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效课堂心得

时间:2023-06-01 11:33:16

导语:在高效课堂心得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效课堂心得

第1篇

关键词:英语兴趣;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121-01

我认为教师要上好一节英语课,必须要吃透教材备好课,精心设计英语高效课堂,同时要打开学生英语学习情感之窗,把知识化和兴趣化溶为一体,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增加。教师可利用各种图片、实物、手势,或者精心制作的课件,使单调的语言变得更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竞赛的形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成功的英语学习情境。要设计不同梯度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参与,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体验到英语成功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趣的英语学习游戏,学习的情绪会更高涨,而且对所学的英语知识会更加得到有效巩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语言文字的交流,也有眼神动作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给他们学习信心和勇气,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这是英语教师必须做到的。师生之间民主气氛浓厚,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就会高,英语学习自然也就容易了许多。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们可以大胆的各抒己见,增长学习见识。营造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师是平和的、宽容的,是善于尊重、理解学生的。学生只有拥有放松的情绪、愉悦的心情,才有勇气去迎接英语学习的挑战。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的心态,微笑温和的话语与学生交流,尊重理解每位学生,杜绝直接的批评、讽刺和挖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安全感,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讲究有趣,要以趣促学,强调小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但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教师要予以诱导和培养。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英语课堂教学得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成为改革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热点。如果各个英语教学环节都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英语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有经验的教师不是用讲课的内容拴住学生的注意力的,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情趣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之受到训练的同时也掌握了英语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调动发挥。在学习衣服名称的时候,可以课前叫学生带来各式各样的衣服,如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pants, blouse, shorts, shoes, boots, sneakers…等等,课堂上举办一个小型的服装展,学生们可以自愿扮演模特,一边展示自己穿的衣服,一边介绍,如Look at my skirt. It's very nice. I like it.等。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英语知识,锻炼了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不要习惯于自己不停地讲,不给学生阐述的机会,而是要有耐心,善于倾听学生讲话。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作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给学生一个表情达意、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和理解。教师应多一些鼓励的话语,如:"You are clever."、"You are great."多一些微笑,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另外老师的眼神也是很重要的,老师的眼里如果是充满期待,充满激情,充满爱意的话,学生就会觉得你和蔼可亲,喜欢你,那也就会喜欢你的课了。讲话的内容很重要,而用来表达语言的声音也很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课声总能感染学生,唤起共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第2篇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导学案使用;合作探究;激励评价

一、重视导学案设计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提倡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优秀合理的导学案能够促进合作课堂的开展。通过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去逐渐的适应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作为教师每节课精心设计导学案,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能够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融合到知识链接、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形式与环节中去,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展现,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同时将其中的问题要尽可能的做到准确、精细,在体现出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尽可能的做到能够概括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

二、有效使用导学案

有效使用导学案将有助于合作课堂的有效开展。使用导学案提高高中化学合作课堂效率需要注意转变观念,让学生依案自学,提高合作课堂效率。在上课前,教师要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知道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从而能够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保证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指导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例如指导他们该如何去“读书”,并且告诉他们学案中哪些内容比较重要,要注意哪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内容:

预习目标:(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2)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3)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预习内容:(1)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2)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哪些内容。(3)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4)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高中化学合作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

有了优秀的导学案作为支柱,还需要注重合作课堂的实施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环节。科学安排小组合作,优化课堂合作效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课堂实施的基础。教师在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下,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优化组合,合理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点,以相互取长补短;让各小组间力均势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互相促进。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必修1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时,因为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块知识点。因此,笔者在导学案中设计出一个环节,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出测验题,并将全班分组,每组限出2-3道题目,要求学生们出的这些题目要考查三块知识点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对题目的评价包括科学性、难度、趣味性、知识覆盖率、新颖性等指标。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由应试者转变为出题者和应试者的双重身份。

四、建立小组合作激励性评价,建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合作高效课堂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的合作成过进行评价。为此,需要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告诉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再接再励,燃起学生奋发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改善大气质量》时,教师先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大气的主要污染以及危害等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本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与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小组展开讨论: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到本地的空气质量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制作知识网络图。接着展开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接着让学生们整理出各自的方案。最后进行归纳评价,评价过程如下:

学生们推选出最佳的方案,并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要求不仅仅评价方案本身,还应该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教师对师对各小组合作情况、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并强调要将合作学习方法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到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课后进行),先从学生们的组内分工情况出发,然后从学生各自的分工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接着对他们之间的组内合作情况进行评价,最后才是他们的合作结果与最终方案进行评价。并且应该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组内合作的情况上。

【参考文献】

[1]许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2]孙小媛,赵维秋.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第3篇

xx年11月7日,我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xx镇教师的小学“高效课堂”培训和教学观摩活动。在这一天时间里,我们一共观摩了两节数学优质课和本镇四位老师的经验交流,最后又听了白老师的专题报告。唐雪梅和刘照军这两位年轻教师的精彩课堂教学,让我们为之耳目一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优美幽默的教学语言,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两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来谈几点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应重视课前师生互动交流:

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比如说可以采取玩游戏、聊天等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从中我发现,师生之间有效的课前互动交流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二、高效课堂的关键作用:

当天听了中心校白老师作的专题报告《聚焦高效,务实研修,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让我认识到课堂对教师来说,主要就是教学方式。而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模式。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一节课中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而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同时还要加大校本研修的力度,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要想清楚我们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讲些什么: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歌配画;生活;评价 随着美育被列入教育方针,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美术教学有助于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有助于传承文化艺术,宏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等等。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

一、借助歌配画调动绘画热情

长期以来,教师都是将音乐和美术教学分开进行的,但这已经不再符合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立足课堂,有效地将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听”和美术“看”的特点, 指导学生在创作的基础上进行配画,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构图、色彩等音乐美术的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促进音乐和美术学科间的横向整合,以培养一批观念新、素质高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例如,在教学《四季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也为了让学生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以一首《四季童趣》为背景音乐,渲染气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所展示的画面与歌曲互相融合的感觉,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在创作时所表达自己的情感作铺垫,也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走进生活积累绘画素材

美术是生活中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其实,在我看来,这充分说明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美术创造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对大脑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我们的生活,去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瞬间,并将之转化成自己的绘画素材,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绘画效率。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秋天》时,让孩子们画秋天,而在讲完本节课的有关绘画技巧之后,我让学生自选景物进行描绘,要体现其真实性,要让欣赏者耳目一新。此时,我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园里、去公园里、去大街上等等,去寻找自己的绘画对象,这样要比死死地在课堂中依靠想象力画出来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

三、学生学习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第5篇

高校课堂是高校型课堂的简称,指的是能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课堂,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0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有关2020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受校园委派,我和校园的其它6位老师于2013年11月1——3日到西安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高效课堂与中考评价研析会。在近两天的学习中,我聆听了江苏省杨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做了《学在课堂教在课堂练在课堂高效在课堂》的报告,现场感受了西安交大附中董婉君老师执教的七年级数学示范课《完全平方》、西安市庆安中学任娟娟老师执教的八年级数学示范课《一次函数复习》,最后省教科所数学教研员马熙莹老师点评和马亚军老师做了领会《中考评价精神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报告,使我对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应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向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化,教育效果的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校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透过学生用心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潜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高。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务必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此刻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二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持续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3,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持续学习兴趣的作用。4,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构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成不变的,务必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超多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资料,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资料的掌握状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三、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西安交大附中董婉君老师执教的七年级数学示范课《完全平方》,她在课堂上上十分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选取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甚至就是发生在上课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身上,提问很有针对性,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务必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务必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必须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务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四、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精心设计,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立刻要求其回答,或者看到学生不会时,教师就自己代学生回答了,这样不仅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给学生必须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五、用心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能够说是一个选取。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能够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用心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透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西安市庆安中学任娟娟老师执教的八年级数学示范课《一次函数复习》时,就十分注重学生小组互助学习。这样,能够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六、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过去我们在给学生不知作业时,教师大多都是全班学生完成同样的作业,但没有思考到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而要实现高效课堂就要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务必充分思考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取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超多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资料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校园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必须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坚信我们终会必须会实现高效课堂的。

