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专业实践技能考核

时间:2023-06-02 15:39:00

导语:在专业实践技能考核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专业实践技能考核

第1篇

【关键词】口腔实践技能比赛 ;雕牙 ;排牙

目前,我校已成功举办3届口腔实践技能比赛,开展的比赛项目包括:雕刻三倍大石膏牙(可选范围包括: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可摘局部义齿三臂卡的弯制和全口义齿排牙。

1 赛前准备

1.1 雕牙比赛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三倍大石膏块、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直尺、铅笔、橡皮、石膏切刀、石膏雕刀、水杯、小毛巾、红蓝铅笔、垫板、牙刷等。

1.2 可摘局部义齿三臂卡的弯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石膏缺牙模型、平头钳、三臂钳、红蓝铅笔、雕刀、蜡勺、红蜡片、酒精灯、0.9mm钢丝、焊锡丝、焊枪、焊酶等。

1.3 全口义齿排牙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已经上到牙合架上的无牙牙合模型、牙合平面板、红蓝铅笔、雕刀、蜡勺、塑料牙、酒精灯、酒精喷灯等。

特别注意的是,比赛中所用石膏块与石膏模型需要用普通白石膏提前灌注好,灌注时可以加入一些色素,以区分出比赛用石膏,并注意石膏与水调拌比例,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一周。

2 比赛流程

2.1 报名要求:由各班组织报名,不限名额,每人限报一项比赛,各班班长做好登记交由实验中心审核。

2.2 初赛:由各班班长在实验中心领取实验所需器材,分发实验器材后开始比赛,比赛时间120分钟,每项比赛选拔出10人进入复赛。

2.3 复赛培训:在赛前一天,由代课教师及实验教师对进入复赛的学生进行技能辅导及讲解比赛时的注意事项。

2.4 复赛:进入复赛的选手在120分钟内完成自己的作品,比赛作品经过专业教师及加工厂高级技师的评判,一周后予以公布。每项比赛评出三名分数最高作品的学生,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第2篇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 目的 了解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对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为以后的临床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指导。方法 以实习医院为单位分组,采用excel 2003对各级学生成绩标化处理,运用SPSS 18.0进行学生成绩进行统计描述和均数分析。结果 三组教学医院在总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P<0.05),SNK法作两两比较得到,第三组总评成绩>第二组总评成绩>第一组总评成绩。K-W H检验分别对不同科目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得到,三组教学医院在儿科的考核成绩有统计学意义(χ2=5.155,P<0.05),在内科(χ2=2.914,P>0.05)、外科(χ2=0.841,P>0.05)、妇产科(χ2=2.7,P>0.05)、传染科(χ2=0.071,P>0.05)的考核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生在各学科诊疗计划和提问环节得分率普遍低于其他考核项目,各教学医院应以本次中期考核技能评估为契机,总结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予以解决处理。

[

关键词 ] 临床医学;技能考核;考试成绩

[中图分类号] R4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52-03

临床技能是指学生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能够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我校连续20多年坚持对学生实习一阶段后在临床实践中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是否规范等情况进行考核,本文仅通过对09级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中期技能考核结果的分析研究,以发现学生在具体考核项目上的不足同时通过座谈会的反馈评估各教学医院对实习学生的指导情况,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实习教学和各教学医院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11月—12月对我院在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等11所承担临床实习任务的教学医院实习的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的学生(共计348人),分科目分别进行了实习操作技能的考核和实习情况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实习安排、带教方法等。资料主要来源于本次临床中期考核各科目的考核成绩和实习情况调查问卷。

1.2考核内容与方法

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由各教学医院抽派专家组成专家组在各实习基地巡回考核,每位学生由抽签的方式考核一个项目。考核工作还包括:学生填写“临床实习质量调查表”,组织带教老师与实习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具体教学情况,并听取各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的汇报以及检查临床实习教学活动记录本。具体学科考核内容主要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入院记录书写和提问环节,各科目分数以百分数计,各考核项目所占分数见表1。

1.3统计学方法

以实习医院为单位分组,采用excel 2003对各级学生成绩标化处理,运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和均数分析,均数之间比较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如满足正态且方差齐性,则运用t检验(2个均数)或方差分析(多个均数),如不满足,先进行数据转换,数据转换也不符合,则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俩俩比较用SNK法(满足方差齐性)或Games-Howell法(不满足方差齐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总体描述,参加实习中期考核的学生应考348人,实考344人,其中含外籍参考学生5名,因人数较少故未纳入评估。考核总平均成绩为82.71,各教学医院各科目具体得分见表2。

