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1:33:00
导语:在高血压的治疗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至2010年,我国患高血压的居民为2亿人[1]。目前,控制高血压病情以药物治疗和调整不良生活习惯为主,近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和调整不良生活方式的依从性低是高血压病情控制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2]。为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健康教育组男性24例,女性25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2.7±3.5)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55.8±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高血压定义、血压水平分类标准[3],两组对象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专职人员对两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做记录,每月记录1次,记录患者对主动监测血压治疗、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的相关情况。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按时服用药、监测血压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法:①由专职人员为病人和家庭成员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讲授高血压防治知识:血压的正常值范围、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造成的危害,影响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等。②为高血压患者制定健康食谱,倡导合理膳食。③药物治疗和健康随访。由专职人员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教会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应急处理方法。④在医师指导下改变错误认知,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释放压力,保持精神愉快,适当运动。
1.2.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及与病人面对面访谈法相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情况。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是否了解坚持服用药的重要性、药物的副作用以及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等;治疗用药依从性情况包括能否主动监测血压、饮食控制、坚持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等因素。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主动监测血压、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的依从性;6个月后观察患者血压下降效果情况。
1.4 疗效评定:其中血压下降效果主要从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内;(2)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并已降至正常范围,若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3)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以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治疗依从性除了与服药的剂量、时间长短和药物的副作用有关外,还与病人对疾病知识了解与正确认识有关[4],加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羚羊角汤;西医;肝阳上亢;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上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大多学者认为后天因素导致血压调节失代偿所致,且受遗传因素影响[1]。西药以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但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中医辨证治疗着眼于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本次研究采取羚羊角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对中西联合疗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满足《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2]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肝阳上亢证辨证分型标准[3]。②2周内未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者;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对药物成分过敏者;③半年内有重大手术、那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者;④继发性高血压;⑤合并有其他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者及精神病患者。
1.3 患者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男5月1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26例,女54例,年龄38-81岁,平均(54.26±4.88)岁;病程10月-16年,平均(5.36±1.25)年;体重指数24-32,平均(27.56±3.21)。将上述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90例,且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国药准字H20083405,生产单位:上海寿如松药业泌阳制药有限公司)治疗,5mg/片,1片/次,2次/d,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羚羊角汤加减治疗,处方:羚羊角6g、龟版24g、生地18g、白芍3g、丹皮4.5g、柴胡3g、薄荷3g、6g、夏枯草4.5g、蝉衣3g、红枣3枚、生石决24g。失眠多梦加柏子仁、酸枣仁;视力下降加决明子、茺蔚子;头痛加僵蚕、地龙;胸闷加半夏、柴胡。两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1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价。
1.5 观察指标 ①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效:DBP降低>10mmHg至正常值范围或治疗后未达正常值但DBP降低>20mmHg;有效:DBP下降≤10mmHg至正常值或降低10-19mmHg未至正常值或SBP降低>30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和t值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85.56%比较显著较高(P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BP、DBP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周、4周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2.3 安全性分析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临床发病率显著上升,是导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西医治疗可短期改善血压水平,但高血压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西医持续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无法耐受。高血压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肾虚为此病主要病因[4]。临床多见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等证型,肝阳上亢病机主要为经血衰耗,水木涵木,阳明脉虚,土衰木横,因此中医治疗应以平肝熄风,清热潜阳为主[5]。
羚羊角汤中羚羊角可平肝熄风,清热镇惊,凉血散血;龟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生地滋阴补肾;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蝉衣疏散风热,利咽开音;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生石决平肝潜阳,可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羚羊角汤可清除血热,平息肝风,因此可消除眩晕、头痛等症状,使血压恢复正常。
药理学研究显示,静脉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1g/kg 可降低麻醉犬或猫的血压水平,而清醒大鼠应用羚羊角制剂1g/kg同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6];丹皮经动物学验证同有降压效果,对原发和肾型高血压犬采取牡丹皮煎剂5g/kg灌胃,1周后血压明显降低[7];石决明则有降压、抑菌等药理作用[8]。本次研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表示中西联合治疗优于单一西药治疗,且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表示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此结论仍需大样本量分析以进一步证实。
综上,羚羊角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倩倩,洪寅,廖广辉,等.6种介类中药对高血压肝阳上亢大鼠“平肝潜阳”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16-1018.
[2] 梁峰,胡大一,沈珠军,等.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4(2):252-260.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 王春华,高怡,陈建芝,等.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患者各证型单项症状影响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3,8(3):285-287.
