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39:10
导语:在诗歌的基础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诗言志 缘情 音乐
“诗言志”一直是中国诗学的经典命题,朱自清先生称其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①。早在上个世纪,朱自清先生即著《诗言志辨》一书,对此命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受西方文化“理智/情感”的影响,今人看待这个命题,多认为“诗言志”只讲政治之怀抱,而不讲情。而近年来,出土的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书中关于先秦儒家性情问题的论述,也给我们带来了儒家诗论的新认识。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诗言志”能够成为中国诗学的核心命题,不仅仅在于其形成了对中国诗学影响深远的诗教理论,更在于这个命题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诗言志”,这个命题显然是历经一代代构建起来的。可以说,“诗言志”是个“历史积淀”的产物。因此,我们需要返回“诗言志”这个命题产生之初去探索这个命题的丰富性。
一、“诗言志”之产生
对于“诗言志”,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就是它的产生时间。首见“诗言志”是《今文尚书・尧典》中舜对他的乐官夔所说的一段话: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上述这段话是否真实可靠,“诗言志”是否产生于年代久远的舜帝时代?赞同此说的有顾易生、邻木虎雄等。支持战国说的有蒋善国、郭沫若等人。而陈良运先生在《中国诗学体系论》一书中,则提出 “诗言志”观念应当形成于秦汉之际。②
《尚书・尧典》产生的确切年代在学界仍然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至今尚未达成一致。但《尚书・尧典》一书的成书时间和“诗言志”这个命题的产生时间应该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徐复观先生认为,对于《今文尚书》的文章应分三类来看:一是根据口头传说整理、记录的,如《尧典》、《皋陶谟》等;二是经整理过的典籍,如《甘誓》、《汤誓》等;三是传下来的原始材料,如《商书》中的《盘庚》及《周书》等。③对于根据口头传说整理的这些材料,我们不能像“疑古派”那样一概否定掉。近年来新的地下出土文献也为我们提供了“诗”与“志”的新材料。曹建国先生根据文献材料证明殷墟卜辞就存在“蔽志”的描述。“依据战国简、周原卜辞殷墟卜辞,以及《尚书》、《左传》等传世文献所记载占卜‘蔽志’,则舜的时代产生‘诗言志’的观念是完全有可能的。”④而在春秋时期,“诗言志”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共识。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是认为“诗言志”产生于殷商时期,或者是久远的舜帝时代。
二、“言志”与“缘情”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思考着“诗言志”和“诗缘情”的关系。“志”与“情”究竟是一体还是对立,两种观点莫衷一是。特别是五四以来,受文学是感情产物的影响,这个问题更是引起了极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志”是以理性为主导的怀抱志意。朱自清在《诗言志辨》认为“志”是与“礼”结合在一起的怀抱。另一种观点则“志”是意与情的结合,代表人物有罗根泽、郭绍虞、王运生、顾易生等人。
应当承认,在不同的时期,“志”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着的。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认为“志”有三个内涵:记忆、记录和怀抱,并“代表了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叶舒宪先生则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一书中认为:“诗言志”也就是“诗言祝”、“诗言寺”。把与宗教祭祀相关的诗歌唱词和民间自由传唱的歌谣韵语作为上古诗歌的两种发生,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因此,《尚书・尧典》所记载的“诗言志”应当是巫术文化语境下“人―神”关系的诉说。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中认为人类的原始文化史是一种诗性文化:古代异教民族把一切涉及占卜预兆的事情都归原到约夫这种想象的共相,所以这些民族生下来就具有诗性。他们的诗性智慧是从这种诗性玄学开始的,诗性玄学就凭天神的意旨或预见这方面来观照天神。⑤顾祖钊先生在《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一书中对华夏巫术文化和“诗言志”的产生有着很详尽的论述。然而又把“志”解释成“天之意志”(简称天意)则是我不认同的。作者又举《墨子・天志篇》“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此处只能解释“志”与“意”想通,而不能证明“诗言志”之“志”即是“天意”。正是诗所表达出来的“人意”与“天意”相互交感,才有可能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
因此,“诗言志”之“志”最初应当是表达祭者的意愿。从实践层面来看,宗教祭祀的诗歌唱词和民间自由传唱的歌谣韵语都有可能产生“诗言志”的观念。但由于当时特殊的书写条件及文化集中上层,被记录下来的应当只有和宗教祭祀相关的“诗言志”。到了西周时期,“诗言志”才慢慢开始从神的诉说转向了人,用诗来表达自己怀抱。《诗经》中出现了一些“作诗言志”的篇章。春秋时期,“赋诗言志”则成了当时社会政治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到了先秦儒家这里,“诗言志”才和诗教理论结合起来。然而,无论怎样发展,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志”看做纯理性的思想,还是要笼统地看做“怀抱”。
三、诗与乐舞
闻一多认为:上古歌诗由分途趋向合流。而陈伯海则认为:“歌诗的发展自不会由分途趋向合流,反倒是由一体走向分化”,而“诗的因数曾长期隐伏于歌谣之中,而后才分离出来,最终取得自身独立的形态。”⑥“歌”与“诗”到底是合流还是分途?我们仍不能确定。但我们能肯定的是:上古的诗一定和乐舞有着密切关联。
对于“诗言志”,我们关注的重点一直是“诗言何志”以及“诗言志”是怎么一步步确立起来的。而海外汉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特别注重诗如何才能言志。诗作为一种符号,必须和乐舞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言意的效果。对于《尚书・尧典》的这一段话,郝大维和安乐哲说:“用语词表达心志,用诗赋论争,都要用乐器加强诗的效果,这一过程也就是增强语言表达的精炼、微妙性以及表达的潜力。”⑦同样,高友工也认为:第一句,诗言志,一直被确定认为是中国诗学中最著名的命题,但人们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第二句话:歌永言,这第二句话恰恰提醒我们,只有在音乐理论这一语境中才会对第一句加以正确的理解。“永”一词的准确意义是难以解释的,但它的要旨是,用以交流的普通语词必须转化得更为集中更为形式化。就语言而言,这一切可以通过重复、延宕以及其他的形式变化来完成。将“诗言志”和“歌永言”合而论之,便构成了后来的音乐理论的核心……
“诗言志”能够成为中国诗学的重要命题,不仅仅在于儒家诗教理论和政治建构的结果,还在于这个命题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历代都有影响。
参考文献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
②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3-48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湾商务印书店,1969:589-590
④曹建国,《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34
⑤顾祖钊,《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0
⑥陈伯海,《释“诗言志”》[J].《文学遗产》,2005(3)
⑦[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5
关键词:会计职业基础;会计凭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77-02
会计职业基础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在会计职业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模拟企业实际业务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实践技能水平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会计职业基础教学是以会计核算方法的先后顺序编排教学内容,这样的编排体系不利于刚入门的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理解一些非常专业的会计名词,效果往往是很差的,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把握往往是孤立的,等到实际工作时,根本不知道会计工作如何连贯的完成。本文采取了一些长期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教学经验及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工作过程导向”理论为基础,对会计职业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1.了解会计工作
上课之前先将学生带入多家校企合作单位(最好是生产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学生参观完之后要求详细地写出企业经营的过程,将学生按6~8人分组,讨论出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哪些需要会计进行工作。让学生初次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得出会计是发工资,会计是计算产品成本,会计是去交税的,学生自己就能理解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通过老师的诱导学生就会对会计是如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一个月交多少税等有关会计工作方面的问题产生好奇,此时可以按照分组将学生分出纳、会计核算、总账、报税、审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
2.结合实际工作组织教学
