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贸易新业态

时间:2023-05-31 14:55:58

导语:在贸易新业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贸易新业态

第1篇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国际贸易融资仅占中国外贸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融资方式的20%,其中又以大企业居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很小。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虽然逐年增长,但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尤其困难。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供需失衡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高达56%。虽经各方努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问题,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和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严重失衡。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制度,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更多的依靠自身积累或者个人借款,如果要扩到生产经营规模则需要通过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加之一些中小企业为了满足资金的迫切需求,通过押汇或者打包放款等方式套取银行资金,银行提供的短期借款往往很难及时收回,致使银行不敢放贷或者放贷限额较低,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国的贸易融资法规不完善

 

中国的金融立法缺失问题严重,明显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将业务当中涉及到的,包括抵押、信托等行为的权利与责任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不符情况。例如,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当客户违约时如何有取得货物的所有权,信托收据在进口押汇中是否有效,法院对银行已承兑的远期信用证汇票是否有支付的权利等。金融立法的缺失,使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面临更大的风险,阻碍了中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较差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从银行获得贸易融资。据调查,中国中小企业一半以上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绝大多数信用等级都很低。中小企业的信用较低体现在商业信用不足,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缺乏等多个方面。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中小企业制度不规范、缺乏资本等。

 

(三)银行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信用歧视

 

首先,中国的金融政策、融资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设计的,缺乏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信贷评价体系。其次,当前中国银行业对贸易融资业务的授信管理未与其它信贷业务的授信管理相区别。由于缺少专门的审查标准,仍使用传统的5C法(品德、资本、担保、能力、环境)。例如,银行将打包贷款视同于流动资金贷款进行管理,除了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外,还需要有其它银行为企业开立的信用证原件。

 

(四)银行融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相对较弱,在人员、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导致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仍以传统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如打包放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虽然这些业务风险较低,但是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保理、福费廷、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较少,且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限制了其发展。

 

(五)专业人才匮乏

 

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精通法律、国际贸易、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日常操作中对成本、收益和风险的控制也取决于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高低。中国银行业缺少贸易融资方面专业人才的现象严重,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对金融工具、贸易手段、结算方式的不了解加大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还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例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方式虽然早已在中国得以开展,但因为业务人员水平不高的限制,使得这些业务发展缓慢。

 

三、完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和路径

 

(一)健全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

 

我国立法部门应该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的研究,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对国际贸易融资常见的做法,如押汇业中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务关系如何等,尽快在法律上给以相应的规范。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二)银行要积极创新

 

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要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仍然以传统产品为主,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融资产品较少,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银行除了发展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外,还可以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将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搭配组合,满足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如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的组合、退税质押贷款与授信开证的组合、福费廷加出口信贷与远期外汇业务的组合等。

 

(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银行应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客户的自身赢利能力是第二来源,贸易融资业务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应该有别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级标准,应该根据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制订专门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应该为客户建立业务往来档案,根据客户的业务能力、交易对手资源及客户履约的信用记录评定其信用等级。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

 

越来越灵活和多样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求中小企业的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结算及融资业务技能。与企业一样,银行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各种结算业务、评价客户的信用、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达到向更多的客户推销自己的金融服务、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

 

(五)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

 

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在日本,政府官员详细审查了解项目参与企业的情况,以保证其清偿能力。一旦贷款被批准,银行密切跟踪,保证对贷款人的执行进行持续监督,在出现拖欠贷款时及时采取行动。

 

总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结构的改善和国际贸易融资困境的解除,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相互协作。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意义

一、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回顾

(一)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三个特点。

(1)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变得密集。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中央政府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升级版给予了政策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了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强烈信号。2014年从1月22日总理不熟推进文化倡议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后,国家先后了产业融合、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等十个文件。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说,到2020年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

《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意见将明确支持重点、加大财税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四项内容作为意见的主要内容。

《关于推动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加大财政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纳入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范围,分步实施、逐年推进。

(2)政策内容高度系统。从国家层面出台的几大政策来看,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分别涉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主体、空间、特色、模式等领域,基本构筑了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

(3)国家战略设计引领。2014年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国家层面的政策较多,而地方则可以直接参考执行。

(二)从园区建设向产业带建设

2014年12月,文化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名单。随着产业环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2014年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四大转变。分别是外源推动向内源推动转变、园区建设向园区运营转变、单一产业向融合发展转变、多部门管理向机构协同转变的变化新趋势。

特别是最新提出的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的一带一路的经济带发展以及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等经济带的提出为文化产业带建设提出了新的构想。

