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生工作管理规范

时间:2023-06-02 15:39:00

导语:在学生工作管理规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生工作管理规范

第1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42-02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管理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加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研究,促进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内涵与存在的不足

(一)内涵

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从而达到优化并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

教学管理规范化是指将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要求的教学管理体制、程序、方法等,用制度和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表现在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

1.制度规范。表现为教学管理部门上下关系清晰,左右关系协调。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主要的管理环节,进而建立一整套适合于本校本院本系的教学管理体制。

2.行为规范。指管理人员按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与服务;教师按规章制度的要求形成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认真备课、授课;学生按规章制度的要求形成认真预习、练习、复习、听课等。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形成规范的行为,通过规范的行为实践完善规范的制度。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指教学管理必须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分析、解决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育和教学规律的科学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其他的工作都应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能只将教学质量与分数挂钩,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和核心。

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3.科学地进行管理。教学管理应对管理活动中量、质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把人的管理行为、职能和计量分析结合起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为管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在管理中应运用量化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等科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能。

(二)存在的不足

为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方面仍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不强,教学管理工作尚属学校行政行为,师生处处有“被管的感觉”,管理系统不畅;二级管理体制中,两级教学管理的职能认识不充分,教学管理中以学校为中心,院系一级管理活力不足;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或有制度,但执行不规范;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实效性和客观性;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不强,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二、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措施

1.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教学基本文件。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教学基本文件是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要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首先必须加强建章立制,完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广泛调研、考察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出台了多个教学管理文件,全面修订了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规范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教材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实验室管理、教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使教学工作井然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转。

其次,应规范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教学基本文件是教学工作的蓝图和依据,主要包括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师授课教案、课程表及教学进度表等。其中,教案、课程表和教学进度表是授课教师使用的应用文件;而专业培养计划则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设计,是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核心,也是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先决条件。我校始终把做好和贯彻执行教学基本文件作为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第一步,同时还修订了必修课的教学大纲,制定了各专业的实纲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完善了专业技能规范,使教学基本文件完整齐备,从根本上防治了因教学文件不齐全而导致的教学活动不规范。

2.加强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干部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参与者和具体执行者,其基本素质、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明确的岗位职责是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实现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高等学校必须彻底转变教学管理人员只是从事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要重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必须建立和谐、高效的教学管理机构。教学管理机构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指挥协调中心,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要求和管理职责,是减少乃至杜绝工作中“踢皮球”、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等现象,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运行的质量和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其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高等学校在补充教学管理干部时应对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知识、行政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3.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第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抓好课程教学质量。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规范课、示范课,即所有中老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规范课,院系所有教师到堂听课,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上好规范课的基础上,挑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上示范课,给中青年教师作表率。第二,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检查。在坚持严格的校、院、系、室教学检查性听课制度的同时,还加强了各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定期检查。如检查学籍管理、教学档

案、教学任务落实等工作的完成质量,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主管部门,以此作为教学管理水平考核的依据。通过检查。各级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第三,重视对学生的检查一是检查学生学习纪律。根据各系部上报的课堂教学记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累计旷课学时,达到学籍管理处理的学生严肃处理通报全校,及时通知学生。还采取深入学生教室宿舍搞调查访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4.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是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指出,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注重现代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包括教学管理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要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是根本的思想观念;应确立以教学促发展的观念,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应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学”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要运用整体、全面的评价观来评价学生,既要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应用能力的高低,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必须注重改进教学工作环境,创建现代化办公设备,为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学管理的科技含量,把现代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与实际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收集、传递、贮存、加工、维护和使用,建立教务管理系统,管理学校教学资源、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成绩、课务和考务以及教师基本信息和业务档案等,从而实现教学管理、事务处理的自动化,教学决策与领导的科学化。只有实现了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才能把教学管理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稳定、协调、高效地运转,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校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重要途径。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内涵必将得到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2003,

[2]扬立军.实行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研究,2005,(2).

[3]黄育妆.谢薇,现代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J].暨南学报,2003,(23).

[4]姚慧卿.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再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7).

[5]胡 萍.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建设与探索[J].深圳大学学报,2007,(22).