有关2020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2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

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四、高效课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的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是要目视黑板;老师提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洪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屑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仅仅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时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吧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有关2020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3《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就是老师教学理念务必高效;学生所获务必高效;教学投入产出务必高效。高效课堂能够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到儿童教育时,提出“六个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5)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空闲消化学习,干一点他们高兴的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的深刻见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潜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

二、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搞笑的问题情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及数学素养。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的选取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到搞笑。因为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趣,若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的问题不可取。其次是问题有数学味。若问题中数学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不可取。最后还要注意问题有挑战性。要有挑战学生思维的功能使学生在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开发与发展,但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中要注意,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所占时间不宜过长。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个性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先数学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总之,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带给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有关2020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4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检查自己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应对校园的实际,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开展的各项活动多,在校,数学老师根本找不到额外的时间,也根本“抓不着”学生。怎样解决提高质量又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这一矛盾问题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让课堂练习(包括复习练习、对新知的针对性练习、巩固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优化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的多练。

2.侧重书面练习。

3.局限于封闭性的练习。

4.多是“一刀切”的练习,

5.侧重技能训练,忽视思维潜力的培养。

有效练习的问题基于从形式到资料缺乏整体思考而产生的低效或无效练习的现状提出的。我们提出此课题,拟探索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策略、练习的结构与层次性、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教育价值及教师在练习中的地位等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发展思维潜力,更要让对数学学习产生用心的良好情感,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二、研究的好处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能够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因素有很大的关联:练习能够出质量,但练习也有可能加重负担。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心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带给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构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务必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知,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构成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创设灵活多样、富有激情的课堂练习,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有好处学习理论

有好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好处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齐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潜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时有好处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就应是有好处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必须程度上也能到达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四、课题的实施原则

1.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课堂练习设计就应从教学资料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首先,就是务必根据教学资料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其次,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用心主动。

2.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能够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题型能够有口算练习、应用练习、操作练习等,在练习时既能够让学生群众练习,还能够有独立练习,当然也能够是小组合作练习,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学生兴趣盎然,提高练习的效率。

3.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拓展性习题,思考容量大,使学生务必“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用心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解题策略。透过练习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潜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所束缚。

有关2020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高效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生用心活跃,40分钟内知识得到充分内化,潜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响应校园打造高效课堂号召所做的工作,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我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注,精神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帮忙,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以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这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学生学习小组

1、科学分组。

这学期开学,我把学生按好中差相结合,3人一小组,前后两排6人一大组,每一小组中间一人,成绩优秀的担任组长,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简单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确定的同一大组内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再请教老师共同解决,课堂灵活安排大小组的活动。

2、加强小组管理。

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群众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必须的权力和职责,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潜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有效帮忙。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带给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忙。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

2、及时性激励与评价

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用心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

但是,我们要明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只有透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的构建带给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才能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表达交流的习惯。

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时,老师抛砖引玉,顺势导入《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新课。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心投入新课,在自学、讨论、练习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最后自行解决上述问题,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4、动手实践的习惯。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师绝不占有,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如《多姿多彩的图形》章节,必须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效用,在做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规律,从而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选取适宜的学习形式

1、讨论自学。

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资料,上课一开始就布置给各小组,并将学习目标告诉他们,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活动,而且根据小组合作的不同状况,可选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如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两两组合式、接力循环式、自由发言式、分工合作式。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必要时进行讲解,随时对自学进展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给进展较慢的小组予以鼓励。确保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用心性,构成群众的智慧。

2、测试竞赛。

当学完某个单元后,由各小组自己进行相互检测。各小组成员按知识点共命一份测试题,抄写几份,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换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对方批改。老师根据每组试题的质量、互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出示课前准备的竞赛,评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给出该小组课堂活动成绩。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声像直观、省时间大容量的特点,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教学,我们选取3DS三维动画制作,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用心性和好奇心,使他们自愿地去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加强自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总结,不断改善,争取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工作中,做得更加出色。

第6篇

【关键词】化学 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从而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比较充分,也深感其实现的重要意义,并身体力行地努力实践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心得和体会。