二、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顶层涉设计不足

在顶层设计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各省市、各地区都有着遍地开花的景象,但缺乏文化系统的全面规划,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采取版块分割的形式,割据形式严重,文化产业内部外部都不能相互融合。

(二)法制不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8月,我国立法总数约38000多件,其中文化产业的立法占到了的其中的2.7%。文化领域的立法数量较少且涵盖面窄、立法缺位问题严重,同时文化立法效力层次较低,这些都成为法制不力的真实体现。

(三)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我国目前现拥有130多万家文化企业、200多万个文化个体从业者或者工作室,其中小威文化企业为85%;占总从业人数的77%;占总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小微企业正面临着人才技术的制约以及缺少公共服务平台、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投资体系不健全

在文化产业投资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存在着政策性壁垒、投资主体不清晰、无形资产评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新“国九条”,《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表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清

(1)学科支撑体系不清楚、边界不明确,看似大杂烩。

(2)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拥有的只有教科书可以参考。

(3)教育太过理论化、浅显化。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的展望

文化不再是孤立无援式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各行各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也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的特色主题,成为了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典范,比如方特梦幻王国,由方特乐园、卡通城堡等10多个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大型娱乐项目区组成。

(2)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围绕文化为核心,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不同的业态群,推动文化之城的产业升级。深证的华侨城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休闲连年和高科技娱乐手段,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的新业态。

(3)文化体育融合新业态。2014年我们看到的最具代表性则是体育展,以“体育・时尚・生活”为主题的北京文博会体育展,七年来依托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产业博览会的平台,面向全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重点服务与体育产业的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权威资讯,初步形成富有体育文化内涵的展会品牌。

(4)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欣喜的看到,文化产业不仅积极与传统产业合作,同时还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像文化商务融合的新业态、文化制造业融合的新业态、文化农业融合的新业态,无不都体现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向外延伸。

(二)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

第3篇

上半年产业发展新篇章

■“互联网+”迈入黄金发展期

2015年上半年,国家政策强力支持“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各部委纷纷部署“互联网+”相关工作。一系列“互联网+”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驱动传统产业加快互联网化。

■政府和运营商联合推动网络提速降费

针对当前我国宽带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在政府层面,要求大幅提高网络速率,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在企业层面,中国移动推出十二大提速降费举措,中国联通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中国电信围绕带宽价格、流量费用、通信费用等提出十大举措提速降费。

■智能制造发展掀开新篇章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智能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制定智能制造规划、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聚焦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6方面,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开启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篇章。

■多地开展网上行政审批

天津市滨海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宁夏银川等地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流水线式审批、并联审批流程,审批与监管分离,实现一部门一站式审批。

■新技术应用加速政务服务在线化

政务服务在线渠道向移动端转移加速。政务微信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政府在线服务开始与云服务、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社会平台级应用集成。

上半年产业发展阻力重重

■制造业线下服务亟待完善

相当一部分线下服务缺少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仍然沿用电话接单等传统的服务模式,尚未与企业线上业务实现对接,导致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现操作困难。同时,线下服务体系法规标准缺失,服务过程中的权益纠纷、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突出。

■制度藩篱掣肘新兴业态发展

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例如跨境电商对邮递物品的定性与原有对贸易和非贸易性,货物和物品使用截然分开的管理方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税费征收。

■公共服务互联网化阻力重重

政府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化过程缓慢。一方面,因技术和业务标准缺失,网络医疗、在线课堂、网上支付等民生服务类应用普及乏力。另一方面,民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各行业部门分别主导建设,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有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

下半年走势智能化为主

■“互联网+”相关政策将密集出台

截至2015年6月,福建、江苏等地已经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福建省在全国首个推出《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10条措施》,明确提出2015年至2017年间,福建省将每年统筹不少于5亿元的省级互联网经济引导资金,到2020年,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率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成为重要模式

自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上海、河北、宁夏等地积极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其中,银川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创新PPP商业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投融资体系,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既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政府在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承担设计、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以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可以有效破解智慧城市发展困境。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智慧城市以购买服务为重点,探索智慧城市建设PPP模式。

智能制造将迎来发展

智能制造成为工业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截至2014年年末,多家企业开始建设智能工厂,其中青岛海尔的沈阳冰箱互联工厂是全球家电行业首个智能互联工厂。未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智能制造将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工业机器人、3D打印、工业传感器、无人飞机等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将日益普及,比如,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将逐步成为制造企业标配。

■信息经济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各地纷纷出台促进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浙江省出台了《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浙江省信息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吉林省出台《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期通过互联网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智能终端、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入发展,信息消费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息经济将快速发展。预计至2015年底,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4万亿元,信息经济占GDP 比重将超过8%。