[5] 孙元杰.从精虚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J].河南中医,2013,33(9):1393-1395.
[6] 贾蕊,王洪博,徐伟超,等.潜阳通络方对肝阳上亢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内皮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12-5214.
实际上,从传统中医学理论看,高血压症状类似于传统的“眩晕”、“头痛”的范畴。中医学治疗高血压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特征和表现,确定基本的证型,选择相应的中成药治疗。
是否平素有急躁易怒,并伴有头痛、口苦、便秘的情况?
如果高血压病患者一直脾气不好,急躁易怒,并且伴有头痛面红,口苦胁痛,或者小便黄和大便干的情况,则属于肝火上炎证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而言,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高血压患者容易表现为上述证型。建议选用以清肝泻火为主的中成药,例如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清肝降压胶囊、牛黄降压丸等。平时,要注意避免过食辛辣,保持心情平和。
是否手脚麻木、口唇青紫,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史?
如果高血压患者以手脚麻木和头痛为主,合并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能看到明显的口唇青紫的情况,则属于血瘀证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合并有血瘀的情况。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选用活血化瘀为主的中成药,例如心脉通片、银杏叶片等。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表现为血瘀的高血压患者少见,一般都会合并有其他证型,所以不宜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来降压,而要兼顾患者的肝肾亏虚或肝阳上亢的情况。
是否以腰酸腿沉、健忘失眠为主,并伴有手足心热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
属于肝肾亏虚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此类患者也较为常见。对于此类患者,建议服用补益肝肾类的中成药,例如六味地黄丸、健脑补肾丸、补肾益脑丸等。由于此类患者属于肝肾亏虚,如果长期服用清肝泻火类中成药,则会因药不对证而引发不良反应,选药时要注意。
是否以气短乏力、心烦眩晕为主,并伴有自汗、食欲不佳,或平素抵抗力低易感冒的表现?
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自测血压是适用的。欧洲高血压学会建议,自测血压适用对象是:可疑白大褂型高血压、可疑隐蔽性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指导、老年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所谓“白大褂型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特别容易紧张,放松时血压并不是太高,但是一看到医生,血压就蹭蹭往上蹿。李公信说,这类患者尤其适合在家中自测血压。
在高血压发病治疗的不同阶段,家庭自测血压的频率和方法还是有差别的。
如果在一天内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测量血压,高压超过135mmHg,低压超过85mmHg,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患了高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时高时低,建议连续测量一个星期,每天6时~9时之间测量一次,18时~21时之间测量一次。要提醒的是,每次测量前要静坐15分钟,然后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为本次测量血压值。
在治疗阶段,保持每天测量两次的频率,最好绘出血压波动曲线图。每次就诊的时候,带上自己测量的数值,给医生作为开药的参考。如中途改变治疗方案,则需自测血压2周,用2周血压平均值来评估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血压水平降到正常水平,这时进入随访阶段。在随访阶段,如高血压控制得比较好,建议每周自测血压一次,如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大、或病人依从性差,则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或每周自测几次。李公信说,血压平稳后,不提倡太频繁的测量血压。
家庭自测选用何种血压计?专家提醒说,最好用上臂式的血压计,不要用腕式血压计,因为前者更准确。
坚持自测血压有助正确治疗
在服药治疗的同时,适当监测血压状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这是一种误区。李公信表示,目前的降压原则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不是简单一句话,而是要做许多实际工作的,其中一项便是患者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自己的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把结果提供给医生,便于医生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上,以便医生更为准确地指导患者用药。
李公信说,每个人的血压波动规律都是不一样的,有了血压波动曲线图,医生的治疗可以更有针对性,比如有人凌晨血压高,这就需要临睡前服用降压药。这些年来,自测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是个好现象。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掌握测量方法,也给自己和医生带来麻烦。有的患者不知道什么时间测血压,只要想起来就测,一天甚至测上几十次,其实没有必要。
现状
最好的不如最合适的
高血压是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胁。专家指出,90%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出明确的致病原因,此外还有10%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比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大动脉疾病、妊娠中毒症、颅脑疾病等,都可引发高血压。对于后者不能一味降血压,而要先治疗原发病。而对于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要做好终身与之“战斗”的准备。
一般确诊高血压之后,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判断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及判断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体检一般包括肾功能检查如尿常规等,糖代谢检查如测血糖,脂肪代谢检查如测甘油三酯等,电解质检查如血钾、钠、氯、钙等,此外还有心电图、胸片等等。
李公信说,通过上述体检,医生对患者各个脏器的功能状况比较了解,才能够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选用最合适的药物。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多数采用多种药物小剂量联合用药的办法。降低血压的药物共有两三百种,而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合适的药物,比如患者肝肾功能不好,医生避开对肝肾副作用大的降压药,对于患者就是合适的选择。
