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的职责

时间:2023-05-31 14:55:56

导语:在档案管理的职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管理的职责

第1篇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构建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法律层面上的管理责任机制以及管理制度。在政府公信力日趋下滑的现在,中国在现阶段的首要目的是构建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法律层面上的管理责任机制以及管理制度。行政执法档案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法律职能,对执法档案进行管理也具有着很大的意义,它是行政法律是否可以有效的对公权力进行限制的关键。

【关键词】

行政执法档案;法律功能;管理责任;管理制度

行政法的产生主要是在斗争过程和革命中妥协的产物,它存在于社会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限制公权力。所有的权力自从出现开始就具备着天生的扩张性。就行政权力而言,如果没有受到法律的制约,就一定会使公民具有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所谓行政执法,指的就是实施行政权力,所以就行政执法而言,执法主体一定要严格的根据行政法律程序执行,切实做到合理行政、依法行政,力求用最小的成本获取行政目的。行政执法档案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所积累的档案材料,它记录着整个行政执法的过程。

一、行政执法档案以及具备的法律功能

行政执法档案指的主要是具备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时积累的法律文书资料,它是对行政执法过程进行记录以及真实反映的,是在行政诉讼案以及行政复议中对行政行为具有的合法性进行判断的依据。总而言之,行政执法档案指的主要是在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以及行政检查进行实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字、声像、图表以及电子载体等多种形式的记录。就功能而言,行政执法档案主要对行政执法的过程进行真实的记录,它是行政案件中对行政行为具有的合法性进行判断的依据,还是行政行为受到社会监督以及法律监督的反映以及依据,是执行实践行政问责制并对行政责任进行确切追究的法律依据。

二、行政执法档案的管理责任及其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档案管理的责任指的主要是对执法档案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近几年,电子数据档案不断的增多,对行政执法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还会不断的出现违法和违规的行为。追究具体原因,最关键的为没有健全和完善的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制度,缺失健全的管理责任机制。

(一)缺失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在现阶段,尽管有很多地方(大连、哈尔滨)相继的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都是地方级别的,不仅在档案管理的手段以及管理目的上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关键的是作为具有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在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的权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政府规章不能实施大部分严厉的刑事处罚以及行政处罚。根据我国的《行政处罚法》、《立法法》以及《宪法》等的规定,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只能进行不被限制人生自由的处罚和一定数额罚款,而地方政府规章也只可以进行警告以及数额较小的罚款,由此可见它们所具有的处罚力度较弱。这也是导致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通不能有效发挥自身职能的关键。所以,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法律层面上的管理责任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责任机制

行政执法档案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机制,主要指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违反机关制度的违规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如何认定和应该承担哪种法律责任的相关管理机制。政执法档案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机制,在我国法律体系里还没有被建立,现阶段所追究的和档案管理相关的责任一般都是按照《档案法》中的规定。而行政执法的档案的内容和其他档案进行比较,具备着很大的差异,它既可以使档案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可以代表着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根据普通的档案管理责任对其进行追究就显得处罚力度很弱,不能使对行政执法档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的目的顺利的实现。缺失行政执法档案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机制,还导致所有行政机关在管理行政执法档案时不能进行足够的重视,并缺失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就采取内部解决的措施,有时还由于部门的利益而掩盖,并帮助违法者撒谎,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将要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信任危机。例如前几年在浙江杭州发生“70码”时间以后,公安机关在人们心中的信赖度大大的降低。后来在很多地方的交通执法过程中,人人往往会质疑执法行为,从而使政府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还对全国范围内进行行政执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行政执法作为行政诉讼以及行政复议的裁决依据,是对行政机关行使自身行政执法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法制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的重要前提,还是对行政责任实施追究的重要法律依据。

