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4:56:12
导语:在采购方式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企业采购价格管理的重要意义
1.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企业平稳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供求关系对产品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商品供应方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为在买方市场占得先机,产品价格自然成为关键因素。同时,物资质量、采购数量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等都会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导致市场价格出现波动风险。加强采购价格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控制交易成本,有效规避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平稳发展。
2.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形式已经逐渐从卖方转变为买方,这为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加强采购价格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企业采购价格确定的主要方法
1.招标采购法。对资金占用较多、影响面较广的物资可以采取招标采购的方法,通过制定招标采购的制度,设立招标的工作小组,经过发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等各个环节流程,最终确定中标的结果,签订合作的合同,以此为确定采购价格的标准与依据。
2.比价采购法。对临时或者开发改造的物资,可以通过比价采购法确定其价格,其过程为选择三家及以上的供方报价,确认报价和采购条件的一致性,并从中选择良机及以上进行议价,议价的主要内容为产品品质、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
3.成本分析法。对于没有采购经验或者无法确认底价的新材料,以及供货商比较单一,无法确定报价合理性时,可以采用成本分析法确定采购价格,其方法为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报价成本进行估计,并经过逐项审查与评估等环节,最终确定其成本的合理性。
三、企业加强采购价格管理的措施
1.完善采购价格的管理制度,选择正确的采购模式。在进行采购价格管理时,企业需要完善采购价格的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以规范原理采购活动,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又可以明确采购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通过采购价格的管理制度,可以实现采购模式的公开化和采购权力的分散化,以市场价格变化对采购价格变化进行制约,避免企业采购人员利用权利擅自确定物资的采购价格,增加采购环节的透明度。同时,企业需要选择正确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工作,如公开招标方式、比价采购方式和电子采购方式等,这样既有利于保证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在价格上取得做大的优惠,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可以缩短产品的供货周期,利用市场机制确保采购价格合理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构建物资采购价格的信息平台,加强市场调研。企业采购部门需要定期深入市场调研,了解采购商品价格及其波动情况,并以调研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价格信息库,这样企业可以在比较择优后价格的信息公告或者联机查询,为价格监督部门提供参照标准,帮助企业在价格谈判或者价格监督中处于有利地位,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同时,构架物资采购价格的信息平台,可以为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完善采购工作的制度建设,并依据提供的信息进行价格趋势的预测,以保证采购与库存的最优化。
3.严格把关采购环节,规避采购价格风险。一方面,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努力控制采购的价格,在市场采购的价格降低时,做好与供应商的谈判工作,规避价格风险,实现共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采购的各个环节需要严格把关,如注重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采购过程的公开化和材料质量的优质化,在确保采购工作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最大化降低采购的成本。
4.注重供应商的管理,做好采购队伍培训。企业需要对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不仅需要注重采购价格与质量,而且需要冬服务、技术、管理和信誉等方面严格考核供应商,与质量高、价格低和服务好的供应商机那里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其在采购量和付款顺序方面可以进行照顾,从而降低采购的价格。同时,企业需要做好采购队伍的培训工作,帮助采购人员掌握采购知识,提高其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提高采购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阶段论;财政支出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22
1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能力的程度,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
中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现状:教育支出最多;农林水事务支出、一般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紧随其后;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城乡社区支出等约占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总数的6%;而在各项支出中,环保、文化、科技支出等占比重较小。各类支出应占多少比重,哪一项支出存在不足,哪一项支出又超出了预算,是当下支出结构中比较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省份众多,不同省份之间,财务支出不仅规模不同,支出结构也千差万别。所以,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来将中国省份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比较并分类、具体分析,来明确不同省份现阶段最好的财政支出政策应如何制定,这对整个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文献综述
财政支出结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些研究者从主体出发,研究了财政支出的最优化结构。例如曾娟红(2005)引入财政支出变量,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此外学者们也开始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计算各类支出的最佳比例。马栓友(2001)计算出我国科研支出的最佳量为GDP的 08%,最佳的财政教育投资量不低于24%的GDP。
一些研究者从局部出发,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匡小平等根据2010年的数据,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简单地将我国分为三大类经济区域类型。但是他们的局限是未能用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本文采用最新的数据并借鉴前人经验,先以因子分析法从地方财政的各项支出中提炼出若干公因子,来解释代表总的支出结构。随后再以提炼出的公因子为分类标准进行聚类分析,把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财政支出结构分类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最后结合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对每种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议。本文亮点就在于既进行了整体分类,又结合发展阶段论来具体分析。
2指标构建与因子分析
21指标选取与预处理
现如今,中国政府通常将财政支出共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外交、公共安全、教育等17个不同类别。当具体到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时,其中的国防支出、地震灾后重建支出数值很小甚至有的省份支出为0,所以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合理性,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了除国防、灾后建设外的等15个指标。
考虑到各省在人口、地域面积上的差异,各财政支出项目的人均额将会更加准确地代表各省支出结构状况。本文以各支出总值除以当年各省份人口得到各自的人均额。
22数据处理
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提取主因子,再根据主因子作为聚类分析的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221数据的相关性检验与方差分析
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此模拟的KMO统计量的值为081,适合作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的卡方值为662936,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表明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阵,各支出变量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再次验证了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方差解释中提取了三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可以发现,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公因子的特征根分别为928、245、124,其特征根均大于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569%、3138%、1937%,前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645%,表明共同解释了原始变量方差的8645%,所选取的三个公因子效果理想、足以描述各地财政支出特征。
