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1:33:01
导语:在思乡的诗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方法一:借助意象特点
什么是意象呢?通俗地说,“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在诗歌创作中,作者通常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一组和谐统一的意象表达出来。因此,把握住了诗歌中主要意象的特点,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2012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这个鉴赏题,本身就是围绕意象来出的,完成的最佳角度自然也是抓意象。抓住主要意象的特征,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也就不难了。首联中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加上“雁声”、“霜月”、“枫桥”和“孤舟”等意象,再结合“客程遥”,就不难理解诗人漂泊中孤独思乡的思想情感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独之感。
方法二:借助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可能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有时它会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看诗题,便可知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表达宫女失宠后的哀怨;又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看诗题,便可推断出诗歌抒发的情感中,有“外弟”到家探望的喜悦之情。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诗歌鉴赏题(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第8题是围绕情感出的,而把握这首诗的情感,题目便可以给我们帮助。“思远人”已经表述得十分明白了,再结合词中的“红叶黄花”、“念行客”、“归鸿”、“寄书”、“别”、“红笺”等内容,词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描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了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方法三:借助诗歌作者
诗人的创作,通常要受时代背景、人生际遇、价值取向、生活情趣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也会形成自己常规的选材倾向和独特的创作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高适的边塞诗意象宏阔、基调昂扬;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婉清雅、超凡脱俗;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歌是乱离时代的悲歌;陆游诗中的爱国主题和壮志难酬的愤懑随处可见……如果诗歌的作者是我们熟知的,借助作者,“知人论诗”,也是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门径。
如2009年四川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诗歌的常规题材是“言收复征伐事”。甚至在他临终时给儿子写遗嘱,也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应该说,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是陆游一生的牵挂。完成第2小题,就可以结合陆游诗作一贯“热爱祖国山河,抒发亡国之恨”的写作风格,从融情于景、寓情于事的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方法四:借助题目注释
有些诗歌有特定的写作背景,或有较深沉的内涵,直接理解有较大的难度。有时,出题人为了降低难度,在题目中附有注释。注释的类型大致有四种:一是题目注,二是作者注,三是词句注,四是背景注。我们可以借助题目注释,找到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捷径。
如201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③春天树,江东④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注】①②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③④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⑤论文:此处指论诗。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完成第2小题,就要借助注释的帮助。不然,对“渭北”“江东”二句的所指就不好理解。结合注释,就明白“渭北”指杜甫的生活地,而“江东”则指李白的生活地。再联系题目“春日忆李白”中的“忆”字,以及尾联渴望相见的心情,就不难诗句中寄寓的思念之情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方法五:借助诗眼末句
写文章,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常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这种手法就是常说的卒章显志。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也可以借助末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另外,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常能凝练集中地反映诗歌的思想情感。有的诗歌,可能末句就是诗眼,命题人也常围绕它出题。
如2011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诗的尾联说山泉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那么清澈。诗人托物言志,借赞美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高。诗人用极其质朴平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绘山泉,直到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泉恬淡和自清的本质。抓住这一点,完成第2小题就比较容易了。
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是: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的功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方法六:借助人文背景
