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的技术创新

时间:2023-05-31 14:56:09

导语:在农业的技术创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的技术创新

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产业集聚创新成为研究的热点,王缉慈(2001)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从而促进创新环境的建立,有利于产业的创新。但目前对于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研究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鲜少有研究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现阶段对于研究产业集聚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尤显紧迫。基于此,宋燕平等(2008)建立了农业产业集聚产生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业集聚视角下产生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对安徽砀山酥梨产业的调研问卷,使用amos软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论证研究。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研究框架

产业的集聚现象被认为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溢出的有机载体(freeman et al , 1991)。本文在此理论前提下,研究网络结构、知识溢出以及吸收能力等因素对农业集聚区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探讨由集聚所产生的农业技术创新效应相比非集聚的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哪些优势?该理论框架的整体逻辑是:知识溢出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微观主体的吸收能力直接反映知识溢出的效果,而农业产业集聚本质上是一种中间性网络组织,这种网络结构的特征会影响知识溢出的难易程度,有助于提高集聚成员的吸收能力,从而对集聚区的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见图1)

(二)变量界定

1.网络结构。britton (2003)认为产业集聚可以被看作是各种成员通过社会联系构成的网络,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加拿大产业集聚内的成员关系是以网络形式存在。具体到农业产业集聚中,主要包括为农户、农业企业、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网络成员,它们构成了农业产业集聚的网络节点。本文根据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结合农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将网络结构归结为网络密度和网络强度两个维度。网络的密度是指网络内实际存在的联系数量占到可能联系数量的比例,网络强度是指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

2.知识溢出。从1962年,arrow最早研究了知识积累的过程之后,知识溢出与空间集聚就紧密相连,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产生知识溢出的效应,通过对“知识溢出”文献总结,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强调了知识溢出的中的“溢出”,着重于研究主体之间知识交流与扩散的过程,如jovanovic等(1989)建立的知识溢出模型,证实在空间上接近或技术水平较高的个体会有利于技术的获得和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另一类强调了知识溢出的中的“知识”,如duranton等(2001)的知识溢出模型强调了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知识的创造和生产。根据这两类文献,本文将知识溢出划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两个维度。

3.吸收能力。本文这里吸收能力的概念是指农业产业集聚成员识别、吸收、消化、利用集聚区内部溢出知识的能力。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吸收能力包括4个方面,可以归纳为两类: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识别和吸收)和实际吸收能力(包括知识消化和开发利用)。潜在的知识吸收能力是利用外部知识的前提,实际知识吸收能力是通过利用外部知识不断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4.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不断的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实现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角色从原先的生产者转变成为现在生产者与经营者兼顾的双重身份,因此,农业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同时也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

(三)研究假设

1.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农业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性。storper等 (2004)认为社会网络能够把不同的个人、群体、产业和区域有效地连接起来,有效地交换信息,促进集群中知识的持续流动和扩散。coleman(1988)认为,高密度网络会产生大量的企业间联系,网络内信息和资源将更快速地流动;hsu(1997)提出,网络的强连结有助于组织间的深度互动对组织生产管理方式与技术创新的能力产生影响。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集聚的网络结构主要是通过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影响。

h2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影响。

h3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影响。

h4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影响。

h5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潜在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h6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密度对实际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h7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潜在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转贴于

h8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网络强度对实际吸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2.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在不同环境下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almeida等(1999)认为知识在不同企业和区域的流动以及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林承亮等(2008)认为知识溢出对于技术创新是一把利弊双刃剑,它既能因新知识的传播运用而促进经济发展,也会因打击创新者积极性而阻碍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大多数的成员是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能够掌握知识的渠道较少,因此集聚区内的知识溢出有利于农民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9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知识创造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h10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知识扩散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3.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集群的吸收能力取决于集群内每个行为主体对外部知识源的吸收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cohen等认为集聚区成员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着集聚知识溢出的效果,caloghirou(2002)认为技术知识溢出效果受接受溢出企业吸收能力的限制,接受者所吸收的知识和怎样使用所吸收的知识直接导致知识的创新。

h11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潜在吸收能力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作用。

h12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实际吸收能力对知识创造产生积极作用。

h13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潜在吸收能力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作用。

h14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实际吸收能力对知识扩散产生积极作用。

h15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潜在吸收能力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h16 在农业产业集聚中,实际吸收能力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