222主成分分析
因子载荷图共提炼出三个公因子,第一个公因子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这五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较大,数值依次为095、080、088、070、068。因为这些因子大多属于基本的经济建设与行政管理类支出,将因子命名为基本服务因子。而第二个公因子与“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城乡”“服务类”的载荷系数较大,数值依次为081、093、063、062、086、074。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些变量,命名为社会文教类因子。前两个公因子主要与财政购买性支出有关。第三个公因子主要与“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有关。属于财政转移支付,命名为社会福利保障类因子。
运用回归估计法计算出201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三个公因子上的得分,公因子得分同时也将作为聚类分析的分类依据。
3聚类分析
31数据预处理、分类依据
一、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四类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收益的不确定性是产生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产生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有供求市场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筹资机构和来源结构等。建筑施工企业的筹资风险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一,企业自身举债带来的财务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的机遇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企业能获得越来越大的项目规模,这样一来,在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中必然就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现象,企业就必须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而银行的支持是以利息作为代价的,当建筑企业因举债带来的财务风险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将无法支付银行利息。诚然建筑施工企业的借债对企业发展会起到杠杆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利益获取的不确定性。
其二,建筑施工企业因为利率和汇率波动幅度多大而造成一定的风险。对于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的最基本的起点就是筹资活动。如果建筑企业采用的不当的筹资措施,必将给整个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2)投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投资活动不仅可能带来经营风险,更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投资风险指的是因实际投资的报酬率低于财务收益率的预期而导致的一种财务风险,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有在长期的建筑施工投资过程中,投资额的波动、投资回收率的波动或项目使用期限的波动等。建筑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实际工程量的计算会面临一些失误,有些企业采用先投资施工的方式来应对这样的情形,但是因为事先没有系统论证投资决策,往往无法回资金,这是产生施工企业投资风险的原因所在。
(3)流动资金回收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流动资金总是处于投入和回收的动态过程,当施工由于工期受阻或业主单位资金短缺而无法正常进行时,不顺利的流动资金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严重时,施工企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支付能力也会受到殃及。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对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产生负面的影响的可能性,就是这里所说的收益分配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只有在资金正常周转、自身收益得到保障、调度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分配,才有可能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夯实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利润分配过程中有一定风险的存在,利润分配是否有效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警构建及危机防范
(1)财务预警指标的设定。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有所区别,不同时期的同一企业其风险发生和存在特点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财务预警构建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必须要把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的经营状况、规模以及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必须建立在自身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并作为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的重要补充、突出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偿债能力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等。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营运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而其盈利能力指标则主要涵盖了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现金流量指标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经营活动流入量比率、经营活动流出量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财务人员在分析指标的选择过程中,必须以建筑施工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为依据。
(2)预警指标标准值的选择。建筑施工企业偿还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标准的选择,必须以公司的房屋工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季度财务指标中平均值、优秀值、良好值以及较差值为依据。财务人员也可以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预期的基础上,通过选择规模相近企业、企业自身近三年的各项财务指标或统一行业相关指标来确定或测算预警指标值。
(3)实际值的计算。为了确保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财务人员必须根据季度或月度的财务报告来计算实际值(前提是这些数据必须可靠真实)。
(4)分析报告的编制。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财务预警分析报告的编制时,必须以财务预警指标为依据,同时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充分结合起来。撰写财务预警分析报告的工作应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来完成。财务预警分析报告撰写好后要向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提交,作为企业发展决策的资料和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 地方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29-03
在教育部与财政部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把“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摆在了六项建设内容之首,专业认证已被提到我国高教建设事业的议事日程。当前,在我国整个高教评估体系中,专业认证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虽有起步,但仍处于初级探索和借鉴经验的阶段。因此,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专业教育的高水准,接受来自社会、政府、学生家长和企业的质量监督,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专业认证的促进功能日渐凸显。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认证是内涵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尝试借鉴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培养模式,但总体感觉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都比较模糊。21世纪以来,全国有相当数量的由专科升格到本科的普通高校先后组建,且多数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城市和地区,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校(如安徽省在二本和三本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学校都是新建本科,且发展模式多为应用型),这些新建高校就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其办学的主要使命就是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服务。然而,受长期专科教育延续下来的人才教育观等影响,其办学层次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定位,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办学质量快速发展,就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研究探索的新课题和我国现阶段应用型高等教育需要研究的方向。在现阶段,把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质量关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专业认证能够把准高等教育发展的脉搏,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进而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搞好专业认证工作对于高校专业建设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专业教育的质量保障。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制订上,主要是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个方面摸清和总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具体实际和自身特色,并制订认证标准。
