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技术创新模式

时间:2023-06-04 09:21:00

导语:在技术创新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技术创新模式

第1篇

关键词:纺织业;技术创新;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32-03

多年来,纺织业一直作为广东经济的一大支柱,纺织设备与技术的引进一直作为缩小与工业化国家技术水平差距的有效措施。纵观广东省纺织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引进、吸收、创新”发展模式上往往忽略了创新的过程,陷入“落后―引进―简单模仿―又落后―再引进―再落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引进技术能否持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不仅取决于选择适用性的先进性技术,还取决于引进的技术能否得到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其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评价体系分为投入能力指标、研究开发能力指标、生产能力指标、营销能力指标、管理能力指标和综合性指标。各项创新内容的基本特征都很相似,即都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周期性和大协调性。企业通过循环的技术创新过程,实现新的投入组合,使自身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发展。通过众多企业的模仿,可实现纺织业“引进―吸收―创新―扩散”的集群效应。

常见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可归纳如下:

一、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

一体化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从技术创新所固有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本质出发,将技术开发和市场反馈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在创新全过程中,以创新主体内部信息交流为主要手段(而不是强制性命令和僵固化分工),不断增进创新各类人员,特别是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人员和销售人员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从而保证创新整体行为取得最佳实现效应。

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是企业内科研、生产和销售部门都充分参与的过程。创新主体整体行为功能是各类人员行为功能的积关系而不是和关系,任一类人员功能弱化都会带来整个创新的失败。因此,消除各部门孤立性,减少从R&D―规模生产―市场实现道路上的组织障碍极为重要,只有采用图1中图b循环型而不是图a下属型的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各类人员间的充分信息交流和有效的组织协调。

据统计,在美国,产品创新的市场成功率大大低于产品的技术成功率,而在收不到应有实现效益的创新项目中,约40%以上其最大的损失正是发生在由R&D成果向生产销售的转换环节上。类似情况在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为改变这一状况,许多企业在推进创新一体化上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主要有: (1)重新认识和树立销售人员功能形象; (2)强化“销售带动开发方式”;(3)从组织结合方式的高度来寻求R&D与销售部门间的有效协调;(4)跨职能培训,如英国H-Packard公司实行有计划地将技术在R&D和生产部门间定期互换制度。

南方技术创新中心发展模式是一体化创新模式典范。该公司2000年被定为广东省纺织面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集纺织产品展示、纺织产品技术开发、花样设计、网络信息化服务、法律中介、知识产权保护、商务会议等多功能一体的综合服务。公司能采用销售人员直接参与创新的功能的思路,将技术开发和市场反馈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依靠雄厚技术基础,采用企业创新协调机制(如图2),一直成为广东纺织面料开发的前沿阵地。

二、抢先占位技术创新模式

抢先占位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根据创新的不对称性竞争原理,利用或寻求在信息、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优先条件,凭借创新行为的超前性,首次成功满足和诱导需求,迅速取得创新竞争的优先条件,凭借创新行为的超前性,首次成功满足和诱导需求,迅速取得创新竞争的领先优势。即做“抢先打开窗户的人。”

实现抢先占位创新的“第一次”,要求企业具有创新行为超前性,其主要分为信息和知识获取超前、决策与实施超前和市场开发实现超前三方面,各方面既有独特性又具有互补性。如实力和水平较低企业依靠第一方面赢得抢先优势,而实力水平较强企业可凭借两方面优势弥补某些延缓性失误。这三方面均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弱小的ROLM公司超前接受电话与计算机技术聚合知识,结果在计算机式电话交换机上占有一席之地。美国Pfizer小公司和波音公司抢先动手生产出实用产品,而把构思发明青霉素和喷气式飞机的英国人远远抛在后面。再如,日本在纺织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纺织新材料、纺织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各国。

领先创新在超额利润、成本价格、技术垄断和企业信誉形象多方面具有后来者一般难以超越的优势。许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证实,企业间竞争最终取决于创新上的竞争,而创新竞争的焦点是时间抢先上的竞争,最终,时间抢先的主要目的和效应集中反映在“第一次”上。美国知名学者德鲁克在《企业家与创新》一书中按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程度,将“意想不到”排在创新各种来源之首,因为只有“意想不到”才能产生“第一次”的效应。杜邦公司首次开发出尼龙并引入市场,引起纺织业的震动,再如竹纤维、玉米纤维、改性涤纶等新原料的开发、创新,也使更多企业申请专利加入纺织新原料开发、应用的创新实践中来。

三、滚动积累技术创新模式

滚动积累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突出技术创新一致性特性要求,寻求企业优势与市场机会的耦合,依靠创新学习和资源积累,在较低基点上,逐步实现创新水平和层次递增的连续性发展。

技术创新总有风险,但风险程度则与创新选择类型密切相关。仅从需求角度看,以现有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的创新,是被动性创新,其目的是满足或适应需求;而以知识技术更新发展为导向的创新,是主动性创新,其目的是创造或更新需求。显然,两者对企业状态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前者对企业条件和创新机会的约束有更大的宽容性,使起点较低企业能够有效回避较大创新失败,随着学习经验和经济实力积累,逐步走向创新良性循环。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采用内在机能及其相应的运转方式所构成的有机系统,由主体机制(技术创新者)、动力机制(市场需求)等子系统组成,可概括为“轮式模型” ,同时采用滚动积累创新,作为扩展创新效益和承受高风险创新的准备基础。

滚动积累创新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场需求拉动效应,市场显性需求及其变化机会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二是规模小、方向窄,力求寻求企业现有优势同更多市场机会的结合,当这种结合得不到满足时,常常借助于外力特别是外部技术力量的帮助。三是短期经济收益和长期学习效益相结合,整个创新呈现明显的连续递进发展特征。

许多成功企业在腾飞初期都经历过滚动积累技术创新阶段,如广东的张槎、西樵两镇上的许多中小纺织针织企业,由于早期资金缺乏,开始时只购买二手设备,以较低成本来增加利润,完成早期的资金积累过程。随后逐步发展壮大,走出滚动积累创新的“五步曲”,即(1)主要依靠自己力量,以较小投资较低价位,确立了需求量较大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2)逐步扩大规模,引进新设备与技术,以性能领先的新产品抢占纺织品市场。(3)在技术上向国际水平靠拢,创新自己的研发中心,或与研发机构合作,推出工艺独特的新型产品,从市场渗透到市场开辟。(4) 将新技术成果扩展到其他市场,扩大经济效应。(5)再上技术等级和扩大产品系列并举,综合开发多种纺织新设备、新产品。这“五步曲”使企业能从低起点开始,逐步取得竞争优势而稳步发展。

四、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

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以高层次高水平上的技术推动为主要特征,在消化吸收和模仿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多种形式的再创新,使企业成功实现外向型发展或其他根本性突破。