第2篇

为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150号),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温教中〔**〕95号)要求,决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继续开展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年度检查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目的

(一)了解各县(市、区)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整体推进情况,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建设情况。

(二)交流学习各地在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中积极有效的做法和各地各校闪现的亮点,并在全市进行推广;同时,发现各地各校存在的共性问题,研讨下一步解决的办法。

(三)促进各地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抓好重视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培育“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典型,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内容

(一)各地关于《**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150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温教中〔**〕95号)的执行情况。

(二)规范办学情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课时,以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执行情况。

(三)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情况。

(四)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活动,优化教学质量检测工作,探索“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改革的情况。

检点是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城镇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情况;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基本规范的落实情况等。

三、方式及时间

本次检查采取县与县交叉的方式,由各县(市、区)分管局长带队,组成6-7人的检查组分成小学、初中两个组对被查县(市、区)进行交叉检查。

每个县检查时间为2天,共抽查初中小学各3-5所,其中,由县(市、区)教育局推荐本地教育管理规范化工作中做得最好的中学和小学各1所,由检查组抽查农村中小学各2-4所。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育;德育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班主任肩负着管理班级、组织班级活动、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使命,班主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做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

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要实施好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那么首先就要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尊重就是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老师有着一种天生的尊敬,尤其是对班主任老师更是如此。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越被老师所看重的学生往往其进步也更快一些,而被老师忽视的学生往往进步比较缓慢,甚至会出现倒退、表现越来越差的情况。因此,开展班主任教育工作时,班主任老师要对每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加强对学生的尊重。班主任老师要做到热爱学生、与学生用心交流,为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1.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偏小,还不能对自己进行很好地管理,有时候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只有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因此,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而学生有了这些管理规范的引导,才能更好地管理好自己。对于班级管理规范的制定,班主任老师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认真地讨论一下该把哪些内容制定到班级管理规范之中,这样在班级管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去遵守这些班级管理规范的条款,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们自己讨论得来的。这些规范的制定,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的,那么他们在遵守的时候也更加愿意,从而可以使得学生在不自觉中由他管形成自管。同时,因为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如此下去,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管理工作也会觉得得心应手。同时,在进行班主任教育时,要坚持平等的原则,在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面对人人平等。

2.班主任教育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开展

在小学班主任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开展。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有很多德育内容以小学生的理解水平还是很难去体会到的,因此,班主任要联系班级内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对于活动的选取上,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如:在学生中,偶尔有个别学生会对别人的铅笔、橡皮等小物件感兴趣,然后出现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就把东西拿走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老师可以找些拾物交公的事例说给学生听听,对于让学生拿出来不是自己属于自己的物品时,也要讲究方法,切不可伤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可以说成是哪个同学不小心装错了,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的,勇敢地交到老师这里来等等。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实例与讨论中真正地懂得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明白拾到的东西要交公这一道德准则,从而更加明确学生的事非观。

三、班主任教育工作要以表扬为主

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在他们心中有着取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一句话,就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而小学生也更加愿意听到教师对自己的表扬与肯定。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时,可以恰当地运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恰到好处地表扬,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一面。班主任可以通过表扬某个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方面,然后让大家向他们学习,从而更好地去影响、克服表现并不是非常好的学生,从而寄批评于表扬之中,从而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局面,使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四、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要想更好地促进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那么就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他不同于一般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会更多一些,而且几乎所有的班级活动都是由班主任老师来组织的,因此,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为班级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可以使得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刻,更加熟悉学生的个性与生活习惯,从而可以和学生有更深层次的心灵上的交流,从而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达成感情上的共鸣,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拉近。而师生一旦建立伙伴关系,学生在与班主任交谈的时候就会放下心理上的防线,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那么班主任教育工作也就更加容易展开,其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总之,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是一项需要精心去完成的工作,要做好班主任教育工作,那么就必须要用爱去感染学生,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做好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云美.小学班主任高效管理学生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4(07).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xxxx年学校教学工作,以xxxx市教育局xxxx年工作要点、xxxx市基础教育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校“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学校“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与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主题为统领,通过构建常态有效教学管理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效率成果年”重点工作、深入各学科热点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以“教学管理百校随机展评”活动为契机,修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新常规,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2、以各学科专题研究和我的精品课为载体,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与学模式。

3、以“课堂教学效率成果年”为主线,总结提炼教学各项研究成果,进行校际间的展示与交流。

4、以教师继续教育、“每人一绝”练功活动和实施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以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研究,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特长的发展。

