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课堂亮点

时间:2023-06-04 09:20:52

导语:在体育课堂亮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课堂亮点

第1篇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提升的沃土。它能帮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更加有效地学习;它能帮助老师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教育者,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那究竟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笔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实施:

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

教育家爱默森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能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并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和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能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使其健康人格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若如此,在学生面前,我们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和权力。

二、师生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宽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每个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师只有真情投入,把爱的雨露浇灌于他们的心田,学生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对教师的崇拜、敬爱、尊重、信任和亲近,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的建立,必须依赖于教师的真情付出,教师应该关心和爱护好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要多鼓励、多关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去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健康地得到成长。我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宽容在教育中的魅力也是无穷的。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花了几十年时间,从9万个学生的“心目中喜欢的教师”的信中概括出教师的12个特点, “宽容”就是其中的一点。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我们不应该严厉批评甚至加以嘲笑,而是应该继续引导,适时鼓励;当学生开小差时,我们可以采用叫他回答问题、走到他身边轻轻拍背等方式提醒他们;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尽量宽容他们,引导他们。

三、精心设计教学、多元积极评价

小学英语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趋于生动活泼。如学生对游戏的参与性比较高,我们就可以在课上尽量多安排一些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乐”中发展。另外,我们还可以将歌谣朗诵、歌曲演唱、听听画画等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上,当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紧张时,批评会使他们越发紧张,而鼓励则能帮助他们放松神经,进行思考,最终获得成功。老师在这个时候的鼓励往往能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学生开小差时,老师的批评能暂时“镇压”学生的思想,而表扬能让学生心虚,这样,在心理较量这关上,学生就输了。

当然,没有批评是不行的。我们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尺度,不用尖锐的言辞刺伤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批评是中肯的,是真心的;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随机应变,妥善处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的障碍,树立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四、积极以情感染、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英语课兼有英语活动课的性质,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的效率就得不到保证。我们可以在控制课堂纪律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评选纪律标兵、纪律进步生等,或者将课堂纪律和学生的综合成绩挂钩。这样能让课堂的气氛在活跃的情况下,也不失课堂严谨的纪律。语言的运用是灵活的,同样的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英语课上,我经常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常常组织他们进行看图说话,表演小品等等,这样的活动虽然对语言的精确性要求不是很高,但很适合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相信,学生也会更加愿意在老师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第2篇

【关键词】师生交流;有效性;教学内容;教学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也是师生间的一种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是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提高师生交流活动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阐述了作者关于提高师生交流有效性的两点思考: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须符合本班学生目前的英语学习水平,并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

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内容之前,一方面,须了解本班学生熟知的语言知识,须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照顾各层面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以便找到适合本班学生谈论的话题,导入新课。唯此,课堂上才不会出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茫然无知的尴尬场面;唯此,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抛砖引玉,“一呼百应”,引来学生的连珠妙语,激起学生的表现欲。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惟有洞悉了学生的“所爱”,投其所好,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思考起来,谈论起来,如此,我们的课堂将生机盎然。

二、不急不躁,不强求完成既定内容,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作为教师的我们,骨子里都期望自己的学生成龙成凤,心切切时难免苛求学生。教了n遍都读不出单词的他们,挤牙膏似地憋出半个句子的他们,怎么也学不会其实是最最简单的句型的他们……这样的“他们”让“我们”如此的懊恼伤神。于是急急地打断他们发言;请同学帮忙;匆匆地替他们说完; pass掉他们读不顺的句子; 置混沌的语法不顾…… 把“该上的内容”一卷风地塞给学生, 然后自我安慰地吁一口气: 好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了。回头细想,精疲力竭的我们不过是让自己巩固了基础知识,于学生,不过看了我们自导自演的一出戏而已。与其这样,不如耐心地反复地教会他们单词的读音,平心静气地听完他们不通顺却努力读出的句子,大方地给足他们思考的时间(不会老让学生抱怨:老师,当我想清楚准备举手时您已经叫别的学生回答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最后感慨地给予赞许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这样,“他们”才愿意也敢于表达,“我们”才不至于上演独角戏。管他什么预定计划,管他预先设定内容有没有完成,教师不是神,谁能预料到学生课堂的反应?我们只有随机应变,临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了,学懂了,学得开心,愿意学,这才最重要!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例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68-02