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创新的技术起点高,不论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生产,还是开发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国内水平相比,其创新活动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递增都具有较大飞跃。二是其具有强烈的技术推动倾向,从创新实现看,其表现为国内市场上的“第一次”效应(替代进口和创造新需求)和国际市场上的渗透打入,显性需求拉动不是决定作用因素,其主导形式是新技术新知识直接推动创新开发。三是创新的投入产出与国际市场(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紧密联系,创新作用效应不再局限在项目本身,而反映为对企业发展的全面重大推进。

对于发展中国家一般企业,要达到技术推动型创新下的完全外向型生产经营,还需相当长时期。但实践证明,只要企业成功地引入和实施部分外向推动技术创新,如创造性模仿某项国际先进技术、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生产、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等,就能从多方面促进企业加速改变原有观念和行为方式,获得全新性变化。我国有不少的大中型企业自觉借鉴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坚持在高技术水平层次上进行技术创新。如高明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积极开发高档新型面料领域,如高档欧洲手感面料、高档纳米拒水拒油面料、高档免烫整理面料等,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再如,广东丰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了“顺德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着手创建“广东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依托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研发力量,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开展高档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技术升级和研究开发工作,重点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和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

经验证明,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内高水平企业和国内“拥挤”行业企业谋求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认识到,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模式有更广泛的涵义,其不仅仅局限在以产品直接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发展,而且还包含以追求国际技术水平为特征的成功替代进口和创造新需求等其他根本性变革。引入和采用国外技术标准、进行来图加工、联合设计、联合生产和联合销售等多方面循环渐进的合作,是外向推动技术创新整个发展过程的起步与转折阶段,是我国企业在相对较低起点上获得技术创新较大发展的可行之路,同时又是尽可能减小风险损失(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风险)的有效方法。

五、组合开发技术创新模式

组合开发技术创新模式可概括为,在原有技术改进提高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或跨企业、跨行业运用多种知识、技术和方法间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创造出新的生产技术和全新产品,成功地获得根本性创新的重大实现效应。

目前广东纺织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模式:(1)依托一批大型骨干企业 ,建立技术开发机构;(2)政府支持或企业集资建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3)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支持,共同组建的创新中心;(4)由学校、科研机构承办的创新中心,如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创新平台中有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基地、东华大学博士后站,并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 )已全面开展产、学、研联合,产学研一体化成果每年有 300多项 。四种模式形成由企业、政府、学校等二元或多元组合的开发技术创新主体。如由政府、企业、学校参与“广东省纺织服装开平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的组建,推动开平市纺织服装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产、学、研结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工艺、装备、测试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通过信息服务、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以及企业策划推广、培训等方式加大技术革新。

鉴于组合开发技术创新的以下主要特点和我国实际情况,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1)与专项技术突破的创新相比,组合创新的主要手段是现有成熟或适用技术改进上的多种技术融合应用,其创新的技术起点和难度相对较低,投入少,风险小,周期短,经济效益高。(2)创新范围广,机会多,即蕴含着新生产技术领域的开拓,又更有利于开发实现更多全新产品满足需求和诱导需求。(3)从技术的相互渗透交叉点上寻求新的技术变革经济效应,是专项技术创造性模仿的高层次形式,具有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4)推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和社会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企业现有技术优势和潜力,促进技术创新的社会联合。

六、模式应用

就当前我国纺织企业实际而言,可用于创新的资源有限,多数企业并不具备率先创新的技术能力。因此,除少数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率先创新之外,多数企业可以先走模仿创新的战略,通过模仿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同时也可在模仿创新中加快本企业的技术能力积累,再追逐率先创新。中小企业多采用“滚动积累技术创新模式”。

在现阶段,还可组织实施合作创新战略,基于共同的利益,从开拓和占领同一市场出发 组织合作创新。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可采取国内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亦可实行跨国产学研或企业间合作的方式。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实行零起点合作研究和合作开发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换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有许多规模大的现代纺织企业采用“组合开发技术创新模式”。

七、结论

在实际中,这些模式并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每一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包纳一类技术创新,但这并不妨碍从经验方法上对其进行抽象总结。各类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引进、吸收、创新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明朗.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 经济论坛,2008,(5):49-51.

[2] 冯德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判断与模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0,(12):78-82.

[3] 陈金怡,何新闻.广东纺织服装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8,(11):42-43.

Research on the textile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TANG Qin,WU Zuo-ji

(Guangdong textile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Fuoshan 528041,China)

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的模式

目前,技术创新主要包含三种模式,分别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和综合作用模式。

(一)技术推动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指企业(或个人)依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自主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并实现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的模式,其特点在于领先性和独占性

1.这种模式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①自主研发新技术可以实现企业(或个人)对关键技术的控制,可以在行业中获得一定的主导权,从而建立竞争优势;②由于科学技术的关联性,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可以引发一系列技术的进步,即连锁创新,从而推动行业发展;③自主创新初期的完全垄断帮助企业更早地适应市场,从而在市场上获得先机以及更大的利润。

2.这种模式的缺点包括以下几点。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些小型企业很难负担;②新技术的创新时间长,不确定性较大,成功率较低;③市场开发难度较大,以及法规不健全会带来专利保护困难等问题。

(二)需求拉动模式

需求创新是指通过市场的反馈,即利用市场需求的自发调节,当这种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迫使市场中或者行业内的企业(或个人)进行科技创新。

1.其优势包括以下几点。①此类型的技术创新涉及到市场中或行业内更多的企业或个人,技术力量较强大,所以新技术的创新周期较短、成果易于转化;②此种模式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开发出来的技术、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认可,更契合消费者需求。

2.其不足包括以下几点。①这是被动的进行技术开发,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科技进步的滞后;②会导致市场上的恶性竞争,一些技术不达标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市场中产品质量。

(三)综合作用模式

综合作用模式即是指将技术推动、需求拉动两种模式相结合,兼具二者的优势和不足,相对比较平均。

二、我国当前国情与技术创新模式的结合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但由于教育总体水平落后、国外在高科技领域的封锁等因素,在部分科技领域,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鉴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三种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阶段不同领域。首先从以下三个不同的行业领域进行分析:

(一)高科技领域

我国高科技领域起步较晚,同发达国家差距也较明显。加之外国一定程度上的技术保护,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多采用自主研发。总体而言,我国虽然完成了工业化,但高科技行业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比重很小,因此市场需求较小。同时,一些高科技在我国市场属于有无两可的状况,即如果有,则可以在短时间内替换旧技术,从而让该生产体系完成质变;如果没有,暂时使用的技术也可以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这一领域应用技术推动模式。

(二)低端制造业等我国传统优势行业

我国制造业发达,可称为“世界工厂”。加工、制造也是我国市场中存在的极为重要的生产行业。在这一行业中,由于企业众多,加上国内外客户对低价高质的追求以及受到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竞争,对我国的制造类企业来说,开发应用新技术十分重要。这也促使这些行业不断改进生产,创造新技术。随着竞争更加激烈,能迅速应用新技术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不能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因此在诸如制造业、纺织业等我国传统优势行业中应用需求拉动模式。