在文化演进中,人们赋予了某些事物特定的人文内涵,如“四君子”的品质分别是:梅傲、兰幽、竹坚、菊淡。在诗歌中,如果选择了有人文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引用了有丰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或者涉及某一地域的历史背景,这些都可能与诗歌的主题相关,借助这些人文背景,也可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2012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春光。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诗中的杨柳是一个有人文象征意义的意象,它除了是春使者外,常与离愁别恨相关,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无一不是表现这一内涵。了解这一特征,再联系词中的“离忧”“人不见”等内容,词中“杨柳”的内涵自然就清楚了。
关键词 语音象似性 模仿类语音象似 通觉类语音象似 肯明斯诗歌
0 引言
爱德华·艾斯特林·肯明斯(1894-1962)是美国著名的激进派诗人代表之一。他诗歌特点在于敢打破以往的常规诗歌形式,冲破英语词法和句法的束缚,创造出一种独特、新奇、神秘的诗歌艺术风格。正因为如此独特的诗歌形式,往往令读者耳目一新,由此也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然而国内却鲜少有人从象似性角度对其诗歌进行分析。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他的诗歌中的语音层面的象似性表现,探究肯明斯诗歌在这些奇异的视觉形式下所蕴含的诗意。
1 语音象似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表达形式(能指)及表达内容(所指)之间存在着某种象似关系。象似性可分为三类:映象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其中映象象似性包括语音象似和视觉象似(谭武英,2008,p19)。语音象似性,又称听觉象似性,指其语言的语音(能指)直接或间接地模仿世界的声音。在语言学界,不同的学者对语音象似性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 Anderson(1998)把语音象似性分为以下几类:动觉(kinesthesia)、拟声(onomatopoeia)、色觉(chromaesthesia)、语言通感(linguistic synaesthesia)、联觉(phonaesthesia)等。而Hinton等人认为语音象似性包括模仿(imitative)语音象征、规约(conventional)语音象征、通觉(synesthetic)语音象征、实体(corporeal)语音象征四类。本文对各种分类进行比较之后,采用了曹道根(2004,p85)分类法。他认为语音象似最终可归结为模仿类(imitative)和通觉类(synesthetic)两种。本文将从这两方面来分析肯明斯是如何运用语音象似性,以强化其诗歌的主题。
2 肯明斯诗歌的语音象似性
2.1 肯明斯诗歌中模仿类语音象似性
模仿类语音象似指语言的语音表达方式直接模仿自然中所发生的声音。诗人运用此种象似,使读者阅读他们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联想。如下将举例分析肯明斯是如何模拟自然声音,描绘真实的自然世界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如肯明斯诗歌L(a),该诗的正常文字表述是:loneliness, a leaf falls。此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的寂寞。在此诗人故意把“寂寞”插入“一片叶落下”之间,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自己如同那片落叶一样寂寞。因为人的寂寞加上眼前一片飘落的树叶,更加激起了读者的孤独感觉。为了营造种悲伤孤单的气氛,诗人在诗歌中借用了唇齿音[f]模仿自然中拂拂的风声,而齿龈擦音[s]则模拟树叶飘落在地的“嘶”“S”的一声。从而使读者眼前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孤单一个人眼前一片树叶寂寞地下落,耳边同时吹着拂拂的秋声和响着树叶落地发出的嘶嘶声。这样多么地凄凉啊!此外,诗中树叶leaf与离开leave构成谐音,给读者增添了种离别的痛苦。读者不由得会想,诗人是在告别这个季节(fall)?或是告别亲朋?又或是告别一个时代?甚至告别尘世的离去?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诗歌主题:loneliness.
又如在o(round)moon这首诗歌中,肯明斯所措之词round,多处含有合口双元音[au],因而致使读者阅读这首诗时,他们的口形总是圆的。此处作者在采用了声音联想来深化诗歌的主题:the moon is round (月亮是圆圆的)。
2.2 肯明斯诗歌中通觉类语音象似性
通觉类语音象似与模仿类不同,其语言表达形式(语音)不能直接模仿自然的声音,却和某些意义有着模糊的联系,即某个语音或一组语音与某个意义相连。这种联系方式有多种,如英语中有些词汇的某些字母组合在发音上与所指之间存在着近似的模仿或这些音素的联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特定含义的联想。正因为这样,诗人能更多地运用语音象似,巧妙地利用语音来体现诗歌不同凡响的声音效果。下面我们将分析诗人肯明斯是如何利用通觉类语音象似性来阐述思想。
如在诗歌“ECONOMIC SECU”中,肯明斯故意把“security”、“curious”和“excuse”三个单词中的相同音节[kju:]放到每行末尾押韵,来强化诗歌主题“经济保障不过是一个荒谬的借口。”
值得一提的是,肯明斯除了采用行尾押韵外,头韵给其诗歌增添了美感。如在诗歌Sunset中, 在诗歌前面四行中他分别选用了单词 stinging, swarms, spire,及 sliver 和日落这首诗的标题和最后一个字母S共享了[s]。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诗旨在描述一种自然现象——日落。肯明斯喜欢自然美景,但是非常不喜欢现代社会和宗教对自然所造成的影响。在此肯明斯利用头韵,显示了他对自然风光和宗教的态度。如stinging强调宗教不仅败坏了自然美景的,也使得人感到蜇疼。但在最后自然还是恢复她的真实面目,并进入梦-S。这里诗人通过从梦中分离出的字母S,呼应诗歌表题“日落”。
关键词:李白;诗歌;道家思想
作者简介:王倩,内蒙古乌海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6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第二作者周仁富,贵州水城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7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8)-23-073-01
道家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哲学体系,道家的基本思想表达了我国先民对天地人的简单的唯心理解。后来,道家渐渐地吸收了来自儒家和佛家等各方哲学的理论与思想,逐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家。李白的很多诗歌中都有道家的内容,如下: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这首诗作于李白三十多岁的时候,那时他第一次上京在朝中寻找差事受挫,后来他寄怀于山水,去太白山游玩了一番。不过,在这里也可以说:李白的这种道家思想是暂时性的,每当他在现实生活中有任何不如意的地方,他都借用强烈的出家思想来宣泄情绪。过后,深入骨髓的儒家入世思想又占据了他心灵上的高地,他便又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做官出仕的可能。
