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

时间:2023-05-31 14:56:15

导语:在档案管理具体流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管理具体流程

第1篇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所谓知识管理,即人们在企业发展和管理中,对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集体知识和技能进行捕获、运用与管理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知识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人资管理与信息管理,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信息处理与人的创新技能的完美融合,并构建最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利用。除此之外,知识管理还致力于在恰当时间将恰当科学的知识传递给恰当之人,从而促进当事人作出最科学的决策。

二、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可行性

(一)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是知识管理的“资源保障”。在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管理具有实体档案馆难以企及的资源优势。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不仅内容广泛、形式多元,更重要的是,信息资源真实有效,这为数字档案管理进行“知识管理”式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资源保障。(二)数字档案馆优秀的管理者是知识管理的“人才保障”。在档案中心管理机构,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管理技能高超、职业道德高尚的优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便成为数字档案馆进行知识管理的人才保障。长期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知识管理具有较强的敏锐度,他们更擅长组织知识、呈现知识,并且比任何人更了解知识价值,更接近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智力资本。(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不仅需要为物质基础、人才基础作支撑,更需要有先进的科技作保障。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数字档案馆海量的信息资源才能最快、最广地实现资源共享。

三、从知识管理角度制定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扩大建档范围,最大限度实现知识的共享。数字档案馆的建档范围要迎合用户需求不断扩大,实现更宽广的资源共享,满足更多用户需求。要打破仅仅对传统归档范围内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呈现的习惯,而是要做到简单现行知识与深层隐性知识的双重建档。数字档案馆中蕴含着大量关于从业人才价值取向、技术技能、共组经验等隐性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难以文字化,但相对来说,其比其他资源更为珍贵,是具有相当创造性的宝贵信息。因此,数字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呈现文献类显性知识的同时,更要对这些隐性知识进行适当开发与利用,实现更实质性的知识共享。(二)建立信息化知识库,促进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从知识管理角度来讲,数字档案管理要想实现科学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信息化知识库十分必要和重要。每个企业的数字档案馆中都储存着海量丰富的知识信息,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知识的存储错乱无章,无法更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工作人员应不断进行鉴别与挖掘,从错综复杂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进行分门别类、有序排列,建立知识库。(三)基于知识管理改造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业务流程。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以往数字档案馆的业务流程很难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需要不断优化更新。具体来说,管理者应摒弃陈规陋习,立足于知识管理与资源共享,重新定位和改造业务流程,追根溯源,想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有以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强化数字档案馆建设,才能切实有效地将知识管理渗透其中,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具体来说,在更新业务流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始终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第二,做到以服务为中心,基于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服务。业务流程的更新不仅要令领导满意,更要使更多的用户得到最大限度的知识满足。(四)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做到服务的“以人为本”。传统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的开展往往只重信息建设,不重信息的反馈,这显然不利于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人员要建立起信息反馈渠道,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在知识管理模式下,数字档案馆的服务不仅仅是由馆藏的数量和内容决定,而是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的满足同样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当然,要想极大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了解用户想法,倾听用户心声,建立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机制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可设立专门的信息反馈网站,鼓励用户进行信息反馈。当然,工作人员要及时关注网站上的这些动态信息反馈,并基于用户的反馈归纳出反馈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建议,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万波.罗敏超.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探讨[J].兰台世界,2013.08

2.杨明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知识管理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档案,2013.01

3.牟蕾频.从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看数字档案馆建设[J].机电兵船档案,2013.04

第2篇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业务档案信息、教学档案信息、医学科技档案信息、后勤保障信息、行政党务档案信息等,基本上由文件、原始记录、文献、事物所构成。它应具有原始记录、价值保留、集中存储、统一管理、随时查询、增值效用等属性,同时又具有量大、面广、类别众多、进出频繁的特点。就其功能而言,医院档案应是医院领导部门的决策支持;是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的参考依据;是资源配置、基本建设的信息资料,也是医院建设的基本依据。因此,档案工作应是医院改革与发展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档案信息化管理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系统集成、有序分类、便于查询、开发应用,对档案的鉴定分类、编目、排序、检索、归档保存等进行高效的管理,以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二是用信息流来调控档案物流,最终实现“无纸化”管理,促进管理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应包括三个方面:

1.数据资料信息化应用扫描仪、计算机和网络把应当存档的文件、资料信息等以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录入计算机,以备处理。

