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管理科学的基础

时间:2023-06-01 11:33:13

导语:在管理科学的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管理科学的基础

第1篇

“新世纪高校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1.高标准的教材规范。教材不同于专著的特点就是,专著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学术创新,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贡献,而教材则是要把成熟的学术界公认的知识系统地规范地加以介绍。因此,规范化是教材不同于学术专著的特有的要求。对于像“新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这样一套具有较大规模的系列教材而言,规范化就显得更为重要。《新世纪高校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在规范化方面显示出明显而突出的特点。整套教材从章、节、目设置到引文标注,从编写体例到版式与封面设计,都高度规范、统一。这套教材的每一章开始都设有“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每一章后都设有“本章小结”,并都附有“思考与练习题”。这既有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自学或复习。

2.高素质的作者队伍。这套教材组织了一个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在选择了一批高学术造诣的主编的基础上,编委会与出版社为了确保教材的高水平、高质量,在作者队伍的组织上,动了脑筋,对每部教材的副主编、作者都提出了选择条件,从职称、学位到从事教学的经历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条件的提出与实施,有力地保证了这套教材作者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为保证这套教材的高质量起到了基础性的保证作用。

第2篇

小学数学 几个关系 关系处理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主导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外部条件的教师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原因而起作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时,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把数学知识讲清楚,而要自始至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上的每一项活动。要使学生明确一节课的目的要求,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要创造活跃学生思维的条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探索解题的途径;适当改变作业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通过各种方法,如问答、做练习等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补救;表扬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温故和知新的关系以及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迁移作用。教学时,注意经常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例如,教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时,要继续复习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提高熟练程度;这些基本功熟练了,两位数加、减法以及多位数加、减法就容易理解并达到熟练。又如,学生学过两位数乘、除,再学三位数乘、除就可以类推。有些旧知识虽然不是当前教学新知识的基础,也要适当带着复习,防止发生回生现象。有些知识只是部分相似,又有一定的区别,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产生负迁移,即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有时在复习旧知识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孕伏一些新知识的因素,以便将来正式教学时更便于学生接受。

三、讲和练的关系与讲授新知识和巩固练习都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讲授与练习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时,往往由于没有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而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讲的内容过多、过细,就会妨碍最有效地进行控巩固练习;但是讲得过于简略,学生还没有理解,就去做练习,也不会受到实效。因此,讲述要精练得当,练习要充分适量,并且注意讲练配合适宜。即使在讲授新知识阶段,也不宜全部由教师讲解,而要多组织学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划分好课时,每个课时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抓住重点、关键、难点,注意掌握分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些新知识并不全是新的,而是旧知识的发展,只要使学生把真正是新的那一部分弄清楚就可以了。比如,讲三位数乘法,可以在复习两位数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百位数该怎样去乘,写部分积时该怎样对位,很快就可以总结出乘的法则。有些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变式,只要教师点一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例如,教百分数应用题,只要指出它同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就不需要教师再细致地讲,学生可以类推。还有些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推广应用,也不需要多讲。例如,小数混合运算,只要指出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对小数同样适用,学生就可以独立去做。有些完全新的知识或比较复杂的课题,如分数除法,就要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法则。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要简练,用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楚,逻辑上要严密。这样节省出的时间,可以加强练习。练习要做到充分适量,也要抓住重点、关键、难点,容易地可以少练,难的易错的要多练习;还要有针对性,防止盲目地、机械地多练。及时加强反馈的效应,教师要及时了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为了保证练习的质量,开始的几道题可以普遍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发现较普遍的和较大的错误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必要时予以补充讲解,估计学生一般能独立无误的做题时,再进行较多的练习。有些内容,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也可以采取讲练结合,边讲边练。

四、教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以及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

第3篇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知识时记住自己只能在引导、点拨、拓展上狠下功夫,要设法充分调动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教师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把课堂完全当成自己独有的舞台,只在乎自己表演得是否完美,按照“讲知识讲例题——总结——练习——讲评——布置作业”的模式唱戏,就会造成学生学的死忘得快的局面。如在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时,由于变式题很多,学生掌握起来很是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领悟各种变式。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学平方差公式(a+b)(a-b)=a2-b2,教师解疑答难后让学生计算(x+y)(x-y),学生观察后会很快发现x、y分别相当于公式中的a和b,故有(x+y)(x-y)=x2-y2,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提出以下变式让学生计算。

