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1:32:59
导语:在教学问题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师生间的互动较少,并且理论性知识较多而学生实践较少"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点:
1.1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我国许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加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较低"在体育教学中,大多以技能教学为主,一般有篮球!足球!田径等竞技项目"由此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大都相同,缺乏个性化的设置"
1.2过分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的教学活动虽然逐渐向素质教育接轨,但仍有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或多或少地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教学的课时挪用其他教学任务上,剥夺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长时间地忽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些都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体育器材缺乏,资金投入不够"许多中学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导致中学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教学器材不足,严重影响中学体育教学效果"许多中学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和器材购买远远不能满足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备,学生也就缺乏学习体育的兴趣"
1.4学生体育意识的缺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缺乏也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常有的问题"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是体育意识的三项基本内容"下面对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意识出现的问题进行简析:¹体育认识不足"许多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比较简单.体育知识掌握得较少.在体育学习中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计划,没有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º对体育的情感投入较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只有很少的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情感投入不够,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本身的体育锻炼情况认识不足,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体育意志比较薄弱"拥有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重要前提"现在许多学生缺乏坚强意志,对于中学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的困难,缺乏解决勇气和信心,体育意志t匕较薄弱"学生体育意识缺乏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对学生体质的锻炼,而忽视体育知识的传授"二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注重考试,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三是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
2.解决问题的措施
中学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按照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一个新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促进中学体育事业长足发展"
2.1增加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往往会使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施多种方式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还有许多中学的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都不符合要求,对于此种情况,学校领导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投入相应的资金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增加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育锻炼"
2.2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意识"
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意识,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应注意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发展"
2.3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老师的教学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拥有良好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体育老师对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3.结语
(一)教学内容单一,缺少考核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单一,缺少考核,因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质量并不高。我国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尚且单一,缺少课外体育活动,而且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周而复始的状态,教学内容并未能做到结合每位学生自身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此外,中职学校的考核同样存在问题,仅仅把单一的体育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未能将学生特有的天赋也作为考核标准中,使得学生不能够发挥特长,甚至是天赋被埋没,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缺乏兴趣。
(二)学生缺乏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也是导致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还包含身体因素。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正处于发展阶段,使得学生身体处于变化过程,并具有不稳定性性,而且处于非平衡状态,无论在动作上还是身体协调能力上都有一定欠缺,在不协调和不稳定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十分浓厚,使得学生在某种层次上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正确认知,并且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尚未能够被激发出来。此外,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薄弱,使得一些学生缺乏毅力和忍耐力,而且对其他教学知识内容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体育教学,在这种错误的思想下,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降低。
(三)教师缺乏灵活性
造成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强,而且体育教学存在问题与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教师缺乏灵活性,更加使得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我国中职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一直处于重复教学的状态,体育教师的教师能力偏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都缺乏灵活性,并且枯燥无味,只是单纯的认为体育教学只是完成体能活动而已,并未能通过开展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进一步完善。在教师眼中,体育教学按照传统的模式足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只要学好其他科目即可,并不需要对体育教学有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提出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必须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效果。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设计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对体育产生兴趣,并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体育教师合理安排游戏课程,例如篮球是体育器材的一种,而且男生对篮球的喜爱胜过于女生,如果将篮球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则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进行拍球和传球比赛,这样学生们共同参与到游戏中来,不仅学习到体育知识,培养体育学习兴趣,而且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兴趣