三、 研究方法

(一)量表的设计

笔者以“网络结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等作为关键词,对sci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上相关论文进行搜索,尚未发现这3个变量在农业经济研究中的成熟量表,因此,本文结合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农业产业集聚的特征制订量表。其中,网络密度和网络强度的量表参考了coleman(1988)、hsu(1997)等的研究成果,总结为6个问题项;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的量表参考了chowdhury(2005)的研究成果,总结为6个问题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的量表参考了giuliani的研究成果,总结5个问题项。对于农业技术创新采用的量表,根据顾焕章(2002)的著作中对于农业技术创新量表的总结和修改,归纳为3个问题项。在量表设计中每个题目均采用likert五点尺度测量方法,即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5分表示“完全同意”,其余的以此类推。(见表2)

(二)样本结构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本课题组于2011年11月对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玄庙镇、官庄镇、关帝庙镇所做的调查。期间主要采用的是入户访谈的方式,以确保问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共发放调研问卷300份,经过整理,剔除其中答案具有明显规律性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23份,有效率为74.3%。由于农民目前不仅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更是农业技术创新效果的检验者,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来自砀山酥梨集聚区中的梨农,之所以选择砀山酥梨产业的集聚是因为砀山酥梨历史悠久,是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集聚形成时间长,且近些年由于砀山县对于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视,在防治病害系列研究和选育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因此在我国目前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情况下,以砀山酥梨产业为例研究农业产业集聚区中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以cronbach′a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4个变量下的7个维度整体cronbach′a系数为0.937,说明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具体到各维度的cronbach′a系数值,可以看出维度值均大于0.7,因此各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所设计的量表具有可靠性。

本研究以探索性因子分析来验证样本效度。首先进行bartlett球体检验,kmo检验结果是0.875,大于临界值0.7,并且样本分布的球形bartlett检验p值是0.00,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施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结果显示,所有可观测变量在各自归属的因子上的负载很高(见表2),在其他因子上的负载很低,说明研究数据达到很好的效度。

四、模型检验与分析

(一)参数估计结果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利用amos7.0对农业产业集聚区中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因素进行拟合分析。在模型中使用最大似然估计进行运算,参数估计的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表明,假设h1、h2没有得到显著支持,其余假设cr值的统计检验相伴概率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这些假设的路径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

(二)模型分析

1. 网络结构。本文将网络结构分为网络密度和网络强度两个维度,但从模型估计结果中来看,网络密度对于农业产业知识的创造和扩散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本文对于网络密度的定义只是在于农民之间联系的一种广泛程度,这种不深层次的交往可能很少涉及到农业种养技术方面的交流,而网络强度更强调了农民与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之间的一种交往程度,这对于农业的知识创造和扩散都是有直接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程度较大。

(说明:***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显著性水平小于0.01,*显著性水平小于0.1)

从网络结构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来看,网络结构主要是通过网络中成员的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来影响农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其中网络强度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间接影响效应大。

转贴于

2. 知识溢出。这是对农业技术创新作用最大的一个因素,因为农业的知识创造本身也反映了农业的技术进步,而当农业知识扩散的渠道多,并能发挥很好作用时,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从本文模型的分析结果中看出,知识扩散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可能比知识创造的影响更大一些,原因在于农业技术的创造固然重要,但由于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的创新相比农业技术的最后使用者是农民,农民由于自身的素质和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相比于工业企业来说要弱得多,因此农业技术创新最终的效果如何,就体现在农民对于这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就体现了农业知识扩散的重要性。

3. 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作用,与假设一致,同时,从本文模型中看出,农民的吸收能力对农业的知识溢出也具有正向影响,从而还可以通过知识溢出的中介影响农业技术创新。因此,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的效应是最大的,并且潜在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要大于实际吸收能力,这是因为潜在吸收能力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识别和吸收,在量表的设计上本文着重于农民的知识储备、生产经验以及对于新技术的态度,这些因素对于农业创新技术的推广更为有用。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区的网络结构通过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其中吸收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第2篇

[关键词]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创新联盟;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115-02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述