治疗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人,高血压患病率接近20%。令人担忧的是,在高血压患者中约七成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情况,往往等到发生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他们才“恍然大悟”。此外,约75%的高血压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珠江医院心内科教授李公信指出,高血压患者学会监控自己的血压,对于平稳控制血压以及预防心脑肾方面的并发症非常有用,建议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学学量血压的技巧。
药物提醒
警惕高血压治疗三误区
李公信说,许多高血压患者对于治疗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导致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
第一个常见误区是“降压越快越好”。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达到减轻症状,延缓或防止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除了“高血压现象”、“高血压脑病”、“急进型高血压”需紧急降压外,大多数“缓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不宣降得过快,一般服药后两到四周内降至正常就可以了。
第二个误区则是“降得越低越好”。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降压目标是不一样的,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否则会引发较重的不适感,甚至会诱发脑血栓形成、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意外。普通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血压
第三个误区是“血压降至正常就停药”。很多高血压病发展缓慢,病程常可达20~30年以上。如果自己觉得没症状或一两次血压正常就停止服药,容易引起血压波动。降压药都是有作用时限的,过了有效期患者没继续服药,血压会立刻反弹。而反复吃药停药,会造成血压波动加剧,反而更容易引起心脑肾的损害。
乱服降压药也会脑中风
老张半年前发现自己血压偏高,便按照身边病友的热心介绍,买了某种降压药在家服用。不料,前几天他突然出现右侧躯体麻木、活动不便的征兆,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塞,而且判断是由血压控制失常所引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聂如琼副教授提醒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并非万事大吉,同样需要预防脑中风发生的可能,而且如果大剂量骤然使用降压药或多种降压药同时用,还可能增大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几率。专家表示,只有遵医嘱用药并严密监测血压才能做到降压、预防中风两不误。
血压突然降低易致脑缺血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因人种不同而有差异。”聂如琼副教授表示,“在白种人群中,高血压的并发症以冠心病为主,而黄种人则以脑中风为最多。”据介绍,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近150万,其中76%由高血压引起。聂如琼表示,如此之高的发病相关性,主要是因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比较低:我国高血压病患
者高达1亿之多,但其中只有50%的人知道自己血压高;接近90%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对自身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聂如琼表示,因高血压引起的脑中风,以缺血性居多(如脑梗塞、脑血栓等),出血性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血管硬化,血管的弹性或者说变形性变差,在长期高压灌注下,血液供应相对充分,如果血压突然降低,血流下降,就容易导致脑缺血;而血流变慢,更可诱发血小板凝集,从而导致脑血栓。”由此,专家解释,降压过猛或者服用降压药不规律从而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的患者,很容易“中招”。“很多患者降压心切,大剂量使用降压药或者多管齐下,同时用几种降压药,会引起血压骤然下降,使供应大脑的血流速度放缓,从而形成缺血性脑中风。”聂如琼指出,患者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降压药、利尿剂、镇静剂等控制高血压和脑血栓的药物,以防意外发生。
反之,如果不对血压进行控制,一味任其飙升,甚至因为情绪激动等造成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的高血压患者,也非常容易引发突然性脑出血。
平时应尽力消除中风诱因
聂如琼指出,有效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患者预防脑血管意外的不二法门。首先要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用药,治疗高血压切忌盲目用药。而且高血压患者应努力消除中风的有关诱因,如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情绪波动、便秘、过度劳累、用力过猛等。
其次,患者要控制血压到目标值。专家还建议,患者应实现平缓降压,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阿司匹林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最重要的一点是高血压患者要树立长期服药,终身治疗的概念,切不可血压一正常,马上就断药。”聂如琼强调,目前对于高血压治疗,依然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所以患者应配合医生,不断努力,在良好控制血压基础上制止脑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链接
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为6.1%。
1 合理的饮食是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1)注意劳逸结合。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午休,并轻松愉快地与家人在林荫道、小河边、公园散步,这对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适宜的。当然适当地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对保持体力,促进血压恢复也十分有好处。
(2)注意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3)药物治疗。对于那些一般预防措施无效者,就需要积极药物治疗了。当然服药也不是随便了事,必须遵照有关原则来进行。建议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患者还是在医院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比较安全。
经过治疗,对于各期高血压病人,应将收缩压降至
2 高血压患者需做如下检查
(1)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判断有无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乱。
(2)X线及其他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CT检查定位诊断),以判断有无主动脉扩张、延长或缩窄。
(3)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检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水平。
(4)检查眼底动脉硬化程度。
(5)血糖、血脂及血钙水平检查。
(6)有条件者在治疗前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7)年轻高血压患者应做肾上腺B超检查。
