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1:33:09
导语:在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有效;运营;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财务管理贯穿在企业的运营的整个过程当中[5],目前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上出现了信息失真等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企业内部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是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保持健康运营的基础。
一、企业财务内控的主要内容
(一)内控体系的建立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向前发展的基础,而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是要根据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的[1],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能够从组织和制度两个层面上对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发展进行合理的控制。一个科学、有序的财务内部管控体系对财务的各项业务工作做到规范化管理,对财务工作中的业务流程管理更加全面[3],对企业中的岗位及企业发展的控制点能够监督到位。
(二)内控的制度化管理
对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有效保障需要以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基础,所以企业在运行内控管理体系的时候,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岗位职责的明确、审批制度的完善、现金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建立。并且要建立起相应的控制标准,保证财务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据可循。
(三)科学的控制方法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重点的内控制度更是要讲究科学化的方法。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要将组织规划进行综合的运用、对授权批准制度进行系统化管理、对预算制度进行全面化的管理等等。在财务控制的方法上要根据业务的性质不同、工作的特点不同使用合理的控制方法,保证财务内控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二、当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现状
我国企业在财务的内控体系因为内部环境、内部管理手段、监督上没有做到位,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面与预期不符。
1.企业内部环境成为了财务内部控制有效进行的阻碍性因素:企业在发展和运营中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基于这样的目标现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已经达到了过分重视的程度,没有意识到这样过分的追求会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产生巨大的压力。还有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缺乏专业的人才去管理,加上企业对现有员工在培训上不够重视,最后就导致已经建立起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预期效果不理想。
2.内控管理措施与体系建设不相匹配: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实施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的决策者过分的干涉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最后导致财务制度和流程处于形式化;第二是由于财务人员专业性不强,建立起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全面,这样就导致措施无法有效的实施。
3.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建立不全,缺乏对财务部门的监督:我国现在的企业基本上都只有财务部门,这样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中就缺少监督的机制,而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而出现的问题也是做不到及时解决,甚至是找不到问题的原因的。
三、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上面说到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那么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的改善。
1.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作为企业,要想在财务内控体系上加强建设必须建立起与企业相适应和匹配的内控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在建立制度的时候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然后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和其想适应的内控目标,对企业与财务相关的各项工作做到规范性,这些制度主要是凭证制度、核对制度等,还需要注意制度建立后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完善,不断的充实制度中的内容。
2.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机构的明确:对财务控制机构中的人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确保财务管理内控工作成为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在职责上要将决策者和执行者进行划分,在财务活动中要避免一人工作,保证不相容工作的职务分离。
3.加快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的建设:企业财务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是保证企业财务监督工作落地的基础,能够随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也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风险的及时了解,对企业降低风险损失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财务审计部门也能够对完善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起到促进和改进的作用。
企业财务控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企业只有建立起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才能够对企业发展、对企业运营情况全面的掌握,才能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建设也对企业的扩大经营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不断的在企业的运营当中完善内控体系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经济效益发展都有着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论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2]邱盛柱.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若干思考.审计广角,2012-10.
[3]徐玉民.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经济论丛,2012.
摘要:财务信息化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财务管理的效果,同时财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的特殊性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带来新的变化,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高校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和监督,以达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高校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12年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合理保障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是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化软件在高校中广泛应用,如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票据档案管理系统等。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使得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发展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高校应该重视财务信息化给高校内部控制带来的风险,同时结合财务信息化下的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二、财务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一)信息系统代替传统手工记账,会计核算环境发生变化
高校使用财务系统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财务数据,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无现金支付、无现金收费等,使得账务处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不仅包括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还包括财务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进而财务部门不仅需要完成基本的账务处理,还需要利用计算机完成更为复杂的经济业务,如利用财务系统全校各教职工自主查询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节省各部门至财务处现场查询的时间,利用薪酬系统实现自主查询个人工资;原先应有几个人员处理的业务,现在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个人权限在系统中进行操作、签批、审核、复核等工作,避免了会计凭证的来回传阅与丢失。为保证会计系统能够正确、及时、可靠的反映经济业务活动,应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比手工记账更加广泛、复杂。
(二)信息化改变会计凭证存在形式,控制的重点发生转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和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财务经济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介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基础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信息化使得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人员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处理,原来的书面资料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传统手工记账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人,所有的经济业务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工完成,因此控制的重点是对人员的控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人转为计算机、网络数据与人,内控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同时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三)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范围扩大,提高了控制舞弊的难度
传统手工记账时的内控范围主要是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对于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主要风险点进行防范;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范围延伸为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数据管理、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管理和经济业务活动管理。内部控制范围的扩大,可能存在由于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善导致财务数据信息被篡改,以及未经授权的人员通过财务系统和网络浏览财务数据、复制、伪造、销毁等操作。利用计算机舞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舞弊被发现的难度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而且利用计算机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更大。