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关部门都大力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但总体来说,短期项目的合作较多,战略层面的合作较少,许多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依赖资本扩张和资源过度消耗实现增长的情况较多,产学研结合机制也尚未从根本上实现突破,合作形式比较松散,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和持续有效的内在动力。近年来,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总结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了一种新的合作关系,即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政府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为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政府利用市场机制而促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攻关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制定技术标准,进行技术推广。企业是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但只有当企业也是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时,才能真正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是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推进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由“生存型”转向了“健康型”,消费者对未来农业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单体现在数量上,而更多地体现在质量与品种的优选上,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同时,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我国就提出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将是绿色农业,在保持农业高产、高效、低耗的同时,产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此,当前形势的发展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有更高的突破,需要在优良品种选育、绿色循环生产等“绿色技术”上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

相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唐山市的农业企业比较少而且规模都很小,上市企业就更少,受人员与资金的限制,作为农业技术的主要需求者对技术创新的参与有限,农业技术创新还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然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往往是“自己有什么就推广什么”,而农业企业是“政府给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农民则是“什么赚钱就种什么”,这就导致供求双方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技术交易,造成了产学研的脱节,大量农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停留在科技创新阶段,无法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影响到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农业的竞争力。

构建和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打破界限,有效整合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信息和服务,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联合突破重大共性技术,并快速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是解决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举措。

唐山市首先在农业领域开始了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步伐。2010年9月,唐山市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河北省板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联合17家板栗生产基地、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立了河北省板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总体来说,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为提高唐山市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其他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步伐还有待加快。

3 推进唐山市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但涉及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还涉及农业、科技、教育、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行为对联盟的组建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各级科技部门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联盟成立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并围绕农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沟通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系,做好组织推动联盟构建的日常工作。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当强化自身职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支持联盟的建设,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3.2 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协议

联盟成员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各方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知识产权归属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联盟成功运行的关键。联盟协议的制定应尽量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联盟协议首先应规定联盟的目标、成员任务、运行机制以及制定与联盟运行相关的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文件。联盟协议的重点则在于要对合作创新的投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产业化收益等问题的分配进行说明,对技术研发失败、技术泄密、市场变化等风险的控制、承担进行约定。同时,还要提高联盟成员欺诈和背叛行为的惩罚力度,以使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不受侵害。此外,针对联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对协议进行补充,从制度环境上为联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3 构建沟通交流平台

研发机构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农业科技的合作创新涉及投融资、技术研发、中期试验、成果转化、营销管理等多个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联盟成员间容易产生争议、摩擦,影响其技术创新的效率,切实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沟通交流平台,是联盟稳定发展的基石。首先,建立联盟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制定情报互通、技术交流、人员交流等制度,加强联盟各方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其次,建立联盟合作学习平台,通过正式学习形式如讲座、报告和非正式学习形式如座谈、研讨等,加速联盟成员间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此外,联盟还需建立冲突协调、争端处理制度,以妥善处理联盟成员间的摩擦,增强彼此的信任,最终实现技术创新联盟各方的多赢局面。

3.4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科技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经济环境,如引导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联盟成员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具体来说,可对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给予优先或低息贷款,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充分运用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参与联盟的运行,并增强金融政策的针对性,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开发推广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对联盟企业给予上市融资的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积极开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以转移联盟技术创新的风险。

3.5 完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

政府财政税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有限的R&D资金向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倾斜,完善有关农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如给予新成立的联盟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或奖励,加大对农业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的补贴力度,并制定专项引导资金,支持联盟组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对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获得的创新收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税前扣除或税收抵免、税收优惠的结转或追溯、加速折旧、提取技术准备金等。

3.6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部要建立起监督考核机制,构建科学、全面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就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成员贡献、成员间技术信息的交流、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协议的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激励和约束联盟成员的技术创新行为,自觉维护联盟协议,并使联盟能够针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善联盟的管理。

为确保农业技术创新方向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科技部门也要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对联盟的运行、管理进行监督考核。围绕联盟的发展目标和当前农业的技术需求,制定评估方案,并对农业技术成果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应用性、产业化前景,以及经费的使用进行重点考核。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益比较显著的,要给予奖励;而考核未达到标准的要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标准的要取消联盟资格,并不再享有相关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农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现状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农业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变化,这种竞争优势却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技术壁垒的兴起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等贸易措施正逐步被以技术壁垒所替代。农产品中的技术壁垒也称为“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的实施大多数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和苛刻,而这对于技术比较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会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门槛。

