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诗歌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6-02 15:39:10

导语:在诗歌的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诗歌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诗言志 缘情 音乐

“诗言志”一直是中国诗学的经典命题,朱自清先生称其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①。早在上个世纪,朱自清先生即著《诗言志辨》一书,对此命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受西方文化“理智/情感”的影响,今人看待这个命题,多认为“诗言志”只讲政治之怀抱,而不讲情。而近年来,出土的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书中关于先秦儒家性情问题的论述,也给我们带来了儒家诗论的新认识。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诗言志”能够成为中国诗学的核心命题,不仅仅在于其形成了对中国诗学影响深远的诗教理论,更在于这个命题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诗言志”,这个命题显然是历经一代代构建起来的。可以说,“诗言志”是个“历史积淀”的产物。因此,我们需要返回“诗言志”这个命题产生之初去探索这个命题的丰富性。

一、“诗言志”之产生

对于“诗言志”,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就是它的产生时间。首见“诗言志”是《今文尚书・尧典》中舜对他的乐官夔所说的一段话: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上述这段话是否真实可靠,“诗言志”是否产生于年代久远的舜帝时代?赞同此说的有顾易生、邻木虎雄等。支持战国说的有蒋善国、郭沫若等人。而陈良运先生在《中国诗学体系论》一书中,则提出 “诗言志”观念应当形成于秦汉之际。②

《尚书・尧典》产生的确切年代在学界仍然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至今尚未达成一致。但《尚书・尧典》一书的成书时间和“诗言志”这个命题的产生时间应该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徐复观先生认为,对于《今文尚书》的文章应分三类来看:一是根据口头传说整理、记录的,如《尧典》、《皋陶谟》等;二是经整理过的典籍,如《甘誓》、《汤誓》等;三是传下来的原始材料,如《商书》中的《盘庚》及《周书》等。③对于根据口头传说整理的这些材料,我们不能像“疑古派”那样一概否定掉。近年来新的地下出土文献也为我们提供了“诗”与“志”的新材料。曹建国先生根据文献材料证明殷墟卜辞就存在“蔽志”的描述。“依据战国简、周原卜辞殷墟卜辞,以及《尚书》、《左传》等传世文献所记载占卜‘蔽志’,则舜的时代产生‘诗言志’的观念是完全有可能的。”④而在春秋时期,“诗言志”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共识。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是认为“诗言志”产生于殷商时期,或者是久远的舜帝时代。

二、“言志”与“缘情”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思考着“诗言志”和“诗缘情”的关系。“志”与“情”究竟是一体还是对立,两种观点莫衷一是。特别是五四以来,受文学是感情产物的影响,这个问题更是引起了极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志”是以理性为主导的怀抱志意。朱自清在《诗言志辨》认为“志”是与“礼”结合在一起的怀抱。另一种观点则“志”是意与情的结合,代表人物有罗根泽、郭绍虞、王运生、顾易生等人。

应当承认,在不同的时期,“志”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着的。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认为“志”有三个内涵:记忆、记录和怀抱,并“代表了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叶舒宪先生则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认为:“诗言志”也就是“诗言祝”、“诗言寺”。把与宗教祭祀相关的诗歌唱词和民间自由传唱的歌谣韵语作为上古诗歌的两种发生,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因此,《尚书・尧典》所记载的“诗言志”应当是巫术文化语境下“人―神”关系的诉说。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中认为人类的原始文化史是一种诗性文化:古代异教民族把一切涉及占卜预兆的事情都归原到约夫这种想象的共相,所以这些民族生下来就具有诗性。他们的诗性智慧是从这种诗性玄学开始的,诗性玄学就凭天神的意旨或预见这方面来观照天神。⑤顾祖钊先生在《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一书中对华夏巫术文化和“诗言志”的产生有着很详尽的论述。然而又把“志”解释成“天之意志”(简称天意)则是我不认同的。作者又举《墨子・天志篇》“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此处只能解释“志”与“意”想通,而不能证明“诗言志”之“志”即是“天意”。正是诗所表达出来的“人意”与“天意”相互交感,才有可能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