(四)信息化下高校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各部门间紧密关联
传统方式下,高校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纸质传递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主要是通过电子、系统数据以及纸质文档进行传递,这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方便。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各部门系统相对独立,导致资源不能共享,如学生收费系统与学生教务系统不互通,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费用标准,并没有达到信息传递的高效率,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各部门间需要实现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
(五)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
传统手工记账对于会计工作人员只需要掌握必备的财务知识即可完成相关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只是对于财务知识的掌握,同时需要掌握各种财务信息系统的操作管理以及安全维护技能。
三、完善财务信息化下高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优化基于财务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环境
1.建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高校应成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明确主体责任,做好内部控制牵头作用,并能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高校相关主管领导应重视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定期公布相关信息,避免信息流通不畅影响部门间协作,避免信息孤岛,保障学校信息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更新高校财务组织结构,合理设置岗位责任制,加强权限管理。高校财务处应该按照信息化的分工,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和人员权限,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与财务系统相结合。一是岗位设置方面,为保障财务处理的有效性,财务处应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设置岗位,存在连续性和申请审批性质的岗位不可以由同一人兼任,系统中有类似功能模块也不能由同一人兼任。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同时以书面形式说明各会计人员在财务信息系统中需要完成的操作和拥有的权限。另外,财务处可以设置财务信息系统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对账务处理的监管力度。二是权限管理方面,财务系统管理员根据各岗位职责,分别授权不同岗位人员在财务系统中的操作权限,授权清单必须得到财务处长的审批。同时系统管理员可以给其他人员设置权限,但是其本身没有使用系统的权利,只可以在系统管理模块进行授权、系统维护以及数据备份等操作。
3.不断组织学习,提高财务人员内控意识、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能。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对于高校内部控制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会计人员不仅要时刻保持内控意识,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障财务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因此高校财务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信息化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从而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创造高效安全有效的信息化环境。有效的财务内控机制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系统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和数据,从而实现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分配的合理性。需要专门的人员及时更新和维护财务数据信息,保证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避免财务信息滞后造成财务决策的失误。同时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使得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日志,定期对系统软件安全性进行检查,定期做好财务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定期对财务管理信息网络进行病毒防护,保障财务信息网络局域网内的安全。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财务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设置和维护工作。
(二)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高校建立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客观评估。同时由于信息化引进导致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要重视财务系统的风险防范,指派专人负责系统管理,明确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和分配权限的审批流程,杜绝舞弊风险。重视财务系统数据泄露风险,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三)充分合理利用财务系统,完善经济业务活动控制
目前,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不健全,约束力内容仍不全面,特别是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不仅需要基于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从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等方面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建设,还需要建立财务系统管理办法,规范系统操作流程和风险防范。一是资金支付系统:首先建立严格的资金支付审批制度。设置不同层级的人员审批不同额度、不同用途的资金。严格执行现金盘点机制,不定期的对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进行核对,必要时与银行对账。另外,出纳与会计岗位不相容,财务章由一人管理,支票等凭证由另一人管理。二是工资管理系统。为保障高校工资数据的准确性,应建立工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每一项工资的发放应由人事处提供工资发放明细,财务处会计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发放。三是收费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应实现学生收费系统与会计账务处理系统之间的同步,进而提高学生收费管理的质量。另外,高校应派专人复核学生收费系统中的数据,同时检查是否与账务处理系统的记录一致,保障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五是票据管理系统。收到学生学费之后,财务应及时开具收费收据,同时应指派专人购买管理票据,及时处理作废票据。
(四)加大审计力度,执行评价监督机制,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执行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在信息化环境下,不仅要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还需要加强对财务系统的审计。严格考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设定考核项目及指标,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察,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改善的信息化内部控制环境下,不断完善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财务系统的安全有效,进而预防腐败,保障高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使用有效,进而提高高校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逸林.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的转型及创新[J].商业会计,2015,(21).
[2]王小虹,张明哲.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3).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 医院 财务工作流程 改进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正处在改革阶段,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对现代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日益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不仅使得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还使得公立医院逐渐要受到民立医院、外资医院等其他资本形式医院的激烈竞争。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结合现代管理方式,有必要在医院引进现代企I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并且有效优化医院的经济活动流程。而医院经济活动中财务工作流程是关键环节,对财务工作流程的内部控制是国际市场上对传统管理模式弊端的有益尝试,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内部控制体系在医院财务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1.明确目标,理清职责
首先由医院管理者与财务部门通过沟通交流,依靠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来达成医院财务工作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发展目标。其次,医院财务工作的职责分工比较复杂,各项岗位分工既独立但又有联系,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来理清医院财务工作流程中的各项职责,明确其岗位的责任控制,针对各个岗位的责任控制确定其工作内容和范围,准确制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以及协调机制,确保医院财务各岗位能够紧密配合并保证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同时使各个财务工作岗位都能清楚地明确职、权、责,做到专责,管理标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将医院直接财务工作流程纳入控制体系
比如对医院财务收入支出的控制,医院的收入项目多且复杂,既有医疗业务活动相关的收入,又有国家财政的拨款和科研基金项目的资助,种类非常多。财务内部管理所针对的收费项目,需要配合强化凭证、票据管理等措施,提高收入管理水平。医院的支出管理则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以确保各项经济业务开支的规范化和合理性,并且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和内部监督部门配合进行双重监督管理。另外,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体系更是至关重要,进行科学的财务预算,通过财务预算对医院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约束,并且在预算体制下明确考核依据,都需要对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3.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医院其他部门工作流程与财务工作有机的联系,既保证全院工作的流畅,又能互相制约,规避风险
如对医院资产的控制,医院资产主要包括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由后勤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通过既有联系又有制约的控制流程对这些医院资产实施风险控制,确保医院资产管理中的账务情况与实物支出情况保持一致。还有医院合同管理,在合同流程中增加财务控制,既能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又可以减少医院的经济风险,保障医院的经济利益。