引言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理工本、专科生必修课程,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该课程的特点是逻辑性、抽象性强,概念多,推理论证多,理论结论多,而课时较少,许多学生反映比其他工科数学课程难学.针对该课程的以上特点,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的适当阶段,选用适当例题,大大有助于学生把抽象思维与具体的模型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合适的例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在讲 阶行列式定义的时候,先介绍行列式是这样一些项的代数和:每一项是取自既不同行也不同列的 个元素的乘积,随即给出例题①:对数表: ,写出所有取自既不同行也不同列的 个元素的乘积.通过类似例题,学生就能立刻知道组成行列式的每个乘积项是怎样的,这样的项一共有多少;然后再介绍每一项的符号如何确定.该课程的第一个难点―― 阶行列式定义,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又如,第四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一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章,在介绍完第一节“向量的定义及其线性运算”之后,我没有立即接着讲第二节,而是以二维向量空间 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 , 称为 的一个基, 中也有这样的现象,问题一:任一向量组中,是否有这样的“基”?( 实际是让学生意识到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的存在).又: , 也是 的一个基,问题二:这样的“基”如果存在,它是否唯一?若不唯一,不同“基”之间的关系怎样?由此给出本章讨论的基本问题:向量组的结构、向量空间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空间的结构.

这个的例子,使学生头脑中有了一个具体的模型,也对本章内容有个全局的印象,接下来的概念理解就会容易得多.

二、合适的例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适的例题能揭示定理的证明思路,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的秩等于增广矩阵的秩”,在讲该定理之前,先用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一个有解,一个无解)作为例子,分别对它们的增广矩阵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阶梯形,得到同解方程组,经过两个例子的对比,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该定理,从而揭示了该定理的证明思路,也加深了理解.在讲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时,也可采用这个方法,通过求解两个具体的线性方程组(一个齐次,一个非齐次),让学生了解到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论,再让学生自己回头读书中的定理证明,就很清楚了.

三、合适的例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合适的例题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所发现,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讲完用展开法则计算行列式之后,给出例题②:对行列式 ,求第四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之和及余子式之和.通过讲解这个例题,使学生弄懂代数余子式的重要性质: ,为后面克莱姆法则的证明做好铺垫.又如,对矩阵运算的讲解,除了一些基本运算外,对分块矩阵的乘法和矩阵的初等变换要给出例题巩固加强,它们不仅是矩阵运算的重要方法和技巧,而且在后面的理论分析中也有重要作用.再如,初等矩阵虽然简单,但如不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弄清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密切关系,学生就不会对后面的用初等变换求逆矩阵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精选例题的一些方法.

如何选取合适的例题?除了课本和一些参考资料外,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为便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可选取 等特殊情况作为例子.如在讲行列式定义时,先介绍二阶、三阶的行列式;在讲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之前,先讲二维向量空间 这个例子,等等.选取考研真题作为例子.文中的例题②就是2001年数学(四)考研题.考研真题有时就是针对重要基础知识,有时是容易被忽视或是容易出错的地方,用考研真题做例子,往往使学生印象深刻,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举例.在讲矩阵运算时,可让学生自己举出不符合乘法交换律、消去律的例子;在完线性相关、线性无关概念后,可让学生做类似练习:若 线性相关, 也线性相关,举例说明 是否也一定线性相关.让学生自己举例,不仅可以对所学概念和性质进行辨析,以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锻炼思维.

