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体系优化

时间:2023-06-04 09:20:54

导语:在经济体系优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体系优化

第1篇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进行生产经营的管理,根据企业的特性和生产经营的规律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的费用,同时制定合理的价格、提供适当的薪酬、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组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达到使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的目的。

通常来说,企业的经济管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开展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结合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经济管理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关联性,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要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以及项目都涉及到资金的运用和管理,各种管理工作都与经济管理有着各种关系。其次,企业的经济管理具有指导性特征。企业的经济管理所形成的财务指标是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的体现。要制定方针和目标,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此外,企业的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特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渗透到企业运营中的各个环节,体现出综合性的特征。企业要通过经济管理对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规划和有效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经济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企业都存在管理的理念较为落后的局面,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利用经济管理的方法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还以传统的经济管理的理念为主,管理思想落后。还有些发达地区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理念,但是并没有从企业的具体实践出发,没有发挥出企业经济管理应该有的水平以及功能。

2.企业中的管理制度欠缺

很多企业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有些企业虽然有经济管理制度,但是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摆设,根本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更多的企业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更有写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根本无法适应目前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不合理的经济管理甚至还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3.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手段缺乏

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还有一个问题即缺乏企业内部的控制与管理,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很好的危机管理意识,使其无法面对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有些企业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采用财务审计的手段进行管理。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财务管理无法完全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没有设立专人专岗的企业就直接进行经济的管理,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现代企业增强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及措施

1.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要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经济管理方法,首先就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同时更新思想,改变狭隘的企业中的生产意识。现代企业家要主动的学习我国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努力使自己成为懂得经营管理,而且有头脑和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企业家,这些都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的首要前提。

2.选择优秀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就要积极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通过应聘等形式来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可以通过面向全社会和高校进行招聘,吸纳贤才。在管理中,要保持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企业内部的全体人员参与评价。当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出现问题时,要召开企业大会进行研讨,听取专家的意见,进而形成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的经济管理要实行制度化的管理,要以“法治”代替“人治”,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民主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

第2篇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做假账;外部环境;内部环境

一、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重点――做假账

从企业到金融行业,从中国的银广夏、琼民源、蓝田股份至世界跨国公司安然公司、雷曼公司,从中国到亚洲到欧洲和美洲,财务会计造假现象似乎无处不在,也越趋严重,小到导致一个企业破产,大到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其实,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其重点就在于做假账问题。

做假账就是不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以违规违法手段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使信息提供者达到非法的经济利益。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的会计财务信息,会使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其危害性有如下方面:对投资者来说,进行错误的投资活动,达不到投资目的,甚至血本无归。这样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投资市场和证券市场,从面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上市公司,虚假的财务信息,给广大社会公众的投资带来巨大损失,进而影响到社会安定。对金融企业来说,可能做出不准确的信用判断,提供给造假者金融服务,造成无法收回贷款,影响金融安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危机。对税务部门来说,会少征税款,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到国家建设的资金来源,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税收是平衡社会收入的杠杆,税收少征和漏征,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和安全。对统计部门来说,可能影响一个地方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国家发展的计划和战略。

做假账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从宏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并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矛盾。二是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此外,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受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可能减少确认数额,推迟确认时间,反之,若经营者想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三是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设“两本账”、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企业秩序混乱。错误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力不能有效集中,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四是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操作人员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上大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做假账,是正常的市场活动的一个毒瘤,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毒瘤,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二、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政治环境变化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以我国为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对中国会计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导致会计核算一直是为了满足计划经济和国家所有制的要求。因此,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了报送各级政府机关,满足国家各级政府汇总之用,基本上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报告格式和内容,并不注重体现企业自身的规律。同时,由于企业负责人为政府委派制,造成会计信息要符合现行考核制度,这也造就了会计信息的不实。

同时,政府对会计行业的监管,重形式而轻实质。一方面对企业的审计监督虽然设置了较多的行政执法机关,但不能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导致监管力度不够,执法分散,力量弱化,加上政府过于实行“抓大放小”的会计监管政策,重视大企业,面忽视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仅仅是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审批程序、分析条件设立程序、变更和终止的管理,而忽视了对日常实质的质量管理、监督和检查。这种重形式而轻实质的政府监管,为会计中介审计机构“认为违法执业有空可钻”的思想和执业违法现象的大量存在提供了空间。

(二)法律制度环境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200多项法律,经济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相应的会计处理的规范化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已经颁布并实施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对我国的会计核算和揭示均有规范。另外,《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的颁布实施,使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有了更为直接的法律制约和保证,这些法律规范的颁布和适时修改,从对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加工处理、对外报告以及验证等方面起到了规范和统一的作用。

(三)文化教育环境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

会计教育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会计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就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来说,在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会计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不可能很高,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相对简单,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会计人员素质较高,能够采用比较复杂的会计方法和技术,财务报告制度和报告形式也会相对完善,所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会相应地提高。

(四)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对会计有重要影响。例如,从企业规模与组织形式看,小规模企业的所有者常常就是管理者,他们非常熟悉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因而他们需要会计报表的目的往往只是证实而不是增加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或者只是对他们平常所掌握的综合;而股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明显分离,股东只能更多地依赖公司的会计报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行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两权”分离,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现行企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上市企业越来越多,财务会计报告以满足广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要求为目标,也成为受托责任的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随着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层出不穷,以及证券市场监管问题,很多进一步融资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目的,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非常严重。

(五)科技因素的影响

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经济运动的需要而发展,为经济运行的发展服务。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发达及其在会计上的运用,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差异。

三、内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作用,促进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形成的一种相互制衡作用;强调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益;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对一个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因此整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决定会计信息的目标。

(二)内部审计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审查,是决定会计信息的外在动力。

(三)人力资源政策的影响

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员工队伍的素质,特别是会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从而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

四、从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因素方面分析

从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情况来看,会计人员基本上处于弱势状态:

(一)从劳动关系分析

劳动市场规则来看会计人员是被雇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被动一方,虽然会计人员有会计法等相关法规规定附以对企业监督的权利,但很难有较大的作用。对于上市公司和国有背景企业,还有相关部门的监管,会让会计人员的压力减少很多,但反而让会计人员面对更多的压力方。