(三)电子信息领域

近些年,我国市场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消费者对手机价格的关注有所下降,但对手机配置越发关注。现在我国手机行业的主要企业有华为、魅族、小米等。由于技术铺开成本较高、良品率底等因素,我国在手机零件领域发展并不靠前,因此许多手机厂商采用购买零件、组装成品的模式。以魅族为例,其采购最新的韩国三星处理器等零件,并通过自己的工业设计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后推出新款手机。对于零件配置的选择基于市场中消费者的总体需求,为了更好的提供售后,魅族公司需要摸透其所采购的零件性能、原理等,这属于需求拉动模式。同时作为我国老牌的多媒体设备制造商,魅族公司有自己的一些领先于行业的新技术。为保持竞争优势,魅族公司也会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他的产品中。从现在看来魅族所应用的一些新技术,的确引导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这又属于技术推动模式。总之,这种现象在电子信息领域十分普遍,是一种综合作用模式。

此外,在行业门类之外,不同行业发展阶段也适用不同的模式。

行业起步初期,由于我国在相关行业没有技术积累,但国内产生了该行业产品的硬性又简单的需求,因此可发挥“拿来主义”,引进国外技术,在短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发展中期,企业自发的针对市场开发了新技术,也受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影响,二者综合实现了综合作用模式。

行业发展后期,市场对产品需求较为固定。但企业为保证竞争力,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由于国外技术的封锁或者全球总体上行业科技发展瓶颈,需要厂商自行研发,即应用技术推动模式。

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需要充分理解三种不同模式的特点,并在不同的行业以及发展阶段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将三种创新模式分别适用。因此,加强对创新模式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苏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模式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

[2] 刘利勇.我国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及政策选择[D].天津商业大学.2007

[3] 张晖明 丁娟.论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3):81-85

第3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启示

作者简介:张忠德(1966—),男,陕西延川人,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60-02

国外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市场引导型、日本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型、印度的重点行业技术扩散型、芬兰的网络型几种模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模式,是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力的必然。

一、不同国家几种典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

(一)美国—市场牵引为主的技术领导者创新模式

美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采取的是技术领先者的创新模式,即依靠其厚实的基础研究优势,以市场牵引和调节为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主要创新生力军,以政府调控为辅的创新模式。美国没有专门的产业政策,虽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政策较多,但都是普适性的,政府主要通过支持基础研究,实行对知识产权、隐私权的保护,对内容的适度监管,营造适宜创新的环境;产业发展以市场调节为主,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与私营企业的基础地位作用。美国信息技术的创新是全方位的,以雄厚的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还注重充分发挥企业实验室的作用,注重信息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集群化。基础研究领域大量的投入,夯实了美国的基础研究,推动了各领域不断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领域更是得益匪浅,最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源源不断,使美国长久处于信息产业链高附加价值的研发段,引领着世界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日本—政府扶持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日本信息技术创新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的日本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了弥补差距,政府采取一系列扶持性政策,包括大量的优惠性投资、财政补助、减免税等等,以及鼓励战略联盟的措施大力推动信息产业,鼓励信息技术的创新。日本在经济经历“失去的十年”后,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在2001年开始实施《IT基本法》,制定了《IT立国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信息化发展迅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日本还较早采取了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政策,以优化整合科技要素,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当然日本在信息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方向判断,重点选择的失误,导致了一系列的决策失误,也走了不少弯路。

(三)印度—资源倾斜的重点产业扩散型模式

印度模式是一种资源倾斜重点产业的扩散型技术创新模式,科技创新资源向软件产业重点倾斜,软件业成为政府制度创新重点也是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重点。为了支持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印度在班加罗尔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园区,政府实行税收减免、税收扣除、加速折旧等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在软件园区内的企业免征所得税10年,在自由贸易区内的高科技电子企业出口产品的5年内免征所得税。在研发扣除方面,企业支付的研发费用可全额税前扣除,设备如果采用本国的,其40%实行加速折旧。通过政府大力度的扶持,印度这种重点扩散性技术创新模式相继在班加罗尔、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城市获得成功,成为印度计算机软件业的“金三角”。印度重点产业技术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了呼叫中心、内容开发、数据处理、网站维护、工程设计等服务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印度服务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软件及相关服务业出口超过800亿美元,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印度采取的以软件业为重点突破口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1]。

(四)芬兰—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网络型模式

芬兰注重高度发达的教育水平和成功开发尖端高科技产品基础上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建设,并通过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信息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孵化平台作用,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信息产业的发展。芬兰通过建立在当地权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周围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有效地把科研、生产和产品销售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的区域创新网络,使科研成果能迅速商品化,企业可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从而快速便捷获得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科研成果,使创新周期变短,成本下降[2]。

二、几种典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之比较

(一)四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共同之处

四种技术创新模式都是在把握世界信息技术发展主导方向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或依市场牵引,或靠政府引导,通过大力度扶持发展形成的。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如美国依靠其完善的市场制度,雄厚的基础研究,走了技术领先者的创新道路;日本信息产业起步晚,基础研究落后因此走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都特别重视创新环境的营造,注重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重视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强调新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集群化和市场化。都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纽带桥梁作用。各国政府都能尽力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等。

(二)四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区别

美国信息产业创新比较系统,是全方位的,价值链各环节都衍生出创新企业。许多创新企业的存在以及政府鼓励竞争、倡导自由竞争的引导,使得美国信息产品市场成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资源配置更有效。

印度重点扩散型技术创新模式具有科技创新资源向软件产业倾斜,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政府制度创新的关键,通过软件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能力的特点。在重点扩散型技术创新模式下,印度的创新领域已逐渐从软件产业向空间技术、核能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衍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印度政府的减免税收政策,即IT企业10年免交所得税。印度还没有哪个其他产业有如IT产业如此优惠的政策。

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以引进技术为主;从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逐渐向自主创新转变;注重信息技术的商业化。短期来看日本信息技术创新模式显得较为成功,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创新模式,没有坚实的基础研究支撑,缺乏原创性研究。

芬兰在政府的主导下,科研机构、大学、公司企业间联系比较密切,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突出体现了突官、产、学、研多位一体。政府不但发挥领导和协调职能,而且还通过主管科技的下属专业机构将科技创新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芬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克服了多部门在科技研发过程中独立封闭、重复研发的弱点,使科研、开发、应用各环节衔接更加紧密,因此,芬兰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鲜明的网络型创新特点。