三、结语

行政执法档案对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以及执行行政执法的控制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实施依法行政的关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构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法律层面上的更加权威的档案管理制度,也缺失健全的管理责任机制,所以导致在进行档案管理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现象,对政府形象以及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基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构建健全的管理责任机制和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颜士鹏.论环境基本法的功能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

[2]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节能法律制度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

[3]杨倩.我国城市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

第2篇

1.1完整性要求维护医院档案的完整,可以说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要达到完整性要求,一方面要保证医院档案数量齐全,成分多样,使应该集中保存的档案不致分散和遗漏,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完整;另一方面要尽量保持医院档案间的历史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

1.2安全性要求医院档案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往往只有一份孤本,而且年代越久远的档案,其价值往往越大。但由于社会的和自然的原因,档案材料不免遭到损毁。因此,尽可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保护其安全,避免医院档案中的机密泄露,就成为档案管的基本任务之一。

1.3科学性要求现代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对医院档案的简单出纳和保管,而要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把档案管理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科学管理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1.4规范性要求规范性要求,也就是医院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档案管理系统不是孤立的系统,各个档案管理系统之间,档案管理系统和其它文献管理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正在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实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得以共享。要达到规范性要求,除了要制订各项医院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并贯彻实施外,还可通过法规手段来实现。

1.5经济性要求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效益,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手段,都要考虑它是否经济实用,能否用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大多数档案机构经济条件有限,经济因素往往在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中起决定作用。

1.6现代化要求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将各种现代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复制技术、视听技术等应用于档案管理中,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2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活动与其它文献管理活动一样,包含了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医院档案直接关系到其形成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档案一般自形成之日起,对外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封闭期,然而医院档案管理的封闭性造成了档案保管和利用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于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并由此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2医院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就医院档案的流转程序而言医院,档案管理过程可分为档案室管理和档案馆管理两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档案所起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服务对象不同,医院档案管理方式也有不少差异。在档案室阶段,档案具有凭证价值,主要为其形成单位控制和使用,为本单位日常工作经常查考,具有过渡性;在档案馆阶段,档案对其形成单位的作用降低,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进入永久保存时期。这个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为某个单位服务,而是要有意识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地提供档案为整个医院的各项工作服务。

2.3医院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医院档案是在其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其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因此,档案历来为形成者所有与控制,其价值与它的形成者有密切关系。目前普遍采用的在档案整理中保持档案的来源联系的作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3.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人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档案资源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医院的档案管理与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是紧密相连的。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档案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档案工作人员是医院档案工作的管理者,对医院的档案工作实施全面的管理,在档案管理中起着领导、决策、指导、监督作用。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富有创新能力的档案管理队伍,并使他们充分意识到档案的价值及档案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自觉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3.2完善医院档案管理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多数医院原来的档案管理没有独立的机构,造成档案管理没有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医院应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职能机构,确立档案室在医院中的地位,实现档案管理从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的转变,从而有利于档案的保管和档案信息的综合开发。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医院各级部门要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医院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与科室主任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挂钩,明确科室主任对科室档案工作的管理责任,抓好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3.3实行档案标准化管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根本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是先进设备的配置,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标准化。医院档案的标准化是指现代化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目录,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符合各标准的规定。档案要做到标准化是指现代化医院档案管理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从初步收集、整理到最后归档、存入微机,都要做到条理清晰、目的明确,保证档案完整,避免漏失档案的内容。

4结论

档案从几千年来的纸质载体到21世纪的电子载体,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意识到管理模式,从工作手段到工作方法,从工作规范到质量标准等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知识经济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医院档案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探索知识经济时代新形势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对策,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强化医院的档案管理,丰富医院档案管理的理论内容,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东亮,顾宏革.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的发展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1.3

[2]潘习龙,徐莉,赵茜倩等.医院改革——医改的关键环节[J].国医院管理,2008,28(5)

