准、规范、有效的基础服务,保护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的积极性。推动人民银行融资租赁登记系统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建设,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三)加强部门间科技金融结合协调联动

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要加强金融机构、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协调,构建科技型企业项目库,建立科技金融信息平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信息、科技政策以及科技型融资产品等科技金融信息,形成科技金融资源共享。金融机构在组织开展科技金融银企现场对接活动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银企合作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定期、更新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相关信息,为种子期、初创期、成熟期的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四)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支持政策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会同财政、科技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科技信贷资金风险补偿机制,适当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比例,同时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情况的效果评估,定期调度、定期评估、定期。建立科技金融募集协调机制 ,更好地配置金融资源。加强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在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及时总结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做法,加大对科技金融结合相关政策和典型案例的宣讲力度。同时,完善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风险保障,加强维护金融稳定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监管协调和工作联动机制,在科技金融结合创新发展中,实现确保国家金融资金安全和推动支持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德钢,王鸾凤.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金融发展[N].人民日报,2011-3-30.

[2]房汉延.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科技产业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背景高峰论坛.

[3]黄慧敏,付剑茹.利用风险投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金融与经济,2008,(3).

第7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银行中介

一、提出背景

国外一些国家在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方面开始的实践比较早,这些国家不仅在政策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而且在金融支持体系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与强化。由于各国历史条件以及发展状况的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创新金融结构支持体系。而且,在特定的时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促使本国经济技术、金融结构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例

美国在20世纪工业化发展末期阶段着重向高技术产业发展,正是在信息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焕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因此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此时,美国的金融资本结构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由此催生出了“金融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风险投资融资模式。此外,美国政府在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也展现出关键性的作用。二战后美国政府通过建立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扩宽风险资本的渠道、多种优惠税收政策、日趋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等来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从而加快促进美国企业技术创新产业的进步。(详见表1)

三、“银行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以日本为例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国内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为此日本政府要大力提升经济实力。在发展过程中,日本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资金的内部积累严重匮乏,同时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只能依赖于向银行申请融资。因此,日本就形成了独特的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该方式通过间接融资把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机的组织起来。同时,为了解决间接融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匹配关系,日本除了建立商业银行体系、发展民间的金融融资机构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以外,还在政策、法律、信用担保、资本市场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详见表2)

四、结语

虽然各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模式不同,但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够根据本国技术创新的要求来不断完善金融结构的支持功能,在充分展示自身金融支持体系长处的同时,又能通过有关的政策措施来弥补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势,为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的支持。因此,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和保障。其次,要充分重视政府政策性金融对于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影响。再次,要建立企业信用方面的担保制度来有效地降低企业资本融资的风险。最后,要不断拓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为企业的资本融资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德发.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1).

[2]王朝晖,孙伍琴.不同金融体系下技术创新的跨国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4).

[3]程贵.技术创新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研究进展[J].财金研究,2011年第7期.

[4]童爱香,孙艳艳.美国与日本创新驱动模式比较[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1

第8篇

(一)协同创新过程协同思想最早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H•Hake创立的协同理论(Synergetic),哈肯认为,千差万别和复杂开放系统中(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满足1+1>2,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它是系统有序化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协同性是复杂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协同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从而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协同理论告诉我们,协同创新发展是指复杂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在运行、成长过程中的合作、协调和同步发展。在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聚集在集群内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又可以弥补各自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集群内的各相关主体由于所从事的生产和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由此构成产业有机系统。产业集群系统内各成员企业通过相互学习,自身的调整与技术创新,改变了集群的原有状态,通过不断的改变与进步使集群朝着更高级的形态转换。因此,产业集群的关键优势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聚集,而是来自聚集于特定区域的各主体之间和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要有多元创新主体存在,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是协同创新网络中辅助的主体,通过多元创新主体中的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进而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陈劲,2012)。产业集群内不同创新主体以相关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前提,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合作创新,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经过网络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整体协同效应,这是集群内企业单独所无法实现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与“参与者”的协同性以及“过程”的关联性有很大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的协作和共同的技术开发过程,通过集群内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各主体具有广泛的合作关系,除了同类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关系外,其他许多主体也与生产企业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如图1所示,集群内相关供应商为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与服务,销售商把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政府相关机构为集群创新提供政策、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大学及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为集群创新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金融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科技信息及相关咨询服务,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等关联企业以及政府、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创新网络的结点,通过集群内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使得各个结点连成网,网内每个结点的创新变化都会带动整张网,引起整个集群网络的变化。在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的合作中,各企业在集群中通过纵横交错的联络,各种创新资源在集群内部进行广泛的流动及优化配置,各个企业主体之间通过相互的协同与竞争作用,促进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因此,协同创新的过程是集群内各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与竞争,促进主体、技术创新过程、资源、环境等要素功能耦合,从而形成集群整体创新效应。

