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区社会调研

时间:2023-05-31 14:56:01

导语:在社区社会调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区社会调研

第1篇

*年是街道不平凡的一年,因河西“奥体”中心和新城建设,沙洲街道面临整体拆迁、规划,拆迁任务繁重,规模空前,矛盾突出。非典疫情的防范控制,“三小车”集中整治兑换,双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争创国家环保示范城市)等突发事件及重点工作给街道安定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保证街道拆迁及其它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狠抓基础,强化防范,制订预案,及时钝化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安定。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坚持“安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没有安定的社会秩序,一切工作无从谈起。安定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明确街道工委书记为街道安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村党总支(支部)书记为村安定工作第一责任人,街道工委成员按联系点实行分片包干负责,成立街道安定工作班子,建立安定工作办公室,各村和各有关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层层落实安定工作责任制。街道主要领导与各行政村签订了社会安定工作责任书。将安定工作纳入街道综合考核,安定工作情况与责任单位的经济、精神文明、党建“三位一体”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街道严格按规定查究领导责任,行使“一票否决建议权”。

二、突出重点,加大不安定因素调处力度。在认真贯彻“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街道工委制定了安定工作制度,街道每月坚持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将排查的不安定因素进行汇集,建立不安定纠纷档案,对排查发现的不安定因素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详细记入档案,做到一目了然,有底有数。综合200*年度街道排查及群众上访情况分析,街道安定工作重点是拆迁工作。

集中体现在有的农户强调家庭困难、房子少,拆迁要价不切实际;而一些企业认为有订单合同,停产拆迁造成的损失太大,拆迁要价过高;330户“双拆户”(拆违、拆迁同时进行)要求补偿拆迁款;村民征地要求二次分配矛盾(要求分配村、组集体公益设施赔偿款);迁入不满10年的800多个外迁户口要求安置保养费等拆迁矛盾。另外,绕城公路绿化带农村土地流转补偿款,“三小车”整治兑换矛盾,非典疫情防范控制过程中个别老百姓的不理解等等,这些矛盾的及时化解,是街道做好其它工作的前提。一年来,我们加大各类不安定因素的调处化解工作。一是建立完善安定工作预案。二是畅通安定工作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员制度,安定工作信息一日一报,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三是加大调处化解力度。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加大拆迁政策,法规宣传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制意识,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年度,街道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起,调解率达100%,调成率达95%以上,控制群众上访事件5起。

四是控制重点人头。对各类矛盾的重点人头认真排查,建立档案,实行跟踪工作,重点教育,重点防控。三、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街道共聘用专职联防人员43名,护村、护厂员54名,佩戴袖章日益巡逻,参加街道辖区安全防范工作。群防群治工作的不断完善,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起了积极的防范作用。盗窃机电动车,居民区入室盗窃、单位内部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创安”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200*年度获“市安全街道”称号。安置帮教措施到位,全街道22个帮教对象,帮教率100%,无脱管、漏管现象,无一重新犯罪。禁毒工作成效显着,200*年,辖区内原吸毒人员没有1人重新复吸,吸毒,贩毒案件为零。深入做好“四个纳入”工作,切实做到“三个确保”指标。“xx”问题处理得力。至目前为止,辖区内没有发现“xx”人员,也没有“xx”宣传材料的流入。综治工作的强化,有力地维护了街道的安定。

第2篇

一、科学调整组织格局,激发团组织工作活力。

社区共有团员青年305人。以前,由于旧村规模普遍较小,班子不健全,一直没有专职团干部,团组织工作长期缺位。合村改造后,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委,多套班子变为一套班子,形成了大社区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在党建工作的带动下,社区积极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依托楼宇建支部,配强配优团干部,使团组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彻底改变了过去机制不活、工作被动的局面。团组织成为社区建设的生力军。

(一)调整组织格局,实施支部上楼。借社区党委成立之机,彻底打乱原来村一级的团组织格局,撤销原来的村团支部,按照现有楼宇进行重新整合。成立了社区团委,社区团委下设5个小区团总支,每个团总支又下设楼宇团支部,共设立24个楼宇团支部,社区团委以楼宇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使团组织更便于联系青年。社区团委同时积极吸收社区及各行业优秀人才充实到团组织中来兼任楼宇团支部书记,形成了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格局。楼宇团建工作的开展,打破以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使社区团建工作重心下移,实现了社区团组织的全覆盖,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渗透力,拓展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拓展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社区团委协调优势,以创新团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为重点,先后成立了社区青少年法律维权工作站、青年志愿者站、青年培训学校等组织机构,摸索出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律维权、心理辅导、德育较远、志愿服务等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依托社区楼宇团支部协调组建群众和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根据居民需求开展护理、义诊、义教、维修等入户服务。以楼宇团支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健身活动。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社区楼宇团支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组织楼宇团员开展“创国家卫生城市,志愿者在行动”和“创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建新功”为主体的志愿者行动。楼宇团支部还协调有关部门聘请高级技师,免费为青年居民进行计算机、美容美发、电气焊等专业技能培训,共培训青年2000人次。