6、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为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具体措施:

(一)修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新常规,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在学习落实xxxx市教学管理新规范和修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上,坚持常态化,标准化。与教育局管理要求接轨,与各项督导要求同步。

1.学习新修订的《xxxx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落实《xxxx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规范》及《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目标管理责任书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备课、上课、教研、研修、批改、评价等教学行为,并纳入教师工作月考评体系及教学总结与讲评中,确保教学管理质量。

2.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百校随机展评”活动。以百校展评活动为契机,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实在在找问题查不足,解决问题,改进工作,重点做好做实常规教学工作。通过每周教学联检工作总结分析会,每日听课反馈备课、上课、批改、学生质量小结会,做实过程,提升管理质量,并在百校随机联展活动中,接受上级部门和兄弟学校领导的具体指导,促进教学管理有质的提升。

第5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课堂管理;策略;成才

职业中学课堂中学习气氛不高、纪律不稳定等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上课讲话、睡觉和看课外书等现象,在文化课课堂中尤为明显。在文化课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用于课堂纪律的维持,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加强职业中学文化课课堂管理,促进学生成才,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保证文化课课堂管理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1)制定合理可行的文化课课堂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第一,引导学生认识文化课课堂管理规范形成的目的。教师必须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即课堂管理规范的制定目的是为了约束学生的行为,是对学生违规行为的纠正。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课堂管理规范的作用是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当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利用管理规范及时将学生导入正轨;在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后设法禁止、矫正;帮助教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等。使学生全面认识课堂规范形成的目的,消除对课堂规范形成目的的误解。第二,让学生自主参与文化课课堂管理规范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课堂规范形成的要求。文化课课堂管理首先必须遵从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其次还要有自我的特性,如对考勤、课堂纪律、作业等要有细致规定。制定课堂管理规范要符合明确、合理、必要和可行的条件,制定规范时可由教师制定供学生审议、学生制定供教师审议,最终再进行整合。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分讨论,由全班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及违规的处理方法,特别要邀请“差生”参与到制定相关的规则中来。而且必须要有针对教师的管理规范,最好由学生制定。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调整修改不合理的管理规范。

(2)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首先,职业中学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上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课堂问题行为视而不见,采用不理会的方式。如听MP3、看课外书籍。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管理负有主要责任。教师只有善于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规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训练、讲解和指点,才能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学习知识、自觉维护课堂纪律、提高自身的才能与修养,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

二、合理运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上的发展,减少课堂问题,提高文化课课堂管理效率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例如数学课教学中,将大学中的数学史、数学故事穿插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并提供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给大家思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笔者听过一节课:学习“角的弧度制”一节课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特色的角度制的由来,角度制对数学的贡献,角度制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使用近十年的角度制的不足和学习弧度制的必要,并对学习充满兴趣。还有,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加强学生小组的协作,树立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鼓励各抒己见。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赞赏组内学生的每一个观点,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冷嘲热讽,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学习信心。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几乎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处理都是出于良好的愿望,希望学生好。但不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好意都能被学生接受,这就是师生关系的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感化学生,减少课堂问题的产生。据一份职业中学文化课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原因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师生关系和谐、老师讲课有吸引力、该科成绩好有成就感、喜欢该科老师、主科。学生认为,课堂最好的约束力来自教师的个人魅力及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文化课课堂管理的新策略

(1)淡化文化课、专业课的界限,整合文化课、专业课教学程序。在职业中学课堂管理中,专业课课堂的管理难度要低于文化课课堂,管理效果也优于文化课。这当中的原因除了课程内容与教学设施上的差别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内部需求。现在很多职校推行“就业教育”,也就是基于这一点。有的职中学生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此,学校对职中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创造条件为职中学生培训扎实的技术本领,使职中生有一技之长,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就业意识与愿望,树立有技术才能有工作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他们才会觉得有希望。那些因文化基础较差不能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恰好是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推行学历教育,利用学生对学历提升的渴望,优化文化课课堂管理。提升学历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参加江苏省的单招考试,二是参加全国的成人高考,三是升入五年制大专班。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无论是哪种途径都需要文化基础知识。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单招班的文化课课堂要远远优于专业班的课堂。所以,可以想象,如果文化课成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学生的内驱力会大大增加。

第6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全方位实习管理规范;立体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一、引言

