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39:02
导语:在户外儿童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设适宜的情景
情景设置除了是角色身份的赋予、情节的贯穿,也可以为幼儿提供自选玩伴、自选玩法的空间与条件。如在活动“消防演习”中,从始至终都贯穿游戏情景――消防演习;创设消防员的角色身份,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由选择玩伴,如同龄玩伴或异龄玩伴、双人合作或多人合作等,自由选择用材料去抬伤员或拖伤员等,给幼儿很多自主的空间,从而有了更多的互动,在愉快的互动中,幼儿的推、拉、抬等运动技能得到很好的提高。真正地让幼儿从“学习运动”转换到“游戏中运动、运动中游戏”。
选择适宜的材料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材料是促进幼儿游戏的基本要素,为了让游戏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技能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满足不同的需求,教师选择的材料应具备新颖性、层次性、趣味性、可互动性、挑战性等特c。投放不同的材料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投放趣味性、新颖性、可互动性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幼儿运动的发展;投放具有层次性、挑战性的材料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在体育集体游戏中,由于幼儿运动经验及运动技能水平的差异,还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运动能力及运动经验选择性投放材料。例如在活动“消防演习”中,教师根据两个班幼儿的经验及运动能力的差异,投放了梯子、熟料筐(中班幼儿熟悉)、轮胎、绳子、布袋和木板(大班幼儿熟悉)。这些材料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协商、合作、交往等相互影响,促进中大班幼儿拖、拉、抬等运动技能的提高。在分散活动中,投放练习型、挑战性、互动性、运动量补充性的材料,并且数量应该比幼儿的人数少,这样能满足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需求,促进幼儿的合作。
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在混龄户外体育游戏中,除了教师施教外,还要充分运用儿童运动技能差异资源,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及运用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其中包括运动经验、运动技能、社会性、性格等。而这些差异也是我们值得利用的教育资源,在游戏中,每个幼儿既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又要成为学习的手段和对象。教师在活动中既要尊重幼儿间的差异,也要及时地观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利用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树立榜样,运用暗示、启发等策略引导幼儿模仿、学习和对自己的动作进行调整。在幼儿结伴游戏时,由于存在能力、性格的差异,也促使幼儿之间相互影响,达到儿童教育儿童的效果。
实施效果
幼儿的发展 运动技能学习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户外游戏中对于动作更多是教师的教授――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和调整;而混龄游戏中更多的是幼儿的自主学习,即对同伴动作的尝试学习,观察和调整动作。同时在混龄游戏中幼儿表现得更为坚持,更愿意接受挑战。运动技能得到发展:通过已开展的混龄游戏,我们发现幼儿的某些运动技能得以提高。如平衡能力、抛接动作、爬、走等。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混龄活动给了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幼儿在混龄游戏中有很多与同伴协商合作的机会,他们通过与同伴的言语协商、合作游戏、观察模仿同伴的方式,让他们更愿意去尝试、更愿意展示自己,更大胆、更自信,从而他们的协商合作交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儿童游戏 幼儿教育 实施策略
我国对儿童教育一直持有高度关注的态度,1989年就颁布了《幼儿园工程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引导幼儿教育向科学化及规范化方向发展。按照规则的要求,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健全幼儿身心发展。根据儿童的认知特性及智力发展规律,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儿童教育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全面促进儿童德智发展和身心健康。但是目前我国的儿童教学,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错误思想的诱导下,逐渐偏离《规则》的要求,严重忽略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阻碍儿童的健康发育。面对如此教学窘境,我们急需通过理论研究,引导儿童教育走向正规,下文重点透析了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1.儿童游戏的益处
立足儿童的认知特性我们不难发展,在游戏中儿童的思维会保持较为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儿童的智力及身体才能得到全面提升。譬如儿童在“看图识字”游戏中,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儿童透过教师提供的图片会深入探究问题,也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稳定的提升。
2.游戏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策略
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与青年及成人有巨大差异,研究报告显示儿童认识周遭事物大多是透过一定的游戏完成的,家长及教师的知识灌输起到的作用不及游戏。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既是生活与锻炼,更是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儿童游戏引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
2.1游戏与健康活动的整合
在儿童发育阶段,适当的体育锻炼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极为枯燥。为了使儿童愉快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就需要从儿童认识特性出发,将游戏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例如:我园为了有效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开展了“增强体能”活动,但是一开始,儿童的积极性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通过商榷决定在锻炼中融入“小马过小桥”、“兔宝宝来跳绳”等富有趣味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极大提高了儿童的锻炼热情,儿童都踊跃参与到锻炼中。通过这样的儿童游戏不仅激发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2.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因此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虽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策略多种多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游戏教学是儿童最乐意接受的方式之一。为了有效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我园将生活习惯的有关事项编入儿歌中,在歌唱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如:洗手:“拧开龙头放小水,淋湿小手抹香皂,香皂香皂香呀搓一搓,手心全是小泡泡,洗完用水冲一冲,将手轻轻甩三下,拿出毛巾擦一擦。”通过这样的儿歌游戏,孩子在吟唱中,逐渐地将良好的洗手习惯刻在脑海中,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3游戏与科学的结合