因此,“诗言志”之“志”最初应当是表达祭者的意愿。从实践层面来看,宗教祭祀的诗歌唱词和民间自由传唱的歌谣韵语都有可能产生“诗言志”的观念。但由于当时特殊的书写条件及文化集中上层,被记录下来的应当只有和宗教祭祀相关的“诗言志”。到了西周时期,“诗言志”才慢慢开始从神的诉说转向了人,用诗来表达自己怀抱。《诗经》中出现了一些“作诗言志”的篇章。春秋时期,“赋诗言志”则成了当时社会政治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到了先秦儒家这里,“诗言志”才和诗教理论结合起来。然而,无论怎样发展,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志”看做纯理性的思想,还是要笼统地看做“怀抱”。

三、诗与乐舞

闻一多认为:上古歌诗由分途趋向合流。而陈伯海则认为:“歌诗的发展自不会由分途趋向合流,反倒是由一体走向分化”,而“诗的因数曾长期隐伏于歌谣之中,而后才分离出来,最终取得自身独立的形态。”⑥“歌”与“诗”到底是合流还是分途?我们仍不能确定。但我们能肯定的是:上古的诗一定和乐舞有着密切关联。

对于“诗言志”,我们关注的重点一直是“诗言何志”以及“诗言志”是怎么一步步确立起来的。而海外汉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特别注重诗如何才能言志。诗作为一种符号,必须和乐舞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言意的效果。对于《尚书・尧典》的这一段话,郝大维和安乐哲说:“用语词表达心志,用诗赋论争,都要用乐器加强诗的效果,这一过程也就是增强语言表达的精炼、微妙性以及表达的潜力。”⑦同样,高友工也认为:第一句,诗言志,一直被确定认为是中国诗学中最著名的命题,但人们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第二句话:歌永言,这第二句话恰恰提醒我们,只有在音乐理论这一语境中才会对第一句加以正确的理解。“永”一词的准确意义是难以解释的,但它的要旨是,用以交流的普通语词必须转化得更为集中更为形式化。就语言而言,这一切可以通过重复、延宕以及其他的形式变化来完成。将“诗言志”和“歌永言”合而论之,便构成了后来的音乐理论的核心……

“诗言志”能够成为中国诗学的重要命题,不仅仅在于儒家诗教理论和政治建构的结果,还在于这个命题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历代都有影响。

参考文献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

②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3-48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湾商务印书店,1969:589-590

④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34

⑤顾祖钊,《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0

⑥陈伯海,《释“诗言志”》[J].《文学遗产》,2005(3)

⑦[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5

第2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基础;教学改革;兴趣爱好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在传统的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都是利用教材口干舌燥地教学,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听课效率低下,对于控制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还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而对于控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不是呼呼大睡就是交头接耳,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即便是这样很多教师还是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课堂上和学生缺少互动,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同时难以针对学生学习的误区进行教学调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面对这一教学状况,教师必须认真汲取教学经验,对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改革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先将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入实际的车间实习,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厂房的观摩,在观察中现场学习工作经验,并进行一些简单机械的拆装。在实际拆装的过程中了解机械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及使用方式。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在兴趣的鞭策之下,能够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激发学生的机械基础学习兴趣,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机械基础这一门学科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知识学生理解得并不到位。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教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还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些比较典型和常见的事物为例,例如,加工大米的相关机械和水稻收割机等机械的应用讲解,使学生了解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或通过自行车的变速系统,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与链传动的知识。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能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意识到机械基础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知道机械基础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堂上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生活化的问题设置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离合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个人骑摩托车的时候,首先应该紧紧地抓住离合器,在打火之后发动摩托车,就可以慢慢地将离合器放松。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过程对离合器进行分析,了解离合器是怎样的一个工作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在教师指引的基础上去思考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当然,教师也可以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几个选项:A.离合器是先合后开;B.离合器先开后合;C.一直保持开着。当学生看到选项之后,首先一眼就分辨出C选项肯定是不对的,这样排除一个之后学生就会更加轻松,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进行研究和分析,学生的信心十足,竞争意识也越来越强,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解。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表达一下自己对摩托车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离合器的知识,记忆力更加深刻,还会激发学生对于机械基础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机械基础教学课堂中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全方面地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全新的改革,改革要求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树立新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而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由于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愿意对已经熟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原因在于:其一,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没有教学经验,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其二,他们对全新的教学模式持怀疑态度,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改革,为祖国培育新一代专业型人才。

总而言之,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新一代、高质量的机械基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张花平.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8).