2.工作流程信息化通过专用软件实现档案分类、编目和排序,为此首先需要规范管理流程、确定岗位员工的工作标准,减少人为调空和干预。为保证文档一致性,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要与档案管理系统兼容。

3.档案检索信息化在施行分级检索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医院网和互联网可随时准确检索到所需要的存档文件、资料、原始记录、文献等。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外延是指其外部的信息环境,既档案管理部门获取、传输、存储、应用信息资源的外部环境(院内院外),也包括相关法规、标准、制度、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特征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是实现医院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明确医院档案信息的特点,有助于医院管理者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医院信息管理工作。

1.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具有资源管理的特征。现代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无形的财富和重要资源。医院档案信息作为医院的重要资源, 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作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具有一定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小生产状态下的医院管理是完全依靠医院管理者的反映、认识和记忆能力。但现代医院管理规模之庞大、内容之复杂、反应速度之快捷都大大超出了医院管理者自然能力所能驾驭的范围。建立并依靠医院档案信息系统开展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就成为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及应用,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各部门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所有医院管理者都努力地去准确获取信息和及时利用信息,把医院管理成功寄托在对信息的占有和使用上,正是看到了医院档案信息的资源价值所在。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正经历着由信息事务性管理向信息资源性管理的转变。所以,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也必然具有了资源管理的特征。

2.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具有质量管理的特征。医院档案信息普遍地存在于医院工作活动之中,并随时都在大量产生着新的信息。医院档案信息原本是沟通管理系统间各个环节和层次的桥梁和纽带,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体现在有效的沟通中。但医院的档案信息质量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自然流淌。所以,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必然依赖于对信息的管理。对众多的医院信息给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合并归类的处理,才能成为医院管理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医院信息,才能保证医院管理的决策正确。反之,也就不能保证医院管理的正常运行。所以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具有质量管理的特征。

3.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具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和技术的特征。随着档案信息管理作用的增强和技术的成熟,其独立的理论和技术系统性正逐渐形成。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组建涉及到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工程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形成独立的管理系统。而从事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人必须具有医学、计算机、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此项工作。由此,医院档案信息就具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技术特征。

三、医院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

1.要全面完整地运行系统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系统中的各模块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全面启动,不能留有空当和死角。要达到与档案相关的部门全部上岗运行并全面理顺工作流程。特别要尽快转变到新的网络上来,这样才能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做到方便病人、方便,临床的应用要求。

2.要充分利用信息服务

(1)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是医院管理的基本职能,科学的决策必须以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信息资料为依据。因此,了解情况掌握信息是对医院决策者的起码要求,是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医院管理者只有充分掌握各种必要的医院内部和外部的有关信息,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实际并作出正确决策。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所有复杂的信息不可能依赖人脑的记忆,而必须是要通过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渠道来提供。有了高质量的医院信息,才有助于医院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因此,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时时刻刻都在为医院的正确决策提供着依据。

(2)是完成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医院管理者特别是高层次管理者,已较少直接、具体地管理物和人员,更多是对信息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医院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目标通过信息对医院系统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完整意义上的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应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回路结构,这个回路结构专门用于把各执行机构和部门的执行结果反馈给控制中枢(医院管理指挥决策中心)。网络是档案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传输平台。对于医院采说,通过网络可以提高办事效率,缩短时间等,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减少管理漏洞。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减少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对防控烈性传染病是极为科学有效的。在实际控制中正是根据反复不断信息输入、输出和对多回路的源源不断的反馈,才使医院的管理活动得到及时调整。因此,做好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就成为医院管理中的又一个控制手段。

(3)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是实现医院管理协调的纽带和桥梁。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有着自己的组织机构。组织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发挥最佳的组织功能,必然离不开档案信息。医院信息使医院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活动协调于医院系统的整体之中,从而使医院组织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重要作用,把医院各部门联系起来,在医院管理核心领导下朝着共同目标统一行动。因此,医院档案信息是协调各部门行动;沟通联络医院各工作环节和管理层次的纽带和桥梁。