科学知识如果只是进行理论教学,就很容易僭越孩子的认知能力,同时会使知识变得抽象且枯燥,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降低教学的效率,因此在科学知识教学中,也应该有机融入儿童游戏。例如:在数学的识数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有效掌握10以内的数字,教师采用“幸运闯关”游戏,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游戏,各个小组的学生通力合作进行积极抢答,而答对的小组可以获得红旗奖励。在这样的游戏教学中,每个孩子都保持极大的积极性,他们都团结起来讨论学习,这样就将原本单调的教学活动变得饶有趣味,由此获得良好效果。
2.4游戏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一定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例如:在国庆节后,我园组织了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讲述国庆期间的所见所感,学生兴致勃勃地分享了国庆期间的社会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逛动物园、参观文化宫等。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增加了对社会活动的体验感受,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2.5游戏与语言互动的有机整合
孩子的思维一般有具体性,换言之,孩子一般都能较好接受具体化事物。对于语文教学及文化教学,其中存在一些抽象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譬如:在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时,通过组织学生演绎故事情节,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在模仿演绎过程中,学生都十分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儿童游戏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3.1游戏整体引入法
游戏整体引入法,即将游戏整体融入教学活动中,让游戏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策略。例如在数数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伊始实施游戏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猫钓鱼”的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钓鱼活动,在玩耍过程中让学生尽情玩耍,最后要求学生数出自己所钓的鱼的数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在游戏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3.2游戏部分引入法
所谓游戏部分引入法,即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游戏以调动学习氛围,配合教学开展的一种策略。通过研究学习,我们发现游戏部分引入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3.2.1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即是在导入课程时引入游戏的教学策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在教学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人文故事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演绎相关故事如《沉香救母》,以此激发学生对传说故事的兴趣。
3.2.2插入法
所谓插入法,实际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深化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数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拔萝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练习数数,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儿童游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总而言之,儿童游戏对幼儿园教育大有裨益,应该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园;自然;户外环境;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幼儿园的现状
1.1户外场地缺乏管理
幼儿园设备设施陈旧,器械本身很少经过安全检测,场地偏小、景观杂乱无章、景观设计单调乏味,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性、开放性。
1.2户外环境理念的缺乏
一些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只要在教室里面培养幼儿对唱歌、画画、跳舞的兴趣,忽略了对幼儿户外教育的重视。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幼儿的户外教育,例如美国的学前教育是普及教育,他们认为幼儿景观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喜欢户外运动,可以获得在室内无法得到的体验与乐趣,他们提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认为户外景观的营造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接触户外环境接触体会大自然更直接的学习。
2、幼儿园景观营造的原则
2.1安全的原则
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在户外环境中进行的,由于幼儿在跑、跳、追的时候速度不易控制、平衡能力差、防护意识弱,容易导致各种意外的发生,而且大多孩子爱幻想、好动、好奇等特点,因此需要设计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尽可能避免凹凸不平的布置。幼儿在活动中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材料方面,活动所及的界面之角应尽量采用圆弧形柔性和防滑的材料;在植物配置上,种植无毒无刺无害的植物,还应注意不宜栽植容易招引虫子苍蝇的树种;在地面铺装上,公共活动场地、器械活动场地均可采用软质的地面铺装,如果场地有坡地、土堆、小丘等微地形,坡度应设计平缓以保证儿童安全(如图1)。
2.2专业的原则
幼儿户外场地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景观设计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它不同于成人,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使得幼儿环境是有很多特殊的要求,在尺度方面,幼儿视点较低,
图1某幼儿园户外景观(引自互联网)
从使用功能观赏功能上考虑,应做到功能简明尺度小巧;在色彩设计方面,提到幼儿园设计,灰色调子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应采用活泼、温暖、色彩鲜明明快的简单色,幼儿可以在欣赏玩耍中加深对颜色和记忆和辨认,可以适当设计出幼儿喜欢的元素如流行的卡通人物引起孩子的兴趣,很多人认为颜色越鲜艳越好,但有时候颜色不整体容易造成视觉杂乱,适得其反。在很多幼儿园户外景观中很多设计无暇探究儿童的心理活动,在满足儿童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幼儿爱幻想、多变的需求,增加趣味性。
2.3儿童参与的原则
幼儿户外场地的功能是影响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户外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发展需要的各种材料和环境,幼儿可以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各种材料,丰富和积累各种经验,满往合作等智能发展的需要,户外设施可以是各种大型玩具,例如废弃物再次利用制造的游戏空间、泡沫制造的城堡、塑料滑梯、软绳等,让幼儿能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并与环境快乐的交流,接受环境的刺激与体验,营造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的户外景观环境。
2.4景观丰富的原则
(1)生态性
幼儿园户外景观设计植物的配置,可以改善小气候环境、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阻挡噪音、降低风速、阻滞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改善光照条件。公共活动场地周围要以草坪为主,配置以灌、乔木,大型玩具、器械场地栽植落叶乔木,保证夏季浓密防晒遮阳,冬季不挡场地阳光(如图2)。
图2 奥地利Guntramsdorf幼儿园
资料来源:王时原,《童眼看设计》
(2)景观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根据场地功能可采用孤植、行植、片植相结合的灵活种植,绿化布置宜体现儿童特征不拘谨不呆板,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