一、课前要明确该堂课知识点的难易度,制定详细的教案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所以在上讲台之前,教师应该制定出明确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难易做到谙熟于心,哪个地方需要详解,哪个地方适合学生自学,教师能够自如把握。

(一)对于课程中渗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核心内容有哪些,应学会哪些知识.对于重难点的部分,可制定出详细讲解的计划。

(二)教案应体现素质培养的原则。授课内容中如果包含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应做明确的标注,以便在课堂上重点训练,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注重课堂知识的连贯性。在课堂内容讲完时,要布置课外作业。作业的目的是向学生强调课后应该复习巩固的知识和下节课所要预习准备的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从而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炼教法,打造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效的学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实现的,脱离具体情境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示范性功效。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以实验为载体学习化学是有效的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化学科学的发展和突破是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而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的。

(三)借助图表和模型等教具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图表和模型可直观、清晰地呈现信息间的关系,将各种事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条理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发现不同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图表简明,清晰地呈现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适时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五)师生互换角色,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素质教育反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开放中思辩创新,这种生机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课本内容的趣味性。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显示出了许多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等。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无疑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寻找

第7篇

数学教学 高效 激发兴趣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应按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对于现有很多教师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利用晚自习、周末时间来补课,使得老师疲惫学生更累,自己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也影响了其它科目的正常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需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

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

①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

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三动”,即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

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检查自学讨论的效果,迅速获取反馈信息,并作必要的讲授,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第8篇

1 重视课堂内容的有效准备

1.1 针对某些特定的课而作特别的准备

课前进行有效的准备,可以让45分钟的课堂更有价值。很多老师都知道,下午第一节课,被很多人比喻为睡觉课,这样的课效率低几乎是大家公认的,所以很多老师都不愿意上睡觉课,但是只要愿意挑战,是能够让学生想睡也睡不着的。

比如,在课前,准备一些比较有趣的素材,上课时,尽可能地准备多样的活动形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等,那么不知不觉中一节课会在精彩的氛围中结束。例如:在探究如何治理"白色污染"时,针对学生下午第一节课昏昏欲睡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就抛给学生如下问题:

(1) 假如你是一位南京普通公民,生活中你应注意什么?

(2) 假如你是一位化工生产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减少"白色污染"?

(3) 假如你是一位环保工作者,你应如何处理这些"白色污染"?

(4) 假如你是一位化学家,你将怎样从源头上消除"白色污染"?

学生马上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热烈地讨论起来。这一节课的状态和效果的高质量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同样是一节课,同样的时间,如果我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收获更多,让课堂更加有效。

1.2 针对整个教学而作充分的准备

课堂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过程,还包括管理过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们不仅需要过硬娴熟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必备的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说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事情的效果与付出的频度成正比,但超过了某个频度,则成反比。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一味的以为时间花的越多效果越好。记得以前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往往直接讲这两者的概念,然后做了一些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判断的题目,以为学生能掌握的很好,哪知学完这章内容再回头复习时,学生又不会分辨了,还会问老师BaSO4是电解质吗?通过学生不断的发问我才发现新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反复的做题并不能代替理解。从那以后,我试着改变了教法,在讲概念前先提出问题:哪些物质可以导电?有些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导电但是在另一个条件下却不导电。有哪些这样的物质呢?为什么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积极性也很高。

2 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

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所得的收获会有很大差异;而如果平铺直叙地呈现给学生,则同样的知识要有效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可谓是事倍功半。

2.1 以建构主义教学观引领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是一块一块拼接到学生的大脑里,而是在他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增长。例如,在学习乙醇时,我们可以先问学生:"乙醇是大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关于乙醇你已经知道哪些呢?"在学生进行讨论列举后,我们可以再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补充,然后再进行归纳,这样还可以节约时间使之分配到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从而尽可能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当然,还可以将乙醇的教学设计成一堂探究课,让学生通过实验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探究学习。建构主义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

再比如,学习《浓H2SO4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初中所学的稀硫酸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浓硫酸的性质。

2.2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的思维

做相同的功而收获不同,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关系。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的途径之一。

化学学科往往与环境,医疗卫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创设的问题情景也很多。另外,还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利用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上《硝酸的性质》这堂课时,可以讲述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的故事,他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战争结束后,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 那么,玻尔是用什么溶液使金质奖章溶解的呢?