(二)协同创新机制网络的协同效应能促进创新,但是创新网络需要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关系着各个要素主体之间能否联结起来、技术创新的发生频率及绩效。集群创新是在集群内企业在各主体之间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学习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离不开以下机制:1.合作竞争机制。竞争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的竞争既有直接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促使集群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正是由于受到竞争的压力。相比较区域内同质企业的直接竞争,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竞争对集群的创新发展更有意义。在特定区域内聚集的大量相关企业,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又将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共同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等合作过程,又存在着为各自利益的竞争。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如果有相互的信任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的这种合作可以达到知识共享,形成促进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成本,这对合作双方以及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升集群持续的创新和竞争能力。2.沟通协作机制。产业集群的沟通协作机制是指集群区域内相关主体之间在信任基础上,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技术、信息、知识等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需要集群内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协作,主导企业与关联企业信息沟通的频率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发展和创新的成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信任是保持企业之间信息沟通是否畅通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创新是具有相互利益的用户与企业交流与互动而引起的社会化过程,创新发生的可能性更多地依赖于公司之间、公司与研究机构之间、公司与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在区域信任基础上的产业集群的共享机制是集群创新的核心源泉。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效整合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产生集群协同效应。3.创新运行机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具有不同的信息、技能、知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集群技术创新是在集群内企业交互作用的技术学习与转化的运行机制下实现的。集群内企业的学习可以通过与群内同行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同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开发与生产等活动实现,并促进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转移,达到技术扩散与共享。同行企业之间由于产品的同类性,相互间通过对产品、技术进行观察、复制,在干中学而获得显性和隐性知识;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空间集聚,信息交流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促使各成员获取一系列新的知识,积累创新能力,从而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另外,集群内部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也能够推动技术学习与转化,从而促进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及动力产生的来源地,可以把产业集群分为嵌入型和原生型。嵌入型产业集群主要由区域外部力量或要素驱动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它们基本上是由外商投资驱动、全球产业转移而形成,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广东等地。原生型产业集群主要来自区域内部力量或者区域内部资源等因素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该地区良好的内部条件(具有创业和开拓精神的区域文化、传统的产业积淀、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外部需求扩大。但是由于原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生的过程,长期拘泥于大量加工组装型企业的简单集合,属于马歇尔式的原生型产业集群,集群内部以生产类似产品的竞争性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其发展也是聚焦于成本降低能力和同质性生产规模扩张能力的获取;集群内企业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很多是单打独斗式创新活动,创新分工合作网络缺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一)核心企业的带动效应不强影响了集群创新的整体能力产业发展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集群集体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创造新的、复杂的知识,为集群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协调集群内部的活动,促进集群渐进式创新。同时,核心企业为了外包和转包,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了关系,从而促进了合作伙伴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整体效率的提升。核心企业作为集群发展的主导力量,直接推动着集群内各企业的分工。但是由于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原生型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与小生产者及销售商之间还没有形成通过外包和转包进行协作的关系,企业间纵向合作的协同性偏低。虽然核心企业有大量中小配套企业,但与中小企业之间大多限于订单采购,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上的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管理尚未普遍建立。因此,在资金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处于明显弱势的大多数配套企业,很难与核心企业实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同步发展,集群内其他企业缺少有效的知识转移能力,核心企业的知识就不会在集群内广泛流传。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极大地制约了集群创新的整体能力。

(二)中小企业相互间的技术模仿制约了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原生型产业集群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一般集中在资金、技术等进入门槛比较低的传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资金、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源普遍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少,原有基础薄弱,这些都制约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功率较低,有了创新后知识产权保护也较难,这也增加了技术创新的风险。而集群企业之间相互临近和技术方面的共性基础便利了技术溢出,降低了技术模仿难度。因此,中小企业习惯于进行技术模仿而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数原生型产业集群的产品处于跟踪与模仿阶段,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集群内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而且中小企业一般都不是处于某个产业链的源头或拥有其中一个环节核心技术者,需要的只是更好地适应新技术,以获得在这个环节更大的生存空间,仅有的创新行为大多是自发而非自觉的,是对市场被动的应对。中小企业间这种相互的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创新制约了整个集群协同创新能力。

