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1:33:23
导语:在企业经营思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家成长环境影响因素
教育与培训环境教育与培训环境对企业家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培训体系,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是企业家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对提升企业家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非常重要,我国企业家教育培训体系还有待健全,培训投入偏低。二是培训方式,当前有国外培训、国内培训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国内培训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并引进先进国家的教材、教学方法来对企业家进行培训;国外培训可选派高层管理人员到国外一些着名企业管理培训机构或者跨国公司进行培训。三是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及其实践,这有利于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完善和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也对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企业家的培训内容,要加大管理实践培训的力度和强度,以提高企业家的概念技能。(四)法律与其他环境法律及其他环境是企业家成长的重要保障,一是法制环境,包括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和动态意义上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活动和过程,健全、合理法制环境,对于企业家的成长至关重要。二是政策环境,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政策体系,往往会对该国企业家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政策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商贸及创新活动的总体评价与认识、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管制方式和财税政策方面。三是社会保障环境,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四是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通常体现在企业家选拔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良好的选拔机制和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对企业家的成长尤为重要,优化企业人士管理环境,要重点从这三个方面来加以突破。
夏季达沃斯对国内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影响
(一)改进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可以提高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给企业家交流学习,有利于与会企业家们进行经营管理理论探讨,也可以分享企业家们企业管理实践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家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二是帮助企业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企业家产业发展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如第四届和第五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更加突出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增长质量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的国际发展环境和态势,分析了产业调整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这为企业家发展战略制定尤其是帮助企业家确定企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引领企业家进行科技创新,夏季达沃斯论坛针对当前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为企业家们明确了经济复苏和振兴的重要驱动因素,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各个经济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确定了重点,为我国企业家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二)增强企业家地位和社会责任意识一是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夏季达沃斯论坛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家在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价值和作用,企业家领导的企业,是转变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践行者和承载者。二是增强企业家的成就感,夏季达沃斯论坛通过设立各项应对金融危机如“可持续增长”、“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相关议题,组织与会企业家来共同制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各项发展对策和建议,充分发挥了企业家的聪明才智,也大大提升了企业家的成就感,提高了企业家们参与解决全球性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增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召开,明确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动态,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新问题,并组织企业家制定了破解各种难题的发展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就业和增加人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是健全完善企业家精神体系,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企业家们的创新、合作、学习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为企业家精神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第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着重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创新与技术将会如何长期推动经济转型性复苏,进一步突出了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也为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丰富企业家决策实践和管理知识一是增强企业家决策实践,在各界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的企业家参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方面对策和建议的制定。通过参与这些解决全球经济社会方面的重大问题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对重大问题的界定、分析和解决能力,主要体现在环境综合分析、经济发展决策以及战略制定和选择的能力。二是增强企业家管理创新能力,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与会企业家、政府高层官员搭建了直接对话交流的平台,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介绍了企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不足,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就企业发展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起探讨,找出企业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绩效等方面的解决对策。三是丰富完善企业家知识理论体系,与会企业家通过参与解决全球经济发展方面问题的决策和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增加了自身决策和企业管理及创新管理方面的知识理论。(四)完善企业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一是健全法规体系,借助夏季达沃斯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有关企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情况,并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健全完善我国有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来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二是完善任命制度,借鉴国外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的任命方式及制度建设,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广我国大企业集团领导的董事会任命制度,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家的任命制度,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健全考评体系,借鉴世界着名企业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考评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发展特点,来建立健全企业考评体系,重点完善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水平。
总纲:实践出真知,真知能更好地指导时间。宇宙之美就在于背后有规律可循。永远要坚信,好的理论一定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如果不能,要么是理论有待提升,要么是执行力不够。不要忘了我们生于出过《孙子兵法》的国度;不要忘了日本人对揉面这样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是纯经验的事情也能实现机械化。
企业经营:企业的经营有赖于对两个原则的深刻把握:因果率和反馈机制。经营是因,业绩是果,要想有好结果,先要在因上下工夫。要找到因果之间的规律,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企业经营的反馈不可能是实时的,关键是要找到能知道经营结果的超前指标,而光看财务指标是危险的,因为财务指标是滞后指标。
需求:用户的需求是永恒的,科技无非是人类需求的延伸。提出全球脑思想的彼得・罗素说,电报、电话、电视这三个词汇的英文原意分别是远距离书写、远距离听和远距离看。能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的必然壮大,不能更好满足的必然灭亡。满足用户需求是个无止境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苹果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需求发掘:满足现有需求的市场往往是红海,发掘需求产生的市场才是蓝海,但发现蓝海靠的是以丰富的市场历练找到规律、看清未来,以及勇敢改变自己的决心。蓝海不是战略,因为能同时具备上述两者的企业凤毛麟角。发掘需求者不能迷信用户调研,在苹果公司iPod时,有记者问乔布斯是否做过用户调研,回答是:“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做过市场调研吗?”