4.通过风险控制体系,尽可能规避财务工作风险,保护财务人员
由于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基本都与财务工作有关,因此财务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就会很大,而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识别出医院工作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分析的结果,制订风险应对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提升医院整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财务工作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另外通过风险识别,明确责任主体,也能保护财务人员,避免其受到不合理对待。
二、改进前医院财务工作的现状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前的医院财务工作流程繁杂,一般按财务工作岗位来确定各自的工作流程,根据某医院相关制度查验财务工作流程至少有现金出纳工作流程、银行出纳工作流程、银行支付业务审核流程、会计凭证录入工作流程、往来账核销工作流程、记账凭证审核工作流程、工资奖金发放流程、科研财务工作流程、报表上报工作流程、基建财务工作流程、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等等,这些工作流程各自独立运作,条理性较差,也较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而根据上述这么多工作流程又需要设置各式各样的财务工作岗位,比如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凭证录入、凭证审核、核销人员、工资人员,等等,在人员编制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个财务人员要承担几份财务工作流程中的职责,这就使得有些财务人员职责不清晰,容易出现不相容岗位无法分离的情况,可能导致舞弊现象的发生。
另外,财务工作流程与医院其他部门工作流程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前还会发生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实际应该由其他部门负责的事项因医院长期形成的习惯,变成了财务部门应承担的职责,而一旦财务部门承担了该项职责又可能会造成财务部门自身岗位的不相容,从而产生财务风险。比如由于长期工作习惯,某医院财务人员单独承担了人员工资奖金的计算、发放和记账工作,造成本应相互制约监督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监督。
三、改进后对医院实际财务工作流程的影响
(一)加强流程管控
加强财务工作流程的管控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使得财务工作流程尽可能的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具有合规性。在流程改造过程中,医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从而使财务工作流程不再是针对某个单独的财务工作岗位来确定,而是为了控制不同的风险点来设置相应的流程,这样使得财务流程更具有条理性。另外,改进后的财务工作流程将不相容责任岗位明确表述出来,也就避免了财务人员的职责不清晰,并且权责分离也使岗位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二)分清相互职责
医院组织结构一般按照职能部门设置和分布,医院职能部门包括院务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科研教育处、人力资源处、采购处、后勤保障处、绩效处、财务处、信息处等。这些繁多的职能部门有着各自的业务流程,而各职能部门只要有经济业务就会与财务处的工作流程发生联系,因此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和业务流程,避免各职能部门和财务处之间的职责不清,防止出现一涉及到经济业务方面的问题就认为是财务处的责任这种情况,实现部门间的互相牵制,权责对等,不能由某个机构或个人单独进行重大决策。就拿前面提到的改进前某医院由财务人员单独承担人员工资奖金的计算、发放和记账工作的业务流程为例来说,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内控人员识别了这个风险缺陷,从而改进了相关业务流程,由人力资源处和绩效处分别设置控制岗位承担工资和奖金的计算汇总工作,计算后的工资和奖金通过系统直接委托银行,财务处则是根据银行回单进行记账工作,这一简单的业务流程改造,分清了人力资源处(绩效处)和财务处之间的职责,规避了原来财务处因职责不清可能产生的风险。
(三)提高运行效率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之前,通常会看到医院工作人员拿着单据找各级领导审批,财务人员需要不断为医院工作人员解释和提供咨询指导,由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利于单据审批和财务审核工作的开展。建立内控制度体系以后,有利于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内部控制手册使得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能熟悉财务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使财务管理制度能生动全面地展现出来,也为财务转岗人员提供了帮助,大大缩减财务人员的转岗适应周期,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四)节约人力资源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且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还能简化工作流程,大幅度降低医院内部的沟通成本以及信息封闭所造成的内部舞弊。财务信息化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流程再造,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财务流程,既明确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也减少了财务工作中的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整理汇总各方信息分析医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数据,并以此作为分析对象,实现对财务内控工作动态的实时了解,更便于加强控制监督工作。
四、结论
当前,医院正处于国家医疗改革的特殊时期,一方面面临着老百姓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医院面临的风险和竞争环境又使医院发展要迎接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从内部的角度来看,医院的资源有局限,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医院财务工作流程改进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可支配资金增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邮政企业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组成部分,面对大量的资金业务,必须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完善、有序的资金流水线,从而提升邮政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美国准则委员会《审计准则公告》)。
对于邮政企业来说,财务内部控制就是要制定相关财务制度,对涉及财务的各项事务进行严格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效益。财务内部控制应该从环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程序控制三个方面来组织管理。
二、邮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
作为邮政企业,大部分工作内容都会涉及到巨额资金,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就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目前邮政企业内部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上面仍显不足,很多涉及到资金的具体环节没有制度的约束,导致办事没有一定的标准,滋生了很多问题。
(二)缺乏优秀财务人员
邮政企业日常事务大多涉及资金,因此需要大量优秀的财务人员,在邮政企业内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复杂的工作任务。可现今邮政部门优秀财务人员紧缺,无法满足业务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基于对企业待遇等因素的考虑,有能力的财务人员纷纷跳槽,造成了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第二,老员工安于现状,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第三,企业内部没有相关的人才培养措施,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确
责任分明、各司其职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由于邮政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在分工上理清思路。很多邮政企业在职务安排时没有进行相关调查与分析,导致了岗位重复、一人身兼数职等情况,职责不清,给日常管理带来了不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开支。
(四)审计工作不到位
长期以来,邮政部门直接受管于政府部门,这滋生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审计工作不到位。邮政企业实行政企分开以来,由于过渡工作没做好,很多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做法没有及时改变。当前,邮政企业的审计工作大多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开展,有的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财政部门,这使得财务状况不具备透明性,带有形式化的意味。而外部监察机构没有对邮政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缺乏约束力,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企业内部缺少制衡机制
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合理设置企业部门,并用制度让各部门之间形成制衡机制,才能使企业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足进步。当前,在邮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换岗情况,特别是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之间的换岗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
(六)资金利用不合理
邮政企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使用计划不具体等原因,导致资金挪用现象比较严重。资金的支出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稳定,加大了资金风险程度。为了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必须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监管。
三、邮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一)加强环境控制
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邮政企业涉及到大量资金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财务流动的相关制度,完善财务计划,保障资金的有效运转。第二,制定人员岗位分配制度,使员工各司其职,防止越权行为。第三,加强员工考核制度建设,实行财务人员的优胜劣汰,稳定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
2.营造健康的企业氛围
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也是健全邮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手段。作为企业领导,应该以身作则,不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在企业内部进行团队素质拓展、举办和财务相关的竞赛都是营造健康氛围的途径。
(二)会计系统控制
1.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墨守陈规已不能适应业务的要求,因此,作为邮政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一支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财务管理涉及到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邮政企业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力,使各项工作都顺利进行,就必须不断尝试新的信息技术,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三)程序控制
1.完善资金链