二、认证体系的构建
(一)学生与培养目标
在认证体系中的学生方面,分为吸引优秀生源措施和学校对吸引优秀生源的支持两方面,学生指导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和专业教育指导两个层次,学生与培养目标评价从学习表现评估、考试成绩与毕业要求的一致性、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方式三个方面着手。在该专业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认证内涵上,确定专业社会需求与学科支撑从专业社会需求状况和专业学科支撑两方面进行认证,专业性质与所在学校办学定位的关系需先着力于学校办学定位,然后分析专业与学校办学定位关系。专业培养目标描述从培养目标与要求总体描述、主要就业领域与竞争优势、毕业生事业发展预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证。培养目标衡量与评估从培养目标实现的衡量与培养目标实现的评估两个角度来分析认证。保证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应用)技能的实际水平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较强能力。
(二)毕业要求与持续改进
该专业毕业生要求和认证标准覆盖关系依托课程体系的设置来进行分析认证。
诚然,教学制度主要考量教学管理中的培养计划制订方式,过程控制与反馈机制从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培养目标实现评估机制,毕业生出口评估机制,课程目标达成状况评价机制,学生对课程和学习状况的反馈四个方面分析认证,根据反馈来实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
落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与结构合理的师资来实现。具体将学分定义、学分的获得、学分分布融入课程设置,通过课程设置学分比例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来进行分析认证,培养计划主要考量培养计划修改规范过程、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本专业分学期培养计划、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几个方面的情况,实践环节侧重于实验课程、现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毕业设计(论文)具体任务与时间节点、毕业设计(论文)分类和评分标准、每类设计的数量和比例、分段成绩比例、毕业设计(论文)清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目前,该专业建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能够正确反映培养目标定位和本科专业教学工作规律;广大教师按既定标准自觉规范教学工作行为,效果较好。当然,这个执行过程中是离不开教师的,因此就会有工作量等产生,教师工作量计算需要对教师工作量和教学鼓励两个方面协同性进行统计与分析,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需要涵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支持条件
教学设施需要从学校现有工科专业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室)、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教室、教学设施的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图书资源状况考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图书馆网络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网络资源和课程教学,教师发展主要从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学校对该专业引进优秀教师的支持措施、新进教师培训与考察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既需要学校大环境的依托,同时也要适应该专业发展的特点,尤其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而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为重要。
三、认证标准的实践
(一)学生与培养目标
池州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1年招收112人,2012年招生107人,2013年招生113人,三年来报到率均在90%以上,结合池州学院所在的区位以及人才培养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确立了专业素质、道德修养、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备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经营的能力或继续深造的潜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例较高,同时,培养目标吻合综合素质与专业教育两个方面。
(二)从业实践与课程体系设置
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走访部分毕业生用人单位,反映良好,2014届毕业生共有30多人考取了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学校的化学或材料类的研究生,考研录取率23.66%。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已立项8个国家级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2篇。其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按照标准来搭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有:(1)课程建设标准与理念定位正确,课程设置着力于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2)建设模块化课程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长课程、文化素质课程、集中实践教育课程”六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模块,构建企业课程。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已编写特色教材1部,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更新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方式立体化,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的小组合作式的专业实验与设计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与支撑条件
1.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该专业现有的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硕、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专业带头人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均符合岗位资格,教授、副教授每年均为本科生授课,专业主干课程基本上由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基本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同时,要求教师取得专业职业资格和接受任职经历培养。
主讲教师的主讲课程与科研方向稳定,目前,承担在研的有4个省部级、国家级项目以及2个省级教研项目发表。
2.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9个基础实验室,拥有价值250多万元的中大型仪器设备,完全满足了基础实验的教学;5个专业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实验教学;8个开放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的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兴趣。拥有10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
尽管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以机构评估为主,但是机构认证只有辅之以专业质量认证,才能够全面确保高等学校的质量改善。一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强,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支撑,得以较好地执行,如要在地方性和应用型上有所创新和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就需要有可靠的教学质量,就应有较强的、合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其开展工科专业的质量认证是势在必行。目前,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证实践来看,专业认证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保证专业质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益林,马修水,何小其.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2] 罗尧.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分析和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
[3] 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6).
[4] 杨林,杨其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2012.
[5] 张晓卫,张华,仲荣慧.地方普通高校转型期学科发展策略探析[J].大学教育,2014(8).