三、各具特色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启示

(一)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

美国在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是其扎实的基础研究,通过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其原始创新战略的实施,循着技术领导性的创新模式发展;日本实施的是科技赶超政策,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最终进入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印度实施的是重点突破的创新战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时,特别要把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进步快的领域作为发展重点;要注重基础研究领域的大力度投入,夯实基础研究,避免失去长远创新源动力,步日本后尘;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对引进技术进行整合改进,实现技术的集成创新;要注重培育重点产业,突破重点技术、关键技术,采取能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的创新模式[3]。

(二)创新需要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

由于创新离不开大学、研发机构的支持,而信息产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具有技术与资金密集,创新和风险并存,研制开发投资高,对标准的高度依赖等等特点,没有强有力的智力财力支持,创新只能是侈谈,我们也将成为二流的打工国家;创新也离不开国家宏观战略指导,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因此需加强官、产、学、研、金的协调互动,将政府引入到产学研的合作中,将能加快科技成果从研究到产业化的进程,提高科技创新速度,降低创新成本[4]。

(三)创新依赖于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成功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土壤也需要政府的引导。我国在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模式过程中,首先,要将市场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与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动力,按照市场的需求配置社会、科技资源;其次,要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机制,包括科技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合作与竞争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等,结合自身特点,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等等,提升创新能力;第三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合作创新,能力提升。

(四)创新需融入到相关业务实现融合创新

纵观国外各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都不是单纯的技术推动型,更多的是应发展需要,由市场牵引、需求推动的融合创新。在技术和业务密切融合的新趋势下,我国企业应主动从业务角度入手规划、利用和创新信息技术,以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如仅单纯从技术角度进行信息产业的规划、技术的创新,而不考虑业务与技术的适应度,技术的回报率,企业将无法避免有技术而无优势的局面,注定会失去长期竞争优势。这一方面惠普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注意创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开辟了融合创新道路。

注释:

①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11JK0058)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生延超.金砖四国”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1,(03):86-90.

[2] 曾昭宁、魏珍.日本、芬兰、美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1,(11):121-123.

第4篇

【关键词】战后 日本 技术创新模式 演变

技术创新模式是指革新主体在一定时期内采用的相对稳定的、一般改革创新行为的倾向和机制。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随着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企业的发展模式或技术创新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促进下不断进行的调整与更新。

长期以来,日本中小企业的高技术实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汽车和数码家电等高级装配产业被公认为是竞争实力超强的产业,在生态市场领域也保持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日本中小企业之所以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与其拥有的高技术实力及技术创新有很大关系。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适时选择了“先模仿、再改革、后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有其特征。

第一阶段: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

战后初期,为了让国家经济从战后的废墟中迅速恢复起来,日本提出了“贸易立国”战略。1949年9月日本公布的《经济复兴五年计划》中指出:“将来经济规模乃至生活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我国的出口规模。”由于大企业深受战争的破坏,很难迅速恢复过来,所以出口产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而出口的轻工业产品大多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因此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作为新兴的经济体显现出它的活力。不过,当时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生产规模和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国家通过成立一些公共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及经营建议。

这一时期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准确把握国外技术信息,进行信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技术信息大多以文献资料、海外考察、技术引进等方式被介绍到到日本。技术引进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是先进机械设备、新产品及新生产工序的引进。这一时期,日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量进口先进机械设备,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很快实现了现代化,成功赶上了欧美先进国家。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中小企业在轻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达到顶峰。1968年日本的GDP上升到世界第二,1969年日本的国际收支由出超转为入超。靠引进技术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技术能力的飞速提高,促成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尽管战后的日本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本国技术的快速提升,但政府意识到引进国外技术不是简单的使用和模仿,要想使中小企业有真正的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政府进一步深化同行业间的技术引进及技术普及机制,依法制定了中小企业各行业的现代化计划,并认真研究分析其中的技术差距及应对方法。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的中小企业着重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对于引进的技术,中小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他们对于国外技术不是简单地模仿和使用,而是在消化的基础上予以改良和创新,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

第二阶段: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欧美先进国家的水准,日本的产业和技术结构都发生了质变。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过渡到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技术水平上,日本在43个主要技术领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也标志着日本从国外引进技术阶段的结束。日本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已不是体现在生产技术层面上,而是在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方面。1971年,日本经历了“尼克松冲击”,日元升值,汇率由固定汇率制变为浮动汇率制,导致日本轻工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急速下滑,又由于当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特惠关税制度,这样不仅国际市场,连国内市场也受到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冲击。所以,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保持产品的竞争实力就显得越发重要。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1973年和1978年)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过渡到稳定增长期。产业结构开始从消耗能源的重化学工业向节省能源的高级加工组装业转变,这一转变给零部件产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1975年中小企业厅成立研发型企业培养中心,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70年代是开始由赶超他国企业期进入自主创新期的转折点。

1980年日本各省厅召开联席会议,把该年定位为“科技立国”之年。通产省制定了《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的设想》,经国会批准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的新战略。该战略强调由赶超向领先、由模仿向创新的转变,将过去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被动性模式,变为依靠创造性的自主开发技术来促进经济、科学、文化多元建设的主动性、多样性模式。进入80年代,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开拓新的技术和市场领域。1983年,由中小企业厅主导的“地方新领域技术开发事业”开始启动,由各都道府县选出一个行业,选定一个研究课题,中小企业和公共实验研究机构、大学进行合作,开发新产品。这一制度不仅仅是帮助现有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事业拓展,更重要的是鼓励创业。1985年,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这是和中小企业技术相关的首部法律,它规定对勇于创新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鼓励这些中小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

于是,众多中小企业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合理利用产业集群、积极地同不同领域技术相互融合、同其它行业相互交流,进行共同研发。其中,在中小企业聚集的地区,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和公共实验研究机构的合作,努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开拓新的领域。此外,通过和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行技术革新和事业拓展。

第三阶段:知识创新驱动模式

以往日本的自主创新更多地体现为引进消化基础之上的再创新,其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和企业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它是以自身的技术条件和技术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自行完成的技术创新。所以,日本的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更多地与市场需求直接相关,是一种市场驱动型研究与开发模式。虽然在“科技立国”战略的推动下,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有了较大增强,甚至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稳固的市场由于新兴国家的参与而变得难以确保,使得以市场需求为主的中小企业的自主开发模式遇到了发展障碍。因此,必须从争夺市场向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方向转变,必须研发新产品,开拓新产业,这就要求日本技术的创新模式由传统的市场驱动模式转变为依靠新知识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90年代的世界发生了巨变,世界经济逐步进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也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更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日本大力推行“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力争改变日本“大技术,小科学”的状态,积极提倡开展独创性的研究活动。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产生了一大批以大学为核心的风险企业,这批风险企业将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事业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日本积极投入到风险投资热潮中。截至2007年3月末,风险企业数量达到1590所,直接经济成果达到2800亿日元,雇佣人数18000人;间接经济成果达到了5200亿日元,雇佣总人数达37000人;公司类型方面,生物技术占39.5%,IT软件占30.2%,机械制造占18%。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知识产权战略的全球化态势也在不断加速。21世纪初,为了增强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作为国家或企业的竞争力的源泉,日本政府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在此战略的指引下,日本中小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加大基础领域的研究,向自主专利过渡,增强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结语