加强邮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完善资金链,完善资金链包括资金的使用计划、资金的使用程序等。只有资金问题得到相应解决,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2.加强对财务的监督
企业的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这需要长期、有力的监督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努力:第一,完善内部监督系统。在邮政企业内部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独立于财务部门,充分发挥自主权,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当然,监督部门权力的行使需要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第二,正确看待外部监督机关的监督。作为邮政企业,要实行“走出去”政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勇于接受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让财务工作在阳光下进行,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财务管理;措施分析
1.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各级政府和企业都投资重金到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工程中,我国施工企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形式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建筑市场供需严重失衡;②建筑市场秩序较混乱,结构不合理;③施工企业内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运作甚至生死存亡,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财务管理中放入大量心血[1]。
2.施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现状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国外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传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优化了我国企业的管理结构和效率。但是毕竟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差别,西方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存在些许水土不服的现象,而且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财务控制上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经过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企业在财务控制认识上存在一些错误
对于任何施工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及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工作,在很多实例中,很多企业往往对事后控制严格把关,投入过多精力,而在事前、事中的控制中手段、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例如:企业对结果的核算和分析作为重点工作,发现问题再一步步分析原因及应对策略。然而这样就会使财务管理和控制失去事前预测和决策参考价值,对事中的监控作用也几乎消失殆尽。
(2)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施工企业有着本身特点,例如:很多施工项目复杂,应用到的材料种类多,价格差异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速度快;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等。此外,施工企业的活动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生产周期较长,露天和高处作业项目较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这对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定量分析和预算编制较难统一。
(3)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执行力不够
目前,施工企业一般会将财务管理交由独立部门控制,但很多管理人员不能达到相关标准。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重视是生产和开发,轻视经营和管理的趋势,将财务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而且有些高层领导对财务事件进行越权处理。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作用。更有甚者是一些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互相串通,导致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名存实亡[2]。
3.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1)相互牵制原则
一项较大的经济活动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去完成,且这两个部门能够相互制约,属于横向关系。此外,在纵向关系中,至少也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的岗位或环节,这样才能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从而有效减少了错误决定的发生率。目前主要分离的职责包括授权、执行、记录、保管和核对等。
(2)协调配合原则
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通力合作与相互配合,业务流程井然有序和衔接紧密,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内耗。在财务管理中,由于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因为中间环节越多,办事效率会越低,出现差错的几率也会越大。
(3)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企业的本质是将利益最大化。由于各个企业在规模、构建、业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其成本效益控制办法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企业的内部成本和企业效益之间要设置一个比例,如果内部控制成本超过该比例,则需对控制体系进行调整。
(4)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沟通和监督等内容,涵盖了所有部门,这对其整体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构建中,我们不光要设置每个子控制系统的目标,还要使这些目标具有一致的方向性。
4.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措施优化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有如上图1所示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秩序不太规范,很多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抢占市场,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企业利润锐减等,而且施工企业内部诸如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健康运行及良性发展。现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1)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作为核心问题之一的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各个企业采取“两权、三层次”财务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即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对财务有直接管理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划分如下表1所示的具体事宜。
(2)健全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现象,这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短期内无法改变。资金充裕量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风险,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综合来看,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统一管理模式。其本质是由企业最高决策机构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支配和调度,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资金分散问题。该种模式要求企业有着及时通常的信息提供和反馈通道,此外企业规模是一个制约因素,适合中小企业采用[3]。
②内部银行模式。其本质是将银行结算与企业管理结合,以内部银行作为结算中心实行工程定额、目标以及包干的核算。其主要作用包括:明确经济责任和利益,有利于节约资金;责任会计制度可保证内部结算的顺利;加强各部门价值观念,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
③财务公司模式。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专门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财务公司,该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运营机制,其目标是通过管理企业的资金供应来为企业创造利益。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来自企业内部的很多干扰因素,使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也是目前大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4]。
(3)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机制
企业筹资主要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传统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引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资金筹资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完善,这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裕。目前较为新颖的筹资手段有以下两种:
①可转换公司债券。其本质是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功能的金融工具,指的是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在是适当情况下按照企业的规定将其兑换成公司股票,转换价格按照公式(4-1)进行。其主要优点是不用资产抵押,企业负担较小。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同时具备了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5]。
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率(4-1)
②发展融资租赁。它是一种特殊的筹资形式,其主要有以下优点:1.能使企业较为迅速获得资产形成生产能力;2.融资租赁方式的限制较少,手续简单;3.在租赁协议中,规定很多风险由出租人承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风险。但该方式也有缺点,例如租赁成本较高等。
(4)建立全方位的投资机制
投资也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积极开拓企业的投资渠道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立投资机制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协调好企业自身条件和宏观环境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环境等的分析,也要正确认识到证券发行者的信用水平、资产实力、发展前景等;②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的关系[6]。
5.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控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由于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低谷期,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资金困难局面。面对这种现实,各类企业更应该重视财务管理,增强应对资金困难的实力,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鲜华,刘亚臣.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案例研究[J].建筑经济,2010,01(12):35-36.