[6] 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收稿时间]2014-12-11
------谷辽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多。随着全国政府采购规模逐年不断扩大,各地政府采购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和争议也随之增多,政府采购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也日渐显现,如:公开招标为政府采购对象的主要方式却没有具体的程序性规定,而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非主要采购方式却在这部法律中有详尽的操作规程和适用条件;工程采购已纳入政府采购主管范围而职能部门却无力实施其职责;非主要的采购方式在我国政府采购法中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采购主体广泛采用这些方式却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和制衡;法律明确授权制定行政法规而由于行政权配置问题,相关部门争权夺利,致使这部政府采购的行政法规迟迟不能出台。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我国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即公开招标制度所存在的缺位进行论述(注:其它采购方式的缺位和失衡,详见谷辽海所撰写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府采购案例评析》,该书共三卷,在案例评析的基础上,更多是政府采购法理分析)。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政府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在这些采购方式中,公开招标被作为政府采购对象的主要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具有信息透明、选择范围广、竞争范围大、公开程度高等特点,与其他采购方式相比,无论是透明度上,还是程序上,都是最富有竞争力和规范的采购方式,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从而也是最大程度地扼制腐败的有效措施。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开招标作为主要的采购方式。故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也将此制度作为法定的主要方式。
我国《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实践中,公开招标始终是政府采购对象中的主要采购方式。然而,公开招标采购过程(包括采购对象的审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中标、授标等环节)中所存在的泄露保密资料、陪标围标、歧视排斥投标、黑白合同等违法现象几乎都是公开的“秘密”。这类违法行为屡见不鲜的原因一方面是与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有关,更重要的则是法律制度上所存在的种种缺陷所致。公开招标虽然也为我国所明确规定的首选方式,但什么样的情形下适用这一主要采购方式,怎么样来展开公开招标的采购程序,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中均无详细的章节描述。此外,政府采购法分别将货物、工程和服务这三类政府采购对象,适用不同的法律来调整。其中规定工程采购适用我国《招标投标法》,而货物和服务的公开招标适用什么样的法律来调整却没有任何的规定。以下,笔者一方面就现行法律的缺位进行阐述和分析,另一方面,对我国相关的行政规章与法律的冲突内容进行剖析。
一、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公开招标法律程序的缺位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四条规定,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笔者认为,此规定所存在的法律漏洞有:其一,政府采购对象中的货物和服务应该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其二,工程采购不适用政府采购法,但这与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所规定的适用范围相矛盾;其三,与工程相关的货物和服务的公开招标在适用法律方面遇到两难的境地,不论是选择《政府采购法》还是《招标投标》的规定,都将遭遇法律障碍;其四,工程如果是通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非公开招标方式则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其五,工程采购如果非公开招标则可以排除《招标投标法》的强行性规定。对于前述所存在的漏洞试分析如下:
其一,货物和服务的公开招标应该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进行。由于法律明确规定,工程的公开招标适用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也就意味着货物和服务的公开招标不适用《招标投标法》。然而,我国《政府采购法》又没有对货物和服务进行公开招标的具体操作规程,这样以来,势必就造成法律适用方面的真空状态,为政府采购主体任意选择采购方式开了方便之门。由于采购主体对采购方式的随意选择权不受任何法律监督,那么法律所要求的采购过程中的透明度、公平和公正,也就形同虚设。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供应商的权利受到侵害也就无从救济。
其二,工程采购不适用政府采购法,但这与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所规定的适用范围相矛盾。法律明确规定,工程采购适用《招标投标法》,意味着采购主体、投标供应商的权利义务、招标采购的全部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都应该适用《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这样以来,政府采购法第二条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应该进行相应的修改。货物、工程和服务这三类政府采购对象就需要减去“工程”这一项。否则,必然会造成法律适用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在目前所存在的法律盲点的情形下,政府采购采购当事人所实施的各种违法行为,主管部门很难有效地行使相应的行政主管权。因为工程的公开招标是属于财政部门管理还是属于城建或者交通或者发改等部门,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将会出现相互推卸的情形。
其三,与工程相关的货物和服务的公开招标在适用法律方面遇到两难的境地,不论是选择《政府采购法》还是《招标投标》的规定,都将遭遇法律障碍。如果工程采购不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那么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与工程相关的货物和服务存在法定情形的也必须公开招标采购。《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前款所列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由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法律或者国务院对必须进行招标的其他项目的范围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关键词:工程材料 成本控制 采购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48-02
1 前言
工程建筑材料的采购在工程项目实际操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程项目建设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否进行经济高效的工程材料采购,关系到是否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也进一步的关系到工程项目建成以后的经济收益。采购成本在工程项目总成本中一般要占到60%左右,是工程项目费用监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找到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材料是从事工程材料采购工作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很好的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在采购的过程中通过对工程项目材料采购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材料的采购成本,使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达到合理的配置,用最少的资金获取最多的资源,这就是我们在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的管理过程能够实现的成本控制目标。以下就从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角度来分析和讨论,如何在工程材料采购管理中降低采购成本。
2 建立专门的采购小组
从成本角度出发对采购流程进行有效管理时,不应该只是注重采购的直接成本,而应该全面的认识到采购部门与材料供应商以及企业自身内部各部门、各组织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计算交易数额时生成的各种成本,分析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和企业自身经营成本的关系。这些操作都需要建立专门的采购小组。
3 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和成本预算方案