建议优化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制造业线下服务体系

一是广泛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引导原有的工业售前售后服务体系转型发展成为专业化社会化第三方线下服务体系。二是研究制定线下服务体系标准规范,由政府或企业主导,联合工业企业和线下服务企业,制定工业各行业领域的第三方线下服务管理标准和针对互联网融合创新业务的规范。三是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沟通,解决线上线下融合中的难题。

■优化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

一是适时调整、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及时破除阻碍新兴业态创新发展的传统规制。二是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根据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创新的特点,调整完善市场准入资质条件。三是探索先鼓励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监管的模式,放水养鱼,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使政府成为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公共平台的支持者,及时发现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完善标准和政策措施。

第4篇

热热闹闹的文博会圆满落幕了。自2006年以来,北京文博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前七届文博会项目交易总金额达到了2564亿元人民币,今年更是创下了一连串的令人惊叹的数字:

有数据显示,第八届文博会参与人数达到了120多万,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文博会主展场,4天接待各界观众21万人次;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文化产品交易、产业合作、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入住、艺术品授权、艺术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60多场项目推介交易签约活动,则吸引了海内外1.2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文博会正在为推进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市场、促进产业合作搭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平台。

另据统计,第八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190.36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成交额317.66亿元,投资类项目协议总金额872.97亿元人民币。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也令本届文博会“促进文化贸易,加快经济升级”的主题落到了实处。值得关注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四大特点:首先是文化贸易成交大幅增长;其次,平台类、产业联盟类合作项目比往年增加;第三,文化、科技、创意融合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多,文化与经济融合愈加深入;第四,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投资类项目规模大,产业集聚和带动性强。

而在全程跟踪报道文博会的过程中,本刊也总结了本届文博会的新亮点,它们指引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力推原创内容、原创品牌原创品牌成为了第八届文博会的生力军。在文博会主展场可以看到,无论是艺汇家原创手工村,还是著名原创卡通品牌阿狸,亦或是其他国内原创品牌,都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而本届文博会还集中推出了一批影视剧目创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原创品牌产品。《负二代的幸福生活》等一批新创影视剧亮相,中国首部全三维立体儿童益智动画片《聪聪玩具岛》等多部原创动漫作品首次同时,“红星梦工厂”计划、“2013中国设计红星奖”等重大项目实施,都展现了中国原创的力量。新闻出版与版权贸易展则重点推出了出版精品工程、出版原创推新工程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成为展会亮点。

跨界成主流,深化产业融合本届文博会突出展现了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与经济多领域跨界融合的新成果、新面貌,“跨界”成为热议的话题。例如演艺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催生了旅游演出新业态,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此外,数字出版已成为潮流。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卫星为渠道的新型数字出版物发行新业态技术、北京出版集团的数字资源库建设及数字版权开发成果等,成为出版业高端发展的新亮点。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展示的国内首个版权“黑匣子”——智慧保险(放心保)箱、版权云,呈现了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交易变革。

第5篇

一、北京分销服务贸易现状

1.分销服务贸易规模。近年来,北京分销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北京自1992年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2005年对外资分销服务贸易全面开放。2007年商务部新批准在北京设立外资分销业企业188个,分销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达473个,合同金额4.2亿元,实际使用金额将近3.3亿元。截至2007年年底,经正式批准设立的外资分销企业近千家,合同利用外资近10亿美元。2004年至2007年,外商投资分销业的资金规模逐年增加,年增幅为1%、5.3%、5.8%;北京分销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呈递增势态,增幅逐年递增,分别为1.1%、8.5%、145%。

2.分销服务贸易主要贸易伙伴国。进入北京的外资分销企业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泰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立于1978年10月的北京燕莎中心有限公司是北京第一家外资分销企业,于1992年正式对外开业。北京外资分销企业中,来自亚洲的外资零售公司数量最多,其次是欧洲和美国。其中,亚洲外资分销企业主要来自泰国、日本和韩国,欧洲分销企业主要来自德国、法国和英国。从出口地区结构看,北京分销企业主要走向俄罗斯、美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北京分销企业合作方式有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经营模式主要集中在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和各类专业店。