[3]张新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4]郭祥丽,严晓春.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7)三、建设大档案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大学实行大档案管理后,全校的档案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档案工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服务的功能得到充分保证,同时也为今后学校档案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大档案管理模式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下也遇到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1.机构设置不科学,弱化了档案部门依法管理行为。《档案法》第七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职责是:“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第八条第一款规定:高校档案机构的管理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目前,全国各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一是设立独立档案馆,一般列为学校直属业务单位或与图书馆、学报等单位一并定为教辅单位;二是设立非独立档案馆(室),挂靠校办或其他相关部门。两种设置的档案机构,都被排除在行政管理系列之外。建立了大档案的高校档案管理机构,也没有改变这种现状。准确地讲,档案馆没有行政管理权。有关档案工作文件要通过校办转发,档案工作会议也需要学校出面组织。由此可见,在现行高校档案管理体制下,档案馆本应依法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被不科学的“定位”完全弱化了。

2.职责与权力相分离所带来的困惑。实行大档案管理后,档案馆的业务职责与任务加大数倍,但相应的管理职权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管理权限仍仅限于对本单位的内部管理。只有职责,没有职权的档案馆,在对学校各立卷部门归档管理及其他文献档案收缴工作中处于一种尴尬境遇。

3.没有相关配套政策而引发出“山寨”收费现象。《办法》首次赋予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新功能,同时也明确“用于个人或者商业目的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合理收取费用”;《办法》还规定“高等学校对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但是,《办法》已经颁布实施近一年,各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针对高校档案管理的相关收费政策和档案人员的补助政策。而建立大档案后,随着高校档案的有效整合,极大扩充和丰富了的信息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利用者。于是,收费问题在没有一个统一规定和标准的情况下,各高校根据各自的政策采取了不同的收费标准。类似现象同样反映在对档案人员的工作补助上。

4.档案重要性被忽视的现象仍较普遍。主要反映在二级学院的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由于高校的特殊性,二级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是单位教学、科研骨干,主要精力放在业务上。档案法制观念淡漠,视档案工作可有可无,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很少关心过问,档案工作被边缘化。

对策1:机构职能设置不科学和职责与权力相分离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要赋予档案管理机构依法治档的职能,管理权的问题也就落到了实处。建议高校参照地方政府档案局(馆)两块牌子一套A-5的做法,在校机关设置档案处(馆)。这样,档案管理机构就能够承担起对全校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责了。

对策2:行业收费是一个敏感且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建议由省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通过调研提出一个收费与补助标准,报送物价部门审批,从根本上解决档案利用收费和档案工作人员补助不统一,不规范问题。

对策3: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对档案部门的影响至关重要,要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

第3篇

一、新时期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特征

妇幼保健档案是单位的重要资料,记录日常工作的各类信息,通过搜集、整理和留存,能为各项决策以及活动开展提供支撑。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妇幼保健档案呈现现代化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其作用有效发挥,对档案管理也具有积极作用,因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一)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载体性。妇幼保健档案信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行政、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内容,传统档案管理主要依靠纸张,能被直接阅读。现代化环境下,妇幼保健档案的载体是光盘或磁盘,并且可以存储丰富的档案信息,方便携带和管理。还可以此为载体,满足档案资料查阅需要,为开展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二)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共享性。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存储并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让信息具有高度的共享性,方便妇幼保健档案信息资料查阅。档案作为重要的文件资源,本身具有很强的共享性特征,但纸质档案往往需要借阅和传递,易受时间和空间束缚。整个借阅和传递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损坏、丢失现象,难以保障档案的安全。而数字化档案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实现妇幼保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实效性。妇幼保健档案数字化之后,可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资料查阅,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还可以实现妇幼保健档案信息的远程检索和查阅。并且查阅过程简单,能及时获取档案信息,具有实效性特征,进而为用户获取档案信息资源创造便利。

