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互联网技术管理

时间:2023-06-04 09:20:56

导语:在互联网技术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互联网技术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管理

1通信及互联网技术概述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主要指的是基于计算机硬件基础上的网络技术手段,数据管理则是通过硬件以及软件技术来对数据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和分析。从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数据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当前阶段社会中的企业和单位,在进行发展目标制定过程中都会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勘察,从而保证目标的制定能更好的适应于当前的市场发展。因此,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通过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方式来进行数据管理,从而促使信息收集和利用的效率能不断的上升,这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难点

数据管理中心的人才主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数据方面的控制,在进行数据管理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着高超的技术以及丰富的经验,但在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方面,这些工作人员未必能够完全的胜任,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计算机出现了故障之后,他们不能对此进行排除,当数据资源出现了丢失的状况之后,他们也不能采取措施来进行及时的弥补,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导致工作的成果有所浪费[1]。另外,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的不法分子以及黑客,这些人一旦通过不法方式来对互联网数据资料进行盗取,那么也会导致数据出现大量的流失,从而危机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其次,在数据管理当中存在着管理方式上的错误认识,现阶段需要对此进行积极的改正。首先应当认识到人员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并不是完全的指数据管理。很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对于数据管理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这样的问题,当前阶段管理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认识,形成全面性的了解,从而促使数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3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完善风险评估措施

对于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来说,属于一把双刃剑,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平台,因此可以说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完善离不开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库数据管理中最重要的便是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信息之间的交互利用。这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大相关的风险,数据是企业的机密,若是出现了泄漏,那么将会直接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要完善计算机方面的保密工作,能够利用防火墙保证数据的安全,同时也要制定出风险预警系统,若是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警告,相关的数据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有效。

3.2重视管理

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的数据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起的就是数据管理的战略制定。数据管理部门首先应当不断的完善本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数据管理部门与企业当中的其他部门之间也有着相互之间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且采取相关的手段来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合作[3]。企业应当重视起管理技能上的优化和整合,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数据管理工作员以及负责人员之间的沟通工作,促使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能在数据管理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应用。

3.3数据加密技术

针对应用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进行数据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适当的使用数据加密措施。一方面要对数据管理进行加密,要求每一台数据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设备都根据管理规定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加密。同时密码的组合上应当采取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并设立防火墙盲治外部的病毒侵入。此外,还应当将数据管理中心网络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划分,避免病毒之间的相互传染,并且应当建立起风险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建立主要在防火墙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效用,以便用来应对突发问题,促使数据管理能更加的有效,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如图1。

4结语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管理有效性以及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还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保证数据管理能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启滨.主数据管理的分析与应用[J].金融科技时代,2012,(02):69—72.

[2]柯纯.智能高速数据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3,(10):56—59.

第2篇

1.1设计后勤管理模型

在移动互联思维模式背景下,后勤管理体制的转型核心的要点是:其一,从职能驱动到流程驱动和数据驱动;其二,数据是科学的思考、是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其三,从关注技术到关注业务和战略。基于高校后勤的职责和当前存在突出的问题,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四化两结合的管理体系。

1.1.1“四化两结合”的管理体系

由于后勤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和教职员工。把所有后勤服务抽象成具体化的产品,根据产品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以产品属性为主线,必须构建后勤管理模式的结构体系。管理模式创新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以服务学生和教职工为本,利用数字技术,构架扁平化管理机构,建立管理流程科学的管理作业体系,采取数字手段,利用数据作为系统决策依据,把用户评价作为员工的绩效考核依据。构建“四化两结合”的管理体系。“四化两结合”是指机构扁平化、流程科学化、手段数字化、服务人性化;实时数据、数据决策两结合的管理模式。

1.1.2基础模块化的构成

在“四化两结合”的管理体系下,通过构建三大模型,搭建一个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实现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即管理决策模型、员工作业模型、用户交互模型和移动互联网管理系统。管理决策模型:基于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服务产品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的实时决策执行系统。通过对管理实时数据和用户实时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以及对管理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匹配和判断,提出数据决策依据进行管理决策,并传递给管理者和作业者。员工作业模型:基于用户数据传递和下达管理数据,采取平衡协同工作的数字作业模型,作业者和管理者相互协同作业模式。管理者根据用户需求数据进行科学优化管理,分析管理实时决策数据,指令作业者进行作业,同时作业者能随时接收用户反映的数据,调整作业方式和作业安排。用户交互模型:用户是后勤服务对象,用户和作业者、管理者建立相互的关系模型,是管理决策信息对称和管理及时决策的关键。通过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传递、质量点评、服务效果反馈的交互,实现实时交互。移动互联网管理系统:通过移动端点把用户、管理者、作业人员进行系统化整合。管理者作出决策和数据判断、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用户进行需求和反馈。设置移动互联网的管理系统是数据链接、传递、挖掘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基础技术。