3.分销服务贸易方式。商业存在是北京分销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北京由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一直是外资分销企业争夺的市场。现在著名跨国分销业品牌,如家乐福、麦德龙、肯德基、吉野家、百盛、华堂、欧尚、7-11、家得宝、宜家、香格里拉、星巴克等,都在影响北京分销业。随着分销服务贸易的深入发展,北京的分销企业开始积极外拓市场。1999天客隆在莫斯科开设了中国第一家海外超市连锁店。2005年末北京华联收购新加坡西友百货是中国分销企业第一次以并购的方式进行国际化扩张。北京分销服务贸易还以境外消费的方式进行贸易。北京出入境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出入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购物消费支出逐渐增加。根据程继强和李薇①的调查问卷,北京居民出境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中,购物消费是第三大花费最高的项目,占到旅游消费支出的18.8%。根据A C尼尔森与世界免税协会(TFWA)联合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游的人均每次购物花费高达987美元,居全球之冠。跨境支付也是北京分销服务贸易常用的贸易方式。外资分销企业在北京采购的产品包括电子产品、五金电器、纺织品、玩具、食品等,许多国际分销企业把全球采购办公室设到北京,外资分销企业采购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南美洲和亚洲。北京分销企业在国外采购的产品非常广,涉及生活和生产领域,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来自亚洲和美洲。分销技术、分销管理人员的跨国境流动成为分销服务贸易的自然人流动类型。目前北京分销服务贸易中自然人流动类型的服务贸易规模还比较小。

二、北京分销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978年北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销格局被打破,分销主体多元化,分销渠道混杂。入世后,外资企业大举进入北京分销体系,带来机遇与挑战。北京的分销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在国内属于发达的地区。但与国际水平比较还是相对落后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分销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由于近年来北京在发展分销服务贸易方面精力集中在吸引外国资金进入分销服务业领域,对分销服务业对外投资关注较少,对分销服务出口或分销服务业“走出去”的支持还很不够;分销服务贸易输出低层次、低技术含量、低价值的劳务,收益很差,成功的案例比较少。因此,北京分销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长期逆差(表1),且逆差数额巨大。2006年更是达到千亿元以上。这说明北京分销服务贸易对北京GDP的贡献度较低,北京分销服务贸易不具备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分销服务贸易实现了高度现代化,分销服务贸易顺差有效弥补了货物贸易逆差。根据2008年11月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②,美国2006年的批零贸易进口198921万美元,出口277495万美元,顺差额为7857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69239万元③),比上年增长138%。

2.分销服务贸易增长态势不稳定。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批准企业项目个数分别为19个、139个、342个和473个。2004年、2005年、2006年批准外商投资分销合同外资金额分别为6087万美元、34527万美元和42213万美元。虽然外资在北京分销行业的投资数目不断增加,但北京分销服务贸易的增速波动较大。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总额增长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进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出现极不稳定的现象,说明北京分销服务贸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与此相对应,分销服务贸易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受世界和国家经济形式影响的程度小于货物出口,其增长变化发展平稳。

3. 分销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分销服务贸易在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支柱产业的战略替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分销服务贸易竞争力可以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来体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系数越大表明优势越大。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 它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 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否处于竞争优势及其程度。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j、Ij分别代表一国j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TC其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指数大于零,表明该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强;TC指数小于零,则表明该类商品不具国际竞争力;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TC取值为(-1,-0.6)时有极大的竞争劣势,取值为(-0.6,-0.3)时有较大竞争劣势,取值为(-0.3,0)时有微弱竞争劣势,取值为(0,0.3)时有微弱竞争优势,取值为(0.3,0.6)时有较强竞争优势,取值为(0.6,1)时有极强竞争优势。2004年至2007年北京分销服务的TC指数一直处于负数状态,说明北京分销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除2007年TC指数为-0.17503,属于微弱竞争劣势。其他年份,2004年TC指数为-0.39294,2005年TC指数为-0.35946,2006年TC指数为-0.40536,均为有较大竞争劣势。

4.分销服务贸易格局不够合理。北京分销服务贸易的主要伙伴国集中,贸易依存度高。而西方发达国家直接进行互补性分销服务贸易。外商在北京分销服务业的投资集中以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大型超级市场、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店、折扣店、购物中心为主要投资业态。外资分销企业的经营方式相对集中。而且不论是内资分销企业,还是引进外资分销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区,导致北京分销服务业态布局欠合理。但新建大店存在功能雷同、脱离消费需求现实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功能的发挥;而郊区县发展滞后、网点数量不足,业态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规模普遍偏小,郊区县的百货、超市等主力业态的规模优势和辐射力难以体现。业态升级与结构调整以模仿为主,主要是引进模式。这样使得企业间难以区别,以至于店多,但难以形成经营梯度,最终导致通地、同档次、同类型的多家企业过度竞争。业态变革手段大多为速成式数量扩张。而西欧、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首都和大城市,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交通的改善,分销服务业纷纷涌向郊区,许多超级市场、百货店等都陆续在郊区开设分店,形成了郊区的购物中心。市区分销业的衰退和郊区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城市商业空心化的趋势。而且新型业态的发展总是与国民收入的提高水平相适应,多种业态共同发展,各自发挥其功能的格局。

