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档案储存管理

时间:2023-06-01 11:32:58

导语:在档案储存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储存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村养老保险更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问题所在。而随着农村参保人数的逐步增多,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已呈现大幅蔓延的趋势,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远无法达到现阶段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体系,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已是势在必行。

1、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的特点

1.1、服务对象较为特殊

作为拥有13多亿人民的人口大国,其中约有2/3的人口分布于农村地区,从这个大的基数看,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安定团结发展。

而农民作为农村保险的服务对象,因其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由此,就更需要为广大农民建立养老保险档案,使其养老问题得以法律的监控,有法可依,以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1.2、来源广泛,内容复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档案来源具有广泛性,内容也是较为复杂。在之前传统的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主要针对的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员工,相对来说,管理的来源较为单一,后期档案的处理也显得比较简单。随着社会养老保险的进程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来源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随着而来的也有许多的问题,参保人员的复杂性,极大地影响了档案的处理和管理。而处于基础建设时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则更加的繁复和杂乱。故此,规范建设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十分必要。

1.3、流动性较强

参保对象为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受到农民工作人员流动性大这一特点的影响,就更需要为农民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以便于在今后的养老问题中加以运用和考察。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表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仍旧处于一个创新的建设初期,还有待事实的检验。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诚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相对要完善一些,而基于农村分布较为分散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子都的框架建设还远没有确立,其面临的创新认为还很紧要。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起点不公

起点不公直接影响到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在之前国务院下达的整顿规范文件后,全国大范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进而也影响到了与之有关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受二元经济结构制度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明显的要晚于城镇,加之相关地区政府等行政机关的不重视,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

2.2、资金供给不足对管理工作影响同样较为严重

资金供给不足是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单靠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是无法维持相关机构的正常运转的,更不用说是加强制度创新建设了。由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适应不了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的需要,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社会保障结构得不到完善。

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档案建设意识,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建设工作

受现实因素的影响,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长期受不到重视,以至于无法得到落实。这也和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不重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无法得到开展的症结所在。随着新农村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应达到一个全新的发展状态,相关管理人员应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投入到相关建设中去,奉献自己的力量。

3.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法律意识建设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人们对档案建设的认识。积极向上级领导申请加强基层相关设备的建设和扶植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人力的投入,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的建设大县一个良好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3.3、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实现网络互联、快捷查询、资源共享的状态。

3.4、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档案队伍的建设

目前,农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不适应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应该进一步加强相关职工的职业培训,大力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的建设,规范相关管理制度,使得各部门工作合理规范,划分清楚,从而达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4、结语

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管理是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一个重点,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规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后期对相关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借鉴原先的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结合当前农村社保档案管理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制定合理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遵循全面真实的原则,从长远出发,为后期农村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淑华.浅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完善[J].兰台世界,2011

[2]马胜全.加强和规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J].中国档案,2002

第2篇

关键词:档案库房;问题;对策

档案库房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基本设施和场所,也是档案文件和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档案库房管理一直是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档案安全意识的提高,各级档案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地方高校档案馆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档案库房存放的档案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档案资料利用频率也在迅速提高。但在重视档案利用的同时,档案库房建设和管理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并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档案库房管理,认真分析库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堵塞安全漏洞,保障档案的安全。

1档案库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档案库房建设或使用不规范

很多基层档案馆建设之初因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限制,未能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进行修建,大多以普通办公用房标准建造。近年来,随着档案库房管理安全意识的提高,许多档案馆开始改建或扩建,本意是要提高档案库房存储容量,增强档案保管能力,但仍存在很多缺陷或隐患。主要隐患有:一是未对档案库房墙体做隔热或加厚处理。二是档案库房与办公室、阅览室采用串通方式设置,共用一个出入口,影响了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撤离和档案抢救。三是档案库房一味强调存储容量,没有设立独立的防火分区。四是部分档案馆将库房兼做仓库存放杂物,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和存放安全。

1.2档案库房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

部分档案馆因多年来在档案库房硬件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不足,库房配套的设施设备较为落后,已不能满足当前档案管理的需要,有的甚至还成为安全管理的隐患。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档案库房还在使用老旧的木质档案柜,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二是档案库房只是简单配备了灭火器,没有配备自动灭火系统或防火、防盗报警系统。三是档案库房没有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影响了档案管理人员对库房巡视、安全察看的需要。四是档案库房必需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空调、空气净化机等设施设备不完善或不配套,影响了库房保管条件的正常运作。