这首诗分三个部分,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太白山的巍峨景象,“邈尔与世绝”一句已经透露出了诗人倾慕这样与世隔绝的高山,想像这高山一样绝世独立。中间写自己看到了一个仙人,仙人传授了自己“炼药说”。最后一句说明了自己的心境,永远不和你们这些凡人同伍。牢骚愤懑之情溢出纸外,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企求在虚幻世界里能够得到解脱。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这首诗也是李白清高自诩的诗歌。“紫霞客”即指“仙”,因为“紫霞”本指紫色的云霞,“仙”会乘云踏雾来去,进养内丹,修炼长生之道,所以“紫霞客”平时也代指“仙”。李白的诗中的此类“仙”不是代指自己,而是代指自己的伯乐。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平时的凡人肉眼凡胎岂能认识“紫霞仙”呢,他们从不因声色沉迷动心,放下自己的修行。李白此时已经认识到了道家只是向上走的一张皮囊,他在诗中积极地运用道家的词汇,用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华美的内在,而不是只看重那些有着虚伪的外表的人。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这首是李白为数不多的表达爱慕之情的诗歌,当中的青鸟是道家中的形象。
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上面说汉武帝时,一天有一青鸟从西方至飞上大殿,武帝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意思吗,东方朔回答说是西王母要来了,没过一会儿,西王母到了,左右各有一只青鸟侍奉身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鸟相当于是西王母的使者,向汉武帝他们传达西王母即将来到的消息。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
这首诗写一种相逢情形。“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李白说自己拜谒过皇帝之后离开皇宫。“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谁家的貌美女子坐着宝马香车,仿佛神仙一样。“疑从天上来”,这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李白的一个惯用写法,他特别喜欢“天上来”这个词,因为他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天上来的,最终也要回到天上去,看到佳人,便也疑惑她是不是也是从天上来的。“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是把佳人比作云中的月亮,李白最喜欢的就是月亮,遇到佳人,就把人家也比作月亮。但是,这场艳遇在李白的笔下却显得十分偶然。“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李白感到很伤心,见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遇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应该也不单纯的指代男女之情,李白心中的郁郁之情,应该会找着任何一个缝隙喷薄而出,他也熟知屈原的香草美人那一套,甚至有时候将自己也与屈原比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白的失志之意,而这个美人,他只见了一面,就再也没有相亲过。
综上所述,李白的道家思想是披在他自己儒家思想上的一层外衣,李白想借着道教入仕,对道教知识也掌握得很全面,但是他的思想本质还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索李白的道家外衣,一定不能忽略李白的儒家实质,这样才不会对大诗人形成误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李白所生活的那个朝代和李白的诗作中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安旗.李白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2]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3]安旗等.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1990.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程;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63-01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德育的主要途径,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居于导向和动力的地位,一个人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高低,它可以转化为促进诸方面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更应落实到实处,绝不能流于形式。
1 笔者对当前的政治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点认识
1.1 知与行的冲突。
从终极的目的来说,理论的学习,目的是应用,只有理论付诸实践,方能显示其价值,知与行能否统一关系到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也关系到学生思想、信仰、品格的塑造,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也关系到设置此门学科的终极目的。
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仍停留在“应试”上,同时在评价上,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教师是否教的好、学生是否学的好的标准,这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师的创新教学、学生的创新学习。教师学生围着分数转,那么也只是围着理论转,知与行没有统一,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养成。这是不起任何效果的教育,这是失败的教育。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刘京海认为:“人格与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好的教育一定是塑造学生的教育”。知与行不能统一,那么设置此门学科的意义还有吗?
1.2 “新教材,新上法”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整体上来说,新教材的编排内容和形式都很好,但内容仍旧繁、难、多,加上相应时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的教学,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有些理念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再说,思想政治课每周只有2课时的教学时间,时间无法保证,再加上,个别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所谓的副科来对待,思想政治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同时教多个班级,少则四五个,多则六七个,新课程理念下的新上法,也就完不成了。教师只能疲于奔命地进行课堂教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当前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比如:读书无用论、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等,更加严重影响着下一代。凡此种种,思想政治教学岂不是难上加难?