通过了解会计工作之后以每组成立一个小型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载体,采购企业用的凭证和账簿,收集和复印企业用的采购发票、入库单、支票等原始单据,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并依照工作流程分为五个项目:
项目一:初始建账,在此项目中让学生认识账簿及账簿的分类与建账的过程。
项目二:日常业务会计处理,在此项目中学生模拟投资,通过资金的运转学习学习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从企业投资开始让学生模拟练习支票、进账单,采购发票、入库单据等原始单据的填写以及单据传递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和区别,以及原始凭证的重要性、取得、填写、传递和审核;学会会计记账方法,学会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学会登记日记账与明细分类账,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将会计专业必备的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处理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进行穿插在其中教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运用会计知识。
项目三:期末会计处理,在月末模拟企业实物盘点,通过学生自己盘点让他们认识到实际盘点的数据和前面项目二自己账簿上的数据可能会出现差额,不同的类型的差额会计的处理,最终会计找出差额的原因并如何记账,在此项目中学生学会盘点表的填写,盘点的方法,损益结转、利润的核算、期末对账和结账,以及更好地了解会计分期的含义。
项目四:编制财务报表,在此项目中让学生了解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准确性和严谨性,主要包括:认识财务报表;编制模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项目五: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在此项目中让学生了解会计档案的延续性。主要包括:整理与装订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档案;会计工作交接。
结合实际工作组织教学部分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方面与会计核算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设计完成每一会计工作流程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在此部分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完成会计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使理论性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系统化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与工作实践结合,使知识的学习直接转换为岗位工作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账务处理程序。
3.综合练习熟练掌握会计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
综合练习课的练习内容,以模拟企业下一个月的各项经济业务为例,按照第二部分的会计工作循环设计一个完整的案例,在案例中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定期财产清查、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直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完成一个会计处理程序。通过综合练习要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完成两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是主导,教师在旁观看,最后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巩固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
综合练习的过程是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也是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更是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综合练习是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各种经济业务准确独立的处理能力,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竞赛式课堂教学结构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通过对社会、学生、教师各方面调研后,进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随着高职学院示范建设的深人,各学科专业都针对社会需求变化和生源变化做了调整和改革。作为公共课程的《计算机基础》也必须通过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院的建设。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系到对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撑,也涉及到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否适应岗位实际需求。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和应用能力,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是对当代高职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原高职院校“扫盲式”的计算机文化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新的形势的发展。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有新的认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应该由“文化教育”转为“技术教育”,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通过对上述问题调研、分析和实践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改革。
一、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分析
1.生源基础差异较大,教学课时减少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中小学已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背景下,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人学新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不断提高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是“零起点”教学,个别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拥有计算机一级证书,有的甚至有二级证书。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区、省市的生源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省外生源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有些甚至都没接触过计算机,这与本省生源相差很大。即使全部是本省生源,各地市的生源基础也有很大差别,使得同一个班里组织教学难度很大。另外,近几年的示范院校建设,使实践课程的课时增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数减少,如何在较少的课时里让学生学到最实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是计算机基础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2.社会需求有变化
根据2008年浙江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的社会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在IT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工类企业等相关单位中,有60%左右的单位认为基础类项目是最有必要学习的内容,这些基础类项目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操作系统、汉字输人能力等。并且调查资料显示,几乎被调查的所有行业都将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列为第二重要的项目。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现状,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条件,坚持以学生为本,为避免学生因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的组织教学的困难,实现教学从齐步走到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推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改革。