制定详细工程材料采购计划,并预算工程材料的采购费用。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不只是对工程项目材料采购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同时还应该建立详细的资金使用明细制度和标准,以方便在工程材料采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随时的监控,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采购资金的数额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有了资金预算的制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项目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的优化工程项目材料采购过程中资源的调节和配置,找出采购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控制好工程项目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最终达到控制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目的。
4 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采购方式,也会影响工程材料的采购成本。工程材料采购的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标的物的特点和供应商的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条件来进行选择,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采购、有限招标采购、价格查询采购和合同采购四种,这四种采购方式,按照每种方式的运行特点还可以分为招标性采购和非招标性采购。
4.1 招标性采购
招标性的采购是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供货商。这种采购方式一般适用于采购大量的建筑材料,且是在资金使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当然,也可以利用材料的采购期限,因为采购期限对材料采购方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如果要求的采购期限很短,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议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企业的采购部门与供应商有一定的交往关系,议标也是有效节约成本的方法之一。
4.2 非招标性采购
非招标性采购主要包括询问价格采购和直接采购两种方式。
(1)询问价格采购。询问价格采购的方式是指向几个供应商(至少有3家)就工程采购材料的价格进行询问,将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分析和对比后,选择价格合理的一家并签订合同。询问价格的采购方式不用经过繁杂的招标流程,在实际操作中能减少对供应商的选择时间。当工程材料采购价值较小时可选用询问价格采购。还可以选择竞争谈判的采购方式。竞争谈判的采购方式与询问价格的采购方式有点类似,也是向几个供货商(至少有3家)就工程采购材料的价格进行询问,它与询问价格采购方式不同的是在采购的过程中邀请合适的供应商聚在一起,让供应商说明自身产品的优点,在进行对比性分析,选择其中一个认为最合适的供应商。
(2)直接采购。采用直接采购的方式进行工程材料的采购时一般不对材料进行质量和价格比较,所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工程材料采购的成本较高。选择这种采购方式的企业都是具有指定供应商,或者是供应商的材料具有专卖性。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工程材料的采购中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因为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可以有效的压低工程材料的价格,帮助企业以最低的价格购得工程材料;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采用多种招标方式,有助于提高采购质量,达到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
5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供应商的数量。从采购方这一角度来说,单一货源的供应增加了工程材料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供应材料的价格控制,这样就很难控制好总采购成本。但是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说,由于批量供货可以给采购方一定的折扣,减少了长期货款的风险,有效降低工程材料采购的成本。所以,在采购的过程中对供应商数量上要把握要得当,既要有效避免由一家供应商的单一货源,开发多家供应商进行供应,同时也要保证供应商供应份额的饱满,从而获取价格上的优惠,降低工程材料的采购成本。
(2)对供应商进行正确的管理。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既能有效保证工程材料的供应质量,又可以获得一定的价格优势,对降低工程项目材料的采购成本具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要对供应商进行正确的管理,主要包括:1)要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材料供应商的自身实力。如财务运行状况、制造能力大小、售后服务是否完善等。2)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供应合作关系,这样才能给材料采购方带来直接的成本控制利益,使工程项目的整体费用得到控制。3)应对工程材料供应商的作业进行必要的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考核将供应商的供货行为进行排名,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与供应商继续合作,必要时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奖励和处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供应商改进自身的供货行为,在供货时间和质量上得到有效保证。
6 联合其他工程项目降低采购风险
在工程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广泛的供货平台。这个供货平台不但可以在价格询问的阶段起到快速沟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并且无论是在投标阶段还是在具体采办阶段都可以快速的向工程材料采购方提供合适的供应商。跨项目工程材料的联合采购就是一个降低采购成本的好方法。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采购联盟的组建或是加入其它项目的采购联盟。这样就可以提升防范材料采购风险的能力。(1)多家工程项目进行联合采购,把小订单变成大订单,增强与供应商的谈判实力,获得价格上的优势;(2)可以很好的降低中介的转手成本,通过与制造商进行交易,有效降低材料的流通成本。
7 总结
企业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材料的采购成本,必须建立专门的采购小组,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和成本预算方案,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和供应商,并联合其他工程项目降低采购风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工程材料的采购效率,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易灿,朱锋.浅谈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J].金融经济,2009(14).
[2] 张伟.施工企业建筑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11).
[3] 刘永胜,王超.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09(07).
[关键词]煤矿物资;采购方式;供应商;采购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8038
1 煤矿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煤炭行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天然气、煤气资源的使用大幅度取代了煤炭市场地位,整体行业陷入低迷境况。在这样的整体行业背景下,许多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仍旧采用较为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因而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种粗放型管理模式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缺乏,更是煤炭企业对于物资采购管理观念的落后以及不科学。只有准确找到了问题所在,才能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煤炭企业对于物资采购管理职能与部门设置上存在冗余,在采购部门的岗位职责上存在界定不清、责任重叠以及空白等问题,对于某些采购业务的审批手续设置得过于烦琐,对于某些采购业务的监督又存在空白。
第二,供应商选择模式过于陈旧,许多煤炭企业的采购部分过分依赖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缺乏对新供应商的合作探索,缺乏对供应商的合理评价,随意性比较强。
第三,采购方案单一,采购流程混乱,缺乏合理规划。许多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中普遍存在紧急采购,紧急采购模式下,采用简单询价后进行了采购行为,极易产生无法按时到货等问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第四,物资管理方面存在难以横向调动、库存储备不合理等现象。
第五,物资采购管理缺乏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效率不高。
2 煤矿物资采购管理的优化与改进策略
21 供应商选择优化