纵观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初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后来的技术创新,再到当今的知识创新,这是一种由市场型驱动模式到内部发现型模式的转变,也是日本从注重实用研究向基础研究不断转化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并且各地区经济实力也参差不齐,具体该采用何种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5篇

关键词: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探讨

0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进入90年代快速发展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集成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性强、技术集成、资本密集、产权复杂等特征。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未来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交通对我国未来交通经济产业发展繁荣,为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智能技术带动交通产业的发展成为一条必经的道路,不仅是因为人们需要吸收现代交通的优良之处,而且用智能交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将越来越有说服力。要想发展,要想交通产业创新、借助智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与国际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接轨,并通过召开国际性研讨会、成立试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国内ITS技术研究水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

2 制约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技术成本高

智能交通产业顺势迅速发展,市场正在不断扩容,发展的同时给各类相关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核心技术、专利受限于外国厂商,比如智能控制的核心芯片-CPU,通信模块等。为了智能交通产品相关生产厂商的发展,不得不花费高额的费用购买芯片、通信模块,甚至出现高额的专利费用、技术转让费的现象。一方面智能交通产业也需要创新发展,这导致前端创新开发的从业人员稀缺,厂商成本也就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因为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集成、交通大数据处理及服务、车联网、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交通应用服务等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淘汰快。

2.2 智能交通企业战略不明

一些企业甚至是部分龙头企业依靠传统的交通产业起家,经营模式过于传统,尽管工厂面积大,但其实质还是代工生产的模式,并且以企业生产-出售经营模式在延续,企业管理出现瓶颈,更多的是延续传统的理念,缺乏专业管理理念。

2.3 智能交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全国现有交通信息企业数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几十家,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惠州、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据统计,广东卫星导航产业的比重和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50%以上,目前在市场上能看见的GPS导航产品品牌有上百种,但60%为不知名的小企业生产,并没有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作为一些大品牌商家的代加工车间,利润薄,小微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中这种“作坊零散,各自为战,贴牌生产”的局面着实尴尬。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缺少拥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这是近几年一直限制产业规模与品质不断提升的短板。因此,从代工制作向产品设计研发转型,推动智能交通企业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 对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技术模式创新的建议

3.1 降低技术成本

利用智能交通相关产品生产商的影响力,首先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联络协调,积极寻求技术合作渠道,优势互补,成立联合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中心,对原有开发的技术进行巩固与改善,同时要联系具有高资质、高权威的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把更多尖端、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引进智能交通产业市场,以此保证智能交通产品的技术储备充足。另外可以依托于国有大型企业确保专利与智能芯片核心费用处于较低水平;再者就是对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同类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产品能与国外产品竞争。

3.2 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经营战略

一方面企业需要引进具有掌握前沿技术的团队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用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和新型经营理念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整合改善。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智能交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推进智能交通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技术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规模。同时,要改变代工生产的企业模式,不仅仅关注生产环节,更要重视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的含量作为产品优良的标志。引导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在传统的销售模式基础上组建营销联盟、开办全国连锁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销售模式。

3.3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技术摆脱“山寨”

以GPS导航产品为例,GPS导航产品因拥有车载、手机、地图等功能被消费者所青睐,所以购买者更注重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实用性、便利性。作为企业首先自身要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型产品,构建GPS多功能导航的层级,以“多功能,实用,更新快”的产品理念并借鉴国外优秀智能交通设备或产品的设计,形成自成一家的风格。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以优秀产品理念带动消费,推动企业品牌影响力建设。政府、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也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博览会、展销会、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及网上交易会。另外,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各国异域文化元素研发出易受异域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广东省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大省,给人的印象常常是粗放型、低水平的大工厂。智能交通产品将近90%的企业缺乏原创设计,基本以山寨版出现在市场上,始终无法摆脱内在低附加值、外延数量扩张的传统路径依赖。目前,这些企业正在建设的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平台,以协同创新、转型升级为理念,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公共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创新及产业创新为目标,驱动从“山寨工厂”走向“创新中心”,不断通过提高产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来提升整体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内技术、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集聚程度。

第6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创新模式

一、引言

随着顾客的需求向个性化和多样性发展,企业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已由价格竞争转向了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非价格竞争。特别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在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诸多因素中,技术创新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而言,世界银行也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差异分析发现,实物资本只能解释这些差异的不到30%,其余的70%以上要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构成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无形因素。2007年我国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就产品的产值而论,中国是世界第4大工业基地。但专家指出缺乏核心技术是目前我国企业的致命弱点。而构成这些无形因素的重要内容则是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20世纪60年代起,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经过了五代变化,即第一代的技术推动的线性模型;第二代的市场拉动的线性模型;随后发展成了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第三代模型;第四代技术创新的平行交叉模型;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进入了系统一体化与扩展的网络模式。过聚荣等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创新组织的演变经历了企业家个人行为、单个企业行为、多家企业的行业行为到网络型。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为此企业通过组建柔性的网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来响应外部不确定性的弱化信息的客户化需求。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知识)的积累与扩散来实现的。所以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它是通过技术(知识)的积累成为技术(知识)的发源地;它是通过技术(知识)向外部市场的扩散成为技术(知识)的传播地。为此,本文研究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问题及其实施的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网络环境条件下,企业技术(知识)存量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技术(知识)传导是现有的知识(及其所处和成长的环境)从一个企业传向另一企业,并为企业吸收、整合、应用、创新、扩散,使之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实现企业增量。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所需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部技术自主创新的积累,另一个是起关键作用的外部技术扩散的吸收。技术创新的基本循环步骤如图1所示:

对于单一企业而言,广义的技术创新一般要经过如下五个步骤:技术吸收技术整合技术应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以两个公司为例来说明自主创新与技术扩散的关系,不同的公司有异质性的技术积累,他们利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外部吸收的技术进行整合,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加以应用,即实现技术创新的商品化,同时,企业为了赢得潜在的顾客需求或新的目标市场,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而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技术扩散,技术扩散的技术(知识)被其他企业加以吸收,成为了他们的储备。可见,技术创新过程和技术扩散的过程是互为条件,相互支持的。

而当企业把内部资源投入到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时,这种投入必然是对技术进行了专有性的投资,它将产生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高的技术创新失败率,投入将变成沉没成本,二是技术创新扩散后专有性投资所带来的高的退出壁垒,从而丧失了使企业对市场不确定性反应的整体灵活性。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具体表现为:

1.技术发展的节点断点增多,预测技术发展方向十分困难

现在技术进步是突破与渐进并行的。但是,技术进步的渐进平滑区间越来越短,代表技术突破、技术发展路线变化的技术发展节点、断点越来越多,加剧了技术开发决策和投资的难度,加大了技术竞争的风险,减弱了技术的发展方向的可预测性。