幼儿园植物营造是幼儿户外景观实际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户外环境营造应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景观功能,同时也是城乡景观营造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和精致的小品可以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参与到景观中去,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效果。
2.5地域性的原则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自然条件、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差异,区域幼儿环境的要求也不同,每个幼儿园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幼儿园户外景观营造应将办学特色、地域特点等多种元素与自然景观环境结合起来,因此户外景观环境设计应结合文化与自然、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3、幼儿园户外景观营造的建议
曾经看到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列的观点,她提倡幼儿与自然接触的重要性,但是现代化的建筑空间使得儿童缺乏对大自然的接触,所以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场地环境分一块区域种植一些常见的花卉、蔬菜瓜果,举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充分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由于幼儿时期抵抗力弱,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尽可能的避免周围环境的污染,另外户外环境应重视日照、通风的要求,如出现环境污染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王青兰,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徐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8
[3] 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澳大利亚;《早期学习框架》;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0-0051-04
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在增强国家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即幼儿教育是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的,因而致力于推行国家幼儿发展计划。
国家幼儿发展计划是一个系统架构,包括对幼儿学习课程、质量监管体系、专项支持制度、专业人力资源支持以及区域平衡发展和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营兼顾机制的建设等。由澳大利亚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并由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于2009年7月2日签发的《早期学习框架》(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EYLF,以下简称《框架》)则是国家幼儿发展计划中有关学习课程的规定。制定这个《框架》是为了帮助教育者为儿童提供机会以促使潜能开发的最大化,为他们的入学做准备,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业成功打下基础,从而确保在全国不同地区实行一致且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框架》反映了澳大利亚早期教育改革在课程方面的最新动向,了解其理念、内容及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的早期教育改革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框架》的主要内容
《框架》认为,儿童的生活具有归属(belonging)、存在(being)和成长(becorming)三方面的特点。“归属”即承认儿童与他人是相互依存的,并且这种依存是界定儿童身份的基础性因素。“归属”是儿童存在和成长的核心,塑造着儿童是谁,将成长为谁。“存在”认可的是儿童当下生活的意义,而不仅仅把童年生活看作是未来的准备。“成长”反映的则是儿童在学习和生长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包括由诸多不同的事件和环境引起的身份、知识、理解、能力、技能、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基于这样的儿童观,《框架》强调了儿童学习(children’s learning)的核心地位,注重儿童学习的动态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建构性,并从原则、实践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确立了早期儿童教育和课程决策制定的基础。
(一)《框架》提出的原则
《框架》在充分吸收当代早期儿童学习和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儿童教育课程制订的五大原则,以帮助儿童取得进步。
1.建立安全、尊重、互惠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学习环境具有参与性、回应性和激励性时,儿童的学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令儿童感到信赖的关系,能够为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提供安全的环境,儿童会发展起自信心和自身价值感,逐步形成认可和尊重他人感受的意识,并积极与他人互动。教育者若能与儿童建立起安全、尊重和互惠的关系,将有助于儿童发展与他人积极互动的能力,了解自身对他人所负有的责任,理解学习过程中互信合作的重要,等等。
2.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早期教育者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工作,将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学习。要想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早期教育者和家长应做到:尊重彼此拥有的有关儿童的知识;认清各自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坦诚交流;分享各自的儿童观;共同参与决策。
3.对所有儿童持高期望且平等对待
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早期教育者认为。尽管儿童的生长环境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但所有儿童都有成功的可能。当儿童自身、家长和教育者对儿童的学习持有高期望时,他们的进步将最大化。因而,早期教育者在做出课程决策时应注重儿童的参与。与儿童、家长、社区以及其他服务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努力探寻平等、有效的方式,以确保所有儿童有机会达到学习目标。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基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多元性的特点,《框架》强调课程设置应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课程应尊重并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的生活、价值、信念和认知方式,教育者应保护儿童的文化身份,充分体现儿童的能力和优势,以激发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儿童了解彼此文化的异同,学习共同生活。
5.持续地学习并反思实践
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是一种持续的学习形式,其目的在于搜集信息、获得启发,以支持儿童的学习。早期教育者应经常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自身参与、经历的事件,检验隐含在其背后的理念。反思这样的理念是否合适,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理念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已观察到或经历的事件等。在这样一种研究实践、检讨效果、产生新想法的持续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专业探究文化。
(二)《框架》倡导的实践
《框架》倡导早期教育者要采用丰富的实践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提倡运用以下八种具体的实践方法。
1.整体教学法