例题在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只有运用适当的例题,处理好教学中的重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只有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结合,才能提高整个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线性代数.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刘先忠,扬明.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居余马,林翠琴.线性代数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史荣昌.线性代数历年真题详解与考点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是我校机电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培养学习能力和发展素质是本课程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基础和专业感性认识上存在明显不足,学习缺乏兴趣,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转化消极因素,使学生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现代教学观,优化教学策略,做教学的有心人。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原动力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表明课程内容的构成,以及本课程的实用性、基础性、相关性,使学生觉得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被动接受是有悖教学原则的。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是简单地进行课堂提问是不够的,还应当用一些新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倍增变速机构时,教材上的工作原理图怎么看都像一堵墙,看不懂,老师讲解时学生好像听懂了,但自己看图又不懂了。在制作课件时我利用滑移齿轮的滑移和不同齿轮啮合时强烈的色彩反差,使学生掌握了该机构的工作原理,而且举一反三,知道了如何使传动比继续成倍增加。由于适时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手段,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路打开了,更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小设计应用题,在运用中帮助学生取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感觉。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出阶段思考目标,优化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与语言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供了条件。如机械基础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实验、形位公差中的测量工具和手段、传动机构中运动形式的转换等,教师用视听并用的多媒体,完全可以转化原来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形成教学上的信息源和广阔背景。再如在教学中切入视频“机构在工程上的应用――各类机加工的操作”等,短时间内可输送大量信息,给学生提供形象鲜明的感知材料。计算机上的仿真实验还可以让人几乎身临其境实验,突破由于场地、设备等所形成的限制。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对所学内容作判断、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动口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学习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时,教师可利用一张简单的液压回路图,根据对其中心的切换和油路走向的变化,让学生在比较5种不同的中位机能时分析液压缸何时锁紧,系统何时卸荷,如何实现差动连接,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如直观、演示、电教、实验等,激活学生的视、听、触感官,鼓励学生去追寻新的信息,积极思维、灵活思考,让学生在知识信息的认知积累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智力。

教师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便于学生展开联想。这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与学多向交流,形成互动

为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借助各类“论辩、作业、预习”让学生进人教学环境。如课程中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概念,我要求学生预习,让学生自问“为什么”。又如公差配合应用,预习要求是了解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的选择原则,在进行实例分析时,学生就完全有能力拿出选择的依据,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会学”。

学生对不同见解的争论,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利因素,也是学生检验认识能力的好办法,不但能使生生、师生交流通道畅通,而且能给教师及时调节校正教学提供信息。

四、注重平时成绩考核

为调动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在教学中,我将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比例设定为7∶3,让学生感到,课堂上的做、问、答、辩,每一项都直接影响总成绩,必须认真加以对待。这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的学习中来,同时,也给了学生自我把握成绩的自由度。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鞭策和动力,自然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要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起点,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上下功夫,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

六、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5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 细节 体育课 教师成长

体育教学的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如果说体育教学行为是线的话,那么体育教学细节则是点。这些点不一定是连续、连贯的,但正是这些点的连接形成了一气贯通的线。一堂好的体育课,“细节”是关键,下面就对体育课细节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课前细节

1、了解学情。包括每个教学班的学生组成、男女生比例、人数,特别是是否存在特异体质的学生等等。

2、场地器材。包括勘察场地、布置器材、老师试用以确保安全。

3、认真备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在课的设计上有亮点,挖掘兴奋点,并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策略和手段,合理安排讲练时间。

4、打理好自身的形象。好的形象能规范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引领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课中细节

1、课的开始。找准切入点,精彩导入,不但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准备活动不能阉割。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有效的准备活动教学还能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不能因为各种的“借口”将一堂体育课教学中的“准备活动”随意减少或阉割掉。