(三)规范制度建设,强化工作保障。社区团委每月7日召开一次由全体楼宇团支部书记共同参与的工作会议。会议主要是由社区团委对近期团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各楼宇之间对团的工作进行讨论,方便不同单位团组织之间开展协作互助。建立定期培训机制。邀请专家对楼宇团支部书记进行培训,重点研究和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通过培训,进一步改变基层团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提升了基层团干部的领导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经验的交流。

二、创新楼宇服务平台,发挥楼宇团员作用。

(一)创建信息快速通道,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每个楼宇设立服务栏,是楼宇团支部为服务社区居民而打造的信息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楼宇团支部每天都要为居民提供最新的菜篮子预报、就业指南、天气预报和社区动态等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是街道团工委创建的名为“共青团信息快递”的QQ群。通过这个QQ群,街道团工委在各市场团支部、企业团支部、机关事业单位团支部和社区村团支部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可以随时沟通的快速通道。而与社区居民关系密切的各类信息,则通过各楼宇内的值日团员下载整理,最终呈现在楼宇服务栏内,每天如一地为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和实惠。

(二)开展团员联系户活动,搭建联络帮办平台。楼宇团支部的第二个服务平台便是联络帮办平台。在每栋楼宇,团支部书记、楼长都要公布联络帮办电话。多数情况下,居民有什么困难事,第一个知道的就是楼宇团支部书记。在社区,24个楼宇团支部共有团员305名,每名团员都联系着3至5个特殊家庭。这些家庭要么是有“老、弱、病、残”人员,要么就是收入微薄,经济困难。在团员联系户活动中,团员每月要联系走访居民户5到10次,随时了解每个家庭困难、意愿,经常向社区居民征集对社区团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居民有困难,楼宇团支部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楼宇团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双述双评”会议,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商讨。“双述双评”即团干部和团员定期述职,团员和群众代表面对面进行评议。通过这种形式,大家畅所欲言,更便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正偏差。今年以来,经楼宇团支部协调解决的群众困难和问题就有60余个,楼宇团支部成为各社区维护和谐稳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三)组织文化学习活动,打造宣传教育平台。组织开展文化和教育活动,帮助做好政策宣传是街道每一个楼宇团支部的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旧村改工程的迅速推进,街道5.6万群众住进了整洁漂亮的大社区。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群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也亟需改变,以尽快适应节奏快、压力大的城市生活。楼宇团支部充分利用自身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经常组织各类文化娱乐和技能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居民素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今年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楼宇团支部更是主动发挥队伍年轻、知识全面的优势,开展入户宣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知晓率。团员青年也成为社区传播文明、助推和谐的重要力量。

三、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不断解决各类问题。

当前,街道正处在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中,团组织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社区团组织通过摸索建立起一套自我完善机制,团组织通过定期开展联席会议、例会沟通、意见征集等活动,主动发现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进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如何在旧村改造的同时,通过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带动居民素质提高,解决其生活就业保障,促进农民成功向市民的转型。围绕这一问题,社区团委通过基层团组织建设,以团建带社建,让每名团员自觉投入社区建设,成为提高素质,奉献社会的带头人。企、事业团组织与社区团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的协调,使社区团员青年能够享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技能培训,增强社区青年的劳动就业能力。通过与法律服务所团组织协调,开展社区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维权活动,提高全体居民法律意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3篇

这次美国白蛾防治专题会议,既是防治工作部署会,又是宣传动员会。区委、区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会前下发了全区《关于做好2012年防治美国白蛾工作的意见》,刚才,光强局长又传达学习了全区《2012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黄河北)防治预案》,区政府与各街镇、相关单位签订了今年防治任务目标责任书,可以说任务相当具体,责任非常明确,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去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强化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特别是面对第三代美国白蛾虫情爆发的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动,层层发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措并举,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有效遏制住了美国白蛾的扩散蔓延。在此次防治美国白蛾的工作中,军地累计出动3.6万人次,动用各种器械360余台,使用植物源农药36吨,防治作业面积达12.9万亩次。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全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涌现出许多好的典型,如北郊林场防治经验和防治效果得到国家林业局肯定,大桥镇的坡西村、倪家村,桑梓店镇的冯堂村防治效果都比较好,通过市检查验收,为区争了荣誉。他们的工作证明了两点:一是领导重视,舍得投入,积极主动,以身作则,组织有力,多措并举;二是美国白蛾可防、可治、可控,关键是重视不重视。

俗话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2011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可概括为一代紧,二代松,三代疫情爆发。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监测体系不够健全,专业防治队伍数量少力量薄弱,防治经费不足,防治器械少,缺乏有效的防治经验,个别单位讲困难条件多,等靠要现象多等等,这些问题要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深入思考,深刻反思,加以克服和改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否则就会酿成大祸,正如上级领导所说:你不治虫,可能虫就吃掉你的饭碗。