整体教学法认为,人的心智、身体和精神是相互联系的,儿童的学习也是整体的。早期教育者既要关注儿童认知层面的学习,也要关注儿童身体、个性、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整体教学法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儿童、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应建立起相互联系的伙伴关系。此外,整体教学法亦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注重培养儿童尊重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意识。
2.建立应答性学习关系
早期教育者的课程决策和教育行动应建立在对儿童已有知识技能理解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位儿童的优势、能力、兴趣、文化传统和认知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同时,早期教育者应把儿童不断变化的想法和兴趣作为课程决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开放性提问、及时反馈,激发儿童的思维、扩展儿童的学习。应答性学习关系的建立,需要教育者与儿童彼此尊重和信任,一起学习、共同决策。
3.游戏性学习
《框架》特别强调基于游戏的学习(play-based learning),认为游戏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支持性环境。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想法、拓展思维、形成社会群体,并激发出学习动机。早期教育者在游戏过程中要扮演多重角色,使用广泛的策略,以鼓励儿童去探索、解决问题,推动儿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4.有意教学
有意教学(intentional teaching)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的教学行动。有意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认为互动和对话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因而,早期教育者应灵活规划教学内容,通过引发有价值的互动和对话促进儿童的学习,使用诸如示范和演示、开放性提问、推测、解释、参与分享和解决问题等策略来拓展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思维技能。
5.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反映并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做出回应,并能适应儿童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室内学习主要是支持儿童开展有关知识、方法、技能等的学习,户外学习,特别是自然环境中的游戏,则提供了大量在室内无法获得的学习机会。《框架》强调,教育者应鼓励儿童和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创设学习环境。
6.促进文化能力的发展
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不局限于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更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有效互动的能力。文化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的世界观、形成对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获取有关不同文化和世界观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技能。教育者应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把文化和家庭背景看作是儿童的“存在”和“归属”,并视其为在终身学习中取得成功的核心。
7.连续性的衔接
这里的衔接,既包括从家庭到早期儿童教育环境的转变,也包括从早期儿童教育环境到学校的转换。成功的衔接是家长、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早期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和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帮助儿童了解进入新的阶段后其身份的变化,确保儿童在转换中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理解新环境中的常规和实践。此外,不同阶段的教师应共享有关儿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信息,以便使儿童的后续学习能够建立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保证衔接的连续性。
8.学习性评估
儿童的学习性评估(assessment for children’s learning)由计划、记录和价值判断三个连续循环的过程构成,早期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搜集并分析信息,了解儿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做什么。早期教育工作者可有计划地采用多种策略搜集丰富的、有意义的信息,记录儿童的进步,判断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从而为做出更好的教育决策服务。
(三)《框架》规定的学习结果
《框架》提出了五项学习结果来体现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强烈的认同感;与其周围世界建立起联系并为之做出贡献;有强烈的幸福感;成为自信、投入的学习者;成为有效的交流者。这里的每一项学习结果又细分出若干关键因素,每个关键因素说明的是,当该项学习发生时,教育者可以在儿童身上看到的变化,也就是儿童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列举了促进儿童学习的教育实践的具体实例。当然,无论是学习发生的证据,还是促进学习的实践,都会因儿童和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框架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供教育者补充来自他们身边的案例。
《框架》认为,学习不总是线性的和可预测的。每个儿童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逐步达成学习结果。早期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应考虑儿童以及《框架》规定的学习结果两方面因素。此外,学习结果也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即儿童当下的能力、倾向和偏好;教育者的实践和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家庭和社区的参与;整合各项学习结果的学习。
二、《框架》的实施
《框架》签发后,在澳大利亚得到了迅速推广,《早期儿童服务家庭指南》(Families’Guide to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和《早期学习框架教育者指南》(Educator’s Guide to 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也随之出台。“社区儿童看护合作有限公司”还为澳大利亚政府开发了一套实践操作资源,以支持《框架》的实施。另外,每个州和地区都设立了“专业支持协调处”(Professional Support Coordinators,PSC)和地方专业支持单元(The Indigenous Professional Support Unit),为实施《框架》的机构及工作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除了地方性的培训和指导外,“早教澳大利亚”(Early Childhood Australia)还为澳大利亚政府开发了全国性的“早期学习框架专业学习计划”(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 Professional Learning Program,EYLF PLP),为实施《框架》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此外,“早期学习框架专业学习计划”还开通了在线互动论坛。以供早期教育工作者分享交流。来自全澳大利亚的高水平的早教专家和实践者均会加入其中,回答相关问题,或开展主题讨论以及全国性的工作坊活动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发展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他们对一切事物及周围的世界极度好奇,总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任何一种事物,他们总能从他们的小脑袋中幻想出各种各样的搞笑、温馨、或幸福的画面。他们总喜欢不停的触摸,摆弄东西。针对儿童的天性,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成为一种契机,可以让儿童在轻松自觉中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健康成长。所以,游戏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根本践行宗旨,是促进儿童教育不断提升的有效载体。