2.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

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结构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知识型和科技型产品已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对于农产品贸易而言,也是如此。人们更倾向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绿色环保和安全卫士的农产品。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低,效益差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能够使一国商品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也使这些国家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248.3亿美元,同比扩大78.2%。这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有着直接的关联。综上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和决定一国农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技术创新与农业国际贸易的关系

“创新”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还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转换媒介,把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和发展联系了起来。现在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很多定义,概括起来讲,技术创新就是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引进到经济活动中,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其具体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具体因素相当复杂多变,包括技术、FDI、产业集中度、汇率等多种因素。技术创新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产业竞争力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能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

技术创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变革。农业机械化时代已经来临,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推进了农业的飞速发展,比如采用智能收割技术研制的收割机,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应用,使得原来小农业的生产方式向大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既提高了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供给,也促使剩余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配置,积极影响产业变革,也推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农产品结构的升级,进而对国际贸易带来显著影响

技术创新促使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呈现绿色产品贸易的趋势。绿色产品的研究依赖于技术创新,比如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技术的使用,使得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成为绿色产品的一大特征,因此,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改进和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

3.技术创新极大地增强国际贸易农产品的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达到消费者重复购买和忠诚的地步。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习惯的产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另外,当产品定位明确后,在生产环节则表现为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研发方面。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来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增强竞争力。

4.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技术创新在给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以下消极的作用:化学农药长期、大量和超常的不合理使用,严重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致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问题凸显,进一步引发生态安全危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严重威胁大众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让我国农产品在国外失去认可。

三、以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尽管技术创新有其消极的一面,但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3.5%,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70%-80%。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技术创新,在每一项科学技术研究都包含非常明确的目的的今天,要用价值理性引导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农业大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依据是自然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技术创新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自然在生产能力和经济再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循环经济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系统集成,既可容纳农业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又可容纳传统优秀技术。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完全可以也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

2.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新型主体、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以国家科技机构为先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科技组织为骨干,农业科技专业队伍和农民技术创新示范户为主力的产、研、学结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和农业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在创新体系中,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

3.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的经济活动,这些投入单靠农业自身的积累是难以支撑的。在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过去农业为其他部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加强和壮大,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也应以“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尝试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4.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和应对系统

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跟踪研究我国农产品在重点出口市场上的发展动态和竞争情况,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及时预警和掌握国外针对我国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此外,还应建立部门协调、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科技支撑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系统,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有目的的开展农业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因此,农业技术创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改造自然为我存在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维护自然本身的利益及内在价值,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韶丽.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

[2]程杰,段鑫星.技术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哲学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1(2).

第4篇

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号召企业要搞技术创新,因为创新是国家现代化的“发动机”,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源泉。对我国农药行业来说,我们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广阔的市场需求,却缺乏技术创新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残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每个农药企业都在寻找这把梦寐以求的“尚方宝剑”。 

 