市场:市场是个丛林,可食用的东西千差万别,但通吃策略的结果通常是什么都吃不到。多问问自己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如果没有就不要创业。千万别说自己什么都擅长,因为那是撒谎。看看身边伟大的公司,他们的伟大不是因为今天什么都做,而是因为昨天在单一领域里做到最好,甚至垄断,比如微软、比如谷歌、比如腾讯……
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市场的永恒法则,当你抱怨强者不给你公平竞争的机会时请记住两点:一、自然中再强大的食肉兽都是以偷袭的方式发起进攻的,毫无公平可言;二、自然环境恶化时,最强大者往往最先灭亡。所以,永远不要抱怨环境恶劣,恶劣的环境才是新来者真正的机会。
持续运营:企业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机体能在这个星球上繁衍壮大的三个关键是:一、有清晰的边界,内外的差别产生归属感,外包和众包的只能是非核心业务,核心团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二、有完善的神经系统,尤其要有大脑,让听得见炮声的同志参与决策流程,但不是让听得见炮声的同志直接决策;三、能灵活适应环境,树獭和熊猫也能生存到今天,但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太苛刻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相对封闭的小环境越来越少,不迅速进化就意味着被淘汰。
一、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难度更大了。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最终的目标就是摆脱当前困难经营形式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和收益扭转经营困难局面,企业高层势必从整体上调整转变经营策略,然而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员工等靠要思想尚未转变,应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团队意识较差,另外产权制度的改革使部分员工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员工对改革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市场竞争持抵触情绪,义愤填膺、怨声载道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主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趋向更明确了,就是要通过强有力地思想政治工作对把道理讲通、问题讲清,使员工支持企业调整转型发展,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增强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情感,以此带动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
二、企业经营困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第一,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在新一届领导集体成立时曾开门见山的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善于运用各种载体、形式、方法和渠道,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引导广大职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采用技术创新、节支降耗、发展非煤产业等措施共同度过企业难关,实现企业在经营困难时期世界500强,位次再次前移。
第二,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及传奇人物正能量的宣传。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受当前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复苏缓慢,开滦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做好正面宣传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只有唱响企业“转型、发展,特别能战斗的”文化主旋律、传播“侯占友、艾有勤、王焕明”等开滦传奇人物的正能量,并把握好时、度、效,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职工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才能弘扬百年开滦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才能激发全体开滦员工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第三,着力加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企业经营困难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事关职工的前途命运、社会的和谐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上积极作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企业经营困难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重点是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渗透到每一个岗位,并充分利用企业飞信、手机党校、新闻早晚报、感动企业人物事迹展等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打“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四,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主人翁意识。企业越是经营困难越应该从思想中注重引导职工是企业主人的意识,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要积极探索贴近职工、服务职工的新途径新办法,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结合职工个人实际,并根据不同职工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区别帮助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选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这样职工才会更加深刻认识自身的价值,及时在逆境中也会更加努力、更加长久的奉献,达到应有的职业生涯高峰。
关键词:企业 员工 思想 政治 方法
一、当前形势下多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员工的思维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由静态的、狭隘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向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想方式转变。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传统型的“学文件”、“读报纸”、“讲传统”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向科学型的工作方法转化,多角度、多侧面有效地开展工作。
2.灌输型向沟通型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由灌输型向沟通型方法转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说教型向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转变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企业在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软件投入的同时,更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现在广播电视在社会上已经普及,许多企业还办起了图书馆、阅览室、网络信息中心。同时,企业文件建设,生产经营竞赛活动和企业管理等已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一些企业正在探索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教育模式,以寻求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4.大道理与小道理不统一