供应商作为煤炭企业采购行为中的合作对象,供应商的信誉、供货能力、售后都将成为采购方综合考虑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将会影响到煤炭企业的采购成本。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优化,煤炭企业应该首先进一步明确供应商的选择原则:供需双方须有良好的信任机制,并且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对称性,并且供应商能够根据采购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双方达成稳定而长期的供需合同,实现双方的共赢。
在明确了供应商的选择原则,煤炭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部门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全面的供应商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简化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同时能够更具有针对性选择供应商,对于引入新的供应商,避免受到供应商的牵制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煤炭企业能够通过量化的指标进一步明确供应商关系的类型,将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更科学的分类,即试验关系型供应商、普通关系型供应商、优先关系型供应商、合作关系、供应商以及战略关系型供应商。根据对供应商层级的有效分类,在采购过程中的供应商选择则应该由上至下,战略性关系供应商应为首要选择对象,而试验关系型供应商则应该是其他供应商无法供应相关物资的时候才纳入考虑,也可以看做对新的供应商的拓展。
22 物资采购优化
煤矿物资采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此,煤炭企业的采购部门可以通过对采购方式的优化来进一步优化采购,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
对于矿用一般类型物资的采购方式应该尽量简化,这类物资一般涉及的采购金额较小,但数量较大,一般可以选择框架协议采购方式,采用简单询价即可满足客观需求。同时,对于这种一般性物资,采购部门应该采取定期定量的采购方式,充足库存,避免出现紧急采购增加的采购成本。
对于杠杆物资采购方式应该采用相对严谨、科学的招标法,杠杆物质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供应商选择较多,因此可以采用招标法进行采购,通过对供应商的合理评价,来保证采购成本的最优化。
对于瓶颈物资的采购方式则应该采用价格为主导的采购策略。瓶颈物资指的是煤炭企业特用的物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供应相对有限。因此,在采购这种物资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长远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单一采购,保证物资的有效供应。其次在选择过程中应采用价格为主导,供应关系稳定的采购方式来选择新的供应商。
对于战略物资的采购方式则应该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战略性物资通常与战略性供应商结合在一起,该类供应商是煤炭企业供应商首要选择的对象,这种物资和供应商通常是与煤炭企业共同进退的,二者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在对这类物资采购以及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应采用谈判小组的方式对各项供应商提供物资进行技术、经济上的双重审核,进行多轮报价最终确定采购。
23 物资管理优化
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做好物资基础工作以及提高执行力两项工作,为物资采购管理的改进提供保障。
物资采购管理需要有大量的基础工作作为保障。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采购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基础资料管理,进一步完善物资采购的标准化管理,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首先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各物资管理部门、物资采购人员认真做好物资采购管理活动中各类原始凭证、原始记录、统计分析、经济技术情报、合同管理、档案工作等基础信息工作,保证采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执行力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执行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资采购管理质量的好坏。首先,煤矿企业应建立一套强化执行力的采购培训机制,使他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应该着力构筑采购部门的监督机制,物资系统全体从业人员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法规学习,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既要遵守法规,公正、公开、公平采购,又要主动接受监督,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
3 结 论
基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煤矿物资采购管理处于传统采购向现代采购过渡阶段,采购管理在理念、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冲突。要认清煤矿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进一步完善煤矿物资的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购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1日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馆藏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主体,因此纸质图书的采购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图书采购是在有限的经费预算下,根据本馆图书馆藏、读者需求,依据书商提供的书目清单或采用现场采购的方式,获取各个学科及不同种类的图书文献资料,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工作。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图书馆的采购方式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发展规划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调整或重新制定图书采购方案,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此,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要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坚持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专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科学研究顺利完成的需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也要广开思路、开拓创新图书采购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保障图书馆的采购工作更科学更合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具有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功能,担负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任务。同时,高校图书馆更加贴近广大的普通读者,其藏书内容的综合性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要求高校图书馆藏书内容要涉及各个学科、各种等级和各种类型的文献,近几年图书馆的采购工作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多种采集方式,预订和现采是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的最主要的两种方法。采购手段现代化信息化、采购方式和渠道多样化、采购速度快捷方便等是目前图书馆采购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图书采购方式
传统的采购方式由于采购环节较多、运行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以及馆配商由于低价中标难以保证采购质量等问题。因此,一种新的采购方式开始替代传统采购成为目前图书馆采购方式的主要目标方向。图书书目预定和现场采购是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采购方式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
(一)目录采购。图书目录预定是由图书馆采购人员根据各种纸质图书目录和电子图书目录进行馆藏、筛选和预定,再将订单交给经销商,由经销商负责按预定的种类及副本量进行配书。目前,图书馆获取订购图书目录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经销商或出版社直接提供;二是通过订阅各种书目、参加各种订货会进行收集;三是从经销商和出版社网站上下载。目录订购方式的优点是信息量大、选择性强,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择各类图书,目录订购能保证图书的品种及复本,对图书馆藏建设的学科方向性建设起到基础建设作用,特别对采集多卷型、丛书型、连续型的图书都是很必要的采购方式。
(二)现场采购。现场采购是图书馆采购人员通过参加各种图书订货会或直接到图书出版商、发行商、经销商的样本库和卖场进行现场选择,经查看实物的内容、价格、质量,同时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图书。读者现场采购是图书馆定时定期组织读者到图书仓储或展销地点根据图书实物选购图书的一种馆藏建设模式,在我国图书馆界正逐步受到重视,深刻认识读者参与现场采购的重大意义,读者现场采购是对图书馆根据学科方向购书的一个个性化图书需求服务的有效补充。