1.2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和扁平化管理模式

1.2.1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和扁平结构模式的关系比较

两种管理体系发生极大变化,前者是通过金字塔管理模式,层层相互负责。“金字塔”的管理从上至下,一级管理一级。整个管理流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所有参与这个流程的人员是否都按照这个模式、法则去执行;然而扁平化管理,是决策层通过数据直接对每一位作业者进行管理任务和要求下达。表1对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决策模式、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载体、管理效率、管理工具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

1.2.2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职责的变更

由于两者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发生了核心改变,其职责和工作方法、技术路径也存在很大差异。

1.3XMUT扁平化组织结构

常态下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到扁平化结构的模式重组,去行政管理模式,采取垂直管理思路,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对后勤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新改造和组合。根据后勤管理组织结构每一个作业者的工作范畴和工作内容直接接受后勤处决策层管理,通过后勤管理系统接受任务,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服务效果由用户直接反映在后勤管理系统,决策层通过管理系统用户服务数据库来判断作业者的作业效果。通过构建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作业者直接接受决策层的管理和后勤管理系统的任务,接受、验收及作业效果业绩考评。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已严重制约XMUT后勤管理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传统的管理决策管理的面相对较小。

2XMUT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后勤智慧管理模式

2.1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构建云后勤服务管理交互模式

XMUT后勤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用户和作业者为核心,追求后勤服务的最高效率、最好质量和最佳境界,通过云后勤管理平台,为全校师生及其家属提供全天候、全空间、全事务性的服务。基于这种追求,顺应时代潮流,以人们生活中的智能手机作为切入点,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云后勤管理平台的技术条件已成熟,而且是高校数字化后勤管理的革命性发展和延伸,是随着4G无线通讯技术、校园WiFi无线网全覆盖而发展起来的新后勤数字化管理模式。

2.2基于云数据的决策和考核机制是云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第3篇

关键词:通信及互联网技术;数据管理;应用;可能性;难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1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就是指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与数据管理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才能够让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得以应用。

首先,实践证实了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具备可能性。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就是指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基于硬件设备基础之上的网络技术,计算机的存在让互联网成为了可能,而正是互联网的存在才让计算机的存在更有价值,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间就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其功能巨大。在国际特别是在国外欧美等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国家,都已经开始进入了数据管理的工作当中,并为数据管理的专业性、科技化和高效化都提供了可能,这些成功的实践充分证实了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具备可能性。

其次,数据管理对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依赖为这项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数据管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收集、整理和处理、应用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能够实现对市场的有效预测和监管,也能够实现对经营管理的有效调控。数据管理经历过三个管理发展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管理进入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对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依赖性将逐步提高。

2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难点

首先,数据管理中心的人才主要是数据方面的实际操作人才。在数据管理中,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但是,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方面,他们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计算机设备出现了故障他们无法及时排除,而计算机本身的故障一旦出现,一方面则可能导致数据源的丢失,浪费了过去的工作成果;而另一方面,计算机故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排除,则会导致数据处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进展,从而导致数据管理工作出现延迟。再比如,现代互联网上有许多病毒和黑客的存在,而这些因素一旦通过互联网入侵到数据管理系统中,还会导致数据泄露,从而危害企业自身的安全。

其次,针对数据管理的管理方式的认识,需要进一步转变。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转变认识的人员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数据管理中,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对于数据管理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指必须从简单应用的认识转变为更深次应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企业当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互联网技术都已经开始在数据管理中心开展了。但是针对这两项技术在数据管理中更深次的应用,管理者还必须要进一步去探讨,形成自己的认识,比如说,通过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如何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通过实现数据管理的智能化,进一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等等。

3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首先,针对人才技能的问题,则有必要确定培训机制,增加对数据管理中心人员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培训。尽管公司认识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针对这些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解决,但是,这些技术人员服务的不仅仅是数据中心的人员,还有其它部门的人员,忙碌时,必然无暇顾及,而数据中心的设备等问题都关系着企业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及时得以解决,这就有必要对数据管理中心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据管理中心运行的效率。那么,培训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呢?可以采用内部培训,就是让自己的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也可以采用外包服务形式,把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来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性或者也可以采用对外合作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员工交给合作企业来进行培训,而这个合作企业必然是要比自身的技能高一层,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其次,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则必须要确定风险评估、预防和应对机制。如之前所说,数据是企业的重要机密,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流失则可能让对手或者不法分子对自己形成威胁,而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加入,则为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了上升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针对风险确定风险评估、预防和应对机制。要确定这样的机制,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对数据管理进行加密处理,每一台数据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设备,都必须进行自我个性化加密,密码的组合形式尽量多样化,与此同时,要设立防火墙,防火墙是针对互联网技术方面的,能够应对各类小病毒的入侵。除此之外,还要将数据管理中心的网络与企业其他网络分开,避免病毒通过局域网络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设定风险警报系统,针对防火墙无法阻止的病毒,一旦发现就进行报警,而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对应的技术小组及时进行处理;第三方面,要针对这些已经发生过的风险要进行总结和汇总,并将这些风险的解决办法及时进行讲解和宣传,提高企业整体应对风险的认识和能力。