不容置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把大道理讲透。当前,不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分对象,不分层次,照本宣科,思想工作不切实际,说教味太浓,大道理成了呆板生硬的说教,导致一些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实效。
5.前瞻性与现实性不协调
导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能,必须坚持高格调,强调前瞻性。但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仅仅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必须着眼于现实中员工的思想实际来确定具体的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6.主旋律与多样化的不一致
要针对企业不同的对象层次,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增强吸引力与亲和力。
二、切实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1.内容要“实”
第一,要有针对性的对员工开展好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改革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分析、批评、纠正有影响的错误倾向,正确有力地回答员工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思考和生动活泼的讨论。第二,积极引导员工参加各项活动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员工只有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开阔视野,更多地掌握政治理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才能树立热爱企业,献身企业发展的信念,逐步锻炼造就一批素质高的有用人才。第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要不断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搞好政治理论学习与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关系;在认真学习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工作性能的同时,抵制一切消极的东西,摆正理论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努力联系企业生产的工作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去,解决企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把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精神变物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强化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2.方法要“活”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你讲我听,这些做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容易使工作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不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方法上有所突破,就很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要按照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对那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至今依然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应当继承发展,并很好地运用。同时,要善于适用现代化传播工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根据不同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开展不同活动。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另外要学会在解决矛盾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正确处理虚与实的矛盾,做到虚功实做。所谓虚于实,也就是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眼前与长远,它们是辩证统一体。思想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都感到它的存在,它的价值。
3.正确处理大与小的矛盾,做到维护大局
大与小的矛盾,也就是整体与局部的矛盾。在现实中,大与小的矛盾,更多地表现为全局与局部、单位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矛盾已经大量暴露出来,进而影响到同志的团结、影响到单位的活力,甚至影响到稳定。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并不一味简单地排斥局部利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相结合起来,找出两者利益的共同点,区分不同点,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感情要“真”
政工干部一定要尊重自己工作对象的情感,思想上不歧视他们,工作上信任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使双方产生情感“对流”,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迸发出巨大力量。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和引导。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在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这是事半功倍的工作。
5.形象要“好”
一、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区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述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01]1号),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1999年1月,国家外经贸部颁布《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至今,私营企业积极进军外经贸领域,成为我区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企业数量增加,实力增强
(三)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四)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五)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截止2002年底,我区境外投资项目11个,占全区境外投资项目的33.3%,投资额336.3万美元,占全区境外投资额10.6%。鹿王集团分别在蒙古、马达加斯加、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5个,投资额累计1543万美元。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分别在马达加斯加、蒙古、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7个,投资额累计196万美元。