5. 外资分销企业占主导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分销服务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政治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谁掌握了分销服务这个领域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发达国家,都对关系国民生计的分销服务贸易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而在北京分销服务贸易的主体(中资、合资、外资)中,外商分销企业占主要地位。随着进入北京的外资分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2004年至2007年,分销企业单位数占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开业总数的比例的增幅分别为2.9%, 3.3%,3.7%,4.8%,逐年递增;实际使用外资数的比例由2.1%、0.7%、5.3%、6.6%。进入北京的外资分销企业经营领域也不断深化,从生活用品扩大到生产资料领域,涉及家居商品、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日用百货商品、电子产品、办公用品、医疗用品、化工产品、交通产品、种子饲料等领域。外资分销企业的效益水平普遍改善。2004年12月11日中国对分销行业在股权、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全面解除。2007年外资分销企业扩张速度加快。外资分销企业在京并购和独资趋势明显。外资并购企业实力强,涉及金额大,并购的战略意图明显。此外,在现有的中外合资公司内,外资分销企业开始逐步摆脱中方的合作伙伴,通过收购合作公司的股权,提高股权比例,加快了独资经营的步伐。北京中资分销企业普遍规模小,单体企业发展较快,但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事分销服务贸易起步较晚。

三、发展分销服务贸易的对策研究

1.发挥政府在分销服务贸易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应该抓紧制定符合国情又不违背WTO原则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管理力度,健全贸易促进体系。例如制定反垄断法、反倾销法等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政府还当制定分销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则,引导其合理布局,形成符合国情、国际惯例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外资分销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外资企业违规开店经营,避免对外资分销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同时大力保护和扶持中资分销企业。发挥有关主管部门贸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中外企业间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引导和帮助本市服务业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第6篇

进入2012年之后,作为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风向标的中国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销售价格已经跌入18年前的水平。为了维护表面的经济增长而实施的货币宽松、汇率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上海零售业经营的不确定。面对当前的局面,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把握,成为企业共同关心的事情。

我们以为,在一个充分不确定的环境里,面对消费者支出预期下降的影响,关键是要把握两点:其一,正确面对市场——经济的下行,客观上为企业找到了进一步为消费者服务的机会和理由以及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机会,零售经营者要善于找市场、找企业的市场、找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市场;其二是调整——零售企业要做好理念的调整、服务对象的调整、经营结构的调整、经营方式的调整。

调整零售企业的经营结构,关键是要论证市场。中国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但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消费支出结构已经产生变化,对产品的功能要求、品牌要求、购买条件要求也高了。所以,零售企业要对市场做深入分析。

如何看市场?其一要有高度地看,要站在国家经济运行状态的高度分析目前中国正进入的一个迟到的下滑的经济周期。而2008年中国政府一掷4万亿人民币的勇气,不仅打乱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也人为地推迟了经济周期变化规律,目前经济上出现的所有问题,只不过是对这种“勇气”结果的一种消化,消化又成为一个周期。然而我们同时要看到中国市场的庞大,要看到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的种种变化,中国消费者消费成熟度正在呈几何级数的提高的现实。所以,上海零售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既要看到目前的中国经济困境,也要看到中国消费市场变化中的巨大潜力。

其二要有深度地看,要看到新技术应用下的互联网带来了人们的购物新体验,物联网因购物环境变化带来的人们消费行为变化。在利用“两网”的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有非常巨大的利用空间,零售企业必须从重视产品到重视新技术的使用。

其三要有广度地看,零售企业的经营不能够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有全球的眼光。从力学角度看,一个地区形成的市场压力肯定是周边市场挤压的结果。因此,上升中的周边市场可以成为企业新市场拓展的选择对象。

其四要细分地看,市场不仅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更是一个个性化的区域理念,经过20多年的经济增长,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早已大大增长,势必带来消费内容的变化和市场的细化,零售经营者要从中找准适合企业自己的市场。

其五要比较着看,找出现实的差距。中国的零售商业(包括所有服务业)一直缺乏真正的服务精神贯穿企业始终,而习惯于单一产品下的经营模式,那种颐指气使、夸大其词的经营恶习早已深深地毒害了企业的机体。这种恶习对目前形势下的销售业绩影响颇大。借市场下行东风铲除恶习是当下企业行为的重点。