2.2

运用方差分析分别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得出,三组教学医院在总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P<0.05),SNK法作两两比较得到,第三组总评成绩>第二组总评成绩>第一组总评成绩。同时运用K-W H检验分别对不同科目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得到,三组教学医院在儿科的考核成绩有统计学意义(χ2=5.155,P<0.05),在内科(χ2=2.914,P>0.05)、外科(χ2=0.841,P>0.05)、妇产科(χ2=2.7,P>0.05)、传染科(χ2=0.071,P>0.05)的考核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各学科分项得分情况见表3。

3讨论

临床教学工作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扎实临床技能、良好职业素质至关重要,中期技能考核作为检查学生实习期间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2],不仅可以发现教学医院在教学方法中的偏差,同时也为在校期间临床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

3.1考核结果分析

在表3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诊疗计划和提问环节得分明显低于其他项目,表2 显示了在本次临床中期技能考核中儿科各教学医院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而传染科的考核成绩各教学医院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的成绩明显低于其他的科目。综合2011—2013三年间的临床中期技能考核成绩可以看出儿科及传染科的得分一直低于其他的考核项目,而这两科主要在诊疗计划及提问环节得分很低。各科的专家都提到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病史采集方面不规范,对疾病诊断有关的阴性病史经常忽略,系统性不强,对伴随症状及有鉴别意义的症状不能准确获取;在病史询问时临床思维缺乏,语言表达不精准,与患者沟通能力有待提高。体格检查中主要问题表现为检查手法不规范,定位不准确,如心脏叩诊的力度掌握,淋巴结的触诊、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操作不熟练[3]。在问卷调查中,有些学生认为带教老师管理病种单一,不利于全面的学习;在实习过程中具体管床制度不规范,科室内关于疑难病例、典型病例开展的病例讨论不多;实习安排与毕业生考研复习时间重叠,使得学生对临床实习的重视程度降低,临床实习的积极性不高[4]。但在发展中的医疗环境中,提高实习生的技能水平尤为重要,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操作娴熟的医学人才为目标,临床中期考核是实现我校完成临床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在考核中发现实习生的不足有利于在后续的临床教学和低年级的理论教学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2 实施临床中期技能考核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生培养方式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医学专业自身实践性的要求一直推动着我国各医学院校的教学活动。各医学院校始终将模拟临床技能考核作为培养临床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手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技能考核,我校将临床中期技能考核与OSCE考核结合起来实现对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培养。从长远来看,类似的技能考核有助于学生对规范化的技能的学习和各科室常规诊疗方法的掌握,同时也可以为各教学医院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导向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及国内外的医学教育专家对医学生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如翻转课堂、PBL教学方法、病例讨论式教学等,更多的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刚进入临床阶段医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操作十分的陌生,中期技能考核是在医学生对临床常规操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予以规范,能及时的发现医学生的技能操作误区,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需要在不断的总结自身的经验并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临床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3.3加强临床技能教学的措施

完善临床实习基地评估指标的建立,教学医院应强化教学意识,从中期技能考核反馈中发现学生临床实践学习中的误区,改进教学方法,定期举行教学查房、专题讲座及术前讨论、典型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带教老师应指导学生书写病历、常规诊疗计划的完成以及掌握常规用药的剂量、用法。训练实习医生有顺序、系统、完整的开展体格检查等基本临床技能操作[5]。

对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监管,中期的考核是为了及时的发现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以规范后期的临床教学工作[6]。在校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技能考核仅仅靠这一种考核方式是极为单薄的,应以实习医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平台,结合多站式考核和临床教学中的PBL教学方法的推广,以健全我校校外基地的建设和规范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学行为,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4 总结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情况对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有深刻的影响,临床技能考核作为一种评估方式所反映出的临床实践活动学习中的问题需要各教学医院、学校、实习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足,同时也应该不断的完善临床技能考核的形式和指标,为以后的临床技能教学提供指导[7]。

[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王岩青,叶志宏.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结果与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5(1):73-75.

[2]孙梯业,朱锡光,陈自强,颜伟.我院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结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2,15(1):37-39.

[3]谢肇,赵永亮,孙梯业,朱锡光,陈自强,颜伟.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结果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35-37.

[4]宋文延,黄涛,杨金玲,等.实习学生出科模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11-12.