二、新时期档案现代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由于妇幼保健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目前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妇幼保健档案管理不重视。一些妇幼保健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用传统方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未能认识档案现代化的重要作用,相关制度措施不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影响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二)妇幼保健档案管理部门分工不清。未能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一些工作人员积极性不足,相互推诿。没有对妇幼保健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查询,难以提升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妇幼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忽视加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未能采取有效的管理培训措施,导致妇幼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对提升综合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带来不利影响。

三、新时期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思路及有效对策

为弥补综合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管理工作需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一)提高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顺应现代化管理趋势,制定健全的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措施,更好规范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各项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对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思想认识,并在技术、资金、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提供保障,促进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明确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部门分工。明确妇幼保健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根据管理需要合理设置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落实责任制,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促进综合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

(三)提升妇幼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引进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的妇幼保健管理人员,确保胜任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现代化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文档处理效果,预防安全隐患,确保妇幼保健档案信息资料安全,实现提升妇幼保健档案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构建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在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妇幼保健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信息平台构建,合理划分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相关人员权限和任务,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妇幼保健档案管理进行分类,加强监督工作,落实现代化管理方案,节约纸张,实现环保节约的目的。

(五)完善妇幼保健档案管理的硬件配置。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妇幼保健档案管理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设施,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保障。同时还要重视设备更新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性能和工作状态,为妇幼保健档案现代化管理服好务。

第4篇

关键词 实验室 档案建设 规范化管理

一、引言

实验室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场所,一般实验室内存有较多的档案资料,其反映了实验室以往研究的情况,是教师、学生、研究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与学习时保存下来的经验总结。因此,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相互作用

实验工作档案指的是在进行实验室内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所形成的资料文件,其中包括图表文件、影像资料等。[1]为了便于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查询,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十分必要,以便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工作。

(一)实验室档案与实验室教学的关系

以前的实验教学工作过于随意,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实验室的资料存档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档案能够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督促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室档案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实验队伍关系到实验工作的质量,对提升实验室队伍的素质十分重要。通过档案建设,能够使人员在工作中、业务水平以及科研中提供有效的依据,让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今后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三)实验室档案与发展规划建设的关系

实验室档案还有助于推动实验室规划发展,根据档案内容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规划发展建设目标,为学校基础建设提供有效建议。

三、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有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培训就进行实验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在工作中不能科学规范地收集与整理档案,影响档案管理的效果。

(二)实验室档案管理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实验室的档案管理中,没有制定详细的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无法对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三)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

当前有的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还采用传统的手段,主要以手动的方式展开档案管理工作。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对于电子文件的资料逐渐增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是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资金投入不够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的高校或者单位在这方面的投资还不够,其中包括备份管理文件服务器、高速扫描仪等。大力投入建设资金,能够保证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质量。

四、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履行工作职责

首先,要增强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另外,还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明确实验室档案工作任务十分重要。学校要加强档案建设,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并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以此推动实验室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信息设备不断出现,其中包括电子文件、多媒体技术等。因此,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十分必要。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以往的纸质文件转为电子文件,增强信息采集、传输等功能,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四)提高实验室档案工作的必要环境与设施

在实验经费中应划拨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档案建设,完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比如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等,为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质量提供物质保障。

(五)开发实验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提高实验室档案的技术效用与管理效率,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实施各类资料的数字化管理。[3]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便于档案的储存、管理与查询,有效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

(六)落实多级管理体制

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开展多级管理,首先要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将实验室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分布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人员,实施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的方式,有效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质量。

五、结语

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环节,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工作职责。[4]然而,当前实验室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实验室档案管理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等。因此,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与责任感;根据实验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改善实验室档案工作的环境与设施;开发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多级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单位为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瞿翠玲,堵锡华,岳玮.高校实验室工作档案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4(20):175+177.