胡荣,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博士,从事临床工作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一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和二级预防方面有深入研究。以第一作者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在研基金一项。入选北京市青年高级人才库;为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特约专家主考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特约评审专家,兼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中国心血管医师编辑。
【编者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妊娠合并高血压都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新生儿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妊娠高血压的妇女更易发生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器官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血栓(DIC),胎儿容易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或胎死宫内等。据统计15%以上的妊娠期合并用药问题都和高血压有关,需要妊娠期住院的孕妇大约1/4也是由于合并了高血压所致。
妊娠期女性合并高血压时,何时开始用药,应该使用何种药物以保证降压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母亲和胎儿的安全,一直是临床医生难以决策的问题。2011年9月欧洲心血管年会公布了《妊娠期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指南中针对妊娠期间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表、心律失常、高血压和静脉血栓的治疗及妊娠期临床用药提出了建议,本文胡荣教授将结合该指南对妊娠期合并高血压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时更多关注降压的同时,还要减少患者长期的心脑血管风险,改善预后。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妊娠高血压的处理原则首要关注妊娠期间(10个月左右)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共同安全,所以何时开始降压治疗,选用何种降压药物,在评估孕妇安全的同时,还要关注是否影响胎盘血供、胎儿发育及新生儿成长,因此妊娠高血压的处理和用药都和原发高血压有很多不同。
妊娠高血压的诊断和危险评估
血压的测量仍是以水银血压计测量,舒张压以Korotkoff V期为准,左侧斜躺位或动态血压测量也可以。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肌酐和血尿酸,24小时尿蛋白,并注意排除嗜络细胞瘤合并的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定义为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2次测量),并根据血压分为轻度高血压(140~159/90~109 mm Hg)和重度高血压(≥160/110 mm Hg)。
妊娠高血压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妊娠前已患高血压、单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前高血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未分类的妊娠高血压。
妊娠前高血压一般发生于1%~5%的妊娠妇女中,定义为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就发现血压≥140/90 mm Hg,并持续到产后42天以后,常合并蛋白尿。也有一些妊娠前高血压孕妇在妊娠前未发现其血压增高,妊娠早期(16周以内)由于妊娠生理变化,血压可能恢复正常,而仅在妊娠后期表现为高血压,这部分患者常被误认为是单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定义为妊娠导致的高血压合并或不合并蛋白尿,约占妊娠高血压的6%-7%。妊娠期高血压多见于妊娠20周以后,多数于产后42天内缓解,主要以器官灌注不良为特点。如果临床合并明显蛋白尿(>0.3 g/d或尿蛋白肌酐比值>30 mg/mmol)则称为先兆子痫,发生比例为5%-7%,但在妊娠前就有高血压的孕妇中可以高达25%。先兆子痫多见于首次妊娠、多胎妊娠、葡萄胎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60%以上的妊娠会并发水肿,所以水肿已经不作为先兆子痫的诊断标准。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妊娠前就已有高血压的妇女如果妊娠期血压仅为轻度升高,在妊娠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低,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孕妇和胎儿预后较好,由于目前未发现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新生儿预后,所以此类低危患者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部分妊娠前有高血压的女性在妊娠前半期由于妊娠生理性变化,血压恢复正常范围,可以停用降压药物,但是需要密切监测,必要时应恢复药物治疗。何时开始药物治疗争议较多,目前建议血压在140~150 mm Hg和/或90-95 mm Hg同时不伴靶器官损害的妊娠高血压,可以先行非药物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血压水平。
非药物治疗一妊娠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
1 限制活动和适当的左侧卧位,同时密切监视血压。
2 应严格无盐饮食,尤其是接近分娩时。
3 充分补充钙质(每天至少1克)能减低一半发生先兆子痫风险的概率,但是否能够预防高血压,目前意见尚不统一。
4 对于早期就发生先兆子痫(28周前)的孕妇可以小剂量应用阿司匹林(75~100 mg/天)预防血栓。
5 加强妊娠期间体重管理:怀孕前BMI30 kg/m2),妊娠期体重增加应不超过6.8 k。但是不建议肥胖女性在妊娠期减肥,因为这会导致新生儿低体重和影响婴儿发育。
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重度妊娠高血压是有益的,但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一直争议较大,因为药物降压虽然对孕妇有益,但降压治疗的同时也会影响胎盘的灌注,增加胎儿风险,因此目前多数指南均建议轻度妊娠高血压(140~169 mm Hg/90~109 mm Hg)只有在合并亚临床器官损害或伴有症状、蛋白尿时,血压大于140mmHg和/或90mmHg就开始药物治疗,否则建议从血压大于150/95mmHg以上时再开始药物治疗。
目前妊娠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惟一临床试验是30年前进行的,该研究使用的降压药物是甲基多巴,是惟一长期随访至儿童期(7.5年)并证明是安全的药物。甲基多巴可以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抑郁,少数人长期用药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故肝功能不良、嗜铬细胞瘤者禁用。常用剂量为0.25 g,口服,2~3次/d;a和b阻滞剂拉贝洛尔同样有效。由于利尿剂可能会降低胎盘血流,应尽量避免使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仅作为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第二选择,仅在高血压急症或出现先兆子痫时应用。严重高血压者可以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静脉应用硫酸镁可用于惊厥发作和预防,但应注意硫酸镁会导致孕妇低血压和胎儿缺氧;乌拉地尔也可以应用于高血压急症(具体药物应用见表1)。