变式一(2x+y)(2x-y),变式二(x+3y)(x-3y),变式三(2x-3y)(2x+3y),变式四(x2+y2)(x2-y2),变式五(2xn+y3)(2xn-y3),变式六(-2x+y)(-2x-y),变式七(-2x-y)(2x-y),变式八(x+y+z)(x+y-z),变式九(x+y-z)(x-y+z)。

每一个变式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结构变化。学生在逐步解决这些变式的时候,会感觉像是在变戏法,从而兴趣被提起,雄心被激起,在快乐中轻易掌握了所学知识。

二、批评和鼓励的关系

教师在传授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必须不急不躁,轻批评重鼓励。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尚处于懵懂之中,尤其是初中的学生已有些爱面子,有唯恐说错遭人嘲笑的心理,如果教师重批评轻鼓励一定会把学生的思想扼杀在摇篮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由怕回答到不回答、由积极动脑到不动脑——静等答案,这样学习必然会事倍功半。如学生在初学几何证明题时,一般都写不好证明步骤。这时如果教师过于急躁,一味地批评学生,必然会使学生学的吃力、迷茫。而教师如能抓住学生步骤中的个别闪光点进行鼓励,加以引导,学生的自信心就会猛然增强,兴趣高涨地集中精力主动去思考、探究,这样当然会事半功倍。

三、讲与练的关系

讲与练的关系实际就是知与用的关系。用是为了巩固知、深化知、升华知,所以,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而言,练比讲更重要。只讲不练,讲的再多再好也显得空洞、抽象、难懂。

讲不必多,但要准且重难点突出。对于一些规范的解题步骤,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易出错的地方并加强督查。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或法则,最好能引导学生总结成口诀,这样学生就能听的明白记得牢靠。例如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学生只要看一遍就会领悟的很准。把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总结成“正不变负全变反”、因式分解的方法总结成“一提二套三分四查”则易懂易记。

面对学困生,切忌把问题讲的太神秘,使学生望而却步。有些“例外”情况,需要“讨论”,刚开始最好不要提,待学生熟练后,再引导学生“深入”。如果开始教师就强调全面、严谨,这样对于那些“例外”较多的问题,必将会加上一大堆的限制条件,文字叙述也会很长,这样就会喧宾夺主,造成学生思维混乱,一点也记不清。而如果先讲少点,把“汤”先煮好,再慢慢往里加“料”,往往效果会很好。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一般式ax+b=0(a≠0)中 a和b的取值情况对于方程根的影响不应过早拓展,应在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再引导学生分类讨论,这样才能体验到水到渠成的乐趣。

精讲多练,练会再讲,一次比一次深入、完整,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人入胜,这要比企图一次性地解决问题有更好的效果。

四、基础与提高,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提高,没有知识就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学好知识,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大量基本习题的常规解法。俗话说 “熟能生巧”,学生只有先熟练掌握大量习题的常规解法,才可能有灵活运用与一题多解的可能,也才可能脱离题海战术举一反三。若常规解法学生还没熟练,就大讲特讲灵活、技巧,那只能是“拔苗助长”。

在培养能力方面,应着重抓好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贯穿于整个数学的学习中,数的计算和式的计算随处可见。如果计算能力不行,即使会做也会经常算错,这样失分点就会很多,所以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在抓计算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运用数学思想解题等其他能力的培养。

五、课本习题和课外补充题的关系

教师应注重“以本为本”。课本习题共有四类,例题、跟节练习、习题和复习题。每一类都是专家精挑细选下来的,例题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有的例题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跟节练习是最基础的题目,是用来及时巩固这一节的基本知识的。习题则是稍加提高,复习题是针对全章的重要知识点再次进行巩固、深化。在课本习题还未熟练掌握时就去补充课外习题,无疑是舍本逐末搞题海战术,学生必然会学的半生不熟。所以,只有在熟练掌握课本习题的基础上再适当补充课外习题,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初中 劳动技术 课堂教学 管理

劳动技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做到合理施教,组织好劳技课的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技能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的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劳动技术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劳动技术课的意义认识不足;(2)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3)忽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4)教学设备、实习场地条件差;(5)缺少高水平的劳动技术课专任教师。因此,要切实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