2.技术更新

竞争对手跟进与市场跟进的两难。企业在选择创新的新产品上市问题上的时间问题越来越难以把握,因为竞争对手和市场信息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若技术更新过晚,竞争对手会捷足先登,导致企业创新技术的贬值;若技术更新过早,消费者不愿意跟进,企业没有市场,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回收期变长,并且还有可能会使“创造新的毁灭”。

3.顾客老练化

随着人类的进步、法制的完善、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教育的普及,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由原来的创新产品的被动服务变为要求亲自体验(参加)为自己定制设计、生产的全过程,所以,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必须处理好消费者心理、经济、价值、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4.技术创新风险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时间风险――技术创新不能落后于人,让竞争对手先行获得专利;市场风险――新技术能否被市场接受;技术风险――技术能否被开发出来。

三、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党兴华把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划分为技术创新网络化指标(技术创新网络关系结构和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联接程度)、知识与信息资源(获取利用)水平(知识基础和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过程组织及管理指标(技术创新投入比率、创新过程组织的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效果)三个大的指标。典型的技术创新模型Pearl增长曲线揭示了除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技术性因素外,影响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非技术性因素是企业的知识储备、人才实力、政策环境和企业组织结构,并得出结论:随着政策的完善,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加快企业的创新速度,不利的创新组织结构将阻碍企业对其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创新速度变得平缓;政策因素和企业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作用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政策因素和组织方式相互协调,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扩散效率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总结上述的研究成果,党兴华等所著《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一文研究了在网络环境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整体指标,而为了能准确地说明技术共享和技术垄断的决策问题,本文分别来研究其影响指标。张沁生所著《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非技术因素影响分析初探》一文说明了影响技术创新的非技术因素,即环境因素。由技术创新关注的指标和非技术性影响因素,可以得出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和技术扩散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如图所示,企业技术创新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人才实力、政策环境和企业组织结构运营环境。成功的技术创新得益于企业自主创新积累的技术和外部外溢技术的整合。反过来,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可以积累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伴随着发生技术扩散。若形成不了这样的一个良好循环机制,则企业、整个行业或国家的整体利益必将受挫。但是在技术创新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性因素。

组织系统内部存在着技术指标拟订与反馈、技术协作与学习、计划进度节点控制与调整等众多信息交流和沟通,存在沟通成本(包括时间损失)和信息失真。将其统称为阻尼,阻尼的大小可表述为:(1)

其中,式(1)中表示技术开发部门(企业之间)的组织阻尼;表示技术开发部门(企业之间)的组织阻尼系数;n表示技术开发部门(企业之间)的组织个数总和;表示第i个成员沟通的次数。

为了有效地减少创新的组织阻尼,可以通过如下三个途径实现:

(1)减少阻尼系数。要求组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技术开发队伍,保障人、材、物的供给,由具有较高威望和技术、指挥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进行统一的技术协调与指挥,研究与开发项目小组通过短时间的沟通与磨合取得了解和默契,并对关键技术和技术接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进而使创新组织阻尼系数最小化。

(2)减少沟通次数。技术创新组织与部门通过intranet和internet尽可能地由一个规模适当的管理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减少沟通次数,降低组织阻尼。

(3)减少参与技术开发的节点数目。因为技术创新初期阶段技术垄断占优势地位,参与的节点数目越多意味着技术或知识传播的面越广,这对于企业塑造自身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无益的。

四、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

1.技术创新的组织实现形式

为了实施企业自己创新的目的,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多样的,如内部主体、技术战略联盟和虚拟等灵活的创新模式。

(1)内部主体型创新模式,是指从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到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技术创新的所有环节在企业内部完成。它是在技术创新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许可的范围内,在企业对技术开发成功、技术市场前景有十分把握的条件下,自己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研发模式。

(2)技术联盟型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以股权或长期契约为纽带,共同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分担技术创新风险,分享技术创新收益。

(3)虚拟创新模式。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由市场上众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依靠正式或非正式的短期契约,结成的短期同盟来完成。这种创新模式是由于多变的客户市场信息,一家企业基于创新时间、创新质量和创新成本的任务“外包”。这样做创新企业可以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集中资源于核心的技术开发。

2.技术扩散实现的途径

技术扩散可以通过内部化、人员流动、技术转让、示范与学习这几条路径来实现:

(1)内部化。从技术扩散的角度说,内部化是指具有技术劣势的企业将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控股等方式转为自用,以期实现技术的更大商业价值。由于先进技术是由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主导的,因此存在一个二次创新的问题。内在的技术转移与吸收的成本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技术吸收能力较差的缺陷。

(2)人员的流动。人员流动可能是将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人员拥有的知识存量转化为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体系外的生产力与技术进步的快捷方式。经验(技术)本身是不可能被传递,它在个体中已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并且不能从他们中分离。该理论认为经验知识不可能转化成客观知识,即隐性知识或技能不可能被转化成显形知识。但是,这种知识转换可能是无效的,关键是这种知识是针对特定市场的,针对不同组织和不同激励机制。况且频繁的人员流动会产生“二律悖反”:一方面,以人为载体的技术扩散的扩散效率很高,可以有力地推动扩散技术吸收方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过度的人员流动可能弱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的潜力,这反过来又影响到技术扩散的水平与程度。

(3)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指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所掌握的技术直接转让给体系外的其他经济体,并由这些经济体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积累,但感觉前景暗淡或在通过自身资源实现其商业价值不可能时,为技术转让提供了可能,并且目前许多的技术转让项目是由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提供包括“二次创新”在内的技术支持,这对于相对缺乏外溢技术吸收能力的企业而言,能够提高转让技术的市场成功率。但因为存在更多的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各种障碍与壁垒,技术转让可能存在交易成本较高的缺陷。

(4)示范与学习。任何技术(知识)所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示范与学习(如标杆瞄准)实现的。但是,通过示范与学习吸收扩散技术需要具有一定的条件与能力,因此对于技术需求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其他扩散路径提供相应的平台与支持,仅仅依赖于这一条技术扩散的路径,其效果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 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 2000, (3): 5~16

第7篇

1974年,费里德曼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不仅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创新。

概括起来,一种是基于发明和创新视角的狭义的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中技术的发起性,注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另一种是从技术、市场、管理和制度等经济系统的要素角度的广义技术创新。这表明自主创新有两种观点。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推广理论,门斯的周期阵发理论,卡曼、施瓦茨的市场理论等是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理论。

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加快,自主创新的产生途径也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耦合模式、系统集成及网络化模式、整合模式等五个阶段。