3、关注课堂安全因素。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调控能力和全局意识。

4、准确把握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分配。

体育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来传授知识、技能,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来达到掌握技术、技能的一个过程。教师精确的讲解、形象生动的示范、必要时的一句顺口溜,能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听就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适当把握收与放的度。例如: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只教基本动作,让学生去将这些动作进行整合、串连,并可以自编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种严肃认真的教与学,生动活泼的练习与创编,在教师的“一收一放,一张一弛”掌控之间,使教师有价值的主导作用、学生有成效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6、关注共性问题和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能力、素质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既要有大局观,关注全体学生,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教师要暂停学生练习,集中起来,指出问题和提出改正方法,然后再分组练习,使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7、关注教师自身的形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意自身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得体的肢体语言、规范的口令用语、良好的身体形态等等。教学中教师良好的身体形象,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引领作用。

8、结束前的集合讲评和整理活动不可少。集合讲评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看看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会了多少、明白了什么、还有多少提高;而合理的整理活动,能有效促进运动疲劳的消除,调整内脏器官,放松学生心理。

三、课后细节

1、组织回收器材应及时。一堂课结束后,应及时布置回收器材、清理场地。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既做到了规范管理器材,避免器材损坏,也培养了学生爱护运动器材的习惯。

2、关注学生的生理反应。有些大运动量的体育课后,应关照学生及时穿回衣物,以免受凉感冒。对于有些反应比较剧烈的学生,则应传授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恢复的方法。

3、认真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对课堂上存在的不足,怎样进行调整?又有哪些亮点?学生的反应如何?进行课后的反思与总结,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及时、真实、深入反思的“课后小结”,既可以帮助自己长善救失、常教常新,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又能为积累教学研究素材、提高理论水平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是教师成长过程中有力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丁玲娣《注重课堂常规,关注教学细节》.《体育师友》,2009年06期。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细节资源;观察;策略

众所周知,我们的课堂是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透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空间比较开放,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更大的不可预设性和即时生成性,由此生发的教学细节就更有价值,更有文章可做。但静观体育教学课堂,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细节,没有把它更好地利用,我深觉可惜。笔者经过一年多地观察与探索,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在教学“预设”中设计细节

教学的预设是由一个个“细小环节”组成的,这些细小环节是组成课堂生命体的一个个鲜活的“细胞”。一个生物的美丽在于这一个个的“细胞”,同样一个教学预案,精彩就在于细节设计,只有细节才能打动人心,才会让课堂充满艺术与魅力。在教学预设中我们必须注重细节设计。

观察一:【案例描述】那一年,我在二年级《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课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预设,结果效果完全不一样。

设计一:当时我采用较为程序化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这简单三步曲教学,结果学生兴趣不浓,几次下来就练得垂头丧气,最终多数同学都没有真正掌握好“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动作。

设计二:我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双脚练习“剪刀、石头、布”这一改编游戏(我将两脚前后分开的剪刀动作改变成单脚落地动作,两脚站立并拢的石头动作改变成两脚并拢全蹲)。然后通过将呼啦圈的摆设,让学生练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再拿掉呼啦圈让学生练习走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最后引出最初游戏中“剪刀、石头、布”中的剪刀与石头的动作,告诉学生剪刀时动作即为单脚起跳时的动作,石头时的动作就是双脚落地时的动作。这样一来动作直观形象,学生都能将最初游戏中掌握的动作轻而易举的运用到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我的策略:

1.充分预测细节问题

一个优秀的教学预案是在“设计――预测――再设计”循环揣测中逐步生成。当我们根据学生、依据教材,初步完成预案设计时,有必要进行学情预测,即完成这样的任务、采用这样的教法、采取这样的安排,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可以预测到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绊脚石,师生都被磕得头破血流,使教学无法顺利、持续开展,课堂又何谈精彩、何谈魅力呢?正所谓“败也细节,成也细节”。

2.精心设计细节问题

教学预案中的细节设计,就是要针对细节问题精心地创设,用心去研究去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不是为了刻意追求课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更不是明知不可为或不必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而应是对细节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地“创设”。是为了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会动作掌握动作。