说到创新,有些人就忧心忡忡。有一家百强企业老总说,“对于众多国内农药企业来说,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企业搞创新除了资金不足,技术和人才也很匮乏。”实践告诉我们,在创新面前是前进还是退缩,是检验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企业为什么要创新,说穿了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你不创新就会落后,如果年复一年死守着几个常规产品,就有一种被时代淘汰的感觉。时至今日,创新这一近年来逐步开始流行的新兴词汇已为农药行业广泛认知,创新的重要性也被无数事实所印证。我们不难看到,创新能带来如下变化:一是创新是应对产能过剩的有效举措。产能过剩致使行业发展呈现畸形、混乱状态,良性竞争无法步入正轨,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能过剩与落后产能的大量发展密不可分。市场机制以及并不十分完善的相关政策让优势产能在落后产能面前十分压抑。当前,并不十分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机关政策让优势产能和落后产能可以一拥而上。那么,如何让消费者主动淘汰那些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落后产能?技术创新是一条捷径。择优购买是消费者的天性,在参差不齐的产品名录中,创新的优势品种已经越来越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二是创新可以提高与洋品牌的竞争力。近些年,农民对进口新农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孟山都的农达、拜耳的锐劲特、杜邦的康宽、先正达的适乐时、陶氏益农的高效盖草能已经成为中国数亿农户、农药行业人员耳熟能详的名字。据统计,在水稻虫害防治上,国外农药的份额已占30%左右,在水稻和小麦草害防治上,已经呈现出国外农药主导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农药企业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勇、努力创新,目的是在市场上尽量与竞争者区分开来,做出自己的特色。目前,国内农药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已取得登记的34个创新品种中,包含杀虫剂8个,杀菌剂17个,除草剂9个,累计使用达3.13亿亩次。业内专家提出,应该鼓励农药研发与市场对接前移,鼓励“政产学研用”相结合,让企业更早地参与到研发活动中,让成果更早地与市场对接。三是创新能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农药行业来说,从农药生产与出口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我国农药企业面对全球的市场竞争,仅仅依靠增加产量、扩大规模是不够的,应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在产品的市场应用过程中创新技术与理念,为客户提供增值的综合服务方案,形成以技术带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有品牌,通过品牌竞争实现销售规模的扩大。当今农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农药产业重新“洗牌”局面在所难免,而在“洗牌”过程中能够顽强生存下来靠的就是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支撑。如果我国农药企业不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农药产业已有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未来调整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与跨国公司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何理解创新呢?通俗地讲,创新就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创新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一些跨国公司倾向于投入巨资去研发有知识产权的新化合物,大多数国内公司一时没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在另一层面进行研发:1.利用专利过期农药品种。应该加大剂型(混剂)的应用研发投资力度,力争拥有复配剂型的应用专利。2.仿创结合。在仿制的过程中,引入创新,得到新的化合物或新工艺,拥有符合绿色环保的化合物或工艺专利。科研单位及企业间的生存和竞争的关键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核心技术就是专利和创新。3.创新品种。创新虽难,但只有创新,企业才有后劲,才能更好地、持续地发展。回顾近几年农药市场的变化,明显看到在创制农药引导下,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在我国诞生,促进中国政府“高毒农药削减计划”的实施。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以微乳剂为代表的绿色农药新剂型也正在快速发展,我国绿色农药制剂的研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已研发成功的品种有80多种,品种涉及有机磷、菊酯类、杂环类农药,涉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说明我国绿色农药新剂型也开始进入大力研制和发展阶段。我们的不少企业也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例如,好收成韦恩是江苏省的一个中型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支持高品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好收成是我国首批采用idai工艺生产草甘膦的企业,也是最早规模化采用膜技术进行环保和资源化“三废”的企业,拥有相关专利达30多项,通过对“三废”资源化和工艺的创新,草甘膦产品含量达到98%以上。也是由于持续的创新,好收成甜菜除草剂系列产品乙夫草黄、甜菜宁、甜菜安产能达3000吨/年,产量和销售量已处于世界数一数二的地位,已占据国际市场份额50%左右。总之,创新是一种市场意识,是一种竞争手段,并非一定要投入巨资才能去做。创新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做出适合的创新,从而不断壮大自己。

 

纵观全球,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推动各国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已遥遥领先,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也在紧紧相随。世界排名前20家顶尖农药公司的业绩单,都会使中国农药企业汗颜和沮丧。如今,跨国公司的品牌产品占据了我国农药市场的半壁江山,技术创新为这些跨国公司带来了我国农业市场化以来的巨大“红利”。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植保事业的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从卖产品为主走向卖作物解决方案。从而具有更大的垄断性。近二十年来,几大跨国公司的专利产品不仅在使用过程俘获了消费者的心智,也在商业竞争形势下渐渐占据了上风。如防治稻飞虱,农民首选药剂是德国拜耳的艾美乐,其次才是国产的吡蚜酮和噻嗪酮;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首先使用的是杜邦的康宽、拜耳的稻腾和先正达的福戈,国产同类产品毒死蜱、三唑磷、杀虫单、乙酰甲胺磷、稻丰散等都受很大冲击。在跨国公司难以撼动的品牌面前,中国农药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小。

第5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措施;河北枣强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04-01

河北省枣强县地处黑龙港流域的衡水市中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5°35′~115°58′,北纬37°08′~37°35′,总面积为892 km2,现辖6镇5乡,553个行政村,91 830户,总人口39.7万人,现有耕地面积6.15万hm2,其中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7万hm2,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县。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

伴随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需求正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拓展[1-2]。近年来,各类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等,以产业链为载体提供农技服务、解决生产问题,成为一股相当强大的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3-4]。为此,枣强县一方面不断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技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1 建立健全县、乡、村3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的主导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等文件精神,2007年完成了枣强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三定”方案,2008年12月河北省政府对“枣强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2009年该县被列为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