二、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私营企业在外经贸领域已经显示出强大活力和勃勃生机,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江浙一带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差距甚大。沿海私营经济已率先完成了第一次资本积累,正在进行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二次创业阶段。浙江省2002年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成,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上海市有外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已增加到2000家,2002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倍,成为上海外贸出口的一个新亮点。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虽然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数量仍然偏少,进出口总量仍然偏小,真正形成规模和实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不多。2002年私营企业进出口占全区GDP比重仅5%,私营企业出口总额仅1.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5.3%,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调研中私营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资金筹措困难。私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自筹资金办起来的,家底原本不厚,加上贷款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很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从私营企业资金筹措的主要来源看:70%以上的企业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和内部职工筹措,只有30%左右的企业靠银行贷款筹措。筹资融资难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据资料显示,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仍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处于最难获得贷款的部分。私营企业常常因出口退税滞后,占压大量流动资金而无法进行原料收购,组织正常的生产运营,有时会出现有出口订单而不敢接、产品有市场而无力生产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规模小、进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外经贸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管理较为落后。
由于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许多私营企业对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了解不多,对产品报关、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业务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虽然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企业却无法组织正常的对外贸易活动,常常通过委托别的外贸公司或临时聘用一些熟悉外贸业务人员开展相关出口业务,无形中增加了生产运营成本,从长远看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除鄂尔多斯、鹿王、华蒙金河等一些大企业外,大多数私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还延续着家族式管理、生产队长式管理和小作坊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常常注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开拓长期稳定国际市场的意识,很难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
(五)信息不灵,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已经逐渐迈入成熟阶段。在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信息更新是日新月异的。而我区大部分私营企业自创业之始即存在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很难和外贸联系在一起。这种先天性不足,客观上造成企业只会生产,不会核算,只顾销售,不计成本。企业由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和手段,使企业难以把握相关技术,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传统产业升级缓慢,产品雷同单一,在全国叫响的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经济质量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六)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适应,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还不敢放手发动、放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我区乌盟有很多从事肠衣生产外销企业,长期以来,肠衣一直按照农畜产品对待,享受13%的增值税率。从1998年开始,国家把肠衣加工企业作为工业品加工企业对待,将肠衣产品类推为工业品,增值税率相应提高到17%。之后河北、新疆等肠衣主产省区从扩大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保护地方民族工业的角度出发,仍将肠衣产品作为农产品对待,仍实行出口征13%退13%的零税率政策,而我区则实行征17%退13%的差额税率政策,不仅使我区肠衣生产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直接影响了我区肠衣产品的出口,而且使更多在乌盟投资兴办类似肠衣产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此外,在出口企业征收所得税方面,今年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二连浩特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征收办法,出口企业反响较大,是否可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尽管私营企业进入外经贸领域时间很短,但其所做贡献之大,生命力之强是勿庸置疑的。外向型私营企业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呵护。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发展外向型私营经济的认识。
(二)进一步改善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环境。
同时,应切实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统计等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