1.分层次教学简介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应当根据学生在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编写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分层次教学就是在肯定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知识能力与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促使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2.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实施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发展意向和意愿进行合理分类。首先,从新生着手,在人学后开课前进行摸底考试(摸底考试可以要求全部新生参加,也可通过自愿报名参加),对学生分层分班后再教学。选出部分学生作为计算机提高班学生,其余学生划归普通班,但对各班学生可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班学生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下调到普通班,同时允许普通班的优秀生加人到提高班。其次,对于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在课余开设困难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自主地选择在提高班学习或者在普通班学习。 分层主要是按照学生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目的是为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和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质、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又在按成绩分班的基础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在开课最初的两周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自行调节,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班听课,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因简单按成绩划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按这样的学生分班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各方面具体分层组织教学。
(1)教学内容分层。根据基础分层后,按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与自身要求,分别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我们对普通班学生仍按原来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要求授课,而对提高班授课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进行了调整,缩短有关计算机基础的授课学时,增加一些系统操作、流行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的各种高级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多媒体制作大赛、文字输人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舞台。
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企业通常认可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也希望学校能加强学生的办公自动化“能力”。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在课时数中安排了部分课时进行计算机实训,既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为省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做准备。
(2)教学方法分层。根据分层次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在普通班侧重于精讲细讲,而在提高班可以根据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详略得当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授课模式。对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内容,可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和操作,或者直接布置任务给学生,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汇报讲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课程课件在网上公布,学生可以上网浏览或下载进行复习或预习。在课件中体现对不同层次的要求,加强了层次之间的交叉和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实践环节分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教师教授学生各种操作或设计思想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熟练操作,因而实践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由于层次划分中教学内容不同,实践课的内容和要求也必然有所区别。因此,实践课的组织将不宜用统一的形式,应按高低层次来组织实践课。我们采取对提高班的同学进行重新编班,组织集体上机,对实践内容的要求避免墨守成规,根据教学内容给出一些附加题和综合性的操作题,鼓励他们对同一类问题可从多种角度去考虑,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思路,也有利于同学们进行创新。
(4)考核方式分层。普通班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50%。提高班的学生考核方式则以平时为20%,实验成绩占60%,期末考试占20%,突出学生平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及课堂纪律,实验成绩主要以平时完成任务的程度而定,期末考试则以上机操作形式为主。
三、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教学设计;方法和手段;教学实践
电路基础是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电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地基。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应定位于理论够用,实践为主,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而电路基础的历史沿革却是理论计算较多,实践环节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掌握听力,所学和应用脱节。电路基础课程应该如何改革,才能满足夯实基础,提升技能的需要,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所关注、重视,并认真探讨和实践的问题。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研究专业岗位群,根据职业需求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电类各专业都开设电路基础课程,但各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不同,所需技能不同,教学内容就要各有侧重,根据岗位要求完成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整体教学设计要确定本课程要为什么岗位培养哪些技能,以什么教学情境来完成知识目标的传授和技能目标的训练,各学习情境之间如何进行衔接。学习情境以实践为主,理论知识作支撑,使学生融会贯通。再按整体设计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不能笼统,一定要量化,考核时有依据,教学时有的放矢。单元设计要把教学过程体现出来,各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通过什么教学手段来完成都要详细策划。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学设计。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证基础。虽然电路基础理论已发展到相应的高度,内容也很丰富,但作为电类基础课程,我认为仍应确保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学习,以基础知识为重点,以通俗简明的方法,指导学生顺利入门,才有可能进一步深造。“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二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科学严谨工作态度和创新意识。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中把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整合进教学设计,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和最新科学动态,作为“扩展和思考”的内容,以开阔袖野,打开思路。这些内容不属于基本要求,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
三是注重应用。电路理论源于实践。我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案例和习题的设计中,安排大量工程实用的电路问题,学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掌握起来容易且扎实。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
在教学中,逐步建设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案例、工程实践、学习指南、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网络课程等,丰富教学手段,方便学生自学,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长期发展。教师运用比较、类推、启发、实例等方法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以及它们的作用、联系、学习方法、记忆和运用的规律;同时进行有指导的学生自学、课堂指导、常见错误辩析等;运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同步观测实验现象,加深理解。加强考核和互评,检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纠正误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总结规律,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这样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而自主学习。