1.3 信与不信之间的矛盾冲突。
学习其它课程,如数理化, 学生对这些学科的科学性很少怀疑,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头脑,就像一块“白板”,有什么就印上什么。他们努力使自己符合教材,学生从“知”到“信”的转化,一般不会存在情感和情绪上的障碍,学懂了一条物理定律,随之就相信了它的真理性。“知”与“信”往往是直接统一的。
首先,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教师大多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手段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划条条框框,学生死记硬背,结果一知半解,将信将疑。其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是育人。那么教师本身也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教师自身的行为也就铸就了在学生心目中的“信”,有些老师教一套,自己做又一套,且不注意自身影响,如有些教师酒后上课,在课堂上随意侮辱学生,说话出尔反尔,这样的教师何以有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时搞懂了一个基本概念的涵义,理解了一条基本原理的内容,并不等于相信了它的真理性,学生可以把概念原理的内容记得很熟,但心里可能对此有疑虑,甚至不以为然,公开唱反调,这也就削弱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目的。
2 建议及措施
2.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觉悟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行要统一,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2.2 转变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
目前,我们平时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要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考试可采取书面测验与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考试与学生履行《 学生守则》和道德规范相结合,切实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它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督促手段。把学生成绩的评定权下放给教师。这样才能使知行统一起来,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3 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从传统的权威中走出来,建立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走进学生,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种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老师融入了学生,走进了学生,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增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为自己轻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倡导探究性的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的做法是先为学生理订好知识学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教材,并试着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然后带着尚未解决的问题去参与“课题讨论”,以最终解决所有问题。
2.5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就应该在这个平凡、清苦的岗位上活出自己的风采和特色来。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教师就应该做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有成果”的“四有”教师。
一个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一个教育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古代圣贤孔子则是很好的榜样,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贯穿中国整个教育史家,至今仍熠熠生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自身既是哲学家、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三人并称“希腊三贤”。
我们虽无能、无力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但可有能有力修一些哲学,有一些思想,立一些教育理念,概言之,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一个以教育思想武装起来的头脑,既不会盲从,也不会盲干,更不会无为,他清醒周围的现实,更清醒如何以自身的思想、力量去影响、带动大批的人去影响和改变这一现实。他是教育界的普罗米修斯,是杏坛的基督
情趣是一种色彩,一种标志,是让人迅速地识别你,也让你迅速地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色彩、符号。教师在广大群众的视觉里是严肃、认真、刻板的一类群体,是值得尊敬但不值得亲近、可爱的一类人。知识分子的优雅、博学、从客、慈悲更应该引起社会的敬佩和亲近;但有时候,敬佩并不值得亲近,“敬而远之”自有其理。
既要让大众“敬”,又要让大家“亲”,这是教师亲近社会和民众的一道必做题,这道题首先要从培植“情趣”解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必先让学生对你有兴趣。为师者身上必先散发出迷人的“光”和“采”,才能产生“诱”和“惑”。一个情趣盎然、充满活力和风采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举重若轻、事半功倍。可以讲,教师的情趣越高雅、越丰富,他的气场就越强大,他的魅力就越迷人。一个充满情趣,雅趣横生的教师想叫学生不亲近也难。教师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固然能吸引学生,但如果在课下也能让学生见识到你最真实、丰富而精彩的一面和“多面”,学生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你?——想必那一定是羡慕、崇敬又神往的。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做有特色的教师,特色是生命力,也是创造力。在知识分子云集的教师队伍里,教师间的竞争是空前激烈的,在关乎评优、职称、奖励等敏感问题上,孰优孰劣,孰上孰下,伯与仲只在毫厘之间。当你抱怨自己未能脱颖而出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出类拨萃之才;
特色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尤其是在推行教育改革的当下,各种“流”、“派”、“法”、“式”横行;三教九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改革切忌形成“大一统”的模式,更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任何教法与风格都是一家之言,任何成功的教法或改革的背后,都有当地教育资源乃至行政资源在起作用。教学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革”。这“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乃至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远不是学一套教法就一劳永逸的。