会计学专业实习岗位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助理审计岗位,各种企业、事业单位财务岗位,银行等金融企业金融岗位,其他和财会相关的实习岗位。以上岗位多属技能型,比如作为审计助理,要学会看报表、抽凭、复印底稿所需文件,编制并填写底稿、做现场实地盘点计划及报告、做一些科目的实质性测试、截止性测试等;作为财务助理,要收银、协助开发票、粘贴原始单据、做记账凭证;作为大堂助理,要学习网点内营业中服务基本流程、业务知识与规范、辅助接待客户等业务。因为财会岗位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多数学生在一个单位集中实习的比例不大,实习地点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使得专业实习管理更显复杂与重要。实习质量如何,要看管理规范是否全面且能够执行;实习效果需要评价来监督与反馈。本文以专业实习流程为线索,构建全方位实习管理规范与立体式评价体系。

二、会计学专业实习流程与内容

(一)实习准备

实习开始前,召开实习动员会,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专业实习作为大四上学期的一门校外实践课程,有严格的课时与学分要求。同时,布置专业实习的实践与任务,选择、审核、落实校外实习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实践单位。

(二)实习开展

实习开始后,学生要按时进入校外实习实践单位实习,行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教师分别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践进行指导和管理。行业指导教师是单位选派的具体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项目经理等;专业指导教师来自于会计学专业在职教师,承担与行业指导教师沟通、学生日常实习行为管理、收集实习资料以及评定成绩等事项;学生管理教师通常是校方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协助专业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三)实习结束

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实习汇报、录入成绩、评选“优秀专业实习生”和“优秀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完成材料归档。

三、会计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选择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专业实习不同于就业实习,需要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专业实习实践单位或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或者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地点与岗位。如果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工作,会计专业指导教师应对实习实践单位与实习岗位进行审核,以确保学生在合适岗位实习。在实习检查中发现,有的学生虽然也提供了实习实践单位等信息,但却没有真正地或严格遵守时间参加实习;有的学生所处的工作岗位也与所学专业相差很远。

(二)实习实践单位没有尽职尽责

在实习之初,学生要与实习实践单位签订相关的实习协议。实习协议一般由校方提供,有效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有的单位要划掉与人身安全相关的条款才肯签学校的实习协议;有的单位只肯与学生签订其自身提供的实习协议,条款中否定实习期间与学生的雇佣关系。实习过程中,有的实习实践单位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甚至安排学生做假账。

(三)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与督察不到位

实习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是专业实习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学生实习期间,行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学生管理教师共同对学生专业实习进行指导、监督、管理。行业指导教师相当于学生在实习实践单位的“师傅”;实习期间,专业指导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之外,要拨出时间进行实习指导,通过现场、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学生管理教师比较熟悉班里学生的家庭、性格等方面,在一些问题的沟通上比较有优势。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没有形成“三位一体”的指导体系,有的教师没有认真履行相关职责。

四、构建会计学专业全方位实习管理规范

专业实习的质量重在管理,管理须靠规范。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长期有效的实习规范应明确主体责任、细化管理实施,具体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组织与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与沟通机制、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等。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习通常按照总学时的一定比例来安排,是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而且重要的一部分。专业实习有实践的学时与学分的要求,除特殊情况(比如应征入伍)外可以不参加。专业实习不达标,成绩将为不及格或者记为零。实践教学体系也要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考核标准与成绩构成等,便于专业教师进行实习指导。

(二)制定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或专业要设有分级的组织机构,指导、负责专业实习的顺利有效进行。组织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教育、学生自主实习申请与审批流程、实习实践单位接收公函、实习协议、指导教师指导方案、实习督导要求、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手册、考核方法、实习基地建设等。制度的建设应遵循原则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三)构建校企合作与沟通机制

校企合作是做好专业实习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专业实习安排形式可以是集中(学生在自愿报名与面试通过之后进入学校推荐或者作为专业实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实习),也可以是分散(学生自己找单位之后由会计专业指导教师审核是否符合实习相关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与沟通、拓展实习基地有助于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便于专业实习的集中指导,也为学生专业实习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四)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专业实习中,学生同时还是单位实习生的身份,安全是重中之重。实习开始时学生要接受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由学生本人与家长在安全承诺书上签字;实习过程中要注意风险防范。另外,学生初涉职场,心理方面也要有段适应期。实习规范中应有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处理。