二、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打赢今年防治美国白蛾的攻坚战

一要充分认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美国白蛾自07年8月传入我区黄河北地区,2011年第二代(7月)侵入城区,全区发生虫林面积已达4万余亩,黄河北地区或轻或重几乎没有无虫情净地,疫情发展之快、范围之大、危害之重,已对我区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尽管全区上下在防控美国白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其超强的适应性(耐饥饿、耐高温、耐寒、抗缺氧)和繁殖力(一年三代,一只蛾子可产最多2亿头虫子),它已成为我区林业病虫害的主要防治对象。根据省、市防治指挥部通报,今年全省美国白蛾虫口密度仍将处于高密度和高发期,防治形势相当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今年,全国第十一届全运会、第七届园博会等重大活动将在我市举办,打好美国白蛾防治攻坚战,维护全市生态环境,不仅是紧迫的经济任务,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省、市、区各级主要领导都有重要批示和要求,强调共同点就是“严厉追究责任制”。因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不等不靠,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从关注民生、保护生态安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美国白蛾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压缩疫区面积,严控新疫点发生,降低虫口密度,确保实现有虫株率低于3%(2011年全市为11.8%),树叶保存率高于85%以上的防治任务目标,打一场防治美国白蛾的人民战争,坚决遏制美国白蛾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态势。

二要科学防治,狠抓落实,确保防治工作全面到位。通过认真分析研判2011年防治美国白蛾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年要从四个方面,牢牢牵住防治美国白蛾的牛鼻子,确保防治目标的实现。

1、摸清任务底数,落实责任主体。要坚持“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和“属地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各级负责,人人行动,实现全覆盖、无缝隙、不留死角和盲区,达到彻底全面防治的要求。各办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本辖区、本单位现有林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权属,画出示意图,建档立册管理。在此基础上,区与镇办、单位,镇办与村,镇办与驻区单位,村与户,单位与承包户,层层签订防治责任书,落实防治主体,明确防治责任,实现群防群治,联防联治。对农户或单位不能自防的,可实行有偿委托防治,要及时缴纳代防相关费用。对无树主、无人防的受灾树木,镇办或村委会有权处置。对防治不力,灾情严重的单位,区监察部门、林业执法部门加强督导,促其整改,对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或交法院执行。

2、健全防治队伍,狠抓责任落实。一是建立虫情预测、预报体系。区农发局成立专家组,负责区监测点管理工作,收集、研判和上报虫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组织技术培训。镇、办及各单位要设立虫情统计点,专人负责,负责对本辖区、本系统虫情监测、统计和上报,提出防治建议,并对村居虫情调查员管理。各村居必须有一名虫情调查员,负责对辖区内虫情监测、统计和上报,提出防治建议。二是成立专业防治队伍。实践证明,没有专业防治队伍,难以实现有效防治。区直相关部门、镇办、村居都要建立防治美国白蛾专业队,镇办不少于30人,村居不少于10人,黄河河务局、林场等林地面积大的单位,根据防治需要可成立数个专业队,各级专业队人员名单要上报,录入微机管理,纳入督导考核。三是成立督导组。区监察局、政府督察室牵头,从区直部门抽调人员,负责对各级各单位药械配备、专业防治队伍和防治实际情况,定期或随机性进行督查,并进行通报。四是成立执法组。由区农发局、各镇林业站抽调人员组成,加大执法力度,对达不到防治要求的单位和农户,依照相关法规下达限期防治通知书,并视情况予以处罚。

3、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物资保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克服困难,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对美国白蛾防治资金的投入,这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基础。区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办法,各级各单位要抓紧落实区要求的防治器械数量,确保各村居至少有一台高射喷雾器,户户有高枝剪和小型喷雾器。防治药物要使用规定的无公害农药,采取区、镇办及村居三级保障措施,不等不靠,抓紧购置备全各种药械。区政府设立多个网幕收购点并保障资金,采取有偿收购办法,鼓励全社会参与防治行动。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治意识。防治工作要做到全覆盖,无缝隙,不漏一块地,不漏一棵树,干净彻底除治,只喊口号不行,光靠某一级某一个单位不行,只有唤起全社会民众的关注,人人参与才能实现。因此,由区委宣传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宣传组,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不间断地宣传美国白蛾的生物特性,危害的严重性和科学防治技术,及时总结推广防治战斗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各级各单位要成立防治知识宣讲组,利用培训和动员会及深入村居等时机进行宣传,告知基层和群众防治措施和办法。区教育局、计生局、团区委、妇联等单位,要充分发挥工作有利条件,通过发放明白纸,举办知识讲座,组织志愿者参与防治活动等,积极营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防治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扎扎实实做好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

第4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立足全区实际,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了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智慧路南”建设已经开始起步。