[5]付婷辉,张璐,张宝珍等.妇产科住院医师第一阶段临床技能考核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2),111-114.

[6]伍红霞,梅徽,李国明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探索[J].医学信息,2011,24(10),6328-6329.

第3篇

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例如在寄生虫检验、血液学检验或者是病理学检验中使用数码显微技术,将文字、影像、声音以及图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立体化、直观化和具体化,摒除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性,数码显微教学使师生的参与积极性获得提高[3]。

2将实验室全面开放,对专业基本功加强训练

医学检验专业的操作项目相对较多,学生需要具有非常强的操作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不但需要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加强练习,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全面开放,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训练,例如寄生虫虫卵、细菌形态、血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形态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完全了解,再例如血片制作、培养基接种、分光光度计、微量吸管使用方法、染色方法和培养基配置等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完全了解[4]。安排专业老师在实验室完全开放的时候,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存在的操作错误实施指导,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起到非常有利的效果。

3加强实践技能考核,提高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考核属于教学中比较主要的一个阶段,不但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了解情况加以评估,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视度。在对学生培训课程结束的时候开展实践技能考核,一般包括操作规范、检验结果符合率和操作是否熟练等,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礼仪、着装、对器械的摆放、清洗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考试课程成绩相结合,对于学生自觉重视实践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4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考试模式 改革思路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校本教材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初步形成了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作为教育评价的基础与重要管理工具的考试,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模式,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评价,使高职教育考试改革远远滞后于教学改革。园艺技术专业作为农业类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季节性强、操作量大的特殊性,现行考试模式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对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艺技术专业现行考试模式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技能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高职园艺专业大部分学科考试主要采取终结式考核,即在学期末组织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评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这种考试只能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差异来进行。虽然目前园艺专业的部分学科已经开始探索技能考核,但由于季节条件的限制,很多技能考核项目难以在期末进行,即使部分考核项目能够完成,也会在土地使用、考试材料利用、人力、物力等方面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园艺专业高职院校的技能考核项目大大减少,或者在室内完成,难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的收获,达不到技能考核的评价效果。

(二)考试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

在目前学科结业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占学生总成绩的60%―80%,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区分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过程考试,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和侥幸心理,部分学生平时得过且过,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可见这种考试方法导致学生成绩不能体现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目前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大,善于记忆和努力记忆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数。这样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真实能力。

(四)评价主体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对于标准化的命题考试,客观题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技能操作、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的考试,由于考试都是在校内进行的,教师存在大量的“感情分”,或对“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只在及格分以上拉开档次,缺少严格的评分标准,违背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考试应该有企业的介入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五)缺乏考试反馈机制。

由于考试是期末的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及时进行反馈与交流,不利于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也就难以发挥考试的导学促教效能,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树立能力本位考试观。

考试观念的更新是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前提,将过去“以知识为本”的传统高等教育考试观念,转变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试理念;由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变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即转移考核重点,不去简单地考核学生“学会了什么”,而是考核学生“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重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使考试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步,充分发挥考试效能,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二)调整考试时间,注重过程考核。

高职教育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期末的终结性考核,这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而且园艺专业随着季节的转换,其主要工作任务会有很大不同,农时错过,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具体工作条件将无法再现,因此对于园艺专业结合农时调整考试时间是完善技能考核内容、体现考试全面性的必然。而且通过调整考试时间实施过程考核,能够调动学生进行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考试形式。

由于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不同,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考核形式上应结合不同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借鉴澳大利亚TAFE教育考试模式,重视实践能力考核,丰富考试形式,结合园艺专业各学科自身特点,选用论文、案例分析报告、观测、口试、现场操作、开卷笔试、闭卷笔试等方法中的几种,不应唯书面考试为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表述能力、记忆能力的考试形式,则背离了“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改革考试内容。

目前,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要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不应停留在“应知”的层面上,在考核内容上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作为考核的依据,而应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安排考试内容。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题的应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

(五)加强考务管理,完善考试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考试方案,在切实抓好过程考核中命题、制卷、考核、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同时,理顺教务、师生、企业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素质;建立考试反馈机制,使考核发挥导学促教功能。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模式的改革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因此,我们课题组把“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作为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研究不同课程的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探索出适应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7.