(二)从会计职业性质看

虽然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但监督的身份基本上处于弱势。现有法律和法规并没有给予会计人员自我保护的和外部保护的“宝剑”,一旦财务人员的监督突破企业经营者的底线和让经营者违反道德和法规暴光,那财务人员与经营者的利益予盾就突显出来,最终双方都会失去各自的利益。

(三)从法律方面分析

会计法是监管会计人员,但对非会计人员监管不是很有力度。有会计行为违法时很大责任却都归责于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中,是一个活动链,会计人员不可能制止和控制到每个环节,只能从财务角度去反映,但当其他环节的道德底线崩溃时,财务的监督力度就显不力。

(四)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是无法避免的

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能超然,特别在现在高度市场经济中,如IPO等经济活动中,会计人员也是这一利益链中的一环。

五、扼制会计造假的措施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优化会计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优化和重视外部环境

1、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要紧跟形势,重实质必须重于形式,进一步准确把握会计监督工作的方向;要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要惩防结合,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长效机制;要强化基础,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以人为本,进一步充实强化会计监督队伍;要形成合力,进一步发挥会计监督的协同效应。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用法律手段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加强会计立法和执行监督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等,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环境。政府要通过立法来提高会计法规的法律地位,改变目前财政部公布的规章制度不能被法院作为依法审判依据的现实。要建立和完善对会计失信者进行法律追究的法律法规和对会计信息失真认定的法律规定及惩治措施。同时,加强证券及公司法等相关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

3、会计准则要国际化趋同,加强会计改革的国际交流。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影响贸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正在大幅度减少,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资本市场、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发展,使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更加便捷,推动着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标准、制度的国际趋同。

4、建立惩防结合的会计监督长效机制。“仅靠有限的检查和处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惩防结合的会计监督机制,重视监督效应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充分利用可检查成果,树立监督权威”,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在2009年度会计监督工作交流会议上表示。我国会计监督面对的包括7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7万多名执业会计师和近千万户企事业单位,这样庞大的监督对象,现有的监管手段和力量已不能承受了。政府在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建设的同时,要终止或收回原来委托中注协监管会计的行政管理职能,要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和政府相关部门(财政、证券、审计局、金融系统等)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5、加大法律惩处的力度。现有会计法的处罚力度是远远不能够让违法者承受压力。会计法应该加大违法后的惩处力度,使会计人员造假后须付出终生的职业生涯,这样才能扼制住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同时,相关公司法、证法、金融法也可以加大对企业的惩处力度,使企业造假后要付出无全部资本以及限制法人的经济活动权益。

(二)优化内部环境

1、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和公司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不仅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产物,它也要依赖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基础机制来运作,以保证准则能够被严格运用和理解”。应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完善公司产权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是股东等市场主体根据真实财务报告进行交易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使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才能形成其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进而形成真实财务报告的需求主体。

2、建立内部控制机构,强化内部审计功能。建立内部控制机构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的认识并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公司管理的重点。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降低企业风险。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第一,提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第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

总之,国家应对目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会计造假虽未能加以根除但是可以加以控制,使其危害性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8-05-22.

2、傅元略.财务管理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朱荣思.内部控制评价[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5、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专有性;专有化体系;演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027-05

技术创新形成后,企业期望从中获取收益以提升经济绩效。如何从创新中获益不仅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1],也是企业绩效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更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2]。关于创新收益的获取问题,Teece[3]阐明:跟随者、模仿者以及与企业形成互补能力的主体与技术创新者共同分享创新收益。而技术创新企业从创新中获益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其专有化体系。换言之,专有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从创新中获益的多寡。学界对于专有化体系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演进过程。Hurmelinna等[4]首次提出了专有化体系的动态性问题:专有化体系受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及其自身的构成等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皆不断变化,因此专有化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过程。但并未指明专有化体系是遵循何种路径动态演变的。本研究认为,虽然各企业专有化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构成不尽相同,但会遵循同一基本演变路径。基于此,本文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即从技术知识的创造到创新的商业化结束,提炼出引致技术知识状态发生改变的主要节点事件,并对节点事件条件下的专有化手段及机制的有机结合进行适应性研究,从而推演出专有化体系的演变路径。期望为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企业构建专有化体系、有效获取创新收益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基础

(一)专有化体系的相关概念

1专有可能性

专有可能性(Appropriability,以下简称专有性)是指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利益中,创新企业所获取利益的能力或程度 [5~7]。根据专有性的定义,可将专有性划分为强专有性和弱专有性。专有性强,意味着创新企业获取较多的创新收益;专有性弱,则意味着创新收益更多地溢向其他分享者,导致创新者在收益分配中处于劣势。专有性必须通过专有化(Appropriate)过程才能实现。专有化过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为模仿或跟随行为制造壁垒,更在于广泛地保护技术创新的优先使用权,进而攫取更多创新收益。

2专有化手段及机制

专有化手段是指在专有化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技术创新本身及其生成收益的具体手段[8],是实现专有性的途径。Levin等[9]的耶鲁调查(Yale Survey)、Cohen等[8]的卡内基梅隆调查(Carnegie Mellon Survey)、欧共体创新调查[10](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以及后藤晃[5]的调查分别研究了美欧日等多国企业所采用的专有化手段及其运行有效性,具体包括:专利授权、专利防止模仿、商业秘密特许、签订保密协议、雇佣关系长期化、设置信息的接触权限、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JP3]产品设计的复杂性、产品的率先市场化、持续创新、产品制造优势以及营销和服务优势等。[JP3]

上述专有化手段虽在功能形式上存在极大差异,但某些手段的作用内涵具有相似性。因此,根据作用内涵的相似性可将专有化手段归为四类专有化机制:

(1)专利。包括专利授权、专利防止模仿。[JP3]企业在专利权利范围内对技术享有所有权和排他权,或通过技术授权获取创新收益,或借助于技术垄断在权利有效期内获益[11]。