一、正确理解劳技课教学基本要求和特点

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技课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

遵循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1.激趣导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猜谜语、实物展示、设疑、谈话等方法。例如,在讲授初中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刨削》时,可利用谜语“一只猫顺板跑,吃木头拉皮条。”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接着导入课题。

2.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

3.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如《简易木制品的制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个粉笔盒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4.注重成果评价,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技术习惯的养成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四、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中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发展其创新能力,要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权、讨论权、质疑权和总结升华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在做、思、疑、综中发展,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言行萌芽。

第5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83-02

初中学习是学生由小学教育走向高中教育的过渡阶段,主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教学任务,而班级管理是整个初中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变动的形态,是教师依据计划的教学目标,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整个班级学生,合理Π嗉兜乃有资源进行重组和调控。现阶段,教育行业被广泛关注,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问题急需解决,从而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开展班级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班级管理的重点是实行班级严格的纪律和保证学生的完全服从,但是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所有潜能得到开发。

2.了解学生,确立班级的目标

我认为每接一个新班都要先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档案,档案上应该包括学生所有的基本信息和资料。班主任力争在两周内熟悉这些材料。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和每个学生聊天一次,通过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进一步掌握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以便在以后的管理中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当然,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很不容易[1]。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有些学生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成绩突然下降等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教育工作。

班级目标是班级的航船灯塔,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它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没有目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班级就没有动力源泉。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目标定位的作用。管理班级一定要有目标,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这个法不能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目标大家定,体现了民主原则,从而更好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

3.树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姿态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班级,在现代初中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性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尽情发展和使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象,使学生在整个班级中树立自我管理的主人翁姿态。实行一系列的制度,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完善班级管理系统,保证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健康成长。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握有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处的大权。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2]。所以,要想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就要改善师生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的主体地位。初中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

5.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实行班干部轮换任职的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整个班级进行管理,学会同他人交流和合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体系,因为学生是教育学习的主体,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相应的管理能力。

6.细心倾听和沟通,关爱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是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鼓励学生关心、爱护班集体,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需要关爱,而这诚挚的爱心则来自于班主任那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3-4]。学习生活中,遇到如下情况学生更需要班主任亲切、真诚的关怀和关心,当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学生遇到困难、班级某种不良风气抬头、学生受到挫折时,班主任应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时的学生就会将他所信任和爱戴的老师作为模仿与认同的榜样加以仿效。

7.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能够完善初中班级管理制度,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建立科学化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新形式,在班级管理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果根.探讨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2] 杜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3(28)

第6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经济学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49-02

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作为高职教师,认识到面对新的形势,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能够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经济学是研究怎样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使人类获得最大程度满足的学科。由于很多章节的知识都强调决策的最优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这是一门教人如何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学科。而且本门课程往往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课,缺乏阅历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这种误解。因此笔者认为,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发掘出经济学强调诚信、效率、公平的一面,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修正,在教学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根据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从多年教学经验中以四个德育目标结合《经济学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下文将采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展示如何在授予学生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水平和公民素质的高职人才。

一、引导学生正确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例如,在学习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时,我们知道“理性人”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充满理智的,理性人就是不感情用事,而总是理性地追求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笔者在课堂上发问,雷锋经常做好事,把自己的休息时间都占用了,还把自己的钱送给了很多困难的人,这是不是不理性的行为?而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自私自利,看起来也是得到很多利益,这种行为是不是才是“理性人”的行为?你们怎么看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

这时,学生就会讨论得很热烈,有部分同学会表示认同做好人总是吃亏被欺负,而自私自利的人看起来好像总是既得利益者,真的很不公平。这时,教师应当以自己的阅历举出更多实例,告诉学生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笔者会告诉学生,雷锋做好事虽然在金钱和休息时间上看起来是吃亏了,但他会因此收获到内心的幸福和快乐,同时被更多的人尊重和学习,因此总体上看他并不“吃亏”,其行为按他的标准是理性的。那些为了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总是自私自利者,表面看来获利了,却已经失去群体的信任变成孤家寡人,在一个圈子里很难有好朋友,在一个单位也很难服众,对其事业发展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到时吃的是大亏,因此从长远来看其实是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学习到“理性人”的思想,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明白有时候为了全局利益或长期利益,暂时放弃部分个人利益的必要性。