3、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
电路实验是电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教学手段。
为了使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做好实验的三步骤:
一实验预习。包括实验原理的预习、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结果的估算等;
二实验操作。其间教师要严把几个原则: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操作时科学、严谨、安全;学生实践操作中的误区纠正和指导。
三实验总结。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可实施性总结;实验结果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动手实践后的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电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和钻研,结合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会计处理五
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全流通。会计上争议最多的是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是计入费用还是资产,以及相关账务如何处理的问题。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在损益表上反映。将支付对价作为一种费用性支出,借记“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现金”或“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方法二:不计入损益,也不计入资产,而是绕过损益表,从资产负债表右边走,直接冲减所有者权益。这种方法下,根据金额大小,依次借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权益科目。
方法三:不计入当期损益,计入资产,从资产负债表左边走。这其中又有三种方式:一是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差额)”科目,并按准则规定的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办法逐年摊销;二是计入“递延资产-股权分置对价支出”科目,不进行摊销,等到以后股权转让时,对该科目按比例部分或全额结转,作为股权转让成本的一部分,股权全部转让后,该科目余额结转为零;三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一定期限内予以摊销完毕,并在资产负债表上与长期投资分开列示。
方法四:方法二和三结合使用。即先冲减上市公司发行流通股时非流通股股东账面形成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不足冲减的差额则计入资产负债表左边,按方法三处理。
方法五:不做账务处理,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该方法对送现金不适用,仅适用于送股或送权证。
到底上述哪种方法最为合理呢?笔者认为,要理清股权分置改革涉及的会计处理,必须正确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性质,并考虑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制度背景和投资会计准则的演变。
首先,我国股权分置制度使得上市公司流通股发行价相对较高,但可以自由流通,而非流通股认购价格相对较低,但不具有流通权。在股权分置讨论中,经常有“让利”或“补偿”等提法,这些提法给人感觉非流通股送现金或送股是资源的白白流出。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有人主张将送现金或送股一次记入损益,减少当期利润。事实上,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虽然从形式上看放弃了部分股份或现金,但其利益非但没有减少,相反获得流通权后可能还会实现财富大幅度增值。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的是,流通股是含权(流通权)并且流通权是有价值的,非流通股股东要想获得流通权,必须与流通股股东协商同意,按一定价格购买流通权。因此,非流通股股东送股、送现金或送权证都是为购买流通权而支付的一种对价,购买的流通权价值则附加到原先持有的非流通股股票上了。
以送现金为例,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后的价值会获得提升,所送现金支出预计可以从未来的股票流通中获得补偿,因此具有未来利益,符合资产的特征。虽然送现金后,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数和持股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特性已发生改变,由原来的非流通股票变为可流通股票,现金支出可视为对原有投资的追加。比方说,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功能有了明显提高,改建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样道理,非流通股股东购买流通权的对价支出,上应作为一种资本性支出。所以,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会计处理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原则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应视为一种追加投资,不应直接计入损益。
其次,采用不同方式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尽管形式表现不同,但其经济实质是一致的,都是非流通股股东为获取流通而付出的一种对价。所以,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会计处理必须坚持的第二个原则是:不同对价支付方式的会计处理实质应一致,不因形式不同而导致会计处理有质的不同。
第三,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些年一直出于不断变动中。例如,对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投资准则规定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后来,《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解答(二)》(财会[2003]10号)中对投资准则做了修正,对该文件后形成的贷方投资差额不再摊销计入损益,而是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此前已按原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不再做追溯调整。此外,非流通股股东基本都是非上市企业,过去大多数执行的是行业会计制度,并没有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非流通股股东对子公司上市时流通股贡献的溢价会计处理存在差异。所以,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会计处理必须坚持的第三个原则是:尊重,考虑以往与投资相关的会计处理。
下面,笔者分别给出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股权分置改革中会计处理的具体方式。
非流通股股东的会计处理
将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支出视为一种追加投资,则其会计处理问题随之迎刃而解,按照投资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二)和(四)的规定进行处理即可。如果是采用权益法核算,首先将该项支出冲减“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或股权投资差额的贷方余额,不足冲减的部分计入股权投资差额借方,按一定年限摊销;如果采用成本法,则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即可。
流通股股东的会计处理
对流通股股东来说,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被投资公司派发现金红利或资本利得。显然,收到的现金或送股不是一种股利,而从资本利得角度说,鉴于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能否获益、获益多少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流通股股东不应确认损益。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好前提下,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多数院校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特别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大多数仍然沿用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本质特征,探索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一、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业状况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考试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考试的作用。
(一)考试内容上理论重于实践
我国高职院校现在的考试内容中,特别是公共课、基础课,大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同时偏重于知识的记忆性,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死记硬背式,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也不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学生平时得过且过,靠考试前突击,也能取得好成绩,也给考试作弊提供了沃土。这些现象表明,以记忆为主,以统一答案、统一评分标准的考核方式背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本质特征,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已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考试形式单一,考试题型规范化