1.3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不严格或执行不到位

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是保证档案库房安全、高效运作的有效措施。然而,很多档案库房都存在管理制度不严格,或制度执行不力的现象。一是档案库房设施设备的使用缺乏系统制度,设施设备的使用随意而无效率。二是档案库房制定的定期检查、进出库、定期清扫、险情演练等制度,都因库房管理投人精力有限,很多都未严格制定或定期执行。三是由于相关准入制度的缺乏,非档案库房工作人员也进入到档案库房,造成了档案信息的泄密或档案失窃。

1.4档案库房应急方案制定或演练的缺失

《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对档案库房的应急方案有明确要求,要求各个档案库房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虫灾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并通过定期的演练,确保档案库房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但许多档案库房,都对这些没有发生的险情忽视,或是制定的应急方案简单,没有可操作性,或是没有定期进行安全演练。长此以往,其后果不堪设想。

1.5特殊载体档案管理不科学或不重视

由于传统档案管理重视的都是纸质档案文件,而对磁盘、光盘、磁带、照片等特殊载体档案不够重视。在库房管理中也并未设立独立分区,没有单独存放和保管这些特殊载体档案,同时也没有针对不同的载体档案制定相应库房管理制度或措施。普遍都是与纸质档案材料一并存放在库房中,这势必会影响到特殊载体档案的保存寿命,甚至造成很多珍贵档案的损坏和丢失。

2加强档案库房管理的对策思考

2.1根据档案库房设计规范,具体针对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针对因档案库房建设或使用不规范导致的库房安全隐患,我们应该严格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等库房安全设计标准,具体结合档案库房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进行安全整改。一是对由普通办公用房改建而成的档案库房,进行墙体隔热或加厚处理。二是对采用串通方式设置的档案库房进行改造或搬迁,增加备用出入口,增强突发事件发生时人员撤离能力。三是对档案库房档案架排列密集、通道狭小、无防火分区等情况,应扩建库房容量、合理分布档案架、搬迁部分档案,留出必需的防火分区。

2.2加大档案库房硬件投入,升级完善硬件设施设备

档案库房为增强档案安全防护、存储环境的能力,必须配备一些相应的设施设备,这也是保证档案安全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舍得投入,积极升级完善档案库房的硬件设施设备。需要完善的有:一是更换老旧的木质档案柜,换用铁质档案装具。二是科学配备自动灭火系统、防火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增强档案库房防火防盗、自动巡查、全天监控的能力。三是成套采购库房必需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空调、空气净化机等设施设备,确保档案存放安全。

2.3建立健全档案库房管理制度,让库房管理有章可循

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根据库房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严格制定并确保执行,确保档案安全。需要制定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一是档案库房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度,确保设备的有效运转和节能安全。二是库房日常安全巡查制度,应按制度要求对库房内的档案、设施设备、水源电路、霉变或虫蛀情况等进行日常巡查、登记,把危险消除在萌芽之中。三是库房安全责任制度,应对库房工作人员按区域、岗位、职能进行安全责任划分和分工,层层落实、层层负责。

2.4制定档案库房管理安全应急方案,并定期演练和修订

为了确保档案库房在火灾、水灾、地震、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档案库房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撤离人员并抢救档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档案库房造成的人员危害和档案损失。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灾害或险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明确在险情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有效行动措施和办法。同时,还要做好应急方案的定期演练和修订工作,积极组织档案库房工作人员开展险情演练,熟悉应急方案的行动流程,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处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内容

1. 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沉降拉移、变形等观测记录;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文件材料;工程质量事故记录及处理的文件材料;施工技术总结等。

2. 竣工图

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竣工图;强电弱电工程竣工图;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以及其他特殊专业工程竣工图。

3. 综合性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上级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文件资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文件资料;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资料;规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资料;工程施工、监理中标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等文件资料;工程有关的照片、录像、录音、光盘等。

二、当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竣工时不能整理出完整的竣工档案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化,国务院、建设部分别颁发《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增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的重视,但是由于建筑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致使工程竣工时不能整理出完整的竣工档案,造成工程竣工档案不能及时的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例如,一些建设单位注重工程进度、重资金管理,忽视编制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体系,在工程验收完成时,工程竣工档案都无法正常完成,造成建设工程档案移交滞后。