1.1 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枣强县实际情况,整合原技术站、土肥站、植保站、生产办等业务站,组成了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技术人员38名,其中高级农艺师5名,农艺师25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参与制订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1.2 建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

经上级批准,枣强县成立6个乡镇区域站,即城关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枣强镇、肖张镇)、张秀屯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张秀屯乡、恩察镇镇)、王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王均乡、唐林乡、加会镇)、马屯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马屯镇、王常乡)、大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大营镇)、新屯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辖新屯乡)。全县6个乡镇区域站基本实现农业部制定的“七有”标准,即有文件、有职能、有机构、有责任、有编制、有财政保障、有工作制度。

乡镇区域站是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原在乡镇管理的25名农业技术人员2009年4月已经全部调回县局管理,乡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作为县农牧局的派出机构,实行了“县办县管、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其人事、财务、业务工作等关系由县局统一管理,确保了区域站技术人员专职搞好技术推广工作。种植业区域站编制65名,原有人员25名,缺编40人。针对上述情况,县政府在2011年公开招录了1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涉农专业毕业生全部充实到区域站工作。

1.3 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

根据村耕地面积多少,每个村发展5~10户科技示范户,示范户积极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带动本村农民科学种田。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主要承担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农业技术宣传和培训,先后承担小麦、玉米、棉花万亩高产示范方6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阳光培训项目。

2 发挥农业合作社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依托枣强县金太阳甘薯合作社及双丰红薯种植合作社,发展紫薯和红薯666.67 hm2。依托枣强县君康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马铃薯与胡萝卜复种高效栽培72.00 hm2。依托枣强县东太湖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西瓜20.00 hm2。依托枣强县芍药无公害蔬菜大棚合作社发展温室黄瓜20.00 hm2。依托枣强县唐林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果蔬666.67 hm2。

3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生产

枣强县华润面粉有限公司是衡水市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面粉10万t,为了提高枣强县小麦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县农牧局与其联合发展强筋麦“藁优2018”订单农业1 333.33 hm2。对强筋麦示范方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1 kg强筋麦比普通小麦收购价高10%~15%,平均增收1 500~2 250元/hm2,共计增收200万元以上。枣强县茂源养殖场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示范场,是枣强县奶牛养殖业龙头企业,2012年枣强县农牧局与国家牧草产业体系衡水试验站联合,通过枣强县茂源养殖场发展牧草订单农业20.00 hm2,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牛奶质量。

4 发挥农资经营单位作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农资经营单位对农业技术推广作用越来越大,为了整合现有农资经营单位资源优势,县农牧局联合经营规模较大,经营网点较多,经营诚信较好的枣强县生产资料公司、枣强县种子有限公司、枣强县一点通农业技术信息中心、枣强县兄弟农资等单位,成立了枣强县农资经营协会,在枣强县电视台设立了“农情信息”、“农业直通车”、“经济与生活”、“枣强农业”等农业技术专栏,宣传新种子、新农药、新肥料及新技术。通过技物结合的形式推广农业技术。

5 发挥科研院校优势,加快新技术推广速度

为了提高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发挥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县农牧局积极与河北农业大学、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河北省农科院、衡水市农科院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引进和推广了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谷子轻简栽培技术、牧草高产栽培技术等6项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逾3 333.33 hm2,增加经济效益600万元以上。邀请农业专家来枣强县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技术骨干300多人次。

6 实行特派员和联系点制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枣强县选派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水平高、推广能力强的20名农业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到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示范村,全年下乡不少于100 d,帮助驻点单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示范。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及河北省农业厅开展的“百、千、万”下基层、搞服务活动,枣强县抽调100名技术人员分包全县553个村,做到每村1名农业技术员。在包村基础上实现联系点制度,每个技术员联系1~2户作为联系点,每周至少去1次,进行技术指导,做到引进1个新品种、推广1项新技术、探讨1种新模式。

7 利用互联网推广农业技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全覆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及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的不断创新,枣强县建立了枣强县农业技术推广网和农业技术推广群,利用网络农业信息、传播农业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枣强县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专家系统,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和农业专家面对面,学到所需的农业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8 参考文献

[1] 王慧军,李友华.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特色及借鉴意义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S1):9-13.