一、投标人应反复阅读、理解招标文件,熟悉招标文件中所明确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特别是招标文件对废标条款的规定。在投标文件中应对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全部响应,不能遗漏,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投标单位与项目经理的资质应符合招标文件及国家的规定。如采用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与项目经理名称应与资格预审时一致。
2、投标工期不要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期限。
3、投标文件中的签字、章印要齐全有效。如: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的签字盖章、造价工程师或编制人员的章印。
4、投标文件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完整。
5、投标文件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述应保持前后一致。特别是工期、报价方面。
6、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完整,施工的方法和措施要切实可行。
7、采用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的,报价应与施工组织设计中所采用的措施相适应。
二、投标报价应合理,具备竞争性。
投标人在投标中能否获胜,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投标报价,由于投标报价是一次性的,开标后不能更改,因而投标人应巧妙确定投标报价,要仔细考虑报价的合理性,在报价方面,应适中并应一步到位,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与中标无缘,过低有可能无利润造成亏损,即使中标也失去意义,所以投标人必须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投标价格的评定原则和方法,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保证预期的利润及考虑一定风险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利润率,有的放矢地报出适中的投标价,同时可以提出能够让招标人降低投资的合理化建议或对招标人有利的一些优惠条件等,来增加中标的机会。
三、投标文件制作完成后,应反复核对,多人把关。
投标文件编制完成后,要安排专人认真检查。首先要检查投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文字表述是否规范,语言严密,检查投标文件是否对招标文件中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都作出了响应,同时要检查有关投标文件的装订和排版等方面的细枝末节问题,这样能让招标人从投标文件的外观和内容上感觉到投标人工作认真,给招标人首先留下好印象。有些投标人认为细小问题,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往往是这些影响全局,导致全盘皆输。
我希望人类的大智慧真精神得到继承,当然更希望人类的大智慧真精神得到宏扬。正因为如此,打开涂光社先生的新著《庄子范畴心解》,我有一种莫名的期待,莫非不是爱屋及乌?人的欣喜之情原本是有缘有因的。
一个既定的思想体系,是以特定的范畴、概念、专门术语表征的。走近一座知识大厦,走近一个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了解其范畴概念是基础,是关键。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区别,我们大致可以从儒家的“仁”、“义”、“礼”与佛教的“无常”、“涅槃”、“轮回”等范畴的不同内涵略见端倪。儒家与道家的区别亦然。缺少对范畴的把握,一切都无从说起。《庄子范畴心解》从范畴入手解读《庄子》,别开生面。我的意思不是说通过范畴理解《庄子》是一种新发明,这方面前人已有尝试、已有建树,而是说涂光社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庄子》范畴进行系统化的清理,归纳,谨严而生动。中国学术要继往开来,要发扬光大,其基本前提必须有建设性的积累,涂光社先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有理由感到欣慰。
《庄子范畴心解》一书全面辨析了《庄子》范畴,并把《庄子》范畴归纳为具有内在结构的4个系列:“心”论系列讨论主体的思维与精神活动,其范畴有“游”、“忘”、“心”、“神”、“虚静”、“体”等范畴;“无”论系列用于自然论,有“无”、“真”、“性”、“适”、“迹”、“待”、“知”等;“物”论系列讨论外部世界以及生命现象和主客体关系,有“物”、“气”、“机”、“宇宙”、“独”、“和”等;“言”论系列讨论“言”、“意”之辨,及《庄子》的理论形态和表达方式。
显然,这是极为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亦是一个开拓性的尝试。我相信,涂光社先生肯定是满怀崇高的责任感和敬畏心去从事它的,同样肯定是以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执着态度去耕耘它的。我这里没有溢美,说溢美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我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忝为科研人员,深知学术道路的艰难。姑且不论眼下世风隳败撄扰人心,即令在正常的学术氛围下,真正做出一点有新意有分量的成绩,谈何容易!众所周知,《庄子》是一部大书,照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说法,是中国文化七大经典之一(其余六部分别是《老子》,《论语》、《孟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它博大而精深。面对《庄子》,常人往往不是浅尝辄止,就是望而却步。同时,由于《庄子》思想不以体系化的面目出现,不取逻辑推理的路子,其范畴模糊而空灵,它更像“诗”,隐隐约约,缥缈恣肆。这无疑给体悟庄子提供了巨大空间,提供了自由度,但同时也为理解庄子带来随意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但,《庄子》本质上是哲学,既是哲学,就必然有哲学高度提出的问题、思考的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例如逻辑的或非逻辑的——表述哲学思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哲学家提出的思考的问题是否是真问题,是否具有人类本体高度,是否具有常久弥新的魅力和价值,足以让人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但,对于接受者来说,切实的方法,可行的路径,却十分重要。《庄子》难读,难就难《庄子》的深刻与博大,人们往往无法在整体上根本上把握其主旨所在。也许,庄子的文化策略在于,让道理隐藏在弥漫在无端涯之辞中,犹如迷宫中的宝物,它让人欣喜不已,又布下疑团,让人犹疑不止。你只有找准门径,辨清方向,破解密码,方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涂光社先生通过反复阅读《庄子》,体悟《庄子》,循序渐进,登堂入室,在整理《庄子》上千个名词、术语、概念的基础上,一一甄别,选出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核心范畴,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组合,脉络清晰,结构谨严,使庄子思想的哲学品位和盘托出。
毋庸置疑,通过范畴诠释《庄子》,为人们走近《庄子》,理解《庄子》提供了新视角,因为它是一种路径,具有确定性。所谓确定性,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庄子空灵精深,人们也许可以不断地对它进行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总是天马行空,以不着边际的态度看待《庄子》,庄子思想再深、再奥,但其内在精神和价值是独立的、不变的,我们所要的,无非是理解和发现而已。见仁见智云云,充其量只具部分真理性;严重者,流于主观武断,与庄子原意大相径庭,不啻浅薄妄断的托词。涂光社先生所说的“心解”,我认为极好。用作者的话说,“心解”即是“以心灵去观照、体认《庄子》,带着深情去与古人对话、沟通,去叙说庄子,在当代更全面理解和接受庄子。”
《庄子》范畴是涂光社先生潜心爬梳出来的,凝聚着他的辛劳,也寄托着他的情感。涂光社先生说:“解读《庄子》,会心之处让你警醒、叹惋,卓绝之论让你茅塞顿开。……尤其是解读那些由庄子首创的范畴、概念时,你眼前闪烁成中的会是睿智的火花。”为什么涂光社先生的文字优美、流畅?为什么他的解读透明?我感悟到,原来是他的觉悟、真情和激情唤发出来的美与力量。