(三)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在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扶持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同时,自治区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在使用上应适当对外向型私营企业予以倾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担保资金。同时应借鉴广东在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成功做法,尽快建立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资金,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规模,缓解私营企业出口退税难问题。从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设立自治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广东省从2003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资助外向型私营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销会,采用国际标准,申报国外知识产权,建立国外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开展进出口业务培训等。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署,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和我区特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外向型私营企业提供担保,鼓励企业之间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融资担保。对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按照[2000]59号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3年内免征营业税。
(五)继续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
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积极引导私营资本加快进入。鼓励和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投资我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我区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和推进在电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和体育等领域引进私营投资。依托我区口岸优势,扶持有实力、有条件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参与对俄蒙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大力拓展俄蒙市场,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
(六)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水平。
人才是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人才匮乏是制约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外经贸、税务、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应协同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引导企业全面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严格按照规则行事,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企业的进出口经营行为。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运用世贸组织规则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的意识,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保认证、出口信息体系等工作,使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规范的经营行为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经营机制、人才机制和创新机制,充分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现代管理模式,使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实质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公司从公司登记机关处领取的法律文件,它记载了公司的两个方面的事项,即公司的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权。公司登记机关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法律实质是取消公司的法人资格和经营权,引起的法律后果是,公司被取消法人资格和经营权,公司从主体上被消灭了。
二、未经清算直接吊销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违背了《公司法》的规定
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或股东会决议解散,由股东组成、或由股东会确定人选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以了结公司的债权债务,分配公司的剩余财产,然后再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的法人资格;逾期不成立清算组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这是公司终止的正常情况。当公司资不抵债时,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了结公司的各种债权债务,分配公司的剩余财产,然后再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该公司的法人资格。这是公司终止的司法途径。第三种情形就是公司因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被公司登记机关等有关主管机关责令关闭而终止。公司登记机关等有关主管机关终止公司,依法须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使公司的债权债务得到妥善解决,公司的剩余财产也得到妥善的处理,然后再终止公司。有关主管机关,特别是公司登记机关的一般作法是,不组织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就直接终止公司,上面提到的某公司因未参加年检而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即属此情形。
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或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公司终止是指公司的法人资格消灭,公司在组织上彻底解散,并永久停止营业活动,终止公司是严肃的事情。有关主管机关,特别是公司登记机关,终止某公司,应经清算阶段在处理及了结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分配公司的剩余财产后,始得终止公司。公司登记机关在终止公司的过程中,常是不经过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就直接吊销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消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公司登记机关的本意也许是,取消公司的经营权,于是就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由于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同载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吊销执照,比如一同取消其法人资格。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未经清算就取消法人资格,是与《公司法》的规定相冲突的,因公司登记机关终止公司须经清算。
三、 直接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不利于了结公司的债权债务、处理公司的剩余财产
1、 公司终止后,无法律依据再成立清算组
从法理上讲,公司被吊销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即告终止,公司终止后,再无法律依据成立清算组。如要对公司的遗留问题进行处理,只算是一种善后事宜的处理,非清算行为。故直接终止公司,使《公司法》的有关主管机关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了结公司债权债务、处理公司剩余财产的规定,无从得到落实。
2、 公司被直接终止后,股东和公司登记机关怠于处理公司的遗留问题
公司未经清算被公司登记机关终止后,股东常是怠于处理公司的遗留问题的;股东除对分配公司的现有财产有兴趣外,对公司的债权债务不再关心,或因无法行使而不能关心。这样的终止比如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混乱,回影响公司的相对人的利益。