[2]李凡.中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8).

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通过对社会、学生、教师各方面调研后,进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随着高职学院示范建设的深人,各学科专业都针对社会需求变化和生源变化做了调整和改革。作为公共课程的《计算机基础》也必须通过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院的建设。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系到对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撑,也涉及到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否适应岗位实际需求。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和应用能力,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是对当代高职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原高职院校“扫盲式”的计算机文化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新的形势的发展。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有新的认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应该由“文化教育”转为“技术教育”,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通过对上述问题调研、分析和实践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改革。

一、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分析

1.生源基础差异较大,教学课时减少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中小学已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背景下,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人学新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不断提高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是“零起点”教学,个别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拥有计算机一级证书,有的甚至有二级证书。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区、省市的生源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省外生源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有些甚至都没接触过计算机,这与本省生源相差很大。即使全部是本省生源,各地市的生源基础也有很大差别,使得同一个班里组织教学难度很大。另外,近几年的示范院校建设,使实践课程的课时增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数减少,如何在较少的课时里让学生学到最实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是计算机基础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2.社会需求有变化

根据2008年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的社会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在IT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工类企业等相关单位中,有60%左右的单位认为基础类项目是最有必要学习的内容,这些基础类项目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操作系统、汉字输人能力等。并且调查资料显示,几乎被调查的所有行业都将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列为第二重要的项目。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现状,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条件,坚持以学生为本,为避免学生因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的组织教学的困难,实现教学从齐步走到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推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改革。

1.分层次教学简介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应当根据学生在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编写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分层次教学就是在肯定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知识能力与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促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2.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实施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发展意向和意愿进行合理分类。首先,从新生着手,在人学后开课前进行摸底考试(摸底考试可以要求全部新生参加,也可通过自愿报名参加),对学生分层分班后再教学。选出部分学生作为计算机提高班学生,其余学生划归普通班,但对各班学生可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班学生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下调到普通班,同时允许普通班的优秀生加人到提高班。其次,对于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在课余开设困难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自主地选择在提高班学习或者在普通班学习。 分层主要是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目的是为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和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质、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又在按成绩分班的基础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在开课最初的两周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自行调节,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班听课,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因简单按成绩划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按这样的学生分班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各方面具体分层组织教学。

(1)教学内容分层。根据基础分层后,按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与自身要求,分别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我们对普通班学生仍按原来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要求授课,而对提高班授课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进行了调整,缩短有关计算机基础的授课学时,增加一些系统操作、流行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的各种高级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多媒体制作大赛、文字输人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企业通常认可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也希望学校能加强学生的办公自动化“能力”。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在课时数中安排了部分课时进行计算机实训,既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为省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做准备。

(2)教学方法分层。根据分层次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在普通班侧重于精讲细讲,而在提高班可以根据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详略得当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授课模式。对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内容,可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和操作,或者直接布置任务给学生,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汇报讲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课程课件在网上公布,学生可以上网浏览或下载进行复习或预习。在课件中体现对不同层次的要求,加强了层次之间的交叉和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实践环节分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教师教授学生各种操作或设计思想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熟练操作,因而实践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由于层次划分中教学内容不同,实践课的内容和要求也必然有所区别。因此,实践课的组织将不宜用统一的形式,应按高低层次来组织实践课。我们采取对提高班的同学进行重新编班,组织集体上机,对实践内容的要求避免墨守成规,根据教学内容给出一些附加题和综合性的操作题,鼓励他们对同一类问题可从多种角度去考虑,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思路,也有利于同学们进行创新。

(4)考核方式分层。普通班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50%。提高班的学生考核方式则以平时为20%,实验成绩占60%,期末考试占20%,突出学生平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及课堂纪律,实验成绩主要以平时完成任务的程度而定,期末考试则以上机操作形式为主。