涂光社先生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由朦胧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培养出了他对中国文化强烈而真挚的热爱之情,托起了了他的精神世界。他走向庄子,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文化自觉。这其中,显然与他的精神气质息息相关。是庄子,给了他启迪;是他,以同情的理解对庄子思想进行了现代性的诠释。涂光社说:“范畴‘游’的要义是倡导对精神桎梏的破除,对身现局限的超越,对扭曲无性的批判,对自然的回归,是对彻底解放了的思维主体自由活动比拟;其形成机制和理论组合充分体现出民族思维方式上‘近取诸身’、和不舍象的特点……”
这样的解释,既不背庄子思想本意,又凸现了庄子精神的现代意义和超越价值。
庄子之所以不朽,因为庄子思想一出现就具有超时代的永恒意义,其魅力和价值不因任何时代的而增损。解读《庄子》之所以有必要,就是为了让人类智慧常驻人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人类本体高度上看,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无二致。庄子思考的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更是当今社会以必须关注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人的自由和尊严、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性的复归等等问题,在今天更加令人关注更加困扰人心;而文明的异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的状况,更加触目惊心。庄子是先知,他在两千多年前就对一切奴役、异化、残暴、狭隘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人的自由和权利呐喊。人类社会在漫长的道路上寻找的被人类精神普遍认同的观念,如反对价值霸权、反对思想专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多元化、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万物一体、天地万物各有自己的位置与神圣性,以及尊重个人的权利、自由和独立等等,都包含在庄子思想中。《庄子范畴心解》的价值在于:它对上述观念作出了有力的解说与证明。
【关键词】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
道格拉斯・C・诺斯,192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萨州坎布里奇市。1942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5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开始在伯克利任教,1950年成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61年担任华盛顿大学研究所所长,1972年担任美国经济史学协会会长,1979年任教于赖斯大学,1981年任教于剑桥大学,1982年重新回到华盛顿大学任经济系卢斯讲座教授。1993年诺斯因“通开创性地将经济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的研究,并且为解释经济与制度变迁创立大量研究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脉络
虽然诺贝尔委员会对诺斯成就的肯定主要在于经济史领域,但诺斯在我国声名鹊起却并不是因为他的经济史,而是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诺斯通过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融合同时推动了两个经济领域的发展,在前期诺斯主要致力于将经济理论应用于解释经济史的研究之中,而在后期,诺斯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而逐渐的开创了自己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转变过程也可是理解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过程,因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诺斯开创并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最早见于1968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诺斯注意到,虽然在1600―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是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却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这一现象是当时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为当时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创新。诺斯怀着这个疑惑,经过研究发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海洋运输变的更安全,市场经济也变得更安全,是航运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变化,降低了海洋运输的成本,从而提高了海洋运输的生产率。这使得诺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使在没有技术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制度的创新或者制度的变迁也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发表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萌芽,因为在这篇文章中诺斯开始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在1971年诺斯与兰斯・戴维斯合著出版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诺斯批判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考虑制度因素,仅仅把制度因素作为一个外生给定的变量来进行考虑。诺斯提出应该冲破这种狭隘的分析方法,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来考虑。所以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诺斯迈向制度变迁理论的第一步。1973年诺斯与罗伯斯・托马斯合著出版《西方世界的兴起》,在该书中,诺斯将制度变迁的理论扩展应用于欧洲十至十八世纪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该书分析了欧洲主要国家英国、法国、荷兰与西班牙等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式,得出有效率的组织以及有利于成长的制度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源。该书的出版使得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该书中,诺斯所研究的制度范围还主要是以财产权的契约关系为主,对于历史过程中促成制度变动的集体行为的解释还是显得有些不足。而诺斯于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革》一书中,诺斯把国家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的理论引进了他的制度变迁理论之中,这使得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拥有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框架,并且他运用这一理论框架更好的解释了西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内容