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可以采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兴趣。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局限在课堂内,开展课外活动更加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对于体育教学下足了功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未学生传授丰富的体育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特别注重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学院在每个月都会开展拔河比赛和跳绳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可以是同一个班级的,也可以是不同年级进行比赛,具有广泛性,以集体形式来促进体育兴趣的培养,学生通过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学校整个处于欢快的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而且更加愿意学习,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三)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为了提升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必须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将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向轻松模式转变,首先,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将一些在体育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利用教室板报、广播等途径对有关体育知识进行宣传,并且为学生准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放置在学校内,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学生可以随时都可以使用这些体育器材,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在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将一些体育教学中的内容设置为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兴趣。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取得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系统教学
提升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必须要进行系统教学,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对体育教学采用系统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进行系统教学的前提是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并对体系不断优化,学校根据当前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制定一个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进行了解,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将系统性的教学内容予以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掘每位学生的特长,然后结合特长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将集体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选择适合其的体育项目,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通过系统教学,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从而激发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身体和心理素质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结论
1.1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视不够
预防医学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并予以评价,进而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或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1]。然而现有的矛盾是,医学教育体系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分割开来,尤其在临床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预防医学部分的授课比重小,知识内容严重缩水,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只会解决个体疾病问题,缺乏预防观念,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另外,我校留学生多为临床专业,留学生本身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逃课、不认真听课、不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问题。留学生听课人数过少或课堂效果不佳可能导致教师备课、授课积极性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1.2语言交流不畅
目前的留学生教育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南亚的留学生英语口语带有明显的地方口音,与教师平时学习及接触到的英美式英语有较大出入,而且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教师和留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进一步加大,尤其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教师英语水平不一也是影响语言交流和授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全英语教学的经验,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过于紧张,不够自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受语言的限制,无法很好地讲解教学内容,与留学生的互动非常少,尤其是预防医学中的理论较为抽象,从而使得这种矛盾更加凸显。由于语言交流不畅的原因,师生的磨合适应期明显延长,教学前期效果不佳也可能是影响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1.3预防医学教材缺乏规范性
国内预防医学专业英文教材数量少,教师、留学生用书缺乏。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预防医学专业英文教材,许多专业课教师都是自行选择国内外英文教材,按照自选教材编写讲义。这一问题首先带给教师的是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容易因教师个人理解不同导致内容传授不一致或是内容不连贯。另外,较大的工作量和备课难度容易导致教师备课不充分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预防医学是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验课可以培养留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各个学校在医学留学生的预防医学课程中都开设了实验课。但最突出的矛盾是,课程的开设与实验指导英文教材的缺乏。尽管目前国内外有一些可供参考的英文版本预防医学理论教材,但实验教学却几乎无英文教材可供参考,导致有些难以理解的实验课或是变相成了理论课,或是只供简单观看,形同虚设。
2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改进办法
2.1加强医学留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纵观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知识教育,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拥有预防医学理念,使培养出的医生既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良好的医德医风,又懂得结合病人、家庭和社区的需求开展适宜的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医学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预防医学绪论的讲解中,让留学生认识到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有所不同,它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群众性[2]。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专科化的医疗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医学服务模式,发展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保健为手段,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现代医学模式[3]。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为新世纪的医学生,就必须具备全面的医疗保健知识。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留学生除了应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预防医学知识。只有使医学留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带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到预防医学的学习中,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使留学生预防医学教学事半功倍。