2.档案材料填写不真实

建设工程档案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难度大,容易出现失误等问题,加上有些建设单位未建立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体系,很容易造成管理不严或对工程施工现场不了解等。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不完整的资料编写竣工档案,这样的档案只是为了应付交档而做的,不能做到与工程同步进行,所以,往往采用虚假数据,导致建筑工程竣工档案与事实不符,竣工图产生误差。由于不能与工程进度同步,造成了各种建材的质保书和合格证不全,不能全面的反映工程的建设和质量。

3.竣工档案移交不及时

施工到了后期,大多的技术人员都撤离到了别的地方,加上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竣工档案管理的要求在施工中整理必要的资料,造成工程竣工后不能按时完成工程竣工档案,造成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不及时;有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建材供应单位之间存在工程款拖欠的情况,致使工期延长,造成档案归档停滞,材料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工程竣工档案的编制;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进行部门重组,档案管理人员更换,致使材料分散、缺失,在工程验收后无法收齐,这些原因都会造成了施工档案移交不及时。

三、建筑工程档案有效管理的措施

1. 建立健全档案打理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基础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准确、齐全、规范,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初期(从工程立项开始)就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措施。同时要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档案人员在工程档案形成过程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保证工程自立项开始与档案跟踪管理同步。完整的先期文件很重要,在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方面有重要的依据、凭证作用。

2. 严格把好竣工验收档案资料质量关

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要会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建筑工程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全部文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补缺补漏,务必使得竣工材料做到真实、完备、及时,归档范围符合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的有关条文,把好竣工验收关,把竣工档案的验收、移交作为整个工程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做到工程竣工验收与档案验收同步。移交合格工程档案的,由建设单位发给《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不按规定移交档案或移交的档案不符合要求的,不发给《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建设单位不结清尾款,以确保工程建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3. 加强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工程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

4. 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档案材料编制工作

按照标准编制工程档案材料,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业务条件。一个施工队不会编制工程内业材料,就不具备承包工程的资格。工程档案材料的质量,关键在于编制形成过程。施工单位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档案材料的训练,不断提高编制工程档案材料的业务水平。开发公司要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检查工程档案材料编制情况,按照标准形成档案材料,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5. 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

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各部门只有及时的对档案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如传递情况记录、变更情况记录、修改情况记录、作废情况记录等),才可能有效地了解档案的来龙去脉,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及时获取有效档案资料或信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建筑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做好档案信息统计工作。

四、结语

要做好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加强对工程档案人员的培养,更需要施工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来建立健全的工程竣工管理体系。我们应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经验的态度,充分发挥我们已有的优势,重视加强建筑工程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不断总结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经验,使建筑工程档案更好地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血清标本库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建设研究工作,比如英国于2010年完成了50万人的大型Biobank建设项目。在国内,常州市在2004年已建成了一个标准化血清样本库,泰州也建立了以重大传染病为主题的血清样本库,浙江慈溪市业已于2006年建成了公共卫生血清资源库,此外还有一些设在医院的小型血清样本库[1,2]。苏州市于2012年正式开始大型血清标本库的建设工作。为了做好血清标本库的管理工作,我们按照血清标本库建设的各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质控和管理要求自行开发建设了血清标本库管理系统,并与健康档案有机集合在一起。该系统将采集来的血液样本进行分离储存和管理,并提供样本的基本信息,便于以后的研究和利用。

二、系统总体设计

1.设计原则

该系统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编码标准的要求进行实施,数据规范、接口标准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充分考虑到与其他系统尤其是健康档案区域平台的信息关联,设计好相互之间的信息接口。

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并在卫生专网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在规范各项工作的同时,注重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业务流程

(1)采集样本

医院等血清采集点在血液被采集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采集该人员身份证信息、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采集其血液样本,并在血液样本和知情同意书上贴标识条码。

(2)分离储存

疾控中心收到各医院的血液样本后,将血液样本分离成各类血清样本,并在各血清样本上贴上条码。该条码在该血液样本条码的后面增加一位,用以区分血清类别。

疾控中心将各血清样本放入专门的冰箱储存,系统记录分离后的血清样本条码和该血清样本储存的冰箱编号和位置。每个冰箱都需要在系统中登记并编号,血清样本存放位置具体到点。

(3)信息调取

该系统收到各医院采集的信息后,除了样本基本信息以外,还可通过被采集者的身份证号码,有条件地查阅健康档案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标准化接口,可以将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等资料,直接采集到本系统中,用于补充完善采集者的基本信息,更便于今后的分析研究使用。