(2)商业秘密。包括商业秘密特许、签订保密协议、雇佣关系长期化、设置信息的接触权限、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以及产品设计的复杂性等。商业秘密特许是利用商业秘密法规赋予的权利获得技术知识的许可收入。保密协议以及雇佣关系长期化属于管理式专有化手段范畴,是以企业边界为壁垒,为防止技术泄露而设计的组织行为,是企业保持商业秘密的对外策略;设置信息的接触权限属于物理式专有化手段范畴,是企业内部关于商业秘密处理的强制规定,是企业保持商业秘密的对内策略[12];管理式专有化手段在物理式专有化手段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实施[13]。隐性属性使技术知识难以清楚表达,其传播的内在困难性增加了模仿者获取技术知识的难度[3,4]。产品设计的复杂性使核心技术只有与技术相结合才能被完全使用,这为模仿设置了附加壁垒[14]。

(3)领先时间。包括产品的率先市场化和持续创新。率先市场化可以使创新者形成先行者优势,进而建立顾客锁定、品牌认可等优势。持续创新是基于比竞争对手更快创新而获得优势,以至于竞争者刚能模仿企业的创新,企业已经在市场上推出新的创新。此外,持续创新企业还可以通过劝诫手段抑制潜在的模仿意向 [11]。

(4)互补资产优越性。包括产品制造优势、营销和服务优势。他们不是通过保护核心技术而占有创新收益,而是利用将技术创新商业化所需的制造、销售等互补资产,提高企业在创新商业化过程中的收益。

3专有化体系

企业所选择的专有化手段及机制组合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专有化体系(Appropriability Regime) [4]。

(二)专有化体系的重要性及其分类

无论企业有意或者无意构建其专有化体系,但企业围绕创新进行价值攫取所采用的种种措施的组合在实质上与专有化体系无异。从表面上看,企业构建专有化体系的目的在于为创新提供保护屏障,但究其根本,保护创新防止模仿仅仅是一种手段或者途径,而最终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攫取创新收益和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由于创新企业不能独占创新所产生的收益[1],所以从创新企业获取创新收益多寡的角度可将专有化体系划分为两类:完备专有化体系和非完备专有化体系[3,5]。专有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技术知识的属性和法律保护力度[3]。根据这两个指标衡量,企业专有化体系可划分为两类:强专有化体系,在该体系下技术知识容易被保护;弱专有化体系,在该体系下技术知识较容易被模仿且不能以法律制度有效保护[3,15]。强专有化体系使企业在短期内可以牵制模仿者,迅速将技术创新商业化以扩大市场份额,暂时的技术垄断也使得企业在定价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强专有化体系下,企业易于围绕创新技术实现专业化,从而依靠少量的核心能力就能在创新中获益,因此创新企业一般偏好强专有化体系。Martin在技术创新引致成本节约的前提下,利用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证明了上述结论[16]。弱专有化体系并不等同于非完备专有化体系,若企业能够拥有互补资产所形成的竞争力,则依然能够享有较高的专有性。

(三)专有化体系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根据作用内涵可将专有化手段归类为专有化机制;企业所选择专有化手段及机制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针对不同技术创新的专有化体系;从专有化体系的构建到专有性的实现,是创新者为实现专有性的主观能动过程,也即专有化过程;专有化体系的完备与否,决定了专有性的强弱,即决定了企业从创新中获益的多寡。

二、专有化体系的演变路径

成功的技术创新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技术知识的创造,其次是技术知识的成功商业化。在技术知识产生后,企业可通过两种途径从创新中获取收益:一是销售或授权创新技术;二是企业自身将创新技术物化于产品或工艺中。利用途径一获取的收益为非产品化收益,利用途径二获取的收益为产品化收益;两种途径之间相互排他,但又联合反映出专有性。因此,专有化体系的形成和动态演变必将围绕这两类收益展开。但是技术知识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ty)和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导致创新者不可能独占创新收益。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一旦技术知识的状态发生改变,专有性亦随之改变。这就要求企业适时调整专有化体系以实现强专有性。

结合技术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提炼出引致技术知识状态发生改变的六项节点事件,分别为技术知识创造、实验室开发、实验室开发完成、蕴含技术知识的产品市场化、技术知识免费获取或完全外溢、技术知识为替代产品所应用等。下文分别对六项节点事件条件下的专有化手段及机制进行适应性研究,进而推演出专有化体系的演变轨迹。

(一)技术知识创造

企业研发出新技术后,成为技术发明人。如果企业放弃自行开发,则可以通过销售或授权革新技术获取非产品化收益。[JP3]此时企业可选用的专有化机制主要为专利和商业秘密。相应的专有化手段有专利授权、商业秘密特许、物理式专有化手段、管理式专有化手段和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

专利授权和商业秘密特许使企业在专利或技术保密的有效期内向潜在使用者收取使用费。前者依赖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行力度,而后者则要求企业隐匿技术发明以确保无任何相关信息外溢。技术隐匿必须借助物理式、管理式专有化手段和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才能实现。管理式和物理式专有化手段从多个渠道有效遏制技术信息向企业外部扩散,从而保证商业秘密特许的有效性。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从两个层面提升了技术知识的缄默性:一是技术层面,即产生于生产实践的技术和诀窍难以用言语表达;二是感知层面,即个人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的意识、情感、观念和心智模式等也难以编码化和传播。通过上述三种专有化手段,企业才能对革新技术享有所有权和排他权。与此同时,商业秘密的交易双方需签订协议,依靠法律约束被特许方不会有意或无意泄露商业秘密。

(二)技术知识实验室开发

研发出新技术后,若决定自行开发,那么企业必须追加投资,进行实验室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开发。产品开发是指完成技术的应用研究、实现产品的专门化并完成产品的设计蓝图;生产工艺开发用于保证新产品的生产。在此过程中,企业可选用的专有化机制主要有专利和商业秘密。Cohen等[8]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专利和商业秘密难以[JP3]“并行保护”技术创新及其收益。因此,企业必须在专利和商业秘密中择一使用。相应的专有化手段有专利保护、管理式专有化手段、物理式专有化手段和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

在实验室开发过程中,或借助专利权赋予的法律效力,或利用商业秘密使得模仿者缺乏新技术信息,从而对待开发的技术形成所有权和排他权。同样,企业依然必须借助于管理式和物理式专有化手段以及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以保证商业秘密的效度。否则潜在模仿者或竞争者无需花费高额的研发投资,仅以较低成本(极端情况下甚至零成本)获得该技术并进行商业开发,导致创新企业蒙受利润损失,甚至有可能丧失市场势力。因此在实验室开发阶段,专利和商业秘密这两种机制不仅是企业成功对创新技术进行商业开发的保证,更是实现技术创新专有性的必要条件。