[2] 郭梦鸥,黄金莲,马细珍.试论高校实验室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突破口[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 (07):83-84.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规律

我国高校档案馆大多是在综合档案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来,高校档案管理体制虽然经历了分散到分管,分管到集中,但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学生档案仍然游离在高校档案管理体制之外。教育部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将学生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范畴。但由于目前缺乏学生档案管理体制方面的具体操作性规定,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以促进学生档案规范管理,服务高校教育事业。

一、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规律

高校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在校期间学生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家庭状况、学习成绩、个人特长、奖惩情况、身心健康状态等信息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目前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规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档案数量大。自1999年扩招以来,普通高等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大幅增长,由此产生的学生档案量也大大增加。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仅19%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50%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集中在1000人~3000人。[1]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达2305所,70%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超过了5000人,32%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规模集中在10000人~30000人。[2]

(二)学生档案材料形成时间长。由于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博士点、硕士点在各高校纷纷设立,学制的改变也使得学生档案材料形成时间发生改变。学生档案材料的形成贯穿学生整个在校学习年限,专科生、研究生需要3年,本科生需要4年,而本硕博连读甚至需要10年,时间跨度长。这期间不间断的有新的档案材料形成,需要及时归档,否则容易丢失,影响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三)学生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多。学生档案材料来源比较分散,涉及学校招生办、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组织部、团委、学生所在的院系等多个部门,需要沟通协调部门间的关系以保证档案材料收集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

(四)学生档案材料内容丰富。主要有:一是入学类材料:各类入学通知书、各类学生登记表。二是鉴定类材料:学生学年鉴定表。三是学习成绩材料:学生成绩登记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表。四是毕业类材料:研究生论文答辩决议、各类毕业生登记表、学位证明材料。五是党、团组织材料: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申请材料,综合考核材料、外调证明材料。六是奖励材料:三好学生登记表、优秀学生干部登记表及各类奖励审批材料。七是处分类材料:处分决定及个人检查交代材料。八是其他:体检表、毕业生就业派遣通知书。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规律的特点体现出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复杂性、过程性、动态性。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由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转递、保管等一系列环节构成,不再是档案材料的简单收集,过去兼职管理的模式已然不适应学生档案管理的需要,必须交由专门的档案部门进行管理。

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分析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将学生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范畴。但由于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相关方面具体操作性的规定,因而在实际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高校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只有少数高校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学生档案归口学校档案机构管理,其余的还是实行分散管理,有的归口招生办、有的归口各院系、有的归口学生工作处管理。那么集中与分散的管理模式优劣在哪里呢?总的说来,学生档案不归学校档案机构管理,而分散其它一个部门或多个部门管理的这种分散多头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在一个学校有多个档案管理部门,同时对相同或相近的档案管理事项进行管理,造成了部门职能交叉,最终导致档案资源的重复建设,不符合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需要和精简高效的机构改革原则。[3]而且这种分散多头管理由于没有一个管理中心、没有一个机构对学生档案管理负总责,容易造成部门间相互扯皮,降低效率,影响学生档案管理的效果。具体来看,由于不是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被部门其他工作挤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员、经费往往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无法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学工处还是院系,档案管理工作都不可能成为中心工作,管理学生档案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兼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现今档案管理越来越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这种兼职管理的模式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时间、精力的投入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档案保管条件难以达到标准。自高校学生档案形成之日起算高校保管学生档案的时间本专科生、研究生一般为3年~4年,本硕博连读生长达10年,另外还可以在毕业后再托管2年。这期间档案的保管也是学生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学工处还是院系,档案保管的条件往往比不上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无法配备专门的档案库房和基本的档案防护设施,将档案存放在普通的办公室,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或档案损坏。三是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学生档案的收集归档和利用服务的不规范。档案整理没有严格按照档案的整理规范进行整理,还停留在简单的收集上,没有编制页号和档号。只能提供简单的档案查询、转递等服务,学生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为学校提供学生管理决策服务。学生档案归口学校档案机构管理,那么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理所当然的成为档案机构的中心工作,具有非专门档案管理部门不具备的优势,更加能够体现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在档案人员配备、保管条件、档案现代化、专业化管理等方面更胜一筹。