最后,作为管理者,要用战略性的眼光,积极探索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扩散式和深层次应用。在对应用本身做好的基础性工作之后,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数据管理本身是与其他部门有着很深的联系的,那么,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据管理的管理人员则要思考,如何能够让这项技术促使数据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并带动企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管理人员则要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通信及互联网技能,明晰改技能与数据管理之间的运作程序。当然,作为管理人员也要有对应的管理技能,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和思维能力,平时有时间就要多与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步理清部门直接在通信及互联网方面以及数据管理方面的运作模式,并且也要随时和企业领导者进行沟通的交流,知晓企业未来的发展动态和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来逐步开展工作。

4 总结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具备客观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背景之下,数据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将逐步增多。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数据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做好风险应对的一系列工作,还必须要不断思索如何能够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目标保持一致,甚至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数据管理带动企业的高效运转。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目标,未来数据管理的各类想法和措施以及需求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天绮.基于网格技术的教务管理数据共享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

[2]石柯.网格环境下的数据库访问和集成[J].计算机工程,2008(08).

[3]徐忻.基于网格环境的文档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

[4]姚瑞瑞.浅谈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总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6).

[5]丁晋,包祥文,柏林.移动互联网微软点对点压缩算法应用[J].江苏通信,2011(04).

[6]蔡晓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2(17).

[7]陈萍,夏俊杰.移动互联网安全现状及应对策略[J].电信网技术,2010(02).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动物卫生;管理;新策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阶段,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设备与应用工具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动物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经费较少、监督人员不足、任务较多等。因此,相关人士提出在动物卫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以此提高动物卫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动物卫生管理新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动物卫生管理目标

按照《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与要求,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一套有效的动物卫生管理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动物卫生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同时确保动物卫生管理效率的提高,保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产生重大动物疫病,这样可以确保动物与动物产品的安全,从而保证公共卫生的安全。

2 动物卫生管理系统发挥的作用

2.1 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

通过动物卫生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高效的收集畜牧生产信息与数据,为相关部门科学的配置各种资源,调节养殖机构,并且为畜牧产业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会促进行政管理与监督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节约行政管理工作的成本,增强行政管理的作用。当管理人员接收到管理信息时,可以快速上传到管理系统中,之后会立即获取相对的管理职责,保证每一名监管人员都能明确自己在责任,并记录工作内容,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

2.2 可以快速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中,运行的子系统可以显示出养殖场等场所中的防疫资料。如果出现疫情或者畜产品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可以借助管理信息提桶,迅速处理、正确决策、找出原因,科学解决,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促进社会的稳定。

2.3 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动物卫生管理系统可以准确分析生产信息与数据,并且统一整合,可以为养殖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帮助养殖人员掌握全面的信息,并且辅助其适当的补栏、出栏等,保证产销对路,优化养殖结构,节约养殖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 互联网技术下的动物卫生管理新策略

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中,包含多种功能。比如,信息收集与储存、数据搜索、数据分析、动物检疫申请、监督与管理、定位等。动物卫生管理系统属于一套综合型的管理体系。在互联网技术的条件下,动物卫生管理的新策略如下。

3.1 管理动物检疫方面

借助动物卫生管理系统,能够在线完成很多与动物检疫方面的工作。同时,按照工作需要,划分不同区域、畜别、查询时间等。

(1)在管理检疫票据的过程中,应该先保证动物检疫合格证件能够及时入库,然后进行分发、回收、搜索、分析与管理的环节。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中,搜索所有动物的检疫合格证,分析其分发、回收的特点。也可以搜索固定地区动物检疫合格证的应用与储存状况,实现动物检疫合格证的科学管理。(2)检疫申报管理,应该先通过系统平台进行动物检疫申报,将申报信息以短信方式推送告知辖区官方兽医,官方兽医根据申报情况进行处理,申报受理结果及时反馈检疫申报人。然后,官方兽医受理检疫申报后按规定到场到户到点实施检疫,对经过检疫合格的动物或动物产品,通过系统平台开具电子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系统根据填写的检疫信息自动汇总生成一条二维码,显示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3)在二次检疫的过程中,在引入相关动物及动物产品到达口岸检查站时,官方兽医应该对其进行查证验物及二次检疫,合格的给予出证(换证),通过系统查看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管记录。