(4)研究使用

相关研究需要时,可以通过该系统调取需要研究的血清样本进行研究使用,在血清库管理系统中将该血清样本标记为出库,并登记出库等相关信息。

三、系统主要模块

该系统主要包括五大模块:(1)采集样品管理(2)分离储存管理(3)样品信息管理(4)查询统计(5)系统维护。

1.采集样品管理

医院等血样采集点的工作人员对要采集血液样本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血液样本信息进行录入操作,在该录入页面上: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地编码、采集医生、采集日期、血液条码以及知情同意书签字日期是必输项,可通过二代身份证读取接口直接采集个人基本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采集血液样本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血液样本的基本信息可进行管理和维护操作,其中包括查询、查看、修改、删除以及导出功能。

2.分离储存管理

根据血液条码查询出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以及采血日期,再按照所选择的血清类型进行分离,对生成的血清进行相应的存储。分离的多份血清通过该系统自动分配到不同的冰箱同一位置进行储存,并与该血清样品信息进行关联。

3.样品信息管理

血液样品采集和储存后,除了保存个人基本信息以外,系统还实现了与苏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库的对接,一方面通过平台的健康档案浏览器,可以调阅到被采集者的健康档案信息,如基本资料和既往病史的记录,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后台资料自动关联采集,充分利用了健康档案平台的资源,为今后血清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该系统还支持通过增加样本信息属性,使用调查问卷等手段,后期进一步增加样本信息,为血清库的科研利用提供更多数据资源。

4.查询统计

系统可进行血清分类统计、冰箱储存信息统计、血液采集情况统计、血清信息统计等功能,并生成相关的报表,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的统计数据。

5.系统维护

系统有采样单位维护、用户信息维护、角色维护、系统日志查询、冰箱信息维护、血清类型维护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四、讨论

血清标本库管理系统的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全方位的数据质控。该系统只是记录标本的部分基础信息,如需更加详细的健康信息,可通过相关接口,有条件地访问区域健康档案平台,并可通过后期的专项调查进一步丰富血清样本的信息,为血清库的科研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该系统也可为其他研究机构提供资源管理和科研利用平台,实现标本库资源的协作利用和共享使用。

参考文献:

[1]叶铁真,郑锦涛,张晓红,等.儿童肿瘤标本库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1):33-34.

[2]杨阔,徐勇,杨全成,等.前列腺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2):139-142.

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州市科教兴卫资助项目(KJQND2011013)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库存管理;添加剂存货;零库存;化工企业;经济效益

在化工企业中,添加剂存货是企业资产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司的资产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对企业的流动资金管理水平和企业的资产运作方面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很好的管理好企业的库存对整个的公司已及各个相关的利益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库存管理事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一个化工企业存在怎么样的库存管理现状、库存管理问题,应该怎么样合理对库存进行管理和利用,怎么样利用库存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将一一进行解答。

库存是企业所拥有的流动性的资产,库存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住企业的正常的生产和商品正常的销售。库存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可以让经济利益不断的流入到企业中来。现如今,在我国的企业中,库存所占用的资金要占到企业整个资金总量的30%左右,其中有的企业这个数字要达到5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在企业整个的资金流管理之中,库存资金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企业中存在着很严重的库存资金沉淀现象,这样就使得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上升,存货风险的几率增大。

1 添加剂库存管理在化工企业管理中的现状

在目前我国的化工企业中,库存管理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添加剂库存资金管理占资金总量的比率太大,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变得非常的紧张。现在许多的化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混乱不清的库存管理,非常低的存货周转率。造成化工企业添加剂库存周转率很低的原因有很多:担心市场风险,公司的管理体制差,一些人为的原因。还有很多的企业管理者从计划经济时代一路走过来,脑子里充满了计划经济思想,所生产和经营的东西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需求,导致产品卖不出去,于是大量的产品都在库存中积压下来,造成了资产的浪费,还占用库存费用。而且在市场经济时代,产品很快就会更新换代,那些积压在库存中的产品不但占用企业的资金,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的机会成本丧失,更严重的是当产品遭遇市场贬值时,企业就会被亏空。

在这样的形式之下,文章将对添加剂存货管理以及化工企业的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索。一方面就从添加剂库存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问题来分析库存管理是怎样影响企业的效益的。另一方面,将会针对库存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以加强添加剂的库存管理,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 添加剂库存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只看重库存管理的形式,忽视了库存管理的实际效果

在目前的化工企业中,都针对添加剂库存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有添加剂的采购制度,添加剂的验收入库制度等,但是很多制度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添加剂存货的采购制度,对采购来的添加剂进行验收入库的制度,添加剂的仓库储存保管制度,对添加剂进行盘点以及清查的制度,还有当添加剂存货出库时的制度。