[2]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当前农业产品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接受能力较差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来说,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向农民进行推广,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农民每年的收入来源都是靠农业,而农民对新科学技术给农业所带来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时,他们的接受速度普遍较慢,一般情况下,都要自己亲眼所见才能接受这种新的科学技术。

1.2 推广机制不灵活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直接由该地区的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推广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地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被政府部门安排做其它工作。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另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造成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1],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渐渐失去了兴趣。

1.3 推广能力较弱

在面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推广人员严重缺乏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不愿意深入农村进行推广,其对农民的服务意识较差。同时,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流于形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只懂得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就很难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2]。还有部门地区的农业推广部门推广设备较差,严重缺乏推广资金,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推广技术的不断发展。

2 当前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措施

2.1 不断完善推广队伍,优化推广设施和条件

首先,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通过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推广队伍,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次,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员间的合作,让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真正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国家应该大力支持,给予更多的资金购买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设施,完善推广工作环境以及各方面的条件,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建立相关的培训技术学校、图书馆等,给予农民更多学习科学技术的渠道。

2.2 加强推广力量和渠道,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1)及时合并和精简农业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统一管理技术人员,分出一部分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并长期驻扎在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帮助[3]。(2)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体系,优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该地区的农产品特点,重新规划改造或合并以前的农机、农技等,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动农业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所分流的一部分技术人员:一方面不断扩充推广技术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最终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

2.3 不断地改革机制,创新用人制度,强化市场开发与运作

想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更好,首先,需要改革相关人事方面的制度,对推广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以编制的形式进行管理。而推广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让文化素质、技术水平高和懂得科学管理的人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其次,建立相关的工作量考核制度。通过实行“1+1”的考核制度,促进推广技术人员树立良好的推广意识,走技术人员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快速地将新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后,因自然环境或其它因素造成的风险问题,不应全部都由农民承担。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就要提高农业推广技术体系的力度,激励农民把新型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快速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红维,吕月河,张亮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研 究――基于河北省640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2)

第7篇

要对技术创新作出综合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统计学中指标选取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一般原则,构建的指标要既能反映区域内政府在培育和促进创新活动开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又能评价市场机制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的运作效果,同时还要兼顾地区发展潜力。本文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并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的指标如下:

(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该要素是决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本文主要包括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农业GDP)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X2、地方财政收入X3。

(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指标

该要素反映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人力资源构成情况,主要包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X4、科学家和工程师X5、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X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人员X7。

(三)科技投入指标

该要素反映区域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以及对增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程度,主要包括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8、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X9。

(四)科技产出指标

该要素反映区域技术资源转化状况,主要包括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X10、专利申请受理数X11、专利授权数X12、技术市场成交额(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X13。

二、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指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9》和相关文献资料等,采集了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数据。

三、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主因子的提取及含义的解释

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3个,总方差解释率达到89.316%,具体结果见表2。另外,也可以从图1中清楚的看到,明显的拐点发生在第3个点上,所以提取前3个主因子。本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并计算其相关系数,从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从因子分析的处理结果来看,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均较高(0.73以上),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由于初始载荷阵中各主因子的含义不是很明确、结构不够清晰,对变量实际意义的解释不是很容易,因此,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阵,具体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并未给出初始因子载荷阵。由表3可见,在主因子F1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1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农业GDP)、X3地方财政收入、X4从事科技活动人员、X5科学家和工程师、X6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X7高等学校科技活动人员、X11专利申请受理数、X12专利授权数8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地区经济实力、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多少,可将主因子F1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农业技术创新人力及产出综合因子;在主因子F2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8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X9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X10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X13技术市场成交额4个指标,可将F2概括为科研投入及产出综合因子;在主因子F3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指标有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因子。