三、教学改革效果

第4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其中,基础教育属于动态性概念,从我国国情的角度来看,指含初中以前的教育形式,从狭义角度来看,指九年义务制教育;从广义角度来看,指社会知识教育、家庭教育及义务制教育,甚至少部分国家将高中纳入基础教育的范畴,从国际定义的角度来看,指面向所有人提供最低限度经验、社会准则、观点及知识的教育。鉴于此,本文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约因素的研究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从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总结起来,其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与国家就业结构、经济结构、教育投入资金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教育投入资金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学生适量的发展空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国家持鼓励政策,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紧扣教学任务,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基础课程,但是一部分地区的学校由于自身教育资金投入过少,无法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维护费用昂贵,甚至少部分地区的学校无法承担师资培训费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传统指某个民族由历史积淀形成影响现实社会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约束力。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对当今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国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化潮流涌入中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优秀文化逐渐产生了边缘化趋势。

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弱化,人们信奉的是利己意识与拜金思想,价值观走偏,缺失文化信仰。曾经的信义之族与礼仪之邦,因为传统文化缺失而带来的义利观扭曲,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部制约因素

既然存在外部因素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那么便存在内部制约因素,比如,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以及基础教育存在阶段性特点等。涉及的主要制约内容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指受教育完成教育的总要求,不仅规定人才的培养要求,还直接决定基础课程的制定方向。从实质来看,课程分配是选择经验的过程,我们必须以教育目标为指导,但是受教育目标特殊性的限制,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历史时期存在密切联系。为了重新学习经验,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重新配置基础课程。

(二)教育者的素质水平

从地方教育的结构来看,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力量,其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基础课程改革的进程。校长属于学校的组织者,宏观管理学校的一切活动。同时,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办学理念,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模式。校长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学校是否存在明确的办学理念、是否能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及是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基础课程项目,甚至直接参与基础课程的设立。教师属于课程的执行者,但是课程教学作为一项动态过程,教师无法完整“传递”课程内容,教师均适量{整课程内容,甚至课程制定者由教师的反馈中逐步调整教学目标。上述过程称为课程互动调整理念,体现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仅负责课程开发,还起着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基本作用。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应逐步转变自身角色,成为课程引导者。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思考

结合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便需要加快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健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制,信息化水平薄弱,改革手段落后,改革方法单一,改革效率低下,不仅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还可能埋下其他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鉴于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同时,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流程,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逐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5篇

〔关键词〕微格式信息组织信息处理

〔分类号〕G250.76

Microformats-Based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ing Frame

Li Shuning

Libr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80

Graduation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49

〔Abstract〕After introducing the definition of microforma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formats technology system, induce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s about the framework of microformats-based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ing which compos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microformats like data structurizing definiting and describing,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describing, network hyperlink information describing, and commenting mechanism describing. This paper also generalizes the applying area and methods of four kinds of microformats compendiously, and points out that microformats?diffusion will influence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ing deeply.

〔Keywords〕microformatsinformation organizationinformation processing

1微格式概念及微格式技术体系的意义

1.1微格式的概念

2005年6月,微格式(Microformats)在美国超新星大会上由Technorati公司资深技术专家Tantek Celik提出[1]。所谓微格式,是指“在HTML中嵌入语义元素以实现分散开发的简单规范”[2]。微格式是一套基于创作公用协议的开放标准。为了更好理解微格式,微格式网站还以“微格式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样一种开放定义的形式予以详细说明(见表1)。

1.2微格式的技术体系及其意义[3-6]

所谓微格式技术体系是指由各种微格式组成一系列信息组织和处理技术的总称。微格式技术体系建立在吸纳了XML优势的XHTML语言的基础上,主要由基本微格式和复合微格式两部分组成(见图1)。基本微格式是解决单一问题的最小解决方案,采用XHTML支持的rel、rev、class等属性定义具有语义的属性集,嵌入到网页文件中直接使用,或者作为复合微格式的基本组成要素。这类的微格式有XOXO、XMDP、rel-license、rel-tag、XFN等。复合微格式由基本微格式和标准的XHTML元素组成,解决描述复合数据类型现存标准方案与XHTML之间准确转换问题。这类的微格式有hCalendar、hCard、hReview等。

通过微格式技术体系,可以定义和标记任何可以在网上的数据类型,或多数据类型组成的信息集合;可以定义和标记社会关系网络、个人联系信息和个人日程安排等实现第三方工具的抽取、转换;可以定义和标记版权信息、内容tag、评论、网页类型(如目录、主页等)等各种超链接的属性;可以定义和标记文件,或信息集合及其内部任何部分的命名、抽取和链接并在网上显示结构细节;可以在现有的支持HTML的浏览器、支持RSS的阅读器上无障碍浏览;现有网络找到了走向语义网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法[6-10]。