二、引导学生认同利益最大化不能违背职业道德

笔者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有10万元,可以投资于哪些渠道获得收益,并写出执行计划。高职学生在这方面思路很活跃,除了常规的存银行、买股票、开奶茶铺外,甚至有人会想到拿出去放高利贷。这时,教师就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思想引导。笔者告诉学生,民间借贷超过银行利率4倍的利息是不会受法律保护的,如果采取违法行还可能判刑。

有位学生的亲戚是开馄饨店的,她跟亲戚讨教一番后写了一份详细的10万元开馄饨店计划,笔者对她详尽的计划书给予高度评价,但在课堂上指出她的馄饨在上海定价6元一碗还有利润根本不合常理,果然,她说因为做馄饨的肉不是好肉,这个馄饨定位是卖给农民工吃的,还告诉大家外面的馄饨尽量少吃为妙。此时笔者顺势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一是指出违背道德的生意是做不长久的,不能积累回头客;二是指出抵制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应该要从我们新一代受过教育的人做起,上海很多店里的馄饨15元一碗同样销路很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买到安全可靠的食品,那就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别人的利益,你不吃馄饨,还要吃其他食品,如果大家都想着损人利己而不遵守职业道德,那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恶性循环,大家都会变成受害者。因此,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违背职业道德。

三、引导学生认同追求个人利益不应损害社会利益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从追逐私利出发决定其经济行为。这句话说明每个人在逐利时会想法设法地选择适合自己利益最大的方式,而当每个人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时候,整个社会将会和谐有效率的正常运行,社会利益也就最大化了。但显然到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这只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市场失灵的现象并不少见。

在讲到“外部性”,笔者会让学生讨论有哪些“负的外部性”现象。教师一般会以工厂排放污染导致负外部性为例进行讲解,而学生们则会说到一些有趣的例子,例如一个学生有时会把家里宠物狗带到宿舍来,她自己很开心,可是小狗有时乱撒尿或者乱叫,其他室友会很不高兴,这就是负的外部性。那么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吵架总归不是好方法,不如设定产权规则,导致负外部性的人要对受损者进行补偿,比如小狗每次跑到其他人床边撒尿或乱叫,她就得请大家去找个馆子好好吃上一顿。学生们不禁笑了,对负的外部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最后教师还要从立德的高度去教育学生,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必须要给予他人补偿才公平,这种行为才不会过度。

四、在经济学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学基础在授课时会有不少方面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和政策进行比较,如果一味地谈起中国不如发达国家的一面,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偏差。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当对经济问题给予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批判性思考,既要看到国外比中国先进的方面,坦然面对,积极学习,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制度也可能存在优越的一面,对自己的祖国的强大抱有充足的信心,不管在何时何地,爱国精神必须是前提,不可一味地涨他人气势灭自己威风,因为别的国家再好,那也不属于你,以自己的母国为自豪,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例如,在讲到“最高限价”知识点时,笔者会以医疗体制进行对比为主题,提供欧美、印度和中国的医疗制度相关案例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学生会从材料里总结出免费医疗制度有价格低廉的优点,但也有求大于供的缺点,服务质量方面是有欠缺的。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也能发现中国现行医疗体制的优点是保障绝大部分人能够及时看病,医疗质量达到中等标准,缺点是相对高价和缺乏选择。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我国医疗体制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也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国家医疗体制应该向哪个方向去改革。

五、结语

以上是笔者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四个德育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实践总结,在多年的教学中也是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高职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从中得出课堂教学教师在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中,不能机械、刻板地对知识进行灌输,要尊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按照大家接受新鲜事物的本性,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和感染,使得课堂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除了这些德育内容外,还有很多其他知识点的教学都能和德育工作进行结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例如在讲到效用的主观性及偏好的同时可以谈为什么刚谈恋爱的人一起出去旅游容易发生争吵,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讲到消费者剩余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媳妇给婆婆买了很贵的羊绒衫,但其实最好告诉老人家只花了200元,因为老人家很多一生节俭,对衣服最高愿意支付价格是远远低于媳妇的,如果听到要上千元很可能会觉得媳妇乱花钱,为减少家庭矛盾,说个善意的谎言是没有问题的。从中得出课堂教学教师在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中,不能机械、刻板地对知识进行灌输,要尊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按照大家接受新鲜事物的本性,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和感染,使得课堂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当然,每位教师都能根据自身阅历和知识储备从很多知识点与德育相联系进行教学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文军.“立德树人”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的贯彻落实[J].高教论坛,2013,(05):40-42+51.