2.2加强全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能力
预防医学全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较高的听力水平。首先,教师需具备较高的听力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能听得懂留学生的问题,避免因听不懂留学生的问题而无法解释回答,造成留学生领悟和理解困难的现象。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给留学生满意的回答和解释。因此,加强全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学校可以选拔出英语基础较好的中青年教师,进水平较高的语言大学或英语教育培训班学习,或者学校聘请外籍专家自行开办全英语教学交流辅导班,使教师在自身授课、接受培训、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全英语教学能力。(2)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参加语言和教学培训,鼓励有留学经历及国外生活经验的教师多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并为未曾出国学习的教师搭建与有经验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提高留学生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3)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全英语讲课比赛,组织专家教授随堂听课,通过留学生民意测评对教师全英语教学进行评估,将评价结果与讲课资格、职称晋升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提高全英语授课水平,不断改善教学质量。(4)已有学校设立留学生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即有任课经验的教师,如果认为自己英语能力尚佳均可报名参加资格考试,通过面试审核合格后授予资格证书,具有留学生授课资格[4]。各高校可以尝试实行该资格认证制度,既可以加强教师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全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
2.3改进教学方式,激发留学生的积极性
除解决语言问题外,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改进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留学生学习的热情。(1)学科教研室应组织全英语授课教师观摩学习国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将其融入到留学生教学中,避免不符合留学生思维活跃特点的中国“填鸭式”教学。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①启发式教学法:课堂互动有利于强化留学生的记忆,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鼓励留学生提问,并且经常主动向留学生提问,促使留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②强化教育法:每次上课前,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提问方式,简要复习上次课的内容;课程结束时,及时进行小结和提问,帮助留学生强化记忆。③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最容易激发留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尝试将各种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根据不同案例,精心设计问题,让留学生自由组合成组,每组固定人数,围绕每章节指定的案例进行讨论。该方法以留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对预防医学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知识的能力。(2)课堂及课余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留学生教育与国内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全程英语教学,因为大多数教师对自身英语交流缺乏自信,因此与留学生交流和沟通较少便成了突出问题。加强教师与留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互相了解,拉近教师与留学生的距离,同时交流又是缩短师生磨合期的有效手段,成为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想留学生所想,讲留学生所需,并且用更多的时间与留学生相处,熟悉他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甚至宗教习惯,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互动,既消除了教师紧张的心理,也调动了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课堂中借助手势、表情以及教具,融趣味性、艺术性于教学之中,可以避免枯燥、呆板的教学,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录像、动画等)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在教学中采取此方式传授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视觉效果好的优点也使教师备课和授课变得相对轻松。
2.4统一规范留学生预防医学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计划、传授课程知识的基本工具,是留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留学生预防医学的全英语教材,也没有规范的英语教学大纲,各学校选用的英语原版教材及配套资料各不相同,甚至存在预防医学中流行病、卫生毒理、营养与食品卫生等不同教学内容使用教材不一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学科组应根据本校教师队伍、留学生的情况,选取统一的便于留学生理解、易于教师授课,同时符合我国国情又兼顾留学生国家文化的合适教材。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根据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和国内教材存在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删减,结合国内本科生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符合自身教学习惯的留学生教学大纲及PPT讲义,以保证教学内容全面、知识连贯、重难点明确。针对没有实验教材的现况,教研室应自行编写留学生实验教学手册,包括英文实验大纲、教学讲义(实验原理、流程、结果分析、注意事项)等,经过专家论证后,作为实验教材使用,以解决留学生上实验课没有实验教材的难题。
3结语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旋转;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91-01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关于图形旋转的知识,只是一些最基础的问题,例如:小学生会对图形有初步的认识,以及会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角、射线、线段、直线等有初步的认知,对于图形的概念会基本的了解掌握。小学阶段对于数学图形旋转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一定的培养,同时判断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如果可以灵活的运用图形知识,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关于图形特性的简单问题。但是,小学数学图形旋转教学也存在着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目标偏差、组织设计欠缺、难点重点混同等教学问题,所以必须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数学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图形的旋转是轴对称、平移等图形变换的延伸,是另外一种形式基本的图形变换,同时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学习图形的旋转,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图形变化,同时也是之后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基础。对于图形的旋转这堂课,它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且内容丰富,对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图形问题会起到帮助。小学阶段的图形旋转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图形及旋转有一定的基本概念例如:图形在旋转前和旋转后是等同的;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对应点和旋转中心连接线段的夹角与旋转角角度是同等的。学生学会图形旋转的问题,就可以对图案做一些基本的设计。数学图形旋转是“空间与图形”方面最基础的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起着衔接的作用。