    (一)注重基础先行,智慧城市建设根基得到夯实。一是政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区直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加大了对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力度,初步形成了技术比较先进、系统内上下结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政务管理和服务体系。二是以“智慧民生”建设为切入点,民生领域信息化服务开始起步。自去年网上审批系统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截止目前累计办件1915件,并逐步推进了居民健康卡、民政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社会保障综合系统、数字校园等服务民生项目。

    (二)注重示范带动,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结合我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探索实施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为总体目标,以“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构架的“三全七化”网格管理体系,搭建了社会治理新平台,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目前,全区143个村居,建立508个网格。

    (三)注重融合效应,智慧产业发展初露端倪。近几年,我区在有效促进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注重项目管理,为“智慧企业”和“智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促进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金融服务等多个产业类别。二是推动面向产业(园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国际新型的“互联网+虚拟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创新驱动路南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培育,强化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一批技术先进适用、商业运作模式清晰、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和应用模式。截至去年底,引进、培育了58同城、易物天下、易车网、志金科贸等电子商务企业40余家,开发建设了报春钢铁网、志金钢铁网、唐山北方国际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借助阿里巴巴、天猫、美团等知名网站,开拓网上信息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路南财经大厦为载体的河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先进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前期工作推进困难。少数部门单位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够多,有时甚至存在敷衍应对的现象,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工作进展缓慢。

    (二)整体规划尚未确定,先期投资重复浪费。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尚未出台明确的整体规划,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各部门单位开展工作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突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三)缺乏服务平台支撑,信息整合有待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而我区尚未建立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导致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无法统一,数据交换标准不一致,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形成了“智能孤岛”。例如,大多数部门单位、小区村居均安装有视频监控,但是在需要调取影像资料时,无法通过共享来获取,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舆论宣传引导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群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度普遍不高,成为推进此项工作的瓶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宣传推介不够。智慧城市是为市民而建,在实施前要让市民从一开始就了解相关推进计划,使市民对可使用的城市资源有认同感,如水电、公共设施等“智慧城市”提供的各项服务,让市民与城市连接,推动城市更加绿色、低碳。二是数据收集不够。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味追求科技的炫酷,而是给予市民生活上的便利和帮助,让百姓受益。这就需要社会各方、城市中各个角色的充分关注,在大数据时代,提升城市“智慧”。

    (五)融资机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缺乏保障。目前,我区智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投入,缺乏相关融资政策,社会投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从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单一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建设需求,甚至成为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几点建议

    智慧城市是城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智慧路南”建设工作,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智慧城市建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将给城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对我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路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发展大势,从全局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案例,增强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尽快明确发展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成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要有效衔接“智慧唐山”建设,借鉴先进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搞好顶层设计。要按照适度超前、特色明显、注重实效的要求,把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明确的建设时间表,统筹建设各领域的智慧项目,有计划、分层次的协调推进。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大脑”,要首先完成对平台的搭建。要加强与移动、联通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对城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同时,要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区场开发能力。

    (四)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区政府要在保证引导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投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要吸收有资质、有实力的运营商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政府与企业多方参与、区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第5篇

【关键词】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29-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幼儿出现社会不适的现象越来越多,致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状况。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本文采取调查的方式对成都地区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研究,来揭示成都地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本文样本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四所幼儿园(市区两所,郊县两所),每所幼儿园均按照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小、中、大班幼儿,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的样本共计188名幼儿。其中市区82名,郊县102名;男孩88名(市区男孩有40名,郊县男孩48名),女孩100名(市区女孩42名,郊县58名);小班幼儿54名,中班幼儿66名,大班幼儿68名。

2.研究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编制的《3-7岁幼儿社会性发展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社会性发展量表共15个因素,60个项目。15个因素是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认知、意志、生活习惯、内外向性、依恋家人、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同伴关系、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所有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制,1表示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中等程度符合,4表示较符合,5表示符合。全部为正向题,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在此项目上发展越好。此量表是由家长进行填写。

3.研究步骤。首先,联系幼儿园,确定研究对象;其次,请幼儿园老师将量表发放给家长,填完后收回;最后剔除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的各题分数录入Excel工作表,再由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总体情况。由于《3-7岁幼儿社会性发展量表》是由15个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包含4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就是该名幼儿在这个项目的得分。幼儿在各因素上的平均分及总分如表1所示。在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各因素中,平均分最高的是诚实公正,其次是侵犯性,再次是共情和助人,而生活习惯的得分最低。因此,成都地区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在各因素中,发展最好的是诚实公正,较差的是生活习惯。

2.年龄差异。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进行相邻年龄组之间的多重比较,得出幼儿在社会认知、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存在年龄差异,而社会性发展的其他均无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小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方面存在显著年龄差异(P

3.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的社会性发展各因素进行t检验发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部分因素存在性别差异。由表3得知:男孩和女孩在共情和助人上存在显著差异(P