[2]郑需勇.校企合作共塑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浅议[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2):41-43.

[3]李启明.构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设想[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3):118-119.

[4]郑红玲.西方经济学与德育观念的塑造[J].消费导刊,2009,(02):232.

第7篇

一、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二、 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学法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1.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3.注重激启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5.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第8篇

一、品管圈概述

品管圈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50年和1954年分别在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和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提出来的,其全称为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起源于1962年,日本石川馨博士首次将其运用于持续改进企业质量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二、品管圈的应用现状

我国品管圈活动始于1978年,目前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尚未广泛推行[6]。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尚属于萌芽阶段。

(一)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品管圈活动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成金焕等[7]研究显示,在产房医护人员中开展品管圈后,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洗手认知,显著增强了员工的自律性,员工洗手率、洗手合格率及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从而使洗手依从性维持在一个高标准的层面,同时,圈内成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王春英等[8]、吴毓新等[9]研究也显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的正确率和护工洗手的依从性。此外,吴晓霞等[10]研究发现,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鼻饲管非计划性拔管率,而且提升了全体圈员对品管圈的认识、运用能力和制度执行力,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孙莉等[11]研究发现,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可以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且提高了住院患者术前宣教的知晓率;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实现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促进了护理团队的文化建设。

此外,品管圈活踊贡挥τ糜诨础护理、手术患者运送、饮食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品管圈活动是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二)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目前较多的是用于提升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黄美清等[12]在临床带教老师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其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都得以增强,护生对总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89.6%上升到94.2%,提升了带教效果。杜杏利等[13]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和教育中,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品管圈组的专科理论与操作成绩有所提高,且患者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效果。黄潇湘[14]通过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因业务水平差、医护沟通不到位、疏忽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差错得到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远低于活动前。袁琦等[15]研究发现,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由52.6%提高到100%,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于品管圈在学校的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石镁虹等[16]研究发现,在《护理研究》课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QCC组护生科研能力总体高于非QCC组护生,表现在护理研究知识的运用程度高,经常参加护理科研活动的比例高,在数量及质量、课题项目立项方面均要优于非QCC组学生。彭鹏等[17]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融合品管圈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结果显示将品管圈理念应用与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达成状态均有所提高。赵君环等[18]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品管圈活动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学习能力成绩均优于非品管圈活动组学生。

(三)品管圈理念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的探讨

基于品管圈理念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将进行以下改革:1.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首先教师要较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和品管圈理念,在选定学习内容后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小任务,再分别布置给各品管圈,各品管圈圈长再进行分工,结合圈员的特长布置相应学习任务。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让每个圈员在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以促进圈内成员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并且同时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也能充分利用护理团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问题。2.自主学习,合作共赢。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学习所需的资料将不再局限于教材,他们将更多地去查阅相关文献、与教师和圈内成员交流,不断学习护理新理念和新进展,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共赢。让圈员在原有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3.采取综合考评方式。一方面,教师和其他品管圈小组要依据考评表对品管圈内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进行整体评估;另一方面,品管圈内同学之间也要进行相互督促、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这种综合考评方式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接受和提高,培养学生建立以解决课堂问题的思维指向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圈内合作意识,从而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技能教学;同时,教师应对整个品管圈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在课堂中不仅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逐步提升临床思维,为临床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欣,张颖,刘微,等. 对不同学习阶段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5): 496-498.

[2] 桑东青.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01): 78-79.

[3]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 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Z]. 中国湖南长沙:20097.

[4] Wang L R,Wang Y,Lou Y,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plus, 2013, 2(1): 141.

[5] 伍勇军. 品管圈操作实务与案例[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53-59.

[6] 刘婷芳,刘勇. 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7] 成金焕,温穗文,陈俊凯,等. 品管圈对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的效果[J]. 广东医学, 2012(16): 2532-2534.

[8] 王春英,黄淑群,房君,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10): 2408-2409.

[9] 吴毓新,林晨毅,陆烨,等.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医院ICU护工洗手依从性[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12): 2554-2556.

[10] 吴晓霞,董敏,吴玲燕.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18): 1649-1651.