2基于微格式的信息组织和处理框架

微格式技术体系按照信息组织和处理所要解决问题,可以抽象成数据结构化定义和标记的微格式、描述个人和组织信息的微格式、描述评论机制的微格式、描述超链接属性的微格式、描述其他具体应用的微格式(见图2)。为了支持人们利用微格式信息,微格式官方网站[11]提供了一系列的制作、和转换工具。

2.1作为数据结构化标记和定义的微格式

2.1.1XMDP[12]XMDP的全称是XHTML Meta Data Profiles,用于定义HTML的元数据配置文件。XMDP按照“简单”、“复用”和“最保守”的原则,从HTML4.0的相关规范抽取相关的“约束条件(constraints)”、“方向(direction)”和“线索(hints)”,从XHTML1.0构建格式抽取格式元素,定义了元数据配置格式。微格式利用XMDP包含的格式定义相关的属性、属性定义、简短描述等信息,以为格式定义头,对其他微格式的结构进行定义和标记。

2.1.2XOXO[13]XOXO是拓展型开放XHTML规范(eXtensible Open XHTML Outlines)的简称。作为数据结构化的微格式,XOXO定义了一种新的XHTML文档类型,这种文档类型以模块化XHTML的形式定义了模块框架和各种模块。制定XOXO文档类型的目的就是提供XHTML友好的规范,以便于XML引擎处理和浏览器简单的互操作。

XOXO采用XHTML结构定义标签元素“body”、“head”、“html”,列表标签“dl”、“dt”、“li”等以及标签元素属性text、description、url等定义了微格式赖以存在的结构,是基本的用于定义其他微格式及正确显示微格式的基础,是实现数据结构化、语义化的基础,其具体的则可以采用XHTML,也可以采用纯XML文件。

2.2标记描述个人和组织信息的微格式

2.2.1hCard[14]和hCalendar[15]为了方便个人和组织在互联网上个人联系信息,国际上推出了专门的标准vCard来统一联系方式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由于vCard在网上的形式没有采用结构化的数据,用户无法将联系信息自动导入到个人通信录管理软件,使用基于关键词全文查询的搜索引擎也无法准确查询这部分联系数据。微格式hCard是建立在vCard标准的基础上,以XHTML具有语意化的标签属性来表征个人和组织机构的联系信息,从而将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变成了结构化的数据,便于第三方软件的自动抽取。

hCalendar则是为了将互联网上的诸如“会议日程安排”、“课程安排”等与个人日程安排密切相关的非结构化信息转化成结构化信息的微格式。它建立在诸如vCalendar和iCalendar这样的国际日历和日程安排标准的基础上,提供对“组织者”、“时间”、“地点”等项目标记和描述,便于将这些信息导出到用户个人日程安排管理软件中。

2.2.2XFN[8,16]XFN(XHTML Friends Network)是全球多媒体协议组为了在互联网上显化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赋予超链接语义属性表征人类关系的简单方式。它以枚举的方式定义了“Friendship(朋友)”、“Professional(工作关系)”、“Geographic(地缘关系)”、“Family(家庭关系)”、“Identify(其他所有的关系)”等7种关系及其具体关系值和约束条件。例如,对于博客中以Blogroll形式列出的博客作者感兴趣博客的超链接,XFN通过简单在标签中增加一个“rel”属性来揭示博客作者和感兴趣博客之间的关系。如:

2.2.3hResume[17,19]hResume是一种复合微格式,它使用纯文本的“text”描述一般性的描述,使用hCard描述个人联系信息和相关的机构信息,使用hCalendar描述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使用rel-tag描述个人技能,使用cite tag描述发表的作品等,专门用于个人简历和个人履历表信息的微格式,适合于嵌入到(X)HTML、Atom、RSS和专门的XML文件格式中。

信息用户寻找工作机会时,经常会分别登录不同的求职网站求职简历,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事情。采用hResume的简历,由于具有语义的结构化信息,支持微格式的求职网站(如SimplyHired)可以直接抽取这些个人求职简历的信息,用户需要做的就是在个人博客上或者某个求职站点上hResume的个人简历。嵌入到RSS、Atom的hResume还可以供招聘人员使用RSS阅读器调用或者其他第三方软件抽取数据。