(4)要理顺档案信息的管理关系。由于医院档案信息工作发展较为迅速,其职能作用和组织地位并未引起医院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好多医院的档案室刚刚为独立的职能科室。随着档案信息系统的发展和信息业务覆盖面的扩大,这种档案信息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致命的缺陷,如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服务方面的最高优先权,本位主义在所难免,部门的权益被忽视等。医院管理者要克服这种厚此薄彼的部门本位主义体制的缺陷,把医院档案信息管理部门置于医院分管领导之下,设立一个独立的面向医院整个组织的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为医院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提供更加完善的档案信息服务。这已成为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道德要求。

第3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集中管控;档案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9

1 集团型企业的档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1.1 运维与管理需求

建设档案的信息化,是完善和持续渐进的流程,集团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是要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的,一定要提出不同的需求、问题和意见。此外,人员流动、机构重组以及岗位调换等问题,会造成档案的人员会频繁调岗或者一人身兼数职,在运维工作以及管理档案信息方面带来较大的压力。

1.2 分析档案系统的部署模式

对档案系统进行子公司的分散管理,不能够将集团型档案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控实现,对企业档案中的整体优势不能够有效发挥,对利用和开发方案信息资源有所制约。

1.3 利用和共享需求较为困难

在跨企业间的档案资源利用和共享方面有效实现,能够将集团公司的档案资源整体价值有所提升,让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所以,被动服务的档案系统要改变,档案服务方面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更改,将借阅档案资源得以实现。

2 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建设目标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建设目标包含:对原文分散、目录集中的网络架构妥善解决,还要将共享利用档案信息、较多的归档业务系统以及不同的数据结构等问题解决。那么,将知识管理替代档案管理能够将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也就是建立运维队伍、制度体系以及内容管理平台。让企业内容的管理得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将企业中的不同文件材料适当保存,对企业内容的管理平台有所构建,还能够将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具体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档案中进行利用、开发的水平要提升,对档案利用的效率要进一步增强。

(2)对标准规范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统一制定,这一方式能够将企业中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管理,让流程保持一致。

(3)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的有效衔接要相应实现,在线接收财务系统、ERP、OA等系统。

档案系统要对内容的管理平台合理依托,可以在线接收财务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以及ERP系统等外部业务系统而产生的文件,同时要将此电子文件归档。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开发利用的功能,便于知识管理,总体的系统功能架构图如下:

2.1内容管理平台

(1)基础服务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将全文的检索以及文档存储等功能实现。

(2)公共组件。内容管理平台较为成熟,能够将文档的管理便利性、安全性实现,对Lucene的使用,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实现用户的档案检索便利性。

2.2、业务模块

(1)业务应用。持久层应用架构的采用,能够将B/S的便利性以及C/S的架构性能有所发挥,对Web服务和AJAX技术的使用,能够将用户体验和页面无刷新的功能实现。还能够对档案业务密切的融合,开发档案系统管理、利用、统计以及收集整编等功能。

(2)客户访问。能够采用浏览器和专业的客户端,对系统中的不同业务功能进行访问,包含:借阅、查询、保管以及归档等。同时,还具备信息、文档协作以及交流讨论等功能。

2.3 归档接口

(1)基础服务层。文档的管理服务可以通过电子文件的管理平台来实现。

(2)在线接收。能够在线接收财务、ERP、OA等系统而形成的文本型数据,以及结构型数据,同时能够把这一系列的数据衍变成标准格式,此格式是通用的,能够在档案系统中存储。统一形式的数据交换接口SOA是对数据交换总线服务的,XML、SOAP能够将消息格式统一。

3 档案管理系统在集中管控模式下的网络架构

集团型的企业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技术性手段放在首位,使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将分级管理、集中管控的管理模式成立。需要在集团的内部对档案管理平台统一建立,将流程、类别、视图、制度以及规范等统一形式的管控实现。个性化的定置需要在子公司中进行,为公司的不同档案管理需求给予一定的满足。

集中管控的情况下,分布式的存储架构要在档案资源中使用,可以将单纯的存储设备问题解决,对总部和企业之间受到的网络条件限制有效规避。档案管理平台若实现统一形式,能够将集团型企业的共享档案资源平台实现,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安全性质的管理模式,能够让每一个子公司之间进行共享档案资源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想要将集团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定要对档案资源的价值和定位、基础物理设施以及档案管理模式多方面考虑,将分级的档案管理充分实现。要力求将业务较复杂、分布广泛的地域以及子公司较多的整体档案管理建设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春艳.集团型企业集中管控模式下的档案管理系统研究[J].北京档案,2013(01).