(三)技术知识实验室开发完成

实验室开发一旦完成,企业则具备了向市场投放新产品的能力。此时,企业可选用的专有化机制为领先时间、专利和商业秘密。相对应的专有化手段为产品的率先市场化、专利保护、管理式专有化手段、物理式专有化手段和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

率先市场化使企业具有先行者优势。这有助于企业形成强劲的市场地位,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在消费群体中形成品牌认可优势,从而提升专有性。专利保护、管理式专有化手段、物理式专有化手段和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依然保证企业对革新技术的垄断,从而使企业处于不完备的市场结构下并获取更多的创新收益。

(四)蕴含技术知识的产品市场化

蕴含创新技术的产品一旦市场化,企业从技术发明人成功转变为创新者。但由于模仿者可以进行技术分析或反向工程,所以新产品推向市场之时,技术外溢不可避免。此时,企业可选用领先时间、专利、商业秘密等机制来应对或延缓技术外溢。相对应的专有化手段为专利保护、管理式和物理式专有化手段、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持续创新。

专利保护、管理式和物理式专有化手段、技术知识的隐性属性的功能形式如前所述。产品设计的复杂性为技术分析或反向工程设置技术壁垒,延缓技术知识的外溢速度,延长企业技术垄断时间。技术壁垒不仅可以内嵌于产品中,也可以附着于复杂设计上,例如电子产品打包或在电子产品上放置特殊材料使模仿者不破坏电路便无法进行技术分析。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提高了模仿的时间与成本,既保证了商业秘密的有效性,又使得模仿者觉得无利可图,抑制其模仿意向。持续创新能够快速更新技术知识的前沿,不仅有利于企业形成技术领导者的地位,随之形成更强的市场地位和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且也有利于企业与技术伙伴、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形成一个排他性、合作性的网络。此外,持续创新既使得模仿者疲于追赶,又利用劝诫手段抑制潜在模仿意向,从而尽可能延长技术垄断时间并获取超额利润。

(五)技术知识免费获取或完全外溢

当专利有效期满或商业秘密失效,模仿者能够完全掌握或免费复制技术知识,但是若要实现替代产品市场化,模仿者还需解决设备的设计、材料的订购和制造工厂的建立等问题。从技术完全外溢到替代产品出现的时期被称为创新企业的反应时间(Response Time)。此时专利和商业秘密已经完全失效,创新企业处于弱专有化体系下,可选用的专有化机制为领先时间和互补资产优越性。相对应的专有化手段为持续创新和产品制造优势。

在反应时间内,持续创新有助于企业巩固技术领导地位,也有利于企业提升互补资产优势,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同时,企业可利用产品制造优势制造市场进入壁垒,例如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专门性以及规模效应等。上述两种专有化手段均有利于企业延长产品垄断时间,从而继续获取垄断收益。

(六)技术知识为替代产品所应用

当反应时间过后,跟随者具备了生产高替代弹性产品的能力,此时企业可选的专有化机制为领先时间和互补资产优越性。相应的专有化手段有持续创新和产品制造优势、营销和服务优势。

跟随者进入市场后,产品制造优势的作用重点调整为利用生产成本优势或提升产品质量,例如学习效应。与之相对应,持续创新的作用调整为革新生产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质量。销售和服务优势是指企业利用在销售、售后服务、品牌创造和维持、渠道发展、关系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来提高利润率或销售量。

三、结论及启示

第4篇

1.工程液压管路警报系统传感器的构成。工程液压管路警报系统传感器是由磁致伸缩材所构成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流会通过轴磁场波导管并在导管上产生扭力,而这种扭力产生的静应力波声速在一定程度上与导波管上的声速是相似的,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传感器采集到相应的数据。一般磁致伸缩传感器由外管,波导管,磁性浮子以及测量头组成的。在测量头内部一般会安装电子部件,波导管一般会被安装在不锈钢外管内,而磁性浮子被套在外管上,以方便其随着波导管进行相应的滑动。在仪表进行相应工作时,测量头上的脉冲发射电路就会不断的向导管发射询问电流脉冲,此时管路会产生周向磁场并沿着导管方向发生变化,最后与轴向磁场叠加形成螺旋磁场。

在螺旋磁场的作用下,导波管就会产生磁致伸缩效应并使波导发生扭曲,并产生应变波,应变波会以超生的形式向两端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变波回到测量头一段,导波管就会产生逆磁致伸缩效应,当经过回波接收线圈时,导波管在逆磁致伸缩效应下就会转换为脉冲。因电流是以光速进行传递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传递时间。这样只要计算出发射电脉冲和返回电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就能够实现液位检测。由于整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当浮子随液位波动时,新的液位就能及时地被检验出来。而警报系统的数据采集和PLC编程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2.工程液压管路报警系统的实现。警报系统是通过基于磁致伸缩材料传感器原理来实现PLC编程和数据采集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磁致伸缩传感器一般会采用24V的直流电源进行供电,并在液压站现场安装有数字显示器来显示液位,以供维修人员参考。为了保证数据的正常输出,最好在现场配置隔离配电器,将1路电路信号转换成2路。将1路电压信号接入PLC控制器模拟信号通道中,通过拱数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块中,以供报警系统使用。

同时报警系统也能通过以太网将PLC控制器中的数据传送到电脑主机上,并将液位数以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方便以后查找或对比。当液位低于正常值的2cm时,系统报警灯就会不断的闪烁,装置在液压站的声光报警装置也会启动,以提示相关操作人员出现漏油现象,以便操作人员将漏油问题直接反映给维修人员,使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地了解漏油状况,减少管路漏油现象的产生,从而使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管路得到有序的运行。因此,报警系统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不仅能实现自动启动,在漏油情况下,也能实现及时报警,使检修人员能够及时地对系统管路漏油状况进行维护,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5篇

关键字: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改善及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对旅游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城市不再仅仅是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亦是区域的旅游活动中心[1,2]。尤其是近年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区域合作一体化的思想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3,4]。在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也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其区域旅游一体化更是倍受社会的关注。本文重点关注于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困境问题及其原因。