(三)样书采购。样本采购是现场只提供样本,图书馆通过采集器扫描数据,选择所需复本量,产生订单后,由发货方统一调配送货到馆的采购方式。相对于其他采购方式来说,它显得更加直观准确,采购人员可直接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鉴别而决定取舍,但样书采购所需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成本较高。与其相比,目录采购和数据采购往往存在表里不一的情况,征订目录一般只有一些图书外在形态的描述信息,对其学科的内容介绍较少,毕竟不够直观,有时会产生预订的图书不适合本馆需求的情况;同时,有些预订的图书不能到货,因为预订的图书有些是计划出版的,有时出版商可能会根据预订数量的多少决定某种图书的出版与否,如果预订数量过少,可能会使出版商取消出版计划,从而影响图书馆的图书采集计划和预算,因此图书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采购方式,最好是多种采购方式的有机组合,以提高图书的采购效率。
(四)补充采购。由于图书文献出版量、类型、品种等急剧增加,广大读者对图书文献的需求在内容方面也越来越多样化、新颖化,范围越来越广泛,时效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形势下只靠正常的批量采购来满足广大读者的多方面、多形式、多角度的图书文献需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通过实施补充采购有利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出版发行信息和拓宽采购渠道,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提高馆藏质量。对没有征订、漏订及需要增加复本的图书可以及时补充。
三、购书经费的使用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经费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图书馆经费不足与读者的需求大、图书出版速度快及图书价格上涨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图书馆界面临的一个问题,经费不足或使用不当将导致图书收藏的不足和断层,影响图书馆资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还会削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因此,各类型的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任务读者群的特点、经费状况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一般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分为中文文献采购经费和电子资源采购经费,而中文图书的采购经费会高于中文期刊的采购经费。图书采购是在有限的经费预算下,根据本馆图书馆藏、读者需求,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工作。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图书馆的采购方式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发展规划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调整或重新制定图书采购方案,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此,高校图书馆的采购工作要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坚持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专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科学研究顺利完成的需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四、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优化建议
(一)合理定位,确定藏书结构。高校图书馆购书经费有限,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好,就必须做到透明与公开性、制度化和有序性。其中,根据学校的学科与专业发展定位,加强藏书的特色建设,做到层次合理、结构分明是提升图书馆学科地位及社会知名度的关键,也是有效使用经费所必需的。在此基础上,确定藏书结构就是藏书建设的核心工作。一般来说,藏书结构呈多维性,主要由等级、学科、文种、载体和时间五个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融合、立体交叉、优化选择组合的子结构构成。馆藏整体结构应做到有重点、有层次、有特色,既具科学性、系统性,又具针对性、实用性。结构层次一旦确定,日常的图书采购就能形成制度化的标准操作,避免人为干预和不负责任带来的损失。
(二)编制采购计划,建立年度采购评价机制。图书采购计划是图书馆采购工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行动方案。它可以为图书馆采购工作提供清晰的目标,有助于保持系统、稳定的采购方向,减少文献选择中的随意性,可以为采购工作的经费分配提供依据。采购人员可以依据本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等藏书原则,合理制定图书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购书计划,合理制定不同类型文献购置经费的使用比例,以用户需求为第一要则,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方向和近期的科研需要,依据分类法确定各类文献采购数量比例。对学科发展前沿性的书籍要完整地、保质量地采购,要不惜资金;对专业建设必需的主干课程教材要作为重点选购;对基础性公共选修课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图书可作为一般性建设项目。采购前有计划,采购后也要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在年底应该有采购总结,要对年度采购计划实施评价,要统计图书到货情况、图书付款情况等。同时,特别要注意对藏书结构的分析,对图书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和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采购计划,及时指导在招标中淘汰服务不到位、到书周期长与图书质量差的书商,这种客观评价机制的建立对规范书商的商业行为、对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建设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提高图书馆科研服务能力。图书馆是把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的,所购图书应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虽有采访人员经常去各学院了解读者需求,以为图书采购提供依据,但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对科研方面图书采购的帮助力度还是不够。黄河科技学院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读者是图书馆主要读者类型和重点服务对象。笔者认为可以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所谓学科馆员制度,即图书馆选拔一批既熟悉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信息咨询与检索能力,熟悉某学科专业知识、与相关院系的教师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分别承担起专门为某学科读者主动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工作,建立一种对口服务的新制度。由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对口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科馆员可以参与定题信息服务,跟踪学术动态、代表性论著、学术前沿、热点问题等,采购人员可以随时向学科馆员咨询,为科研方面图书的采购提供方向。
(四)增加采购途径。无论是预订还是现采,采集文献主要局限于中标书商,选定书商数量有限,每家书商的业务范围比较固定,书商提供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是有限的,不能保证馆藏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而出版社可以提供给图书馆所需图书的最新、最全出版发行动态,保证客户获取图书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图书馆可以向一些专业对口的国家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这种采购的优点是图书馆可以全面了解出版社的出版情况,及时有效采购到所需图书,避免出现漏购,提高购书质量和有效采购率;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为了更好地追求质量和效率,以最快最全、最经济的方式采集图书,必须多种方式并用,共同发挥作用来保证图书的订购。
(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采购图书入馆后,应及时对所购图书进行验收,以便进一步确保购书质量。这个质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图书本身质量,如是否是正版、有无破损、缺页和装订错误等;二是检查一下是否有塞书情况、每种图书的复本量是否正确等。目前,根据到货单对图书一包一包进行验收,难以发现很多问题,应该先将订单同到货单进行一次对比,看所到图书与我们订单上的图书书名、复本量、价钱等是否一致,没有问题后再根据到货单对图书进行验收。
总之,在信息时代,做好图书馆的采购工作是一场技术、手段和人员的重大变革,图书采购人员要树立现代的思维方法,充分发动读者参与采购工作,利用各种图书发行渠道优势互补,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采购体系,以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祝朝安,朱自强.读者参与图书馆现场采购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8.