2.省略/tag/Microformats rel="tag">Microformats</a>

2.4评论机制标记和描述的微格式

2.4.1hReview[19-20]互联网上了多种多样的评论信息,从对产品(电影、音乐和书籍等)的评论,到商业服务(餐馆、旅馆等)的评论,再到对于某个人(政治人物、艺术家、电影明星等)的评论、某个事件的评论、在线资源甚至评论内容本身的评论等。对于那些想了解该产品、该服务的人来说,了解别人的评论对于即将做出的决定非常有帮助。因此,对于这些评论信息进行组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hReview,作为一种分布存在评论的标准,通过为评论内容增加语义化标签,使得评论内容数据得以结构化,以便于评论内容的、共享、聚合和集成。hReview是一种复合标准,充分利用hCard和hCalendar标准已经定义的元素,这些元素包括:版本、概要、项目类型(产品、商业服务、事件等)、项目信息(利用hCard标识个人和商业联系信息,利用hCalendar标识事件)、评论者、评论时间(dtreviewed)、评分等级(rating)、具体的描述、tags、永久性地址(permalink)和许可证(license)等。

2.4.2VoteLinks[19,21]VoteLink是一种基本微格式,其使用的元素比较少,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简单。现存网站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的水平,经常会在网上举行一些评选,也有一些诸如博客流行度测评、现实生活选举类似的活动也需要用户进行评选。用户只需要表示其最简单的意见:同意、不同意、中立或弃权。有些意见的提出并不是在内容网站,而是在各自的博客站点上,只要按照微格式的要求进行了VoteLink的标记,其发表的意见就会被相关的识别和聚合软件获取和集成。例如为了表示对“”内容表示反对,只要在自己博客上添加如下链接即可:

2.省略 launched at Supernova 2005.[2007-01-25]..

[2][2007-01-25].省略/wiki/Main_Page.

[3][2007-01-25].省略/about/.

[4][2007-01-25].省略/wiki/elemental-microformat.

[5][2007-01-25].省略/wiki/compound-microformat.

[6]Francesc C F, Vincent Q, Irene V. Templates, microformats and structured editing.[2007-01-25].wam.inrialpes.fr/publications/2006/DocEng/DocEng2006.pdf.

[7]Matthieu-P S. Microformats a XML-document-immanent way for semantic annotations of web contents.[2007-01-25].myhpi.de/~schapran/pke/Microformats_-_A_XML-document-immanent_way_for_semantic_ annotations_of_web_contents.pdf.

[8]Rphit K. Microformats the next (small) thing on the semantic Web?.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2006(1):68-75.

[9]Rohit K, Tantek C. Microformts: a pragmatic to the semantic web.[2007-01-25].省略/programme/files/pdf/p116.pdf.

[10]Danny A. The short path to the future web.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2006(11-12):77-79.

[11][2007-01-25].省略/code/.

[12][2007-01-25].省略/xmdp/.

[13][2007-01-25].省略/wiki/xoxo.

[14][2007-01-25].省略/wiki/hcard.

[15][2007-01-25].省略/wiki/hcalendar.

[16][2007-01-25].省略/xfn/.

[17]John A. The big picture on microformats.[2007-01-25].省略/articles/ the_big_picture_on_ microformats/.

[18][2007-01-25].省略/wiki/hresume.

[19]Molly E H. Microformats: Understanding elemental microformats.[2007-01-25].省略/guides/content.asp?g=webdesign&seqNum=293&rl=1.

[20][2007-01-25].省略/wiki/hreview.

[21][2007-01-25].省略/wiki/votelink.

[22]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2003:15-16.

[23]Carl R. Fit for purpose microformats.[2007-01-25].省略/pressroom /newsletters/200610/C1.