二、在教学“生成”中捕捉细节

体育课堂教学中不经意间,现场呈现的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问题、一个亮点、甚至是一个缺陷,都是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细节。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和能力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瞬时找到教育的关键点突破口,把握利用细节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在一些精彩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他们都十分善于捕捉课堂中的一个个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完美的课堂。

观察二:【案例描述】在二年级《花样跳绳》的课上,学生你一组我一群地在操场上玩着花样跳绳。课上到一半,一部分学生在紧张地练习,一些学生在一旁观察,可个别调皮的学生却拿着绳子抛来抛去,甚至还别出心裁地往篮球架上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这不,又有几个小朋友将绳子扔上篮圈了,学生们有的“忙”着向我报告,有的“忙”着调查此事,还有的“忙”着想办法取下绳子,一片混乱。我心中的火气不断上升,真想训斥他们一顿。但看到学生们那副天真的样子,我耐着性子在脑海中急速地搜寻着应对之策……有了!何不将计就计!于是,我立刻加入到他们中间,引导他们做抛绳子比高的游戏,比谁的绳子抛得高接的稳。这下学生们的兴趣就转移到互相比抛高,而不去抛篮球架了。看着他们欢快的身影,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得很顺利,孩子们配合得很好,积极性也很高。

我的策略:

1.捕捉“意外”细节,展现另类精彩

孩子是天真的,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时不可能完全按照精心预设的教学预案进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情况产生。布鲁姆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就说明了课堂生成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课前我们可以对学情、学法作充分预设,但也无法应对课堂万千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意外的教学资源,认真把握。若能谨慎地、机智地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那“意外”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把握“情感”细节,成就和谐课堂

静下心来,想想这些现场生产的教学细节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情感是师生沟通的纽带,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够触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细节。

三、在课外“延伸”中展示细节

我们除了在课堂中要抓好教学细节,注重教学实效外,还要把课外活动中美丽的细节也展现出来。教学的成功与否可通过咨询、实践操作等情况及时反馈,在信息反馈中得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得以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补过。课后的信息反馈工作要认真、扎实,做到内外连接。如询问学生时问得详细一些,哪些动作会做、哪些动作要领没掌握、动作的用力方向等等。

观察三:【案例描述】去年冬季,我安排六年级学生进行耐力训练。在体育课堂中,学生表现得认真、积极。但是,我默默地观察到在学校举行的大课间长跑活动中,总有些学生要以这样那样的借口请假,我以这事为例在体育课中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让他们相互间寻找原因并及时纠正。

我的策略:

1.内外链接,提升身体素质

体育技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细节,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链接,逐步巩固、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

2.持之以恒,成就学生发展

如今,许多体育教师只关注课内教学生成中的细节,往往忽视课外巩固带来的效果,通过课外展示细节,持之以恒,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与锻炼不仅仅是课内的事。作为教师把学生的锻炼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老师要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蹲下身,走进去”,引领学生触摸体育课堂中的精彩。这小小的细节,大有文章可做。小则成就精彩课堂,大则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体育课堂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中国商务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优秀课;精讲多练;简约教学;实施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25-02

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活动,经过各地级市的选拔和推荐,将自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录像光盘报省参赛,省教研室组织初评和现场复评。初评过程中由高校专家组、省特级教师组、大市教研员组分别对教学实录光盘、教学方案进行评析。结合暑期全省初中体育骨干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训活动,将初评出的15节展示课交由参加培训的全省500余名一线体育教师和评委现场共同观摩评价。现场评比规定:如果大众评委(观摩教师)对选手的评价意见(统一度)超过50%,则以大众意见为准。这是一次很好的评价尝试,因为一线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他们的认同才是最准确的、最切合实际的。