[2]田秋颐.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参与图书现采探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6.
[3]谢耀芳.新环境下中文图书采访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
关键词:物资采购;招投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招投标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因其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招标采购是招投标制的一个具体表现方式,它是指采购单位为降低采购成本,以对外采购的工程物资、设备为标的,邀请若干供应商通过投标竞价,从中选择优胜者并与其达成协议,随后按合同完成标的采购过程。在采购中通过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招标单位处于优势地位,做到“货比三家,优中择优”,从而选择低报价、质量好、信誉佳、售后服务完善的供应商,有利于节省和合理使用资金,同时有效消除采购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做到价格公开、渠道明了,从根本上杜绝“暗箱操作”。
一、采购招投标的适用方式
1.物资采购的招标方式
在物资采购活动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的规定,共有如下4种招标方式。
(1)委托公开招标。招标人委托招标机构,以公开招标公告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2)委托邀请招标。招标人委托招标机构,以投标邀请书方式,邀请特定的(不少于3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3)自行公开招标。招标人自己组织评标委员会,以公开招标公告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4)自行邀请招标。招标人自己组织评标委员会,以投标邀请书方式,邀请特定(不少于3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2.采购方式比较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常用的是“委托公开”采购方式和“自行邀请”采购方式。参照《政府采购法》中规定的采购方式并结合实际,以下几种方式也有采用。
(1)竞争性谈判采购。采购方直接邀请3家以上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通常应用于须重新招标却又无法实施的情况。
(2)询价采购。采购方对3家以上报价进行比较,以确定供应商。通常用于供货商少、技术规格稳定、价格弹性小的产品。
(3)直接采购。采购方与供应商直接签订合同。通常用于紧急采购,补充采购,更新改造采购。见表l。
二、设置专门的物资采购招投标组织机构和人员
企业的招投标小组由具体项目操作人员和相关评标人员(负责纪检和财务的人员以及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各类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工作。确定招投标小组成员对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负责招投标的工作人员素质应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敢于坚持,作风正派,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强。(2)熟悉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的程序。(3)具备各类采购物资、工程施工、预决算、商业谈判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4)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评标人员的素质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敢于坚持原则,保密意识强。(2)对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有较深入的了解,公平正直,作风正派,责任意识强。(3)对采购物资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经济知识和市场信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4)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5)与任何投标人没有业务联系和合同关系。(6)与任何投标人及其亲属、业务合伙人没有任何利害和利益关系。
如遇上述(5)、(6)条款中的关系时,相关评标人员应主动回避。
3.实行采购人员与决策人员分离的制约机制
即采购者不决策、决策者不采购,相互制约。采购人员可以向招投标小组成员介绍投标单位的具体情况、产品用户的要求、商品的性能参数、目前市场价格、过去采购价格、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商业信誉等,但不参予决策。招投标小组成员在多方了解可用信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投标文件、了解供应商服务承诺,并经过比质量、比信誉、比价格后。独立地提出个人倾向性意见,招投标小组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只有在持支持和反对意见人数相同时,由招投标小组主要负责人作最后决定。确定中标单位后。由招投标具体项目操作人员通知中标单位,签订供货合同,然后移交采购员实施采购。
三、采购招投标的具体程序
招投标的活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招标准备阶段。具有招标条件的单位填写《XXX招标文件》,报有关部门审批;获准后,组织招标班子和评标委员会,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招标公告、审定投标单位、发放招标文件、组织招标会议和现场勘察、接受投标文件。
2.投标准备阶段。根据招标公告或招标单位的邀请,选择符合本单位经营范围的物资,向招标单位提交投标意向,并提供资格证明文件和资料,资格预审通过后,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招标会议和现场勘察。编制投标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给招标单位。
3.开标评标阶段。按照招标公告规定的时间、地点,由招投标方派代表并有公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当众开标;招标方对投标者作出资格审标、询标、评标;投标方作好询标解答准备,接受询标质疑,等待评标决标。
4.中标签约阶段。评标委员会提出评标意见,报送部门审定;依据招标内容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单位在接到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期限中与招标单位签订合同。
四、物资招标采购风险
1.价格风险。一是供应商与采购方业务人员相互串通,透露标底,使企业采购蒙受损失。二是采购人员对价格预测失误而进行批量采购,造成价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