2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困境分析

虽然京津冀地区借助其地缘优势、资源禀赋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历史已久,但其区域旅游一体化仍处于自然发育阶段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合作,存在合作范围小、合作领域狭窄、合作速度过于缓慢等主要困境问题。笔者对造成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合作规模有限、主动参与不足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京津冀区域旅游职能分工不明确,旅游产业结构同构性强。

京津冀三地在各自的旅游发展中,缺乏资源对接分工合作,旅游职能分工不明。忽视旅游资源特点和文化的特色的差异,出现了许多功能相同的旅游区。不顾旅游区规模大小、资源特点,都一味的追求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功能,造成京津冀三地出现旅游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的困境,使旅游产业产生同质竞争,是制约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瓶颈之一。

2.2京津冀区域合作观念淡薄,旅游一体化协调效能较低。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区域间形成高效的协调机制对构建区域合作一体化是必备的基础[5-7]。虽然,京津冀地区各自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旅游规划,但是从政府到企业对区域旅游合作互利共赢的一体化思想观念没有真正形成,只是希冀通过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做大做强自己辖区的旅游产业。缺乏合作意识是制约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效能的根源。

2.3京津冀区域旅游规划不到位

河北省2007年出台的《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出台的《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只是依托京津对在河北省内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合理的规划,而对跨京津冀三地的区域联合旅游项目的规划发展却很少提及。把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旅游规划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的第三极,区域经济体一体化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在区域旅游一体化方面的规划合作力度上还有差距,至今尚未形成成熟可行的区域旅游产业规划,更没有代表京津冀区域特点的品牌性旅游项目的合作。

3结语

深化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立足现状借助于京津冀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深化区域旅游规划,提升优化区域内的旅游职能结构;建立高效能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协调机制作为其有力支撑;从而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旅游资源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陶伟,钟文辉. 基于区域视野的城市旅游研究体系的建构----以粤港澳地区为例[J].规划师,2005(9):92-95

2、吴国清. 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51-55

3、吴国清,杨国玺.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与多层次管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9):39-43

4、赵建强.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社会科学家[J].2009(12):90-93

5、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

6、李平生. 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寻求突破[J].当代经济管理,2007(1):69-74

第6篇

关键词 提升机;优化;矢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D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51-02

Research of the design of optimizing mine hoist control system

Huang Wei

(HaiZi Coal Mine,HuaiBei Mining Group Corporation,huaibei 235146,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ine hoist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 of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huaibei mining subsidiary TongTing coal mine hoist control system of optimizing design scheme, and gives the system structure.

Key words: Hoist;Optimize;Vector control

矿井提升机作为一个大型的机械-电气机组,以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为例,提升机的主要组成有:工作机构(包括主轴装置及主轴承)、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和制动器控制装置)、机械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离合器和联轴器)、系统(包括油泵站和管路)、检测及操纵系统(包括操纵台、深度指示器及传动装置和测速发电装置)、矿山机械设备拖动、控制和自动保护系统(包括主电动机、电气控制系统、自动保护系统和信号系统)以及辅助部分(包括机座、机架、护罩、导向轮装置和车槽装置)等。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煤矿主矿井交流提升系统,项目来源于淮北矿业下属的童亭煤矿的提升机系统改造,目标是通过对电动机、矿井提升机传动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的优化改造,实现提高提升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以及各种安全保护的目的。从而使矿井提升机的效能得到提高,更加安全可靠。

1 矿井提升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为满足有关规程规定对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的要求,本文根据矿井提升机的工艺过程和特点,首先分析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1.1 要求电机满足四象限运行

提升机电气调速系统给定速度V=f(t),根据动力学方程:

式中:

Te为电动机电动力矩(N×m);

Tl为提升系统的静阻转矩(N×m);

GD2为提升系统得飞轮转矩kg×m2,GD2=4gJ(J为转动惯量,g为重力加速度);

Td为提升系统的动态转矩(N×m);;

根据给定速度的转矩Te=f(t)的特性,可以得到提升机调速拖动系统所需要的力F=f(t)。

提升机滚筒承受的静张力差取决于负载静力Fl,静力Fl在双容器平衡提升系统就是提升物体的净载重。当电动机不工作时,为了让重的提升容器静止,对滚筒必须施加机械闸。

加速转矩Td决定了电动力FD,当提升机能够根据给定速度运行时,F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这表明,电动机不仅会工作在电动状态,也会工作在制动状态。根据提升机不同的负载。也会产生不同的运行阶段,致使电动机的运行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为了使提升机能够按给定速度运行,电气传动系统必须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而自动调整相应的电动或制动工作状态,也就是要求电气传动系统能够满足四象限运行。

1.2 调速平滑和精度要求

主矿井提升机对调速系统得平滑调速和调速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在提升机运行过程中,电气传动系统必须满足诸如运送物料(达到额定速度)、运送人员(低于额定速度)、低速爬行(0.1~0.5 m/s)和检查运行(0.3~1.0 m/s)等各种要求,因此,平滑调速是提升机电气系统必须具有的性能。

提升机对调速精度的要求源于其静差率应比较小了,这是为了在不同负载下提升系统能够尽量缩短减速段距离。这样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爬行距离就可以尽可能短,于是爬行阶段的运行时间就可以大大降低,可以使提升系统得提升周期缩短,从而在保证准确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1.3 速度给定装置

超速故障是提升机故障中经常发生的故障。超速往往是系统失控的开始,意味着电气系统发生故障,当系统检测到提升机超速时,会发出报警,此时司机应制动、减速停车,避免事故的发生。由于提升容器在全速运行时运动惯量的巨大,如果紧急制动,会对提升系统带来强烈的冲击,使设备加速磨损、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机轴、提升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因此要求提升系统加减速平稳,要对加减速度的导数A加以限制,使系统按S形速度曲线实现加速和减速。

2 矿井提升控制系统优化方案的设计

2.1 更换老旧电动机

童亭主井的提升机原有的电动机为YR800-12/1430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功率因子为0.85,而且电动机老化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将使用新的同步电动机TDBS 2000-20,其额定功率为2000 kW,功率因子为0.97,可以提高提升机的工作

能力。

2.2 改进电动机调速系统

由上述可知,工频控制系统由于交流电机本身的物理特性和电路控制手段的特点,造成了运行中的控制难度与弊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工频的控制模式。