(三)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缺失制约了集群协同创新国内外创新实践的成功都离不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作为主体进行引导,然后广泛吸引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服务机构及集群内其他企业等作为从属主体参与到网络组织中来,通过打破区域、行业、部门的界限,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和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创新网络。在这个创新网络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起着核心作用,在协同创新中实现着重要价值。但是在原生型产业集群里,基本上没有形成这种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其创新模式的组织体系是一种由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研究系统、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等多个相对独立子系统构成的分散创新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创新成果互不适应。并且很多地方的创新平台支撑较弱,创新环境不够完善,集群所在区域整体科研力量薄弱,众多企业面临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远不能满足集群创新发展的支撑需要。

三、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要想使原生型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集群内部的相关利益主体需要进行集体行动,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来实现共同发展之目的。

(一)引导中小企业与集群内核心企业结成产业链,发挥核心企业带动作用有一定技术和规模实力以及已经有自主品牌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产业集群内知识创造的主要动力,也是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源。可以通过知识溢出、合作研发、技术并购等方法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纵向分离,把生产任务分解后直接分包给中小企业,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通过知识传播来对相关中小企业施加自己的影响。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后,由于核心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为合作伙伴中小企业提供相关帮助与支持,它的突破性创新能够为一大批零配件供应商带来技术创新,而不是停留在现有的相互模仿中。从而使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鼓励企业合作创新,强化集群协同创新效应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而原生型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环境及自身能力的制约,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缺乏,往往没有能力完成自主创新,而仅仅依靠模仿又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在现实条件下,鼓励原生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相关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应该是一条理想的出路。合作创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机构,采用各自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通过提供自身所拥有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场地等进行合作,依靠资源共享从而实施创新。其运行机制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技术的动态需求,向系统内其它主体创新的需求信息,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各自通过综合运用人才、技术、知识信息、资金等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分工协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支撑,创新成果经几轮调试后投放市场,以产品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完成一次协同创新(陈丹,2010)。

第9篇

1.1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并对管理者掌握市场的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借此就能够及时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所以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就在这一过程中显得较为关键。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和进一步的发展是对社会的生产及生活发展起到推动的重要力量,只有在技术上不断更新发展,才能进一步的促进社会发展中的各领域得到繁荣。电子通信技术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在交流上顺畅的进行,解决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在工作的效率上进一步的提升。

1.2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中的问题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技术的创新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还不够、核心技术层面的缺乏,从创新能力方面来说,我国的电子通信行业的发展虽然相对较为迅速,但在整体的发展上来看,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更多的是模仿,在自主创新的能力上相对比较缺乏,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在创新的能力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在核心的技术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目前电子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上力量还较为薄弱,主要是通过进口来实现,这对长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策略实施

第一,要能够在电子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方面进行构建和创新,技术的发展创新作为基础的就是在人才基础上进行实现的,这是创新的关键所在。所以为能够保障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能够得到加强,就要在人才的创新培养上得到加强,针对实际情况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进行实际应用,从而形成良性竞争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发展态度,还要能够构建持续的耐心实施创新策略。第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己之力能够完成,所以要能将行业间的合作关系得到有效构建,并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科技研发产业化步伐的加快最为基础的就是创新的融入,故此只有在创新技术的发展支撑下才能够带动产业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就需要寻找合作支持的关键点。在国际的发展趋势下,电子通信行业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在各行业的联系上得到加强,共同合作才能找到持续发展的机遇。第三,要能够将关键技术及基础技术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有力的推进,这是对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的第二实施措施。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子通信技术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核心技术的掌握就是占领市场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要能够将电子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基础技术得到充分的发展,将其作为坚强的后盾,这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因素。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能够在更多的人力财力上进行加大投入的力度,重点得到有力的突破,通过点带动面的发展,对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全面化的进行。第四,坚持标准化的战略发展,有效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对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兼容性问题,由于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连接方式和端口,所以对电子通信产品的通用性有着一定的制约。这样就对产品的广泛应用存在着一些阻碍,所以这就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战略实施进行实现电子通信产品的产业化目标,在向外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对创新技术的拓展进一步的加强。不仅要能够在技术创新上得到重视,还要能在创新服务上进行强化,双向发展才能真正的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