3.2 检疫结果的处理

对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或动物产品下达检疫结果处理通知单。处理通知内容包括动物及动物产品编号、动物及动物产品名称、申请检疫单位、检疫结果、处理决定、当事人、电话、官方兽医、记录时间等。

3.3 检疫合格证的搜索与查询

出证信息快速查询有利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高效开展。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动物卫生管理系统,在手机移动端对全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快速查询。查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编号快速查询。登录手机移动端,进入快速查询页面,输入证明编号,就可以查询该检疫证信息;二是扫描二维码查询。用手机移动设备扫描检疫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显示该检疫证的详细信息。

3.4 无害化监管

管理人员应该先利用PC端或移动智能无线设备,即时输入无害化处理信息,即时上传现场处理照片或视频。与动物产品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中的视频监控对接,这样可以直接查看养殖企业内部无害化处理现场的监控视频。然后养殖户/屠宰场通过本系统在线填报动物无害化处理申请单,各级监管人员(乡镇检疫员、乡镇站、市县所、市县畜牧局、省动监所共五级审核机制)分别在线对申请单进行审核确认。养殖户/屠宰场等申报人能看到自己申报的材料及相关处理流程。

3.5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模块是基于地理信息导航系统建立的。通过将各单位GIS地图坐标和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在地图上显示不同单位的图标。然后,用鼠标点击各图标,获取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业务信息。相关场所可与动物产品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中的视频监控对接,然后可以查看各单位的监控视频,并且保存抓取视频图片,然后执法人员可以指导监督。

3.6 检疫数据的分析

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录入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中,按类分项进行票证使用、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灵活多样的数据统计分析。

3.7 离线出证的处理

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中,可以保证基层用户在没有上网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检疫申报和出证。申报和出证时填报的检疫数据先保存在本地文件中,完成申报和出证,待网络连通后,再通过客户端把出证信息自动同步至系统数据库。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动物卫生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可以快速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同时还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中,包含多种功能,动物卫生管理系统属于一套综合型的管理体系,通过分析运用动物卫生管理系统的新策略,来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以此提高动物卫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祥飞,王铁铭,郭四保.信息化在动物卫生监管上的实践探索[J].当代畜牧,2015(35).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作为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并表现出以下各种特点。

1 信息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特点

1.1 金融交易方式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使金融交易打破传统柜台交易渠道的局限,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金融交易,通过互联网为金融服务和交易的进行提供了虚拟的平台,实现了将传统的柜台向客户的进一步延伸。

1.2 金融企业成本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金融交易网络化,金融营业厅的个人客户流量大大降低,很多金融企业将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到网站建设和系统集成及软件服务上,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大大减少;产品结构发生变化,研发投入及人力成本等有所上升。

1.3 金融企业组织结构改变

以往金融服务提供者都是各类金融机构,即使如电子银行、网上证券营业厅等业务的提供方仍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的金融机构。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加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行列。金融信息服务机构向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了支付服务,这些机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可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这类机构逐步加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行列。

2 信息技术带来的金融风险

2.1 信息技术特点造成的技术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缺陷必然会对金融安全造成威胁;另外金融业务开展是基于某种技术方案使用的,传统的窗口营业型金融,如果技术使用选择失误最多导致业务流程变慢,但倘若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失误,则可能会使金融企业失去全部的市场,甚至生存基础也会受到威胁。

2.2 金融业务风险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除了受到黑客攻击之外,网络金融安全系统的设计缺陷和操作失误也会对业务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会使企业的信誉蒙上阴影;另外,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市场是虚拟的,客户无法确实判定所选择的企业的实际能力,而从平均服务质量角度进行选择,会使业务能力差的企业钻了空子而业务能力强的企业实力得不到发挥。

2.3 法律风险

现实的金融交易有严密的法律作保障,但这些法律对于网络金融服务来说,只能作为基础法律条款。无论是提供服务的金融企业还是购买金融产品的客户,都很可能由于一时疏忽违反相关的法律;另外,我国网络金融法律制定的并不健全,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客户,在进行网络交易的时候都承担着相当大的法律风险。

3 信息技术带来的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3.1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金融企业要规避由于信息技术失误造成风险,就需要对金融技术的使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将企业的现状和技术特征考虑进去,并且针对技术的特点提出应急预案;同时应采取安全的方式处理保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防止信息泄露或被盗取、篡改;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加密技术和加密设备。