[2]顾慧达.集团型钢铁企业集中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冶金自动化,2013(03).

[3]俞惠倩.集团型企业基于信息化的管控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1(05).

第4篇

1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林业档案管理是由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在实际的林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基本上是以纸张作为档案的载体,但是由于纸张比较脆弱,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比如化学反应、火灾等,这些会对档案造成严重的影响,林业档案被损毁,造成的损失严重。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林业档案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基本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安全性比较高,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的载体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能够有效保护林业档案。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林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档案文件的安全性,能够促进文件之间的交流传递。传统的林业档案中,信息的传递十分不方便,分享困难,档案文件传输方式十分落后,只能通过邮递纸质档案进行信息的传输,可能会出现安全性问题,随着传输距离的加长,文件发生丢失损毁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给林业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大优点是提高林业档案的管理效率。我国林业档案的管理理念一直比较传统落后,管理方法比较陈旧,管理人员的思维比较保守,手工工作较多,文件传输速度较慢,程序繁琐,拉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实现电子化办公模式,对林业档案进行集中收集、管理,也方便了以后的查询统计工作。

2我国林业档案管理现状

林业建设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林业档案保留了林业工作者科研活动、技术宣传等活动的信息,能够对后期的林业建设起到借鉴作用,所以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林业档案管理实施时间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不重视林业档案管理,很多林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只记录下常规的工作,认为档案起不到实际的作用,所以在档案管理中也没有投入很大的热情,使用的管理模式也比较落后,工作效率偏低;第二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对其要求也不高,林业档案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在林业部门少之又少,很多林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参与到其他的工作中,使用的硬件设施也比较落后,缺少专门的档案存储室,还要准备消防设备等;第三是档案管理手段不规范,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档案的分类和存储,在后期的档案调用时就会比较麻烦。

3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每天都有很多的新技术在更新,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进行档案管理,这也是林业档案管理必须要进行的改革,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所以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是重视林业档案管理,林业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林业单位不够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林业档案是林业建设的宝贵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所以林业单位应该对林业档案有正确的认知,林业单位内部的部门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协助档案部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第二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是要靠人来完成的,所以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林业单位应该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筛选管理人员时就要选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可以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的考核进行知识的检验。对于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时举行培训,参加专业技能讲座,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向管理人员强调正确的工作理念,让员工能够以最高涨的工作热情学习到最新的管理方法。第三是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支持。我国林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国政府和相关的林业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并且政府和林业部门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协调工作,使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第四是改善硬件环境,硬件设备和存储环境会影响档案存储的质量,林业单位应该为档案部门提供一个适宜存储的环境,档案室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还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先进的设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第五是规范管理流程,需要林业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流程的制定安排,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管理体系,制定出规范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做好档案的记录、分类、整理和保存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要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总结

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所以我国的林业部门应该重视林业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断创新林业档案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国林业档案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林业建设平稳发展.

作者:强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林业站

参考文献:

[1]王冠男.探析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华章,2013,(2):297.

[2]严玉莲.林业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城建档案,2014,(5):59-60.

第5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和谐管理 输变电工程 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094-03

随着天津市特高压工程及500kV工程趋向于规模化建设,建设体量越来越大,工程建设档案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当前档案管理理念相对陈旧、责任意识相对欠缺、标准化制度有待完善、工作便捷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凸显。因此,为确保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保证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成为必然。

档案管理一直以来是各行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加强档案过程管理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张淑婷[1]对电力工程档案质量管理控制要点进行了探析,构建了电力工程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对档案前期规范化处理,加强过程管控,提高档案管理质量。钟志平[2]对电力施工企业工程档案形成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档案形成过程控制的几个主要环节。陈铁山[3]通过分析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队伍建设、制度建立、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档案管理趋势,同样是学者们研究热点之一。陶琨[4]对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流程、档案类别、档案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引入现代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电力工程档案信息的查询、统计。陈炜[5]从国家电子档案产业政策、信息技术应用等角度,探讨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途径。罗琴[6],首次将和谐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档案管理中,实现了企业档案的和谐管理,达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该管理理论为文章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新的档案管理模式,旨在促进档案形成的同步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落实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档案管理理念;提升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1 基于和谐管理的档案管理模式