[2]梁志坚,蒋华,吴建军.浅论coso内部控制框架下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08,14(08):28-29.
[3]吴倩,陈隆宇.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设计[J].财会通讯,2009,17(20):14-15.
[4]罗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06):46-47.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执行和监督等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 完善基层央行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国库内控制度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农经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关于完善基层院检委会工作机制的思考 关于在企业实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集团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内控评价绩效体系的构建思考 推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中国石油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企业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的思考 基于内控的供电所“安风”体系建设探析 公司内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企业资金管理内控体系的完善 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 关于农信社财会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途径的思考 关于完善长沙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关于完善摩检所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摩检所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樊艳琴")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执行和监督等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内部控制体系从建立、完善内控体系,提升内控执行效果、培养员工内控意识、完善监督体系等各个环节,对内控体系进行完善的策略,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摩检所内控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内部控制;分析;完善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单使用财务报告方面来实施内部控制,越来越不能解决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向着更高层次、更广范围进行拓展。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013年,根据集团公司价值创造管理体系建设计划,集团公司向所有成员单位提出了开展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求。如何建立并完善摩检所内控管理体系,提高摩检所管理水平,确保摩检所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防范和抵御风险,保障摩检所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摩检所目前所面临的紧迫议题。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和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其实质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是监督检查评价单位内部管理的一种机制。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内部的约束机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组织加强内部管理和监控的需要,主要目标是:(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3)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4)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三)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过程。(3)控制活动; (4)信息系统与沟通。(5)对控制的监督。 三、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内控体系建设认识不足 在摩检所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初期,大多数员工虽然参与,但是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够,特别是对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益处缺乏认识,存在消极应付的心理。认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是财务的工作职责,是满足各监管部门及上级部门的要求,与摩检所的各项实际工作无关,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分析如下:(1)进行内控体系建设时,财务部对进行内控建设方面的内容宣贯、培训不足,导致部分人员不了解内控体系的实质,更意识不到内控的重要性。(2)摩检所内控体系建设采取自身建设方式,存在很大难度。从技术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单靠企业自身是很难完成的,一般是需要依靠管理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大量调研考察,并积极与全所员工的紧密配合来完成。而且,从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查找缺陷的方面来看,咨询公司能以第三方公正的角度看待单位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以避免部门之间因利益关系而回避存在的问题。(3)在摩检所推进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因无内控建设的经验,自行建立难度较大,各部门甚至不知如何下手的尴尬局面。因此,在期初的内控建设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是通过相关人员的刻苦学习和研究内控知识,各部门之间的多次沟通和学习,最终完成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编制完成了摩检所的《内部控制现状评估报告》《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建立了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模型。 (二)对效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够 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制度,这些制度是指导企业开展日常工作,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在进行风险管理建设之前,制度所重点解决的是规范与效率的问题,要通过制度去规范员工日常的工作行为,而制度的形成也正是摩检所自我更新、自我探索、不断优化,不断追求创造效率最大化的结果。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怎样在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之下去防范风险,也就是说怎样实现效率与风险的平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制度建设,又高于制度建设的。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防范风险的重点在关键控制点的选择。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应考虑:哪一个控制点能够最好地衡量业绩;哪一个控制点能够反映重要的偏差;哪一个控制点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纠正偏差;哪一个控制点能够最为有效。各部门应本着对摩检所负责的态度、对部门负责的态度、对所辖业务负责的态度,认真查找业务的风险点、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分析关键控制点即业务流程和单位经济活动中那些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形成摩检所风险数据库,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风险进行定级,区分什么是一般风险,什么是重大风险,什么时候牺牲效率来规避风险,什么时候为了实现效率而去承受风险,才是内控体系在进行风险防控的最终目的。 (三)对习惯与规范的关系把握不够 企业日常工作除了按照制度规范来运行之外,企业的内部通常还存在着一些工作习惯,这些习惯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制度,规范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有些是好的做法,有些则是低效率、与企业经济效益相悖的原则。而对于内部控制体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流程,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流程中进行,而原有的习惯要么上升为规范,要么令行禁止,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流程,没有习惯。在摩检所进行内控建设梳理业务流程时,存在部分部门对习惯和规范的关系把握不够,在制定业务流程时,把不规范的习惯当作规范流程来制定的情况。因此,下一步进行完善内控体系时,为了更全面深入的对流程进行梳理,摒弃不规范的工作习惯,需要抽调对摩检所业务熟悉,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去完成该项工作。只有足够对业务流程熟练的人员,才能深入了解各部门工作的相关性,才能更细致进行流程梳理,区别不规范的习惯,建立更具有可操作性、更适合摩检所发展的内控体系。 (四)对制衡与分权的关系把握不够 内控机制的主要原则就是不相容的职责分离,也就是说企业员工不可以负责某项业务的所有部分,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由其他人进行监督,这就是内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内控体系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制衡与分权的问题。一是分权,企业没有分权就不能做到不相容职责的分离,过分集权,一人多岗,这是风险管理所制止的行为,而内控体系所要解决的是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权,使权力的分配达到效率与风险的平衡统一。其次是制衡,在设计分权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权力间的相互制衡,没有制衡就没有监督,没有监督事实上又形成了一人独权。