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建构

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把学生档案列入了高校档案管理的范围。因此,高校学生档案的主管部门无疑是高校档案机构。根据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的规律,通过对高校学生档案集中与分散管理模式优劣的比较分析,高校学生档案归口档案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是最优的。那么集中统一的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明确学生档案管理的主管部门是高校档案机构,由高校档案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学生档案工作。由高校档案机构对各学生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要求他们按照档案整理的规范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对收集归档后的学生档案进行提供利用服务以及做好档案的转递、保管等工作。要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必然要将学生档案管理的职能同原有的部门相剥离,这将面临着高校部门职责权限再分配的阻力。改革必然要有阵痛,学校领导应该从档案职能科学配置的高度来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将对相同或相近的档案管理事项的管理职能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二)合理的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集中统一的学生档案管理体制必须要有合理的人员配备,应当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应该有专项学生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保障学生档案基础设施和防护设施的配备到位,支持学生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三)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划归档案部门管理之后,档案管理部门要按照学生档案材料形成的规律重新制定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学生档案管理职责,包括明确档案馆、各归档部门职责,明确档案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各归档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学生档案业务规范。包括学生档案归档范围、程序、要求;档案整理的规范;档案查阅利用、转递、投递等方面的规定。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档案管理横向机制。学生档案来源分散,涉及到很多的部门,如何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必然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学生档案管理横向机制,对各学生档案归档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这一机制一方面要求各归档部门按照学生档案归档范围进行档案材料的收集,保证收集的完整性,避免各部门间相互扯皮,同时要求各归档部门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的要求对学生档案材料按照学生档案整理要求整理后移交归档。要建立这一机制,首先要明确各归档部门的责任人,在各归档部门确立一名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学生档案工作。其次要确定各归档部门的职责,包括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再其次实行各归档部门档案工作考核制度。把各归档部门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的指标,工作业绩与奖惩挂钩。最后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各个档案归档部门联系,对各个档案部门工作进行检查和业务培训、指导,对档案材料收集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档案整理的规范性严格把关。

第6篇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原则以及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是指在医院的相关工作活动中所形成的图标、文件、录音等各种载体以及各种类别的档案,包括病例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文书档案等相关资料,医院档案管理对于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是最宝贵的财富。医院档案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医院档案管理之中最重要的原则,要保证医院档案管理的系统完整以及准确都要有标准化的程序,符合现代档案管理的各项标准化的标准内容,比如格式内容、分类项目、档案文献编纂规则等等,这样才能结合实际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实行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便于医院的相关信息管理。二是科学化,医院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在医院管理中发挥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其科学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谐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职责权益兼顾,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明确领导干部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必须要明确职责与保护权益两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四是制定执行兼顾,对于医院现展和谐构建最重要的是对于医院档案管理以及制度的深度建设,不论制定多么严密的制度都要严格的执行才能对于医院的发展构成坚实的基础,所以要通过对于制度的相关约束来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于现代医院发展和谐构建的基础作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首先是阶段性,对于医院档案的不同流转过程多产生的,不同阶段的档案管理存在差异并且会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次是封闭性,在档案形成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封闭期,就是因为医院自身档案管理的封闭性多产生了档案管理使用的自相矛盾,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贯穿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才会推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最后是依附性,医院档案管理所形成的观点、经验以及成果包含了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一切事实,医院的档案管理对于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有着密切的管理和重要的价值。

二、医院档案管理滞后现代医院发展和谐构建现状

医院档案管理滞后对于现代医院的和谐构建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现展的和谐构建产生深远的意义。首先是在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医院只重视对于技术的开发,注重对于医学专业学术论文的研究,而对于重要的医疗活动却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以及相关信息。其次是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中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重要的发展规划之中,一般医院对于人员结构、医院规模以及医疗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对于档案管理却没有配备高素质的人员,没有形成与现代医院发展形成同步。再次是医院档案管理内容与范围随意性比较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的内涵以及外延都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明确档案管理的内容以及所包含的内容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关键。最后是档案建立体制不完善,机构不全,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对相关信息归类不明晰,使得责任不清楚。