1.1 实践思路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首次提出,以提升档案过程控制为核心,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分别从科学管理和工作便捷两个维度进行制度优化和工作环境改善。一是建立“谐则”机制,即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使归档同步化、责任明确化、资料标准化;二是建立“和则”机制,以用户为根本,研发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和手机APP等,提高归档便捷性和高效性。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对科学管理办法进行了固化,科学管理办法推动了系统的准确、有效运行,最终实现档案管理整体和谐。具体实践思路如图1所示。

1.2 体系架构

该管理模式以《输变电工程档案深度规范管理指导手册》为标准管理依据,依托档案动态管理系统落实执行,互联手机APP辅助管理,创新应用NFC技术和OCR技术,自主研发新型档案柜。旨在提升档案管理标准化、数字化、便捷化水平。其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1.2.1 编制《输变电工程档案深度规范管理指导手册》

通过对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建设管理单位档案管理专责、质量管理专责等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调研,梳理行业规程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完成本手册编制。其特点如下。

(1)过程全覆盖。覆盖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和总结评价工程全过程。其中,业主项目部分册,归档范围共计858项;监理项目部分册,归档范围共计218项;施工项目部分册,归档范围共计1289项。

(2)专业全覆盖。覆盖进度、安全、质量、技术、造价全部五大专业,涉及专业管理全部环节。

(3)岗位全覆盖。首次将归档责任主体下沉到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专责人员。

(4)标准化管理。①归档时间节点统一。归档时间节点与工程建设节点挂钩,保证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②归档模板样式统一。编制档案文本标准化模板202份,负面清单146条。

1.2.2 研发“工程管家”电网建设全过程档案动态管理系统

以档案归档同步化、规范化、标准化、明确化为目标的档案动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和检查、各管理专责检索、查看和提交,以及管理员信息维护3个子平台。

(1)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和检查子平台。通过选择工程名称、工程建设阶段,管理人员随时对各参建单位归档现状检查,包括:查看当前应归文件资料内容和应归未归资料内容;对已归档的资料内容,可以点击文件填写正确性、规范性等;对于应归未归的文件资料,可以点击提醒相应专责,督促其及时提交资料。

(2)各管理专责提交档案子平台。通过点击样例参考,查看系统内资料内容标准化模板,按要求填写相应档案,并完成提交。

(3)管理员信息维护子平台。管理员对不同工程归档范围、资料标准化模板和工程一级网络计划等信息进行更新维护。

建立手机APP与档案动态管理系统互联,作为档案管理辅助手段之一,进一步提高了档案过程管理的便捷性。

1.2.3 创新应用NFC技术和OCR技术

通过NFC技术使手机APP与打印机无线连接,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WIFI传递档案信息,实现远程自动打印,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利用OCR技术将纸质档案利用扫描仪,通过关键字识别,实现自动分类、智能化上传至PC端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并建立目录索引。

2 案例分析

该管理模式已应用于天津静海500 kV输变电工程、南蔡500 kV输变电工程、蒙西~天津南1 000 kV输变电工程、锡盟~山东1 000 kV输电工程档案过程管理中,取得经济效益明显。

(1)该管理模式明确了资料标准模板,节约了各专责档案填写时间,尤其减少了档案资料重复填写次数。根据调查,应用该管理模式的4个工程,节约495 000元。

(2)OCR技术的应用,使档案扫描工作由两人一周扫描4 h,减少到1人2周扫描2 h,此项工作节约327 600元。

(3)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和手机APP实现了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在线检查档案。据统计,应用该系统检查档案共计42次,节约126 000元。

3 结语

文章对档案管理新模式实践思路进行了介绍,对其体系架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指导手册、档案动态管理系统、手机APP和新型档案柜的内容、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具体介绍,对NFC技术和OCR技术应用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模式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分析。新的管理模式从科学档案管理和工作便捷两个维度进行了全面优化,对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淑婷.电力工程档案质量管理控制要点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189-190.

[2] 钟志平.电力施工企业工程档案形成过程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23):39-40.

[3] 陈铁山.浅析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246-247.

[4] 陶琨.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新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79-180.