公司登记机关在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也不会再过问公司的遗留问题。它认为其吊销行为,是对公司的一种行政处罚,至于公司的其他事宜则不属于它的责任范围,而应属于民事范围。基于这样的认识,公司登记机关总是怠于处理公司的遗留问题,使公司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3、 公司的债权人实现权利的困难,人民法院处理纠纷的困难
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法人资格就不存在了,公司的债权人无法对主体上已不存在的公司提起请求,因无法律依据再成立清算组,也不能向所谓的清算组提起请求。故,直接吊销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必将影响公司的债权人的债权的实现。
由于公司在主体上已不存在,也无法律依据成立清算组,故对人民法院处理有关纠纷也造成了困难。
四、 对终止公司的建议
1、 现有制度下的公司终止方法
公司登记机关欲解散某公司,可先作出决定关闭,取消其经营权;而暂不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保留其法人资格。然后,公司登记机关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事宜了结后,再取消其法人资格,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但以上方法易生弊端。公司被取消经营权后,公司的企业法人药引子仍未被吊销,其他人会误认为该公司仍具有执照上记载的经营权,易造成相对人的损害,易造成新的纠纷。此弊端是因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同载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而引起的。
2、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分载于不同的法律文件
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同载于一个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导致公司终止程序混乱的原因。为避免该混乱,可考虑将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分开记载。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的性质是不同的,也是独立存在的,完全可以用两个文件来分别记载,一个文件记载公司的合法经营权,这一文件可称为公司营业执照;另一个文件记载公司的法人资格,这一文件可称为公司法人资格证明书。
(1)方便了公司登记机关的终止程序
公司登记机关需终止公司时,可先吊销其营业执照,取消该公司的经营权;而暂不取消该公司的法人资格,即暂不吊销其公司法人资格证明书,在该公司未经清算了结清算事宜之前,该公司的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待该公司的清算事宜结束,权利义务得到了结,剩余财产得到分配,方吊销其法人资格证明书,取消其法人资格。
公司登记机关在取消公司的经营权时,就不会象原来那样,因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而导致公司的法人资格的消灭,不会影响对公司的清算工作。
2、有利于了结公司的债权债务,分配其剩余财产
《公司法》特别重视对公司的清算工作,规定,有关主管机关终止公司须经清算,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主管机关和有关专业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法》规定终止公司须经清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公司登记机关直接终止公司而带来的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混乱,是为了保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了结公司的债权债务,分配公司的剩余财产。故可以认定清算是公司终止的前置程序。
将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分载于两个法律文件上,公司登记机关先吊销其营业执照,取消其经营权,由公司登记机关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工作,在清算阶段了结公司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保护各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清算事宜终结,公司登记机关再吊销其企业法人资格证明书,取消该公司的法人资格。可见,将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分载于两个法律文件的作法,有利于公司清算程序的依法有序地进行,让清算成为公司登记机关终止公司的必经程序,有利于在清算程序中了结公司的债权债务,分配公司的剩余财产,以实现《公司法》规定清算的目的。经过这样的清算程序,一般不会有遗留问题。
3、有利于人民法院对纠纷的主体认定
4、可增强公司登记机关的清算责任
公司被直接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终止后,公司登记机关总是怠于处理公司的遗留问题,让公司的遗留问题自生自灭,引起很多麻烦。公司未经清算即被直接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公司登记机关忽视《公司法》要求其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责任而造成的。另外,有关法律法规对有关主管机关的清算工作的规定也很笼统,不具体,无可参照的程序性规定,使主管机关处于无法适从的境地,这也是有关主管机关不组织对公司的清算的一个原因,进而造成有关主管机关规避对公司的清算。
如将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分载于两个法律文件,就可克服公司登记机关在组织清算中的程序性矛盾,在程序上保证公司登记机关对清算的可操作性,那样,就可以严格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对公司进行清算。由于有关法律对有关主管机关组织清算的规定不具体,还应该对有关规定进行解释和补充,作到有法可依。将公司的经营权和法人资格分载于两个法律文件,就可严格要求公司登记机关不得推卸组织清算的责任、减少清算程序,不得直接吊销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直接终止公司。这是对公司登记机关组织清算上的程序性的保证,它增强了公司登记机关对清算工作的责任性,这样,才能够让公司登记机关终止公司的行为依法有序地进行,才不会对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也才能使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健康地发展。
1引言
财务公司作为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其主要职能在于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是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机构,目前已被大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所接受。而作为企业集团内部重要的金融业务平台,其发展应顺应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并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低风险的财务资源保障。
基于此,我们对70家财务公司的公告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企业集团在不同的内控环境及内控措施下的风险和绩效对比,归纳出行之有效的内控环境和内控措施,为财务公司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提高集团绩效奠定基础。
2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21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本文采用案例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以来发表公告的70家财务公司的案例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本文调查的对象范围比较大,包括宝钢财务公司、兵器财务公司、一汽财务公司、中石化财务公司、中航工业财务公司等70多家财务公司,其集团行业涵盖了能源、电子通信、矿业、汽车、食品、医药等多个行业,既包括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又包括民营企业。