二、数学图形旋转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图形旋转教学的偏差
教师教学生学习数学图形旋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形,并可以运用适当的图形旋转方式去处理图形,进一步的了解,图形在顺时针旋转90度的过程,以及图形在逆时针旋转90度的全过程的变换,并且可以在纸上对图形进行90度的旋转,是对数学图形旋转学习的最基本内容。且最主要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对空间观念的意识增强,培养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让图形旋转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但是,我们的小学教师在教授数学图形旋转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培养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和主动学习性,教师往往以学生是否正确作答习题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不重视学生对图形旋转学习的创造性。这样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起到了很消极的影响,教师在教授图形旋转课堂上,在创造情境教学方面没有做到位,致使学生不能进入对图形旋转情境的处理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缺少主动探究的动力,教学效率低,达不到要求。
2、图形旋转的重点和难点混为一谈
教师在教授数学图形旋转的过程中,没有将图形旋转的重点和难点区分开来,将二者混为一谈。教师应该明确教授数学图形旋转的重点是:在课堂上的教学要让学生完全理解及掌握知识点。教学难点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难以运用的知识点。教学难点存在与教学重点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重点中都有教学难点。
三、问题的解决策略
1、联系生活,创造学习情境
带动学生去发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图形、物体的旋转,进一步的感知旋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物体的旋转,如:钟表的指针总在不停的旋转,炎热的夏季用的电风扇的叶片也是不停的旋转,通过这些实例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了旋转,并能很好的理解旋转的概念,会让学生对图形旋转存满好奇,从而很好的带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更深入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
充分的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创造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深度的掌握图形旋转变换的规律,学生与教师可以很好的配合起来,教师还要不断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大胆的思考,这样不仅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很好的带动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和态度,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数学图形旋转教学,应该从直观的观察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动手操作,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这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将图形旋转的基本思想方法深入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图型旋转体系,而不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做习题来掌握知识。总之,小学数学图形旋转教学,教师作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小学数学的主线,根据教材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心里特征,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小学数学图形旋转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发现创造。
参考文献:
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定理、公式都建立在对概念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因而教师要加强函数概念教学,让学生对函数有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从生活经验中形成概念.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具有代表性的描述事物的量入手,让学生对“变量”有初步的感知.如三角形的底边、高与面积的关系;汽车行驶的时间、行驶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剩余油量、使用油量与总油量的关系.从具体的关系中抽象出关键属性,了解变量的对应关系,掌握表格、解析式、图象三种函数的表示方法.
2.注重概念教学中的实例引入.照本宣科式地讲解,将函数教学更为抽象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致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选取具体、形象的素材,让学生对事物存在的某种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实施分解组合,渗透数形结合
教师要遵循“低起点、缓坡度”的原则,通过分解、组合、综合的方法,降低函数的难度,让综合性强的问题变成若干个子问题,让学生逐一解决.由于初中数学教师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教师不能满足于公式、定理的讲授,要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统率具体问题的解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树立生本理念,创设教学情境
1.树立生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函数的学习不能够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身边挖掘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学习函数的意义,体验函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应用过程中掌握函数的内涵.
[关键词] 高中教育;课程标准;有效;教与学
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型教学规范和实践技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尊重学生差异,以学定教,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对话引领学习价值;主体互动促进自主建构,促进三维目标及语文素养的整体达成;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反思与创新。
一、有效的研:关注发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为了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特别要研究高中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学力。
“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内涵上说,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情感态度、语言积累、知识视野)、语文能力(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交际能力)、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感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言语主体的思想道德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内容。语文素养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就要求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从传统的“知识能力”一维目标,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转化。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课堂行为主体,设计契合学生学力和学情的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纲领性地预设有效学习达到的基本教学标准,有序导引课堂教与学全程,并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课前准备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绪状态,对教学内容“再度开发”,设计学习情境与传播媒体、准备教学策略与手段等。典型的高中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流程有:“联系实际,导入”、“探索实践,新知”、“实践运用,体验”和“归纳知识,拓展”等四个环节。教师行为设计,包括解说、指令、提问、评价与反馈(预测中的反馈)、情境控制等。要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具体安排项目学习的时间。
(二)有效的教学对话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注重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对话。教学对话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境界。语文素养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附加值也在共享中倍增。