1、 游戏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应用价值
1.1 游戏有利儿童智力的发展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主要基于自己的感性认知,游戏可以让儿童在玩耍中积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通过不断接触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儿童会不断增加自己的常识,提高对事物的判断与辨别能力。游戏,一般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在不断地与同伴进行着互动,这样,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增进儿童的社交能力。
1.2 游戏可以抵制厌学情绪
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小学生都有厌学情绪,不愿意去学校,不愿意学习。学前教育是教育的最原始、最基础阶段,在这一时期,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学习可以是在游戏中不断进行获取的,既轻松快乐,又可以掌握知识。不能在幼儿阶段就对儿童进行每天生硬的知识灌输,这样会让儿童在吸取知识萌芽阶段就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1.3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在当代,由于计划生育以及人们生育观的改变,每个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在家中是父母、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小公主,这种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在游戏中,游戏伙伴都是自己的同龄人,完成一个游戏,必须有大家共同的配合、协助、交流,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共同学习、玩耍。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些基本且重要的品质,且在游戏中不断形成,不断历练。
1.4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成长
现在的很多游戏都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游戏,不同性质的游戏具有不同的针对性,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训练,提高儿童的体力,增强平衡感、反应力、洞察力等,让儿童在游戏的天地里健康成长。
2、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2.1 在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论
学前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儿童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与感知世界,并在其中逐渐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让儿童在体力与智力方面健康成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与动脑,掌握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手动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在编排游戏时,要让游戏目标与游戏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让儿童通过游戏,对游戏感兴趣,愿意主动去玩游戏,并最终实现研究怎么玩会更好,怎么玩会更加让自己更出众。这样,无形之中,就会让儿童实现自我探索与自我思考,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
2.2 游戏内容的设计性
首先,游戏的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游戏的主体是儿童,所以,游戏的编排出发角度要以儿童的思维角度进行编排,游戏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可以让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游戏的主题及扮演的人物角色,这样,儿童就会在脑海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自主进行创作,从而提供儿童的创新性与组织性。其次,丰富游戏内容,根据游戏的主题,进行不同形式的游戏编排,然后对各种游戏进行综合,把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组合,同时,听取儿童的意见,把他们认为有趣、重要的部分纳入其中,这样,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游戏意义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再次,游戏空间的广泛性,游戏活动不能只局限教室内的上课时间,不能单纯为娱乐而游戏,在组织一项游戏时,可以让儿童事先准备一些题材。比如让儿童在自己家中画好自己的卧室,在家中手动橡皮泥捏动物等活动,然后在游戏时参与。这样,可以让儿童知道在生活中到处有素材,发现生活的微妙之处。
2.3 游戏组织活动与游戏环境的灵活性
教师在儿童的教育中起主要的指导作用,但教师不能全权组织编排设计游戏,只让儿童参与其中。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起到引导、启迪的作用,在游戏的设计中,应让儿童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游戏设计理念与活动形式。可以选择益智型的、手动型的、运动型的等等,并以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可以是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角色,也可以是梦想中未来的自己,充分提高儿童的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游戏的环境不只局限于教室内,可以是户外,让儿童更多的亲近自然,并适应各种气候环境,在不同季节进行适合户外环境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自然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同时,户外游戏还可以增强儿童的社会性,让儿童在游戏中更加具有真实感,加深对游戏的认识与感知程度。
2.4 注重游戏后的评价工作
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每个儿童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比如,是否喜欢这个游戏,在游戏中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等等。培养儿童的总结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3、结束语
通过从最开始的游戏编排设计,到最后的感受交流,一系列的游戏教学活动,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教育要以游戏教育为根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教育的价值所在,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游戏教育模式实施于教学环节,让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甘霞萍.让儿歌和游戏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
[2]斯德斌.科学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3]陈晓萍.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关键词:儿童;教育环境;主动发展;错误;音乐;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99-01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教师的工作就是提供、创设一种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机会与环境。只有在了解儿童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为儿童提供适宜其发展的良好环境。环境创设的好坏在于是否能发挥教育功能:一是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充实儿童生活环境;二是发挥其诱导,引发出儿童参与操作的愿望;三是使儿童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循序渐进地获得发展。使儿童在环境的诱导和熏陶下,进行发现和学习,达到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身体发展的目的。