图1 优化后的系统结构图

20世纪90年代,针对三电平中压交流电机工频控制系统的现状,研究人员在低压变频器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四象限矢量控制理论。

矢量控制就是将磁链与转矩解耦,分别设计两者的调节器,以实现对交流电机的高性能调速。这样就可以将一台三相同步电机等效为直流电机来控制,因而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同样的静、动态性能。而且其位置-速度-力矩三环死循环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给定速度运行。使调速系统严格按照给定S型曲线自动调节电压频率,使电机稳定安全运行在各个速度阶段的预期状态。并且矢量控制实现了无级调速和多速度等级运行,舍弃高低压切换的繁琐步骤,使速度精确控制,减轻加速度对机械设备的冲击。因此将矢量控制来优化原有的电机调速系统

2.3 对提升机系统电源进行优化

电容补偿是提升机系统不能切入电网的主要原因,侧重点为谐波污染情况。所测试的提升机系统中主要的谐波源为整流变频单元,这类设备或多或少的会向系统中注入谐波电流,从而汇入上级配电系统导致老式电容补偿类设备无法投入。针对上述情况,使用谐波治理设备抑制谐波产生。

优化后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

3 结束语

本文简单阐述了提升机系统构成,对矿井提升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了细致的说明,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的控制系统优化方案,并且给出了系统结构图。

参考文献

[1]陈伟,李光.HIVERT-YVF变频调速系统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市场,2006(10).

[2]祝龙记,过希文.矿井提升机三电平IGCT变频调速驱动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2008(05).

第7篇

[关键词] 西咸经济一体化 产业发展 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

西安、咸阳两市无论是在陕西,还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两市经济发展对陕西和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两市的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极,能够带动陕西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短陕西和西部地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两市的经济发展很快,对陕西和西部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两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布局趋同、产业规模偏小的现象,严重限制了两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两市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来进行产业聚集,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两市经济在融合中快速发展。

一、西咸经济一体化中两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中的障碍

1.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资源利用效益不高

西安咸阳两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产业基础来发展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产业发展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市所形成的产业发展格局,很难适应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两市在经济发展中,受行政体制、经济体制以及财力等原因所限,很难从根本上对原有的产业格局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只是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延续式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两市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如西安咸阳两市的纺织产业、电子产业、机械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医药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都是如此。严重地限制了两市的产业做大做强。

2.两市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优势难以互补

由于产业趋同化严重,两市在同一产业方面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各个国家依据本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并进行贸易,从而在贸易中获益。同理,一省的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布局的前提依据也应是比较优势。各地区只有依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来配置产业,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充分发展,进而使两市的经济得到协调发展。而西安、咸阳两地产业结构的趋同,违背了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不仅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会扭曲产业结构,使两市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难以实现。优势难以发挥,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3.产业规模化不够充分,规模经济难以发挥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产业规模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收益。没有适当的数量规模,也就没有最佳的经济收益。规模经济要求一定程度的产业集中,企业的规模要达到一定的产出数量水平。而西安、咸阳两地产业结构的趋同则意味着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撒胡椒面”,把各地有限的资源用来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摊子铺得太大,财力过于分散,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4.统一市场体系没有形成,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严重

统一的市场依赖于社会化的合理分工,而在产业结构趋同的条件下,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和产品的销售都很容易形成地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其结果是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一方面保护了区域内的落后产业,另一方面使全省范围内产业结构不能优化,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两市一体化进程推进缓慢,整体经济优势没有形成。

二、西咸经济一体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论和实施

1.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论

两市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就是要发挥西安文化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行政地位、国家区域政治中心地位的优势,以及咸阳市在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交通便利资源、电子产业制造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两市的优势加厚、延伸、扩展,充分溢出和吸收,实现培增效应,推动两市经济总规模的快速增长。错位发展就是两市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避免互相恶性竞争,在同一产业、同一项目上,两个或多个主体各自规划,跟风发展,重复建设。如西安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高科技方面具有优势,在西安咸阳的整体发展方面,应由西安作为主体,在两市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咸阳在纺织产业方面具有发展优势,两市的纺织产业发展重心应放在咸阳,这样两市才能实现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实现两市的错位发展。

2.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在西咸经济一体化中的实施

根据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和错位发展理论,西安咸阳两市应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产业、医药保健产业、农业等方面充分实现产业整合,推动两市经济一体化建设。

(1)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西安与咸阳两市应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通过加快行业重组和企业联合,积极推进输变电成套设备、通讯设备、大型工业风机、纺织机械设备、制冷设备、通用机床和矿山、冶金、筑路、农业机械及节水灌溉等专用机械装备的技术进步。西安应当积极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脑集成控制技术,重点发展新型输变电机检测设备、智能化数控机床、自动缝制设备、新型制冷设备、模糊变频、新型数显装置、先进扫描成像系统、高灵敏传感器、电子防爆装置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机器人等产品,促进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着眼于我省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做大,可规划考虑在西安―咸阳都市圈内,将六村堡绕城高速公路西段以西沿咸阳世纪大道布局,在世纪大道路以南划定200平方公里,作为我省未来20年装备制造业的预留发展空间。二环路以内及附近和城内大中型企业的扩建和合资搬迁、市区中小工业企业的改造搬迁、新的招商项目落户、开发区产业存量的调整、对国家限制和淘汰产品的劣势企业的改造、转产和搬迁等,必须与装备制造业的重新整合相结合,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的总盘子、行业和专业化产业积聚的原则,分别统一迁入配置在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2)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咸阳应以信息产品和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计算机硬件产品。重点发展锂电池、片式元器件、光传输设备、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传感器、偏转线圈等新型元器件为主的基础电子产品和通讯电子产品,以电视广播发射机、彩色显像管等设备为主的数字视听产品,促进彩虹、康佳、偏转等优势企业规模扩张,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电子工业已成为实力较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全国最大的彩管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等13家大中型电子企业集中于市区西部,其年产值占全省电子工业的进一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城。咸阳是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50个重点城市之一,为了紧紧抓住机遇,咸阳政府应当积极打造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并加快建设超大屏幕彩管玻屏生产线,加快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电感器军品生产线和数字化彩片磁心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进程,做强四达公司客车生产线,陕西华兴公司黑色铸造生产、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等一批机械工业项目。