2.2 过分注重制定库存定额

在化工企业的库存管理中,过分的注重了制定库存定额,但在实际的生产中,库存中的原料无法保证按照原计划被生产单位所领取,无形中就增加了存货的成本,导致库存的物资结构发生改变,造成企业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成本的上升。

2.3 对库存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化工企业在库存的管理中,对一般性的库存管理操作的比较好,但一旦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时,管理人员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来解决掉这些问题。还有许多以后不再需要用的存货积压,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处理掉,给以后企业的库存管理增加资金上的负担,造成企业的损失。

2.4 只重视存货的数量,不重视存货的管理质量

有一些企业因为效益好,生产规模扩大,相应的原料需求也迅速的增加。但是因为仓库的储存空间饱和,造成剩下的那些原料直接露天摆放,而且胡乱的堆在一块儿,造成管理上的困难。而且还加大了盘点工作的难度,造成数据的误差。同时,这些原料长期的摆放在露天的环境下,造成原料的质量下降,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大大的打了折扣。

2.5 库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严重的脱节,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的库存管理人才。在现有的企业库存管理人员中,普遍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又不够,普遍缺乏专业素养。造成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库存管理中,只能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无法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对存货的质量定性分析,对存货的数量定量控制。

3 改善化工企业中添加剂的库存管理的举措

3.1 优化库存管理中的存货周转率

合格的库存管理应该是:在企业基本的生产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库存周转效率的最大化。因为库存的周转天数越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就变的越低;反之,企业库存的周转天数变高,生产成本与生产风险就明显的增加。所以,在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缩短物料在每一个环节上所停留的时间。具体操作则可以通过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等,通过合理的控制来实现物料停留时间的有效压缩。

3.2 优化库存的管理

在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中,根据经验,探索出一个具体有效的库存限额,保证库存既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的占用。对于货物出入库制度要严格执行,对于货物的出入库信息要准确的保管。

3.3 加强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公司可以开放自己的生产经营,让供应商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这样供应商就可以了解到公司库存的消耗需求,根据需求供应商自己组织安排发货。这样既可以使库存的资金占用量减少,又让存货的采购成本大大的降低。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3.4 企业内部各部门加强合作

能够迅速及时的满足市场对货物的需求与降低存货中的库存是一对矛盾问题。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对矛盾呢?这也是库存管理行业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果想把这个矛盾很好的解决,就必须要加强对添加剂的库存动态的全面的管理,以及加强对企业生产计划的调查和跟踪,让添加剂的存货始终控制在合理的地位的范围内,以防止添加剂的存货量太高造成存货积压的现象,以便能够把添加剂库存的周转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要想实现提高添加剂库存周转率的目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只是靠对添加剂库存的实物控制还远不能做到,它只是整个的供应与需求链管理这一个超大的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一部分。所以,还要做的有,把在生产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销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以及添加剂库存的采购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进行紧密的连接,在整个企业运转的时候,每一个周、每一个月都应该开一次交流会,交流计划书、工作进度,以便能够合理的定下一个采购量。这样一来,虽然员工们的工作量加大了,工作难度也增加了,但是对降低企业的库存有着实实在在的利益。相比之下,这种工作模式是非常值得坚持和推广的。

3.5 实现库存管理的信息化

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将是以后企业迈向现代化的趋势。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掌控库存管理的动态变化。从库存的购入一直到库存的出产等环节,全部实现信息化,实现实时跟踪检查,极大的优化企业管理能力。

3.6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的要求也相应的变高。需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参加员工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引入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3.7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构建

要想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严格有效的控制体系。最主要的要落实三点。

第一点,在公司的内部建立一个严格的稽核制度。建立一个岗位责任制,在存货业务的岗位上,明确每一个员工的岗位责任,对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权利,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履行的义务等进行明确的界定。把存货业务中所要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还要保证一些其他的相关岗位以及部门的职责权限要分明,而且还要确保库存管理中的各个岗位不相容,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分离以及相互的监督,以免出现等恶劣的现象,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二点,对供应商的管理规范化。在公司的内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商的档案。在建立档案的时候,要注意对供应商最基本的几点的考察,这些基本的考察有供应商的资质等级,供应商的生产产品的能力,供应商的价格定位,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状况等。在对供应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之后,建立一个供应商获准进入的制度,这样就可以从供应链的最开始的部分来制止不良的存货,避免出现不良存货发生的现象。

第三点,对添加剂库存的存货要进行不定期的或者定期的存货的盘点,对存货盘点实施合理的控制。在公司的内部业务设置中,应该加入公司对存货的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清查盘点这一项业务,核实公司的账务信息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这样公司在对添加剂的库存管理进行操控的时候,这些真实可靠的信息会为存货管理的决策的正确性提供合理的保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添加剂库存管理水平的优劣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高添加剂库存管理的水平,有利于保证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保证产品的质量,增加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小市场风险,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晋莉.基于ERP的库存管理的控制与优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

[2]申宾.浅谈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J].2012(13).