其六要内外看,看到企业的进步与差距。上海虽已拥有了几乎所有的经营业态,但创新业态仍然是企业的重中之重。麦德龙的未来商店(future store),在不可能间创新了一个新业态。这种不懈的经营追求精神正为我们所缺失。此外,企业还要向外看,上海周边城市的商业发展,无疑强烈地挤压了上海商业发展空间,原有的先发效应和传统优势进一步减弱。企业要充分利用市场调整的机遇,引人才,定战略,练内功。

第7篇

1、从业基数小但关注度不断提升。由于跨境电商的门槛相对较高(如语言沟通、知识结构、资金要求、平台要求),相较于国内电商贸易,本地跨境电商从业基数占比很小。早在2019年我市举办过一期跨境电商培训,参训人员40人以上,说明跨境电商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为下步业务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b业务远高于2c业务,但仅限于大宗跨境贸易。

我市的精细化工及机械加工均属于原料或配件输出型跨境贸易,交易对象多是通过各类国际性展会获取,前几年多数外贸企业试图通过阿里国际通获客,但收效甚微,目前已基本中断合作,通过电商平台通道获客的企业几乎没有。由于我市有竞争力的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限制,2C业务停滞不前,仅有的1-2家做跨境零售的也是买全国卖全国的方式进行。

二、存在问题

1、人才缺失问题。跨境电商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如果国内电商是1.0版本,那跨境电商就是2.0版本,要求从业者对语言的掌握、国际形势研判、域外消费习惯的分析、国际贸易条款的掌握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使得跨境电商失去了群体基础。

2、区域优势缺失。跨境电商做得相对较好的地区一般呈现几个特点:要么产品资源优势明显,如北上广深杭等地区;要么跨境电商便利化程度高;要么人才储备优势明显。在沿海等跨境电商较发达的城市不定期会举行招商会、分享会或者线下培训,对于平台的运营,平台政策的解读和海外市场的趋势等资讯能够很快的分享给卖家,但是地区就很少有这样的资源,各种资讯的获得可能要落后于沿海城市。

3、入驻平台困难。大平台入驻困难,四大跨境电商平台流量最高的两个平台ebay和亚马逊账号申请困难,申请通过率相比以前大幅下降。速卖通和wish相对容易一点,但速卖通目前主要市场还是俄罗斯和欧洲小国,整个欧美成熟市场相对于eBay和亚马逊不占优势,wish相对前三个流量较低。除了以上四大平台外,出现了很多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电商平台,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并且很多平台都会要求ebay、亚马逊、速卖通和wish等大平台的销售额达到一定要求才会允许入驻。不入驻平台而选择自建站,这对卖家的各方面要求就更高,网站推广、引流、运营等技术要求和资金投入相对在平台开店要高很多,新手卖家不太容易做。

4、国际货运物流支撑度不够。往往制约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的不是产品,不是结算,也不是规则,而是货运物流。一是可供选择的服务商数量少,更多的县区物流只能选择邮政国际小包,在一个竞争不充分的市场里使得卖家物流方案性价比严重偏低,成本高、效率低,交易履约率下降,竞争优势不明显。

5、品牌意识不强与知识产权纠纷的制约。跨境电商这种贸易业态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实现“虚拟空间市场”的交易,平台市场遍布全球,然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没有在商品流入国(地)注册的商标、申请的专利等知识产权不受该国(地)相关法律的保护。跨境电子商务商标侵权行为影响平台和卖家在国际市场中的信誉和形象,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6、现行跨境电商统计规则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发展状况。目前,数据缺乏使人们很难把握跨境电商发展的概貌,对确定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贡献也是一种挑战。现行跨境电商统计中主要存在数据多报、数据流失、重复上报、跨境电商口径与海关统计不一等问题。在数据上报主体中,跨境电商商务信息平台作为申报主体之一,由于其多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有的平台融综合服务与交易于一体,若是综合服务平台,委托其报关、报检及退税的出口贸易不一定是以电子商务方式达成的,需要甄别哪些贸易数据属于跨境电商实属困难。

三、意见及建议

1、体系化建设。应着眼于跨境电商的生态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对人才队伍培育、商品资源推送、物流便利化、政策配套上进行强化。

第8篇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港口的优秀经验值得借鉴。“2016 年,青岛港完成多式联运集装箱 48.3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同比增长60%,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青岛港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诚,青岛港之所以在全国领先离不开港口供给侧改革的推动。

2016 年以来,青岛港加快转型升级、产业调整,打造发展新业态,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培养起物流、金融、邮轮、“互联网+”等多种新业态。“通过重塑港口优势,走出了经济新常态下的港口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之路。”