第6篇

一、“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现状

(一)档案意识性不足。档案意识有待提高,领导重视方面有待加强。首先是意识上的欠缺。由于对档案管理了解不够,人们对其重要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甚至在一些人的眼里,档案管理可有可无。其次就是领导对此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档案意识很淡薄。不少领导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建设,忽视了档案工作的重要程度。上行下效,领导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档案管理工作想要做好难上加难。

(二)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并且基本都是半路出家,相对来讲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第二,部分基层单位在人员配备上不重视学历及业务素质,而且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也比其他部门差得多。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待遇也不够公正,与相关联的图书系列相差较大。

(三)基础设备薄弱。设备不到位,硬件设施差。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定的专项经费作为保障才能完成。有些政府和单位由于对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硬件建设的迟滞和落后,具体表现在:没有固定的档案存放场所,档案柜乱摆乱放,管理无序而混乱;硬件设备不够齐全且性能落后;现代化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技术设备陈旧落后。

(四)管理手段不合理。管理手段呆板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然而,大多数档案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的单位,是既没有设备也没有人。有些档案管理部门一直沿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操作,不具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能力。另外,一些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大力度宣传,从而造成档案工作不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和认知。

二、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具体方式

(一)推行人才培养战略。人才始终是技术推动、发展与完善的必备要素,而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层面也不例外。因此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重视人才的重要性,进而以较为系统化的方式为人才提供一定的培训环境,首先通过较具权威性的理论体系的普及来全面革新档案管理人才的意识形态,以促进其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以此来完善自身的理论储备。其次还需要通过实践使档案管理人才在知识培训环节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架构切实地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全面促进相应档案管理人才的整体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才切实地进行相应的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并切实地培养自身的工作执行能力,进而使自身的工作水平得到较为系统化的提升。

(二)完善档案信息素质教育。档案信息素质与实际的档案的完整性以及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处理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并且这一特性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中也是尤为关键的。而员工的信息素质很容易影响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对员工在工作层面的信息素质修养进行进一步规范并强化。而其中最需要强化的就是员工对档案的主体性意识,以及员工在实际的档案获取环节的意识性教育,以此来对员工的档案信息保密处理意识进行较为集中的强化处理,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动员工进行档案转化的熟练度以及档案传播过程中的严谨性,而这些作为档案信息素质的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得到相应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制定合理的标准。现代化档案工作的核心是对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对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掌握,因此,网络技术的掌握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来说有着较为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因此需要以科学化的手段来对相关的档案管理执行标准有一个较为细致的规划。而与此同时,这一规划性体系的构建也能够间接提升相关电子系统的实际运算速率,进而使相应的工作环节得到较为细致化地简化,而这对于相对而言无明显操作规律的档案管理环节来说,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计算机是无法进行具体管理控制的,即便可以,因运算程序的复杂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率。只有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才能适应越来越快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第7篇

关键词: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策略

房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产权意识的提高,都对房屋权属登记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新发展形势下的管理需求,无法实现对档案的充分利用,经常造成档案破损或者遗失现象,容易引发房屋权属纠纷,不利于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对档案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保证房屋权属登记档案的完整性,为人们维护房屋产权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出现房屋权属纠纷,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是房屋产权拥有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最有利、也是最直接的证据,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需要对其进行妥善储存和科学管理。在城市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房产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购房人数的持续增长,需要进行登记的房屋权属档案越来越多,加大了档案管理难度[1]。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工作效率较低,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法提供可靠的房产交易依据,容易造成房屋权属纠纷,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档案的采集、储存以及处理,在保证档案完整性以及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房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要想推进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首先就需要提高对相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重视力度,从现阶段的房产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缺乏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关部门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信息化设施不够健全,无法顺利完成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以及处理等工作,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缓慢,甚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2.2 档案管理方式不够规范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需要规范的管理方式形成约束作用,档案管理方式不够规范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部分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房屋权属登记档案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直沿用以前的档案接管方法,仅仅是只保存移交到该部门的相关档案,并未要求管理人员对接管后的档案进行整理、编目、立卷、入库和调档查阅等一系列的专业管理,使得档案管理出现混乱、难以查找等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档案被移交进来,使得档案查阅工作量增加[2]。

2.3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是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完成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管理效果,从当前的房屋权属登记档案管理情况来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工作能力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够熟悉,对计算机技术也不够熟悉,无法操作计算机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量较大,管理人员整天与档案信息打交道,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工作时比较敷衍,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建设策略