五、会计学专业立体式实习评价体系的建议

专业实习质量重在管理,管理重在过程。在实习过程中,评价实习实践单位、学生、指导教师,是实习质量管理最后、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动态评价实习实践单位

会计学专业的实习实践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散性的实习实践单位,一类是集中实习的实习基地。在评价实习实践单位时,可由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对实习实践单位进行评议,将实习实践单位纳入动态管理中。有的分散性实习实践单位经由指导教师考察、沟通,也可拓展为专业实习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在合作中可能出现一些新情况,也可变换合作模式或者终止协议。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业务淡旺季,在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需要大量实习生。但是学生要在大四8、9月份甚至更早时间就开始找单位实习。这种时间上的矛盾使得学生可能错过事务所的实习机会,单位也会出现实习生短缺的情况。校企双方可以变换思路,开拓更好的合作模式与沟通机制以满足双方的需要,共谋学生全面发展。为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将校外实习实践单位以动态评价方式纳入常态管理过程之中。校外实习实践单位的评价可由师生共同参与,考虑下列因素:工作环境、实习条件、实习效果、沟通与合作程度等。具体校外实习实践单位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当然,表1各项指标也可以由师生采用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评定,或者是定性方法,对具体实习实践单位的评价指标进行文字说明,做出综合性评价,以实现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对学生实习过程性多元化评价

校外专业实习作为一门课程,在实习结束时需要实习实践单位与专业指导教师共同给出成绩,备选优秀专业实习生。对学生实习评价应该遵循过程性、多元化原则,力求真实、客观、完整地给出实习成绩。校外实习实践综合成绩评定表见表2。为鼓励学生高质、高效完成专业实习任务,可以按实习学生人数的10%,选取“优秀专业实习生”。推选优秀专业实习生的条件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心系学校,协助教师与实习实践单位沟通交流,建成实习基地的实习生;二是由于专业实习表现突出,促进就业的,被实习实践单位录用,签订三方协议的实习生;三是协助教师组织专业实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实习生;四是专业实习中表现突出,多次受到实习实践单位领导表扬的实习生。

(三)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方案

由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实习地点呈分散式布局,专业指导教师的任务更是繁重。目前,专业教师在分到实习学生名单后,需要采用电话、微信、短信和QQ指导等方式灵活督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建立定期信息通报制度,每两周通过网络指导检查学生1次;要进行不少于所指导学生10%人次的现场检查指导工作;针对所指导的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实习指导巡查表;专业实习结束后,专业指导教师要按期收齐校外实习实践手册,在计划、指导位置书写评语并签字,给出学生指导成绩和总评成绩,推荐“优秀专业实习生”。实习结束后,会计学专业要组织所有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汇报,每个教师汇报时间约5至10分钟。为鼓励专业指导教师认真指导,帮助学生高质、高效完成专业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可以按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15%推选“优秀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评优条件如下:一是心系学校,在实习现场检查过程中,注意与实习实践单位沟通交流,建成实习基地的;二是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岗位表现突出的;三是专业实习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四是专业实习指导中到现场检查次数较多,多次受到学生赞扬的。考虑到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之外要拨出时间进行实习指导,不宜过多量化考核指标加重教师工作压力,对于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只需分为不合格、合格与优秀即可。合格只要看教师的实习指导是否符合了专业工作要求,优秀主要看是否满足了评优条件。当然,如果责任心不强或者由此引发了一些严重问题,则需要有退出或者惩罚机制。六、结论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会计专业实习工作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必修的校外实践课程。根据实习流程制定全方位的专业实习规范,使得校企双方、三方指导教师、学生等各方能够有规定可依、有标准可循。同时,加强全过程监督,构建各方参与的立体式评价体系,是专业实习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翠侠,黄敏,何红霞.“全过程递进式”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财会月刊,2016,(3):121-122.

2.陈秀凤,李平.会计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考核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农业大学会计专业校外基地实习[J].商业会计,2015,(1):105-107.