4.地区差异市区和郊县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因素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市区的幼儿在发展总分上高于郊县,市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总体比郊县幼儿发展得好,并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市区的幼儿在内外向性和依恋家人这两个因素的得分低于郊县幼儿,但无显著差异,而其他13个因素上的得分均高于郊县幼儿。其中在社会认知、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独立性、诚实公正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1.年龄差异分析在社会性发展量表各因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得分并非呈简单的直线上升趋势。很多社会性发展因素在幼儿中班出现转折。在表2中,中、大班的幼儿在共情和助人、好胜心、自尊心上没有小班幼儿发展的好。这说明小班幼儿开始摆脱自我中心,在成人的教导下意识到要关心和帮助别人,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意识到太好胜、好强有的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许并不是处处需要争强好胜,也不需要自尊心过于强烈,适当地示弱反而有利于自己需要的满足。由此,应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龄差异,适时引导。

2.性别差异分析。成都地区女孩社会性发展比男孩好,尤其在遵守社会规则、无侵犯性、共情和助人上女孩明显好于男孩,这与社会对男女的性别角色定位有关。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强调男女的差异,要求女孩温柔、端庄、文静,而男孩要勇敢、大胆,不要像女孩子那样柔弱,这就使得女孩比男孩要遵守社会规则、侵犯要少。另外,男孩和女孩在身心发展特点上存在明显差异,女孩比男孩更敏感、更细腻,使得女孩在共情和助人上要好于男孩,这与幼儿的在园表现一致。在幼儿园,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女孩则更关心和同情同伴。

3.地区差异分析。在表4中显示市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明显好于郊县幼儿。市区经济发展好于郊县,市区幼儿所处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以及文化氛围好于郊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市区幼儿的父母学历总体上高于郊县幼儿父母,市区父母尤其注重对幼儿的教育,注重生活习惯的培养,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带孩子到社会中学习,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坚持力。同时关注家庭教养方式,与周围人探讨育儿经验,阅读育儿知识,搜寻育儿方法。另外,市区的幼儿园更加重视对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并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因此,要关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思考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探寻培养的方法,尤其应关注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剖析家庭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尤其注重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王晓燕,陈会昌.北方地区3-7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2

[2]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4.

第6篇

调研组对二道区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数量、行业构成分布、经营、税收、对全区整体财政贡献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总体感到,几年来,全区税源建设呈上升的趋势,税收逐年增加,为确保财政收入,确保民生改善,确保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税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克服不利条件,保证了税收完成既定目标。但喜中也有忧,制约二道区税源发展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如区纳税企业多、额度小、税收总量少;行业结构发生变化,一产、二产税收减少,三产效益没有体现;税源结构不均衡;财政贡献率下降,招商引资成效还未显现等。

为推进二道区税源建设,调研组建议:一是培育企业军团,打造企业航母,加强重点税源建设;二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三产;三是引进企业要把近期和远期效益结合起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四是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税源持续增长。

(于占林 庄为民)

围绕“三保”目标 认真开展监督工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长岭县人大常委会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组织开展一系列检查、调查、视察工作。一是围绕“保增长”,开展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视察活动、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调研活动、听取县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情况报告、听取县政府财政预算和决算报告等四项专题调研;二是围绕“保民生”,开展《义务教育法》和《食品卫生法》贯彻实施情况检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调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调查、县乡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情况调查、全县畜禽防疫情况调查等五项专题调研;三是围绕“保稳定”,开展公安“三基建设”情况视察、县人民法院执行情况检查、县检察院监所检察工作调查等三项专题调研。

为提升调研工作实效,长岭人大创新三项措施:一是在调研力量的组织上体现代表性。每个专题调研组分别由县人大常委会5名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委室为责任机构,邀请对被调研工作比较熟悉的人大代表参加,并要求县直有关部门协调调查,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二是在调研方法的选择上体现灵活性。采用点面结合、好差结合、明察暗访、上下联动的调研方式,把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走访群众、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摸清实情。三是在调研对象的确定上体现自主性。调研组自行选“点”,自找调查对象,被调查对象不限身份,体现调研对象的广泛性、普遍性。

(杨宏光)

东昌区人大代表视察新农村建设

近日,通化市东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本选区市人大代表,对东昌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视察。

代表们先后实地视察了东昌区江东乡保安小学;环通乡长流村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及村容村貌、长流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经济开发区的盛信保健品有限公司、克恩日化有限公司;金厂镇小城镇建设、大明乳液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天瑞食用菌基地、龙头村新农村建设及村容村貌、龙头村泥草房建设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

东昌区副区长曹武就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小城镇建设、农民医疗保险及农民养老保险等方面向代表们做了综合情况汇报。代表们对东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区政府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代表们还就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好农民医疗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第7篇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工作任务;解构;重构

《社会调查方法》是有效地获取社会信息、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有力工具,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书面作业、技能考试等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为增强学生专业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一、基于社区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藏在每个工作任务之中。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工作任务驱动下,在探索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所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程定位要准确,要以社区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设计课程,实现个人成长和岗位需要的双重目标;二是按社区行业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依据社区工作任务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三是课程实施的操作性要强,学生学习过程以完成社区工作任务为基础,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四是课程实践任务要符合课程要求,严把实践环节,确保课程实践的效果。