[3]曹智超,谢威.库存管理实证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4]于永勤.关于降低添加剂库存提高企业效益的办法探索[J].2014(01).

[5]栾德先.零库存管理对企业的影响[J].2009(06).

第6篇

近年来,我国针对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思想与管理体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不断的学习西方国家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体系,针对管理体系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在我国电厂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现代化档案管理与服务,其中包含分类系统、档案信息化检索系统等多个方面。我国电厂档案管理系统当中,通常运用的的是检索计算机信息。在计算机文件检索中可以被划分成为两个方面,文件信息储存与抽取,其中依照文件的检索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合理的储存是重点。因此,在电厂计算机档案管理过程当中,著录内容越详细,就会使著录的内容越全面,层次更加的鲜明。

二、信息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加工、传达、利用等技术进行整合。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储存、检索、传递、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应分析与探索。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当中的运用能够促进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通过新型储存设备的引用,可以在激光视屏播放技术基础之上,利用光盘机将信息进行高度的集中性储存,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可靠性,提升了档案管理的相关保护。使得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准确化、高效化,使档案管理更加跟随时代的发展,营造出内部具有一定网络系统的档案管理氛围。

三、信息化档案管理在电厂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信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档案信息管理不断的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从而不断的提升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促进档案管理的高效性与准确性。(一)科技档案在电厂经营中的应用。科技档案是将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活动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统计,通过收集、整理、分类、保管、利用和统计,将档案进行完整、系统、准确、安全有效的进行利用。这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科技档案管理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二)档案管理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可以通过以往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与决策。电厂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通过相关的档案管理系统,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并且对档案进行合理、快捷的录入与输出,有效确保了电厂档案管理过程当中的科学化、体统化与规范化。尤其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服务性高、准确性高的信息化处理与筛选的引用系统,有效的利用信息化针对档案进行相应的归纳与整理,能够有效的对电厂档案进行相应的整合与归根。

四、电厂信息化档案的安全保护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丰富,运用互联网能够多方面的搜索信息与查找信息、著录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管理与建设,更好的服务与工作管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电厂档案进行相应的管理与规整,能够有效的确保档案信息在运用过程当中能够方便查询、方便检索、方便统计,以此提高档案在管理的方便性与快捷性。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档案管理中,由于计算机网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导致信息的泄露、消失等问题,电厂档案管理中同样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必须重视信息化档案的安全管理。例如:电厂档案管理当中,通过利用FAT32文件系统与Win⁃dowsNTFS保护系统,通过可信的环境作为设计基础,有效的与传统安全保护手段进行相互协调,能够有效的运用到系统保护设计理论当中。以此有效的取保当场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系统性、保密性。如图1所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是通过建立可信的环境监测机制,通过预测期决策与环境信息来验证环境是否具有一定的可信程度,通过安装相应的控制机制,针对客体进行相关性访问。利用环境可信验证机制,有效的实效信息始终端的信息传输,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性。在以上具有一定环境可信度的基础上,档案保护系统通过FAT32文件系统与WindowsNTFS环境中进行运行,这样能够有效的完成档案访问相关管理与保存,并且能高水准的针对被用户带出使用的文件进行控制性管理,以此保证档案是在一个具有安全性的环境当中运行。利用管理服务器针对整个单位的关键性文件进行相应的授权,通过系统提高USBKEY的方式,有效的针对储存管理信息与用户的行权信息,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修改与设置。如图2所示。

五、总结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档案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部分,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针对档案进行相关的管理十分重要。因此,电厂档案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的提高电厂在档案管理过程当中的准确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然而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当中,由于网络技术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此电厂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时,一定要做好网络保护意识,通过设置安全可靠性的系统程序,从而达到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可靠性,避免因网络漏洞造成档案的遗失或泄露。

作者:黄慧 单位:广东粤电博贺煤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游经波.信息技术在教师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5,(02):172+178.