[11] 孙莉,尹安春.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践与探索[J]. 医学与哲学(B), 2013(08): 94-97.

[12] 黄美清,陈玉英,林平顺. 通过品质圈活动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J]. 现代护理, 2007, 3(13): 235.

[13] 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13(18): 73-75.

[14] 黄潇湘. 品管圈活动降低低年资护士差错发生率的效果[J]. 护理杂志, 2013(10): 59-61.

[15] 袁琦,黄燕.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 护理研究, 2010(19): 1761-1762.

[16] 石镁虹,章桦,肖建磊,等.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5(19): 2386-2388.

第9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 前沿

1.引言

什么是管理科学?成思危教授在“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及发展重点”主题综述报告中指出,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他用“3--3—3”原则概述了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即“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领域”。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三个层次是基础层次、职能层次和战略层次;三个领域是指管理理论与方法领域、工商管理领域和公共政策与战略管理领域[1]。也有学者认为,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利用各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的定量方法(数学模型等),来解决管理问题的领域之一,是研究工商企业和军事部门中决策问题的科学[2]。在这次管理科学前沿专题中,老师这样描述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探索人类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管理的知识,它包括管理的思想、理论、理念,以及管理者制订决策的科学的、富有逻辑的、合理的方法。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可以说:管理科学=管理的科学+管理的艺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应该说,管理科学与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管理以管理科学为指导。而管理科学的研究又是从为管理实践服务出发,时刻面向和密切关注管理实践需要,从管理实践中提炼并检验出具有较强普适性的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对社会的的发展和进步有整体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管理科学前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管理面临着管理的变革,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组织机构和资本观和资源观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此时,管理科学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一般认为,管理科学需要研究的两方面前沿问题是: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和管理科学的应用。

对一个中国管理科学的研究者来说,对管理科学的研究就是一个“立地顶天”的工作。既要通过解决中国具体的管理问题来“立地”,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发现、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并科学有效解决它来“顶天”。

立地

立地主要指应用研究,其研究主题是问题框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框架的结构,运用模型群技术建立必要的集成模型群;根据研究问题框架与模型框架的同构或同态性展开应用基础研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来实现具体应用,由实际效果或效率,展示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此来验证应用研究的有效性,同时为形成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做准备。

应用研究,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技术支持。在大二下学期学习的管理建模优化和管理建模优化实验课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算法。不论是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或是神经网络,他们都模拟了自然过程,结合了人的智慧。利用智能算法,我们可以解决以前很多的NP难题,例如背包问题,旅行商问题(TSP)、车辆调度等等复杂问题。不仅如此,当我们在面对具体的复杂问题时,可以根据智能算法思想,结合具体问题编写程序代码,利用matlab软件来解决问题。智能算法,比常规算法效率高,结果更为精确。

管理科学的应用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还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推理逻辑和综合素质。对于我们本科生,目前学习的大多是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知识粗略地学习了一些优化理论与技术、决策与对策理论、风险分析理论和组织理论,而且我们学习的内容大多知识局限在书面,在实践应用方面欠缺还很多。

顶天

顶天指理论研究,也就是要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抽象管理科学问题。它的研究主题是建立必要合理的公里体系,运用已有和创造的知识和理论,定义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根据已总结的原理与原则,建立管理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管理模型展开基础性研究,讨论模型的实际应用,实现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以及算法分析的可操作性;由对比分析类似模型方法展示其先进性、实用性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形成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复杂科学的发展对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将复杂科学融入到管理科学的研究中,就是要求研究者以新的思维模式、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来研究管理理论、关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要求研究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外,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对于现阶段的我们,基础知识还不是很牢固,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不够,创新能力更是欠缺。

3.结语

有学者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管理科学研究还是很薄弱,研究积累不够,研究普遍落后于国外的研究,基本上都处于借鉴和跟踪研究的地位[3]。这对管理科学的研究者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未来知识管理、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领域将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相应的管理科学前沿也会在相关领域有更新的发展。

作为管理科学的本科生,意味着将来有可能成为管理科学的研究者。管理科学的前沿,正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这不仅是为学术研究,更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研究现状,更应该紧追国外的研究步伐。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N].管理科学学报,2000-03-03(1):1-6.

[2]梅世强,齐二石,王雪青.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念及其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