[2]王振龙,朴素艳等.农业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97-14799,14803.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创新模式 探究

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技能劳动者数量已经突破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也突破3000万人。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训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究工作。

一、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的现状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证书制度,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来看,正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工作,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性、规范性的考核体系,但是就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1.理论考核的试题具有落后性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具有客观公正性和科学规范性,为鉴定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试题库的质量也决定着职业鉴定的质量,但是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不断的增加,理论考核的试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题库更新的较慢,并且里面的试题内容陈旧,甚至有的试题都可能面临着淘汰;另外,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由于其狭窄性,只针对一个岗位,而面向岗位群的试题内容较少,这样就会造成试题的含金量较低;除此之外,由于职业技能考核试题的命题者多是来自职业学校的教师,这些教师可能会受到业务水平和该行业发展现状的不良影响,所出的理论试题可能不会被大众所接受,与当下学校教学的内容脱节,不具有相适应性。

2.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的素质较低

就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的现状来看,他们的自身素质不高,考评人员的分类一般分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和社会考评人员两种。这其中职业学校的教师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具有充分性,但是在实践工作方面却有不足之处,而社会的考评人员,虽然在职称和学历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实际的业务水平可能存在着不熟练的情况,无法与新时代下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模式相适应。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考评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实际的职业技能考核工作不相适应,考评人员取得证书后的培训与考核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影响了考评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鉴定程序的学习与应用,在考评水平上也有一定的落差。

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创新模式探索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有效的保障考核鉴定的质量,在发挥鉴定功能的作用下,提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条件下,焕发新鲜的活力,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来举例提出几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创新模式。

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创新鉴定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单一的国有经济转变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在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层面上,也在由合同聘用制向一岗一薪制度转变,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行政干预向市场化运行转变。因此我们说在以市场化为主导下,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便更好的适应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提高职业技能开发

职业技能开发对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有效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中,也要参照职业的分类、职业技能的标准以及所建立的职业技能考核的题库。就职业技能鉴定的主管部门来看,它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在一些院校和行业专家的发展中,要积极的倡导与主管部门的配合,根据行业专家的意见,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试题库进行创新。其中不仅要删除陈旧、落后的试题内容,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增设新近的内容,创新题库,为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3.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

针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中考评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考评员队伍业务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吸收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考评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的从企业生产第一线吸收具有高技能的骨干精英,形成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性队伍;除此之外,要对考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能水平的培训工作,并通过考核的形式,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对考评人员中具有较强水平的人员进行奖励,并给予推荐,从而保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第6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实践;评价体系

医学检验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在学校期间,主要依靠学校的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以医学检验主干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为例,探讨医学检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与过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笔者学校2011级高职检验学生共15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2人,女生127人。

2.研究内容和方法

(1)考核方法。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为实践技能操作,以某一生化检测项目为目标,测试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为实践技能理论考核为主,检测项目的原理和结果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核学生检测项目原理的掌握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评小组由2位专业教师组成,学生随机抽取考核的内容,平均得分为该学生的最后成绩。

(2)考核安排。依据教学大纲,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选择适合手工操作的综合技能考核项目作为考核内容。将质控血清进行不同稀释后进行编号,作为待测标本,并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每个项目的试剂放在试剂托盘中,由学生自由根据考核项目独立选取试剂托盘。学生抽取1份待测标本后进行考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实验设计到最后提交分析报告过程。

(3)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考核表,并根据临床要求,调整考核要点。主要内容包括:①技能操作。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考核器材的选取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进行现场打分,满分50分。②检测原理。根据分析报告中是否正确写出抽取项目的检测原理进行打分,满分15分。③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上记录的结果与选取的标本的浓度进行比较进行评分,满分15分。④结果判读。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写出相应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满分20分。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一,技能考核时间安排在理论内容讲授完之后,学生对考核内容的原理和结果判读印象深刻,提交的分析报告中,这两部分获得较高的得分。

第二,技能操作部分通常安排在相应的常规实验教学之后,学生对操作较为熟悉,因此在技能操作和检测结果两部分均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第三,技能考核时,排在后面的学生一般在旁边观摩、讨论,为自己技能操作时提供了参考。

三、小结

随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医学检验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更是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为具体案例,对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临床生物化学实践项目考核结果,可清楚地看到笔者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整体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动手能力强,具有独立完成基本检验项目的工作能力。这与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现象相符合,说明建立的考评体系有效地评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跃山,袁丽杰,陈英利等.医学检验本科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

[2]侯振江,李红岩,王凤玲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岗位需求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毕业考核模式;等级化;改革与实践;制药专业