(三)有效的主体互动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在课堂上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思维活动时空,让学生充分获得语文的情感体验,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这是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的充要条件。
课堂教学意味着交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师生心灵的碰撞。实现主体间有效的合作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的宽容。
教学过程是主体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过程。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经验可以在同伴学习中得到互补。 转贴于
(四)有效的课后观测
下课不是教学任务的简单结束,应该是学生学习后个性化感悟和内化的经历。课后,教师既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内省、反思,还要观察学生学习后的成就感或情绪反应,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励他们自我发展。
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后期绩效诊断,必要的测验和阶段考试将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评价有利于教师根据“知识与技能”的检验结果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化有效教与学的成效。要让学生知道有效的测验只是对一个时期学习行为的考察,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一)习得自学习惯
在整个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课前预习、知识积累、文章讲读、课后练习,到课外涉猎,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习得语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包括:主动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积累与知识管理的能力、分析运用与探究发现的能力、体验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二)学会知识管理
高中学生要寻找科学有效的学习宝典,知识管理便是最有效的秘笈之一。“知识管理”一般界定为“利用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储存、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分享及知识的创新等策略”,是一个知识有效“应用与创造的连续过程,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增加专业知识的实践价值,提升教学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高中学生必须学会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教科书(尤其是“必修”模块)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从而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以更好地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三)获得考试能力
“唯考”和“利禄主义”的思想显然背离《标准》的要求,必须批判并肃清;然而,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素质教育毋庸回避评价考试,考试考验教师教学的能力水平,是检测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考试之一。“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方针,“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
四、有效的化:关注文化,融和有效的教与学
新课程语文有效教与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主体、课堂情节和生命成长整合发展的“文之化”上,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圆满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技术层面上“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的和谐融合,必须超越知识获取升华人文精神,即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和。理想化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运用文化想像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在对话中体验反思,在感悟中升华情感,在应用中提高古典与时尚贯通、民族与国际结合的人文素养。
五、结语
从“有效教学”到“有效的教与学”,是一种教学论的进步。评价有效的教与学,关键在于考核“学的绩效”和“化的成效”。简单描述之,即: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充分的展开,学生的“学的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
1.1、用英语表达习惯采用中文的方法。这是国内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初中生在日常英语表达的时候常常会套用中文的表达习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式英语”,包含一些习惯的语言用法、单词构成以及语法等。例如: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将这句话翻译成英语,许多学生都可能写成Iverymuchlikethebook。初中生习惯了木鱼的表达方式,将副词放在需要修饰的动词前面,而英语中却是恰好相反的。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Ilikethebookverymuch。此外,还存在一些非常常见的错误,比如中文语句中不能表达be这个单词,而be这个单词在英语句子中根本没有实际的表达意义,因此非常容易被初中生以往。Iswimmingnow是初中生非常容易出现的错误。而在英语现在进行时的组成是,be+v+ing的形式,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Iamswimmingnow。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初中生的这些不足,及时给予纠正。
2.一个主语多个谓语。英语句子中都是含有一个谓语与一个主语,其他的动词通常都是以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出现出来。比如,IwenthomewatchedTVyesterday.应把watchTV改为不定式短语,必须要在动词前面加上to。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正确指引初中生怎么使用不定式等非谓语形式。
3.文章主次不明,层次不清,语篇布局能力弱。初中生受到中文的影响,通常在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采用逗号,一直到表达完中止。而逗号在英语与中文中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差别的,初中生这样使用就严重影响了文章表达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对文章的连贯性有一定的影响,主题表达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再加上拼写方面、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等的错误,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2、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措施
2.1、夯实语言基础,为写作做好准备
2.1.1、累积单词,增加词汇量。单词的积累是初中生写作的基,英语书面表达需要相应的词汇量。一些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非常容易忘记怎么使用单词,所以老师要要求初中生坚持每天熟悉单词,不断增加词汇量。当初中生的大脑中储存了丰富的词汇量时,在写作的时候才可以得心应手。
2.1.2、巩固语法知识。初中生因为自身语法知识不好,在写作中容易出现语法与句型不通的问题。没有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要写出完全正确的英语句子就显得特别困难。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尽量帮助初中生正确理解语法的概念,从而灵活运用语法,让初中生牢记重要句子以及固定搭配,同时加强语法练习。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初中生逐渐就能够写出标准的英语句子了。
2.2、采取有效的批改方式