3.2 进行金融业务数据认证工作

网络金融服务的质量虽然不能完全体现,但是金融企业可以使用业务数据认证的方法保证网络金融服务的质量得以展示并维护网络金融的安全。例如,选择知名品牌的SSL证书提供的电子签章帮助客户确认电子商务网站的身份,这使得经常发生的“用户名+密码”被盗用将可以避免,因为身份认证增加了第二因素的认证;另外,采用OTP技术的双因素认证产品,无需和计算机连接,只需按动一下按钮即可得到6位的数字作为第二因素进行登录,其易用性也成为金融服务提供商和最终消费者的一种选择。

3.3 提高金融服务人员的素质

客户对网络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的需求有所提高,金融企业应建立起专门针对网络金融的服务队伍,金融服务人员都要努力学习互联网金融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对客户在网络金融业务方面的咨询给出正确的答案和合理的建议,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金融交易方式有所改变、金融企业成本结构和组织结构都有变化。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包括信息技术、业务和法律三方面,在风险管理中,应注意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金融业务进行数据认证并提高金融服务人员的素质,以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任伟,唐丽丽.浅析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8(12).

[2]王博.浅谈基于风险价值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3(01).

[3]赵昱光,张雪梅.信息技术与金融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9).

第6篇

关键词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教学管理;实证分析;TCP/IP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02402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应用是一个关于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也包含了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在教学管理评估中的过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管理提供更好的管理途径,通过采用网络技术和系统结构的浏览器/服务器来分析和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将使所有教学工作进入系统,并完成所有任务的日志记录、维护和印刷的数据,解决当前教学管理中繁琐的文字与统计工作、网上考试、作业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总之,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管理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时展的创新,必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1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领域研究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用信息技术来支持自己的业务,以适应其快速发展并提高管理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将被用来探索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威金斯所述,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的过程就是识别、获得并提供使用形成决定考虑可用的选项。一些专家也指出,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领域评估的基础是一项系统的决策过程,涉及识别、采集和解释信息。摩根&沃森认为,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领域评估的教学、学习、教师、学生、家长、管理员和教育规划者将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1\]。

2教学管理中互联网技术应用

教学管理中的互联网技术如局域网,其使用传统理论的净结构与拓扑结构,同时,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可以实现任意两点之间的点到点通信,依靠Web服务和其它互联网服务,它可以完成前所未有的功能\[2\]。基于局域网的教学管理应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远程登录、系统管理、数据变化、数据检查、数据维护,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基于局域网的教学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局域网使用TCP/IP作为其传输协议的网络;是一个小型企业内部网,通过它可以发送各种各样的信息,保持内部网用户了解最新信息;采用统一的图形和用户界面,局域网将比之前使企业用户在调用所有的数据网络方面更快捷;使用连接技术连接在线动态数据库,它可以继续使用现有数据并保护现有的教学管理;强烈的开放性和膨胀系数可与其它系统集成使其增加新的功能。\[3\]

3实证分析

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应用程序(最佳技术系统、综合通信、电子邮件和互动网络)为构建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成为教学管理领域的最佳介质和有效方法。在学校的教学管理领域应用互联网技术是公认的教学和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在教学管理领域内教学、学习、管理和评估是不可分割或隔离的,教师可以找出学生弱点和长处以及潜在的问题,并对学生采取适当的操作\[4\]。教学管理中互联网技术应用可以吸取专家系统的概念,为教学管理提供丰富的管理评估,其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在系统功能测试中,有19项具体描述性注释的功能系统教学管理评价中,对信息预测可靠度的实证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教学管理对信息预测的可靠度实证统计分析

项目1SA(%)1A(%)1NS(%)1NA(%)1SNA(%)易于理解和实现13.3016115.601010适用于教学、学习和评估127.80161111.11010容易连续修正150.0014415.601010可以定时更新150.00150101010检查很容易和快速150.00150101010受试者自我教育127.80172101010问题可以很容易准备138.90139111.1111.110评估标志可以立即执行122.20156111.1111.110学生可以得到反馈后,立即进行评估127.8016115.6015.6010学生总是可以使用一个问题学习133.3015615.6015.6010老师们总是可以反映出教学结果161.10161015.6010老师和学生可进行没有边界的交互138.9015015.6015.6010即使没有老师仍然可以继续使用155.60144101010教师可通过系统与所有学生单独交互144.4144111.11010通过使用这个系统可以连续评估138.9015615.601010学生就会有很大的学习动力144.4015015.601010如表2数据所示,针对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研究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对教师在规划、组织、准备、管理、实施评估和得到教学即时反馈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允许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学能够及时反馈,根据评估数据统计来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提供设施,方便教师教学及学生管理\[5\]。

4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管理系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技术来支持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维护和扩张功能,同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易操作性,使得教学管理更标准、更科学、更高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有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未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孙刚.浅论学校网络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6):4041.