第7篇

一、做好班级凝聚力建设

我班生源大部分来自苏北地区,以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为主,是高中后注册班。其中生活困难学生8名。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运动会、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多跟学生聊天,帮助学生尽快培养专业意识,尽快进入专业氛围,培养稳定的专业兴趣。为了多与学生交流谈心,我特意为班级建了一个QQ群,为班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搭建了快捷的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学习校纪校规和学生手册。

二、做好导游证考试的动员备考工作

本学期11月底进行导游证考试,我班级除4名同学特殊原因未报名,其余35人均报考导游证,鉴于我班同学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习惯欠佳,我在上本班的《导游业务》课程中,教学内容进行课证合一,并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各门科目的考试目标,细化备考任务。引导同学们进入积极认真备考的复习氛围。

三、改选班委会,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委会是整个班级的管理和服务团队。我班在开学后就开始班委会的改选工作。经广泛征求同学意见后,我决定采取自我推荐、公开竞选的方式选拔班团委。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竞选。在激烈的投票竞选后选拔出了7名班团委,组建了我班的班委会和团委会。我趁热打铁对班团委做了重点培训,明确各自职责,建立起班级的日常管理规范。

让班级的考勤、晚自习、教室卫生、宿舍卫生等方面的管理都责任到人,建立了良好的日常管理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学期班级的综合测评一直位居前列。

四、关心困难学生,配合系部做好送温暖工作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规范化;管理;思考

高职院校档案是其档案公众资源的有效保藏,是科研、教学、管理、学工、决策、其他活动等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影像资料的历史记录,是现代社会档案价值的历史认同,直接影响高校建设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高职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既是高校发展原始累积,又是高校发展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凝结。

一、高职院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是检验其建设水平高低的有效标准,也是衡量院校层次的重要标志,是其先进制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档案规范化管理已引起全国很多高职院校足够重视,细化翔实、完善具体的档案资料是现代高校建设发展的历史再现,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积淀,也是评估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载体,更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基点,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社会性和服务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领导对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不强许多高职都是中专校升格的,一些领导干部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工作迟滞于学校其他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远远跟不上社会和院校的高速发展步伐,而经费投入少,设施陈旧,现代化技术设备几乎没有等,都是影响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客观因素。(二)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制度不合理一些高职院校档案制度不健全,归属机构混乱,没有系统化,工作由各系部专兼职人员完成。由上至下的分层管理模式,对完成归档任务的下级部门人员的奖惩收效甚微,不能有效激发其积极性,消极怠工等都制约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三)人员岗位不稳定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身兼多职,事情繁杂,任务繁重,既要承担其他工作,又要承担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能有效管理收集每年的档案材料就非常不易,何谈规范化管理,有时人员调换频繁,缺少培训和交流学习,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稳定性差,责任心不强,直接影响收集工作的落实。(四)硬件设备落后高职院校经费主要用于软硬件建设,档案规范化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指导方针,院系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没有统筹性和计划性,档案室只是简单的由面积不大的教室改造,设施非常落后简陋,连防渍、防虫、防火、防腐、防有害生物等基础设施都不全,何谈现代化电子信息设备和一些现代档案管理的必需品,更谈不上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五)管理模式呆板和利用率低下档案管理模式还是以前的纸质打包、捆绑上架等,模式呆板、手段低下且形式单一,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现代社会各种新生事物显得极不协调,特别是没有很好地应用网络技术,档案利用率非常低下。

三、高职院校档案规范化管理若干建议

(一)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意识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的好坏跟领导层档案管理意识有绝对关系,领导意识决定档案管理的好坏,领导重视才能引起部门重视和全校员工意识加强,才能有正确的档案制度和决策,高水平、高质量的档案管理是院校意识的具体体现。从发展眼光出发,管理层应该跳出传统思维,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员工应该紧跟学校意志,夯实档案管理基础,使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上一台阶。(二)狠抓规范化综合管理水平院校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标准,将部门档案纳入院校统一管理之下,加快学习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使档案管理从单一纸质向多种形式载体提升,提高院校档案管理水平。(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水平院校可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再兼职其他工作,专心做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完善和细化档案资料,提升档案管理层次。学校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使之所学知识适应现代化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能完全胜任现代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注入,全面开展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和系统建设,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网络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五)增强师生档案意识高职院校应根据需求针对学生开设一些档案知识讲座,拓宽档案意识渠道,加强档案宣传力度,增强师生档案意识,彻底改变档案管理观念,增设档案志愿者岗位,让有志于档案管理的师生志愿加入档案管理队伍,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档案服务领域,转化档案管理服务知识经济的观念,档案规范化管理始终跟随知识经济的发展,档案就到哪,尽早实现档案发展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陆凤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

[2]洪芙蓉.浅谈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8).