二、基于社区工作任务的课程解构与内容重构

传统社会调查方法的内容按照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社会调查的准备与设计,包括社会调查概述、社会调查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调查方案的准备与设计;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的实施,包括社会调查的四种不同类型和资料搜集的四种不同方法,即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以及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献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第三部分资料的整理分析,包括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第四部分调查工作总结,包括定性研究报告和定量研究报告的撰写特点与要求、调研工作的总结与评估等。以上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体现了社会调查工作的完整过程,体现了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的递进发展过程。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遵循社会调查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更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境的工作任务设置。如果只是掌握了每个阶段的工作技能,而不懂得面对不同工作任务选择不同的方法,这就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工作需求。因此,《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内容的解构需要在了解常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解构工作步骤,明确每一个工作任务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客观要求,由此来确定具体的理论知识章节和实践项目。

根据对社区的市场需求调研,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核心岗位确定为:社区工作站专干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工作站专干主要面向社区居民提供计生、综治、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社区组织社工主要面向社区老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提供专业化服务。每一个岗位有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而需要运用到社会调查方法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三项:社区成员信息采集、社区各类人群的问题及需求调研、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评议。

第一项社区调查工作任务:社区成员信息采集。它是社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居民信息、单位信息、门店信息、党员信息和民政对象等信息的采集,其中具体的任务包括调查摸底、编制不同成员对象的信息采集表、对社区成员开展普查及信息的录入等,主要涉及社会调查的概述、社会测量的内涵与特点、普查的特点与要求等相关知识。

第二项社区调查工作任务:社区各类人群的问题及需求调研。它是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以居民为本的重要体现,其中具体任务包括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样本和调查方法的选择等。主要涉及调查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调查方案的准备与设计、操作化的程序与方法、抽样的类型与设计、个案研究与典型研究的特点、访谈的设计与操作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第三项社区调查工作任务: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评议。它是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的重要途径,其中具体任务包括调查问卷的准备、设计与实施等。主要涉及调查方案的准备与设计、操作化的程序与方法、抽样的类型与设计、问卷的设计与运用、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资料的整理审核与统计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从以上工作任务可以看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设计的解构与内容的重构经历两个重要阶段:首先,将社区典型调查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模块化的子任务,可以依据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和工作环境等要素对其进行解构。其次,将子任务转化为具体的章节。每一个子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子任务工作过程的步骤与课程的具体内容一一对应。

三、基于社区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1.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社区合作的新型关系,搭建课程实践的平台。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与街道、社区签订正式实习协议,安排该专业学生到社区开展专业实习和课程实践。就《社会调查方法》而言,学生作为方案设计者、调查员、数据录入员、资料分析员和报告撰写者,可以帮助社区完成各项调查工作任务。一方面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任务当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社区调查工作能有效减轻社区的工作负担,提升社区工作实效。

2.采取小组式学习法,提升社区调查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首先,根据社区调查工作任务的数量和类别,将班级成员进行合理分组,每组3~5人,分组时考虑小组成员性别、个性、能力等特点进行多元化的搭配。其次,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公布的社区调查工作任务教学计划及相关资料,主动选择适合的调查任务,并制订调查任务实施方案。再次,为了避免在小组式学习的过程中组长包办所有工作任务或者有些队员坐收渔翁之利、置身事外,教师可以将小组内部成员的身份和职责轮流定为主访员、次访员、记录员、观察员等,并加强协调、监控,确保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3.采取联合督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协调、推动和评估。为保证课程实践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使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质量得到切实提升,需要大力加强实践督导工作。而传统的实践督导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学院督导和社区督导。笔者认为,由社区专业与社区行业共同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督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督导形式。它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将课程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将专业价值与个人价值进行整合。学院督导实行“项目督导”,主要负责联合实践项目的规划、联络、协调、过程监督与总结评估;社区督导则负责“职责督导”,主要负责学生在实践期间的工作安排、社区环境适应、社区调查的程序指导与调查实效鉴定。

4.引入能力本位考核办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可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等多元的评价方法。首先,结合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过程表现给予全面、综合的评价;其次,评估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质量要高,调查报告格式要正确,内容要完整,符合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特点;再次,组织小组展示和答辩,每个小组成员按工作任务进行总结陈述,把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心得体会和自我评价等与大家分享,再由教师与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给予互评。