第7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

我国建设行业发展迅速,逐渐创新出来了一种全新的建设管理模式,也就是电力工程建设总承包,这种模式指的是结合相关的合同约定,总承包商完成完整项目,如项目立项、勘测、设计以及施工和设备材料的采购等等,然后移交给业主。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这种模式,因为其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不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工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质量等等。

1.工程总承包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是有着较多的内容和较广的范围:因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都被工程总承包所涵盖,并且总承包方承担了较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有很多的方面都会形成工程总承包方案,有着十分广泛的来源范围,在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文件材料所产生,如项目立项、工程招投标以及设备材料此案够和竣工验收等等。

二是有着较多的参与单位: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工程总承包的档案管理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相关方面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合作,来完成管理任务。因为工程承包项目有着十分多的参建单位,这些单位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行业,有着差异化的性质,那么要想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完成,需要相关单位积极参与进来,总承包方来对各个分承包方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从而顺利完成整个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2.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的要点分析

一是对各个参与方的职责进行明确:要对工程总承包的特点充分考虑,合理设置和分工,对总承包方和分承包方的职责明确规定下来,具体来讲,总承包方的职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监督和指导分承包方档案业务,其次是要科学收集、整理自身的档案材料,同时对分承包方的档案资料进行接收,然后移交给业主。分承包方结合确定下来的职责要求,来在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度中加入档案管理的内容,在工程建设计划中加入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保证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可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二是对构建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健全和完善: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工程总承包项目有着较多的参建单位,并且有着较大的流动性,单位行业和性质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的管理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总承包方就需要严格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行业标准等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构建的各项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对各个分承包方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三是要重视过程管理和提前介入: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总承包方的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提前介入进来,以此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握,如总体规划、计划进度等等,要积极联系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加入档案管理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更好的进行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同时,需要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如施工、竣工验收等等,同步来收集、整理以及归档文件材料等等。总承包方需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分承包方的工作进行指导,验收和归档各个分承包方的档案资料;否则,因为竣工期间只有较短的时间,却有着较多的档案材料需要整理和归档,增加了工作难度,整理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四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那么在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中,也需要将网络化管理手段充分应用进来,以此来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更加规范的进行档案管理。总承包方需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网络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以此来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可以构建项目档案编码体系,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案卷信息,以此来在网上运行和归档相关文件和档案。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进行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各个参建单位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这样有问题出现,可以及时的发觉和处理,以此来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完成档案归档工作,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五是工程总承包档案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要确立总承包方的领导作用,在工程总承包中,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能够得到完整和准确的工程建设档案,就需要明确总承包方的领导作用。其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要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和本行业的管理标准,对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制定,对职责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在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中,需要对档案分类方案、档案管理软件以及案卷格式等进行统一和完善,这样才可以更加规范的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将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挂钩于参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如果没有严格依据相关要求来归档文件材料,或者档案管理质量不高,工程结算工作就不能够正常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相关参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充分发挥出来。

3.结语

在电力工程中,要想做好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各个参建单位的职责,对构建的各项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重视过程管理和提前介入,以此来促使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要:在实施科学化微机管理的今天,对计生档案进行合理地细化操作,是现今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当前的现状,从职责明化,制度细化,管理强化等方面入手,希望能同大家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计生档案;档案管理;细化;法制意识;约束

计生档案,纵挂横联,牵扯到千家万户。在实施科学化微机管理的今天,加强计生档案的细化管理工作,对于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处理好工作中的突发问题与遗留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与依据作用。