李书宁

第6篇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好前提下,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多数院校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特别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大多数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本质特征,探索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一、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业状况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考试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考试的作用。

(一)考试内容上理论重于实践

我国高职院校现在的考试内容中,特别是公共课、基础课,大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同时偏重于知识的记忆性,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死记硬背式,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也不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学生平时得过且过,靠考试前突击,也能取得好成绩,也给考试作弊提供了沃土。这些现象表明,以记忆为主,以统一答案、统一评分标准的考核方式背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本质特征,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已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考试形式单一,考试题型规范化

目前高职考试方式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其他考试方式较少或根本上没有。单一化的考试方式使考试的偶然性和风险性加大,不能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试题题型也固化,一般客观题较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考查一些职业对学生的特殊要求。例如:高职中的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说”。而传统的考试形式却恰恰不能考核学生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三)对学生的评价上重分数,轻素质

高职教育的生源与普通高校生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进入职业院校就读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然而不等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素质低于本科院校,特别是有许多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交际、沟通的能力甚至高于本科生。然而传统考试只注重考生独立的试卷作答能力,使很多考生虽拥有其他高超的能力,也很难被传统考试青睐而获得真正最终合理的能力评价。

二、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高职旅游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路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观念是从“知识”本身出发的,即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现代的考试观念是从“人”本身出发的,它强调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加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因此,现代高职教育者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核观,树立人为本、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核理念,把考核切实作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顺应市场需求,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确定考核模式,由重理论知识教育向加强能力培养的转变。

(二)优化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考试命题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考试效果。考试命题要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最后确定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测试评价。

(三)创建形式多样的课程考试体系,重视过程考核,突出职教特色

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应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口试、实践、实地考查、辨论、调研报告、作品制作、任务表演、情景测试等多种形式,使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更好地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能更好地体现出一名学生在思维、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发展。还可设立一些考试外模式,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譬如中国历史文化课程,可以举办学术讲座,适当降低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并且活跃课堂气氛,改进讲授方法,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广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营造一个多元的、富有选择性与创造性的氛围。

(四)树立多元评价观,全面评价学生学习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实践路径

一、高职院校导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给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较大冲击。在高职院校当中,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计算机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日益密切,计算机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毕业后即面临着就业的特点。所以,他们必须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修课,对学好其他计算机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学科都朝着高度综合而又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与融合,衍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这就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导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使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从而为以后学好计算机后继课程,以及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打好基础。

二、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要积极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具有较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一些情况,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学生大致分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两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同类别的学生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广阔,有来自农村的,也有城市的。一般来说,城市家庭的学生由于接触的信息知识较多,掌握的电脑知识也较为丰富,而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电脑知识较为匮乏,虽然有些农村中小学有电脑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电脑教学课程没有被重视。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模式之上。

计算机是一门信息技术,其发展更新速度较快,如果教学内容不及时更新,就会明显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需要。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多仍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内容几乎没有更新,学生学习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换代,缺乏对新技术和前沿知识的了解,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教学方法大多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采取“填鸭式”式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不健全的测试考核体系。

健全的测试考核体系从一定形式上引导学生和教师提高自己计算机综合能力。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以理论知识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面试等考试形式很少采用。[2]这种考试形式容易造成学生思想僵化,理论水平高而实践操作能力低等现象。高职院校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必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不健全的测试考核体系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改革。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

在当今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时期,计算机的应用是广泛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根据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现状,积极地进行改革与探索,实现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导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课程时,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取其所需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即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在实践方面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瓶颈问题。要破除这些“瓶颈”,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现代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这个平台,及时更新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并改变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为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技术力量。

(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考试制度大多采用单一的卷面理论考试,而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计算机课程是一项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建立与之对应的考评机制,通过机制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各阶段任务进行“成果化”意识培养,形成对专业学生的良性循环学习方式。[3]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标准,通过考核标准刺激,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苏建华.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11-02

1引言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高职学生有较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但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差;有自己的主见,但学习的自信心差;对未来的就业与现在的学习目标有感性的看法,但缺少理性的认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传统精英式的“先说后做、光说不做”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高职学生,高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

目前,很多学生尚未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相关软件的熟练使用,如很多学生还不能按学校的要求对毕业论文 (设计) 进行排版,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建设滞后。高职教材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备性,缺乏可操作性、实用性和应用性。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原创性的教学课件,理论讲授过多,多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方法。

3) 实验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多简单按照教材设计实验,有些题目缺乏实用性和综合性,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内容的控制性差;学生上机任务不够明确,没有探索空间,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实验目的性不强。