一、给儿童尝试错误的机会,激励儿童主动探索
儿童生来好动、好模仿、好奇,应迎合这一特点,激励他们主动参加活动。压抑儿童的需要,会削弱儿童主动活动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漫不经心、厌烦、抵触等情绪。儿童固然喜欢动作,但他们更喜欢动作带来的“成就感”。而成就感需要儿童经过一定的探索过程才能获得。因此,当儿童亲自尝试了错误,就会产生为什么和怎样办的心理活动过程。如:在大班量的守恒活动中,教师没有事先准备好应用材料,而是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选两个不一样的瓶子,盛一样高度的水(这是一个小组活动)。学生选什么样的瓶子、怎样往里倒水,都没有规定,而是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办法。做活动设计时,教师虽然考虑到儿童可能会拿错或不会迅速将水盛满,但仍然将这个尝试错误的机会留给了他们。果然,有的学生拿了一个瓷瓶子、一个玻璃瓶子,倒好水后才发现瓷瓶里的水看不见,于是马上又去换一个透明的瓶子。还有的学生拿小瓶往大瓶里倒水,当他看到其他同学的操作方法比较好时,他也立刻借鉴,改变了自己的方法。显然,他在操作中尝试了错误,从同伴那里获得启发后探索出新经验。这种学习是轻松、自由、积极、充满探索的,比教师强加于他更容易接受。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这种错误尝试和无目的地操作是截然不同的,区别的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出尝试错误的机会,在尝试错误中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在操作中主动获得经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理、方法等。
二、发挥音乐的激趣作用,激励儿童积极参与活动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能将人带入轻松愉快的、美的意境,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调节人的情绪。音乐也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在教育上应利用音乐来调节儿童的情绪,陶冶儿童的性情,使儿童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导向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将音乐的生气和趣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让儿童在音乐的感染和激趣下,发自内心地发泄和学习,从而达到心理满足和学习的需要。例如:在认识时钟的学习活动中,如果单纯将认识整点、半点作为重要内容,那这项活动就仅是一种单调乏味的认识活动,而借助音乐则会显得异彩纷呈。教师以小时钟滴答滴答响的声音及节奏,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开场白,指针抑扬顿挫的声音将学生带入了钟的世界。在此过程中,音乐这一主旋律为学生观察比较增添了色彩,紧张的竞赛游戏及表现时间的判断游戏,都与音乐融为一体。最后,通过时钟二声部的学习与演唱,使学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在和谐的演唱声中完美落幕。整个探究活动中没有紧张的教授,也没有语言的指令,更多的是音乐表述。学生自然接受,主动学习,在行为上得以充实。正因为音乐有如此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将各环节的衔接,通过精选歌曲在说唱中影响和带动儿童自主地进行环节转换,一种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音乐的启迪下得以实现,以音乐调动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激励儿童主动学习
历代教育家都强调游戏在儿童发展中以及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一个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正因如此,幼儿教育将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主渠道,将教育目标纳入游戏之中。如户外体育游戏:小时钟,目标是练习听信号、快速跑、跳、初步了解时间并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教师在场地上画了许多表盘,每个表盘上请两个小朋友听信号逆时针跑或跳(时针跳,分针跑),信号停了马上辨认是几点,没有说对就罚下,换另一位小朋友上,反复练习。儿童争着玩儿,并主动动脑、仔细观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使学生既认识了时间,又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调动儿童的主动学习,一要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优美环境,吸引儿童主动参与;二要将课程向生活开放,向儿童的人格开放,使很多生活环节让儿童自主;三要善于观察、发现儿童的潜能,注重个性化的培养。这样,可以真正调动儿童的主动学习兴趣,将促进每个儿童发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校园;景观空间;学龄儿童;活动空间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99-01
一、小学校园的学生活动空间
(一)心理对空间的需求
走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下发展新的设计思路,当设计师在面对校园设计的课题时同样对此不可忽视。如何打造属于儿童的校园首先从儿童心理角度挖掘,继而结合儿童生理尺度去规划方案。所谓儿童心理尺度是指儿童心理认知对周边环境与设施的认可度。小学学龄儿童为7-12岁,年纪尚小但已经走出人生第一步,进入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需要有自身辨析与学习意识的环境中,与同龄孩童和老师开始广泛接触,并逐步形成自己最初期的社会观、人生观。
(二)生理对空间的需求
为塑造学龄儿童活动景观空间,考虑到设计对象主体的特殊性,就不得不关注到儿童生理尺度。儿童生理尺度是指儿童自身生理发育的绝对尺寸与周边环境及设施尺寸的关系。儿童在户外活动时所接触的植物、小品、台阶、走道都应按照儿童人体工程参考规范来进行设计的,例如灌木的遮蔽高度、旱池的下沉深度、户外桌椅与娱乐设施的高度及安全度,都需要从细节进行考察。
二、景观空间置于空间互动中的角色
(一)景观的功能、空间规划布局
以武汉市水果湖第一小学景观设计为例,现规划范围包含大门出入口,已建成两栋新教学楼与老综合楼之间的两块空地,东西两片大楼的一层架空层空间,篮足球场和南面院墙边通道。在设计过程中,首先把握校方的治学理念,以国家发展角度与学生成长现状来探讨如何修建一个现代化的小学。由于该校地处武汉市湖北省政府腹地,毗邻东湖和多所知名高校,学校生源有着浓厚的政治文化背景,所以校园设计在总体规划上既要求有新视野、活跃性、童趣感,又不失严谨稳重、大方得体。其次寓教于乐是小学教学的主旨,就像冰心女士曾说过的要“认真的学,痛快的玩”,景观提供了孩童的休憩区,游乐与课堂的过渡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区域,要考虑到儿童在活动中比成年人会更多的关注到地面的植被、动物昆虫的变化,更多的看到墙面地面色彩,因此设计中把校园闲置的空地拐角利用起来,保留古树并在周围增添种植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然园地贴近自然界,将游戏体育设施周边都安置软着陆沙质,保障学生游乐安全的同时也是满足孩童喜爱沙泥的天性。
(二)学生学习、生活、娱乐、成长所需空间设计表达方式
景观配置的重点在于符合校园文化空间要求,采取动静结合,文娱穿插的方式。一是带有校园独特的固定语言的载体,如雕塑、文化墙、小品、读书台,二是表现童趣活动性的载体,如文化铺装、健身娱乐器械、草坪树阵、下沉旱池等。同时还可区分为学知区空间和运动区空间,学生在课间可以很快的在自然中放松精神。同时写入了名人典故、成语警句、中外寓言的雕刻小品、浮雕墙面又能使学生在休闲中发现传统精粹,校训箴言也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校园创造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
针对校园内活动的对象是儿童,小学校园景观设计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它的独特性,儿童喜好贴近自然的原始质地的空间布置,所以设计中多运用沙石材、板材来铺装道路建设景点,以及色彩、形态的多样化表现,以求在儿童的触觉视觉所及之处能够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
三、景观设计与校园对学龄儿童教育理念的结合
该小学校方提出教书育人的新概念――“日有所长”,是一个完全针对学生构思出的校训,把孩子们的角色摆到校园师生活动的中心,所建造出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校方像父母一样关注学生的发育成长、成人成才,无比欣喜的看着孩子们带着阳光般的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学生每一天的成长。而学生也在一个温和的现代的教学环境中感悟自己的收获,体会自己从儿童变为少年的喜悦。景观设计虽然是人体的外部空间,但在学龄儿童的活动方式看来这却是与之关联密切的提供归属感和知识性的小世界。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54-02