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这本书中,诺斯明确的指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理论上,这一理论的主要部分为:(1)产权理论,描述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2)国家理论,因为是国家规定着和实施着产权;(3)意识形态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关于现实的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对变革‘客观’环境的反应。”
1.产权理论
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不像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一样,诺斯并没有通过专门章节来论述产权理论,但这并不意为着产权理论在制度变迁理论中重要性不及其他两个理论,相反,产权理论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第一大基石,而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则是为产权理论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诺斯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是经济组织的效率,而产权决定着经济组织效率。产权理论是用来描述和解释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在以往的经济增长理论当中,它们把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源,但是它们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技术的进步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它们的理论是建立在规定完善和无需实施成本的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它们忽略了信息成本、交易费用以及不确定性。而诺斯通过对漫长的经济史的分析发现,这种“有效率的”产权在历史上并不常见,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技术进步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大部分阶段是缓慢的。诺斯认为,是有效率的产权降低了信息成本、交易费用和不确定性,从而将个人的收益提高至接近社会收益的水平,这样才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可以说,产权结构的效率引起了经济的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
2.国家理论
国家理论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第二大基石。诺斯认为国家理论之所以是不可缺少,原因就在于国家规定着产权结构,并且最终对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作为“经济人”提供服务有两个基本的目标:“一个目标是规定竞争和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为统治者的所得租金提供一个产权结构(即规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所有权结构);另一个目标是,在第一个目标的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以便促进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当这两个目标的一致的时候,国家就会鼓励和规定有效的产权,从而促进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但是诺斯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发现,统治者最大限度增加其租金的所有制结构同减少交易费用和鼓励经济增长的有效率的制度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关系。诺斯认为,由于统治者往往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包括竞争约束和交易成本约束而使得这两个目标之间不是完全一致的,在第一种约束下,统治者将避免触犯有权势的选民,因为如果同可能接替的统治者接近的团体,在福利和收入上受到产权的不利影响,统治者便会受到威胁。相应地,统治者将会同意使产权结构有利于那些团体,而不顾这样做会对效率有何影响。在第二种约束下,虽然同低效率的产权相比,有效的产权可以提高国家的收入,但是由于有交易费用而降低统治者的岁入,因此,统治者常常会认为,符合其利益的是承认垄断而不是可能导致竞争形势加剧的产权。正是这一基本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国家的普遍趋势是产生低效率的产权,从而导致社会未能经历持久的经济增长。
3.意识形态理论
产权理论表明了经济绩效取决于产权的有效性,而国家理论则解释了有效率以及无效率的产权存在的原因。可以说这两个理论都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即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之上,但是现实中个人的行为不仅仅表现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往往还表现出利他性等,这就使得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某些问题,比如搭便车的问题,以及团体的稳定性问题等。诺斯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把意识形态理论引进了制度变迁理论之中,使意识形态理论成为制度变迁理论的第三大基石。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有通过以下三种作用来制约人们的行为:
(1)意识形态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使人们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服从于社会规范,确认现行制度结构。
(2)它可以凝聚某个团体甚至国家的力量,是一种社会稳定器。
(3)它还起着协调人们的经验的作用。意识形态的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人们的利他行为,比如人们甘愿去从事要冒重大牺牲而无明显可能利益的事情,或者在个人收益甚少或可忽略的地方,个人为参加自发性组织而做出大量的贡献。它还有效的解释了稳定性的问题,比如人们在社会规章妨碍他们获得自己利益时竟对社会规章加以服从,或者当人们侵犯重大利益而可以不受惩罚时,有些人却依然服从规矩。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不足,从而使制度变迁理论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
三、制度变迁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史的解释
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诺斯认为是经济结构的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源。在自人类历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革命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发生在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由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固定的农业生活方式。第二次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并且现在正在经历的科学与技术真正实现融合。这里的经济革命并非我们所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而是旨在表述一种经济制度中的两个不同的变革:一种是知识存量的重大变化引起的社会生产潜力的重大变化,另一种是为实现那种生产潜力而在组织上必然发生的,同样是基本的变化。
1.第一次经济革命