一、省体育优秀课展示活动的亮点评述

1.课标理念正确领会,课堂展现学科本质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赛课、公开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搞一些花样,使课堂“活跃”,将大量的精力花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器材花里胡哨,内容求新求异,注重形式,讲究环节,一会儿讨论、一会儿创编、一会儿展示,将学生宝贵的练习时间无情地分割掉,课堂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什么也没得到。体育课运动技能的教学才是最根本的,没有身体练习和适当的运动负荷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体育课,没有运动技术的教学就体现不出体育课堂的专业特色。身体练习是手段,运动技术是媒介,承受负荷是过程,这是体育课的本质,运动技术的教学乃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这在本次展示课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参评的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运动实践,体现在体育课中的主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比较重视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能练习,很少看到花里胡哨的作秀场面和环节。

2.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把握教材准确到位

参赛选手教学方案的呈现非常直观,层次清晰、简明扼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步骤;单元计划中学时的安排充分考虑到教材的连续性、层次性等问题。在教案结构上能按照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学生认知规律来分段,逻辑性、合理性明显增强。教学重点的落实有练习时间的保证,教学难点的突破有有效手段的体现。总体感觉是,强调技术要领和技能环节的教学成为主流。教学步骤清晰、合理,教法手段丰富、有效。如无锡市张亚斌老师的篮球课全课突出一个“练”字,真正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语言简练明了,将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充分地练习中体会要领,掌握技术。

3.学生为本主体突出,教师走出固有程式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是来寻求运动快乐的,教师就要力避让其模仿枯燥动作,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练活动,淡化以教师为中心的主角色彩。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刻意安排的虚假配合的程式明显减少。那种为了让课“好看”、目的性不强、无效的“小组讨论”、虚假赞扬和花哨游戏等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最常见的传统运动技术教学和运动技能的练习。从实效出发,简化程序,紧贴运动项目特点展开教学。注意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教与学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4.参赛教师教功扎实,驾驭课堂轻松得体

教师教学技能扎实,采用方法得当,示范讲解自如,驾驭轻松自然。以苏州市南环中学张剑峰老师的“篮球运球、传接球”为例,张老师的篮球课全场表现出精当、幽默、激情、活跃。教师语言简练清晰,口令激情洪亮,教态轻松自然,教授随机应变,讲解智慧幽默,学生自然积极投入。教师在传授基本技能的同时,不忘渗透专业常识,学生在学练篮球运球和传球的同时,也懂得了相关的篮球裁判规则,在知道裁判手势的同时,还学会了在球场上加油助威,球员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的方法与默契。教师能根据场上的学生表现,随时变化和调整组织手段与课堂氛围,表现出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课堂设计精细,场地布置巧妙,使教师示范与讲解的时机和位置既方便又合理,队形调度简单,练习效果很好,目标达成度高。

二、存在的不足及对教师提高课堂实施能力的思考

据统计,本次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5岁,可谓年富力强。由于初评是以录课光盘为依据,不排除演课、后期剪辑之嫌,而现场展示就不可能有演练和剪辑成分(所有选手均为借班上课,课前只有10分钟时间与学生接触),不少选手就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欠缺,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历练和完善,现列举一二现象作为话题,与大家共同研讨和思考。

1.课堂应变是体育教师成熟的标志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育课堂是开放的,会有很多想不到的“可能”,妥善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是对体育教师教学智慧的表现。暑期苏南的酷热是日常教学中所不常见的,令部分教师始料不及。展示课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反映出教师课堂应变能力不足。

(1)科学饮水常识教导不够。天气酷热,课前不少学生都自备了饮料(碳酸及含糖的),有的老师也为学生每人准备了矿泉水摆放在场地边,让学生在运动间隙和课后饮用。剧烈运动后的饮水常识,以及运动中(后)不适合饮用的碳酸饮料和含糖高的饮料等常识,竟然没有老师提及,失去了一次很好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育机会。

(2)课中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置不当。由于天气酷热难耐,几乎每个课堂都有个别学生(特别是女生)出现不适反应,组织单位对此也做了相关的应急救护措施。但教师是课堂的统帅,是课堂的责任人,课中学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第一个处置的人应该是体育教师,而不是其他工作人员,教师为了上课而上课,当学生出现身体不良反应时教师还视而不见般的继续教学,没有做相应处置就略显不妥。

(3)盛夏时节用慢跑热身。初赛是以录像课的形式参加的,4~5月份录课气温尚可,但盛夏展示仍照搬原案就显呆板,很多开课教师在其准备活动中都安排了慢跑的环节,慢跑是热身最常用的手段,但在盛夏时节,在毫无遮蔽的运动场上,静站都汗流浃背,安排慢跑是否合适?有无其他形式?