和谐教育和教育公平是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倡“教育均衡”过程中的两大重要课题和任务。然而地处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滞后,靠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赚钱。在农民收入日益增加的同时,也滋生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严重的阻碍。我校地处甘肃陇南地区一个贫困山区,也是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集中地。从“留守儿童”情况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大致存在着三种结构类型:一是“单亲教育”型,孩子由父母一方照看;二是“隔代教育”型,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三是“寄养教育”型,孩子由亲属代为照看。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没有亲情的呵护,缺乏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心理问题增大,学习成绩下滑,违纪行为不断发生等。这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未来人生乃至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1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除了一般的农村孩子的普遍教育问题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概括起来,“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 “留守儿童”缺乏情感教育
大多数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这部分家庭大多数居住分散、生活艰苦。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对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长辈如何呵护疼爱,都无法替代父母亲。由于缺少亲情呵护和心理上的关爱,当他们心里不痛快或遇到挫折时,无处倾诉,也找不到寻求帮助的对象。同时,留守儿童由于很少与外部世界接触,所以他们性格比较孤辟、偏激;并且由于缺少约束,贪玩任性、叛逆倾向严重,有的产生憎恨、仇视心态;更严重者,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很快在其身上滋生漫延,养成沉迷网络、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有些甚至还被社会无业人员利用,参与盗窃、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活动。
1.2 留守儿童缺乏道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轨迹。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模仿他们的父母。父母的语言、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进行任何事情的选择和判断时,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只能由自己做决定。思想上关注、引导很少,不良空气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孩子不能明辨是非,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和不良的品行。
1.3 留守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
照顾“留守儿童”往往是他们的祖辈,他们普遍年龄较大,身体素质差,文化水平不高,且与“零零后”孩子们思想观念有较大的差异,在学习上无法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切实有效的辅导,教育管理松散,弊端较多。在思想上,留守儿童常抱有“父母不管教,何苦去学习”,“学习无用,混出初中打工挣钱”等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在学习方面,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逃学、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1.4 留守儿童自理能力差
没有父母的管教,多数孩子都缺乏自理能力。基本不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有许多的时间都耗费于观看电视节目,自己的衣服,鞋等简单物品的清洗都是爷爷奶奶代劳,孩子没有了动手能力。随着家庭社会的进步,家里有钱的孩子,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时逢周末回家都用上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没有身体强化意识,享受、超前意识严重。这样的孩子,没有良好的社会实践和体验,以及自理能力,走入社会后将导致更大的行动和心理障碍。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儿童的教育就是爱与善的传承。只有做好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学生。
2.1 教师要给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
孩子对父母感情的亲情依赖,是其他任何感情都不能取代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情缺失,他们经常有一些想法和心里话却无法和长辈、亲戚们沟通交流。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扮演好慈父爱母的角色,去体贴照顾好这些孩子;经常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和交流;循循善诱,耐心劝解,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用师爱来填补缺失的父爱和母爱,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上的顾问和助手,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有时问寒问暖,检查学习用具,督促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简单的一句问候,对于他们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2.2 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培养爱好
由于缺少了父母的教育,“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系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种亲情关系的缺失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因此他们就容易将目光转向别处,从获取一些成长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这个过程中或许就会夹杂着同伴的不良文化、不良行为习惯,不健康的东西甚至越轨行为。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通过主题班会、联谊会、户外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引导学生互助互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级体的温暖,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培养爱好,激发兴趣。这样,他们的业余时间就会充实,沉侵在喜好中而不会感到单调无聊,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2.3 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留守儿童”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教师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集体开展的各种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动手动脑,使他们融入集体,亲身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其次,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留守儿童,教师可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做,培养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和责任感;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也可让他们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增强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亲和感。再次,教师要多关心多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多给他们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组织有爱心的老师成立“ “快乐儿童村”、 “留守之家”等,并加强学校对其管理和引导,使学校与家长之间联系得更为紧密。