\[2\]王岩.浅谈计算机中的自主教学\[J\].成功:教育,2010(4):113.

\[3\]王泽德.浅谈基于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2):8183.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建筑;能源管理

1.概述

医疗建筑的主要作用是给病人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常用于医疗建筑的空气品质的控制方法有通风、过滤、负压、紫外线照射等。其中通风、过滤、负压是绝大多数医疗建筑中均会采用的控制空气品质的方法。而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方法,均需要通风机来驱动空气的运动,从而达到设定的要求。风机风量越大,能源消耗就越多。本文以医疗建筑中常见的手术室为例,研究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建筑的节能降耗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典型的手术室空气品质控制系统的结构

典型的手术室内的空气流动采用的是单向分层流动。如图1所示,室外送风经过高效过滤器的过滤,达到了送风条件,通过风管从送风口从上往下送风。为了保证气流的稳定性送风的风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速度过高将房间内旁边的空气引射到手术台上。经过手术台的空气从房间的下部空调出风口排出,经过手术台被污染的空气会被迅速带走,以免在房间内停留。为了保证手术房间的空气不会为手术室外界的环境空气所干扰,手术室内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正压,即送风量要稍比排风量大,使外界污浊的空气不会通过门缝、窗缝渗透进手术室。经过手术室的空气是单向进,单向出。

单向流动的空气能够较好地解决手术室中空气流动的问题,但送风的风速究竟为多少才是合适的风速,才能避免病菌在手术室中的传播还需探讨。美国暖通工程师协会(ASHRAE)针对医疗建筑中不同使用目的的房间给出了一个适宜的参考送风量,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手术室的最小通风量为20ac/h,最小室外新风量为4ac/h。当然,对于室内环境来说,通风换气量越大,空气中的污染物排出的效率就越高,病毒传播的概率就越低,但能耗就越高。根据ANSI/ASHRAE/ASHEStandard 62.1的要求,室内的通风换气量要根据污染物的释-放的浓度和房间内的人员共同决定,室内人数越多,通风换气量就要越大。

3.互联网技术在医院手术室节能中的应用

室内的通风换气量要根据污染物的释放的浓度和房间内的人员共同决定,室内人数越多,通风换气量就要越大。而实际当中,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越多,手术室的通风换气量就需要越大。为了保证手术室内洁净的环境,防止病菌污染,即使是在手术室中没有病人的情况下也应将通风系统打开,并保持较低的通L换气量,以预备紧急手术的情况发生。但是绝大医疗建筑一般均将手术室的通风量设定为恒定值,且这个值一般远高于最小通风量,或者干脆在没有手术的时候将房间的通风系统关闭。显然,这些方式是不节能且不安全的运行方式。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将手术室内的人员信息实时地传递给建筑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并实时地调整房间的送风量,以节省能耗。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医疗建筑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将带有可识别标志的电子芯片(电子标签)植入医护人员的手术服中,并在手术室内设置接受电子标签信息的接收器。当有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内后,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的将信息传递给智能建筑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从而实时地调整通风换气量。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医疗建筑更高效节能、更安全地运行。

4.典型的可用于建筑能耗控制的互联网技术

4.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4.2ZigBee通信技术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国际标准规定,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信技术。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

4.3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适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近,传输数据的容量较大。但对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有较多的缺点。蓝牙技术的缺点是过于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其最大组网规模为8个等。而且蓝牙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蓝牙技术在智能建筑内的推广与使用。

4.4智能建筑中不同网络技术之间的对比

在智能建筑中能够被推广使用的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在表1中展示出来。其中,在智能建筑能耗管理领域,目前较常用的为ZigBee技术和RFID技术,它们都符合能耗低、维护周期长、传输距离远、安全可靠的优点。但无论采用何种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使建筑能耗管理更便捷、高效,故互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耗管理中的应用值得研究与推广。

第8篇

关键词:空间互联网;发展现状;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等各个方面。目前将人们的活动延伸和拓展到太空领域是当前科学家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科学家们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改革措施和调整方案,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进一步促进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长远发展。空间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一、空间互联网技术

空间互联网技术是将地面互联网技术与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其融合原则是“高效利用,综合集成”。融合和信息传输的主要工具是卫星,充分利用卫星信息传输快、准的优点扩大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传输效率。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互联网技术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并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比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可以看到空间互联网技术的身影。

二、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一)网络资源的有限性

网络节点是组成空间互联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网络节点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卫星负担。但是卫星的位置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在不断变化,因此空间互联网的拓扑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空间互联网的拓扑结构不仅受卫星位置变化的影响,还会受时间的影响。太空网络设备是实现空间互联网技术的核心要素,但是相比地球环境而言,太空环境更加恶劣。因此太空设备在环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是不能完全发挥其性能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太空设备的性能。与实际性能相差太远,使得网络设备提供的网络资源无法在空间互联网技术中得到充分利用。