(二)主因子得分及排名为了明确西部各省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本文对各主因子的得分进行排序,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简单易懂,又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主因子的综合得分,并进行相应排名(见图2),具体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高低不等,从而导致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呈现出不同水平。在表4和图2中,从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来看,西部12省市中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得分普遍较低(除四川和陕西外),均小于0.35,说明西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急需进一步加强。西部12省市中,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排在前列的省份依次是四川、陕西、重庆、内蒙古,其综合得分均为正值;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四川省,其综合得分为1.499294,比其综合得分排第二的陕西高0.686377,这个差距是相当惊人的,由此可见,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各省份之间的差距很大。广西、云南、甘肃、新疆4个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于西部12省市的中等水平,其得分在某个主因子上很高,而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各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综合得分较低,但得分尚未有较大的差距。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靠后的贵州、宁夏、青海、四省份的综合得分较低,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政府支持程度欠缺,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的,这四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远低于排名第一的四川,说明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低。就和宁夏相比,宁夏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分比青海高0.26043,这个差距也很大,说明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发展极其不平衡,各主因子的得分排名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聚类结果分析本文在对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中的K-均值聚类法把西部12省份聚为3类,在计算过程中采用IterateandClassify法,分类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四川省和陕西省聚为第一类,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内蒙古和新疆聚为第二类,广西、云南、重庆、贵州、甘肃、宁夏、青海、8个省份聚为第三类。西部12省份中,四川省的经济实力最强,农业财政投入较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应也较强;陕西是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较好的省份,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实力较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处于全国前列,文化教育发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好,农业发展良好,因此,陕西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与四川省归为一类。但是两省份也有较大的差异,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陕西省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四川省的差距较大,这可能与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关,如2008年四川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陕西省高了近一倍。第二类涉及内蒙古和新疆两个省份,农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处于一般水平。第三类涉及的省份较多,在12个省份中占据了8个(66.7%),这8个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较弱,划分为同一类的标准是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似性,这说明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还很低。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西部12个省市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西部除四川省和陕西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欠佳,且区域差距很大;第二,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第三,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地区要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服务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同时,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后发优势缩小区域差距,并借此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有望赶上东中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农业科技人才与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分省份(如、宁夏、青海等)的科技人员较少,农业科技人员更少,并且农业科技人员学历和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高学历人才尤其缺乏,因此,要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国际化战略,努力引进、培养和使用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并想法设法留住人才;其次,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充分利用各地区高校的科研资源优势,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最后,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再教育以及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掌握与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

2.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影响,一般而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越高,农业科技创新相对就越强。而西部地区的、青海、新疆、贵州、宁夏、云南等地农民教育水平偏低,因此,要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提高这些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着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点在于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农民摄取、吸收、消化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总量。2004-2010年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都将重点锁定在“三农”问题上,而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政府要将农业科技投入列入农业投入的优先与重点领域,不断增加对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改变西部地区多年来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结构。要重点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其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综合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结构,保障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机制;不断优化对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投入经费,确保科研人员日常基本的业务费和机构的运行费;不断优化行业结构,建立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产品生产中“产前”、“产中”、“产后”投入的不平衡结构,构建一条协调发展的农产品产业链,同时,农产品的生产不仅要增加对农业高技术领域的投入,而且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等相关技术的投入。

第8篇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涵义基础上,对我国在发展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成效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加快农业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形成合力。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创新发展

1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对农业技术的新研发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实现将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现有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农业产品以保持农业经济的高增值,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推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过程,就要加快农业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农业产品。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农业大生产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2.1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政策体制改革

农业技术的发展创新要与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研体系的建设,按照体系要求将中央和地方的优势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按区域划分,使每一个农副产品都对应有一个技术创新科研中心,并设有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使创新型科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以解决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问题。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保障体系。在支持保障政策的建设过程中将创新发展的想法思路、支持保障模式建设、配套设施运行机制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障措施全部涵盖。为加快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目前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产产出三个方面看,相互结合较完善。通过将三方面相关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专家、推广人员、生产示范户紧密连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2.2良种培良发展迅速

在我国良种培育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一些项目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创新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至2015年,我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共研发培育出1万多个农产品的新型品种,进行5~6次农作物的大规模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我国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研究出二期超级稻和三期超级稻的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培育出800kg/667m2和产900kg/667m2的世界级纪录。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研究出的可1400kg/667m2的超级玉米育种技术。

2.3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并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因和转基因技术科研成果显著。我国拥有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病虫害农作物等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目前,还开展以黄瓜、棉、马铃薯等作物基因攻关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成果显著。通过对比不同农作物对病虫害的危害分析,研发出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200多种,同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种病虫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的危害。智能化农机具的发展成果显著。我国以从传统的农业大生产模式向全机械化生产模式转化,多项农机具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农机具对农作物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实现生物工程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的深层整合。

2.4农业科技转化和成果推广显著

第9篇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