目前高职考试方式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其他考试方式较少或根本上没有。单一化的考试方式使考试的偶然性和风险性加大,不能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试题题型也固化,一般客观题较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考查一些职业对学生的特殊要求。例如:高职中的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说”。而传统的考试形式却恰恰不能考核学生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三)对学生的评价上重分数,轻素质
高职教育的生源与普通高校生源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进入职业院校就读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然而不等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素质低于本科院校,特别是有许多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交际、沟通的能力甚至高于本科生。然而传统考试只注重考生独立的试卷作答能力,使很多考生虽拥有其他高超的能力,也很难被传统考试青睐而获得真正最终合理的能力评价。
二、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高职旅游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路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观念是从“知识”本身出发的,即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现代的考试观念是从“人”本身出发的,它强调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加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因此,现代高职教育者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核观,树立人为本、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核理念,把考核切实作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顺应市场需求,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确定考核模式,由重理论知识教育向加强能力培养的转变。
(二)优化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考试命题质量如何直接决定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考试效果。考试命题要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最后确定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测试评价。
(三)创建形式多样的课程考试体系,重视过程考核,突出职教特色
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应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口试、实践、实地考查、辨论、调研报告、作品制作、任务表演、情景测试等多种形式,使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更好地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能更好地体现出一名学生在思维、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发展。还可设立一些考试外模式,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譬如中国历史文化课程,可以举办学术讲座,适当降低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并且活跃课堂气氛,改进讲授方法,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广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营造一个多元的、富有选择性与创造性的氛围。
(四)树立多元评价观,全面评价学生学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实践路径
一、高职院校导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给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较大冲击。在高职院校当中,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计算机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日益密切,计算机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毕业后即面临着就业的特点。所以,他们必须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修课,对学好其他计算机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学科都朝着高度综合而又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与融合,衍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这就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导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使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从而为以后学好计算机后继课程,以及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打好基础。
二、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要积极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具有较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一些情况,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学生大致分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两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同类别的学生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广阔,有来自农村的,也有城市的。一般来说,城市家庭的学生由于接触的信息知识较多,掌握的电脑知识也较为丰富,而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电脑知识较为匮乏,虽然有些农村中小学有电脑课程,但大多流于形式,电脑教学课程没有被重视。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二)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模式之上。
计算机是一门信息技术,其发展更新速度较快,如果教学内容不及时更新,就会明显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需要。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多仍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内容几乎没有更新,学生学习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换代,缺乏对新技术和前沿知识的了解,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教学方法大多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采取“填鸭式”式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不健全的测试考核体系。
健全的测试考核体系从一定形式上引导学生和教师提高自己计算机综合能力。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以理论知识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面试等考试形式很少采用。[2]这种考试形式容易造成学生思想僵化,理论水平高而实践操作能力低等现象。高职院校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必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不健全的测试考核体系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改革。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
在当今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时期,计算机的应用是广泛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根据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现状,积极地进行改革与探索,实现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导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课程时,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取其所需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即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在实践方面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瓶颈问题。要破除这些“瓶颈”,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现代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这个平台,及时更新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并改变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为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技术力量。