(二)能力有限

计算机芯片是空间互联网技术与地面互联网技术的核心要素,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芯片设计产品和实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计算机芯片具有计算效率高、储存功能强等优势,因此被广泛运用于互联网技术中。但是在互联网空间技术中安插计算机芯片,计算机芯片的功能就会被严重削弱,其空间传输能力也会因为计算机功能的削弱而下降。由于卫星位置和空间拓扑结构会随着运动规律和时间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导致空间互联网网络节点不稳定、不固定,从而大量出现断网、信号不强等现象。

(三)网络协议不完善

目前,就空间网络协议而言,主要包括DNT协议、空间IP协议和CCSDS协议。但是这些网络协议不够科学化、专业化和体系化,在实际运行中就无法与地面互联网TCP/IP协议进行有效融合。网络协议的兼容性差是当前空间网络技术的主要问题。另外,这三种空间协议的成本普遍偏高、利用率偏低,与现代通信技术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四)传输可靠性偏低

空间互联网的结构较为复杂,在展开网络接入工作时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操作人员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将网络节点集中在一个密集区域,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物理环路结构。这种结构会严重影响网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一旦网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干扰,就会造成网络中断、网络信号不连续等现象。在空间展开数据传输工作时,由于传输距离比在地球水平线中的传输距离远,因此其传输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但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容易在传输中形成误码,从而严重降低空间互联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三、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优化体系结构

空间互联网技术中储存的数据规模较大,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网络系统的伸缩性能不高。但是要想进一步扩大空间互联网的往来业务,就需要提高网络系统的自我调节程度,并合理调整和优化空间互联网的内部动态结构,拓展和延伸内部动态结构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未来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方案以及发展方向,为构建科学化、体系化和专业化的体系结构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调整和优化内部体系结构和动态结构的同时要加强网络管理。网络管理作为空间互联网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合理分配空间网络资源和提升空间网络系统的伸缩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未来空间互联网体系结构优化的同时加强网络管理,实现提高空间网络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研发新型网络安全技术

研发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空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空间互联网动态结构的关联性,这是未来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初衷是空间网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储存库,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环境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较小,封闭性较为严重。因此一旦空间互联网体系的一部分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其他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因此与地面互联网技术相比,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安全性、网络的传输性、数据的传输效率、网络的稳定性都不能与之相匹配。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发展中,要想进一步实现以上目标,就需要引入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探索与研发适合空间互联网结构体系的安全防护技术。规定安全标准和加强信息保密性工作是探索和研发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的前提条件,提高空间互联网生存发展能力是研发安全防护技术的最终目标,提高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提高网络资源的性能、增加往来业务是空间互联网的目标内容。

(三)网络空间协议的完善化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空间互联网的三种网络协议与地面网络协议之间的兼容性较差,且存在很多的缺点。需要加强网络协议的探索步伐,确保未来空间网络协议能够与地面网络协议实现兼容性,并满足空间通信的需求。DNT协议、空间IP协议和CCSDS协议这三种协议中,未来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是DNT协议,因此需要注重完善该协议内容和协议标准,促进空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四)网络管理技术的可靠性

空间网络结构具有复杂性,因此其危险因素相应较多。这些危险因素会严重影响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需要根据空间网络技术结构实际情况和网络运行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加强网络管理水平。在空间网络结构中安装监视系统,实时监控与掌握空间网络技术的运行情况。监视系统的安装还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网络故障问题,并将故障问题自动发送至维修管理部门,力求最大限度将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从而达到提高该技术的可靠性目的,这是未来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结束语:

就目前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状况而言,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网络协议的不完善等等。这就需要不断运用新技术和新理论知识完善空间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技术管理工作、调整和优化网络结构、研发新型防护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化,为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原.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通讯世界,2015,10:14-15.

[2]孙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6,02:1-2.

[3]晏捷.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互动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东南传播,2010,03:21-23.