青岛港的成绩体现了供给侧改革在港口发展上正取得成效,这也是大物流战略实践的重要依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所流通室助理研究员张昊认为,国内的众多港口存在航运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特别在港口业务低迷时,尤其值得政府的关注。“应推行港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区域内的港口进行充分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走出港口大物流一体化道路。”

港口发展的挑战

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海岸线总计达3.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约1.84万公里,丰富的海岸线资源为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贸易量与经济息息相关,受世界整体经济疲软的影响,世界贸易增速也持续下滑,自2012年以来保持 2%~3%的低位运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对外贸的依存度超过40%,全球贸易不振也拖累了我国进出口额的上升。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亿TEU,同比增长 3.6%,增速较上年放缓。

吞吐量增速下滑使部分港口出现吞吐能力过剩现象。张昊表示,吞吐量增速下滑,投建港口产能持续释放,部分港口将出现能力过剩的局面。腹地接近、货类相似、港口体量接近,同一区域内港口间竞争激烈。中国港口协会有关人士也指出,多数港口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负值,大型港口企业净利润相对平稳,中型港口企业净利润波动较大。

展望 2017 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态势不甚明显,宏观经济持续缓行的基本面短时间内将难改善,全球港口生产面临着较大的下行风险,港口业仍将面临巨大毫ΑR的谌耸恐赋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港口的快速发展无法依靠单纯的货物吞吐量增长,传统上依靠装卸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难以持续。“因此,港口需要向多元化架构进行调整和布局。”

供给侧改革正应时

国家对港口发展的推进政策正在升温。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包括青岛港在内的多个港口牵头项目被列入。以青岛港为例,2016年共开通多式联运集装箱班列线31条,其中省内班列20条,省外班列7条,过境第2页共2页班列4条。基本形成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的“横贯东西”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从最重要的石油运输来看,随着国家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政策调整,山东地炼企业原油进口量大幅增长,2016年,青岛港进口油量同比增长16%,其中为山东炼化企业进口油同比增长22.4%,占山东省地炼进口油总量的47%。

港口竞争在海上,更在陆上。港口经济是典型的服务业经济,经济腹地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港口服务也会提出新挑战。一个事实是,由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各地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自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出货量预计仍将面临压力。

而出口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地呈现诸如智能手机和计算机芯片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它们在船上占据的空间比家具和鞋要小。这也就需求物流越来越迅捷,越来越智能化。“货值越来越高,所要求的物流服务也将更精确。”张昊表示,中国的港口要走出大物流一体化道路,只有这样,港口未来才有可能逐步晋升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转运中心。

同时,发展多式联运可逐步解决物流服务的需求。2017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十三五”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2020 年我国将建成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系统。《方案》要求,统筹考虑各种运输方式规划的有效衔接及功能匹配,加快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与重要港区的连接线建设,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港口与铁路、公路运输衔接互通,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

《方案》也指出,要区分层次规划港口多式联运系统,区分重点推进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建 设,根据港区码头的通过能力,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港区的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港口?

智库学术委员梁海明近期撰文称,无论从三大航运板块中的集装箱、干散货,还是液体散货中任何一项来看,都显示出世界航运的重心开始出现由西方向东方移动的趋势。

经济新常态下,港口内生式增长空间有限,需要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引进发展新动能,唯有如此才能加速做大做强。

近年来,国内不少港口企业已经瞄向海外,通过开展友好合作、开辟航线、参股、投建等手段,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业务,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码头运营商的目标“走出去”。

比如,青岛港与中石油合作,向缅甸皎漂港输出技术与管理;与马士基集团和中远海运集团合作,共同建设运营意大利码头项目。天津港则充分利用资本运营手段,在规划建设咨询、港口管理输出、港口整体运营、物流网络建设、股权投资等五个方面探索与全球港口合作,构建全球供应链联盟,加强与大型航运企业、物流贸易商等企业全方位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第9篇

【关键词】钢铁现货 电子商务 运营

【中图分类号】F87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22-01

国内钢铁行业受原材料价格高位、市场需求降低、货币政策紧缩、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钢铁产业链相关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钢铁现货电子商务作为新型交易载体,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有形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将“资金、资源、渠道、物流和信息”整合在一起,为钢铁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了“贸易时间集中化、银行服务协同化、交易成本低廉化、贸易机会最大化、社会信誉最优化、仓储物流配套化”的公平、公正、公开、便捷的交易条件和环境,已得到国内广大钢铁流通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一、国内钢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国内钢铁类电子商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提供钢铁资讯和市场价格为主的专业信息公司,如我的钢铁、钢之家、兰格等;第二类是钢铁的中远期电子交易,如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欧浦等;第三类是从事钢铁现货电子交易的企业,如东方钢铁、中金钢铁等。其中第三类企业起步较晚,处于探索阶段,但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未来国内钢铁流通市场发展的主导和方向。