第7篇

1.1电子档案代替书纸档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网络和电子科技的创新提高,在信息化病历档案的管理体制下,病患者的医疗信息档案是以电子保存的形式进行集结的,这样的话就减少了办公纸张的使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可以很方便的帮助医院管理工作者查阅和利用。从医院的成本造价管理来看,病历档案的无纸化办公,还可以降低纸张的采购成本,在电子档案的优势下,可以实现无纸化的网上传递,并且传递的速度也十分快捷,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诊断结果的汇报速度进一步提升,也方便了病患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自己的病例诊断信息,这也是医院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所在。

1.2保证了病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有助于医疗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网络技术有了更大范围的普及,在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影响下,信息化档案管理也就有了开展的坚实基础,依托于网络技术可以充分的保障各项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不会发生信息的丢失。它把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对每一个病患者建立一个独立的信息模版,再以数字或代码的形式进行区别,这样的话,就可以一目了然的区分出不同病患者的档案信息特点,从而便于主治医师更好的制定诊治方案,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促进医院病历的规范化,包括从病历信息的采集到最后的档案制成整个环节都要求医疗人员,认真负责的进行,电子病历形成后录入到计算机中,并在相关技术的作用下,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医院对病案质量的管理能力,形成了一种定期提醒的模式,促使病历档案管理人员按照时间的要求保证质量的完成归档工作。

1.3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归档工作的失误率,有利于医师诊断水平的提高

在电子档案中,可以对主治医师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病患者信息,主治医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作出明确的诊断要点,而这些诊断要点在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处理作用下,可以大大的减少中间不必要的人工的转接工作,有效的降低了失误的发生率,进而保证了医疗行为的正确合理,规避了医疗事故的产生,有助于医师在主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主治水平;而且电子病历档案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它的存储十分便利,占用空间小,不会因为病患者数量的增多而带来数据资料的整合困难,在网络的作用下可以顺利的实现各个主治部门的信息整合。

1.4促进医疗纠纷举证能力的显著提高

从近几年我国的医院诊断所发生的各种医疗事故来看,基本上都会牵涉到病患者的病历档案,那么在纠纷事故中,医疗档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医学记录,在事故的处理中可以作为有力的法律证据,因为它记录了病患者诊断治疗整个过程的具体状况,并且记录也十分全面和清晰,是病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体现,因此,它是维护医院或者是病患者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材料。

2.医院信息化病历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

2.1电子档案缺少安全性考虑

由于病历档案信息对病患者和医院都有重要的作用,它记录了病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以及诊治的过程,对病患者来说,属于个人隐私。而对于医院管理来说,由于时代进步,而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还没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其中的重要环节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很容易导致电子档案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容易让不法分子趁虚而入,进而给病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造成危害。

2.2电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不完善

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电子档案的存储系统硬件和软不是很健全,存在很多的隐性漏洞。电子病历按照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是储存在硬件上的,对于这些信息的储存管理是用来支持日常业务管理的,这会对数据库的效率和容量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足够的空间和安全性,保证存储基础设施的良好。

2.3管理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化

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医院的电子病历档案管理会涉及到诸多的部门,由于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这就导致了其对电子病历档案管理的要求各有不同,那么各个病历档案管理的制约因素就相对较多,并且会在整个电子病历档案的形成过程中都会有所涉及和牵连,导致各个不同部门的病历档案管理标准差异明显,因此,对于医院管理部门来书,就需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子病历档案的管理机制。

3.总结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县局工作总体要求,以确保粮食安全为总目标,加强仓储制度、仓储设施、仓储技术和仓储队伍建设,贯彻新标准,推进规范化,全面推动我县仓储工作科学发展。

二,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粮食仓储各项制度,整改现在仓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治理仓储工作中不规范行为,加强粮食仓储企业管理,强化检查监督措施,创新仓储工作,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整体上水平。

三、工作要点

1、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根据储粮技术规程、规范要求,狠抓不同季节的防治工作,即春抓密闭保管,夏抓防虫治虫,秋抓防霉结露,冬抓通风降温。确保“一符四无”粮仓比例达95%以上。

2、建立健全粮情分析制度,抓好安全储粮检查工作。储粮单位要坚持每月检查一次,县局坚持每季度普查一次,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状况。