第一次经济革命创造出了农业和文明,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从原始的狩猎采集向固定农业转变的过程。诺斯认为引起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是狩猎采集和农业的产权不一样。狩猎采集是一种公有产权,而农业是一种专一的公有产权,正是这两种产权之间的差异对解释第一次经济革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狩猎和农业的产权比较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由于狩猎的产权是公有产权使得不同的群伙之间竞相捕猎迁移的动物,而没有群伙会提出对资源的保护,因为留下再生产的动物可能会被其他群伙所捕获。这种公有产权的结果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这种无节制的捕猎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使得能够捕猎的动物数量不断减少,直到狩猎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并一直下降到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之下,从而增加的劳动力都转移到农业之上。而农业的产权是一种专一的公有产权,这种专一的公有产权可以使群伙排除局外人参与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让他们接近资源基础,同时有通过一系列的规章限制群伙内部对资源利用的强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业遭受狩猎采集的结果。同时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群伙也开始渐渐的适应定居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了经济生活方式由狩猎采集改变为农业生产方式,第一次经济革命便顺利完成。
2.第二次经济革命
许多的经济史学家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把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看作是18世纪下半期开始在英国迅速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的序幕。但这在诺斯看来,却是一种误解。诺斯认为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经济史上的一次加速,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革命。因为在英国工业革命时代所引起的社会变化现象诸如人口前所未有的增长,西方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大工业的兴起等这些其实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前已经存在,只是那时的变化并没有工业革命时期较为显著而已。可以说发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多是技术在量变上的加速,但并没有发生质上的彻底变化。而只有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以及对发明和创新的产权予以不断完善的规定,使科学与技术真正融合在一起,才产生了第二次经济革命。他指出“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结果在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发明的产权得到更好的界定,从而在提高了创新收益率的同时,创新成本得到根本性的降低。正是这样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另外诺斯认为在许多文献中,对工业革命的强调走的是错误的路线――即从技术变革到工厂制度,而不是从中央工场经由监督、扩大专业化、改善对投入贡献的衡量再到技术变革。诺斯认为对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无效的好奇心或边干边学固然可以引起我们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所见到的那种类型的技术变革,但是坚持不懈地为改进技术做出努力则只有靠提高私人的收益率来激励,而这又取决于制度因素,只有有效率的产权才能使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不断地接近社会收益率。第二次经济革命真正使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发明出自动机械来代替生产中的人手和人脑;创造出新能源;对物质进行的重大改造,使得人类在可用材料和能量上取得了一次总飞跃。
参考文献
[1]何智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3):54-58.
[2][3]徐向梅.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经济学定位[J].华南金融研究,2002(3):65-67.
[4][5][7][8]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关键词:海德格尔 原诗学 诗性构境
一、建构动因
(一)拓展海德格尔诗学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诗学(含文学理论、艺术理论)的研究中,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切入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直接研究其诗学思想;二是研究其思想与诗学的关系;三是基于其思想进行诗学或美学建构。
(二)建构的创新性之预设
本研究是在批判地吸收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以之为核心并综合其它思想资源,来建构原诗学。
二、建构纲要
(一)作为建构基点的海德格尔思想
1.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诗学传统的突围。
2.海德格尔诗学思想的局限性批判。
(二)原诗学与中国古典的意境诗学的汇通
1.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有意境论,意境是中国古人建构自身生存的精神家园的方式,正是在情景交融、心物一体的意境中,中国古人以诗性的方式领悟着人与世界的本原性关联。
2.中国古典意境思想与海德格尔通过诗性构境的方式来澄明存在真义的思想是相通的,原诗学的建构将基于海德格尔思想,同时吸纳中国古典意境的思想资源来进行。
(三)原诗学的理论构筑
1.原诗学建构的主要思想基点有:(1)人与世界的存在统一性思想。人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在人的生存中敞开,人与世界本原性地统一着。海德格尔的此一思想可被用作原诗学建构的理论原点之一。(2)存在世界的诗性生成。(3)存在性-构境性思维。
2.原诗学建构的话语资源有:(1)将传统诗学中的重要术语做“动词性”、“存在性”的解释后,将其作为原诗学建构的话语资源。比如,“形式”就是让事物进入“赋形”中呈现出来。(2)吸收海德格尔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语词作为原诗学建构的话语。
3.原诗学的形式技巧论包括:(1)修辞存在观。修辞在修辞情境的构筑中,把人召唤入一种历史性、公众性的生存处境,从而使人获得意域扩增和经验重构。(2)形式生成论。“形式”(包含“形象”)是一种让显现的方式,是一种指引、召唤、聚集、敞开的方式,让人们归属于所显现的情境,让人通过所显现的情境进入经验之流、历史之流的方式。
4. 原诗学的作品论包括:(1)艺术作品是构造存在性境域的物性载体。(2)艺术作品具有敞开存在性境域的诗。
5.原诗学的接受论包括:(1)接受乃是参与、重构。(2)接受乃是存在历史之生成。
(四)在艺术门类的融通中建构原诗学
1.诗歌为主,兼及其它。
2.批判超越,融合影视。
(五)元诗学:原诗学建构的反思
对“原诗学”的建构的反思则是“元诗学”。
三、原诗学研究所遇问题的先行预设
(一)重难点的预设
通常的研究都要涉及到重点与难点的分析,而研究中的难点与重点的分析,同研究目标又息息相关。
(二)基本关节点的预设
在批判吸收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思想、话语资源,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艺术发展现状进行原诗学建构。
(三)研究方法的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