血压大于170 mm Hg和/或110 mm Hg时应急诊处理或住院治疗,选用.何种降压药物取决于何时分娩。静脉滴注拉贝洛尔,或口服甲基多巴和硝苯地平都可以作为急诊治疗的起始药物,目前不建议静脉应用肼苯哒嗪,因为比其他药物更易引起围产期不良反应。
高血压危象时可以静脉滴注硝普钠,起始速度为0 25~5.0 mg/(kg・min),但持续使用会引起胎儿氰化物中毒。先兆子痫伴有肺水肿时首选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起始5ug/min,每3~5分钟可以增加一次剂量,最大剂量100 ug/min。
妊娠高血压预后
1 产后妊娠高血压妇女在产后5天内血压多恢复正常,但1星期后血压再次升高,甲基多巴会引起产后抑郁,应避免产后使用。哺乳本身不会引起孕妇血压升高,但用于回乳的溴隐亭会使血压升高,所有抗高血压药物都会在乳汁中分泌,但多数浓度很低,只有硝苯地平和心得安在乳汁中的浓度和血液中一样高,哺乳妇女应避免使用。
2 妊娠高血压的长期预后发生妊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女性在以后患高血压、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明显增高。妊娠高血压已经被明确地认为是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分娩后应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良好血压控制,及代谢指标的控制以降低未来心血管风险。
常用降压药物分级及不良反应(见表1)
此次欧洲指南中沿袭美国FDA的妊娠期用药分级:A、B、C、D、X五个等级,A是适宜应用,B、C、D依次递减,X类为禁用。五个等级的分类标准如下:
A类: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的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并在中、晚妊娠中亦无危险的证据),对胎儿伤害的可能性极小。
B类:在动物繁殖实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的对照组,或对动物繁殖试验显示有副反应(较不育为轻),但在早孕妇女的对照组中并不能肯定其副反应(并在中、晚期妊娠并无危险的证据)。
C类:动物研究证明对胚胎有副反应(致畸、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研究或在孕妇和动物的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药物仅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给予。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老年人各器官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以及周围血管硬化等原因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降低,导致脉压差增大,研究显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高血压的60%,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
血压波动大:血压“晨峰”现象增多,高血压合并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老增多,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导致血压波动增大在,老年人高血压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或精神或精神类等药物者易发生低血压,表现为在较高为直立位3分钟内,收缩压>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老年餐后低血压表现为餐后2小时每15分钟测量血压与餐前比较舒张压下降>20mmHg,或餐前舒张压≥100mmHg,餐后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增高: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
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高血压后易发生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用药时要注意,不要使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老年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生活方式干预,即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①减少钠盐摄入:钠盐可增加高血压发病的风险,钾盐可对抗钠压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居民钠盐摄入过高,钾盐摄入不足较为突出,所以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特别重要。建议高血压患者摄钠应低于5g/L,同时要注意摄钠对老年人的不利影响。②适当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中心型肥胖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减轻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压。建议将BMI控制在25kg/m2以下。③合理膳食:建议老年人在控制总热量摄入基础上调调节膳食结构。主要包括减少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饱和脂肪酸(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平稳有效;②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③服用依从性号,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5类,应根据老年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情况,依药物特点,采取小剂量、联合、缓和平稳降压、个体化治疗并重视血压监测及血压达标。
钙通道阻滞剂CCB:主要通过阻断平滑肌细胞上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目前推荐长效二氢吡啶类CCB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基本方向。可与其他四类药物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剂周围血管疾病。CCB无绝对禁忌证。但心动过速与心衰慎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牙龈增生、脚踝水肿。非二氢吡啶类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禁用于2~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
利尿剂:通过利钠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用于控制血压的利尿剂主要是氢氯噻嗪利尿剂。可用于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作为老年人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基本药物。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本药物之一。长期应用利尿剂增加电解质紊乱,糖脂肪异常及电解质水平的风险,并可能影响肾脏血流灌注,需监测肾功能变化及电解质水平。预防发生低钾血症和血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应用牉利尿剂。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降压作用。ACEI单用降压作用明确。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限盐或增加利尿剂可增加ACEI的降压效应,尤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半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肺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和微量蛋白尿患者。不良反应有干咳、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异常等。应长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等妊娠妇女等禁用。