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由手工档簿到微机管理的过程,即由原始的粗劣而简单的手工报表到先进的具有科学化的电脑操作,这期间的些许酸楚与艰辛、迷惘与探索,笔者曾于二十世纪末期《中国人口报》上以《走科学化微机管理的道路》为题阐述过自己的拙见。而今,实施微机管理档案的工作已有十个年头,人们从茫然中走出迷惘,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逐渐地由不熟知、不适应变为认识到位、得心应手。各级部门领导,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也从思想的根本上认知了计生档案工作在计划生育中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了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有效地保证明人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目前的计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在职责明化,制度细化,管理强化等方面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东西,下面就本人在几年来的管理工作中所持的一些做法归纳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以与同行共同商榷与探索。

一、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安全性,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与任务,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这方面我重点抓住了“四不”“三联”“二要”“一保证”等逐一加以落实。“四不”即确保档案不损坏,不丢失,不零散,不混乱;“三联”即联络其他乡镇,联络其他行业,联络村级基层组织,以防漏统漏报;“二要”即要工作经常化,持之以恒,要规范计生网络的基本体系;“一保证”即保证计生档案万无一失。

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约束。

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枢纽,建档不易,管档也十分繁杂。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加以规范约束。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保证镇处计生档案的准确无误,就要首先抓好包片计生干部与村级计生统计员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起月考季评年累积的奖惩制度,坚持常抓不懈,紧而不松,从计生档案的收集、上报、整理、入档存档都要做到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操作规范,准确及时。同时,还要建立联络服务制度,畅通反馈渠道,镇村级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与计生服务对象沟通,以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计生状况资料。另外,建立收集整理建档卡的时间制度,确保每个单位当日的资料不漏收,月报之前统计好,做到上报及时,统计准确,只有这样,计生档案才能完整安全。

三、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须有“档案重于泰山”、责任大于天的思想,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个别抽档、改档乃至毁档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根底入手,明察暗访,真抓实干,不徇情枉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以保持计生档案工作的纯洁性,以达到档案入档、存档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安全性。

总而言之,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是件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草率马虎,只有将工作方向细而又细,认真对待每一点,每一步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

1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薄弱,对其认识不够

教书育人一直是民办高等院校教学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为主要目的,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领导意识淡薄,使得档案管理人员职责不清,影响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1.2制度不够完善,职责不清

制度是工作的基础,但从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情况来看却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无法实现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导致工作人员的职责不清,影响整体效率。

1.3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数为兼职,这必然会影响其工作的效率,无法进行专业训练,因此,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4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

随着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断提升,对其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缺乏保存意识,导致档案丢失情况颇为严重,同时现代化设备不到位,影响档案保存的效率。

1.5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管理手段缺乏

当前,传统的管理方式仍然是民办高校选择的首要方式,与时展脱离,无法满足时展对档案管理的需求,更无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改进民办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1增强管理意识,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作为民办高校的领导,必须要将档案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将其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分工明确。第二,强化高校教师的认知,使其更加重视档案工作。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育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档案工作的效率。

2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职责明确

在上级档案部门的领导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民办高等院校要立足实际,制定与实际相符的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推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3增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素养

做好一项工作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队伍,因此,民办高校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其队伍建设,培养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提高其工作水平,改善其责任意识。同时,新时期的档案工作人员也要定期参加培训,学习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自己,提高其管理水平,建立服务理念,更好的为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服务。

4改善档案建设设施条件,提升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首先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到整体规划中,从意识上强化对其重视,关注起经费、人员、设备等问题,改善现有的工作条件,保证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基础上,提升软件实力,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网络,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标。新时期的档案人员更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文档一体化把上级来文和学院形成的文件直接进入档案馆数据库,减少档案信息的重复录入工作;其次,对档案馆收集到的各种档案如文书、声像和图片等进行数字化处理,一并存入数据库,并对库存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积极公布一些共享信息,为不同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另外,档案人员要能够积极利用现代化管理条件和方法,有效开发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档案的价值。

三结束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