由于炎热的原因,评委也曾提醒上课教师,酌情缩短练习时间,降低强度,能呈现主要和重点环节即可,但诸多教师仍然墨守成规,为了获胜,生怕失去任何一个精彩的亮点,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哪里?

不当的细节不一一列举,只有深厚的教育智慧的积累,方能随机应变驾驭课堂,这也是众多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完善的。

2.精讲多练是体育课堂的高效法宝

精讲多练是很多学科所倡导的,体育课尤为重要,特别在球类课中,有的教师真正做到了精讲多练,整堂课都看见学生在与球接触。而有的教师则固守讲解、示范、练习的固定程式,一看就会的动作还要详细讲解,以充分显现教师组织教学的严谨。但就球类教材而言,笔者以为,多练是头等重要,球类(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与反复的体验才能实现,体育课中的反复练习是为了尽快学会,而学会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没有反复的训练就很难形成巩固的技术定型,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如果只为完成程式化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体会,教师再总结点评,按部就班,蜻蜓点水,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只能是理想化的书面目标。大家都有体会,你越是喜欢的体育项目或是你技术水平高的项目,你就越愿意经常的去练习该项目,反复的练习让你的技能越来越高,信心越来越高,对其的钟情越来越浓,所以,体育教学的秘诀就是:多练。

3.追求简约是体育课堂的常态体现

简约教学是体育课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简约教学要追求课堂的经济、高效,简约不代表简单,是要用最少的时间做尽量多的练习,用尽量少的器材完成尽量多的练习,一材(器材)多用,一场(场地)多用,一人(教师)多用,是体育课堂的特点,是体育课堂文化。文化课一人持一本书,篮球场十人抢一个球,这就是学科的区别。课中能示范的则不用挂图,能完整示范的就不要分解示范,简单直观的要领则无须复杂的讲解,教师的示范远比挂图来的更直观。那种课前多人帮助布置场地器材,课中多此一举的展板、挂图,还有助教播放音响等都是不宜提倡的。而且有些项目的特点与播放音乐的节奏并不合适,特别是球类练习,运球与进攻等练习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一直以来,公开课都要比常态课复杂,平时不用的器材搬出来了,无用的音乐配上了,多余的环节增加了,录像、挂图、稀奇场景等一应俱全,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生怕少了这些就会被人看作态度不端正、教学水平差。总之,将有难度的动作简单教会了就是贡献,将简单的技术和环节教复杂了那是浪费。

第8篇

关键词:利用情境;灵活多变;创造性思维;及时反思和小结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61-02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良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吸收知识,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学是否有效,要看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等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有的是因为把体育课单纯地看作是游戏课,有的是因为天性活泼,喜爱运动。个别孩子因为自身身体原因,不爱运动,例如肥胖、性格沉静、孤僻等。体育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挖掘有一定价值的相关内容,结合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可以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北方的冬天大雪纷飞,雪停了,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由此引入“投掷”,进行投掷的讲解。学生通过游戏了解并掌握了投掷这个体育项目。教师既没有压力,学生又感兴趣,玩乐中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情境教学,体育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平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喜欢的动画人物、喜欢的故事情节等,从这些方面寻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教师应该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1.利用比赛进行教学。在进行队列队形训练时,我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男生组和女生组,跟着教师口令做动作,有一个错的就扣一分,看哪个组得分多。这个设计把学生调动起来,谁也不示弱,争强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精力集中,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生怕自己出错,给小组丢分。