再例如,上《氯气的性质》可以引入氯气泄露事件,如: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车祸,造成其中一辆山东液氯槽罐车中的液氯大量泄漏,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造成28人死亡,350多人入院治疗。氯气是一种具有怎样性质的物质呢?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把有毒的物质转化成无毒的物质呢?

2.3 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曾经一度,"丝丝入扣"成为一节好课的标准,但过于精准的预设有时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使教师过分专注于"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好说明学生正在积极思考,如果教师为了进度要求而忽略课堂的生成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当前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会妨碍他们对后续内容的理解。曾经有一堂化学公开课,讲氨气的性质,需要演示的实验中有一个是喷泉实验。

虽然教师课前进行了准备,但课堂上实验依然失败。这个时候,讲课老师可能有一丝的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于是,她带领学生从氨气的性质出发结合喷泉的形成原理共同分析喷泉失败的原因,最后在实验老师的配合下,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这一次意外的失败,让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喷泉的原理以及喷泉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认识更为深刻了,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利用教的时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益。

3 强调课后的有效反馈与反思

3.1 及时、全面的反馈

教的是否有效最终还是要看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及时而全面的反馈,可以让教学行为及时得到修正。反馈的手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考试外,也可以是来自学生的开放性的评价,当然也可以让这两者有效结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我对老师有哪些建议?"这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设计的学生每天作业后的师生交流问题。意在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及时反馈学的心得,以利于促进教师更有效地教。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师生都收获良多,让教与学真正同步发展。

3.2 反馈过后的反思和调整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为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教师应追记每节课的得和失,做到每课必反思。

第9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具有明晰的针对性

传统的教学环境基本上由粉笔盒黑板组成,再丰富点的也只是增加一些挂图和教学模型,而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学环境便焕然一新了。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在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为基础上,突出重点之处,以学生准确把握课堂所学知识提供切实的指导。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大的提高了教师这一媒介的价值,它使得教师要更多地成为一名引导学生处理信息的向导和顾问,从而转变了以往机械地传递知识的工具或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更有针对性的教会学生怎样去应付大量的信息,真正的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调动,学习兴趣的变浓,使得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个人参与学习的潜意识,明晰的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减少了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良好基础,使语文教育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走向信息化,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性学习,恰好展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环境中的实用性。

网络化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老师能从传递知识信息繁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地机会和精力在“备好课”环节中做到精益求精,真正更好的去用自己的“一桶水”来去教学生“一杯水”。正是这种虚拟化媒介的介入,在新课导入环节中,能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逐步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趣味盎然,唤起学生求知方面的好奇心,最终使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内容,真正的彰显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环节中的融合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重难点更容易强调与突破,而这种学习方式能给学生营造出自我感觉的良好,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使其愿意接着学下去,更主动、积极的学下去。在有效的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更能易化的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在实际操作运用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更好地提高着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具有灵活的交往互动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注重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黑板、课本为传媒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教学设计网络课程”为信息载体的多元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人―机”或“人―机―人”的关系。真正的为教育教学环节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对语文教学交往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明确新型教学交往模式的特点。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对象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师生之间的交谈更坦率和平等。教师在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融入,能使得学生更贴切的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

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师生围绕课程知识进行教学的交往的同时,能更好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思维,师生双方共同探究知识背景下所涵盖的哲理和内在的精神,并通过这种哲学思考的训练和养育,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教师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精力与学生交往,这样教师便可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和咨询者,增加师生日常交往的的密度,正确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美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生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师生之间形成和谐、健康、富于建设性的新兴师生关系。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能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直观形象地使教学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晰的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的实用性和交往互动性,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真切的调动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中,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努力探索出二者整合的更为突出的有效交互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相信我们共同的努力定能使语文课堂教学逐步的由低效转向有效,最终达到高效。

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参考文献

[1]吴疆.陈瑛等编著.《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