这个问题在摩检所尤为突出,因单位规模小,一人多岗的现象较多,兼顾成本效益的原则,如何将制衡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最好,也是今后在完善内控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单独哪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单位内部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大工程,可以说,摩检所的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入手,每一个部门都有内控建设的责任。其次,内部控制(上接第27页)的建设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职责,而是摩检所领导、中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实施的结果,每个管理者及员工都有各自的内控职责,每一个管理者及员工都应该从自身所处的岗位出发,对本岗位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不断追求效率和利益的最大化。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环境是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前提。内控的内涵就是协作与监督,任何的业务流程都不能由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团队精神就成为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建立内部控制的宣传及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大力宣传内部控制制度,为内控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使员工意识到,摩检所的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由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控制的,是强调团队责任与义务、强调合作与监督的,做到人人讲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执行内控,以保证内控工作在全所范围内有效执行。 (三)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内控意识与技能 规范的内部控制,涉及摩检所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要确保内部控制在摩检所更有效执行,是需要摩检所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需要每一名员工将内部控制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之中。所以,全力培养员工的内控意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将内部控制制度融入日常的工作之中,是为摩检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战略眼光的专业人才的基本需要。 (四)强化风险认识 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隐患,为了提高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规范性,必须强化员工整体风险认识能力,从各个环节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因此,要积极组织系统化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认识能力培训,通过相关课程的讲述以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锻炼,逐步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不断发现隐藏在摩检所发展活动中的风险,辨别风险类型,预判风险可能给摩检所带来的影响,对于能够影响摩检所发展的风险及时采取消除措施。 (五)摒弃坏习惯,规范新流程 当前,所有企业都是习惯与流程并存的状况,企业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是需要摒弃,而好的习惯是需要总结固化为制度流程的。摩检所在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时,以将内控管理手册、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各种管理体系进行深度融合为目的,形成“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局面,并逐步将制度、业务流程、风险进行融合,对摩检所所有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对不适合的流程进行改进,对良好的习惯以流程的形式予以保留,寻找适应摩检所的、真正具有实效的新规范。 (六)建立审计体系,加强内部监控 内部审计体系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一个重要保证。有效的审计体系是以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进行审核,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为确保摩检所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摩检所需委托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独立权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以此达到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体系的目的。 (七)正确处理内控与发展的关系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要正确处理内控建设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几百家实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的运行成本、市场反应的系统研究,发现相对严格的制度实际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过分严厉的制度会束缚企业的手脚,限制其活力。因此,在建立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时,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要坚持有利于摩检所良性发展的原则。 五、总结 内部控制是涉及摩检所各个经营方面、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岗位的,它不只是管理层、会计部门、审计部门可以完善的,更不是内控人员做一套流程方案或者评估一下可以完成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一整套制度和一系列行为以及相应实施的各种管理活动,只有全员参与,多方配合,建立覆盖所内全部业务和运作流程的控制系统,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切实履行职责,才是真正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提高摩检所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摩检所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做好内控与风险防范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位职工都能清楚地知道摩检所赋予自己的权力与责任,并为实现摩检所的总目标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进行内控制度的建设,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摩检所的发展服务。 作者简介:樊艳琴(1977―),女,陕西西安人,现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所财务部主任助理。
关键词:煤炭企业 内控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 体系建设
目前,煤炭市场已经走过了黄金十年,产能释放严重过剩,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与此同时,进口煤炭大量涌入,各个重要港口都形成大量积压,黄渤海动力煤价创下年内新低,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恐难再现。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今年以来长期的雾霾天气,致使国家将基础工业在内的煤炭、焦化、水泥、建材、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列入了重点整治的对象。这对我国煤炭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可喜的是,一些煤炭企业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摒弃了以往的经营理念,向国内乃至世界一流企业看齐,不断健全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向管理要效益、向效益要发展。
从本人多年企管工作经验及研究看来,煤炭企业要想摆脱当前销售危机,这与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是有极大关联的。可以说,搞好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意味着我国煤炭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
一、建设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一)建设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成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企业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建设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是时展的需求,富有时代特点。“十二五”时期,是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国有煤炭企业实现转型跨越的机遇期和大有作为的发展期。有些企业紧紧抓住这一挈机,坚持战略管理,在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引入并推行6S管理、平衡积分卡等先进管理理念,强化增收节支、挖潜增效等管理制度,确实提高了企业的长期盈利水平。
二、企业内控管理体系的概况分析
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与国内先进企业或者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涉及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历史、企业员工对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等等。涉及内容多、范围广,需要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才能使企业达到最佳内控管理水平。