2.利用差别进行教学。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存在差别,利用好这些差别,会使体育课堂生动活泼,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接力跑的项目中,我认真搭配每一组队员,好中差相互穿插,防止强队对弱队,打击学生的信心,几个回合下来,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更大的锻炼,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感受到大家对他的理解和帮助,集体的凝聚力得以体现。

3.形式多样。小孩子对于重复机械的教学方式容易厌倦,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动脑筋变花样,例如,课前的热身小跑,可以倒着跑、蛇形跑、比赛贴纸跑,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体育特长有十分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给他们设定合适的目标。有的体育教师非常严格,给学生设定的目标过高,大多数学生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要求,一节课下来,学生垂头丧气,挫败感十足,渐渐失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当他们完成一个漂亮的动作,或者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教学内容,我都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带动其他学生为其喝彩,让学生感到愉快和满足。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给予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交流和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例如:在教授山羊分腿腾跃课时,我会先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心理感受,从而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跳人羊,并互相观察、交流、讨论,随后小结,接着教师再给予正确的示范和讲解,并引导学生分组学练;其次,让学生分组学练跳人羊,并互帮互助,巩固已学技术,达到人人过关;最后,再让他们互相探究、腾跃山羊,超越自我,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安排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了条件,并且完全落实了学生“需要知道的”,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发展。

四、严肃课堂纪律,保障教学的顺利展开

教师面临着课堂管理的问题,体育课堂相对而言比较宽松一些,但是必要的课堂纪律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让他们在纪律的范畴之内进行游戏和活动。因此,教师要建立一整套体育课堂常规制度,并且要让学生学会遵守。教学之初,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注意事项和不允许做的行为,狠抓常规地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之后,再采取灵活的措施。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教师要正确分析和判断,妥善处理。例如有的学生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教师要及时提示、制止,甚至惩罚。有的学生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才做出违纪的举动,教师可以不予理睬。

五、及时反思和小结,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第9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加速跑;教学

小学体育加速跑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全脚掌着地”、“坐着跑”的典型错误技术动作。针对“前脚掌蹬地”这一快速跑教学重难点进行有效指导的教师不多,学生们依旧重复错误动作。细细想来,类似现象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常常存在。把握不准教材和学情,抓不住教学重难点,有形无神的课堂教学需要改变。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准确提炼教材重点,在于巧妙突破教学难点,在于重视运动技能,简约体育教学。下面以《50米加速跑》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把脉学情,做到多观察、勤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一堂好课始于把脉学情。把脉学情是从横向和纵向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学情。把脉学情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年级和这一学习水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兴趣爱好

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与教材创造性的融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敲门砖”。小学生爱听故事,易被故事情节吸引,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技术动作教学寓于情境教学之中;小学生爱游戏,教师可以对运动技术进行游戏化改编,引导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创设快乐体育课堂。

2.能力水平

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已有体育知识和技能,依循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旧知到新知自然地衔接与转化,避免生硬地灌输,促进学生新知识和技能的接受与消化,提高学习效率,创设高效体育课堂。

3.身体素质

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项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清楚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科学持续地进行学生体质升级干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实效体育课堂。如此把脉学情,我们的体育教学将更科学,更合理。

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伴随的就是热情过后的怠慢,课堂气氛的冷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用游戏贯穿始终,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教材,做到敏于学,笃于行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教材,一些教师拿到教材浏览一遍,感觉技术动作简单,随手将教材搁置一旁,凭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殊不知漏洞百出,毫不严谨,如不及时纠正就会误导学生。例如本课加速跑教学就容易忽略“前脚掌蹬地”这一教学难点;再如站立式起跑中的口令教学,“各就位”容易被粗心老师呼成“各就各位”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想一想,如果体育教师对所要教授的技术动作掌握都不熟练和细致,那么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大。

我认为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我并不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快速跑"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方块站队,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堂好课,必定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即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亲身反复地实践技术动作并不断思考,最终找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做到简约而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