ARB:阻断血管紧张素I受体发挥降压作用,降压与对肾脏保护作用与ACEI相似,但咳嗽等不良反应较少,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咳嗽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如无禁忌证仍推荐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首选用药。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
参考文献
在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通过多导睡眠图等检查,这位男青年最终被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过仅1个月的治疗,不用吃降压药,他的血压就恢复到了正常。
打鼾很严重的人往往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通常每晚7个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可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5,每次呼吸暂停持续时间10秒,并伴有4%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此病根据病因可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三种,其中以阻塞性为主。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50%以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近3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持续高血压的原理尚未完全明晰。但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是夜间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导致的低氧血症,使得儿茶酚胺、瘦素等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尤其要警惕的是,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如果不纠正睡眠时缺氧的状况,单纯使用降压药,降压效果常不理想。文献报道,高达83%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反,如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出现高血压时间不久,就及时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往往不用降压药,血压就能恢复正常。
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高血压两者的患病率推算,我国至少有3000万高血压患者可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有关。如果这部分患者的高血压通过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得到缓解甚至根治,这应该成为高血压防治的一个重要进展,有可能从总体上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相结合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3年2月~2006年2月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632例,其中男388例,女24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6.82岁,其中1级高血压200例,2级高血压230例,3级高血压202例,有320例病人间断服用药物治疗,有260例病人长年服药治疗,有71例未服用药物治疗。
对以上高血压病人采取一对一教育,包括语言宣传、书面宣传、示范宣传,全面指导病人服药,指导饮食结构,病人定期复查血压,必要时做24小时动态血压进行评估。根据病人的血压不同分级及是否有靶器官损害,进行个体化服药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
根据病人自身经济状况,结合年龄及有关并发症指导用药,建议享有医保、经济状况好的病人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物[1]。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的病人,指导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病人,指导其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加β-受体阻滞剂(BB)。左室肥厚同时患有糖尿病病人,指导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同时患有稳定型心绞痛,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降压药物宜首选BB及ACEIACEI(或ARB);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宜首选ACEI(或ARB)、B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果病人有干咳不能耐受指导,改用ARB类。超体重舒张压增高的病人,指导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而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经济困难、收入低、不享有医保的高血压病人,没有条件耐受长效制剂,指导病人使用价格低廉的复方制剂或短效的降压药物。有些复方制剂及短效的降压药物半衰期短,指导病人服药次数,帮助病人节省费用的同时又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健康指导:在指导服药同时向病人宣传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状态,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在服药以前及服药后30分钟内不要吸烟,减轻体重,减少盐摄入量,根据WHO建议让高血压病人食盐量不超过6g,减轻精神压力,参加体育锻炼。
讨 论
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15~20年[2],单存降压是不够的,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靶器官的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
向高血压病人宣教,反对药物的滥用,也纠正高血压病人不用药物的错误认识。宣教高血压一旦确诊,非药物疗法只能作为辅助,不能轻易取代药物治疗。此外,进一步明确高血压治疗是终身治疗,即使血压已被控制,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回升。向病人说明,根据研究及临床实践,血压控制良好病人中有2/3是联合用药[3]。
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病人树立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信心,对于血压的控制和防止靶器官的损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那开宪.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