2.2.1、学生互相批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互相批改,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采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批改方式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吸引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互相批改的进程中发现自身写作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2.2.2、教师精批细改。针对初中生的批改来说,采用精批细改的方式是必须的。教师必须要指引学生了解“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些错误”,同时将学生经常出现的病句列在黑板上,在课堂中实施细致的分析,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讨论如何修改,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这些错误的再次发生。当发现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一些经典的句子时,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模仿这些句子,帮助全班提升写作的能力。此外,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批改模式,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指出错误,让这类学生自行更改,批改的中心要放在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掌握中;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采取当面批改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身错误的源头以及修改的方法[2]。
(三)培养英语思维的习惯,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要削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让学生们多阅读英文原著、培养语感,广泛深入的听、说、读训练都对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辨母语与外语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写作中,当学生想表达的概念超出他目前所掌握的英语范围时,他们会很自然地把母语的一些表达习惯套在外语上,这样就会造成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从而产生很多中式英语。教师应多搜集有关母语负迁移影响的教学案例并深入研究,让学生们明白造成负迁移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实践意义;问题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学生层次偏低、理论学习领悟能力偏差、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相对有限。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引导”,“重老师、轻学生”,教学手法单一,其结果必然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实现教学互长。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也正在进行着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遗憾的是,案例教学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并未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本文将探讨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意义及实施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意义
关于案例教学的内涵与定义,综合而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案例来讲解理论。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调学生主体性,培养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1]。案例教学法对于思政课这种理论性、抽象性与晦涩性比较强的学科其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系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向大学生讲授理论、观点、立场及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这一特性决定课程内容更注重于政治性、理论性、严肃性和抽象性,尤其是概论课,其基本原理和理论带有相当的模糊性和有限合理性,教材内容的枯燥晦涩,文字的条理化、系统化及可读性不强势会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更好地将教材跟社会实践结合,是讲好这门课程,让学生感兴趣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实,理论从来就强调理论来源于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是理论的品质与生命所在。思政课的知识和理论都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教师授课其魅力就在于将理论跟今天的社会发展实践联系起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思考分析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思政课的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方法,是沟通教材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中介与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状况,采用来自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对案例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愉悦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以“以生为本”理念,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长期以来,思政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和“一言堂”,过度强调理论的传授,最终演变成“填鸭式”的灌输,其结果是老师讲台上高高在上、“激情四射”,讲台下学生睡倒一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思政课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度”灌输模式,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强迫式的“要我学”让学生对思政课拒绝甚至反感。现代思政课教学应逐步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通过选择那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政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形成自我见解。从案例的选择到分析讨论甚至教学效果的评价,整个过程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与积极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沉闷氛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我要学”的自我意识。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灌输实际上是注入式教育方法,注重过程,忽略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倾其所有”,学生却“听不懂”、“学不进”,甚至“坐不住”。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案例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突破教师权威,尊重学生创新思维。关于启发式教学,孔子早有论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是教师要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和督促学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牵制、强迫学生,简单地直接灌输理论。思政课案例教学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师以“讲”为主,变为以“听”为主,学生则由“接受者”变为“参与者”。多采取赏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对学生提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进行中肯的引导与评价,对于个别学生错误或肤浅的回答,教师绝不能动辄批评甚至挖苦讽刺。案例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并着力解决这几个问题。
(一)切实转变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态度,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高校扩招,专任教师的增长与学生数量的增长并不协调。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必然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案例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它要求教师要切实提高授课能力,熟练驾驭案例教学方法,创新案例教学的内容与实践途径,让案例教学充满新意、充满激情。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么对案例教学作用与效果认识不足,认为案例教学可有可无,对传统教学的路径有较强的惯性依赖;要么就是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学水平有限,把案例教学方法局限于举例讲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这样一些应对措施:其一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广纳贤才,高起点引进思政课教育人才,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总体素质。