一、多样化、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假设的提出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考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探索建立多样化、等级化的毕业考核模式,着重于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考核过程中,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技能考核达标后,再以职业技能证书,应用型论文(设计),省市级以上竞赛奖、产品、发明等为发展通路,给予等级化毕业成绩。

根据毕业考核模式要求,所有学生在毕业综合实践技能考核达标后要考取一项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成绩为A,就达到了毕业要求。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自愿完成等级化的上层评价要求,并由学校在毕业证

各层考核内容的说明:

Ⅰ毕业综合实践技能考核:将职业标准融入毕业考核标准中,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设计毕业综合实践技能考核的内容及评价方式,使毕业考核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紧密结合,体现实用性、实践性、职业性。

Ⅱ职业技能证:本专业领域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

Ⅲ应用型论文(设计):应用型论文不能是综述,是本专业实际工作会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所想的思路及涉及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最后通过答辩的方式进行考评;应用型设计是通过所学专业知识设计或制作出具体的实物作品以及小改造、小发明,具有实用性。

Ⅳ省市级以上竞赛奖:参加省市级以上专业技能比赛获得的奖项。

Ⅴ产品、发明:产品是指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知识设计或制作出的实物被企业应用于生产实践;发明是指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申请。

二、多样化、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前期可行性研究

1.高职毕业论文质量调查

参照罗永前等学生毕业论文情况调查指标,对河北省高职制药类专业2014级已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学生150人,进行毕业论文质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写作规范、论文类型、完成方式、完成所用时间,论文写作的意义及意愿。

表1 高职毕业论文初稿质量调查表

[调查内容\&人数\&占比\&调查内容\&人数\&占比\&写作规范\&掌握\&22\&14.7%\&论文类型\&综述型\&119\&79.3%\&基本了解\&81\&54%\&报告型\&15\&10%\&知道一点\&37\&24.6%\&应用型\&9\&6%\&不清楚\&10\&6.7%\&其他\&7\&4.7%\&独立完成\&24\&16%\&完成所用时间\&1个月以内\&105\&70%\&抄袭往届\&10\&6.7%\&1个月以上\&45\&30%\&完成方式\&下载原文稍做修改\&35\&23.3%\&是否愿意写作论文\&是\&22\&14.7%\&网上东拼西凑\&81\&54%\&否\&128\&85.3%\&]

根据表1所反映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写作规范只是基本了解,毕业论文以综述型为主,完成方式以网上东拼西凑为主,完成论文时间短,一蹴而就,并且不愿意写论文,需要老师再三督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高职学生低分录取,理论知识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大多数很难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多样化、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的可行性调查

对河北省高职制药类专业的270名师生进行多样化、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的可行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现有毕业考核模式的满意度,是否愿意尝试新的毕业考核模式,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设计是否合理,在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中自认为(或教师认为)能拿到的成绩。

根据表2所反映的情况,大部分师生对现在的毕业考核模式不满意,希望尝试新的毕业考核模式,认为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设计合理,但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老师担心学生不求上进,全部只达到A级毕业,学生自己认为能拿到的成绩集中在AA级,并且其他级别分布理想,说明多样化、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的设计是可行的。

三、多样化、等级化毕业考核模式模拟试验

第8篇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考核一、建设目标

通过专业技能达标,能使学生切实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及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双师素质。

二、建设思路

1.围绕“一个目标”,全面推荐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目标,切实加强质量建设,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2.突出“三个兼顾”,科学确定考试内容与方式。坚持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兼顾,以应用能力为主;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兼顾,以专业能力为主;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新技术兼顾,注重补充环境工程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确保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建设规划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开发规划采取学校联合、校企合作培养的形式,共同开发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考试模块,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目标,科学确定考试内容与方式;进一步完善考试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以形成更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模式,充分发挥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不断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抽查制定出考试标准和具体的操作细则。

1.编写考试大纲及技能操作训练指导书。通过编写考试大纲及技能操作训练指导书,帮助开发人员梳理抽查测试的内容、评价标准等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同时也帮助其他抽查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了解专业技能抽查考试的意义、依据、能力要求、抽查方法、考试内容与方式、考试样题类型等基本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商务英语职业技能教育建设,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基本及核心技能的练习与掌握。

2.制订考试评分标准体系。围绕“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考试目标、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强调阶段式考核,并根据不同考试模块的各自特点,制订权重合理、界定清晰的综合评分标准体系,达到有据考核、有效考核、公平考核的效果。