总之,基于社区工作任务的《社会调查方法》的课程设计,彻底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和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获得社区调查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培养了学生学习创新、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重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课程教材本身比较厚,知识点也比较多,大部分课时安排的是课堂教学,留给学生完成作业、课外实践、课堂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这些条条框框,匆忙应付期末考试。通过考试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笔者发现了较多问题:如对“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的概念与特征经常搞混,张冠李戴,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两种调查方式的根本差异,纯粹依靠机械记忆而产生这种概念混淆的状况;又如对“调查方案的设计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的回答,许多学生把老师在多媒体课件(PPT)上列出的提纲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卷面上,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触和理解做进一步阐述,甚至有些学生连关键点都答不全,这明显是死记硬背的后果,而非自己的亲身感悟,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答案而需要自己发挥的题目,如对“你认为在访问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回答,一些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去答,要么了了几句,要么一片空白。这些都说明,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课堂学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浪费了激情和精力,学生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学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投入——产出比”,不得不说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师课堂讲授的方法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性质出现了错位和偏差。实际上,社会调查这门课程具有最大、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包含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受益。

一是社会调查课程本身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了解,离不开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理解和分析。然而大部分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度比较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还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当然,这与该课程的教学学期安排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作为一门专业入门课和基础方法课,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在还没有系统学习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没有培养起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和思维习惯的前提下,必然会因学生的阅历不够、体验不深刻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性记忆,学生不是通过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触而形成理解性记忆。显然,理解性记忆相比机械性记忆将更加持久、更加牢固、更加深刻,更不容易产生混淆。

二是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能只依靠课堂上书本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必须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运用技巧,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但是在许多大学的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连“龙套”都没得跑。这种学生围着书本转、缺乏实训锻炼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书本、课件上,停留在文字、图片上,不够直观也不够生动,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运用脱钩,影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

二、完善建议

根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征,也依据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众多问题,笔者认为想要强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仍然离不开本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实践性”。

(一)引导学生增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由于本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方法课,因此课程的安排大都在大学一年级,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自己的阅历较浅,缺乏足够的社会学知识,也缺乏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思路打不开,视野也比较狭隘。如提问学生“如果让你对白领群体进行调查,你准备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都会回答“工资收入”、“住房”、“消费水平”等,大家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白领群体的物质层面,对白领群体的“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婚姻状况”“人际交往”,乃至“犯罪情况”却鲜有提及,而当老师引导他们说到还有其他研究内容时,学生才会“恍然大悟”。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了解度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建议本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多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新闻焦点和热点,更关注一些时政报道和社会评论,并通过布置课下作业,然后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搜集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分析,以期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学生调查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以现实案例充实课堂,避免就“方法”论“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具有系统性、方法性的应用性学科,从调查课题的选择到调查方案的设计,再到实际调查的开展实施,进而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最后撰写一份规范的调查报告,每一步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因而老师在讲授每一个调查方法时必然会有大量知识点的理论性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的课堂讲授不能就“方法”论“方法”,只是单一地介绍方法,还应该以丰富的现实案例生动形象地示范、展示“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单纯理论性知识讲授的枯燥和乏味,又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每种方法在现实当中是如何运用的,更能对学生将来的亲身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在向学生讲授普遍调查时,可以拿2010年我们国家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案例,向学生介绍整个人口普查过程,并向学生展示人口普查时用到的“长表”、“短表”和“死亡调查表”,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普查所具有的特征、普查的优缺点、普查的适用范围,以及普查时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另外,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并非只采用文字型案例,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向学生播放视频案例。如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开设了“社会调查”、“焦点关注”、“新闻聚焦”等类似的栏目,实际上每一期栏目都相当于一个“个案调查”或“典型调查”,并且调查中采用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等会不同程度地得到展示,老师结合视频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教学效果也将大大强化。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在实践中锻炼提升。

以上两个方面都属于理论性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要真正增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虽然理论性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指导,但实践性教学更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性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开展实践性教学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实施,如在讲到调查课题的选择时,可以让学生课下按照理论知识点“课题选择应遵循的标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课题,下次上课时让学生上台演讲,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提问,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原来课题选择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选题不合适,后续调查过程就无从开展;又如在讲到“访问调查法”时,可以在理论知识讲完后让学生课下准备一个小游戏——“现场模拟访问”,下次上课时在课堂上表演:表演分小组进行,每组设定自己的访谈内容和访谈环境,并安排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等角色,围绕中心议题开展访谈,过程中学生注意采用相关访谈技巧,力求获得最佳访谈效果。

第9篇

月坛街道来了位好邻居

“各位街坊,你们好啊!”3月1日这一天,一位官员走进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举办的“部长进社区争做月坛好邻居”活动现场,要和大家聊聊关于统计的心里话。他就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既然我们是邻居,就要努力为我们的街道做一点事情。”简短几句开场白透着亲切和诚意,面对台下就座的街道机关干部、调查队员、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等约350人,马局长打开了话匣子。

“什么是统计?在座有多少位听众?有多少女同志和男同志?这个了解的过程就是统计。从专业的角度来讲,统计就是收集分析数据,研究事物的数量表现和数量规律。”

“提到统计,你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相信大家都听说过GDP和CPI,但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是怎么得出的?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马建堂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话题涉及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几个重点统计指标的解读、政府统计的发展方向等内容。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台下听众,大家频频点头,不时报以掌声。