其二是对现有的师资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转变思想认识,增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其三是有计划地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鼓励他们深入工厂、企业、农村、社区,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更新知识,了解并掌握更多的鲜活生动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主客体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有着诸多优点,但从根本上来说,案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必须服务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毕竟只是现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讲解理论[3]。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妥善地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厚此薄彼或厚彼薄此都会出问题。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两者之间应该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离开了理论的指导,案例教学必将迷失方向。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理论的具体化与形象化,离开了案例的佐证,空洞的理论说教苍白无力。其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主客体关系,实施案例教学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这并不是为了弱化教师的角色与地位,而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走向极端。今天,我们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样是错误的。现代思政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并非具有绝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可以变动,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关系。
(三)必须处理好教学案例本身的问题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案例选择有着必然联系。教师要根据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准确、恰当的课堂教学案例。一般来说,选取教学案例要注意这几点:其一,案例要有真实性、完整性。所谓真实性指的是案例必须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案例才有说服力,也才能激发学生关注、思考、讨论的热情。所谓完整性指的是案例要有头有尾,不能随意切割,断章取义。其二,案例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教师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现实性,在某一类社会现象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越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越是能够揭示规律、阐述理论。其三,案例要有正面性,以正面案例为主,要注意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避免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走向定型而又尚未定型的阶段,教师要注意正面引导,课堂中切忌过分渲染社会不好的、丑陋或者负面的现象,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其四,案例要与理论吻合,能够揭示教材理论,不能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更不能哗众取宠。理论是案例的精神支柱,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为理论服务,这样的案例才是有价值的,具有针对性的。最后,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精心准备,切忌信手拈来,教师必须对案例的背景、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要前瞻性地设想到案例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思考、会提出什么疑问以及如何去引导。总之,案例教学是当今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对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只要运用得当、拿捏到位,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写”大于“说”。
“写”大于“说”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最普遍的问题。以前英语教学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哑巴英语”,书面英语成绩不错,但是让学生用口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却怎么也表达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随着英语口语教学的普及,“哑巴英语”的现象是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然而“写”大于“说”这种现象仍然很普遍,很多学生只是在口语课上跟着老师一起说,下完课就无暇顾及,更喜欢去写英语,而不是口语英语。课后没有及时的练习,只靠课堂上的口语教学,怎么能说好口语呢?因此,“写”大于“说”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最普遍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为主。
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也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在影响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上基本是老师一个人安排的,从头到尾就是一遍遍的重复单词,重复朗读。当然也有老师会安排让学生自由表达,当老师发现基本上没有人愿意主动发言,而且点名起来后仍然是一声不吭的,就此,不少老师为了省课堂教学时间和赶课程进度,索性省了这个环节,使得英语口语教学课堂变成了朗读的海洋。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来学习英语口语,一味的被动学习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也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写”大于“说”、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为主等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问题。那么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英语口语练习环境。
缺乏英语口语练习环境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学习语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一个语言环境里学习,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又有效。英语的学习和英语口语的学习也不例外。大部分学生口语成绩差有的是因为词汇量少,不知道该如何用英语表达,有的是因为英语发音不标准而怯于英语口语,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平台、一种环境让学生来改变这种状况。缺乏练习英语口语环境,使得学生不愿去花费时间,造成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因此,缺乏英语口语练习环境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对口语教学的不重视。
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不重视也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初中英语主要的分数都集中在纸面上,少有英语口语的比例。英语口语的教学出发只是为了设置而设置,并没有重视的意思。不少学校为了升学率,口语课安排的课时少,并且代课老师基本都是兼职的,口语课被占用也是屡见不鲜的。学校对英语口语的不重视直接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英语口语并不怎么重要,在心理上开始排斥了英语口语教学,影响了上课学习效率。因此,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不重视也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缺乏英语口语练习环境、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不重视等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不仅影响着学习英语口语的效率,更减弱了学生学习口语的学习兴趣,那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三、如何解决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扎实英语单词、音标基础。
扎实英语单词、音标基础是解决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有效措施。英语口语要求的是口语表达,日常交流,不需要华丽的词汇和句式,需要的是基本的词汇,以及标准的发音来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学生以为用英语表达很容易,但是轮到自己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就是因为自己英语词汇量太少,无法组织出一句完整的话。我们之所以能流利的说汉语是因为我们拥有太多的汉语词汇来组织一句话。因此,扎实英语单词、音标基础是解决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出现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