2.4 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作为家长应把对学校的建议或要求、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长教育的方式及时反映给学校和相关老师,老师要及时把“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表现如实的向家长反映。达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致,以便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更有针对性,使学校、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通电话,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教育好“留守儿童”。同时利用农闲季节或家长返乡的机会,及时约家长面谈,互通信息,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
3 结语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共同解决,使身处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能真正沐浴到“花季”的阳光,感受到“雨季”的滋润,从而健康、快乐成长,将来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 杨金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
2011,(51).
[2] 刘两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问题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
关键词:个体差异;健康成长;问题行为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在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也是各不相同。
一、造成个别差异的因素
每个健康的幼儿他们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但总会有个体差异,他们的差异具体在哪里呢?以下我大体总结了两点: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1.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石
(1)轻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发展。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会给幼儿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觉得安全、舒适、信任。反之则会影响或阻碍幼儿的发展。例如,有些家庭由于父母一方更多地忙于工作,或者出现夫妻不和的现象,幼儿就会缺乏安全感,容易暴躁,不愿意与人沟通。
(2)客观正确的认识帮助幼儿成长。父母对自己幼儿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对于幼儿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家长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估幼儿的能力、性格、特点,挖掘幼儿潜在能力。事实证明,幼儿个性发展良好的可能性与父母正确的判断和后天的培养成正比。
2.社会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土壤
身处于城市中的幼儿,与同龄人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正在慢慢缺失。进入群体中,很多隐藏的弊端便会暴露出来。如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遇到纷争与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从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像攻击的发生,或者拒绝与同伴相处等。
二、如何关注“个别儿童”,让他们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方案的必要基础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对你产生信任感、依赖感,才会积极配合接下来的工作,为初步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了解儿童特点、兴趣爱好
在开学初,我们走访每个新生的家庭。一方面让家长大体了解幼儿园各类事项;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熟悉的环境,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从而制订合适的教育方案。
(2)尊重儿童表达需要,提供自由交流的机会
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儿童发展语言的关键是使他们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美美是个感情极其敏感、胆小的幼儿,容易怯场。但是在平日中,只要离开教师的视线与同伴交流时,就非常自由、开心,甚至忘情地大笑起来……
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需要教师的关注,身为幼儿的引导者,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语言交流的机会,尊重他们的表达需要。在活动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为每个幼儿提供主动交流的机会,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2.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关注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教师抓住实际正在发生的冲突事件进行更加具体、直接的方法指导,并让儿童实践、运用这些方式。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选择更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行为。
(1)适时抓住教育契机
辰辰是个脾气倔强的幼儿,什么事情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小伙伴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辰辰动手能力强,兴趣点也多。很多手工活动都难不倒他。
从这个兴趣点着手,我与他进行沟通交流,“说说画中都有些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些,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一系列的问题促进他的语言发展。首先,在绘画上,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利用日常活动的时候,让他给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在同伴的赞美中,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可见,适当的时机与场合,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儿童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
小明是个活泼好动的幼儿,活动中他好问、好探索、有自己的想法。他乐于与大家交流,总有很多话题,看到小伙伴遇到困难,也总会及时地帮助他们。但是他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就会毫不犹豫就夺过来,如果对方反抗,他甚至会用攻击来解决问题。
此案例中的儿童存在着明显的攻击,但同样也有着积极可贵的地方,如乐于帮助别人,愿意在集体中展现自己等。首先,要引导该幼儿了解自身的问题在哪里。其次,对于他可取的方面要加以肯定,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可利用一些活动如户外的体育活动等方式,让这些平日里好动、兴奋点较高的儿童有场所释放情绪。
3.争取家长的配合,逐步转变儿童个别差异,尽早融入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