第9篇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科技革命,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于2015年首次提及“互联网+”战略,“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成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要素结构优化作用,将互联网技术渗透至社会各领域,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活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深植于物流行业。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社会构成要素、形态历史演变、系结构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论。我国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复杂系统问题、创新系统体系、城市系统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例如,赵亚男,刘焱宇和张国伍(2001)介绍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特点,说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范如国(2014)认为复杂社会网络系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社会治理的系统创新;孙喜,杜澄(2011)对基于系统结构和基于系统功能这两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文献述评;周青,刘志高,朱华友等(2012)介绍了创新系统的理论演进及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并辨析了几大创新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刘继生,那伟和房艳刚(2010)将脆弱性理论应用于辽源市社会系统研究,对辽源市社会系统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因此,以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体系,为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讨论“对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系统质,能否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来加以描述和还原的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整体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四种。整体分析法是社会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认为系统由若干分离区域构成,应从全局角度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物流企业是新业态体系的核心部分。

2.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中,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运营模式,实现国民经济各行业边际效率递增、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电子商务实际就是“互联网+”的例子―“互联网+商贸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的融合,将互联网思维、方法论、技术、系统和工具深植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改变原始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利用平台化发展优势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使电子商务物流运营更为科学高效。

三、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融合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新业态,同时不断向其他业态渗透,实现行业生产边际效率递增。互联网、电商物流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互联网优化电商物流产业结构、电商物流释放互联网能量。

1.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模式使得消费者的物流需求不仅限于速度,体验经济、延生服务需求愈发旺盛,原始物流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将互联网融入物流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一体化服务满足需求

传统分离式物流,即物品流通过程中自成战线、标准不一的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更新、传递将物品周转各项服务融合在一个闭环网络系统内,统一服务标准实现各局部之间的完美对接与协调,构建完整体系,为用户提供高标准、个性化物流服务。

(2)通过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对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反馈信息整合得到大数据,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计划贡献力量。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信息共享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相互开放实现基础资源共享,依靠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浪费,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之线下的物流体验、延生服务、推行试销、定制物流等实现精准营销。

(3)通过“互联网+”创新动力实现电商物流生态化运作

“互联网+”战略为电商物流发展形成创新动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电商物流企业改变原有粗制滥造式物流服务,物流行业利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市场机制,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使电商物流行业低效、混乱的局面得到重塑,构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生态圈。

2.要素结构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具体包括物流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政府五个主体要素;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结点要素以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三种支撑要素。

物流服务商是核心要素,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将互联网融入传统物流模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实体运作,完成物品的空间位移。物流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服务,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核心;互联网服务商是灵魂要素,互联网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互联网+电商物流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改造物流产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精神”贯穿于体系的始终,互联网服务商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灵魂;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是驱动要素,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具有双重驱动,电商企业需要物流服务,是第一层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电商企业产生物流需求,是第二层驱动,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最为关键和活跃的要素;政府是统筹要素,政府作为监管者把控整个发展体系的运作。政府对相关服务标准的制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等优化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环境,从全局把握整体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形成网络状物流服务体系,由相应物流点和线组成,结点要素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条件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基础模式在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衔接下形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基础,RFID/EPC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各类传感技术、GPS/GIS/北斗系统定位追踪技术实现了实体物流与虚拟互联网的对接;大数据、云计算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大脑,能够有效地实现精准化运作;智能物流技术装备是根本,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实体操作应用通过各类智能技术装备完成。利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层级构架模型如下图。

3.运作机制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在传统物流行业基础上融入互联网,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业务经营模式,加速推进物流智能化,实现物流产业升级。应用整体分析方法分别从主体因素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探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机制。

对于物流企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物流产业升级。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用互联网工具武装物流行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物流服务能力变化积极响应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响应电商物流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次,企业主动开展平台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物流的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池搭建物流平台,实现各式数据、信息、资源的共通,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实现物流绿色智能化运作;再次,企业应主动积极采用先进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展绿色智能运作。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是开展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基础,企业应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积极响应政府“低碳经济”的号召;最后,在互联网+、互联网化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于消费者需求,先驱解决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中最痛苦的问题,专注于用户体验,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提供极致的服务。

对于政府,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升级。政府对物流行业长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进行总体规划,并通过给予政府补贴、技术支持等优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培育智能化、信息化的“互联网+电商物流”示范企业;其次,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物流技术、编码标准,加速RFID、条形码在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同时促进数据层、应用层、交换层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化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联合企业建立公共平台,实现物流基础设施、互联园区信息平台及高速公路通行信息的联网共享,实现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监控管理;最后,政府主动融入“互联网+”变革。政府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网购、互联网物流带来的变化,对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有更多的包容,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浪潮中。

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保障实施建议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经济下物流发展新业态,从法律环境、人才培养、技术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建议。

1.法律环境

良好法律环境是“互联网+”成长的肥沃土壤。政府出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及物流业相关的指向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对互联网+电商物流产生积极影响,相关行业专利保护、互联网金融安全、客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有利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于“互联网+”创新,政府主管部门应有更多的包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发展,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法律环境,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

2.人才培养

优秀人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必备要素,培养优秀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符合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要素优化”精神。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在领域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物流专业人才和互联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及涵盖行业发展相关领域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知识面广、对相关法律熟识,并对新事物有极高的热情。因此,造就一批熟悉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程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服务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