(3)纺织产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咸阳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方棉纺、毛纺、化纤、印染、服装、纺织机械及纺织科研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年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1/3,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根据区域优势理论,由于各地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地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方面的发展速度也常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相对优势就产生在这种差异之中,一个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越优越,这种相对优势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咸阳应在具有区域相对优势的条件下,可利用其在纺织、电子等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获得相应的经济规模和发展空间。

(4)医药保健业的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咸阳以现代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为重点,加强医药康复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重点抓好步长制药公司、505药业公司、摩美德制药公司、西北医疗器械集团、白鹿制药公司等10个制药和医疗设备项目建设,开发生产生化医药、医疗保健品、中成药和医疗器械4大类28个主导产品。形成医药生产基地和科研开发中心,壮大医药工业实力,争取医药工业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通过全面推进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武功博瑞中药生产,等医药产业项目,整合医药产业资源,壮大医药产业规模,打造全国医药保健品生产基地。

(5)农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咸阳是陕西主要粮、棉生产基地,有耕地41.54万公顷,全市有9个省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和6个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人均产量居陕西之首。杨凌示范区成立7年多来,依托区内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紧紧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资本与知识的对接、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搭建稳固的支撑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牧、良种繁育、生物制药、环保农资、绿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已经落户杨凌。外商投资企业从1999年的3家,发展到目前的18家。区内有21家企业取得了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咸阳应当立足这些基础,发挥优势,以新型方便食品、乳制品、果汁饮料为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建成陕西食品工业基地;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深、精加工基地。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把杨凌建成第一个国家级绿色产业基地。

总之,推进西咸一体化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西安、咸阳两市要有清醒地认识,抛弃两市联合合作的观念,建立两市融合共赢得发展新理念,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一体化,提高两市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推动两市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广信 刘总理 李慧著: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咸一体化有关情况的汇报[R],2008年3月

第8篇

一、问题的提出

1.来自实践的困惑:我们的课堂缺什么。

审视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毋庸讳言,“段段而论,句句而议”的刻板教学方式还比较普遍,“教师面孔冷冰冰――无情,讲授内容干巴巴――无味,教学方法简单――无趣,理论脱离实际――无信”。课堂教学是一种“简化”的教学,“残缺”的教学。简而言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重教轻学,重知轻能,简化了知识发生过程,缺少思维训练;重智力轻非智力因素,情感不足,人文精神缺失。

2.来自理论的依据:对症下药。

(1)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教育心理学有关智能的研究指出:智能由思维、感知、记忆、想象、语言和操作技能组成,其中思维是智能的核心部分。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想活动,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问题,思维过程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因此,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优化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核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将学习中的研究、探索等思维训练过程凸显出来。

(2)人本主义学派“知情协调”的理论。人本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变化均受其心理场的支配,学习已不再是只涉及记忆和思维的纯粹认知学习,而是一种与人的生活及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人格化的、内在的学习,人的认知与情感、行为和个性体验等方面均糅合于其中,产生整合效应,从而导致人的整体发展。教学活动是以情感因素为基本动力,以知情协调为轴心的学习和认知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情感因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材料与个人生活、人生目的的相关性,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体验中展开有效的学习。

(3)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原则。所谓“显形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按照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正式课程”,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各种活动,明确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所谓“隐形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环境及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这种教育是用含蓄的方式有意或无意地表达愿望、需要和意志的一种教育过程。对承受信息者来说,也是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刺激或影响的过程,两者之间是通过熏陶感化、耳濡目染或启迪升华等过程而实现的。因此,在教学实验中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将显形教育的内容、要求融入教学情境中,与隐形教育有机结合,使教与学均达到最优效果。

二、优化问题和情境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的透视,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改革政治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思维训练缺乏、情感性缺失这两个较为突出的症结,以“问题”与“情境”为突破口,优化问题和情境设计,以问题为核心,“以问促思”、“以问练思”,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以情境为纽带,“以情助学”,“以情育情”,使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协调,从而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审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三、优化问题和情境设计的基本策略

1.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

(1)忌随意“满堂问”,设问应思路清晰,宜精不宜多。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有意无意过多、过滥地随意运用提问,问题多是否就能让学生多动脑呢?回答是否定的。课堂提问成功与否,不在于问题的多少,而在于能否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帮助学生学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心所欲提问太多、太滥,势必杂乱无章,主次不分,线索不清。并且学生来不及思考,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挫伤兴致,导致教学效益低下。因此,提问应尽量思路清晰,围绕教学目标来优化设计,拟订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次要问题、过渡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提问顺序等,做到设问既科学又经济,努力达到“多一问嫌过,少一问嫌不足”的境界。

(2)忌呆板“注入式”提问,设问要有思维价值。本来课堂提问是要给学生“想”的机会,但有些教师提问缺少“悬念”,所提问题几乎都只有一个答案,而且大多是事实、记忆类的再现型、常识型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独立单一,缺少层次感,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环节。

(3)忌紧张匆忙,设问要使用等候时间。

(4)忌平铺直叙,多在情境中设问。有句话叫“文如看山不喜平”,在这里把它换成“问如看山不喜平”,我想也是比较合适的。提问刻板乏味,久而久之,令人生厌。相反,在鲜活有趣的情境中设问,将认知与情感有机统一,就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加强,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2.优化情境设计的基本策略。

“现代人的教育不能是忘掉了另一半的教育”,即不能偏重认识忽略情感,强调科学忽略道德。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学习时的感受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努力优化情境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营造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学生感到特别亲切的、贴近的、富有情趣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去感受、去探究、去发现、去表达,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那么,情境创设有哪些方法呢?