第9篇

【关键词】制剂专业 药事管理与法规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70-02

高职高专制剂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制药企业,其岗位主要是生产车间的技术员、工艺员、设备管理员、带班组长等,这要求学生能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其专业培养目标则是使学生具备制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组织能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高质量意识的职业素养。

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学习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知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目的让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药品管理的体制及组织机构,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熟悉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具备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知识与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明确药师的职责和行为准则,树立依法从业的观念、规范服务的意识。由于这门课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款内容多、枯燥难理解、课时少,更新速度快,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并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道德,笔者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以制剂专业学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为例,对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进行思考。

一、关注国际国内制药行业的发展和药事法规概况,增强专业意识,树立就业信心

制剂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是药品生产企业,对学生来说,了解行业状况,明确未来的就业岗位是必需的。目前,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医疗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制药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药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制药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毕业后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了解中国制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国内外有关的药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让学生通过CFDA的官方网站和其他时事新闻及查阅《中国药事》等专业期刊,或是上网观看有关专题讲座的视频,了解国内外制药行业的发展动态及药事管理的新信息、新事件、新规定。让每名学生都能了解到一些新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一起分享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二、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法规,对于从未去过药厂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难以想象和理解,光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和死记硬背条款的学习方法,是完全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等到学期考试结束时基本就会忘光,更不用说到实习工作中的时候能运用。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料,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与结合,力求更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除常用的问题基础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教学法外,还可运用以下几种主要的教学方式。

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哈弗法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德尔提出。该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具有特殊效果,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经济、法律、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中,这是现代案例教学的开端。案例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的,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课堂,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问题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满意度较高。例如,在学习GMP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明确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性,明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法律规章,可把药学行业内的重大典型的热点案例与教学关键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引入涉药新闻中的“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等重大药害事件的案例――前者是错将工业原料二甘醇当做药用辅料丙二醇投入生产,制造出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最后导致11名患者死亡;后者则是在灭菌过程中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擅自降低温度、缩短时间,从而导致热源不彻底,质量不符合规定,最后也亦导致多名患者死亡。这两个案例是轰动全国的药品质量事故的典型案例,且均与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密切相关。通过这两个案例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讨论,谈心得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关键点穿插于提问和点拨,把药品生产管理的内容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第二,模拟仿真实训法。以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以计算机和网络及药物制剂生产实训三维仿真教学软件为媒介,对企业或药品的质量管理进行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包含了药物制备生产工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车间管理等内容,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具体的实际工作岗位,按规定的要求完成任务。软件中的生产环境、生产线、生产设备等三维模拟场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使教学内容跟实际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大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把理论知识正确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任务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修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学习药事管理与法规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把学到的药品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能分析并解决药品生产等环节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仅仅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此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情境设计则为首要的关键。在学习GMP内容时可进行如下设计:假如你是某一药厂片剂车间的一名压片岗的操作工,现药监局要到你厂进行GMP的认证检查,你应如何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学生接到任务后,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互联网查询、咨询教师或专业人士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处理,最后完成一份质量管理文件(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等)作为考核结果,教师则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了具体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了药品生产管理的要点。

第四,校企合作教学。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没有去过企业见习的制药专业的学生,对药品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学习GMP则是难上加难。为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到校企合作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请药品生产的企业的管理人员介绍企业的管理模式,一边见习一边对实际工作场景进行讲解,使学生置身于工作现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感受和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参观见习过程中还注重加强渗透和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质量第一、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和依法生产的法律意识。

三、结语

在制药专业学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药事法规内容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集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为一体,达到了把法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不仅愿意主动去学,而且还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增强了就业的自信心。然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教师而言,这是磨练意志、提高教学工作水平的必经途径。虽然已经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迈出了稳健的一步,但将来要摸索和研究的路还很长。比如,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如何有机结合起来,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何应用到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在教改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探索和钻研的。

【参考文献】

[1]杨世民.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董世芬,张硕峰,吴金英,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6)

[3]李传俊.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7)

[4]凌爱林.“学案式”主体教学模式在高职金工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5]汪芝碧,邓辉,谭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5)

[6]姚虹.浅谈校企合作对药事管理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7)

[7]吴佳新.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