国内各区域相继开展钢铁电子商务业务,以中远期电子交易为主的华东地区起步较早;以钢铁现货电子交易和中远期电子交易相结合的华中、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区起步较晚;而东北、西北地区,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钢铁中远期电子交易企业,钢铁现货电子商务还是一个空白。

国家钢铁产业链相关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服务创新时期,钢铁现货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国内钢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已达80%,多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通过网上销售获得了明显收益。

二、钢铁现货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钢铁现货电子商务,主要是以现代云计算技术、信息化软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手段,依托客户资源和传统仓储物流为基础,为广大钢贸商提供权威和客观的钢铁产品价格信息、透明和公平的网上交易环境及综合增值服务条件,缩短交易链条,降低运营成本,拓展业务渠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速信息流、资金流、商贸流和物质流的流动。主要有网上钢铁现货交易、钢铁贸易、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五种服务模式。

1.钢铁现货电子交易

采取网上超市和网上商铺等服务模式。网上超市服务模式,电子商务运营主体作为资源、渠道的控制和交易主体,参与网上销售和采购,形成供需双方背对背的交易;网上商铺服务模式,电子商务运营主体不参与交易,主要是为会员提供各种资源和交易机会,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量,拉动实体市场钢材吞吐量。

2.钢铁贸易

采取集采分销和钢厂等服务模式。前者由多个采购方发起资源需求,统购方汇总后,统一向有关钢厂采购,以数量优势取得订货价格优势,有效降低订货价格;后者是选择优势品种资源,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渠道资源,获取钢厂优惠政策,拓展区域市场,实现网上零售贸易。

3.钢铁金融服务

采取订单融资和仓单融资等服务模式。订单融资服务模式,是指买方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向卖方发出网络电子订单指令,买方按照电子订单价值的一定比例向交易中心交纳保证金,所形成的网络电子订单的未来货权作为质押物,由买方向交易中心申请电子订单货款融资,由交易中心(或金融机构)按照网络电子订单全款向卖方支付,资金及货物由交易中心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双方资金及货物安全。仓单融资服务模式,是指卖方通过交易中心办理现货仓单注册后,将尚未卖出的注册仓单作为质押物向交易中心申请融资,由交易中心(或金融机构)按照仓单价值的一定比例向卖方提供资金,交易中心将根据卖方偿还贷款额度,发放货物。在实现降低卖方融资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放大卖方收益,放大交易中心收益。

4.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模式是指电子商务平台与仓储企业、加工企业、运输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会员提供装卸、仓储、开平、加工、配送、运输等服务。

5.信息服务

采取资讯和广告等服务模式。资讯服务模式,电子商务平台为会员提供行业新闻、价格指导、市场分析、深度报告、货物查询等服务;广告服务模式,电子商务平台为会员提供广告投放服务。

三、钢铁现货电子商务运营措施

1.广开资源渠道,保证资源充足。一是借助集合供应链上下游各种资源和提供多样化的高端服务,实现钢铁现货电子商务商誉度不断提升。二是与大型国有银行合作,建立牢固的资金配套渠道,为钢铁现货电子商务获取可靠资金和金融服务提供保障。三是与信誉好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合作,形成稳定的采购渠道,为钢铁现货电子商务提供充足的货源保证。四是与业绩好的大型销售企业合作,建立销售协同伙伴关系,构建稳固的分销渠道,为钢铁现货电子商务提供畅通的分销条件。五是与信誉好、有实力的实体市场入驻商户合作,为钢铁现货电子商务提供通畅的分销途径。

2.拓展销售渠道,加快销售流转。一是获取更多的分销渠道,建立集采分销网络和区域化服务体系,为钢铁现货电子商务形成区域化覆盖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充分利用网上交易优势,降低采购和销售成本,减少交易成本,获取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多样化的活跃元素。三是充分利用钢铁现货电子商务独具的公平、公开、透明、信息量大的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通过网上竞买与竞卖,开辟大型用钢企业大宗物资积压和废旧物资处理途径,为钢铁现货电子商务获得和扩大与钢贸商的黏着度。四是充分利用钢铁现货电子商务具有跨区域实时交易的优势,通过与异地优质仓储基地合作,从而实现加快销售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