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各国学者均有相关研究。综观世界各国创新途径的选择,韩国和日本是实施引进创新、集成创新战略的成功典范,而美国则是原始创新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美国企业长期以来强调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营销战略,不愿在开发新的制造过程上进行大量投资,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企业从事制造;日本企业则通过对先进过程技术的开发来提高市场份额,对产品技术的价值进行补充。在产业自主创新领域,A-U(Abernathy-Utterback)模型作为经典的研究范式,以美国产业创新为案例,反映了产业成长过程中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关系及分布特点。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演化路径最初也是基于A―U模型展开的。

Kim(1997) 以韩国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半导体产业为例,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逆向技术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引进、吸收和提高的阶段发展过程。

Hobday(1995)以电子工业为研究对象,对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四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学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后发国家技术学习的五个阶段。但这一过程也不是完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路径相背,可能跳跃一些阶段。

Amsden (1989)认为发展中国家初始阶段技术引进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后技术追赶过程呈现为一定的阶段性;Lee,Lim(2001)也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的三种途径:路径创造式、路径跳跃式和路径追随式。

“自主创新”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背景提出的,国内较早涉及自主创新的是陈劲(1994),随后谢燮正(1995)、杨德林(1997)、柳卸林(1997)、傅家骥(1998)等对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对自主创新的概念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论(胡晓鹏,2006),但大多数认可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分析很多(陆国庆,2003;郑锡胜,刘保民,王德智,2001;谈毅等,2007;徐荣贞,2007;张保胜,2007;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8),但归纳来看,原始性创新模式、集成创新模式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这三种模式代表了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途径的主要类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6;郁培丽,孙飞,2005)。在不同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针对不同的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的途径也会存在差异。比如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要依靠原始性创新;重点技术领域要强化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则重点推动未来具有产生高附加值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曹方,2005)。此外,还要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刘勇,雷平,2008),并考虑我国技术现状及社会发展状况等问题(吴晓波,1995;谢伟,1999;周路明,雷家,2007;陈劲、王方瑞,2007)。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国内学者指出当前制约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障碍有政策环境、创新体制和国家的科技投入(郭励弘等,2000;李志军,2004;路甬祥,2005;刘新民,2005),还有企业的技术选择路径等因素(安同良,2003;陈清泰,2006)。因此,要着力营造有利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王昌林,2007),探索企业基于产品升级的自主创新路径(毛蕴诗、汪建成,2006),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江小涓,2004)。

第8篇

 

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无不包含着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创新在节能环保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这个领域技术创新的水平,技术创新的模式还没有完全

 

转到生态化的道路上来。因此,顺应时展的要求,将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大力研制开发节能环保型技术,走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之路,就成为实现绿色国防、绿色国防科技工业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研宄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价值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党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指导思想。技术创新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的理念逐步地结合,并逐步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用生态化的技术替代传统的技术,并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价值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属性以及战略产业竞争的特征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要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今各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技术的同时,我们仅凭现有的资源是难以应付未来的战争,难以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张云川在2007年1月8日指出,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在全系统列出30家重点耗能大户和30家重点排污企业,限期开展降耗减排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并严格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环保评审,加强降耗减排工作,推广综合节电、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提升节能和环保水平的先进适用技术。这一举措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可以说,国防科技工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模式,直接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永续发展的要求。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就是企业学习,模仿其他企业先进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改进,完成本企业的技术改造或创新;引进创新一般指企业从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身情况为我所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即不同企业、不同行为主体为进行某项技术创新共同努力。

 

根据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推动模式和双重推动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指技术创新主体拥有某种技术,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产权明晰;需求推动模式的优势在于: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自身利润来考虑选择是否进行某种技术的研发,以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主;双重推动模式是指技术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发明或发现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按照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的不同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划分为计划组织

 

模式、自行组织模式和联合组织模式

 

计划组织模式是指由企业外的组织(一般指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自行组织模式是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去组织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模式是指政府对创新任务的确定和创新企业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按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程序可将技术创新分为线性创新模式、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

 

线性创新模式所包含的三种类型一一科技推动型、市场拉引型和计划推动型。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创新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本系统内完成的,而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都是非线性的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预期模式和随机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可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现行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主体、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可将技术创新分为完全竞争模式、计划创新模式和混合创新模式。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

 

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范畴、生态平衡理论范畴和生态效益理论范畴,可以将技术创新模式重新划分为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和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

 

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关理论,技术创新属于人的行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要正确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客观规律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的因素,对于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要始终贯彻生态和经济相协调的观念,技术创新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且要看到长远利益,从而保证新技术对未来环境是完全无污染的、完全环保的。

 

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面对日益扩大的需求,人们从生态中获取物质将越来越多,而面对有限的生态资源,我们不是靠限制经济的发展来维护生态的平衡,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来研宄和开发出更有利于节约资源,更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新型技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永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充分权衡技术创新的利弊得失,按照生态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在优先考虑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需要,暂时容忍新技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在以后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再使这种污染不断解决得到解决。例如,目前各国都在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需要而发射的各种卫星。这些卫星在废弃以后势必会对太空的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抉择

 

为了使得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综合研宄,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那些“放开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比如军需生活用品生产等一般军用技术,可以而且应该鼓励地方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使其选择生态型即合作或模仿技术创新模式,有利于减少国防开支,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限制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比如钢铁、船舶等允许地方企业进行参与的技术,应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可以选择亚生态型的合作或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对于其中的高科技和核心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产生垄断效应,应选择自主创新模式。

 

对于“禁止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要实行国有制,如航空航天、核武器、导弹、潜艇等战略武器制造等国家严格禁止泄露的尖端技术,考虑到特殊地位,其技术创新模式一律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同时也是非生态型的创新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竞争已逐渐成为国际间竞争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动力。然而,为了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加强国防工业企业的能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对国防军队建设中的那些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在国际局势急剧变革的今天,应该采取亚生态和生态型的自主创新模式。为了加速我国国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努力。

 

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各大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战略联盟。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将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重视R&D能力培养,建立自己的R&D机构。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研宄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的中心在企业。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宄机构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要有科研管理机制。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是研发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科研活动客观规律入手,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企业

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维系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我国成为创新型大国的必要支撑。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来看,往往存在着创新资金约束与套取创新资金的现象并存,这就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稀缺资金的错配效果。可见,商业银行在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时,应建立积极和防御的经济模式来。所谓积极的经营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则导向下,着力向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倾斜;所谓防御的经营模式则理解为,建立在资金监管与结果反馈基础上,应避免企业套利行为的发生。

梳理现阶段的文献不难知晓,诸多作者往往聚焦于对商业银行积极行为的阐发,并通过建构起一系列的内部组织制度创新模式来给予推动。然而,却忽略了商业银行建立防御性的经营模式同样重要。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本文不再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而是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状况、使用状况,以及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过程进行认识。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

从创新形式上来讲,分为整体创新和局部创新两个方面。整体创新活动一般由国有企业和具有相当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而局部创新则一般由中小企业来完成。将两种创新形式具体到产品形态上,前者便以产品广度的扩展而体现出来,甚至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进行了全新的创造;后者则体现为产品线的不断延伸,而延伸的产品项目都能在前一型号产品中寻找到影子。从中不难发现,前者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大于后者。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使用