(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考试制度大多采用单一的卷面理论考试,而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计算机课程是一项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建立与之对应的考评机制,通过机制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各阶段任务进行“成果化”意识培养,形成对专业学生的良性循环学习方式。[3]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标准,通过考核标准刺激,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苏建华.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942-02
The Practical Research for Basic Computer Subjects Teaching Reforme of Higher-technic College
LIU YU-ping
(Suizhou Technic College, Audio-visual Center, Suizhou 4413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teaching problems objectively and makes some researches in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way, teaching proces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new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technic college educational theory, focusing on the basic computer subjects teching reality of higher-technic training college. Also, this article makes a summary in basic computer subjects teaching model of higher-technic college. It is "project-oriented, mission driv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inquiry learning and combing with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Key words: higher-technic college; teching model; basic computer subjects
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普及程度、发展速度、应用范围有目共睹,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乃至思维方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要点。本文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理论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我院实际,探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问题。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由浅及深、概括为二个层次:
1)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与技能: WindowsXP、office工具套件,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维护知识,一般网络应用知识,是计算机基础课的必教内容,并且要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2) 程序设计课: Visual Foxpro或Visual Basic或C语言或ACCESS等,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目的是扩充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增进理性思维能力,夯实文化知识与技能底蕴。
2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经过大学一年级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仍然有大量的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非常不足,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不高,再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维护常识等。这里面有教师教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
1) 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理念存在偏差。高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目的很明确,就是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有较高的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学科教学”色彩非常浓厚,教材中不切实际、无用的东西太多,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动手太少,应试目的很明显。大量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学科体系式”的教学模式,围绕传授理论性的知识、考试组织教学,不思改革。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考试分数高、操作能力差的状况。没有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2) 教材问题。目前的大多数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仍然陷于传统的“学科体系式”的教材结构。基本上都是从计算机的发展史、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等讲起,概念性的东西太多,教材内容跟不上计算机应用的变化,务实精神较差。突出能力培养的特点不鲜明。
3)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被很多老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累、学生昏昏欲睡。
4) 学生的问题。学生对掌握计算机这个工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习兴趣衰减较快,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有效调动。学生生源复杂、基础不同,素质参差不齐,教学难于组织。
学生认知层面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认识不足,总觉得所学过于简单,工作需要时再练习也不迟;部分学生观念中把计算机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5) 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由于招生规模扩涨,教学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跟不上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学生上机实践机会不充分,演示设备的建设、维护与管理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做”一体化的程度不够充分。
6) 学校的重视程度,体现在教学投入不足,课时分配不够,教学质量监控考核不力,对学生获取计算机方面的证书要求不严格,在实训条件建设方面重投入轻维护、设备养护力量严重不足等。
3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院计算机公共课教研室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2009年5月于上海举办的国际OFFICE办公软件大赛中国区决赛中,我院取得了一个一等奖、五个三等奖的成绩。这是迄今为止我院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的主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要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认知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3.1 改革教学模式,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探究学习、教学做一体化”
所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指的是教学活动要结合实践、围绕具体的项目展开,每次课都要有明确的、可以触摸到的任务,并且要为学生所认同。
所谓“情境教学、探究学习、教学做一体化”,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对教材内容有总体把握,解析、抽取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技能点,再结合实践,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案例,每个案例包含了若干个知识技能点,每次课要完成一个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呈现问题情境,提出案例,指明知识技能点,然后发动学生采取灵活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搞两张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摒弃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少讲精讲,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动手,主动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也是学生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认知结构。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探究学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应当拘泥于知识的讲解传递,而应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中,组织实施好教学设计方案。教师的角色是设计师、是导演,不是教书匠。