可喜的是,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了,从内容到形式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融入了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并以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一些煤炭企业在市场主动权发生转变以后,主动求变,在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外出培训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公司制度、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为核心的制度汇编为基础,以绩效考核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为重心的内控管理体系,强化监督考核职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确实发挥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无厘头地制定制度,有的制度存在重叠、交叉,甚至有的制度有失公允。有些企业在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为了应付上级单位检查,制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制度。有的制度存在内容重叠、执行标准不一的现象,甚至有的制度就没有公平性,普通员工和公司领导不是一视同仁。这些都给职工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反感和抵触,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制度执行监督缺失或者监督失职的问题。有的企业在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中,仅仅停留在制度的制定上,没有落实在具体的执行中,监督严重失职,有的甚至应付上级机关检查,大量造假,使制度成了摆设,根本没有起到制度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对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的企业仅仅将内控管理体系看成是一个装载众制度的“包裹”,这是很片面的。广义上讲,内控管理体系不仅仅涵盖各项制度,还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制度运行、企业发展前景、职工队伍培养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
四、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变革途径
(一)应构建以绩效考核和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企业内控管理目标是要使投资者获得最大收益。而企业建设内控管理体系就是要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抓住绩效考核和财务管理两项重点工作,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员工成长和激励、企业文化等因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二)应构建具有操作性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企业各项内控管理制度都应从企业实际运用出发,具有可操作性。一是内容上的规范性。二是操作上的程序性。这是内控管理的中心环节,关系到整个体系的运行质量。
(三)应认真督促贯彻执行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企业是内控管理体系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应将先进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都贯穿到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每位员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督促机制。企业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模范地遵守各项内控制度并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
(四)应重视构建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交流平台,让员工对企业内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这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员工的真实想法与意图,还可以让员工个人发展更贴近于组织发展战略。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将组织中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的战略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真正助推企业发展的目的。
五、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企业在发展,企业的内控管理活动就必将遇到更多新的难题和困惑。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勇于实践、互相学习,不断动态更新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式各样的管理难题和发展困境,都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工作 建设 质量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以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为契机,建立健全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建立完善整个公司范围内的财务内控体系,是提高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关键,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
1、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
1.1、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管理靠决策、决策靠信息,准确、及时的信息是决策成败的关键。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实现保障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客观真实以及反映企业内部经营信息。
1.2、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公司资产资金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要保证企业资产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来监督和制衡。
1.3、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业务流程创新,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同时,更是避免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和潜在管理效率损失的必然要求。
2、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
2.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公司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要建立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部控制环境,由单一的执行制度转变为体系的整体运转与企业文化引导。
2.2、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
2.3、建立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要留下实施控制的痕迹,形成控制文档,由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控。实施控制活动和控制文档制度,建立内控工作底稿,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的重要手段。
3、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以及战略转型的新形势,只有进一步强化风险监控和加强财务内控建设,才能切实保证企业经营高效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培养内控文化,树立风险意识
首先培养财务内控文化,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上市与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都应树立现代财务内控思想,倡导一种正直道德风气,宣传企业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等一些政策,使职员自觉管理其活动和履行他们的责任,并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确保公司全体员工明确自己对内部控制的责任,让财务内控思想在公司各个层面贯穿上下。
其次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首先,所有员工应树立风险意识。主动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其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3.2、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内控政策与程序
根据控制目标、控制活动以及风险控制点,参考国际公认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设计一套融合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并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内控流程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标准模板,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测试。
3.2.1、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
上市公司由于受外部监管要求和资本市场强有力的约束,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较易推进,但要严格按内部控制体系执行,持续完善、长效发展将是今后上市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以后几年,上市公司应着重:一是完善定期信息披露机制,不断改善信息披露范围和质量。按照季度披露关键运营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信息披露范围和披露频率,提高企业透明度,使广大股东及时、全面地了解所有信息。二是全面提升统计职能和规范财务预警指标。三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备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各子公司今后凡遇重大、重要财务事项必须事先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虚报、谎报或事后再报。
3.2.2、非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
非上市公司财务内控建设应执行财务规范制度,根据内外部环境和业务特点,建立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内控流程体系和制度规范,加强流程管控。可采取逐步推进的原则,针对检查中反映的普遍问题,根据财务集中管理实施程度,结合制度建设,从会计基础工作、工程核算、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等薄弱环节入手,建立适合非上市实际的内控体系。