22内控环境及内控措施
我国财务公司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以下五类: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财务公司主要针对这五种风险调节内控环境,设置内控措施。
221财务公司内控环境
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环境主要由稽核审计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绩效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信贷审查委员会及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七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公司经营范围和性质不同,其具体设置往往会存在一些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有近60家,超过75%的财务公司均设立了稽核审计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信贷审计委员会及其相关执行部门,而这些委员会都设有相关执行部门,两者均与风险控制密切相关的。再者,有20家左右的财务公司设有薪酬与绩效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及其相关执行部门。由此可见,相对于前面三个部门来说,这三个部门的重要性处于次之地位,重要但不关键。最后,仅有11家财务公司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仅占1571%,其很有可能是某些行业公司需要进行大量预算而设立的,例如:钢铁行业、能源行业等。
222财务公司内控措施
虽然70家财务公司在内部风险控制环境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内控措施上,特别是重要内控措施上都基本保持了一致。通过分析表2得知:资金、信贷、内部稽核和信息的准确性是一个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67~69家财务公司都从资金管理、信贷业务控制、内部稽核控制以及信息系统控制进行内控活动。但是,70家财务公司在仅有25家财务公司会进行投资业务控制活动,其中又只有14家财务公司的内控措施中明确提出会计业务控制。
3不同内控环境及措施下的绩效差异
70家财务公司的内控环境和内控措施不同,导致其集团对整体风险的控制程度存在差异,其绩效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本文将选取财务指标ROE和ROA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31横向对比
在国企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内控环境里包含风险控制委员会、信贷审计委员会、稽核审计委员会,内控措施上包含资金管理、信贷业务控制、内部稽核控制、信息系统控制。ROE、ROA较高的国企,较ROE、ROA低的国企,设有绩效管理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取消会计业务控制、投资业务控制。基础部门的集中管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绩效管理委员会可以通过考核企业内部绩效,实行奖惩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在民企中,其内控重心放在风险控制委员会、信贷审计委员会、稽核审计委员会、资金管理、信贷业务控制、内部稽核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集中管控基础部门,提高部门效率,为公司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避免企业错失良机或错误决策。
32纵向对比
民企和国企在?瓤鼗肪澈湍诳卮胧┥系墓丶?因素几乎无异,都包含风险控制委员会、信贷审查委员会、稽核审计委员会、资金管理、信贷业务控制、内部稽核控制、信息系统控制。选择的这些企业中,民企的总资产、净利润没有国企的高,但是其盈利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即ROE、ROA都是比较高的,属于所选企业的中上游。由此可见,民企的盈利能力、资金使用效率较国企还是较强的,其综合管理水平还是很高的。民企较国企,在内控环境和内控措施上,一般没有绩效考核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全面预算委员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上的复杂和重复,从而实现企业的职责的快速划分并进行决策。
4建议及措施
第一,适当地提高股权集中度。相对集中的股权有助于大股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企业损失,降低企业成本,维护企业的利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升市场价值,从而提高企业集团绩效。
一、把握形势,强化责任,充分认识和谐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队伍的和谐稳定从广义上讲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具体地说,是指企业公平协调、稳定有序、政通人和、安居乐业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新形势下,保证队伍和谐稳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队伍和谐稳定是各级领导的政治责任。和谐是时代的主题,稳定是发展的基石;和谐稳定是做好以科研生产为核心的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队伍的和谐稳定是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大局观念、责任意识的体现。我们只有牢固地树立起讲和谐稳定是懂政治、会和谐稳定是大本事、保和谐稳定是有政绩的思想意识,才能自觉地把构建和谐、保持稳定作为一种观念、一种职责、一种精神,把握到位、落实到位。
队伍和谐稳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队伍的和谐稳定,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在当前各群体思想比较活跃、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的形势下,只有准确把握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引导,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才能形成和谐的声音、稳定的环境,才能为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二、把握现状,分析问题,提高做好和谐稳定工作的自觉性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我们还应该看到受社会方方面面实现观念的冲击,我们的员工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和问题,问题虽然反映在员工身上,但根源在干部、在管理。这里就其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原因作以下几点分析:
一是思想上不重视。主要是干部思想上有误区,认为只要管理公平了,队务公开了,干部公正了,队伍就不会出现问题了。还有的认为队伍中个别人总是要有的,个别问题总是会出现的,影响不了大局。因此,在指导思想中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定位在“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上,在实际工作中重了“管”、轻了“理”,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在企业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抓人的思想才是最根本的,我们必须坚定地、恰当地、强有力地发挥“重中之重”的作用,牢固树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失守,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失职”的责任意识。