1) 明确学习任务,增进学习动力。任务是课堂教学里一个微妙动力的存在因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首要在于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或过程感兴趣,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积极交流讨论,重视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为了促进学习,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任务彼此交换信息和合作,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协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学习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个体间的沟通能力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并针对出现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与学生共同分析和探讨。
4) 完善效果评价,实现教学目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自主认知结构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巩固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以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
5) 改革考核方式,增强考核力度。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考核要符合课程特点,采取无纸化上机考试,重点考核其操作能力。要象重视英语课程一样,引入计算机类的考级考证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明确学习目标,增进学习动力。
6) 借助媒体优势,活跃课堂教学。多媒体手段和网络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枯燥的课堂教学,其图、文、声并茂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
7) 提供丰富资源,支持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探索。除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网络也是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理想认知工具,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
8) 依据学生基础,分层以区别对待。由于现在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计算机,我们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有一个测试环节,依据不同的基础,制订多种教学方案,引入“复式教学”的作法。
3.2 高素质教师团队建设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非常关键。计算机知识更新快,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鼓励、督促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勇于改革、积极进取,把计算机基础课做成精品,教出特色。
3.3 高质量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载体和依据,高质量的教材非常关键。计算机基础课教材要符合课程特点、符合高职特点,彻底摒弃“学科体系式”的教材编写理念,突出能力培养,符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探究学习、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总之,在当今高职教育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的背景下,教学要更加务实、重视实用技能的培养。怎样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是每个相关教师都要主动关心、研究的问题。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探究学习、教学做一体化”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尤为可贵的是它体现了教学革新的一种理念,值得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一、突发事件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
二是,一些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充分、有力。
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
四是,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二、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思路
一是,重在预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突发事件的演变一般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可控的,只要措施得力、应对有方,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是完全可能的。因此,突发事件处置要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作为处置的重要目的和出发点。
二是,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对其权力行使进行规范。突发事件往往严重威胁、危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了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赋予政府必要的处置权力,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协调指挥各种社会力量。
三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相统一。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社会危害性,政府固然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职责,同时社会公众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不仅需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还需要其履行特定义务。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服从指挥、提供协助、给予配合、必要时采取先行处置措施的法定义务。
四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整合各种力量,是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效率的根本举措。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三、突发事件处置的制度措施
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是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
第一,建立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制度
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并严格予以执行;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危险源、危险区域;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第二,教育训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器材;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第三,经费、物资、科研保障制度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四,监测和预警制度
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预警机制不够健全,是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及时、人员财产损失比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及时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并及时上报;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分析评估,定时向社会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向社会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当责令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及时向社会有关避免或者减轻损害的建议、劝告,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方面力量,依法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避免其发展为特别严重的事件,努力减轻和消除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
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三是,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时,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
四是,发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