在确保技术创新的保密性,以及充分发挥团队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一般以项目制作为技术创新的组织制度。这就意味着,向银行所借入的资金最终将细化到项目组身上。另外,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融资是仍处于多方面的目的,因此不排除部分资金用于非生产领域。上文已经指出,部分企业可能会实施套利行为,即在创新形式的掩盖下实则以获取政策性贷款为最终目的。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将严重影响到银行资金向实施有效创新的企业流动。

(三)企业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最终应进入商用阶段,从而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效果。这就要求,还需要关注企业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这里存在着一种逻辑关系,即商业银行资金投放给企业用于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改善商业银行资金的使用状况。对于最后的一部分而言,是解决当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钱荒的一种外部治理机制。

二、认识引导下的支撑点解析

以上从三个方面认识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明确了商业银行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里需要指出,商业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在提供支撑点上具有自身的利益边界。这种利益边界或许不以政府目标位导向,但应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动和倒逼企业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

由此,对于支撑点的解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融资方面

道理很简单,无论国有和大型民营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上都面临着外源性资金供给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在构筑支撑点时,便以提供创新资金的主体而出现。上文已经指出,前者所需资金数量巨大并借款期限较长,这就增大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控难度。正如事物具有两面性,国企和大型民企若能实施有效技术创新,那么将为上述资金提供保障;若是反之,那么很容易形成银行的呆账。中小企业的融资往往不超过100万,且借款期限也较为缩短,从而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不太大。

(二)识别方面

毕竟,借贷资金属于稀缺资源,特别在当前如此宏观经济环境下更是如此。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建立优质客户的识别机制,就能防止企业在寻求创新资金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国有商业银行也能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下,针对性的向扶持性产业内的企业融资。然而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在识别优质客户时也难免出现逆向选择。同时,受到我国社会环境关系本位的影响,也无法完全杜绝寻租行为的发生。可见,这是影响商业银行该支撑点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三)追踪方面

考察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可知,其只需关心资金的借贷风险问题,而无用关注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实则不然,从商业银行管控资产类业务风险的角度出发,其仍具有追踪企业创新成果商品化效果的动力;另外,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机构,也应通过建立追踪机制来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不难理解,这种追踪机制也形成了一种倒逼效果,来迫使企业实施有效创新活动。

三、解析基础上的经营模式定位

在以上解析基础上,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供给方面

向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类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面临当前资金配置现状,应在经营模式定位上进行调整。

1. 增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意识。从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来看,高度集中在商业信贷方面,如商品房购买、小轿车购买。不难看出,这些商品在我国当前仍属奢侈品,从而无利于扩大内需的目标实现,反而会形成经济泡沫的出现。因此,应将资金配置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

2. 强化资金价值增值的经济性。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知,生产领域产生新增价值,这也构成了全社会财富增强的基础。因此,在将资金转移到实体经济领域后,仍需要监管资金的使用方向。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二)客户识别方面

根据流程商业银行需要先期审核客户的相关资料,从而决定是否给予贷款。实践表明,这种基于形式要件的客户识别机制将无法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因此,在客户识别方面应定位于资料、现实同时进行考察的方面。对于前者而言,应着力对担保公司的客户资料进行严格审核,详细了解客户的资金需求目的和产品类型,并依托专业团队评估产品未来的市场前景。对于后者而言,则是实地考察客户的经营场地,评估出该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的基本组织资源来。

(三)市场考察方面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通过引入市场考察机制,将有助于商业银行获知客户前期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及对该产品创新程度进行评价。不难知晓,针对当前诸多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名,实则套取商业银行政策红利的行为,可以借助这种过程控制来给予规避。从而,也能通过建立起倒逼机制,来迫使企业开展有效创新活动。

四、定位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可构建如下。

(一)融资环节上的经营模式

在本文开篇指出也已提到,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钱荒,而央行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进行救市,从而就放大了钱荒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专家指出,市场资金存量仍然充裕只是银行资金发生了错配。结合这一根源,就需要商业银行管理层通过调整贷款方向,逐渐收缩针对奢侈品的放贷数量,而逐步将资金引入到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关于这一点,难以在短期内变为现实。但随着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将在风险自我承担的巨大压力下,主动完成上述业务转换过程。

(二)识别环节上的经营模式

在我国金融市场环境仍有待规范的情况下,需要避免因银行原因而出现的逆向选择结果。所谓银行原因包括,商业银行职员与担保公司合谋而获得贷款,以及商业银行职员缺少切实的实证调查,而凭借客户的资料批复贷款等。对此,应把流程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其中,从而建立项目小组形态的项目制,来将业务风险细化到银行职员个体身上,从而在增大个体与识别之间的利益关切度,来促使他们走出柜台到客户经营场地进行认真考察。

(三)追踪环节上的经营模式

针对客户前期产品或当前产品的创新程度评估,难以由商业银行职员独立完成。因此,需要考虑引入第三方组织成员的帮助。所谓“第三方组织成员”可以理解为,技术咨询机构、国家技术服务部门的人员,从而通过他们的协助来获得相关产品的创新价值信息。商业银行在采信这些信息之后,将通过书面形式对客户的资质进行打分,作为决定最终贷款与否、贷款数量多少和贷款期限长度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视角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五、问题的拓展

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可知,因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将产生两种消极结果,即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以下,将围绕着这两种结果来讨论对商业信贷的影响情况。

(一)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选择了向“次优”或更低层度的客户放贷,而把最优或满意的客户排斥在外。那么是什么信息导致了这一结果呢。在实施抵押贷款时,抵押品的各类信息惟有当事方最为清楚;还比如,在扶持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中,因企业经营风险、产品市场前景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方面难以掌握。从而,这种信息非对称就可能促使逆向选择的发生。不难理解,资金的稀缺性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将增大其在使用中的机会成本和风险。

(二)道德风险

如果说“逆向选择”是事前的影响结果,那么“道德风险”便成为事后的影响结果了。正是因为逆向选择将次优或更低程度的客户纳入到服务对象范畴,便增大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回笼风险。从我国前几年温州出现的企业家跑路事件就可明白,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寻求资金的注入,而企业处在当前的国内、国外宏观环境下,却难以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这样一来,那些企业在资金链锻裂而又面临还贷的压力下,管理者往往选择一跑了之。

可见,上述两个方面都应成为商业银行未来优化经营模式的出发点。

六、小结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在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时,就需要建立起积极和防御的经济模式来。商业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应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动和倒逼企业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经营模式围绕着融资环节、识别环节、追踪环节来展开构建。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王淑贞.非现场审计技术在商业银行内审中的应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2]崔秉菊.加强审计作业标准化 提升商业银行内审质量与效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3]赵奕凌.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探究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J].洛阳: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4).