二是方法上不科学。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有效的、管用的方法。这里面既包括对那些不可搁置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涵盖那些在继承基础上不可或缺的创新。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过程中,我们的一些干部出现了误区,要讲继承就是抱着老方法不放、照葫芦画瓢,要讲创新就是踢开老办法,满足于搞“口号创新”、“名词创新”,结果是老办法不想用,新办法不会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置入真空。
三是作风上不深入。个别干部很少下基层,很少和员工接触交流,基本上不和员工交心交朋友,对员工的思想波动和异常反应不能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导致思想工作不能料事于先、预防在前,而是慢人半拍、亡羊补牢,显得被动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做思想工作只能是隔靴搔痒,事后诸葛,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四是机制上不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显效慢、周期长。不能期望通过一次家访、一次谈心、一个活动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才能见到效果。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定位责任、理顺流程、强化执行、有效监督,走规范管理之路,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发挥作用中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把握规律,积极作为,增强做好和谐稳定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摸清员工思想动态。及时体察员工的思想变化,知道员工想啥、盼啥、急啥、忧啥,以便分类把脉、对症下药。
二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沟通。沟通是消除摩擦的最有效方法,它对于平衡员工的稳定心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开展“对话”活动,架起干群意见交换的桥梁。主要是定期进行“对话”式员工满意度调查,对调查中员工提出的问题,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后,逐一给员工作出书面答复。建立网络信箱,开辟干群信息传递的窗口。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67-01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新问题、新现象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势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找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才能维护好企业稳定,推动企业发展。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着眼于围绕经济抓党建,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和其它工作一样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坚决纠正那种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经济工作之外的状况,要把是否有利于经济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同时,新形势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去学习经济知识,服务于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在党建目标的设置上,在党建实绩的考核上,还是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都必须真正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实践已经证明,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而且不会削弱只会加强党的建设。
二、正确处理好工作方法与群众积极性的关系,着眼于实际效果,使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在工作中,许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口头上、纸面上的宣传教育、单项灌输,往往忽略了职工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实际困难,所开展的工作要么照本宣科、空洞乏味,要么脱离实际、表里不一,没有实际效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存在的实际问题。群众的思想问题多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多探寻、多研究、多思考,改变以往手段生硬、方式方法落后、光说教不办事等现象,要通过有效载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少些单项灌输多些情感交流,少些形式主义多些实际行动,少些批评指责多些帮助指导。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真正起到为企业改革发展助威、护航的作用。
三、正确处理好抓常规工作与创新求效的关系,不断解放思想,打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一始贯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在一个时期可能是相对固定的,如何在常规工作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并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使其内容符合实际、丰富多彩,不能老套僵化、教条主义。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所面对的职工群体结构的变化,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群众在思想上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适时调整、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当前,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诸多新问题、新现象、新任务,如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等,针对这些改革发展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和现象,就需不断补充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为此我们应从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上去突破,找准“支点”和“抓手”,勇于创新,努力开创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如果囿于常规,只会事倍功半。
四、正确处理好服务与指导的关系,立足于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使思想政治工作稳步扎实地整体推进
当前,企业的中心工作就是进行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离开了工作的主体,必将成为无源之水。在金融危机和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原来的主导地位向服务地位延伸,才能更好地巩固其做为经济工作生命线的地位。要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把工作重心放在对企业的指导性方面,更要能够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展工作,把考虑、决策问题的要点立足于企业的中心工作上来,真正从行动上服务于企业。要做好“四个服务”,即:服务员工、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服务大局。
五、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政工队伍自身建设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能真正发挥组织部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