3.1 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顺应了时展,满足了档案管理新的需求,是房产行业发展与信息化技术发展共同促成的产物,只有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才能保证房产行业的健康、良好发展。有关部门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提供所需资金完善档案信息化设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创新档案管理理念,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顺利推进。

3.2 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完善的管理系统能够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有序性、高效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约束作用,对加快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利用信息计算机技术,使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系统与房产交易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可以对房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并生成档案;根据房产行业的不同业务,将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具有相同特点的房产档案归入到同一类型中,在进行检索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相应的类型中进行查找,缩小了查找范围;对档案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使其与市场动态情况保持同步,提高了档案的准确度[3]。

3.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在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才能满足岗位需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就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完成档案的采集、储存以及处理等工作,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利用空闲时间加强对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化程度以及工作能力;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高其责任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更加认真负责。

4 结束语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顺应了时展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房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杜建明.对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6(10).

第8篇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激活事业单位内在的运转机制,而机制能否被激活则取决于是否调动起了单位内部的组织资源。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手段、评价等三个环节进行新常态分析后认为,档案管理的内容可围绕着理解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和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

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单位;新常态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以下简称“档案管理”)也需要与之相适应。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毫无疑问,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调动和合理配置成为重中之重。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心应放在动态管理上。与之相对应的便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人员需要适应这种管理要求,在新常态下有必要重构档案管理内容。

一、新常态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关系事业单位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技术服务的组织,似乎难以将档案管理与单位发展联系起来。实则不然,事业单位若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则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梯队,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职能,但往往被忽视。

2.传统档案管理形态下的消极因素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规范流程,导致传统档案管理自我孤立,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激励职工实现组织目标。

3.传统档案管理落后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体制改革就是要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配置,也是对当前档案管理提出的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建立起工作目的、手段、评价的新常态来。这一新常态需要与体制改革后新的用人机制相适应,也需要与新的人事晋升制度相适应。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常态

1.人事档案管理目的的新常态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应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其中的“新”就体现在从传统重视静态管理,逐步转变到“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并举的轨道上来。不难理解,“管理目的”构成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价值取向,面对体制改革这一现实背景,管理者应审时度势,调整单位的内控机制,以及在实施一系列管理职能之前首先明确管理目标。

2.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新常态通过管理创新,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手段上需要打破固有的职能结构封锁。在保留重视程序的基础上,档案管理人员应与其他业务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档案管理能真正发挥出助力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以及从原有的刚性管理逐渐走向制度化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态势中来。这一管理手段新常态的建立,不仅能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又能使得人事管理与“自由度”日益增强的市场环境相适应。

3.人事档案管理评价的新常态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旧差异还在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上。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一项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闭环状态下,从而做到有始有终和前后照应。随着档案管理目的的调整,与之相照应的评价机制也应发生改变,进而使新的评价机制能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在新的“目的—手段—结果”的内在逻辑下,工作绩效评价中的“新”,应与是否与动静结合的档案管理目的相契合,还应与是否灵活合规完成了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相匹配。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建构

1.阐释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推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不仅需要依赖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只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才能在制度和管理创新下,实现助力单位发展的目标。管理层的重视和被管理层的认识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理解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因此应将档案管理问题加以阐释并纳入常规管理的内容。

2.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组织人事部门作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中的工作人员则是具体完成档案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单位的职能地位一直较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因此,为适应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应在常规业务学习和党建工作中,通过多个途径来转换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上的主观意识。实践表明,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分必要,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使他们能深刻感受到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这些都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在动态视角下看待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助力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需要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优化和创新。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党委决策认真完成单位员工基础信息的录入工作。

4.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应结合档案管理目标来展开。在新常态下,组织人事部门应在党委的领导下完备评价指标,完备的重点应放在对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实现程度上。由此,这里需要建立组织人事部门、其他业务部门、党委等三方参与下的评价模式,并增大其他业务部门在评价中的权重。

四、问题的拓展

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责任和要求。在档案审核工作开始之初,及时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标准、程序和要求。二是重点明确。在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的基础上,把干部“三龄一历”(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核定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点,逐项审核清查,做到全面收集材料、仔细鉴别材料、规范整理材料,认定干部的“三龄一历”时间清楚,事实准确,说服力强。三是目的明确。把档案工作的准确、真实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逐人逐项审核确定,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手段、评价等三个环节进行新常态分析后认为,档案管理的内容应由理解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组成。

参考文献:

[1]沈全保.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5(8).