3.开发与建设试题库。根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对应用型高职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的内容集中为“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模块”的大模块,而在大模块建设中又按照环境工程所涉及的水污染监测与治理、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固废污染监测与治理、噪声污染监测与治理这几个具体模块来开发,在突出专业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考核的同时,侧重专业核心技能考核的考核方式,定期更新试题库,构建动态、开放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试题库。考核将在每个大模块中随机抽取1~3个小模块进行考核。

4.成立评分专家库。评分专家来自湖南省各职业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及各环保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及环保系统的高级工程师等。

5.实验推广。在开发学校对抽查考试标准及试题进行实验,然后修订推广。

四、建设内容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的内容集中为“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模块”的大模块,而在大模块建设中又按照环境工程所涉及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固废污染治理技术、噪声污染治理技术这几个具体模块来开发,具体开发内容如下:

五、预期效果

1.开发一个以培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标准》,该《标准》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通过该《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优化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2.引入行业标准,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考核体系。重点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考核,方便专业技能抽查组织实施。

3.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缩短学生进入职业岗位的适应过渡期,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4.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双师素质,制定一个完整的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兴虹,田亚赛,吴丽红,李晓惠.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5).

[2]吴国旭,崔迎,顾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思路[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1).

第9篇

一、课程总体分析

1.课程性质。市场调研是营销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不同于诸如市场营销基础等理论性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技能课程。在市场调研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展操作技能训练。通过课程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学生对市场调研基本理论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认调研主题,并开展调研设计、调研实施、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为企业实际运营提供必要的决策辅助信息。在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市场调研是众多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例如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品牌营销、国际营销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中,都要求学生熟知市场调研,相应营销策略的开展都建立在市场数据信息基础上。此外,在市场调研前导课程中,除了管理类基础课程外,管理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前导课程。因为在市场调研课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对调研数据进行规范的统计分析。

2.课程目标。市场调研课程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调研理论知识和调研工作程序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的技能。培养学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拟定调研主题,设计调研方案,组织实施实地调研,收集并分析市场数据,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供企业决策参考。

3.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选择。课程教材和参考资料是教学的重要工具,选择恰当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有关市场调研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选择教材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依据教学目标来选用合适内容难度的教材;第二,理论教材突出知识够用的特点;第三,强化课程操作实践,为课程筛选合适的操作指导性参考资料,做到课程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技能强化同步。

二、授课对象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高职高专学生开展市场调研课程教学问题,首先应该对学生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专业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很多院校的营销专业文科生较多。相对于往届学生而言,目前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诸多不足,例如,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方法运用不当等。但他们也有一定的优点,例如他们特别喜欢动手实践。虽然不喜欢动脑记忆和思考,但对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有非常高的期望和渴求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观,强调本课程的特殊性,让学生明白市场调研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其次,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利用团队合作的体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调研项目中,通过督促学生合作动手动脑来完成课程学习。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式的内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市场调研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学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多使用案例教学法、实训模拟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剖析能够让学生对讲解的知识有快速的把握,在讲解市场调研理论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辅助教学。例如,在调研设计知识讲解时,利用不同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开展设计工作;在文案调研讲解过程中,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开展文案研究工作。实训模拟教学法能够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例如,在市场调研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部分,通过课程的实训模拟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能够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所以,在市场调研课程中,涉及技能要求的部分可以采用实训模拟教学法开展教学。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法利用基于任务的系统课程作业,让学生在逐步完成分任务的基础上,在了解岗位工作整体流程和环节的同时,快速提升实践技能。在整个课程设计中,可以根据调研工作的流程采用任务驱动法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设计课程的系统作业任务,在增加课程生动性基础上利用分任务来驱动课程教学过程。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教学内容。市场调研课程教学课时数可能各个院校设计不同,在此以48课时为例,分析如何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改进设计。不同于理论导向的课程教学,市场调研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按照课程理论章节进行讲解,可以对课程内容按照市场调研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组织。对总体课程按照工作流程拆分为5个子项目,对应的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对每个子项目的任务内容分解阐述、理论知识内容以及任务驱动作业进行重新设计,如表2所示。

2.课程重点与难点。市场调研课程的讲授中,课程的重点内容主要为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文案调研、一般调研方法(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问卷设计、抽样、调研资料统计分析、调研成果提供等。其中,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设计、调研数据统计分析、调研报告撰写是课程的难点,需要授课教师安排足够的课时保证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