4) 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

3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

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教育必须开展以实验为先导的教学改革。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文档组织等诸方面的考虑和安排,我们尝试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编写了主要用于实验也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通过一系列来自于实际工作中的实验练习,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概念、理论知识与技术融入到实验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对该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全部实验练习包含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各个方面 (见表1) ,包括可供选择的14个实验和1个实验总结。每个实验中都包含背景知识介绍、所需的工具及准备工作和实验步骤指导等,每个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感受完成实验总结,加深对课程教材中所介绍概念的理解,并掌握相关主流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等。教师通过实验总结,了解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实验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信息表示与计算机病毒等实验。通过实验,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方法;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方法及常用软件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通过资料阅读,了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计算机发展趋势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实验2:Windows XP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及文件系统、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与附件等实验。通过实验,理解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文件及文件系统,掌握文件管理方法;掌握Windows XP控制面板的作用以及附件的功能;通过实例,掌握桌面的设置方法以及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安装;通过资料阅读,了解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

实验3: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基础知识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及其特点;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组成;掌握IP地址和域名系统;通过实例,掌握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方法,掌握IE浏览器、Outlook Express电子邮件、Google搜索引擎以及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通过资料阅读,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万兆局域网技术以及Google公司的发展情况。

实验4:字处理软件Word 2003。包括Word 2003的基本操作、表格和图文混排等实验。通过实验,熟悉Word 2003窗口的基本组成;掌握视图概念;掌握表格处理;掌握艺术字的处理;通过实例,掌握Word 2003文档的基本编辑方法和排版技术,掌握绘制图形和图文混排,通过资料阅读,了解Word之父西蒙尼及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中的新功能。

实验5: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包括Excel 2003的基本操作、图表和数据管理等实验。通过实验,熟悉Excel 2003窗口的基本组成;掌握工作表的编辑和管理;掌握数据格式化;通过实例,掌握Excel 2003中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掌握数据图表化;掌握用数据清单管理数据;通过资料阅读,了解XML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的特点。

实验6: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包括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设计及演示等实验。通过实验,熟悉PowerPoint 2003窗口的基本组成;掌握建立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掌握演示文稿的格式化;掌握动画、超级链接和动作按钮等的设置方法;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及放映方式的设置方法;通过资料阅读,了解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的新界面。

实验7: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包括用FrontPage 2003制作网页、网站的等实验。通过实验,熟悉FrontPage 2003窗口的基本组成;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站点的流程;通过实例,掌握制作个人网页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通过IIS服务器站点的方法;通过资料阅读,了解影响世界的15个网站。

实验8: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总结。全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回顾所有实验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概括、评价和总结,以巩固通过实验所了解和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知识和技术。

各个实验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可以搜索更早的实验来帮助解决。每个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感受完成实验总结;师生通过“实验总结”和“教师评价”部分,交流对学科知识、实验内容的理解与体会。

4结束语

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中产生的学习困难,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而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先做后说、边做边说”的方法,把根据学科理论知识精心设计的实验实践环节与学科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认知困难,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苏,王文. 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首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 (西安,2005) 论文集[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4-198.

第9篇

一、突发事件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

二是,一些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充分、有力。

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

四是,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二、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思路

一是,重在预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突发事件的演变一般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可控的,只要措施得力、应对有方,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是完全可能的。因此,突发事件处置要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作为处置的重要目的和出发点。

二是,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对其权力行使进行规范。突发事件往往严重威胁、危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了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赋予政府必要的处置权力,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协调指挥各种社会力量。

三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相统一。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社会危害性,政府固然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职责,同时社会公众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不仅需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还需要其履行特定义务。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服从指挥、提供协助、给予配合、必要时采取先行处置措施的法定义务。

四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整合各种力量,是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效率的根本举措。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三、突发事件处置的制度措施

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是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

第一,建立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制度

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并严格予以执行;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危险源、危险区域;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第二,教育训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器材;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第三,经费、物资、科研保障制度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四,监测和预警制度

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预警机制不够健全,是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及时、人员财产损失比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及时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并及时上报;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分析评估,定时向社会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向社会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当责令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及时向社会有关避免或者减轻损害的建议、劝告,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方面力量,依法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避免其发展为特别严重的事件,努力减轻和消除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

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三是,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时,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

四是,发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