[2]陈静.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3(9).

第9篇

关键词: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作用

自“科技强检”战略在检察机关得以落实以后,电子检务便在检察机关全面开展,特别是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载体及记录方式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检察业务数据、电子档案也随之增多,大量多媒体信息档案形式出现,如影视、声音、图像等,而这些档案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科学地管理,将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导致归档、检索、查阅难度增大,将大幅度降低档案的价值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通过建立与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提高检察机关档案管理水平。

1 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及目标

档案作为检察机关案件办理的重要依据,并没有将其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还不完善,如仍选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档案管理查阅等工作,即使相关部门在计算机内录入了档案目录,但管理对象还不是电子档案,并没有真正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为此,在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中必须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

1、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检察机关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进而档案数量也随之增多,以往档案管理模式与当前检察机关的工作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为满足现代档案工作发展需求,必须重视检察机关档案工作,建立与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这也是检察档案工作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整个系统中必须将检察机关档案数据库作为系统建设的前提,将档案查询业务作为重点内容,保证检察机关档案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的实现,确保各级检察机关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满足档案管理要求的同时,还能规范档案管理操作流程、改善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通过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并与原有业务管理流程及发展需求相结合,进行本系统的合理设计与开发,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在转变魍车蛋腹芾矸绞降耐时,可以将检察机关档案管理所需的档案信息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信息查询、转入、编辑等业务的开展,这样不仅减少了时间空间对数据信息的影响,还实现了远程管理查询与无纸化办公。

2、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将检察机关档案分类作为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依据,并与管理处档案管理的实际档案文件相结合,统一集中管理检察机关档案中的信息数据,并进行信息共享,利用网络平台系统管理员可以按照自身的权限在客户端上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项操作,将档案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案件办理重大决策中。

2 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

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确保检察机关事业转向高科技化、高智能化。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证据收集、案件办理等各个方面,加快各项数据信息的传输速度,确保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性。

在进行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必须确保系统内各个模块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各模块之间的功能性,实现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

档案管理员可进行新管理项目及时添加与选择,系统可自动生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档案目录表,并将档案文件夹进行有效储存,同时能够对多个类似案件档案进行分析、对比。建设与管理是检察机关档案管理的重点,案件办理过程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资料等都是档案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检察机关档案管理模块可及时管理统计档案信息的具体情况,如信息资料的查阅、修改等,并对信息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 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随着我国检察机关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作为检察机关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地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单位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有效提升检察机关档案管理水平,检察机关单位必须重视该信息系统的发展,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有效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

1、基于平台软件模块信息化系统的发展

检察机关档案管理系统与其特定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建立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必须对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在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中对其业务需求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管理制度,检察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受业务需求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现有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进行业务需求分析报告的制定,并确保管理平台的开放性与扩展性。按照需求软件公司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系统功能模块的添加,确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纸质档案管理具有统一性,确保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使用性,并及时交换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2、基于统一界面的档案数据融合度

在检察机关档案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中必须采用统一平台,确保信息系统界面的良好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方面档案数据的充分融合,整个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其数据的融合度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实现各模块之间数据的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除此之外,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功能协调性与界面统一性,在实现系统各种信息处理完成后常规办公自动化系统必须做到自动归档,并向档案管理系统内输入。

3、基于交互式功能的操作模式系统

在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中可视化管理及交互式操作功能已成为其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操作模式系统具有较高的直观性与便捷性,相比单一功能模式系统,这种交互式功能操作模式系统工作效率更高。相比简单的界面切换设计,交互式功能操作设计必须将数据信息的科学组织管理作为其发展的前提条件,其图形界面的形成必须由数据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完成,并利用专业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界面的形成,随后三者有机结合在同一个主界面内,实现三者之间的交互操作。在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这种操作模式系统,通过可视化图形操作界面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专业数据信息的分析,实现档案信息的准确度及实用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通过转变传统纸质管理方式,遵循检察机关档案分类办法,建立并完善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其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才能实现检察机关档案管理信息的利用价值,才能推动检察机关管理单位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欢. 辽宁省检察系统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研究[A]. 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 2013

[2] 李卿. 基于B/S架构的金沙县纪委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厦门大学 2013

[3]卜淑芬. 地方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证研究[D]. 湘潭大学 201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