马建堂还对CPI、GDP、居民收入、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等“出镜率”很高的统计指标逐个作了详细解读。“以前从电视里听到国家公布的一些数据,都不太懂,听完马局长的讲座,明白了这些数据的含义和来历,今年再看全国‘两会’,肯定就更容易理解了。”铁三社区居民潘文建说。

令统计人田颖印象最深的当属马局长关于中国统计改革的比喻。马建堂形象地说,要保持共和国统计“肌体”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摆正脑袋、再造躯干、强健双臂、夯实两足”。他特别提到,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要一“足”,要确保统计工作有机构来支撑,有人员来干活,有条件来发展,有经费来保障。一番话让在场的基层统计人备受鼓舞。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统计体制改革和统计流程再造做什么?简言之就是: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在座诸位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愿意为你们服好务。”洋溢着坦诚和热情,这位月坛街道的“好邻居”不但赢得了掌声,更赢得了社区居民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月坛街道办事处主任马红萍深有感触地说:“这次部长进社区活动如此高效地得到落实,且马局长本人亲自开讲,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统计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我们也体会到了统计工作不容易,做好统计工作人人有责。”

讲座后,当马建堂得知月坛街道还有社会调查队这样一支特殊的统计调查力量时,当即表示近期要对月坛社会调查队的组织和工作模式进行调研。讲座虽已散场,邻里之间的深度交流却才刚刚开始。

再次面对面

11天后的3月12日,冒着簌簌小雨,马建堂与几位司长如约来到邻居家“做客”。在月坛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内,与马建堂一行围坐在一起的既有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市区两级统计部门与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也有社区调查队的工作人员。与上次“主讲”不同,马局长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倾听”。

基层统计组织的建设情况怎样,有多少编制,实际人员多少,承担什么职能,调查任务多不多……在西城区统计局局长郭启兴汇报“三级五制”统计管理体制时,马建堂不时询问相关情况。他说,统计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业务工作,统计队伍是实实在在的干活队伍,要把统计数据做扎实,健全的组织体系和一定的人员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紧接着,月坛街道办事处主任马红萍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月坛社会调查队的成立背景、运行模式、工作开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当了解到该支队伍作为北京市第一家统计调查领域的注册类社会组织,近年来承接了国家、市、区及街道委托的大量调查任务时,马建堂对西城区在加强基层统计力量方面所做的探索创新予以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统计需求日益增加和统计要求不断提高,统计部门需要学会利用社会力量满足日益增加的统计需求。

“哪一位是孙伟力同志?哪一位是杨淑敏同志?社区调查队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新生事物,机构是怎样运转的,我特别想听你们说说。”自由发言环节一开始,马建堂便点名月坛社会调查队、德胜街道社区调查队、牛街社区调查队的几位负责人介绍一下各自的工作情况。他边听边问,几位女士也放下拘谨,直抒胸臆。

“除了月坛街道的任务,跨街道的任务你们能不能承担?”

“我们接过啊,比如协助西长安街统计所做西单地区的流量调查。今年冬天多冷啊,调查员一天去三次,给我们冻的啊!”

“看来,第一步,你们要立足月坛、走向全区。”

当得知月坛社会调查队目前最大的困难是项目吃不饱、缺乏数据分析能力时,马建堂当即表示国家统计局有关单位要在智力培训和调查项目上予以支持。

邻里之间再次面对面,气氛依然轻松而融洽,大家畅所欲言、各有收获。座谈结束后,马局长信步来到月坛统计所的办公室。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中国统计数据的清澈是基层统计工作者一点一点浇灌而来的”,并寄予田颖和她的同事们能够“保持源头上的清澈,尽心做好本职工作”。

携手超越每一天

好邻居的故事还在继续。

座谈会后不久,月坛街道办事处便接到了国家统计局的邀请,3月26日,双方就如何助力月坛社会调查队更好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能成为邻居家的座上宾,田颖有些小激动,“马局长说要与月坛街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落实。国家统计局将为我们多争取一些调查任务,还送了我们国家局自己开发的统计软件。”她高兴地说道。

这样的由社区退休和未正式就业人员组成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缘何备受马局长牵挂?据了解,目前西城辖区内15个街道都建有社区调查队,每队平均有队员38人。月坛社会调查队自2006年组建以来,已承接各类调查任务120余项,参与调查的队员900多人次。作为承接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一种崭新尝试,诚如马建堂所言,社区调查队既能有效解决政府统计力量在基层的不足,又能充分利用社区强大的行政动员能力,还有利于发挥退休专业人员余热,对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而在马红萍看来,随着社会服务管理不断趋向精细化,街道工作也越来越多地采取以社区诊断为起点,以地区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方式。及时、准确了解居民需求、地区状况、工作重点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这样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独立于街道体系之外的调查队伍,已成为协助政府决策、服务地区发展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