3,强化市,县级储备粮,中央代储粮质量管理。必须实行专人、专仓、专帐管理,必须做到数量、质量、品种、地点四落实,县局对储备粮的管理要直接管到仓间,并建立数量、质量档案,县局对市县级储备粮的检查要做到每季度一次,做到档案记载,要随粮情变化及时变动,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4,做好粮油仓储安全工作。加强对安全储粮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对库存粮食,要加强粮情监测和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化学药剂要按照专人保管,双人双锁制度执行,执行领用报批制。严格操作规程,严禁带毒保管,防止药品丢失、泄露、爆炸,防止药品流入社会。要督促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各种应急预案,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安全无事故;入库粮食坚持质量,坚持标准,对不合格的粮食不许入仓入库;对入仓粮食坚持不许超粮线的要求。

5做好保管员培训工作,县局年内至少组织开展两次仓储管理技术交流活动,组织面向全社会的粮油保管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和仓储业务骨干的专业培训。在县局保管员队伍中弘扬爱岗、敬业、乐群,奉献精神。适时组织企业单位内部互查,相互交流保粮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6做好防雨汛工作,总结历年防雨汛工作经验,掌握粮情变化,准备充足的防汛物资。

第9篇

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档案管理信息化趋势

电脑、网络与通讯等信息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使得相关产品成本下降效能提升,再加上友好型的人机介面设计,使得电脑与网络日益普及到档案管理生活当中,不仅仅只是工作环境,甚至休闲育乐乃至于生活基本需求,都可以发现与他们相关的运作模式与机制。从整个演变趋势来看,全球人类社会逐步发展为数字与网络的高度信息化社会是必然的趋势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电脑与网络将有如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电用品一般,家家有电脑处处均可上网,更有甚者或许会演变成没有他们就有如现在缺水或缺电般的令人非常不自在,乃至于造成部分工作停摆的现象。然而,在此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最根本的元件就是计算平台,它可能是一般的个人电脑或是个人数字助理器、手机甚至具有计算和上网功能的家电用品[1]。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档案管理也进行了信息化作业改革。这是指在国家档案管理机构的统一组织与指导之下,将各种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各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从而将档案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归置、编排等,从而强化管理工作效度,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就目前内容而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涉及到如下一些方面内容,也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资源构建、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信息化平台搭建等方面。

二、电子文档为档本文由收集整理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改变

在电子文档发展的浪潮中,为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档案管理活动也对网络进行了充分运用,并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以做为决策和评估时的参考依据。我国企事业组织推动信息化档案管理已经取得了不少使用经验,不少组织都已顺利完成档案管理网络基础建设与网络应用推广等配合电子文档使用的计划,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及质量上帮助颇多,也受到了市场、社会的注意与肯定。

电子文档的出现促使组织以电脑来协助处理档案管理工作,这最有利的一点就是资料处理上的速度。由于所有资料输入的格式都已经标准化,电脑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资料,完成工作。这是人工处理档案资料所无法实现的,也是发明与利用电脑处理档案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档案管理人员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将资料正确无误的输入电脑。除此之外,电脑计算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资料转化为有用、复杂的信息。许多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可以通过统计或数学公式的运算整理,形成有意义的信息。例如,通过运算,管理人员可以了解组织档案管理状况,从而找出潜在的风险,以了解整个档案管理流程的成本变化的情形。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脑在短时间内所整理出的资料表格,从较为繁杂的档案资料中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

由于电子文档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无误的提供大量的档案资料,同时能协助档案管理人员有效率的进行工作。所以电子档案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作业的生产力。在讲求速度与效率的当今社会,电脑的虚拟优势是组织强化档案管理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外部环境渐趋“市场导向”的压力下,势必要在档案管理模式上做若干的转型,否则很难适应信息化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更无法实现快速处理电子文档。因此,为了应对电子文档的出现,档案管理工作除了会顺应环境改变模式之外,还会尽速融入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加紧脚步进行电脑化的变革,最终保障组织及早进入电脑的场域,这对于组织总体管理工作而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若要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电子文档处理势必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并从如下三个方面为管理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是节省资源;二是整合资源;三是畅通管理工作网络,实现组织使命。

三、提升电子文档处理水平的策略

第一,推动“档案信息系统”计划。档案管理部门应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作业,制订“档案信息系统”中程计划,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使现行档案、回溯档案均能建置完整性的电子目录,汇整公布档案目录,同时开放档案目录查询单一窗口;另将已征集的各类档案予以数字化及建立虚拟档案馆,运用虚拟实境及信息技术,真实呈现实体建构,还原档案发生的时间与场景,建立档案信息系统,提供线上申请应用,结合e-post及电子付费平台,建立电子档案储存安全防伪认证体系,确保信息化作业安全。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