3.3、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保障体系
3.3.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组织保障为财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环境。
为保证内控体系建设顺利进行,要成立公司内控项目组织机构,并成立强有力的内控项目工作组,为实施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组织实施财务内控提供基础。
3.3.2、落实风险责任控制。建立业务、营账系统、计费信息系统和财务各个环节的信息生成责任制度,形成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从输入到输出整个流程处理的正确性。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及报告责任,逐级对财务报告签署《声明函》,承诺所报告信息已经本人认真审核,保证其真实、完整,对上报报表承担责任。强化会计监督、财务检查及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执行对财务信息的真实及会计制度的定期检查,防范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
3.3.3、强化财务管理控制。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建立公司逐级财务工作考核制度,从会计信息质量、资金资产安全、财务预算控制、资金结算纪律、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等各方面进行逐级考核、监控,从而强化整个公司财务管理控制力度,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得到有效遵守和落实。
当今的社会是风险社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各种影响电网安全、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风险也在日益凸显,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或口号,而是一种现实需求。然而,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践经验表明,在当前的管理条件下,如何合理推进内控项目,少走弯路,取得实效,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一)部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定位和价值不认同
建设内部控制体系,不是光靠财务部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多部门进行协作,需要涉及、参与的部门高度重视,有效配合,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但是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大多电力公司目前各部门对于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热情不高,配合度差,很多领导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牵头来搞,就是财务部的工作;一些人认为内部控制是给自己找麻烦、找问题,不是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还有一些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形式,在当前的“三集五大”工作日益繁忙的时刻,只要应付即可,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对于自身的实际价值。上述思想认识问题,是开展内部控制最大的阻碍。
(二)工作方法和成果的认可度有限
内部控制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目前通常的工作方法是开展流程梳理,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形成内控手册并根据手册持续运转。但是很多员工对这一工作思路及其成果存在疑问,首先是工作方式,目前各部门人员都很紧张,精力有限,而内部控制工作的流程梳理、风险评估工作量大,恐怕难以投入充足的人员加以保障;其次是工作方法,针对财务部拿出的过程文件,很多人认为形式上太繁琐,内容上却又难以起到实效,例如流程中的风险事件描述不够充分,风险管理标准过于笼统等等;第三是工作成果,很多人质疑最终的内部控制手册,“太厚”、“内容太多”,“修订起来复杂”,又怕内部控制的任务与实际工作脱离,担心最终的成果流于形式。综上,内部控制工作方式、方法和成果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内控体系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内部控制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内部控制是管理学的前沿领域,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先进的理念,而且要掌握科学方法,既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大多电力公司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时间不长,除了财务部门具备一定的内部控制基础之外,很多部门的人员对于内部控制是什么、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所必须的专业知识都不太了解,相关业务能力还不能满足高内控工作的需要。内部控制专业人才队伍的累积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影响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一)缺乏宣贯、部门定位不准确是思想不统一的主要原因
内部控制工作想要做好,首先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由于之前在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不够到位,部分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充分,导致在对内部控制认识层面上存在混乱,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的作用、价值和定位上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有一些部门表面上应付公司统一的号召,但内心认同度差,最终造成重视程度和工作主动性远远不够,这是关键问题所在;同时,内部控制牵头部门目前落在财务部,但是作为一个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之前对其在内控建设工作中的定位不明确,事实上,财务部在内部控制方面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内部控制体系的牵头建设,提供统一的方法和工作要求,并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这一定位必须明确,否则后续工作无从开展。
(二)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论存在缺陷
内部控制方法上的问题是导致对工作方式、方法不认同的根本原因,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内部控制体系与现有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没有阐述清楚。目前很多的建设要求、工作意见都是强调体系之间的整合与融合,但体系和体系之间到底什么关系,没有论述的非常透彻,例如全面预算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基本概念不够明确。财政部、国资委出台的文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究竟什么是内部控制,什么是缺陷,有些概念还是混淆的,这也使公司的基层员工在实践上存在困惑;三是工作方式过于复杂、工作量大,目前的流程梳理工作往往是把所有的业务流程统统梳理,其中既要形成流程图,还要有流程说明和风险控制文档,造成工作量浩大,且很多非主要流程的风险并不突出,这种工作方式引发的工作时间浪费,将极大程度影响工作进度和效率;四是工作缺乏标准,成果不实。以风险评估为例,如何正确的描述风险点和控制措施,始终缺乏统一标准,而且最终的成果内容太多,厚厚的一本手册有十几万字,让相关人员望而却步。五是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在之前几年的工作中,人财物集约化已经上线运行,其中的流程和内部控制下一阶段要梳理的流程是什么关系、内部控制措施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也必须预先理清,否则很难让信息系统成为内部控制落地的保障。
(三)人员基础薄弱和培训的缺乏造成人才不足
大多电力公司在内部控专业人员方面的匮乏,主要与三方面原因有关系,一是专职组织机构过于繁忙。很多财务部门目前的工作任务非常重,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下属有些单位人员匮乏的情况更严重,虽然有些单位落实了相应的内控职责,但往往也只是兼职,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体系建设上。二是成立时间较短的电力公司,人员基础条件有限。尤其偏远地区难以吸引高水平人才到来。三是此前缺少专业化的内部控制培训,造成专业化力量薄弱,推进难度大。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学习研究,明确各项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邀请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其他省网公司同志和咨询机构专家,来进一步开展研究、探讨,结合国资委、财政部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各项文件,深入探讨内部控制与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内部控制工作的价值,并通过这种研讨与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作为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通过宣传与研究,使有关领导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价值。
(二)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和实施细则
应制定并下发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明确了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可以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流程梳理标准化、风险评估标准化和控制措施标准化的建设工作,通过规范具体的工作方式、概念和方法,为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三)以风险为导向,开展体系建设
围绕可能影响电力公司长期发展的风险,开展风险与内部控制建设,使内部控制成为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针对可能发生的电网安全风险、设备安全风险、人身安全风险、工程质量管理风险、电力需求风险、电费回收风险、风险、舆情风险、法律纠纷风险、窃电风险等相关领域风险,首先考虑上述风险所涉及的相关业务活动及具体流程,围绕这些流程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缺陷,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效性。
(四)聘请专业机构,开展体系建设的宣传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