(1)创设活动、表演情境。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表演小品、游戏、辩论会、实验等形式设置情境,寓教于动,寓教于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创设图画情境。巧用图片、漫画等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浅显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并有利于激趣,启迪思维。

(3)创设音像情境。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综合集成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载体,为创设情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而我们应当充分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一种视、听、形、声有机统一的音像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直观易懂、情真意切的良好学习氛围。

(4)创设人际情境。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突出的缺点是缺乏参与性,实行“我讲你听”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堵塞了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其结果导致教与学的低效。要改变这一局面,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境,珍爱学生的情感,奉献自己的爱心,使师生关系首先成为一种情感交流十分亲和的人际关系,以自己的爱心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让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从而转换成主动学习的内部诱因。

通过问题与情境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摸索,我深切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每一位教师树立“大课程”观,突破“唯理性教育”的传统框架,从更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反思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不断探索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千点不错 单井保健 母井分支 机采效率

一、超前介入,打造本质安全

2013年的11・22”东黄输油管线泄漏爆炸事故给了人们最深刻的教训,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安全、首抓安全、抓牢安全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安全生产是石油采掘业永恒的主题,打造本质安全采油队是提高采油速度的最高追求,是实现采油队原油生产指标任务的坚强支撑,没有本质安全的保驾护航,采油指标的完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基之厦,更失去了采油队科学和谐持续发展的生命。因此,安全生产是采油队的生命线,也是每一位采油干部职工禁踏的一条红线。

一是采油队领导要倡树把安全作为职工最大的福利、最大的关爱,把安全当做采油队最高产量,要强化作业安全流程培训,采用“普遍培训和点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做到“四个第一”:职工大会、队委会、支委会、工会会、班组会、职工汇报会、评先树优民主会第一件事评讲安全,接到工作任务第一要想到带全戴好安全生产器具,现场第一个程序要推行遵循“8秒钟安全流程”操作模拟,实施操作要准切操作第一道工序。现场要严抓细管。开展现场理论“百问不倒”、操作“千点不错”知行合一安全劳动竞赛活动,对违章违规行为要“宁听千万句骂声,不听一啜一息哭声”。

二是加大安全考核在绩效考核中权重。抓安全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机环物料五要素的“53”目标管理,即设备的“三化三零”、作业现场的无“三违”、日常行为的三无“习惯”(低、老、坏)、采油过程“三无”(无隐患、无事故、无损失)。要在员工工作绩效考核总目标中加大安全元素的考核激励权重,加大日常监督考核密度,对隐患排查、隐患治理违章行为实行“零容忍”,不搞安全隐患天天查天天有的恶性循环。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具有极强的强制力、约束力和保障力。开闭法兰阀门千万要侧身转动手轮,更换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总成时,要严格执行拉紧刹车、断电停机---卸驴头载荷---卸曲柄销总成---除尘除锈打黄油---安装新总成---取出刹车锁块---松刹车---送电启机等规章流程,抽油机采油树一侧更换生产阀门内侧的卡箍钢圈刺漏故障处理时要遵循先压井,后放空,最后再更换的“三大纪律”,当抽油机结构不平衡重为负值时需调整冲程时手拉葫芦应挂在尾横梁上。

四是要加大日常护养力度。按照十字生产作业要求,采用“听、闻、看、摸、测”五字法对原油外输泵、注水泵、抽油机扭矩、转速箱、轴承、曲柄销磨损退扣、杆管磨损、转速、压力、温度、螺栓、油罐、闸门、丝杠、配电柜、仪表、管线、备用泵、油加控、电动机及其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线、环境卫生等进行三级分类、三级保养、三级担责,从源头上消除设备的脏、松、锈、跑、冒、滴、漏、缺等现象的存在,确保设备设施“三清四无五不漏三零”,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和备用设备正常功能丧失,向做优好设备的日常“保健医生”彻底转变。

五是要提前介入。如对抽油机安装验收质量应该在安装完填土之前验收,检查底座纵向、横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允许范围分别是否在3/1000mm和0.5/1000mm范围内,用来找平的斜铁加垫数是否超过2块,抽油机驴头与井口中心是否对中,抽油机曲柄销是否偏磨,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长效性。

二、加大科技攻关,助推稳产增效

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加速,多分支水平井作为一项重要的油藏开发新技术,与直井相比具有含水上升慢、单井产量高等突出优点。针对桩西油田区域地质构造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带,含油层为馆下段,油层深度一般在1700--1900米左右,储层物性较好,主力含油小层多,储层厚度在4--6米左右,常温常压系统,属于边底水能量充足的薄层底水油藏,小砂体在纵向上相互迭置,横向上整体连片,局部微幅度高点储油。经过多年直井开发,导致边底水锥进速度加快,综合含水上升快,“多井低产”的矛盾日渐突显,造成部分井区间剩余油富集,储量的有效动用程度低。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部署“一井多支”水平井,合理确定水平段的经济技术极限,优化分支水平井的运行轨迹,采用先进的钻井完井固井与防砂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平段长度的综合贡献率。利用一口母井眼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水平井,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增加泄油面积,提高采收率,节省钻井成本,实现“多向”规模效益。

三、推行单井承包,以“点”带“面”

井组单元稳升的基础是单井,单井指标的优化才能保证井组单元整体产能目标的完美实现。结合生产情况以及地质特点,根据不同油藏的油井测试数据,把油井分为增产井、稳产井、调产井和间歇井,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指标、生产指标、现场管理指标、能耗指标,与职工签订单井承包责任书,增强职工以产量为中心的责任意识,实行一井一法、一井一案、一井一效。采油队要加大与地质、工艺、作业、技监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共谋单井提质提效计策,双方做到单井日常生产状态信息联通、措施调产方案联讨,构建单井地上、井筒、地下立体综合治理“大采油”模式。要重点优化单井动态分析流程,实行队、班组、个人三个层次和单井、单元、井组的三级联缘分析,根据示功图反映的动态生产数据,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全面地判断生产趋势,多角度分析油井上下电流突变、产量突升突降、含水突升、压力突变等原因,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要树立“每一滴水都是产量”的注水理念,强化泵站的水质管理,加强水质监控,“注好水、注足水、注有效水”,通过部署新井、老井侧钻、补孔改层、油井转注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完善注水井网,改变水驱流线,主攻欠注井、低产井,细化分层注水,实施提前注水(表1),增大注水波及系数及洗油效率,提升注水三率,维持地层能量,提高注采比,确保了养育长寿井产量的稳步推进。

抽油机的能耗分析是不可忽视的要素。有杆抽油机占采油厂机械采油的90%以上,杆泵系统是耗能大户,也是节能降耗的增效点。选用变频调速电机,科学合理调整抽油机长冲程、慢冲次生产等参数,提高系统机采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